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生态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7 15:50:32

农村生态现状

农村生态现状第1篇

1.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学术界普遍将传统生态文化暂归为三类,即: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任永堂(1995)认为,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白光润(2004)阐述生态文化,指其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等;地域环境特色影响下的行为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方式等;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刘思华(2002)指出,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艺术、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及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

2.生态文化传播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意欲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区域间物质及文化的交流,传承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由此可推断,生态文化的传播是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生态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受传播方式、受众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异性等各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广辐射、深交流的形式,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文化需求等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疆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表现

新疆是55个少数民族的共生融合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明禁忌、生活习俗、舞蹈艺术、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思想亦自古而传。

1.合理并珍惜利用水资源。

由于新疆所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资源分布不均且极度稀缺的现状。这使得新疆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绿洲意识。维吾尔族人民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坎儿井,坎儿井不仅是维族人民生存的智慧体现,也是维吾尔族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最好实例。

2.致力于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在新疆,生活着众多的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历代逐水而居、游牧为生,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承袭了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牧民们以不断迁徙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来确保牧草和水源不被过度利用。其中,维吾尔族人在打猎的季节上颇为重视,倡导遵循物种生长规律有节制的猎捕飞禽走兽;哈萨克族人敬畏天物,认为大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蒙古族还创立了保护草场水源等生态资源的习惯法,是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智慧体现。

三、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农村生态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括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观念、情感、生活态度、礼仪方式、习俗、价值标准、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或在疆内区域间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团结、提升人们的行为认同感、传承多民族文化、提升区域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物质保障匮乏,精神认识欠缺的现状下,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

1.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缺失。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以思想理念作为灵魂,制度作为保障,方法作为载体。“文化通过精神层面的吸引和感召而发挥作用,才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地区,知识教育水平较内地而言相对滞后,再加之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处于物质追求阶段,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思想水平认识。

2.缺乏高素质传播者。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普遍呈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等现象。而农村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又热衷于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才力量储备不足。而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明确指出了传播者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传播者对信息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提到农村文化,人们固有的反应就是封建思想的流传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农村地区,人们不会运用新媒体,并对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缺乏认知,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法闭塞不灵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3.农村文化传播物质保障的缺失。

由于农村的资金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因此对文化环境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生态文化传播相匹配的环境建设滞后,比如道路建设尚需完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有待增加等。物质保障的缺失,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呈现瓶颈趋势。

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创新与扩散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借鉴经验,突出重点,加快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实现区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新疆广袤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以高山、森林、荒漠、草地和湖泊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疆。其中,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就多达百座,且大都有着较为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从树种繁多的峡谷森林带到良好的高山牧场,无不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奇。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龙城的雅丹地貌、乌尔禾的“魔鬼城”也无一不使人兴叹赞绝。除此之外,新疆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厚深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古文化遗产的星布。在一定时期内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遗存了数以百计的古城、古墓葬群、石窟、佛塔等极具西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它们所组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民俗风情各异,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但又各自保持了风情浓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享誉中外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古尔邦节、赛马、达瓦孜等,构成了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近年来新疆生态旅游占全疆旅游总比例的80%以上。而在现今生活中,乡村生态旅游多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这就给农村生态文化的人际间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人们不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可以了解感受新疆农村人民受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饮食结构。例如新疆人民从传统时期就形成的主食拌食瓜果的饮食习惯,及受气候特点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烤馕、烤包子的烤食饮食习惯等。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2.利用新媒体推助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发行推广,具有相对局限性,传播的影响力也相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使人们更可以获得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相结合的立体文化体验。推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以宣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的网站,整合相关资源,为受众提供一个能够在线交流的平台,实现线上互动传播。还可以借鉴敦煌莫高镇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网站预约系统,对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门票预约,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预约系统分析传播效果和受众人数,同时还能够在预约网站上以介绍新疆农村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影片,达到有广度和深度的横向和纵向传播,形成传播的长效机制。

3.加快农村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农村生态现状第2篇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

