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8 16:36:07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问题与困惑 措施 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68-01

1.前言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少地理教材都改变了原来的黑白版本,采用彩色课本进行教学。很多情况下,地理都不被学校重视,这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并不以听课为主,反而在地理课上学习其他学科,因此地理课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将分析初中地理课上老师遇到的困惑,并且针对这些困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2.1教材改版带来不适应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地理教材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课改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因此导致初中地理课本不断改版。由原来的黑白地理课本变成了彩色版本,教材中规定的重要内容也不断增加,教材内容变换太快导致老师对教材不熟悉。改版后的教材重点难点区分不太清楚,这使得老师模棱两可,无法掌握授课的尺度。对教材的不熟悉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下降。另外一些老师对地理教学中一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容易误导学生。

2.2学校教学设备落后

初中地理中的教材内容通常都比较浅易,但是对于一些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来说,不能很好地理解地图的含义。地球仪和地图通常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所必须的。对于一些偏远地方的学校来说,这些东西的缺乏使得原来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加难懂。有些初中学校配备有投影仪,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学设备落后导致学生无法利用直观的教学模具来充实自身的理解,只能从书本上或者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来对书本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过于枯燥的知识,加上没有直观性的模具,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忽视态度也不断加强,最后只是为了应付地理考试而只看教材而已。

2.3学校忽视地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初中地理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要科目,这是国家政策规定的。由于初中地理的成绩并不能计入升学考试成绩中,因此导致很多学校多没有很好地重视地理这门课程。学校的不重视导致老师上课时处于应付状态,不会认真进行备课和讲授,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都知识稍微提一下,并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成绩也不断下降。另外,在一些学校中,地理课通常是用来当做自习课,学校没有安排好地理老师进行教学,这使得地理课成为语文数学之类课程的附属课,或者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不十分愿意主动完成,这使得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课堂气氛的形成。

2.4考试中出现更多难题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而不断推进,地理考试的题目更加综合化。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初中地理原本只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升学考试地理题目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地理难点考试时更加深入,比如时区的计算和世界气候的形成原因,这些考题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都无法利用自身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疑难解答,影响了学生的地理理解能力。

3.对策和措施

3.1改变教学方式

比起讲解,初中地理需要更加直观的演示。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地图化”教学,选用一些直观图片,结合地球仪和挂图,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老师也能够通过教具来补充本身所缺乏的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老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以及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2学校提高对地理的重视

学校应该提高对地理的重视程度,确保老师能够利用每一堂地理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视。另外,学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推动课堂气氛的形成,确保老师能够和学生更加直接地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并且针对老师地理教学和学生地理学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3.3改进评价机制

初中地理可以作为升学考试中的一门课程,计入考试总成绩。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堆地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地理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忽视态度。改变评价机制,提高初中地理的地位,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推动老师对初中地理改变原来的态度。初中地理一旦作为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多,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平,尽力为学生解决问题。

3.4创设地理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收集好地理资料,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创设地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并加以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需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进行情感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学习地理。创设地理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为升学考试打下基础。

4.小结

在初中地理的授课教学中,老师必须能够利用原有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增加资金投入,为地理教学提供便利;利用直观性教具对学生进行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设地理情境,帮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并且从中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老师和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为高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12-13

[2]郑继辉.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2,(22):21-23

[3]陈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J].才智,2011,(12):35-37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2篇

[关键词]: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策略

一、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初中语文,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的学科。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还是将来出国深造等,语文素养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共识。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为此,学校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对初一至初三六个班中的男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统计如下。

调查的项目小学语文学习状况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初中语文学习心理初中语文学习成绩

班级人数优秀一般差浓厚一般没兴趣愉悦冷淡困惑优秀一般差

初一(2)(5)5249.6%38.2%12.2%28.6%50%21.4%20.7%46.6%32.7%15.5%45.6%38.9%

初二(7)(10)5451.7%40%8.3%19.7%47%33.3%16.7%41.6%41.7%10%43.3%46.7%

初三(13)(14)4944.3%43.7%12.0%9%37.7%53.3%9.3%32.3%58.4%8%33.3%58.7%

从调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男生一般在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兴趣强烈,且成绩较为优异;进入初中,随着语文感性特征的凸显,男生语文学习兴趣递减,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语文学习中存在普遍的现象是:女生的学习成绩大多好于男生,随着年级的递增,男生的学习困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伴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不断调整和深入,语文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性日益突出,男生原有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方法逐渐淡出舞台。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往往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屡试屡败。他们困惑、迷茫、焦急、烦躁,无从排解心中的郁闷,有的严重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自身心理地健康发展。

可见,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从升学要求来讲,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必须进行语文测试,若这一学科成为学习上的严重障碍,则于升学深造不利;语文又是一种素养及文化修养,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公民,以“语文”来体验生活和观察世界,以“语文”来思考问题,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迫切要求。因此,现在超前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对培养初中男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改善公民素质,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产生的深层探因

1、初中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导致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工具性、思想性为其本质属性,以知识性、文学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般属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它的主要内容是文学教育,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工具性是语文的附属特性。

