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0 10:00:13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1篇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患者;健康素养;干预;社区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200-02

随着医学科技的普及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与日俱增。近些年来,老年人群患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比率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为此,在社区内推行对患者健康素养的干预刻不容缓[1]。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八三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行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比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八三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行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5.3±3.8)岁。干预前100例被调查病患中,有62例患有常见病,占总人数的62.0%;67例患有多发病,占比67.0%[2]。干预前后全部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手段较多,主要有定期测量血糖、血压、举办疾病常识讲座等。通过了解和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预防常识,老年患者会自觉地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根据临床显示,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减少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十分有效。基于此,依靠管理干预,老年病患需每天3次刷牙、饭后3min内刷牙,保证每次3min,每天排便、勤换衣裤,室内坚持开窗通风;饮食上要少食多餐,低脂低盐,粗细粮混搭,多食用水果蔬菜;严控吸烟,众所周知,吸烟是引发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直接因素之一,根据社区老年患者易发癌症、心血管病症的特征,在社区内要进一步拒绝烟草宣传,使吸烟率得以下降,并定期检查烟龄较长患者的健康状况;控制体重,老年患者常会因超重而诱发糖尿病、中风、痛风病、心血管等多种慢性疾病,致死率空前增加,这便要严格减轻体重,避免超重现象;保持心态健康、精神愉悦同样对于老年患者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大有裨益,社区要加大宣教力度,通过定期举办老年人群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使其及时将不良情绪得以排解,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情绪直面生活[3]。

1.2.2科学指导老年患者的运动: 老年患者要牢固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理念,根据身体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体育运动,以延缓衰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理机能。同时,由于社区活动空间有限,老年患者年事已高,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选择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太极扇、慢走、倒走、做体操等运动项目,每日坚持骑车或走路25-30min,每周3次则可提升心肺功能,缓解由于年龄所致的骨质丧失,使大脑更加灵活,精神得到放松,体质增强,改善了睡眠质量,有效地减少各类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出现。

1.2.3引领社区老年患者学会自我观察与监测: 老年慢性病患者要自主观察和监测,尽早发现慢性疾病症状,进而有效地防范病情蔓延。例如,针对常见的高血压这一老年慢性病,患者要对身体所表现的症状进行及时感应,及时协助社区检测血压,患者同时要形成按时用药的习惯,将血压稳固在适当的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要加以控制,并定期测量血糖[4]。

1.2.4营造和谐、宽松的护患关系,提高疾病的预防意识 对于慢性病的临床健康护理干预需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住院期间的患者积极搞好评估、诊疗与实施工作,立足于症状和病情发展的实际,通过采用“一对一”护患沟通模式,病房悬挂健康宣传手册,发放传单等手段[5],引领患者与同类病症的病友互相交换治疗经验,加强心理的辅干预,在治疗中提高防治疾病的意识。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P

2结果

经由科学、系统的健康素养干预后,被调查的100例老年患者中,常见病的患病人数下降到22例,占总人数的22.0%;多发病的出现人数下降到26例,占总人数的26.0%(P

3讨论

社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等[6]。患者患病时常会发生同疾病无直接关联的非正常改变,大都以精神不振、情绪失控为首要表现。择其要者,老年常见慢性病的主要特征有:并发疾病增多,病情相对严重,康复进程缓慢,病程较长;反应异常迟钝、主诉不多。根据老年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疾病类型,社区要及时进行健康素养干预举措,以患者作为健康干预的中心环节,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健康诊疗和健康教育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高效的医疗干预服务。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缓解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水洪,龙建. 对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思考[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12(04):11-13

[2] 黄艳华. 120例社区慢性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 家庭护士. 2010,10(19):32-34

[3] 龚燕青,王珍,杨妍妍,潘蓉,田凌云,刘丽娟. 国外老年人常见慢性病自我管理有效性的循证依据[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23(01):40-41

[4] 张琳,刘新,宁艳花,古博荣.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0(12):54-55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2篇

1.1资料来源

北京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房山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共466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352份,社区内小型事业单位体检结果114份,对以上档案进行分析。