在金融生态的众多要素中,法制环境至关重要,因法制环境维持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力,决定着金融生态环境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这些法律对维护我国金融秩序、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无专门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条文,现有的也是一些等级较低的部门规章,权威性较差,并且还存在一些操作性不强的政策性规章。所以,当前无论是农村金融发展还是从前几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都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地步。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广大农村占有率高于80%以上,但是我国至今无任何一部法律涉及合作金融,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性质、组织以及权益都没有明确。对此,如果牵扯到权益纠纷或者经营过程出现问题,行政方法就成为其唯一解决途径,其权益就难以得到很好保护。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定不利于推进农地抵押。根据《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有关规定,严格限制了我国农村可以用于抵押贷款的土地物权范围,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而对于农民而言,其最大家产就是住宅和耕地。

(二)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失灵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金融生态系统也一样,但是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在外在因素影响超过一定极限时,外在影响就完全取代自我调节机制,金融生态也就因此失去了平衡。

1、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处于垄断状态

这种情况的存在,极大降低了农村金融主体改善经营机制的激励,从而形成农村金融主体的业务创新基本停滞、资产质量下降、经营效益不佳的局面。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未能提供与农村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有效金融服务,从而引致了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失衡与不适应,失去了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调整机制。

2、禁止民间资产进入农村金融,不利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一方面存在大量剩余资金,另一方面又紧缺资金。由于长期我国“重工轻农”的影响,农村已经欠上较大口子。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少、网点分布不合理、金融工具单一、体制僵化、作风官僚等现象,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需求,无法满足农户和部分乡镇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主体缺失,资源供求失衡

农村金融仅停留在存贷机构发展,而保险、信托及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不足,区域布局失衡严重。国有商业银行从县级市场退出,撤并农村网点,收缩贷款权限,而作为主力军的农信社也走上撤并之路,这就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稀少的局面。此外,严格的金融管制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立,增加了农村资金外流,减少了农村资金供给来源,造成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缺失,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二、构建我国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策

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是破解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和执法体系

完善健全的法制保障,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因为农村经济金融薄弱,更需要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环境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和相关农村经济体的既得利益、预期利益等方面加大立法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尽快出台相关合作金融的法律制度,完善《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中的有关规定,取消农村土地不可以抵押的相关条款。另一方面,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司法力度,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由于现在农村金融执法成本过高,笔者建议尽快建立一套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简易程序,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要实现城乡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改革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镇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和谐统一,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从需求和供给上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偏向城市的发展策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此,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促使农村资金在供应量上放大,同时也会促使农村资金在需求量上放大。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金融政策,引导更多资金回流农村、农业,增强货币在农业创造能力和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内资金的稳定、健康、自主、有序的乘数循环流转,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完善金融风险的预警和规避机制,建立有效担保机制

农村生态现状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生态 发展方式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26-01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充分发展,更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堪忧。因此,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基层县委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深入无极农村地区,以期通过研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总结类似无极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治理对策,以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

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1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1.9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无极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看,目前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

1.皮革、化工产业及造纸的发展使无极农村的环境受到污染。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化学原料,致使地下水、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短时间内无法根除。

2.农民缺乏生态意识,致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30多年来,农民一直在使用浅水井灌溉农田,部分地方甚至使用污水灌溉;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过度依赖化肥及农药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对大气、水、生物等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而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产品安全也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3.村镇基础设施不足,农民生活环境较差。无极98%的农村无排水设备,道路硬化程度不够,绿化、亮化程度不足,厨房、厕所、暖气的改造提升程度不足,这些均不利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

4.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威胁。当前,98%的农民已经不在家庭猪圈中养猪,这就改变了以前那种虽不太卫生但还较合理的生态循环圈:养猪 粪便 肥料 农作物 养猪,自从农田底肥开始变为化肥,农药开始变为农作物的朋友,农产品的安全、土壤的安全就开始成为了问题;农民的能源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电器的拥有量越来越大,这样一来,由于消耗了太多的电力和石油能源,最终还是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再加上冬季取暖大部分采用燃煤作燃料,直接加重了农村空气质量污染程度。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河北省正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实施以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无极农村类似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农民的生态观念缺乏。农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与环境、家庭卫生与户外卫生、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问题,这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较大的思想和精神障碍。

2.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筹。但由于农民挣的钱不足以支配医疗、孩子上学、养老等费用,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筹钱很难。资金难筹、投入不足阻碍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3.农村污染呈现多样化趋势。工业的“上山下乡”,使农村受到工业污染的侵蚀。农民收入的增加,使一些以前没有或很少的消费品也大量进入农村,由此产生许多无机垃圾,如塑料袋、电子垃圾等。由此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生活和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

