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乡一体化调查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39

城乡一体化调查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1篇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也是促进我国住户调查科学发展,提高住户调查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和人口布局构成了新挑战,改变了城乡住户调查的覆盖范围,对搞准城乡居民收入真实情况带来很大难度,城乡分割的住户调查不利于不重不漏地覆盖城乡居民,难以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外,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还可以减轻基层工作量、提高调查效率,而且也有助于统计数据与国际接轨。

正因如此,在2008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被正式列入今后一个时期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进城务工人员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这种以户口作为分类方式并分别进行统计的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首先,调查样本代表性和调查数据质量的保证面临困难。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乡界限在很多地区已变得十分模糊,过去单纯通过居住区域就能区分居民身份的作法已成为历史。加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乡、城市间流动,大量农民工家庭在城市里就业、居住和生活,这一庞大群体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已仅仅是户籍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在此情况下,现行的城乡住户调查体系按照传统城乡地域概念或者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划分调查区域,根据户籍进行人群分类抽选调查样本的方式,样本的代表性难免存在瑕疵。另外,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给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和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记录这样的变化?如何用统计的方法准确的描述城乡一体的居民生活状况?这些都对我们现有城乡住户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难以统一描述全体居民生活状况和进行国际比较。城乡住户调查在调查覆盖面、调查设计、调查内容和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对城镇住户、农村住户各自的统计目的和作用、统计项目、统计指标都有所不同,进而造成两类统计数据无法对接,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只能进行分类描述,不能形成统一反映全体居民生活状况的统计数据。城乡住户调查的分类统计数据不但不能整合统一,而且在概念和定义上与国际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得统计的数据难以直接进行国际比较,在统计的方法上也不能与国际上通行的统计方式接轨。

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目前实际的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体系,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问题。

一、我国目前城乡基本现状是一体化改革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当前,尽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量农民流向城镇就业和生活,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没有根本的改变,城乡户籍依然存在。与之相适应,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就业模式、收入来源、支出和消费投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开展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首先要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和综合反映城乡居民就业、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调查指标体系,城乡居民的上述差异无疑为调查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挑战。另外,根据我国原有的城乡地域划分和行政管理模式,城乡两套住户调查体系分别采取了适合各自特点的调查组织、管理模式和调查方法。在城乡地域划分仍然明显,行政管理方式仍有所区别的情况下,建立和采用能够适用于这种现状的统一的调查组织、管理模式和调查方法,确实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二、城乡住户调查的需求对一体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开展城乡住户调查之日起,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各级政府对城乡住户调查的需求也有所区别。因此,目前城乡住户调查除调查居民收支等基本生活情况,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求外,都根据政府宏观管理的需求,分别设计了各自不同的调查主题和内容。根据各自的调查方案,城乡住户调查的内容除了居民收支等基本生活情况外,农村住户调查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监测农村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情况,大量农民流向城镇就业和生活情况。

三、现行方法制度的差异性增加了一体化改革的难度。我国现行的城乡住户调查制度是在结合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抽样方案、指标体系和调查表式的设计,以及各种调查内容和报表的汇总上报时间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从住户调查样本的抽选方法上看,尽管都是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方式,但具体操作过程仍然有所区别,如调查样本量的计算和确定方面,农村住户调查采用MPPS抽样程序计算样本容量,计算时除了考虑收入、人口和从业人员的调查主题外,还要将粮食亩产、棉花亩产等其相应的播种面积两项调查主题结合在一起考虑。从调查指标体系上看,区别则更加明显。如在收入指标上,尽管城乡居民的总收入均包含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农村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但在指标内涵和包括的内容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同时,考虑到目前城乡居民生存的实际状况,城市住户调查的收入核心指标为可支配收入,而农村住户调查的收入核心指标则是纯收入。收入分类指标的设置方面,城市住户调查在转移性收入类指标方面设计并突出了社会保障的内容,而农村住户调查指标则是侧重于了解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情况。在支出指标上,针对农民家庭既是生活也是生产单位的特征,突出并设置了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等指标。消费支出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在食品、住房消费的来源方面区别城市居民,因此城乡调查在消费指标的设计和分类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四、现有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与一体化改革不相适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住户调查体系,首先要求在开展上要实现一体化组织管理。目前这种两套调查体系分别组织管理,城乡两个调查系统和部门分别调查的体制和模式也面临改革的必要。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的改变既是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难点。涉及到自上而下的机构人员变动,组织管理方式改变。即使是在现有基础上不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必须增强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村住户一体化改革,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住户调查改革,加深我们对现代统计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加快我国住户调查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统计核算工作,还能够全面提高我国统计调查的综合能力,提高住户调查数据的质量,加强CPI和劳动就业的调查统计工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2篇

一、组织安排到位,工作保障有力

自工作启动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就把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重点来抓。一是及时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联系调查点社区的机关干部、财政所所长、统计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工作组织领导协调到位;同时落实专门指导员1名,调查员3名,确保了具体实际工作有人做。二是及时制定《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确保了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三是全力保证工作开展中办公经费、人员务工补助等日常费用开支。

