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34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1篇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沿用前两次统计划分,对全省各县(市、区)中年产值上亿元的块状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从统计结果看,2000年以来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出数量继续扩张、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比2000年多88个,其中新生228个,萎缩140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5826亿元,是2000年的2.6倍;块状经济工业产值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64%,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块状经济平均规模26.3亿元,是2000年的2.3倍;企业总数30.84万家,比2000年增加7.15万家;从业人员约800.4万人,是2000年的2.1倍。

从规模结构看,在601个块状经济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285个,比2000年增加138个。其中,10亿至50亿元的区块202个,比2000年增加84个;50亿至100亿元的区块46个,比2000年增加20个;超过100亿元的区块37个,比2000年增加34个。

从产业分布看,601个块状经济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比较集中的有9个,分别是纺织、服装、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电子、皮革、工艺品等。其中,纺织业有51个区块,合计年产值2953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404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133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合计年产值1122亿元;金属制品业44个区块,合计年产值846亿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个区块,合计年产值804亿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3个区块,合计年产值682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个区块,合计年产值668亿元。其他比较集中的行业主要有: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印刷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其合计年产值均在400亿至500亿元之间。

从产品竞争力看,全省块状经济主要产品中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有78个,比2000年增加26个,其中南湖精细化工的香兰素、鹿城打火机、温岭制鞋的仿皮鞋等13个区块主要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在全省块状经济的近31万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9065家,比2000年增加875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89家。全部企业平均规模约513万元,比2000年的253万元翻了一番。

从地区分布看,601个块状经济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其中,杭州124个,合计年产值3380亿元;宁波77个,合计年产值2500亿元;温州73个,合计年产值1735亿元;湖州30个,合计年产值680亿元;嘉兴35个,合计年产值1540亿元;绍兴58个,合计年产值2647亿元;金华77个,合计年产值1310亿元;台州67个,合计年产值1680亿元;舟山11个,合计年产值110亿元;衢州24个,合计年产值108亿元;丽水25个,合计年产值136亿元。

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其中块状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的有45个县(市、区),50%~70%的有16个,70%~90%的有24个,90%以上的有5个。

二、特点趋势

1.跨区域跨行业融合不断深化

浙江的块状经济源于“一乡一品”,主要在县域的框架内发展。在年产值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中,以一个乡镇为核心区块的至今仍有76个,占总数的27%。但在近10年的发展中,至少有50%的块状经济基本完成了从“一乡一品”到县域范围内融合重组的转变,其中约20%突破了县域框架,在更大区域内互相融合,形成了跨区域的块状经济。如绍兴纺织与萧山纺织的逐步融合,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的萧绍纺织基地。2004年,绍兴纺织约1040亿元,萧山纺织约680亿元,两地合计约1720亿元。其他有影响的跨区域块状经济有:宁波家电(余姚、鄞州、慈溪),合计产值约600亿元;宁波服装(鄞州、慈溪、奉化、象山),合计产值约500亿元;台州汽摩配(温岭、玉环、路桥、黄岩),合计产值约320亿元;永康五金(永康、武义、缙云),合计产值约360亿元;温州皮鞋(永嘉、瓯海、鹿城),合计产值约270亿元;诸暨―义乌袜业,合计产值约230亿元,等等。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块状经济通过裂变、集聚、延伸、派生等形式跨行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块状经济的跨行业发展,本质是在同一共生环境下的横向或纵向扩张。如绍兴纺织,从织造起步,通过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了从PTA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的完整产业链;萧山纺织也有类似现象。比较突出的是义乌和永康。按照我们目前的分类方法,义乌2004年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16个,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10个。但这些块状经济都高度依赖同一个共生环境,即由义乌小商品市场、联托运体系、产业氛围等要素组成的共生环境,实际上是小商品集群,也可以看作是块状经济密集区。同样,永康1亿元以上的9个块状经济(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7个),也高度依赖同一个共生环境,实际上是五金集群。

2.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

浙江的块状经济在起步阶段主要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一定地域中的简单集聚。随着块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服务、流通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配套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终端企业+配套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网络化生产体系。2004年,在全省601个块状经济中,共有亿元以上专业市场223个,行业协会和商会1152个,科技服务中心238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6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22个,质量检测机构131个,融资担保机构165个,教育培训机构1124个,其他各类服务组织1845个。在285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配套企业占企业总数30%以上的85个,其中50%以上的34个;原材料、中间产品本地配套比重30%以上的91个,其中50%以上的48个。按照专业化协作水平比较高、中介组织体系比较健全等标准衡量,2004年在285个年产值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中,约50个块状经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网络化生产体系。

3.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1990年代中期以前,浙江块状经济主要针对国内市场特别是“三北”市场和广大的农村市场。1990年代中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浙江块状经济的外向度逐步提高。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合计出货值达3211亿元,约占年产出的20%;出货值占年总产值10%以上的区块281个,比2000年多120个,其中171个区块出口比重超过30%,103个区块出口比重超过50%;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达16139家,其中出口比重超过30%的有10644家。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2004年出货值2901亿元。其中有出口实绩的区块229个,占总数的80%;出货值占年总产值10%以上的区块171个,30%以上的87个,50%以上的44个。平湖服装、临海礼品休闲用品、仙居工艺品等出口比重达到90%以上。在产品走出去的同时,相当一批块状经济开始了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截止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中有268个区块引进外资企业,累计达2236家;有47个块状经济跨出国门投资办厂,累计达162家。诸暨大唐袜业,近年来每年引进合同外资超过4000万美元,实到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一些世界知名袜子和原料企业,如美国杜邦、德国拜尔等纷纷驻足大唐,或投资办厂、或设立窗口,目前全镇已有40家外资企业。

4.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浙江块状经济大多为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及普通电器、机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主要依托专业市场,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参与竞争。“九五”特别是“十五”以来,浙江块状经济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年产值10亿以上块状经济中,主要设备中进口设备比例超过30%的区块有58个,约占总数的20%,其中超过50%的有23个;累计拥有国家专利授权数13683个。

广泛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使一批传统块状经济转化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一批块状经济的龙头企业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新生了一批高技术块状经济。2004年,在年产值10亿以上块状经济中,有乐清智能电器、桐乡新型纤维、富阳光通信等30个块状经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或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合计产值约1000亿元;478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8%。与此同时,杭州的软件、通信制造,平湖的光机电等高新技术块状经济迅速发展,2004年合计产值超过1000亿元。