1.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以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慢性乙肝、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就医费用,了解这些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认识及与三级医院之间合作转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1.3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估算出慢性乙肝及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看病负担及对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意愿和认识。结合慢性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中的发病情况,就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脂肪肝患病率

结果显示,3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3.7%36.9%,且93.5%的患者血脂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21例,45.1%的患者合并脂肪肝。这些脂肪肝患者中,91.9%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9.7%合并糖尿病,62.2%合并血脂异常。在小型事业单位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5%,这些患者中,24.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91.2%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2.2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970份,其中慢性肝病患者800份,社区医师170份。慢性肝病患者有效回答问卷480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318份(男︰女=210︰108),脂肪性肝病162份(男︰女=97︰65)。

2.3治疗及花费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月均花费为994.2元。其中,85%以上的患者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花费为279.3元。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为165.4元,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681.2元。

2.4患者接受社区管理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中,57.2%的患者愿意接受社区管理,16.4%不同意接受社区管理,26.4%的患者没有明确回答。在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这三种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0.9%、14.2%和4.9%。在这些患者中,有大约85.6%的患者希望通过社区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至三级医院,98.2%的患者希望由三级医院安排患者回到指定社区医院就诊,并与社区医院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尽可能于社区完成治疗,必要时再回三级医院看病。

2.5社区医师参与管理意愿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正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

3讨论

3.1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5%左右,且9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患者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根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结果[9],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分别为994.2元和279.3元。以此计算,慢性乙肝患者的年平均费用约11940.4元。而据之前的统计,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323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757元,肝细胞癌患者为38267元,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其年人均收入的3~4倍[10]。显然,这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的药品消费明显低于之前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病程进展,防治或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这样,不仅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减少今后的医疗费用。以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长期慢病管理,监督指导其用药与治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脂肪性肝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11],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戒酒、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并未获得治愈,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稍有好转,但停药后,实验室指标依旧如前。而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饮酒,则所有治疗均无效。可见,如果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戒酒督导,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还可减免药费负担。所以,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重在管理,而非用药。这需要社区医师的长期管理和宣教。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从而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持和改善患者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治疗,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社区管理可以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大大减少现有的不必要的花费。

3.2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

3.2.1大部分患者希望在社区接受管理和治疗,并在病情需要时再转至三级医院就诊根据我们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及80%的脂肪肝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的管理。可见,大多数患者有接受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意愿。同时,85.6%~98.2%的患者希望建立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和转诊制度,并在随访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判断并协助转诊。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管理,还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老百姓受益[12]。这样看来,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主观上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及病情监测,这种要求与医改方向完全符合。因此,无论从患者本身还是从医改大环境看,实行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都具有主观上的可行性。

3.2.2社区医院具有完成慢性肝病管理的基本条件从医院设备上看,各级社区医院正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完成血液生化、常规、甲胎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上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因此,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在社区完成慢性肝病的管理且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仪器设备。从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也是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都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和时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于社区进行随访,定期与肝病专科医生进行沟通。社区医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因此需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卫生服务的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在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部分医师的相关培训,使社区医生对于以上两种慢性肝病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完成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了准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协助这些医生管理患者,并完善现有的转诊制度。同时,我们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的以上两种慢性肝病监测和转诊的规范,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综上所述,从患者角度看,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希望获得社区医师的管理指导;从社区医院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基本具备了完成常见慢性肝病管理的物质条件,社区医生在愿意参与这些患者管理的同时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得社区医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初步具备了完成慢性肝病管理能力。可见,对这两种常见慢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3.3慢性肝病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具备了必要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3.3.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医疗单位与各层次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网络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了系统资料[13]。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为了解人群健康、发病趋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对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提供了依据。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是以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目前,各个社区开始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但各个地方起步时间和完成水平有很大差异。即使是一般的体检资料也不够全面。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应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脂肪性肝病,可以借鉴“四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社区管理的经验,由于许多脂肪肝患者合并“四大慢病”,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筛查,掌握部分脂肪肝患者的情况。

3.3.2社区医生对于常见慢性肝病的认识尚有不足,应完善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医生还不了解常见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对超声医师也要进行培训。

