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经济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42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第1篇

英文名称: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728

国内刊号:45-1319/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社会经济发展第2篇

一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能耗偏高,万元GDP消耗标准煤0.96吨,低于全国1.43吨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的0.89吨、浙江的0.81吨。万元GDP耗电量1490.76千瓦时,低于全国1610.58千瓦时的平均值,为江苏的1.23倍、浙江的1.14倍、上海的1.25倍、山东的1.33倍。万元GDP耗水量为298立方米,为上海的1.17倍、江苏的1.18倍、山东的1.9倍。我省既是能耗大省,又是资源小省,粗放型增长方式一时难以改变,预计*年资源能源供应不可乐观。电力方面,由于油价高企影响燃油机组正常发电,电煤供应仍有一定难度,西电枯水期供电减少,以及一批先油后汽机组问题未解决,预计*年上半年我省电力缺口将达400~500万千瓦。煤炭方面,预计*年全年消费量达1.05亿吨,几乎全部要从省外调进,货源组织和运输压力相当大。成品油方面,预计*年我省成品油需求量将达2050万吨,比今年增长8%。我省油品对外依存度高,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年油品供应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面临出口竞争加剧的制约。我省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我省企业将面临着跨国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营销网络等各方面全面占优的重大挑战,产品出口也会受到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带来成本上升的影响。

三是工业投资力度减弱,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制约。*年,我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61.65亿元,居粤鲁苏浙沪五省市第四位,比山东、浙江、江苏分别少2287.95亿元、342.05亿元和40.25亿元;我省更新改造投资759.42亿元,比山东、江苏分别少489.3亿元和45亿元。工业投资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使我省工业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四是现代流通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面临服务业支持不足的制约。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思想上、工作上仍存在着“重工轻贸”的现象,对现代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引导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大,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对工业的支撑力不足。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济发展面临微观层面投入不足的制约。*年以来,我省工业企业一方面利润增幅大幅回落,一方面亏损额大幅上升。1-10月,全省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2%,亏损总额增长40.9%,亏损总额达到206.9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7.9%。效益下滑状况*年估计难有大的改观,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不但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筹措的压力,更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全省经贸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在发展中解决制约因素,推动我省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做好*年经贸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贸工作全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调控水平,注重经贸合作质量,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商贸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为实现“*”规划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年全省工业商贸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从经贸工作角度确保实现省政府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的目标,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5%左右。

*年是我省“*”规划的起步之年。根据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年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的部署,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做好*年经贸工作,要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这一总纲,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抓住转变增长方式这一关键,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努力实现“六个加强,六个提高”。即: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业对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的支撑能力;加强发展内源型经济,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力。

根据上述要求,*年全省经贸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保障煤电油运供应为重点,切实抓好经济运行调节

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时效性和质量。加强县(区)级经济监测分析平台建设,建立全省联网的实时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完善省、市、县(区)三级监测分析网络。以重点县(区)、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联系点,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制度,对突发性、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向省政府专报。健全工业商贸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增强经济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深入分析和把握全省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向,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实现对全省经济运行的即时预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企业流动资金供需状况,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关系,促进资金供给的增加。加强季度信息工作,将信息内容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扩大到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金融信息、市场信息、国际能源供求状况等内容,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做好应对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经贸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认真抓好民爆器材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做好企业治乱减负、产业安全、国防科技工业、交通战备等工作。

千方百计保障煤电油运供应。一是力保电力供应。协调增加西电东送,妥善解决电力技术改造项目的并网运行,加快594万千瓦电源建设项目投产和系统接入,多渠道提高电力供应能力。推广部分市用财政资金补贴地方燃油机组顶峰发电的有效做法,调动地方燃油机组加大出力。争取国家在我省煤电联动方案中将运费纳动范围,提高我省燃煤电厂抗御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确保电厂正常运行。合理安排工业企业错峰、避峰用电,推进调整电价政策,推广蓄能技术,实施可中断负荷控制以及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督促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反事故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电力生产和供应安全。二是加强组织煤炭资源。完善煤炭供应应急预案和跨部门应急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增加我省煤炭的配置指标,组织用煤大户与煤炭大供应商和国有大矿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引导企业运用市场手段充分利用国际煤炭资源,拓宽煤炭供应渠道。三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控和协调。密切跟踪油品市场,完善成品油市场供应日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成品油价格和供求动态。落实成品油供应计划,加强储备监测,督促企业增加油品库存。四是协调重点物资运输。加强与铁路、海运、港口等部门的沟通,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优先保证煤炭、石油、化肥、粮食和进出口等重要物资的运输。继续做好春运工作,确保客运安全有序。

(二)以大项目和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按照总理视察广东提出的“谋划率先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的指示精神,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途径。

以大型工业项目和产业集群为抓手,发挥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根据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和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找准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引进建设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科技含量较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带动地方产业的大发展。重点推进具备条件和能力的珠三角城市发展TFT项目、中药现代化项目、装备制造项目,加大对广州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惠州、茂湛、珠海西部石化项目等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步伐,继续组织评选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集群“三大建设”,特别是加强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质量检测、产权保护、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上新台阶。

研究制定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配套政策措施。立足科学发展,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结合“*”规划,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制定不同功能区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开展工业主要行业技术标准、能效标准研究,制定产业技术、产业能效指南,为招商引资和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

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总结推广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经验,建立园区信息交流渠道,加速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同时,注重将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的更大集聚和优化升级。

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持力度。把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工作摆上经贸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型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与大型企业集团的“直通车”联系制度,加强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和服务,着力解决电力供应、项目技改等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同时,要着力发展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完善大中小型企业在整机与零部件、硬件与软件、科研与生产、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等的分工协作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与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动优强企业冲刺世界名牌,落实扶持企业冲刺世界名牌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推动名牌做强做大,成为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在潮州枫溪、汕头澄海、东莞大朗等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工作,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创建区域品牌的路子。将名牌带动战略扩展到服务业特别是流通业。从商贸流通业入手,开展服务机构创优活动,在服务业中形成培育、发展、宣传、保护名牌服务的氛围。

(三)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突出抓好以重点大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继续大力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特别要支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九大产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围绕主业,整合资源,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鼓励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从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加强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领域技术和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工作,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实用技术优先的原则,研究确定关键领域重点共性技术创新项目目录,争取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的重点技术取得突破。

加强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对技术改造重要性的认识,把技术改造作为改变目前我省产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继续组织实施“优化重点行业结构和提升优强企业竞争力”的十大双优技改工程,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技术改造力度。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实行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继续采用招投标和开放式选项两种方式安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广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以奖代补办法,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安排省财政挖潜改造资金。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办法,科学评价重大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四)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推动流通工作上新水平

加强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推动流通工作上新水平。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流通业竞争力研究,加快完善《广东省流通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加快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中高级批发市场和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流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提高流通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年要重点抓好“3个10”(即培育10家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10家现代物流龙头企业、10个大型中高级批发市场)和“3个100”(即扶持百强餐饮企业发展、培育百家绿色饭店、树立百家诚信经营美容美发经营企业)工程,通过扶持这批企业的发展,带动我省流通业发展上新台阶。

加强流通业基础工作。我省是流通大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但是从我省流通工作看,突出问题是基础工作薄弱,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我们要引起重视,大力加强。一是要提高认识,改变“重工轻贸”观念,像抓工业一样抓流通。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流通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促进政府管理尽快适应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的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流通业行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中高级批发市场以及酒类、拍卖、典当、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回收、居民服务业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制度,为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提出解决工作问题的办法。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加以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四是加强互相学习交流,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兄弟省市和本省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借鉴成功经验,提高流通工作水平;五是加强分析预测工作,对消费市场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决策能力。

规范行业管理。规范对酒类专卖、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回收、拍卖、典当、生猪屠宰、居民服务业等方面的管理,积极探索加强盐业行政管理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重点是要转变思路、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完善法规规章,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加快完善审批和办事制度,依靠良好的制度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特别要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发挥省整规办的综合协调服务作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商品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努力扩大内需。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等多形式的政策扶持,推进各类“农家店”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确保*年建成20个县级配送中心、125个乡镇级农家店和3000个村级农家店,形成购物方便、货品齐全、消费安全的农村商品零售网络,吸引农民购物,拉动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尚未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的市,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长远规划的原则抓紧编制。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的市,要积极引入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听证制度,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加快社区商业发展,落实有关扶持政策,规范和发展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类中小型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等,努力开拓社区购物、餐饮、服务、休闲等消费领域,扩大社区居民消费。

