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13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1篇

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消极的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具体到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挂科。父母及家庭社会的关注,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浅薄;师生关系处理中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对抗或无所谓态度,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跟同学缺乏情感沟通,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周,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恶劣,相互拆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听课学习。严重的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2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各种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在:①个人的卫生习惯: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②行为举止:个性张扬,无论是否文明、礼貌。走路摇摇晃晃、勾肩搭背、东张西望、四处游烟。③言语习惯:开口便曝粗话、脏话。④对人、对事的态度: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没有感恩之心;事不关己,抱无所谓姿态。

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尽如人意,学会了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和与众不同的极端价值观。考虑问题,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和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遇事讲朋友意气、江湖气习。

二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关怀,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正面影响。

1对职业技能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各职业院校多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学校全员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关怀少数人群(如高校开展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明显提高。加强企业、行业的交流接触,加深了产教融合,企业、行业的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共同开发教材,部分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或把部分课堂搬到企业的车间展开,使学生时时刻刻处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企业、行业的专家走上讲台,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面地教授给学生,先进的技术、工艺手把手教与学生,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的周期,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合适的中高级技工和各类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调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a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会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c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会更加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有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是人格尊重还有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③有利于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理智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④有利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而有理;b严而有度;c严而有方;d严而有恒。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2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成就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其次,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注,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成就业的成败,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成长。

3对学生上岗后成长过程的影响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毕业后,大多成为了企业的一线骨干力量,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因此,学生上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约着,或拓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重视情感因素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并且高校毕业生个人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性相对偏低,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应该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在全面把握就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科学的调整,逐步增强本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优势,促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现阶段,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大学生数量与就业岗位的需求存在不平衡现象。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选择机会相对较少。其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毕业生供大于求现象的出现,企业在具有多重选择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增多,不仅要求学生的毕业学校、学历等,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团队精神等等,极大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其三,人才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我国人才市场人事制度改革效果相对较差,就业市场存在机制性缺陷,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通,也对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产生不良影响。其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性相对较低[1]。高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调整,高校教育改革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契合度偏低,所培养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其五,学生自身发展期望与社会需求存在距离。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岗位存在过高的要求,但学生的本身能力无法满足这些岗位的需要,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其六,高校就业指导不完善,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出就业指导的作用,造成学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竞争力不足,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全面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措施

基于上述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高校要想改善本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应该在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切实增强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为本校毕业生的良性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体制建设

现阶段,我国人事部门已经逐渐开始认识到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且自己探索了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缓解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够深入,人才市场机制建设也缺乏完善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规范现象,严重限制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视,结合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强学生与市场需求的契合性[2]。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市场体制加以完善,切实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逐步解决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积极制定科学的政策支持措施,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到高校体制化和专业化建设工作中,进而借助高校与社会的配合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积极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

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学生顺利就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定位自己,明确自身价值,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才能够真正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顺利就业[3]。基于此,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促使学生在科学的指导下逐步转变个人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在毕业后尽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促使学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唯有如此,高校毕业生才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进而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就业竞争优势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已经逐渐转变为新的就业竞争点,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甚至掌握相应的工作经验,才能够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借助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训机会,促使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后借助实践教育能够逐步将知识转变为自身专业技能,为未来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逐步转变本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促使大学生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高校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应该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结合社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培养,促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张立润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参考文献:

[1]任义,李欣鸿,王世茹等.多因素影响的高校就业内在关联解析[J].考试周刊,2015(94):156.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3篇

在现实中,科学家也是具体的人,摆脱不了与利益的纠葛。我们没有理由假定科学家,哪怕是“主流科学家”都是圣徒,也没有理由确信科学只被用来造福社会。这与尊重科学和科学精神一点也不矛盾。 科学家与利益集团

种族主义对于人类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否认,有人为种族主义找到了科学依据,其中优生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就扮演了积极角色,以至于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优生学、遗传学在某些国家被定性为“纳粹科学”而禁止。虽然可以说优生学、遗传学本身是无辜的,但相关的科学工作者并不无辜。

利益集团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而滥用科学的现象,在纳粹之后就消失了吗?在我看来,它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利益集团的性质有了改变。先来看一个有名的案例。

美国化学家、结构生物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诺贝尔奖历史上,两次获奖只有4人,而且其他3位都有与他人分享的情况,唯独鲍林是独自一人两次获奖。因此,鲍林在科学界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鲍林的后半生却饱受争议,因为他晚年大力鼓吹维生素C。

1970年,鲍林出版《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认为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1979年,鲍林与外科医生卡梅伦合作出版《维生素C与癌症》一书,称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有效。1985年,鲍林又出版《这样才能长寿与健康》一书,继续鼓吹维生素C。1992年,还与他人一起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病症。

