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7 09:28:14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1篇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水利厅农水处调研组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现代社会国民的基本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把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研究部署。早在2000年就开始启动并先后实施了农村人畜饮水和安全饮水工程。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确保在2013年、“十二五”末分别解决规划内原有、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专项资金,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全省城乡供水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易到相对完善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农村居民重点解决了“喝水难”“饮水方便”、“饮水安全”问题,取水形式从肩挑人扛到分散工程供水,再到集中工程供水,个别地区还兴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成效显著,令人瞩目。从2009年起,我省大力推进规模以上工程建设,兴建了400余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截止2011年,累计解决了1036.56万农村居民和55.0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1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020年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对照要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省城乡供水工作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离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观念不创新、部门不协调,体制不通畅、机制不健全,管护不科学、运行不规范,资金难筹措、工作推进慢,建设标准低、保障能力弱等六个方面。特别是个别地方一些已建供水工程规模小、问题多、效益低、报废率高,不仅不能满足居民用水需求,而且正在成为新的供水“不安全”因素。

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推进全省农村自来水工作,为今后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法规提供参考,对全省农饮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很有必要。按照“精心选点”、“解剖麻雀”的调研思路,2012年3月2日-3日,由我处主要领导带领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现场、座谈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对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乐平的基本市情及工程实施前供水情况

乐平市位于我省东北部,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大型水库管理局,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7万人。境内水系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河乐安河由东向西贯穿全境,长83.2公里,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其境内支流较大的有洎水、官庄水、长乐水、建节水、车溪水、安殷水、磻溪水,呈羽状分布。全市蓄水工程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其它工程2000余座,总集雨面积50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为37416万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日迳流量为46万立方米,地表水量多年平均值为20.6亿立方米。

该市城市供水始于1977年10月建设自来水厂,水源取自磻溪河,1982年一期投产,日供水能力6000吨。1992年在湖腰畈扩建增设三口深水井供水,设计供水能力4.2万m3/d,实际供水能力3.2万m3/d,实际日销售水量1.3万m3,供水范围仅限于老城区约10万人口。据2009年调查资料,城区管网老化严重,漏损率高达60%-70%,设备设施老化严重,水压偏低,大部分区域三、四楼就无水可用,且常因水压不稳水管爆裂导致大面积停水,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该厂属全民国有企业,由于受体制机制影响效益较差,职工福利和工资水平较低,月平均工资为720元,拖欠社保和医保费用严重。对老城区管网改造和新城区扩张建设基本上无力跟进,凡需投入只能是伸手向政府要钱。

该市农村居民饮水原先多直接取用乐安河或其支流水源,有的打井取水。近几年,乐安河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钙镁含量较高,水质过硬,导致全市近69万农村居民饮水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乐平市从2005年开始重点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至2008年底,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6座,分散供水工程5233处,覆盖6.1416万农村人口。上述集中供水工程一般采用村委会、农民用水协会或个人承包等形式进行管理。从运行情况看,在一段时期内缓解了一部分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粗放,运行不规范,供水保证率、及时率和水质合格率偏低,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工程因规模小、效益低或管理不善已停止运营,少数尚在运营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长期负债,难以维持。分散供水工程也达不到安全饮水标准要求。事实证明,原来的思路、办法和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城乡供水问题,急需完善改进。

应该说明的是,乐平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以前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全省有一定的共性和代表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为改变城乡供水现状,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乐平市立足长远,着眼发展,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于2009年5月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组建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由于合作双方充满诚意,兼顾了多方利益,工程实施顺利,成效明显。

(一)双方协议要点

1.合作标的。以省水投为主体,共同新建一座10万吨/日规模的供水工程,覆盖乐平市城区及周边、共库到城区供水管网沿线的10个乡镇街道;

2.入股比例。市政府以市自来水公司有效净资产入股,占股4.76%,省水投集团以中央和省级农饮资金及自筹资金入股,占股95.24%;

3.经营期限。市政府将乐平市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权从原自来水公司收回,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转让给新成立的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期限为自2009年起30年,期满再延长15年至2054年;

4.资产移交。市政府将乐平市自来水公司整体移交给乐平润泉供水公司,省水投集团承担原公司改革“四保留、两收回”所需资金,并按双向选择、择优选聘的原则返聘原公司部分员工;

5.水价确定。工程完工通水后依照法律程序,参照周边县市标准确定新水价,并实行城乡同网同质同价;

6.责任义务。市政府成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原水厂的改制和工程协调,按工业地价划拨80亩土地用于建设水厂,将润泉公司经营税收市本级所得部分按20年期限等额奖励返还,对润泉公司实行“免收行政性收费、减半收取服务性收费”以及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省水投负责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及并购覆盖范围内已建的所有供水项目工程。

(二)工程进展与成效

1.实现了规划目标。按全面规划、统筹布点、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分四期实施:第一、二期即上述协议所指城区及周边、共库到城区供水管网沿线乡镇街道的供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第三、四期即沿河乡镇及全市城乡居民供水全覆盖工程,现正在抓紧实施,将分别于2012年、2013年底前竣工。第一期投资1.6亿,仅用1年时间建成了日供水规模5万吨的净水厂、取水泵站,铺设了33.62公里的原水输水管线以及配水管网,并购、改建和新建了日供水能力分别达1万吨的涌山水厂、5000吨的临港水厂、5000吨的浯口水厂,于2010年10月19日正式通水。该期工程解决了20万城区人口、9.8万沿线乡镇农村居民的供水问题,使近30万人喝上了国家标准二类水——共产主义水库天然弱碱性水。第二期主要实施了城区管网延伸,覆盖接渡镇、乐港镇、塔山街办、后港镇和农科园的64个村(居)委会。通过一、二两期工程的完成,城区及沿线居民饮用水水质、供水状况及服务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和一致好评。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自从共库的水引过来以后,“卖纯净水的倒闭了,修水壶的关门了,饮水机当废品卖掉了,要求自来水开户的越来越多了。乐平人民可以节约不少医药费用,延长3到5年的寿命。”

2.盘活了国有资产。一是盘活了乐平市自来水公司资产。为激发该公司活力,乐平市政府按照“四保留,两收回”原则(即:保留市自来水公司组织机构不变,保留公司现有干部职务不变,保留公司现有职工国有身份不变,保留公司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利益不减少,市政府收回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特许经营权和全部资产)对其进行正式改革。改革后,于2009年10月整体移交给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行,从根本上规范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日常运行。当年年底用水户同比增长9.2%,抄收水量同比增长17.1%,水费收入同比增长39.09%,解决了以往一搞供水建设就向政府要钱的问题。二是盘活了工程项目资金。以往农饮项目资金,由于不能集中投入使用,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加上所有权不明确,往往是分散沉淀,“广种薄收”,难以发挥效益。通过和省水投进行合作,明确了项目资金的所有权,将所有项目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进行贷款融资,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疏通了融资渠道,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现在乐平城区自来水建设基本不用财政投入,实现了城区拓展到哪里,自来水就延伸到哪里,极大地减轻了财政负担,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和发展环境。