4.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推行有难度。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是农民,在“利益第一”的思想引诱下,在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均大幅提升的现实中,做好村民的工作困难重重,这直接导致多数村庄整治水平较低,亮点村、特色村所占比例不易提高。

5.部分农村两委班子、村干部没有尽职尽责,延误了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政策的实施。作为村班子成员,作为村干部,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工作,那在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上也必会拖后腿,成累辍。

6.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农药、化肥的模式造成农村环境的大面积污染,当前农民已习惯于这种模式种植,不易改变。经济作物形不成规模种植,一家一户难找到销路,缺少专业市场或已有的专业市场没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承担不了应有的责任。这些因素致使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下滑,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三、建设良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1.重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有了生态文明理念,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才能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因此我们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电视、农村电影、网络、广播、宣传栏、农民健身小组等媒介的作用,以人为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顺口溜等形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道德教育。

2.抓源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农村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次数,换用有机肥及生物方式治虫、治灾。其次要把现有产业做大做强,出品牌,出效益。第三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确立产业链发展方向。

3.重实践,提倡勤俭节约

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身体力行,上行下效。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环保产业,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

4.重效果 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二是硬化投入政策,加快整治步伐。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投入是关键。要采取多种渠道并举的投入方式,如贷款、融资、捐资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较差等问题,为农民群众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家园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农村生态现状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经济;问题;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是基础薄弱、面临问题多。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万人,占57%;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城乡收入之比高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执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执法部门尚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行为、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贷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贷款农户的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的程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另外,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以及《个人破产法》缺失,均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人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和认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其守信度。从全国看,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农村,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市场供求不平衡,包括总量供求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总量上,一方面,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结构上,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未能正确定位其职能和根本宗旨,“生态建设”意识淡薄,思想上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实践中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更有甚者,基层政府行政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经济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二、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程度。政府、央行、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让其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地方政府主导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当地政府是关键。县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村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如农村企业担保制度、银行农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成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如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地方政府应采取动员会、经济、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硬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国家财政以每年17%的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道路、运输等基本农业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等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财力限制,加上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普遍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GDP占到13%,差5个百分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三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具体做法:财政资源配置要适度倾斜,如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将等于或高于农业GDP的比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农村生态现状第5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告诉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现象。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因此,法制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1],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2].我国在农村环境法治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用水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2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体污染比较广泛

 

农村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导致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加上气候等原因,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4].

 

2.2畜禽粪尿污染量大

 

大量无序分散的农村畜禽养殖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环境大面积污染。粪污经有氧发酵分解,孳生蚊蝇,繁殖细菌,传染疫病,给畜禽自身生长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5,6].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头之一,已超过了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2.3农业生产方式粗放

 

农村用传统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不仅农产品有残害物存留,土壤、水源和空气也逐渐被污染,大棚农业的普及,使得不可降解农膜地膜污染也在加剧,造成极大的农业生态系统威胁[7].

 

2.4工业污染逐渐加重

 

技术含量低、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导致工业污染逐渐加重。生存环境和管理水平都较薄弱的乡镇企业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和资金支持,治理污染困难,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工业化污染问题。加上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厂迁到农村,或将城市垃圾直接运往农村,形成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5].

 

2.5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畜空间混杂,村庄建设规划差,缺乏环保资金。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未硬化、无公厕,村镇几乎没有大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5].

 

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1农村环境立法滞后

 

新《环保法》实施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侧重于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保关注不足,未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自然资源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超前于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显得力量薄弱和适用性不强[8].

 

3.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以前我国环保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花于工业和城市,导致农村环保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很难获得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财政资金;同时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转移,点多面广的农村缺乏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

 

3.5政府监管机构缺乏乡镇农村普遍缺乏环保监管机构,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难以全方位、规范化监管。

 

环保部门尚未健全农村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缺乏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无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影响了农村环境质量改善。

 

3.4政绩制度考核缺失

 

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片面的经济观念,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

 

3.5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缺乏法制教育和宣传,农民接受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机会少,加上农民本身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环境危害问题认识不够到位,导致农村环境污染[5].

