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急诊急救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4 10:28:10

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急救护理第1篇

【关键词】昏迷病人;接诊分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50-02

昏迷主要是指患者长时间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均没有任何反应,患者完全失去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的认知。近年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昏迷的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对昏迷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抢救具有重要意义[1]。昏迷是一种典型的危重病,一旦发生昏迷症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急诊对于昏迷病人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急诊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以及相关急救护理知识[3]。

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受治疗的昏迷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68例,年龄分布12-65岁,患者平均年龄42岁;所有患者的昏迷时间在4-12min之间,其中属于轻度昏迷的患者有76例,属于中度昏迷的患者有84例,属于重度昏迷的患者有40例;所有昏迷患者中知道明确昏迷原因的有83例,不知道昏迷原因及病史的患者有117例。回顾性分析每位昏迷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体临床资料、对昏迷患者的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以及治疗预后等情况。

2 分诊

正确的分诊,特别是对于深夜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争取第一时间接受专科医生的紧急救治,这样可以对昏迷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4]。本组200例昏迷患者中,分诊的正确率为90%,在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正确分诊应该注意的几点要包括:(1)相关专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平常的多起对昏迷患者的救治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危机时刻对昏迷患者进行正确分诊具有重要意义;(2)实施救治的医生要具备过硬的基本救治功底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对于昏迷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典型表现及时判断出患者出现昏迷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5]。(3)施救医生需要有对患者的症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患者的脸色、肤色、呼气及气味等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有助于得出相应的救治结果[6]。

3 急诊处理措施

3.1 对患者昏迷期进行救治:

对昏迷患者救治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安放患者,对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以及发病特点等进行简要的询问,同时仔细观察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患者脸色、呼气情况、气味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救治[6]。

3.2 采取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一般情况下,昏迷患者的呼吸都比较衰弱,需要采取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经观察,本组200例昏迷患者中有80例患者出现了呼吸微弱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救治的过程中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快速进行人工呼吸救治,同时通知医生准备气管插管等物品。本组出现的80例呼吸微弱患者,护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后,有56例患者得到了抢救。

3.3 其他急诊救治措施:

对于昏迷患者的救治还可以通过对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进行抽血配血,争取救治时间,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的稳定性;另外,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控昏迷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呼吸等基本项目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助,并通知相关医生[7]。

4 讨论

昏迷作为一种危重病情,若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8]。昏迷主要是指患者长时间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一旦处于昏迷状态后,患者完全失去了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的意识,近年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昏迷的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对昏迷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抢救具有重要意义[9]。医院接昏迷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首先接触患者,也是对患者实施抢球的第一医护人员,因此,护士应该对昏迷患者进行第一步的观察和抢球[10]。总之,对于昏迷患者的治疗中护理人员的角色非常重要,必须对患者的昏迷症状具备扎实的急救功底,在治疗过程中发挥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导致患者昏迷的原因,对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医院与患者家属之间因抢救问题发生纠纷事件[11]。

参考文献

[1]段志刚,邵桂春,张凤兰.621例急诊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62-63.

[2]张亚卓,赵文静.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J].护理杂志,2011,20(9):93-94.

[3]岳丽娜,徐国丽,崔淑节,裴晓璐,田秀霞,尤玉双,周峻伟.浅谈沟通技巧在急诊的应用-“表演的技巧”在急诊分诊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

[4]陈瑛,郭夏阳,张红丽等.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置管化疗的护理1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2,18(10):50.

[5]魏陶军,刁纪敏,段元娥,孙黎红.急腹症的分诊及急诊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09).

[6]段志刚,邵桂春,张凤兰.621例急诊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62.

[7]汪志青,钱立蓉.昏迷病人ICU期间预防褥疮的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02).

[8]段志刚,邵桂春,张风兰. 621例急诊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J]1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62-63.

[9]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5实用儿科学6[M].第7版(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急诊急救护理第2篇

昏迷是急诊科最危重的急症之一,[1]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由于病因不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大量的抢救治疗以及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值高等因素,给急诊的救治带来较大的难度。一旦接诊,应果断地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回顾分析总结这方面的临床工作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急诊的昏迷患者615例,所有就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

1.2 一般资料:男308例,女307例;年龄16~92岁,平均68岁;有亲属陪送者508例,无陪送者107例;昏迷时间5min~20h;轻度昏迷398例,中度昏迷135例,重度昏迷82例;有明确病史者426例,无明确病史者189例。

1.3 方法: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及护理记录,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最终治疗结果。

