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社会领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24:14

经济社会领域

经济社会领域第1篇

关键词 数理统计 社会经济领域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快速发展,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理统计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把握工农业生产中的经济状况,及时了解和应用经济变化的规律。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有效分析经济问题,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理统计概述

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中的统计学规律,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理念的影响,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在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分析抽样数据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数理统计学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特殊的研究课题,逐步拓宽了数理统计的应用领域,并与其他经济研究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数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的工农业、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利用数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时,我们要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并不存在确定的规律,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认真分析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在产品销售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预测这个商品行业的整体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或者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推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为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应用范围还有很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利用数理统计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还具有科学、便捷、实用等特点,能够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差不多所有的社会经济领域都与数理统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只要在一个领域内需要和各种数据信息打交道,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面,都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可以通过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预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工业产品的抽样检验等问题也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第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耕种条件、选种、选择肥料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很多重要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措施都是根据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的。例如,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费歇尔就曾在农业试验站工作时,通过进行田间试验,得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数理统计设计与分析方法,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

第三,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数理统计学知识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理统计学可以通过一些有变异的数据中发现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对研究人体的变异情况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一种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价。

第四,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上文所述,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预计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

第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阶段,数理统计的方法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加工、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在产品开发、市场分析、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动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需要通过分析相关的变量因素,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数据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理统计学知识的不断完善,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借助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数理统计必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13Y097)

(作者:丽江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数学、金融统计)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领域第2篇

近日,河南省统计局了2011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此次评价中,在河南全省108个县(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县(市)依次为:义马市、新郑市、荥阳市、沁阳市、登封市、新密市、巩义市、长葛市、林州市、新安县。

据了解,2008年,河南省统计局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新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在新指标体系中,分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所占权重分别为50%、34%和16%,包括22项具体指标。

除了权重方面的变化外,在评价指标的内容上,还强化了对经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以及人均指标的考核。

从前十名的排名上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排名的变化并不算很大。义马市仍保持了头把交椅的位置。而最大的变化是,2011年灵宝市被挤出前十名,长葛市则首次进入前十名行列。而原来常年稳居第一位置的巩义市名次再次下滑,比2010年下滑两位,由第五下滑至第七。

据悉,义马市2011年人均GDP、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全社会固定投资、城镇化率等6项指标均位居河南省第一。

农业部预警:小麦加工产能过剩

近年来,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急剧扩张,一些地区和企业扩大产能的热情依然不减。对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预警,切忌盲目扩大普通小麦粉加工产能,严控低技术水平产能扩张,加快推进现有企业的升级换代和产品结构调整,在小麦主产区和营销物流节点培育一批制粉加工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小麦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由2005年的809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5954万吨,产能翻了一番;如果将未纳入统计的小微企业及近两年新增产能计算在内,我国小麦粉加工产能更大。同期,小麦年产量与净进口量合计数由9796万吨增加到11569万吨,小麦总量仅增长18.1%。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小麦粉加工业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而小麦粉加工产能特别是落后加工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一方面带来小麦粉加工行业的无序竞争,降低行业总体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影响企业向高端市场的积极拓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梯次推进

目前,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梯次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生态省、市、县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海南、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生态县(市、区),1559个乡镇建成部级生态乡镇。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已全面展开,自北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已连成一片;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也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广西、云南、湖北出台了相关文件。不仅省级层面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大部分市、县级也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未来20年城市将接纳5亿农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为此需要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

蓝皮书指出,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如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以每年0.8%~1.0%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60%。这同时意味着,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再加上近年来已经进入城镇但还没有完全市民化的农民,未来全国将有4亿~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

据初步测算,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万元。在未来20年内,需要支付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表示,目前中国离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具有较大的差距。从生活方式标准看,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郊区就地转化的农转非居民以及县改区中存在的大量农民,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仍然保留着农民的习惯和特征,市民化程度低。

蓝皮书还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全国农村集体土地近八成确权发证

截至6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78%,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85%,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80%。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省区市要加强协调、盯准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年底前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

据悉,天津、海南、重庆等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从全国来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仍然存在进展缓慢、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和措施不强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截至目前仍有7个省份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在50%以下;一些地方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因担心发证会给政府征地带来麻烦,存在消极观望的态度。