我们如何理解鲍林几十年内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换一个角度也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些其他的内容。1933年,瑞士化学家赖希施泰因最早实现人工合成维生素C,1934年罗氏制药购买了这项专利。但是,维生素C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直到《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畅销才出现,维生素C的价格迅速上升,从1973年每公斤4美元上涨到1993年的每公斤18美元。生产维生素C最大的垄断企业就是罗氏制药。作为回报,罗氏制药每年向鲍林的私人研究所捐赠一笔资金。

1994年,鲍林去世,医药利益集团便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游说国会,希望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为处方药。我们看到一个滑稽的现象,当初鲍林大肆鼓吹维生素C的疗效时,医药利益集团希望把维生素C作为保健品,因而可以大量销售;在鲍林去世后,由于失去了强大的权威支撑,医药利益集团就想要把维生素C列为处方药。

维生素C没有成为处方药,由于不再需要顾忌鲍林的声望,美国政府开始运用反托拉斯法对付操纵维生素C价格的“卡特尔”。维生素C的价格跌到每公斤2美元多,罗氏制药也卖掉了维生素C生产线。关于维生素C神奇功效的宣传如今也烟消云散了。

世人对鲍林的盖棺论定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这样的成就是不是足以称为“主流科学家”呢?那他与医药利益集团的关系是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呢? 转基因利益集团浮出水面

当老问题还没有走远,新一波科学与利益集团的紧密结合又开始了,这便是以转基因科研工作者与大型企业的联姻。 如今早已不是耻于言利的时代,转基因利益集团却从不谈利益,只谈科学,企图把转基因问题完全纳入科学话题体系,利用科学的权威以达到排斥外部批评的目的。

科学在转基因问题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当年鲍林与医药企业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科商联合”,由于太过明显,目前已较少被采用。而且鲍林式的“科商联合”的最终破产与美国政府的介入有关。从美国的情况看,政府被拉进转基因利益集团,形成“官商科”三角联合。首先,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影响政府的科学发展政策和方向;其次,企业借助基金会或直接安排经费引导科研方向;第三,对一个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只强调它的好处,而忽略或掩盖它的害处。由此,“官商”联合彻底决定了科研发展方向,“科商”一体决定了科研成果,“官科”联手主导了媒体舆论。

在“科商联合”中,科学或科学家的地位还比较显眼,但在“官商科”的三角联合中,科学或科学家的作用下降。

类似的现象在中国存在吗?可以说“官商科”为了共同经济利益而联姻的现象在中国的转基因领域已见雏形。但这个领域充满神秘色彩,局外人还难以看清,比如2013年有61名院士联名给高层领导写信,呼吁国家支持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子。但这61个人都有谁,却成了秘密,至今无人知晓。

我们只能指出几个令人生疑的事实:其一,转基因研究领域得到了大规模资金的支持,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十一五”规划中,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是16个重大专项之一,总预算超过240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二五”规划对常规育种的政府投入仅有1.8亿。至于其他渠道流入转基因领域的支持资金则没有权威的数据;其二,有人质疑,国内转基因领域,包括科研领域和农业主管部门中,有不少人曾接受过孟山都的培训或者在孟山都工作过;其三,一些搞转基因的科学家兼有商人身份,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就曾任一家名为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05年注销)的CEO,另外,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经营有很多方式,公众未必能够了解。

还有一个略显怪异的现象,如今早已不是耻于言利的时代,转基因利益集团却从不谈利益,只谈科学,企图把转基因问题完全纳入科学话题体系,利用科学的权威以达到排斥外部批评的目的。可是他们也喜欢使用感彩强烈的表达方式(与科学的客观和公正色彩截然对立),比如根据张启发透露,在61名院士给高层的联名信中就说,“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他们只有在被直接逼问,无法回避的时候,才会承认“有利益,很正常”。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4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观、成才观功利化

成才与就业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直接动力和目的。当前,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职业的“含金量”。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而忽略了自身特点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及自身的长远发展;或者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这种就业观、成才观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方面,导致大学生错失就业机会,在经济发达地区“扎堆”就业难;另一方面,导致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单位缺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而造成国家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二)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淡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淡漠甚至遗弃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之风悄然滋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了。在就业过程中,这种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的淡化表现为:一是就业取向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轻社会价值的实现,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我奋斗,他们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忽视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有的甚至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二是就业过程中缺乏诚信品质和法律意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信用危机”,部分大学生在制作应聘资料时弄虚作假,如将学习成绩任意拔高,各种荣誉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随意拷贝,学生干部履历虚假填写等等。还有部分大学生不严肃对待签约行为,随意毁约,不履行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和法律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三是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目前,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过程中,除了专业素质和技能,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就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但现在不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又害怕吃苦,缺乏责任感,缺少实干精神。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化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较大,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一是缺乏自信。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在求职面试的“自我推销”时,缺乏自信,没有主见,丧失了许多选择和竞争的机会,或者由于几次择业的不成功而陷入自卑、自怨和自艾的心理误区。二是求稳求全。由于考虑到职业选择对未来人生和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往往在择业时会慎重考虑。但若慎重过头,缺乏风险承受力,期望十全十美或一切如愿,势必会出现对未来职业利弊的权衡过于挑剔的心理,由此导致就业时缺乏果断性。三是盲目攀比。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以其他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当主观上认为不如其他同学时,便会彻底否定自己的选择,最终常常是错过了成功求职应聘的机会。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神、智能、心理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一)高校辅导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价值导向。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一旦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就会具有明确的目标,表现出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毅力。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职业价值标准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功利性,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把物质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价值、个人价值的标准。许多大学生缺乏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通过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高校辅导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提供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反映在就业过程中更改学业成绩,获奖证书造假,随意违约,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随意跳槽,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损失。这些行为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公众形象。高校辅导员应该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现象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为他人做出表率。

