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二语文重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6 15:21:45

高二语文重点

高二语文重点第1篇

关键词: 大学二外法语教学 教学特点 方法 构想

随着我国与欧盟特别是法国关系的日益发展及法语在世界语言体系的重要地位,我国英语本科专业二外学习选修法语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切实提高二外法语的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研究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已成为二外法语教育的重要课题。我结合实践教学体会讨论教学特点、方法和构想。

一、教材选用及学时安排

我国目前的高校二外法语一般是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的,教材多选用北外的《法语》及孙辉老师所著的《简明法语教程》为主。《法语》这本专业法语教材优势在于语法点讲述精而细,习题量大,教学进行中可抓重点讲述。而其它二外专用教材重点突出,虽然相对习题量小,但仍能满足教学需要。当前我国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其实各有特点,教材的选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不大。在学制和课时安排上,一般通过三个学期大约21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完成法语学习任务。但仅依靠学校正常教学中往往难以保证学生在大学法语非专业四级及二外法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进度达不到考试要求的知识水平,出现学生语法点掌握少、词汇量低、听说能力差、作文写不出等实际状况,因此学生只有自己课外自学更深难度内容才能保证考试的通过率。我认为应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每周四课时学习,两年约有实际280课时的课堂教学,基本能完成在非专业四级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需求。大四不开设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针对性复习和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高校课堂教学是普遍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它不是应试教育,但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考级、考研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客观现状要求二外法语教学应不断深入研究和改革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实践。

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准备

在学生刚接触法语学习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法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法语的兴趣并不难,当学生可以说点简单的法语,用法语与别人或与外国人交谈,或做别人的翻译时,学生就可以从法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由于法语和英语的语音、语法相近,且50%的常用词汇相似,因此英、法语比较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介绍引导学生利用英语与法语的比较学习来作为兴趣去掌握和理解法语语音、语法的特点。制订法语学习计划也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保证。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在学习前制订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无论学习什么,学生都要做笔记。笔记是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得多,学生可以较容易地记忆和经常复习。更好的做法是把笔记录音,这样学生可以经常听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2.教学执行

(1)听、说能力的培养

二外法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不对听、说能力水平考查,大学法语非专业四级考试中有15%听力考查的试题量。由于二外教学课时少,而大学课堂开设专门的多媒体听力教学是不现实的,教师只有采用常规方法教学及随着教学的深入对已学内容尽量法语陈述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法语有读音较规则、发音易掌握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音标和读音规则来正确阅读单词和语句是学好法语的基础。详细讲解读音规则和利用教材中的语音练习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在课上应尽早、尽多地使用课堂用语,有意识地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正确的法语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法语的机会。要充分利用第一册教材课堂用语,最好做到熟练运用。这些都是从众多口语中选出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用语。教师在自己运用的同时,也把学生用语教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听懂教师用语的同时,也可用法语简单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或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的意思。课堂用语属于泛听形式的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与要求,只要听懂会说或简单问答就可以了,因此对学生没有什么压力。多听会起到增强法语气氛、培养语感的作用。在开始的一两节课,可以法汉并用,说一句法语,重复一遍汉语,如:Bonjour,tout le monde.(同学们好。)Comment allez-vous?(你们好吗?)Quel jour sommes-nous?(今天星期几?)对于二外的学生,口语表达是最难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利用回答问题和对话练习才来提高能力。这需要教师营造法语环境氛围,诱导学生用法语表达问题及对话,并对学生话语中的错误加以分析和纠正。只有一点一滴地从细节入手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产生说的欲望,产生说的积极性。除了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说”外,还要具体指导、帮助,为他们创设各种情境,出些具体题目,限定具体范围让他们有话可说,指导他们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地点,对哪国人,哪种事,该说什么,怎么说。可结合教材所给题材内容举一反三练习说准、说好。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多说、勤说、会说。对于想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更大突破的学生只有课下反复听教材录音及学习其他教材如Reflets等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课程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能听懂题材熟悉、难度低于课本、基本无生词的听力材料,语速为70词/分,遍数为2遍。能用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能运用所学的语法就课文内容提问并回答。