3.3.3关于患者的隐私问题应给与充分重视在管理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可能会发生妨碍患者隐私的情况,特别是前者。由于国人对于乙型肝炎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歧视患者的情况应特别注意。我们考虑,部分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正是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于这类患者不能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应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再对患者进行主动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保密。这同样是影响管理结果和成本效益的关键,需要对社区医生严格要求。

3.3.4完善社区基本药物的配置目前,所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均未在社区医疗机构中使用,影响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医。实际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同样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应使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可以解决“看病难”,还可以缓解“看病贵”。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多于脂肪性肝病患者,部分原因就在于社区目前没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3篇

[关键词] 慢性病;发病率;共患病

[中图分类号] R1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4-17-02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to Chronic Disease of Aged People at Linyin Community Medical Care Center of Hangzhou City

FANG Qian

Linyin Community Medical Care Center of Hangzhou City,Hangzhou 310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and related factor of chronic disease in aged people in Linyin community of hangzhou city. Methods Investigated the aged people at Linyin community of hangzhou city with sample survey, incidence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chronic disease were analized. Results Diseas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 in aged people was 34.9%,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poplexy and m alignant tumor was major component part of chronic disease. constituent ratio of geriatric patient who was with one disease was 81.7%, constituent ratio of geriatric patient who was with chronic disease more than two type was 18.3%. Disease rate of hypertension and stroke was higher in aged male than aged female. Disease rate of hypertens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m alignant tumor was higher in geriatric patient who was elder than 71 years than in geriatric patient who was younger than 71 years. Conclusion Diseas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 in aged people is higher, rate of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 is frequent, should be interfered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disease.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Disease rate; Multiple disease

伴随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老年人是慢性病发病的主要群体,我地区近年慢性病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尚缺乏系统的资料,为此,我们对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慢性病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1124名老年人进行慢性病调查,其中男672名,女452名,年龄65~86岁,平均(71.0±8.2)岁。

1.2 调查项目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受调查者姓名、年龄等一般状况及慢性病既往诊断情况,其中既往曾诊断慢性疾病者需有二级以上医院诊疗记录及诊断结果。慢性病范围包括心血管病、慢性肺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风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

1.3 质量控制

参加调查人员由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培训,问卷结束后抽取问卷10%进行质量评价,控制抽样调查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杭州市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情况。

杭州市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抽样调查1124名中老年居民,患有慢性病者394人,患病率为34.9%。

2.2 老年人慢性病单病种的发病情况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12.1%、10.1%、8.4%、6.1%、4.1%,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居前五位,是慢性病的主要构成。见表1。

2.3 老年人慢性病共患情况

老年人患一种慢性病者构成比为81.7%,患两种慢性病构成比为11.2%,患三种慢性病构成比为5.1%,换三种以上慢性病构成比为2.0%。见表2。

2.4 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老年人5种主要慢性病发病率

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老年人5种主要慢性病发病率比较发现,男性老年人高血压及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年龄>71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年龄≤71岁老年人。见表3。

3 讨论

慢性病是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2],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接近40%,在特殊地域及人群患病率甚至可达90%,慢性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大部分慢性疾病属于生活方式疾病,伴随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3.4,7],我国居民的慢性病的发病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及疾病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农村及经济不发达地区,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在经济发到地区及城市,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发病率较高,研究结果也显示,年龄与慢性病的发病呈现动态相关趋势,伴随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不断增加,心脏病、高血压和关节炎的发病率都有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的趋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对杭州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34.9%,与该地域既往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是构成老年人慢性病的主要病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共患病的情况非常常见,有接近20%的老年人患有1种以上疾病,甚至有超过7%的老年人患有3种或3种以上疾病,说明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形式非常复杂,伴随近年来卫生医疗条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平均年龄不断增长,慢性病的患病机率增加,如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等,在对患者一般情况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分析发现,男性老年人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年龄>71岁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年龄≤71岁老年人,其可能同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有关,如男性老年人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均为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5],增加心脑血管系统慢性病的发病机率,而伴随年龄增长、动脉硬化及肿瘤发病风险的增加可能是高龄老年人高血压及恶性肿瘤发病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8]。

本组调查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杭州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患病形式较为复杂,共患病人群比例较高,因此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上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因素[6],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陶敏亚,张一英,黄芳,等.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201-202.