(五)切实抓好“一个亮点、四个重点”,提高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突出抓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一个亮点”。认真贯彻落实总理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中博会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更好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发展”的指示精神,借助前两届中博会所打下的良好基础,认真筹备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意中小企业博览会,把中博会办成国际性展会,真正为全国中小企业搭建一个走向国际的平台。

继续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年将召开第三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民营经济各项工作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地开展。一是抓好政策落实。深入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尽早通过,完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及12个配套文件进行补充修订,切实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企业,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两个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构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探索建立担保机构评价体系。三是加快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步伐。做好评选百强民营企业工作,积极引导百强民营企业创立品牌、创新技术、改革体制、规范管理,鼓励其创立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提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经贸合作,实现内外源经济在资金、技术、市场等层面的相互交融,促进内外源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四是推进管理培训工作,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通过认定培训示范基地,发挥示范机构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综合素质。

(六)深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加强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的合作。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经贸(经协)系统加强经贸合作方案,发挥经贸(经协)部门在经贸合作中的衔接协调作用。突出重点,着力做好在**举办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的组团工作,组织经贸代表团随党政代表团到有关省区开展经贸洽谈活动。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强与其他兄弟省市的合作,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重点促进与这些国家在纺织服装、家俱、能源开发等产业的合作。按照确保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有选择地组团参与其他一些重要经贸合作活动。

落实CEPA第三阶段安排。完善粤港澳三地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互通“两个机制”,继续搭建物流、金融、中介“三个服务平台”;组织修订CEPA框架下港澳投资者进入广东服务业的《投资服务指南》,加大向港澳宣传服务业投资便利化措施,吸引更多港澳投资者前来我省投资;以中小企业合作为重点,开展双向考察、双向推介、双向参展、双向投资等活动,全面推动粤港澳中小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粤港、粤澳在物流、会展、分销等领域的合作。

全面推进省内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山洽会”辐射范围,认真办好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山区经济技术洽谈会,不断探索深化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及山区经贸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强跟踪落实“山洽会”签约项目,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和发挥效益。

(七)注重抓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力度。发挥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指导和协调,突出加强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进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宏观指导,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法规和规划的制订实施;三是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来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立资源节约的支撑体系;五是着力深化改革,推进建立扶持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协调机制。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高效利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资源节约的监督管理,推进企业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制订以能耗为重要指标的产业政策,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工业整体上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重要手段,加快推广节能技术和工艺,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能耗水平。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制定《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加快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建立跟踪检查和考核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在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在企业层面,依法推行清洁生产,构建企业小循环;在工业园层面,抓好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试点工作;在城市和社会的层面,抓好*6个市节约型城市试点和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建设。

(八)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为做好经贸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组织与经贸职能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的起草和修订。启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立法的前期研究,保障产业结构调整规范运作。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粗放,某些行业和领域高耗能、高耗材、低效益等问题,重点研究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办法和手段,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第3篇

下面,根据地委委员会议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总结成绩,正视存在问题,进一步保持更好更快发展的势头和局面

2008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三大主题,立足优势上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机制抓落实,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创“两危”以来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增长32.5%,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分别增长39.2%和34%,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增长25.6%,投资规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生态建设再创新成就。主动调减活立木产量72.81万立方米,减幅达34%,直接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07.84万立方米。投入1亿元用于营造林等生态建设,重点完成矿区治理1602公顷,退耕还林2.9万亩,火烧区植被恢复3.99万亩。查处各类资源林政案件171起,挽回经济损失381.4万元。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林地过火率仅为0.04‰,远低于省下达的1‰指标。全面完成了以煤代木工程,彻底停止了樟子松采伐。经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所抽查的塔河林业局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我区还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

二是接续产业实现新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收入4.9亿元,接待游客67.5万人次,分别增长94.7%和128.6%。重点新建和改扩建林木精深加工项目13个,林产工业实现产值12.87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矿产开发企业实现产值5.9亿元,增长46.1%。“北奇神”和“丽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北极蓝莓成为我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实现产值8.5亿元,增长8.5%。兴安北药业实现产值3.1亿元,增长21.8%。畜牧业实现产值4.6亿元,增长9.8%。在接续产业的有力拉动下,二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开工项目47个,完成投资10.2亿元。云南冶金有色金属开发、辽宁虹京钼业钒钛磁铁采选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对俄经贸合作园区成为全省近五年来唯一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47亿元,落实入园项目20个,到位资金8.45亿元,有11个项目进入生产或试生产阶段。漠河机场在全省同期批准建设的四个支线机场中率先通航,创造了我国首家在寒地连续冻土带上建设民用机场的奇迹。漠河县至北极村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北极村结束了五十多年不通国电的历史。加卧、漠洛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黑呼公路建成通车。

四是发展环境得以新优化。全面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撤销行政许可110项,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28起,34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加大了行政问责力度,对政令失畅、行为失范的22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扎实推进了“平安兴安”创建工作,公众安全感达到94.1%,连续四年被省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区。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36起,下降32%,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协调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97亿元。组织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和“奥运”维稳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越级访、非正常访件次分别下降了52%和64%。特别是久拖不决的岭南林地案件得到了彻底解决。

五是体制创新又有新进展。积极推进林场改革,撤并了5个林场、贮木场和经营所,搬迁居民824户、2566人。启动了以十八站林业局为试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讨论通过了试点总体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对地区林科所、农科所、农机研究所进行了资源整合,组建了*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对北奇神集团丽雪公司实行了租赁经营,年收租金2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BF]24.3亿元、税收2.4亿元,分别增长30.6%、47.2%。

六是经贸合作收获新成果。重点推进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在俄新租赁林地15.36万公顷,取得59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开采权,生产商品材50万立方米,阿玛扎尔40万吨纸浆项目进展顺利。先后深入南方发达地区和内蒙古开展学习考察、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33个,签约额44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3亿元,增长51%。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增长3.8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742万美元,增长35.2%。

七是百姓生活得到新改善。多方筹措资金4915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解欠任务。一次性安置混岗职工3.68万人,使这一历史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60元提高到195元,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6090.8万元,增加2149.8万元。在我省率先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地区技工学校晋升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2%,位居全省之首。启动了2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试点工程,有2085户、6672人喜迁新居。“家庭致富”工程成效显著,12789户家庭户均增收3133元。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02亿元,16个省级试点村全部通过验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1元,分别增长8.4%和12.1%。

八是文明创建富有新成效。开展了弘扬*精神、“感动兴安”人物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西林吉等8个单位跨入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行列,我区被省命名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图强林业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十八站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区成为全省首家“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音乐风光片、“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形象宣传语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播出,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会15场,进一步提升了*的外在影响力。

