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理工科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20 23:40:41

理工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第1篇

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涉及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等多方面,这就决定了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从而能够使大学生站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提高了他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创新能力。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每个知识点都是不同理工科专业的基石和出发点。因此,有目的地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区别对待,在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物理内容上进行扩充,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基础学科与其专业学科间的紧密关联性,而且可以激发各专业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从而可以提升大学物理课程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影响力。例如内燃机专业的学生应该重点讲解热力学部分,可以对热机工作的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扩充,针对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应当增加学习流体力学部分等等。作为必修公共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物理理论知识,同时要积极寻找各个专业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进行简单的扩充,有效地与专业课程联系在一起,使得各个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宽现有教学模式,能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用录像或者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比如在讲到驻波时,仅仅靠描述驻波是不够的,同学们并不能够准确理解驻波现象,对波节与波腹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如果借助多媒体工具,能将驻波这一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对刚才提到的几个基本概念就很容易了解了,另外,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比如桥梁专业,解释驻波对桥梁的危害,并搜集相关视频,将这种物理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其专业结合起来,可以使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凡事有利弊,多媒体教学方式也是如此。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有许多优势,被很多年轻教师所采用,但经常会出现一些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比如多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学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如此多的信息完全吸收理解,能不能达到预期的上课效果,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如果学生对教师上课内容不理解,造成的结果是对学习物理课程失去信心,对学生学习物理课程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讲解课程的重点部分或者比较复杂的推导过程时,应用多媒体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得到了最后的结果,中间过程少了同学跟随教师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理解物理定律现象是不利的。这时候,教师应该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慢慢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深入浅出,必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两种媒体交替使用,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适当对课本内容延伸,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工科专业第2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 理科专业 学风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17-02

学风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和建设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和精神,是学校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其理科专业建设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优势不明显,学风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有助于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一、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科背景下,理科专业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学生生源、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不良学习风气蔓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专业生源调剂率较高,学生往往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时常处于一种消极、悲观的状态中,甚至部分学生萌生转专业及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的念头,因此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专业知识。当看到工科学生下车间、进实验室、搞电路板,就更加剧了“理科专业无前途”的思想,继而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出现逃课、抄作业、课堂玩手机、沉迷网络等现象。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热情较低,导致缺乏学习兴趣。理科专业各科目的学习理论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相对枯燥乏味,容易使大学新生产生畏难心理,进而不想学、不愿学,想办法旷课;部分学生在实现了“考上大学”的梦想后,处于无目标、无压力、无所求的“三无”状态,甚至仍保留着高中时的学习思维,短期内无法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从对某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数学分析”的调查数据看,87.59%的受访者认为该课程“超难”,68.63%的受访者认为该课程“理论枯燥,应用性不强”,而超六成的人认为应当适当降低其课时和学分。

(三)师资不均衡,实践环节薄弱,影响学习效果。理科院系的师资往往以基础学科的理论教学见长,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缺乏,这就使得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资源配置不足、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注重工程应用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实习基地的缺少,导致学生缺乏更新知识、追踪新技术的自主性,最终导致就业口径狭窄。学生容易因为看不到未来而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更无法形成以老带新、以就业促招生的良性循环,进而影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大学生涯的无规划,催生不良学习风气。在商品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多元化特点,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过于关注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产生“金钱至上”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大学生涯规划意识,求学急功近利,热衷于各种短期培训的资格证书、小有获利的课外兼职,而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业舍本逐末,出现旷课考证、旷课兼职的情况,使专业学习荒废,即便拿到文凭也含金量不足。

(五)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和理解,影响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部分教师仍保留精英教育时代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加之忙于科研和外出深造,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减少,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在课堂管理环节,学工和教学之间缺乏规范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部分高校出现教学与学工间相互埋怨、相互推诿的情况,即使使用强制措施把学生“逼”进课堂,学生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期末给老师恶意差评的现象。教学与学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影响了老师的责任心和情绪,无法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以专业思想稳定为基点,夯实学风建设基础。加强新生专业思想稳定工作。通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长开展主题宣讲,让新生明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确保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抓好第一课堂,特别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利用好第二课堂,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就业情况介绍会使学生从思想上认可老师、认可专业,做到“自觉、自主、自信”学习。

(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志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低年级开始即根据学生的理想、性格、特长并结合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设定近期及远期目标,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如大一、大二打牢专业基础,大三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四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或考研深造;从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实施“自觉、自信、自主”的“三自”学风工程,通过落实辅导员下课堂、下宿舍及心理访谈制度,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三)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规范学风建设管理。制定及完善各项学风建设管理制度,重点抓落实关。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教与学的矛盾,及时整顿出现的问题;积极宣传和营造优良学习风气,形成人人想学习、个个爱学习的良好环境;落实学风约束机制,整顿考风考纪,做好院系级评优细则制定和落实工作;组织发动学生以宿舍、班级、创新团队为单位开展学风创建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激励各学生组织争创“优良学风标兵集体”。