二、服务到位,基础工作开展扎实

辖区涉及3个调查点,分别是南街社区点、普贤路社区点、公园路社区点,每个点抽取10户调查户,共30户调查户。一开始,被抽中的少部分居民户对这项工作都不理解配合,不愿意接受登记,甚至在工作人员上门的时候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推这推那。为此,办事处工作组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到3个社区点逐一登门做宣传解释,现场办公解决被抽中的困难家庭户的实际困难,并落实1+1对口帮扶措施,从而赢得了调查户的理解与支持,维护了调查网点稳定。一年来,帮扶调查户8户,解决就业岗位8个,临时救助1户3000元资金。

三、调查工作开展到位,各项任务落实有效

严格按照《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组织开展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

1、基础培训工作落实。协调市农调队对调查员、调查户进行了基础培训,明确账页所需填写内容,强调摘要填写方法,确保了日常业务水平规范。

2、日常指导到位。建立健全入户指导登记台账,包括调查户的家庭人口、基本情况、从业情况、收入情况等,并不断加以完善。通过掌握调查户的总体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提高了入户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及时检查账页上存在的问题,跟调查员沟通,提高其业务水平。二是将记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反馈给调查员,通过调查员反馈给调查户,由调查员指导调查户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记账户的记账水平,保证记账质量。通过以上举措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如调查户收入出现明显波动时可以及时了解具体情况,确认是否符合实际,便于及时纠正错误,确保调查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3篇

(一)提升农民幸福感是常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曾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理所当然的包括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程度的试金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常州市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了以提升农民幸福感为最高目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二)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升农民幸福感也是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必然路径。当前中国农民整体的幸福指数总体相对偏低。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则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中国农民幸福感成为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常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幸福感成就喜人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共创了“苏南模式”,城镇化率已达到65%。2014年,常州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强村富民三大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2元,同比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8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3元,同比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90元,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29元,同比增长9.4%。

(二)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进,就业机会实现城乡均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城乡就业政策普惠制度,将现行的城镇积极就业政策向农村扩展延伸,让政策惠及城乡每一名就业人员。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实施统一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职业培训计划,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常州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常州织就的社保大网已经做到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保。2015年常州市将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来不断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常州对于治疗癌症的特种用药,将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今年常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后,市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市区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速,2018年将实现主城区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常州社保体系将实现更高水平全覆盖,让常州市民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归属感。

(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常州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职学生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连续15年名列全省第一,高考本二以上录取率达70%;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各辖市区均创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农村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8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大运河(常州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迎检工作扎实推进,“文化100”、“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去年超7,000场次,观众超30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常州市在第18届省运会中获得的金牌、奖牌和总分均位居全省前列“,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高水平推进;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区管理“减负增效”,全市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8.7%和98.2%;建设生态绿城、实施交通便民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三、常州市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面临的挑战

到2014年,常州市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还是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11个年头。但是,当前常州市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也还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抗旱、排涝设施老化。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从整体环境条件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二)农村经济结构不太合理。近年来,农民仍以经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传统经营方式多、规模小且缺乏拳头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增收难度大。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常州市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档次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

(三)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高。2014年以来,农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种植业方面,虽然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化肥价格综合上涨10%以上,种子上涨15%左右,这些农资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种植业成本,抵消了农民收益;畜牧业方面,2014年上半年,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虽然三季度触底回升,但国际上以豆粕、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民生产投入增大,养殖比较效益相应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常州市农村从业人员2,709.7万人,占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8.5%。其中,文盲占3.1%,小学学历占15.4%,初中学历占45.2%,高中学历占13.4%,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8%,有一技之长的科技型农民和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人更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影响农民创造幸福的能力。

四、常州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建议

(一)加快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从常州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城市是大头,从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看,农村是大头,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把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起来,综合研究,通盘考虑,做到联系农村研究城市,联系城市研究农村。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发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预警机制,加强农情、灾情监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加大引导和扶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在土地、税收、防疫、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在资金方面,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政府以贷款贴息、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贷款难问题;要合理规划种养殖用地,鼓励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解决用地难问题;重点抓好检疫、监管、产品检测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壮大。在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常州还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化服务。因为社会化服务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社会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专业化,从而可以适度补充规模的不足。常州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新经营组织主体及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困难,需要有专门销售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在家庭农场农机具的购买方面,小农具自购,大型农具可以社会化服务,以降低服务成本。要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总体要求,通过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和放活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渠道来更好地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着重推进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4篇

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和《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等部门关于开展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淄政办字〔2013〕51号)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山东省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国统制〔2013〕46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改革目标

建立指标统一规范、抽样科学严谨、手段高效便捷、调查扎实可靠、公开透明的住户调查新体系,统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支指标,标准统一、城乡可比的居民收支等相关数据,提供全体居民及分城乡居民收入、支出以及家庭就业、消费、住房等有关信息,客观揭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

(二)改革内容

1.调查对象。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调查对象为__区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无论户口性质和户口登记地,均以住户为单位,在常住地参加本调查。

2.调查主要内容。一是统一调查指标,完善调查内容。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设置农村、城镇和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建立城乡可比的、以可支配收入指标为核心的居民收支指标体系。二是统一抽样方法,提高样本代表性。三是统一调查过程,规范调查行为。通过统一的调查网络,采用统一问卷和记账格式,直接采集原始数据。四是统一数据处理,改进调查手段。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网络直报为主渠道,以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为保障,努力实现住户所记收支账册或调查员现场采集的收支资料通过网络直接报送。五是统一数据。住户调查数据按年度和季度,季度主要全体居民现金收支数据,年度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收支数据,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数据等细化指标。

