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4:05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1篇

每一次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通信手段的变革。很久以前,古人便发明了烽火、鼓声、旗语来传递信息。但无法打破的地域阻隔,拉长了人们的距离,岁月因等待而漫长。在电被发明之后,人类的通信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电话到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造就了目前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世界。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特定的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下一代移动通信时代来临及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刚刚稳定的通信行业格局将再一次被打破,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不断开始上演着合作和博弈、对立和融合,一场关乎商业模式的纵横捭阖“时代大剧”正在上演,并推动着时代向新的高度迈进。

2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主要采用模拟技术。它使移动通信走下神龛,真正进入个人领域。然而,囿于技术的限制,它只能用于本地通话,无法进行长途漫游,数据业务更无从谈起。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通讯工具主要为“大哥大”,在当年,拥有一部大哥大,绝对是身份的象征。2000年中国移动成立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迅速在全国普及,2G技术完成了模拟向数字的演变,手机开始有了收发电子邮件、互联网浏览等功能。这一时代让手机这个以往的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手一机”成为当时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就在人们认为手机不过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时候,3G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这种传统观念。与前两代技术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传输速率和质量大幅提高,手机屏幕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3G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融为一体,提供网页浏览、收发邮件、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生活”新体验。4G的到来,更让一切有了新的突破,与3G的渐进式发展不同,4G从一面世便呈现爆炸式发展,并向各行业广泛蔓延。4G的速度是3G的10倍乃至几十倍,移动互联网可以拓展的空间更大了,所有终端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移动互联网拉近了时间和空间,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应用,像高清视频、流行音乐、移动游戏等,通过网络的变革,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越来越丰富的服务体验,并且带动了新的网络产业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其中。

3 通信行业发展格局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共有三家传统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成三足鼎立之势。数据显示,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数达到12.9亿,意味着94.5%的中国人是手机用户。[1]传统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运营能力。他们的盈利模式较为简单直接,主要通过建造基础网络,营销基于通信网络的基础产品,比如语音、流量、专线等业务;同时也运营增值业务,如短信、手机报、铃声下载、彩铃等业务,依托强大的网络支撑和稳定的客户群保持稳定的盈利模式,但存在经营理念固化、产品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与虚拟运营商的竞争中往往不被看好。

与传统电信运营商不同,虚拟运营商自己不建造基础网络。它们一般采用在传统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和产品的基础上来设计自己的产品。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相比,企业理念先进、经营方式灵活多变,产品创新性强,但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有着绝对的依赖。虚拟运营在我国刚刚出现不久,但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200多家虚拟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虚拟运营商的市场规模占整体市场份额可达到7%~10%,而其他市场的规模较小,仅有3%左右的占比。[2]我国的虚拟经营业务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猛。目前我国已向42家虚拟运营商牌照,移动通信行业正在由三足鼎立时代走向群雄逐鹿时代。

虚拟运营商应运而生,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其发展有助于使移动互联网更开放、应用更丰富、客户体验更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就是说,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一是培育市场新需求。与传统电信运营商总是愿意关注企业和客户群的稳定不同,虚拟运营商则更愿意开展创新性的客户需求研究和开发,因而培育了新的市场空间,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日趋繁荣。二是转变产业新模式。虚拟运营商的到来,为通信行业竞争注入了新活力、新色彩、新对抗及新合作,迫使传统运营商不得不提升能力,加快转型,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有利促进了移动通信行业更快地发展。三是创新产品多样化。虚拟运营商具有天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它的加入会使得市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多的针对性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会被创造出来,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新体验。不好的方面,一是管理困难。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加入通信行业,市场规范化将面临难题,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受到考验;二是消费者信息泄密问题。第一个问题直接导致第二个问题的出现,同时,各家虚拟运营商信息安全防范水平不一,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4 物联网时代的思考

随着4G技术的不断成熟升级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华,随时随地打电话、上网、定位导航、共享内容和服务等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已得到极大满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已被现代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下一步,通信需求直接指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通信,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开启,物联网、云数据、超高速率、智能通信将是未来的主题,我们的生活将再一次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五年内,将会有100亿~200亿智能设备连接互联网,这些设备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今天我们的人口。[3]可以想象,当你在下班的路上,拿起手机对家里的电器发送一个指令,到家后你家的电饭煲做好饭,热水器烧好热水。你也可以在出门前就通过手机知道上班的路上交通状况如何,从而选择一条最方便快捷的路线去上班。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一切你关心的事物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实时干预。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2篇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而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发射功率的系统,而这种新设计对于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其朝着传输更稳定的方向转变。因此文章旨在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的内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思考

0引言

移动通信的深入应用,也注定了无线通信在未来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对象。为了能够促进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不断有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研究,研究内容也从理论、方式、技术、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概括,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1绿色无线移动通信的现状

我国的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从实际的现状上来看,与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群众基础上都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无线也是基于宽带的一种延伸,要实现稳定和成熟的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这一发展过程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从现阶段的绿色无线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来看,从传统的单一化发展,到现阶段的多元化发展,都离不开体系的建立和网络系统平台的支持,以此来满足用户日益提升的需求[1]。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一个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宽带通信的发展造成影响,对于电力、能源的消耗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因而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应该侧重于技术上的革新,来应对网络系统带来的变化,从而优化网络结构,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发挥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

2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探讨

2.1节能系统

绿色无线通信涉及到了很多学科的知识,而其分布式天线系统相比于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可以体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大问题在于小区边缘问题,无论是功率效率还是频谱效率都非常低,原因在于终端接收的功率下降。而电波的衰减本身与频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功率效率越低,小区边缘问题就体现得越明显。而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优秀的节能系统,即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基站具有多个分布式的收发点和基站处理器,基站通过光纤将收发点的远程信息集中到基站处理单元进行信号处理,然后可以让分散的电波对小区均匀覆盖,提升了功率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减耗的作用[2]。虽然分布式天线系统模型比较复杂,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发现分布式天线的物理位置分散的特点对于多用户干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程度明显减少,所以分布式系统将基站发射的功率非常均匀地供给了小区,提升了小区的平均容量。所以终端也能一直找到最近分布的远端天线,效率得到充分保障。该技术也是未来应该重点发展的技术,是绿色网络化的重要体现。

2.2能量效率提升

绿色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那就是能耗和污染物的降低。所以无线移动通信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首先是无线传输技术的提升,即如何提升点到点比特传输的有效性。为了保障其效率和能量的实际需求,可以利用低阶调制技术和低复杂度设计。组网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网络结构。如下图1所示,就是传统小区和分布小区能量效率的对比。另外,在服务模式上的调整也是技术革新的有效方式。在现阶段用户的大量数据当中,非实时业务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而现阶段的优化过程中,以内容传输为主要方向的研究还比较少,因为利用内容感知的软实时信息传输的优化效果会更加显著,所以智能终端和智能搜索的结合可以成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利用软实时传输的优势在于提升了能量和频谱效率,并提供给用户更加优质的业务体系[3]。

