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管理学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1 16:42:53

现代管理学知识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1篇

一、学习目的明确,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乡始终将干部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作为提高全乡整体素质、整体工作水平,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改变群众观念,解放思想、枪抓机遇,树立在北线率先突破发展启动器,始终坚持“四个一”的要求,不断提高干部现实工作能力和水平。

1、坚持发展第一,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提出严格要求,把抓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面貌的改变,群众生活的改善。

2、坚持稳定第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牢固树立“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思想,围绕建设“平安马家台”、“和谐马家台”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增进群众福祉,不断提高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到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3、坚持团结第一,合作共事的能力提高。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生产力。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学习和工作,使全体干部认识到了团结是一种觉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养,集中体现了个人素质、工作水平和精神境界。每个干部都能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以发展的大局为重,倍加珍惜团结,自觉加强团结,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上,团结干事、合作共事的能力提高。

4、坚持廉洁第一,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全体干部都能坚持廉洁第一,以勤为本、以俭修身、以德律己,做到既干事又干净,既能干成事又不出事,决不能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

二、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着力推进学习不断深入

1、落实领导责任,确保学习成效。县委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后,乡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书记任组长,由副乡长、党政办主任任副组长,财政所、农林水牧中心、文化广电中心、妇联会、司法、教育专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领导组织。同时,成立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抽调专人办公。各村、各单位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以正式文件上报下发。明确了责任人,乡、村单位都有学习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和工作安排部署汇报会,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2、深入宣传动员,营造学习氛围。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明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一是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县委《决定》精神。年初干部作风纪律整顿会,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主要内容,二月二十八召开了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会,各村在今年第一个民主议事日和党员承诺大会上就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作进一步动员。一年来,召开党委会×××次,乡、村干部会×××次,党员会5场次,群众会71场次。二是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积极营造建设学习型社会氛围。办板报28期4面,制作喷绘标语×××条,刷写临时性标语×××条,办学习专栏4期,党员干部每人写心得体会69篇,印发学习宣传资料×××份,广播电视中心利用广播宣传近24小时,外出参观学习2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三是明确了当年的目标。乡机关各单位、村级组织都根据县、乡要求分别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学习规划,明确了学习目标。全乡每个家庭都围绕学习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的目标,制定了一份家庭学习计划和保证。全体党员围绕学政治理论、学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实用技术带头制定了学习计划。乡机关全体干部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的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学习计划,目前全体干部人均完成学习心得体会两篇,抄写学习笔记×××万字,全乡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学习气氛。

3、健全学习硬件设施,建立学习机制。1年来,向上多方面争取资金,努力完善学习环境,乡、村党员活动室、农技校都配备了电教设备,做到了职能兼并,整活了教育资源。乡机关设立了学习园地,将收上来干部的学习心得体会挂在上面,进行学习交流,供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同时,全乡新建四个村级组织的农技校和党员活动室,正在复健乡活动文化站,为了完善学习条件和环境,乡上配备电脑6台,学习桌椅×××套,建立了党委中心学习活动室、乡业余党校、职工干部农民技术学校和职工之家。

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利益导向,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完善考核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长效学习制度。党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每月学习不少于×××次,每次集体学习不少于2小时,每月都确定了学习重点和内容。并确定每周一为集体学习日,每次学习不少于两小时;个人每天坚持一小时自学,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200小时,个人学习笔记不少于×××万字。乡上制定了干部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计划,使学习逐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了学习考勤、考核、奖惩制度,对各部门、各单位和干部群众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把“五学”同年终考核、个人利益挂钩,同考核、同奖惩。三是细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各项任务,将确定的**年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任务按季度分解,按月实施,使建设学习型社会长期有计划,短期有目标,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4、搭建学习载体,注重学习效果。一年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与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与创建“平安马台”相结合,与开展“商山深处党旗红”主题活动结合,与农村工作结合,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乡上组建了由党政办牵头组织的农村政策宣传组;农林水牧中心牵头组织的农林技术推广组;经发办和扶贫中心组织的新农村建设组;司法所综治办组织的法律法规宣传组等各种学习型组织。年初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五次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十六次党代会的精神作为宣传重点,印发宣传材料×××份,召开会议宣讲18场次,使干部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积极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一是请县畜产局农艺师来乡培训畜禽疾病防治知识和动物防疫知识,请县林特局科技人员来乡进行板栗、核桃科管知识培训讲座。还把干部群众组织到凤镇参观学习沼气和中药材种植技术。有×××名农村青年参加市技校举办的技能培训,×××名干部参加县内培训,×××人到县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参观学习。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科技知识和水平,高质量的板栗科管×××亩,示范种植中药材×××亩,发展沼气×××户,为农民增收和村容村貌改变奠定了基础。以开展平安创建为抓手,在全乡开展全民学法活动,以治安处罚法实施为契机,结合农村山林界畔纠纷多发的实际,集中对治安处罚法和土地承包法进行了宣传,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共印发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2篇

 

关键词:《现代知识产权管理》 书评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不以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为第一要素,而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巫需加强。

一、相关研究背景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研究论著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国外学者更多地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在如何通过发明创造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与财富,相对来说并未侧重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与阐述;而国内研究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较为清晰地概括与定位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主要专著有罗国轩的《知识产权管理概论》( 2007 ),蒋坡的《知识产权管理》( 2007),柯涛、林葵的《知识产权管理》(2004),马海群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2003)以及商晓帆、毕红秋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2003)等。

    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研究以传统的法学、经济学研究以及技术视角的研究成果偏多,法学视角侧重法理理论,经济学视角则是更多地运用经济方法探讨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与方法,而技术视角主要是从技术规范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可见,缺乏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角度的研究。此外,从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商学院多数在技术管理学科内开设有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既跟不上现代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实践发展,又不能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为知识产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需求,马海群教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与积累,突破以往情报学领域以单一学科为主要研究视角的知识产权研究框架,将知识产权研究置于管理、法律和技术整合的研究视角之下,于2009年7月推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而且对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全新的定位研究。

二、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与企业面临的智力和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从管理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价值及战略运行方式,从技术角度探究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控制手段等,正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视角。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高,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缺乏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和评价管理意识。因此,在我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海群教授紧跟学术前沿,突破了以往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狭义理解,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和准确的探讨,丰富和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马海群教授清晰地认识到:“因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使命,因此将知识产权管理界定为一种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服力”。

