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3 10:38:34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3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念及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宏观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即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促进宏观调控,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涉及建设单位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审计投资计划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还要审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合理。

(3)审计过程的阶段性。国家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为了及时、完整的反应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审计机关需要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般分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综合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如经济、建筑、财会、计算机等,仅仅建筑专业又涉及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几乎所有的二级专业。因此,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除了审计资金活动外,还要审计其他与建筑有关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审计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建设项目在建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的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审计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基建拨款审计、基建投资借款审计、其他借款审计、项目资本审计和项目资本公积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备建设到正式开工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计,包括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管理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建设项目在建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前的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进行的审计,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监理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情况、试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实施的审计。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一)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的事前监督,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辖权混乱。审计管辖是指审计机关确定各自审计对象的范围划分。确定审计管辖权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审计机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审计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同时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但这个授权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执行。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央资金和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无法实施审计。最终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最后“无部门”来审。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利不集中,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受到限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审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越来越大,但从审计项目占应该审计项目的比重或审计资金占应该审计资金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比重较低。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审计机关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审计内部缺乏资源整合的动力,一些审计审计机关有能力进行审计,也有可能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终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差。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注重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关注效益审计;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更有意义。

(四)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1、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在财政、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处于滞后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投资审计管理和投资审计现场技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也很匮乏。

2、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改进建议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在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审批之前,,邀请审计人员参加,实行跟踪审计。采用这种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的方式,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风险意识,提高审计的约束力。审计部门间接地参与了投资决策过程,这不仅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反而会增强审计威信,提高审计地位,更好地达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目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制定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尽快出台比较具体的审计规定与处理标准,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审计法虽然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有相应的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来说缺乏适用性。尽快出善的投资审计法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完善有关的法规,才能加大对投资决策部门的制约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审计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三)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竣工验收关、监督检查关等,在各个“关口”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2、在审计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3、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

(四)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基于此,应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并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已具有的审计规模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审计不同的技术性,搞投资审计,不懂工程技术是行不通的。在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审计部门可外聘一些基建工程人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审计网络与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丁国瑾.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郑红霞.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4.2.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固定资产 投资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行为是实现中小企业存在价值的基础手段,是产生收益从而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科学管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促进中小企业顺利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指出,企业固定资产的有形资产的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同时认为,在确认固定资产时还应该同时满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这两个条件。中小企业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企业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基本结构简单,在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企业家个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特点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灵活性,但也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弱点,使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把握不尽合理。中小企业一般面临的竞争激烈,许多中小企业都将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就成为中小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但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缺乏高效科学的投资决策团队,重大的投资决策通常由企业家个人做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要么过度强调短期收益和降低风险,要么不顾企业现实情况而片面追求扩大投资。这两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在投资方向选择和投资规模选取之间不能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决策。

2、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方面通常会面临债务问题。固定资产的投资所需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大,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筹资活动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通过负债形式得到的资金支持是很重要的资金筹措方式。固定资产的投资过程在时间上相对较长,在时间上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安排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流动比率等,确保具有充分的长期和短期的偿债能力,避免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等问题,这是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必须面对的问题。

3、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通常缺乏科学的投资机构和明确的投资管理制度。受到企业规模的局限,很少有中小企业设有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都由企业家或者企业高层直接管理负责。这样的管理方式会导致在投资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投资项目管理程序混乱,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脱离严重,投资管理方面漏洞很多。更为严重的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核不严,对具体项目缺乏论证和评估,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

1、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规模。中小企业需要树立战略管理意识和观念,科学规划企业的发展远景和发展步骤等内容,并以此来指导固定资产投资,科学的处理好企业战略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上,考虑固定资产投资要与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的要求相适应。

要围绕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一核心要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要特别着重于国家大力扶持的新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企业需要在快速发展和风险控制与追求效益之间做好平衡,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方面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做好合理的资金分配,避免使企业陷入资金困难的境地。