2.3绿色无线通信的体现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其的发展过程过于单一化,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适应性强、速率快的稳定无线移动通信体系。但是在未来,能源的开销和环保问题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提出无线通信绿色化的理念是非常合适的,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是一个战略性问题,除了包含数据传输的速度以外,还包含了资源的节约。在无线移动通信当中,频谱资源的价值是最重要的,而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也主要在于根据无线通信的目标和用户的具体需求,对频谱资源进行最合理有效的运用,防止电磁污染和信息污染。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也能看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绿色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时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的效率提升。在过去的发展中,研究方向也一直是放在效率方面。效率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频谱的利用率不但涉及到传输问题,还与网络及系统架构有着直接的联系。

2.4无线小区的设计

无线移动通信是建立在小区结构的基础上,并可以实现最大化的用户接入能力和信息传输的效率,且不会受到小区半径和距离的限制。换而言之,它是不影响到基站成本和功率的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移动通信的基站系统也需要考虑到发送功率的效率问题。环保体系下的小区设计与小区基站的能源消耗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为了实现在通信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稳定基站总体的能源消耗,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用户业务和服务面积不变的基础上计算基站总数的开销。当然相关产品的开发也需要高度重视。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当前已经涵盖到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未经过实际检验之下贸然推广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从而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4]。

3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不仅包含了简答的工程处理,还涉及到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的一项重大课题。从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来看,绿色无线移动通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该技术也是未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而其产品的稳定性和性价比也是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需要移动通讯行业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尤肖虎,王京,张平,等.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思考[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2,39(10):1009-1015.

[2]田英.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1):152-152.

[3]贺铨.绿色移动通信展望——代《绿色无线移动通信专辑》序[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39(10):2-3.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4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智能化;发展

1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的,在之前互联网技术达到瓶颈的状态下,虽然在互联网中加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但是移动通信无线技术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在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移动通信设备逐渐得到更新,而不断普及的WIFI技术能够快速的接入到互联网当中,得到大众的广泛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通信无线技术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移动通信企业和相关的设备生产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无线标准,但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研发的最大问题在于,我国所指定的WAPI标准与国际通用的WIFI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移动终端设备的生产缺少一定的竞争力,对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是信息传递交流过程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其整体特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根据大众的需求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事物,只有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新技术的产生,移动通信无线技术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从之前单一的通信功能发展到目前的语音功能和视频功能,就体现出了移动通信从标准向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在另外一个方面,目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通信范围和信息传输速度正在飞速的提高,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

2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2.14G通信技术

目前的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在人们对信息传输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移动通信企业开始对4G技术进行研究,发展第三代通信系统。对于3G通信技术来说,在世界范围中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但是在我国范围中,相应的移动通信运营商采用了一类标准,这样就实现了3G信号覆盖范围的进一步增大。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通信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3G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对4G技术的研究,目前关于4G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诞生了关于TDS—CDMA衍生版的LTE技术,并且得到了国际上专业的认可,在实际的运行使用中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2.2移动产品的开发

目前传统的通信无线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说,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不断的提升信息传输速度,增加移动通信功能,以此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需要持续不断的对移动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移动通信无线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改革,目前的移动产品升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在用户的生活工作中,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其通信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在网络繁忙的情况,能够自行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实际情况,进行自动优化调节,在保证传输速度的基础上,提高信息传输的整体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投入,提高移动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初期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只能够在不断的研究摸索中积累经验,结合传统的通信技术,来完成目前的移动产品开发和网络系统优化设计。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软件无线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干扰消除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2]。

2.35G移动通信技术

作为移动通信的第五代产品,5G移动通信技术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这种技术需要拥有比4G移动通信技术更强大的网络利用效率和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并且在保证信息传输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运营费用,使整个移动网络更加完善。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需要对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行不断探究,提升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服务水平,实现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不断更新。

作者:薛聪博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5篇

关键词:社会媒体;微博需求技术匹配;动机理论;行为意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2-0084-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移动终端硬件水平的提升,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方上网应用的开发与创新不断刺激用户的好奇心,“千元智能机”的出现也进一步降低移动终端的使用门槛,这三大因素促使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激增。截止至2012年3月,我国3G用户数达到1.5亿人,环比增长18.0%,IOS和Android智能终端设备分别达到2 300万和6 000万[1],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 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2011年底的69.3%提升至72.2%[2],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重要载体。据艾瑞咨询数据,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具有“基数小,增长快”的特征。移动增值、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营销、移动游戏、移动搜索等细分行业蓬勃发展,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58.7亿元,同比增长167.2%,移动互联网已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社会化媒体,也叫社群媒体,其诞生和发展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媒体平台。维基百科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能进行社交互动的媒体,采用易接入、可扩展的交流技术,并通过网页技术和移动技术将交流转化为人机交互的方式。艾瑞咨询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新型在线媒体,将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现阶段,常见的社会化媒体包括博客、维基、论坛、社交网络、位置签到、微博、内容社区等形式[3]。具体而言,社会化媒体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博客和微博、内容社区(如优酷)、社交网站、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模糊了媒体与受众间的界限,参与程度高;鼓励用户评论与反馈,公开透明;内容在媒体与用户间双向流动,具有交流对话的特性;同时用户因话题特性等易形成社区;并且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连通性,融合多种媒体技术②。

微博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代表,因其“短、频、快”的特点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低门槛表达意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每条微博信息不多于140字,用户可以随意表达心情或观点,甚至可以随时上传照片、视频等资料,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播报员和评论员。同时,微博通过基于关注、被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机制,形成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信息传播网络,及时传播渗透并最终跨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分界线[4]。多平台接入、随时随地和实时关注评论的特征使其广受欢迎,用户数呈爆炸式增长,以国内两大微博平台新浪微博及腾讯微博为例,截止2012年3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3.68亿,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接近4亿,微博覆盖人数已经超过社交网络覆盖人数[3],成为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改变了人们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

在移动技术日臻成熟,社会化媒体日益凸显影响力的背景下,SoLoMo(Social,Location,Mobile;社交,本地化,移动)作为一种新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自提出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并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移动微博则是SoLoMo的典型代表,作为社会化媒体与通讯平台技术的结合产物,移动微博表现出独特的迷人之处。据CNNIC调研数据,手机微博使用率增速已超过即时通信、网络搜索等应用,成为使用率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2],艾瑞咨询统计数据表明,除常规的网页登录微博平台外,有70%以上的用户采用移动终端登录微博[3]。以新浪微博用户使用行为为例,有60%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微博,在通过移动微博的原创内容中,有40%是图片分享型。同时,移动微博用户在上班途中(8点)、午餐时间(12点)、晚餐时间及下班途中(18点)和睡前时间(22点)这些时间点最为活跃,以睡前时间(22点)达到活跃高峰。可见,移动微博已经成为人们信息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快速的生活节奏带来了一个充满“时间碎片”和“快餐文化”的生活环境。具有“短、频、快”特性的微博在具有“泛在、便捷、灵活”特性的移动终端上的运用,能有效打发用户的“时间碎片”,并满足人们短时间获取最新资讯、无障碍表达自我的诉求。用户需求与移动微博技术的高度匹配使得移动微博广受欢迎,用户粘性不断提高,移动微博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国内外微博研究现状