河南2015年完成200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

经济社会领域第3篇

数理统计;规律;经济决策;应用

【关键词】数理统计;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与应用

数理统计学是数学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应用,在各大院校的专业设置当中非常广泛,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数学专业的分支,随着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数理统计学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重要研究目标.数理统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金融、电子、心理学、生物等领域均有应用.许多重要的社会发现与科学成就,都离不开数理统计学的应用于辅助.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越来越快的科学进步,数理统计学作为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科学发展速度的必备知识,在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进一步的证明了数理统计学的重要地位,本文对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分析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是指,对随机现象进行有限次的观测或实验,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量的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该事件发生所产生的规律进行分析,并进行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判断.也就是说,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整个统计学学习的基础学科,数理统计学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都有涉猎,其中高中的数学课程当中就有一定系统性的数理统计学课程.

数理统计学当中最为基础的概念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该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则是指单独的研究对象.数理统计学当中,总体需要由样本或研究对象进行表现.统计问题和统计模型就是研究时对总体所提出的.而统计方法则是根据总体的推断而产生的.这一系列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则蕴含了整体的统计思想.

二、数理统计的主要特点

数理统计的主要特点分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随机性、有限性、数量性.

随机性是指数理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的,不进行特殊的取用,这种形式下数理统计的研究内容也是随机的.

有限性是数理统计的另一项主要特点,树立统计的有限性是指树立统计的对象的数量表现次数是有限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数理统计所要研究的内容即这些有限次数的规律.

数理统计的数量性是指研究的随机的对象的,在随机现象的质量上的研究是较为次要的内容.

三、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优势与作用

1.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优势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优势非常多,应用于经济领域后,数理统计能够节约经济成本,并且降低成本所带来的风险,使投资者或生产者能够以更为合理的形势下进行决策和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有非常高的促进作用.

而在已经出现的损失方面,数理统计能够对已经出现的损失进行评估,这种应用方式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变化快的形势下应用非常的广泛.特别是由意外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通过数理统计的应用,可以对这些意外进行统计,对意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意外的再次发生,有效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意外所带来的损失.

数理统计在企业经营方面的分析也较为重要,通过利用数理统计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能够使企业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利润,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而对于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也能够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办法或提供解决思路.

2.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是对随机对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这对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特别是我国,在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人民对生活中的现象的规律性更加重视.随着数理统计的应用加深,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数理统计的科学性与重要性,调查问卷等形式的统计活动已经被人们所接受.而在商品的销售当中,商品在某个城市当中的销售情况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未来该商品在该城市的销售额进行一定的预测和指导,这是树立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应用最为标志性的作用.数理统计在社会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有随机统计、抽样调查、人口发展动态模拟等,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应用.

四、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1.数理统计在农业上的应用

数理统计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重要,农业活动中在选种、选肥、选择耕种方法以及耕种技术等,都需要数理统计的帮助.树立统计在田间试验中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中作用最大,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数理统计在工业上的应用

数理统计当中一些方法被应用于工业方面,其中以实验设计法、回归设计、方差分析、多元分析等几种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工业领域方面,数理统计的主要作用是对新产品的实验、老产品的改进、工艺流程的改进与发展、原材料的使用与节省等方面.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该产品进行设计、并对设计的内容进行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选择,选择所需要的依据,就是数理统计的结果,数理统计通过相应的统计方法,将原材料与加工工艺更为科学化的测定.选择好工艺与材料后,就需要对这种产品的生产进行实验,此时依旧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内是产品加工成功,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修正实验的方法.在实验成功后,就开始对这种产品进行生产,生产后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则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当抽样检测的产品合格后,才能够投放市场进行销售.整个的生产流程中,均离不开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

3.数理统计在医学与生物学当中应用

数理统计在医学与生物学中的应用时间较长,主要应用在生物实践以及医学临床治疗当中,生物实验当中会对变异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研究,这一过程逐渐的演变成为生物变异相关规律的统计学.而在医学当中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上,通过对临床上某一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能够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从而以所得的数据为指导,对此类病症的治疗产生借鉴和指导作用.而在药物方面,可以对一种新药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将这种药物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如果一种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则不能够投放到临床进行使用,药物实验的数理统计分析是药物安全投放市场的重要标准,对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五、总 结

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数理统计的学习价值远不在于在高考中得分,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得到了非常多的应用,树立统计学在工业、农业、医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俊波.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08(12):477.