3.理顺了管理体制。长期以来,该市水务管理职能分散于市水务、建设、规划、环保、卫生等部门,职责交叉、权利分离、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多龙管水”导致“无龙管水”: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收利用;管农村的不管城市,管城市的不管农村,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水量。这种管理体制,致使水资源规划难统一,配置难统筹,节水难开展,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难同步,水资源和供水调度难协调。为适应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革发展需要,2009年乐平市下发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思路,将水务行政管理职能统一划入水务局,并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综合监察等保障体系,实行全过程全环节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自此,该市水务管理逐步规范,水利执法得到有效保障,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下一步合作计划

2009年起实施的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截至2011年底,虽然有效解决了近50万城乡居民用水问题,但尚有近4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还未彻底解决,乐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筹备,按照“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价”的基本原则,在原先协议的基础上,继续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江西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一延二改三建”的模式,通过城区管网延伸和并购扩建乡镇原小水厂、新建若干水厂,确保2012年底解决乐安河沿线12个乡镇(街道)165个行政村616个自然村38.55万农村人口、2013年彻底解决全市城乡居民饮水问题。

此阶段双方合作的基本思路是:

1.建设主体。由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工程项目部负责乐平市辖区内所有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

2.资金筹措。建设资金主要由项目资金和群众自筹来解决。项目资金主要包括农村安全饮水、自来水工程和河流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资金,群众自筹资金主要是一户一表等五项安装费,标准是城区管网延伸区域每户600元,小水厂供水区域每户300元。在项目资金下达到位前,由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垫资建设各水厂的取水头部分和净水厂工程,市政府为工程项目部与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提供资金支付担保;

3.资金拨付。为确保项目顺利启动,乐平市财政先期解决工程项目部100万元启动资金,后续资金由市财政按进度拨付,工程决算审计后一周内支付工程款全额的95%,一年内付清余款。为保证造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工程造价实行“两审制”,即开工前的概算预审和完工后的决算审计;

4.日常运营。工程验收合格后,由乐平润泉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日常供水管理和运营,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管理和服务机构,保证供水及时合格,提供优质服务,实行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农村水价不得高于市区居民水价;

5.并购水厂。对现有水厂,由乐平市审计局牵头,协同有关部门和润泉供水有限公司,在所在乡镇配合下,本着尊重历史、遵循事实、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进行并购。并购后,工程可利用部分划归省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所有。

由于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本阶段合作水到渠成。目前,工程规划、论证、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协议已经正式签订,规划新建十座水厂中的幸福水厂、东方红水厂已动工兴建。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底该市沿乐安河全线38万多居民将告别传统的打井取水方式,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3年底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三、乐平模式和主要特点

纵观乐平市与省水投合作的形式,这是一种针对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的全新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双效合一,城乡统筹、建管并重,专一经营、规范有序”32个字。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供需合拍、政企共建。

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经济杠杆合理配置稀缺基础资源,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如何在与企业合作中合理规避风险、各扬所长、各取所需?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涉及三方:居民有需求,乐平的水质性缺水自然生成老百姓渴求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的强烈愿望;政府有责任,乐平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居民提供合格的基础性公共产品——达标的饮用水;企业有实力,省水投集团作为大型国有水务企业,有现代经营管理体制,有专业的科研力量,有多元的融资渠道,有雄厚的资金支撑。相比其它企业,开展供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更有保障,信誉度更高。三方责权利可以归结到一点:需求、必须、可能提供达标饮用水。在此基础上,政府和企业根据各自优势,互相结合,在供给与需求的联结中找到利益结合点。乐平市政府作为一级政府,按照公共优先、公益至上的原则提供饮用水是其追求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该市积极引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市场运作,将原自来水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全部资产整体移交给企业,由其统一建设和经营管理全市城乡供水工程。同时,给予其建设用地、税收规费、项目资金等多项优惠政策,竭力创设宽松环境。市政府所占4.76%的股份分红也全部返还给润泉公司,用于弥补城区水网改造及维护经费。这些充分体现了“有限政府”、“公共政府”的职能特点,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施政理念。而省水投作为市场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其优先目标和主要发展动力。它和地方政府积极合作,共同实施城乡供水工程,能够凭借雄厚实力发挥“滚雪球”效应,在长期战略合作中逐步找到潜在的发展商机、盈利之道。为此,省水投侧重的是特许经营权和自主经营权的获取、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项目资金的快速注入、企业资产的迅猛扩张、经营范围的迅速扩大。于是,乐平市政府和省水投一拍即合,欣然接洽,顺利签约,有效合作,实现了“政府尽其责、人民受其惠、企业得其利”的目标,共同推进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

二是城乡统筹、成果共享。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适应当前城乡统筹推进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乐平市总人口88万,其中城区、农村人口分别接近20万、70万。城乡都面临水质型缺水,急需解决。特别是沿河乡镇农村居民多年受河水污染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相对城区居民来讲需求更加迫切。如果我们只注重解决城区问题而忽视了农村,那么我们的工程就不是全面的工程,就不是合格的工程,就算不上真正的民生工程。同时,乐平是我省水利大县,有着丰富的符合饮用标准的地表水资源。除共产主义水库可作为水源,解决城区和部分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外,还有四座中型水库和一些重点小一型水库可作为饮用水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平的水质性缺水实质上是工程性缺水。因此,乐平市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始终坚持满足全市近9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需求,按照“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要求,全盘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快速推进,力争在2到3年内全部解决饮水问题,确保“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是建管结合、有序共进。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实现可持续运营,建设和管护都非常重要,其中建设是前提、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是目的。市政府与省水投合作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作了深入探讨。双方约定施工环境由乐平市政府负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以水价确定、水质监测为主的管理环节,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确保供水的公益性。项目建设由经营管理方负责,以确保工程规划设计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优良性。除此之外经营管理方还要分别向市政府、用户做出服务承诺,确保经营服务质量。为保障城乡供水,作为经营管理主体的乐平润泉公司秉承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水压和统一服务的“四统一”宗旨,明确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研究制定供水运行管理方案、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考核办法,完善管理网络,充实岗位人员,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对水源地、取水头,输水管网、水处理等设施的管护和水质的定期检测。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建管分离、重建轻管甚至不管的情况,使该市供水事业在供水能力、供水水质、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

四是规模经营、三方共赢。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难以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农饮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就是一句空话。乐平城乡一体化供水作为一个长线项目,必须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和经济收益。目前乐平城乡一体化供水已经按照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编制了第三、四期的规划,主要内容有:通过延伸城市自来水管网覆盖城区周边乡镇,收购并改扩建部分乡镇现有小水厂,新建日供水能力分别为10000吨的幸福水厂、5000吨的东方红水厂、3000吨的南港水厂、5000吨的镇桥水厂、5000吨的礼林水厂、10000吨的众埠水厂、3000

吨的魁堡水厂、5000吨的双田水厂、5000吨的塔前水厂、2500吨后港水厂。届时全市农村自来水将覆盖18万户近70万农民,加上已覆盖的城区20万人口,城乡一体化供水将在乐平市实现全覆盖和规模化经营。

