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药教育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9 17:45:54

中医药教育发展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1篇

1.1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与价值

近代以来,中医药在现代西方主流医药学的冲击下,越来越边缘化,民国时期几乎被取缔。解放后,虽然在政治上得到保护,但是现代医学的主流话语权、标准权在所谓“科学”的大棒下,使中医也是屡遭挫折、举步维艰。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生命认知的深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现实中,人们也越来越发现中医药学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在新医改中西医并重方针的推动下,中医药又以新的姿态快速发展。新医改推进三年多来,中医门诊量、住院量、机构人员、中药饮片使用量、医院制剂量、中成药量、服务收入都获得非常快的发展。但这些成果还是在以西医药为标准的价值体系下的计量单位,远没有体现出中医药对人体生命质量、健康状况、生活状况提升的效用。如中医处方治疗疑难杂症、中医特色技术的针灸推拿、小夹板等技术都把价格定得非常低下,严重贬低了中医药的内在价值。由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民族产业,中医药是最有希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意见》从国家发展战略视角提出“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要求。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创新力、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中医药技术和产品是具有我国原创性的科学和文化,如要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国际竞争力,必定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从种植地道药材(地理商标)、加工炮制、验方及经典方的挖掘提升,创建中国的名医、名药、名方、名院、名厂品牌,彰显中华文明与智慧,形成“国家品牌”和国家竞争力。在新医改推动下,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必须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须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作用。让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十三亿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健康保障发挥新的功能。

1.2新医改背景下应合理制定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中医药教育的投资回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是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杠杆,对医疗卫生我国采取政府定价和市场化运作,这导致我国的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对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首先,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服务缺乏经济动力。在基层开展中医特色技术不能生存发展,中医师所付出的劳务和服务价格完全不对等。医院和医生提供中医药服务获得的回报远远低于提供其他服务,导致医疗机构和医生都没有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动力,更愿意提供西医服务和多使用高新的诊疗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变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医院不愿意提供不赚钱的中医药服务。中医机构采取大量引进西医人才、大力推进外科手术服务、倾力购买高档检查仪器设备、多做高费用的检查、开大处方方式,以获取利润。其次,中医药服务定价偏低导致中医医生的绩效不高,收入低下,影响了中医医疗工作者的从事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的积极性,转而改从事西医服务、高端仪器检查、外科手术,导致中医师西医化。因此,合理确定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中医药教育的投资回报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1.2.1中医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处境和待遇影响着中医院校人才的培养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临床,发展的平台在中医基层组织,发展的动力在价值实现,发展的保障在人力资源。如果中医药服务机构发展良好,中医药服务工作者能有尊严地、体面地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并获得合理的报酬,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更好地吸引社会优秀青年报考中医药大学。有了优秀生源,中医院校就可能培养高素质的、有信念的人才,坚定不移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钻研特色技术。这些人到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工作后,更有利于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更有效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为老百姓服务。中医药服务市场的生存发展状况深深地影响着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制约着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质量和数量。在新医改推动下,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真正落实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的措施。在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或购买机制、补偿方法、支付方法都能享受公平、公正待遇。政府要通过价格杠杆鼓励中西医疗服务机构差异化竞争,不是同质化竞争,而是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协同进化。

1.2.2社会回报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投资效应

医学教育,全世界都采取精英教育,它表示对人权的尊重,对生命的负责。同时对社会负责,对国民和国家的未来负责。高等中医药教育投资周期长,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种类多,既需要学习传统医学知识,又需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既需要掌握古文知识,又需要掌握外语知识;既要懂得中药知识,又要懂得西药知识。由于古代中医知识结构的特殊性,需要掌握许多人文社科学科的丰富知识。在临床诊疗中需要熟悉现代的医学诊治方法,更需要把中西医两种知识有机结合,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可见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医学生是何等艰巨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后,医疗服务市场化,项目收费的西医化使这种投资在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师个人薪酬中长期没有获得合理的回报。致使长期以来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条件艰苦、效益低下,中医药从业人员待遇低、成长空间小,中医药服务价格低廉难以体现从业人员价值,形成中医药高等教育投资大、回报低的反差。许多优秀人才不愿选择学习和从事中医药工作,更不愿意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基层工作,造成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转行或出国。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导致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特别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严重匮乏,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能力低下。这就使得想要选择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家庭必须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便不愿让子女选择中医药专业进行深造学习。如果社会具有良好运行机制实现教育回报正向效应,即个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增加的正比关系,高等教育达到较好的个人边际利益,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家庭的高等教育支出能够给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带来未来收益等,将会促进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得到空前发展。[6]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就要积极营造尊重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良好内部环境和社会氛围。增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强化其专业思想,坚定其职业信念。这需要探索建立与经济回报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人才、激励学习中医药、献身中医药的价值取向和良好氛围,坚定中医药工作者奉献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中医药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在中医药服务工作者的薪酬方面给予保障,使中医从业人员的价值得以体现,使其对于中医药的高等教育投资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2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