(2)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是各项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学生能力较强的方面。由于英、法语单词有高度的相通性,且英语本科专业二外选修法语的学生有英语词汇量的基础,因此对法语文章的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的保证,但法语基础词汇的理解和语法掌握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文的讲解中使学生了解掌握法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动词变位特点,直宾、间宾人称代词的前置,副代词、副动词的使用等与英语不同的语法点的理解。同时应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就难点加以详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读不懂、速度慢的问题,这就要求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二外法语要求学生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和相关词组,这是基本要求。有些考生词汇过关,但却由于搞不清文章的结构而造成阅读障碍,这时就要集中精力做句法分析。一定要教会学生解析长句,闯过难句理解这一关。关于长句的阅读训练,可采取层层抽丝拨茧法。具体方法是:第一,对于有多个从句的长句,应该先找到主句的主体部分即主、谓、宾,再找从句的主体部分,一层一层进行,先把同一层次的看完,再进行下一层次内容的分析。有时单词全懂,语法都会,可就是读了文章之后依然不知所云。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基础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涉及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常识、逻辑分析等综合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结合教材给予学生法语文化背景知识。例如:Il perd la tête(字面意思是他丢失了头部,但正确理解为他做事没有条理。这句话的翻译就体现了法国的文化背景)。解决阅读速度慢的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掌快读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技巧。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根除逐字阅读的坏习惯。常见的快读方法有计时阅读、略读、寻读、意群阅读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多读多练。教师可带领学生采取精、快读分头训练、相互结合的方式。譬如说,在某一特定期间进行精读训练,重点放在把握句子语法结构、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上,然后转入快读训练,重点放在捕捉信息、把握要点上,限时完成,逐步加快速度。精读要尽量细,力争读懂每一个单词,快读要尽量准,努力把握文章的要点、信息。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精和快之间取一个中间数,这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精髓。课程在阅读理解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可阅读理解一般题材文章,精读词汇量在3500左右,阅读速度为40词/分左右。

(3)提高写作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及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技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是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法语语法知识作基础,例如法语特有的省音、缩合和性数配合是学生往往在写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高法语写作能力的主要方法是首先要学生积累素材。在写作前准备一些要用的好词汇、好句子,特别要背诵一些重点句型。法语中有很多重要的句型,学生要把每单元中的重点语法例句理解透彻,尽量背诵并分析其结构以便学以致用。再者要由易而浅训练学生造句。这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每讲了一个需要掌握的单词、短语,给学生实例之后,马上要求他们自己造句,努力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随后要定期给学生挑出参考范文,然后整理出每个参考作文的框架、段落结构和重点句型,限时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例如每个月应布置两到三篇生活现实性题材作文。作文要短小精悍,内容不求多但是要围绕主题,句子不求长但要精致,单词不求新但要正确。写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误,通俗点没关系,但写出的句子就要保证它的正确性,学生必须对此加以充分的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要让学生最终摆脱书本,将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和形形的文章内容等牢记在胸,相互渗透,彼此兼容,灵活变换,合理搭配,通顺组合,从而能以全新的主题,全新的内容与风貌,以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模式重新展示出符合自己颇具创意的想法和意念的句子、段落和话题,而对他人的谈话或文章,也能及时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作出相应而准确的反应。课程在写作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能运用所学的词法、句法知识独立造句,能根据提示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无重大语法错误。

三、结语

任何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要教好课,传授好知识,授学生以“鱼”,而且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本领,传授最佳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大学二外法语课堂教学中也同样离不开贯彻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是浑然一体的,是互相影响的、密切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切勿将四部分的关系分割开来。经验表明,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内在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排除一切畏难情绪和糊涂观念,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法语的坚定信念,开始阶段使学生掌握法语语音规则,打下语音和语法基础,在随后的教学中利用法语语法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初步掌握运用法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晓宏.法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2]江国滨.法语实用语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Dorothée Dupleix,Soline Vaillant.Test de Connaissance du Fran?ais Activités d′Entra?nement[M].Les édtions Didier.2002.

高二语文重点第2篇

[关键词]语义学;语音学;第二焦点;声学特点;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13-03

一、前言

焦点问题最早是Halliday论述主――述位提出来的,指述位内“信息部分”的集合。在研究焦点这类概念时,语义的解释依赖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一些标志类型,如韵律标志:具有相同系列单词的两个句子,因为两种不同的韵律实现,产生两种不同的语义解释。例如:

(1)a:Jan Only gave Bill MONEY.

b:Jan Only gave BILL money.