 

4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4.1完善农村环保立法

 

根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基础是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建设应借助新《环保法》实施的契机,对现行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逐步健全完善适应农村现实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迈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切实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挂钩,对不顾生态环境而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追究。

 

4.2强化环保知识宣传

 

大力开展农村环保宣教工作,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着力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努力引导、营造一个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措施的氛围,切实维护好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4.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投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1设力度。根据当地污染物排放要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推广使用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染防治技术,最大限度节省投资、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积极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集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

 

4.4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包括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粪尿和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等。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村庄环境,加快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4.5严格环保行政执法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是环保工作的重点。新《环保法》规定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就要求在防治污染问题上,要结合本地农村污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项二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160.

 

[2]蔡安宁,张春梅.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6):53~55.

 

[3]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0~62.

 

[4]冉建平.我国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27.

 

[5]张笑归,刘树庆,宁国辉,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100~102.

 

[6]徐伟朴,陈同斌,刘俊良,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策略[J].环境科学,2004,25(S1):105~108.

 

[7]张锐连,姚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环保体系构建[J].辽宁农业科学,2014(5):38~40.

农村生态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35-01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等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在许多地方都任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的“五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

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养殖业发展,粪便对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使农村环境产生了新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省芮城县10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200多户,5000只以上的养鸡户有100多户,百头以上的羊有30多户,都没有达到规模化养殖标准,但猪、羊、鸡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气味的影响,一些达到了规模化的养殖场都没有规范“三废”处理设施,大量的粪尿及冲洗废水随意排放于自然环境,气味对周围邻居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再者是存在乱建现象,有的建在别人房前屋后,有的建在居民密集居住区。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已成为畜牧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随着塑料业、食品包装业的进步和农民“重洋轻土”、重化肥轻有机肥思想的发展。垃圾污染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中一大公害。据测算,芮城县农村年产生生活垃圾5.2万吨。这些生活垃圾污染分为两种,一是“白色污染”,即塑料及塑料制品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芮城县农民年使用塑料及其制品约200吨左右,回收率不到1/4;每年使用农膜150多吨,可降解的只占5%左右,回收率也只有46%。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及其制品和农膜,成为农村农业环境一大污染源。二是“黑色污染”,即除去白色污染物外的其他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连同白色污染物不焚烧,不还田,而是乱倒在池塘、溪边、村旁、路边。

4.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_丁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有害物质或不科学合理施用,施用后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剩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渗人到地下,污染了井水,或随农田排放流入地面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乱用、滥用农药,过多单一地施用化肥,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芮城县2009年施用农药160.8吨,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30公斤,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化肥一年要用1.7万多吨,其中近1/3流失。由于大量又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不仅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且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乱用农药,滥用激素,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品质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因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致使许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染了城乡居民的餐桌。

5.秸秆焚烧的污染。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每年一到收后种前,为了抓时抢种,农民往往就在田间地头、路旁采取放火焚烧秸秆的方法,一火点燃,漫天遍野,烟雾弥漫,浮尘滚滚,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也污染了农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甚至影响公共交通安全。近年来,县有关职能部门虽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了秸杆焚烧的范围和数量,但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主要对策和措施

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管理制度,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快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编制《芮城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各乡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对农村养殖业合理布局,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规划布局,制定畜牧业发展区划,合理划定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控制养殖总量,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同时要大力推广综合利用沼气技术,建设沼气工程。要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配备清洁员,建造垃圾坑,组建环保小分队等等,强化监督和管理。环保_上作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2.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对控制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十分必要。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座、橱窗等,把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利用《公民道德规范》改变农民的生活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3.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筹资金,分户建造”,建成一个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治气或有机肥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农村环境,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企业又有了稳固的原料基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4.生态环境多途径综合治理。在农村地区,规范柴草、粪土堆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置,提倡垃圾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有条件地区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纳人乡镇集中处置系统。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湿地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农村区域,可利用湿地、沟塘等自然系统就地处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农村生态现状第7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是展现新农村新风貌的窗口,体现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老百姓已经熬过那个“盼温饱”、“求生存”的艰难时代,现在是“盼环保”、“求生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政府和农村地区的高度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污染

农村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对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农村水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生活性污染、农业生产性污染以及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污水不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塘,导致河流污染。农村缺乏统一集中的垃圾处理场地,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直接丢入河塘或者低洼地带,不仅对地表环境造成损害,淤积河道,而且有害物质下渗,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大的。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其使用不仅会割断了自然界正常的物质能量交换,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农药和化肥会随着雨水和灌溉用水流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破坏水环境。除此以外,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地区,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业“三废”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直接污染了河流。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多方面采取措施,治理水污染。