(四)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助推学风建设进展。理科院系应该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按照“重视理论、着眼应用”的指导思想设置课程,适当削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课程,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应用性较强的骨干课程。如某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在信息处理的背景下,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的紧密联系重点开设计算机和密码安全类课程,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方面的能力,不断拓宽就业领域。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鼓励、支持学生组建各类创新团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参与老师科研,切实提高项目研发能力;采取老师指导和实习顶岗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将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提高到突出位置,加强各环节的考核把关。

(五)以创新实训平台为落脚点,筑牢学风建设堡垒。围绕大学生创新实训基地这一圆心,通过创新沙龙、梦想起航、成果展示、校企合作等活动载体,增强创新实践基地对理科学生的辐射作用,达到引领学生科技创新主流思想的目的;做好数学建模、数学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理科优势明显的赛事组织工作,以赛促学;对专业教师及其团队进行资源再整合,并组建学生团队与其对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聘请已毕业校友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加强与校外权威培训机构合作,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

(六)以优良教风为结合点,营造学风建设环境。教风和学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从各方面努力形成以学风促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良好环境。如任课教师要主动适应当前理科专业学生的实际,调整精英时代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理科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同时以良好的个人魅力、高尚的道德追求、严谨的治学品格吸引学生。

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结合工科院校中理科专业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究学风建设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机制和新对策,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庞明礼.“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关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7)

[2]林钻辉.高校学风建设的顶层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

[3]张慧欣,纪凯博.理工科高校学风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3(5)

[4]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

[5]吴乔.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6]王东红,吴永祥.发挥专业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理工科专业第3篇

选择SWOT分析工具来源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工科高校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时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1.机会与威胁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分工和管理专业逐渐细化,工商管理专业已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冷遇,与之对应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分离出来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知识面广,目标过于宽泛,造成了专业性不强,特点不明确,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分的管理类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受到了营销、人力、财管等管理类专业的竞争挑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在市场中受到了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的威胁,暴露了专业弱化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机会,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管专业所学知识涵盖了企业各类管理岗位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大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微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微小型企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影响,无法设置细化的管理类岗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完全符合企业初期需要,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且适合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性价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庞大的微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给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这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会。

2.优势与劣势分析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学校的性质定位影响,建设相对落后于学校其他工科专业,这属于先天不足,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工科高校建设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受此影响,社会各界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也持弱势学科专业观念,始终认为影响力不如财经类高校的工管专业,所以从内外两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劣势,对内比不过理工类专业,对外竞争不过财经类工管专业。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又有其显著的发展优势,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专业立足理工类行业背景,专业设置鲜明,社会认可其对所属工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在同财经类高校竞争时,这种出生所带来的行业熟悉程度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科技和管理对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的微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遇,结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业优势背景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应坚持立足行业,突出背景的优势,走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服务于行业类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设需要。

二、基于AHP的专业建设策略评价

依据SWOT分析的建设策略选择,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采用Delphi法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进行评价,按照评价分值的差异给出不同情况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建议。通过专家打分给出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E值,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针对现状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在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选择专业建设方向和策略;

2.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行业优势背景走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在坚持管工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业知识素养,满足行业内企业的需要。

理工科专业第4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理工科专业;改革;问题;对策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行,我国教育开始出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相互融和发展的新时期。许多理工科高校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传统的专业型人才教育培养已经渐渐被通用型人才教育所取代,精英教育逐步开始向大众教育过渡[1-4]。新的时期,如果教学生如何“工作”是理工科高校各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那么,教学生如何“沟通”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而教学生怎样“生活”就是经济管理学教育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但是,现如今的高校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化学,化工等专业,还是存在对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途径单一、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材匮乏等问题[5-7]。绝大多数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停留在“表面文章”阶段,具体表现在:(1)经济管理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时和学分偏少,无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重视度不够;(2)考试内容以基本理论为主,无实践考核环节,无法真正测评学生的掌握程度;(3)同时兼具经济管理和化学化工等理工专业知识的授课教师数量很少,授课质量难以保证;(4)课程对学生未来工作重要性强调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生认为平时马马虎虎应付一下,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亟待开展三个方面工作:(1)明确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2)深入了解目前经济管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解决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素质教育诸多问题的对策。只有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重视学生的经济管理学素质教育,才会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岗位的要求。

1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当今社会市场需要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大学生是这个社会未来的“科技人”,毕业后定会进入社会的经济浪潮,所以他们必须要认识到经济管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要了解社会经济学、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向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以及整个经济和管理学科的总体框架,只有将以上知识储备充足,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良好的生存能力[6]。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对于高校理工科的专业来说,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从事技术工作,不会涉及经济与管理领域;但是在现代企业中,生产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与企业产品的营销、财务和利润等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理念,这也是对新时期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在理工科专业教育中设置经济管理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1.2经济管理学学科性质