1.4 结果:总病死率30%,急诊病死率14%,急诊1h内病死率6%,分诊正确率96%。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酒精过量及各种药物中毒等。

2 讨论

2.1 接诊分诊,正确作好对急诊昏迷患者的鉴别分诊,对尽快明确病因起决定作用。

2.1.1 耐心、全面地询问病史:昏迷病因复杂,有时病因十分困难,而病史常常给我们提供确诊的证据或线索。如头颅外伤后昏迷者,直接昏迷应考虑脑挫裂伤,有中间清醒期应考虑硬膜外血肿;有糖尿病史者,应考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若注射胰岛素后可考虑低血糖昏迷;有肝脏病史并伴有肝脾肿大应考虑肝昏迷;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偏瘫昏迷应考虑脑出血;若有毒物接触史者应考虑中毒。

2.1.2 详细体检,[2]伴随症状

2.1.2.1 伴发热,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可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1.2.2 伴呼吸缓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银环蛇咬伤等。

2.1.2.3 伴瞳孔散大,可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2.1.2.4 伴瞳孔缩小,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2.1.2.5 伴心动过缓,可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2.1.2.6 伴高血压,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2.1.2.7 伴低血压,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2.1.2.8 伴皮肤黏膜改变,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可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2.1.2.9 伴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2 急救护理措施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及时有效地吸出口、鼻、咽喉和气管内呕吐物、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氧疗处理,改善缺氧状况。

2.2.2 迅速建立大静脉通道,开放1~3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最好采用留置针穿刺,便于固定,搬动或躁动抽搐时不易滑脱或穿破血管,有利于及时用药。

2.2.3 心电监护,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动态准确评估病情,意识与瞳孔,体温,血压与脉搏,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湿度变化,尿量的变化,为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抢救。

2.2..4 遵医嘱对症处理:对药物中毒者先进行彻底洗胃;癫痫发作者给予药物镇静;急性脑血管者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如有手术指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备皮剃头,备血,更换手术衣裤,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用物如CT片等,送手术室;低血糖昏迷者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酒精中毒者可使用纳洛酮静脉滴注;发热者给予物理、药物降温;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者给予纠正。

2.2.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道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3 小结

昏迷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快速而准确地分诊是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的前提,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是提高昏迷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急救技能、果断的处事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分诊时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熟练地掌握抢救操作配合,对提高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其预后都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

急诊急救护理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3±3.5)岁,昏迷12例,广泛前壁18例,神志清醒1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8±3.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脑瘫类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急诊急救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导联心电图,指导患者采取卧位休息,医护人员可给予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疼痛症状,监测患者的血液、呼吸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状况,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护理人员应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真诚倾听其身心感受,并对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排解消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获取患者与家属信任,增强护理依从性。

1.3评定标准

疗效判定:按照我院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有所恢复。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满意度调查:针对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进行评定,每项20分,总分100,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9例,比对照组多3例;观察组有效15例,比对照组多1例;观察组无效仅1例,比对照组少4例。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78%,比对照组高8%,χ2=16.39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比对照组多2例;满意22例,比对照组多2例;不满意0例,比对照组少4例;两组总满意度相比,观察组为100%,比对照组约高9%,χ2=17.28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急救护理第4篇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病情突变;急救护理;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日常工作范围为输液护理和急救护理[1]。急诊输液室常常有大量的患者,一旦患者病情突变,易引发各类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因此,急救护理管理尤为重要,优良的急救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利于后续的治疗[3-4],本文选取20例,在本院进行急诊输液室治疗中出现病情突变现象的患者,进行其急救护理管理分析,提升急救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8763例在本院急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纳入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选患者为在本院急诊输液室护理中出现病情突变的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男女比例为12∶8,年龄最小为4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值范围为(25.18±5.64)岁,其中,高热惊厥7例、患者突然晕倒并且全身抽搐,经过诊断为脑梗死患者7例,输液反应4例,低血糖2例。