3.样本抽选。调查的抽样方法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抽样使用国家统计局统一确定的抽样框,并由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统一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选调查小区。在调查小区内,通过摸底调查建立住宅抽样框,由山东调查总队统一采用随机起点等距抽样的方法抽选住宅,确定调查户。抽中调查小区的调查周期一般为五年。

4.样本数量。调查样本包括能代表全区水平的“分区县住户小样本”和代表各镇(街道、开发区)水平“分镇(街道、开发区)住户大样本”。按要求,为满足地方代表性的需要,“分区县住户小样本”需在全区抽选12个小区,每个小区抽选10户调查样本,共计抽选调查样本120户;“分镇(街道、开发区)住户大样本”需在每镇(街道、开发区)抽选3个小区,每个小区抽选10户,全区共抽选30个村,300户调查户。“分镇(街道、开发区)住户大样本”调查工作,按上级要求进行。

(三)时间安排

2013年7月上旬,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以下简称__调查队)部署__区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

2013年7月中旬,落实调查小区并上报全区调查小区名单。

2013年7月底前,完成抽选调查小区的摸底调查及调查住宅和住户的抽选。

2013年8月25日前,落实调查户,完成新样本的开户。

2013年9月1日起,“分区县住户小样本”调查户试记账,试记账周期为1个调查季度。

2013年12月1日起,新调查户正式开始记账。

二、精心组织实施

按照《山东省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要求,由__调查队布置、培训和组织指导全区的“分区县住户小样本”及“分镇(街道、开发区)住户大样本”调查工作。

(一)数据采集

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由__调查队负责统一组织实施。被抽中调查户每日登记日记账和接受问卷调查,辅助调查员每月收集调查户的日记账和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审核、编码和初步数据处理。

(二)数据处理与数据上报

“分区县住户小样本”数据:由__调查队直接汇总后上报__调查队。“分镇(街道、开发区)住户大样本”数据:由各镇(街道、开发区)进行采集、录入、审核后,上报__调查队,__调查队通过相应权数汇总生成分镇(街道、开发区)数据,并对分镇(街道、开发区)的数据进行审核评估,经上报__调查队和市统计局核准后反馈各镇(街道、开发区)。

(三)调查数据

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市、区、镇数据。全区和分镇(街道、开发区)数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只合计数及其一级分类指标。调查数据未经上级核定、反馈,只能供内部分析使用。

三、切实加强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是适应科学发展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调查周期长,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

__调查队要按照山东省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状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要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调查顺利开展;区统计局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镇(街道、开发区)统计所和基层组织被抽中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调查任务;财政部门要对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所需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宣传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发改、农业部门要给予记账户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民政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提供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配合做好抽中职工家庭的沟通工作,提高抽中职工家庭的样本户接受记账和问卷调查的比率。各镇(街道、开发区)统计所和基层组织要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 署,认真落实本辖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具体调查工作。被抽中调查小区所在镇(街道、开发区)和社区(村)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配合统计调查部门做好辅助调查员的选聘和样本户的入户调查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

(三)保障经费投入

__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需要选聘约42名辅助调查员。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开展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3〕24号)要求,各区县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调查工作所需经费,确保记账户记账补贴和辅助调查员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并将常规性经费支出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宣传解读

各镇(街道、开发区)要积极宣传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意义、目的、内容,取得理解,大力倡导“为国记账”光荣,加强对记账户记账工作的督促指导,切实帮助记账户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记账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切实做好统计调查结果的分析解读工作,帮助公众正确看待统计改革,正确使用统计数据,引导媒体正确宣传统计调查结果。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5篇

一、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主要方式

1.银行贷款、融资平台为主要来源。近三年来,全市金融机构累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贷款220.16亿元,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贷款余额达到70.1亿元,其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55.3亿元。从贷款方式来看,一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由郴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等平台公司为主体,凭借政府信用,与商业银行签订借款授信协议,获取城市建设资金,如2012年12月末,市城司在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10.5亿元,目前正在对接当中的贷款有4亿元;市出口加工区高科司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5亿元;二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融资,国家开发银行以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为郴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如市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09年,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签订了3年100亿元合作框架意见,截止2012年12月末,市城建司在国家开发银行有贷款余额19亿元。

2. 民间融资、居民自筹分量不小。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但除了部分龙头农业企业,大多数的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还是面临资金短缺难题,在银行系统融资不大的情况下,只好靠自己想办法,大部分资金是靠自筹,向亲朋好友借款。在缺口比较大时,一般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据调查,有70%的小微农业企业都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的。另外,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大多数居民在建造房屋、购买大件家用电器或交通工具时,也是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或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3.土地出让收入不容小视。近年来,郴州市将原来实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协议出让的做法,转变为对除工业项目用地外的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供给的方式,建立了政府统一规划用地、土地储备收购、土地市场交易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供地制度,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为城市基础建设募集了大量资金。据统计,2010年以来,郴州市(只含市城区及苏仙、北湖两区,其他县市财政直接归省管)累计实现土地出让收入约127.3亿元,其中2012年,市本级出让土地7399亩,121宗,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土地等完成土地出让收入达40亿元;2013年上半年拍卖土地40宗,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1.2亿元。