微博在改变人们沟通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门对象,虽然国内外对微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国外学者多借助twitter这一平台对其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则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对其进行研究。总体而言,现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微博使用现状的研究,特征研究,并从沟通、营销、信息技术、文本处理等角度多方位对其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确立本研究的研究视角,笔者检索了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情况,并梳理如下。

微博使用现状研究,包括用户及内容两大主体的研究。对于微博用户的分类,从微博活跃度角度,可将用户氛围广播员、熟人和追随者,从用户使用动机角度,可分为信息来源、信息寻求者和朋友[5]。微博内容则是学者的一个重要关注点,Dejin Zhao等人(2009)研究中认为Twitter的内容主要包括频繁又简要地更新与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Frequent brief updates about personal life activities)、实时信息(Real-time information)、人本简单信息聚合源(People-based RSS feed)[6]。Askay(2007)认为人们使用Twitter的意图主要有日常唠叨(Daily chatter)、对话交流(Conversations)、分享信息和链接(Sharing information/URL)、报告传播新闻(Reporting news)[7]。Pongsajapan(2012)经过调查研究得到,Twitter上,人们的行为主要有:和自己称赏的个人/组织保持联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个人/组织,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发现新闻和新事物,幽默娱乐,寻找建议/意见,交谈,满足好奇心[8]。但这些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相应的定量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微博整体特征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对微博的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切入角度和表述方法多种多样,但均认为微博提供了一种门槛更低、传播更快、更灵活、不确定性更高的沟通方式。Zhao等人(2009)研究中认为Twitter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简明(Brevity)、移动性和随手可得的可接入性(Mobility and pervasive access)、无明确收听者的广播本质(Broadcast nature)[6]。刘渊(2011)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的技术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信息门槛低。每条微博信息不多于140个字,可以随意表达即刻心情或观点,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在事件现场消息和上传照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播报员和评论员。第二,信息传播速度快。微博通过基于关注、被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机制,形成虚拟社会的关系和信息传播网络。微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关系网络内的其他成员所看到,并通过转发渗透到其他关系网络中,最终跨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分界线,进入国内外传统媒体和现实人际网络中。第三,信息收发干预难。即便是关闭服务器或者删除源信息,借助与其他社交网络媒体、传统主流网络媒体(如论坛)、个人信息阅读器(如RSS、Email、QQ)等之间的开放性接口,用户仍然可以阅读到微博内容。实际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微博这一种信息沟通工具,而且是由微博和其他网络媒体共同组成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4]。王娟(2010)在对微博用户的使用动机研究中认为,微博的特征有:碎片化简短写作,信息方便快捷,实时性强,病毒式快速传播,广泛深入的话题互动和公共议事[9]。

关于微博的沟通模式,定性研究一致认为,微博的传播机制是裂变式传播与聚合式传播相结合,其中,裂变式传播只一条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会网络实现一对多的病毒式传播,聚合式传播至的是通过热门话题、热门帖子等排名形成聚焦机制[5,10]。对微博的信息沟通定量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为主。对微博用户社会网络的分析,包括粉丝、关注等资料的分析,可以判断用户是名人用户还是普通用户;对微博内容进行分析表明微博信息传播的结构可能是链状、环状和树状[5]。

微博由于平台聚集了大量用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能力等特点,使其成为营销的重要方式,众多学者结合微博营销和复杂网络理论,讨论了微博营销与其他传统营销方式的不同之处,并提出微博营销的优点、局限性及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现实意义[10-12]。

除此之外,也有从文本处理的角度对微博进行研究,从文本分类和聚类、信息抽取、话题检测、情感分析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处理挖掘,采用网络爬虫发和搜索API等工具获取所需数据。[13]

同时,国内外学者在对微博进行研究时,也存在焦点的差异。孙晓莹和李大展(2012)等人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期刊中的关键字分布发现,国内文献主要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包括新闻、传播和营销等,特别是意见领袖的识别、舆情的监控等方面,而关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文献较少。而EI文献则明显具有技术性,涵盖了信息获取、文本处理、可视化等多方面的研究,SCI文献真关注更加基础层面的问题,包括用户行为、用户隐私等方面。整体而言,国内学者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型倾向,而外国文献则呈现出领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理论意义和技术含量较高[14]。

三、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针对信息技术行为意愿这一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以Davis等人为代表的学者采用技术接受理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行为进行研究,从个人感知的隐性角度进行度量;以Goodhue等人为代表的学者采用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进行研究,建立在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的基础上,从显性角度进行研究。但研究表明,用户对某一特定信息系统的接受和使用行为,不仅受到信息系统本身特性影响,用户的心理感知也会起作用,这些相关关系也通过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技术接受理论的整合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15-20]。因此,本文将在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同时,为了提高研究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在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希望通过模型的整合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共同解释用户的使用行为。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信息技术任务的不同,其任务特征、需求特征及任务技术匹配方式也不尽相同,故需要根据运用情境进行细化操作,开发与具体情况相符的量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21]。同时,Kwai Fun IP和Wagner认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所指的任务多是与商务相关,多是用户上级指派的,而在诸如博客等虚拟交流中,任务的执行是由个人的需求和渴望所驱动的。为了更贴切实际,将TTF中的任务替代为需求,将TTF模型发展为需求技术匹配模型(Needs-Technology Fit,NTF)。本研究对象为移动微博,是社会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虚拟社交的一个重要平台,故本研究在任务技术匹配的基础上采用Kwai Fun IP和Wagner(2008)的建议,用需求特征来替代任务特征,将TTF拓展为NTF,作为研究模型的一个部分,并根据移动微博过程的特征,开发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技术特征、需求特征、需求技术匹配变量量表。

TTF是技术绩效链中的一部分,在TPC模型中,信息系统匹配程度影响着与使用相关的前置变量,主要是用户期望使用结果,并通过前置变量影响用户使用行为。这使得任务技术匹配和技术接受理论具有整合的理论基础,Dishaw和Strong(1999)以及Klopping和Mckinney(2004)的研究已论证了整合模型的合理性与预测能力。[15,16]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以及Dishaw和Strong(1999)提出的TAM和TTF的整合模型,并参考Kwai Fun IP和Wagner(2008)对任务特征的修改建议,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

H1: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2: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3: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4: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

H5: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

H6: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8:移动微博客户端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四、数据收集及处理

移动微博客户端是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大部分创新采用者和早期使用者均为年轻用户,因其具有技术革新的敏感度。同时,根据易观智库研究数据,中国四大微博网站用户年龄分布虽不尽相同,但其用户中均有75%以上为20-34岁的年轻人。同时,根据笔者平时的观察和交流,也发现目前使用微博,特别是移动微博客户端的年轻用户数量远大于年长用户。因此本研究将针对年轻用户发放问卷,且本研究的有效调查样本必须满足的对象为:被调研者具有移动微博客户端使用经验,或现在正在使用移动微博客户端。若用户仅通过电脑终端接入微博平台,则不满足本研究的要求。