在这两个例句中,韵律突现分别分别标示在MONEY和BILL两个不同的单词上,这两个被突现强调的词被称为标示性焦点。由于a,b句的焦点词不同,句子的语义截然不同:a句的语义学解释为:Jan只给了Bill钱,没给别的东西;b句的语义学解释为:Jan只给了Bill,没给别人钱。

这就说明,句中的语义焦点词有一些独特的语音学声学特征,来作为韵律标示,区别于句子的其他成分,从而强调不同的内容。国外的Sluijter和Van Heuven、Turk和White、De Jong、Harrington、Beckman、Bolinger、Ladd等研究了焦点的声学特征。国内的学者,如王韫佳、初敏、贺琳,熊子瑜、贾媛、马秋武、李爱军,曹文把焦点与重音联系起来研究汉语实验语音学。很少学者涉及第二焦点的声学特征研究。第二焦点(second-occur-rence Focus)是在文学中关于语义焦点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被重复的焦点项目。

本文试图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焦点的声学特征研究,总结在语义学角度划分出的第二焦点在语音学的声学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

二、语义第二焦点

语义焦点指侧重句子意义表现的多种语义现象。句中焦点词往往被敏感算子(focus-sensitive operator)修饰,如对比焦点、疑问句中的焦点、分裂句或左移位句的焦点等。焦点敏感算子包括专有词only、just、merely、solely;附加词too、also;标量附加词even;列举词particular、for example;强调词really、total-ly;定量副词usually、always;某种定量限定词many、most;一些句子连词because、if-then;表否定、肯定和情感的谓语动词re.gret、be glad that等。被焦点敏感算子限定的句子成分并不都是语义焦点,位于焦点位置的句子成份才是算子的语义焦点。例如:

(2)a:Jan only gave Bill [money]F.

b:Jan only gave [Bill]F money.

(3)a:ONLY (MONEY)(λχ)[JAN GAVE BILL,χ]

i.e.everything Jan gave Bill was money.

b.ONLY (BILL)(λχ)[JAN GAVE χ MONEY]

i.e.everyone Jan gave money was Bill.

在2a和2b中,only是焦点敏感算子,所修饰限定的句子成份相同,但限定的语义焦点不同:在2a中,only所限定的语义焦点是money。语义解释过程如3a所示,强调Jan给Bill的只有钱,没别的东西;在2b中,only所限定的语义焦点是Bill。语义解释过程如3b所示,强调Jan只给了Bill,没给别人钱。正是因为语义焦点不同,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语义上的第二焦点是指在上文提到过的、往往有焦点敏感算子限定修饰的句子成分。例如:

(4)a:Everyone already knew that Mary only eats [vegeta-bles]F.

b:If even [Paul]F knew that Mary only eats [vegeta-bles]SOF,then he should have suggested a different res-taurant.

在这组对话中,a句中的vegetables是语义焦点,b句中的Paul是语义焦点均被标注为“F”。b句中的vegetables和a句中的一样,位于only eats vegetables短语之中,被焦点敏感算子on-ly修饰限定,有相同的语义,还是焦点信息。因为是第二次被提到,是旧信息,所以被标注为“SOF”――第二焦点。

三、第二焦点的语音声学特征

高二语文重点第3篇

从四个学段的朗读目标要求不难看出,除了把朗读教学单列出了显示其重要地位外,各学段对朗读教学的要求和训练重点不尽相同。本文将简单谈谈各学段朗读教学训练的侧重点。

一、第一学段朗读教学与训练侧重点是培养朗读兴趣。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二年级学生因为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朗读教学训练的重点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培养朗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朗读氛围。

2.注重培养朗读兴趣。

3.激发朗读欲望

(二)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一年级的朗读教学重点从以下四点训练: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首先要求读准字音,要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其次要注意轻声、变调、儿化,纠正地方音。

(2)学习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努力做到不顿读、不唱读、不重复、不破读词句,注意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和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3)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转换语气语调。由于一年级学生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读技巧,因此在引导他们朗读时,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使之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是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从而进行有感情朗诵。

鼓励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来朗读。

(4)要求学生能像平日说话那样自然地朗读。

2.二年级的朗读教学重点从以下四点训练:

(1)把词句读正确:读准字音,不错字,不丢漏字,不加字,不倒词、不倒句、不跳句。注意轻声、变调、儿化。纠正地方音。

(2)把词句读流利:朗读时努力做到不复读,不断读,不读破词句,停顿间歇分明,语气连贯流畅,速度适中。

(3)把句段读得有感情:能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来朗读。

(4)逐步教给学生朗读的三种类型,即讲述型、描述型、抒情型。让学生知道朗读科普型等文章时语调亲切自然,好像讲故事,娓娓动听,用讲述型;朗读童话故事时语调轻快活泼,好像读儿歌一样,轻松俏皮,用描述型;朗读童话、科幻,诗歌等文章时语调轻柔缓慢,好像读散文一样,充满幻想,用抒情型。

二、第二学段朗读教学主要侧重点是提高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培养朗读能力。

三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朗读基础,但朗读的兴趣还有待提高,培养朗读能力是教学重点。提高朗读兴趣的方法与途径很多。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方法施教,会得到超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准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要重视纠正地方音。