(二)大气污染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空气质量在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成为农村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村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很多,来源也是多方面的。目前,许多农村家庭仍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质煤作燃料或用于冬季取暖,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对农村空气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这些有害气体一旦被人体吸入,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量秸秆被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其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降低了空气环境质量,严重污染了大气。此外,城市转移的高污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排放大量废气,“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也与农村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土壤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的正常生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这会使粮食、果蔬等重金属含量过高,食用后会严重损坏人体机能,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除此以外,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对残留地膜处理不当,而且大部分地膜都难以降解,常年累月堆积,使土壤中地膜越来越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损坏。农膜会阻碍土壤中水分的正常流动,影响作物根系的串通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逐渐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采用见效快、成本高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农药、化肥、地膜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农村的土地、水、空气等,给农村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工业生产模式也给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而大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毫无节制地乱砍乱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不仅对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还断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道路。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大多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耗能高,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例如一些小造纸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只看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很少配有污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净化装置,直接将废水、废气排出,对河流、大气造成污染。农村粗放式的工农业生产,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随着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城市的环境保护更受重视。为改善环境质量,一些城市目光盯在了农村,把城市污染源、污染物转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移到远离城市的郊区或者农村地区,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二是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工业废渣等直接运往农村地区,把农村作为“垃圾处理厂”,占用了农村耕地,污染了土地,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发展,而且随着物质循环的进行,“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从而威胁全局的环境质量。”207因此,要极力制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从污染源头治理环境问题。

(三)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

随着我国生态问题的加重,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对大中城市的环境以及重大污染企业进行重点监管,而对小城镇和农村的环保工作关注不够。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乡镇一级还没有设置环保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存在缺位现象。而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污染物来源、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和治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困难。而且,农村基层组织对于村里污染现象缺乏管理,没有实质的处置权利。因此,环保职能部门的缺位和农村基层组织对环境污染现象的不作为行为,使农村的污染行为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加之广大农民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较差,对村里、城镇中的污染现象以及环保职能部门的监管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些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村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空气、水、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如果农村继续沿袭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只会使生态付出更大的代价,人类会受到更多的惩罚。因此,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科学合理高效的进行农业生产,走新型农业化道路;要善于利用地方特有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尽可能使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剧毒农药的应用,加强可降解地膜的研发,并加强对地膜的回收;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再为追求农作物高产而去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工业发展方面,要靠加大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设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做好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污水净化、废气清洁之后再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循环工艺,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

(二)严格控制农村外源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与解决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而不是单方面考虑城市地区利益。针对城市地区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各级政府要“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严格环保准入条件,严禁城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在城市禁止、淘汰的产业或项目以及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也禁止在农村建设。”13773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要坚决抵制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坚决杜绝做城市的“垃圾处理厂”,保护农村环境,守护自身以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要积极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身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城市的发展进步不能代表全国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不能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城市和农村共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我国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以来,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需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机构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环保机构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对乡镇企业“三废”的排放严格把控,不达标者严格取缔。控制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作为,改善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作用,鼓励揭发和检举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带动全村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在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06

[2]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环境,2007(3)

农村生态现状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 浙江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Zhejia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ai Xiuqiang, Chen Lili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ejiang Zhoushan 316000)

Abstract: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s the reality needs of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rural culture prosperity and rural social stability. It has a great and deeply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 far,there is still exists a lot of problems in Zhejiang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like shortage of funds,facilities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government executive and so on.We may take measures from terms of awareness,culture,industries,instituonal to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new rural; zhejiang;ecologic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意识到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好-差-好”的演变趋势,而由差到好,却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困难的过程。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创新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城镇化建设也走在前列,随着国家不断强调“绿水青山”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环境的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成了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

一、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个方面的内容[1],而村容整洁则是对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要求,可见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计划实现的前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稳定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包括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保护两个方面,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要求农民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第四,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根基,而环境安全问题是农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2];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二、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状况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自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龙头的城乡统筹发展工程拉开序幕以来,浙江省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又先后开展了“五整治一提高”、“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等民生工程,积极营造优美整洁的农村人居新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观;到2013年底,全省共有2.7万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94%,成功打造了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4]。但与此同时,浙江省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环境治理资金管理紊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相比于发达国家农村环境状况及完善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状况改善,但资金短缺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村民的共同配合努力下,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村庄环境治理与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轨道,宁波丽水衢州等市的偏远山村逐步移居到平原地区,原先的居住地根据实际情况改建为水库、风景旅游地或者生态保护区,并将移民后的行政村以社区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各乡镇实行垃圾统一收集运输,更新雨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各县市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乡镇河道、山林也得到有序治理与管理。

