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2 09:06:35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概论课 教育教学实效性 对策选择

[作者简介]郭红艳(1974-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2-GH-18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3-02

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信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性分析

1.教育类型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涵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教育目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教育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目的来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途径。在“概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兼顾国家的培养要求和高职生个体成长的要求。在“概论”课教育教学途径选择方面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高职院校“概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很明确,这是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征和“概论”课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

2.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强调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性格、素质、能力、成长经历、思想实际等方面。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或者说是塑造高职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实然层面达到国家、社会应然层面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差异性凸显,独立性增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只有适应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市场实际,才能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育效果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要求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和可靠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如果是这样,这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合格和可靠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考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性、主体性、整体性的要求,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笔者提出“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该体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三个方面着手,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材的十五章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同时将四个模块分解为九个具体教学专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对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概论”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次是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最后是素质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学生要有“国”、有“家”的观念,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只有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2.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为了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理论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即第一次课,主要讲述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个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整合了书上第一、二章的内容,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模块是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整合了书上第三、四章内容,中心是思想。第四个模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项目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与改革开放 ;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项目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八――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讲第一次课即绪论专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围绕为什么学习“概论”课这一主题,以3~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发言人将本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反馈、梳理、总结。整个过程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凸显;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训基地实习,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德育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理论+实践”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单纯的理论教学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实际,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五步来进行。在“任务驱动”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详尽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明确规定每节课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重点难点等,学期授课计划是针对每一学期授课内容的详细规划。“项目导向”环节是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认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理论周数的不同,合理调整讲授内容的详略。“课堂讲授”环节是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根据讲授内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演讲法、讨论法等。“互动交流”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座谈等,教师总结提升。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课下从周一到周六系部会安排专门教师、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答疑解惑。“实践体验”环节是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方法问题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方法不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上,应注重“两个结合”“三个贴近”。

1.“两个结合”。“两个结合”首先是指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统一的要求,即要求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达到统治阶级所要求的目标,这就是先进性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受教育者思想都达到先进性标准的要求,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这就是广泛性标准。因此,“概论”课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相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为坚持先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因为坚持广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共性。

“两个结合”其次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对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受的教育、性格、能力等都是对孩子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等产生重要作用的核心素材。如果父母的这些素材不具备优势或者处在劣势,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采用有组织、有纪律的育方式,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人生活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符合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背离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具备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水平的提高。

2.“三个贴近”。“三个贴近”强调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个贴近”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围绕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材内容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高职院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因此教材设计也应该突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个贴近”其次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空讲理论。比如,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问题时,一方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内涵等;另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教育学生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理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自我认识,不能盲目、盲从。“概论”课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三个贴近”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中国梦等问题在“概论”课教育教学中都不容回避,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在“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要求上做得很不够,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实现有机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涉及个人、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贲国栋.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黄发友.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2篇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2.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3.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3.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5]。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6]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3.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第一条道路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先是获得“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3.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确定“商品”这一概念为逻辑起点,根据从抽象到思维的具体方法,从“商品”逐步推演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最后到达逻辑终点“阶级”,从而构建起科学的《资本论》理论体系。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4.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4.1信息素质教育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素养。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素养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素养是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素质意识、信息素质关系、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素养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素质教育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信息素质教育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信息素质教育的存在价值:信息素质是构成终生学习的基础,是各门学科、所有学习环境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信息素质包括各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和信息资源的技能: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包括了社会、文化和哲学等内容。

4.2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

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检索技能是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检索技能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素质教育又称信息素养教育,它是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8]。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素质教育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3信息素质教育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信息素质教育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素质教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的书籍提要,因而,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对信息素质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信息素养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信息素质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比较信息素质教育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发展论:以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为研究基点,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使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及现代信息素质教育从理念到方法的差异等。

总之,该体系以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体现了它的学科性质,反映了它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剖析,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当然,信息素质教育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因而,它的理论体系必将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善,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研究在21世纪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时代,成为信息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倍受人们关注、青睐和重视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1]ALA.America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ce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1989

[2]丛敬军.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情报资料工作,2002,(6)

[3]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黄顺基主编.科学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刘宝存,马忠虑.关于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3篇

关键词:航海院校;《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26-03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这一课程建设。2005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05方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教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文简称《概论》)是航海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也是航海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主干课程。《概论》所包含的内容是航海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既有政治素养又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航海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

一、《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概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既比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又把这一进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与总结,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作为航海院校《概论》课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更好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既能突出反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又能突出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真正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为国家和航海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强化师资建设,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一)积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面对新阶段的新变化新情况,提高《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编写、出版的“05方案”新教材《概论》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工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而且是一本教材、全国通用。《概论》涵盖了原先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内容广泛,综合性强,集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因此,《概论》课程教学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以往大大提高。

首先,要提高《概论》教师任职资格的准入门槛。《概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员,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的实践者。在政治条件方面原则上要求《概论》老师必须是中共党员(粤教工委思[2006]4号文指出:新进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是中共党员,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经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另外,还要从思想品德、学历学位、教学科研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等个人素养方面提出明确的准入条件,德才兼备,德育优先。

其次,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全国高校已经或正在对《概论》教师进行了分批次的相关培训工作。作为航海院校,除了要继续加大上岗培训、脱产进修、在职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力度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原则上还应要求《概论》教师能参加船员适任证书的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兼任学生班主任、中队长(或辅导员)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能很好地将航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航海类人才。