首先,经济现象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大学生需要对一些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科学知识,想要掌握这些社会科学知识,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政治、法律、历史等方面的常识,还需要有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其次,经济管理是政府重要的职能。政府在决定社会经济政策的时候,经济学理论是主要的依据之一。所以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想要了解国际政治,想要紧跟国家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想要了解未来国家的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趋势,经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重要的基石。最后,经济管理是每个有收入的个体都要面临的问题。每个人总要作出自己个人的经济决策,比如,如何取得收入、如何消费、如何投资等等,要想使这些决策更明智,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1.3个人发展趋向

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毕业以后,无论是参与科研项目还是管理公司抑或是进入团对参与组织领导工作,都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的常识。在这些工作中都会涉及一些会计报表、财务预算或者是职业所需的一些数据统计等,都需要用到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因此,作为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如果可以提前储备这些基本知识,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后,肯定会更加容易适应公司的工作和生活,使其在市场经济这片大海里不至于迷失溺水。比如,很多化学,化工背景学生未来也将走向领导岗位,那么,在《新材料经济与管理》课程中学习到的三种工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并详细学习了三种方式在生产过程时间方面的优缺点[8]。如图1所示,假如某化学企业,需要4道生产工序生产某化学产品,顺序移动生产方式需要生产时间最长,组织管理简单,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生产时间短,但是,组织管理比较复杂。那么,化学,化工等背景学生如果学习了经济管理学知识,熟练掌握了三种生产过程的优缺点,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度生产作业计划,将极大提高公司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如今通货膨胀、利率变化、股票升跌、房价波动、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等这些无时无刻都在全球世界上演,日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财富的增值与缩水,理财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学知识,许多问题我们也会从另一角度去看待它,我们的视野也会变得开阔、我们对于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管理个人及集体的财产,也会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未来科技趋势走向

如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家及行业形势也经常是飞速变化的,理工科学生若想了解整个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仅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如果没有任何经济管理学知识,就无法了解未来科技需求发展的大趋势。需求决定了价值,如果不能了解未来科技的需求、未来人类社会的需求,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理工科技能也是无用功,也不会产生任何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进行经济管理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而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过设置经济管理学选修课程或者增加寒暑期社会实践等,同时也在理工科化学,化工等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经济管理学类课程的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专业开展经济管理素质教育还只是流于表面,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情况在笔者调研的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化学,化工和材料等学院都广泛存在。

2.1重视程度不够

图2高校中设置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Fig.2Economicmanagementcoursesintotalclasshoursinuniversities虽然许多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已经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措施去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经济管理学意识,但是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件事情,比如许多高校只是简单地开设一些与经济管理学相关的选修课程,但是对于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方面并没有具体要求;其二是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也不够,没有认识到学习经济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比如由于经济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学分很少,学时也不足,考试多是考核或理论性的测验为主,导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就只是有一个课程的成绩而已,学生对课程学习是也只是应付性的,对于学到了什么,学生并不是很在乎,认为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而已。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调查,理工科专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占学生课程总学时的比例极低,图2列出了几所全国不同地区代表性理工科专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时所占比例。如图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经济管理学相关课程比例有只有3.3%,1.8%和1.5%,而湖南师范大学和常州大学的比例更低。由此可见,高校和学生对于经济管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仍旧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关注表面形式,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学知识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未来工作的促进作用。

2.2教学途径单一

目前,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对于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太少,大多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学途径单一。所以,很多学生尽管学习了课程,也无法很好的掌握经济管理学的知识[9]。虽然传授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如果只是利用课堂上短短45分钟的教学,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形式再加上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可以从实践中意识到经济管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2.3师资力量匮乏

有些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虽然开设了经济管理学课程的,但是其并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来承担这门课课程。那么学校就需要额外去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然而,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的知识所知甚少,无法将经济管理知识与对应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课堂上仍然偏重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觉得很深奥,因此学生对于经济管理学的知识学起来也总是一知半解,无法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其次,授课教师本身虽然专业方面实力强劲,但是也严重缺乏两个专业都有所涉及的综合型教师,临时补习经济管理类课程也使得理工科出身的教师有心无力。2.4教学材料缺乏众所周知,化学,化工等理工科有很多专业,对于不同专业所需要了解的经济管理类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经济管理类教材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很难通用。但是,我国理工科高校所选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基本都是相同的,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没有与授课的理工科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严重缺少与专业有关的案例和内容。这就导致虽然学生学习了知识理论,但是却并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解决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3.1转变原有观念,重视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

若想从根本上改善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需要分别从改变高校和学生的观念入手。首先,高校需要改变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些有关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程,经济管理素质也应该成为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学生培养标准和要求,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合理设置学分和课时,并且增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其次,学生需要改变学习观念,学院可以首先开展一系列有关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讲座,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学习该课程对其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的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确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角度开展课程教学

