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青年与传统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5 17:13:43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1篇

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现状

(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根源和趋势。

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下降和缺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素质教育的缺失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受西方功利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今后的饭碗,加上各种学校之间的教学比赛,大学的等级和父母的颜面等问题,是学生和教师、家长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且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甚至不惜放弃学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学习,从而陷入严重的应试教育误区。试想: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就没有时间去从事其他的素质教育了,殊不知,人的良性发展需要的不单是知识,甚至知识之外的很多素质才是决定青少年成功与否的标尺。从大的教育方向来说,很多教育都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格品质为首的那种厚重﹑那种"天下为公"的高端生命取向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没有为青少年教之以洒扫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修身立志为学苦心之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的传统美德和智慧;没有为青少年教之以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生活﹑如何审美﹑如何强身健体的为人处世之道;没有教给他们对美与丑,对与错、是与非的辨别能力。以分数﹑成绩和升学的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几乎已成共识。文凭成了唯一的追求目标。

(二)学校素质教育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人说,现在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中学的课程,中学学大学的课程,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却要学习红灯停,绿灯行,不要乱穿马路,靠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却要学不要随地吐痰,坐车给老人小孩让座等等;这些问题,虽说有点夸大,但是也是现实的一种写照,折射出学校教育的问题所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之所以把传道放在首位,结合现在的教育实际,就是说,育人应该放在教书的前面,其作用更为重要。但事实呢,由于学校现在只重知识和技术传授,所以也基本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教育尽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除教室中讲课时间之外,几乎不讨论人生﹑理想﹑价值观,相互讨论的只是分数﹑成绩,这样培养出了的青少年将来前途堪忧。

(三)家庭素质教育缺失对子女教育的负面作用。

在中国式家庭里,作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本无可厚非,但其愿望、作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我们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家长们都是排除一切干扰,车接车送、陪读,调动一切因素,只为能多为孩子们挤出一点学习的时间。孩子们没有时间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没时间去球场上打篮球,没有时间和同学们交流人生。作为家长,衡量孩子只有一个标准和任务:学习。

教育是应该使每一个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还是培养把饭碗作为唯一的目标的人,这难道不应引起家长,学校,老师及一切关心祖国未来,关心孩子未来的人深思吗?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给青少年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位置吗?只要有明天,就有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要,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平台,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弘扬传统文化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004年云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读经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十一册)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其后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实验用书、全国儿童读经评比活动统一读本《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教育部下属机构首次正式出版儿童学经教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和调节作用。

(三)层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

中国古代蒙学的教育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少年儿童模仿性极强,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4岁开始到15岁期间,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把所需学的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经典著作统统记到脑子里,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儿童在5-15岁,记忆力特别强,但理解能力很弱,从十四五岁开始,理解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背诵和练字潜移默化地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和识字阅读能力结合在一起来学习母语,使青少年在读诵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根基上自然生长获得语感语境。于此同时,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等教育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是德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生活常识地理历史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养成,讲求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综合性教育。简要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四大特征:

(1)注重思想品德人格教育。

所有的蒙学教材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三字经》中的励学"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朱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三字经》中"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尔幼学,当效之。勤有功,戏无益。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些思想品质和励志与生活的教育通俗易懂,处处体现。儿童在背诵的同时,记忆到心中。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每一个字中。形成春风润雨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注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生活习惯和人生哲理教育。

如《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千字文》中"罔谈彼短,靡恃已长。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信使可覆,器欲难量"。还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大量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

(3)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生命历程。其中饱含着先哲们的智慧结晶、文化信仰哲学思想、处事立身之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当代人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通之学来说,其意思为其善于集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从而丰富和完善自我。《易传》中的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就是会通之理的体现。又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要告诉今天的青少年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即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更要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多种知识,学习的知识越多,自身的文化底蕴就会越来越深厚,同理,就会减少犯错误甚至是重犯错误的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办法就会越多,当面对大的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特别是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人生百态时,就能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经验,青少年在应对一些复杂的事情,就会从容、理性的为之。