在该规划的实施中,乐平市农民最得实惠:一是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喝上了卫生达标的自来水;二是开户初装五项费用得到了减免。如果按建设成本计算,每户需投入2600至3000元不等,现在每户只收300到600元,确保群众享受到了党和国家项目资金的阳光雨露;三是今后的水费和服务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市政府来说,用活了项目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建成了民生工程,有效履行了庄严承诺。对于省水投和润泉公司而言,最大的收益是资产的迅猛扩张、用户的迅速扩大和企业品牌的树立,为今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预计到2015年,在全面完成设备管网改造升级后,自来水开户数和总用水量开始达到盈利水平。

四、几点启发和主要经验

总结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主要启发和经验。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明开放、不算小账。长期以来,乐平市城乡居民水质性缺水的状况引起群众怨言不断,投资环境受到影响。这不仅是全市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基于此,该市始终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维护稳定的主要措施、巩固民生的根本基础加快实施。在具体实施中,不囿于传统模式,紧紧咬住“城乡自来水全覆盖”这个目标不放松,不局限于“所有”,但求“所用”,“不求赚钱,只求不贴或少贴钱”,不算小账,大胆地将项目资金、自来水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所有资产放手移交给省水投运作,有效解决了近90万人民饮水的民生问题。如果紧紧盯着原有的摊子,抱残守缺,非要追求当地政府占多少股份、当地财政赚多少钱,永远不会有合作方来洽谈、建设,永远不可能建成安全可靠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让老百姓喝上达标自来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而省水投也不打小算盘,不被短期内负债经营的困难所吓阻,紧紧着眼于长期合作带来的持久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充满诚意地密切合作。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双方的开明开放、大气大度,才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第二,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认真谋划、合作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投入问题,还要解决建好后的运行管理、使用维护问题。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光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对此,乐平市创造性地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思维,有效解决了资金投入和管理经营问题。在资金投入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主动引进合作伙伴,利用省水投这一平台整合、盘活了沉淀资金、项目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及一部分群众自筹资金、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筹资融资渠道。在管理运行上,本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借助现代企业优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有效提高城乡供水品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对于省水投来说,多次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在供水这项公共服务事业中,不可能也绝不会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正是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看准了就干、干了就要干好”坚定态度的号召下,在省水投充满诚意的真心合作、认真谋划下,全市上下迅速统一了思想,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凝心聚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

第三,集中投入、各个击破,整体推进、规模经营。近年来,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有关城乡供水的项目多,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如何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钱要怎样用”的问题,不是一件易事。以往在实施过程中,分散供水工程做得比较多,在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同时,带来了质量难保证、管理难统一、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不能长期安全供水,降低了工程效益。对此,乐平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时,采取“集中资金、各个击破”的策略,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集中投入资金,以乡镇为单位但不局限于行政区划,建成规模化水厂,保证建一个成一个、管好用好一个,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领导重视、群众支持,各方协作、共同推进。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推进的良好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非常重视。今年3月,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布置。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水利厅领导多次深入乐平实地调研指导,孙厅长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提出“确保百姓喝上放心水,确保国家投资百姓得到实惠”等“两个确保”原则,按照“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供水管理、一流的供水服务”等“三个一流”,要求建成全省城乡集中供水的样板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了大力倾斜,“十一五”通过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为乐平安排了7947万专项资金,“十二五”规划安排6229万项目资金。同时,省环保厅领导也多次到乐平视察,并承诺优先安排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从中重点支持乐平市沿河乡镇自来水工程建设。二是乐平市主要领导的高位推进和亲力亲为。工程实施以来,该市主要领导紧紧抓住这个关系全市发展、稳定和民生的重大问题不放手,一再强调: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该市市委书记吴龙强多次到省厅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并亲自担任该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亲自过问、协调、调度工程。市长俞小平也多次表态:老百姓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这个政府肯定是不称职的政府。总之,对这件看准了的大事,乐平市从来没有含糊过,从来没有摇摆过,从来没有折腾过,做到了认识统一、措施得力,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三是乐平干部群众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参与。该市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引导下,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运营管理,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以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次经过各个部门、各级干部的努力,只用了15天就全面完成,而且没有引发一起上访事件。管网铺设,工期紧迫,该市按管线划段落实责任,安排得力干部专门负责施工环境,确保了在6个月之内铺设好原水管线。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是全市人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好事,是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实事,对此欢欣鼓舞,给予了紧密配合和全力支援。管网铺到自家责任田,老百姓二话不说,主动把长势良好的作物收割好,来不及收割的干脆踩倒。铺到家门口,需要推倒院子围墙的,推!需要打破水泥地的,砸!没有以往的讨价还价,没有以往的推诿扯皮。拿老百姓的话说:“喝上共产主义水库的水,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每个人添加了五年的寿命,损坏点庄稼、拆点围墙算什么。”四是省水投的真诚合作和精心组织。按照协议,省水投组织了精干高效的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按照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全新理念建成这个全省最大的城乡集中供水工程。为确保早日建成通水,在项目资金拨付进度跟不上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省水投先期垫资购买设备、支付工程款,并想办法贷款解决项目资金缺口,做到了工程不延期、质量创一流、安全无事故,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模式的典范,体现了省水投的合作诚意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五、几点建议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近期内将加快推进全省农村自来水工程。通过对乐平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实践的认真调研、系统总结和深入思考,对全省农村自来水工程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集中安排项目资金。

五指并发不如攒拳一击。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公益民生事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需要,保证如期实现城乡居民安全供水,建议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确保重点投入、集中使用,发挥规模优势。最好是以县(市、区)为单位,或最小以乡镇为单位,整体安排项目,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安排、“撒胡椒面”式的做法。

二是适当调整补助标准。

农村自来水工程相对原先的农饮项目,实施标准和技术要求大幅提高,加上物价、工价上涨,如果按以前标准安排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建议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项目资金预算和补助标准,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三是加强工程有效对接。

近几年,全省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建设了很多供水工程。这些供水工程有的还在发挥作用。建议面对现实,在规划农村自来水工程时,按照一个地区“一个公司运营、一个标准实施、一个模式管理”的要求,对这些供水工程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并购并加以改建扩建、升级改造,做好新旧对接,充分利用,提高效益。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2篇

关键词:统筹供水 水资源 水务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orthern Zhejiang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current model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from three angles of water resources, technology, system and market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operation and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each question as well as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Keywords: urban water supply; water resources; wate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2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浙北地区城乡供水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浙北地区供水模式

统筹供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目前在浙北地区得到应用的,主要有3种模式。

(1)直接接收管理模式

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由国有供水企业直接接管原乡镇水厂,乡镇水厂的人、财、物,债均由接管企业承担。接管后该地区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发展、运行均由接管企业承担,供水价格实行同网同价。如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些乡镇水厂就采用这种模式运作,由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接管原斗门、马山、皋埠等乡镇水厂,通过改造后成为集团下属的分支机构,使当地居民迅速享受到与市区一样的供水水质和服务。