除了改变原本观念以外,教学形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10]。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申报关于经济管理类的课题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有切身体验,再让学生对其的学习感受和心得以报告的形式向其他学生进行汇报并与之交流,共同进步;其次,可以邀请毕业且在企业公司中有一定经济管理经验的学生回校为在校生做讲座,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对应专业科技企业公司经济管理中鲜活的例子,切身感受到经济管理类课程对日后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开展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经济管理学知识,锻炼其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让理工科学生感受到学习经济管理类课程不是为了应付毕业,这样学生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去,从而达到学生高校双赢的效果。

3.3培养经济管理类的师资力量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老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教学素养的理工科经济管理教学团队对于高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呢?笔者认为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院系的教师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专业培训,让老师们用最有效的方式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拓宽知识范围,尽早胜任该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一职;第二,向科技类公司企业招募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来教学团队兼职,把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出谋划策;第三,学校也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提高整个师资团队的专业素质,对评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这样高校的经济管理类教师的师资力量就会逐步壮大,教学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3.4编撰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课程

我国现在的一些理工科高校教学所使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与实际授课专业相关度很低,教材内容上也只是包含了一些宏观的知识点的教材,与理工科的专业特点结合度很低,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经济管理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价值。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从而无法理解设置经济管理课程的意义。因此,在编写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材时应结合专业的学科特点,或有所侧重,或内容全面。

4总结

总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提升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理工科经济管理类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全心投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在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壮大师资力量和编撰合适教材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怀祖.钱学森对管理教育和宏观科学决策体系的贡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39):6-11.

[2]郭丰.理工类本科院校“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探微[J].科教导刊,2018(31):126-128.

[3]王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154-160.

[4]冯赵建.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2):67-70.

[5]纪光欣,刘兴波.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8(34):108-112.

[6]张夏,李延喜.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92-194.

[7]刘瀑.理工科院校学生经济学素养培育的模式改革与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

[8]李柏敏.多工序生产过程中时间组织问题的图解优化模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4-27.

[9]黄本生,范舟,罗霞,等.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21(2):184-186.

理工科专业第5篇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工科专业 班主任工作

当前,班主任工作与专业素质培养之间相对独立,缺少协作,对工科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工科班主任工作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班主任工作不能适应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个人的教学科研工作存在冲突。

(3)班主任工作与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相对独立,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4)班主任工作中,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脱节。

(5)班主任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实际。

为了打破人才培养的困局,必须牢固确立大学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工作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班主任起着学生与专业教师、学生与学校、社会和企业间的纽带作用。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就是要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发挥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学生的系统工程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班主任工作,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严谨踏实的学风,建设人文情怀浓厚的班级文化。

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个人综合能力、人际交流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工科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结合CDIO工程教育培养大纲,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工科专业人才。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简介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获取与工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只有把知识、能力、社会需求融合起来,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科知识和社会需要为依托,整合课程组织结构,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基本原则是落实“做中学”及“基于项目的学习”。CDIO工程教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即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实施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这四个环节进行产品系统开发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运用学科知识进行设计产品及系统制作的能力。

二、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班主任工作方法

CDIO工程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要求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生个人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及产品、系统和过程的构建能力。

工科专业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全过程中,一直起着组织协调以至直接参与的作用。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班主任工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班级成员组合形式灵活多样

当前,班级成员集中于几个寝室,交流范围狭窄。课外活动形式单一,以休闲娱乐项目为主,且相当部分寝室成员全体沉迷于网络游戏。自主修养的目标指向性不强。

CDIO理念落实“基于项目的学习”,这就要求班级成员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组合在一起,项目小组的目标可以多种多样。例如:

主题班会的组织工作委托给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出活动程序、内容、邀请来宾,协调演讲或表演节目单。整个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就是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实施过程。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课程设计项目就是实际工程项目的简化,班级成员按照课程设计项目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工作从CDIO模式的C(即构思)部分启动,主要任务是明确客户的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和制度等因素,不断改进概念、技术和商业计划。教师引导学生编写项目计划书,明确该项目的主要模块。模拟实际项目开发,指定各个模块的负责人,进行分工协作。

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分组,协助专业教师督促项目小组工作。

2.CDIO理念与班风建设

CDIO工程教育理念高度关注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CDIO大纲规划了培养学生工程领导力的方案,其中重要的能力要求是学会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争端、化解矛盾。班风建设过程类似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班风是学生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团队和谐协作、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等方面的集中反映。班风的形成既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色,又有班级的独特的专业和人文个性。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在方向上是积极正面的,方式上是潜移默化的,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氛围,健康的生活环境,进取的精神状态,有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优良班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将班风建设项目分解成“班风目标设定,制定班纪班规和班级奖惩条例,班级活动实施方案”等若干个子项目。依据各个项目小组的特长,分配给项目小组。例如:

班风建设目标的设定,需要项目小组同学结合社会大环境,班级专业特点,全体班级成员个性差异,制定出学生普遍接受、乐于为之付出的目标。

制定班纪班规和奖惩条例的项目小组,需要认真学习校纪校规,观察班级已经出现的错误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制定的班纪班规能够取到效约束学生错误行为的作用。奖惩条例要宽严适度,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班级活动实施方案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学科专业基础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团队合作、工程项目开发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展开。例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