[2] 黄凤珍,庞栋,刘军. 济南市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71-272.

[3] 姜黎黎,黄巧云,李伟明,等. 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0,24 (5):458-463.

[4] 林松柏,宋桂香,周峰,等. 上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趋势研究:1951~1998年死亡资料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562-268.

[5] 孙宁玲. 从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看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1):.868-869.

[6] 王淑康,李士雪,罗司军,等. 慢性病健康管理必要性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268):713-715.

[7] 高颖,李琳,刘京龙. 太原城区435名老年人老年痴呆患病现况调查[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126.

[8] 王宣淇.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J]. 医学综述,2011,17(11):1674-1677.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4篇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慢性咳嗽;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68.1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216-02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因病因不明治疗亦难以奏效。我科自1984年~2008年3月,对112例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目的在于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慢性咳嗽的诊断意义,提高对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12例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12~73岁,平均43.3 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且持续8周以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伴有咯血12例,盗汗3例,发热4例。有吸烟史者34例。所有患者肺功能正常,激发实验阴性。肺部体格检查阴性,46例胸片阴性,66例CT阴性。均排除鼻咽部疾病和胃食道反流性疾病。

1.2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BF-30型纤维支气管镜,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学组制定的《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术前准备与操作: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对咽喉气管隆突左右支气管及其分支按顺序全面检查,并根据镜下改变取活检或刷检[1]。

2结果

2.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

全部病例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例术后少量咯血,1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处理后均好转。

2.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咳嗽在内科临床比较常见,其病因复杂繁多,误诊误治很普遍。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虽然很多,但不应仅仅局限于在气管部位找原因,还要注意鼻咽和消化道部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胃食道反流、慢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常在进食后和日间咳嗽加重。此外,由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后导致的气管高反应性,都会导致慢性咳嗽。应该重视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的慢性咳嗽这一临床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咳嗽类型的病因诊断,辅助检查强调由易到难,由常见病到少见病,避免大撒网式检查,以减少病人的医疗支出。所选112例患者均已排除鼻咽部疾病、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和变异性哮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从镜下观察到支气管内的异常表现和部位,还可在相应部位刷检或活检,对诊断有重大意义[2]。

本组患者年龄跨度大,最小为12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43.3岁。全部病例均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11例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23例出现术后咯血,经处理后均改善,无其他不适。这充分说明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虽然是创伤性检查,操作中存在一定风险,但一般是安全的。一定要注意禁忌证:①婴幼儿。②呼吸道急性炎症期或近期有大咯血史者。③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或身体极度虚弱者。④严重呼吸困难及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期[1]。

肺癌患者单凭咳嗽是不能做出诊断的。当咳嗽不伴有X线影像异常改变时常为肺癌的早期表现,诊断更为困难。本组13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黏膜新生物,其中7例确诊为肺癌,确诊率达53.8%。其他6例中有4例行手术治疗后病检为肺癌,2例失访。此11例均为肺癌早期,其确诊率达84.6%。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主要方法,活检、刷检阳性率达80%~90%。通过刷检、肺泡灌洗对周围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西方非常罕见,但中国并不少见。支气管内膜结核起病缓慢,以咳嗽为主,但缺乏特异性。普通痰液检查结核分支杆菌阳性率低,通过临床表现、PPD实验、血沉及X线等检查常常不能明确诊断。本组6例病检确诊为结核,诊断率达100%[3]。

本组还发现气管异物1例,气管息肉1例,这均是常规检查没发现的。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可靠,在慢性咳嗽诊断中意义重大。对慢性咳嗽患者排除鼻咽部胃部及哮喘后应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学组.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3):134.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7-744.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5篇

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追踪和其他影像学方法证实为慢性胰腺炎患者且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持完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结果:慢性胰腺炎的磁共振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串珠状扩张胰管穿透病变区、动态增强扫描同步强化、T1WIFS病变区信号减低与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