    2008年7月17-18日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国际会议中主要讨论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尤须如此),并强调必须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及其在建设具有知识产权能力的商业组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意识。这在同类会议中尚属首次,具有相当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本书紧跟研究热点,对这次会议的重点在各章节中均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如第4章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提高加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来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这与2008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第7条所提出的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相契合;第10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于企业创新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促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具体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3篇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度越来越高.作为高校知识储备量最充足、知识传播最广泛的部门,图书馆在整个高等教育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运用的是第一代知识管理模式,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逐步深化,第二代知识管理模式风靡全球.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先从概念层面分析了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异同之处,接着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重点介绍第二代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管理;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40-02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自1990年被美国麻省莱克星顿的思图微星国际咨询公司提出以来,已经经历了由第一代知识管理系统到第二代知识管理系统的嬗变.第一代知识管理系统以技术为核心,第二代知识管理系统侧重人力资源在处理问题中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生命周期、知识过程、知识规律、知识结构、嵌套的知识域、组织学习和复杂性理论是第二代知识管理系统的着力点.[1]

1 第一代知识管理与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异同

1.1 两代知识管理的不同之处

1.1.1 侧重点不一样

第一代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文档管理、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群件、成像等,侧重在组织内进行对现有知识的分享.它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从日常商务进程中促进知识流通,以及如何对企业内部商业运作过程进行知识层面的支持,这样,就彻底解决了知识共享中面临的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对现有知识进行合理编码和共享是第一代知识管理系统的侧重点.

第二代知识管理系统和第一代侧重点的不同在于,虽然第二代知识管理不排除对知识进行共享,但它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创造环境自然而然的产生.认为强有力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组织更快地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势,才能持久的获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快捷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高效率的学习能力是第二代知识管理的主要侧重点.

1.1.2 知识结构的差别

第一代知识管理首先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承认了没有经过系统化处理的经验类知识.而第二代知识管理在新的环境下,将知识从商业的角度划分为陈述式知识与程序式知识,同时两者在不同环境下,或新的知识进入时,两者将有所调整.

1.1.3 知识处理的过程迥异

从两代知识管理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第一代知识管理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认为只是自然存在着,成员所共享的知识是数据库中现成的,所以第一代知识管理仅仅是对现有知识进行管理,忽略了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存在.对知识进行搜集、编码、共享是第一代知识处理的结构框架.第二代知识管理的结构框架为:在知识产生之初就对其进行验证,通过编码、整合,继而用技术手段对知识进行传递和共享.它较为注重知识的创新和知识产生前的验证.

1.1.4 管理模式不同

注重员工个体行为特征,强调对员工进行个体管理是第一代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式;第二代克服了第一代员工之间沟通交流欠佳的不足,更加注重组织之间的学习与管理.

1.2 两代知识管理的相互关联

1.2.1 目的一致

由上所述,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们的目的都是通过对知识进行整合,促进知识创新,使知识得到传播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知识的合理有效利用,加强组织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1.2.2 一代支撑二代,二代创新一代

虽然第二代知识管理在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方面超越了第一代知识管理,但是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是在第一代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缺少了第一代知识管理的积蓄,就不可能有第二代知识管理的飞跃.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弊端

2.1 工作人员构成不合理

很多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都以承诺解决配偶工作为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职工家属、教职工子女、硕士博士配偶等没有专业图书馆管理知识的人员就被大量引进高校图书馆.这些人中间,真正具备业务知识、学历高、素质好的少之又少.不仅造成了图书馆管理科学有效性不高的局面,还使真正的人才由于缺少岗位空缺造成流失.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化,虽然这种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高校在引进图书馆人才时,以教职工家属为主的局面有所改善,但随着大量专业军人流入图书馆管理,相当一大部分人员编制被挤占.种种现象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和能力相对处于劣势,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对高标准图书馆的要求,长此以往,图书馆在高校信息和知识传播中的地位会相应受到削弱.

2.2 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图书馆管理工作引起自身的特点,如工作内容枯燥、工作空间固定、不受学校重视、工作不被师生尊重、工作流程机械性等原因,造成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办公中出现懈怠、冷漠等情绪.于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逃避问题,甚至与读者出现口角之争.客观方面,由于高校对图书馆职能划分不清晰,给工作人员提供了相互推脱的借口.另外,图书馆在高校教学、育人管理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图书馆长时间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广大师生只是把图书馆当成一个借书还书、上自习的场所,忽略了它的重要作用.

2.3 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随着国内外文化、教育、科研等的交流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科研的需求,图书馆在大量购置专门图书的同时,还引进了很多先进数据库资源供师生使用.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例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被引入后,利用率处于前两位的只有维普和万方,首先这种结果的造成与师生的搜索习惯有关,其次是高校在引入这些资源之后,没有在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宣传.

2.4 设备管理不当

为了配合教育部要求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号召,也为了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要求,多数高校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例如电子计算机、触屏阅读器、电子检索器等,但是由于没有对师生进行专业的使用指导和培训,使得很多先进设备不能被有效充分利用,造成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和图书馆空间资源被不合理的挤占.

2.5 对读者管理欠缺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较为注重借阅证的办理、回收,师生借书还书日期是否延迟、书面是否整洁、是否有撕毁现象等,忽视了学生最为在意的图书馆占座现象.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学习空间,不允许出现占座现象.很多高校图书馆出现了桌面上堆满书籍,主人长时间不来,其他同学无法学习的怪像.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采取适当措施,对占座现象进行规范.

2.6 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

图书馆部门过多,造成职责重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沟通协调困难,或者相同部门的重复设置等现象,不仅使师生在办事过程中摸不着头脑,更在整体上削弱了图书馆职能部门办事效能的发挥.

3 第二代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3.1 以人为本,优化员工结构

上文提到,第二代知识管理注重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应,图书馆朝着何种方向发展,最终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优化员工结构是未来图书馆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对此,高校在引进图书馆管理人才时,严禁以裙带关系为依据,注重人才专业管理水平和自身道德文化修养,广泛吸引一批高学历、高水准的业务人才进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只是认真负责好借书还书等工作,更要围绕广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挖掘、整合、编码、将最新鲜的第一手资料得到共享,为读者提供优质、深层的服务.