5.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浙江块状经济的品牌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年以前,主要是生产低档产品,企业规模也比较小,除个别企业外,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1997年以后,随着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的不断提高以及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块状经济开始进行贴牌生产。2000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浙江块状经济掀起了一轮品牌建设高潮。到2004年底,全省年产值10亿元以上区块中,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9个,中国名牌产品47个,国家免检产品125个,浙江省著名商标407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分别占全省的50%和34%;有75个区块获得了84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一些块状经济成为品牌密集区。如温州皮鞋,共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51个国家免检产品,22个浙江省著名商标;诸暨枫桥衬衫,共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0个浙江省著名商标。

6.大区块地位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虽然浙江块状经济总量继续呈增长态势,但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小区块在生生死死中不断分化,区块总量减少、产值占比下降。在200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下的366个小区块中,到2004年有130个萎缩至1亿元以下,有80个成长至10亿元以上,同时在4年中新生了160个,区块总量减少到2004年的316个,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109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30亿元,产值占比由18.3%下降到8.5%。大区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0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147个区块中,到2004年有10个萎缩至1亿元以下,4年中新生了68个,区块总量增加到2004年的285个,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48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4490亿元,产值占比由81.7%上升到91.5%。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37区块合计总产值从2000年的43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600亿元,产值占比由7.3%上升到41.7%。大区块特别是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区块已成为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浙江块状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近年来的新生增量看,大部分是原有区块的扩张或扩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不多。本次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块状经济总产值增量约9830亿元。其中,原有区块的扩张性增量7565亿元,原有区块萎缩产值损失合计930亿元,增减相抵净增产值约6635亿元,约占全部新增产值的

2/3;新生区块总产值约3195亿元,约占全部新增产值的1/3。在新生区块中,属于原有区块向邻近地区扩散的约30个,总产值266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13.6%和8.3%;由年产值不足1亿元发展为1亿元以上的约170个,总产值2040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73.7%和63.8%;真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仅29个,总产值约889亿元,分别占新生区块的12.7%和27.9%。

2.从集聚发展水平看,大部分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简单集聚,属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空间集聚,主要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扎堆”在某个较小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第二阶段是专业化集聚,区块内出现了大量的配套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协作网络、中介服务体系以及区域产业链基本形成,区域品牌初步树立。第三阶段是系统化集聚,专业生产的系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按照这样的标准,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80%以上约230个处在第一阶段;15%左右近50个处在第二阶段;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的只有3―5个,如萧绍纺织、大唐袜业、义乌小商品等。

3.从主要区块在全国全球的行业地位看,大部分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末端。2000年以来,我省块状经济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累计参与制定国家产品标准220个,相当一部分块状经济成为国际品牌的生产基地。但总体上看,我省块状经济产品低档次、低附加值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模仿创新为主、价格竞争为主阶段。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按照区块中规模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创新中心及技术研发机构等指标测算,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仅20个左右;按照专业市场依赖度、品牌、出口市场结构等指标测算,初步走出价格竞争为主阶段、开始迈入产品差异化和品牌竞争阶段的仅15个左右。既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又走出价格竞争为主阶段的区块不到10个。绝大部分块状经济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处在“微笑曲线”的中间。

四、对策举措

块状经济是浙江的特色和优势,在我省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加快整合提升块状经济,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着力形成一批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的国际性产业集群,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结构调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整合提升块状经济的专项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政策。

根据浙江块状经济近10年来的发展演变趋势和国际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认为,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占据技术创新制高点,以科技进步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我省实际看,提高块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面向块状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全省面向块状经济的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总量约260个,但分布不均衡,质量参差不齐,近60%的块状经济没有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仅38个。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块状经济内设立研发中心。同时鼓励规模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争取到2010年全省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都建立起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二是加强块状经济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采取政府引导、区块内企业联合攻坚或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标,实施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推动块状经济整体科技水平进步。三是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转化,争取到2010年,全省块状经济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50个,合计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加快品牌建设,努力占据价值分配制高点,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品牌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块状经济的品牌建设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品牌,如嵊州领带、大唐袜业、宁波服装等。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大小,反映的是块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企业品牌,如嵊州领带中的巴贝,大唐袜业中的丹吉娅,宁波服装中的雅戈尔、杉杉等。企业品牌是区域品牌的支柱。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支撑的区域品牌,必然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支撑的区域品牌,必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三是“统一品牌”。“统一品牌”是块状经济中中小企业使用的共同商标。如意大利费留利椅业产业集群由800多家小企业组成,各个独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的品牌。从浙江块状经济品牌建设现状看,目前各地主要关注的还是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刚刚破题,“统一品牌”建设尚未起步。“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争取到2010年,形成20个左右由1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支撑,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同时积极探索“统一品牌”建设,争取到2010年有3―5个“统一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

3.加快向高端市场拓展,努力占据市场竞争制高点,以国际化带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向高端市场拓展是提高块状经济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市场看,高端市场不超过市场总量的20%;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看,与国内高端市场同等质量产品的市场比重超过80%。因此,推动块状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必须在努力开拓国内高端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一是要继续鼓励块状经济内的企业为国际知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OEM),全面掌握高端市场产品的制造加工技术和工艺,在此基础上积极向自主设计和加工形式拓展(ODM),努力掌握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最终实现自主品牌生产(OBM)和出口。二是积极引进国外大企业在块状经济建立高端制造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通过合资等产权形式和联盟等非产权形式广泛开展合作,通过跨国公司、国际采购商的营销网络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三是积极鼓励块状经济中的企业和专业市场走出去,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设立营销机构或营销网络,带动产品走出去。力争到2010年,全省出口总额10亿美元以上、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比重达到50%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0个左右。

4.加快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努力占据组织创新制高点,以范围经济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顺应块状经济跨行业跨区域融合趋势,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形成一批超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是充分发挥范围经济效应,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共生环境共享,进而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生产综合体系。二是要构筑跨区域的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县域内的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面,鼓励县域之间的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鼓励设立跨区域的教育培训、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等机构及行业协会,鼓励相关县(市、区)统一有关政策,形成同质的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三是要构筑跨区域的竞合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大区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拓展新市场、联合建立生产供应链,形成公平竞争、互动合作的良好格局,从而获取更大的集体效率。有关县市要联手打造企业信用体系,为构筑跨区域的竞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构筑大区域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联合打造市域品牌,如宁波服装、温州皮鞋;鼓励相关县市联合打造跨区域品牌,如萧山、绍兴可联合打造萧绍纺织,温州、台州有关县市可联合打造温台汽摩配;鼓励相关县市联手将现有的区域品牌打造为大区域品牌,如永康、武义、缙云可联合打造永康五金。争取到2010年全省形成10个左右产值上1000亿元的超大规模产业集群。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2篇