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中医药人才匮乏表现在名老中医日渐稀少;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中医药特色根基不牢,西医化严重;基层中医药人员非常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中医药事业中,才能在新医改的背景下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技术优势,以预防保健的特色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更有效地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有效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做出更多贡献。现代社会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全国中医药本、专科在校生约50万人,远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基层医疗卫生的需要。中医药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不相适应的矛盾很突出,因此中医药教育急需改革。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障、政策推动、制度支撑。

2.1用体制改革推动学校与附属医院一体化建设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个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紧密配合与协作,打破目前医疗机构与教育机构的行政障碍,重点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与教育部联合的《高等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等文件要求,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联合建设一批适合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改善临床教学环境,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探索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尤其是附属医院应与中医药院校一体化建设,综合临床、教学、科研等资源,协同培养学生。只有组织、协调各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才能确保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

2.2创建示范工程,引导中医药高等教育

通过省部局共建院校等方式,选择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提高中医类本科生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中医药医疗机构与学校相结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解读新医改方案的中医药配套文件中指出,中医局目前正通过省部局共建院校等方式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省局共同建立中医药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医药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创建示范工程,探索中医药特色优秀人才培养规律,以引导全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2.3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综合形成专业教育联盟

传统医学的特点涉及知识面宽,形象思维和形上思维能力强,学好中医药学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使多种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在哲学思维上产生创新的能力[7]。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用宽口径培养学生,这需要多学科为支撑。每个具体院校教育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专业教育联盟协作。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高效配置,产生协同进化效应。这需要在教育制度和政策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2.4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内涵需要改革创新形成多学科支撑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大卫生和健康产业的需要,不仅仅需要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出既懂得中医药知识又懂得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心理学知识、人文知识的复合型、交叉型、多学科型的应用人才,才能保证中医药事业整体健康发展。当代的中医药院校事实上也不是单纯专业技术型的单科性院校,绝大部分根据社会需求已经转变为多学科性、小综合型的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已评出非中医药类的重点学科46个。其中中医文化13个,管理学5个,心理学7个,法学2个,信息管理11个,中医外语2个,中医国际传播学1个,中医西传学1个,中医药工程学4个,这标志着中医药教育内涵已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国中医药院校有17家成立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中医院校多学科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支撑发展的时代已来临。多学科的师资教育资源一方面为培养中医药学生知识多元化提供保障,一方面为中医药专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推动着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5中医药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重组学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

解放后我国学习前苏联的院校模式,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学科资源单一化,这在发展初期适应了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今中医药院校不仅要引进、保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如何组建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如何在全校乃至全国以学科为平台,以项目为核心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各种知识背景人才形成协作、协同创新团队,开展知识创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未来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需求着眼,从新医改需要出发,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师资源要在学校、省、国家层面进行创造性组合,这需要打破行政体系,创建新的学科模式。

2.6中医药高等教育需要优化课程模块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改革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与中医药经济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遍规律和中医药特色专业规律进行模块化教育:确立基础性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必修模块和自由选择模块。确立以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三基”为重点的教学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必须要掌握的一些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专业需要的课程;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信念和职业道德及配合补充主干课的知识和素质;自由选择模块是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个性化发展方向需要设置的。同时要革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科学问题为契入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病案讨论式教学法[8]、经典医案分析法、医学流行病学社会调研法等,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努力使用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7制定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到2012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包含民族医药院校)46所,高等中医药类在校人数从2005年的38.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52.7万人,缓解和补充了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的人才短缺现象,但是以往的院校教育模式对中医药显性知识普及、共享方面起到积极的主要作用,而对中医药隐性知识的个性化传承培养方面重视不够。而隐性知识的传承需要情境化条件,需要长期跟师学习、耳濡目染,从导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言行举止中领悟到一些东西。今后应促进两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创造符合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挖掘发扬数千年来中医药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在普及中医药知识教育基础上注重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文献经典的学习以及特色优势技术的心传口授。师承模式的行为教育情景化培养有利于培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人才。但由于单纯的师承教育存在狭隘的门户之见,易造成学生认识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局限。因此,只有将中医药高等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才能取长补短,为我国培育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2.8开展中医药院校教育人才质量评价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2篇