结论:磁共振(MRI)能够显示胰腺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形态改变、纤维化程度、更早发现慢性胰腺炎,MR灌注成像、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等使用新技术的应用让磁共振(MRI)成为当前检查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方式,临床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磁共振(MRI)慢性胰腺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59-02

因为磁共振(MRI)检查手段具有非常良好的组织分辨率,所以它能够对胰腺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及病理改变进行非常清晰地显示,特别是对于早期慢性胰腺炎或者轻度慢性胰腺炎,磁共振(MRI)的临床价值要显著优于CT检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现将有关资料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追踪和其他影像学方法证实为慢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4岁至68岁,平均45.5岁;临床表现:反复/间断性上腹疼痛或者上腹不适、腹泻、厌油、恶心、急性发作时伴有严重的腹部疼痛。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持完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1.2MRI检查。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8h禁食。MRI的扫描序列为:HASTE T2WI(轴位、冠位),厚层和薄层MRCP,动态增强前后的脂肪抑制FLASH T1WI(轴位),FLASH T1W(轴位)。全部患者都是屏气序列,假如病人无法配合,则可以利用呼吸导航技术。动态增强对比剂采用Gd-DTPA,使用剂量为0.2mmol/kg,将速率设定为2.0ml/s-3.0ml/s。

2结果

观察MR影像学结果显示:①动态增强扫描共有26例患者的病变区和正常胰腺组织同步强化,比例为86.7%(26/30),仅有3例轻度强化和1例无强化;②T1WI FS(脂肪抑制)共有27例患者表现为信号减低,比例为90.0%(27/30),详见图1;T2WI反映病变信号强度变化非常敏感,胰周渗液和假性囊肿的显示非常清晰,详见图2;③胰腺体积增大21例,比例为70.0%(21/30),以病变区前后径增大或者是局限性超出邻近正常胰腺轮廓3mm为标准,其中体积正常者6例,比例为20.0%(6/30),弥漫性增大多见者13例,比例为43.3%(14/30),晚期可见胰腺萎缩8例,比例为26.7%(8/301)。

胰胆管系统检查结果显示,MRCP可见胰管穿透征有28例,比例为93.3%(28/30),合并假性囊肿者14例,比例为46.7%(14/30),胰管呈断续性缩窄者22例,比例为73.3%(22/30),可见沿胰管走行分布钙化者16例,比例为53.3%(16/30)。

3讨论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和胰腺管发生不可逆形态改变和外分泌功能紊乱的慢性感染性病变。最常见的病因是长期的酗酒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胰腺MRI检查,成像序列多,不同的脉冲序列相互补充。T1加强脂肪抑制序列是显示胰腺病变最敏感的序列。多数病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信号减低,这反映了胰腺腺泡中水蛋白消失,出现了纤维化。MRI能够了解胰腺纤维化的程度,因此MRI比CT能更早期的显示慢性胰腺炎的情况。T2加强像反映病变信号强度敏感,可以显示胰管的走行和形态变化,同时对于显示胰周渗液非常有用。动态增强扫描大多数病例病变区与正常胰腺组织同步强化。慢性胰腺炎伴纤维组织增生和钙盐沉积,胰腺实质形态会发生改变。MRCP可以显示胰胆管改变。慢性胰腺炎可见典型的串珠状胰管扩张,及主胰管穿过炎性肿块呈光滑的狭窄性改变或无异常即“胰管穿透征”。

本次研究显示,MRI能够显示胰腺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形态改变、纤维化程度、更早发现慢性胰腺炎,MR灌注成像、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等使用新技术的应用让MRI成为当前检查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方式,临床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舒健,张小明,赵建农.慢性胰腺炎:MR表现及相关病理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04):155-158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6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范畴[1],在呼吸内科临床诊治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还可能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原性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等等,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咳痰并常伴喘息,西医临床认为其发病的原因是患者的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破坏、免疫力低下以及外部过敏原的影响,中医临床则将其纳入到“咳嗽”、“痰症”、“饮证”及“喘证”等的范畴。慢性支气管炎一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随着研究的推进与不断深入,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从中医的角度简单对其病因病机、病症分型、研究现状及进展等进行讨论。

