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09 05:17:15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1篇

一、系党课的工作

(一)培训目的

入党积极分子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加强思想理论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发挥自身作用,从而在各方面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二)培训情况

1、政法系分党校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地培训了四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团支部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推优。团总支讨论确定推荐名单后,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团员入党推优表》,并由团总支书记填写团总支意见。

2、制定每学期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第3周、第18周分别将培训名单、培训工作小结报学院党校。

3、分党校由院党委组织部和政法系党总支委员有针对性的以专题讲座、讲座交流、自学等形式进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以培训课程的出勤率与结业成绩相结合,全面的进行最终考核。同时,认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按时填写考察意见。

(1)政法系党总支李洪君书记主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潘荣新副书记主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简史及组织机构、运作方式及其状况,并结合现实,讲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3)吴进委员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楷模。

(4)在第四期分党课,院党委组织部的萧炽成老师为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了我院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

4、分党校开课期间,由团总支的成员完成如下工作:

(1)进行教室申请及管理

(2)相关活动的策划和落实,如院党委的萧炽成老师指导第四期入党积极分子。

(3)做好课堂考勤和纪律

(4)进行结业考试的监考工作,通过综合考核,提交系党总支考核报告

(5)配合系党总支做好党课结业证书。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上交系学生党支部填写支部意见。

5、在本年度,政法系分党校于2006年10月19日至12月7日开展了第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学员113人,综合考核通过率为95%;于2007年3月29日至5月17日开展了第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学员81人,综合考核通过率为98%.

二、院党课的工作

(一)本年度,系团总支均于每学期开学第3周将列为发展对象的人员列入《发展党员计划表》,报院党委组织部备案。严格按照院党委组织下达的确定发展对象的标准,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接受院党课的培训。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支部要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

(二)根据院党委组织部的院党课名单,确定本系的院党课的小组长。

(三)密切配合院党委的工作,及时通知发展对象参加院党课培训及相关活动。

三、发展党员材料整理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是对入党积极分子一个长期的考察过程。在一年来,团总支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

(一)新生入学,团总支进行了动员发动工作,新生入学的第二个月,即有165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我系新生总人数的94.3%.

(二)团总支积极配合系党总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及时指导发展对象的材料整理,并且进行认真的审查。

(三)入党材料和转正材料上交系党总支审查之前,由团总支的成员完成的工作:

1、指导发展对象完善其入党材料,以及预备党员的转正材料

2、认真审查入党材料和转正材料。针对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知识文字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3、对于不合格的材料,退回发展对象及转正的预备党员,并指导其进行认真的修改。

4、入党材料与转正材料通过团总支严格的把关审查,再由系党总支的通过审查,上报院党委组织部。

(四)本年度,共发展党员85人,预备党员转正共有57人。

(五)本年度,共转移政法系毕业生学生党员组织关系59份,及时将材料交由学生处转给毕业生去向地党组织。专升本学生党员共有7名。

四、政法系党员队伍状况

06级新生共有党员2名,占06级新生比例为1.1%;05级共有党员10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04级共有党员63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19.1%;03级共有党员41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6%。

五、政法系团总支日常党务生活

政法系团总支党务工作接受系党总支的领导,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工作。除了做好系党课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院党课发展对象的培训工作,以及发展党员工作之外,还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本年度,完成了两批政法系学生党员党费的收缴工作,上交院党委

(二)完成了2006年10月份的党日活动,内容为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做好宣传备案工

作。同时,通过墙报、征文和党团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理论知识,使更多

的同学接受党的教育,提高党性,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三)做好政法系党总支的量化考评工作,党务材料的保存、整理备案。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2篇

2、学习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有利条件,学习、宣传和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激发广大同学的政治热情,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3、学习小组原则上由学生自己组织、自我管理,各级党组织有义务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学习小组以党课为主要培训手段,并充分结合辅导讲座、座谈会、观看电教片等多种活动形式,其中集中授课不少于12学时。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对发展对象在组织发展前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党的基本知识的集中培训,是党员发展工作中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要让培训对象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和手续。通过培训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信念,明确努力方向。

3、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由党校和院系部总支负责组织,双向分工负责。党校主要审查、制定年度培训的计划并抓落实;确定和调整培训内容,提供培训师资;负责学员结业考核与发证工作。院系部总支主要提出年度培训初步计划,并具体负责办班计划实施,包括学员资格审查,建立班团组织,联络任课教师、安排教学进程、班务和学员学籍管理等。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活动、观看电教片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授课时间不少于24学时。