各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一些不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或者对其进行相似指标代换。具体操作如下:反映经济结构的指标中,外贸依存度用货物进出口总额/GDP计算得出;外资依存度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GDP计算得出反映劳动效率的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用GDP/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反映资本效率的指标中,外资利用效率用外资企业上交税额、外资企业成本利润率以及外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代替。反映管理效率的指标中,流动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代替,总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与平均总资产之比代替,库存率用产品销售率代替。反映技术效率的指标中,全要素生产率根据模型Y = AL"扩求得,全要素生产率A= YlL"KR,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人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之比代替。反映资源效率的指标中,土地效率用单位GDP建设用地以及农作物复种指数代替。反映环境效率的指标中,废气排放达标率用二氧化硫去除率代替,废水排放达标率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代替,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代替。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新中国历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指标数据来自环境统计年鉴,管理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技术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二)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基于上述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和测度方法,利用1985-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统计测算。由表2可知,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为0.419,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由0.210提高到0.677,即经济运行由中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中高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

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985-199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2-.4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低效率状态;2000-200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4-0.6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一般效率状态;2010-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6-0.8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高效率状态。

1.全国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264,表明我国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产效率从0.093提升到0.572,即从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一般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1985-2007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一直在0.4以下,表明在此期间,生产效率提升比较缓慢,一直处于低效率和中低效率状态之间;2008-2013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在0.4一0.6之间,说明生产效率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在2008年之前,除经济规模、管理效率评价指数达到一般效率状态之外,其他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在2008年之后,经济规模、劳动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增加较快〕

从生产效率的七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336 ,0.218 , 0.329 , 0.087 , 0.180 , 0.334 , 0.170,表明我国劳动效率、资本效率、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状态,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管理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2所示。其中,经济规模评价指数从0.024提升到0.914,由低效率状态上升到高效率状态;经济结构评价指数由0.071提升到0.288,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经济活力评价指数由0.309提升到0.315,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劳动效率评价指数从0.005提升到0.321,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资本效率评价指数从0.135提升到0.213,即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管理效率评价指数从0.308提升到0.424,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技术效率评价指数从0.155提升到0.271,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总体而言,1985-2013年,我国经济规模在持续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在逐渐提高。

2.全国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604,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351提高到0.803,即生态效率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1985年处于中低效率状态;1986-1998年为一般效率状态;1999-2012年为中高效率状态;2013年为高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自1985年以来,环境效率提升较快。

从生态效率的两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资源效率评价指数、环境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578和0.610,分别处于一般效率状态和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资源效率评价指数从0.473提升到0.610,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环境效率评价指数从0.326提升到0.842,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3所示〕

(三)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及比较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480 ,0.403和0.372,表明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经济效率总体处于一般效率状态,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64提升到0.750;中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02上升到0.681 ;西部地区从0.198上升到0.648,经济运行均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1.三大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284 , 0.258和0.256,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略高于中部、西部地区。1985-2013年,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依次从0.105 , 0.098 , 0.088提升到0.584 ,0.596 ,0.590,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与全国生产效率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生产效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七个二级指标看,对于经济规模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69 ,0.319和0.306,表明三大地区经济规模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经济结构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95 ,0.181和0.159,表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对于经济活力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32 ,0.329和0.325,三大地区相差较小,经济活力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

对于劳动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130 , 0.081和0.044,三大地区劳动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资本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04 ,0.172和0.157,表明东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管理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73 ,0.329和0.291,表明三大地区管理效率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技术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20 ,0.143和0.137,表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

2.三大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672 , 0.583和0.549,表明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生态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420提升到0.912,生态效率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中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30提升到0.788;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68上升到0.737,中部、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均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3篇

一、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介绍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第三,效益方面,从三大收入分析经济效益。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4篇

关键词:楼宇经济;现状;模式;海宁市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7-04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楼宇经济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并逐渐升温,反映了现代城区经济发展理念,被认为是现代都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种经济形态。尽管楼宇经济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拓展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优化了产业、空间布局,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并已逐渐成长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

楼宇经济的实践在国内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都市为发端,随着国内其他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及城市集约型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楼宇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从大都市核心地区向大都市地区和中小城市扩展的态势。然而在中小城市发展楼宇经济,不仅在选择发展空间上限制因素颇多,而且相对大城市而言先天条件不足。因此,本文在借鉴大城市楼宇经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于海宁这样一个中小城市的发展实际,通过实地调研掌握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资料,分析目前海宁楼宇经济现状特征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海宁市楼宇经济重点发展的空间模式,试图为促进海宁市的楼宇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建议。

一、楼宇经济及其内涵

楼宇经济是学术概念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其基本定义为:在城市中心区块(此处所指城市中心区块,不完全是空间的中心性,更加强调地块发展条件的中心性。即基础设施完善,人气、财气相对集中,从产业基础到外部景观都比较现代化的区段),以商务楼宇为载体,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发展现代型城区经济[2]。其在本质上不仅包括了空间的载体,更反映了楼宇背后的产业结构特性。楼宇经济的发展与城区经济实力紧密相关。只有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基础上,楼宇经济才具备了发展的土壤和扩展的空间。楼宇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产业经济载体,也是其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海宁市楼宇经济现状特征与问题

海宁地处全国城镇和经济最为密集和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十一五”长三角区域规划中确定的沿沪杭城镇发展带、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带和环太湖城镇发展带“三带交叠”之处,并且在上海都市圈辐射的核心范围内,是浙江省极具县域经济特色的中小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区域人文历史积淀及当前城市三产发展、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使得海宁市具备了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需求及必要条件。

近年来,新建商务楼宇无论从单体规模还是总量上都呈现快速扩张态势。通过笔者现状调研统计,目前海宁市中心城区已建和在建商务楼宇共13座,总建筑面积达36.73万平米(如下页表1)。

1.主要类型

一般而言,商务楼宇可以分为纯商务写字楼、商务居住混合型楼宇、商业办公混合型楼宇和酒店式写字楼四种类型。笔者调查发现,海宁中心城区已建成的7座商务楼宇中,纯商务写字楼和商业办公混合型各有3座,另有1座为商务居住混合型。在建的6座楼宇以纯商务写字楼为主,包括1座商务居住混合楼宇。目前,海宁市还没有能够提供酒店式服务的高档、多功能的商务办公楼宇。