(4)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良好的德育教育理念、崇尚德风的传统,而且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可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构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体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和彰显气节、操守的崇高精神境界,突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强调集体意识与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行为规范。其中,人的内省和慎独这两点尤为重要,体现了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故中国先哲们在教育方面重视对人心灵的启迪,归根到底要告诫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其中,儒家所提倡的思想更能说明这一点。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是主流思想,依据儒家文化思想,个人如果是道德的,那么由道德的人在一起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原则就是道德高于一切。儒家思想文化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其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为人处世哲学等对于塑造、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青少年素质教育应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活动经常出现在学校的活动中,甚至成为学校每天必学的内容。例如,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开设有《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且每天都要进行学习;又如,在学校里面举办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比赛活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和讲座等等。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引起大多数国人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学的学习和传承中来。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功能。作为青少年更应该把平时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齐放的状态。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2篇

关键词:孝文化 思想教育 敬养父母 和谐

孝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它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孝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积极的弘扬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作为学生群体,对传统孝文化的吸收具有现实意义,在学校的思想教育中植入我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开始重视孝文化,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践行孝文化的精髓,共同推进我国孝文化的构建,保证孝文化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相辅相成。

1、学校应该把孝文化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的品格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被阻断了半世纪之久,所以当前学校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母体来吸收成功的教育经验。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增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长远的发展,保证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此,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德育的普及。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特性转变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讲解一些孝义人士的具体事例、开设主题班会、播放影片、以歌唱比赛的形式演唱孝义歌曲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德育方式都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传统的孝文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孝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其二,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来加强学生的孝道。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并潜移默化的净化学生的心灵,其中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孝道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应加强“感恩”的宣传。总之,通过学校的途径来增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提升青少年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格。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来引导青少年意志的形成,反映了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让青少年懂得热爱生活和敬畏生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树立奋斗目标。

2、家庭中应该把孝文化融入到日常言行中,有利于培养子女的敬养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仅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应关注女子的品德教育,因为只有平品德高尚的个体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能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身上具有敬养父母的责任,增强青少年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意识,所以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父母应该主动的和子女解决代沟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家庭中,“代沟”成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最令人手足无措的问题,父母为了子女奉献出自己的所有,但得到的却是不尽人意。探究其根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子女对孝道的认知,只有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应该对父母尽孝道,尊敬父母才能让他们主动的去亲近父母。但当前很多青少年学生都严重缺失孝文化的教育,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伦理观念薄弱,缺乏责任感,这样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行为意识上较为自私自利;其二,父母可以定期带子女去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通过旅游的方式让子女吸收孝文化的精髓。因为我国有很多古老的名胜古迹上都有宣传“孝义”的内容,还有一些地方还保留了孝子的庙观、碑林等,这些深厚的文化古迹都能作为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实现德育的目的。另外,父母还可以借助红色旅游资源去参观博物馆等,表达自己对先人的缅怀和憧憬之情,以此来增强青少年的敬养意识。

3、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习俗文化弘扬孝文化,有利于青少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3篇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几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被荡涤着,变革中的教育也几乎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归宿,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我们的教师上课是为了传达考试大纲的知识结构要求;我们的学生埋头苦干,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即使是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大多数时间也是用在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考试上,而剩下的少部分时间才是用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近期,我在校文教书店做的一次“课外阅读”调查显示:78%的同学在“最喜欢的书”一栏选择了《红楼梦》、《论语》等,然而在“看得最多的书”中选择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书籍的却达到了72%。有同学说:“现在课程紧,又忙着过级,哪有时间读那些‘闲书’啊?这些书又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追逐的只是一个世俗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效率、功利、成功似乎成为人生的全部意义。我们的评判标准也逐渐由过去注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转向注重人的功利取向和社会实用性。我们的很多同学,早已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情感的浪漫,浮躁地追求着个性与自我的貌合神离,趋之若骛地扑向了功利性,高效性的纯工具理性和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正迅猛地吞噬着一切高品味文化。也就是说,教育的这种功利性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迷惘的境地,导致了我们教育丧失了最为本质的人文性。为此,笔者提供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仅作参考。