三、预备党员培训

1、预备党员培训是对新发展党员进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是对新党员进行的较全面、深入的再教育过程。

、预备党员培训要使新党员在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3、预备党员培训由党校统一组织,必要时与有关党总支联合组织。预备党员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活动、参观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授课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四、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工作的领导

1、党的基本知识培训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党校要针对培训对象、要求、内容的不同,采取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实施的办法,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建立一支政治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对院系部总支工作的指导,定期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各方面教育培训工作。

2、院系部总支负责具体指导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并积极配合和参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训。总支要指定人员负责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工作,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42-02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学员学习和理解党的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端正学员入党动机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学员党性修养的锻炼过程。抓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对高校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党的事业和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对象

近年来,参加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人数逐年上升。以某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例,2009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51名,其中学生647名,教工4名;2010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58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35名,其中学生2 293名,教工7名;2011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241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86名,其中学生2 551名,教工13名;2012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323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15名,其中学生2 731名,教工7名。由此可见,由于高校对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视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

(二)培训方式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对入党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40学时),并指出:“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1]这一规定,正是各高校党校制作党课课表和制订培训计划的依据,也体现了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组织发展方针。培训方式通常包括专题讲座、自学、班级讨论等。近年来,很多高校党校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培训环节,如社会实践锻炼、红色文化教学参观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党校的培训课程不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新增了红色文化教育板块,而且在实践活动上也要求开展相关的素质拓展活动、实践锻炼活动(如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山历史陵园等),以增强学员对党的直观认识和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三)工作流程

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个培训流程包括制定培训方案、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分班和编班、确定党课时间、地点和上课教师、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学员上课和考试、批改试卷、评选优秀学员、制定结业文件、制作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书等环节。尽管学员的培训时间在五天左右,但是准备培训的过程是较长的。以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为例,在报名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培训数据学员相关信息会经常出现一些变化或失误,所以通常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或确定的,常常会出现反复确定几次的现象,甚至还有在培训结束后做出修订的情况。

(四)设立分党校

设立分党校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500人以上的学院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该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二是由于地域性因素,院与院之间距离较远,集中培训难度较大,也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分院党委书记担任。设立分党校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由各分校具体承办,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教室和任课教师都由分党校自己安排,但培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试试卷由党校统一规定、统一要求、统一发放,最后统一改卷、统一审核、统一颁发党校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分党校培训的具体工作要有指定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专人负责。党校对分党校实施全面的督促和指导。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培训质量下滑

足够规模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就以上党课迟到的现象来说,在从前是几乎不存在的问题,而现在迟到是常事。党校指导教师一再强调党校培训纪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迟到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还有缺旷的现象。再就党校考试的问题来说,从前考试是闭卷,考试纪律非常严格,作弊、代考之类的现象少之甚少;而现在,考试是开卷,缺考、代考的事时时发生。可见,如果一味强调学员的数量,势必会导致培训的质量和学员对党的认识水平不断降低。

(二)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学员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一部分学员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盲目性。有的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就业,有的是为了有一个党员称号,有的是父母强迫所致,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员入党动机不纯导致这些学生上课迟到、讲话、玩手机,消极对待,有的甚至不认真对待党校考试,出现缺考、代考等违纪现象。由于学员入党动机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对党的理论学习显得比较被动,把理论知识的学习纯粹看作是一种形式,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够。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学员对党的基本知识是极度缺乏了解的,政治觉悟较差,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党校班主任流动性很大

各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都是由党校班主任担任,而党校班主任是由各院(系)的学生支部书记具体担当。他们多是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管理和指导学员。有的刚刚熟悉工作便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上,工作缺乏连续性;有的是刚刚接手,对工作还不够熟悉。因此,党校班主任的流动性很大,业务不精,这势必会影响对学员的管理力度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

(四)时间、教室及任课教师具有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培训人数越来越多,所使用的教室必须是大教室(如阶梯教室、多功能厅教室),才能容纳培训庞大的数量。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上课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高校上党课都是在周末借用学生教室来进行培训。但是在周末由于学生上课(如选修课)、各种考试(如医疗公共卫生考试、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等)及各种培训课程等。因而,党课时间的确定会出现一变再变的情况发生。上课时间一旦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上课地点的变化。但上课地点的变化又不完全受时间的支配,还有上述一些外力因素的影响。此外,党校教师也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由于党校任课教师一般都是聘用校内专家教授如各学院党总支书记,而他们本身所肩负的教学任务、行政管理工作等工作原因以及个人原因等也会使得部分任课教师的确定发生变化。所以,党课在时间的选择上、教室的确定上和任课教师的聘用上经常会出现更换和反复修改的现象。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党校培训的进程和效果,还会使学员对党校培训班产生不严肃、不认真的感觉。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解决措施