本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至11月,通过网络问卷及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278份,回收率为79.43%,剔除不符合要求问卷及作答不认真问卷,有效问卷共计246份,有效回收率为88.49%。

问卷回收后,本研究采用SPSS16.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如表1。

观察1表可得,7个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超过0.70的参考值,各个变量的信度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可进行后续研究分析。

对于构建效度,是指问卷反映真实测量变量的程度。本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来检验量表的构建效度。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先用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分析样本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需要对需求特征、技术特征、需求技术匹配、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行为意愿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其数值均符合效度分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6个变量共30个问项进行因子分析,并指定因子数为8(其中任务技术匹配分为3个维度)抽取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结果表明,各个变量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区分效度。

完成信度和效度分析后,本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见表2)。

由全模型拟合结果可得7个路径的显著性水平,由上表可得,除了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低于0.05,其余路径均在0.05水平上显著,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愿在0.1的水平上显著。证明研究模型中的所有假设均成立。

结果表明,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移动微博客户端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五、结语

移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用户使用移动微博客户端微博的意愿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显性感知方面的因素,具体为对移动终端微博的技术特征和自身的需求特征两方面,这两方面通过作用于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感知有用性最终影响行为意愿;同时也收到隐性感知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性两方面。

现有移动微博客户端仍存在响应速度、网络可达性等问题影响人们行为意愿的问题,本研究为移动微博客户端提供商提升自身服务提供新的参考。同时,本研究发展了任务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研究,创新性地将匹配理论与动机理论结合,形成新的整合模型,拓展了整合研究的范畴,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行业监测报告[R].2012.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

[3]艾瑞咨询.2011-2012年中国SNS和微博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2012.

[4]刘渊.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J].2011,(3).

[5]闫幸,常亚平.微博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1,30(9):61-65.

[6]Zhao,D. and M.B. Rosson. How and why people Twitter: the role that micro-blogging plays in informal communication at work. i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2009: ACM.

[7]Java,A.,et al. Why we twitter: understanding microblogging usage and commu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WebKDD and 1st SNA-KDD 2007 workshop on Web mining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007: ACM.

[8]Pongsajapan,R.,Liminal entities: identity,governance,and organizations in Twitter. 2012.

[9]王娟.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M].济南:山东大学,2010.

[10]吴敏.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0.

[11]王海龙.企业微博营销的局限性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1.

[12]Wang,R.,Y. Jin and F. Li. A Review of Microblogging Marketing Based on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in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Electrics,Communica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Proceedings. 2012: Springer.

[13]王晶,朱珂,汪斌强.基于信息数据分析的微博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2012,32(7):2027-2029.

[14]孙晓莹,李大展,王水.国内微博研究的发展与机遇[J].情报杂志,2012,31(7):25-33.

[15]Dishaw,M.T. and D.M. Strong,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1999,36(1):9-21.

[16]Klopping,I.M. and E. McKinney,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ask-technology fit model to consumer e-commer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journal,2004,(22):35-48.

[17]Wu,J.,Y. Chen and L. Lin,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end user computing acceptance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1):162-174.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6篇

关键词:移动服务 隐私安全 信息强制性 持续使用 负向口碑

由于移动服务的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等积极的特性,很多人正在不断增加其对于移动服务的使用和依赖,但是与此同时,各类移动服务中所不可避免的消极特性也让用户们出现了许多的困扰。按照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ly)的调查,移动服务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心、以及被迫接收的强制性信息在困扰用户的因素中排名最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隐私安全风险和信息强制性会通过什么机制对移动服务用户的行为意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研究前一问题的影响机制中有什么样的区别?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本文选择使用心理学中的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S-O-R 模型由前因变量的环境属性或任务属性(即刺激,Stimuli)、中介作用的情绪状态(即机体,Organize)和趋近或规避行为的产出结果(即反应,Response)构成,如图1所示。

(二)移动服务负面特征对用户不信任感的影响

本文按照商业周刊的调查结果,选择困扰移动服务用户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隐私安全风险、信息强制性作为移动服务的负面特征。其中,隐私安全风险具体而言,指的是移动服务用户将其个人信息分享给移动服务提供商之后,用户就面临着其个人信息被不正确地获取和使用,以及未经用户个人授权分享给其他组织的隐私安全的风险;信息强制性具体而言,指的是用户在不需要特定信息的时间和地点被强迫接受该信息。本研究按照S-O-R 模型的理论框架,移动服务中出现的隐私安全风险和信息强制性是本研究的任务属性特征,即应被当作“刺激”这一前因变量存在。

按照S-O-R 模型,个体在接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将会从机体上产生某种认知或是某种情绪状态,在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中,信任是被大量研究证明的重要认知要素,是一种个体自愿相信其他人或是其他组织的心理过程。当用户在移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隐私安全风险问题或是信息强制性问题之后,必然会降低对于移动服务提供方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地,当前开始有一部分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认为不能简单地看待信任的降低与缺失,而是应该使用一个新的构念:不信任。由此,得出本研究第一方面的假设:

H1a:移动服务用户对移动服务隐私安全风险的感知将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感。

H1b:移动服务用户对移动服务信息强制性的感知将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感。

(三)移动服务用户不信任对用户行为意愿的影响

按照S-O-R 模型,个体在接受到外界刺激,并从机体上产生某种认知情绪之后,就将做出某种行为反应。在移动服务中,用户在对于移动服务提供商产生了不信任的认知情绪之后,最容易出现的行为意愿有两类:一类是用户自身的行为意愿,即采纳与持续使用的意愿;另一类是用户与他人交流的行为意愿,即产生口碑的意愿,而在产生的口碑中,很多研究都进一步认为负向口碑会对于组织造成比正向口碑更为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提出第二方面的假设:

H2a:移动服务用户对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将负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服务的持续使用意愿。

H2b:移动服务用户对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将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服务产生负向口碑的意愿。

(四)性别的调节作用

此外,本研究还希望进一步讨论性别(男性vs女性)在这一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按照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y),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以及男女在工作分工中的不同决定了其社会角色的不同,进一步造成了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一方面,男性更加的独立和理性,且善于使用各种工具;而女性更加的感性,善于表达感情但在工具的使用上不如男性熟练。因此,在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由于使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已有研究表明女性在在线环境中将感受到更多的风险,并且更不容易对网站等在线环境产生信任。由此提出第三方面的假设:

H3a:移动服务用户隐私安全风险的感知对不信任感的影响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强。

H3b:移动服务用户信息强制性的感知对不信任感的影响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强。

此外,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发现,女性更加依赖他人,也更加愿意与他人沟通,会更愿意友善、无私地与他人交流信息、合作;而男性则相对更加独立,更愿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与他人合作,即便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也会尽量去尝试成为沟通的主导。由此进一步提出第三方面的假设:

H3c:移动服务用户的不信任感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强。

H3d:移动服务用户的不信任感对用户产生负面口碑意愿的影响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强。