九是党的建设推出新举措。大力实施干部素质能力升级工程,累计培训县处级干部1895人次、科级干部12842人次。采取即时推荐和“推、述、测”方式推荐考察拟提职干部,深入开展了“四型”堡垒创建、“三级联带”和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区共立案251件,结案252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311人,挽回经济损失152.2万元。与此同时,人大、政协、统战及群团组织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值得认真借鉴和继续发扬:一是抓发展必须明晰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区情、林情,提出了“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工作思路,使“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发展战略落实到了可操作层面,更加具体化,更有针对性。要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思路不动摇,真正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二是抓发展必须加快项目建设。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就是增后劲,就是保生态。近三年全区经济增速不断加快,财政收入连创新高,生态建设持续改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核心。要全力实施项目兴区战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推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三是抓发展必须完善落实机制。创新机制抓落实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建立督办检查、专项推进、行政问责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说出的话就要落到实处,定下的事就要取得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新阶段、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四是抓发展必须切实关注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连续三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林区百姓。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的创业热情。五是抓发展必须形成工作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我们始终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党政同心,合力共事,才开创了当前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生动局面。要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形成识大体、顾大局、谋大事、创大业的强大合力。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每一项措施的落实,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地委、人大、行署、政协、林管局五大班子的精诚团结,离不开各县区局、地林直部门的积极工作,离不开中省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艰苦创业。在此,我代表地委、行署、林管局对大家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一些领导干部拘泥于旧思维,习惯于老教条,缺乏敢想善闯的劲头,遇到具体问题和矛盾时不敢直接面对,怕承担发展风险,怕丧失既得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加快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接续产业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缺少能够提升产业层次的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缺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三是项目储备质量不高,一些项目前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研究不细,致使投资回报率、目标市场定位、可利用原料底数等不清不实,影响了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坐商”意识还很强,缺乏科学有效的营销规划和策略,没有形成稳定、健全的营销网络。五是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一些部门权力意识浓、服务意识差,始终不愿简政放权,乱执法、乱检查、乱罚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六是工作作风尚需进一步转变,主动抓落实、创新抓落实、敢于抓落实的意识不强,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牢固树立停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战胜困难的勇气,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站在更高的层面,瞄准更高的目标,谋划新发展,再铸新辉煌;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以更加务实的措施、更加有效的手段、更加管用的办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正确分析形势,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坚定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是我区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既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区加快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正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增速回落,钢铁、水泥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随着金融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对我省乃至我区的影响开始显现并呈加深态势。从去年9月份开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下降,全年GDP增速由前三季度的12.2%回落到11.8%。12月份,我区经济材销量同比减少了1.5万立方米,平均售价每立方米下降了77.45元,影响销售收入1997万元;铁粉、铅锌、煤炭等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林产工业产品销售不畅,积压严重。尤其是一些招商引资企业信心不足,开始等待观望,部分投产项目难以尽快达产,在建项目也放慢了建设速度。这对于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消费和出口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木材支撑和投资拉动的我区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大,今年上半年将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段。同时,从去年到南方发达地区和内蒙古学习考察情况来看,无论是思想解放的程度,还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如果再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会在大发展、快发展的道路上越落越远。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

二是把握危机中蕴藏的有利因素,我区加快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来势凶猛,影响巨大,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会有所变化,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区加快发展的前景依然看好。为应对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拿出4万亿资金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前,我区重点推进的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营造林、森林防火等生态建设项目和棚户区改造、城镇给排水等民生项目,都属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这为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前段时间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已有总投资13.4亿元的89个项目得到国家的批复,有总投资127亿元的5个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将迎来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尤其是我区经济外向度低,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尽管在危机中受到了冲击,但影响有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又离不开木材、煤炭、铅锌等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支撑,从宏观经济走势上来看,这些产业都是要大力加强的产业,其中一些物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据专家预测,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基本建设的全面启动,木材销售形势将会在下半年逐步趋于好转,危机不可能动摇我区加快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区的投融资环境,使项目建设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肯定地讲,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我们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只要认识到位,思路正确,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快发展。

三是回顾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我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强。进入“*”以来,我区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与“*”期末相比,不仅GDP增速提高了5.6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翻了一番,经济实力持续攀升,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而且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近三年投资规模就达到了“*”总投入的95.8%,漠河机场建成通航,全区高等级公路达到1307公里,区域电网成功并入国网,最大限度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尤其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断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企业教师、林业公检法人员工资相继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为林业企业职工增发岗位补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5年增长了93.3%,林区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求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信心和热情持续高涨。更为重要的是,近两年我们切实加大了项目建设的力度,一批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相继落地并开工建设,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充足,潜力巨大。林区发展的实践证明,*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跃上了一个更高更快的发展平台,进入了一个迅速崛起、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充足保障。

四是展望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我区加快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主题。党的*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重点生态安全保障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继实施“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相关政策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继续实施“天保”工程的决定,尤其是我区“天保”工程首期各项补助标准偏低问题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并责成国家发改委拿出具体意见,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加强区域内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天保”工程实施期,我区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将会大大超过首期。而且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能够倾斜的政策全部倾斜到位,能够支持的项目全部支持到位,创造更加有利于资源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也把打造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着力建设的“经济区”之一,这将使我区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尽快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林区大有希望。综上所述,无论是危机当中所蕴含的发展机遇,还是我区业已形成的良好基础,或是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政策支持,都为我们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勇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应对危机作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持续力的机遇,作为加快接续产业发展、增强发展竞争力的机遇,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发展凝聚力的机遇,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困难中大干,在挑战中奋进,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

三、突出发展主题,抓住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009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更是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要求不动摇,全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工作思路,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化解危机,继续强化生态保护,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精心培育接续产业,不断扩大改革开放,高度关注社会民生,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繁荣生态文化,确保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今年确定12%的增速,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底线指标,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保指标,但要实现再造两个*的战略构想,要求我们必须争取经济增速达到或超过15%。今年经济增速要必保12%,力争15%,尽管完成难度很大,但为了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抓、作为一场硬仗去打,能用多大劲就用多大劲,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用真功夫,下狠茬子,花大气力,始终坚持把保增速作为保增长的关键,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全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着力打造生态功能区。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硬性任务,采取更加管用的办法,全力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一要重点强化资源管理。严控“三总量”,突出抓好采伐限额和伐区作业管理,凡是超限额、超计划采伐的,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肃查处。组织安排好阿木尔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准确掌握消长变化。进一步抓好樟子松停采工作,调减活立木产量65.51万立方米。重点加强烧死木生产监管,严禁借生产烧死木之机采伐活立木。依法强化征占用林地管理,项目建设占用林地必须提前做好报批工作。进一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争取年内新增各类保护区面积35万公顷。抓住国家林业局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机遇,力争将我区湿地纳入首批试点范围。深入开展“兴安一号”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巩固木材加工企业清理整合、以煤代木、殡葬改革、砂金禁采成果,坚决防止反弹。二要深入推进森林经营。以国家启动100个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中幼林抚育、珍稀树种培育为契机,加快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继续投入不低于9000万元的营林直接生产费用,重点抓好10.4万亩火烧区植被恢复更新、2.1万亩退耕还林和42万亩天然中幼林抚育。进一步强化营林工程化管理,鼓励、引导防火专业队伍和家庭承包户组建专业公司,参与营林工程项目建设。继续探索“远封近包”、“林农联户管护”和“管、育、用”一体化森林经营新机制,为林权制度改革积累经验。适度引进、试种珍稀外来树种,鼓励家庭个人营造沙棘、樱桃和沙果等经济林,不断丰富树种结构。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重点完成1.4万亩城乡村屯绿化任务,努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林场)、森林村屯、森林校园。三要全力抓好森林防火。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建队原则,重点加快直属专业森林消防队建设,确保在2月底前全部上岗到位。全面完成呼中、新林、加林局等3个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范能力。认真落实“四个联防”、靠前布防、关口前移、重兵投入等有效措施,力争全年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林地过火率控制在0.5‰以内。