(三)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心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人们心理活动的两大部分。其中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那些除了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主要由情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六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自制力、独立性等具体要素。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体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与挑战,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自立自强、耐挫性高、善于调节情绪等人格特征,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高校通过辅导员专项辅导这一主渠道,以及运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多种载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帮助激发大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不竭的灵感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但要有知识技能,还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境界,可以有效地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催生出人的创造灵感,为人们的创造活动提供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人的社会态度,启发人的思想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寻找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五)高校辅导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高校辅导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使人们的思维从相对狭隘的视野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事物的整体,从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而全面地研究问题。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反映,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激发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促使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结 语

众所周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辅导员可以帮助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广大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智力因素,又要发展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此外,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真正促成学生顺利就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0.

[2]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2009-02.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5-01.

[4]李伟,赵瑛,张建民.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马于强,陈青娇.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因素,高校,建议

 

一、调查的背景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尽管不少人对这一数字的准确性持有疑义,即使按照这一数字,意味着当年仍有81万大学生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当前大学生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也有政策法规和用人单位的因素;更有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的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主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面对就业难的压力大学生的主观因素不足。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于2010年10月和11月进行,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3份,回收率为92.15%,问卷的问题共20个。调查的学校有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安阳工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共8个,涵盖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调查对象为即将就业的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调查对象中62%为男生,38%为女生, 34%来自城市,21%来自城镇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5%来自农村。本次调查分为对就业政策和形势的认识、就业意向、就业准备情况、就业心理、就业障碍、对创业的认识态度六个方面,调查内容涵盖了择业的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就业的内因和外因等因素。主观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是本课题组调查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分析

通过对8所院校的1843份无记名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主观因素不足,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自我认知不足

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包括大学生对自己性格、能力和特长的了解情况,以及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两个方面。大学生只有对自身和职业做到了解,才能在求职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避免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方面不足。有12.7%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特长只有模糊的了解,甚至有14.8%的学生对于是否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特长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或者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这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态度。有37.5%的学生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不清楚论文范文。这就容易造成择业时个人特征与职业要求错位,往往四处碰壁,导致意志消沉,从而引发自卑、挫折等心理障碍。

(二)诚信度缺乏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的诚信度在降低。首先,大学生精美的应聘材料,大多经过了人为的加工和包装,不少都含有水分。李荣华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中声称,有一个班的大学生到同一个企业去应聘,个人材料中竟然有十多个人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这种做法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其次,毁约和跳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率逐渐上升。本次的调查显示,在关于目前有一个好机会但预料到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机会时如何选择,有22.7%的学生选择“先签约,随时准备解约”。 在访谈中有一位毕业生说到:“现在大学生违约多的是,太正常不过了,有些用入单位不也一样违约吗?”像这样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诚信意识,不能用良好的道德品质来选择机会,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对于逐渐上升的违约率,有关专家所持态度不一,但都认同这是部分大学生因诚信意识缺乏导致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社会和高校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功利倾向突出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思想大大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首先,在职业的选择中,令当代大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是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而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的需要。在对毕业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的调查中排名依次是:“个人的发展前景”、“经济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工作稳定”、“专业对口”, 而“社会需要”被毕业生排在了最后,仅占0.87%。

其次,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收入颇丰的三资企业和福利待遇好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占47%)为大学生所青睐,而选择去私营企业工作的只有8.5%。

最后,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大学生过分追求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沿海开放城市和大城市(占68.3%),而对一些中小城市则兴趣不大,只有0.3%的大学生选择了农村和边远地区,这说明农村及边远地区极少在大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

(四)竞争意识有待提高

心理学认为,竞争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竞争主体通过较量而获取需要的对象。本次的调查发现,在面对竞争时有60.2%的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有20.2%的学生能够直面竞争。这说明多数毕业生表现出了良好的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仍有近19.3%的大学生虽然能够面对竞争,但是对于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没有把握,同时有15.3%的学生想竞争但害怕失败,更有1.7%的学生害怕竞争。这表明一少部分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缺乏积极参与竞争的必要勇气。面对问题“你的就业途径有哪些”,有 3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说明一部分大学生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因此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待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因素不足,高校和大学生本人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应对就业压力。