(2)兼并模式

原乡镇水厂关闭,将评估后的资产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国有供水企业,由国有供水企业直接从事该地区的供水运行。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同时也可以较好地处理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关系,上虞市的一些乡镇就采用这一模式。

(3)零售制供水模式

原乡镇水厂停止制水,由国有供水企业按统一价格将优质水批发给乡镇水厂,由各镇水厂再向用户销售。这种模式操作较为简单,容易被各乡镇接受,但不利于乡镇供水服务水平的提高。绍兴县采用这种供水模式。

1.2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和集聚,预计到2020年浙江省人均水资源量接近或跌破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浙江省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水资源的分布与耕地面积分布不相匹配,省内主要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酸雨污染较严重。

1.3城乡统筹供水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即便采用统筹供水模式,城市用户与农村用户得到的服务依然有所差别。对于城市用户而言,水质水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对于乡镇用户而言,由于供水管道老化、破损严重,爆管事故时有发生,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压力普遍偏低,难以保证乡镇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夏季部分用水高峰部分用户甚至无水可用,用户自备深井水源的情况普遍存在。并且,因管道长度大,余氯等指标不能得到满足,二次污染时有发生,水质难以达标。

1.4供水公司体制运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虽经多次改革,但是供水单位仍然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原有架构。涉水行政事务涉及多个部门管理,且各部门各有优势,又都难以实施统一管理:城市自来水供应由建设部门负责;农村的自来水供应由卫生部门管理;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环保部门治理水污染;涉及水务投资的归发改委部门负责审批;涉及财政投资由财政部门管理。以上6个部门都按各自的法定职责在行使各自的职能,但是如何整合各部门的行政资源、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为全县的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一体化服务,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2)水务运作体制问题

目前浙北的城乡统筹供水建设仍在进行当中,尚未实现统筹供水的地区,自来水供应运作体制状况是城乡分割、县镇脱节的。

要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必然要涉及县、镇、村三方面资产特别是供水管网的整合和铺设,涉及主干管网的铺设及二级管网改造、新建。因此,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县镇脱节、各自为政的局面。如何解决自来水供应主干管网铺设、二级管网改造投资资金的分担,以及将来如何通过收益的合理分配来回收投资、平衡各方利益,是改革水务运作体制的主要任务。

2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

2.1改革管理体制

将涉及水环境的有关部门行业职责进行整合,统一归并到水务部门,变多龙管水为一龙主水,对水资源的生产、供应、调配、污水排放、污水监控、污水处理实行一条龙全面管理。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城市和农村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一体化管理,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统一调度水资源。

2.2源头治水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扩大和保护沼泽湿地,对沟岸、湿地严禁垦荒,扩大草地覆盖率和水域湿地面积,杜绝围垦湖泊洼地,还之以湖(沼泽湿地),构建人工湿地增加土地“肺肾”功能,进而扩大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比重。

3.统筹供水技术问题应对策略

3.1水质保证技术

氯化消毒是维持管网水质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消毒副产物和供水末端嗅味物质重要来源。通过余氯衰减模型试验与参数率定,确定城乡统筹管网中余氯的反应动力学特征,通过综合优化水厂加氯和管网二次加氯,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适合小流量大区域供水系统的二次加氯消毒装置,包括水厂和各增压泵站加氯量和加氯点设置综合优化技术,有效改善城乡供水水质。

根据城乡统筹供水模式下的水质特点和管网特点,开展适合城乡统筹区域输配水系统的整体化、可视化、可控化的管道清(冲)洗设备和工艺研究;分析不同管材、管径下管壁结垢特点及管垢组成;提出合理的下游管网管道清洗方案。

3.2优化调度、漏损控制技术

通过布设在线压力表和在线流量计,实时获取管网流量和压力的数据,结合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给出泵站调度优化方案,在满足用户服务水头的前提下,将各个节点的压力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根据城乡统筹管网用水时间空间不均匀性特征,研究适合城乡统筹供水特点的分区计量方法;通过夜间流量分析及漏损检测进行漏点定位和二次供水系统漏损分析技术;城乡统筹供水实施前后压力提升对城乡供水漏损率的影响以及基于优化压力调控的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建立基于水力模型的管网在线漏失监测、爆管预测评价系统

4供水公司体制改革与运作策略

4.1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机制,是今后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看,还存在种种困难。作为权宜之计,目前只能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办法来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等国家和省市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推出后,再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改革县级的水务行政管理体制。

最终的发展方向,是随着城乡一体化供水进程的推进,逐步把城市理的理念向农村渗透,改变供水管理重城市、轻农村,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并结合农村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一体化供水安全运行。

4.2改革水务运作体制

根据管办分离、政企、政资分开的原则,整合现有国有资产,组建直属于县政府的县国有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其在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运作县级水务类国有资产,承担对全县水务类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任务,具体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

同时,开放供水企业经营市场,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推行城市供水企业特许经营管理。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要明确市场准入条件,界定政府主管部门与受委托经营企业双方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运营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等,实行合同管理,重点培育有实力、有进取心的市场法入主体自主经营的省内供水企业,鼓励他们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朱玫瑛.关于浙北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以H县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8, 20(4)

[2] 贾国宁,黄平.广州市番禺区供水一体化整合模式探索[J].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18)

[3] 阮仁良,朱慧峰.关于上海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的对策措施研究[J]. 净水技术. 2010, 29(2)

[4] 李非忠.以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J].山西水利.2008, 20(4)

[5] 陈剩勇.小城镇的供水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省的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11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兴国县各有关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期实施原则,扎实推进我县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工作。通过科学规划编制农村自来水工程,促进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障我县城乡供水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任务

通过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摸清我县规划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水资源状况、自来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新时期城乡“三化”统筹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明确自来水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研究并提出总体思路布局与实施意见,为县政府研究部署农村自来水工程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在年月底以前完成我县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报告编制。

三、编制内容和责任分工

1、基础资料收集调查。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自来水工程现状等其他有关资料(含年各种规划报告)。

责任分工具体如下:

各乡镇和县城建局负责按附表一格式收集调查年县城自来水和农村自来水供给基本状况;

县发改委提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统计局提供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县国土局提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水利局提供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县环保局提供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县城建局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和县总体规划;

县扶贫和移民办提供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和县移民搬迁规划;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县工业园区等园区建设规划;

县委农工部提供新农村建设规划;

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提供年城市和农村自来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汇总材料;

县教育局提供年各学校基本情况汇总材料;

县财政局负责解决编制工作经费;

各乡镇提供乡镇总体规划;

县水利局还负责其它一些基础资料收集调查。

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为年。各收集调查的资料于年3月底汇总到县水利局。

2、规划编制。按发改农经字]46号文件及县级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编制。

责任分工:由县水利局会同发改委组织编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配合。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我县成立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主任、局长为副组长,县委农工部、财政局、城建局、卫生局、国土局、工信局、环保局、教育局、农粮局、林业局、扶贫和移民办、统计局、疾控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为成员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农村自来水规划编制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水利局,由县水利局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根据政府引导、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新思路,切实加强政府引导,研究制定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加强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3、统筹兼顾,优化整合。要根据城乡“三化”统筹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给本地区的农村人口分布、水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整合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移民搬迁规划等有关规划,统筹水源和人口分布,确定农村自来水工程覆盖县、乡、村的供水范围,推行“一县一网、一乡一网、多乡一网”等区域性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4篇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35-03