(二)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加快基地建设进程。着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产业,不仅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扩内需、保增长”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机遇,强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一要加快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原木不出区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年底前必须实现可加工利用原木不出区。全力做好13户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其它保留的加工企业达产达效工作,采取地县两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等方式,力争达产率达到80%以上。补充完善林产工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林产工业布局,重点加强县区局及加工企业之间的协作,形成上下游产品相互配套和衔接的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林木剩余物,加快推进高科技生物质能源转化项目建设,力争5月末试生产,年底前要在3~5个林业局推广。充分发挥落叶松研发中心和林业产业协会作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林木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力争林产工业实现产值16.7亿元,增长30%。二要加快有色金属冶炼及能源转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大矿产资源勘察力度,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在我区开展的航空物探测量等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地勘单位和企业进行矿产资源勘察,对有实力、讲诚信的地质勘察单位,要像对待招商引资企业一样给予重点倾斜,尽快摸清我区矿产资源底数。继续加大矿产项目的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已引进的矿产开发企业,加快推动新林塔源铅锌矿、呼玛北西里铁矿及漠河砂宝斯岩金等矿产开发,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抓好煤炭生产,整合煤炭资源,强化经营管理,全年原煤产量必保突破400万吨。力争矿产开发业实现产值6.1亿元,增长45.2%。三要加快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把“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作为龙头景区之一予以重点建设,我们要抢抓这一有利机遇,以漠河为龙头,加快重点景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北极村、观音山等一批标志性景点,力争年内将北极村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万亩种子园、大乌苏鹿苑、图强博物馆等建设成为3A级景区。继续办好北极光节、冰雪拉力赛等重大节庆赛事活动,筹备好黑龙江国际养生度假节、*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和*国际蓝莓节。以“旅游优质服务主题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评选诚信旅游企业、十佳导游员和行业服务标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收入10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07%。四要加快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以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食用菌生产、野生浆果加工以及有机食品种植等基地建设,集中打造以北奇神绿色产业集团为核心的绿色食品产业龙头,力争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增长28.7%。以蓝莓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好野生蓝莓移植和美国蓝莓引种基地建设,积极开发以蓝莓为原料的提取物、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力争北药产值实现4.4亿元,增长10%。以标准化养殖和精深加工为重点,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特色养殖产业化发展,力争畜牧业实现产值5.1亿元,增长11.6%。五要加快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基地建设。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是我们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沿边开放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紧紧抓住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这一机遇,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和开行贷款支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理念,科学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提高园区对项目发展的集聚和平台效应。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辐射和转移的契机,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产业链长、税收贡献突出的大项目落户园区。对重点推进的大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或参资入股,稳定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政策预期,力争今年入园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分别达到80%、70%和50%以上。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突破口,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布局,集中全区财力、人力和物力,重点打造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从今年起,我们规划三年内重点推进10个产业项目、10个基础设施项目和10个民生项目的“三个十”工程,计划总投资268.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达19个。对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列出推进时间表,明确实施责任人,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要全力抓好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电投与电力总公司、古莲河及鸥浦煤矿资产重组,确保120万吨甲醇项目8月前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辽宁虹京钼业1.5万吨钒钛冶炼项目前期工作,力争5月底前开工建设。全力协调解决云南冶金塔源铅锌矿采矿权办理及2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年内正式投产。加快推进呼玛河梯级开发项目,力争年内完成三间房40万千瓦水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塔林西10万千瓦水电站项目争取9月底前开工。努力抓好古莲河煤矿扩能改造、煤矸石电厂扩建及新林中兴矿业金属冶炼等项目,确保在7月底前开工建设。继续推进新林、韩家园鹿产业龙头企业改造、超越700吨野生浆果加工等项目建设,促其尽快达产达效。二要积极抓好基础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加格达奇机场建设,尽快做好相关手续报批,年内必保开工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通航。重点推进通省公路、漠河机场至北极村高速公路项目,4月底前必保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组织施工。认真抓好全长346公里的十八站至三十二站段黑洛沿边公路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开工。加快推进古莲至洛古河铁路一期工程、富西铁路改造及呼中至阿木尔、加格达奇至呼玛等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切实做好漠河国际会议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加格达奇金马饭店及地区广播电视中心要确保年内竣工交付使用。进一步加大洛古河大桥项目向上争取力度,促成两国政府年内签署建桥协议。同时,积极推进*综合物流园、金马物流中心和山特产品冷链物流等5个物流项目建设,初步构建起优势特色产品集约化、高效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三要突出抓好民生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重点为职工群众办好10件实事。全力抓好5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当年开工当年交付使用。切实抓好2.6万平方米的地区文体中心项目,5月底前必保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加区甘河橡胶坝、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争取10月底前竣工。积极推进寒温带植物园项目,争取上半年完成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全力抓好地区医院、地区高级中学改扩建项目,确保5月底前开工建设。加快塔河给排水,呼中、松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设进程,确保给排水工程12月底前交付使用,供热工程5月底前开工。抢抓国家继续加大西部开发政策支持的机遇,落实无电村屯电网改造投资计划,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抢抓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和推进林业改革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机制不新、体制不活、开放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要积极推进林业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十八站林业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4月底前完成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剥离林业局生产经营机构、组建各类专业公司等项改革任务,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森林资源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彻底实现职能调整到位、机关瘦身到位、公司组建运营到位、竞争上岗到位、全员合同到位、身份置换到位、分配制度到位,推动各专业公司在3月底前必须走向市场,实现生产经营市场化。加快其他林业局改革进程,重新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9月末前必须精简到位,为下步全面推开综合配套改革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重点抓好新林林业局林场转型试点,10月末前完成转型试点年度任务,推动林场由木材生产向生态保护、由企业经营向和谐发展转变。积极探索林管局机关机构改革途径,推进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同时,加快推进北奇神集团、商贸总公司等直属企业改革步伐,确保年底前改革到位。二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切实加强预算管理,重点“保增长、保项目、保民生”,大幅压缩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等弹性支出,严格控制公费出国考察学习,力争管理费用压缩5%。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监管,突出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加大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力度,确保投资发挥应有效益。继续加强计划管理,所有投资项目必须经行署林管局批准,否则均视为违纪项目。全力抓好木材销售,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鼓励企业采取直销、底价竞拍等销售手段,林管局将在销售费用上给予支持。进一步巩固管理年活动成果,重点抓好开源节流、节本增效,力争全年实现增收节支1亿元。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真正经得住商家论证和市场考验。加强与沪苏浙等发达地区的经贸合作,集中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继续推行地级领导督办大项目推进责任制,重点落实好去年招商活动签约的33个项目,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对已引进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安商、扶商、稳商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支持企业继续投资,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增长40.8%。四要切实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的机遇,加快推进漠河、呼玛两个口岸和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建设,加强与俄方的协调联系,力争口岸尽快通关。进一步拓展国际领域林业生产合作,重点抓好境外采伐项目建设和生产转型,加快推进阿玛扎尔40万吨纸浆项目建设,确保完成50万立方米商品材生产和3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任务。加大对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相关奖励办法、补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其享受与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组织企业开展采标认证及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力争年底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达到4家以上。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2005万美元,增长15%。五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力度,突出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努力改善发展环境,使其成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落实地县两级领导包扶非公有制企业大户制度,对包扶效果要定期进行通报。继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民营科技企业创建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做好与金融机构对接服务工作,提高企业信誉等级,扩大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规模。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引导企业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培育新品牌。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0.3亿元、税收3亿元,均增长25%以上。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林区建设。保增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民生。今年,不管经济发展多么困难,资金状况多么紧张,都必须保证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都必须保证社会事业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一要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按照省级试点村建设标准,集中使用资金,突出抓好10个“整村推进”试点村建设,及时启动第二批省级试点村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农村道路、住房、饮水、新型能源及文化娱乐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着力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大户集中,基地向能手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产业化进程。深入开展林农共建,不断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林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实施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村官计划,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二要稳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职业学院、技工学校的作用,采取委托培训、定向培养、联合办班等形式,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充分运用就业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施“技能振兴五项计划”,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逐步提升技能人才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机制,落实好人才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待遇,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服务林区发展的人才队伍。三要大力发展科教卫生事业。切实加大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项目研究力度,集中力量对六大产业、五大基地建设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力争把10所学校建设成为省级标准化学校。继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落实好各项助学政策和资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住宿费。按照新医改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力争年内有新突破。投资720万元,全面完成漠河、塔河2个县级和北极、翠岗等14个乡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四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组织实施“利民就业行动”,落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本地就业规模,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以一次性安置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为重点,深入开展“五险扩面工程”,做到应保尽保。重点推进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年内参险人员不低于7万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建设2个以上农村标准化社区。大力实施居家养老工程,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新建一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农村福利家园。进一步强化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加强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专项救助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着力发展林区生态文化,切实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切实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抓好资源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资源的生态、旅游和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林区开发建设45周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迎庆活动,集中宣传我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政绩观。切实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推介纯自然的原生态文化、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努力抓好生态文化产品挖掘和创作。切实抓好鄂族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包装,精心打造鄂伦春原生态风情歌舞,重点建设好漠河鄂伦春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发非物质生态文化和历史人文生态文化。以抓好迟子建文学创作室和创作基地建设为契机,普查、收集、整理我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挖掘一批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生态文化产品。成立生态文化创作协会,邀请部级或省级文化名人到*观光采风,创作一批紧扣时代主题,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生态文化艺术精品。三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抓好*日报社体制改革,组建*报业集团,实行经营集团化、管理企业化、服务市场化、办报社会化。认真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等六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纪念品、工艺绘画雕刻、艺术歌舞演出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要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程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旅游地区建设,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扎实推进窗口行业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行业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七)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发展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保证学习实践活动3月份顺利开展。善于借鉴和汲取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搭建实践平台。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金融危机结合起来,与推动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二要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力度,健全完善领导班子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资源保护、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业绩考核,切实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区局党委工作机制的意见》,不断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不干事的有危机。三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责任制,认真实施好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制度。深入推进“六个好”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落实和完善地县两级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积极研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采取属业、属地等灵活的管理方式,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力度。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加强对新一届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八)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认真汲取“*、*”案件教训,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一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强化党政“一把手”反腐倡廉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的表率作用,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对不正之风要敢于纠正,对违纪违法要敢于查处。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机制,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对未按规定履行责任制的,严肃追究责任。二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坚持依法用权、规范用权、公正用权,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确保权力在哪里、监督就在哪里,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坚决防止任何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严厉查处领导干部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一经发现,无论涉及到谁,都要坚决查处。三要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认真查摆整改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筑牢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打破逢年过节送礼的“潜规则”,自觉抵制人情风、送礼风,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心灵洁净、手脚干净。突出管好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严禁以任何名义谋私利、搞特权。

