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6:08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1篇

1.1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了工业设计这一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灵活地借助知识,利用知识,才能够实现最优化工业设计,提升工业设计的品质,保证工业设计的质量。工业设计知识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知识信息化,即为对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借助知识开展一系列的工业指导和管理工作,强调对知识的管理。二为知识价值化,即为借助原有的知识开展新的内容,挖掘新的知识和价值,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活动。

1.2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应用方式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检索手段和通过系统软件等方式获取。检索手段是基于实例的推理(CBR,CaseBasedReasoning)。结合案例特点,对信息进行检索和收集,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系统软件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针对可规划的知识,基于知识的工程(KBE,Knowledge-BasedEngineering)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

2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机理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机理主要表现在工业设计对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在工业设计流程中的转化这两个方面。2.1工业设计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工业设计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活动,在产品设计和研发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适当用户的需求,借助已有的知识以及其他知识的检索和获取,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设计,以此满足客户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2知识在工业设计流程中的转化

工业设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叉的知识内容,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知识角度。工业设计的方案能够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成本以及最终质量,需要严格把关,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经过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设计阶段是最有可能实现产品成本控制的,所以在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功能分析、市场分析以及用户分析等多重分析,将知识融入到工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通过结构化查询以及高级查询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工业设计的成本。

3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对于工业设计成本的控制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立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3.1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与技术

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协作技术(Collaboration)、知识传播(KnowledgeTransfer)、分布式学习技术(e-Learning)、专家定位(ExpertiseLocation)、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及数据仓库技术构成。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快速、充分地整合知识资源,才能够实现信息的互补,建立完整的知识资源体系,建立网际网络系统(Internetandintranet),以便于工业设计中,更好地借助知识控制成本,提升工业设计的质量。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力量之一,也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需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定的企业知识资产,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

3.2工业设计数字图像资源的应用

各类工业设计创新活动均离不开工业设计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展现出工业设计师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说,知识是工业设计的基础与灵魂所在,也是当前工业设计竞争中的核心力量。以图像为载体的知识是一种主要的工业设计显性知识,当前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技术研究主要表现于数字图像数据库知识的发现技术研究。图像分类技术主要有检索技术、分类技术等等,工业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以图片为知识载体的信息。图片信息更加直观,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设计资源,为工业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案例。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工业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灵感。近些年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CBIR)逐渐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是当前工业设计中知识管理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成本—质量的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

4结语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2篇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顾客 顾客满意

一、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与顾客满意管理

1.2000版 ISO9000族国际标准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1)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目的。《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范围、引用标准中的总则规定: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①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②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从总则中可知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一个以顾客及相关方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2)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理念。八项质量管理原是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核心理念。它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3)ISO9000的过程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是在组织的层面上建立整体控制的概念。该模式中的过程将构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并在此框架上展开标准的所有要求,并融入过程中。在满足标准要求时,因过程需要而应用条款,而不是以条款决定过程。以顾客要求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则过程的方法将是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分解和传递顾客的要求,变成一个系统来实现它,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2.顾客满意管理

顾客满意管理的兴起是从顾客满意度测量开始的。我国企业接受顾客满意观念,开展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企业提出了“顾客满意就是我们的成功”、“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口号,CS意识开始觉醒。90年代初,一些先导企业推出微笑服务的概念来博得顾客的欢心,留住顾客。在我国,这是一场经营观念的革命,它标志着以企业为中心的结束,顾客从此确立了在企业经营中的主导地位。由于先导企业的推动,在全国很快形成了一场服务运动,企业争打服务牌。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和全纵深服务不断推广,企业总体服务水平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1995年开始,在中国质量协会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倡导下,在全国开展了“用户满意工程”,一些企业开始在销售和质量管理中引入CS战略,以求顾客的全方位满意。他们不仅在产品上力求质量最好,而且在价格上要求最低;不仅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还使顾客在服务上隐性投入费用最低;不仅在产品功能、形式上追求顾客满意,而且在每一个细微部分都尽量给顾客以方便。

二、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

基于顾客满意管理实践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根据系统设计的思想,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基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的管理模型,体现了顾客满意管理的信息转化过程。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系统在共同的顾客满意导向核心理念和方针目标形成的组织文化中,运用相应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将顾客需要和期望转化为顾客满意。

图1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的总体框架

1.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的理念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的核心理念有包括:顾客导向、领导作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学习、为相关方增加价值、快速反应、高瞻性、不断改进与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系统观念、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社会责任等,由于这些理念中的一部分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重复,因此下文只对除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外的主要理念进行阐述。

(1)组织和个人的不断学习。成就高水平的业绩要求有一个良好实施的组织和个人学习途径。组织和个人学习是有远见的领导的目标之一。组织学习指持续改进现有的方法和过程并适应变化,通向新的目标和途径。

(2)快速反应。要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并取得成功,需要建立一种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和灵活性。电子商务的各个方面都要求组织做出更快、更灵活和更客户化的反应。

(3)社会责任。组织的领先地位有必要强调其公共责任和良好的公民贯行。这些责任是指组织的基本期望――商业道德,以及保护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涉及组织运作的各个方面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组织还需要重视保存资源减少水源浪费。产品设计应该预计到在生产、销售、运输、使用、报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各种计划应该寻求预防出现问题,当问题发生时应该能立刻做出反应。

2.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的基本过程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的基本过程:倾听和测量――解释和学习――改进和创新。如图1所示,具体组织的运作过程,是多个这种基本过程组成的过程网络。各个具体过程的差别在于过程承担者、信息处理内容、知识运用内容和工作程序的差别,但运行机制和协调方式是相同的。

(1)倾听和测量。管理系统运作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经理和员工需要什么信息开展工作,什么时候需要,到那里去获取,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倾听和测量的目的在于获取数据,建立组织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基础,以做出顾客满意的决策。组织必须确定倾听和测量的具体内容,识别倾听测量对象,选择技术和方法和程序明确如何进行倾听和测量,同时克服倾听和测量的障碍,避免信息失真,提高效率和有效性。

其实在以顾客满意为目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已经建立了倾听和测量的途径。

以顾客满意为主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以顾客满意为主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

①组织应充分识别了所有的顾客(包括外部的顾客、内部的顾客、潜在的顾客,甚至相关的受益方)。充分识别顾客是使顾客满意的首要前提,要在管理系统中建立全面地、动态地、及时地识别顾客的机制。②组织应建立如何识别和了解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期望的程序或方法。规定谁去识别,从哪些渠道接受信息,识别的方法和时机,如何收集整理反馈,如何区别哪些属于顾客需求,哪些属于顾客期望。③组织应将所描述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由组织的语言所描述的产品的要求。从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产品规范、服务规范、检验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中去可以得到体现。④组织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组织的具体要求以后,这些要求是否得以实现,就得看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将这些要求传递到组织的各个层面。包括传递的方式、传递的渠道、传递的范围、传递的效果,以及管理层和员工对顾客需求理解的差异等等。这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点。⑤最后组织应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做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改进。