在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城乡不平等的研究是重要的取向之一。当前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总量差别和发展速度差距上,更主要的差距反映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不同步上,这种不同步表现为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具体到山东省实际来看,同样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缩小山东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内研究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已趋于消失,加之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当完善,故基本不存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认为,人为导致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性根源(李少惠,2009)。有的学者从公共财政供给的角度分析了非均等化产生的原因(马海涛、程岚、秦强,2008)。还有的学者从政府内部层级的复杂性寻找原因(陈文权、张欣,2008)。(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对策措施。有学者提出应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建立权责对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冯琳、易成利、姜树萍,2008)。有学者提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路的确定,应建立在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点上(高益群、颉鹏,2009)。还有学者提出,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主线,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迟福林,2008)。除了全国性的研究外,山东省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张述存提出创新公共服务载体建设,逐步扭转农村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现象,最终实现城乡的均等化(2008)。王小林、郭建军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渠道仍主要依靠农户自行安排,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村集体及专业协会、企业等组织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2003)。

从以上我们介绍的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具有共识,区别在于各自所处的学科立场有所不同,由此带来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差异。除此之外,已有研究成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该不均等化现象的,只是将其作为政府的一个公共行政行为加以考察的,因此虽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具体的剖析,但是研究层次略显微观,未能从更高视野加以考察。本研究将在社会学理论框架内,从社会结构均衡的视角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术探讨,力争体现出社会学的研究特色。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1.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出资提供,面向全部社会成员,在保障民生、增进民众福利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的公共产品。基本公共服务则是其中对民众来说不可或缺的最低需求产品。二者虽然都是由政府提供、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行政行为,但在服务范围及领域、服务层次上还是不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侧重于“必需品”角度。

2.均等化的具体表现方面。均等化有着特定的学术含义,均等化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时候,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所享受的产品数量、层次等方面内容,是与其所处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均等化侧重于服务对象享受机会的公平性、平等性,在此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实现结果的相对一致。均等化在中国当前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上。

3.本项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通过对预定调查地点的数据采集和资料搜集,为后期的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研究紧紧围绕着调查过程有序进行。

主要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法相结合。文献法主要用于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以便对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感性的、概括性的了解,确定后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角度以及调查范围、具体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主要用于搜集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数据,以便掌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现状,为后面确定不均等的程度以及探寻原因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具体调查方式将采取入户调查、个人访谈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同时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本研究根据山东的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各选取一个典型城市,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再在每个城市中依照上述标准选取三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取一至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一至两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若干户作为调查样本,调查人员先后分三个时间段,集中对三个地区的调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访谈,填写问卷,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研究报告就是基于这些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

三、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山东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一直在持续,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不少针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少地区还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然而总的来看,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1.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虽然山东省各级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相对于城市所拥有的较为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广大农村的差距就凸显了出来。尤其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地区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些比较初级的、低端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务工人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存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地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明显不够。

2.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全省各市县有城镇户口的居民,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保障网络,基本实现了养老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农村目前虽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但由于实施时间短,加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农村养老问题仍然基本靠家庭成员的赡养行为解决,缺乏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推动力。

3.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方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农村存在的问题在于合作医疗体系未能实现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层次低、手续较为烦琐。农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仍相当薄弱,诸如计划免疫、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预防等方面,居民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服务。

4.基础教育方面。城市基础教育方面,尤其是义务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教学设施等优质资源,教育经费得到政府财政的全额保障。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财政提供,部分地区甚至是由乡及村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教育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影响非常大,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均衡状况。

5.公共文化事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均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基本上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要求。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受到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政府财政投入,还是发展速度,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是毋庸置疑的,农村这种现状亟待解决。

6.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在水电气和道路交通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是农村无法相比的,这方面的不均衡现象尤其严重。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基本上仅限于城市范围,农村在这方面的需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开始加大,在乡村公路建设、自来水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多,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要赶上城市建设水平,还需要政府更大的努力才行。

四、非均等化现象产生原因剖析

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状是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其中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今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是均等化工作和均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1.城乡隔离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非均等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城乡户籍分立为核心的制度设计人为造成了城乡社会机构的二元分割,客观上形成了优先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广大乡村则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产生根源和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影响因素皆由此出。

2.政府采取城乡有别的资源分配方式是非均等化存在的直接原因。整个社会结构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在整个社会可支配资源分配体系中的地位是明显不同的。城市掌握着政府全部公共资源的分配主导权,处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分配资源过程中执行着城乡有别的政策,加剧了城乡的不平等化,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政府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城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政府内部结构不合理,层级过于烦琐,各级政府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农村尤其是基层的公共服务无法落实,无人负责,逐渐形成了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城市的政府管理架构和管理层级明显比农村复杂,城市与农村之间并未形成一一对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导致农村的许多社会事务无从寻找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不少三不管地带,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

4.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是导致非均等化的原因之一。公共服务虽然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在城市,伴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能够较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各项公共服务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农村由于市场体系发育迟缓,市场体制不健全,无法做到采取市场化提供模式,只能由当地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提供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农村在市场化进程中未能实现与城市的同步发展,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渐渐拉开。

5.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是阻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威胁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当地财政实力为基础的,而长期以来,政府在规划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二者的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城市建设优先,农村经济发展服从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的,逐步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鸿沟如果不能有效缩小并最终消除,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纸上谈兵,甚至二者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五、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我们深入剖析了形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诸多影响因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改善,进而逐步解决。

1.创新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公共服务体制。政府有必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对立的人口登记政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之策。只有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之间的不平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社会结构的融合,实现整个社会的一体化管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会最终实现。

2.创新政府财政分配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社会二元对立,政府财政投入区别对待直接导致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只有将城市和农村纳入统一拨付体系统筹考虑,建立起城乡统一规划、分配的均衡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一盘棋,才能逐步改变农村落后于城市的面貌,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弥补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社会建设历史欠账,提高农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后劲。

3.创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政府应以民生为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改变过去那种全力以赴、将绝大多数公共资源用于追求单一经济发展的管理取向,努力建设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4.创新公共服务形式,鼓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政府掌握着全部社会公共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有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较少,政府可以实现公共产品的单一分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手中掌握的社会公共资源无论是在品种还是数量方面都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公共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想事事亲历亲为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社会化、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既简化了程序,方便了广大社会居民,同时将政府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体社会居民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源泉,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采取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才有可能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少惠.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

[3]冯琳,易成利,姜树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及缩小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4]张述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载体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

[5]丁元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N].学习时报,2008-02-27.