3.2 优胜劣汰,强化组织结构

图书馆要想提升在高校文化教育建设中的竞争地位,必须努力对图书馆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图书馆很多老化职能部门的存在,以及一些新业务部门的开拓,使得部门之间职能重复,人员冗杂,造成图书馆运营不畅,功能失调.因此,必须要对图书馆进行机构重组.首先要砍去老化重复的职能部门,增设新进部门,将各部门之间的功能职责清晰化,保证图书馆的正常顺畅运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将图书馆工作层次化,满足全校师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还有利于资源整合,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

3.3 与时俱进,创新文化氛围

和高校班级管理一样,图书馆各项制度的创新离不开团队文化的建设,优秀的制度文化、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每个员工来说都是一种隐性的福利和鞭策.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化制度创新中,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众多优秀典籍的作用,创新文化机制建设,使图书馆成为每个员工发挥自己能力、进行知识交流、信息共享的良好平台.这也正适应了第二代知识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图书馆在引入人才时,要将第二代知识管理进行系统讲解,使员工在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同依赖、共同进步中开发知识,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4 高瞻远瞩,加强组织学习

十八大之后,全国各地各组织都在积极践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图书馆内部人员的组织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建设一支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高度柔韧的可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交流学习为基础的组织.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自我的完善;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遇到问题不逃避、不推诿,主动承担责任,虚心向别人请教;广泛学习多种先进技术知识,创建高效、快捷、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系统.

4 结束语

第二代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高校图书馆在自身人员素质建设和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方面,一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的各项职能部门也会更紧密的合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岩芳,张庆普.第二代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9(24).

〔2〕董燕平.略论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4).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行政管理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

世界级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其所著《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生产工具——知识,而不像传统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在我看来,从杜拉克的这一观点出发,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家与知识工作者的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伙人”关系。特别是在策划设计、咨询顾问等行业,这种“合伙人”关系表现的更加明显。人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智慧家”将要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时代;智慧家拥有过人的经营智慧或管理智慧或研究开发智慧,其大脑无异于一座金矿。在国内特别是深圳的一些企业如华为,甚至打出了“知本主义”的旗号,即把知识转化为认股权、股利和红利。在股权安排上,让最有才能的人拥有重要股权。

另外,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也要相应而变。根据杜拉克所说,由知识型工作者组成的现代组织,已不再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平等的关系。管理者在这种团队中的工作已不再是命令,而是激励。知识型工作者不像传统的工人那样受到机器的支配,容易受到有效的监督。相反,机器在知识型工作者手里能产出什么产品,以及产出什么质量、什么档次的产品,几乎完全取决于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离开知识型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机器就是一堆废铁。知识型工作者由于自身掌握一种生产工具即知识,因而比传统的劳动者拥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由性,而且他很容易“跳槽”;而他的位置并不像传统的劳动者那样容易替补。知识型工作者的“跳槽”往往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他离开公司,受损失的不是个人,而是公司自己。因为知识型工作者往往是组织中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否则他就是无用的。组织付给员工工资并不能得到他们的忠心,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其价值得到实现。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既不好实行计时管理,又不好实行计件管理;既不好光靠高薪高职“购买”,又不能仅用“哥们意气”去笼络;既要给他们提供比较优越、宽松的工作空间,使他们能不受打扰地、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劳动;又不能放手不管,不加引导,因为即使他们确实整日都在为公司的事情冥思苦想,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良好情绪,也难以激发灵感。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实在是一门崭新而艰巨的课题。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就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行政管理要实现现代化,那么,管理者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最主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当代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紧跟当今时代主题。不仅如此,行政管理还要实现网络信息化,也就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要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端坚.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J].党政论坛,2000,9:29-31.

[2]李洪仁.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1:40-42.

[3]周德民.略论中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1:160-162.

[4]陈俊生.加速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J].领导科学,2002,2:4-5.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50-02

近年来,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和进行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但研究视角往往局限在各自相对独立的领域,如何有效发挥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1 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图书馆显性知识的管理

知识管理既是现代管理的热门话题又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显性知识的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就显性知识的管理而言,图书馆学习型组织对显性知识的有效搜集,显性知识的存储,显性知识的整理,显性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化和馆藏资源数字化两个关键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前者是指将网图书馆络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归类,重新整合和重新组织,实现信息储存有序化,在此基础上深加工信息内容,最终形成数字化知识储备库。后者则是整理图书馆收藏的非电子化文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之数字化、电子化。其中包括特色数据库建设(体现本馆馆藏特色);书目数据库建设(体现系统化和条理化);信息系统建设(体现自动化现代化)。这就需要运用知识管理的策略和知识管理的理念并结合图书馆实际的管理状况,开展信息数字资源的建设。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和强有力的组织做保证,而图书馆建立学习型组织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在现代图书馆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创造具有浓厚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创造能力,建立一种符合人性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在这样的高效组织中,给每位个体成员创造了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平台,通过组织型学习,使馆员的创造力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故要求图书馆员要获得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的必要知识,这些相关知识包括:

1.1 与研究方法相关的知识

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系统分析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前者有助于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把握知识管理,后者有助于提供方法论指导。不但要及时吸纳本专业的新知识,还要涉猎相关行业的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更新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和应对工作的能力,因此图书馆人员在项目设计和方法管理等方面要掌握相应的信息知识不但提高了图书馆专业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又为发展现代图书馆工作技术方法的提供了条件。

1.2 与文献相关的信息知识

在当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网络化覆盖几乎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趋势迅速发展,大有取代传统知识载体之势,但传统纸质文献并没有马上消亡,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图书馆人员熟练掌握纸质文献及其信息知识仍然必要,在图书馆管理、文献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仍有优势。为满足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促进社会建设,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为了胜任处理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多媒体信息还要熟练掌握数字信息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才能更好为知识管理服务。

1.3 相应管理有关的知识

现代知识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的管理。人是万物之灵,是知识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所以图书管理对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不仅要了解科技管理方面的息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还要对学习型组织有影响的相关知识。图书馆专业人员要将与读者供求信息进行组合匹配,才能保证知识传递顺利发生并促使其顺利进行。

1.4 与技术相关的知识

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十分熟练掌握的图书馆技术知识,其中图书信息检索技术是图书管理的工具性知识,现代图书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是知识管理中的手段性知识。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还应该十分熟练地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熟练掌握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管理知识。总之,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完善馆员的现代知识结构,有力推进现代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

2 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

现代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就是让那些主要存在于人脑中,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各种技能、经验以及合作伙伴间只可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通过管理促进其在图书馆员之间、馆员个体和群体之间、部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图书馆和兄弟图书馆之间的单向和双向流动,在流通的基础上,经过不同知识要素的彼此作用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各种功效转化。图书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挖掘图书馆员的潜在知识能力。因此,通过建立图书馆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应营造一个积极的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创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图书馆员的进取、学习、创新的精神。同时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以保证馆员专业知识的扩充和更新,防止其过早老化和停滞不前。对于那些通过参考咨询、情报分析等方式创造新知识的图书馆员和那些通过讲座写作、出版和辅导等方式与人共享自己经验和隐性知识的馆员予以激励和表扬。