通过这种程序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的产品,增强顾客满意。

(2)解释和学习。组织各个业务单位根据倾听和测量获得的数据,结合本业务单元的业务信息、工作程序和作业技术、人员素质,通过一个解释和学习过程,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方式。解释和学习过程,就是处理获取的数据,消除噪音,识别信息,产生知识、见解和智慧,以做出有效率的、有效的决策,即按照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资源,做顾客满意的事。

①个人学习。个人学习过程是根据个人经验,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通过理解,解释或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借助知识,知道什么是可行的、如何运行、知识是基于经验、合乎逻辑的论点或基于大量证据的确切的信息。对所有得自于数据、信息、知识和理解的东西进行综合并且用综合后的结果来判断做什么,则成为智慧。②组织学习。从总体来讲,在学习型组织中,在组织价值观与核心理念支配下,在组织成员知识的积累的同时,也促进组织共同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形成组织知识。这种组织知识是与行动有关的。组织知识是在沟通和交流中形成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使个人知识得到有机综合。组织知识比任何个人的知识更丰富,且为所有有关的人所理解并实现内部化。

(3)改进和创新。为了实现产品的顾客满意,组织需要在保持系统有效、稳定地运行的同时,必须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关于改进和创新的哲学很多,比如Demine十四点中的第一条是“目标一致,致力于长期改进而非短期利润”;Juran认为“在质量领先竞争中最具决定力的因素就是持续改进的速度,公司必须不断地开发产品新的性能及生产这些性能的新工序。”对于组织各个业务单元而言,这些改进和创新的方法、程序和哲学都是有用的,这种运用与其他管理方式不同的是,在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过程中强调的改进和创新是基于顾客需要的改进和创新,是以实现顾客满意、提高组织竞争力为目标的创新,这种改进和创新是各个组织单元的日常活动,是其工作的一部分。

三、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管理技术和工具是实现管理目的的途径,没有相应的管理技术和工具支持,再理想的管理模式也不能有效的实现其目标。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必须继承、运用和发展现有的管理支持技术和工具,同时创造新的适用的技术和工具。作为顾客满意导向的管理模式的TQM中使用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在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中都有重要作用。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管理模式所包括的技术为:

* 需要掌握顾客满意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与分析技术和工具;

* 顾客访问技术,如电子化的顾客访问中心;

* 将顾客需求转化成组织产品和服务设计的技术,如质量功能展开(QFD);

* 支持持续改进的技术和工具,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标竿管理等;

* 支持创新的技术和工具;

* 个人和团队学习技术;

* 团队建立与管理技术;

* 支持数据、信息、知识传递与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

* 管理组织与顾客关系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等。

参考文献:

[1]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让顾客满意走进企业内部[C].2002上海顾客满意论文集,2002

[2]王雪聪唐晓青:质量管理中的顾客满意度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第7卷第10期:P15-17

[3]赵鹏翔:顾客满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第6期:P11-13

[4]陈运涛:顾客满意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3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化监理 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 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ng, 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 V. 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 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 2005.7.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4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化监理 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 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ng, 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 v. 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 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 2005.7.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5篇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在科学界定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培养能力目标决定培养模式的理念,构建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及其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管理人才;核心能力;保障机制

比较成教与普教在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别,不难发现:由于成教学生已具有较好管理经验与能力训练,但缺乏相应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比较在意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索;而普教学生由于普遍缺乏管理经验与能力训练,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因而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之外,还特别关注管理经验与能力训练。这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思路、机制上与成人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应当以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

职业能力一般分为基础性职业能力、核心性职业能力和拓展性职业能力三个层面。管理的本质在于管理者运用适当的知识、理念、工具、方法,根据对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成因的科学诊断分析,提出更科学的治理方案,以较少的资源成本获得较大的治理绩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管理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强化基础性管理职业能力、核心性管理职业能力和拓展性职业能力的综合目标追求。基础性管理职业能力是管理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使其具备体系健全的管理理论知识、科学辩证的管理职业思维、爱岗敬业的管理职业精神、现代高效的管理职业技术、团队合作的职业态度等基本性管理职业素质,使其形成管理人才特定的管理职业基础品质,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有效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与竞争,自觉以管理者视角观察管理问题、分析成因、提出改善意见的思维习惯。

核心性管理职业能力是在管理岗位就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横向竞争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是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核心业务工作能力。具体而言,管理专业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工具应用能力等核心性管理职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是根据实际、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对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作出相应处置决策方案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是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内加强经验交流、沟通协调,对外加强宣传引导、谈判协作,充分调动人、财、物等资源来高效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现代工具应用能力是利用现代技术与工具从事管理专业工作所具有的基本技能素质与操作应用能力。

拓展性管理职业能力是管理人才适应环境重新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适当调整就业方向、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拓展性职业发展能力,是一种在组织运作管理(组织人事管理、计划执行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等)各环节拓展自我内在潜力的基础性发展能力,是一种面对新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培训、更新知识与技能、快速适应新情况与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潜力,是一种对未来管理职业工作岗位与相关工作岗位的变换、拓展、提升、创新的潜在适应能力。

二、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思路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