(一)控制学员数量

批量式的发展学生党员,是降低学员质量和影响党校培训效果的直接诱因。从各院(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开始报名起,就应该严格把关。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写了入党申请书或是所有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都应该送进党校参加培训,而是应该控制在一定学生党员数量的比例下,把那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各院(系)党总支一系列的选拔、考核和择优等程序之后,再报上党校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能避免这种批量式的发展,又能让学员的质量提高,增加党校的威严和严谨。

(二)严格管理培训

在整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期间,严格考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首先是对班主任严格要求。只有先把班主任抓好,才谈得上管好学生的日常培训;其次,严格学员考勤。学员上课不能迟到,缺旷一次,自学讨论、社会锻炼一次不参加,就取消本次培训资格。再次,严格考试纪律。缺旷一次、没有修完党课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者,一律不颁发结业证。

此外,建立、健全党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党校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党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党校培训工作的需要,可以制定《党校指导教师职责》、《党校班主任职责》、《上课教师职责》、《党校考试规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考核表》等相关文件。总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党校培训工作得到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严格要求,严格考勤,严格管理,才能达到党校培训的效果,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促进党校教育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党校教师队伍。党校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及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第二,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综合素质。在讲授过程中,能胜任教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第三,整个教师队伍由各院(系)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或党总支书记构成。他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都是中共党员,具有高级职称。党校任课教师在党校的课程可以列入本人教学工作量。

(四)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培训方式要注重形式上创新,增强培训效果。要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培训,使培训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上课质量和培训效果。除了请校内专家教授上课之外,还可以聘请校外先进人物、优秀人物等做报告和讲座,现身说法,使培训更加生动、更有现实意义。社会实践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党校的重视,组织一至两次的参观,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感知革命历史和民族英雄,能够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革命战争的认识和理解,直观地了解民生和国情,使培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4篇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学员学习和理解党的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端正学员入党动机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学员党性修养的锻炼过程。抓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对高校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党的事业和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对象

近年来,参加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人数逐年上升。以某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例,2009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51名,其中学生647名,教工4名;2010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58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35名,其中学生2 293名,教工7名;2011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241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86名,其中学生2 551名,教工13名;2012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323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15名,其中学生2 731名,教工7名。由此可见,由于高校对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视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

(二)培训方式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对入党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40学时),并指出:“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1]这一规定,正是各高校党校制作党课课表和制订培训计划的依据,也体现了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组织发展方针。培训方式通常包括专题讲座、自学、班级讨论等。近年来,很多高校党校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培训环节,如社会实践锻炼、红色文化教学参观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党校的培训课程不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新增了红色文化教育板块,而且在实践活动上也要求开展相关的素质拓展活动、实践锻炼活动(如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山历史陵园等),以增强学员对党的直观认识和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三)工作流程

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个培训流程包括制定培训方案、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分班和编班、确定党课时间、地点和上课教师、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学员上课和考试、批改试卷、评选优秀学员、制定结业文件、制作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书等环节。尽管学员的培训时间在五天左右,但是准备培训的过程是较长的。以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为例,在报名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培训数据学员相关信息会经常出现一些变化或失误,所以通常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或确定的,常常会出现反复确定几次的现象,甚至还有在培训结束后做出修订的情况。

(四)设立分党校

设立分党校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500人以上的学院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该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二是由于地域性因素,院与院之间距离较远,集中培训难度较大,也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分院党委书记担任。设立分党校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由各分校具体承办,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教室和任课教师都由分党校自己安排,但培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试试卷由党校统一规定、统一要求、统一发放,最后统一改卷、统一审核、统一颁发党校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分党校培训的具体工作要有指定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专人负责。党校对分党校实施全面的督促和指导。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培训质量下滑

足够规模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就以上党课迟到的现象来说,在从前是几乎不存在的问题,而现在迟到是常事。党校指导教师一再强调党校培训纪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迟到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还有缺旷的现象。再就党校考试的问题来说,从前考试是闭卷,考试纪律非常严格,作弊、代考之类的现象少之甚少;而现在,考试是开卷,缺考、代考的事时时发生。可见,如果一味强调学员的数量,势必会导致培训的质量和学员对党的认识水平不断降低。