(一)高校要做好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要顺利就业,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加强大学生主观因素方面,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高校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目前,受社会大环境和就业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较复杂,呈多元化趋势,表现在就业上呈务实化和功利化趋势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做和巧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通过演讲比赛,小品等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国情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等,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同时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让他们正确定位,树立服务基层、艰苦奋斗的观念,主动到生产第一线去,到需要的地方去。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靠从入学开始甚至整个读书期间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积累,而正确的就业观也需要学校的指导。

首先,高校要对学生就业做全程的指导论文范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对象集中在毕业年级或临近毕业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将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列为指导对象的学校相对较少,这和就业实践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学校就应提供“霍兰德职业测评量表”等引导学生分析自我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全面认识自己,从而进行未来职业预测和设计,使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三、四年级时,大学生开始深入学习专业课,这时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表”等专业测评,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社会需求及行业状况,力求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其次,高校要及时提供给毕业生信息。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较为发达的网络资源,及时获得的用人信息以及就业市场上的专业需求、工资分布、毕业生流向等情况,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毕业生,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就业期望偏离就业实际的情况。

(二)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大学生毕业后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寻找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平台,个人拥有的知识程度、知识结构和职业品质将决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竞争力。大学生要实现成功就业,就必须做好就业前所需的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大学生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要利用大学比较宽松的时间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开阔视野。

其次,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很看重实践能力,招聘时往往把它作为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作些兼职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最后,大学生在校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拥有出色交际能力的人,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解决问题也显得得心应手。因此,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懂得把握机会,努力克服各种不利的心理障碍,如观念保守、害怕失败,墨守成规等,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提高大学生个人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应该引起每一位大学生和高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2]刘宏波,黄锋伟.大学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0(4).

[3]曾恒.当前西部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优化途径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李荣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6篇

一、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1.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和公务员,而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61.0%选择了就业,因此,就业是他们的主要选择,11.0%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这可能与目前不断出台国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有关。选择专升本和出国的分别为15.9%和3.7%,表明一部分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升学,以进一步积蓄知识,谋求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毕业生的就业地区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选择

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分别为52.4%和28.0%,两者总共高达81.4%,而选择西部边远地区和内地中小城市就业的人数只占3.7%。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届和2006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区为:本省省会为43.4%,东南沿海开放地区39.7%,京津地区3.7%,省内中小城市11.8%,其他1.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毕业生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集中在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可见,无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还是其实际就业情况,都是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城市幼儿英语教师的目标相一致的。

表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表2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地区

3.毕业生的就业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国家机关幼儿园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共占52.4%;其次是公立学校附属幼儿园,占17.1%;私立幼儿园占3.7%。因此,选择公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选择私立幼儿园。近年来,随着私立幼儿园的迅速发展,所需教师大大增加,而愿意到私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仅为3.7%,绝大部分选择待遇较好的国家机关幼儿园和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2006届毕业生中,在私立幼儿园就业的占40.0%,国家机关幼儿园就业的占26.0%,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的占13.0%,其他占20.0%。可见,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在私立幼儿园就业。

表3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单位

4.毕业生期望月薪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表4可知,毕业生期望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仅1.2%,1001-2000元的达74.4%,2001-3000元的占17.1%,7.3%选择在3000元以上。共有24.4%的毕业生选择2000元以上。而在现实生活中,要达到这一标准是很难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参与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

表4毕业生期望月薪

5.毕业生的求职方式

要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我们应当了解他们比较倾向的求职方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经调查,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前三位依次为:校内大型招聘会,老师、校友、学友推荐,自主寻访。校内招聘会被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老师、校友、学友推荐之所以排在第二位,这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悠久的历史有关。

该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许多校友都已成为幼教战线的精英,因而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表5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

二、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就业的目的。个人的就业目的与就业意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问卷调查设计了就业的8大目的,请被调查者选出其中的3项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的描述统计结果如下:

表6个人就业目的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6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己兴趣爱好”、“生计的需要”和“施展能力和完善人格”。这表明毕业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非常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也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人才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和成就动机亦逐渐加强。特别要指出的是,“为社会做贡献”在就业的主要目的中排在倒数第一位,表明目前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色彩。

2.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

为了解促使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设计了“除了专业因素,你认为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提问,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7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7可以看出,有利于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社会关系”、“应聘技巧”、“学历”、“工作或实习经验”、“外貌和身高”。

由此可见,社会关系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这一方面说明目前的就业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关系在就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高与学校和各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与当前单位的用人观念有关,许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都愿意招聘能够马上上手工作的人,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经验。此外,在当今人才高消费的情况下,学历无疑成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排到了第四位。

3.择业不顺利的因素

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的实现会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毕业生对“您认为择业不顺利的主要原因”的回答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居于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缺乏社会关系”、“自身缺乏竞争力”、“大专层次学历偏低”、“专业不热门”、“信息严重不足”。见表8。