2、拓展多种筹资渠道,合理开展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开展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是多数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尤其需要开拓思路,树立风险意识,在固定资产投资规划之初就首先考虑筹资的渠道和数量,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只有在能够合理的筹到投资所需的资金,才能进一步考虑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而对于筹资困难或者筹资成本过高的情况,尤其需要做出慎重考虑。坚决杜绝筹资的盲目乐观心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和机构,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资金和企业规模等的局限,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决策等方面通常处于弱势。因此,更加需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和机构,包括工程项目规划、概预算控制部门、内部投资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形成权限,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项目决策控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和客观,防止无效投资。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其发展壮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往往因为投资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有必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3篇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相关设计机构工作人员的观念与意识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以及经费等因素,导致审计机关监督权力得不到有效实施,以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很多问题。

1.建设项目审计问题

(1)企业建设项目中财务和设计同监理以及质检等单位之间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企业建设项目设计水平较差、存在很多缺陷,以致项目设计不完善,导致项目施工不能够顺利实施。其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与质检单位监督控制不到位,相关人员不负责任,工作中存在纰漏,致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存在问题、造价结算不能够顺利进行。第三,建设项目审计收费不按规定进行。同时,很多建设项目没有进行有效勘察等工作,就实施设计与施工,导致设计不断变更、工期延长,甚至建设项目合同终止。

(2)招投标文书以及合同内容不完善,引起工程结算纠纷

建设单位工程没有对结算方式与造价调整予以有效审计,就会出现合同内容不严密、不全面等问题,不仅给建设工程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也会加大审计工作量与监督难度。

(3)建设工程结算超过造价

建设投资项目整体造价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直接受到竣工结算准确度影响。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随意虚列项目、施工材料以次充优、施工记录不规范等情况,导致工程结算时造价超过预算,都是审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致加大了审计难度。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决定,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会给造成审计困难。

2.审计机关自身问题

首先,审计机关审计方式不正确,审计内容不全面,审计技术与方法不科学。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借助的规范与标准,与相关规定发生冲突。第三,审计结构不科学、组织机构欠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而审计机关审计内容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不相匹配,容易出现审计盲区。审计机关监督职责得不到有效明确,以致审计监督职责难以开展。审计机关缺乏技术力量,难以开展有效审计工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而且需具有相应的财会知识、工程专业知识等。然而,相关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不能够胜任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同时,审计机关不仅缺乏技术力量,而且缺乏相应的IT审计师,以致难以开展有效审计工作。第四,审计范围不明确。传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只是对建设项目及资金使用与管理予以有效审计。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都需进行审计与监督。同时,国家建设项目与政府主管部门都应接受审计。第五,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背景下,实施审计证据收集非常困难。然而,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人员,不能够充分借助计算机作为审计辅助手段进行审计工作。同时,相关审计机关没有实用性与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

二、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很大障碍,只有针对问题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才能够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有效实施。

1.规范审计评价体系,创新审计方式

首先,对建设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资金来源等内容,实施审计。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有效保证建设项目质量与效益。其次,针对相对大型建设项目,借助派驻方式实施全程审计监督。第三,创建于规范审计程序与评价体系。在充分借助国家相关审计准则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审计程序准则,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降低审计费用。

2.扩大审计范围,突出重点,强化审计机制

审计机关应将法律规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内容均作为审计与监督内容,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内容均进行全方位审计监督。同时,依据建设项目特点,将建设项目投资、质量以及工期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审计执行难如果属于普遍性问题,就必须从制度上寻找原因。首先,只有完善审计体制,才能够发挥审计作用。其次,创建审计决定执行追究制。第三,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3.创新审计技术与积极探索审计方法

科学的审计技术与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工作量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多、经济体制的有效完善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而逐渐增大。人们对审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审计费用较高而审计质量较低的传统审计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只有对审计技术与方法予以有效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审计作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保证项目具有可行性与效益性,对建设项目内控制度、可行性报告及报批手续予以综合审计;审计建设工程预算造价、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内容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审计原定工程量与结算工程量之间是否对称;审计财务审批手续;侧重审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认真执行审计回访制度。同时,各种网上支付等交易,也将成为审计内容。会计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审计技术必须提高。借助信息技术科学实施审计,已经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对原有审计软件实施科学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软件进行开发,才能够有效发挥现代审计的作用。