综合上述的理论假设,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研究模型。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在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描述性个人信息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测度本研究模型中除了性别以外的5个变量的19个问题,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1”表示强烈不同意,“7”表示强烈同意,其中所有变量的测度项均来源于已有文献的整合,并将测度问题的描述对象更改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网上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进行大规模调查。作者于2013年5月在猪八戒威客网了问卷调查的任务,出于对于移动服务较为熟悉的要求考虑,问卷要求填写者必须有过移动服务的使用经历,为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于问卷填写者给予抽奖,所有参与者均有15%的机会获奖。数据收集工作持续两周,在回收的612份问卷中,甄别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为545份,有效回收率为89.1%,其中在有效问卷中290份来自男性,255份来自女性。

研究结果

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中,由于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Partial Least Squar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对问卷数据的限制更少,不仅可以在模型中同时分析构成型变量和反映型变量,对样本规模、残差分布、变量独立性也没有很强的限制,因此可以获得可信度更高的结论。本文运用PLS的统计工具GRAPH3.0来完成研究。

在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均获得良好结果之后,本文按照图2的研究模型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两个子样本中进行数据验证,结果如图3、图4所示(“*”表示p

进一步地,为比较男性和女性两个子样本的区别,按照Ahuja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本研究运用PLS计算出两个子样本分别在各条路径上的路径系数及其相应的标准差,并对两个子样本在对应路径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结论

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并作讨论:

第一,本研究使用S-O-R 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发现在移动服务用户感受到隐私安全的风险或是强制性的信息时,确实会先从机体上产生一种不信任的认知情绪,继而再做出停止对该移动服务的继续使用或是发出对该移动服务的负向口碑的反应。

第二,综合男性和女性两个子样本的研究结果,用户在移动服务的使用过程中感受的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均会对用户对于该移动服务的不信任感造成显著正向影响,而从路径系数上来看,隐私安全的风险对不信任感的影响作用要比信息强制性对不信任感的影响作用强,这种不信任感不仅会对用户持续使用该移动服务的意愿造成显著负向影响,即用户会产生停止使用该移动服务的意愿;也会对用户产生与该移动服务相关的负向口碑造成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无论用户的哪一种行为意愿,均是移动服务提供商所不希望发生的。

第三,进一步地,从男性和女性的两个子样本的比较来看,用户对移动服务隐私安全风险的感知对用户产生关于此移动服务的不信任感的影响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之前的假设并不一致,通过笔者进一步的访谈,发现虽然女性更容易对移动服务产生不信任的感觉,但同时,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使用一些移动服务来处理一部分工作事务,而一旦工作事务中的重要信息通过移动服务被泄露和被滥用,将对个人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造成了男性在隐私安全对不信任感的影响作用上变强。由于女性更容易感受到移动服务的风险,信息强制性还并未像隐私安全那样涉及到用户一部分的工作范畴,因此就像本研究之前的假设一样,女性在信息强制性对移动服务不信任感的影响上更强。而在移动服务用户的行为上,验证了性别对于移动服务用户行为影响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cn/,2013-7-19

2.张冕,鲁耀斌.移动服务持续使用过程中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平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7)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计划行为理论;模糊综合评价;评价体系;服务质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13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070-04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that is addressed by both library and users,based on the Planned Behavior Theory,the paper built an index system for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carried out an index importance-degree survey of mobile information resources users using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calculated the survey results and obtained the index weight using the weighted statistical method.Adopt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for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is conducted.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of the library is more than medium.Therefore,the service means,mobile resources,retrieval system,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of the library should be enhanced and innovated,and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should be improved to better satisfy users demands for mobile inform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library;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Planned Behavior Theor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valuation system;service quality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信息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用户随时随地接受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因此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又一有着广泛前景的新兴服务领域。由于移动信息服务网络的泛在性以及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决定了用户所处的信息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用户对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成败的重要标准,因此移动信息的服务质量成为当前图书馆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依据相关理论,建立一个较全面的移动信息服务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诊断移动信息服务工作的缺失,已成为移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优化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为图书馆推广移动阅读、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述评

从2000年开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就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研究和开发的新主题[1],随着移动信息服务的深入推进,移动信息服务质量问题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对于移动信息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①构建概念模型,赵杨[2]应用多维度多层次方法构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赵春燕[3]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②设计测量量表,R.Hegarty和J.Wusteman[4]通过测试问卷来评价EBSCOhost数据库在移动服务的可用性;③基于服务的指标体系研究,C.Y.Wang等[2]应用技术接受模型(TAM)分别对数字图书馆移动Web服务和短信息服务(SMS)性能进行了评估;郭瑞芳[5]通过对LibQUAL+TM模型理论的构建与实践,分析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严浪[6]在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A.S.Hashim等[7-8]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建立移动服务质量的评估指标,并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廖,许智敏[9]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涵盖移动及网络环境、信息获取以及服务效果3个范畴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④基于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研究,余世英[10]等引入相关性、社会影响、感知成本等外部变量来实证分析确定影响用户接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明均仁[11]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可访问性、导航、术语等变量分析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或从图书馆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角度进行研究,或从用户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角度进行研究,但同时考虑图书馆提供移动服务和用户接受移动服务两个角度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鉴于此,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信息服务的特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借鉴LibQUAL+TM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某些因素,尝试构建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评价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2.1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Ajzen(1985)在理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而初步提出的;1991年,Ajzen发表了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标志着该理论的成熟,他认为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用户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受到用户使用新技术时的态度(ATT,Attitude)、主观规范(SN,Subjective Norm)及感知行为控制(PBC,Perceived Behaviora Control)的影响;此理论为分析复杂的人类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12]。大量的研究证实该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个体在接受新的信息技术时的意向和实际行为,并且能显著提高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并且在各领域都具有适用性[13-14]。

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解释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态度是一种个体对执行某项特定行为的信念,用户对于移动信息服务,最终获得资源或服务所感知到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信息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移动信息服务中的随时随地可访问性是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15]。因此,用户感知到移动信息资源越充足、利用移动信息服务越便利,感知行为控制越强,其信息行为态度越积极[16]。

(1)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个体执行某一行为时所感知到的来自团体或社会的压力[17]。在移动信息服务中,是用户决定是否采用移动服务时,重要的或者影响很大的人对其采用行为的支持程度。移动服务环境、移动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周围人群大量使用移动服务等会影响用户是否采用移动信息服务。

(2)感知行为控制: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体执行某一行为时所感知到的困难或容易的程度[17]。在移动信息服务方面,用户感知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用户能够通过移动技术与终端更加全面、真实地体验与感知服务质量,因此移动信息资源的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以及检索系统的查全率、查准率等会极大地影响用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接受意向。

计划行为理论可能无法完全解释用户对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质量评价,因此本研究结合移动信息服务体系与特征及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寻找更具解释力的外部变量,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延伸和扩展,制定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移动信息资源服务质量评价

3.1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的信息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样本主要集中于西安科技大学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的在校师生。其优势在于高校用户愿意接受新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本次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1%。

3.2 指标权重的确立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指标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本研究利用加权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计算,从而确定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因素集、指标评判集权重值及分项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

