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血管外科手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07

血管外科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第1篇

关键词: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护理管理

一站式杂交主要在一站式杂交手术间进行,分为3个房间,分别执行着3个功能。一站式杂交间包含了手术间、库房以及控制室等,可以有效的对手术的收费、信息系统进行监管,达到管理透明的效果[1]。

1 一站式杂交间组成

对于心血管护理过程中开展一站式杂交应用,主要在其杂交手术间中展开管理,促使护理管理更加高效。一站式杂交间的手术间主要配备常用的外科手术器材设备,主要有除颤仪、电外科设备、麻醉机、吸引装置、手术吊塔和空气净化装置。另外还具有必备的影像检查和介入导管室设备,那么在一站式杂交间可以完成全部手术诊断、手术以及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期间无需转院,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治疗患者的效率以及质量[2]。一站式杂交间配备有先进的医学影像造影机,可以在一站式手术间就完成手术演示和教学录像,近年来的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均在一站式杂交手术进行,如果介入手术出现意外情况,则可以在手术间采取措施给予补救。

2 一站式手术护理管理特点

2.1 人员配置管理 通常对一站式杂交手术要配备固定的2名护士,分别为1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和业务能力熟悉和经验丰富的护师。2名护士分工合作,协调好护理的具体事宜,确保护理效果更加良好,突出护理协调性[3]。

2.2 急救护理管理 对血管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手术时,要注意一些并发症和意外发生。例如在对过敏反应的患者护理中,要对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大出血、心律失常以及低血压休克等症状进行及时抢救,应用一站式杂交间的各种器材和药物进行抢救。

2.3 专项护理制度 一站式杂交手术的主要特点是在需要按照一站式杂交专项制度来制定血管外科手术的预案,包含了大出血预案、心脏骤停预案、防导管脱出预案、特殊感染手术应急预案等具有预案项目。并且根据专项护理制度来制定出腹主动脉瘤内修复术、术中大出血和心脏骤停应急操作流程、主动脉夹层腔修复支架植入流程[4]。

2.4 手术配合管理特点 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探视,并对检查资料进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护理人员要做好基本信息的采集为主刀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包括药物过敏史、有无做过导管检查、造影剂过敏史等。护士在一站式杂交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详情信息和护理治疗器材进行查对,防止因为核对不准确造成高值耗材浪费,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在术前准备中核对手术所使用的器材是否齐备,并且做好前期消毒工作,确保手术的无菌操作。

3 一站式杂交手术优越性

近年来,所采用的一站式杂交手术间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的增加了护理质量[5]。一站式杂交手术在护理期间存在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其一它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拓展指证,解决了单纯介入或者手术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开展胸部主动脉瘤或夹层手术时,患者不能够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下进行解决,而且也不能够在纯腔内技术解决。而一站式杂交手术则可以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治疗。针对多阶段和长片段的动脉闭塞治疗时,由于患者的动脉闭塞和硬化血栓的存在,使得手术过程中需要联合切开去栓、血管旁路手术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手术才可以有效的实现患者治疗效果提升。通过一站式杂交手术可以有效的使得外科手术和腔内的创伤降低、费用减少、风险降低。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血管疾病,在一站式杂交手术间不需要进行转院就可以开展二次急救,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

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管理为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了保障,杂交手术对于护理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护理的高要求也无疑增加了患者的手术成功可能性。尤其是在血管外科开展介入手术时,可以有效的解决介入手术过程中的突况多、无预见性、抢救多以及腔内技术操作实现并发症的问题,而这些都是传统的手术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所开展一站式杂交手术可有效的应对急症的发生,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小结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技术也正在发生着变革,出于对患者的手术安全、护理效果的考虑,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可有效的改进传统的手术模式中存在着的问题。一站式杂交技术应用了现代先进的影像技术、血管腔内科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它不但与传统的外科手术融合,而且还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所以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过程中的护理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满足当前时代对于医疗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秀棉,孙建荷,何丽. 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管理[J]. 护理杂志,2010,16:1268-1269+1272.