[2]王淑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1(21):224.

经济社会领域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89-0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寄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很高的期望。各级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维护民权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和个人也存在着一些、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现象,一些用人单位恶意拖欠职工工资,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经济犯罪的主要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行政审批权限断不断减少,行政收费项目不断取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逐步由管理型部门向服务型部门转变。目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容易产生经济犯罪行为的主要集中在就业培训资金补贴、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以及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人工资上。

1.骗取就业培训资金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排了很多财政专项资金,利用好这些资金,切实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就业再就业,本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应尽的义务。但是,一些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就业培训的机构和个人并没有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是盯上了这些资金,采取虚构人数与民办培训机构等形式,大肆套取就业培训资金。如贵州省套取农民工培训资金系列案件,原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局副局长江捷,在担任就业局培训科科长期间,利用手中掌握的培训机构资格审批、培训督查以及培训资金拨付的大权为培训机构大开方便之门,造成部分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大肆偷工减料,多报培训人数,甚至“零成本”虚假培训骗取财政经费,牟取巨额不法利益,使国有资金遭受巨大损失,也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就江苏省而言,南京市浦口区的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通过虚报培训人数,骗取培训补贴,被纪检部门查实,最终当事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在就业补贴方面,各级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优惠政策,给予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和社保补贴,一些本不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人员通过弄虚作假获得社会保险补贴,一些职业中介机构和企业劳资人员内外勾结,钻政策空子,利用假招工骗取职业介绍补贴和岗位补贴,这些行为同样造成了国有资金的流失。

2.挪用套取社会保险基金等违规行为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民生工程,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民生大事和广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力度不断加大,社保基金结余数额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子也把黑手伸向这个领域,社会保障已成为职务犯罪的多发领域。主要有:一是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甚至个别省市的主要领导,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挪用社保基金。如原上海市委书记在2004年违反规定,帮助某公司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融资,致使10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而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非法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达158.56亿元,截至案发前尚有124.21亿元没有收回,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二是一些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人出于私利,违规将社保基金存放在非国有银行内,难以确保基金安全。南京市某区的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违规将社保基金存放在非国有金融机构内,最终由于该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社保基金无法收回,给社会保障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样突出,一些医疗机构通过开大处方、大检查,滥用药物和检查项目,一方面是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地赚取医疗保险基金;一些参保人员利用冒名顶替住院、用医保卡到药店购买生活用品以及将医保卡将交他人使用换取现金等行为,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流失,这些行为既有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存在着一些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监督不力的因素在其中。

3.企业恶意拖欠职工工资行为危害巨大。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因涉债、欠薪老板逃匿事件,这些恶意欠薪行为直接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侵犯了他们的财产权,阻断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来源,对劳动者及其家人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如2013年8月,南京市溧水区一家工厂老板陈某突然跑路,60名员工被拖欠工资近140万元,员工多次到政府上访。直到一个月后,陈某才被警方抓获,检方认为,老板陈某以逃匿方式躲避支付工资,已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目前法院已经开庭审理,择日宣判。据江苏省人社厅通报,2013年全省人社部门和刑事司法联动,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查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年共向公安机构移送用人单位恶意欠薪案件55件。

4.暗箱操作接受贿赂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提前退休是国家为了充分体现对从事有毒有害、特殊行业以及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照顾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措施。在办理因病或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过程中,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投保人员通过找关系、送钱送物等行为为自己办理提前退休,从而实现少缴养老保险费并提前领取退休金的目的。一些手中掌握审批权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收受贿赂,违规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在征地失地保障方面,一些本不符合征地失地转保人员通过给予经办人员好处费,随意变更身份,私自调整流转土地数量,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同一村组的已领养老金的企业退休职工与纯农户一起领取征地保障待遇的怪现象。同样在劳动监察领域,一些执法人员利用手中的行政执法权力,通过手中掌握的企业违法行为信息,、对违规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向企业要钱要物或者到企业报销个人发票;在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时,一些执行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先按最高标准处罚,再通过与企业讨价还价,收取财物,最后按最低标准处罚,人为地造成了处罚标准的不统一。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经济犯罪的主要原因