(1)通过知识共享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隐性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隐性知识的共有和共享,而知识共享的内容又包括两个层面: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馆员之间交流时的转化;相关知识在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流动。不管任何组织,其90%的知识都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因此要释放这些隐性知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一个大挑战。迎接这一挑战,图书馆可通过学习型组织这一平台,鼓励馆员之间互动、分享彼此的经验成果,营造出和谐的知识共享氛围,使知识从馆员个体拥有向馆员群体拥有转变,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竞争能力和整体业务素质。

(2)通过图书馆建立学习型组织,强化图书馆人力资源,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任何一个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图书馆也不例外。信息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更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和信息素质。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行隐性知识管理模式应以培养知识型馆员为主要,制定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图书馆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如岗位培训、人员聘用、奖励激励等等制度,同时重视对馆员终身教育与职业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充分开发馆员的潜能和智慧,把开发图书馆员的知识管理资源作为提高现代图书馆工作效率的首要途径。最后,努力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转变图书馆职能,从而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

3 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克服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制约因素

3.1 人的因素

人是知识管理的灵魂,图书馆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两大方面:(1)对读者的管理;(2)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这两种管理由于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素质各有差异,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知识的认识也不相同。同时,由于图书馆中不同的知识对于不同人员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加强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素质培养就十分重要,学习型组织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3.2 组织文化的因素

组织文化是文化形态范畴,是组织的历史见证,组织文化在图书馆知识交流与知识积累过程中传承精神和规范保证的作用,在一个持续学习的积极组织文化氛围支撑下,图书馆既承上启下,有继往开来,发挥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特质。同时,通过学习型组织的自我更新和校正,既改变图书馆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推动其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可谓一举两得。

3.3 技术的因素

信息技术是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它为知识的分析、识别和信息编码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传统图书馆由于对读者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重视不够,这给图书馆知识的分析、识别乃至提取造成了非常大麻烦,甚至造成障碍,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于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不容易沟通与分享的隐性知识没有引起应有重视。因此,通过图书馆创建学习型组织,一方面使图书馆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馆员自身的素质。其中包括:(1)终身学习。即在组织的成员中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使图书馆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2)全员学习。即组织的管理层、决策层、操作层要全心投入学习。(3)全过程学习。即学习贯彻于图书馆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要构建适合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属于扁平式组织结构,即从最下面的操作层到最上面的决策层之间相隔的层级很少,这样的扁平体制能够保证组织中上下级之间畅通沟通,通过无隙沟通使上下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员工能够直接领会上级的决策思想,上级也能了解到基层的学习动态,有利于克服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不良组织文化因素。

4 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图书馆走现代知识服务之路

知识价值和服务价值是现代图书馆引进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知识管理中不论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还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都要落到图书馆管理的实处。知识管理的宗旨是以为人服务为中心,以知识传递和转化为内涵,最终以服务社会转化为生产力为目的。知识服务的关键是立足于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创新,但完成这一目的,有赖于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和馆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就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有助于图书馆走知识服务之路的功能:(1)形成自学的功能,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已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割部分;(2)形成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3)崇尚学习、探索、思考、创新的良好风气,激发图书馆成员的学习与创造力;(4)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5)具备学习功能的组织结构和相应制度基础,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因此通过学习型组织有助于现代图书馆走知识服务之路,表现如下:

4.1 有助于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以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资源和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依托,通过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建立,馆员之间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打造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素养精湛的馆员队伍,以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为平台,及时回答读者的问题,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

4.2 有助于在图书馆开展专业化的垂直服务

专业化垂直服务是以读者信息目标需要为根本驱动力,以为读者解决信息索取方案为目的服务。要求图书馆馆员具有信息发现意识,敏锐捕捉读者的信息欲望,深入目标读者群体主动询问构通,与读者一道研究其信息需求,通过对需求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符合读者需要的信息知识。

4.3 有利于以读者为根本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是现代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向,随着时展,读者知识需求的层面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个性化服务越来越突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也要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1)个性化推送服务。即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一定载体,向读者提个性需求的理务。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的信息推送服务,或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提供相应的博客信息;(2)个性化推荐服务。个性化推荐服务主要是通过对读者信息兴趣和信息需求的系统分析,以互联网为媒介和平台,主动向读者推荐可能需要的信息;(3)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要求现代图书馆以数据库为载体,对信息内容进一步深度分析,为读者提供能够解决问题智能查询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图书馆学会.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 张晓林.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4).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6篇

关键词:泛在学习; 知识管理; 社会性软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19-04

一、研究背景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相关的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各种电子产品,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与网络密切相关。对于这样的趋势,高校的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应探索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了解当前广泛应用的网络教学工具。正是由于这种需求背景的出现,各高校的数字校园逐渐出现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包括: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论坛等,逐步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和使用[1]。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泛在学习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技术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从移动学习到泛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具有信息素养高、使用网络频繁、高度依赖网络、利用网络效率高等显著特点,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生活方式。他们热衷于记录博客、参与维基,传照片、视频,相互探讨,彼此评论,被称之为“I一代”,在“国际互联网(Interaction)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倾向于以“我”为中心的,总是愿意“互动”(Interaction)而非被动[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不可少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工具。 随着Web2.0 时代的到来,以用户为核心的社会性软件层出不穷, 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在信息时代,在信息的海洋里如何不迷失自己,如何加强信息的处理?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有效地获取、存储信息,实现知识管理与共享、创新?因此,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构建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泛在学习与知识管理

1.泛在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内涵

泛在学习是指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支持[3]。Yang.H.J Stephen研究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是指一个由物理空间、智能空间、信息空间等空间上多维度构成的学习环境。它是一个由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等构建的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4]。余胜泉研究认为泛在学习具有情境性、社会性、非正式性、适应性等特征[5]。

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的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即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以及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和更新速度令人应接不暇。发端于企业领域的知识管理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成为充分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内在竞争力,快速地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建立适合知识传递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6]。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理念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个人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者将不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库体系,把知识当作学习的资产来管理。

从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层面看,泛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深刻地渗透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特点的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重视协作学习与分组教学,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利用各种电子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强调在教学中应用网络课件、网上论坛、电子档案袋、同伴互评和在线测验等,被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都体现出了信息时代高校教学变革的新发展与新潮流。