(二)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学员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一部分学员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盲目性。有的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就业,有的是为了有一个党员称号,有的是父母强迫所致,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员入党动机不纯导致这些学生上课迟到、讲话、玩手机,消极对待,有的甚至不认真对待党校考试,出现缺考、代考等违纪现象。由于学员入党动机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对党的理论学习显得比较被动,把理论知识的学习纯粹看作是一种形式,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够。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学员对党的基本知识是极度缺乏了解的,政治觉悟较差,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党校班主任流动性很大

各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都是由党校班主任担任,而党校班主任是由各院(系)的学生支部书记具体担当。他们多是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管理和指导学员。有的刚刚熟悉工作便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上,工作缺乏连续性;有的是刚刚接手,对工作还不够熟悉。因此,党校班主任的流动性很大,业务不精,这势必会影响对学员的管理力度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

(四)时间、教室及任课教师具有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培训人数越来越多,所使用的教室必须是大教室(如阶梯教室、多功能厅教室),才能容纳培训庞大的数量。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上课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高校上党课都是在周末借用学生教室来进行培训。但是在周末由于学生上课(如选修课)、各种考试(如医疗公共卫生考试、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等)及各种培训课程等。因而,党课时间的确定会出现一变再变的情况发生。上课时间一旦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上课地点的变化。但上课地点的变化又不完全受时间的支配,还有上述一些外力因素的影响。此外,党校教师也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由于党校任课教师一般都是聘用校内专家教授如各学院党总支书记,而他们本身所肩负的教学任务、行政管理工作等工作原因以及个人原因等也会使得部分任课教师的确定发生变化。所以,党课在时间的选择上、教室的确定上和任课教师的聘用上经常会出现更换和反复修改的现象。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党校培训的进程和效果,还会使学员对党校培训班产生不严肃、不认真的感觉。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解决措施

(一)控制学员数量

批量式的发展学生党员,是降低学员质量和影响党校培训效果的直接诱因。从各院(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开始报名起,就应该严格把关。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写了入党申请书或是所有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都应该送进党校参加培训,而是应该控制在一定学生党员数量的比例下,把那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各院(系)党总支一系列的选拔、考核和择优等程序之后,再报上党校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能避免这种批量式的发展,又能让学员的质量提高,增加党校的威严和严谨。

(二)严格管理培训

在整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期间,严格考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首先是对班主任严格要求。只有先把班主任抓好,才谈得上管好学生的日常培训;其次,严格学员考勤。学员上课不能迟到,缺旷一次,自学讨论、社会锻炼一次不参加,就取消本次培训资格。再次,严格考试纪律。缺旷一次、没有修完党课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者,一律不颁发结业证。

此外,建立、健全党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党校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党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党校培训工作的需要,可以制定《党校指导教师职责》、《党校班主任职责》、《上课教师职责》、《党校考试规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考核表》等相关文件。总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党校培训工作得到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严格要求,严格考勤,严格管理,才能达到党校培训的效果,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促进党校教育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党校教师队伍。党校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及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第二,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综合素质。在讲授过程中,能胜任教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第三,整个教师队伍由各院(系)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或党总支书记构成。他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都是中共党员,具有高级职称。党校任课教师在党校的课程可以列入本人教学工作量。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2013年9月,全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对新形势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和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是全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党员队伍的主要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效果将关系到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影响党组织的先进性。高校党校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相关精神,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进行改革,适当控制培训规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做好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校两级党校模式的形成与普遍做法

1999年以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政治上追求进步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也逐步扩大,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任务也日趋繁重,原有的党校培训模式已无法适应日益壮大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满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要求,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各高校党校在原有校级党校基础上,陆续在各院系成立了分党校即二级党校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逐渐形成了入党积极分子两级党校培训模式。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党校教育研究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85%的高校成立了二级党校。①

二级党校是校级党校的分支机构,接受学校党校和二级党委双重领导,是各院系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是全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调研了解,二级党校成立后,学校党校和二级党校基本实行统分结合的办学模式,其中学校党校主要负责对二级党校进行宏观指导、管理、监督和考核,对教学计划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备案,不再具体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分党校则在学校党校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内容,统一结业证书等原则指导下,具体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此外,有的高校还统一了教学大纲,统一聘请师资,统一考核内容。教学形式上,二级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一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其中理论教学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政策方针的教育,实践环节主要是由学院组织或学生自发开展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活动。

二、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党校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级党校成立以来,在扩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规模,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二级党校也存在若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和效果。

1.二级党校培训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各二级党校主要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对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展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纪律、指导思想及入党动机与条件等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及最新形势政策教育,除此之外,其它的教学内容较少。教学内容涉及面窄,内容也较为单一,而且教学大多停留在介绍层面,就理论而理论,联系时事热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少,讲解不够深入、生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性,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性差,学生人在教室,心在其他,致使学生出勤率高,抬头率低,听课效果不佳,课堂质量较差。