2.读顺句子。不破词,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把握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时间。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恰当的语气来读出感情。借助句号、叹号和问号,把握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的语气、语调;初步把握不同的感彩的文章内容应选用不同语气的方法。

4.四年级要逐步达到根据文章的体裁、写作背景、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尝试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和语调,停顿适当,节奏分明,有一定语感。

三、第三学段朗读教学的侧重点是提高朗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

(一)努力提高朗读能力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还需要巩固和提高。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种文本体裁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强化朗读能力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训练的重点放在朗读的技能技巧上,通过多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朗读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1.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简单、最有效地办法就是朗读。

2.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强化朗读。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自由的读,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3.扩大朗读训练面,提高整体阅读能力。范读、领读、跟读、个读、赛读、齐读等都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大量的朗读训练,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三)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注意句子间的停顿。能把握长短句的语气与停顿,长句的换气与感情停顿。

2.教给学生必要的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朗读技能技巧。

3.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放慢朗读速度,停顿要得当,要读出不同语式的语气。

高二语文重点第4篇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高考我校语文学科上线率和优秀率都有新的突破,为2011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重要篇目的教学。

2、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六册相关内容的选讲。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4、第一轮复习: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归纳。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的障碍。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三、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 2、立意 3、选材4、构思 5、行文 6、拟题 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 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进行排比句、转折句、比喻句、对偶句、是字句、因果句等文采训练。

(二)创造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突破(训练目标:有创新)

2、善于出新(训练目标:有创新)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阶段:教材疏理:(9。3——9。24)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五、六册教材

1

7

9.3——9。10

一、二册教材

1

7

9.11——9。17

三、四册教材

1

7

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9。25——3。7)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古诗鉴赏

2.5

17

9.25——10。14

文言文阅读

3.5

25

10.13——11。12

现代文阅读

6

4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7

49

12.28——3。8

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

1

7

3.9——3。16

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明确重、难点,把握内部联系(3。17——5。15)。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查缺补漏(5。16——5。31)。

七、教师具体要求:

1、备课

(1)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发挥资源优势,避免内耗,力求高质高效

(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3)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充分利用早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两周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注重课后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回复。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3、听课。

同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老教师先上。尽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4、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4)对艺术体育类学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5)关于培优补困。鼓励语文“跛脚生”和“希望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关注他们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具体办法是: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5、作业与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有作业就有批改” 的要求,对学生作文一定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高二语文重点第5篇

【关键词】兴趣;听说;语法;阅读

英语历来是学生的薄弱学科,也是学生头痛的学科,几年的教学下来,我的英语取得了一点成绩,下面就与同行们谈谈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入门阶段: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有不少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英语,一知半解,基础很差,对英语产生了厌恶情绪。觉得自 己英语基础差跟不上,没有指望了,心里非常懊丧。我首先鼓励他们,用上届的实例来说明基础较差的学生是 怎样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教学上,我想方设法,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有趣。抓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多练、多说 ,与他们课外多接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定期补课,对有点滴进步的学生总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慢慢地这些学生对英语有了兴趣,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二、高一阶段:加强听说,狠抓语音

在初中课本中内容较简单、语法要点也不多,学生动口的机会又较少,所以学生们的语音基础较差,严重影响了记忆和拼写单词。因此,高一阶段,必须加强听说,狠抓语音知识的学习。

从学单词开始,我就紧紧抓住语音教学这个关键,要求每个学生每个音素逐个过关。我采用单词和音标互 注练习,督促学生记住拼读规则,使学生能按语言规律拼读和拼写单词。语音教学象一把钥匙,帮助学生打开 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使他们在以后两年中,基本具有了能独立正确拼读生词的能力。教师不再在教单词的读音上多费时间了。

听是说的基础,训练说的能力,要加强听力训练。课堂上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或师生共读课文的录音等。每 节课举例时也尽量采取听记的方式。同时每节课开始时我用一点时间听写词语和句子,以训练听和写的能力。

三、高二阶段:在加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语法,防止分化

高中英语语法重点在第一、二册,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基本语法项目的重点在高中一、二册,因此高二 阶段在加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要特别重视语法学习。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对英汉语言的异同比较感兴 趣,为此语法教学尽力做到讲清要点,并适当与汉语比较。在讲解课文时,我都按要点:词语、句型、语法三 部分进行分类归纳。并用板书呈现,加强印象,协助记忆,力求使学生能掌握每课课文中的语法要点,做到明 确重点,语法过关,学有所得。