1 病因病机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药研究领域,有许多专家学者都结合了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体会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其病因病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邸维辉[2]认为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症属虚实结合,实证的特征为风寒外侵,虚证则表现为脾、胃、肾气虚,肺肾不足,脏腑失调而致咳喘;傅晓刚[3]则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不畅,清浊升降异常,聚多成痰,滞留于肺,引发咳嗽;李春辉[4]等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外邪入侵、饮食失节,情志不遂有关,外邪入侵而致肝肾肺脾气虚,此为患病之本,因而欲治疗疾病,先安五脏,使气血通畅,脏腑调和;黄承吨[5]认为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风热邪毒,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本;李淑玲[6]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脾胃虚弱,脾运失调导致痰浊内生,气道阻塞,宣降失调,肺不能主气而致上逆作咳。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基本可以总结为外邪入侵、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三个方面。痰饮阻肺则是基本的病机。

2 疾病的辩证分型

中医辩证理论认为有标本缓急之辨,体有阴阳虚实之别,痰有寒热之分[7],患者患病往往多种证型混合,就要求治疗的过程中从整体入手,对患者的辨证分型有清晰地认识,分清标本轻重,找到治疗的侧重点。

魏海婷等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及病症表现将慢性支气管炎辩证地分为以下肺脾气虚型(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咳嗽、气喘,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痰白,苔薄白,舌淡红,脉相细弱。治疗重点在健脾温阳,化痰敛肺),肺肾气虚型(临床表现痰黏胸闷、舌苔薄且呈黄色,喘息不止,夜间加重。治疗重点在于滋阴助阳,宣肺补肾,平喘止咳),肺阴不足型(多见干咳、咽燥、少痰、口苦并伴有气喘、舌苔薄或无苔,治疗重点在清热宣肺),肾阳衰微型(临床多见舌红苔薄,畏冷肢寒,运动时咳喘加重,治疗重点是温阳平喘),湿热痰郁型(临床多见胸满口苦、尿液黏黄、渴不思饮、舌苔厚腻、脉相浮濡,治疗重点在清热化湿),外寒内饮型(临床多见头痛发热、痰稀苔白、脉浮紧,治疗重点是化痰平喘、散寒解表),风寒郁闭型(临床多见胸闷头痛、咳嗽气喘、舌苔薄白;治疗重点在以散寒宣肺),外寒内热型(临床多见口渴、发热、恶寒、大便干燥,痰液粘稠,舌苔色黄白,脉相浮数,治疗重点是清肺热、止咳痰),痰饮凌肺型(临床多见胸闷气喘、咳吐清晰,治疗重点在温阳化饮),痰浊壅肺型(临床可见气逆,咳痰不利,痰液粘稠且呈白色泡沫状,脉滑,治疗重点是化痰)。

3 研究现状及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多,辨证分型也多,但是主证均可见咳嗽、咳痰、喘息等[9],临床治疗的重点也是止咳化痰平喘[10],只是患者的体质不同,病因病机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一定差异。主要的中医治疗方法不外乎理气、化痰、固胃气、活血。

理气多在处方中使用宣肺顺气的枳壳、桔梗类药物;健脾的莪术以及白术等药物;疏理气机的柴胡、郁金类药物。化痰则多在处方组成中使用扶正为主的化

痰药物,痰热者黄芩等,痰寒者加细辛等;脾虚,肺气不宣者可用四君子汤或玉屏风散。固胃气则通常在四君子的基础上按照患者的辩证分析给予不同的药物加减治疗,痰湿可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气滞可用炙内金消食;脾胃虚寒需温运

肝胃火旺需降燥。活血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起辅助作用。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症分型多样, 病情复杂、症候多变治疗中要以患者自身情况为依托,找到治疗重点,分型论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慢病情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刘士生,吴秀艳,秦爱东.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7(1):56-58.

[2]邸维辉.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98-199.

[3]傅晓刚.实脾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5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0):96-97.

[4]李树成,李春辉.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10):13.

[5]黄承吨,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5):86.

[6]李淑玲.五拗汤加味治疗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65-4766.

[7]杨毅勇.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论治[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5):51-54.