[6]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HANDOGN

LI Chun-lo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Jinan 250002,China)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5篇

1河南省城乡发展研究概述

若将城乡发展相关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来考察的话,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定性研究主要进行了河南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探讨,以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劳动力及发展机制与途径等问题的研究[1-3]。对于河南省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李春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进行分析[4-5];二是张竟竟等通过构建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河南区域城乡发展差距[6-9]。当前国内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探讨和城乡一体化规划模式上[10],目的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城乡联系,改善城乡关系[11]。系统的定量分析研究基本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12-13],且主要是以朗迪勒里(Rondinelli)等国外学者的城乡关系论为依据,对城乡关系的发展水平、协调状况,或从社会、经济、空间、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或从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评价[12,14],评价指标的选取涉及了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其中,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城乡恩格尔系数最为常见,且多采用均值指标和密度指标,以区域指标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造成了各类评价基本上是在以城市为主导的情况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区域系统的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应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准确判断城乡两大区域系统的协调程度及制约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对河南城乡协调发展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的有益尝试。

2城乡协调度模型

2.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城乡协调发展表现为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一个城乡协同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15]。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动态性、可比性、代表性等原则选择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为了衡量和评价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根据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及原则,建立了一套由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作为目标值,对于城市和乡村系统层次,又分别从城市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水平3个方面选择城市协调度指标;对农村协调度的反映则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3个方面选择相应指标。

2.2城乡协调度基本模型

区域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且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确保城乡协调度计算结果的科学性,综合现有的协调度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3类:距离协调度、变化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目前的协调度模型多用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评价。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相结合,并应用于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是对城乡发展进行定量研究的有益尝试[9]。由于城乡协调度存在合理的区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城市、农村以及系统的整体发展均保持最优;反之,若部分与整体都处于最差发展状态,人们是不能接受的。根据这样的思想,定义协调度计算公式为:B=1-S/Y……………………………………(1)Y是平均值,S是标准差。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该模型可用于2个以上子系统间的协调关系评价,因而根据以上模型分别进行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在各年度城市和农村各自发展状况,并可以进一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状况、生态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条件等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找出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使区域城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健康、协调地发展。

在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计算的基础上,构造城市与乡村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ìíîïïüýþïïf()X×g()Y[f()X+g()Y2]2K………………………(2)f(X)、g(Y)分别为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显然,从理论上分析,f(X)与g(Y)的离差越小,城市与乡村协调程度越高。式中C为协调系数,0≤C≤1。K为调节系数,它用来反映当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使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协调度最大,即f(X)与g(Y)之积最大,城市与农村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等级,K≥2,在河南省城乡协调度评价中取K=2。为了全面反映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程度,利用C、f(X)和g(Y)再构造协调发展度函数:D=C×T……………………………………(3)T=αf()X+βg()Y……………………………(4)式中,D为协调发展系数,C为协调系数,T为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发展水平,α和β为待定权重,T∈(0,1),D∈(0,1)。显然,协调发展度D综合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系数C及其综合发展水平T的信息。案例分析中认为城市协调度与农村协调度对城乡协调度同等重要,因此,取α=β=0.5。该模型适用于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评价,可以准确把握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发展阶段。

2.3城乡协调度计算步骤

首先分别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①对按照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采用级差标准化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X̂i=Xi-XminXmax-Xmin………………………………(5)X̂i=Xmax-XiXmax-Xmin………………………………(6)X̂i为标准化后数据,Xi为原始数据,Xmax为原始数据中最大值,Xmin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当指标越大越好,即正指标采用式(5)计算;相反,当指标越小越好,即逆指标则用式(6)计算。②对标准化后数据,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赋权法对其赋权,即对指标体系中控制层的各子系统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的因子得分系数及其贡献率进行数学处理,使其和为1,将其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记作λi。③将标准化后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再求和,即Mj=∑λiX̂i,分别得到城市的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1,2,3);以及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4,5,6)。④应用公式(1)求出f(X)和g(Y)。公式(1)中Y是Mj(j=1,2,3)的平均值,S是Mj(j=1,2,3)的标准差;当j=4,5,6,按同样方法计算。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⑤按照公式(2)、(3)、(4),对f(X)和g(Y)进行处理,得出城乡协调度D值。

3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3.1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演变分析

应用城乡协调度模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1998—2007年河南省城乡协调度的动态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1999—2008年),结果见表2及图1、图2和图3。单从城市发展来看,城市生态设施状况在1999年和2000年出现波动,原因是这2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较高造成的。其他时段城市生态设施、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因而其综合发展指数也呈现出上升态势,表明各子系统间配合得当,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系统整体的快速发展;这与近年来河南省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单从农村发展来看,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呈现同步发展,可是2003年以后农村经济水平提高更快,从而导致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究其原因,2003年农村总产值较之前有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河南省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确实为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而且各项惠农政策也初见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此不难看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来看,城乡协调度是在增长的,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城市与农村两大区域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态势迈进的,但也有所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造成的,这也表明农村发展速度与城市发展速度还存在一定差距,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和农民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2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与城乡收入及消费差距比较分析

单从河南省城乡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水平进行比较,与当前普遍结论相似,即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然而,只要是采用了一套指标体系进行城乡发展的相关评价的却均显示城乡关系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也证实了这一点,见表3。这表明单用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数值来判定城乡相互关系问题是不全面的,城乡区域系统是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及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个复合系统,收入和消费水平确实能从一定层面简单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却难以综合评价城乡区域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前出现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仍加大,而协调度却在增加的现象与中国近年来所出台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相关。如近年来河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村村通基本实现,农村电网等均已实现,只是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农村社会应谋求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经济指标的增长。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6篇

【关键词】科学 城乡规划 决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实践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始终坚持以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编制完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5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

(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贯彻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哈尔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为目标,探索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走向国际化的北方现代大都市――城市设计行动规划》、《哈尔滨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暨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中俄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空港新区(自由贸易区)规划》、《哈尔滨空港新城概念规划》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围绕城市空间拓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等要求,探寻城市因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和土地需求规模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城区及城市周边军事用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周边用地整合等规划手段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改造,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划课题研究》、《哈尔滨市推进“节地(JD)城市模式“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土地规划效益潜力等级划分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三)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按照我市“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纲领,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美丽哈尔滨”的目标。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绿地管理体系与实施对策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题研究》、《哈尔滨市落实“四节一环保”规划管理与设计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国家做出的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 “五个统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发展号召的要求,实现哈尔滨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性城市建设,构筑和谐、发展、高效的哈尔滨。编制完成《转型期哈尔滨市乡镇群体空间分合研究》、《哈尔滨市远郊乡镇集聚规模适应性研究》、《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等系列研究成果。

(五)围绕城市交通发展

按照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以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缓解城市公交拥挤矛盾,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为目标,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近期建设规划》、《哈尔滨市举办大型赛事市内交通组织及应急方案》、《哈尔滨市立体交通规划――构建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系列研究成果。