3.3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模糊综合评价法[18]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模糊综合评判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对原本仅具有模糊和定性化特征的因素,经过某种数学处理,转化为定量评价。它的最大特点是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使得处理结果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客观性,即在定量与定性之间通过模糊数学的理论架起了一座桥梁[19]。

由于移动信息服务质量具有动态性特征,影响因素较多,识别困难,量纲不一,且具有多个层次,所以,选择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求得到一个关于移动信息资源服务的总体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1 确定评判对象

已知评判对象集X={x1,x2,…,xm},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U={u1 ,u2,…,un},这里就是通常所指的被评判对象的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对评判事物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判描述。

3.3.2 确定评语等级

选定评语等级论域V={v1,v2,…,vm},vi(i=1,2 ,…,m)就是具体的评语或者说评价等级,一般m∈[4,9],本文的测评等级分为四等:V=(优秀,良好,中等,差),对应的分数集本文取F=(95,80,65,50)。

3.3.3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3.3.4 确定评判因素权向量A

A是指标集U中各元素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的度量,表现为因素集U上的模糊权重向量,所以我们把A称为评判因素权重向量。记作A={a1,a2,…,an},ai为因素ui在总评判中的影响程度大小的量度。

3.3.5 单层模糊合成

R中不同的行反映了某个被评价事物从不同的单指标来看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用模糊权向量A将不同的行进行综合,就可得到该被评事物从总体上来看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即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3.3.6 二层次综合评判

对第一步划分中的5个子因素指标集R(即单层评判所得的B1~B5的结果)再按单层次综合评判的方法作综合评判,再由公式①进行评判得到的结果便是二层次综合评判的结果。通过上文知其权重分别为A,A=(0.261,0.236,0.204,0.168,0.131)(见表1)代入B=[A][R],即可求出最终评价结果(0.359 ,0.260 ,0.190,0.189)。

将模糊隶属度向评价分值转换,优秀为95分,良好为80分,中等为65分,差为50分,利用分值结果与隶属度进行计算,得出指标分值,其中B1为80.6分、B2为77.1分、B3为74.9分、B4为70.2分、B5为82.6分;最终评价结果为76.7分。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估结果分析

在第一层模糊评价中,可以看到各维度、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分析结果如下:

内容方面指标B1分值为80.6分,说明图书馆所提供的移动信息资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实效性较优。

检索系统指标B2分值为77.1分,可以看出,由于系统的不稳定以及不兼容等原因,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接受程度。

提供服务指标B3分值为74.9分,随着移动技术不断完善,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日益提高,由于缺少宣传培训,用户对移动服务方式和功能特征并不熟知,因此需要更加贴近用户感知价值的移动信息服务。

用户使用情况指标B4分值为70.2分,可见在用户接受移动信息服务时,成本感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移动信息服务的迅速推广与注重有用性和易用性并最大限度降低服务成本密切相关。

其他方面指标B5分值为82.6分,在个人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第二层模糊评价中,移动信息服务评价综合值为76.7,可以看出,该馆移动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整体综合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对需要改善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要重视移动项目建设,更应该重视后期的宣传和服务质量,提升服务的有效性,通过充分挖掘智能终端的特点,从而搭建更为完备的移动信息服务体系[20]。

4 结 语

移动信息服务是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变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兴领域,本研究在理论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指标体系,一方面为移动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提供了研究框架;另一方面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在新领域的应用。在实践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将图书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影响服务质量的重点因素上,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最大效率地提升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另外,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研究方兴未艾,尤其是在用户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值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76-87.

[2]赵杨.基于多维度多层次法的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4):86-91.

[3]赵春燕.基于AHP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86-91.

[4]HEGARTY R W J.Evaluating EBSCOhost mobile[J].Library HI TECH,2011,29(2):320-333.

[5]郭瑞芳.基于LibQual+TM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3,(6):25-27,58.

[6]严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87-89.

[7]HASHIM A S,AHMAD W W,AHMAD R.Usability study of mobile learning course content application as a revision tool[M].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Berlin,2011:23-32.

[8]SAHILU S S,AHMAD W W,HARON N S.Development and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platform independent mobile learning to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E,2010,4(4):1310-1321.

[9]廖.基于LibQual构建高校移动省略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59-62.

[10]余世英.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21-29.

[11]明均仁.基于TAM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1):45-51.

[12]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1991,50(2):179-211.

[13]AJZEN.Nature and operation of attitud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27-58.

[14]YAGHOUBI N M.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on line banking-an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9):159-165.

[15]KIM G,SHIN B,LEE H G.Understanding Dynamics Between Initial Trust and Usage Intentions of Mobile Banking[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9,19(3):283-311.

[16]刘漫.基于TPB的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39-44.

[17]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18]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69-249.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8篇

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典型应用;现状分析

1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用户规模的扩大,建立在移动通信网络平台之上、不受线路束缚的移动政务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全国诸多省区市投入应用,成为建设“效能政府、透明政府”的助推器,掀起了政务信息化的新浪潮。移动电子政务(Mobile Government,MG),是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新型电子政务模式,主要是指无线通讯及移动计算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诸如手机、PDA、Wi-Fi终端、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移动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成熟,使政府办公不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公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政府高效的服务,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改善对公民的服务提供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条件。

2移动电子政务的实际建设情况分析

与传统的电子政务模式相比,移动电子政务具有以下方面优势与特点:

改善政府办公环境,简化机构之间的沟通,实现移动办公。

政府内部用无线局域网组网,办公人员随时随地接入办公系统;在外人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通过GPRS、CDMA、WAP网络接入办公系统,不受地点的限制;另外可以用短消息进行各种即时通知,实现手机收发电子邮件、移动电子审批、移动信息发布、移动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加快现有办公流程,节省政府机构的运营成本。

将短信息平台和GRPS网络应用在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实现了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多种无线终端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换,从而使政府工作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更加方便与快捷,加快了现有办公流程。移动政务的应用,可以使工作流程更加灵活与弹性,同时由于电子化手段代替了许多人工化工作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日常运作的运营成本。

提高政府、领导的决策能力。

移动政务的应用可以协助政府领导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政府机构各职能部门、业务流程的运作情况,在宏观角度把握大局,从而提高了领导的决策力。

方便企业、居民与政府之间的通信,让政府办公真正面向社会。

企业或者居民除了可以使用PC接入互联网访问政府网站外,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访问政府移动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访问和办理各种业务。

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强大的备灾能力和安全性。

移动组网和无线访问固有的优越性使得移动电子政务具有灵活组网、无限扩充的能力,如果有线网络出现损坏,无线网络就可以发挥它灵活方便的优越性。另外,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和特有的加密解密算法保证充分的安全性。

塑造更富弹性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政府许多职能部门及机构,如国税、海关、公安局等部门应用短信通知、企业专线接入、警务查询等一系列的移动政务业务,极大地提升这些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民众的满意度,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3国外应用现状分析

自1890 年特思拉(Tesla)为无线通讯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无线电之父的马可尼(Marconi) 在1894 年第一次将无线信号传输到两英里外,移动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移动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也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使移动技术成为公共部门及业界关注的焦点。