1.2方法

针对所选的2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的急救护理管理。具体方法为:①高热惊厥7例:此类突发病情的高发人群为儿童,其临床表现为体温≥35.5℃,出现呼吸短暂停止、紧咬牙关、四肢抽搐以及局部僵硬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位调整,关注患者的衣着,对于衣服领口较近的患者,避免患者呼吸受阻,及时进行衣领的松解,注意患者的鼻腔与口腔组织是否被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为防止患者紧咬牙关伤害到自身,在患者的上牙与下牙之间放置牙垫,避免患者的牙齿受损;②突然晕倒并且全身抽搐,经过诊断为脑梗死患者7例:在发现急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先兆时,及时采取平卧位,避免不必要的进行患者的搬动,稳定患者的情绪,为使患者心肌的供氧条件充分改善,给予患者吸氧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各个身体指标(如:心律值、脉搏值以及血压值等),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并且做好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备好各类所需专用药品。最后,按照医嘱,开展溶栓治疗;③输液反应4例: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寒战、体内温度值异常,寒战患者会出现肌肉组织的反射性活动,在之后还会出现高热现象,引起体内温度值的异常,对于该类患者除常规体温测量外,应立即停止输液,对患者出现症状针对性处理,对室内温度进行合理调整,观察患者体温是否恢复;④低血糖2例:若患者进行空腹输液,易产生眩晕感,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多呈现的临床症状为脸色苍白、意识迟钝或模糊以及脉搏细弱等。对于该类患者先进行血糖的测定,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并且给予患者供氧措施,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过敏史,对确诊为低血糖患者,给予患者温热糖水,结合病情适当给予患者静脉推注50%GS,其后,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保证患者相应症状缓解,直至保持正常水平。最后,着实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水平,改善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护理环境,保持湿度适中,注意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防止患者烦躁情绪滋生。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态度和蔼,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护理氛围,并加强健康教育,在等待输液时,建立待输液区,向患者讲解输液常识、常见的不良反应和相关健康知识,以便在出现病情突发情况时及时得到护理与治疗。

2结果

在18763例在本院急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的出现病情突变患者20例中,在接受急救护理管理后,有19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5.00%。其中,18例急诊输液室病情突发患者表示满意,2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00%。

急诊急救护理第5篇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89-02

急诊医学是一个跨多种专业的学科,它具有紧急性、综合性、协作性。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现总结作为急诊护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敏捷性,快节奏性、高技术含量性、高风险性,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系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是每个从事急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防止风险的发生。现总结作为急诊护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急诊护理的风险及防范及措施。

1 急诊护理常见风险的种类

1.1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

急诊护士是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一线服务者,护理人员的素质或数量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护理风险。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等都给患者带来不安全隐患。

1.2 医嘱因素所致的风险

由于急诊科抢救大都是急危重患者,医生来不及开医嘱,口头医嘱多,护士执行时,可能会因听不清而用错药,以致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或护士在执行完医生的口头医嘱后,未督促医生在有效时间内补记医嘱,致使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无证可依,使矛盾钝化。

1.3 护患关系冲突所致的风险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现在社会上医患关系不够和谐,而急诊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和家属陪护人员的心情焦虑,稍有不如意之处,就可能导致病患家属情绪失控,向医护人员发泄。

1.4 抢救仪器故障所致的风险

抢救仪器保养不妥,关键时刻不能正常使用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导致抢救失败。

1.5 抢救资料记录不清所致的风险

由于抢救的患者多,工作任务重,经常是抢救完一个患者紧接着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而医嘱又大多为口头医嘱,导致资料记录不及时、全面。

1.6 急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所致的风险

急救护理人员因法律意识淡漠,如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2 急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2.1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 ,要加强对急诊专科护士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选拔高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急诊科工作,并保证足够的护士人数。 承担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急救理论知识,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业务的范围也不断地在扩大,因而对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机构和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护校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猎取新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2.1.2 掌握娴熟的急救技术,医院急诊科是一个高挑战的岗位,护士具有技术风险,在急救工作中,娴熟的急救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尽快实施抢救措施是决定生存希望大小的关键,当一个垂危的患者送到急诊室时护士在医生未下达遗嘱前即应采取救治措施的99%,所以我们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基本功训练,练就一套紧急救治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术,是防止一切技术事故的关键。

2.2 注意核对医嘱

由于急诊抢救中大多为口头医嘱,因此,执行医嘱前护士应复述一遍,对药名相似的要多次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2.3 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

在急诊护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要讲究语言艺术,推广应用礼貌用语及规范化语言,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缓和护患关系,避免医患冲突发生。

2.4 增强护理道德观念,尊重患者

护理工作与法律密切相关,尤其在急诊科这个特殊的岗位中护理人员实施的每项护理活动都与法律密不可分如: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2.5 加强抢救仪器的管理

要认真做好各种抢救仪器的交接与管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班班清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仪器和设备定位定点放置、性能完好、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2.6 做好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及记录