表8择业不顺利的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缺乏社会关系成为了毕业生不顺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进一步说明的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毕业生就业还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学生缺乏竞争力与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和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这里再一次证明了大专学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们对户口的淡化,户口对毕业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排在倒数第二位。

4.择业主要考虑的因素

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该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见表9。

表9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好。其次是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前途,以及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此外,从他们在追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求稳心态,缺乏一定的挑战和竞争精神。而且,在择业问题上出现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对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醒,处理不够到位。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同时找工作时呈现重发展讲实惠,就业地区、就业单位集中化,求职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根据调查结论,为有效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从以上调查得知,毕业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业领域集中在国家机关幼儿园、公立学校幼儿园,期望月薪2000元以上的高达24.4%。毕业生的这种就业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愿望与现实有较大的距离。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要帮助学生确立起“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成才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同时,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缺乏应聘技巧是导致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应聘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多举办校园招聘会,以保证学生成功就业。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学生自身条件不足,缺乏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毕业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应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围绕职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出适应工作快、换岗能力强、操作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幼儿英语教师或高技能人才。

3.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调查对象中有11.0%的毕业生有自己创业的愿望,这说明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因此,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是否是创业的合适人选,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到市场寻找创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4-03

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1]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理性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相关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新失业群体进行干预,是提升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因素分析

西南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综合近几年对西南民族地区失业大学生的情况调查发现,导致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佳、高校就业指导缺位和社会环境氛围偏差等方面。

(一)综合素质欠佳

内因决定外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身原因也是其失业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荒废大学时光。西南民族地区在全国来讲属于相对落后地区,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但是从长期的观察和调研来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大学期间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再加上自律性相对较弱,于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沉迷网络、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四年就这样被荒废,没有大学期间厚重的积累,毕业后找工作必然也不会顺利。二是心理素质脆弱。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进入大学后他们常有自卑、敏感等心理现象,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在毕业找工作时(又由于心理因素)害怕竞聘而不敢去应聘,有的在找工作时一时失利时便不再继续,有的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焦虑,有的因家庭背景不好和社会关系不广泛而畏惧求职等等。心理素质脆弱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失利。三是自身期望过高。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些农村生源)大都背负着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命运的使命,所以,他们在毕业时希望找到好工作特别是一些“光宗耀祖”的工作,例如公务员、警察、法官、国企等的愿望就特别强烈,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而对于就业中的基层工作又不愿意去干,因此,过高自身期望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四是乡土心理严重。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就读于本地区的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到老家去工作,这样既可以照顾父母,又不用离家太远。这种恋土恋乡的乡土心理也在制约着他们的就业意愿,缩小了可选择的就业范围。毕竟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全国还比较落后,就业机会也相应较少。所以,乡土心理的严重也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就业指导缺位

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还不够到位,对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是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需要不符。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虽然已经纳入正常的教学范围内,但是就业指导课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从授课效果方面来讲都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授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辅导员,上课方式也多选择大班授课,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由于授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便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出现偏差。由于高校对就业指导重视程度不足,虽然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相关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但是高校对这些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宣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2]。三是创业指导服务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的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创业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期间接受创业指导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在创业方面的教育却相当匮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也得不到有力的宣传和解读,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也不完善,再加之创业启动资金的融集困难,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创业时困难重重。

(三)社会环境氛围较差

外因对内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和大学毕业后的影响至关深远。当前的社会环境氛围总体上来讲是好的,但是也有部分不和谐的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阻碍作用。一是社会资本分配不均。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很多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很多都是贫困家庭,家庭的社会关系很普通。由于社会资本分配不均的缘故,很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甚至一些私营企业在招聘时总会考虑应聘者的社会关系,虽然从总体上讲,决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成绩、学历层次、学校层次等因素,但是社会资本的分配不均无形中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3]。二是就业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就业歧视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找工作时的一大“拦路虎”。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数量本身就不多,特别是“211”和“985”高校更是寥寥无几,但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非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非研究生学历不要,裸的就业歧视严重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现在的招聘还存在性别歧视,虽然招聘上写着男女不限,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是男生优先,或者直接不要女生。

二、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人数增多,已经出现了“群体化”和“游民化”的特征,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来讲,还是对学校和社会来讲,都非常不利。

(一)个人青春的耗散

大学生失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学生个人青春的耗散。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自由、阳光、充满朝气,但是大学毕业后失业,高负担的生活成本和低廉的工资甚至无业致使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极度焦虑,出现心理恐慌,渐渐对他们的人际交往、生活热情、工作动力、消费欲望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人的青春在失业的阴影下逐渐耗散。

(二)家庭负担的加重

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由于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或者向亲戚朋友借贷,毕业后便急需还债。他们的失业不仅导致了所欠债务的无力偿还,更甚者连平时的日常开销都需要父母接济,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更是加重了本已经贫困的家庭负担。