由于高二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大,学生容易产生两极分化。这时更应注意保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 简笔画复述课文、开火车式回答问题。小组或男女生课堂答题竞赛等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 法。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多点笑声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可以把学英语从"苦"变"乐"。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答题竞赛,即使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本组获胜,也会纷纷走上讲台答题争取胜利。我对差生一 视同仁,除对他们进行适当耐心的辅导外,在课堂上也鼓励他们促进他们努力学习,赶上或超过班级水平。

高二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我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杂志,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扩大知识面并经 常用英语写一些简短的文章、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写的能力。同样,写也促进了读的能力,为高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高三阶段,重在阅读,培养能力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时既要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又要注意扩大 他们的阅读面,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为此,我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我每周印发一张阅读材料 ,按照词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答题。有些材料选自统编课本,并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自学其 它较深的读物,不懂之处,随时答疑。

在学新课文前要求学生预习,找出疑难问题。课堂教学就能突出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一般学生能独立理 解的知识就略过,以腾出时间进行读写训练。

高二语文重点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视听说;文化渗透

一、前言

高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在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视、听、说融为一体,将听力课、影视欣赏课与口语课相结合,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统一,全面提高学生交际语言能力的一种综合技能课。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指出,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能正确且恰当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学习强调的是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联,但在二语学习的实践中却很难将文化融入语言教学中。

鉴于这一点,本文将对跨文化交际下的英语视听教学重要性与方法依次进行阐述。

二、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脱节的现象。语言教学往往是脱离了目的语社会文化环境的语言知识习得。很多同学即使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语言,但由于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不了解,会导致语言理解失衡,引起交流的误解,在关键场合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顺利解码,克服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成为高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授课教师的关注焦点。

三、如何利用视听材料进行二语文化教学

英语视听课程的文化教学包括知识文化教学和交际文化教学两种形式。顾名思义知识文化教学是指视听材料的目的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知识介绍。而交际文化教学重点在与分析视听材料中英语语言国家在交际话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理念、行为习惯、审美情趣等。后者更贴近生活,是更深层文化方面的内容。

(1)利用视听课程的特点,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达到交际文化教学目的。听说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输入与输出,接受与解码的过程。听,是语言的前提,要提高口语能力必须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而良好的听力能力又反过来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视听活动一般分为视听前、视听时、视听后三个阶段。视听前,教师可以根据视听材料的内容设置话题和提供一些可能会涉及到的背景和相关短语,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即将输入的内容和目的,对其进行有效预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为视听做准备。在视听过程中,学生被告知学习目的是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练习和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检测。在这一过程中,听是有选择的听。教师将输入信息分成块状,为了突出文化信息,可以根据每个文化信息点划分视听内容,甚至可以在有重要文化信息点处停顿,以引起学生重视。视听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多样的巩固活动,例如重述所听内容,观点辩论等。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在小组范围内根据老师要求进行文化比较和总结,进而巩固已获得的信息。通过以上三个阶段,视听教学和文化教学被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立体视听教学体系。

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通常将背景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称之为知识模块。当说话人和听者的知识模块不匹配时,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当两者的知识模块出现关键性的差异,而听者又不能正确的调动所需的知识模块时,两者就无法达成理解的共识,交际失败。由此可见,背景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在视听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文化因素的渗透。二语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言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他掌握第二语言的程度。可见,文化在语言习得的教与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视听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是否作对了题,却不太在意自己是否听懂。他们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和理解视听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这样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目的远远没有达到。为了避免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在视听的三个阶段中连续贯穿使用目的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视听前的预测到视听结束后的讨论复述,多角度加深学生对语言外文化的了解。

(2)利用视听课程的特点,有效改善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及加强对说英语国家性格及价值观的了解。英语视听课中的语言输入较之传统教学而言更加真实自然,丰富鲜活,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学习到标准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与节奏,是非常有效的改善语音的材料。语音的学习不能闭门造车,只根据发音规则自己揣摩,而要通过大量地聆听地道英语口语,从而逐渐掌握英语重读与非重读语音的节奏,词重音与句重音的特点和变化,加以模仿与练习,达到改善英语发音的目的。

英式英语的发音比较讲究抑扬顿挫,起伏感较强, 和法语颇有几分类似,更具有音乐性;美式英语听起来比较平直,稳重低沉,变化较少,句势通常呈降调,并且速度慢一些。这和两国历史及文化背景颇有关系。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因此非常注重讲话时人的腔调及语气,借以表现自己的身份及教养。而美国人历来主张平等,资历及辈分的观念较淡,讲话时显得很随和,甚至有些随便,因此当你听说在美国孙儿可以直呼爷爷的名字时,也就不足为怪了。此背景表现在语言上便是开门见山,平铺直叙。也由此英国人嘲笑美国人说话有气无力,松散无韵律;美国人则爱嘲笑英国人的语气的轻微的歇斯底里,过于严肃。