3.CDIO理念与学风建设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向关注生产实践回归。这是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第二次转折。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按照CDIO大纲的要求,实现三大能力结构的有机结合:一是理论层面的知识体系,包括未来工程师个体必须掌握的基础科学、核心工程基础和高级工程基础等知识体系;二是实践层面的能力体系,包括未来工程师个体必须具备的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技能、实验与知识发现技能、能够系统思维能力等;三是人际交往技能体系,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及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工程产品或者系统的能力。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风貌,它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科学精神、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学风既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就是质量,学风就是水平,学风好坏是一个学校的声誉”,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学生及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一流的学术成果等,关键在于它们拥有优良的学风。

班级学风建设不是局限于这个孤立的小集体。与学校和院系管理风格、办学定位、教师教学风气紧密联系。CDIO理念的班级学风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各个项目小组积极参与到学校(或院系)的学生组织和各项社团活动。开阔知识视野,磨炼意志品质。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引导项目小组与全体任课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

(3)引导项目小组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4)引导项目小组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训练等实践创新活动。

(5)引导项目小组搜集整理促进学习的好方法。也重视寻找影响学习的不良行为。制定班级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规章制度。

(6)引导项目小组与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系,由“双导师”进行基础学科知识能力和企业实际工程能力辅导,缩短学生到工程师角色的转换时间。

4.CDIO理念与班级文化建设

按照CDIO大纲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勇于冒险的积极性与意愿;坚持项目的恒心与弹性;对项目方案的批判思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与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诚信与责任感;创建高效率的团队;工程项目开发和实施的社会规则、历史与文化环境;工程项目时代性问题与价值;学会包容和欣赏不同的企业文化;全球化视野。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级文化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循序渐进地实现CDIO大纲的要求。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突出的时代主题即“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引导项目小组将班级固定教室、活动室、班刊班报、宣传栏等布置得有文化特色,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引导项目小组建立班级QQ群,交流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和体会。

(3)引导项目小组作好班级制度建设。这是支撑班集体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制度安排和道德规,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4)引导项目小组作好班级活动。包括班会和团组织生活会,同学生日祝福活动,学生科技文化和艺术活动、体育运动会、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等等。

三、基于CDIO理念班主任工作的要点

第一,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科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主要有如下五个基本层面: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具有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善于沟通协调。

(4)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和实践创新能力。

(5)具有责任心,有担当,能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的高度融合,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尤其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

第三,CDIO工程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提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文情怀。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工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还必须有思想、有情感、有是非判断力。

第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业实践活动。班主任要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更要注重培养独立自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

第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联系,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本科生“导师”群体。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012年以来,作者所在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教学、科研、学工配合协调,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5届毕业生中,总数87%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各类学科竞赛培训、科学研究项目、创业实践活动。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软件设计、电子设计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普通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上线率达到30%,有的专业甚至超过5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继续深造高校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彦春,王孟钧.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运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2,08.

[2]程玉莲.试论工科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责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3]罗高涌,张瑾.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中国大学教学,2008,05.

[5]李志敏,黄兰英,熊曾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5,4.

[6]林艳芬,江传英.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7]张素琴,吕映芝.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理工科专业第6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经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正式表决,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专业认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我国专业认证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增长,知识更新加速,产业结构变革,行业分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已势不可挡。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对下一代工程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应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具有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新的效益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应当承认,我国工程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在信息社会如此迅速到来的时刻,高校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反应与适应的过程。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进程中,即使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

中国工程院2009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

(2)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果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但效果明显的不多。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类。

(1)为了应对知识量增加:加课,减课时;把课内实验移到课外;压缩甚至取消生产实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开“能力”、“素质”类课程;用少数优秀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来“证明”培养效果。

(3)实施教改项目:数量不少,目标不一,步子大小不一,判定标准不一;一项教改要求其他教学环节付出代价(如出让资源)才能成功;成功的证据是少数优秀学生或一两届学生;重复立项,改过来改过去都是成果。

面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对专业建设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审视与改革: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有统一的成功标准,有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可持续发展,等等。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愿景,因为这些理念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检验标准。

(2)目标导向。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落实、优化与检查。

(2)持续改进。要求学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制度性的定期自我评估和评价,以稳定、有效的机制不断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学校的本科教学体系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要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变化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说有了外力的推动将会更为有效。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学校可以借力发力,推进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

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究竟怎样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并不统一,甚至是模糊不清的。

1.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都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学校、专业都偏好用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来表明自己的地位、特色和优势。这虽无可厚非,但我们头脑必须清醒:最高水平不能作为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志。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都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最高水平的提高。尽管“钱学森之问”中指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高水平亟待提高,但必须看到人民很不满意的还有扩招后最低水平的降低。

前些年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考查学生的重点是优秀在校学生和杰出校友,其实评价的只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实际上,不少杰出校友未必是当年的优秀在校学生,学校通常很难解释这些杰出校友的成功究竟是因为在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是其他原因。