2.空间分布

海宁市商务楼宇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城南、城北新老两大片区(图1)。其中,老城区以商业中心工人路与交通便捷、最早出现商务楼宇的西山路沿线为主,集中分布了已建成的5座商务办公楼宇。在城市跨洛塘河向南拓展的新城区内,集中了绝大部分新近规划建设的商务楼宇。与老城区的沿街带状分布不同,新城区的商务楼宇在规划导引下,呈现块状分布特征。此外,在城市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与南部马桥经编产业园区内也分布有个别商务楼宇。

海宁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分布随城市建设空间的扩展而呈现由北向南转移扩张的态势,总体上较为分散,有限的商务空间未能进行有效整合。

3.使用状况

海宁市中心区现有商务楼宇实际利用率较高,空置比重很低,这和部分大城市商务办公楼宇高空置状况对比强烈。对海宁市现状商务楼宇的实地踏勘表明,海宁商务楼宇平均入驻率大多达到90%以上,平均空置率仅为10%左右。

目前,海宁市商务楼宇使用主体包括海宁市域中小企业办事处、营销机构,外地公司驻海宁办事机构以及广告设计、软件、信息咨询、法律、中介事务、物流、贸易等各类生产业企业。不同的商务楼宇,使用主体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海宁成立最早、知名度较高的龙翔商务中心,入住主体主要是海宁市中小企业,占楼宇承租企业总数的近50%,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广告、咨询、法律、票务、物流机构共占20%左右,此外,还有部分港台和外地企业驻海宁办事机构。而在东方商厦,楼宇使用主体则设计创意与电脑软件企业为主体,同时集聚了较多外地企业办事机构,两者分别占承租企业总数的26%和18%。

海宁商务楼宇使用状况表明:一方面海宁民营经济发达,工业企业数量多,经济发展对商务空间需求比较旺盛,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现有商务楼宇供给量总体偏少,商务办公场所可选择余地较小。

三、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模式

在对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特征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海宁市区位条件、自身的产业特色和经济基础,城市三产及产业转型的需要,提出了未来海宁市楼宇经济重点发展模式:

1.商务中心

结合海宁市工业经济发达,本土企业发展迅猛,大型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不断涌现的趋势,重点打造为本土企业发展升级服务的商务业平台,引导大型企业总部集聚。

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大型企业总部为核心,发展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中介服务、物流服务、广告策划等在内的商务服务体系,建构方便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

海宁CBD将既是为本地企业服务的商务业平台,也是海宁市商务业功能最为集中和完善的商务活动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城市新商业中心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商务商业中心。

2.特色商务业基地

结合海宁市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皮革、轻纺、经编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和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性研发、会展、信息、创意和总部基地。

即将动工建设的海宁皮革城三期工程依托皮革城既有的优势,按照现代总部商务花园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建成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集展示、交易、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皮革行业总部商务基地。

马桥经编园区在经编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的基础上,打造经编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基地,依托生产基地拓展经编市场,培育经编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许村家纺业基地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家纺市场功能、品质的基础上,以提升家纺产业品牌创新、价值创造能力为目标,结合生产基地的升级改造,培育集会展、交易、研发、创意、营销、结算、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家纺业总部商务基地。

3.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结合海宁市域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依托海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中小企业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在现有中小企业不断向园区集聚的基础上,完善园区的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功能配套,重点增强园区的研发创新、教育培训、孵化支持能力,形成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和总部职能基地。

4.都市产业园

都市产业是指位于都市市区范围内,占地少、规模小、污染小、能耗低、低物耗、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都市产业园既可以采取开发新建,也可以通过对旧工业区的更新置换。

海宁都市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选择与皮革、经编、家纺等主导产关联度高,具有重要支撑的专业化配套及服务性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形成广泛有序的大中小企业多层分包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2)依托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和区位优势,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新产业。(3)鼓励发展直接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的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服装、个人设计、居室装饰、家居产品等集制造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

5.大都市扩展商务区

凭借海宁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特色以及现状发展成熟的专业市场等条件,考虑接轨上海、杭州大都市商务业空间扩散,为打造“杭州―海宁”市郊商务区(SBD:Suburban Business District)[3]、“长三角―海宁”休闲商务区(LBD:Leisure Business District)[4]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结语

楼宇经济作为一种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以其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现代服务业内涵,在长三角一级城市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已经开始向海宁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扩散。海宁市优越的区位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为其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支持,而目前城市自身三产发展的巨大潜力、城市所面临的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则为其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必要性。

海宁市应根据自身城市实际情况,认清自身的利弊条件,抓住自身的特色,采取扬长避短和错位发展战略,楼宇经济定位为强化特色的专业性行业总部(Special Headquarters),立足本地的中小企业商务平台(Small Headquarters),接轨沪杭的大都市郊外商务基地(Suburb CBD)。

对于海宁这样一个极具县域经济特色的中小城市发展楼宇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于发展中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楼宇经济的效益,才能增强自身城市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梁,卫国昌.楼宇经济:上海经济增长的新亮点[J].上海房产,2006,(9):7-9.

[2]刘黎,徐逸伦,张敏.中小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8):83-89.

[3]王绍凯.郊外商业商务中心(SBD)的发展[J].上海房地,2006,(1):35-37.

[4]方田红.上海城市休闲商业区(LBD)空间布局分析[J].江南论坛,2006,(5):20-22.

Research on the Modes of Buliding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aining

LIU Xue1,ZANG Min2,YAO Lei1

(1.Nantong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Nantong 226019,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Nanjing 210093,China)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5篇

投入产出系数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工具。投入产出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各种诱发系数。(1)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记为aij(i,j=1,2,…,n),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是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产品部门(或产业)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模型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aij<1之间,aij越大,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aij越小,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aij=0则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2)直接分配系数直接分配系数是从产出角度分析产业之间直接技术经济联系的指标,是指某产品(或产业)部门分配给某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价值占金融业产品总产出的比例。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该产品(或产业)部门对其它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大,其它产业对金融业的需求就越大。支付数据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交易体现,以其服务和产品为纽带与其它产业发生经济联系。利用消耗系数列分析上海市支付数据的后向关联效应,也称为需求拉动效应;用分配系数行分析前向关联效应,也称为供给推动效应,从而得出上海市支付数据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

二、支付业务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分析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达172万亿元,其中非现金支付业务为617亿元,占比0.0004%,2013年金融业总资产为150万亿元,非现金支付业务为550亿元,占比0.00038%,2012年金融业总资产为136万亿元,非现金支付业务为480亿元,占比0.00035%,可发现金融业总资产额同支付业务额大致成线性分布,其中支付业务大概占比万分之0.4左右。选取上海市2005年、2007年和2012年42部门支付产出表,以金融业资产总额的万分之0.4表示支付数据量,分析支付数据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间的关联关系。