[2]郑元,陈皓,陈燕. 腔内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A].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患者手术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4.

[3]宋秀棉,孙建荷,何丽,高静. 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管理[A].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中华护理学会:,2010:4.

血管外科手术第2篇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病症,高发于颅内动脉管壁部位,发生破裂后,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出血,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预后不良。临床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治疗效果不同,此次研究将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分组经患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通过,对照组患者39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52.1±8.3)岁,男21例、女18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7例、后交通动脉19例。观察组患者39例,年龄为34~73岁,平均(52.0±9.1)岁,男22例、女17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6例、后交通动脉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经股动脉插管行脑血管造影,确认肿瘤所在位置,观察大小及周边血管走行,在直视下于动脉瘤部位安装导管,将微导管置于肿瘤颈部1/3处,在透视下将EDC可脱弹簧圈送到动脉瘤内,确认安置后解脱,根据残留动脉瘤大小继续栓塞。

观察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行标准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打开视交叉池,释放脑脊液,暴露动脉瘤后用合适的动脉瘤夹夹住动脉瘤颈,实施止血处理,用含罂粟碱的棉片将分离的动脉瘤覆盖,时间5min,如果动脉瘤颈部较宽,可采用弱电流将其缩小后再行夹毕处理,确保安全后,常规关闭颅腔。

1.3评定标准认知功能评分标准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满分45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I级死亡,Ⅱ级植物生存,Ⅲ级重度残疾,Ⅳ级中度残疾,V级预后良好且能正常生活。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28.3±0.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1.1±9.5分)高于对照组(26.5±0.6分)、(50.6±9.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6±0.5分)低于对照组(4.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I级34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0例、V级0例)好于对照组(I级22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1例、V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其发病率约占脑动脉瘤的70%~80%。颅内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

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术式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血管内栓塞是介入性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一种,具有一定优势,分析如下:(1)血管内操作不需要接触脑组织,机体颅内压和血管痉挛等病症对其影响不大,可避免手术牵拉而造成的脑组织损伤,能大大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风险,也避免手术创伤而造成的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2)血管内栓塞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阻断载瘤动脉,可使用球囊辅助,这样操作时间也可大大减少。(3)血管内栓塞的操作创伤较小,对机体干扰情况少,术后恢复较快,对于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病例接入治疗,可以让难以忍受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得到处理。(4)Remodeling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会让部分复杂、宽颈动脉瘤成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显微外科手术也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指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不仅能看清手术野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而且还有立体感,因而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

血管外科手术第3篇

1心血管手术的标准(常规)

切口以胸部正中、胸部后外侧或腹部联合切口是常规标准切口。优点:视野宽广,操作方便,可以处理任何复杂心血管病手术(包括术中发现的意外畸形的处理)、手术安全系数高。缺点:切口大,创伤大,渗血多。(1)小儿胸部正中切口破坏了胸廓的稳固性,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胸廓变形(医源性鸡胸、漏斗胸),部分病人胸骨切面的骨蜡不断向外排出,致皮肤切口经久不愈,愈合的皮肤高高隆起并且痛痒,患者为了掩饰胸部正中切口瘢痕,在炎热的夏季穿高领衣服,苦不堪言。(2)胸部后外侧切口长,对病人的创伤也大,肋间神经被切断,神经支配区麻木,刺痛在所难免,尽管矫正了心血管病,同时又给病人造成了新的痛苦-由此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创小切口。

2微创胸部小切口

心血管手术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心血管外科领域有人在临床上探索性地设计并率先在临床上用微创胸部小切口完成心内直视手术以来,在我国各医院如雨后春笋纷纷采用了各种小切口入径。但是,微创的标准至今未有明确的界定。近几年来,采用这种切口也遇到了麻烦,有沉痛的教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是目前胸部常采用的小切口。(1)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手术。(2)胸骨下部小切口-可完成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胸骨角以下切口或在此平面)斜向右侧横段部分胸骨。(3)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经右心可直视的心内手术。(4)右胸骨旁小切口-经右心可直视的心内手术。(5)左胸第二肋间小切口-PDA结扎术。(6)右腋下横/纵小切口-可完成右心直视手术。