上述表现显示,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经济犯罪已经日益严重,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和人民群众正常工作生活,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思想不够坚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以前的职权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转变,在看到有权部门工作人员一些不良行为后,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产生攀比心理,思想观念上产生了松懈甚至蜕变。尤其是在公与私、权与利的撞击中,部分掌握权力的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逐渐失衡,抱着一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从而让欲望、金钱、享乐人生的观念占上风,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2.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漏洞。管理漏洞是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经济犯罪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实践说明,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管理体制上的漏洞,钻政策空子、钻管理空子、钻时间空子,大肆侵吞国家财产。如在贵州套取农民工培训资金系列案件中,为确保培训质量,国家规定受培训农民必须登记身份证、联系电话,并有签字或签章,同时规定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为15天至90天,并要求有关部门要抽查和回访培训效果。但是,这些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却大打折扣,并没有权威、有效的第三方开展监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职责不清、监督乏力、无章可循的现象造成“监守自盗”的结果。

3.企业恶意欠薪承担的违法成本过低。从制度上看,讨薪难是因为中国工资支付的制定还不够明确,约束力不足,缺乏一个刚性的、明确的工资支付制度。虽然《劳动法》规定:“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在实际操作中,违反此规定的企业老板,即使被查处也只需要支付工资和赔偿金,违法成本很低。一些不良的企业老板会铤而走险,在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时,会选择恶意拖欠职工工资,把矛盾交给当地政府,交给社会来承担。在全国各地,每逢元旦、春节期间,都会出现民工为讨工资堵门、堵路,当地政府为了维护稳定,一般的做法都是政府先行垫付工资,再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追偿,但结果大多是地方财政免费为无良企业的欠薪买单。

三、防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经济犯罪的对策

众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发生的经济犯罪行为表明,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一旦失去对权力的监管,都容易发生腐败和犯罪行为。预防犯罪的重点,应该放在遏制利用公共权力换取金钱财富这一突出的腐败现象上。对经济犯罪行为,必须从切断“财源”入手,把着力点放在权力制约、资金监控、行为规范和严格管理等关键部位和环节上,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1.加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法律法规体系极为庞大,从建国初到21世纪,跨度长达六十年,政策文件从中央到省、市、区县政府各级政府都有所涉及。很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认为自己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工作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都与法制观念薄弱密切关系。同志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自觉用法律来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样才能遏制和减少经济犯罪。我们要全面加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工作,特别是廉洁从政教育,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法制教育,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中形成“敬业、务实、奉献、廉洁”的意识,使全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职工都能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切实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对待经济犯罪行为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时刻保持高压态势。

2.制定严格、严肃的内部监督责任制度。要对一些掌握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权力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堵塞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内部管理漏洞,防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经济犯罪的发生。除了上下级之间的监督检查制约机制之外,还应在同一单位制定严格、严肃的内部监督责任制度,以使单位领导担负起监督本单位下属人员的职责。如针对社会保险领域职务犯罪高发的特点,要针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三条线的业务特点,建立实时的内部审计机制、基金支付监督制度、经办业务责任追究制度和处罚制度;特别是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基金财务、待遇核准、保险金支付等社会基金入口和出口的重点业务环节要认真查找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财务会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和监督,提高内控执行能力,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3.适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日常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内部监督时,一般都是自己给自己找问题,往往都是“当局者迷”,监督效果并不明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第三方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常常能够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一些自身不容易发现的问题通过第三方审核监督往往能够发现出来。要通过开展国家质量体系标准化实施工作,形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程序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不断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