[8]魏海婷,付涛,付林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辩证分型治疗[J].河北中医,2005,27(10):745-746.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7篇

临床上通常将咳嗽时间大于8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这类咳嗽病因繁多涉及面广,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误诊误治率相当高,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无意义的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必须重视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咳嗽的病因

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漏综合症(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感冒后咳嗽(PI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理性咳嗽以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诱发咳嗽、支气管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微结石症、左心功能不全等。

慢性咳嗽的诊断程序

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病史。

2.根据常见病因,选择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鼻窦平片及过敏原检测、食管钡剂造影、胃镜检查;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等检查,由简单到复杂,以降低患者的诊断成本。

3.先检查常见病,后检查少见病。

4.服用降压药(依那普利等)患者应停药观察4周。

5.有上呼吸道感染,8周内的患者可暂时观察,感染后8周仍咳嗽者再行进一步检查。

诊断和治疗两者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前者条件不具备时,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另外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如果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部分缓解,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病因。

慢性咳嗽的治疗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治疗。但咳嗽又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特异性治疗,镇咳药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严重的咳嗽,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体息和睡眠时,则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通常采用各种中枢或外周性镇咳药。痰多患者禁用强力镇咳治疗。应用治疗药物时要足量,以免影响疗效。如果病因多于一种,应根据异常发现的顺序进行相应治疗,不要停用部分有效的治疗,而是依次添加治疗。

1. PNDS治疗主要为局部使用鼻粘膜血管收缩药和抗组胺药。对慢性鼻窦炎所致的PNDS,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对过敏性、非过敏性等,采用吸入型的皮质激素滴鼻治疗有效,同时应避免刺激和过敏原接触。

2. CVA 常用平喘药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强调哮喘是一种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张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哮喘诱发因素的去除。

3. GERC对过胖者,应减轻体重,睡眠时抬高床头,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避免吃零食,服抗酸和胃肠道动力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需要治疗2~3个月起效,5~6个月才能消除或控制咳嗽。

4. EB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一般可先口服泼尼松7~10天,待咳嗽症状减轻或缓解后再改为吸入。

5. PIC感冒后咳嗽严重者可给予非特异性镇咳治疗。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8篇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慢支一般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显著特征的疾病,属于慢阻肺的范畴。

引起慢支的常见病因

1.吸烟: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发生慢支的几率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使纤毛功能受抑制与损伤,从而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易引起感染,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致病。吸烟还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等变化,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

2.空气污染:汽车释放的大量废气,不仅有烟雾的刺激,还有看不见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气等,都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损伤,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物增加,为细菌入侵与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感染:各种致病菌或病毒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等,主要的致病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这些致病微生物会随空气与尘埃一起被吸入呼吸道而致病。

4.过敏因素:少数病人有过敏体质,有人对花粉过敏,有人对粉尘过敏,等。过敏反应可以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伤与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支病,以喘息型慢支更多见。

慢支的常见临床表现

慢支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以反复发作而且逐渐加重为特征。开始症状较轻,气候变化或受凉后病情突然发作或加重。

主要症状有:①咳嗽:因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引起强烈刺激导致咳嗽,一般在晨间咳嗽频繁而重,白天活动时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发性咳嗽。②咯痰:由于夜间睡眠后支气管腔内积蓄大量的痰液,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后或改变时引起刺激性咳嗽和排痰,常以清晨排痰量多,痰液早期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若混合感染则为脓性痰,偶尔痰中带血丝。③气促:早期一般无气促现象,但反复发作多年后会由于阻塞性肺气肿,伴有程度不等的气促发生。尤其在劳动或活动量大时会气喘,严重时生活难以自理。④喘息:部分慢支患者有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喘息现象,尤其是因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支患者,常在喘息时伴有哮喘音出现,感到十分难受。

诊断与临床分型分期

慢支的诊断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根据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或更长时间的患者,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后就可诊断为慢支。

分型:慢支可分为单纯型与喘息型。①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②喘息型:除咳嗽、咯痰外还有喘息、气促,伴有哮鸣音。

分期: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称为急性发作期。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喘、痰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的患者。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或者只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持续2个月以上的患者。