利用移动技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及对移动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的重视,美国、挪威、芬兰、日本、英国、德国等国政府部门在军队、警察、应急救险、司法、民主参与、教育、社区服务、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方便了与公众的沟通以及公众参与,为公民提供了更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移动技术在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公共部门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老挝、孟加拉国、印度、柬埔寨、巴西、厄瓜多尔等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无线高速互联网连接、移动电话、社区电信中心,通过培训和小额贷款等方式鼓励这些项目的成长,给更多无法接触互联网的公众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又一个信息沟通渠道,提高了公众的生活水平。移动技术在扶贫和填补数字鸿沟方面的作用也逐步显现。

3.1英国游牧项目

游牧项目是由英国副首相办公室支持的,推动英国各地方政府利用移动技术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移动工作需要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搭建了一个各地方政府分享在运用移动技术改善公共服务的实践成果的一个平台,将各地方政府在移动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及实施成果进行总结,系统地组织和引导地方政府对移动技术在公共服务与管理方面进行系统试点应用,通过分享各地方政府在移动政务方面的经验,全面推动英国各地方政府通过移动技术应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公共服务。

⑴游牧项目研究方向

游牧项目的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着手,由六个地方政府分别牵头。六个研究方向包括研究及移动解决方案、业务案例开发、组织变革、技术、整合和无线联接。

①研究及移动解决方案

研究及移动解决方案研究由伦敦市格林威治区负责,该区政府和利兹大学商学院的研究机构合作,对移动计算领域内包括硬件、服务提供、应用方面的当前及未来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整体研究,并收集移动计算技术在地方政府中应用的情况,帮助各地方政府了解其他地方政府在这个领域的工作、并提供移动工作的最佳实践范例,为理论到实践以及移动工作的收益提供一系列的案例分析。

②业务案例开发

业务案例开发研究由诺维其市政厅负责,该研究主要成果是包括各种计算和分析工具的业务案例工具箱,为各地方政府提供移动工作项目实施的决策支持。主要面向业务主管、财务主管及地方政府的最高决策官员。

③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研究由伦敦市萨顿区负责,主要研究由于移动工作项目实施给地方政府组织变化带来的影响,移动政务对顾客服务、业务重组、跨职能工作、改善公众形象带来的机遇及推动力。

④技术

技术研究由北萨莫塞市政厅负责。主要是 对各种移动技术在不同任务及环境中的应用进行评估,为各地方政府选择技术方案提供了一个基与网络的知识库。该知识库包括目标技术框架蓝图(TTAB)、各种移动工作解决方案的技术需求和特性及一系列的分析工具。

⑤整合

整合研究由剑桥郡市政厅负责。主要是从事后台办公硬件及软件应用控制、远程网络与内网联接的研究。包括安全登陆、设备安全、用户认证、对内网办公服务及数据库保护(免受病毒等侵害)。

⑥无线联接

无线联接研究由伦敦市路易夏区负责。该研究方向主要是提供了一个为市政厅工作人员、居民、学生及工商业、地方战略伙伴(LSP)提供一个无线联接的方案框架。剑桥郡市政厅同时还负责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

⑵游牧项目应用示范

游牧项目还确立了公众与市议员互动、社会服务统一评估、街道容貌管理、iTex 短信解决方案、移动办公室、建筑控制、移动公墓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或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携带无线联接的平板电脑将公共服务直接带到工作一线甚至将服务直接带入公民家中;或通过手机短信为公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或与公民进一步的互动沟通;或通过移动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视频监控系统(CCTV)的结合大力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些示范项目不但要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步骤,而且还要提供一个关键问题列表供其他地方政府学习,提供一个概念到实践的全套解决方案。

3.2 瑞典移动政务

在瑞典,移动技术已经被政府广泛应用,用以实现和公众的各种交流。移动技术为政府办公和公众带来了哪些便利?又有哪些成功的应用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呢?在一个88%的人口都已拥有移动电话的国家,大部分的公共团体都已经在利用这种技术办公,或者正打算利用。瑞典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还有许多地方权力机构都已经在使用短信和公众进行交流。不过,这种方式并不适于所有的事务,此外大量的短信也可能会使手机用户应接不暇。

瑞典国家税务局是移动政务的一个先锋。目前,全瑞典700万纳税人中已经有9万多完全通过移动电话来办理年度纳税手续。税务局提前向纳税人寄上应纳税款的表格,纳税人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互联网,如今还有文字短信,向税务局进行确认就可以了。税务局局长AlfNilsson认为,瑞典的国民们有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纳税的愿望。“如果邮寄信件,每个纳税人要花费6克朗的邮费,政府也一样。采用电子方式后每封确认信往复可以总共节省13克朗。”

移动技术同样也为瑞典海关总署节省了运转成本,并为公众节约了费用。在一项名为“瑞典门户”(GatewaySweden)的项目中,货车司机利用移动电话来为自己的货物清关,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就像一个无需停靠的商店,司机只需驾车从这里通过。”海关总署署长LarsKarlsson说。司机们在行驶过程会收到一条短信,通报他们货物已经清关,同时提供一个查询号码以备停车检查时使用。在海外度假的瑞典人可以给海关发短信,查看他所享受的免税额度。GSM网络可以自动鉴别出手机用户所在国家,所以人们甚至无需说明自己身在何处。

斯德哥尔摩市政府正在制定一整套“移动城市”服务项目,包括为看护工人、通勤人士以及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不是什么高科技项目,其目的只在于为公共问题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该项目的负责人KristinaLundevall说。在该项目下,城市的任何部门都可以申请一部分政府预算,金额约为500万克朗。

“移动城市”目前已经提供的服务包括:

管理学生的缺课、旷课。在一些中学,学生可以通过向一个自动系统输入他们的ID号以及四位代码,告诉老师他将缺课。老师也可以通过系统向没有到校的学生的父母发送通告信息。

管理看护工人的日程安排。家庭护理的护士和其他工人可以在网站上拟定自己的时间表,如果某人的时间安排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发送信息给其他具有相同技能的人,直到找到一个替代者。

向斯德哥尔摩的8万名学生提供最新的消息,例如取消讲座和最新的时间安排等。

通过司机的手机通报交通信息的服务也即将投入运行。

这些移动政府的概念并不都是全新的。瑞典的“移动政务”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这些服务推广的广泛程度以及从中积累的经验。因为这两方面做得不好,会使一些经理人认为在更广阔的领域推行移动技术的应用并不可行。

4国内移动政务典型应用

目前,不少省市政府都正在利用手机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实现部门移动办公、公务员即时沟通等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任务。

2005年12月31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在市信息化城市指挥中心轻触屏幕,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北京市在推广北京市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创新GBCP和谐管理模式,在北京市建立市、区两级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该系统简称“1+8”,是在北京市城八区建设各自独立的城市管理的监督、指挥中心,同时在北京市市政管委建立综合协调、指挥中心,通过政府专网对接形成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并最终与北京市所有城市管理相关委、办、局以及公共服务企业实现联网,是我国第一个率先建成的覆盖大部分城区范围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