一、古代国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已经将中医药知识带入日本,那时就有中医药知识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传播的记载。针灸自6世纪起就开始传向海外,从日本、朝鲜开始,自17世纪后传入欧洲,并在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自此以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中外医药知识相互交流、传播。因此,中医药为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强盛,中医学从延续数千年的主流医学逐渐沦为民间医学,失去了政府的支持,进入了为生存而争的处境。此后,中医学逐渐淡出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舞台,中国也进入到越来越受到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的处境。

二、现代国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国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3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中医学得以从民间医学转入社会潮流中,中医学的教育模式也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转换为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中国开始高等中医本科教育的同时,前苏联、缅甸、朝鲜和蒙古等国的中医学留学生也进入了中国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再次提升了中国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而此阶段境外中医药教育开展形式主要为学习班、培训班等。至1972年,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针灸的疗效在美国引起了轰动。[1]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中医药热,推动中医药学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科技文化国际性交流、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1978年至2002年)。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来华留学生教育也实施了改革。改革开放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自1978年以来,国家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开放自费来华留学生教育。为了维护我国的教育声誉,提高生源质量,教育部在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工作中,全面推出“来华留学生数理化水平考试”。

此阶段境外中医药教育开展形式以系统讲授中医、针灸课程形式为主,各类中医、针灸学校也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境内外合作办学开始出现。如印度尼西亚在此阶段举办了课程和学制从6个月至3年不等的多家教育机构。马来西亚则开办了7所中医学院,提供学制为2年半至4年的本科专业教育或培训。美国国家高教部在1982年正式承认针灸和东方医学,此后美国已有28所符合高教部要求的中医、针灸学院。1998年,哈佛大学对美国境内117所医学院校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其中有75所学校在必修课程中讲授与中医药学相关的内容或提供与中医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在此阶段南美、中东和非洲,中医药教育也不断地开展。中医药的不断世界化,为中医药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3.蓬勃发展(2002年至今)。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加之国内的配套政策的积极支持,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每年来自世界各地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大约有3千余人,为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首[2]。同时,在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中医药学“走出去”亦取得了重要成就,共向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此阶段,中医药教育在境外开始进入规范、提高阶段,中医正规教育、高层次教育开始引起各国重视。尤其是有相当数量的正规大学已经将中医课程,甚至中医教育纳入正规教学计划。一些国家的中医教育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出现一定数量较为规范、系统的中医或针灸学校、研究生教育机构或研究所等。

据不完全统计[3],美国2002年已有80多所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其中,经美国教育部门审批的中医学院60多所,每年招收上千人。近年来,美国中医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美国中医教育界逐步与美国学术界、医疗界、教育界相互沟通,建立联系。如美洲中医学院与加州柏克莱大学植物园签定了共同创建中药园圃的协议,与旧金山大学签定了关于帮助学生完成学士学位进入美洲中医学院的协议,该院学生可以同时在旧金山大学选修一些学科,学满4年,成绩合格者可获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加州大学也设立了中医学系,在该系可取得中医及针灸学的硕士学位,这也是将中医学编入大学课程的第一个州立大学。这些都标志着中医教育已被引进了美国的高等学府。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中医、针灸学校被政府承认,还有少数院校正在努力创造条件,按联邦政府提出的办学五个条件:①学校结构符合美国教育结构;②财政上有固定的资助;③有很好的图书馆和适当的师生比例;④有研究项目;⑤有先进的行政管理系统。争取早日纳入联邦政府高等教育体系。

在欧洲,中医药教育已有近50年的历史,法国、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瑞典、荷兰、俄罗斯、英国、葡萄牙、挪威、芬兰、匈牙利等国共开设了至少70所形式不一的中医教育机构[4]。