四、把握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争取政策等项工作的力度。

一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推动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更好更快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要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科学研究新情况,灵活解决新问题,在项目建设、环境改善、机构改革等重点工作上,敢于越雷池,勇于闯。要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敢闯敢干的劲头、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摒弃制约加快发展的传统观念,打破束缚加快发展的条条框框,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要着力改变主观方面的“不适应”,破除客观方面的“不符合”,有效解决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要把能否推动经济社会的快发展、大发展作为衡量思想解放的唯一标准,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尺度,对敢想敢为、善闯会干的干部大胆使用,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干部坚决不用。

二要积极争取政策,全力增速发展。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家政策支持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主动地研究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全力以赴加大政策争取的力度和强度。要重点筛选一批既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又符合我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尽快编制好项目规划,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要建立完善土地、环保、金融等部门项目会商机制,对重点项目集中会商,一次办结,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两个渠道,对确定争取的项目,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做到不厌其烦地跑、竭尽全力去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建立奖惩机制,对行动迅速、攻坚克难、争取政策有功的予以重奖、破格使用,对推诿扯皮、失时误事、影响政策争取的坚决实施行政问责。

三要不断优化环境,切实促进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敢于打破常规,在重大项目的服务上勇于创造,善于变通,能办的立即办,难办的想招办。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淡化权力,做到能减的必须减到位,能放的必须放到位。要切实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入中心,确保10月底前投入使用。要加大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弄权勒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律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决不姑息迁就。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探索建立“预警、监督、评估和追究”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全力营造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商务成本最低的发展环境。

四要努力维护稳定,更好保障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应该解决的必须尽快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排出时间表,对屡次或反复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责任。要继续推进“平安兴安”建设,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交通运输、木材生产、矿产开发和城镇消防等重点领域整改力度,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突出抓好学校、旅游区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谨防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五要重点强化落实,全面加快发展。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地抓好落实,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思路不清、定位不准的问题,而是抓落实的主动性不强、措施不硬、力度不够。要把工作着力点用在抓机遇、求发展、谋振兴上,用在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上,真正形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良好作风。要将督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列入重点督查的工作,凡是没有按期完成的,一律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要继续将暗访引入督查工作,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切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找出不落实的原因,追究不落实的责任,全力营造用心想事、激情干事、合力成事的良好氛围。

社会经济发展第4篇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充分认识发展经济对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基础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多方面、高层次、广范围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展开。其中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好 “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也是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才能给解决不和谐的问题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放到应有的位置,致使资源消耗水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类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切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支持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又为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得以较快的实现,就必须抓好发展经济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其次,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一工作要加快进行。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有控制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整个经济活动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社会经济发展第5篇

    从外在于漳州社会以及社会的主体(漳州人)去寻求滞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实证主义方式。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则与此不同,在胡塞尔看来,与人脱离的所谓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存而不论,或悬置或加括号,现象学要探讨的是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即关于世界的现象学。在这种视域中,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就是说,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深层地内在于漳州社会以及普通的漳州人。这些因素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需要现代哲学的素养和哲人的眼光才能穿透。如何把握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呢?胡塞尔认为,这个我们在清静时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总已经在哪儿了,先于我们的存在,而且是所有实践的基础,不管这些实践是理论的或超理论的。现象学哲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专门描写这个观念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象学哲学不再以庞大而严密的思辨体系来推演生活的逻辑,也不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解释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具体的、严格的方法直观生活世界。从这种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来考量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实证经验归纳方法来解释漳州市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面对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本身,我们融入进漳州人的生活世界,体验着、直观着这个特有的生活世界。体验与直观的结果就是所谓的现象学剩余。这种现象学剩余就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体验与直观的结果,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反思对象和反思方式确认后,更为重要的和艰难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是现象学的反思过程: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有一个或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的种类,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而是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直观它,它便存在于此,我们意指的是它,便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性质。这不是指这种个别单一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而是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种类、程度本身是相似的;这种相似关系在这里正是一种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因而这种被给予性也是一种纯粹内在的被给予性,不是保持在个别意识范围之内这种错误意义上的内在。这里谈的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总本质以及在总的直观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被给予性。在经过多重反思后,最终得出的反思成果(现象学剩余)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属于普遍而深刻其作用的文化深层次。具体说来: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内生变量或现象学剩余)是:①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②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③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④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其相应的对策理路是:①提升时空观;②推广普通话;③改变价值取向;④转换行为方式。现象学的反思是可以重复进行的,有时也是应该重复的,所以必须对反思结果进行再反思。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无论那一条因素,对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是内在地起作用(内生变量),无论那一条都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些漳州人,甚至还可以不是针对某个时空的漳州人或事。

    因为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比如,这里的时间观念是一种“内在时间观”。对于时间的内在化理解,是由其现象学方法所要求的“明证性”所决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概念,是基于第三人称视角而设定的超越实存,不具备现象学思维所要求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还原。漳州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像遗传基因一样内在于漳州社会,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它作为一种背景意识,伴随着所有意识行为,我们只有通过反思,将我们的目光从排列着的连续的感知对象回溯到感知对象的连续本身,才能以我们意识的意向功能将这种连续本身构造为一个内在的对象,通过这种构造行为,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内在时间意识”才得以与我们照面,我们才能由此得出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内在时间意识)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再比如,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在意识的深层次上有了一个假设:所有人都会讲漳州话。在这样的假设中,普通话不是普通话,闽南话才是普通话。这样就普遍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和效率。如何言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社会实践问题。如何言说涉及观念的表达,涉及观念如何从理智的内在世界外显于一个公共的世界,涉及观念的传递和交流,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不利于观念的传递和交流,所以,它成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对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和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这二者的反思与对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和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的反思类似。最后,需要对“对策理路”进行反思。显然,这四个对策理路都是对应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四个内在原因而提出的。

    如果是实证性课题,接下来要做的就应该是对如何提升时空观、如何推广普通话。如何改变价值取向以及如何转换行为方式等提出在实践层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但是,本文属于哲学课题,只提出对策理路而不是对策本身,对策的实施与展开是在对策理路的开启下进行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一个崭新的视域,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智力支持。我们只需要对“对策理路”再反思即可。比如,“提升时空观”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强时间观念,而是在意识的内在维度上反思内时间意识对人的始源性作用。或者说,内时间意识在深层中影响了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它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只有从哲学层面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提升漳州人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在漳州市推广普通话,绝对不是那种应付式的至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提升漳州人民的普通话水平,而是在现象学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根本改变漳州人的言语意识,普遍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方式,普遍提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效率,普遍而深刻地内在性地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这样说,用三年时间、花两千万元,在漳州市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像普法一样推广普通话,会极大地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提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之,本文通过由对漳州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考虑转向对思想主体(漳州人)的现象学反思,寻求一种普遍合理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深层可能性。在漳州人的意识主观性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意向性地显现于反思主体的意识中。这是绝对的、客观有效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先验源泉。在这种意识主观性(时间、言语、价值、行为)中,而且只在这些主观性中,客观性的存在(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才是绝对的。

社会经济发展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时空的急剧压缩也使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下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第7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结构;协作型治理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变化:在所有制结构上,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私有制的比重还在进一步提高。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已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格局。在阶级阶层结构上,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新资产阶级兴起,工农大众弱势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高速度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在内外经济关系上,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