4.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拨款是当前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不但直接用于城建基础设施项目,也作为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于支付平台公司银行贷款的利息。据统计,2012年,通过立项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补助资金14.8亿元,郴州市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财政拨款达到75.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3%。郴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公司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累计筹措的136亿城市建设资金中,财政拨入城市建设资金达17.9亿元。另外,2012年财政还安排偿债(贷款及利息)基金40亿元,增强后续融资能力。

5.招商引资持续增长。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郴州市实际到位外资19.1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76.8亿元,其中2012年实际利用FDI7.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利用内资268.7亿元,增长19.1%,新批内联引资项目745个,增长7.3%。招商引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招商引资的资金大多用在新城区、工业园及农村观光旅游等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6.其他融资方式创新。 一是BT、BOT融资。据统计,全市近三年BT融资195.6亿元,BOT0.5亿元。其中,市城司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已达27个,BT融资达71亿元;二是发行市政债券。如市城司2011年、2012年分两次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募集城市建设资金36亿元;三是采取信托方式。2010年,与湖南省信托公司签订了3年10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2012年,又与湖南省信托公司签订了10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使郴州成为迄今湖南省信托在湖南除长沙外最大的投资城市。近三年全市采用信托方式募集城市建设资金23.5亿元,其中,仅2012年市城建设投和市出口加工区高科投分别通过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融资6.5亿元和1.5亿元;四是发行基金方式。如市出口加工区高科投有限公司通过工商银行承销,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发行了湖南省第一支城市建设基金,金额3.34亿元。

二、金融支持郴州市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困境

1.县域金融机构少,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丰富。郴州市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8家(含5家村镇银行),但大多集中在郴州城区,新入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城区,县域只有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加上农发行、邮储银行及农信社等机构,甚至桂东、汝城、嘉禾、临武几县连上述机构都未配齐。在县域,农村镇以下地区的金融机构只有农信社或邮储银行,据调查,有41%网点集中于县城和周边城镇,80%以上的乡镇没有ATM机或POS机。目前除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外,其他县级金融机构几乎无信贷审批和产品服务创新权限,严格的层层报批程序降低了县域经济融资效率,使金融辐射薄弱的城镇更加难以享受到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产品单一、雷同,信贷门槛高,审贷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仍普遍,难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

2.融资平台受政策调控,平台公司融资难以为继。一是投融资风险逐年加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运作手段落后,缺乏主营业务收入,“造血”功能不足,自身不具备偿债能力。融资平台的贷款名义上是公司贷款,实际是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二是融资平台贷款政策收紧。国家金融政策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除了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外,金融机构禁止给公益性项目新增贷款,以前年度贷款也要“逐包打开、重新审核”,严禁“以贷还贷”,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多数为非保障房类公益性项目,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截至2012年末,郴州各类投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融资余额54.68亿元,占全市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9.7%。但随着国家加大对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力度,相关政策使地市、县级城市融资平台融资业务停滞。

3. 政策制度不完善,信贷融资基础缺乏。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为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国家对有效抵押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土地流转、林权处置已经步入进一步深化改革阶段,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法律和政策瓶颈,如由于抵押政策落实还有不到位等情况,抵质押物的有效性降低,涉农信贷风险难以分散,使得金融机构信贷介入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心无力”。如《物权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房产不能用于贷款抵押,限制了基层抵押担保资源作用的发挥,使不少乡镇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贷款。同时,在调查中不少农户反映,虽然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相关法律缺乏,土地流转困难,扩大特色种养的规模直接受到制约。而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金融体系提供安全可靠的中长期资金难度较大。调查发现,银行贷款期限多比较短,而且多需担保,融资成本也较高,加上限制条件较多,贷款门槛高,一定程度限制了贷款的可得性,同时,大部分银行都还没有出台针对城镇化的信贷政策。另外,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周期长、资金占用额大、成本回收时间长的特点,并多为公益性项目如城市道路、水电管网等,项目本身不产生现金流,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维持运营,还款来源较难保障,也无法做到贷款风险项目收益全覆盖,制约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4. 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造成城乡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为了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过度负债,加上由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最终还得由财政资金来偿还,导致了财政“包袱”越来越重。尽管郴州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财政收入达到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但随着郴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资金需求也大幅增加,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另外,2012年出让土地的收入也不过40亿元,对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况且,土地作为有限的稀缺性资源,政府掌握的可以出卖的土地有限,征地、拆迁安置和建设用地报批更是难度大,依靠土地出让收入不可持续。再者,地方政府在“政绩”激励下,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抬高相关地皮的地价来获得建设资金这,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衷相违背,土地财政的弊端日益显现。