4.建立行政司法共管联动机制。按照属地管理,人社部门要全面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排查企业欠薪情况,加强与税务、社保、供水、供电等部门“欠费”信息的共享,根据各部门欠费情况确定企业不同层次的监控等级,及时将重点欠薪单位上报备案,将有限人力投入到需要重点监管的企业上,提高监控的实际效率。及时深入已欠薪企业宣传告知江苏省高院的全省执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的标准意见,对企业拒付1个人3月以上工资且总额超过1万元,或拒付10人以上工资、且总额超过6万元的,在被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同时还有转移财产等行为的,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告知欠薪企业负责人,恶意欠薪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可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形成政策上高压态势。同时要建立联动处置机制,明确主管部门的应急时限和相关部门的响应时限,公、检、法、司部门根据案情可提前开展立案前的侦办工作,多部门形成合力,以强大的政策感召力,促使涉嫌恶意欠薪的企业主动、积极地配合执法部门处置善后事宜。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社保厅高官受贿案:民生工程成腐败温床[N].检察日报,2008-11-11.

经济社会领域第5篇

大学翻译教学只是作为提升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工具,所以翻译训练可以涉及多学科并立足传统翻译类型,而专业翻译教学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这一教学口的,MTI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社会翻译需求,而不是与大学翻译教学相似的类型。所以,从社会翻译需求出发是MTI教学作为专业翻译教学有别于大学翻译教学的关键。因此,翻译训练不应以文学领域为主,而是要增加社会实际所需翻译领域的实例练习,减少文学味,这才是MTI教学作为专业翻译教学的体现。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翻译教学方案提出:“水培养实用翻译人才的原则,重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化学等跨学科知识的引人,有助于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语境意识和交际策略,提高学生的口、笔译质量改革MTI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翻译人才,当前翻译硕士从事专业工作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从图1与图2差异可以看出福建MTI教学方式与社会实际翻译需求之间的偏离。高校翻译教学偏重文学领域,而社会实际翻译需求则以工程类、财法类居多。文学翻译讲究理论的结合,文学味较重,而工程类翻译要求直白明了。长期接受高校翻译教学的翻译硕士自然无法适应与自己早已习惯的翻译类型不同的文本,其中还包括让文科翻译硕士头疼的理科内容文本。同时,高校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引人其他跨学科的知识,虽然增加了学习面的广度,但是术业有专攻,还是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综上分析可知,福建高校MTI教学方式偏离了社会实际翻译需求,导致翻译硕士无法适应社会翻译需要,所以最后从事翻译事业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图2所反映出来的情况。    

当然,不是所有翻译硕士一定要从事翻译事业。高校培养方式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不只是局限于本专业的职业,导致翻译硕士没有从事翻译事业的原:很多,不能只怪教学方式。但是,高校MTI教学方式的口标是培养实用翻译人才,可是实际上培养出来的翻译硕士中走向实用翻译领域的人少之又少,又有几个成为真正的实用翻译人才?不是所有翻译硕士最后一定要从事翻译事业,但是极大一部分翻译硕士最后都不从事翻译事业,这其中肯定存在问题。MTI教学应始终>IC这一口标,努力培养翻译硕士对翻译这一职业的兴趣,传授给翻译硕士适应社会实际翻译需要的翻译知识,教导翻译硕士努力学好自身专业为自己谋生、为社会付出、为国家效力,而不是简单地认为翻译硕士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培养一位能找到工作的硕士生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还要MTI教学何用?所以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取决于MTI教学方式,而MTI教学方式的关键是要增加社会实际需求的翻译类型实例,减少文学味的翻译练习。 

经济社会领域第6篇

摘 要 我国于1997年刑法新增设“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从而为我国打黑和承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国社会内部矛盾凸显、犯罪率高发、法制法规尚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我国黑恶势力不断滋生、蔓延,不仅扰乱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同时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向经济领域渗透,其行为已经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 地下经济 黑色垄断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概述

我国《刑法》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试图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以达到获取垄断性经济利益的,有组织的犯罪团伙。