3微创胸部小切口要求

3.1胸骨上段小切口仅适用小儿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手术,保持了胸廓的部分稳定性,在显露心脏时、悬吊心包很关键。虽然此种切口较小,但不隐蔽。

3.2胸骨下部小切口(1)切口小,长度仅为常规切口的1/2~2/3,美观;(2)仅劈开胸骨体,创面小,渗血少,避免了胸骨上窝出血、止血困难和术后感染。(3)可以较好地显露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4)遇到意外情况随时可扩大切口。(5)胸廓的稳固性未被完全破坏,减少了术后胸廓变形的可能,亦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操作要点:切口上端在胸骨角之下,插主动脉管时稍显不便利,所以,心包要向下牵拉悬吊,结扎心耳牵向下方,钳夹主动脉外膜下拉,可以较好地显露升主动脉,为了心内直视手术便利,上下腔静脉以直角插管为宜。

3.3右胸前外侧弧形切口(1)不切断肋骨和胸骨,保持了完整的胸廓。(2)出血少,不输异体血,恢复快。(3)切口在女性比较隐蔽,皮切口略显长。(4)适当悬吊心包,可以比较好地显露右心。(5)适用于ASD、VSD、MVR、AVSD等。(6)以下情况慎用此切口:合并PDA或其他畸形,心脏畸形诊断未完全明确;心胸比值>0.6;年龄>40岁,胸膜粘连重的,右前胸壁有病变者。技术要点:通过X线胸片定切口及进胸肋间(3~4肋间),心包悬吊和助手配合是关键。

3.4右胸骨旁小切口显露情况与右胸前外侧弧形切口相同,但是需切断1~2根肋骨,术后呼吸时伤口较痛,影响呼吸,所以现采用此切口比较少。

3.5左胸第二肋间小切口与左腋下小切口胸膜外结扎PDA,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

3.6右腋下横/纵小切口在腋下背阔肌与胸大肌之间切口,长约6cm,仅切断肋间肌,一般经3~4肋间入胸,切口隐蔽最佳的一种,是目前ASD、VSD、MVR常用的一种切口。慎用与右胸前外侧弧形切口近似,如巨大心脏,廓,胸膜广泛紧密粘连等。技术要点:要胸器。

血管外科手术第4篇

【关键词】体外循环手术 专科护理 护士在职培训

心血管外科疾病涉及心肺等重要脏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往往具有病情多变、病员所具备的条件差、手术难度大而要求多、医护配合要术高等特点。目前,手术室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心外科手术学知识非常肤浅,而心脏手术的配合技术更是处于空白状态,专业技术的提高主要靠手术配合过程中的传、帮、带,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我科于2005年至2009年通过对七名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方法

1.1人员挑选针对体外循环手术复杂,参加人员多,抢救多、用药多,配合要求快的特点,应在手术室选用身体素质良好、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有耐心,工作细心扎实,业务技术过硬,思维敏捷,应急能力强的护士配合体外循环手术,器械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和知识技能。

1.2人员安排及手术器械包分配在科内选择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对普胸手术非常熟悉的护士(乙护士)进入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组。由外出进修学习体外循环手术配合半年及以上的护士(甲护士)带教。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四名完成一台体外循环手术的配合。将一台手术所用器械分成普胸包和特殊器柜包。

1.3初期培训前半年,甲洗手护士带乙洗手护士上台,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主要是整理普胸包,参加开胸、止血、关胸的手术配合。甲护士整理特殊器械包,配合心内操作。先完成一些简单的心内直视手术。两名巡回护士:甲护士负责手术中的主要工作,乙护士在甲护士指导下工作,负责供应台上物品,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取血、制冰屑。其它工作均由两人互相配合。在上手术前,先给她们介绍手术间的布置和物品准备,认识体外循环手术的基本器械和特殊器械,手术中使用的缝合针、涤沦补片及常用药物。介绍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的基本程序,体外循环插管方法。