病历、护理记录和医疗文件是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的证据,因此,工作记录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抢救记录上要准确记录患者入院时间、用药、抢救措施及时间,具体到分钟,如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告知家属,如患者拒绝检查、治疗或住院要其说明原因并签字,保证病历记录的完整。

2.7实施细节及风险管理

2.7.1 细节是认真的态度,细节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时间前的积极预防,护理工作者必须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特别是护理工作的平凡使人产生厌倦和麻痹,造成人命关天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到大事着眼,小事者手,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2.7.2 医院急救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实施风险管理能不断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不仅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投诉和纠纷,同时能提高急诊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急诊风险管理应完全渗透到每位护理人员的意识中,体现到各项急救流程中,克服工作中漫不经心和随意行为,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系数提高急救工作安全性。

正确的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2.8加强急救人员的责任心教育

无论哪一种职业,从业者都需要具有责任心,特别是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护士担负着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使命,她的职责就是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的生病,救治急危重症过程中责任心缺失可直接导致患者痛苦和生命安危,会因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而导致伤残或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对生命高度负责,否则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保证急诊急救工作质量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2.9加强与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急诊病人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在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则显得非常重要。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很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是因护患沟通不足,不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忽视对患者的告知,不顾及患者在及家属的感受,使患者缺少信任感,从而引起不良情绪导致纠纷的发生。对急诊病人的沟通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护士有信任感、安全感,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沟通还可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升急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获得最佳抢救效果。

护理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强化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差错、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急救护理的安全系数,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全效的护理服务。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急诊急救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纠纷。因此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所做的每一项抢救措施必须准确无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提升对医疗不当因素后果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从而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急救工作质量。急救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同行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速度迅猛,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它涉及的法律范畴日益剧增,风险也贯穿于其全过程,做好急救的风险防范工作,可保证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能提高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急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急诊急救护理第6篇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敏捷性,快节奏性、高技术含量性、高风险性,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系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是每个从事急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防止风险的发生。

1 增强急诊急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1.1 护理工作与法律密切相关,尤其在急诊科这个特殊的岗位中护理人员实施的每项护理活动都与法律密不可分如: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1.2 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急诊急救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纠纷。因此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所做的每一项抢救措施必须准确无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提升对医疗不当因素后果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从而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急救工作质量。

2 实施细节及风险管理

2.1 细节是认真的态度,细节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时间前的积极预防,护理工作者必须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特别是护理工作的平凡使人产生厌倦和麻痹,造成人命关天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到大事着眼,小事者手,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2.2 医院急救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实施风险管理能不断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不仅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投诉和纠纷,同时能提高急诊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急诊风险管理应完全渗透到每位护理人员的意识中,体现到各项急救流程中,克服工作中漫不经心和随意行为,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系数提高急救工作安全性。

3 提高急救业务水平

3.1 承担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急救理论知识,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业务的范围也不断地在扩大,因而对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机构和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护校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猎取新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3.2 掌握娴熟的急救技术,医院急诊科是一个高挑战的岗位,护士具有技术风险,在急救工作中,娴熟的急救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尽快实施抢救措施是决定生存希望大小的关键,当一个垂危的患者送到急诊室时护士在医生未下达遗嘱前即应采取救治措施的99%,所以我们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基本功训练,练就一套紧急救治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术,是防止一切技术事故的关键。

4 加强急救人员的责任心教育

无论哪一种职业,从业者都需要具有责任心,特别是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护士担负着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使命,她的职责就是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的生病,救治急危重症过程中责任心缺失可直接导致患者痛苦和生命安危,会因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而导致伤残或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对生命高度负责,否则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保证急诊急救工作质量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5 加强与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急诊病人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在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则显得非常重要。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很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是因护患沟通不足,不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忽视对患者的告知,不顾及患者在及家属的感受,使患者缺少信任感,从而引起不良情绪导致纠纷的发生。对急诊病人的沟通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护士有信任感、安全感,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沟通还可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升急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获得最佳抢救效果。

急救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同行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速度迅猛,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它涉及的法律范畴日益剧增,风险也贯穿于其全过程,做好急救的风险防范工作,可保证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能提高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急救事业的发展。

急诊急救护理第7篇

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急诊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结论:急诊昏迷病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正确的接诊分诊、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是降低急诊昏迷患者伤残程度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急诊 昏迷病人 接诊分诊 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4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89-01