到了初中,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日渐凸现。和小学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内容更是抽象、灵活、感性。语文是一门值得回味的、动态的、情感的审美学科,而不是僵化的、绝对的、封闭的规则体系。再加之初中语文明线上是关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暗线上是关于思想情感的渗透,学生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只关心“知道了什么”,而不关心“我体验到了什么”。初中男生大多长于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而短于形象思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困惑心理的必然性。

2、青春期生理机制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正处于人生豆蔻年华阶段的初中男生,他们渴望理解,向往美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及身体发育的日渐成熟,他们对异性的态度由封闭、被动转为好奇、主动。开始关注对自我的认识,对青春期的自我认识,对人际交往学习的认识,尤其是与异往和校外人际交往;对未来社会对人要求的认识。因此,上课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没有小学时的“正襟危坐”、“聚精会神”。课余时间,他们倾向于与他人交往,注重发型、衣着打扮。这客观上导致兴趣点分散,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时初中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十分脆弱,有时外界的“一事”、“一言”会导致他们几天精神萎靡,不能自制。如果消极负面情绪得不到劝慰和疏导,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抑郁,既而严重影响学业进步。这就与语文学习需要的“执着、坚韧”精神,大相径庭,格格不入。

3、受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性的影响,引发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初中女生对于识记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如语文、英语、社会思品等兴趣浓厚。因为它们容易感知,容易产生联想与想象,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此相反,初中男生生活上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感情上往往不够丰富细腻,不愿意关注现实生活。初中男生特定时期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对待语文,如同“九天玄女”,“高处不胜寒”。我们知道要学好语文,需要情感的投入,生活的体验,甚至体察细微,身体力行,这就使初中男生不寒而栗,畏惧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之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化”思维严重,回答问题总喜欢像数学那样“找框框、寻套路”。然这一招并不灵验,结果愈考愈挫,丧失了学习信心,产生了困惑心理。

三、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有效策略

如何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如下策略:

(一)“数据分析+三年跟踪”的积累资料库策略

根据抽样调查的表格数据,进行抽取样本对比分析,着眼于三个参变量:“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一定的量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质变,男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应该从语文学科发展的特征、男生生理变化特征、男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去考虑,进行三年的跟踪,然后制定合理有序地矫正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其主要数据分析表格设置和操作程序有:

1、初一新生入校后立即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他们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状况、心理状态等。具体包括《初中语文学习心理调查表》、《初中语文知识重难点掌握程度调查表》、《初中语文学习认知水平调查表》等。

2、初一下学期结束后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男生的语文成绩的波动状态及语文学习心理动态。具体包括《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点调查表》、《初一语文学习困惑心理调查表》、《初一语文学习自信程度调查表》等。

3、初二下学期结束后,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男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其语文成绩变化、本阶段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程度、困惑心理的缓解及消除程度。具体包括《初二语文学习状态调查表》、《初中语文想象思维能力调查表》、《初二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缓解程度调查表》等。

4、初三学生中考结束后,立即进行信息反馈,了解中考语文答题的心理状态及在此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缓解、消除程度及在中考应试中发挥的作用。具体包括《中考语文成绩统计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意向调查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调查表》、《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消除程度调查表》。

(二)“群体亲近、疏导+个性教育”的心理辅导策略

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一般是不易被察觉到的。究竟有哪些困惑,这些困惑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往往是秘而不宣,教师一般只能从分析表象去感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让学生消除心理隔阂,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必须最大可能的赢得学生的认同,让他们首先愿意听语文课;只有愿意听课,才有听懂的可能,也才有学好的可能。平时采取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谈话式、书信式、网络式。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的困惑,从自身的客观背景,性格特征,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思考,然后做好分门别类的安抚和疏导。其具体做法如下:

1、增强学习信心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瞬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习信心;要把语文学习的落后归因于努力不够,书读的不多,而不要认为是他们能力低,头脑笨。例如某实验班中的小戴,因患小儿麻痹症,性格内向,言语不多,成了班中的学困生。可是一次偶然的表现,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我。有次上课,从来不抬头的他,竟然抬头看我上课,我心中大喜,于是灵机一动,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鼓励同学向他学习-----抬头挺胸,认真听讲。接下来的课中,发现小戴始终抬起头,认真听我上课。课后我顺势而导,进一步鼓励他:“你今天的表现让老师很激动,老师相信你能学好的,老师也会帮助你的!”后来,他变了,渐渐地卸下了自卑的包袱,增强了学习信心,消除了语文学习上的困惑心理,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地改变,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提高学习兴趣虽然初中男生的性情比较豪放粗犷,但心理比较脆弱,对他们也要多加关心。我们提倡作文、试卷面批面改,多写激励性评语,多与他们交流,使之乐于与老师相处,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依赖感。这样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根据作文要求,我每次都要特意“照顾”男生,尤其是对作文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更是倍加呵护,生怕戳伤他们的自信心。提出每次作文只要满足一个要求,作文就打80分,如果让我在作文中还能发现到其他优点,每处再加一分。这样,他们的作文自然打上高分。我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赢来了学生对我的尊重。学生“爱屋及乌”,从心理上开始接纳作文,渐渐地喜欢上作文,自然更乐意上语文课了。