1.4中期培训半年至1年。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普胸器械及特殊器械台的整理,并完成开胸、心内操作及关胸等整个手术的配合过程。主要培训讲解心脏的应用解剖,如特殊的心表部位、升主动脉—上腔静脉隐窝、房间沟等及心脏四腔各部位结构。在甲护士的指导下配合复杂的心脏手术,讲解不同的心脏手术的手术方法及配合技巧,每配合一台手术后写读书笔记。

1.5后期培训一年后将两个手术器械包整理成一个包,由一名洗手和一名巡回护士完成一台手术的配合,巡回护士必须是业务过硬、应急能力强,能及时指导台上配合的护士。此阶段应熟悉体外循环监测、体外循环并发症等,诊断不明的复杂心脏病的配合技巧,如何做好术中的心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心脏手术复杂,参加手术配合的护士必须参加医生的术前讨论及心脏外科的相关学术讲座。复杂心脏病在洗手配合过程中,仔细聆听主刀医生对术式的选择,以便及时应对,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术前一天准备并仔细地检查术中用物是否齐全合用,避免因用物不齐影响速度。洗手护士要熟悉洗手程序,术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敏捷,做到及时准确地配合。

二、讨论

2.1专才教育通过分科培训,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手术困难时,准确迅速的配合能给予医生极大的心理支持,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掌握每个手术特别是一些高难手术的过程及每个医生的喜好。了解其手术的难点是什么,需要什么特殊器械及材料,改变医生要什么给什么的被动局面。做到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通过培训,医生对护士配合手术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增至98%。

2.2体外循环手术经常使用一些精密仪器及外科新材料,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及规格,从而能在手术过程中,真实地向不了解其性质用途的医生介绍和准备这些材料,使手术变得快速、安全、质量高、并发症少。

2.3通过对护士的分阶段培训,配合体外循环手术由原来的四名减少至两名,节约了人力资源。

血管外科手术第5篇

1 资料

我院自开展显微外科以来,共实施手术115例,其中男74例,女41例,年龄31~75岁,平均53岁,成功率93%。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术前由于患者心理素质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精神紧张,血管痉挛。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护士在进行术前防视时,要了解病情,态度和蔼,运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重要性。介绍手术室布置,医生技术及手术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因此,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可避免患者出现情绪波动。

2.2 纠正血容量不足 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以保证术中输血,输液以及快速静脉给药的需要,在吻合血管前半小时或1 h,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可稀释血液,扩充血容量,预防低血压和纠正休克而引起的小血管痉挛。

2.3 保持手术间、病室适宜的温湿度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温度变化对血管影响很大。由于麻醉,失血,大量输液,患者身体等原因,使患者对温度格外敏感,室温过低或突然下降,会引起患者全身寒颤,肌肉收缩和血管痉挛。因此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保持在55%左右。室温过高,可使患者不适,且局部易充血,加重组织肿胀,可导致血循环障碍。若术中血管发生痉挛,可选用2%的利多卡因或用热盐水局部热敷,也可用红外线灯局部烘照,但要防止灼伤。

2.4 解痉药的应用 血管扩张药物可针对发生血管痉挛的环节,收到解痉效果。但必须同时及时的除去各种刺激因素,方能奏效和防止再度发生痉挛。我院常用血管冲洗液,配制:200 ml氯化钠加肝素12500 U加2%利多卡因20 ml,为了预防发生血管痉挛现象,吻合血管时直接应用。

2.5 术后 要注意头部制动,以免因移动而致血管扭曲压迫血液回流。为防止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可每日常规静脉滴注山莨菪碱(654-2)20 mg,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醣酐(分子量20000~40000)能扩张微循环,稀释血液,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有减少血栓形成的功能。