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的原因,不仅有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应用、实践教学条件(时间、场地、资金、师资、考核机制)约束等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也有从办学理念、教学理念、考核机制上缺乏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依据市场需求、就业需要进行科学定位与考核落实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出路是基于管理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创新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按照管理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和构建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培养体系构成的总体教学体系与相应的考核评价引导机制,确保管理人才充分满足管理人才市场各单位多样性、应用性、复合性需求。树立职业能力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理念,根据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规格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理念,要求高校必须经常通过常设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调查机构或定期委托社会调查机构,进行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数量、质量、规格等指标变化的调查,科学系统地了解和预测市场对管理人才的用人需求,充分认识管理人才的市场要求规格定位,明确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并以相应的管理人才特定的教学体系与保障机制,着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管理人才。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素质、知识与能力等层次:在素质层次,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在知识层次,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管理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认识管理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掌握管理类所需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在能力层次,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管理职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独立地获取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所学管理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技能;具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各种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应在此总体目标基础上,按照各高校特定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行业特色、需求差异来细化。以职业能力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理念,还要求高校必须严格按照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重构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保障机制,形成与培养目标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职业能力的管理人才总体教学体系设计,必须在明确应用型管理人才能力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对学生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贡献度为标准,考察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或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性,构建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各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自行确定)、基础知识教学课程(按照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模块设置的基础课程)、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自主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各专业方向必修、选修课程,并确定学分修读要求)。以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贡献度为标准审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的开设增减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贡献大小为归依,对内容相关度比较大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和组织行为学等)要适当进行合理的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强化由浅入深、由单一知识点到知识的综合应用、由知识的传授到综合素质逐步提升;课程内容设计要与管理职业教育趋势相适应,适当开设能够体现经济、管理、社会发展趋势的交叉性学科课程,拓宽管理人才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课教学以较为厚实的人文科学素养(经济、法律、语言和技术等知识)和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管理素养与基本管理技能。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深化,是理论教学难以替代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或实训课程。各高校不仅应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开设必要的专业实践课程,而且应在理论课程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增加理论教学中模拟、实验训练环节以及综合训练环节,通过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学时,保障实践教学的学分达到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尽快适应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管理知识系统地转化为管理实践能力和素质,提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思维能力与工作能力[1]。因此,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必须科学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构成比例,应当按照“理论够用(满足管理工作需要即可)、实践至上(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至上)”的原则,对传统理论课程进行合理调整缩减,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教学资源上要向实验、实习、实践方面倾斜,注重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

三、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

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具体管理专业的岗位特色性、知识实用性和技能多元性原则,要充分体现管理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的多层次实际要求,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又要专门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还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管理专业学生课堂考核与示例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个人竞赛与单项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团体竞赛与综合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强化管理能力模拟实训教学活动。将管理专业学生课堂考核与示例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相结合,以课堂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强化课堂示例性管理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能否取得实效必须通过理论课程的课堂案例分析、实践情景教学、软件模拟演示教学等实践环节教学方式,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传统考核机制过度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背记效果,转而注重考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与效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管理专业学生个人竞赛与单项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相结合,以个人竞赛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单项性管理能力模拟实训教学活动。单项性的职业能力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是逐步提高管理人才管理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各类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获得良好的企事业管理、管理文秘工作、办公自动化应用等管理工作基本技能与上岗资格。学校要充分利用仿真软件技术模拟管理系统与流程,帮助各个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操作过程及其标准体系,体验管理环境中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运用经验。为此,有必要围绕管理学科的主要课程建立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设“管理岗位模拟”“项目管理模拟”“管理沙盘模拟”等实验实训类课程,通过各种情景式模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由于综合项目管理模拟的组织、资源、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平衡相当复杂,用手工得出项目管理综合平衡的最优解比较困难,最好通过仿真模拟技术对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模拟。将管理专业学生团体竞赛与综合性实训评价激励机制相结合,以团体竞赛评价激励机制,强化综合性管理能力模拟实训教学活动。高校要注重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参加院系班组织的社团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参与社会管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在高年级开设综合项目管理模拟课程,通过学生社团或小组共同组织、管理项目的方式锻炼学生综合性管理实践能力。项目管理综合模拟可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综合性更高、训练更全面的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既可以据此检验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又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的培养目的。管理综合模拟课程可以若干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特定的项目管理来进行演练与评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管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各种业务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管理绩效考核等)进行创造性的管理实践活动。四、职业能力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应当切实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理念,还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制与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能力导向的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条件保障主要包括师资素质与实训条件两个方面。在教师素质方面,不仅应当达到规定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且,还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业规划与课外学术活动、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利用考核奖惩机制督促其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训环节,鉴于接纳单位难落实、指导老师缺乏、学生不安心等局限,高校应高度重视管理类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加大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实验室设施和设备,配套各类实用的管理实训软件,通过完善校内实训条件,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场所也能充分感受到管理现场顶岗实习带来的收获;同时,广泛联系各类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搭建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平台。根据人才质量评估标准,结合各校办学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管理人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与指标体系,对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分别提出明确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考核,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占绝对比例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使各级教学管理者能够通过检查实验计划、过程和结果,较为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为提高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奠定监控基础。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机制还要求及时有效收集到教师、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奖惩结合的保障体系。为此,高校必须定期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开展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估,完善学生与专家的定期评教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及时反馈教学中的问题;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让毕业生参与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6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管理会计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51-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零基预算、ERP系统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新观念正日益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本文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大背景,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方法与技术的创新的角度对若干概念进行分析,并就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作初步的论述。

一、知识经济时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创新

管理会计新概念的形成源于单位环境变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不断创新的单位管理方法的内在要求促使管理会计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来说,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方法与技术发展中的创新主要有:

1.零基预算(Zero Budget)。零基预算起源于美国,是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增量法”相对应的一种编制方法。美国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的《管理会计》一书将零基预算描述为“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和新增加的各项开支,按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而“增量法,又称基线预算法,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作为起点,并对此作增减以反映下一年度假设的变化。”在增量法下,预算编制单位的负责人常常竭力用完全年的预算指标,一直到了年底毫无剩余(政府机构尤为如此)。基于此,增量法不仅没有认真评价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及效率,而且助长了浪费和低效。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革新不断加速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能使管理者打破陈规的预算体系,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各项工作。实行零基预算,有利于公平分配,可以有效解决“基数加增长”编制办法中的不合理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此,零基预算成为这项新举措的最好选择。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从近期一系列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可以看出:零基预算是支出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专家们也纷纷提出企业应该借助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实行部门预算,进行科学理财。

2.财务资源规划(ERP)。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涉及资源规划的时尚概念是财务资源规划(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是在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RP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先估计销售量,再拟定生产计划,通过有效率地运用资源,使最低的成本发挥最高的效率。ERP系统需要将每天的营运资料及时归类整理,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并通过拟定相应的策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ERP系统的特色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经营者所需要的各种即时营运信息,使管理者能适时作出最好的决策,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为公司获取丰厚的利润。从而,管理会计工作者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ERP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全球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说,经营者要想即时掌握企业信息,ERP系统可以说是最佳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据报道,“巨人”史玉柱在结束喜玛拉雅山之行的痛定思痛之后,以“重整旗鼓”的姿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个动作就是“引进ERP全程管理系统”。足见ERP已被逐渐纳入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轨道。

3.全面质量管理(TQM)。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愈来愈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极其重要的竞争武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便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在许多国家展开,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以激励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被引入生产企业,而且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朱基同志曾指出:“企业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我们国家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也十分关注全面质量管理,并且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当前,它已经被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也已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得以实施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在我国的“顶级企业”中(如海尔、长虹等)都已建立了一套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它们都是推行TQM的典范。因此,笔者相信TQM会给广大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管理会计新概念的扩展促进了企业实践的发展,也给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企业管理行为敏捷化、管理方法多样化和管理技术系统化等客观现实冲击着管理会计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大促进了现代管理会计的价值思维及理论体系的更新。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除了体现于上述新概念体系之中外,还表现在以下的一系列变化与发展之中。