三、促进郴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资金供给能力。一是探索多种物权担保形式的产权抵押贷款;二是组织大型项目银团贷款。允许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的投资人提供融资,开展和批发性融资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利用股票、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大、期限长、使用稳定的特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城市基础建设主体上市发行股票、债券;四是鼓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面向城镇化建设发起专项私募基金。五是利用租赁融资工具。六是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社会上公开招标招股。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引进民间资本投资。一是改革和完善相关产权制度,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放开一级土地市场,允许农民依法自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建立一定区域范围内产权交易市场,为金融机构创新土地金融产品提供条件;二是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和民间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三是稳妥推进农民和农村合作基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自己建设新城镇、新农村,如通过农民合作基金、农村合作基金、农民入股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建设,让农民在扩大城镇化投资规模的同时,得以分享城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带来的回报,使农民从拥有土地变成拥有财产,获得向产业工人和股东的身份转变,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6篇

关键词:联合图书馆 图书馆联合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44-03

前言

自广州、佛山等公共图书联合模式取得卓越成就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作为邻省的广西也加快了建立联合图书的步阀。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更致力于在借鉴广州、佛山等公共图书联合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宁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建立一套符合本土特色的联合图书馆模式。2010年,南宁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项目研究,并于2012年正式落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及社区)的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集群,将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组合成正式的、相对固定的、联系紧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网络。尽管如此,南宁市因属不发达地区,其思想理念、经济实力、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不可避免存有局限性,最终也影响到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建设。文章在调查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试图对遇到的问题做思考并提出参考性意见建议。

一、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基础

2012年,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之初,南宁地(/县)公共图书馆共有14个,其中地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共2个,分别是:南宁市图书馆、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县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共12个,分别是:横县图书馆、宾阳县图书馆、武鸣县图书馆、马山县图书馆、上林县图书馆、隆安县图书馆、青秀区图书馆、兴宁区图书馆、邕宁区图书馆、西乡塘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江南区图书馆。

1.藏书量(如表1)

从各馆总藏量来看,2012年两个市级馆总藏量相对较大;各城区馆、县馆总藏量不均衡,江南区图书馆是城区馆、县馆总藏量中相对较多的。

2.计算机开展业务情况(如表2)

从各馆计算机开展业务情况来看,2012年度各馆均已在采访工作、编目工作、流通工作、书目检索业务工作中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3.自动化情况

从各馆自动化情况来看,除马山县图书馆和邕宁区图书馆没有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外,其它馆均使用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南宁市图书馆始建于1977年,在1998年5月以前都是使用传统手工编目、借阅方式进行业务工作。从1998年6月迁址新馆后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4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版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基础业务管理实现自动化至2012年已有9年。南宁市少儿图书馆是在1988年成立的,在1996年始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6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版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青秀区图书馆、兴宁区图书馆、西乡塘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和江南区图书馆五馆是在2005年加入市图书馆的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于当时五个城区图书馆的建设受到投入经费低、不具备自动化管理系统所需的软、硬件条件、管理人T流动性大且没有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配备等各种原因制约,五个城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产数据是以南宁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馆藏地点的存在而存储的,一直由南宁市图书馆负责对五个馆的进行数据维护、读者办证、借阅业务信息数据统计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邕宁区图书馆截至2012年仍未购置自动化管理软件。六个县图书馆的情况:截至2012年,隆安县、马山县图书馆仍未实现自动化管理,武鸣县图书馆使用的是新洋图书管理系统,宾阳县、上林县、横县三个县级馆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中数创新图书馆管理软件开展本馆的基础业务工作。

4.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构成情况

从各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构成来看,各馆的读者条码与文献条码构成不同。南宁市图书馆、宾阳县图书馆等六个馆读者条码是6位,文献条码是8位,且均是以纯数字作为流水号进行读者号登记和文献资产登记;其他馆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无论是长度,还是类型均有差异,个别馆因未购置自动化系统其基础业务参数在此无法做比较。

二、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后台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难

从表3不难看出,南宁市各公共图书馆存在包括ILASII2.0、中数创新等多个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就是打破行政、地域、系统等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但因存在多个自动化系统,后台数据库结构不尽相同,要实现各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后台数据库中的读者信息、文献信息、借还记录信息等各种数据表之间的数据读取互连互通,满足读者跨馆互借互还需求,就显得非常困难。

2.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号严重

要在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中实现通借通还功能要求具备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在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信息互连互通的情况下,要确保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在的唯一性,即数据库各数据信息表中数据记录不能存在重复性,如各馆代码、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的唯一性。但表4显示,14个公共图书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有将近半数的图书馆以纯数字作为流水号进行文献资产登记和读者号登记,且读者条码、文献条码位数相同,非常容易出现馆与馆之间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复、重号问题。

3.馆藏文献数据化程度低

据表1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底,14个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合计200多万册(件)。其中南宁市图书馆和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馆藏文献已实现数据化;但六县和六城区公共图书馆中由于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有些馆能基本实现数据化,有些馆只能实现部分图书书目数据化,期刊和报纸则无法实现。馆藏文献数据化低,一方面限制了可共享的资源总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书目数据采访编目顺利开展。

4.书目数据质量不高

在对各馆馆藏书目数据进行抽查比对中发现:各馆的书目数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各馆编目工作制定的要求和编目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在没有联合编目的优势下,书目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县、城区馆的书目数据信息包含的MARC字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有部分文献书目MARC数据信息中只包含题名、作者、价格三个必备字段,其它字段均为空值等现象,这严重的影响文献编目数据的质量,非常不利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长期发展。