3、加强个别交流要重视同男生的个别交流,针对男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效果及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做好记载。针对意志薄弱的男生,我们采用认知疗法、转移注意力疗法,经常鼓励他们要知难而进,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地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对上进心强的男生,则采用升华的方式,让他们将目标转化为动力,不断提高自己;对较自卑的男生,除采用认知疗法外,重在采用过度代偿疗法。当然,对于各种心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采用某种疗法,更多的是综合疗法。

例如在与张某谈话中,了解到造成张某厌学心理的真正原因,便下定决心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勉励他,相信“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付出总有回报的理念。帮他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表,并再三叮嘱,要克服缺点,遵照执行。先从上课,再到作业,由浅入深,提出要求,不断约束松散拖沓行为,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一学年下来,张某进步显著。

4、鼓励自我认同心理学家艾里逊认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了解自己,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同观。现代心理学家研究成果已证明:个人的自我认同水平对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我们要求男生在生活中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因为好的姿势和面部表情会改变人的心境、气质、态度和自我感觉。要鼓励男生学会自己相信自己,学会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别咨询的时候,尤其强调要宽容善待自己,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拥有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状态。

5、倡导心理咨询男生的心理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鼓励男生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向专职的心理教师和咨询师倾诉,真实反映各种心理困惑,然后根据心理学原理,加以及时疏导,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参与学习。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生平时有问题可以去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问题等。

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发展性辅导的心理课程等。

(三)“四动+八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策略

1、引发多角度互动策略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文课难听懂,二是语言品析难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固有的性质,要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因此,生动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一剂良药。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把单一的耳听,化为“手动、口动、脑动、眼动”(四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掌握语文知识,感受语言魅力,引领学生去遨游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2、充分体现“八化”策略繁琐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正面问题反面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整体问题局部化、运动问题静止化、恒等问题不等化、一般问题特殊化(八化)。例如,抽象问题具体化,是针对男生擅长于抽象思维,而短于形象思维而提出的,对于言语教学而言,抽象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问题,应引导学生寻找最近发展区,从最简单的生活体验入手加以剖析,从而感悟思想内容。又如,陌生问题熟悉化是指在新情境、新的问题背景下,诱导学生如何理解感受,直至深刻体验。很陌生的问题,只是问题的表象,其解决方法思路都是已学过的或十分熟悉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再如,正面问题反面化是对时代久远,学生体验不深的古人作品,正面入手往往较复杂,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一时难以理清头绪。如对文中人物的评价问题,可以直接有效地从反面入手。还有一般问题特殊化,是指“一般的条件”“一般的结论”不易发现,其语文特征,若从极端情形、特殊角度考虑,则豁然开朗。如,对诗歌“意象”的领会,就应采用“特殊化”策略,引导男生领悟诗人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怀。

(四)“激活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的长足实效策略

语文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因此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防微杜渐,是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重要环节。尤其要做好的是以下几方面:

1、注意衔接,平稳过渡搞好中小学内容的衔接,可以弥补男生在学习内容与思维方法上的落差。小学语文基本上是平面型直观性语文,进入初中转化为立体型情感性语文。做好中小学教育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如开学后就做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在给初一新生上课之前,就要明确告知学生,转变学习语文的观念很重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程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偏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学多,学生学习地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2、找准难点,有的放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优劣,并不全取决于记忆和背诵讲授内容的能力,而是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用学生的眼光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认真研究教材,深入学生,选择教法。在语文学习方面,男生比较理性,学习较随意,喜欢做以识记为主的基础题,而对以感性理解运用为主的阅读写作,以及综合性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勉为其难了。尽管男生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强,但他们思想松懈、自由散漫,上课不记笔记等缺点,导致他们往往捕捉不到课堂讲解的重点和能力训练点。因此,教师要指导男生“敞开心扉”,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规范语言表述。对探究性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先指导他们学会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形成自己观点,然后学会用语言来表述自己观点等语文思想。这样有的放矢的将“困惑”转化为若干易于解决的小问题,“困惑”也就不困惑了。

3、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分散难点,逐步提高”,也是预防困惑心理产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去,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心理上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台阶过平,难以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时适度台阶。一节课只突破一两个难点,一次作文只实现一个小目标,一套试卷只设计两到三个难点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信心倍增。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引导,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男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又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情感触发,让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

4、精心打造,激活特区初中语文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思想方法、情感体验上,都存在很多难点,这些都是初中男生易产生困惑心理的重要根源。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供学生最近发展区,使语文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身上具有程度不同的八种智能,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技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拥有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而男生似乎在语言智能上,天生不及女生,教师要充分挖掘男生身上的其他多种智能,并利用其某一高程度智能,唤起埋藏于心底的成功的喜悦,来树立其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使之信心十足的发展言语智能。例如,利用男生喜欢历史的特点,在上《隆中对》一课时,课前就布置男生去完成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的时代背景。结果发现课堂内男生特别兴奋,极力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显然不错。