在大洋洲,中医教育也有30年历史,从私人教育机构起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到政府资助的正规大学,例如维多利亚大学成立了中医药系,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则成立了中医药部,悉尼科技大学成立了针灸学系。其大学教育课程包括3―5年的全日制学习。在具有最多学时的学校中,所规定的中医课程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中医理论和实践科目、中医基础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由于缺少公立医院的临床实习,澳大利亚的中医临床训练是很不扎实的。

在南美,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已存在中医药的教育机构。

而在中医药的发祥地亚洲,中医教育更是发展迅速,韩国自1948年即开始中医高等教育,由于中医药学与韩国治疗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韩医学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认可。目前在韩国,韩医大学(相当于我国的中医药大学)分布密度要远远大于我国,在其不大的国土上竟然有11所规模相当、体系完备的韩医大学,算上刚成立的国立釜山韩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则是12所。目前在校学生4106人,已有5000余名毕业生。在日本,已有2所针灸学大学,针灸类的专门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只有几所开始,到现在已有近100所,推拿按摩学校更是发展到了近200所。日本各地还有一些私立中医药学院提供中医药相关的教学,例如,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设立了汉方医学系及汉药研究所。近半个世纪以来,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了中医药针灸的学校教育[5]。新加坡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成立了提供5年制中医专业教育的中医学院。目前,新加坡有4所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医药院校。马来西亚也开办了7所中医学院,提供学制为2年半至4年不等的本科专业教育或培训教育。近年来,中医药教育层次得到逐步提高。中医药教育在境外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规范化、系统化、高层次,同时也渐渐形成自身特点和规律,从民间性、小规模、低水平向主流化、规范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学历教育开始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目前,海外开设中医本科大学如下: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3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医药教育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把握中医药教育的战略重点,促进中医药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整体卫生保健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关系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民族医学院3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58所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川,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国情和社会需要以及中医药自身特点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疾病谱的变化,社会保健意识的提高,中医药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理在2006年春节团拜会上说:"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勇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新的挑战。他还要求大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此,中医药教育发展也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医药教育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笔者将自己对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及重点的几点思考求教于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概况与趋势

为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曾做过三次大的规划。

第一次,1982年全国中医药教育会议。为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期间被破坏了的中医药教育,1980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了《加强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贯彻执行这一文件精神,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会议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医学院在布局、规模、专业设置、学制、师资、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第二次,1988年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在该次会议上,通过了《1988-2000年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规模适度、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第三次,1997年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医药教育工作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与办学效益,建设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以上三次大的规划,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之路,即由建立健全办学机构、体制,到建设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再到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这样一条由外而内、由点及面、逐步深化的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与卫生服务体系、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对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回顾过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依据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需求,依据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规律与客观地位,未来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现有中医药教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以政府为办学主渠道,多种办学主体并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丰富多样;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中医药科学合理内核,自主创新和变革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强;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凸显和巩固。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目标

所谓发展目标就是发展主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全局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和布局渐趋合理,办学形式实现多样化。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不足和弊端也渐渐呈现出来,如培养的人才中医药特色淡化,中医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中医临床能力不够强等。本着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宗旨,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

1.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中医药学是承载了浓重传统文化气息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指南与保障,只有将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纳入到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才能确保中医药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50多年来,中医药政策法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2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人宪法,确立了我国传统医药的法律地位;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规依据,创造了良好的振兴中医的社会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仍落后于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培育中医药教育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势在必行。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设置(公办教育、私立教育、师承教育等);教育投资(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教育过程(培养目标、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职员的责任、权力、利益、资格、进修、待遇、考核等);教育监督(教育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以及中医药保护性立法等。

2.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中医药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实现比较优势可持续性发展。中医教育教学发展体系应包括:适度的办学规模(与社会发展同步),完善的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类型),较高的办学水平(条件、质量、效益),资源配置合理、经费投人持续增长、支撑体系健全。

3建立中医药教育传承与创新体系。中医药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历经数一千年文化积淀,已积累了丰厚的医药学典籍,形成独特的整体观诊疗思维与方法,以及“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貌。为此,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平台,加强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精神促进中医药教育发展。建立中医教育创新平台,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竟争力的教师队伍,加大中医药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健全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开展前沿探索和战略性研究,实现中医药教育现代化。