三、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1.统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

因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不统一带来的包括数据库互通互访不顺畅、基础业务重要参数制定不规范、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复混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为了使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能有效地开展,统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商榷、比较、筛选,最后选定了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InterlibD书集群管理系统来作为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的软件平台。之前多数馆用的ILASII2.0是一个较早版本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 该软件较适合单馆的管理;另外的中数创新图书馆管理系统是由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下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经过两次升级后仍无法满足书目数据资源共享、文献通借通还的服务要求;而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系统在东莞市、杭州市、宁波市等图书馆的“一卡通”资源共享的建设中成效显著,通过其可以建立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立体信息空间,同时通过开放的多层结构达到与其它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协作,既能在形成各成员馆的馆藏分离、管理分离、财经分离的新格局下,又能较好的实现各馆之间书目数据共享,文献通借通还,非常符合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功能需求。此外,通过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可以做到分布式集群管理,将服务器及软件系统配置在中心馆――南宁市图书馆,各成员馆开展业务工作只要通过浏览器便能访问本集群管理系统平台。分布式集群间再通过集群与集群间的共享策略实现书目数据、读者信息、借阅行为信息互通互联。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压力大多在中心馆,成员馆或分馆在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做维护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解决了基层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降低了系统投入和运行的成本。

2.规范联合图书馆基础业务参数

因之前出现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混乱问题,为使文献工作走向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达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就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应工作要求,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建设、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发展原则,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了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制定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章程》、《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业务参数制定规范》、《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连续出版物机读目录细则》、《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条形码管理细则》,形成了涵盖图书馆代码、文献类型代码、读者代码、文献代码、MARC字段、借阅制度规范等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标准化体系。

3.规范编目MARC字段模板,提高联合编目工作效率

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根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制定联合图书馆编目文献MARC字段和连续出版物MARC字段联编模版,以供所有成员馆共同使用,促使各成员馆在编目工作中实现书目数据信息模板化。联合编目避免了成员馆编目员大量的重复劳动,如县、城区图书馆在编目过程中,编目人员只需通过联编检索找到与国图数据或市图数据相同的文献书目数据,便可直接共享书目数据,增加本馆馆藏信息字段即可完成此文献的编目记录工作,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编目的共知、共建、共享,降低了编目成本,加快了编目速度,做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编目的一致性、标准化和规范化。

4.馆际读者文献借阅服务标准化

在统一更换的管理平台、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互连互通和规范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基础上,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归集各馆意见,制定馆际读者文献借阅行为规范。在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系统中,允许同时存在两种文献借阅规则和流通规则:一是本馆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二是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各馆在保留原有的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的前提下增设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集群文献流通规则,读者在借阅开户馆文献时适用本馆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在借阅其它分集群成员馆的文献时适用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为不同图书馆的读者的借阅行为建立起统一的借阅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管理思路更清晰,服务更透明。

结语

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因基础弱、底子薄,建设过程中问题不断,但经过各成员馆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实现14个市、县、城区图书馆和20个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图书室共178万册馆藏文献的采访数据联合编目、书目数据联合检索和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服务,文献集群借阅总量在逐年增长,截止到2016年9月,集群互借已达到集群借还册次18124册,集群借还人次达10883人次。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跟发达地区图书联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未来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必须更多关注并借鉴发达地区图书联合建设成果,使建设更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屈义华.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5年12月第25卷第6期:305-307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7篇

住户调查是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以居民家庭(住户)为基本调查对象,对其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构成、素质、收支状况和消费特征等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的抽样调查。住户调查统计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收入支出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制定国家的福利政策和财政政策,研究全部人口的税收、社会福利、经济利益再分配等问题,也能够为国民经济核算和CPI权数的计算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住户调查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在全社会对住户统计调查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2012年12月份以前, 我国住户调查一般分为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两种类型。

(一)城镇住户调查

城镇住户调查是在城镇范围开展的以居民家庭及个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旨在了解城市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入、消费等情况,协助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掌握人民生活状况,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生活水平,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的统计调查。

城镇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住房基本情况,家庭就业情况,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现金收支,家庭消费支出,家庭食品消费,家庭非现金(实物及服务)收入。

城镇住户调查的主要指标有城镇家庭人口、家庭总收入、可支配收入、转移性收入、出售财务收入、借贷收入、家庭总支出、消费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借贷支出。其中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 家庭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二)农村住户调查

农村住户调查为全面了解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生产、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监测农村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农村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农村居民收入支出情况以及所在村的发展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居住情况,住户成员与劳动力从业情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技术应用情况等。

农村住户调查的主要指标有总收入、纯收入、现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总支出、现金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其中,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公式为: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

(三)存在问题分析

1.出现统计调复现象

按照现行统计调查规定,长期居住在城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既属城镇住户统计调查的对象,又是农村住户统计调查的对象。

2.流动人口难以调查

流动人口是统计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如农民工长期居住在城市打工,按照现行调查原则,他们属于农村住户,但在实际调查中,由于他们长期在外无法展开调查。

3.现行调查指标设计不合理

从调查的统计指标体系来看,存在调查住户现金方面的指标较多而实物方面的较少,经济方面的指标较多而社会方面的指标较少,生活方面的指标较而生产经营方面的指标较少。和欧美国家统计指标相比,缺乏反映家族生活环境设施、健康状况、文化教育、娱乐设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