(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注社会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配备完善设施、保障公共安全等手段,构筑哈尔滨良好的人居环境。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调控规划方案》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深入的课题研究,不仅准确判断城乡发展与城乡规划的新趋势,实时调整规划工作的方向,增强规划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导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从《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研究始终坚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将国家战略与哈尔滨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哈尔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指导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哈尔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课题研究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面向世界、面向实际、面向未来,从突出问题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抓住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战略构想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城市战略的制定提供切实指导,为政府制定城市发展长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哈尔滨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三,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从城乡规划管理角度入手,开展《哈尔滨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研究》等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国家的政策方针及国外先进城乡规划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规划决策机构建设、规划审批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创建一个高效的审批管理系统;围绕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建立一个透明的执法监督系统等等,全面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

第四,引领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创新。按照《城乡规划法》鼓励科技创新的要求,课题研究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坚持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法,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关键点,以面向管理、有利实施,强化调控为目标,通过搭建规划编制和管理平台,制定项目库,引导城乡规划工作的创新,为新时期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哈尔滨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国家发展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哈尔滨还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社会软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开放度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是如何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因此,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二是如何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人口、产业向中心城镇、中心村集聚的一个过程,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的切入点。但哈尔滨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集聚、空间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如何抓住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规划引领,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协调推进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统筹三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妥善解决城乡差距过大仍是今后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是如何改善民生服务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提升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就是说,应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病、环境污染、盲目建设和过度建设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改善民生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哈尔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7篇

【关键词】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

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指的是城乡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之间经济组分的协和共生,所形成得高度和高效有序的整合,是实现城乡内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的整体化运作与相互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协同共生重视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和共生关系,使得产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通过利用和发掘城乡各产业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实现城乡产业的动态平衡,协同共进。达到产业间双赢的经济合作,做到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多维度评价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众多学者在研究和识别城乡产业协同的发展时,更多的是依据反映产业结构一般变动规律的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论证,国际标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找到我国城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但是,诸如此类“ 国际标准” 的参照,只能最多提供一种关于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大致线索,却不能称之为根本的判断依据。国有国情,区有区情,导致本国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结构发生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和地区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偏差的存在并不就能表明这国的产业结构是不科学合理的。一般当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时,人们倾向于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对单一的结构化协调标准。实际上,城乡之间的产业构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协调系统,对我国城乡产业结构的成熟度评价必须进行多维度考量,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一)从质、量统一的角度看,城乡产业间的协同不仅是城乡各个产业中量的分配上的充分适度,也是产业中质的连接上的协调藕合。城乡产业的各部门是一个协同共生的有机整体,产业内任何部门的存活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部门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它部门的存活和发展。这种制约和影响不仅表现为量的规定性,也表现为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讲,表现在城乡各产业间投人和产出的关系、各产业间增长速率的快慢、各产业间发展模式的相互配合上等;从质上讲,表现为各产业间的功能协调情况、产业技术水准及素质标准上等。所以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评价涉及众多因素,有的可以通过数量来反映,有的则属于感性认识,难以量化。因此,要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定性的描述转化为定量的分析,以期综合科学、客观合理地反映城乡产业间的实际情况。

(二)从产业的区域配置上分析,城乡产业间的协同共生不仅是静态比例的适度分配,也是动态联系的不断发展,城乡产业间的结构构成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 不仅要重视空间水平上不同层次的产业共存,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配置,还不能忽视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我国正处在现代化中期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初步体系,然而城乡产业间区域配置、部门设置以及发展都不平衡。因此,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的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现实。

(三)从社会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产业间结构协调不仅指的是合理化的城乡产品结构,也指的是合理化的生产要素结构。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供给是由上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产出构成的,而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系统的总需求则构成了下一时期的总投入。在产品结构上看,产业间的结构协调应当是能灵活充分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生产要素的供给上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则应随着市场资源的丰富与稀缺情况进行调整,高效充分的使用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

二、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原则

(一)目标一致原则。综合评价需定被评价对象和目标。被评价目标由评价体系来体现,被评价目标要与评价体系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二)科学性原则。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应该遵守现实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使用现代管理技术,从而保证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合理科学。评价体系要较为科学客观地反映出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和不同指标因子间相互联系,方便能较为准确地衡量地区间城乡产业协同共生的发展水平,体现出科学性原则。

(三)针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时,不仅要考虑使得研究目的和各个不同指标的作用尽可能的全面选择外,还要有针对性地专门考察各个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本条件。不管是对于什么产业,其基本的存在与发展条件依托于产出的效率、市场的吸纳能力以及投入的保障。对区域产业来说,基本的产业特征包括优势性、层次性及地域性等几个方面。所以,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的有关指标,既要能反映出区域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客观条件,也要能反映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产业特征。

(四)可行性与有效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还要避免盲目的求精、求全,而应当追求评价的体系精简高效。对城乡产业评价指标的的选取和评价,包含面甚为广泛,要有不同的大量侧面统计资料予以支持,但这些数据很有可能难以在现实的统计数据库中收集到或者或根本不存在。因此,就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收集有效数据,通过借鉴公开出行的统计年鉴、充分利用能够搜集到的有关数据数据来建立城乡产业的评价体系。

(五)独立性原则。评价体系中首先要保证不同层次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相互独立性,从而保证不对同一评价目标进行重复性计算,避免因重复计算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评价结果的失真。此外,保证不同指标间的独立性也是各种加权法计算的前提,但不同指标间可以是从属关系。

(六)政策相关性原则。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是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定量的评价既受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设施配套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政策的影响,政策对城乡产业统筹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指标体系应能适当反映区域政策在推进城乡产业统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作用。

三、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又能用量化手段进行评价的指标因子而构成的整体,能够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发展状况,也能对城乡产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综合判断,从而体现出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成熟度水平。乡村和城市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单元,既存在相互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存在相互合作与依赖,以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基于上文所提到的成熟度评价指针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目标一致性、客观性、代表性、可比性等设计原则,笔者将以城乡产业之间共生接口、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三个方面入手,将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指标设定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城乡产业发展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是城乡整体发展水平的展现,而城乡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区域生产总值的提高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直接展现。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城乡财政投入比等。

(二)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是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表现在城乡住房,教育、医疗、信息等公共服务配置,公路等基础设施等

(三)城乡产业政策与实施指数

城乡产业的保障政策与城乡产业的有效实施是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因子表现产业政策数量增长率与财政对三农投入/耕地数。

(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指数

城乡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方式,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突破点,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由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这三部分组成。产值结构反映了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由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形态来决定。根据大量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可以从资产结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这三方面的协同来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分析资产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三者的协同关系。

(五)城乡产业关联度

在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中,要使得乡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共生的发展状态,就必须要在城乡的产业结构上形成关联,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乡产业关联度是指城乡之间以各自的资源为基础,通过三种产业的相互联系,促进三种产业的不断融合。城乡产业关联主要用“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以及“非农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五个指标来描述。

四、小结

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乡产业发展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城乡产业结构的失调。要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必须要调整城乡失衡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的关键路径是促进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而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历程不同,城乡产业结构的分布及表现也不同,各区域产业协同共生度的成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套合理科学有效的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评价对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可以作为衡量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判断标准,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个评价标准衡量和比较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对不同区域实行科学适宜的产业经济政策提供合理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焕新,县域循环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攀登,2008.3