专业认证时,评价的则是培养质量的最低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所有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应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当然应当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但更应当对普通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所有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因此,专业认证的质量观比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2.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认证标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

(1)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有实施记录与评价,有可信的考核结果。

(2)有完善的、所有教师(不仅仅是学工部门)参与的学生全学程关怀机制。

(3)有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记录与评价。

(4)有保持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

(5)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6)让所有学生(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学程培养,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核;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义务,并且覆盖所有学生;全程记录和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不仅仅是量化的成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对于学校的非强势专业这的确是有难度的);覆盖面较广泛、可信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教学资源要被所有学生充分利用,等等。经历过专业认证的学校普遍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使学校、专业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

三、目标导向: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Learning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目标导向的理念引导教育者要明确回答下面5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5)我们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1.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被认证专业明确阐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中:

(1)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也阐述培养目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了口号式的措辞(如“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只可能覆盖少数优秀学生(如“XX领域的领军人才”);部分培养目标的达成缺少相应教学环节的支撑,等等。

专业认证则明确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则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其中,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参照了国际通行标准,共有10条,其内容主体是对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2009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了目标导向理念。所有加入该计划的专业点都必须先明确阐述专业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再以此为依据给出专业目标实现矩阵,使得所有的目标要求都能够落实到对应的教学环节上。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接受了三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2007年第一次专业认证的启示,我校在2008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本科教学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目标为指南”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针,在全校15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在校生人数占全校的70%)全面推行了“目标导向”的专业认证理念。这些专业点用了一年时间,分别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于现行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设计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并据此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这一年实现的大面积观念转变,为此后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看目标导向

我们教师过去注重的是教了什么,至于为什么教的问题很多人心里是没数的。我们经常这样宽慰自己:过去就是这样教的,学生毕业之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何况谁也不能断言这样教就出不了杰出校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教这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过去教这些、这样教可能是有道理的,那么,面临着信息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面对着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QQ的学生,是不是还有道理?道理是不是还那么充分?

专业认证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

(1)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乃至培养目标的关系。这里,标准中与知识相关的部分是容易被重视的(如“毕业要求”之2、3、7),而与能力相关的部分则是容易被忽视或不知道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如“毕业要求”之1、4、5、6、8、9、10)。

(2)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以及对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

(3)能够提供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该教的教了没有?怎样考核的?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是什么?是否会在补考或毕业前清考中“放水”?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是否注重达成那些与能力相关的毕业要求?证据是什么?

(4)能够尽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义务并提供证据。

3.从学生的角度看能力培养

目标导向理念注重的是能力目标导向而不是知识目标导向,这体现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却正是目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肋”。在中国,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可悲的是,现在最容易形成共识的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而是“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

这里的客观原因是:学校是用达成毕业要求的量化结果(即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来表示毕业、授位的标准。于是,原本有特定内涵的毕业要求被屏蔽了内涵的学分数所取代。不可否认,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的确很难用考核(尤其是考试)的方式来判定,因此不容易量化。于是我们习惯的一种解释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在工作岗位或者更高层次的学习中会得到体现和发展的。

如果人才培养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缺失,学生也没有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即使没有量化的成绩来衡量),这样做其实也说得过去。

然而,现在的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考核驱动、成绩驱动、排名驱动的教育。于是,占量化成绩主部甚至全部的知识学习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关注,而很少被量化的能力培养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忽视。

如果学校、专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致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能力培养部分出现了缺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没有影响他们毕业、授位);而在毕业后则可能发现他们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应当在学校培育的能力,但这对他们而言为时已晚。

从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专业认证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理念,有助于学校、专业发现并弥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样的缺失,推动学校、专业在所有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

4.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不见得是教师不愿意改革,而是学校和专业说不清(或者说服不了广大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专业认证标准中有一些能力培养要求触及了过去培养力度很不够的“软实力”方面:

(1)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工程职业道德。

(2)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3)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4)使每个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这里的难点是每个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的“软实力”达成。相信每所高校乃至每个专业点都能举出一些优秀学生的实例,来“证明”自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但要证明所有合格毕业生都得到了应有的能力培养并达成了预期效果就困难得多。因此,专业认证标准中这些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要求,将有效地推动专业点和全体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统一认识,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四、持续改进: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

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持续改进机制须有开放系统的特征

一个封闭的系统必然会能量耗尽。因此,所谓对某个体系的“自我完善”,心情可以理解,说法和做法都不科学。

人才培养的效果在未来。因此,谁在评价毕业生的实际表现方面更有发言权?显然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而不是学校。许多学校对获取校外反馈没有机制上的保证,通常是碰到机会了才进行,例如在校友返校或企业来校招聘时捎带着做一下。试想,来校被热情接待的客人能把所有不好听的话都说出来吗?另外,校友返校聚会的主题不可能是给学校挑毛病,愿意返校参加校友聚会的也一般不会是失败者,因而说学校好话的居多,说问题也会不疼不痒。

因此,学校要定期主动走出去,俯下身子倾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回来后认真思考、换位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应环节中。

2.认证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

尽管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第4项就是“持续改进”,但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并不限于这一项:

(1)在第1项“学生”中,要求“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2)在第2项“培养目标”中,要求“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在第4项“持续改进”中,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4)在第6项“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需要。”

要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所支撑的校外循环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校内循环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所支撑的课内循环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这里的校外、校内、课内三个循环,既有不同的改进重点,又有清晰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3版)[Z]. 2013.