1.在各种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中实现“零”的追求。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界正在尝试将“零基预算”的内涵不断扩大,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韩谟(Michael Hammer)教授所倡导的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他认为:“在21世纪,企业应将作业流程彻底转变,以另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取代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排除不必要的工作,打破传统的陋习和成规,一切从头做起,使企业能脱胎换骨,重获新生。”零基预算的热浪正扑面而来,由于戴尔公司的成功故事,特别是它“零存货”的运作模式上,使戴尔公司存货周转次数是竞争对手的两倍,并且当大部分公司还埋首于开拓消费者的市场份额时,戴尔已经先人一步,致力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这种“零基预算”内涵的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吸引了华尔街的注意力。可以说,零基预算的理念和方法已如旋风般传遍全球。“零”起点(Zero starting point)最初概念也来源于管理会计的零基预算。由于零基预算法存在对任何一次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更新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数额大小等特征,这就需要管理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扩大“零基预算”的内涵,借此避免不合理费用的继续存在。

2.ERP情归KRM。ERP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产物。为了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ERP(财务资源规划系统)已成为崭新的现代制造企业的管理手段,并开始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之中。“ERP系统的内容,基本上包括物业管理、物业需求计划、渠道需求计划、生产现场管理、产品管理、生产需求计划、采购、销售订单输入、销售报告、成本控制、顾客服务管理、经营报表分析、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薪资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我们可以发现,ERP软件比较注重软件的内部控制功能,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式,使系统在处理事务的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实时作出决策。比如:ERP系统中的财务部分,销售是从订立销售合同开始,在实际开销售发票和提货出库时,系统都自动进行账务处理,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到财务部分,财务人员可以自动审核、记账,也可以人工干预,但数量等数据必须与销售部门一致。这样就保障了销售与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ERP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ERP系统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通常,它在寻找一个资源合理的配置方向和数量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既是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内在要求,也是管理会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也就是说,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会计工作者每天需要运用各种管理办法来有效运用现有资源,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从而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同时,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ERP系统也慢慢地开始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了,这就需要新的企业管理软件来适应企业更新的需求。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的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资产,即知识不但可以作为企业生产的要素,而且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预期这必将导致知识资源管理(KRM,Knowledge & Resource Management)系统的产生。

3.全面质量管理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并将不断突破旧的范畴而获得极大的发展。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绩效,无疑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及服务质量,从而在市场的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有积极意义。当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高低,拥有名牌产品的多少,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象征着这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和形象。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尤其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立国”战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开展质量成本核算,是中国质量管理走向21世纪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高层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新措施之一。为了适应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创新的需要,现行会计管理体系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对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顾客的满意程度;(2)制造优良;(3)市场占有率;(4)产品品质;(5)可信赖程度;(6)敏感性;(7)技术领先地位;(8)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为了适应全面质量管理对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赢得顾客的长期信任和持续支持,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管理必须超越狭隘的期间限制,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管理会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韩云龙.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J].现代会计,2006(2)

3.黄曦.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的挑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2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7篇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本课程能力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体系,采用倒推的方法,根据培养符合单位实际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质量管理;能力标准;教学改革

1课程性质与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顾客对质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已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取信顾客,立足市场,竞争取胜的根本保证。“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即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缺乏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才,而我国高等教育中质量管理教育比较薄弱,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质量管理实务》课程,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质量管理实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最重要的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也是其他一些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支撑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有关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又可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洞察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2《质量管理实务》课程能力标准构建思路

本课程主要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标准出发,着重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质量问题的能力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质量改进的工具、服务质量管理以及质量认证制度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如何通过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有效经营管理、掌握运用质量管理统计工具等内容,从而具备一定质量管理的能力,为经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为每一模块确定应知应会目标以及应知应会目标的鉴定标准和方式。本课程的应知、应会目标及综合鉴定和课程能力标准图设计如下:

2.1应知目标

(1)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思想

(2)掌握2000版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方法

(4)掌握质量管理的常用统计方法

(5)熟悉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及各项认证制度

2.2应会目标

(1)具备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素养;树立质量意识,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具备质量管理的能力。

(2)能运用ISO9001:20001 标准条款判断发生的质量问题。

(3)能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4)学会应用质量管理的常用统计方法来进行质量改进。

(5)能结合社会现实,分析我国各项宏观质量管理手段。

以上目标体系是参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职业资格能力建立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考证。

2.3应知应会综合能力的鉴定

本课程综合能力的鉴定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评定。其一是参加学期的统一测试,对本学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全面的考核;其二是命题小论文的完成及答辩,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学录像或搜集相关的专业信息,完成规定字数的小论文,当堂进行论文答辩,这是对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考核。

2.4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结构图

3课程基本教学策略

3.1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策略——目标是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扭转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主导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指导、协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具体可以选择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模拟演练、学生专题演讲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模块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为专业实务课程,每一个能力培养模块应根据模块自身知识特点技能特点选择以下与之适应的课型组织教学。

以下课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强调全员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实现学生组织、协调、表达、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采用知识讲授、案例讨论、专题演讲、实地考查、参观交流等多种课型实施教学,各种课程设计如下:

(1)知识讲授课型设计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本课程中所有要求学生应知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传授的效果,尤其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讨论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案例进行随堂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另外安排专门的综合案例讨论,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相互竞争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案例讨论的实际效果。

(3)实践教学课设计

教学内容:分小组进行模拟审核,掌握审核的步骤;进行以宿舍为现场的5S质量管理检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服务质量的市场调查。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小组进行讨论、相互竞争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功效提高

专业课的教学往往会倾向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教学策略,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从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实现,比如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讨论和分析、学生专题演讲、带领学生进行实地5S质量管理活动、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服务质量的调查等。

3.3分阶段、分块能力系统有机构造策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质量管理实务》课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每模块的能力标准完全孤立对待,而是要尽可能地前后衔接,在不同的阶段引入不同程度的综合资料分析、案例分析讨论等项目,其目的是通过综合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4激励创新策略——目标是使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提高,重点培养示范生

对于部分基础比较好、有能力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标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学生中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学生。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可以在开学初通过摸底考核(或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一批基础较好并有能力的学生,组成质量管理兴趣小组,充分调动兴趣小组的积极性拓展社会联系,确定专题进行社会调查,提出相应的调研意见,辅助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兴趣小组的学生搜集相关专题的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资料的筛选和整合,一方面对教学资料形成补充,同时锻炼学生创造性学习和思维的能力。调动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研究,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共同讨论。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布置实际业务背景(或学生自行调查的实际企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创新性的评价结论。