2.二级党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党校由于培训的阶段性,很难拥有专职教师,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则缺乏系统性和专一性。②兼职授课教师大多为本校的党政领导干部、“两课”教师和各院系的党委书记、副书记以及辅导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忙于繁重的日常事务,基本没有太多精力研究和思考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有的院系师资紧张,党课教师甚至由大量的辅导员担任,他们有的非专业出身,工作阅历较浅,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案例素材掌握不多,只能讲述基本内容,讲解不够深入,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3.二级党校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近年来,各二级党校重视实践育人作用,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组织开展了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实践教育环节存在若干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是稳定的实践基地数量偏少,严重制约了各二级党校有效开展实践教育环节授课;二是实践基地种类单一,目前各二级党校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教育的基地主要为党史党性教育类和志愿服务类,种类偏少且较为单一;三是社会实践教育参观考察多,志愿服务、体验教学、调研讨论少,影响了实践教育的效果;四是社会实践组织管理考核不规范,由于各二级党校每期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人数较多,因此社会实践只能分散组织,实践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

4.二级党校排课时间较难协调

高校实行两级党校办学模式以来,二级党校培训班规模相应变小,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一般每次只开一个班,每堂课一般只安排一讲,固定一个时间,但培训班学员来自不同年级专业,每名学员课表安排又不尽相同,党课安排易跟专业课程安排发生冲突,甚至出现学生逃课或代课现象。此外,二级党校教师多为兼职,他们自身有教学任务或工作安排,教师空余时间与学生无课时间未必一致,而且一旦该教师临时出差或有其他任务等就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5.二级党校办学经费较为紧张

目前,各高校二级党校一般会设立一定的办学经费来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但就全校而言,二级党校较多,学校党校和各院系党委投入经费有限,仅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没有能力挖掘优质教学资源,如聘请外来高水平师资或大规模组织大学生外出实践等,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时期做好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二级党校必须根据中央新的精神和要求,做出改革和调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笔者认为,今后学校组织部门需要进一步发挥统一协调、统筹管理的作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集有限资金,优势力量,办优质培训,努力提升学校二级党校办学水平,为高校党员队伍提供可靠的后备力量。

1.挖掘各方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在党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必须要首先建设好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学校二级党校要坚持开门办学,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办学资源,整合校内外专家学者队伍,建立优质师资库。一要发挥学校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选聘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欢迎、热爱党的事业的“两课”教师担任党校兼职教师;二要善于借势办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党校联系,选聘地方党校中专心研究党校教学工作,教学水平相对较高,授课效果较好的专职教师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兄弟高校党校联系,坚持优秀师资互聘互用;三要重视教师培养培训,要积极借鉴学校对专职业务教师培训的先进理念和做法,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讲课比赛、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党课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四要加强教师教学考核,对党课教师实行聘任制,定期进行考核,激励教师加强党课教学研究,同时对学员普遍反映授课效果差的老师不再进行续聘。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课培训内容

合理设置入党积极分子理论课程体系,坚持把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政策方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党的最新形势政策,通过培训,使要求入党的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懂得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教学时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密切联系实际,引入时事热点,此外还要结合大学育人使命和高校专业特点开展形势政策、学生责任、专业精神以及素质拓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

3.重视实践育人作用,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教育

将实践的理念融入大学生党校教育的全过程,既是党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又是党校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所要求的,同时还是当代大学生所希望的。③一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以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由学校牵头积极在学校校内和周边建立一批稳定的、多类别的主题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二级党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各二级党校结合实际,拓展资源,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并进行共建共享。二要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提高社会实践环节的教育效能,各二级党校要做好每期培训社会实践计划,围绕实践主题、时间安排、活动形式、实践效果、组织管理及安全保障等认真制定实践方案,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做好认证评价工作,确保实践教育质量。

4.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进一步科学设置党课培训规模和时间

一要合理安排每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人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学校每年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科学测算每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总量,以此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次。笔者认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应坚持中小班化,规模不易过大,若培训人数较多,同期可安排多班授课,以确保党课的授课效果。二要根据学生目前学业课程特点,进一步调整党课授课时间,尽量保证学生能够按需上好党课。适当增加同一门党课授课次数,适当调整党课授课时间。同时,引入选课系统,每门课设置多次,学生可根据自己课表和党课安排,自主选择党课授课时间,解决学生党课与专业课冲突的现实矛盾。

引文注释

①唐建华,张国平,郭飒飒,等.全国高校党校建设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建议[EB/OL].(2012.08.08) [2013.11.16].71party.csu.edu.cn/show.asp?id=2623.