春风雨云渡,舟过水无痕。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绝不是一蹴而就、短期就能见效的容易事。所以教师平时要指导男生做到: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积累一切同语文有关的知识(甚至看似无关的),办一个“零存整取”的语言“存折”(精致便携的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精彩美妙的语言素材统统存进去,使之“滚雪球”般日渐壮大、丰富、充实。“钱包”鼓了,学生自然就“材”大“气”粗、左右逢“源”了,自然会培育出心灵的绿洲,释放出灿烂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教育课题组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开明出版社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3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活动 困惑 措施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重视教学实践改革,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目标更加丰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初中政治学科知识,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收获。不断提升的教学难度,让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开发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分析

1.教学思想上的困惑

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教学改革的进度有直接影响。一些政治教师的思想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他们仍然觉得灌输教学法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认为课本是至高无上。这样的教学思想,必然会让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方式。还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封闭,一直利用教学前辈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手段,认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教师思想上的误区,影响了创新元素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融入。

2.教学方法上的困惑

教学改革,可谓是一场年轻战。教学改革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具有青春活力。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学习全新的教学思想,开发了更多有意义的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去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但错误的理解,会让高效的教学方法变得无效。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原则地减少自己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精准性。教学方法应用失误,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3.学科定位上的困惑

一直以来,初中政治学科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政治没有必要认真去学,只要抽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背下来就好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会在考试之前临阵磨枪,利用短暂记忆去取得一个满意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划重点,用课堂时间将政治重点内容划出来,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学科地位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

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优化措施分析

1.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

要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初中政治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走出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教师要全面分析初中学生的新知识认知能力、心智水平以及个人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活动,用政治教学去规范学生的思维,杜绝负面思想潮流的冲击,才能实现政治教学目标。初中学校管理者要利用教师会议的机会,组织教师一起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日常教学标准,让教师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使之建立正确的教学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化。

2.加强教学方法的改善

灌输式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虽然能够促进基础知识传播目标的实现,却不利于初中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初中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实施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自我新形象》时,如果教师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个人形象的期待,无疑让课堂学习成为回答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将问答环节改成一个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每人说出五个“我是……”的句子和“我希望我是……”的句子,以此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提出期待。这一活动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让课本理论知识与初中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在一起,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3.加强教学思路的创新

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教师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将知识、情感与行为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政治教学内容被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提高政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会让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观发生改变,不再认为政治课本上都是无用的官方话语。比如,在讲解《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教师可以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部分条款引入到课堂中,并针对每一个条款举出一个应用的实例,像童工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都很有震撼性。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真的能够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法律具有权威性,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政治学科在学生心理的地位,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政治教学活动的质量对于初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给予初中政治学科以足够的重视,大胆进行创新,利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解决改革中的困惑,才能让政治教学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刘建辉.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协调的探讨[J].新课程,2015,(08):171+173.

[2]杨吉庆,李厚瓒.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协调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S1):134-136.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困惑;反思

一直以来初中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新课改的实施给初中教育也带来的新的面貌。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遵循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样,初中数学教师也是如此。在初中教育众多科目的教学工作中,构建高效课堂数学教学一直都是每个教师都考虑过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要只顾自己的想法,要时刻的顾及学生的感受与思维,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形式有所反思。在走进新课程实施的这段时间,我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进一步地作了总结,那就是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这一困惑作了分析。其次,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对曾经视为宝贵的教学经验的观点与做法也对其进行了重新审视,总结了几点教学反思,在接下来的分析与描述中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对此,本文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这一困惑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教学反思做了几点阐述,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描述:

一、教学中的困惑

1、构建高效课堂学生方面存在的困惑

首先,很多学生缺少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其次,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运用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只是对单一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进行记忆,这种学习方式缺少思维练习,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不遵循步骤解题,整个过程缺少逻辑性,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多肥大帮助。再次还有很多学生缺少自信心,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以及自信心极为重要,但因学生在这几方面都有缺陷,因此,一直困扰着每位教师。

2、教师方面存在的困惑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力求创新,把书本的知识面面俱到的传授给学生,时刻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还有一些教师通过表面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氛围也很活跃,可学生却没有抓住该学的重点。正是因为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教学中,学习学到的重点不同。另外,很多教师过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成绩最重要,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直接否定这个学生。忽视了学生进步的整个过程。对于差生来说,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那就是胜利,不要以最终的高成绩来评价每个学生。与此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疲于应付。数学科与其他科目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基础的掌握不了,更谈不上拔高,因此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实施.致使很多教师根本不需要在能力的题型上下功夫,基础的东西看一眼就可以进课堂,只是做到了程序化的应付。

二、教学中的反思

1、不能片面注重过程教学忽视双基训练。新课程强调注重过程教学,但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整个就是探究法则公式的课堂,本身设计的有例题和习题,但是在探究环节使用时间过多,从而导致训练时间不够。并且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但不是每节课都要进行探究,有些教师片面强调探究活动,不管是否必要,一节课安排十几个探究活动,接二连三地组织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兜了很大个圈子,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2、不能片面强调合作交流,忽视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些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的坏习惯.交流时只做一个听者,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得不偿失。结束语总之,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新课改前所唯有力量的冲击,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的按照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新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实际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中,虽然在整个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数学教师,同时也伴有一些惊喜带给每一位教师,那么,各位教师更要在教学中更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利与弊,只有这样,才会做好这项工作。而本文只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描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得到各位同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青伟.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年03期