4.加强中医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树立质量是教育生命线的意识,建立中医药教育质量标准,构建中医药教育质星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质量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素质、知识与技能的平衡发展。

三、中医药教育发展重点

i.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形成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甲医药教育体系,但在一些方面还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国家、区域、地方社会发展,建立节约性中医药发展思路,力戒浮躁,力戒盲目进行学校升格、扩大办学规模及单纯进行一专业拓展,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有效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走规模、质星、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科学的医、校、研、产结合的办学机制。学校的发展,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身,而是要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联合体,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口标,建立起立体性的教学网络。利用综合性院校的教育资源,避免中医院校的封闭发展,在保持中医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提高中医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利用教学基地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的临床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利用教学基地资源,联合建设教研基地、科研基地,形成双从局面。

3.探索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培养学科交叉、墓础厚实的复合型人才。长学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是一种独立的学制教育组织形式,符合了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意味着整个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体系将会得到重大的改变,其规模的扩大将会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分化与重组。为此,应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主体意识,深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扩大学生的临床视野、提高临床能力,探素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医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山干中医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教育模式,仍将是争论焦点之一。为此,这就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指导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4篇

1.1以国家中医药政策为导向

高校中医药继续教育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中医药政策为导向,培养政策敏感度,力争为中医药发展战略服务,为培养国家所需中医药人才服务。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中医药发展政策,《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都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高校发展继续教育必须加强与政府、行业的合作,保持沟通与联系,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企事业用人单位是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主要市场,高校应该加强与中医药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深入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研,了解其组织需求与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自身培训需求,并定期调整培训内容,积极吸收中医药领域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培训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以迎接“消费教育”时代的挑战。

2发展定位

目前,在很多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由于继续教育未被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中,致使其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加之继续教育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对继续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继续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将其提高到战略的层面进行规划;第二,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坚持以从业人员为主的非学历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办学方向;第三,继续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扩大学校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是学校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形式,高校必须坚持行使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这在国外开展继续教育的高校有很好的体现,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它坚称的首要使命是教学和科研,同时有一条指导原则,即教学和科研要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MIT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正是遵循了教学与科研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原则,也就是在行使其服务社会的第三大职能。

3办学原则

3.1高层次

继续教育基地是面向行业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办学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中高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已接受过高等医学教育并且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人群,他们想通过高校开展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因而,高校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必须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搞低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

3.2高品质

质量是教育培训的生命,是形成教育培训品牌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继续教育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个继续教育项目必须保证较高的质量和品质,因为低品质的项目不仅会影响生源,还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继续教育管理者要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继续教育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做到全员、全过程、全单位的质量管理,坚持使用PDCA环(Plan-do-check-actioncycle)持续改善继续教育项目质量,逐渐建立起高品质的组织文化。

3.3高效益

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基地要坚持高效益的办学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开发建设成若干精品化、系列化的培训项目群,为学校赢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服务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为社会服务,提高学校社会效益。

4发展道路

4.1特色化

在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来临的阶段,特色化是继续教育在发展阶段中的战略性选择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术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一所学校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应该以教学科研力量为支撑,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发挥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和发展特点深化继续教育内容,提升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使继续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比如,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内经学”唯一一个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就应该充分发挥本校“内经学”学科历史悠久、专业设置科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超前、研究成果丰硕的优势,立足四个稳定、具有鲜明特色、较大发展前景和影响力的4个研究方向———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衰老理论与老年病治则治法研究、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和中医基础文献与共性技术平台的构建,以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为重点,开发特色继续教育项目,进而构建起以特色优势为中心的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助力学习型行业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4.2专业化