2.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管理图

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异常丰富,可获取的内容也呈几何级数量渐增。但同时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海量的信息、不适合的信息和无关联的信息往往耗费掉学习者大量的精力,以及信息的分布过于分散,缺乏恰当的组织工具等,加重了大学生群体对知识的习得、保存、创新的困难。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大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可行的工具有效地进行个体的知识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国内关于知识管理模式相关文献研究主要有:王硕研究认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共享模式主要是在组织机构层次、机构与个人层次、学习者层次等三个层次上进行的,并从技术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实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共享的最优化[7]。李映兵研究设计了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管理模式[8]。郭亚军从学校教学出发,构建了面向教学创新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式[9]。不同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知识管理,而本研究中认为大学生知识管理是指借助可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其所处的网络化环境,进行有效地知识的习得、保存、交流共享、利用和创新的不断循环过程。管理知识,即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如图1所示。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构建

1. 理论基础

网络环境下,新知识源源不断地产生,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挑战,学会网络化的知识管理尤为重要。连通主义是一个描述在网络时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论,是探索混沌理论、网络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原理整合。连通主义认为,学习有以下特征:混沌的、持续的(强调按需学习和按需获得知识)、共同创造的(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复杂性(多方面、综合的)、专门化、持续性等。学习是一个建立网络的过程。结点是我们能用来形成一个网络的外部实体。结点可能是人、组织、图书馆、网站、书、杂志、数据库或任何其他信息源[10]。

连通主义的原则:①学习和知识需要多种看法来呈现整体,并允许选择最佳方法。学习是一个连通专门化结点或信息来源的网络形成过程。②知识驻留于网络。(分布式认知)知识可以驻留于非人类的器具,并且技术能够促进学习。③探寻知识的能力比目前知道什么更重要。知识的习得和管理是恒定的、持续的过程。④在领域、想法和概念之间看到连通、识别模式和生成意义的能力,是当今个体的核心技能。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是所有连通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过程就是学习[10]。

2.网络时代知识管理的工具――社会性软件

庄秀丽认为社会性软件概念的界定包括以下三点:(1)个人软件,个人参与互联网的工具;(2)构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Week-Ties)和强链接(Strong-Ties),不同的链接在不同的时候体现不同的社会价值;(3)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软件是近年逐渐兴起的网络软件和工具,日益广泛的被广大大学生群体接受和应用,这给他们对知识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化环境及前所未有的便利工具条件,使得利用网络化环境对知识管理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成为可能。社会性软件能够促进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网,促进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的协同发展,以及促进集体协作行为和关系的形成。社会性软件提供大学生学习的可行工具及交流平台,使得大学生在知识的采集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利,是知识习得和知识间转化的有效工具。大学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实现对个人知识的管理、思想的表达、意义的构建,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实现对群体间知识的交互、群体间知识的共享和探究。在整个知识的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新者和建构者。社会性软件的特性决定了它对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交互的重视,大学生群体本身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良好掌握也使得其利用社会性软件工具来构建个人的知识网络成为可能。

3.基于社会性软件构建大学生知识管理模型

以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连通主义理论、 社会性软件理论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社会性软件的功能结合其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构建适合大学生进行网络化知识管理模型,让学习者在日常网络使用过程中,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协作交流、共享资源。在数字时代,大学生群体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个人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知识,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重要的信息整合到个人知识库的框架内,为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为系统可以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11]。大学生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搜索、存储和交流的社会性软件工具,对于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交流共享知识和创新知识活动进行管理,从而不断的整合和补充个人知识库资源,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传递到价值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web 2.0网络环境以及与其对应的具有“零成本”、“零技术”等特点的典型社会性软件如:博客、RSS、维基等,这些丰富的社会性软件为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环境和成熟的技术条件,同时也为大学生群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帮助自身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和零散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知识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工具。这些切实可行的社会性软件应用过程可以理解为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的知识管理的过程[12]。本研究构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图,如图2所示。

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中主要包括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等四个环节。其中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借助web2.0工具进行学习,如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学习平台、MOOC、搜索引擎等。学习者通过泛在学习平台,学习者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将学习管理等知识存储起来,再通过电子存档、云存储等将知识保存起来,无缝实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管理。虽然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经过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等四个过程,而且都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完成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者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主要借助微博、博客、论坛等web2.0工具来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所需,随时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从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借助各种web2.0工具来完成共享知识。在知识创造阶段,学习者主要借助在线协作、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和软件来实现知识的创造。

四、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大学生知识管理组织与实施策略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达到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做到知识管理的有效组织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养能力

大学生对自己知识管理过程中,应该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知识管理的能力和素养,熟悉知识管理的步骤和过程,明确自己知识管理的目标。

2. 做知识管理的规划者

大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管理有个很好地规划与协调,达到自己预期的知识管理的目标,自己不断地在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修正和及时反馈。

3.恰当的知识管理软件与系统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会性软件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管理。社会性软件可以方便的实现知识的分类、整理、搜集、存储、查找、交流和共享等功能。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这些社会性软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反思性知识上传到自己的社会性软件,也可以与其他人共享和分享、讨论观点和交流心得,以及共享过程中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

4.知识管理的评价

即修正和更新知识库,并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反馈。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对其不断地修正和更新,以确保共享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也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管理的评价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地做好知识管理的评价,对知识管理是非常有作用和有价值的。

五、结语

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既是个性化行为,也是社会性活动。泛在学习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是大学生群体培养自身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有助于形成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关键素质。泛在学习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过程,大学生群体在熟练的掌握各种高效便捷的知识管理工具后更应该做的是要持续不断的利用这些工具对个人的知识库进行维护管理,比如:对已有的知识资源进行选择、删除老旧资源、修改和更新为最新的知识资源,同时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最有用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除了对知识库资源的维护管理外,积极地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逐步完善个人知识库。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不断地对知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应注意的是虽然大学生信息素养总体较高,能够快速的掌握各类社会性软件,但也存在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时自控和自律能力较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威廉.霍顿(Willian Horton)数字化学习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1.

[2]赵国栋.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4.

[3]Chen Yuh shyan,Kao Tai Chien,Shen Jang Ping,et al. A mobile scaffolding-aid-based bird-watching learning system[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Vaxjo: Vaxjo University,2002: 15 -22.

[4]Stephen J.H.Yang.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achnology and Scoiety,1999,(1):188-201.