四、结束语

高校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技能课,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以听力训练为中心的模式,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具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传达信息的能力。脱离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学生想培养很好的听说能力是非常难的。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即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也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传输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误解和失败。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赵厚宪,赵霞.论文化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

[4]李映.试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外语界

高二语文重点第7篇

一、整体规划,逐步提升

笔者曾教过一名学生,各科成绩都不错,我主观地认为她一定能在高考中获胜。然而,高考就是这么残酷。86分的语文成绩让该生与本科线仅4分之遥。成绩出来后,我很自责。高考前两个月,该生曾跟我探讨语文学习的困惑,她感觉自己语文成绩几乎没什么进步。我对她说:“那是你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的原因。”“这一学期我已经很重视了。”她有点委屈。是呀,这学期她的确比以前重视语文了。然而,高三下学期才重视,来得及吗?可既然知道她语文学习比较薄弱,作为语文教师,我又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

显然,我们的教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大部分教师不顾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无视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教学按部就班,第一学年教授必修一至四四本教材,第二学年教授必修五及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唐宋家散文和现代散文,到高三就分考点进行一轮二轮甚至三轮复习,大搞题海战术。如此,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可对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效果却并不明显。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使高中语文教学陷入了“可有可无”、语文考试“全凭感觉”的困境。

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亟待改变。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盘棋,整体规划,逐步提升。第一学年紧扣文本帮助学生构建字音、成语、名句、文言文等基础知识体系,敦促学生养成主动积累、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逐渐掌握文言文阅读及答题的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拓宽阅读面,初步提升阅读能力。第二学年在补充上述知识点、巩固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诗歌鉴赏的能力训练,继续加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第三学年的训练重点就锁定在提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和能力,做热身备考训练。当然,在这三年中应始终贯穿作文训练:第一学年重点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的记叙文,期间教会学生审题、选材的方法技巧及考试作文的一些应试技巧;第二学年重点训练议论文写作;第三学年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对各种话题、材料进行习作训练。

二、加大阅读,跨越提升

纵观笔者所教的高考语文考得较好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爱阅读,爱思考,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思想深度。再反观上文提到的学生及其他语文不够理想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在于阅读积累的差异。可见,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多阅读多积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不断提高,思想得以丰富、深刻,写作技能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高二语文重点第8篇

摘要:随着国家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往来,单纯一门外语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日语是英语之外受教育人数最多的语言,二外日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专职教师的缺失,教学模式单一,人文素质培养不足,影响了语言的实用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学习的思辨能力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二外日语;人文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国家非常重视人才的技能培养和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是小语种中教育人数最多的语言。提高二外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现阶段日语二外教学大多强调知识,忽视社会服务和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改革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巩固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的交际和实践能力。

一、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二外日语教学中缺乏专任教师,很多高校是由日语专业教师兼任。虽然同样是日语教学,但由于学生对象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此外,市面上针对二外日语的教材极其有限,内容陈旧。如《新版标准日本语》《新编日语》等。教学时间上,以我校为例,二外日语两个学期,每学期64学时,两个学期共计128学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系统地讲完一套教材几乎是不可能的。

(2)教学模式单一。由于课时的有限性以及专任教师短缺等问题,日语二外教学大多沿用日语专业教学模式。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异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文化冲突。除了母语、专业语言之外,二外是学习者的第三种语言。美国外语教学专家Brown(1994:165)在《语言教与学的原则》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这两者有机地编织在一起。一旦将二者分开,它们就失去了各自的意义。习得第二种语言就是习得第二种文化。”(文秋芳,2016)而习得第三种语言,不仅要习得第三种文化,还需要增强对异文化的理解。这种差异要比单纯学习一门外语更加显著。

二、二外日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日语教学大纲分三类,包含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和日语教学课程标准。(彭瑾,俆敏民,2013)二外日语属于大学日语范畴,可参照大学日语教学大纲。2008年《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日语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中日交流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是新增内容。属于语言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教学的重点目标。虽然早就提出了外语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教学标准和相应的教材出台,改革还不是很到位。

三、二外日语教学中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意义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其社会文化基础上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要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便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陈岩,2002)《欧洲框架》的多元语言主义(plurilingualism,复言语主义)理念提出不要求学习外语达到母语者的熟练程度,而是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特定的对象,运用不同能力,达到有效的交流。这个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精准的、经典的外语教学思路,强调外语学习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为此跨文化知识、意识及技巧更为重要。(赵华敏,林洪,2011)