4.创新审计内容与层次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家公共财政投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财政审计重要内容。因此,公共工程项目也应成为投资审计重要内容。投资审计内容实施创新必须以国家财政资金项目审计为基础。首先,应该将基础性与公益性公共工程以及国家财政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投资审计内容。其次,经济运行中热点与难点问题,应是投资审计内容之一。第三,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也应是投资审计内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审计内容应逐渐倾向于效益性审计以及国家财政资金项目审计。其中,环境效益审计将是审计重点之一。同时,投资审计在深度与广度上也将有所突破。它不仅把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一项审计重要内容,而且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也将作为审计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工程中违纪违规行为也纳入投资审计之中。这样,投资审计层次才能逐渐向宏观方式进行转变。

5.创新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只有适应社会经市场济发展,才能够有效发挥其监督、评价以及鉴证作用。因此,创新审计制度更应体现法律公开、透明以及公正等原则。首先,新投资审计规则必须体现WTO规则精神。其次,有效协调与统一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第三,对投资审计管理以及工作人员行为进行规范。

6.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必须强化

首先,宣传力度应强化。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时,借助国家政策与法规,有效保证审计机关占有主导地位与权威性。其次,项目前期与项目预算执行两种审计应相互结合实施,项目竣工后结算一定要进行审计,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全面审计。第三,实施审计员派驻制度。针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应在建设项目决策、施工以及竣工等每个阶段都要实施审计。

7.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只有具有高素质、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才能够胜任审计工作。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不足等情况,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首先,借助增加编制,引进专业及复合型人才。其次,采取继续教育与奖励相结合的措施。借助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知识与技能,并更新审计人员观念;借助奖励措施,激励审计人员认真工作。第三,实施资源整合。科学合理引进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并创建外部人才库。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 问题 对策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或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下,批量采购金额较大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等。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单位购建固定资产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购建周期长,流动性差等因素,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公立医院按国家现行预算体制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供给形式采取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形式,政府对医院采取有指导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因此,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既不同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又不同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既要考虑医院的社会效益,又要兼顾投资的经济效益。所以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事前论证不充分,盲目立项

对项目的投资效益缺乏可行性分析研究,甚至有的医院为了政绩,好大喜功,置国家与单位的利益于不顾,投资一些高风险低效率的项目,导致国有资产贬值损失。

(二)投资活动在招标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事先“内定”中标单位,或者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投标单位“串标”等违规行为,甚至采用行贿受贿的违法行为来招投标,导致中标单位资质不符,采购货物不符合招标要求,质次价高等损害招标单位利益的事实发生。

(三)在固定资产的验收环节把关不严

未对中标资产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导致资产的品质等出现瑕疵,使国家和单位的利益受损。

(四)在固定资产的运行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跟踪监督

未对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效益情况与项目决策前的预测值进行分析对比,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对资产设备等的维护不当,致使设备未能按预期使用年限使用,甚至提前毁损报废,致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五)在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环节管理松散

未对资产的报废制定合理的流程和制度,致使资产提前报废,未对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估,导致资产残价在清理过程中偏离其实际价值,导致固定资产损失。

二、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应健立健全组织和制度

成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使用和报废清理,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及相关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度,就各环节采取如下措施:

(一)固定资产投资前期,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

尤其对于投资金额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项目,要对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对拟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决定对拟投资项目的取舍,或经社会上第三方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咨询评估,由医院领导集体决策,需要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批的,还要报经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加强项目的采购控制

建立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办法,成立资产的采购管理办公室,或委托社会上第三方招标机构进行招标采购,按照事先审批的计划预算对外采购项目,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采购的项目,应先履行预算的调整程序,再办理采购程序,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公开招标、询价、定向采购等,建立人员约束控制机制,对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采取内部控制的制衡机制,防止人为舞弊等违规情况的发生。