血管外科手术第6篇

【中图分类号】R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40-02

颅内肿瘤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而手术切除为当今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要成功手术,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尤其要了解肿瘤的血管及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通过研究CT脑血管造影(CTA)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以及与肿瘤的三维关系,探讨CTA对手术治疗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经CT或MR诊断为颅内肿瘤17例,女9例,男8例,年龄3~73岁,平均43.6岁。其中脑膜瘤10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听神经瘤2例。手术前均行CTA检查,经手术治疗、术后送病检确诊。

2.CTA扫描方法

16层螺旋CT机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 16。先在肘静脉建立通道,接着固定好头部,增强前用CT机自带的DSA(数字减影)程序进行一次平扫,然后经高压注射器注入70~90 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0~4.0 ml/s。在注药后延迟8 s开始监测,当对比剂在靶血管(颈总动脉)达到峰值(110 HU)浓度时开始增强连续扫描。扫描层厚0.6 mm,螺距0.8,管电压110 kV,电流平扫80 mA,增强150~200 mA,扫描范围自颅底至颅顶,扫描采集时间为12~18 s。平扫和增强的扫描始止范围、层面中心及视野保持完全一致,扫描结束后,用增强的薄层图像减去平扫的薄层图像,得出去骨的脑血管的数字减影图像,然后把减影图像和增强薄层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观察肿瘤、血管与颅骨的三维关系,并记录和测量三维重建观察的结果,对病变区域进行多方位摄片,尽可能显示肿瘤血管的来源、行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对脑底动脉环、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等也要尽可能显示及摄片。

结 果

17例同时显示颅内肿瘤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及其空间关系,11例发现了供血动脉,利用MIP、MPR及VR等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旋转图像,多方位观察,能见到血管起源。其中1例室管膜瘤病例的供血动脉较大,其供血动脉来源于左侧小脑上动脉(见图1);脑膜瘤较早期即可见不均匀强化,供血动脉迂回伸入瘤体内,10例脑膜瘤有 7例可见供血动脉(见图2),其中1例右侧横窦见结节状静脉血栓(见图3);17例均能清晰显示颅内肿瘤对周围血管压迫移位的情况(见图4)。神经外科根据上述图像信息,制定了较详尽的手术计划,术中所见与CTA提示相符,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

讨 论

近年来,由于CT技术的飞速发展,CT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精确的特点,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CTA 已取代大部分常规血管造影术[1]。目前,脑CTA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国内学者乐维婕、叶道斌等对CTA在诊断脑血管病变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2,3],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有关CTA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作用,国内外文献尚少见报道[4]。本组17例患者,11例可观察到肿瘤的供血动脉,所有病例均能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及其空间关系,对术中采用何种开颅切口,进入到哪一层次会遇到什么血管,讨论决定哪些是可以结扎的,哪些是不能结扎的,选择从哪个方向结扎或切除血管等,都有指导性的意义。另外,术前了解肿瘤的血供是否丰富,术中是否有可能需要输血,甚至可能需要大量输血等,有利于术者对切除肿瘤难度的评估;也有利于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17例患者手术计划详细,术中止血确切,操作准确,术中出血少,没有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手术全部成功。验证了术前CTA提供图像信息的可靠性。由于CTA不需要作特殊准备,一次注药可满足全部信息的采集,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既安全、又快速,属于无创伤性检查,所以患者易接受。其中去骨CTA同时拥有常规CTA和DSA的长处[5],其影像能360°旋转,完美显示肿瘤及瘤周血管的起源、位置、大小、行走,对手术切口的位置、大小设计有极大的帮助,对确定手术入路有指导性意义,术中可能遇到的血管做到心中有数,利于术中的寻找和保护,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的合并症的发生。另外,对显示为粗大血管供血的大型肿瘤可考虑术前栓塞[6],以减少术中出血。

参考文献:

[1] 黄泽和,陈广.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J].右江医学,2008,36(6):698-699.