[5]余胜泉,陈敏.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6):14-22.

[6]杨开峰.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8.

[7]王硕,徐恺英,崔颖.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模式探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09):19-22.

[8]郭亚军. 面向教学创新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11,(04):11-14+19.

[9]李映兵. 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管理模式设计[J]. 现代情报,2007,(02):61-62+66.

[10]祝智庭,顾小清.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7篇

1.1后现代知识Lyotard曾认为,“在信息时代,知识的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是统治的问题。”后现代知识观本质上承继了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的旗手之一lyotard(1997)在其《后现代状况》一书中认为,“后现代总是隐藏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冲动。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不断地充满它的后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建立在对现代知识观批判的基础上的。现代知识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lyotard的观点代表了后现代知识观。根据lyotard等对后现代知识观的描述,笔者对后现代知识的转变作了如下概括和总结。1.1.1知识的动态化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的客体,始终不断地处于流动之中。目前,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人们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和被理解的,因此,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某一阶段人或组织拥有的知识只是人们在某一阶段的“认识的成果”,它需要得到不断的检验、发展与更新,因此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Lyotard曾指出:知识本质现今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是差异性的知识,精确地说是追求“动态性”。因为人的原始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的差异性,其面对外部信息或外部实践时认知结果也存在差异。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真理或价值标准,而在于主体放弃了其主体地位,而融入知识创造、更新、积累的体系中来,也就是“去中心化”。1.1.2知识的属人性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现代认识论发展的结果是,知识本身是一种目的,一种标准,而人的情感、体验往往被忽视。知识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统治人的工具。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需要个人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知识具有属人性。知识积累更多地依靠个人对知识的重新建构,以使其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经验内化,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所以,后现代主义强调理解事物的多元化,即知识具有理解性。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个体知识的获得就是建构新经验的过程,是主体借助各种中介系统、概念逻辑系统、社会关系系统,依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概念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把世界纳入自己的解释系统的过程。1.1.3知识的境域化现代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不会因为知识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同而影响到知识本身,是客观的。因而知识不会随着个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而改变,具有普遍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现代“知识”根本就不能称为“真理”,而是“信息知识”,它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相结合,才具有知识和真理的特性。“事实”根本就不是“事实”,而是“迹象”,是那些使用它们的人所赋予的意义。知识不再仅仅是文化的因素,而是文化的产物。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价值范式等因素之中,其意义不仅由自身陈述来表达,更由其所处的意义系统来表达,因而知识具有境域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纯粹知识,所有的知识具有环境的嵌入性或境域性。1.2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Foucalt提出“知识就是权力”之后,知识逐步被发展为由话语实践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一组要素,在话语的背后体现的一定的权力关系。后现代主义者摒弃现代知识观中的知识价值中立的原则,提出知识具有个体性,是个人从某一角度或视角对事物的看法。在后现代社会中,管理原则、制度、艺术的游戏规则己经完全不同于从前,知识已变成“权力话语”(ApowerfulDiseourse)。在后现代社会中,人的分工程度、社会流动性变得极高,知识成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情况下,高度社会分工造成的分化、高度社会流动性和知识话语权力的重新分布所形成的社会和组织的不稳定,而造成组织内部的动荡和个人异化感的增强,引起严重的社会与组织问题。而不得不说,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知识权力”(Foucalt,1972)、“小叙事”(LyotardJF,1986)等观点为后现代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思路,但直接以后现代的视角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建构匮乏。少数学者通过对于后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管理的综合后指出,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追求不确定性与自我否定的实践来寻求解构自己观点的方法(Demda,1980),并且应该拥有一种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的批判和怀疑的能力(Lawson,1985),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自反”来培养与提高(Platte,1989)。

2后现代教师知识管理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界知识管理的发展也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教育组织是人构建的;其次,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再次,教育管理知识是有情景和价值的,并且组织中的权力不是固定的,而是生产的,其生产性主要表现为权力的参与和分解;最后,教育界知识管理方法是多元的,不是对抗而是对话的。因此,可以认为,“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这种哲学是动态的,更多的是偶然的、是对话的,处于解释过程。学者Fos-ter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话”概念的前提上,“人的事务并不是全部都能够预测的;对话和分析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的;不存在一种最好的制度,我们处在革新和变动中”。在教育知识管理领域,我们要重视教育关系的重要性,在建立一种教育管理理论以及适当的管理知识结构时要知识民主化的问题。此外,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受到了学者的普遍重视。200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报告《高等教育领域多产教授的隐性知识》中,关于高校多产和有影响力的教授的隐性知识的实证研究引起了关注。研究表明,多产学者的“多产”与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结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多产”学者多数情况下都有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为支撑。

3后现代视阈下教师知识管理的特征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8篇

在我看来,从杜拉克的这一观点出发,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家与知识工作者的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伙人”关系。特别是在策划设计、咨询顾问等行业,这种“合伙人”关系表现的更加明显。人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智慧家”将要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时代;智慧家拥有过人的经营智慧或管理智慧或研究开发智慧,其大脑无异于一座金矿。在国内特别是深圳的一些企业如华为,甚至打出了“知本主义”的旗号,即把知识转化为认股权、股利和红利。在股权安排上,让最有才能的人拥有重要股权。

另外,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也要相应而变。根据杜拉克所说,由知识型工作者组成的现代组织,已不再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平等的关系。管理者在这种团队中的工作已不再是命令,而是激励。知识型工作者不像传统的工人那样受到机器的支配,容易受到有效的监督。相反,机器在知识型工作者手里能产出什么产品,以及产出什么质量、什么档次的产品,几乎完全取决于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离开知识型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机器就是一堆废铁。知识型工作者由于自身掌握一种生产工具即知识,因而比传统的劳动者拥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由性,而且他很容易“跳槽”;而他的位置并不像传统的劳动者那样容易替补。知识型工作者的“跳槽”往往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他离开公司,受损失的不是个人,而是公司自己。因为知识型工作者往往是组织中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否则他就是无用的。组织付给员工工资并不能得到他们的忠心,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其价值得到实现。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既不好实行计时管理,又不好实行计件管理;既不好光靠高薪高职“购买”,又不能仅用“哥们意气”去笼络;既要给他们提供比较优越、宽松的工作空间,使他们能不受打扰地、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劳动;又不能放手不管,不加引导,因为即使他们确实整日都在为公司的事情冥思苦想,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良好情绪,也难以激发灵感。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实在是一门崭新而艰巨的课题。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就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行政管理要实现现代化,那么,管理者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最主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当代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紧跟当今时代主题。不仅如此,行政管理还要实现网络信息化,也就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要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端坚.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J].党政论坛,2000,9:29-31.