(三)严格控制验收环节

采购项目在竣工或购进单位时,由资产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资产验收小组。按照事先约定的参数逐项核对,发现不符的及时查明原因,要求供货商更换或补充,对需要开机测试的性能指标,要由供货方和验收方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开机测试,以明确责任,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

(四)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运行、维护、盘点工作。制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维护的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按照适当的方法对资产进行投资效益分析,确定实际进行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计算其回收期、净现值等指标,与项目投资前预计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分析原因,评价资产的投入资本、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对资产投资的综合效果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对决策部门提供后期项目决策的修正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5篇

一、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一)固定资产总体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截至2010年3月底,包头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96.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85亿元,同比增长32.6%,投资额排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施工项目394个,较去年同期减少86个,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41个,完成投资额43.3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4.7%;投资额超亿元以上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19.8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0.5%。完成投资排在前列的主要项目有:蒙电华能包头第一热电厂2*300MW机组项目、神华集团的煤化工项目、包头海平面高分子工业有限公司的PVC生产线项目、内蒙古包头石拐工业园区整体扩能循环改造示范项目、内蒙古三路煤炭集团公司的光伏产业园区多晶硅等建设项目。

(二)工业项目投资仍是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

2010年一季度,包头市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4.21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6%,仍是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其中。包头圣龙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亚麻纺织项目引领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倍:包头鑫普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贮氢合金粉项目引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蒙电华能包头第一热电厂2x300MW机组项目引领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76倍。

(三)第三产业增速在三次产业中位居榜首

2010年一季度。第三产业施工项目29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6个,占全部施工项目的73.6%。在投资总额中,一产完成投资1.36亿元,同比增长70.6%:二产完成投资56.07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7.9%;三产完成投资39.48亿元。同比增长86.6%,增速在三次产业中位居榜首。

(四)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

2010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90亿元,同比增长5.2倍。其中,住宅完成投资6.27亿元,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63.3%,同比增长2.98倍。房屋施工面积为422.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倍,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1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3%;商品房销售额为2亿元。同比增长89.9%。

二、固定资产投资显现的一些问题

2009-2010年包头市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但在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点仍需突出和增多,经济发展的后劲及自主能力急需加强,就业形势仍很严峻等。

(一)各旗县区发展速度较快,但联动机制较弱

包头市目前已经形成几个旗县区经济各领的态势,即昆区、青山区、东河区、高新区的核心工业经济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九原区的农牧业经济区,石拐区和达茂旗的矿产能源经济区。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较弱。区域内有些产业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为科学的辐射带动机制以及各地区特色产业的相互促动能力不强。也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支撑,致使区域内各旗县区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较为悬殊。如2009年末昆区GDP为713.27亿元,青山区为462.57亿元,东河区为295.26亿元,而九原、土右、达茂、固阳县仅分别达到138.92亿元、138.81亿元、106.87亿元、64.51亿元。

(二)高附加值产品相对偏少,集群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包头市钢铁、铝业和稀土产业近年来虽多次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仍然偏少,没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企业的经济效益缺乏快速提高的后劲。二是行业管理不尽完善,市场还不够规范和健全,还存在价格背离价值的无序竞争局势。三是由于产业集群各企业的产品品种还比较单一,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延伸度低,因而一些产品不能占有市场的主导地位,不能更好地发挥集群优势,也制约了各优势产业向产业基地迈进的步伐。

(三)固定资产投资延伸带动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十一五”期间,包头市引进的新项目、大项目绝大多数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力度不够。无法体现出延伸带动效应。农林牧渔业投资略显不足,所占比重明显偏小。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客观存在,投资农业的风险大,回报率低,从整体上看,农业投资项目少,投资规模不大。目前,包头市投资仍以国内资本为主,外商的投资规模很小,难以形成新的拉动力。从近几年包头市外商投资规模看,虽然逐年增长。但总体上规模不大,不仅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规模远远不足,就是与西部地区的成都、西安等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四)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紧缺,影响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2010年一季度,优势产业集群总融资指数都处于不景气区间。其中,一季度除钢铁产业的融资指数为100.13外,电力、装备制造、铝业和稀土产业的融资指数仅为52.5、80.8、69.7和81.6点,说明融资难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季度流动资金总指数为95.6点,在不景气区间,除钢铁之外。其他集群都处于不景气区间。由于2010年电力、铝业和装备制造产业部分企业新建项目、技术改造的投资很大,致使流动资金处于严重缺乏状态。流动资金指数分别仅为20.7、30.3和60.4点,处于很低的不景气区间,严重制约了优势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五)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仍然制约包头市工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全国性能源趋紧,煤炭、铁矿石、电、氧化铝等能源性产品价格急剧上涨,已制约包头市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包头市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高达109.7%,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上涨5.6%、6.8%、12.5%,以冶炼、机械业为主的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加。