中医药继续教育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高校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应重点加强对两支队伍———师资队伍、继续教育管理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所以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中医药继续教育专业化的根本。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人才资源,多方物色教师。除了校内的教师以外,应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重,聘请其他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中医药行业的政府机关公务员、国内知名医院的中医医师、药师等中医药行业各领域的精英作为兼职教师。鉴于继续教育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逐步搭建理论水平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的“全能型”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继续教育“名师工程”,造就能够按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教学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这是实现高校继续教育专业化的重要人才资源保证。继续教育管理者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中医药继续教育专业化的保障。只有专业化,培训项目的研发才会受到社会青睐,且不会被轻易复制,只有专业化,培训品牌才会具备核心竞争力。对于继续教育管理者所需具备的胜任力,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六种能力:一是对继续教育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即政策敏感度;二是继续教育项目开发的能力,即获取和挖掘培训资源的“营销”能力,和其他部门建立联系,反馈培训效果的“公关”能力,计划、组织、控制培训活动,保证培训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能力;三是关于继续教育的调研能力,即学术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四是继续教育项目的推广能力;五是胜任多样角色的转化能力,英国学者罗杰贝尔特认为,培训管理者应当是培训者、设计者、顾问、创新者、管理者;六是服务能力,细致周到的服务可以提高学员的满意度,这是继续教育项目品牌化发展的保障。继续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要重点加强以上六种能力的培养。

4.3品牌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高校中医药继续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在做品牌化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1972年,AlRies和JackTrout提出了品牌定位的定义: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而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继续教育品牌是大学品牌的副品牌之一,继续教育的品牌定位既要与大学品牌一脉相承,又要体现出自身的特性,给潜在客户留下深刻印象。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对继续教育进行定位时应该避免出现以下3种情况:第一,品牌定位过大,习惯用“国内一流”“顶尖”等夸大的词汇;第二,品牌定位过小,过小过窄的定位将对未来品牌再定位带来麻烦,很难让品牌定位具有延展性和可持续性,不利于品牌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品牌定位无差异性,不能体现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特色优势。当然,在品牌定位上可以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先进经验,学习其品牌定位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将“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桥梁,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作为其品牌定位;麻省理工学院(MIT)对培训工作的定位很简单,就是要使MIT的职业培训成为21世纪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让职业人士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同时,要让MIT与世界紧密相联,用MIT的前沿知识和教学科研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确定了品牌定位以后,就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品牌传播策略。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可以采用的策略有三:第一,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TOCW项目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都是此方面很好的例证,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增加了招生和科研合作;第二,事件传播策略,可以通过举办名家讲坛、周年庆典、学术讲座等活动,传播高校继续教育的品牌形象;第三,广告传播策略,继续教育项目推广人员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平面媒体、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等现代营销手段进行广告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受众面。

5结语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5篇

1以科学发展为目的积极创新中医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高校的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为其保驾护航,因此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本位”的管理意识,建立管理科学、权责明确、机制健全、运转高效、竞争有序的现代大学制度。

首先,要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中医药高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勤于学习管理、专心投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专家。

其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健全。可通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要调整学校机构设置,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彻底改变高校机关政府化的倾向,通过撤销、合并、联合办公等方式调整组织结构,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队伍勤力高效。

第三,要改革人事制度,强化岗位职责。实行科学的定岗、定编、定责,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淘汰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人脱颖而出的良好用人环境。

2用科学发展的模式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所谓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指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和固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在科研或其他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以此确定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显著特点和亮点,是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征。中医药高校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深刻探究和发挥自身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强化优势并发挥优势效应,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首先,强化中医药学科,突出学校特色。把大的做强,把强的做好,这是高校办学定位和战略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医药高校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优势依然是中医药学,这是中医药高校发展和壮大的根基所在,是不可动摇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要强化中医药学科,彰显中医药学科特色。

其次,强化地域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中医药高校要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在重点学科的规划和选择上,突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主题,使学科建设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引擎”。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大学的服务职能,主动贴近,积极配合,争创实效,在不断加大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6篇

    1.1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中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傣药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傣族人民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傣药学学生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其专业素质中的重要方面,而实践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实验室,二是临床教学基地。通过加强傣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强傣药学临床基地建设的指导,强化临床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与水平。

    1.2积极加强实践教学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2012年出版了《傣药学》等相关的专业教材,《云南省中药材标准》也已出版了傣药篇,并制定了一部分傣药的质量标准,《云南民族药志》也收录了一部分傣药的常用药方。傣药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已不同的形式完善已有的理论体系。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筹划、组织并出版傣药学实训教程,以推进傣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1.3构建具有傣药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早期在基础课阶段就安排临床见习,中期临床课学习阶段进行临床一体化教学,后期毕业实习阶段在完成各科临床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导师学术经验传承。实践环节的安排,不拘泥在临床和实验室进行,也可通过典型病例的录像讨论、临床医疗远程观摩、学生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接触患者、接触临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三基”要求,明确实训、实习目标。优化实训、实习计划,编写实训、实习手册,做好实训、实习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