(三)学校发展的阻碍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学校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一方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仍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就业恐惧感,也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对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产生质疑;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失业,就业率不高,对学校的声誉、社会评价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社会地位等等,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四)社会和谐的冲击

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对社会和谐也会产生冲击。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失业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牵连起来,以至于出现伤害自己、攻击他人、攻击政府的行为,甚至会对民族团结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上,一些“网络暴民”有很大部分是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的部分非理会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威胁,影响社会的和谐。

三、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干预策略

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率,在制度和体制方面给予保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当然,这种应激干预需要大学生个人的参与,也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多位一体,通力合作,为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共同努力。

(一)全面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才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仅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还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所以,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群体进行就业干预,首先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全面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大学生失业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胆小、怕事、怯懦自卑等等,在求职时唯唯诺诺,犹豫不决,导致错失就业良机。二是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一方面从专业教育着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从业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学校中适应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业荒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较差等问题,实现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增强应对就业的能力。三是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失业大学生在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自我管理、人际影响、高效团队等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四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很多大学生失业是由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造成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期望,避免因就业期望原因而失业。

(二)打造全新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着力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正确的职业规划,选择正确的职业取向,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实现就业[4]。提升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坚持高层设计,从校领导层面就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对于学生就业意义重大,不仅要配备高素质的任课教师、安排适当的就业指导课程,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就业实际指导。二是高校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地方的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要大范围、广角度地宣传和解释,保证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前了解这些有利信息。三是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还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实践平台的团体效能作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四是要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大学生在毕业时心理压力大于平时,不良的心理会阻碍大学生的顺利求职。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真正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方面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从立法、制度、社会支持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政策来应对。一是建立失业大学生权益保护机构,通过立法,保障对大学生的救济和政策资助。可以通过提供低保、社会救济和廉租房提供等形式来保障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升失业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三是建立大学生失业援助机制,特别是针对就业过程中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例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为他们提供特别的就业援助。四是建立大学生失业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保证专款专用。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政府在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和市场调节方面非常必要,所以要切实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失业群体保护的立法步伐。大学生在以前是“天之骄子”,就业问题不需要政府太操心,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失业大学生群体也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样需要政府进行立法保护。二是政府要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时代在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所以政府要更加重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定,积极完善有关政策,切实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与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也有一定关系。社会不公平现象让大学生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却又无处诉苦,因而产生愤世嫉俗、仇富和心理。所以,政府应规范竞争,建立公平就业的制度体系和法制环境,确保就业市场公平、规范、有序,降低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应激行为。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

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2]耿俊茂.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行为偏差研究[J].社会科

学家,2013,(5).

[3]夏侯宏,邹小华.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

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8篇

论文摘要:现如今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由职业价值观所决定的,它反映了大学生的职业需求与社会供求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在求职时呈现出了一定的态势即更趋向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且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在具体的职业选择上又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等现象。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也与高校针对大学生求职教育的缺失有着关联。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人才,必须从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抓起,使得大学生的求职呈现出更理想化的趋势。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它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一般情况下,职业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个因素主要是从自我认定角度而言,即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本工作是否适合,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否得到培训的机会,与个人发展相关的要素成为了求职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第二因素是薪酬待遇方面即福利是否好、能否提供“四金一险”,工作的稳定性如何,交通是否便利快捷,一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构成了求职者应该考虑的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包括所就职的单位或企业是否具有社会知名度,在社会上公众对其的认知情况如何,涉及就职单位的声望因素。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态势,下文就其现状进行分析。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解析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因素,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wwW.133229.coM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空间的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成为了反映大学生求职的一个主导需要。大学生更强调自我发展、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众所周知,好的发展空间是与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的,发达城市自然会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反之,小的地区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缺陷,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求职时在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这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首选地。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发达城市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厚的工资收入,在保障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又提供了其发展的机会,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于发达城市及地区的偏向窥见一斑。然而,大学生在选择发达城市的同时也希望得到丰厚的薪酬,这也导致了目前大学生求职价值观所存在的另一个境况即择业期望值增高,也就是说大学生期望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大学生在经过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以后能获得一份更好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但这种需求的满足同时又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却没能很好的认识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没有把握好度,走入了期望值过高的择业误区。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经济报酬的倾向不但日益明显,而且与实际薪酬水平有相当的差距,并表现出了超前的理想化。

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增强,同时在择业时也有了很大的选择面。大学求职生在行业选择上倾向于国有企业、科研教育部门、民营或乡镇个体企业等,传统的就业热点行业如从政经商做学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且有丰厚的收入,也能够为求职者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求职者的兴趣。而对于科研教育部门求职的增多也显示出了大学生愿意从事社会声望较高,实际收入稳定的职业,这是他们对自我习得知识的一种肯定。当然最大的改变在于大学生对于中小企业的青睐,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发展迅猛,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对于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也相对其他部门较大,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作出的选择更加地多元化。总而言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在很多方面均有体现,上述三点仅是简单的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的三种状况,现象的存在并然有其本质的原因,基于上述现状,下文就对现状作出思考,以引导大学生求职价值观趋向合理性。