三、对策及建议

(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新的主导行业的资源集中度。目前来看,未来几年最具潜力的增长行业依然是汽车、机械装备、能源和以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有关部门应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和调控,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优化经济结构,继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搞好规模经济,实现支柱产业在高起点上的产业升级,以市场扩张带动企业规模扩张,并真正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包头市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机电一体化,稀土及新材料,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继续构筑、引进和建设一批规模大、生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培养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

要积极研究国家在土地、环保、产业等项目管理上的新政策、新要求,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政策导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投资力度。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新上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由于国家对高耗能行业的控制以及工业原辅材料、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包头市钢铁、铝业、电力及稀土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整合强强联手扶持大型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淘汰生产技术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才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污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要厉行节约,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不断挖潜改造、进行技术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四)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一是实现企业间的强强联手,集合产业集群的优良资产,壮大规模,增加效益,加快上市融资的步伐。二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入,形成对优势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灵活方式吸引民间闲散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6篇

1机构体制不够健全。目前基建项目不断增多,审计任务逐渐繁重,审计机关普遍采取聘用制解决审计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是聘用人员的经费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投资审计的深入开展;二是聘用人员的身份得不到落实,不利于投资审计工作的长期开展;三是在审计人员不足时,审计机关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核减收费只能由社会中介机构收取,这样就面临审计收缴减少的局面。

2人员数量和素质不适应,重造价审计轻财务审查。审计部门现有的编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快速增长的需要。就现阶段的情况看,基层审计部门配备的审计人员一般为一至两名,这使得基建工程审计任务与现有编制的人员数量不相匹配。投资审计涉及到多专业和多学科,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作造价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财务、法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而基层审计机关往往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一些基层审计部门甚至连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都没有,难以满足综合性强的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投资审计的重点,基本局限在核实工程造价、防止工程高估冒算等单一方面,而对工程财务等方面审计不多、不够、不深,审计质量不高,增加了审计风险。

3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增加了审计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根据规定,审计部门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想真正发挥其监督职能却很难。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合同的签订、施工、监理一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整个工程涉及到很多的利益主体,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徇私舞弊获取不正当利益。一些职能部门认为工程造价反正有审计把关,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原则性不强,工作随意性大,最终把矛盾都集中到审计部门,致使事后有些问题无法弄清和纠正,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导致审计职能被置后,审计作用被削弱。

4建筑市场“挂靠”盛行,个体包工头违规计取管理费。一些个体包工头并非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却打着他们的旗号进行工程活动,实际承包人还是那些个体包工头。在经济上,他们与施工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交足管理费后利润归自己。这些包工头往往质量和法制意识淡薄,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中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偷工减料,给建筑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在决算时高估冒算,甚至有的工程直接以个人或维修队的名义承包计取管理费用,导致国家和单位建设资金损失。

5审计后面临的法律诉讼问题。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发生的法律诉讼问题最为典型的是工程价款核减所引发的一系列纠纷问题。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往往抛开审计决定、报告及其反应的事实,仅仅依据《合同法》及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判决,大多情况下判决施工单位胜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在诉讼中让法院考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采纳审计意见,确实是个难题。按照宪法规定,审计决定属于行政决定,一经作出就产生了法律效力,非经法定机关和法定程序不能撤销和变更,而诉讼中司法机关并未完全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甚至否定法律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利,从而导致审计职能难以履行。(作者单位:永新县审计局)本文选自《审计与理财》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学术参考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7篇