黑社会性质组织普遍被称为黑社会组织,然而两者并非完全等同。是否能对黑社会组织做出的正确理解,关键在于如何把握“黑社会”一词。黑社会为舶来语,即英语Under world society,可以直接翻译为地下社会。这里的社会,不是合法社会而是指对社会的非法控制。因此,黑社会组织是对社会进行非法控制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只是这种对社会非法控制的组织的初级形态。正是在对社会非法控制这一点上,黑社会性质组织区别于黑社会组织和一般犯罪组织。一般犯罪组织或者团伙以实施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行为的实施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黑社会性质组织并非单纯地为实施犯罪而存在,实施犯罪是为了控制社会,控制社会又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犯罪。因此,具有实施犯罪与控制社会的双重特征。可以说,非法控制社会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最大特点。

二、我国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采取“以黑敛财”、“以黑护商”、“以商养黑”、“以商洗黑”的手段,大肆在经济领域进行渗透和拓展。不仅如此,其犯罪活动严密的组织性、深层的隐蔽性、极大的欺骗性、长期的破坏性已然严重的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成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阻碍。

(二)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具体特点

1.渗透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仍然采用杀人越货、走私贩毒、组织、开设赌场等“地下经营”方式作为自己经济的重要来源,而且开始把经济重心由地下转移到地上,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渗透范围。

2.渗透方式具有高度隐蔽性。目前,很多黑社会性质组织采取注册公司、企业,承包矿厂、山林等外表“合法的”方式作为其从事“地下经济”的“遮阳伞”。他们通过表面看似合法的经营手段从事不法经营活动,并以此聚集了巨额的财富,给国家和人民照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渗透手段具有一定的暴力性。黑社会性质组织向“合法”经济领域的渗透是由其获取经济利益的根本动机所决定的,然而其为了快速获取巨额利润就会采取“暴力开路”的手段为自己的非法利益保驾护航。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主要形式

(一)采取暴力、威胁等方式垄断合法消费、服务型行业

一般来讲,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一系列的非法活动聚敛大量财富,为了满足他们对财富无止境的贪欲,他们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不断取得服务型行业的股份或者自己开设企业等经济实体,例如食品店、酒店、夜总会以及其他为消费者服务和娱乐的行业。在重庆“打黑”期间落马的某团伙非法垄断该区生肉市场。为了取得独占地位,他们通过威胁、暴力等手段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打压,同时他们还强迫零售商只能从他们这里进货,否则就进行报复。以前的生肉价格由市场来定现在却由他们来定。由于他们对消费和服务产品的控制使得当地的价格特别高,这一事实使得当地的市民难以承受,极大的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二)涉足金融业,热衷洗钱行业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注入巨大的活力,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转型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改革措施不完善给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可乘之机。他们从事走私、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和金融诈骗、偷税漏税等经济犯罪活动。于此同时,政府对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了打击力度。于是为了隐瞒、掩饰、合法化数额庞大的犯罪所得,因而产生了洗钱的需要,洗钱活动应运而生,而且越发的严重。

(三)拉拢、贿赂政府官员以获取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非法经营权

一部分学者普遍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渗透以“获取某区域或控制某一部门非法经营的最大利润”为其根本目标,具有“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性”,“其主要动力为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没有意识和目标,只有金钱和权力”。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不惜利用金钱、美色引诱政府官员从而获取这一经济领域的经营权,以达到其非法垄断获取利润的目的。甚至有些涉黑团伙将犯罪收益广泛投入到流通领域,包括腐败的社会经济过程,以增加其非法资本积累。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前景预测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黑社会性质组织对经济领域的渗透也会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该类组织不仅通过抢劫、诈骗、盗窃、走私、贩毒、操纵赌博淫业等聚敛钱财,而且通过经营“合法企业”取得收入,特别是“合法”经营幌子下的“非法收入”。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各种规范不够健全等因素,这种收入极易得到社会所承认。该类组织凭借既得经济实力,既可以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投资以获取更大利益又可以对一定地区进行经济控制。如果任其发展将最终导致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措施阻断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的逐步渗透,对其进行坚决打击,绝不能放任其继续发展,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相关对策研究

笔者根据目前黑社会性质组织向我国经济领域渗透的现状及其特点提出以下相关对策:

1.建立、健全经济监管措施,加强对洗钱、走私、地下钱庄等“黑色经济”的打击力度,从而切断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主要经济来源。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依靠地下钱庄、走私等非法收入作为其向合法经济领域进军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要彻底打击相关经济犯罪,建立健全金融系统自身的监管措施。侦查机关应当对相关经济犯罪采取“打防相结合”的打击策略,从而形成巨大的声势和长久的威慑力。

2.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建立良好和稳定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从根本上堵死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渠道。运用法律的手段,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经济能从根本上避免非法投资,如地下钱庄等对经济秩序的打击和破坏,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腐蚀的促进因素。与此同时,运用经济的和市场的手段建立良好高效的市场经济,是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对经济领域侵蚀的又一重要措施。

3.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普遍渗透的行业和区域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立即查处。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实时监控其动向,避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到不应有的损失。

4.对重点嫌疑对象进行监控,查核金融记录,运用秘密力量,揭露虚假隐秘的商业活动。

六、结语

在当代国际、国内社会,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的渗透日益严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此种现象的发生,都受到这种现象的侵扰,这无疑是对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是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峻挑战。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建立预防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措施与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

[2]陈明华.有组织犯罪问题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经济社会领域第7篇

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

由中国经济周刊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今天开幕了。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经济周刊,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国经济论坛是中国经济周刊发起主办的全国性经济类学术论坛。自2001年至今,一年一届,历经十三届,形成了“媒体牵头、社会支持、共话经济、促进发展”的良好的论坛效应。中国经济论坛坚持围绕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设置议题。今年的主题是“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这个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也给我们这次论坛提供了有力指导。

本次论坛设置的话题非常丰富,无论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与法治的关系,还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模式;无论是实体经济发展,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创新;既需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也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探寻动力源。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很高的权威性,又有广泛的代表性:有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有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也有非公经济、混合经济企业的企业家;有实体经济的企业领袖,也有金融及服务业的行业翘楚;同时,还有来自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

群贤毕至,众志成城。相信通过与会各界嘉宾的充分交流和积极探讨,本次论坛一定能够凝聚创新的智慧、收获创新的成果,为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经济社会领域第8篇

一、坚持项目引领,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近年来,饶河县抢抓国家扶持少小民族、粮食主产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机遇,围绕城市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招商上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五年来,共新建和续建千万元以上项目57项,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总投资3.6亿元的电网改造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未来20年饶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得以保障:总投资6亿多元的饶建、饶虎、饶抚公路已竣工通车,饶河与内陆发达城市相衔接的所有高等级干线公路全部贯通:总投资25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投资3.5亿元,一期工程已完成主控楼建设,已安装完成风机25座,2011年8月份将实现并网发电,并将启动二、三期项目建没:总投资25亿元的换新天一饶河铁路建设项目待部省联合分段审批后,转入可研编制阶段:总投资5亿多元的机场建设项目已列入全省《十二五民航体系发展规划》,即将完成选址:总投资1亿元的饶河港口项目正在编制规划和可研:筹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东北黑蜂产业园区“七通一平”建设,并成功招引7家企业进人。2010年。饶河县被确定为部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今后三年国家和省将增加投资达4800万元。与此同时,全力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五年来,争取政策性资金年均递增1亿元,共争取政策性资金达16.9亿元,是过去10年的总和。并偿还历史债务1.5亿元。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已为饶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筑了突飞猛进的平台。