慢支的合理治疗

针对慢支的发病原因、病期及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对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以抗感染、祛痰、镇咳为主。伴有喘息者应给予解痉平喘治疗。对临床缓解期病人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具体措施包括:①控制感染:根据主要致病菌及病情严重程度用药,轻者可口服,较重者可肌肉注射,严重者静脉注射。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②祛痰与镇咳:常用药物有氯化铵合剂、溴己新等。③解痉与平喘:常用药物有氨茶碱、喘康速、舒喘灵、异丙托品等。④气雾疗法:可用生理盐水汽雾湿化吸入或加溴己新、异丙托溴铵等,有利于排痰平喘。

慢支的预防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提出的“三级预防”措施,对慢支的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1.戒烟: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制定的促进人类健康的“维多利亚宣言”,明确提出“戒烟限酒”是确保健康的四大措施之一。戒烟对慢支的预防尤其重要。吸烟者等于是自毁自己的呼吸系统,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有科学家计算过,吸烟1支缩短寿命7分钟,日吸烟20-40支者则每月缩短寿命70-140小时(3~6天),每年缩短寿命36~72天。还有科学家研究过尼古丁的毒性,用1滴纯尼古丁滴在一只狗的舌头上,几分钟后可致健康狗死亡;若将1滴纯尼古丁滴在一匹体重200公斤的健康骏马舌头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毒死这匹骏马。已经知道烟雾中含有69种致癌物质,香烟中含有6000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我国古代经典著作《素问・上古天真论》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其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对外邪(致病原)、内邪(精神因素)要注重防御,才能不生病。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会发生某些退行性变化。如内分泌功能减退,尤其是女性45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月经不调直至绝经,更要注重锻炼和调理。

3.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与有害气体。如对花粉过敏,应尽量避开鲜花与花卉植物;对粉尘过敏者要远离粉尘污染的环境。散步、锻炼不要在汽车流量大的地方进行,避免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侵袭。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要注意保护自己,如制氨车间、化学药品车间等,一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将不利因素减到最低程度。  4.习惯于早、晚锻炼的中老年人,在选择锻炼场地时要注意环境。早晨锻炼不要在树木下进行,因为晚上树木会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只有在白天光合作用时才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早、晚锻炼时不可在树林中、树荫下进行。

5.避免受凉及感冒。俗话说“百病都从凉上起”,慢支也不例外。若不注意气候变化,冬天锻炼穿衣太少,或者锻炼时大汗淋漓,回家后未能及时擦拭干与更衣者,极易受凉与感冒,长此以往必会发生慢支病。

常见慢性病的管理第9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20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5个居委会的居民1200人作为信息筛查对象,筛查后收取有效人群的信息调查表1074人份,在自愿的基础上将此人群作为干预管理对象。

筛查方法和内容:统一采用国家慢病控制中心印制的信息采集表格对有意纳入管理的人群进行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结合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予以人群分类。调查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担任,深入社区以25岁以上的人群为重点,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掌握不同人群特别是慢性病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水平和疾病信息。同时,指导健康生活工具的正确使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预防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结果

一般情况:共收集有效信息1074人份,男465人,占信息采集人群的43.3%;女609人,占信息采集人群的56.7%,性别比为0.76/1.0。各人群分类中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目前的家庭成员结构有关。

年龄分布:从筛查的年龄分布得出,中老年人已成为慢性病的高危及患病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高,见表1。

体重分布:在1074人中,超重254人,占23.6%;肥胖79人,占7.4%;超重且中心肥胖307人,占28.6%。超重和肥胖已成为辖区居民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控制体重增长,增加身体活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区慢病干预问题,见表2。

身体活动情况:身体活动不足,运动不规律已成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等慢性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更是与超重和肥胖紧密关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见表3。

讨论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本次筛查进一步证实,大力宣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对预防慢性病的益处,尤其应从幼儿、学生时期做起,抓好基础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社区干预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手段,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慢性病的防治应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反复的开展健康教育,逐步培养居民的健康理念,结合多部门的综合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持续有效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平衡膳食宝塔”为居民提出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导原则,但社区营养师的缺乏,使膳食宝塔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在社区应根据慢病人群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逐步提高高危及慢病人群的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期望寿命以及降低医疗费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