新的更高要求,深入研究审计机关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现状

回顾过去的二十多载风雨历程,我国年轻的投资审计事业快速成长,但与飞速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相比,投资审计现状还呈现一些不足:第一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第二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投资审计未能真正渗入建设全过程。第三审计仍主要着眼于微观建设项目,就项目审项目,在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够。第四审计手段落后,仍以手工审计为主,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处于滞后状态。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几年,审计署颁布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等法规,各地方审计机关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等多种形式,出台了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依然缺乏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规定,对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监督管理、国家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控制,依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规定。第二投资审计不完全适应新形式发展要求,这些年,各地审计机关广泛开展了建设项目审计,主要从工程合同管理、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了大量的多计工程价款、挪用建设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工作中,多数审计机关、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还是停留于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结算和建设资金使用等微观问题,对国家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政策落实方面涉及较少,对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管理体制机制等研究不够,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第三投资审计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投资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质量管理、效益审计指导和考核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随意性还比较突出。第四现有人力资源、素质与投资审计需求相比较有较大差距,投资审计队伍中精通宏观管理、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人员不多,具备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更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成果的提升。

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对策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为了改进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

1、各级政府应重视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享有足够的权威,要求审计机关对于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面审计监督,即对于投资额大、关系国计民生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全面审计,对于其他项目则实施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并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选择地实施项目前期审计和项目预算执行审计;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单独做出规定,为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在加强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立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实现对于重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然而,实施这种全过程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有效协调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和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大量相关单位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审计机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实施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其基本做法是:由地方政府出台关于重点建设项目派驻审计员的专门规定,审计机关按照规定派出审计员进驻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现场,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证明,审计员派驻制度有助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值得推广。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配备充足、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有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基本条件。为了缓解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第三,系统内部的人才整合,即上级审计机关对于享有审计权限而又人手不够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可以委托或者授权下级审计机关来办理;第四,建立外部人才网络,即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介、咨询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可以聘请他们参与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8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控制及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重要性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单位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建设项目实施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及形成的无形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总和。

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心任务是实现投资项目目标,投资目标的实现是投资者经济效益的真正体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有效控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首先是可以使投资项目在预先制定的规划设计方案下进行,并全方位动态的监控和预测项目工程造价及变动情况,将造价控制在该阶段的允许范围内;其次,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精确编制离不开工程造价控制,由此有效实现各工程项目间均衡的投资分配,确保估算、概算、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约束作用。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必要途径,如何正确认识工程造价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性,克服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当前建设投资和造价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可以说是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控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规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并且在建设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要贯穿在投资建设的的各个阶段,即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投资建设中存在的风险预测、分析及监督等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合理均衡的分配个工程项目间的投资。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也是衡量我国建设项目经济指标与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使得投资产品的权益得到对应的保障。目前,我国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的建设承发包双方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超概算超预算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只有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才是有效优化施工设计方案的有效方法,使工程造价控制愈加规范并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率,使固定资产投资节约资金,使我国建设投资领域得到更为科学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控制应对策略分析