在急诊科中,昏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它具有病因复杂、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常常还会涉及到多病种、多学科[1]。昏迷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意识丧失,或伴有病态性反射活动,感知力丧失。对于急诊昏迷患者,常常是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给予正确有效的抢救,最大程度地挽回患者生命,减少伤残和死亡的发生率[2]。急诊科接诊分诊及急救护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正确性,将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康复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急诊昏迷患者的接诊分诊、急救护理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进行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86例,年龄在15~87岁,平均(65.2±2.3)岁。所有患者均由120救护车辆或家属送至急诊科,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轻度昏迷30例,中度昏迷85例,重度昏迷69例;有亲属陪送172例,无陪送32例;有明确病史156例,无明确病史48例。

1.2 方法。对该组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抢救措施、抢救治疗方案、原发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相关数据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P

2 结果

204例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本组病例的昏迷病因主要为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导致昏迷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3 讨论

昏迷,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极度抑制的一种状态,是无法唤醒的无意识状态,昏迷患者对内部需求、外部刺激均无反应,其临床呈现睡眠状态,患者对除了由疼痛刺激引起的偶尔、肢体屈伸及睁眼以外的外部刺激,均无正常反应[3]。昏迷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影响,其投射功能被阻断,无法使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质受到大面积损害所造成的[4]。造成昏迷的因素多种多样,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来,我科室收治的急诊昏迷病人的病因主要是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

急诊昏迷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在本组的204例研究对象中,死亡41例,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大部分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病情危重,但部分患者的病情在急诊时尚未严重到无法救治,如部分中毒、窒息等患者。此时抓紧抢救时间,还是有很大的存活可能性的。要抓住急诊昏迷病人的抢救时机,必须要在接诊过程中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为抢救医生、专科医生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由于急诊医生工作繁忙,所以无法长时间进行临床观察、采集完整病史,加之急诊检测条件相对有限,所以大量的观察工作都需要护士来完成,故急诊护士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在第一时间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护士的作用可能比医生更为重要。

3.1 接诊分诊。正确的分诊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送至专科进行抢救,或得到专科医生的紧急处理,从而让患者得到更多的抢救时间。在本次研究中,分诊正确率为91.7%,昏迷病因复杂多样。要做到分诊正确,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常见昏迷病的特征和表现,如中毒、脑血管意外等。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表现,如面色、气味、呼吸、皮肤温度、颜色、湿度等[5]。③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关键时刻能果断、正确地做出决定。

3.2 急救措施。①快速对昏迷患者进行安置,同时简要地向陪送者了解患者的病史,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查看有无外伤出血,掌握患者的昏迷程度等,快速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告知相应的专科医生。②保证患者呼吸稳定、呼吸道通畅。在本组病例中,伴有呼吸障碍者占据了36%,在接诊过程中,首先要开放气道,进行氧疗、吸痰处理。针对严重呼吸障碍者(如呼吸很弱、明显紫绀),要立刻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同时告知医生。本组病例中的12例窒息患者,在得到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吸痰处理后,有11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为80岁老年患者,是由于长时间缺氧导致室颤死亡。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要加快补液,并抽血配血,保证患者血压循环的稳定。④严密关注患者的血氧、呼吸、心率、血压等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⑤确保所有急救用物(如急救仪器、物品、药品等)状态的完备性,定期维护和检查。⑥熟练掌握抢救操作流程,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例如深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等。同时熟悉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比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从而确保抢救的顺利实施。⑦在转运、搬动患者前,要全面预计到这一过程中的危险性。在本组病例中,就有2例昏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搬动导致了心源性猝死。

综上所述,在急症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和急救护理中,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护士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熟练地配合急诊医生、专科医生进行抢救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昏迷患者的成功抢救,并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小玲.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53

[2] 叶锦山,王顺旺.浅议急诊昏迷病人的诊治思路[J].医药前沿,2012,02(9):331-332

[3] 王晓荔.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1):43-44

急诊急救护理第8篇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2―02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过程中重要因素关系着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提重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现对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53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53例,男94例,女59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5.7)岁。所有伤员均在10min~1.5h内接收救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12例,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部位及原因 交通事故98例,刀刺伤23例,由坠落造成的损伤19例,其他13例。损伤部位:颅脑44例,运动系统42例,胸部37例,腹部23例,其他10例。152例中抢救脱险138例(90.1%),死亡15例,急诊抢救室死亡8例,院前已死亡4例, 3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争地迅速评估伤情,严格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2]。1.3.2 准确执行各项抢救程序 注重抢救黄金时间1h的概念,遵循“先救命后治疗”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患者,V(Ventilatian)指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措施,通气障碍是严重创伤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首先要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氧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153例患者中,有2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气管切开。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伤后6-8小时(第二个死亡高峰)主要抢救内容[3]。首先建立2~3条静脉通道,要保证静脉通道畅通,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153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给予了补液治疗。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早期进行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对自缢、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标准的诊疗程序。

1.3.3 有预见性的协调各科室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多发伤一般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多个专业处置,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

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4],危重创伤患者多需要手术,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联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做好心理护理

突发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了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悲伤、内疚和愤怒等创伤后应激反应,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观察,以娴熟的技术、温和的同情心、关心的语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快而有序的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给患者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5]。

2 讨 论

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 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学霞,杨春霞. 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 22) : 2040.