对于这一批示范性优秀学生的教学评价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方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研究课件、答辩等形式进行。

3.5职业品质融入教学策略

职业品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把质量管理职业品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给学生灌输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标准,随时把一些相关案例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职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和理性的从业规范。

参考文献

[1]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董文荛.质量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8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管理

【关 键 词】知识管理/知识计量/知识评价

知识的计量与评价包括知识量的评价、知识质的评价和知识价值的评价3个方面。目前国内外在间接知识计量与评价、知识创新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在文献计量、科学计量、信息计量、网络计量、经济计量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促进了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发展,为直接进行知识计量与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知识的载体依附性、知识计量单元的不确定性、知识内容的不可分割性、知识价值的环境与对象的依存性,目前直接对知识内容本身进行计量与评价还有很大的难度,而核心的问题就是知识内容计量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当前已有的知识计量与评价单元都是以知识的载体——文献为基本计量与评价单元,都是间接的知识计量与评价,离对知识内容本身进行直接计量与评价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有研究表明知识的直接计量与评价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提出了“知识元”的概念与模型[1-8],但其可操作性还没有得到有效检验。

自从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年度报告后,“知识经济”一词随即在全球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有关知识经济、知识资产、知识产品、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研究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对知识本身的测度、计量与评价,包括知识量与知识价值的测度、计量与评价。知识的测度、计量与评价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既包括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测度、计量与评价,也包括对知识的物理测度(载体)与价值测度(经济贡献)的研究[9]。因此,作为知识创新活动评价的基础,知识计量与评价开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以及经济计量学(国内又称数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对知识(信息)的计量研究。如科学计量学科研绩效的评价(从本质上说,科学计量学是对科学知识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测度,因此,包含知识计量学的内容),文献计量学对核心期刊的测定与评价(文献是知识的载体,对文献的计量也间接地反映了对知识的测度与计量),信息计量学对网络信息流量的计量与评价,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计量学(一般说来,经济计量学侧重于经济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价值测度,但经济过程又包含着知识的投入、流动、应用和转化等过程,因此经济计量学也同知识计量有相通之处)对知识经济理论的探讨都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0]。

对知识本身及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包括对知识在经济系统中的生产、传播、扩散等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测定产品、企业、部门中的知识含量;知识的质量、价值和价格的评估;知识存量与流量的确定,以及确定因特网上知识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需要从知识这一角度进行量化研究,包括编码类知识和经验类知识。

因此,对知识进行计量和评价是知识经济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经济计量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外科学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很早就开始关注对知识本身及其价值的测度,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1-14]。而我国则注重从整体上和宏观上来测度科学知识体系(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以科学知识的载体为基础对科学活动的成果进行计量,即间接的知识计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知识经济测度和经济计量学)[9]。有学者提倡建立“知识管理学”来囊括关于知识获取、表达、管理、计量等方面的研究。甚至有学者直接提出要建立“知识计量学”这样一门学科来研究知识内容本身的计量与评价问题[15]。这些都明确地反映了知识社会和知识时代对知识进行直接管理的客观要求。

然而,知识管理、知识计量都难以回避一个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确定知识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的问题。只有明确了知识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才使得知识的管理与计量具有可操作性。是继续延用原有的知识载体计量与处理单元(知识的物理计量单元),还是寻求新的知识计量与处理单元,是摆在知识管理界和学术界的难题。本文从知识计量单元的演变及其关系出发,并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计量单元进行了比较与评价,期望能对知识内容的直接管理与计量有所裨益。

1 知识计量单元的内涵与类型

知识计量单元是进行知识管理、计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管理、计量与评价就是要通过对确定有效的知识计量单元进行处理以便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合,达到知识服务、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的目的。知识计量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计量与评价中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合的基本知识单位。

人类对知识的处理经过了以篇为单位的文献(分离)处理时期,正在进行以数据库为单位的信息(集成)处理时期,将要进入以知识元为单位的知识(知识元链接)处理时代[1]。

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知识计量单元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1)按知识计量对象划分:可分为文献计量单元、信息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也可分为知识载体计量单元和知识本体计量单元,或知识物理计量单元和知识内容计量单元。

2)按知识计量方式划分:分为直接计量单元(如知识元等知识内容计量单元)和间接计量单元(如文献计量单元)。

3)按知识计量的层次划分:分为宏观层次的知识计量单元和微观层次的知识计量单元。

4)按知识计量的学科领域划分:有文献计量单元、科学计量单元、知识计量单元、经济计量单元。文献计量单元有外形特征计量单元和内容特征计量单元;知识计量单元有知识元和知识单元;经济计量单元有投入、产出、效率、效益等计量单元。

5)按知识计量的内容划分:有知识的物理计量单元 (包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和知识的价值计量单元(知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6)按知识计量的载体类型划分:有纸质文献计量单元(主要是文本,如册、本、卷、期、篇、字数等)、电子文献计量单元(如磁盘、光盘、网站、网页、链接数、节点数、点击数、下载量、浏览数、比特数、字节数等)、缩微文献计量单元(如卷、张、版等)、声像文献计量单元(如曲、首、帧、盘、盒、套、卷等)。

尽管知识计量单元类型多样,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还是文献计量单元、信息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3种。

2 知识计量单元的演变过程

知识计量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关联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织的基本单元。由于人类社会的知识管理活动大致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以文献(知识的载体)为基本单元的知识管理时期、以信息(知识的某些属性特征,如主题概念、关键词概念、数据等)为基本单元的知识管理时期和以知识本体 (知识内容本身)为基本单元的知识管理时期。目前,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热潮的兴起,人们开始把知识管理的目光从文献单元和信息单元的管理推进到知识单元的管理上,并期望能实现从对知识载体和知识属性特征的管理过渡到对知识内容本身的管理。即从间接知识管理上升到直接知识管理。因此,知识计量单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文献计量单元到信息计量单元,既而到知识计量单元的演变过程。 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对这种以文献为单元的管理方法提出了质疑,而把目标定位在知识管理上。早在 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专家就指出,知识的控制单位将从文献深化到文献中的数据、公式、事实、结论等最小的独立的“知识元”。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了绘制“认知地图”的任务。美国情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斯摩尔(H. Small)提出了用思想“网络图”揭示重大发现,用学术思想“网络图”来表述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知识的控制单位一旦实现由文献深化到“知识元”,大量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元”及相关信息间的链接,将产生极大的知识增值。从而大大推进人类对知识的利用,促进对新知识的创造,从而也将推动知识资源业的重大发展,这正是我们现在应该做也可能做的工作[2]。