[2] 乐维婕,李明华.颅颈部血管多层螺旋减影CTA与DSA的比较研究[J].介入放射性杂志,2007,16(5):307-311.

[3] 叶道斌,高建华,张如意.64 层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践,2007,13(5):412-414.

[4] 凌华威.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在颅底肿瘤术前的评估[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 (2):179-181.

血管外科手术第7篇

【关键词】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外科手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43-02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我们收治16例婴幼儿肋腺巨大血管瘤,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临床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6个月,病程2~3个月;左腮腺10例,右腮腺6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毛细血管4例,混合型血管瘤5例;瘤体最大为80 mm×60 mm×30 mm,最小为40 mm×30 mm×20 mm。

1.2手术方法:16例全部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按改良“S”型切口,翻瓣后,从四周用钝锐相结合方法,分离瘤体及腮腺全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扎、切断瘤体血供,然后剖开瘤体,仔细分离面神经各分支,待面神经各分支完整分离后,完整切除瘤体及腮腺全叶。局部如皮瓣缺损,从颈部转移皮瓣修复缺损,冲洗、分层缝合。

1.3结果:1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5年经临床随访,无复发病例。16例患儿发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面部两侧及左右额纹对称,左右眼闭合良好,口角不歪斜,颜面表情自然对称。

2讨论

血管瘤是先天性肿瘤,它主要引起形态畸形、毁容、功能障碍及出血的危险。关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放射、低温、激光、硬化剂、激素冲击疗法等,但对大血管瘤的治疗问题还在进一步探索中。根据临床资料报道,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非外科手术疗法[1]。因为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特点之一,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大量增生,临床生长较快,难予非手术方法控制而迅速涉及较大范围,所以手术疗效确切、惟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

婴幼儿体质弱小,瘤体巨大,加之腮腺区的解剖关系十分复杂,除腮腺本身外,还与三条神经(面神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六条动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面横动脉、颈内动脉)、五条静脉(颞浅静脉、颌内静、面后静脉、耳后静脉、颈内静脉)等组织有密切关系。根据手术中所见,瘤体与腮腺混合一体,手术操作极易出血,所以传统的手术方法控制术中出血及分离,保护纤细的面神经较困难。

根据上述特点及我们的经验,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手术需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时机:虽然临床资料中提到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可能而倾向于保守治疗,但我们坚持以尽早手术为宜。因为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特点之一,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大量增生,临床生长较快,难于用非手术方法控制而迅速涉及较大范围,且手术疗效确实。若临床有消退征象者可进行保守治疗,但需严密观察,若有发展趋势则应立即手术。(2)出血:为避免失血过多,在结扎主要动静脉及其营养血管之前,全部操作均应腮腺包膜外进行,不得进入血管瘤组织。即在分离并摘除腮腺血管瘤之前,先切断其血运,使其他周围组织基本隔绝。因此,手术过程中出血极少,一般不超过30~50 ml。(3)面神经损伤:面神经分支虽纤细,并非不可辨认,且弹性较大,与周围组织联系也较成年人疏松,只要细致操作,在不使用暴力或锐器剥离的情况下,是可以避免损伤的。(4)涎瘘:为避免涎瘘形成,应全部摘净腮腺组织并切实做好断断结扎工作。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血管外科手术第8篇