浙江移动通信公司为杭州市政府提供了市长热线短信平台全面解决方案,杭州市民遇到难题除了打市长热线之外,还可以马上发送手机短信到“12345”市长公开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向市长反映,避免了以往“12345”市长热线拨打难的问题。广州移动通信公司为广州市政府提供了基于SMS短信、WAP手机上网和GPRS专线接入等方式的政府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并在公安、水利、交通等政府部门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大连市政府目前正在使用政府内部移动办公系统,通过政府短信服务平台,公务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与手机短信联动,一旦收到邮件,就会得到手机短信通知、并且知道是谁发的,以便及时回复。江苏省太仓市公安局的警务信息能够通过公安无线网络平台进行传递,警务人员随身携带一种特制的PDA,在排查犯罪嫌疑人员和处罚违章车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例如,对于可疑人员,警务人员可以根据其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即时查询此人的档案数据, 马上确定此人是否是在逃犯、犯罪嫌疑人等。

5结束语

移动电子政务在美国、英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方便了与公众的沟通以及公众参与,为公民提供了更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在国内移动政务也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成功应用,并逐渐渗透到省、市、县各级政府,深入到税务、海关、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但是不能否认,移动政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相关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面临着不少挑战:移动政务系统尚未形成规范的解决方案和模式、各地方政府对政务信息化的需求各异、涉及公众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等。当前,移动政务这把火刚刚点燃,但是在政府、运营商、用户的强力助燃下,不久势必成燎原之势,成为电子政务的中坚力量,引领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吉义.2006-2010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Z].CSAI,2006.

[2]吴吉义等.电子政务前沿、实践与案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姚国章.电子政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第9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旅游者;时空行为

一、引言

随着移动搜索技术及3G手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手机搜索和预订旅游产品,移动互联网日渐成为网络旅游信息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移动网络下旅游者的时空行为的研究,力图解构旅游者在移动网络时代下行为模式。

二、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目前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研究以旅游者空间移动和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研究为主,侧重于解释不同尺度上的空间行为模式,包括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地区尺度等[1]。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大多集中在时间地理学和信息工程领域[2]。1999年学者朝仓康夫利用移动手持设备为手段对100名被访者进行了首次时空数据采集用于旅游者游憩行为分析。同时他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路径分类。学者绍瓦勒和伊萨森通过GPS进行数据采集,对以色列阿克古城旅游者的案例研究,并通过序列比对方法对景区内旅游者的行为模式进行聚类,并对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3]。我国学者黄潇婷博士通过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了旅游者行为研究,提出了“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理论框架”[4],以颐和园旅游者调查日志为数据做了案例研究[5]。

随着移动网技术的普及,旅游者旅游时空行为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除了位置信息外,旅游事件及相关信息搜寻和旅游事件心情等信息分享也成为旅游者时空行为的重要内容。受移动设备和网络的特殊环境限制,对移动网络中旅游相关信息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从而对旅游者旅游时空行为模式的重新界定,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者时空行为。

三、移动互联网的特性

在移动互联网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使用移动服务,从而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用户可实时获取信息或服务,从而提高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同时移动网络还能提供用户当前所处的背景(地理位置、需求等)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或服务,如SNS社交应用,各类旅游APP。同时大量的用户参与性数据也关联旅游评价,如各类点评和反馈。

然后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也导致了其易受到攻击和信息破坏等系列安全问题,对于个性化采集信息与个人隐私等问题也是学界和业界公认的瓶颈。因而用户对移动网络服务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尤为关注。具体表现为情境提供、安全风险和隐私风险等因素。由于个人价值观、需求、偏好和使用情境的不同,消费者将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感受到不同的价值[6]。如对由于移动安全体系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消费者担心交易的风险,因此,对移动网络信任度很低,这将影响其使用行为和购买。

相对于传统旅游者数据源来说,移动互联网里包含的数据及相关的应用更加丰富,质量也非常高,结合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的分析建模也为可能,预测性分析也更接近真实数据。应用的范围可以包括旅游消费市场,旅游流空间及趋势,旅游容量预测和旅游者行为模式模拟等。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

在已有文献和实证研究中,时空行为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考量特定空间内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时,将空间,时间,活动和路径信息纳入研究范围[5],将旅游者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为核心研究内容,通过路径信息来关联其组合关系[5].本文通过旅游者搜寻旅游信息源的角度,将旅游信息内容与旅游者事件合并,将旅游者所处的位置和旅游信息内容相合并,将旅游者所在位置与旅游者事件相合并,从而剖析出在移动互联网下旅游者的时空行为模式。

在研究方法上,借助搜索引擎、网页监控、眼球跟踪、屏幕捕捉等软件工具,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试点研究等方法,以及文本挖掘、过程追踪和有声思维记录等网络技术获取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与数理统计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一)旅游者事件对旅游信息内容的影响。

借鉴已有信息查询动机与行为研究成果,加强旅游者事件容与旅游者时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重点关注不同群体旅游事件差异,旅游事件对旅游相关信息内容偏好、搜寻策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我们发现旅游者移动网络数据在内容上,涵盖了网络旅游信息需求与搜寻动机、搜寻内容偏好、搜寻行为特征、搜寻者特性和网络旅游信息源等大领域。我们得出移动用户会从经验和技术角度来剖析移动数据源,通过有用性和易用性,结合评论和反馈,来判定旅游信息与旅游事件相关联。

(二)旅游者旅游信息检索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旅游信息检索行为受到个人特性、搜寻动机、搜寻成本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旅游信息检索行为涉及网络环境和技术层面,应基于搜寻主体与客体的视角,加强旅游信息检索行为的内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包括个人特性、文化背景、旅游经验和搜寻经验对搜寻行为的影响以及搜寻过程中的障碍感知等。旅游者旅游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对移动互联网旅游数据的设计和展示有很好数据借鉴作用。

(三)旅游者时空路径与移动网络信息之间的关系

路径是旅游者在不同目的地节点间的移动线路。Lue指出旅游者在目的地路径的选择受旅游者动机和利益诉求的影响[4],但其它影响因素如节点直接联结程度、潜在路径上景观质量、交通方式、旅游标识物位置等均会影响旅游者对路径的选择[4]。对于目的地旅游而言,路径具有方向性,即出游路径和返回路径经常是不重合的。因此通过对旅游者时空路径参数为基础,参照移动网络数据源的真实,海量,精确的特点,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位移流向与移动计算,可以进行旅游者数据分析和归纳旅游者行为规律。

(四)旅游者时空行为的过程化研究

由于移动技术的数据源能直观的描述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情况,通过SNS应用可以了解到旅游者主观的一些感受和分享。对于旅游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方式有了新的渠道。同时将数据关联到旅游六要素各个关键环节,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都会有很好数据参考价值。

五 、结论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下旅游者时空行为的研究,将对今后旅游者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但目前对移动数据源的深入挖掘和相应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还有待研究探索。如何解决移动网络安全风险,隐私风险等一系列瓶颈问题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