    1.4探索开放教学实验室的创新模式

    傣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真正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目前教学计划内实验实训课时不足,部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主动性需求等问题,建议根据傣药学实验实训类课程的特点,改革和探索具有傣药学特色、有效率的创新性实验室开放模式。开放实验应包括以下项目:①实验课内选做的实验实训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进一步强化实训。②学生自主选题的综合性、设计性、拓展性实验实训项目。③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型计划实验项目。④由学生承担的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子项目。通过教学实验室开放新模式的实践,全面调动学生及老师参与实验室开放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实验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

    傣药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涉及到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要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学科的建设目标。学生的见习期短,实习范围有限,不足以满足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加长实习期,实践和理论的学习时间能够合理分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这就需要有全方位的实习地点可以提供实习机会。云南中医学院先后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傣医医院、云南省傣医妇科专科和民族医药学院等机构;在技术支撑平台方面,拥有云南省高校“民族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云南省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识药认药方面,也在积极建立傣药种植基地。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构,规范、科学见习,及早强化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7篇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

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384家,产值1234.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药的社会需求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很不协调,改变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现状,加速发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药行业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资源,主动适应市场对中医药护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是未来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下大力抓好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到2002年底,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3所、民族医药院校3所、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专科)3所、中等医药学校48所。呈现“二多一少”现象,即使本科院校多、中职学校多、高职院校少。随着高校的扩招,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中医理论研究、中医医疗、中药研究与开发以及中医管理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相应的扩充提高,但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中医护理、中药制药工艺、中药种植栽培、康复保健等人才奇缺。因此,有必要加速高职教育发展,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医药高职教育要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面向中医药行业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技岗位和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以职业技术和岗位培训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和劳动服务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医药护专门人才。

二、对高素质中医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中药产业雷要一大批高级技术型人才据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 807种,是世界最大的药材生产国;中药产业拥有资源、劳动力、价格及知识产权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国加入WTO后,国内部分西药企业转产中成药,中药产业面临整体力量加强的极好发展契机。我国现有1 059家中成药制药企业,31家领先中药企业的产值就占行业产值的26%,中小企业有1 018家,占96%%。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者高达75.8%。一方面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特别缺乏高级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新增劳动力还没有经过中高等专业教育或培养。可以预见,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中药行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不采取有效的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势必制约整个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现有在职人员也急需接受在职继续教育,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实用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规模经营的的需要,中药的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也需要专门技术人才;通过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对于中药材的产业化生产和边远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转贴于

2,农村及城镇社区对应用型中医药人才蓄求旺盛长期以来,中医药以其疗效肯定、费用低廉、毒副作用小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多年建设,农村医疗机构网络粗具规模,但仍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在全国80多万个行政村中,约10%的村无医疗点;全国农村医生和卫生员100万人,每千人拥有医卫人员1.15人。据全国30个贫困县的调查,92%的患者在村医疗点和乡医疗点就诊,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普遍存在。然而农村中医药人员现状更令人担优,数量偏少、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等职称分别只占15%左右。因此,培养一大批适应农村医疗实际的应用性中医药人才,显的十分紧迫。随着城市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医疗作为城市医疗体系的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统计显示,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区医疗同样需要中西医并重,而且需要的是与综合医院专科医生有别的全科医生,这些医务人员必须能中能西、懂医懂药、能医能护、能防能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深人居民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培养这种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理论知识适度的具有高等技术应用特点的中医复合型人才,正是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3.中医药康复保健事业的发展也雷要大批应用型人才21世纪,我国将全面进人小康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时间的相对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休闲将成为一种时尚,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康复保健医疗作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体,其市场将迅速扩大。近10年来,我国康复保健机构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其从业人员的80%没有接受过医学专业教育,对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药康复保健人才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大。

三、积极发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教育在层次上要加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在类型结构上,逐步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2002年底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生41 336人,其中高职高专9 464人占23%;中专学校在校生51 260人。从目前社会需求看,在农村迫切需要大专学历以上医护人才。因此发展能医能药、能防能护、下得去、留的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势在必行。从中医药教育现状出发,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中等医药教育资源,发展中医药高职教育,多种途径培养中医药高职人才。