3 文献计量单元及其评价

文献计量单元,即文献知识单元,是指以知识的载体——文献,作为知识管理与计量的基本处理单元,知识管理与计量的全过程都是以文献计量单元为基础和核心的。文献计量单元,也称为知识的物理计量单位,主要指图书的册、本、卷、套,论文的页、篇、期、卷,专利和标准的项、件,磁盘、光盘的张、盒或存储设备的个数,缩微胶片的卷、张,还有文献的字数、行数、页数、篇幅数等物理载体计量单位,有时尽管也涉及篇幅和词汇等计量单位,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和定位需要管理的目标文献,主要是文本单元和以文本为核心的其他相关单元,如流通量、借阅量、发文量、引文量等。

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文献的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对文献进行有效处理和管理的方法、技术与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完善。不可否认,对文献计量单元的有效管理、计量与评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类实现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有效、最科学、最有影响的管理方式,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SCI和EI等文献数据库。直到今天,尽管我们在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许多领域我们仍不能摆脱文献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影响,以文献计量单元为基本的知识管理单元仍然是最有效、最易实现和最易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领域的许多重大突破还是建立在过去文献管理系统和文献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是在文献计量单元管理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例如增加和改进文献管理系统和文献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增加文献外形信息特征和内容信息特征项)与知识管理(增加基于引文的知识网络和知识关联网络等)功能,这些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文献计量单元的处理和管理。

当然,文献计量单元之间并不是孤立和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各种文献计量单元、信息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各种复杂的知识网络关系。例如,文献计量单元之间可以通过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和引文等建立联系。

因此,我们研究文献计量单元的管理,并不只是关注单个独立的文献计量单元,还要研究和分析文献计量单元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关系链和关系网络(如学科关系、引文链、引文网络、共引和引文耦合等)。因而,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不仅研究知识载体的数量、质量和价值等特征,还要研究知识载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 (包括关系链和关系网络),并由此产生的各种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文献计量单元是信息计量单元与知识计量单元的基础和来源。

人类生产和创造的知识最终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储在不同类型的文献中,尽管新的文献类型仍有可能出现,但已有的文献内容格式都是以纸质型文献内容格式的方式存在 (如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仍然是以纸质文献格式表现),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并接受这种

比较完善的知识表达和生产方式。因此,对知识单元和信息单元的处理离不开对文献单元的处理。所以知识的控制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文献这一级上,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般不是以文献为单位的。

现有的以文献——知识的物理计量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与生产方式(如目录、题录、索引、文摘、文献数据库等)有两大缺陷[3]:其一,组织和管理的是知识载体——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本身,尽管通过文献单元能反映和揭示知识的某些特征,但这只是表面的、粗糙的和不精确的特征,较难深入地揭示知识的内在特征与联系;其二,检出的文献只含已有的知识,未能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为产生新知识提供营养土壤。由于文献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在处理对象上的差异,因此它们在反映知识的关系程度上相距甚远。

信息资源虽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作者、内容分类特征等“元数据”进行关联检索,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全文任意词检索,然而对于“求知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系统、针对性的知识信息。加之这些数据库在结构、信息加工标准和质量上的差异,使得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关联、内容关联更加难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在现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标下开发的知识信息资源,本质上还只是一本一本“堆积”起来的数字化图书、期刊。除了信息量大、检索查询速度快等方便之外,数字化图书馆使人们感受到的获取信息的手段与方式,依然类似于传统图书馆的“计算机书目检索”与“开架借书”,与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之下人们追求的信息资源共享所应当达到的境界还相距甚远。

以文献计量单元为基础的知识计量与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文献信息流的分布规律(如文献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文献主题分布(如词频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结构分析、关联分析等)和引文分析(如被引量和被引率等),用文献的数量与质量来间接反映知识量和知识的价值。但由于文献量与知识量并不等同,文献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所以很难用文献量来准确反映知识量。

同时,也因为文献的价值主要在学术价值、科学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无法用文献本身的价值来准确衡量文献中知识的综合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因为文献是有形的,文献的价值可以通过被使用次数(如被借阅次数、被引用次数)等文献计量指标较为准确地评价,而知识是无形的,也是无价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作用的结果也是综合性的,目前还没有科学的方法和指标对知识量和知识的价值进行直接计量与评价。尽管如此,文献计量与评价、科学计量与评价同知识计量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目前还只能通过间接方式来对知识进行计量与评价,文献计量与科学计量方法还是较为有效的用来评价知识量与知识价值的方法之一。

4 信息计量单元及其评价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信息(Information)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重要概念在全球范围兴起,对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围绕着信息的计量与管理产生了新的知识计量单元,即信息计量单元,也称信息知识单元(在我国还有情报知识单元之称),它是指以文献知识的某些属性特征(包括文献的外形特征信息和内容特征信息)作为知识计量与管理的基本单元。我们通常把一部文献所包含的完整信息称为文献信息,文献信息主要包括文献外形特征信息(如题名、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出版地和相关载体特征等)和内容特征信息(如摘要、提要、主题词、关键词、标题、文献中的字、词、句、段、篇幅、参考文献等)。信息计量单元的处理通常用信息熵,词频数、篇幅量,数据、信息和情报的比特量、字节量,图像、声音的帧、幅等来表示。

信息计量单元既反映了文献计量单元的基本特征,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信息计量单元往往通过提炼、加工、组合、转换等过程即可形成知识计量单元。可以说,信息计量单元是联结文献计量单元和知识计量单元的一座桥梁。但信息计量单元既没有克服文献计量单元本身固有的缺陷,也没有实现对信息、知识内容本身计量与管理的目标,因而信息计量单元只是从文献计量单元到知识计量单元发展的一个过渡性的计量单元。传统的信息服务只提供文献的信息或作为知识素材的文献,并没有揭示文献中的知识链。人们获取的只是文献数据信息本身,并不是知识。比如人们看到了题录摘要,从中未必可以看到知识。即使读完了一次文献,也许仍不能准确了解其中的知识所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信息经济的产生,信息、情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随即兴起。但信息、情报的直接计量与评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计量和评价中如果无法有效确定信息单元和情报单元,就无法实现对信息、情报进行直接计量与评价,也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进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情报的价值同知识的价值一样,也是无形和无价的,而且具有多变性。所以早期的信息计量、情报计量与评价也主要是通过对信息、情报载体(如以各种文献、信息情报产品的计量与评价为基础)的计量来间接完成的。到后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日益提高,对信息量的测度与评价不断精确化(如信息熵、比特量、字节量等),但对信息价值的测度与评价仍只能间接完成(如通过对信息产品价值、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等的测度与评价)。尽管信息、情报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它们在本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对信息、情报的计量与评价能有效地运用到对知识的计量与评价上。只是目前对信息、情报的准确计量与评价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计量单元之间也不是独立的,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信息计量单元之间可以通过词频反映其在文献知识单元乃至整个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通过主题关联发现信息计量单元之间的学科关系、主题结构、关联程度(如主题词或关键词共现频次),通过信息计量单元的不同组合还能发现新的知识计量单元(如主题词或关键词链及其网络)。