[2]李洪仁.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1:40-42.

[3]周德民.略论中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1:160-162.

[4]陈俊生.加速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J].领导科学,2002,2:4-5.

[5]邓泽宏,何煦,郑丹.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如何适应WTO规则[J].对外经贸实务,2002,3:34-36.

[6]刘晓红,徐杨,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9.

[7]周朝奋.当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商业研究,2000,9.

现代管理学知识第9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企业;知识经济;战略管理;科学发展观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何谓知识经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就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必将使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信息工程发生巨大变革,使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知识的竞争,所以,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作为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在知识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呢?一是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跨国经营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必定会带着信息——知识经济的产品打入发展中国家,开辟新的市场。这样,就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注入了一种崭新的机会:一方面,为工业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发展信息产业,这在过去传统工业化中是没有的;一方面,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嫁接”技术,如机电一体化,电脑控制,网络管理等等。这样,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业化的效率,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二是科研成果的部分分享。发达国家对于他们的尖端、核心科研成果,当然会采取高度保密的措施。但是,在网络国际化的条件下,一些次核心的成果,全球分享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后发性工业化国家,完全可能在许多领域不必从无到有地搞大量基础研究,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购买、合作开发等途径获得新的技术,从而显著缩短科研开发的进程,节约大量研究开发费用。集成电路的扩散即是一例。三是高科技产业本土化的扩散。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把高科技产业的某些部分直接到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办厂,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国将把规模生产的环节基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虽然有加剧国际剥削的一面,但不发达国家通过以劳力、市场换技术,也可以少走弯路。四是跳跃发展。由于信息、知识革命来得如此迅猛,少数文化基础较好的国家或发展中大国中基础好的地区,很有可能跳越传统工业化的某些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阶段。五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使建筑企业有了用武之地。

一、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

知识经济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和经济、人们的第一流方式和观念的大变革。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有它自身的种种特征,决定了它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代企业面对这些变化与影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和管理思想。我们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衍生而来的企业制度,其弊端非常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虽然采取扩权让利、试行利润包干经济责任制、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但国有企业活力仍显不足,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方法和人们的思想定势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党的十五大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这能使国有制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使企业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知识经济应当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更新阶段,是对工业经济的杨弃。如果没有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将来也就无从谈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制度了。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否则我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施工企业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就有被时代所扼杀的危险。

二、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建立快速反应的信息网络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作为现代企业资本而存在。知识(智力)、信息资本的投入是抽象文字符号或无形的观念,产生的是具体的、有形的产品和财富。我们把这种投入产出称之为“智富”。这是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的一大特点。“智富”的途径是以世界上的种类各异,形态纷呈的信息流为基础的,谁最先获得并利用信息,产生效益,谁就可以最先占领市场。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任何企业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信息网络,以便用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掌握科学知识动态都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施工企业也不例外。

现代施工企业建立快速反应信息网,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控制效率。二是远程管理。三是提高现代企业监控力度,堵塞效益流失。

如前所述,信息网使现代企业对边远工点实施远程监控。以财务管理为例,远程管理可以实时加强成本控制,调审基层财务账表,纠正不合理(法)记账问题,实现远程检查和审计。所以说建立现代企业快速反应信息网络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之内在要求。

三、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选配专家型的经营管理班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现代企业的发展进步是靠知识来推动的。随着社会一度发达的数字网络设施的建设,现代企业承揽任务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现场生产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电子营销,无纸办公等一系列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现代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班子“运筹于键盘之间的竞争”。随着建筑产品的智能化、高级化、高效化,现代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研究开发、战略分析、宏观决策、企业策划、强化管理、形象设计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个现代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班子的素质,市场竞争将变成真正的知识较量和智慧对抗。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谋划者是现代企业主管(局处董事长、总经理、集团总裁)和企业管理人员,因此选配专家型的经营管理班子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重要。一定要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标准、新要求来选拔人才,把那些真正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高新技术、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具备更多科学知识的人才选配到现代企业各级经营管理班子中去,才能在现代企业经营谋划中,把中国特色的建筑管理与世界潮流衔接,使现代企业资源与现代科技交融,唯有如此,现代企业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四、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信息、专利、企业域名、商标、版权、企业形象、信誉等均为企业资产(无形资产),现代企业既要继承工业经济有形资产管理的方法经验,又要开拓无形资产管理领域。要注重研究如何开发利用知识资产去创造财富,以及通过智力资本投资保证知识资产增值。这就是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它强调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

知识管理的重点是要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机制,创新型管理是知识密集型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知识经济以“智富”为特点,创新必然是现代企业发展进程的原动力。激励现代企业员工创造性地为企业、也为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而工作,这样的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必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建树。这既是现代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个性特征,更是现代企业树立外部形象的基础。

五、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本质上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智力、知识的载体是人,人才资源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水准。人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主体,现代企业管理必是以人本管理为主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基础。通俗点讲:人才水平就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所以制定并实施人才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要重点吸引:掌握现代新知识的人才、施工生产之高级组织管理人才、软件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秘书、法律专业人才。特别是现代企业机关管理人员除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修炼外,必须懂一门外语、会微机应用操作、熟公共关系、精文字写作。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经营管理人员都知识单一。不仅如此,有的根本不具备岗位要求的知识和经验,职工素质也相对较低,这将给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施工企业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今企业的重点课题。

六、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勇于吸收和借鉴

世界各国施工企业制造的文明成果

知识经济是一种产业层次划分明确、技术等级分工清晰、打破国别界线的全球化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正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我国施工企业目前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施工企业集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应当承认,我国施工企业无论在工程管理还是科技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工程承包商差距还很大。面对如此差距,我们唯有虚心学习,大胆吸取和借鉴人家在上百年发展历程中创造的先进管理理论、先进组织结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曾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他还指出:“要利用外国的智力,把外国人请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办教育,搞技术改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我们企业不少同志领会不深,不善于学习和运用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供全人类共享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面对开放的世界,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我们必须有学习和借鉴世界施工企业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紧迫感,大胆吸收,洋为中用,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施工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才能迅速成长壮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的世界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现代施工企业来讲,确实既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又是一次时代性挑战。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主动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投身这场信息革命,较好的掌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让其高效率产生新的知识,提高知识的生产率,打造一支企业航母,建造一个百年老店。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建筑企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出了现代建筑企业强化经济管理发展战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建立快速反应的信息网络,选配专家型的经营管理班子,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把人才战略作为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石,勇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地建筑企业生产建设文明成果,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主动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建筑企业唯有在知识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的世界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打造成无坚不摧的现代建筑企业航母。