②甘小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党校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10(6):68-70.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6篇

1、党章学习小组是对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广大青年学生在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2、党章学习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有利条件,学习、宣传党章和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激发广大同学的政治热情,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3、党章学习小组原则上由学生自己组织、自我管理,各级党组织有义务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党章学习小组以党课为主要培训手段,并充分结合辅导讲座、座谈会、观看电教片等多种活动形式,其中集中授课不少于12学时。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对发展对象在组织发展前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党的基本知识的集中培训,是党员发展工作中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要让培训对象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和手续。通过培训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信念,明确努力方向。

3、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由党校和院系部总支负责组织,双向分工负责。党校主要审查、制定年度培训的计划并抓落实;确定和调整培训内容,提供培训师资;负责学员结业考核与发证工作。院系部总支主要提出年度培训初步计划,并具体负责办班计划实施,包括学员资格审查,建立班团组织,联络任课教师、安排教学进程、班务和学员学籍管理等。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活动、观看电教片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授课时间不少于24学时。

三、预备党员培训

1、预备党员培训是对新发展党员进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是对新党员进行的较全面、深入的再教育过程。

、预备党员培训要使新党员在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3、预备党员培训由党校统一组织,必要时与有关党总支联合组织。预备党员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活动、参观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授课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四、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工作的领导

1、党的基本知识培训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党校要针对培训对象、要求、内容的不同,采取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实施的办法,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建立一支政治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对院系部总支工作的指导,定期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各方面教育培训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7篇

关键词:网络党校;课程体系;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37-04

一、背景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党校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主要阵地。党校课程是党校教学、培训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党员各个阶段的学习与工作,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特点。随着多年的课程建设与实践,高校课程已经形成了包含政策法规解读、理论教育、实践锻炼、能力培训在内的多种内容,在课程组织形式上逐步形成了校级党校和二级党校(学院)的分级建设模式,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党校的教学效果。然而,高校党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党校课程建设方面带来了新契机,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丰富多样,学习方式灵活、个性化,交流互动更加广泛深入,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高效,使得 “网络党建”成为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因此,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构建网络党校,围绕高校党校建设进行网络党校课程体系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课程的实施,对高校党校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

高校党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党校教育培训的效果,发挥高校党校教育职能,也是适应时展趋势的需求。在长期的实践中,高校党课主要以课堂、讲座等讲授的形式开展,在实施意义、实施方法、课程内容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有研究者从党课课程化改革的角度对党校新的教育培训模式[1]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训班的教学,开设了党课公共选修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有研究者以课程论为基础,结合党校教学的任务和特点,探讨了党校课程的建设方法论,分析了党校课程建设的模型,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把课程体系归纳为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党性锻炼、能力培训、文化修养、保健五大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中包含不同模块,每个模块还可以包括若干专题[2]。朱俊英等人结合党校培训实践[3]总结了党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并提出了党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党性锻炼、能力培训、文化修养五个方面的课程体系。总体看来,各级党校围绕党员教育、培训建设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但是可利用率、可共享率不够理想,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党校课程学习形式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灵活度和个性化程度有限。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党校党课教学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调查表明,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推动党校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建设[4]。不少研究者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开发[5] [6]。围绕高校网络党校的课程建设,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升党校教学水平提出策略与建议[7]。也有研究者针对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和结构内容特点,提出了一个包括学习引导帮助系统、理论学习、资源学习、时政热点分析、在线辅导以及考核体系等内容的“主导-主体”型网络课程结构[4]。何莉辉从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角度,确定了适合网络学习的党课教学活动,提出了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党课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8]。北京市教育工委建设了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与高校教师党员的在线学习系统,其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与考试系统主要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包含在线课程学习与测试等核心功能。北京市高校教师党员在线(地址: http:///cms)主要为高校教师党员提供时事新闻、学习园地、支部在线、专家观点、影视精品、生活导航在线学习空间。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校网络党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应用较少,并且偏重于宏观论述与经验总结。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主要围绕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网络党校系统建设展开,更加关注网络技术的实现与应用。已投入使用的在线学习系统,难以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学校需求,尤其是师生面临校内校外多个系统,用户体验有限,系统间数据互通难度大。党校课程根据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更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研究。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互动与共建共享的技术日益成熟,更需要在网络党校课程建设中予以适当的考虑。