一、提倡人文性教育

中国当前的大政方针是以人为本,德法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当前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与此方针相结合,提倡人文教育,建立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人性”的教育,使教育人道化和人性化,其手段是要加强科学与文化的结合,坚持科学性与倡导“人文精神”相结合。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人”的基本立场。“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求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当然,我们的“人文教育”不需要口号、呼声,而是要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站稳脚跟,使他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良性格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舍生取义”的崇高人格、“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二、充分挖掘文化宝藏

我们要充分挖掘文化宝藏的可利用性,注重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利用。我们的文化,多是以历史典籍、文物古迹、文艺作品等客观形式流传下来并呈现出来的,它是世代人智慧的象征,是中国人坚韧性和创造精神的结晶。我们的教育应该创造这样的条件,让青少年有机会去触摸、去了解、去关注这些蕴含了数千年文化的客观事物,让青少年领略它的璀璨,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它们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线装书,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并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让青少年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让他们不只是算计事物对于自己的功利价值,而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的归宿与寄托。

三、营造高品味的学校文化环境

高品味的学校文化环境可用“文”、“雅”两个字来概括。“文”体现知识,不仅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而且在整个校园环境都应该体现文化的气氛。学校的历史文物、名胜景观和花草树木该有标牌说明;道路房舍、实用设施和工作规范等有明文指南。“雅”是高雅、雅致。学校要体现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景观布置、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总之,校园的环境该使任何人一进入校园便能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人文的气息。校园处处传达的是一种崇高广博、自然深邃的文化气息。

四、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适时邀请校内外学者、思想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各界名流登台讲演。集人文、社会与自然学科知识和思想精粹,聚时事和人物焦点,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一体,开办一系列面向全校师生的人文讲座。另外,积极倡导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性和科学素质。带动全校各种读书会、沙龙、学生社团等多元文化的文化活动,形成浓郁典雅的文化氛围。

当代青少年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是通常所说的拥有某种职业或某种学历,而是意味着能够运用理性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客观真理、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脑力劳动者。对于当代青少年,他们应该不只算计事物对自己的功利价值,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他们该不是无条件地顺应时尚与潮流,不是盲目顺从于规范的体制,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体验能力、独立的人格;他们不该是狭隘的个人主义者,而是有一种博爱的胸怀,对于他人、社会及自然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追求中获得生命的提升、找寻精神的归宿。

总之,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着眼于青少年思想精神的传承与拓展,我们的教育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精神的充实、人文的追求;应该毫不怠慢地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学子们终身牵系的灵魂故乡、文化家园;应该理直气壮地树立传统文化的权威,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学术殿堂。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

注解:

[1]张壮年、张颖震,《中国历史秘闻轶事》,山东济南画报出版社2003年P214。

[2]1998年9月14日《光明日报》。

参考文献:

⑴董广杰,龙的传人与龙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⑵李淑贞,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⑶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传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一、研究提出的现实依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这是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出发,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根据目前的研究走向,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具有两个层面的效果:一方面,尊重并凸显学院作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着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双重使命,所以学院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两种气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纳并传承,其前提条件就是青少年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和开展正是学院特长。另一方面,实现了学院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内部不仅设有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青少年研究中心”,而且有以传播为己任的“文化传播学院”,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将发挥巨大潜能。