【关键词】现代建筑企业;知识经济;战略管理;科学发展观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何谓知识经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就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必将使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信息工程发生巨大变革,使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知识的竞争,所以,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作为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在知识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呢?一是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跨国经营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必定会带着信息——知识经济的产品打入发展中国家,开辟新的市场。这样,就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注入了一种崭新的机会:一方面,为工业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发展信息产业,这在过去传统工业化中是没有的;一方面,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嫁接”技术,如机电一体化,电脑控制,网络管理等等。这样,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业化的效率,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二是科研成果的部分分享。发达国家对于他们的尖端、核心科研成果,当然会采取高度保密的措施。但是,在网络国际化的条件下,一些次核心的成果,全球分享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后发性工业化国家,完全可能在许多领域不必从无到有地搞大量基础研究,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购买、合作开发等途径获得新的技术,从而显著缩短科研开发的进程,节约大量研究开发费用。集成电路的扩散即是一例。三是高科技产业本土化的扩散。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把高科技产业的某些部分直接到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办厂,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国将把规模生产的环节基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虽然有加剧国际剥削的一面,但不发达国家通过以劳力、市场换技术,也可以少走弯路。四是跳跃发展。由于信息、知识革命来得如此迅猛,少数文化基础较好的国家或发展中大国中基础好的地区,很有可能跳越传统工业化的某些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阶段。五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使建筑企业有了用武之地。

一、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

知识经济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和经济、人们的第一流方式和观念的大变革。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有它自身的种种特征,决定了它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代企业面对这些变化与影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和管理思想。我们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衍生而来的企业制度,其弊端非常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虽然采取扩权让利、试行利润包干经济责任制、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但国有企业活力仍显不足,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方法和人们的思想定势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党的十五大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这能使国有制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使企业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知识经济应当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更新阶段,是对工业经济的杨弃。如果没有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将来也就无从谈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制度了。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否则我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施工企业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就有被时代所扼杀的危险。

二、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建立快速反应的信息网络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作为现代企业资本而存在。知识(智力)、信息资本的投入是抽象文字符号或无形的观念,产生的是具体的、有形的产品和财富。我们把这种投入产出称之为“智富”。这是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的一大特点。“智富”的途径是以世界上的种类各异,形态纷呈的信息流为基础的,谁最先获得并利用信息,产生效益,谁就可以最先占领市场。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任何企业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信息网络,以便用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掌握科学知识动态都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施工企业也不例外。

现代施工企业建立快速反应信息网,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控制效率。二是远程管理。三是提高现代企业监控力度,堵塞效益流失。

如前所述,信息网使现代企业对边远工点实施远程监控。以财务管理为例,远程管理可以实时加强成本控制,调审基层财务账表,纠正不合理(法)记账问题,实现远程检查和审计。所以说建立现代企业快速反应信息网络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之内在要求。

三、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选配专家型的经营管理班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现代企业的发展进步是靠知识来推动的。随着社会一度发达的数字网络设施的建设,现代企业承揽任务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现场生产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电子营销,无纸办公等一系列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现代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班子“运筹于键盘之间的竞争”。随着建筑产品的智能化、高级化、高效化,现代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研究开发、战略分析、宏观决策、企业策划、强化管理、形象设计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个现代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班子的素质,市场竞争将变成真正的知识较量和智慧对抗。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谋划者是现代企业主管(局处董事长、总经理、集团总裁)和企业管理人员,因此选配专家型的经营管理班子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重要。一定要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标准、新要求来选拔人才,把那些真正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高新技术、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具备更多科学知识的人才选配到现代企业各级经营管理班子中去,才能在现代企业经营谋划中,把中国特色的建筑管理与世界潮流衔接,使现代企业资源与现代科技交融,唯有如此,现代企业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四、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信息、专利、企业域名、商标、版权、企业形象、信誉等均为企业资产(无形资产),现代企业既要继承工业经济有形资产管理的方法经验,又要开拓无形资产管理领域。要注重研究如何开发利用知识资产去创造财富,以及通过智力资本投资保证知识资产增值。这就是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它强调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

知识管理的重点是要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机制,创新型管理是知识密集型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知识经济以“智富”为特点,创新必然是现代企业发展进程的原动力。激励现代企业员工创造性地为企业、也为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而工作,这样的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必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建树。这既是现代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个性特征,更是现代企业树立外部形象的基础。

五、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本质上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智力、知识的载体是人,人才资源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水准。人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主体,现代企业管理必是以人本管理为主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基础。通俗点讲:人才水平就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所以制定并实施人才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要重点吸引:掌握现代新知识的人才、施工生产之高级组织管理人才、软件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秘书、法律专业人才。特别是现代企业机关管理人员除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修炼外,必须懂一门外语、会微机应用操作、熟公共关系、精文字写作。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经营管理人员都知识单一。不仅如此,有的根本不具备岗位要求的知识和经验,职工素质也相对较低,这将给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施工企业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今企业的重点课题。

六、现代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勇于吸收和借鉴

世界各国施工企业制造的文明成果

知识经济是一种产业层次划分明确、技术等级分工清晰、打破国别界线的全球化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正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我国施工企业目前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施工企业集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应当承认,我国施工企业无论在工程管理还是科技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工程承包商差距还很大。面对如此差距,我们唯有虚心学习,大胆吸取和借鉴人家在上百年发展历程中创造的先进管理理论、先进组织结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曾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他还指出:“要利用外国的智力,把外国人请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办教育,搞技术改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我们企业不少同志领会不深,不善于学习和运用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供全人类共享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面对开放的世界,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我们必须有学习和借鉴世界施工企业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紧迫感,大胆吸收,洋为中用,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施工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才能迅速成长壮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的世界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现代施工企业来讲,确实既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又是一次时代性挑战。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主动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投身这场信息革命,较好的掌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让其高效率产生新的知识,提高知识的生产率,打造一支企业航母,建造一个百年老店。

参考文献

[1]龙三太,江莹成.铁道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发展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113-115.

[2]江阳,胡杰.现代企业管理应以知识管理为核心[J].建筑经济,2010(5):75-77.

[3]汤荣成.企业集团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2):101-103.

[4]王孟钧.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4:31-3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