1.调整院校结构选择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校改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是举办高职班;同时鼓励、支持中医药大学与中医药学校合并或联合办学,成立校(院)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集高等中医药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培养中医药高职人才。

中医药教育发展第9篇

论文摘要:就云南省目前的中医药教育现状,提出改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比例、教学资源、专业设置方面的建议。

传统的中医药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云南省人民的健康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教育观念的转变

1.1正视全才、专才与人才的关系

从全国就业的各种调查资料显示,医学院校的学生因为太过专业,其它非专业知识匾乏,择业时一旦没有与其专业对应的岗位,不象其它综合院校的学生容易重新找到新的岗位,这一问题在中医药院校中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我们要重视专才,兼顾全才,才可能适应目前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

1.2教育要立足于服务

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认为:学校是神圣的殿堂、高贵的象牙塔、学术的权威地,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教诲,一向都是居高临下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了学校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服务的根本场所,国外及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3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

教育是对学生的特点、专长进行引导,促进其朝自身兴趣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教育不仅仅只是完成专业的教学任务,涉及的层面、领域及其宽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教育理念。

1.4教育不能埋没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现在很多中医药教育人士认为,中医教育就是一种完全的继承,全盘化吸收,学生就应该改变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循规蹈矩地接纳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但个体会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认知角度的不同,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惑”,此者方为为师之根本。

2教育模式的改进

2.1对理论与实践的次序应适当进行微调

目前云南省一直沿袭使用的中医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毕业”,本体系确实重视了知识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但这一模式的明显弊端是使中医药的实践与理论有了很大的脱节,没有体现出中医药实践对初学者重要性,很多学生由于对中医药的很多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造成对很多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着极大的障碍。中医药作为一种经验科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一定医药工作经验的人员学中医药感悟性高、进步大的原因。因此可以采用更适合中医药教育的方式,即部分基础理论~阶段性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一毕业”,或是“先实践一理论~再实践”,这对提高医药教育水平会有一定实践意义。教育水平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学制安排的改变和调整应该围绕这一目标。

2.2注重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我省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实践的时间并不短,5年制的本科教育实习期为一年半,4年制本科教育实习期为1年,3年制专科实习期为半年,4年制中专则实习1年。由于很多实习医院或单位实习生太多,实习单位未能真正完成对学生的实习任务,不过是将实习生当“跑腿”来用而已。加之学校对实习单位没有利害关系和管辖权利,所以学校对实习单位的约束力非常薄弱。这些导致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冲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每一个与此有关的单位都应该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学校及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充分利用利益杠杆并调动管理机制,重新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对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实习质量、成绩进行量化,实施奖惩措施,调动和提高实习单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3开创多层次的学生实践方法和路径

现行的基本方法都是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规定的单位、部门实习,实习内容多较为单一和枯燥,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调整为,大部分基本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实习,少部分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和部门。如此既让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锻炼,也顾及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甚至还可以根据情况及市场的变化和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重新调整所选择的实习内容和单位。

2.4课程比例的调整

目前云南省的中医药教育课程设置中大多是50一60%中医专业内容,35一40%西医内容,5一10%其他非专业课程。很多重要课程如数学、物理、科技写作、艺术欣赏等在医学类学生中没有开设;计算机课每周只有2学时,课程内容多为计算机原理(或语言程序),造成许多学生完成计算机教学后只会开机、关机。学校培养的对象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勾通能力,有一定的审美欣赏水平,有一定的生活情趣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学生,所以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议题。素质教育课程比例可调整为20 %、西医课程为40 %,中医课程为40%。

2.5教育资源的开发

2.5.1进行多种渠道的师资配置和选用。每个学校都必须配备有自己的优秀师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尽可能聘用该学科、该专业、相关课程的较(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执教,可以把外面的行家请进来;自己的人员走出去,加强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同时需要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给予政策倾斜。现在绝大多数单位仍然在吃“年龄饭”,缺乏竞争机制,极不利于提高劳动积极性,不利于新秀的脱颖而出。

2.5.2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和地方性。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习的样本,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行的部份教材有些过时,脱离实际,甚至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这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和反思。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