经济的变化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组织到地区,到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方式进行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各方面的利益被充分的显现出来,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形成“五大等级”“十大阶层”的“金字塔”(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调查报告),人们被分化成了不同的阶层,即使同一阶层的人们之间,利益需求也不完全统一,个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强,正在由统一向分化转变。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乃至性质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隶属于国家的管理型单位变为利益型单位,中心任务则更多是满足成员需要及谋求组织自我发展。整个社会整合正在由行政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变革,市场中的契约性关系,以及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会、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都在整合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和结构的分化,要求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社会力量的发挥,以契约为基础,运用与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合作的协作型方式整合社会资源。

2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协作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通过政治手段的倾向对于其他领域的强势统治开始相对弱化,中国政府职能从改革前的以政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经过改革推动的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现在正在展开的以社会管理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政治职能。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治理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将由政府治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的协作型方向发展。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领域弱化出来,就必须加强市场自身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完善了,政府自然就没有干涉的空间,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会彻底。其次,政府要改变垄断的行政模式,强化社会自治的能力,采取和社会共同管理的方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他们正在承担着具体的、专业性的社会管理职能。而政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社会力量,向协作型治理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在具体努力上要培育或完善实现协作型行政的基本要素:

2.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制度的安排转向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政企、政资分开,减少行政的直接干预,使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不断要求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既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规则,又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政策。区域协调发展和居民共同富裕成为我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改革实际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逐渐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由于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积极寻求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合理的财产分配关系,科学整合利益群体,为人们进一步创造获得利益的空间。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质性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2.2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

“协作”顾名思义是至少两个主体的共同行动,所以,加大政府以外力量的发展是必要的。公民社会的出现,决定了其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和角色。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可以通过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而有利于改善民主政体的运作。培育公民社会,首先,在全社会培育一种开放的的公众参与环境,积极动员与吸纳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行政过程中。其次,是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并加以落实。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对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但基于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的原因,中国公民社会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制度环境的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促使正在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应当在深刻认识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对公民社会给以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类,加紧修订和完善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使公民社会更好地与政府合作,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

2.3建立民主法治政府

民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其理念是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政治要求遵循公正、合理、普遍、透明的程序,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以及对少数的尊重与保护,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机制;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主张均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和平衡,各种不满、怀疑和对抗都应该消化在民主过程之中并保持在一种秩序的范围之内,各种利益冲突与争执都应该通过民主机制得以和平解决。强化公民的参与决策的机会和体制。法治政府,一方面政府本身机构的设立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行政人员的自由才量权也是受到法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自由不受非法剥夺;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都处在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下;各政治主体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政治权力,法律是一切社会主体的最根本行为准则。同时,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通过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地调整,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都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公正、合理分配,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加以矫正,受侵害的权利也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参考文献

[1]吴志成.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6,(4).

社会经济发展第8篇

国家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分割提出的,而城乡分割并不是中国的特色。马克思早就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同样,城乡统筹也是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普遍遵循的规律。但对我国来说,城乡统筹又有着特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农民大国和小农大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产业齐全、工农互促、城乡统筹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和分散经营的小农大国,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印度。前者要求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民问题,特别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重点放在农村;后者要求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必然建立在自身产业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放弃一些产业而靠另一些产业独立发展,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保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关系。这两个特殊性要求我国必须确立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从世界看,一般规律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人均GDP刚达到800美元就出现了低水平的买方市场,出现了持续多年的内需不足,成为国民经济的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十六大首次确认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这种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发展失衡、差距拉大,占国民大多数的农民缺少现实购买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金融资产占全国的比重不到30%,社会购买力2002年只占36.7%,农村消费不旺正是近些年内需难以启动的最大问题。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减少农民与发展现代农业并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决定了城乡统筹是其根本出路

中国“三农”问题之复杂艰巨,堪称世界级难题。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必须着眼于在“三农”之外做文章,必须减少农民。但是,基于这种观点,随之而来的两个问题是:要放弃农业吗?怎样减少农民?对第一个问题,有人提出放弃农业来最终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思路看似正确,实不可行。因为它超越了我国小农大国的国情。世界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业的升级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只有低级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自然转化为高级产业。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发达国家,是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自然实现工业化。有学者指出,以放弃和牺牲农业来换取更高级产业的发展只能导致城乡产业畸型发展,农业和农村进一步边缘化。对第二个问题,看法比较统一,那就是要“第三次解放农民”,促进农民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彻底改变几千年来中国农业“一家一户搞单干、自给自足小生产”的基本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加速工业化特别是城镇化进程,逐步把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从农村中永久性地解放出来,变为非农业人口。而二者的结合,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站在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打破二元结构,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在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上实现从工业掠夺农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转变。无疑,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导致巨大的城乡差距,决定了必须靠市场力量之外的政府行为统筹才能解决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至今逐步扩大。这种结构带来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成为一个复杂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由我国城乡差距的两个特征决定的:一是我国城乡差距,不是城乡之间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国家通过“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人为形成的,是牺牲农业部门而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的结果。二是城乡差距超过了合理限度,导致了市场失灵。按世界银行1997年对36个国家的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而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3.11:1,而且农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再加上城乡之间在住房、物价、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以及教育、文化事业等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达到4:1,甚至更大,处于两极分化的国际警戒线上。合理的差距有助于刺激、拉动梯度发展和产业升级。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目前我国城乡的巨大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导致城乡资源和市场的正常梯级传递链条断裂,产业间互相支持的效应丧失,市场作用大大失灵。这样,弥合差距已不能单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只能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人为统筹,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才能将城乡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继而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两个统筹”,即城乡统筹和农村经济社会统筹才能实现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而其低水平,主要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低水平;其不全面,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不全面;其不平衡,主要是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地域差距,群体差距,贫富差距,从根本上看都是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差距。我国现在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小康只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掩盖了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绝大部分居民早已达到或超过了小康水平,而农村至今尚有3000万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还有6000万,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尚未达到小康。而未来的“全面小康”不再是平均数的概念,将“惠及十几亿人口”,使全体人民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言而喻,其重点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要达到小康。这就要求国家不能再把发展与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并把小康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必须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农村全面小康与现在的农村小康相比,不仅在量的标准上确实比过去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其内涵更丰富了。现在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强调农民生活的水平和状况,是介于温饱到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全面小康”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政治、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民主、法制、道德、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未来农村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小康状态,不仅“经济更加发展”,而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决定了农村小康建设的过程必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是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只有把“三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农村小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大格局中,协调发展农村是重点;在农村内部,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是重点。“两个统筹”中,城乡统筹是前提,是根本,是关键。只有实现了城乡统筹,农村内部的统筹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但是,实现了城乡统筹,如果农村内部的经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小康社会的“艳阳”还是不能普照。因此,在城乡统筹的同时,务必抓好农村内部的统筹。城乡统筹是宏观大政,力度的强弱主要在县以上;统筹农村内部,则主要是县及县以下的工作重点,却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落脚点。