以文献计量单元和信息计量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与管理或只停留在以整篇文献或文献信息为单元,选取若干主题词,没有分离出构成知识的最小单位——知识元;或采用引文索引,但没有建立知识元之间的直接联系;或只是采用文本知识发现提供文献中精细的信息和多篇关联的信息,但输出的仍是文献,难以提供脱离原始文献的独立知识元。文献检索和信息检索只能通过间接地获取文献再获取知识。

5 知识计量单元及其评价

知识单元,也称知识的内容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中用来处理知识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独立的基本单元。知识单元主要用主题知识单元、关键词知识单元、知识元、知识单元、知识基因、知识因子、知识项、知识本体、知识概念、概念地图等来表示,目前主要用知识元来表示。

知识元是指文献中相对独立的、表征知识点的一个元素,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表、一个公式、一章或一节、一段动画、一个程序等。知识元也往往直指知识产品 (图书、论文、专利等)中的概念、论点(观点)、论据 (数据、资料)、论证(方法、模型)、结论等知识核心和知识创新点,也可称为元知识,知识元的粒度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是知识管理、知识计量与知识评价的最小的基本单元,由不能再分割的框架结构来表示。元知识为不可再分的知识,元知识是我们进行知识检索的依据,某一具体的元知识我们称它为知识元[2-8]。同时,知识元之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因此,基于知识单元和知识元的知识管理不仅研究知识元的数量、质量和价值等特征,还要研究知识元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包括关系链和关系网络)。

知识元是具有独立的确定意义且不可再分的一个知识单元,在不同的应用中,对知识元的描述是不同的。知识元不仅可以直接表述知识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文献单元和信息单元将使用这一知识元的文献关联起来,将大量不断更新、不断出现的知识元建成知识元数据库,将会产生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网络化关联,体现出各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关系特征。

文献[3]将知识元分成两大类型:①描述型,包括信息报道型,名词解释型,数值型,问题描述型,文献引证型。②过程型,包括步骤型,方法型,定义型,原理型,经验型等。也可分为理论与方法知识元、事实型知识元和数值型知识元。而文献[17]将知识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概念类知识元,是对事物性质、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如“杠杆平衡”是一个概念。②原理类知识元,是对事物性质、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如“杠杆平衡原理”是一个原理。③方法类知识元,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可以多样,方法类知识元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某种确定的方法。如“因式分解法”有配方法、十字相乘法、求根法等。④事实类知识元,反映一个事实。如历史事件、地理现象、社会现象等。⑤陈述类知识元,是用来表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或为了表达某个观点。如生物学的基本特征、细胞中的种类和含量等。⑥数值类知识元,是用来表述对象或过程的数量特征和关系。如工业总

产值、 GDP、变化量、变化率等。⑦模型类知识元,用来描述事物或对象的数学或图形模型。如统计模型、DNA双螺旋结构等。

从“知识元”层面研究知识计量与管理,揭示单篇文献个体中的“知识元”信息与某领域共性中的“知识结构”的链接关系,从而找出信息与知识的导航链接的普遍规律,为用户提供直接获取有效知识元而不是大量文献的有效方法。因此,知识元计量与管理是知识管理的起点。知识检索是在知识结构中获取知识的过程,用户可以通过知识单元间接地获取知识,更可以通过知识元直接获取知识[2-3]。 尽管在现有的一些文献中提出了“知识元”的概念及其在知识组织与管理中的操作方式,确实是突破了以往知识组织与管理的模式,但在知识单元和知识元的处理上还存在大量的问题。首先,目前所提出的“知识元”这一概念是抽象的、不确定的,即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还不能清楚地界定。其次,虽然在许多文献中已经对知识元的结构描述颇具特色,较为清楚,但知识元的长度、来源、识别、组合等依旧十分模糊,导致在知识元标引、组织、存储、检索、利用等方面尚不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处理。第三,知识元的基本构成单元还是要以字、词、句、段、全文中的主题知识概念等为基础。仍然不能脱离文献单元和信息单元,也就是说,知识元应该是一个最小的表达一个完整知识概念的独立单元,它最终还是由一个或多个主题词、关键词等组合而成。因此,对知识元的明确界定、知识元的有效提取和对知识元的可操作性是目前仍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由于知识组织和管理的惯性,以知识元为知识单元的知识组织与管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面临着人们习惯的挑战。我们在知识的组织与管理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和体系,在技术上也得到了有效实现,正趋于完善。人们在思维、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生产和知识利用等方面已经习惯于以文献单元为中心,在知识的组织与管理上也已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毫无疑问,要打破这种现存的、完善的知识组织体系,在知识管理和利用习惯、观念以及社会成本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说,知识单元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本身的缺陷和瓶颈,还要解决和克服来自知识利用习惯和社会成本等方面的压力。

6 结束语

知识管理、知识计量与知识服务要把文献知识和信息转化为可用知识,为用户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首先要依赖于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加工处理。知识的内容加工处理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知识单元的表达和组织,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转换;另一个是知识的内容计量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层次转换。从知识标引的阶段开始,把知识分解为最小独立的“知识元”,建立以知识元为计量单位的“知识元自由集成系统”,是实现知识组织和管理的本质和关键[4]。

知识单元的组织与管理离不开对文献计量单元和信息计量单元的处理。知识元、知识单元、知识结构都以文献单元和信息单元的方式表现,文献单元、信息单元转换为知识单元是实现知识组织与管理的关键。深入研究文献单元、信息单元的结构与内容特征,如何用文献单元和信息单元所包含的内容特征及其关系等为基础来分析和表达知识元,从文献单元和信息计量单元中有效识别和提取知识单元仍然是今后长时间内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此外,还需要借助于现代知识管理技术,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将知识元和知识单元的智能化管理向前推进,真正地实现知识元和知识单元的集成、综合、推理与自由管理,达到知识自由组合、高效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温有奎.基于知识元语义网格平台的知识发现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4-7

[2] 温有奎,徐国华.知识元链接理论[J].情报学报,2003(6):666-671

[3] 温有奎,赖伯年.网格技术将推动知识管理革命[J].情报学报,2004(1):125-129

[4] 曾民族.向知识标引进军——阅读《知识元挖掘》的体会[J].情报学报,2006(2)