(一)支付数据与其后向关联产业的关联分析支付数据的后向关联效应,即需求拉动效应,是指支付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其它产业提供的生产要素、产品或服务,体现了支付数据对其它产业的依赖程度,通常用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中支付业务对其它产业的消耗系数列与该列合计值的比值,得出支付数据直接消耗系数结构比例,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将直接消耗系数结构比例进行累加,按照一个经验数字(取0.8),则认为后面的产业与支付数据关联作用不明显。分别对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支付业务与大部分产业的直接关联效应较高。2002年,与支付业务有直接后向关联关系的产业共有33个,后向关联密切的产业有9个,这些产业在支付业务直接消耗总量中的总消耗比例达61%。2007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中,与支付业务有直接后向关联关系的产业有35个,后向关联密切的产业有10个,这些产业在支付业务直接消耗总量中的总消耗比例达69%。2012年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中,与支付业务直接后向关联的产业共有35个,而后向关联密切的产业只有7个,这些产业在支付业务直接消耗总量中的总消耗比例达79%。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支付业务对后向关联密切的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这些产业的直接需求拉动效应相对较大。

(二)支付数据与各产业的前向关联分析前向关联效应,也称为供给推动效应,是指某产业的发展对直接或间接消耗其产品或服务的下游产业的影响。选取直接分配系数分析支付业务的前向关联效应,分配系数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效应越大。对我国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进行直接分配系数的计算,选取与支付业务直接前向关联密切的产业方法与选择后向关联密切产业相同。2002年42个部门中与支付业务密切关联的产业有15个,其直接分配系数结构比例累加达70%,其中支付数据对商业、金融业、IT产业、房地产业等产业的供给较多。对2007年42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表进行分析,支付业务密切关联的产业有11个,占支付业务直接分配的74%。对上海市2012年42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表进行分析,42个产业均与支付业务有直接前向关联关系,其中与金融业密切关联的产业有11个,占支付业务直接分配的74%。总体上看,支付业务对这些产业的供给推动作用较强。

三、支付数据与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选取上海市统计年鉴、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数据,对大额支付数据、小额支付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步骤如下:(1)对区域经济运行监控体系及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缩减变量;(2)对区域经济运行数据和支付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是否为平稳序列;(3)对区域经济运行数据和支付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判断其相关性。

(一)区域经济运行监测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经济运行监测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得出2个主成分,如下表所示。2个主向量可分别总结归纳为投资和消费。

(二)经济运行数据与支付数据的协整分析1.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的是ADF(AugmentedDickeyFuller)单位根平稳性检验,检验的原假设为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ADF平稳性检验是基于模型。式中,k为最优滞后期。“若检验值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即时间序列为平稳的,否则不拒绝原假设,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采用Eview6.0对2010—2013年区域经济运行数据FACT和大额支付数据zfsj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分析数据的平稳性。发现原始数据经过1阶差分后,不含有单位根,即FACT和zfsj都是一阶单整的,可进行协整分析。2.协整检验通过区域经济运行指标和大额支付数据序列平稳性检验表明二者同为一阶单整,符合协整分析的前提,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显示,ut是I(0),即ut是平稳的,因此,接受zfsj与FACT是协整的假设。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区域运行指标和大额支付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政策建议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6篇