三、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要求,党校的基本任务是承担各级党员与干部的培训轮训,开展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等。围绕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核心发展目标,网络党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党校完成基本任务,缓解工学矛盾,促进高校党员发展,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实力。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党校的教学任务进行,根据党校的培养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

2.高校网络党校课程的对象

高校党校的培养对象是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一般由二级党校(学院)集中培养,开展教学、培训、实践活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分散性,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难以完全按照集中学习的形式开展,各个学习者的专业背景、工作领域相差较大,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网络党校课程更应该侧重于为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提供灵活的学习空间。

3.高校网络党校课程构建原则

(1)坚持高校党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党校是专门进行党员干部培训的组织,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服从于党校的培养目标,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旨,满足党的建设与事业的需要,课程计划、内容的建设与实施都要围绕党的发展进行;另一方面要适应党员干部的成长规律,满足党员干部对岗位工作与能力提升的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方向,实践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体现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能够融理论与实际工作为一体,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党员干部往往需要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构建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又能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

(3)普适与定制相结合

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党校在个性化学习方面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可以为党员干部提供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同内容的学习支持。因此,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党员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党校课程内容设置的角度来看,网络党校课程既要设置体现普适与定制的特点。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员权利义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基础知识作为每个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开展。结合学校党建特色,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可开设定制的选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学员开设不同种类的党性修养的课程,针对干部开设提升管理能力的课程,对教师开设提升教学能力的课程,增强实用性。通过普适与定制课程的构建,逐步形成符合高校党校培养原则、体现学校特色、适应学员要求、内容动态更新、学习方式灵活的课程体系。

(4)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动态发展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都能获得不少生成性的内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取得个人发展,同时还要与其他人交流与协作,还可以进行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经过不断的累积与发展,形成丰富的集体智慧。这些生成性的内容可以与预设的课程进行整合,既能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又能充分体现课程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

4.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网络党校课程的目标、对象以及构建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以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三种课程形式为核心,以资源库为支撑,形成三种课程形式相互转换的课程体系结构。

(1)网络党校课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

必修课主要是按照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开设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解读等内容,主要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课程内容相对固定。这类课程由党校进行统一计划和设置。课程中可进行测试、作业、讨论等学习活动。在网络党校课程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学员的类型,自动导入课程学习列表,无需学员进行选课。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与线下面对面的课程相结合,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并且有严格的课程评价标准。

选修课是根据高校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党性锻炼、能力训练、文化修养等内容,课程主要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上更贴近工作与生活实践,更具有时效性,例如,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开设“文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专题班。这类课程主要由党校进行设置和管理,可适当给予二级党校部分开课权限,以体现课程建设的丰富性。课程活动主要以作业、讨论等开放性的活动为主。学员需要在网络党校课程系统中自行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可以根据采取网络学习、或与面对面的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根据本门课程的目标最终反馈到个人的总体学习成绩中。

公共课是针对全体学员开放的课程学习内容。这类课程涵盖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时事要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党校和二级党校均可以开设这类课程,课程的内容可以充分鼓励学员分享资源,体现共建共享的思路,课程活动主要以讨论等开放性的活动为主。公共课主要以在线学习的形式展开,学员无需选课,仅需收藏公共课,便可以在课程列表中查看。课程评价无严格的要求。

课程均包含课程信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活动、课程评价等功能。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是三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在内容上并没有严格限制与区分,选修课经过不断的建设,可以成为必修课;公共课中的热点问题,经过系统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可以成为选修课。部分公共课和选修课,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公共课,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2)网络党校课程资源的建设

网络党校课程资源以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呈现,可以直接观看,也可引用到课程中使用。按照党校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分为红色影视、学习讲座、实践案例、网络课程四种,如图2所示。课程资源主要由党校和二级党校管理员进行,普通用户也可以上传资源,由管理员进行审核后。资源库中的资源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进行分享,如图3所示;还可由管理员进行推送,形成良性资源传播与共建共享模式。

(3)网络党校课程的管理模式

网络党校课程的管理分三级管理,党校、二级党校与系统管理员。党校管理可以对三种课程类型进行设置与管理,拥有最高权限;二级党校管理主要针对选修课和公共课,体现课程的分级建设特点,使得课程更具灵活性;系统管理员主要针对课程系统的功能进行设置,为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提供保障。

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并根据用户的类型进行区分。针对不同学习对象以及党员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与推送的功能,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个人的课程学习页面如图4所示:

5. 高校网络党校课程的实施建议

(1)建立课程学习资源更新机制。课程内容和课程活动是课程实施的两大载体,课程内容需要多种形式的资源,课程活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进行设计,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围绕网络党校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其次要建立起资源建设与更新的机制。

(2)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党校由于目标的特殊性,在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网络技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个性化学习。高校党校的学习者专业范围广,更需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更好地支持学习者将工作、生活与党校学习紧密联系,促进个人发展。

(3)多元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网络党校课程学习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促进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以评促学。

(4)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微博、微信、微课等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在网络党校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占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促进新型学习模式及其技术在党校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党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实现网络党校工作的核心之一,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党校建设,组建研究与工作小组,做好技术与网络安全保障,统筹部署,多方合作,为高校党员干部的发展提供有效、便利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章嫦华.高校党校课程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与经济.2011(9):18-21.