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自然灾害增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多,村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增收趋势缓慢,多地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显现。各村经济来源渠道窄且收入额少,在用去大量资金来修路、修建村委办公楼之后,在环境建设管理方面资金缺口较大;环境治理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又不可能全权包揽,村民更不乐意将村内经费用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无心在生态环境建设上花费心思,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2.乡镇工业发展迅速,但污染状况不减

浙江省内有很多工厂开设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位置,其中以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产出而闻名的“块状经济”创造了浙江制造业60%以上的产值,70%的出口总量和80%的就业岗位[5]。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企业发展模式,占用并污染了大量农田耕地,存在着总量小、类别多、污染集中、单位产值排污量高的问题,尤其是绍兴纺织行业、海宁皮革行业、富阳造纸行业和台州医药行业等对农村环境造成结构性、规模性、布局性的污染[6]。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的减少企业污染,但经济产值始终置于首要位置,污染治理的速度赶不上工业规模扩大速度,乡镇企业污染仍在继续。

3.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普及,但设施管理堪忧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浙江省各乡镇基本上建有基础的环保设施以及文化健身设施。村镇级道路逐步实施硬化、绿化,这大大减少了扬尘、噪声污染。各村生活垃圾堆放点初步建立,垃圾清运体系逐步构建。如乐清、余姚、东阳等地的部分经济发达乡村,多个镇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雨污分流管道,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生活废水处理系统。

与通水、通电、通路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相比,乡镇对于农村环保设施管理还很欠缺,缺乏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各村集体经济能力差异大,基础设施建设差别也大。比如农村现有的公厕建设标准不一,有些地区的建设甚至不能达到卫生标准;而且厕所等公共设施并没有专人管理,公共财物无法得到有效地保护与打理,设施损耗快生命周期短,难以达到设想的无害化、功能化效果;乡村人口素质又不高,环保设备利用率低,垃圾废物不能准确丢进公共垃圾桶或者集中放在统一的位置;生活垃圾堆放地、公共厕所无人打理,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成群,影响村容村貌,将会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仍然不高,全省仅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为42%[7]。

4.城镇化建设提速,但生态规划难以执行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各市区都在不断探索创新适合辖区的城镇化建设道路。也正是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乡镇不自觉地偏离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它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中意面子工程,重新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另外政府多注重乡镇总体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划的编制,但往往会忽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有机结合。各乡镇政府能有序按时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村庄生态规划的要求,却不能够严格执行,将新编的生态建设规划弃于角落;即使少部分的生态规划在执行,也会让步迁就于经济建设,并不能够起到该起的指导保护作用。无序建设、混乱管理等情况,在各乡镇新农村建设中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

5.乡镇积极响应上级,但缺乏实际操作

随着“生态浙江”口号的提出,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号召,争相创建“生态XX”称号。但是,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明抓暗放”、“弄虚作假”现象普遍,尤其是乡镇一级。县区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设立相关部门、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各部门配合协作环保计划的落实;乡镇政府也纷纷列出工作计划、细分工作任务、对接企业农村,向上级申请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在表面上积极响应,实际上也增添了环保设备。但是在仔细调查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乡镇、街道、企业只是停留在听汇报、写方案等表面工作上,敷衍了事。村庄整治建设范围小、力度弱,真正扎实实践生态建设方案的不多,个别乡镇为达到指标要求胡乱编造数据,尤其是经济落后的乡镇,一切仍要为经济建设让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观念相对薄弱;企业安置的环保设施很少运行,多只在环保例行检查时启用,平时为节省成本成了摆设。