[5] 朱庆华.《知识元挖掘》评介——兼议情报学的理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2)

[6] 温有奎,等.基于创新点的知识元挖掘[J].情报学报,2005(6):663-669

[7] 温有奎.基于知识元的文本知识标引[J].情报学报,2006(3):282-289

[8] 温有奎.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与检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55-59

[9] 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 姜春林.漫漫求索之路,景致这边独好——介评《在科学交叉处探索科学——从科学学到科学计量学》[J].情报杂志,2004(2):118-120

[11] Reich Y. Measuring the value of knowledge[J]. International Joum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5,42(1):3-30

[12] King A W, Zzeithaml C P.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8):763-772

[13] 邹珊刚,等.基于知识经济的知识测度研究——关于澳大利亚几种测度方法的评述[J].科研管理,2001(4):34-38

[14] Fung M K, Chow W W. Measuring the intensity of knowledge flow with patent statistics[J]. Economics Letters, 2002, 74(1):353-358

[15] 刘则渊,冷云生.关于创建知识计量学的初步构想[C]//王战军,蒋国华.科研评价与大学评价(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401-405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第9篇

知识管理模型的发展是人们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模型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14]: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和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这些模型对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信息技术、项目质量配置等影响知识管理的因素作了分析,为知识管理的系统化、结构化建立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知识管理模型的发展。哈佛商学院的迈克•波特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模型[15],认为组织的发展不只是要增加价值,更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业务单元需要协作,组织内部各项活动需要优化组合与协调,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Holsapple和Singh在总结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知识链模型,对知识管理的活动要素、实施与控制、目标要求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寻找与知识管理相关联的关键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产生竞争力源泉的知识管理活动的框架[16]。马扬等学者将科研组织的知识管理过程看作是一个循环的、对知识进行控制与反馈的过程。根据科研组织知识生产与流动的特点,提出其知识管理的模式与流程[17],认为这一过程的实现包含了知识的挖掘、整合、存储、共享和转化等五个相互融合的阶段,这五个阶段并非孤立运行,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2.1基本假设

知识管理能力是科研项目组织知识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知识管理能力的本质是知识资源的统筹协调,提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如下:知识获取能力:使组织最大限度拥有知识的能力。知识共享能力:成员间、成员与组织间信息传递的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有形知识与无形知识相互转化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行问题的能力。知识保护能力:保护组织知识免遭剽窃或流失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知识管理提升组织绩效的基本前提下,以项目进度、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为考量指标,定量分析6大知识管理能力对R&D实施的影响程度,进而探求提升R&D实施效率的有效方法。初步假设6大知识管理能力共同推进项目进度、降低项目成本、提升项目质量,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2研究对象

某大型研究所的40个科研项目组织,该研究所主要从事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领域先进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拥有10个研究室,设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1000余人,成立50多年来,已取得科研成果2400余项。

2.3研究方法

面向40个科研项目组织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资深专家和一般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知识管理对R&D实施的推进作用。问卷设计借鉴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结合研究对象R&D实施的具体特点,并在调查问卷正式发放前进行小范围的试验调查,检验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量表均从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划分为5级,采用五点正向记分法。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背景情况调查,目的是了解被测试者的基本情况,用于对问卷的筛选;第二部分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包括知识获取能力、转化能力、共享能力、应用能力、保护能力和创新能力6个维度,共计41个变量,用于了解被调查科研项目组织知识管理能力的实际状况;第三部分为R&D实施水平调查,包括项目进度、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3个维度,共计16个变量,用于R&D实施水平的定量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知识管理能力与R&D实施过程中进度、成本和项目质量的量化关系,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和回归分析。其中,信度分析采用最适于态度、意见式调查问卷分析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影响R&D实施的关键知识管理能力,并分析关键知识管理能力对R&D实施的影响。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信度、效度分析

知识管理能力与R&D实施9个方面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所有维度的α系数都达到了0.94以上,调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程度很高。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每个维度的调查结果都通过了0.000显著性水平的Bartlett's球形检验,KMO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0.9,非常适宜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每个维度都提取出一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超过76%,这表明9大因子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识管理能力的6个方面和R&D实施的3个维度。将103组调查数据代入各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EXCEL可以计算出各因子得分,成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数据基础。

3.2回归分析

3.2.1相关分析通过绘制知识管理能力与R&D实施的散点图,初步分析出知识管理能力与项目进度、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其相关程度,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3。由表3可知,项目进度与各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系数介于0.55~0.73,项目成本介于0.47~0.58,项目质量介于0.58~0.7之间,三者的Sig.值均为0.000,小于0.01,表明R&D实施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高度相关。3.2.2回归模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项目进度、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建立。为消除自变量选取方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强行纳入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第一,项目进度强行纳入法获得的回归方程为两种自变量选取方式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均表明,知识应用能力对项目质量的影响最大,它解释了总体方差的49.6%。

3.3讨论

回归分析表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与项目进度、项目成本和项目质量的相关性不强。就此结果,本文进行了专题回访,科研人员普遍反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项目信息的获取、共享和转化。在信息化技术出现以前,信息的存储方式以纸介为主,科研项目组织信息的获取依赖于分散各地的图书馆,组织内信息的共享主要靠口述和纸介传递,组织的无形知识和隐性知识更多存在于科研人员的大脑之中,未能有效实现有形化和显性化。这种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项目组织R&D实施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于项目组织和科研人员中的无形和隐形知识逐渐电子化、显性化,科技文献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处理方式更加便捷化,信息获取的渠道大大拓宽,科研项目组织内部网络办公平台也逐步建立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知识获取能力、共享能力和转化能力,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再是制约科研项目组织R&D实施的关键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创新能力影响项目进度。回访过程中,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科研项目组织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以及组织文化、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因素直接影响项目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据此,本文认为,为促进项目进度,科研项目组织应从基础研究入手,通过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持续增强组织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升项目进度。回归分析表明:知识应用能力影响项目质量。知识应用源于理论、行于实践,是理论的工程化应用,回访时,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组织成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程化经验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最终质量。老员工的传帮带,可以快速促进新员工在实践中成长;组织内的团结协作和集思广益,有利于组织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项目组织全体在实践中的共同成长,决定了项目的整体质量。回归分析表明:知识保护能力影响项目成本。对科研人员的回访了解到,随着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项目的投入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化,而且项目从申报到成果验收的管理也明显比过去规范和严格,与此同时,同期内同类项目的申请单位却在成倍增加,这使得项目申请和实施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确保项目申请成功,项目组织逐渐开展先期风险投入,增加了项目运行的成本。为此,加强科研项目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组织知识保护能力,成为赢得项目竞标的关键因素。

4.结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