四、二外日语教学中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1)教学资源优化。师资方面,不断扩大日语专任教师队伍,兼任教师要注重区分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材方面,现有教材内容陈旧,教师可利用全球化的网络资源进行材料补充,还要注意语言运用在时代中的变化。

(2)情景模拟教学法。外语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在特定场景内的外语交流能力,要求学习者既要了解文化背景又要掌握必要的外语技能。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重点加强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Workshop研讨模式,教师以研讨会主持身份进行时间上的控制以及会话内容的辅助指导。学生分组设定场景,设计对话,同时采用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设定场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场景设置进行合理指导,尽量做到贴近教材,注重实用性。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文化知识准备工作可以放在课外做,课上主要实现特设场景中的语言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二外学习的思辨能力培养。外语学习的思辨能力是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思辨能力是高级的思维能力。(Paul&Elder,2006)外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通过正确的分析、评价、推理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者要在文法词汇正确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逻辑整合,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达。这就要求学习者重视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课堂上可以用问答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3修订版》第二课为例,该文以「パソコン(计算机)为题介绍了电脑的优点。作为扩展训练,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开放式讨论话题,如「働き方とパソコンの未来(工作方法和计算机的未来),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讨论,关于计算机的未来肯定会有很多展望,计算机的优点也会被大家热议,这种训练方式既能兼顾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讨论要尽可能在课堂内进行,学生对话题没有过多的准备,是一种即兴回答,有助于思维的扩展和语言表述上的思想传递。

五、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外语教学中知识层面的提升,这并不等于要废弃知识技能,相反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语言是传递思想、传播文化的桥梁,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外语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当然从目前来看,二外日语的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改革实施和实际运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2.

[2]彭瑾,俆敏民.“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为切入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69.

[3]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27.

高二语文重点第9篇

1.一模前复习

一模前的第一轮复习的重要环节就是对高一、高二各个单元知识点的复习。尽管在复习中我们还是按照高一、高二各单元课编排的顺序进行,但是它又不同于平时的同步学习。它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的过程。在复习中我们尽量将考试大纲的要求同课本结合起来,以“纲”为握,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避免单一性,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注意不受课本内容限制,挖掘词汇的内涵意义。在复习中,我们英语组教师分工去找各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结合资料《志鸿优化设计》,重点复习单元词汇、基础知识和进行双基训练。对于阅读课文,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对于语言知识点,以两个单元为单位,安排学生提前进行综合总结,给学生发放单元的预习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自我陈述:本单元该掌握哪些词汇、词组和句型?哪些是重、难点?让不同的学生进行陈述,其他学生可以讨论、质疑、补充。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归纳出本单元的考点。这样,通过自身的各项活动,学生可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教材时坚持精讲精练,做到基本知识语境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重点、难点条理化,知识结构网络化。

另外,在复习中我特别注意词义辨析,特别是词语辨析,比如be afraid of 和be afraid to do的比较。要把它们的词义及用法加以比较,使学生了然分明。同时在这个阶段让学生背诵一些动词词组的用法,比如含make,take,bring,carry等48个动词构成的短语的含义。对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容易出错的题目整理成资料,整理出学生最容易出错和常考的200道题目,包括单词和词组,还有一些句型的用法。

在进行高一、高二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我穿插了语法的第一轮复习。在复习语法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志鸿优化设计》中语法部分进行复习。我们先通过对语法知识的呈现,结合《《志鸿优化设计》的语法考点进行复习,通过巧妙设置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倒装、虚拟语气等习题,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从而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扎扎实实,从而提高单项选择的解题技巧。同时,我紧扣高考考点,既注重语言形式,也注重语言内容和运用,使用了近几年高考语法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在复习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易错题的整理,这样就避免第二、三轮复习中重复,从而使复习更高效。在第一轮语法复习结束时,我在本阶段语法复习中整理出150道易错和常考的语法题目,让学生再进行总结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时态、语态的掌握和运用为学好非谓语动词打下坚实基础。

2.一模至二模间复习

我在快速地进行了高三语言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也不忘对高一、高二所复习的词汇重新温习。我利用早读时间或者晚自习时间进行单词听写。有时,也可以在课前进行提问。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对于语法,我认为也有必要进行二轮复习。教师应重点复习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各类从句及交际用语。复习语法时应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知识前后串联,再横向拓宽。同时,让学生重新做一遍在一轮复习中整理的易错和常考的语法题目。