2 对大学生求职价值观现状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第9篇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高校聚集,文化荟萃。自1999年实行“指标控制、择优留京”政策以来,外地生源毕业生获得北京户口日趋困难。在我国实行特殊的户籍制度体制下,户口与许多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相挂钩,在京工作生活但没有北京户口将丧失许多社会福利待遇。尽管如此,目前留京工作的研究生的比率却持续攀高。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留京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是否具有共同点?影响因素又该如何界定?本文将通过抽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方式,对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动机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等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研究方法

1.抽样法

本研究的主体是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和2013年毕业留京的非京籍研究生。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结束后,结果输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2.问卷法和访谈法

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28种可能动机,也对毕业生进行了访谈。经分析,这些动机可以归为四大因素:个人自身因素、重要他人因素、生活环境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

研究结果

1.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四大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个人自身因素。在个人自身因素中,多数人留京是因为“习惯了这里的生活”(71.2%)“为了挑战自我”(53.6%);有部分人是因为“到京外找工作路途遥远不方便”(33.3%);还有少数人是因为“留京让我觉得很自豪”(19.0%)“留京是件光宗耀祖的事”(9.2%)。

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在个人自身因素方面,绝大多数人是从个人习惯和追求自我挑战的角度来考虑的。多年在京求学的经历,使得很多人熟悉、适应并认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形成了行为惯性。相较于大部分非京籍学生的家乡和其他一线城市而言,北京是一个充满机遇、相对公平且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地方,是许多想要挑战自我、追求个人更好成长的理想沃土。

便利性是不少毕业生决定留京的原因之一。首先,在求学之地寻找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时间成本较低,而成功概率相对较高。其次,在繁忙的毕业季,学生们忙于论文、课题、考博等,应接不暇,如此情况下,外地求职容易与其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再者,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中可知,大部分被调查对象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往返外地的交通费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无论是从时间、金钱还是成功机率的角度看,在京求职无疑更加便利。

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留京的原因是家庭因素,这是因为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来北京求学是他们自己甚至是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梦想,到了找工作阶段,依然把留在这里看作是一种荣耀之地,不仅个人倍感自豪,而且还能以此光耀门楣。

二是重要他人因素。为了孩子将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是许多人留京的一个重要动因。北京汇集了大量的名校和优质的师资,非京籍学生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其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这一梦想的前提便是自己首先在北京有一立足之地。怀着这一动机的人不在少数,在“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和“这里的其他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两题中作了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达到56.2%和52.9%。

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大多数非京籍毕业生留京的直接推动力,比例分别高达50.4%和59.4%。人是社会人,选择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地点既是个人的事,也关乎家人和朋友的利益。因此,亲朋好友的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毕业生的选择。如果他们持中立的态度,毕业生留京的动力会大大减少;如果他们不仅不反对,而且还大力支持,甚至能够献计献策或是提供便利资源,就会为毕业生留京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一部分非京籍毕业生来说,有重要他人在京同样也是促使他们留在这里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对象/爱人留京”“这里有亲朋可以依靠”和“有其他我很在意的人在这里”而留京的人分别占39.2%、38.6%和35.2%。可见,有重要他人在京是非京籍毕业生留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有43.7%的被调查者认为多年来在京积累的人脉关系也是他们留京的动机之一。

研究生和本科生略有不同,前者会有一部分本科同学或者是硕士生同学工作了。这些同学的工作经历与生活情况可能成为他们留京的参考。但是,从数据结果来看,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相较于“朋友离京后悔”(9.1%),更多的人认为“留京朋友生活得不错”(17.6%)是自己留京的动因之一。此外,还有极少数的人(6.6%)是因为在京求学期间家庭迁居北京而留京。

三是生活环境因素。把生活环境的四个方面作为自己留京动机的人均超过半数,也比较平均,比例分别为66.7%(文化氛围)、65.4%(生活配套设施)、51.6%(社会福利)和65.4%(治安状况)。

这与北京本身的生活环境较好不无关系。名胜古迹、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氛围浓厚,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公共交通便捷等因素无不吸引着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政府管理研究院2012年10月的《201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显示,在代表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居民经济福利”一项中,北京排在全国首位。至于治安状况,北京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因此,生活环境因素的这四个方面成为许多人留京的动机。

四是工作环境因素。分别有高达84.3%、75.8%和64.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里的工作机会多”“职业发展前景好”和“工作起点高”。作为首都,这里的工作单位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数量大、种类多、层次高,毕业生可供选择的范围大且起点高,职业发展前景相对来说也会较好。因此,绝大多数留京的非京籍研究生选择留京。