【关键词】 栓塞 ; 显微外科 ; 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单位: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王剑伟 刘长江 张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罗祺)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可存在于中枢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为主。病变部位脑动脉、静脉直接相同而造成脑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盗血、癫痫、顽固性头痛及局部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其预后欠佳,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切除率的同时手术并发症不断减少。我科近2年来采用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位于功能区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8例病例获得全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偏低,无神经功能缺失加重,无死亡率。笔者对8例AVM 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 年5 月至2007 年4 月, 笔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AVM 8 例。其中男6 例,女2例;年龄11~54岁,平均39.5岁。患者首先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明确诊断,4 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2例首发癫痫。血管畸形团均位于幕上。根据Spetzler-Martin 分级, Ⅲ级3 例, Ⅳ级5 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用Sedinger 法经皮穿刺右股动脉,先行DSA检查, 将6F薄壁导引导管经动脉鞘穿入至颈内动脉距颅底2~3 cm 或椎动脉颈2 椎体以下,后端连接Y型带阀接头及加压输液袋,经Y阀持续滴注肝素盐水。选择恰当的微导管导入畸形血管团内。反复超选择造影检查证实畸形供血动脉,而无供应正常脑组织分支后,根据畸形血管团的血流速度,决定是否选择α-氰基丙烯酸酯(NBCA)的浓度,或是手术丝线或游离弹簧圈。对于大型AVM不强求1次性完全栓塞,可分二次甚至更多次进行。以能达到畸形血管团体积的45%~70%即可,同时避免或预防NPPB的发生,分次栓塞每次间隔约1周左右。当畸形血管团内血栓形成、体积明显减小后,在全麻下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病灶内畸形血管团。8例患者(6 例用NBCA栓塞,1例用游离弹簧圈,1例用NBCA及游离弹簧圈栓塞)栓塞畸形血管团后, 见畸形血管团明显减小,均顺利行手术切处病灶。

2 结果

血管内介入治疗使畸形血管团缩小30%~80%,平均63%。8例患者部分栓塞畸形血管团后,均顺利行手术切处病灶,病理回报均为:脑动静脉畸形。8 例中,治愈或接近治愈,生活、工作完全正常者3例;症状明显改善者3例,原症状无改善者2 例;无加重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脑AVM是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血流量产生影响的先天性疾病[1] 。脑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 02%~0. 05%[2,3]。本病男性发病率略高,脑AVM在老年患者少见而多在40岁前发病。出血是AVM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颅内出血是AVM 的最严重后果,死亡率为29%,致残率为20%~30%。未破裂的AVM 每年出血率为2%~4%。有研究结果显示,非出血性的AVM 患者每年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率为2%~3%,血管破裂出血的AVM 患者(未治疗) ,每年的复发性出血率为17.8%,第1年的复发率为32.9%,随后降低到每年11.3%[4]。本组病例中,颅内出血占48%。癫痫发作约为30%。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内畸形血管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经典、有效的方法,它能彻底消除畸形血管团、致痫病灶而明显改善症状。但对于大型的和功能区的脑AVM,则存在着术中大出血、全切困难及造成神经功能缺失的危险,有导致术中、术后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可能。如不能彻底切除病灶,则残留病灶复发、出血的概率较高。随着导管技术的不断成熟,造影剂、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DSA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使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治疗脑AVM的重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有创伤小,可多次重复的特点,其缺点是治愈率低(5%~10%) ,常需要与手术或放疗配合使用。一般认为,AVM消失或栓塞范围在95%以上为治愈,50%~70%以上可防止致死性脑出血,40%以上可明显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NBCA 是目前最常用的栓塞材料,它在血管中聚合呈海绵状,柔韧性好,同时NBCA 的血管再通率低,是比较理想永久性栓塞材料 。使用浓度为20%~25%的NBCA ,有利于栓塞剂在畸形血管团内充分弥散,栓塞时缓慢注射,仔细观察NBCA的弥散情况,当其停留在畸形血管团内不再前进、并返流到导管头端时应停止注射,回抽注射器同时迅速拔出导管。由于返流的NBCA 有可能形成聚合物粘在微导管头端,导致拔管困难,或拔管时脱落可导致误栓,因此过分返流可能危险。注射NBCA时可能会碰到NBCA 流到引流静脉的情况,这时可减慢或停止注射几秒钟,然后继续注射,直至畸形血管团和供血动脉全部闭塞为止。但NBCA 也存在缺点 : NBCA和碘苯酯所需调配比例及其流动控制困难;弥散时间短且不充分,易粘管,栓塞不可逆。最近出现新型的栓塞材料,ONYX(2-甲基亚砜)胶是一种不粘胶,其特点是不粘管,注射时间可长达30 min 以上,使缓慢注射充分弥散成为可能,有很好的应用前途。本组病例6 例用NBCA栓塞,1例用游离弹簧圈,1例用NBCA及游离弹簧圈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使畸形血管团缩小30%~80%,平均63%。8 例患者栓塞后均成功接受了开颅手术,病灶全切,病理报告均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脑AVM的效果满意,术前栓塞使脑AVM的主要供血动脉被闭塞,侧支循环未建立,病灶血流量明显地减少,术中出血亦明显减少;术前栓塞使病灶周围盗血区恢复血供,恢复扩张小动脉的调节功能,防止术中、术后NPPB产生;术中可见病灶呈暗灰色,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张力下降,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病灶分离顺利,对周围脑组织的副损伤小;术前选择性栓塞AVM深部高血流的供血动脉和术中较难以控制的深部动脉,可使一部分传统上难以手术的病例能够进行手术,同时手术及麻醉时间明显减少,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血管痉挛、误栓、脑肿胀等,发生率为14%,死亡率为1%[2] 。本组8 例中2 例在引导微导管时发现AVM 供血动脉痉挛,使导管不能到达栓塞部位,经微导管注射罂粟碱后好转,患者无神经系统症状,其他治疗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脑AVM 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操作方便,显微外科治疗则疗效确切,随着栓塞材料和导管的不断改进, 显微外科减少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二者的结合使其在脑AVM的方法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治疗脑AVM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32-646.