二、坚持特色为先,主导产业迅猛发展

近几年,饶河县依托生态、口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经贸、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山特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依靠产业驱动,拉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在外经贸产业方面。相继建设完成国门查验大厅、口岸轮渡码头、口岸公路、海关监管库、新阳对俄批发大市场。2010年,投资6700万元建设的口岸浮箱固冰通道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饶河口岸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浮箱固冰通道的口岸,基本实现了饶河人民翘首期盼的全年四季通关。开通了饶河一比金定期旅客运输班车,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旅客过境难的问题,带动了客流、物流的大幅增长。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国际货运中心、中俄商贸中心、团山岛中俄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建设,并积极筹建饶河驻俄哈巴和比金办事机构,口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外经贸企业发展到65家,建材、技术装备产品和绿色食品出口份额持续递增,对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饶河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0年,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和俄方外贸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对俄经贸战略适应性调整,口岸经济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幅跃居全省边境口岸前三名,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饶河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外贸工作先进县”。饶河口岸成为我省东部地区对俄经贸的重要平台和桥头堡,外经贸产业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在旅游产业方面。编制完成《饶河县旅游总体规划》,正在制定《饶河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五年来,旅游产业总收入年均递增35%,2010年饶河县被联合国旅游经济促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特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饶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方面。对俄出口蔬菜、芸豆、白瓜、红小豆、黑木耳、北药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7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8%。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市场占有份额逐年扩大。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山特产品加工产业方面。蕨菜、刺五加、蘑菇、木耳、榛子等林下采集业加快发展,以那丹岭、饶峰、欣欣然刺五加、野宝熊蜂公司为牵动的山特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东北黑蜂、狐貉等特色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东北黑蜂发展到3.3万群,狐貉养殖发展到5万只。山特产品加工产业凭借饶河特有的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已呈现产品供不应求,深受中外客商好评的崭新局面。

三、坚持四城同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饶河县按照“四城同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省级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和“三优”文明城)的总体要求,以“环境生态化、建筑特色化、功能现代化、设施配套化”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完成了《饶河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控详规划和村镇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实施了城市亮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创建省级卫生县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正在全力争创省级卫生城先进县。坚持以创森为引领,重点抓好城镇、村屯、沿路、沿江、荒山五个层次绿化。五年来,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5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义务植树84万株。2010年饶河县被评为“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县”,并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生态补偿先进县”荣誉称号。

四、坚持爱民惠民,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饶河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全县财力在支持发展的同时,向人民群众、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倾斜,尽心竭力惠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全面实施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年年干三项,干完一项补一项。五年来,已建设完成通村公路432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倾力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建立了县爱心助学基金,五年来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资助50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五年来争取校舍安全工程投资3 000多万元,是过

经济社会领域第9篇

一是大力支持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夯实科技人才发展平台。人才必须在使用中成长,国家科技项目和基地是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强化“项目―基地―人才”结合,加大重大任务对人才的培养支持。优化实施科技人才专项,支持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输送了近一半的入选专家,施一公、潘建伟、王怡芳等一批顶尖人才带领我国相关学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整合力度,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体量大、跨学科、大协作的国家实验室,为人才发展搭建更大舞台。启动一批重点研发专项,聚集数万家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在项目实施中对倾斜支持35岁以下青年人才作出制度安排。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流程,实行一个平台申报、全程痕迹化管理,科技人员长期反映的项目分散重复、多头申请、程序繁琐、负担沉重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科技人员有了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和更好的潜心研究氛围。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突出对法人单位和科技人员放权、让利、减负,切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建立“全程嵌入式”科技监督评估体系,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研诚信制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二是改进科技人员评价激励机制,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获得合理回报。我们以收入分配政策和评价制度改革为重点,在科技创新中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统筹创新链各环节,构建科研人员“三元”薪酬结构,在全社会营造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获得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全面完成修订法律、出台配套政策和实施专项行动“三部曲”系统部署,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三权”,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比例从不低于20%大幅提高到不低于50%且不受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全面推行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政策,对技术入股延迟纳税,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和政策组合,“点燃”了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热情,成果转化数量显著增加,单个成果转让过亿元、奖励超千万元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持续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和规范程序,更加突出对青年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奖励。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进分类评价、用人主体评价、社会化评价,强化评用结合,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新评价制度。

三是调整完善科技人员管理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我们按照不简单套用党政干部管理模式,激励约束结合、以放宽激活为主的思路,推动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人员管理政策体系。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形成覆盖“进、管、出”各个关键环节的新制度规范,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出台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新政策,对其出国交流不作批次限量管理,出国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天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出国经费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调整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兼职管理政策,允许其在科技社团、基金会、成果转化企业等适度兼职。出台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使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告别“参公管理”。推动完善高层次人才“裸官”管理政策,区分“先裸后官”、“先官后裸”和不同单位、岗位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一系列改革新政积极回应了科技人员关切,起到了为科技人员“松绑”、“助力”的效果,得到科技人员的广泛“点赞”。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