[2]刘培勇. 党校课程建设的方法论及模型分析[J]. 发展论坛. 2012(5):69-71.

[3]朱俊英,林宇宏. 关于党校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4(3):209-210.

[4]唐小煜, 陈小健, 邝素馨, 林芸. 高校网络党校教学布局与课程结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341-1342.

[5]杨晓晖,石强,赵鹏远. 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6-9.

[6]张海. 基于WEB的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3):72-76.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8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时期发展党员十六字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较高、作风较好的过硬后备军,市委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要,坚持培训标准,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探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坚持培训标准,在“严”字上下功夫。一是严格筛选。根据《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各基层党委(工委)分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学校等类型确定培训对象,如在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中,注重把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致富带富农民,种养殖大户等对象列入培训与发展计划,在机关注重把干实事、敢干事、能干事,有培养前途的人作为优先受训对象,特别是把培训对象向优秀年青人、中层骨干、业务尖子,优秀女性对象倾斜。由基层党委(工委)把好“初审关”,市委组织部对上报的发展计划把好“复审关”,在源头上落实好“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标准。二是严格管理。在整个集中培训过程中,坚持以人文本与制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学员们安排好了食宿,准备好了学习资料与用品,让学员能放心、安心学习。另一方面,严格实行“专人管理制”、“座位考勤制”、“课时考核制”三结合等制度。每期培训班,由一名组织部干部任班主任,按单位和地区情况设置好若干个小组,并安排1名组长,明确规定班主任与组长的职责与任务,实行分层与联动管理,每次课前由组长清点人数,课中由班主任对照座位编号进行核查,在授课结束时及时通报每节课学习情况,并把课堂情况计入课时考核制中,作为结业证发放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考评。按照培训要求,每期培训班都认真搞好总结与考试,让整个培训工作有始有终。总结有自我鉴定、小组鉴定、班级评优表彰等三个环节,学员(来源:文秘站 )填写好自我鉴定表,组长和班主任对其表现给出综合评价,综合各方面情况,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学员,并颁发证书。坚持按“四个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搞好结业考试,并根据考试情况颁发结业证书,对未及格的学员,实行补考制度。

二、更新培训内容,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开班之前,为确定好培训任务,部务会召开了专题会议。除了把党的基础知识、>文秘站:

三、创新培训方法,在“活”字上下功夫。近几年来,市不断总结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法方式,在传统的课堂式党课教育党员模式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增强培训教育实效。一是课堂讲解。成立由组工干部、党校教师、农林专家等组成的党课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及企事业单位,为广大党员讲解政策法规、党建知识、实用技术、创业经历等。二是集中讨论。每次党课围绕一个为主题,大家围坐一堂,互相交流,热烈讨论,深刻剖析,说深说透,让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变被动式灌输为主动式研讨。三是现场观摩。由各级党组织牵头,每年组织党员到外地或本地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基地、龙头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地参观学习,将课堂“搬”到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开阔眼界,拓宽党课范围。四是多媒体教学。围绕某一主题,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貌教学,更加直观、更加贴切,学员学习更加认真,效果更加明显。五是网络教学。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收看网上党课、革命影片、农业科技知识等,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传递到基层,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发展意识

入党积极分子课程总结第9篇

一、系党课的工作

(一)培训目的入党积极分子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加强思想理论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发挥自身作用,从而在各方面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二、院党课的工作(一)本年度,系团总支均于每学期开学第3周将列为发展对象的人员列入《发展党员计划表》,报院党委组织部备案。严格按照院党委组织下达的确定发展对象的标准,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接受院党课的培训。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支部要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二)根据院党委组织部的院党课名单,确定本系的院党课的小组长。(三)密切配合院党委的工作,及时通知发展对象参加院党课培训及相关活动。

四、政法系党员队伍状况06级新生共有党员2名,占06级新生比例为1.1;09级共有党员10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09级共有党员63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19.1;03级共有党员41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