[2] Connors JJ, Wojak JC.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Techniques . Philadelphia : 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 ,1999:227-275.

血管外科手术第9篇

关键词:纳美芬;血管内治疗;拔管时间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日渐增多,特殊的手术方式和环境,要求麻醉手术后病人意识恢复,可配合做指令性动作,增加术后转运的安全性。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拮抗剂[1],可有效的拮抗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2],静脉注射纳美芬 2min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min便达到血药浓度峰值[3][4]。为了解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麻醉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如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50例,年龄18至65岁,体重指数20-30,asa分级ⅰ-ⅱ级,无意识障碍,无肝肾功能异常,无精神类药物使用史。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1.2麻醉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入室后常规开放左上肢静脉通路,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术前均给予东莨菪碱0.3mg,地塞米松10mg,托烷司琼2mg。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            舒芬太尼 0.2μg/kg,异丙酚初始靶浓度3μg/ml,罗库溴铵 0.8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术中持续靶控异丙酚输注,根据血压调整血浆靶浓度1.5-4 μg/ml,按时按需追加罗库溴铵0.2mg/kg,如发生低血压则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次,至血压纠正。手术结束时即停止异丙酚靶控输注,手术结束后2min,治疗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当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5分时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脱氧观察5min,无特殊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等, 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异丙酚总用量,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两组病人入室时(t1),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靶控时(t2),给药后1min(t3),给药后2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的生命体征,计录给予试验药物至拔除气管导管所用的时间,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如恶心,皮肤瘙痒,躁动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平均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日趋成熟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家属愿意选择微创的血管外科治疗手段。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操作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避免术中的体动,平稳的控制生命体征,无疑使得介入手术更加安全。鉴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独有特点,如何使病人更加迅速而平稳的复苏,尽早按指令进行肢体活动锻炼,成为考验麻醉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实验表明,盐酸纳美芬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吗啡受体拮抗剂,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拮抗术后芬太尼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术后使用盐酸纳美芬复苏,可以大大降低病人恢复时间,是复苏更加平稳,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dixon r,gentile j,hsu hb,et a1.nalmefene:safety and kinetics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oral dose of a new opioid antagonist [j].clin pharmacol,1987,27:233—9.

[2]仁爱国,苏俊峰.纳美芬一 一种可供注射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