三、浙江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关键要意识到人的需要和自然生态价值之间的联系。

(一)提升生态意识,鼓励村民参与

政府部门应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保教育,增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从污染源头开始治理。首先各级干部领导要摒弃旧有思想、提高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利观、生态观,将新农村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作村镇建设决定时要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其次,落实村镇规划、办好教育、做好宣传,做到职责有人抓、有监管、有投入、有效益;再者,选择诸如“3?22”、“6?5”等特殊日期,开展丰富多彩接地气的环境宣传活动,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理念和生态知识,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各行政村成立相应的环境监督管理小组,层层落实。

(二)发展生态产业,推广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农业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村区域特点为基础,相关部门应做好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测图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做好生态防治措施。同时注重各镇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比如永康的五金、义乌的小商品、东阳的木雕、安吉的白茶等可以和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创建特色产业科技园、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浙江省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必须走好小型作坊的新型工业化改造道路,加快乡镇企业的合并转型、技术升级,建设能耗低、污染低、产出高、质量好的生态工业链,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回收农业废弃物、通过各种途径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8]。

(三)完善农村环保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

良好的农村环保制度,有助于农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完善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环境保护法规,同时对环保行业、环保行为制定优惠激励政策;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项环保资金保障制度;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实战技能与知识面,加强执法队伍道德素质建设;定量核查生态创建工作,包括生态指标、生态规划的执行情况,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与政绩挂钩制度[9]。针对现有污染,开展水、气、固废专项整治工程;有效确立农村环境敏感点位、广泛设立农村环境监测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加强对监测团队的管理与技能培训,把握农村环境污染的动向和发展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

(四)知识下乡,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其经济落后、发展前景较差,故很少有知识青年愿意到农村发展、支援农村建设。所以提高农村科技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下乡。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青年人才到农村去,定期向农村输送青年才俊、招收大学生村官;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科研投入,开展培训班、免费教育辅导当地村民干部,提高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的科技文化水平。同时,政府还要建立知识下乡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后续辅导;此外,要倡导绿色科技下乡,实用科技下乡,向农民推销符合当地经济水平、地域条件,满足农民生产需要的先进技术,比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上去了,生态环境治理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 崔巍娜.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

[3] 张倩.浅析农村生态环境法治保护[J].知识经济,2010.

[4] 夏宝龙.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J].政策t望,2014.

[5] 汤临佳,等.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兼议对西部地区的启示[J].区域经济,2013(5).

[6] 王鹤菲,杨晓杰,刘霞玲.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与治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4.

[7] 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农村生态现状第9篇

【关键字】农村;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建设;阿克苏市

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反复证明。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200多年工业文明的历史,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包括我国在内,过去经济的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工业繁荣带来了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这诸多的问题要得到根本的解决,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业文明,建立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阿克苏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扭转,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论述污染向农村转移等种种环境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成为阿克苏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的文化伦理形态。但是由于生态文明理论还处于不断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所研究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初级形态,主要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2 阿克苏市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阿克苏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

2.1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

各类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对水体、土壤及动植物造成严重污染和残留影响,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农民在给农作物施肥和打药的过程中,农药瓶、肥料包装袋等随意乱丢,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另外,阿克苏市农业地膜残留严重,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问题。

2.2 生活垃圾难以有效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据调查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东部地区为0.96kg,中部0.88kg,西部0.77kg,东北0.81kg。 新疆作为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阿克苏市农村人口按2012年统计21.4万人计,阿克苏市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近3.9万吨,但由于广大村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高,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大多数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置,随意堆放在公路旁、沟渠边或房前屋后,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2.3 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严重污染河流、水库等水体

根据相关调查,青岛市农村52%的被调查村民认为其生活用水量在30L/(人・d)以下,远小于实地调查的平均值77L/(人・d) ,新疆南疆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较匮乏,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按30L/(人・d)计,80%生活废水外排,。如此测算,阿克苏市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近187.46万立方,并且收集处理率较低,大多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其来源主要为厕所、厨房、洗涤等家庭污水以及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2.4 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阿克苏市畜禽养殖规模持续递增,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集中式养殖小区仍旧采取传统的饲养,建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很少,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利用率都较低。一些养殖场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养殖场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硝酸盐、氨氮严重超标。