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平等和谐、互促共荣的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通由于二元结构的障碍,目前在城乡之间,市场还未能真正成为配置城乡资源的主要手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贸易隔阂,制约了物资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等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正常循环。为此,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取消政府对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建立城乡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逐步解决城乡市场失灵问题,实现城乡市场对接,使城市和乡村通过市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享受市场带来的利润,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三大市场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就业是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之一。这就要求抓紧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积极完善政府的疏导和调控功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协调城乡劳动者就业关系,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制度,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进城。二是统筹城乡土地市场。有关研究表明,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差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以乡养城”的新形式。有关资料显示,20多年来,国家向农民征用土地补偿少、出让土地价格高的价格差累计达20000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到了城镇。对于征用农民土地,既要重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更要重视土地对农民的资本功能,要看到眼前农民得到的补偿是以断了子孙吃饭的后路为代价的,是付出“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的成本的。因此,应城乡并轨,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应得的土地利益。三是统筹城乡资金市场。目前,城乡资金逆向流动尤为突出。资料显示,1978~2001年,农业各税和乡镇企业税金由54亿元增加到2594亿元,年均增长20.3%;目前,全国邮政储蓄存款约有2/3来自农村,加上各商业银行吸收的农村资金,每年约有7000亿元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农村出现了一方面是资金过剩、大量外流,一方面是没钱发展、投入不足的怪现象。为此,应统筹城乡资金市场,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采取财政、货币等手段,大力扭转这一趋势,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并逐步按市场机制配置。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一是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前之要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在农村,应按社会分工要求,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经济领域里,全方位地把贸工农、产供销、种养加、农科教等相关部门联接起来。其中,关键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与城市工业搞好分工协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城乡关联产业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城市,应把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涉农工业向城乡结合部的县城、小城镇、开发区转移和集中;把中小城镇工业品的市场锁定到农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多地以国内农产品替代国外进口农产品作为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特别应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进军农村,加深农业与城市工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直接引领农村工业化。二是城市第三产业下乡。目前,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亟需的科技、信息、中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同时,这些资源管理部门、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及成果、信息等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供给不力,第三产业资源大量闲置。应统筹城乡三产业发展,协调配置第三产业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第三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三是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三)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投入。城乡差距的源头是投入差距。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国总财政支出的13.4%。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向城市、向国有企业倾斜,支农比重逐步降低,1990年下降到10%,到2001年只有8%。不仅如此,一部分本应由国家财政投资生产、供给的农村公共产品也转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生产、供给。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彻底扭转这种农村“失血”的状况,改变现行的城乡发展投入机制,在财政支出上强力向农村倾斜。其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力度。2003年中央3号文件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硬措施,特别是规定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举措。二是调整财政支农投资结构和方式。例如,减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用好“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三是统筹城乡税制,减轻农民负担。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无论是资金之巨还是时间之长,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农民实际上承担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负担。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下一步,应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统一城乡税制的做法,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废除专门对农民征收的各种农业税赋,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四)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重点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使农民拥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加速推进城市化的核心是减少农民,让农民进城。但是,农民进城了,并不等于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更重要的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其中,最根本的是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原则,还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利。一是劳动就业权。即前文提到的统筹城乡就业。二是迁徒和居住权。即还农民以自由迁徒和居住的权利,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三是受教育权。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把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从由农民承担转移到由政府承担,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同时,消除城市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使农民工子女充分享受义务教育权。四是生产经营权。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放手让农民进入更多的国家非垄断性行业,尽快改变各行各业的“疏农”倾向。其中,特别要贯彻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政策,让农民真正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五是社会参与权。有关资料显示,农村近百万人产生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城市二十多万人产生一名,城市的比例是农村的3倍多。应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农民参政议政状况,进一步推行农村基层民主,赋予农民更多的政治民利。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应同其它群众组织一样,拥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代表农民利益。六是社会保障权。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并轨,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五)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重点是发挥农村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启动市场上对城市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志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城乡互动。

一是应继续发挥农村改革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中国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这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强大动力源。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波澜壮阔的“民工潮”,我国的重大改革首先都是从农村发端的,农村改革对城市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镇企业改革等,寻求经济体制上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探索新的道路,注入新的动力。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在走从农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层的道路。由于身处弱势、低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农民有着比城市居民更强烈的民主政治权利诉求,是推进改革的主要力量。要以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借以推动整个社会管理体制和上层建筑的逐步变革。

二是应借助农民进城的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是来自政府的需要,而是来自农民跳出土地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愿望,这是一场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层革命,它对城市化所产生的推动力之强,是难以估量的。应顺应这一历史大趋势,把我国几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城镇化的动力资源,把“民工潮”作为城市化的历史机遇,趋利避害,开源畅流。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通过投资开发、产业化运作,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深度加工”和“能力再造”,实现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的转化,进而完成农民对工业化的“实习”过程和对城镇化的“预演”过程。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诸如子女入学、安置、招工、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不公平政策,打开城门,降低“门槛”,因势利导,把农民进城的推力化作城镇化的助力。

三应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城市经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缓解城市产品市场实现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要以市场取向调整产品结构,更多地生产符合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民需求的产品,缩小“城市卖难”与“农村买难”之间的距离。当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两股与城乡统筹相悖的潜流在涌动,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城乡资源恶性对流。目前,农村的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尽一切可能挤进城市,而城市的污染、伪劣产品、虚假信息等劣质资源见缝就钻地流向农村。这种城乡资源的恶性对流,使得城乡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不对称大大加剧。二是新的二元结构出现。一方面,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泾渭分明,很难互相融合,不少农民工在城里聚乡而居,“河南村”、“安徽村”、“浙江村”等遍布大中城市,形成“城市中的农村”。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队伍中涌进大批农民工,这些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工人待遇,成为“工人中的农民”。在城乡统筹中,对这两股逆流,应尽快在政策、法规的层面上采取措施,加以扭转。

三、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内涵以及在现实形态中有关问题的几点理解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冲决了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为的等级壁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本精神任何社会差别,无不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等级差别;任何革命与改良,无不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为消除等级差别、实现利益均衡而进行的斗争。一句话,社会是人的社会,一切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差距进行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亦不例外,其核心是要消除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壁垒———以人口出生地为分野的城乡等级差别。回首历史,中国的社会等级分割虽经几千年更迭,但其脉不绝。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先秦,人以血缘而分,王侯将相,布衣草民,确有种也。汉魏以降,逐渐形成门第等级,煌煌仕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社会倾斜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地步。元清时代,人以民族而分,蒙满为贵,轻贱其它民族。民国,人以资产而分,“四大家族”垄断政治经济命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崭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从根本上革除了历史上残存的血缘等级、门第等级、民族等级、财富等级。但在一个时期内,又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人以阶级而分,出身成份不同,天生的就命运各异,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后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应该承认,这一制度在当时曾起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又人以城乡而分,农民和市民之间等级森严。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本质是按社会等级的高低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三农”问题的根源正是这种长期积淀的等级差别思想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阶级等级烟消云散,中国社会只残留下一道城乡等级的壁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髓所在,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刻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以人本为核心,冲决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为的等级壁垒,打破等级差别的发展观念,统筹城乡关系,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建设一个人不分城乡高下、全体公民一律平等的公平社会。就当前而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该是在贯彻落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改变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的政策倾向,始终把重视农民,体察农民,尊重农民,关心农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政策的根本取向。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决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县域突破与发达国家以城市经济为主不同,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我国县域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位置,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县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巨大“底座”。县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的73%,GDP的56%。“郡县治,天下安”。解决好县域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县域是城乡融合的联结地带。县域的社会主体是农民,县域的经济主体多为农业经济及其副业,县域发展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同时,县城上通大中城市,下连广阔农村,处于联结、沟通农村与城市的中枢位置。第三,县域是转移农民的主要阵地。我国要把几亿农村劳动力推向大中城市是不可能的,就转移数量而言,还是要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为主。这是因为,从眼前看,由于居住生活成本和对就业技能要求较低,县城更适合农民定居。从更深层次上看,“叶落归根、衣锦还乡”的传统观念已融入中国农民的血液里。“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游”。在外挣钱后回到家乡的县城居住是绝大多数农民的选择。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方取消了户籍限制后,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并没有就地定居,而是回到家乡县城或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定居。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并健全县域社会管理和组织结构,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县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进程。

(三)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要求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切实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差距发展战略的突出特征是,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农民为国家提供积累,重要生产要素配置向城市倾斜,这样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村成为弱势区域,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农村自我恢复、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已极其微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点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但是,过去城乡差距发展的政策还有很强的惯性,这需要国家实施强有力的调控和引导,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如何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一个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另一方面,城市带动农村,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农村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农村最终还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社会经济发展第9篇

尽管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行市场经济,但实行的方式却不尽一致。从亚当?斯密开始,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自由经济思潮一直占统治地位。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经济放任,由市场的力量来组织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国家只能为此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条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来组织的经济活动,市场应该由“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凯恩斯革命”,提出了必须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即实行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控,并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由政府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即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其他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方面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既要吸收西方资本主义运行体制中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又不能照抄照搬,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