首先,主要的问题是行业不规范现象。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加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及市场却频频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建筑市场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行业问题同样凸显,主要是该行业中尚存在着许多运作不规范、不按规程办事的现象。部分投资决策者,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阶段重视程度欠缺,采取了仅为通过项目批报的“走过场”态度,同样也忽略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按照国际惯例,造价控制的最重要阶段即设计阶段,设计标准、设计范围、设计深度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一些决策者对既定的建设方案、建设目标不够充分与坚定,在投资额度的把握、建筑标准的尺度、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上行使严格把控的权利。其导致的后果则是我们俗称的“三边三超”,很多建设工程项目,为实现非常规的目标工期等不合理预期,往往是建设工程一边施工一边变更,对变更的必要性和经济性缺乏监管,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浪费也缺少相应责任制约,最终产生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除却机械材料、劳动力费用的上涨的客观因素外,究其原因,正是前文提及的,由于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决策疏漏,制定非常规的不合理目标,设计准备工作浅显不足,不合理及超标准变更等所引发的。另一方面,在招标过程中,一些建设实施主体只考虑利润大小却不关注低价中标是否低于成本,在利润空间相对较高的建筑行业里,施工单位的收费标准一般根据企业资质的等级划分而有所区分,为追逐实现利益最大,许多资质较低甚至是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纷纷寻求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挂靠,按照业内游戏潜规则采取串标围标等不法手段中标,待工程中标后又采取各种手段甚至采取违法行为来控制工程投资,或施工企业为获取中标资格而人为降低报价导致报价失真,后又采取更低价格对工程拆分实行转包的形式,致使工程造价与实际工程发生背离,这样规避招投标管理部门对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这些情况都使工程造价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发挥其作用甚至暂时失去效用。其次,造价机构管理水平偏低与造价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缺失,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技术性极其专业,具有相当复杂性和广泛性的学科,在实施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各个专业工程需要对应不同专业的造价工程师,造价机构诸如招标机构,预算编制机构,结算编报机构,造价审核机构即需对不同专业的造价人员进行统筹安排和区别分工并统一汇总,对造价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对建设工程全局或局部存在隐患的环节应及时向决策者或项目实施者等及时反馈和作出警示,目前现有的造价机构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并非完美,同时,造价人员是相对庞大的群体,其职业道德素质面对建筑行业这潭深深池水时,如何经得起考验?至少,在诸多恶意招投标,刻意高估冒算等现象中,均是一些违背其职业操守的造价人员经授意后实际操作的。而专业知识的不完备,经验的缺少,知识的更新滞后,也会导致造价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保证工程造价控制质量,且目前的工程造价人员往往利用工程定额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在当前建筑行业高速复杂发展的形势下,这样单一的手段亦不能适应现代工程造价控制的需要。

三、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一)深化改革及完善工程造价控制控制服务体系,加大对违法现象的查处力度。

首先,政府要转变工程造价控制控制职能,履行裁判职能,限定规则,提升服务水平,对工程造价机构和造价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行为施行有效监督,提高土建工程造价控制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政府增强价格信息服务,及时准确的采集、整理和各专业工程计价需要的政策法规。同时,工程造价控制机构要制订办事指南,做好工程造价争议解释,明确规定解释流程。最后,政府应对建设行业的各类违法违纪现象加大查处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肃清行业污浊,从而在大局上对工程造价领域实行规范管理。

(二)重视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1)方案的选择决策是工程造价控制最关键的环节。错误的决策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而正确的决策能大幅度的节约投资。正确的决策是最有效的造价控制行为,为做好选择决策,需建立建设工程性价比意识,注重工程的功能和造价关系,对同样达到某种功效或满足实际需要的工程,选择造价最低,提高工程性价比。

(2)对设计方案实行招标或竞选,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效益为前提,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3)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规范招标投标行为,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合理确定标底,做好工程承发包合同的签署工作,严格控制项目分包行为,堵住一切漏洞,严格变更论证及手续,缩减相应开支,避免损失浪费。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一是熟悉施工合同中与造价有关的条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严格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方案,力求降低工程造价,投资有理有据;三是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四是做好设备、材料采购的投资控制,在满足设备和材料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费用;五是以承包合同、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认真审查索赔要求的正当性及其取费的合理性,准确地确定索赔费用,正确处理索赔。

(5)工程竣工验收后,应把施工阶段及时收集和保管的各种工程资料,按实进行工程结算,确保不漏算、不漏项、不多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编报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竣工结算报告。必要时,应将项目的有关造价资料及分析结果汇总并建立数据库,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三)投资建设主体部门之间进行协作管理和控制

投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会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只有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管理。各职能部门应配合造价控制部门的工作,通过严格的审查,将工程造价的控制从源头上抓起,使工程进度得到保障。投资建设主体应严格执行相关的造价控制和管理规定,对执行单位做好定期抽查和监管。

当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一定要对工程造价控制严格管理,行之有效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之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抓手。

参考文献

[1]谢路平.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161-162.