摘要: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区域之一,浙江省慈溪市以块状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先机。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慈溪块状经济遇到了重大挑战。因此,在把握慈溪块状经济发展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揭示了慈溪块状经济的特征以及新形势下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有重点地提出了优化升级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慈溪;块状经济;现状;优化对策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隶属浙江宁波,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的一个新型工业化城市。慈溪是市场化改革相对较早的区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慈溪以块状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全国1/8 000的土地,创造了1/600的财政收入,1/500的生产总值,1/400的进出口总额,在2008年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7,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并列)第3位。伴随着2007—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加剧以及世界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深,慈溪工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块状经济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一、发展现状与特征 块状经济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相对集中、专业化极强,同时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到2008年底,慈溪各镇(街道)共形成3亿元以上规模的块状经济3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近70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量40%,实现就业28万人,约占全市工业就业人数的44%,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乃至“一镇多品”的格局,块状经济成为慈溪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正因为典型的块状经济特色,慈溪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微小型轴承生产基地、塑壳打火机生产基地、欧式插座生产基地、再生涤纶短纤生产基地和毛绒生产基地,最近又被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电基地”称号。 慈溪块状经济萌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规模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规模快速扩张,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一是靠慈溪企业家的创业创新,二是靠开明开放的地方政府。如今形成了以下鲜明特征: (一)以传统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慈溪紧紧抓住了“短缺经济”的机遇,虽然硬要素相对宽裕,但办企业的经验、知识等软要素相对缺乏,只能在传统产业上获得长足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优势。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慈溪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新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但新兴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都未能形成块状经济的规模。 (二)以个私经济为主 80年代中后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权不清晰的体制缺陷逐渐暴露。政府及时提出了“四轮驱动”的发展路子,大力推动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同时,积极鼓励个私企业发展,并按照“先开放、后疏导;先发展、后规范;先繁荣、后管理”的方针,个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并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在慈溪的块状经济当中,没有一家是国有(控股)企业,真正的三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 (三)以中小企业为主 慈溪块状经济当中一家企业往往只做某个产品的一道环节,与周边企业配套,专业化的分工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慈溪的第一代企业家多是农民出身,经验管理使企业家难以驾驭大企业大集团的经营与运作;块状经济内部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市场中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龙头的诞生。慈溪块状经济体中包含了上万家工业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3以上,但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产业组织扁平化特征十分明显。 (四)以外向经济为主 90年代中后期,政府基于国内“卖方经济”向“买方经济”转变的形式判断,积极推进“外贸带动”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国际产业垂直分工体系,并迅速形成了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步入外向拉动的增长阶段。据统计,慈溪块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70%,全年的出口总额相当于中国西北四省的总量,并形成了以欧美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连续多年拉动慈溪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五)产业关联度较高 与自上而下形成的块状经济不同,慈溪的块状经济是基于市场机制发展和壮大的,因此块状经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模具、塑料加工、有色金属等产业基本是为家电产业配套的,化纤、轻纺、毛绒、服装服饰等基本形成上下游关系,以轴承核心的产业链条也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横向或纵向联系。慈溪块状经济之间(包括内部)形成了一个基于专业化 分工合作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其他地区难以模仿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二、存在问题与制约 慈溪块状经济使得慈溪工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慈溪块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慈溪块状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暴露。 (一)产品附加值低 慈溪块状经济虽然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但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设计、研发和营销、品牌环节相对缺失。块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尽管有的产业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并且缺少强势品牌的支撑。据统计,慈溪块状经济整体百元销售利润不到3元,基本上是在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二)经营管理粗放 慈溪块状经济内部的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决策权的落实到位为慈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文化素质较低,经验管理占据主导地位,一些企业管理者开拓创新动力不足,容易满足现状,风险意识差,决策水平低,重权术应用轻制度建设,企业小的时候尚能应付,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难以驾驭,不太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新需要。 (三)产业组织松散 慈溪块状经济之间联系密切,但产业组织结构松散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微观机制上的优势。块状经济内部企业各自为战,竞相压价、假冒伪劣、互相拆台、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种种问题亟须规范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不甚规范以及“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地域文化又造成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的困难,行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四)空间布局混乱 全市缺乏统一的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各镇以自身利益为导向追求“小而全”的发展模式,相互之间在产业布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协调,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与相对之后并存,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产业集群潜在的竞争优势发挥。各级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园区建设数量轻园区建设质量、重硬设施建设轻软环境建设、重投入产出轻生态环境保护现象等。 三、优化对策与建议 面临新的形势,慈溪块状经济应扬长补短,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构筑新时期的新优势,实现慈溪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大力培育行业龙头 龙头企业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的主导力量。结合慈溪实际,综合考虑规模、效益、市场前景、社会责任等方面,制定行业龙头企业标准,对入围企业进行动态调整和重点扶持,专门出台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与财政扶持政策,并优先考虑龙头企业的要素保障,推动“丛林经济”向“大榕树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标准,选择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快的“成长型”企业50家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苗子型”企业50家加以重点培育,不断充实大企业大集团的后备军力量。 (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做强做大基础在于企业制度创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其根本。一是引导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重点是引导企业建立开放式的股权结构,通过股权扩散来淡化家族经营的色彩。二是引导企业治理制度创新,引导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董事会,提高决策质量,鼓励企业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大力宣传和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充分调动外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三)加快联合兼并重组 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横向或纵向的方式,兼并、收购重组行业内中小企业,给予土地、税收、固定资产处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培育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充分发挥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和技术领先企业等骨干龙头企业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发展外包、协作、配套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项目合作和兼并重组实现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 (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单个企业难以筹建和运作,但对块状经济的提升至关重要。在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促进创业创新的服务平台体系。要以产业集聚为平台,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切入点,加快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 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变。推动块状经济建设,解决科技人员从事高新技术的创业空间问题,吸引一批科技成果在慈溪进行孵化。围绕重点产业,积极构建产品检测展示平台、培训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等。 (五)创建强势区域品牌 在政府的引导下,探索实行块状经济区域品牌共建共享机制。注重区域品牌的培育与保护,完善区域品牌使用规则,加大对区域品牌的维护和宣传。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品牌经营力度,积极探索品牌经营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存量资源,加快做强做大步伐,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地区知名度。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三方资源,围绕龙头企业品牌推进块状经济的区域性品牌建设,形成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郇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策略选择[J].宁波经济,2003,(3). 杨丹萍.宁波块状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J].商业时代(理论),2005,(15).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2006,(12). 谢芳.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看政府作为[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2). 黄彩花.提升区域块状经济的四条路径[J].浙江经济,2008,(2). 汤黎路,周必健.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J].政策瞭望,2008,(10).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7篇

关键词:动态投入产出分析a业结构快车道模型

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独有的应用领域是进行高速均衡增长轨道的计算。高速均衡增长模型是刻画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均衡模型,它一方面要以确定时期的经济均衡状态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兼顾不同时期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高速增长轨道的计算依据是快车道定理。

一、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一)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理论基础

列昂惕夫提出的静态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线性多部门模型,可看作是线性静态和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德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最早确立了冯・诺依曼模型,并给出线性动态均衡模型平稳增长解。美国经济学家陶夫曼、萨缪尔森、索洛在合著的《线性计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中,提出快车道定理与经济有效增长问题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在研究中发现,就长期规划而言,无论经济系统的初始状态(生产水平和结构)如何,也不管其最终状态如何,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总是趋近于冯・诺依曼射线。例如从某地乘车去往目的地,因两地距离很远,有必要出发时先绕行到高速公路上,然后大部分时间沿高速公路行驶,接近终点时,再离开高速公路转向目的地,故形象的称之为快车道定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往往不是保持基期各部门比例关系向前发展,而是大多时间在另一条高速轨道上运行,这条轨道就是冯・诺依曼射线,又称高速均衡增长路线。而无论最终点位置如何,最优增长路线总是趋近高速均衡增长路线的性质被称为高速增长定理,即快车道定理。该贡献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冯・诺依曼革命,冯・诺依曼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多部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

快车道模型是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表现,可以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结合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

根据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均衡状态下,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需求、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之和。

1α为矩阵H的特征值,属于矩阵H特征值1α的特征向量就是所求经济增长快车道。下面分析证明矩阵H的特征值1α的性质。

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平衡增长解的证明分为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的证明。存在性可通过Frobenius定理完成。Frobenius定理说明非负定矩阵一定存在半正的特征向量(其每个分量都大于或者等于零),并对应一个非负的实根,使得它的模至少不比其他特征根的模小。而这个最大的特征根被称为Frobenius根。该定理在求解经济系统平稳增长解时有重要应用。

在H=(I-A-T)-1B中,不难验证其逆阵为非负定矩阵,根据Frobenius定理,总能找到一个Frobenius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而这个特征向量就是均衡产出向量。其经济意义是该模型总有解,而且最优均衡增长路径唯一。曾力生在《非负矩阵新的谱理论及其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应用》许宪春,刘起运中国投入产出分析应用论文精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中对其有深入的讨论。唯一性问题就是讨论H=(I-A-T)-1B所决定的n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中有几个有经济意义的问题。利用Jordan分解定理证明可简约性,由此可以证明Frobenius根的唯一性。投入产出矩阵H-1是一个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反映了各个产品部门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那么有定理可以保证当经济系统中各部门联系比较紧密时,平衡增长解是唯一的。而且,经济现实问题的均衡解或者最优解都是唯一的,这就是Frobenius根。稳定性由系数矩阵的稳定性来保证的。本文只根据已有结论来说明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快车道模型的解的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而没有详细证明,是因为该证明所涉及的相关数学分析技术己超出本文的研究范畴。