[2]刘建国,张慧媛,冯艳茹.反思性教学在解题中的应用浅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郭喜山.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4]唐新秋.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1期

[5]胥春兰.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教育.2002年07期

[6]姜淦萍.对化学反思性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学.2004年03期

[7]罗艳《.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与反思性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5篇

【关键词】沿海延边 高中 学习化学 困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83-02

防城港既是沿海城市又是延边城市,教育相对比较滞后,学生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实施化学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现不少问题,特别是对化学学习的困惑尤为严重。要解决新课改延边地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沿海沿边地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

(一)初高中化学的衔接状况

初中学生是在初三时候才开始进行化学学习的,初中的新课标改革比高中新课标改革早好几年。本来在初中,学生就只学了一年的化学,在化学的学习中只是了解到化学知识的皮毛中的皮毛。到了高中,化学知识忽然间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进行了延伸。初中的知识跟高中的知识没有实现无缝衔接,以至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无所适从。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我小孩的初中化学都有七八十分的,为什么到了高中就只有这么点分了呢?”也经常听到学生如此抱怨:“我在初中时候的化学还学得挺好的,可是为什么到了高中,就听不懂了呢?”作为化学老师,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与其责怪学生不努力,倒不如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随着初高中的不断普及,初中学生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初中化学的教学对知识内容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缺乏拓展和延伸。而高中的教学,因为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高考的考点,深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所适从。教学进度快,让学生犹如揠苗助长,很快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化学学习的落后。

(二)高中化学教材改革现状

高中新课改以前,使用的化学教科书有三册,每年只学一册,每个章节编排得比较详细,内容丰富。而高中新课标改革以后,化学教科书变成了8本,分别为必修1、必修2、选修1 化学与生活、选修2 化学与技术、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 实验化学。而且教学课时由原来的每周4课时变成了每周3课时(新课标的要求是每周2课时),甚至有些学校是每周2.5课时。内容增加了可是学时却减少了,说实话,在教学实践中真的让化学教师很为难。往往是顾上了课本知识就顾不上课外习题,顾上了课堂探究,就顾不上分组实验。我们所教的这些沿海沿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如何才能让这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我们这些化学教师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沿海沿边地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

(一)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

笔者教了这么些年的高中化学,也带过好几届的高一新生,总体觉得每届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有优秀的学生,也有及其差的学生。但是不管学生基础怎样,他们都有各自的学习困惑。基础好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很好地配合化学老师的教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习情绪比较高涨,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力比较好,对课本知识没有太多的困难,他们会自觉地扩充课外练习,可是他们也有他们的困惑。他们困惑的是,书本内容觉得蛮好掌握的,可是为什么一做课外习题就感觉力不从心呢?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有一部分学生很努力,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努力的学生上课很认真,可是只能听得一知半解,完成课后习题有一定的困难,繁杂的知识往往让他们头脑混乱,变得不知所措,情绪低落。

(二)高二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

高二的学生经历了文理分科,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高二开展选修教材的教学。由于选修的教材有8本书,每个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们这里主要学习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这几本书的内容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很高,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很高,内容基本都是与高考链接的。很多学生在高二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接触高考题,而他们大多对高考题都或多或少有挫败感,一下子就感觉难度拔高了,忽然觉得之前做的题目竟然跟高考题目差距这么远。他们迷茫了,他们害怕了,不知如何是好。

(三)高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

高三学生,笔者教过好几届,对他们的状况也颇为了解。很多学生不管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薄弱的,经历过迷茫的高二之后,进入高三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感觉忽然间长大了许多,学习变得积极努力,激情满满,就像开足马力的船一样勇往直前。可是好景不长,很多时候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月考失利后,信心早已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失去了努力的信心,放弃的念头时刻萦绕在心头,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考得理想,对自己的学习常常产生了质疑。

三、解决沿海沿边地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困惑的办法

(一)解决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

解决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还是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欲望,增强化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让他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笔者觉得自己还是做得比较好,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提倡快乐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传唱化学歌曲,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化学歌曲《化学青花瓷》把化学知识整理得井井有条;化学歌曲《元素周期表》把化学元素符号变得趣味生动。为了让学生记住元素化合价,还自编自唱了化学歌曲《化合价之歌》,把元素化合价规律变成跳动的音符。事实证明,这些歌曲受到学生追捧,唱过不忘。甚至有的学生受到启发后,也自编化学歌曲,把自己的所学所想变成歌曲,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化学。

2.创设教学悬疑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多卖关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笔者讲授盖斯定律的时候,创设教学悬疑,展示一枚漂亮的钻戒图片,告诉学生我可以让手上的铅笔(铅笔芯是石墨)变成金刚石,引起学生的疑惑,引发他们探究石墨变金刚石的兴趣。于是他们便会去查阅资料了解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完成燃烧热化学方程式。通过盖斯定律获得石墨变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找到将石墨变成金刚石的方法。类似的教学悬疑,我们还可以设置很多,把我们的化学课堂变为探求科学的课堂。