一、现代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心脏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作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创新与产出能力与水平,这是内因,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卡尔文?柯立芝曾经说过:美国人的事就是搞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心脏,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力。企业的活力对国民经济运行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企业既是供给的创造者,也是需求的产生者。从国际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外国的商品价格低廉以及某些商品质量较好,我们如何同他们竞争?外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较好,服务项目较多,我们如何同他们争夺客户?外国企业以高工资吸引人才,我们如何把人才留住?在外国商品涌入后,国内的就业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会加剧,我们如何应对?从国内看,目前我们存在的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等一些列问题,使经济快速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惟有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改善了,成本降低了,技术创新了,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商品到国内外市场中去竞争,才能解决目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那么企业的活力的源泉是什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现代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就无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权责明确。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是产权不清晰,投资主体不明确,企业盈亏责任无人承担,部分行业和企业垄断地位没有打破。虽然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改制成为上市公司,但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董事会是清一色的,都是由政府派出,监事会同样是政府部门派出的,基本上是一种摆设,连公司的经理都由政府提名任命。使企业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形象地将这比成“带着枷的林冲”。国有垄断企业的存在,严重地损害市场经济的环境,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在同一条件下竞争,别的企业的成本远远大于垄断企业,有的连这一领域都不让进入,因而无法与其竞争,挫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垄断企业因为处于垄断地位,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差,广大消费者不满的程度越来越强烈。其他所有制的企业也因起步晚,大部分还尚未完成或刚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再加上思想认识和环境的原因,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我们要从明晰投资主体入手,探索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实行政府社会职能与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分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的分开,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特别是要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加快实施破产、兼并、重组的步伐,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要大力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解脱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债务负担,增加企业资本金;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妥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要加速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赢利性领域中退出,还企业自由人的地位,还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此,必须突破几个观念: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见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小平同志要我们不要在姓“社”还是姓“资”上争论,我们也不要在姓“公”姓“私”上去争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就大胆去做。二是掌握“控制力”。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绝不是对行业与企业的直接控制,绝不是直接对某些行业和产业进行直接投资,而是应通过市场,即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调节市场来调控企业、调控经济。特别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财政手段、货币手段等。三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前讲国有就是全民所有,而事实是人人所有,人人没有,全民负责,没人负责。从国有资产的形成过程看,大部分是广大职工自己创造出来的,应该让企业的职工拥有产权,可以用低价售卖的方式,也可以用赠予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比放在那里烂掉好。

二、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脑。

政府究竟应该做什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著名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写到,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个: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他在阐述这四项职能时,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政府权力的滥用,他说:“要把政府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让政府成为我们的仆人而不让他变成我们的主人。”显然他是继承了亚当?斯密和萨伊的衣钵,主张削减政府权力。自凯恩斯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一直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比着“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并列,且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自由经济学派的再度兴起,对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颇多微词,建立

无为政府的呼声渐起。我们既不应该忘记自由经济学思想统治时期,资本主义出现的周期性萧条,也不应该忘记过分的国家干预所带来的“滞胀”局面。在处理有为与无为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度干预的原则。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作用,指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二是参与调节作用,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干预;三是间接的资源配置作用,指通过规划、政策、总量调控以及适度的直接参与,来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市场引导来实施的。因此政府高于市场,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调节经济。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大脑,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实施监督和调控。但这种监督与调控必须是间接的,即只有在下列情况出现时政府才能发出调节指令:(1)市场调节、社会调节失灵;(2)经济总量严重失衡;(3)市场主体显失平等;(4)市场竞争显失公平;(5)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外部性为负。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府是消极的大脑,而不是积极的大脑。就连一直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也说:“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大海中畅游,更要跳出大海看大海。有人曾形象地将市场经济比着搅拌机,政府就是搅拌机的管理者。搅拌机的操作规则是由管理者制定的;发生故障时,管理者要排除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管理者还根据需要对搅拌机的运作进行微调。

因此,加快职能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政府的主要精力与工作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要在强化、弱化、转化上做文章。所谓“强化”,就是要强化政府对市场机制失灵的调控作用。市场机制存在着自发性、滞后性、分化性和盲目性,会导致如经济外部性、垄断等负面效应。政府的职能就是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强化服务、监管,突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不讲信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市场机制的行为,政府绝对不能坐视不管;所谓“弱化”,就是凡是市场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地方,政府的影响越小越好。政府要实现两个“远离”,即远离直接配置资源,远离企业的微观运行,要从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变为监管者;所谓“转化”,就是变政府管理部门为社会服务部门,还要加速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将目前政府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

三、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手

当我们走进商场或市场时,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于内,人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付款后,就可以带回去美美地享用。世上还有什么事比这更简单的呢?然而稍想一想并仔细观察一下就不是这么简单。这些商品在提供给市场之前,可能已经经历过好多人手,很多生产、流通环节,穿越过不同的地区,甚至经过几个国家。但真正的魅力在于: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进行统一指导或强制运作,没有任何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些商品运向哪里、卖给谁,而成千上万个企业和消费者却自发而有序地进行交易。

市场经济是一部精良而复杂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它也是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成千上万的各种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等问题。并没有人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市场却相当成功地运行着。这就是市场的神奇之处,市场将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成交的数量。

人们经常认为,没有人为干预的经济其秩序必然是混乱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干预的经济照样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该原理表明:当个体自私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象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斯密认为所以可能出现的结果中,这是最好的;政府对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理论和实践都进一步表明,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有神奇的作用,它能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自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制实行优胜劣汰。因此,市场机制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是调节的第一手段,是调节的基础手段,是调节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如果说把它比喻成人的一只手的话,那它也是右手(左撇子除外)。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另一方面,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失灵的时候,也有失灵的地方。市场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垄断,不能消除有害的外部性,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不能自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些统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对此,西方经济学界一些流派主张用政府的干预作为“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笔者在上面已经论述了政府高于市场,它不能也不应该与市场平行。政府要做的事是通过采取一些列措施,对市场体系进行医治和修补,使之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但是当市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非政府能予医治与修补时怎么办?这就要求市场体系中另一只手左手??社会机制予以辅助。社会机制就是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行为,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经济活动施加影响,以此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社会机制的主体包括社会经济组织、社会政治组织、社会法律组织、社会文化组织等等,这些组织通过制定一些行业规范与标准,通过对企业之间经济摩擦、纠纷的调解与处理,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来实施自己的影响。社会道德协调则通过爱国导向、守法导向、诚信导向、公正导向、敬业导向、互利互惠导向等对经济主体进行影响。社会协调机制的基础是企业与民众的公认。这一机制有利于消除“市场偶像化”,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打破“政府全能化”,约束政府行为,减轻政府压力;沟通和协调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沟通、协调市场、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供给与需求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足

商品经济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神为了让人看见需求与供给,给了两只眼睛。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与需求就象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在货币诞生之后,供给与需求相对分离,因而产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但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始终存在并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一段时期,供给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段时期,需求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好象人的左右脚一样,时而左脚迈在前面,时而右脚迈在前面。当一只脚迈在前面时,另一只脚就应该主动跟上,并跨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否则就无法前进。但这只是前和后的关系,不是长与短的关系,一长一短,便成为跛足。因此,供给与需求的暂时不平衡并不可怕,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表现。但作为大脑的政府,要善于发现问题,当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时,也就是经济出现跛足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方法,予以医治,使经济健康运行。

判断经济生活中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的核心变量,是宏观经济活动的轴心。在宏观经济的现实运行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化状态及趋势,以及国家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走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的,并且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为目的。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当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时,就叫短缺经济,当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时,就叫过剩经济。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才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97年之前,我国始终受到短缺经济的困扰,在解决供需矛盾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生产,增加供给上,这时的经济就是短缺经济,这一判断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政府都没有异议。1997年之后,供求关系的变化使我们始料不及,商品零售价格持续走低,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每年发行1500亿左右的国债,刺激经济,拉动需求。但结果并不理想,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对民间资本的挤压。中央采取的政策显然是基于过剩经济这一判断作出的。我认为,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供给与需求还是平衡的,如果说需求相对不足,那只是供给这只脚暂时迈在前面。在一个人均收入不到800美元的国家里,出现过剩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无法解释,如果有所谓的过剩,那也是暂时过剩,或者是劣质过剩。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体系建设还面临着巨大任务,多年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到处可见。政府始终无法从调节经济的微观运行中解放出来,对微观经济主体束缚太多、干预太多,加上多年积累的债务、社会保障欠帐等问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由人”,活力得不到发挥,私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市场微观主体的不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秩序没有完全建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历史上政府的包办,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行为不够规范,社会协调机制基本没有发挥效能。长期致力于解决“短缺经济”,使我们的供给结构得不到优化,由此造成供给的相对过剩。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不利因素,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改革出版社2000年版。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