二、建构符合青少年认知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在高校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进行调整,这是保证传统文化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简单的方式。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课程体系,切实推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机会得以讲授、探究和传播,成为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调整学分评定机制,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在全校范围对学生成绩和评价机制进行调整,用学分、奖品、奖项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学生参加“国学达人”、“古文经典朗诵”、“我爱诗词”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并获得名次和奖项,则适当调整对应的学分比例,并在学院内部进行表扬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积极性。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传承新生力量的培养,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检验。所以,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力量的有效措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给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向更高层次输送优秀人才。

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使其在接触传统文化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多于10周的实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并亲身体验,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东省为研究领域,对本土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研究中心,可以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分中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带动。这一尝试,意在让学生介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且能间接培养一批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成为接力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和传承历史任务的新生力军。

三、统筹全局,协调权衡多元力量的综合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调整课程设置、评价体制及建设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能有效解决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但要均衡二者的对应关系,还得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璀璨结晶,是中华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涵盖着思想价值观念、道德礼仪规范等内容,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着巨大的作用。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源泉,民族复兴归根结底要靠青年的振兴,青年的振兴必然会带来国家的振兴,所以笔者认为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赋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培养出具有中国气魄与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施现状

2007年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随之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继部署青马工程,目前各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高校青马工程实施逐步呈现出培养模式制度化、培养途径多元化的特点。

有些高校是团委、党校、学工组织联动实施,切实保障青马工程的顺利进行,有些高校是党委直接部署工程实施,比如长春师范大学党委自2012年5月启动“百优青马工程”,以信仰教育为核心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二二三七四”的育人新模式,为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有益探索;另外,一些高校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进行不断创新和丰富,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中理论学习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和素质拓展等,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成果显著,高校在不断丰富培养途径的同时却忽视了培养内容的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无论是采取常规的课堂手段教学抑或是搭载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教育,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内容都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思想到系列讲话精神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足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滋养源泉,所以高校青马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在培养内容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中国气质和中国做派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注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种社会思潮林林总总、良莠不齐,相互激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然而大学生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不时出现在社会中,所以立足于国家与民族的实际,有机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当中,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东西方文化和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大学生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低,第一,很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很少有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经集,并且逐渐对其失去兴趣;第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较为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强、诚信、明礼、勤俭、爱国、仁爱”等优秀道德品质在大学生群体中日渐式微;第三,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不足,对西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能力,过度关注西方节日,而忽视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因此,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有效推动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所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改变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沃土,同时也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精神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具有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每一次危难的历史时刻,中华儿女都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彰显出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强,归根结底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①古代先贤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再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的表达,近代以来有谭嗣同为变法图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以及宋教仁为民主共和的牺牲,“五四”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凝练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所以,在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时,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一代代先辈的英勇事迹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使他们深深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凝聚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的理论学说十分丰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思想信仰、人际关系及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儒家学派创始者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他的集大成者孟子强调“舍生取义”,又比如贾谊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尽管他们的主张有其阶级局限性,但是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坚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信仰,明确自我价值,使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仁爱”,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观点在压力较大的现代社会中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宽广的胸怀应对一切事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古代先贤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观点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道德境界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极大指导作用。

(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移植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和思想基础,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立足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集合起来,使学生知荣辱、明廉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高校在青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责任教育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高校要转化培养观念,不断更新培养内容与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

(一)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培养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融入培养内容中,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培养方式,通过讲座、论坛、诗词朗诵比赛等方式使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强化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部分高校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建立专题网站和微信平台,定期向大学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化培养手段,鉴于此,在青马工程专题网站和微信平台可以开辟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栏目,利用信息网络的及时性,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向大学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有机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高校党委要担负起领导核心作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冠之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大学生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大学生经过青马工程的洗礼成为一名具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确保青马工程实施的社会主义方向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与繁荣。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6篇

    一、加强青少年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异国使臣、商贾、僧伽、将士、艺人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荣辱与共,积淀了金张掖丰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一大批在学术成就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代表性人物,如郭瑀、刘昞、索靖、张穆、张斌、张湛、祁嘉等勤奋好学、着书立说、兴办学校、聚徒授业,传播和发展了金张掖传统文化。金张掖的历史文化、宝卷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社火文化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有的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而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地域特点在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因此,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思想和观念的形成。