[2]刘永刚.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05:56.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9篇

关键词:企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处理

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经济带去了巨大活力,我国市场逐渐呈现自由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出现并且迅速抢占了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是,我们在研究时发现,当前的各行各业尽管涌现的速度十分快,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市场的认知有限,导致中小企业遇到了一系列发展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扩展。

一、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我们首先会对其概念作出具体的解释说明。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资产投资和更新状况,因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管辖权问题

尽管我国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依旧出现了较多的会计投资问题,其中一个十分主要的问题就是会计管辖权问题,所谓的会计管辖就是各个不同的会计机关应该结合业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出自己应该管辖的范围,从而充分发挥各个会计部门的职责,帮助企业提高会计管辖效率。随着跨国经营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有必要加强对跨国经营活动的会计管理,这就必须综合使用地域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对我国的会计管辖权重新进行界定。按照这种“混合原则”。家的会计管辖范围具体包括:(1)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单位;(2)我国企业集团的国外分公司和子公司。

2.会计绩效性问题

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投资来说,绩效会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而我国当前的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投资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会计绩效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固定资产会计投资和处理效率的提高。所谓的绩效会计就是指各个会计部门的职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新科技来进行资源和信息的收集,从而给相关的管理者提供足够的数据,帮助企业对当前的会计业绩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收入,而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给企业带去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对固定资产会计投资的重视度,只有提高了会计绩效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会计技术手段及其人员知识结构的问题

当前的企业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会计控制的不科学,导致企业在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许多企业盲目追求营销绩效,忽视了对自身内部固定资产会计投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导致企业的发展理念、营销策划和市场环境严重脱节,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借助高新技术进行生产和销售,而当前的会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度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借助计算机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而会计行业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数字,如果无法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那么会计行业的核算效率则就无法提到提升。因此,我国会计行业的人员技术手段较低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要想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效率就应该加强对员工技术的培训,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而我国存在着普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会计行业和一般的行业不同,会计业务种类较多,因此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财务、经济、管理、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需要,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优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

三、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扩大和加深投资活动会计覆盖面,并全面开展全过程会计

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方法是企业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等。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方法有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控制内容,采取最适合最有效的策。即使是同样的经济业务,采取的控制方法也因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而变得不尽相同。因此在解决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存在的问题时应该扩大和加深投资活动会计的覆盖面,立足于整体,找出最为全面与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得到有效的管理。在对固定资产会计投资进行管理时应该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工,首先应该充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需要,这是投资前的必要准备,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资料的回收和管理工作,最后再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管理来进行资金回收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有所提高。

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会计

会计行业在运行过程中对财务报表的要求要高,需要保证相关的财务报表既可以充分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保证在计算财务报表时充分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完成了合法有效的财务报表,企业的运行状况才能得到真实反映。企业在运行时往往需要借助会计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把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而管理会计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可以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理论思想,对于会计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根据管理会计的特点将其分为较新的管理会计和基础的管理会计,尽管二者有着较多区别,但是都是构成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管理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绩效表,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出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情况,从而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对当前的发展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变,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市场的需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运用各种手段弥补和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技术

第一,企业在对软件进行建设和开发时,应该做好对原有软件的保护工作,同时还应该结合企业当前实际业务的需要来开发出新的软件,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企业的软件购置,借助健全的软件设备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技术需要。因此企业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弥补和解决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投资的发展。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备了健全的硬件设施才能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该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最主要的两方面就是相关的计算机设备购置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局域网的建设,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

第三,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准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业的运行,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则是会计业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当前的市场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基本符合会计发展的要求。要想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会计模式,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想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更好地分析,首先应该对会计这个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会计出现于人类社会中,并且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不同阶段的社会的会计特点也有着较多的不同之处,我们将会计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不同部分,分别是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会计真正开始发展起来是从近代会计开始的,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会计制度,对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会计学的实际发展程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其他技术水平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还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获得一定的发展,就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重视度,分配合理的资源去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借助高新技术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术,从而很好地适应市场,推动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四、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当前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制度,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都有着相同的作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地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的重视度,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指导企业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健.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审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继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审计,2012(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