4.部分城镇新建小区无法进入抽样

现行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是民政部门社区和居委会现行目录为抽样本,许多新建小区,由于没有设立社区和居委会,无法进入抽样目录样本。

二、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主要统计指标内涵变化分析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就是统一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分类标准、指标名称与口径,按照统一的抽样方法和程序,从全国4亿多户城镇和农村家庭中随机抽取40万户,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家庭中每个人的每项收入和支出记录在账册上,由此汇总计算出全国和分省(区、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支出、消费的水平、结构和增长数据。从2012年12月1日起,全国40万户城乡居民按照国家统一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开始记收支账,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以及其他民生状况等。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应该把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户住户调查的指标平衡到一起,合并相同的指标,把不同的指标再细致化,形成以可支配收入指标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收支体系,这里的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5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 = 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 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

其中:经营净收入 = 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财产净收入 =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 = 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等。

转移净收入 = 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转移的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报销医疗费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未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而获得的离退休金和报销医疗费,不包括国家为扶持农业进行的相关生产补贴,如粮食直补、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购买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畜牧业补贴等,这应视为第一产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补贴,即一种负的生产税,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

转移性支出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指现住房产权为自有住房(含自建住房、自购商品房、自购房改住房、自购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继承或获赠住房)的住户为自身消费提供住房服务的折算价值扣除缴纳的各项税费后得到的净租金。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的计算方法为: 自有住房年度折算净租金=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按照购建房价格以及城乡相应的年折旧率计算。

三、城乡一体化与现行住户调查统计指标差异对比分析

现行的住户调查有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居民住户调查两套统计指标,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把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的统计指标平衡到一起,合并相同的指标,把不同的指标再细致化, 将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统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设置农村、城镇和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建立城乡可比的、以可支配收入指标为核心的居民收支指标体系。规范居民收支指标口径,改进自有住房折算租金统计,增加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指标和调查内容,细化政策性转移收支指标的分类,健全社会保障参与和受益情况、就业状况、社区环境以及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等内容。对比城镇一体化住户调查的指标和现行的住户调查指标有如下变化:

(一)可支配收入成为农村、城镇和全体居民收入统一的核心指标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将现行的住户调查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样虽然也分农村和城镇两部分数据,但最后统一叫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实物收入折价后纳入年度可支配收入,具有两套收支体系

在现行的城乡住户调查体系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包含实物收入折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包括实物收入折价,城乡一体化改革后将实物收入纳入年度可支配收入,季度仍然现金可支配收入和现金总收入,年度可支配收入(现金+实物)和总收入(现金+实物),这样改革后的指标体系将具有全部收支(现金+实物)和现金收支两套体系。

(三)自有住房折算租金纳入居民住房消费支出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增加了自有住房虚拟房租,并纳入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居民住房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将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扣减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后的增值收入计入可支配收入,同时包括和不包括折算租金的可支配收入。自有住房折算租金是一种实物收入,因此既是收入,也是消费。其中,城镇按照50年进行折算,农村假设不存在住房交易市场,暂不进行折算。

(四)农民工收支统计得到完善

现行的住户调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人数计入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但只有寄带回家的收入计入农村住户收入中,在外花掉的收入没有计入农村住户收入和支出中,这样导致了大多数住户调查都是由农村户籍地的家人代为回答,收支统计不够完整,即使统计完整,归类也不科学。城乡一体化改革后,对农民工的收支调查从对输出地对其家庭进行调查改为在务工地直接对其本人进行调查,将外出农民工从农村常住人口中去掉,仍将农民工寄带回家的收入计入农村住户收入。

(五)多种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

房屋拆迁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中,而是列入非收入所得。另外,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性收入(一次性赔偿和抚恤金、一次性的救灾款、婚丧嫁娶礼金收入等)也不再记作收入,而是列入非收入所得。

(六)政策性转移收支指标的分类更加细化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现有的住户调查中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之间的赠送、赡养、捐赠收入等,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包括家庭在外成员寄回和带回收入;城乡亲友赠送、赡养、捐赠收入;农村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款收入;退税收入;无偿扶贫或扶持款收入;得到赔款收入;各项补贴收入等。一体化住户调查的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报销医疗费、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寄回带回收入、赡养收入及其他经常转移收入。与现行住户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现行城镇住户调查将“记账补贴”、“保险收入”、“辞退金”纳入“转移性收入”的范畴,在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将“记账补贴”和“保险收入”计入“非收入所得”, “辞退金”计入“工资性收入”。

2.现行城镇住户调查中没有“政策性补贴收入”项,在实际发生时将这项计入“其他转移性收入”中,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单列出“政策性补贴收入”。

3.现行城镇住户调查中没有单列出“非常住人口寄回带回”这一指标,非常住人口给予被调查家庭的现金计入被调查户的“赡养收入”,一体化住户调查单列出了“非常住人口寄回带回”这一指标。

4.一体户住户调查的赡养、捐赠、赔偿收入有“经常性”和“非经常性”之分,经常性的赡养、捐赠、赔偿收入统计在“转移性收入”中,非经常性的赡养、捐赠、赔偿收入统计在非收入所得中,现行住户调查是没有这个区分的。