    二、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一)筛选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把传统文化请进课堂

    依据传统文化在本土逐渐削弱的现状,曾有学者极力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古传统文化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曾专门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以“走进金张掖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金张掖优秀传统文化中,筛选了金张掖佛教文化、张掖悠久历史、金张掖宝卷、张掖民歌、红色金典文化、民风民俗等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确定了每周两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诵读古往今来歌颂和描写金张掖的诗文,讲述经典故事,学习裕固族民族舞蹈,观看《塞上江南——金张掖》视频。学生在欣赏中流连于金张掖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有助于其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和健康人格的现代人目标。

    (二)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一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比如,我们在校园西墙开辟了金张掖传统文化经典长廊,展示金张掖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作品;东墙则以西路红军浴血临泽、高台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漫步校园,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创设班级文化,营造经典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组织一些反映地方传统文化的学生剪纸、书法、绘画、电脑小报、手抄报等作品展,既展现了学生的才艺,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通过各种载体将传统美德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比如,我校曾以“让传统引领时尚,让经典铸就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欣赏肃南裕固族民歌,体验民族情趣;诵读金张掖美文,争做谦谦君子;瞻仰临泽、高台烈士陵园,追寻文化之魂;走进历史名人,弘扬中华美德;采撷文化元素,创建班级特色;参观大佛寺,感悟地方文化的精髓。另外,传统节日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如2012的清明节,学校开展了“悼念西路红军”实践活动,活动以收集“西路红军英勇作战”材料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了解西路红军在张掖的作战经过,于是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红军传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西路红军的英雄事迹一时间成为学生聊得最多的话题。与此同时,学校广播站播放了影片《西路红军浴血河西》,影片生动描写了在“临高战役”中高台失守、西路军遭受重大损失、临泽陷入敌人重围的危急关头,秦基伟将军指挥只有后勤部队、警卫连和妇女团的微弱兵力,与数十倍于己、武器精良的马家军精锐部队浴血鏖战三昼夜,在以少对多、以弱对强的情况下,最终胜利突围的传奇经历。学生看着西路军的悲壮历史,身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更增添了学习英雄、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的决心和信心。高年级自发组织学生开展“颂英雄业绩 扬时代风采”诗文诵读比赛,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到陈毅的《梅林三章》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金张掖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得以实现。

    (四)利用互联网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传统文化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德教为先的原则。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德教。这就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佐证。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的措施中要置于主要地位。

第二,率先垂范的原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他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明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起着导向作用。在谈到何以使民服的问题时,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一再强调为政者自身的端正和示范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无启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真理的力量,但同样要借助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就是教育者自身崇高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

第三,注重内省的方法。这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说,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相结合,教育者的灌输是外因,受教育者的内省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将心比心的方法。儒家提倡“挈矩之道”,这就是将心比心的方法,或者叫心理换位法。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注入教育者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教育者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受教育者着想,沟通感情,增进了解,这样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极其浩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源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从中发掘宝贵的精华,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热情的激发

(1)对个体而言,文化认同在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领域对每个人都在施加着影响,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民族之间,由于这种历史文化的联系,很自然地产生亲切感和亲和力,即使在国外居住几代的海外华人,由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祖国产生亲切感,对中国人产生亲切感也是自然的。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势。

(2)对群体而言,这种文化认同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弥合国家内部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对立。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有对抗性的矛盾,有时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拼死斗争。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又由于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各方完全可以放弃争斗。如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就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放弃内战,一致对外,这就是文化认同的凝聚力所在。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8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个性特征培养