根据Frobenius定理,计算快车道模型的平衡增长解,可以先计算H=(I-A-T)-1B的所有特征值,找出Frobenius根,然后求出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一般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包来求解,投入产出模型中矩阵可在SPSS、MATLAB和EXCEL中计算。

二、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快车道分析

(一)2012年平衡增长解和快车道计算

利用快车道模型对江苏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江苏2012年投入产出表。首先把江苏2012年42个产业部门(42×42)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三次产业(3×3)的投入产出表,结果见表1。

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不形成固定资产,因此在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中,b1j,b3j(j=1,2,3)都为0。

由于各产业固定资产占用情况无法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出,因此只能采取间接方法估算得到。从江苏统计年鉴中能够查询到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根据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为20年进行估算,最终可以估算得到2012年江苏固定资产总值为142402.9亿元。

在测算固定资产总值基础上,根据江苏2012年三次产业固定资本投资比例关系,估算出2012年江苏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921.774694.766786.5)T,则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为:

从快车道计算结果的纵向比较来看,第一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比先降后升趋势。可见,从江苏经济结构的技术特性(即投入产出特性)来看,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并且其地位仍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第一产业占比最小,并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与第二产业差距仍然较大,但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处于转折期,从下降转入上升期。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来看,“三二一”型是总体趋势,但江苏目前的投入产出特征仍表现出第二产业的强势特性,无论从直接消耗系数或是投资、劳动力等要素结构状况,都能反映出第二产业的强势特性。当然,用总产出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与用GDP计算的结构状况有很大差距,但投入产出情况恰恰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结构状况,即三次产业演变的内在机理问题。在投资、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均占优势、大部分产业部门占主导的情况下,第二产业不可能被第三产业取代。也就是,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了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局面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当然从增加值角度,第三产业具有超过第二产业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业从幼稚期到成长期、成熟期,最终到衰退期,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一致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加速增长、平稳增长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过程。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很多产业部门是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强,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大。总之,当前仍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经济时期,经济发展仍需要第二产业为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的。但随着投入产出状况的改变,整个投入产出和要素投入等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三产业才能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从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到第三产业为主导仍需要一定时期。尽管从增加值角度实现了向“三二一”型的转换,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仍未实现根本性转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二产业在几十年中积累的各种优势不可能短时间内转向第三产业。

做快车道模型计算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对现实产业结构状况与理想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各种投入和产出是否达到合理配置。当下,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供给与需求之前的合理匹配,从而避免结构性失衡造成的资源浪费。经济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各个产业达到一般均衡状态。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状态,在这个状态上,能够使各种资源要素达到最优化配置。在这个知识背景下,看3个年份快车道与当年值的比较,2002年第一产业快车道与当年值相差幅度较小,第二产业快车道高于当年值,第三产业快车道低于当年值,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没有达到各种资源投入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而第三产业产出水平却超出了需求水平。一个产业部门过渡投入必然会挤压其他产业部门,从而降低全社会的整体产出水平。2002年的情况表明第二产业产出相对不足,第三产业相对过剩,因此根据快车道进行调整,要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其内部机理正是如前所述,由投入产出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的。2007年,第一产业产出水平需要强化,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需要下调,以保持部门间的平衡,实现产业间的一般均衡。2012年,第一产业基本可以维持现状,第二产业需要提升,第三产业需要下调。而且,与2002年和2007年相比,2012年三次产业失衡的幅度加大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车道与当年值的差距在3个百分点作用。当然,快车道模式的计算结果不是静态的规律,也要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因为经济的投入产出技术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相关技术参数就会发生改变,也最终影响快车道计算结果发生改变。但是快车道一定是某一状态下的最优轨道。实际值与快车道的偏差能蚍从尘济状态与一般均衡状态的偏离,也就预示着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及时根据快车道做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Ronald E.Miller,Peter D.Blair.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M].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3]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4]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5]许宪春,刘起运.中国投入产出分析应用论文精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6]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7]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08(12).

[8]李春顶,赵美英,彭冠军.美国三大需求结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导刊,2014(8).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8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年度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娱乐业人数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总从业人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所占百分比49%48%45%51%79%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职称?2686328254288283141533001中级职称?83499842738452689407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比例?1.9%1.7%1.7%1.4%1.7%中级比例?5.9%5%5.1%3.9%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国有经济75%71%59%63%34%56%集体经济13%9%6%7%3%3%其它经济12%20%35%30%63%41%

表5: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其它部门72%54%55%24%42%54%文化部门28%46%45%76%58%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年、2006年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197,389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743085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75.14%。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208653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269521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66.40%。可见在整个文化产业的从业大军中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何群(2006-07-21).该如何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中国文化报.[HeQun(2006-07-21).Howtotrainthecultureindustrytalents.ChinaCultureDaily.]

[2]黎宏河(2006-06-2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日报.[LiHonghe(2006-06-21).China’scultureindustrybeguntotakeshape.EconomicDailyNews.]

[3]苗素贞(2005-09-0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现象日益突出.社会科学报.[MiaoSuzhen(2005-09-01).Thescarcityofcultureindustrytalentsbecomingincreasinglyprominent.SocialSciencesWeekly.]

[4]覃萍(2006).突破人才瓶颈: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经济与社会发展,(10),102页.[QinPing(2006).Thekeyofdevelopmentofwesternnationalcultureindustryistobreakthroughtheboleneckofculturetalents.EconomicsandSocialDevelopment,volume10,p102.]

[5]秦岭(2006-11-08).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创意产业人才供应告急.中华建筑报.[QinLing(2006-11-08).Creativeindustrytalentsranoutofsupplieswiththeprotuberanceoftheindustry.ChinaConstructionNews.]

[6]王国荣(2005).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343页.[WangGuorong(2005).InformationandCultureIndustry.Shanghai:byShanghaiCulturePress,p343.]

[7]邹建军(2002).人才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论入世后广东省的文化人才发展战略.图书馆论坛,(2),21页.[ZouJianjun(2002).Review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culturetalentofGuangdongprovinceafterChina’senteringWTO.LibraryForum,volume2,p21.]

[8]欧阳友权(2004-06-25).文化产业发展待破人才瓶颈.中国文化报.[OuyangYouquan(2004-06-25).Thedevelopmentofcultureindustrywaitingforbreakingthroughtheboleneckofculturetalents.ChinaCultureDaily.]

[9]张友臣(2006).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东岳论丛,(2),71-72页.[ZhangYouchen(2006).TheworriesonthetalentstrainingofChina’scultureindustry.DongyueTribune,volume2,p71-72.]