3.创新点拨学生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毅力。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常常需要点拨学生,创新点拨方式,让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了点拨缺乏自我肯定的学生,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以便给予鼓励,有时哪怕他们回答不正确,也要找机会表扬他们,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为了点拨那些有很强存在感的学生,可以邀请他们当小老师,体验教学过程的艰辛与快乐,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化学,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为了点拨那些缺乏动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从而用恰当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毅力。

(二)解决高二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

解决高二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触化学高考题,获得做题的满足感,建立高考信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小题细做,建立做题信心。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往往会阴沟翻船,明明会做的题目却得不到分。所以,我们要求他们要细做小题,增加做题的正确率,建立做题信心。

2.专题精做,培养总结能力。每个考点都是一个专题,比如在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时,笔者编辑了《高中化学有机推断大集合》,让他们进行有机推断专题训练。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但是一定量的专题训练是必要的。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学会总结知识,增强总结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3.难题巧做,形成做题技巧。遇到难题,要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学生的做题技巧,可以通过教师传授,也可以通过听取学长介绍。当然最好的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这样会更加深刻。

(三)解决高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

解决高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困惑的办法,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还是要增强学生的抗打击能力,统筹全局,重点突破。对高三化学的总复习要做到点面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侧重点,做到因材施教,取舍得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高考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获得高考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统筹兼顾,给学生解决学习的疑难问题。我们在面对高三的学生时,会发现他们的两极分化很严重,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才能照顾好各种层次的学生。毫无疑问,我们对于优秀生的疑难问题,通常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常常会忽略了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做到,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他们问的问题再简单,我们老师也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耐心细致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温暖他们的心灵。

2.取舍得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实践发现,到了高三,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发现某些知识是他们学习能力之外的,我们就必须学会取舍,不要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攻克他们能力以内的题目。古人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值得我们深思,运用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励志教育,使学生获得持之以恒的动力。高三的化学复习课是枯燥无味的,再加上高考化学的难度大,高考压力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励志教育,让他们能坚持学习化学,不放弃,获得学习化学的持之以恒的动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6篇

关键词:新教师 实践教学

作为新教师,面对工作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同时,我积极地与很多同行沟通交流。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疑惑着,又努力地去解答着这些疑惑。[1]

一、实践中的困惑

曾经一段时间,我上班“笑如花”,上班时保持甜美的职业微笑,笑靥如花;可回家“脾气大”,下班后却板着脸,对家人爱搭不理,动不动就发脾气。归根结底,主要还是我对教学存在着困惑,以致我无法转换好角色,把情绪带到家中。那么工作中我究竟存在哪些困惑呢?

1.先进理念与考试制度的冲突

2.教学理想与工作条件不足的困惑

3.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困惑

4.如何提升自我素质的困惑

二、困惑的解决

1.先进理念与考试制度的冲突

素质教育大方向下,学生需要通过时不时的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来检验其学习成果。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考试没有把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全体现出来。2011年的初中科学瑞安中考模拟卷当中,第26题,让学生回答足疗中的科学,就很好的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树立学生的健康生活价值观。[2]

2.教学理想与工作条件不足的困惑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通过很多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锻炼其能力,加深其热爱科学的感情。而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就很希望教科书里涉及到的实验活动都尽可能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但是,很多时候学校的实际条件是不允许的,当我们有着巧妇难以无米之炊的苦恼时,就要好好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我们不能脚踏在云端,要知道教育既需浪漫,也需要现实主义。

3.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困惑

开始时我们对工作总是抱着很高的热情,花很多精力和时间进去。好比如说我,一开始上课,我往往认真备课,但是,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却都不够理想。这样的情况让我非常困惑,表面上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进去了,怎么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所以我采取课堂诊断来作为推动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曾经一次《酸碱盐复习》公开课中,我根据酸碱盐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又相互联系,但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学起来感觉很乱。因此,我采取讲练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是发现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没有达到复习目的。于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1)从教学前进行反思,很多时候新教师会忽视教学前反思。其实在教学前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不仅是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过程,更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课前反思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水平,以及同事建议,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比较枯燥,没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所以将其改成采取超市式选择的方式,由一个开放性试题:准备2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HCl、NaOH,请学生进行鉴别,分析原因,达到复习目的。我采用相对轻松的知识竞答组织这场别开生面的游戏教学,以适量加分等奖励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从教学后进行反思,不仅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身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这两节课中,第一次我没有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没有从实际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状态、理解能力、掌握水平。所以,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我站在学生角度,根据学生不同水平,采取超市式选择的方式,由一个结论开放的试题出发,请学生选择不同药品进行鉴别,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主动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酸碱盐的知识点,学生不仅要熟知,还要应用。所以酸碱盐的复习课不仅要让学生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4.如何提升自我素质的困惑

面对许多困惑,就要求我们要变得强大,强大到可以去解决这些困惑。那么怎么提升自我素质呢,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困惑!