理工科专业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管理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使用定量方法进行决策的一门科学,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拓宽了运筹学的研究范围。同时运筹学还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在军事、农业、系统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管理运筹学就是使用运筹学的方法来解决工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在向应用型进行转变,在此背景下,管理运筹学的教学也应当更加注重应用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1管理运筹学学科的特点

1.1引进数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运筹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囊括了管理、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思想,其主要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的经济管理实践,而主要的解决手段就是各种数学方法。因此,要学好管理运筹学,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在构建和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函数的表达形式,其次在求解的过程中,无论使用图解法还是单纯形表法,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知识。

1.2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管理运筹学注重对工商管理中实际问题的研究。管理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而管理运筹学正是管理科学性的重要体现。目前管理运筹学主要的研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运输问题、存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实践,需要使用运筹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如生产计划问题,其目标就是在给定生产资料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在给定生产目标下,实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由此可见,管理运筹学所研究的问题有着十足的现实意义。

1.3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近年来,管理运筹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学科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运筹学的研究问题来自于工商管理的实践,而管理运筹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数学方法上。运筹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运筹学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实践问题的不断革新,也对管理运筹学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商管理类的学生,需要更加关注对管理实践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对管理运筹学的最新手段需要及时掌握,而不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2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抵触学习

数学作为管理运筹学的基本工具,在管理运筹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是决定其能否学好管理运筹学的关键因素。但在实践中,工商管理类属于文理兼招,并且文科生所占的比重很高;从学生的性别来看,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中女生往往占据着绝对多数,这两个原因导致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管理运筹学同工商管理类开设的其他课程有着较大差别,也是造成学生抵触学习的原因之一。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各个学期学习的课程几乎都是围绕着会计学,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这使得学生无法对这门课进行定位,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会造成学生主观认为这门课同其未来的就业缺乏联系,降低其学习兴趣。

2.2过分重视理论

管理运筹学是运筹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管理运筹学的很多研究者都来自于运筹学领域,因此他们编著的教材更加偏重于理论部分,如各种数学模型的推导,而管理学的内容所占篇幅较少。教材的编写过分重视理论,不仅导致了教材晦涩难懂,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运筹学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十分简便,计算的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不需要过分强调学生一定要掌握手工计算的方法。同时过分重视理论学习,也使得管理运筹学背离了应用型学科的初始设定。学习管理运筹学更是希望学生在面对管理的实际问题时,能够具备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

2.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管理运筹学在很多学校都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而考试的形式,又决定了考察的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相应的计算题也比较简单,而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管理运筹学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管理运筹学相关软件的普遍应用,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已经设置了一定比例的上机操作。但由于上机操作部分不在考试内容之中,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不够认真,学习效果也十分有限。

3管理运筹学课程改革思路

3.1对管理运筹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为了适应教学向应用型转变,应当对管理运筹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首先,为了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在线性规划建模和求解过程的困难。应当将管理运筹学设置在第四学期,也就是在学生完成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课程学习,一些管理运筹学所需的数学知识还掌握的比较牢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一些基础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所涉及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手段上,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是对课堂的丰富,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当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同样也会导致授课节奏变快,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管理运筹学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应当适当增加黑板教学的比重,特别是在理论教学部分,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理解所学知识,提升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效果。管理运筹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门课,同时上课的人数往往在100人左右。而过多的学生,也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同时也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应严格控制管理运筹学的课程规模,以1~2个班,不超过50个人为优。

3.2提高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比重

管理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使用运筹学的手段来解决管理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管理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应当紧密同实际进行联系。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更应增加案例教学在管理运筹学中的比重。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也能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案例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在课程的初始阶段,鼓励学生提供一些管理运筹应用的素材,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实践问题进行加工和优化,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管理运筹学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要加强启发式教育。传统的管理运筹学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不仅教学效果较差,同时也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应当加强启发式教育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置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过程,也应紧密同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来加深其对新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学习单纯性表法求解前,可以紧密同图解法进行联系,指出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在图中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知识点联会贯通,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管理运筹学并没有那么难以学习。