[10]赵达(2006-11-15).动漫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光明日报.[ZhaoDa(2006-11-15).Scarcityofanimationtalentsconstraints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ies.GuangmingDaily.]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第9篇

关键词: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问题

一、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现状

塔吉克斯坦独立前夕就已经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不发达的地区。独立以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内部贸易网络中断以及苏联时期大额转移支付停止供给。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急剧下降,以及随后长达五年(1992-1997)的内战更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损失总计超过70亿美元。塔吉克斯坦GDP增速急速下滑、通货膨胀率急遽恶化,以致1996年实际GDP产值不到1989年的40%。

内战结束后,塔吉克斯坦政府集中精力一道与国际社会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2000年10月成功发行国家新币索莫尼,初步建立国家财政和金融系统,开始逐步完善税收、海关政策。自2000年以后,塔国经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2000年-2008年期间塔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高达8.9%。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下降为3.8%。2010年受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回暖,以及俄罗斯经济开始呈恢复性增长等影响,2010年塔吉克斯坦经济增长上升到6.5%。2011年-2014年塔吉克斯坦经济继续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2%。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

尽管2015年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像国际棉花和铝产品价格下跌、俄罗斯经济下滑等不利影响,塔吉克斯坦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484.016亿索莫尼(约合78.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0%,经济增速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经济下行速度有所加大,其中工业增长11.2%,农业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零售贸易总额增长5.5%。外贸总额为43.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消费价格指数为5.1%,失业率为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 662.73索莫尼(925.9美元)。根据塔吉克斯坦统计署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6.5%,比去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与前一个季度经济增速持平。根据联合国《2016世界经济状况与前景》预计,2016年塔吉克斯坦经济增长率为5.0%。

二、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自1997年内战结束以后,塔吉克斯坦政府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经济进入稳定、快速发展。特别在2000年-2014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9%。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塔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一方面,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比重不断上升。由1991年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26.45%增加到2015年的53.5%,成为塔国第一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来源于该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下降趋势。

其中第一产业发展比较平稳,从2000年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42%下降到2015年的21.9%。而第二产业总体发展处于萎缩状态,工业发展至今未回到独立前水平。从1993年增加值所占GDP比重46.53%下降到2015年的24.6%。根据库兹涅茨针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研究得出的结论,农业部门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处于上升阶段。并且工业化初中期,工业部门产值比重大于其他部门。到了工业化后期,农业部门产值比重继续下降(10%以下),工业部门产值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部门比值比重增长较快,并超过工业部门。塔吉克斯坦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符合工业化进程初步阶段,但所占比例过大(21.9%)。而工业产值比重近些年来非但不增加,反而下降,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较弱。服务业产值受居民收入购买力增强影响,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但服务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根据塔吉克斯坦国家银行统计,2015年上半年塔吉克斯坦接收侨汇数额比上年同期减少32%(仅为12亿美元)。、居民接收侨汇的减少对国内需求a生负面影响,进而使服务业发展处于下滑状态。由于侨汇减少抑制国内需求,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比值较上年相比下降5.3%。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农业灌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老化

灌溉用水对塔吉克斯坦农业非常重要。约70%的可耕地面积需要灌溉,其中60%的可灌溉面积依赖天然用水(重力灌溉系统),剩余40%依赖人工灌溉(泵灌溉)。塔吉克斯坦目前调配农业用水的灌溉系统运行比较低效,大多数灌溉基础设施处于老化状态。据统计,目前灌溉系统能正常有效运行只能达到55%,将近70%的竖井排水不能使用。超过50%的自然灌溉用水系统和65%的泵站处于老化状况。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塔吉克斯坦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尤其对于农业部门的发展。但一方面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采伐森林,逐渐老化、落后的灌溉系统以及不可持续的土地耕作方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用水引发水污染,进而引起自然环境退化。据塔吉克斯坦农业部门统计,过去十五年间该国97%可耕种土地土质在下降,而且可耕地面积总体上处于下降状况,由2004年90.56万公顷下降到2014年的82.84万公顷。

3.农村信贷体系薄弱

尽管总体上近十五年来,塔吉克斯坦农业部门发展势头良好,特别农业产出方面已恢复到独立前水平,然而塔吉克斯坦农业信贷方面发展仍然十分薄弱。2015年银行面向农业的贷款总额约占当年银行贷款全额的11%。低于同期工业、建筑行业、外贸行业。虽然银行在农业部门提供数额庞大的贷款支持,尤其是棉花生产部门。但主要是放贷给大型国有农场和集体农场,私有农场获得贷款的门槛过高,并且其他农作物获得贷款额度有限。在最新的2016年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塔吉克斯坦在居民或公司法人获得信用贷款方面排名比较靠后。在189个国家当中排名第109位。

(二)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1.工I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低,拉动经济作用弱

总体而言塔吉克斯坦独立至今,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独立前水平。2014年工业生产状况指数为98.5(以1990年=100为基准),2015年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4.6%,远低于1985年产值比例(42.26%),其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的6.9%(2014)。一方面,工业结构不尽合理。采掘业和能源工业所占比例大,其本身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2014年分别仅占总就业人数的0.5%、0.9%)。而能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轻工业发展比重过低,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2.5%。另一方面,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其相应工业产品附加值低,商品竞争力弱。2014年生产的工业制品主要是水泥(115万吨)、建筑用砖(0.925亿匹)、棉纤维(10.52万吨)棉布(0.182亿平方)、植物油(1.3万吨)等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工业发展环境极为有限

从地理位置而言,塔吉克斯坦是个山地国家,93%的领土被高山环绕,且约50%的面积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地理构造很大程度上阻碍各行政区域相互之间经济联系往来而使各行政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因而国内市场成碎片化状态。加之,本国贫困率高,居民消费水平低,国内市场狭小。工业生产领域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塔吉克斯坦是一个离最近出海港3 000公里的内陆国家,距世界市场较远。出境商品往往需过境他国,导致商品运输成本过高。另外,本国经营环境欠佳。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力始终得不到有效供给。以致私人投资和外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较低(仅占5%左右))且绝大部分外来投资流人能源矿产领域。

(三)服务业存在问题

1.服务部门发展基础薄弱

塔吉克斯坦服务部门产值比重超过50%,并不能理解为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结果(即工业化完成的成果),而是被看作是本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产物。特别是制造业部门,2015年其产值比重仅占12.8%,远低于1992年产值比重(34%)。并且服务部门的发展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根据2015年世界银行对塔吉克斯坦经济分析报告指出,由于2015年上半年塔吉克斯坦接收侨汇比上年同期下降32%,2015年居民购买力下降10%以上,进而引发服务业发展收缩5.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