[2]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3] 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17(5):85-86.

急诊急救护理第9篇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诊急救护理;临床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 死亡率相对较高,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需要高效合理的抢救措施和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抢救过程及护理流程的优化中护理人员准确执行、高效配合急救程序(VICSO), 有针对性的进行科间协作及术前准备相当重要[1]。本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对其急诊急救护理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其中31例为男性, 9例为女性;年龄在9~72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为健康人群, 受伤事件在12 min ~3 h之间;就诊时4例呼吸心跳停止, 18例处于濒死状态, 其余患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休克症状。

1. 2 诊断标准[2] 多发伤是指在一个引起损伤的因素作用下, 机体出现至少两个解剖部位或者脏器的损伤, 其中至少有1处存在生命危险。

2 急救护理措施

2. 1 快速评估伤情 出现多发伤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变化较快, 是一种动态的疾病, 当伤员被送到急诊急救室后, 护士应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 多数情况下根据ABBCS法来检查患者。A表示气道, 观察有无堵塞, 有无开放;B表示呼吸, 查看频率和动度;B表示体表出血部位;C表示循环, 观察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S表示感知觉, 查看患者意识情况及刺激反应状态。

2. 2 准确执行抢救程序 重症患者受伤后的1 h内为救治的黄金时间段, 应按照危重症患者先抢救再治疗的顺序, 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赢得宝贵的时间, 按照急救程序(VICSO )对患者实施抢救。

2. 3 预见性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 最大限度的缩短每个问题的处置时间, 对于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在实施抢救过程中需要由多个科室同时协助, 为了患者的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 护理应该与其他科室做好协调, 全力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 保证整个急救工作顺利, 无阻碍, 最大限度的缩短各项检查的时间, 为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3]。

2. 4 有针对性做好术前准备 出现危重症创伤的患者需要手术的几率高达79.35%, 在对其进行抢救的过程中, 护士应该积极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例如配血、备皮、皮试以及插胃管等, 并联系好相应的手术室, 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内[4]。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急诊室的手术具体方案, 这也同样是急诊室实施抢救的必然趋势, 使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3 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 36例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 成功率达到90.0%, 4例患者死亡, 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院前死亡和呼吸循环衰竭。

4 讨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 需要有预见性、时间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急救方案, 这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时间观念必须强, 要最大限度的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护士应该不断的将急救意识提升, 为患者提供一个最快的抢救机制;②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 护士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以便能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实施紧急抢救, 保住患者的生命, 各项护理工作应准确、有针对性;③提升早期判断病情的能力, 为抢救工作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 护士不可以仅仅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预见性的对医生进行提醒, 分析病情可能变化的方向。严重多发伤存在一定的特点, 多为隐蔽性损伤和明显损伤同时存在, 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同时存在, 最容易被忽视的为不明显的隐蔽性损伤[5]。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观察时, 应将其各处损伤及生命体征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 连续对患者进行观察, 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分析;④科学地运用急救程序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抢救成功率, 急救工作根据VICSO程序, 尽量调整混乱的情况。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 让抢救工作忙中不乱, 有序的实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分清轻重缓急, 灵活的调整护理节奏, 对急救程序有序的进行, 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升抢救的成功率。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 36例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 成功率达到90.0%, 4例患者死亡, 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院前死亡和呼吸循环衰竭。

综上所述, 多发伤患者在实施急诊急救的过程中, 应强化急救意识, 对伤情进行准确判断, 科学应用各项急救程序, 进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 何宁宁, 杨雪贞.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现代预防医学, 2009, 24(13):845-846.

[2] 贺欣, 李群, 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临床医学工程.2010, 10(06):401-402.

[3] 郭烨, 柏晓莎, 石静华.严重多发伤34例的急救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1, 30(07):642-643.

[4] 颜莉, 黄丽萍, 徐晓娟.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职业与健康, 2009, 25(05):9412-941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