认可“就业公平”和“心仪单位在京”为本人留京动机的被调查者也占有较高比例,分别为67.3%和62.8%。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就业公平”主要是相对于地方来说。许多被访谈对象纷纷表示,地方上的某些“热门”单位常常需要靠“关系”才能进去,而北京相对比较公正。此外,对于一部分求职目标明确的毕业生而言,“心仪单位在京”成了他们选择北京的理由。

在工作环境因素中,把“创业环境好”和“收入高”作为自己留京原因的人相对较少,但还是分别达到了58.9%和56.2%。与工作环境因素的其他方面比较,肯定“创业环境好”为留京原因的人之所以较少,或是因为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学生很少。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2届1,127名研究生毕业生中登记创业的仅有2人。但是,与其他数据结果相比,肯定“创业环境好”为原因的人还算较多,可能因为有些人不排除自己未来有创业的可能。因此,提前把创业环境纳入自己考虑的范围。“收入高”在工作环境因素中受认可度最低,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北京普通居民的平均收入在全国来说并不算太高;二是现在的毕业生能理智看待眼前的经济收入,仅把它看作择业的一个考虑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

2.四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上文分别从个人自身因素、重要他人因素、生活环境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这4个方面对非京籍研究生的留京动机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和分析。本研究还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道排序题,采用被调查者自评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个人自身因素是自己留京的首要影响因素,而重要他人因素是四个影响因素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多数人会作出这样的排序并非偶然。如今的研究生毕业生基本都是“80后”,价值多元化的新时代赋予了他们个性主义的特点,因此在做重要决定时虽会参考他人意见,但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价值。对于研究生来说,更高的学历、更多的学问、更广的见识以及多年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的经历也都强化了他们这种独立的意识。因此,个人自身因素成为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首要影响因素,而重要他人因素成为最不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非京籍研究生留京影响因素中居其次的是工作环境因素。如果说过去20余年,学习是这些毕业生人生的主要内容,那么,未来的30余年,这一主要内容将由工作取而代之。因此,把工作环境作为选择留京的重要考虑因素合情合理。

在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四个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三的是生活环境因素。虽然北京的文化氛围、生活配套设施、社会福利和治安状况比较令人满意,但一路飙升的房价、拥挤的交通状况和不尽如人意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对这里的生活环境总体评价大打折扣。因此,生活环境因素对非京籍研究生留京的影响相对较小。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非京籍研究生留京动机可以分为个人自身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因素和重要他人因素四个方面。大部分留京的非京籍研究生是在综合分析、理智比较后作出留京决定的。虽说每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他们对个人自身、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重要他人这四个方面都有所考虑,并且多数人能够主要从个人自身和工作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同时适当参考生活环境因素和重要他人的意见。

然而,对于那些加入留京大潮中的毕业生们来说,留京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恐怕未必,尤其对于“北漂”一族来说,北京的诸多诱人之处可能只是个海市蜃楼,看得见却摸不着。对于北京的高校而言,每年都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学生有业不就,只因要寻觅能够给自己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却放弃了京外收入高几倍的单位。孩子的执著也给父母带来压力,早早便开始托朋友、找关系,甚至不惜重金给孩子求购北京户口。北京这座城市,也因每年毕业生的大量滞留而越来越不堪重负。

高校,作为培育人的地方,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引导毕业生到京外就业,这既是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更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各高校已纷纷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并初显成效。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模式“引导毕业生到京外就业模式”,与同仁探讨。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毕业生不愿到京外就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可以归结为个人无意愿,外因则比较复杂,既有对京外单位缺乏了解的因素,又有时间、金钱等因素。内因为本,外因为辅,但其中任何一方起作用,都有可能阻碍京外就业行为的实施。因此,解决问题须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只有消除内因和排除外因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为毕业生到京外就业扫清障碍。

1.消除内因

内因为本。首先从消除内因处着手。应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回省就业、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国家要有政策引导,高校也要有教育导向,这种理念应从入学时开始渗透,并融入到整个培养环节中去。针对毕业生,则应采取专项指导,如通过开展政策说明会、优秀基层工作者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毕业生了解基层、亲近基层从而最终走进基层。有了正面的教育引导,加之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效果则会更好,如可以因校制宜地制定面向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的奖励办法、为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欢送会等。这对毕业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低年级的学生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2.排除外因

内外因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个人有京外就业的意愿,在行动中却频频受阻,刚刚燃起的愿望很可能就会因此消退。因此,高校还应为毕业生京外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做好京外就业市场开拓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工作。既要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参加各地的就业洽谈会、与重点单位有效对接,还要引进来,举办京外单位的专场招聘会。还可以鼓励教学、科研岗的教师加强与京外对口单位的联系,把教学中的实习实践环节安排在京外进行。

在拓展好京外就业市场的同时,还要打通学生获取京外就业信息的渠道。通过提高京外就业信息的比例;制作专门的就业网站,把各省市的招聘信息分类呈现;还可以充分利用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平台相关的就业信息。总之,要为学生创造最为便利、最为快捷的信息获取平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