5.现行农村住户调查将“报销医药费”作为转移性收入的一部分,而城乡一体化改革后转移性收入将不再包括这一部分。

(七)改善信息收集准确率

一体户住户调查中努力降低拒访率,缩短调查周期。允许使用问卷收集收支数据,推广网上记账,适当提高调查补贴标准,科学处理拒访问题,搜集并使用拒访户基本信息校准样本偏差,使用税务登记信息校准样本偏差。

四、完善一体化住户调查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

(一)不能简单模仿国外

我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目前是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全国住户生活状况调查方案的。但需要在借签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亿万农民工在城镇打工的特殊国情,简单搬用国际标准就会对真实的城乡人口和分配关系产生混乱。

(二)进一步合理地划分城乡居民

目前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将外出农民工划分至城镇居民中,建议在将“农民工”划分为城镇常住居民时必须是外出务工时间和在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农民工,同时将赡养人口随家庭主要劳动力人口的变迁而变迁。这样才能更加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效性,才能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最正确的数据支持。

(三)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统计指标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8篇

【关键词】新农合;城乡一体化;异地就医

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在制度层面来说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员覆盖。然而,随着当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以及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人员流动频繁,异地就医需求增大。现今的以条块管理为特点的医保制度严重阻碍了全面医保的实现。这种实行属地化报销的新农合管理制度,越来越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尽管国家本身设计及省、地区探索如何较好解决参合农民异地就医报销问题,但由于其各地制度不统一、统筹程度低与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存在,医疗保险转移接续难以实现。新农合制度其与外部环境兼容,进一步限制了其服务水平与效能发挥。

一、农村居民异地就医现状概述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普及,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乡村医疗卫生院的医疗环境普遍恶劣,有些地区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另外,乡村医院的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许多医疗设备面临淘汰;同时医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这使得有条件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医疗条件好,服务水平高,环境优美的异地医院就诊。另一方面,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村居民人数增多,他们对与医疗需求有着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这些进城农民工在发达城市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但是,新农合制度缺乏灵活性,存在着多种问题。新农合在不同省、同一省内各地区,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存在着差异较大的医疗保险补偿政策。在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医用耗材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等方面,各统筹区域间不尽相同;医保信息平台尚未实现联网,信息建设滞后;异地就医报销手续复杂,报销范围狭窄,报销形式单一,垫付费用高,报销周期长。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着各地医保定点医院与异地就医管理政策的有效对接与联动,最终结果是对推动民生工程的医保制度将无法保障求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提高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制度,解决异地医保报销接续问题迫在眉睫。

二、城镇化下整合我国新农合异地就医报销的对策

2014 年 12 月 25 日,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4〕93号),该文件指出2015年基本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部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16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这意味着中国异地医改革将迈上新的台阶。

十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但要使现代医疗保障制度顺应着城镇化发展趋势,必须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通过上诉的分析研究,构建合理的医保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如今,由于医保的属地管理特点使得不同地区的缴费不同,待遇不同,给参保人员带来了诸多麻烦。因此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城乡统管,是新农合下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异地就医结算的最佳途径。

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率先推进省内异地就医问题的解决。借助于互联网+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资源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异地统筹,因此,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是建立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它也是解决异地就医报销结算的关键所在。

加强监督管理,合理规范运行。加强监督管理,合理规范运行农民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利益主体多元的复杂活动,它离不开各部门的有机配合与协调,离不开对整个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因此,为了便于异地就医费用的审核,有必要统一全国使用的医疗费用发票和收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监管体系,定期派专业人员对异地就医行为和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稽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15C15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美林(1994.1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现就读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邓小妹.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管理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3-14.

[2]王伟.建立区域协作平台便利参保患者异地就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04-25(1)

[3]刘利,吕海升.新农合制度下我国农民异地就医报销困境及整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141-144.

[4]陈东,尹梦芳.新农合制度下参合农民的就诊意向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4-102.

[5]于倩倩,尹文强,黄冬梅等.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就医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C].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全国学术年会暨社会医学学术研讨会,2011,34:48-49.

城乡一体化调查第9篇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和优势

(一)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党工委、办事处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在全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工作目标,坚持利益向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95.74万元,同比增长3.5%;农业增加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所得11297元,同比增长12%。

(三)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区坚持以工哺农、利益向下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842.8万元对我区隆昌悦生路一期、隆昌三队村路一期、沙朗三队、隆平六冲河岸路一期、隆平六冲河岸路二期、沙朗五队村路6条农路共6.5公里按6-7米的宽度进行硬底化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主干农路“硬底化”,大大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455万元对辖区沙朗片的一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以及河堤砌石清淤以及清拆河边违章房屋,同时为河涌加建两岸护栏,补种新树种,在畅通河道的同时,美化社区,还群众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投入105万元用于对辖区内电排站改造,彻底解决沙朗片区的排涝问题;投入资金398万元进行绿化建设,主要用于对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金华路以及隆平乡道5条道路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新种、改造和补种路旁绿化10.31公里,新增西区中心小学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和广丰安居工程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到底,我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1.81%,绿化覆盖率达3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同时,我区已经全面推进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社区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交系统六通,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农村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