(1)学习理论,在高度上着力

我们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但是不能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要学习理论,在高度上着力。

(2)重视业务,在精度上提高

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我们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要重视业务,在精度上提高。比如要勤学多问,多听课,多讨论,多反思,多总结,多收集学生错题、分析原因,多关注中考动向等等。比如平时的听课时,我会细心去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反应的反馈,还有课堂中的留白等等。比如我批改了作业时,很多时候学生是不会主动去看自己做错的题目,而是当我要讲的时候,再把错的答案改成正确答案,以后也不会主动去看。我于是批改完作业以后,会要求学生将其自行订正,然后在其中抽取五六个学生,让他们对已订正的做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如果不会,再讲解给他听,要求他理解再讲给我听。[3]

(3)广才博取,在广度上发展

我们不仅是名科学老师,还是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了解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知识面宽,文理互补,对哲学、艺术等有所了解。

三、总结

当面对困惑时,不应该慌张、急躁、甚至溃败,而应调整好心态,多虚心跟有经验老师请教、沟通,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们的教育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参考文献:

[1]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适应与思考[J].课程与教学论坛,2003,4:11-15.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7篇

【关键词】舍弃与拓展;高中化学教学;困惑与思考

一、初、高中课程在衔接中的困惑与思考

高一化学应该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的教材如何衔接一直都是高一化学教学必须要面对并思考的重要问题。初高中化学课程在衔接中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教材的变化

近几年来,初中的课改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在内容上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教材内容变得通俗、具体、易懂;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也大大得降低了要求。虽然近年来的高中教材也将难度降低了,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还是比较的抽象、复杂,牵涉的知识面很广,另外,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形象生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的。而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比较多,与生活实际往往不搭边,学生去理解并接受很困难,再加上受到了高考模式的限制,教师们大多都不敢把难度降的太低,因此造成初高中的教学跨度很大。

(二)学法的变化

初中化学内容少,课时多,老师讲得比较细,归纳的比较全,学生们练得熟,一般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学生就跟着老师走,很少注重独立思考,也不会归纳总结。然而当上了高中,由于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教师只能讲知识重点和难点,一些贴近生活、浅而易懂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利用课外时间去探究、整理、归纳。而刚进入高中学习的新生往往仍沿用初中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去应付高中的化学学习,结果就出现了上课听不懂、学到的知识点在题目中不会运用、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使学生们会觉得高中化学太难了,久而久之,学习化学的兴趣没有了,考试成绩肯定是不理想了。

二、面对这些困惑,应该怎样面对

针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衔接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学生学习高中化学之前,向学生们介绍高中化学知识内容的特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在社会生产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注重的事项,使学生们转变学习的策略,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还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们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们进行学法指导,让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更合理。针对课时少这个问题,我们要仔细的研究课标,努力的挖掘知识所能承载的功能,适当的进行整合,当然,我们也希望能修订更完善的新课程教材。希望高考方案可以及时下发,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把握教材,以便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深广度把握中的困惑与思考

课改后一直就是一个让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规范课时、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那么应该怎样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呢?关键还是以课程标准、新教材、教师用书为标准,而不是以统编教材、教辅资料为标准。

四、新老教学方法冲突中的困惑与思考

面对新课程,应该放弃老的教学方式,实行新课程、新教法,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采用新课程,应用老的教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去否认传统的启发式与讲授式教学等方式,以往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是否适用,一是看是否真正从实处体现新课程理念;二是要看是否真正能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三是要看是否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四是要看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五是要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技术手段是否得当;六是要看是否能有利于张扬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所以,教师们要从实际的学情出发,扬长避短,将各种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并根据教学内容定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结论的知识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笔者思考如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在符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知识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可以以创造的方式来开发课程资源,但是不要把以前或者其他知识点加上去。教学是一门深奥、千变万化艺术,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照搬或刻意追求某一种模式,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各种教学方法各显其通、各尽其能,才能适应新课改新课程要求。

总结:

诚然,新课改以它破竹之势而长驱直入,不以我们的困惑而停滞不前,不因暂时的困难而驻足。但是,在新课改的过程当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作为教师,应该积极的面对困难,并寻找方法解决困难,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身的学养能力,让我们面对困惑,不再无奈与茫然。

【参考文献】

[1]董树文.在高中化学中实施“STS”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1(05).

[2]潘小蓉.论提高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06).