3.3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的学习课时

管理运筹学软件的普遍应用,是管理运筹学教学的一大突破。目前各个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软件有Lindo、Lingo、Excel等,这些软件的应用,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学生手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难度,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门实用工具,对其未来的就业提供较大的帮助。传统的手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不仅过程繁琐、求解速度慢,同时当决策变量的数量多于10个时,学生几乎不能进行求解。而管理运筹学软件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即提高了运算的精度,又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学习的课时量,通过实践证明,将软件学习的课时量占到总学时的20%,就能够使学生基本掌握软件的操作过程,同时也能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下,也应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将有想深入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同学组织起来,组织大家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同学进工厂、进企业进行调研,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打破课堂同实践之间的隔阂,使同学认识到管理运筹学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并实现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4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应当对管理运筹学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为了实现本科教学向应用型转型,我们对管理运筹学的课程进行了全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比重,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学习的课时量;在课后,组成管理运筹学兴趣小组,鼓励同学将所学的运筹学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之中。这样的课程设计,符合本科应用型教学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保证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因此,管理运筹学的考核方式也应适应这样的变化,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应当适当降低笔试考试的所在比重,而增加对学生上机操作和课外实践的考核,通过全面的考核体系,即增强学生对上机操作和课外实践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是对其自身全面能力提升的一种督促和促进。

4结语

本科教学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管理运筹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应进行重新设计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通过对目前管理运筹学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的实施办法,希望对提高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同时这也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杨嘉歆.管理运筹学中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J].价值工程,2012(06).

[2]何丽红,陈士成.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

[3]王旭.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07).

理工科专业第8篇

普通的理工类院校(二本批次)也不甘落后,为了扩大生源和提高自身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每年增设新专业时,它们也开始“移情别恋”至文科类专业。再结合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理工类院校增设文科类专业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文科生在填报志愿时,目光不用仅停留在文史类院校或财经类院校上,而应把目光“放之四海”,从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以下是本人总结的部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类院校开设的部级特色文科类专业情况,供参考。

1.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的学习内容

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尽管名称与文史类院校相同。但其开设的课程和学习内容还是与文史类院校有所区别的。理工类院校往往依托自己原来的理工优势和师资力量,在文科类专业中加设或加重了理工科课程的内容。例如,同是新闻学专业,理工类院校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开设一般专业课的同时,有的理工类院校还开设心理学、Photoshop、计算机等课程:同是英语专业,文史类院校注重的是语言文学,而理工类院校则往往朝科技英语方向拓展,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外,还得学习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而且教材还是全英文的:同是法学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的是医药卫生方向,大连海事大学招的是海商法方向,北京物资学院招的是流通法方向。至于那些文理兼招的专业,如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档案学等,欲报考理工类院校的考生更要注意,如果你的数学成绩较差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最好避而远之。

2.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选报院校

选报何类院校要与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相结合。一般来说,理工类院校校风淳厚、学风严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它强调的是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如果你与陌生人一说话就脸红、心跳加速,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刨根问底,那么,理工类院校可能就是你最好的选择。文史类院校则往往是海纳百川、百花争艳,浪漫有余而严肃不足,它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之外,还有各种社团活动供你选择。因此,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大学和专业。

3.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

理工科专业第9篇

(一)学科专业定位偏离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但由于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偏离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来面目,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土地问题,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二)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学分及教学大纲均未全国统一的背景下,基于国家土地资源专业课程设置规范及学校课程教学设置要求,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专业衍生和就业渠道来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但受办学资源,尤其是师资条件的影响,使得涉及土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以及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课程设置不足,特别是技术类课程如平面制图与设计、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反映土地科学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新兴课程也未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三)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目前,高新技术在土地科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土地整治、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以及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不同程度的训练。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然建设了实验室,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缺乏等原因,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学生课堂实际操作时间有限、课后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使得多数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参与者。目前,学校土地管理专业有在校学生200余名,而专业教师仅6名,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师资力量有待补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竞争加剧,优秀师资的引进难度增大;同时,由于学校不尽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工作,缺乏汲取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五)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落后由于学校开设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依托经济学专业设立,所以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经济学方面的特点。但从学科体系建设层面讲,由于长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土地科学理论和先进方法、先进技术的研究,造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仅有本科层次专业教育,硕士或博士层次教育也未纳入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实践

“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是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将工程类学科教学模式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发展是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教学体系工科化的实施策略。(一)构建培养管理与技术结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侧重土地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在理论与技能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工科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理念,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测量、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图等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设置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互补共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用高低,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模块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34.1%,学科课程必修学分占21.5%,专业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仅占19.3%,实践及毕业设计学分占25.1%。所有必修课程中,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左右,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力度较弱。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能的认知和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在重视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加大计算机类、测绘类、制图类、数学类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使课程和学分设置由重“管理”向“工管结合”转变。(三)设置管理理论学习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途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环节的软、硬件的配置,忽视学生“学”的环节的软、硬件配置;同时,单一的课程实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不能适应如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项目的需要。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方向,在教学考核环节应注重土地管理热点问题分析及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管结合,将技术资源和高素质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教学科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监督,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系统的讲述为主,学生没有从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式的探究。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完成修习学分的任务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整体的运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机。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接受、记忆、理解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创设思考情景,通过案例设计来串联各个知识点,通过专题设计来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归纳,赋教学以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型教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将传递-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传授-接受模式与问题-发现模式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三、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