[2] 王惠民,刘云山.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集团经济研究.2006,3

[3] 全伟,王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3

[4] 王传民.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石磊.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段晶晶.县域城乡关联发展测度与评价――以大西安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刘湘.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 徐贵荣,冯俊.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4

[9] 漆莉莉,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10] 李鹃.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 常欣.青岛市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与优化.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 刘海明,谢志忠,黄初升,杨健,赵莹.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3] 曹伟,周生路,吴绍华,王军,刘勇,陈理凤.城乡统筹中的土地利用研究进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5

[14] 李铁生.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经济师.2005/6

[15] 张吉庆,喻科,何伦志.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3/14

[16]祁学津.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的地区差异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协调 农业 集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3.深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产权流转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明确城乡土地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切实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赔偿对象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公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须以产业为依托,产业聚集的建设用地也需要从农村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建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保障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合法、增值。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农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231)。本论文为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2] 杨迅周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3] 谭爱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9)

[4] 黄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5]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5)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第9篇

【关键词】城乡;产业协同;互动;模式

一、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要素

(一)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下的政府

政府是国家公权力的掌握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必要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关于政府作用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政府观的问题,即“积极政府”还是“消极政府”的选择问题。

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显示,陕西省政府近些年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投资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对于西安市来说,2013年,全市政府全部的财政支出是7298119万元,西安市本级就占到了402533万元,超过一半以上,而相对偏远一点的长安区只有447642万元,蓝田县只有234919万元,周至县只有248567万元,户县只有236117万元。财政投入上就相差甚远。再者,陕西省下的其他市区,如宝鸡,咸阳等,政府对城乡在总的财政投入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其次,具体到科技投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下的城乡企业

城乡产业协同下的城乡企业中,乡镇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与农村工业有一定的区别,农村工业是从地域上说的、分布在农村的工业,既包括城市现代工业延伸而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现代工业,也包括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省的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经历着不断的调整优化与升级。而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展势头也很迅猛,但是大起大落,很不稳定。到了21世纪后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发展势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展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乡镇企业在八十年后期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体制的健全和市场秩序的规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在科技水准、经营管理机制上问题突现。对于陕西省来说,改革开放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业有了飞快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终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三)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下的劳动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陕西也不例外。据2014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陕西省总人口是3764万人,农业人口是2333万人,占到总人口数的62%。农业人口有着很大的比重,在城乡协同发展这一语境中,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都是受其发展影响的群体。但是,数据中还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陕西省的农业人口呈现递减的趋势,从2010年的2460万人递减到2013年的2333万人。这表示,农业人口也逐渐被解放,这为城乡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对于非农劳动力来说,资料显示,2000年5月24日,陕西省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有正式员工60余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0%。据陕西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招收研究生32217人,比上年减少109人,其中招收博士生3448人,比上年减少114人;硕士生28769人,比上年增加5人;在学研究生98756人,比上年增加1742人,增长1.8%;其中在学博士生17143人,比上年增加358人,硕士生81613人,比上年增加1384人,增长1.73%;毕业研究生27083人,比上年减少483人,其士及硕士毕业生分别为1847人、25236人。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306410人(其中:本科172958人);在校生1099613人(其中:本科705800人),比上年增加21986人,增长2.04%;毕业生277356人(其中:本科150931人),比上年增加23533人。

二、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中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政府与城乡企业之间的关系

上文已经提到,政府有着宏观调控的职能,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而具体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领域,政府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对城乡产业的直接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其次就是科技费用的投入,无论是哪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支持。一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投入多是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协同发展中,政府应该平衡在三大产业中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方面,水利建设等。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陕西省政府在水利建设投资上有明显的增加。

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934.21亿元,相对于上一年来说,增加了24.1%。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于城乡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国防人防建设投资以及农户投资等。对于第三产业来说,相应的投资也在逐渐的增加。数据显示,陕西省在体育、卫生等服务业上的投资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卫生机构数发展到6290个,卫生技术人员发展到23.91万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要求不仅是着眼于各次产业的总量,也应重视各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协同带动中实现产业的结构转换,深刻揭示三次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二)城乡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城乡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城乡企业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城乡企业与新生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城乡企业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企业与农户合作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城乡产业互动强调的是农业的全程产业化,强调的不是农业某一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产业化,而是全过程的产业化。无论是城市企业还是乡镇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来从事经营活动。陕西省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农业发展多集中于果树的种植,这就为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涉农企业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原料,通常会主动和果农联系,从原产地获得水果,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深加工。陕西省内很多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机制,例如很多果农种植西瓜,苹果。他们会和一些乡镇企业签订一定的合同,而这些乡镇企业依靠着天然的优势,发展农业产业链,最终双方都受益于这种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城乡企业与新生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依靠新生劳动力的专业知识。陕西高校云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先进的思想与技术。新生劳动力可以为产业协同提供一定的想法,同时也可以运用专业的知识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三、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中各要素间的互动模式

(一)从政府角度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陕西省政府在城乡产业协同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应该利用职能优势,进行恰当的宏观调控,为城乡产业协同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一过程的实施也将促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公平的市场环境包括城乡产业在融资方面的公平,技术方面政府支持力度的公平等等。其次,政府在城乡产业协同上的措施还包括完善基础设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水利还是交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产业的协同发展更是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强促进城乡产业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性条件。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建设,水利建设,以及相应的通信建设等。最后,政府还应该完善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社会保险到社会福利建设等,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失业保险都是人们时刻关注的问题,社会保障的完善将提高人们面对风险的能力,也能相应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二)从乡镇企业角度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对于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乡镇企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该实现技术装备上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装备和理念。其次,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该突破传统发展理念的束缚,不仅仅实施发展农村的工业,更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村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当然,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时刻谨记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三)从劳动力角度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对于陕西省来说,劳动力来源有着很大的优势。陕西尤其是西安,有着众多的高等院校。对于新生劳动力的培育有着特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就为现代农业或者是第三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和人才,高校充足的人才资源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新生的劳动力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帮助农户建立深加工农产品的思想。其次,利用新生劳动力可以提高深加工农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最后,还可以通过新生劳动力,开阔农户的眼界,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市场的信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最终促进城乡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论与思考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是当下经济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陕西省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条件与现实背景。要想统筹城乡产业,必须处理好这一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政府,城乡企业和劳动力在产业协同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好这三个要素的作用,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将对陕西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考虑到的是政府,城乡企业以及劳动力这三个要素。对于其他的一些关键性的要素,例如技术因素等,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卞彬,姚蕾.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唯实,2014,1:017

[2]韩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徐志文,谢方.基于统筹视角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7):114116

[4]黄昭昭.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5]叶峰.四川省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郝晶辉.陕西省“三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实现路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7]王海忠.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吴倩.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型中政府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9]董鸣,王方,李华.技术转移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4,27(4):610

[10]何克松.城乡协同发展:新生劳动力逆动与产业空间配置[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