2.5 生态破坏比较严重

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村镇建设或缺乏合理规划,或总体规划水平不高,或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不能协调配套,居民点建设不符合生态村镇发展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居民点建设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形成功能相互干扰;有的居民点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活动严重排挤和干扰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有的居民点建设只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中效应,而忽视了土地开发度和经济载荷的合理分配等。有些新农村示范村镇虽然编制了发展规划,但管理和监督不严,村镇建设处于随意状态,导致发展无序。无序发展,将从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方面导致和增强农村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目前阿克苏市农村还存在违法开荒、无序使用化肥、滥用农药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到了必须痛下决心,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3 阿克苏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阿克苏市农村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生态文明建设不到位造成的,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许多不足是多方面原因交织产生的结果,包括投入不够、技术手段跟不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不科学等方面的直接原因,但是深层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社会体制、经济制度和行政推进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3.1 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他们的环境意识依然淡薄。生态意识低下的国民素质,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一大制约因素。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受整体教育程度的限制,包括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往往是很模糊的。所有这些旧观念都难以适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除了受教育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深层次上受到非正式制度,如社区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

3.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适应形势需要

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不适应形势需要。与城市环境问题相比,农村环境问题呈现“点多、面广、污染来源复杂”和“牵涉部门多、组织协调难、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环保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属建设、农林、卫生、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从历史上看,农村生态环境原来没有被视为一个管理对象,后来当出现问题时,又没有被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于是哪里出现环境问题,便由相应的主管行政部门来处理,不同的生态要素(如水、土地、植被)被分割成许多片。在这种体制下,执法主体林立,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分散,职、责、权限划分相互交叉,容易造成有的方面多个部门同时管,甚至出现越权、抢权、互相扯皮、争论不休的现象;有的方面则无人负责、互相推诿,人为造成工作漏洞,各部门都在管,而又均管不到位。尤其是出现涉及多个环境要素的违法问题时,容易出现部门与部门之间争权推责的现象。

第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光有监管机制还不够,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根据环保法的规定,我国在环保领域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体制,环境管理机关不仅包括国家及地方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还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其他部门,如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等。环保部门虽说是履行统一监管职能,但是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都是平级单位,实际工作中很难行使协调、监管职能。当前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推进机制,将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形成合力,统一协调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第三,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力量薄弱。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即中央级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多、规模大、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充足、环保技术装备好,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强。而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环保专业技术人员越缺乏、环保技术装备越差,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越薄弱。

3.3 农村环保投入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阿克苏市在城市和工业环保方面的投入较大,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投入十分有限。阿克苏市政府财政在村庄道路建设、改厕、“一池三改”、河道清淤等方面资金投入偏低,在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资金投入有待提高。自2011年国家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省份以来,阿克苏市申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5个,申请中央补助资金710万元,治理15个村庄,占全市行政村数量的12.3%。

3.4 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

由于缺少政府引导,缺乏优惠政策和研发资金,阿克苏市没有专门从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机构。阿克苏市农村环境保护大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境保护的办法,很少重视和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致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目前普遍缺乏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尤其缺少工程建设投入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维护简便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以上所分析的内容都是阿克苏市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该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由来已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要解决好阿克苏市农村环境问题还应该从社会体制(存在二元结构下城乡不平等的矛盾)、经济制度(产权制度不明晰产生的矛盾)和行政推进机制(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到位的矛盾)等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来分析。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做进一步的分析。

4 推进阿克苏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条件、政策条件、科技条件等系列条件与之配套。根据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结合本人农村环境工作的实践,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点措施。

4.1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责任主体,有必要、有义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发挥主导作用,不断缩小以至消除城乡居民在生态环境服务上的差距,实现国民环境待遇公平。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

4.2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

要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和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小城镇建设,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建设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禀赋特色相协调,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相吻合,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适应。以生态农业为抓手,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规划为引导,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

4.3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消除农村环境污染

目前,农村环境问题有不少是浪费生物资源造成的。如果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引导措施,使农村生物废弃物重新返田或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农村环境污染将大大减轻。加强农村环保科技工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研究机构的投入,将科研资源配置向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倾斜,不断壮大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提高农村环保技术创新能力。二是组织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筛选,评价和推广工作,确保此项技术的切实可行性。三是抓好农村干部群众的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进村入户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做到技术下乡、标准下乡、图纸下乡、服务下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建立起符合不同地域特点、高效实用、低成本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4.4 以严格执法为手段,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把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狠抓工业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指导畜禽养殖业合理规划布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认真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参考文献:

[1]杨宏,周雪.我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

[2]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求是,2008(4).

[3]姚伟,曲晓光,李洪兴.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卫科技网,201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