青少年足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不单单是简单的足球技术的训练,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到成年后比赛场上的意志品质,赛场上运动员的自觉性、勇敢、果断、坚韧、自制等特征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个性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它所表现和提倡的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等,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但是,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方面强调重伦理,倡中庸,轻竞争。事物的发展在于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竞争更是竞技运动的主要内容,“倡中庸、和为贵”同时也扼杀了我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重礼让、轻竞争,重群体、轻个体”的思想与竞技体育强调的竞争、个性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冲突的,从而抑制了个人在体育比赛中的创造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些方面强调重文轻武,“静”不主“动”,而体育运动则强调以动为主,提倡尚武精神。显然,很多方面是与现代体育精神相违背的。

2.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现状

个性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和统一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培养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不追求个体发展的近期效果,而注重长远发展,因此应该把对个体日后有重要影响的独立性、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品质的培养作为教育重点。中国球员在场上表现得灵气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场上创造性不足。个性特征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能力,因此充分发展个性特征是促使青少年成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比赛的压力、环境、紧张程度都与训练不同。与其他项目相比,足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具有更为明显的非同一性。足球比赛场地较大,技术动作的变化性和随机性强,战术变化复杂,这些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对抗中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因此运动员是否具有独特的技术,能否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创造性地发挥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胜负。

中国足球自进入职业化至今,整体实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不完善。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性的培养已成为足球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日趋激烈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偏差,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很少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个性特性的训练,一味强调身体及技战术的训练。训练都是同一内容,球员被动接受和一板一眼地完成教练员规定的动作和套路。在教学比赛中,很多教练员把打整体放在首位,没有形成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利用个性特征创造性发挥的氛围。通过对其赛场上个性特性的观察,运动员大多数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容易激动,思想僵化、思路不开阔、做事缺乏探索求新的精神,独立性不强、喜欢依附于他人,自制力差、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懈,个性特征表现明显不足。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的影响

首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性深受几千年封建宗教思想和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刚柔相济、外圆内方、和谐中庸的东方文化特点,崇尚“和谐”、“恪守中道”、“不为人先”,追求“和为贵”、“尊共性抑个性”、“中庸不鼓励冒险”,表现出安于现状、不相竞争、得过且过的文化个性特性。这种特性影响造就了足球运动员的一些负面个性特性,例如嫉妒、怕出风头、谨小慎微、不敢担当,追求四平八稳。这种个性特征在足球赛场上的表现就是勇猛不足,争抢不积极,保守怯懦,不敢越雷池,没有自信,与西方足球理念追求的强烈刺激性的运动风格有很大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化传统还强调群体意识,忽视个体,轻视个体权利。虽然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血液里流淌的中国儒道文化依然顽固地主导着中国球员的心理个性,进而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中国足球在面对激烈的身体对抗时,一方面想突破文化教化的“温文尔雅”,一方面由于多年自我意识个性培养的缺失,依赖心理强烈,因此其场上风格非常尴尬。中国足球一直想通过聘请外教来改变中国足球的风格,但屡屡的失败表明,中国足球风格的改变还要从青少年抓起。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重视个性特性中的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分析思维。不同的思维定式会产生不同的足球理念。在直觉思维的判断下,中国足球的理念经常是“重球轻人”,重点在“球”上,因此,比赛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球”上,进攻和防守套路很少根据队员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进攻时照本宣科,没有特点和灵气,防守时又经常在重大比赛关键时刻漏防了对方最危险的球员,以致铸成大错。在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下产生的理念是“人球并重、更重人”。重点是把“人作为施动的主体”,把“球”作为受动于主体的客体,一切技术和战术的应用与发展都围绕“人”进行,根据队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比赛技战术,在赢得比赛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多特点鲜明的足球超级巨星。这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差异,更是我国足球理念和西方足球理念的差距。

4.结语

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下的儒、释、道文化中的糟粕严重地阻碍了对青少年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在汲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待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学习并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体育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建立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文化,为培养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良好个性特征服务。教练员在教的同时,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谧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之思考.考试,2011,(6).

青年与传统文化第9篇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