[3]张晓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1(09).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8篇

关键词:实训 数控车 困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74-02

引言:中等职业教育一般都起步较晚,加之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有局限性、师资和设备不足,严重制约了当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使应该突出的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进步。本文从我校近年对技能训练教学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的思考,就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的困惑和解决困惑的做法作浅薄论述,不当处敬请指正。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知识+技能”,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用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年我省本科对口自主招生已将技能考核列入其中,且其比重必将逐年加大,在这一背景下,中职教育中的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地开展职业技能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并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升学和社会生活中,是我们职教人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新课题。

一、目前中职数控车实训教学存在的困惑

(一)硬件困惑

硬件困惑是“硬伤”,即设备有限且系统复杂,使得统一的教学活动很难开展。由于我们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起步相对较晚、资金投入不足及办学目标不清晰等因素,我校目前数控车床仅有22台,因为是从2006年至2013年分批次采购的,所以这些数控设备的生产厂家有6家,系统也有4种。

序号 生产厂家 数量 系统 备注

1 浙大辰光公司 7 广数218

2 牡丹迈克公司 3 广数980

3 济南一机 6 法那克

4 武汉华中公司 1 华中-世纪星

5 南京二机 3 华中-世纪星

6 云南一机 2 法那克

(二)软件困惑

软件困惑是“内伤”,即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战斗力是数控车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软肋”。我校初期数控技术专业没有专业出身的教师,只能通过文化课教师“转型”培训,均属“半路出家”――专业技能水平很难提升,即便是后来从企业和社会上聘请一些技工人员,仍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我们应对这些困惑所做的

“痛定思痛”后,在校领导和数控技术专业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之下,我们还是逐渐找回了自我,找到了突出重围的出路。针对上述困惑我们是这样去解决的。

(一)硬件的“硬伤”我们以“化骨绵掌”接之,化“害”为利

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所谓以“点”是数控技术专业高二进行一年数控车实训时,我们在第一学期教学时以现在市场较为通行的FANUC系统及编程进行统一的教学与授课一周计40课时,学生在学习和掌握FANUC系统后,我们再以宇龙仿真系统软件模拟仿真25课时,在水到渠成的前提下让学生熟悉由浙大辰光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进行操作较为简便的“广数980”操作面板15课时,最后确定以初级数控车工为目标,采取周训制的方式、集中数控车实操训练5周共计200课时,由于目标明确,训练素材选择合理,加之整个训练流程经过多年历练,学生的训练“点”的效果明显。

所谓“面”,是指我们在学生数控车训练的第二学期,在复习巩固第一学期学习成果的基础,全面掌握我校现有所有系统的学习和操作,做到“全面开花”。具体做法:

第二学期牢牢把握“理实一体”,确定数控车工中级工的训练目标,6周240课时的学习时间分配为:不少于40课时的理论指导(由于理实一体,整周制实训,前期我们安排每天4人/台,两个实训老师一天,所以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实训,另一部分学习理论。后期每天2人/台,仍然理实学习不冲突。);60课时“广数980”系统,80课时FANUC系统,30课时华中系统和20课时的“广数218”系统,10课时随机考核各系统操作。

由此,我们数控车工中级工通过率达到98%以上,数控车的实训也基本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实训局面。

(二)软件的“软伤”,我们采取了“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措施进行治疗

“输血”,学校自2006年数控技术专业创设之初就通过聘请企业和社会上6名技工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弥补专业人才的缺失。现在更是不惜重金“请进来”,我们每年都要邀请省内数控技术专业的知名专家乃至全国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来校指导数控车的训练1至2次,并聘请其中的部分专家作为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数控车的教师技能得到迅速提升,对我们数控车的训练起到了掌舵的作用。

“造血”,是通过“送出去”结合前面的“请进来”,使我校数控车的专职教师自身素质与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刚开设时有着与其他中职学校一样的通病――专业对口的人才几乎是空白,所以初期的数控车教师6人全是“半路出家”――是文化课教学的教师自愿通过在浙大金工学院转型学习后回来担任数控车教师的,明显专业技能底子薄。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使自身具备“造血”功能,我校积极争取上级的有关政策,把握机遇,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数控技术省级培训、数控技术部级培训,累计20多人次;学校自费安排数控技术教师多次到盐城技师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有目地学习数控车;近年正筹划安排3至4名教师到德国学习。

此外,我们还通过每年5月中旬的校内技能节数控车教师指导学生比赛,数控车教师之间比赛;并在每年4月中旬的省级比赛中寻找机会,让数控车教师积极参加比赛以此历练我校的教师,促成全体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形成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

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并举的措施,我校数控车实训水平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三、结语

尽管目前我们的数控车实训已取得明显进步,数控车实训也有相当的起色和进步,但仍存在些一些困惑。诸如对实训成熟模式的探讨。

当下职业学校的实训模式有很多:“师徒式”、“导生制”、“项目引导”等等。其中不乏很多学校成功的经典模式。然而,由于各校的实训硬件配置不同,软件建设情况不一、学生数量及素质相异等原因,怎样选择和探索最符合自己学校的最优数控车实训模式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惑,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1]高枫,肖卫宁.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锋. 深圳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童炳金.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第9篇

初中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数学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困惑。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学习 困惑

数学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那么,我们怎样消除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困惑呢?

1.初中生数学学习有哪些困惑

初中生数学学习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依赖心理。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1.2 急躁心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对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1.3 偏重结论。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程度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

2.如何引导初中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惑

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三重、三到、三引导”,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2.1 “三重”,即重基础、重实际、重方法。

2.1.1 重基础。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1.2 重实际。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2.1.3 重方法。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等。

2.2 “三到”,即心到、情到、人到。教师要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2.3 “三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

2.3.1 学科价值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困惑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3.2 兴趣引导。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