在一模到二模间的复习我也开始了书面表达的训练。对于书面表达,我认为学习语言首先是模仿,而模仿和背诵是密不可分的,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我充分利用晨读时间,指导学生多背写作高频句式、范句、范文,多积累习惯表达和经典句式。了解一些英文的习惯用法,熟悉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使其英语表达地道准确,而且对听力也有帮助。另外,我也让他们背一些历年高考书面表达中所给出的范文,从中可以体会出命题人对书面表达的目的和要求。然后让他们弄清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该怎样去写,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指导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会使用一定的较为复杂的句子,如:定语从句、固定句型等。同时,在周考和月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严格要求,重点放在审题及写作的规范性上,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学生一律作重写处理。我还收集学生的错误类型当作训练材料来进一步进行讲析,同时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写完作文看三遍”的习惯:第一遍,只看单复数;第二遍,只看时态、语态;第三遍,再看拼写、用词、大小写和标点。学生们平时错得最多的就是单复数和时态、语态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学生在书写规范和句型的运用上有明显的提高。

高考十分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在整张试卷中所占分值最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都是语篇,都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因此,在二模前,每天要坚持阅读至少2篇文章,熟悉不同体裁、题材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而且必须像考试那样限时训练,切忌边看边查字典;要进行错题分析,看它属于高考阅读命题的哪一种题型:是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猜测词义还是归纳大意定标题?以后在做题目的时候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错误自然减少,从而提高快速阅读,增强概括文章主旨大意,进行推理,理解深层含义和猜词能力。每天要进行阅读训练并能做到在课前及时评讲,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达到质的飞跃。

3.二模至三模间复习

在此阶段,学生做了大量的综合训练题。但在复习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强调做题,有时反思和回悟比做题更重要。所以,在高考前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我针对高考英语各题型的设置特点和命题趋势等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诠释,使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能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悟出特点、悟出规律、悟出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以达到“熟能生巧”、“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力。引导学生在答听力题时应该做到:听前读题预测,有的放矢;听力播放时边听、边记、边选择。同时做到五个侧重:侧重语篇整体内容的理解;侧重听信息词、实词、否定词等关键词;侧重听首尾句和首尾段;侧重捕捉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方式(how)等;侧重听转折、让步、递进等逻辑关系。一旦出现没有跟上、没有听懂的情况,不要犹豫,立即搁置或舍弃,否则会影响下一个题目。

(2)单项选择。提醒学生主要考查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因而答单选题除了注意审题的透彻性、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还要确保语境的合理性和交际用语的地道性。解题可为三步法:第一步:理解语境,推敲语义。第二步:化繁为简,锁定考点。第三步:寻找题眼,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

(3)完形填空。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完型填空近几年的题材基本上都是考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语篇,因此能很好地测试考生语篇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但完型填空决不是学生们认为的单纯考词义辨析。好的完型填空题很少会出四个非常近义的词让学生辨析,选项设计应该以情景意义为主。学生要答好完形填空,做题时一定要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具体解题步骤:第一步,跳读全文,利用首、尾句和提示句,推断文章大意。第二步,细读全文,上下求索,先易后难,作出选择。第三步,复读全文,推敲难题,验证答案。着重训练学生的跳读、精读与通读能力。

(4)阅读理解。我告诉学生对于事实细节题,解答时可用查读法:只需找准并阅读可能获取相关信息的部分,其中数字题可以找到已知的信息,作必要的计算;图表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文章所给的信息逐项排除;猜测词义的可以用定义法、举例法、重述法、同义法、解释法、反义法等;有关文章主旨大意的深层次的问题可用略读法:借助首尾两段的主题句或对文章每段主题句的意思的综合;对于一些事实转述和一些划线词及词组可使用同义互释法。做阅读题还需要注意:紧随作者的思路,回答问题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态度和观点与作者的相混淆;提高阅读速度,摈弃不正确的阅读习惯。

(5)改错。引导学生答题时有些技巧不容忽视:从语篇入手,注重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句为阅读单位,以行为解题单位;关注行首和行尾的接连处是否有错误;把握七个一致(时态语态一致、主谓一致、平行结构一致、主饰一致、指代一致、搭配一致、逻辑一致)和一个语意重叠。

(6)作文。强调学生必须注意:写作要点要涵盖;语法正确;选词恰当;语义连接,考生应正确使用递进、让步、转折、因果等关系的过渡词进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连贯和衔接等。此外,分段、拼写、书写、修辞、标点等方面也不容忽视。为了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考生还要做到: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确定主题句,开篇点题、结尾扣题、中间的每一段都围绕中心展开并有主题句加以体现;准确恰当地使用高级语法结构。

4.三模至高考间复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