最后,学校重视,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文件要求: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学校要有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要改善和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目前,航海院校基本上都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独立设置,直属学校党委领导。广东省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行政事业经费的同时,还要求各高校从收缴学费中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有了中央和省、厅以及学校的高度重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主干课程,《概论》课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自然也就有了坚实可靠的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教师可以安心、静心和精心于教学与科研,为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高等航海院校是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的重要基地,航运业的特殊性和高等航海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航海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特点。由于《概论》课程的理论性、政治性、专业性、教育性,加上航海院校专业的国际性、国防性和行业特色鲜明性,因此对《概论》课程教师的要求自然非同一般专业教师。

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满堂灌输式”纯理论教育教学向“以生为本”转变,引导、培养航海院校学子爱党爱国爱海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1)重课堂,轻课外。传统教学大多着重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讲授,而忽视了主教室外广阔的第二乃至第三课堂,局限于文本思想政治教育。(2)重灌输,轻反馈。多数满足于课本知识的单纯传授或讲解,忽视学生的各种诉求和困惑,难以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计划中普

遍只有理论教学与考核,忽视了更重要的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有的学校即使有实践教学安排,也是敷衍了事,或以写见闻感受之类论文来凑合,以应付检查评估,完全没有挖掘、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导致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开创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注重主体间的作用,强调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共生共长。面对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概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现代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概论》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社团、协会、生活园区、校园BBS和社会实践基地等第二、第三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拓宽和延伸《概论》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注重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在师生互动中、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创新方法,从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向综合运用现代科技进行课堂内外的全方位、多途径、宽平台立体网络式教育教学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方法显得不太适应和有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着力探索运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和表现方式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概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相长,在备课的时候可以精心制作一些PPT,将相关章节的数据或图片、表格甚至是比较典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存储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并做好详尽的讲解。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PFr在高校课堂上的日益普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可以把我国伟大的航海史与灿烂的航海文化穿插到课堂教学之中,航海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蓝色文明与红色教育相渗透,海洋观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贯通,这样图、文、声并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改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综合利用网络传媒,建立《概论》课程学习网、班级QQ群或MSN以及个人博客等平台与学生互动沟通,交流学习,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有效为学生答疑解惑,真正达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总之,航海院校《概论》教师必须而且应当在以下几方面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具有感召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有凝聚力;平易近人,关爱学生,具有亲和力;宽严相济,责任笃行,具有向心力。

三、创新《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航海院校《概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航海院校专业特色鲜明,基本都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航海教育和培训必须符合《STCW78/95公约》和国家海事局规定的质量要求,专业操作性强。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化完善。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明确把“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实践育人作出了全面部署。2005年2月1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把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参观访问等纳入实践活动内容,着力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总体格局。

实践教学必须注重实效,要努力形成突显专业化方向、强化知识化实践、优化课程化建设、促进基地化运作、实现项目化管理的新模式。首先,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必须列入《概论》课程教学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年度综合考评、推优评先的依据之一,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为学生锻炼成长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鼓励大学生深入灾区、革命老区、基层以及生产一线,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能够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国计民生,深化社会实践的真正内涵和教育意义。其次,《概论》专任教师可以与其他系部的专业教师合作指导学生,把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让《概论》课实践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有条件的航海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海洋博物馆、港口码头、革命博物馆、改革开放成就展览馆、红色示范教育点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实在在接受海洋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概论》课程理论教学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有利于增强《概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最后,教师自身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航海院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作为《概论》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要求自己,从我做起,言传身教;航海教育是双证教育,学生既要参加学校考试并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还要参加国家举行的统一考试并获取船员适任证书。因此,《概论》教师应非常熟悉船员适任证书考试流程和具体要求,了解轮船码头和远洋运输公司对船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以便在平时教学中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部分教师2008年暑假参与学校《校友风采录》的采集编写工作,奔赴祖国各地采访,与众多校友面对面交流访谈,既对校友的成长与成功有了深入细致的把握,又了解到企事业单位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和较高期望。一方面,访谈对教师自身来说就是一个向校友向社会学习的难得机遇,有机会还可以请他们回母校作报告,把优秀校友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这种学习心得与体会以及校友们的成功之路融入《概论》课教学,就能转化为在校大学生的激励与动力,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生动性和鲜活性。

四、改革《概论》课考试考核方式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4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既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结合教学工作,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宣传邓小平理论。高校“两课”教学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自觉钻研马克思主义的校园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就会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精髓――解放恩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

再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教学手段的落后和形式的单一,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必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采用视听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讨论、演讲、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当调动起来,就会对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关心的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在是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高等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是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好教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思想的精华。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疑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和思维结晶,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作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本质特征。邓小平表现出来的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勇气,敢于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气魄,是邓小平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最具魅力的亮点。在教学中,要力求找准两者闻的切入点,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l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形式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改变,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准备与正常的心理耐受力,就难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配置,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传奇经历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首先,邓小平同志不仅以其“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感染人,更以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体现出领袖人物的优秀人格魅力,尤其是他那种在逆境中“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等待时机大干一场”的涵养;他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和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力量。其次,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深深地体会到崇高的信念,坚韧不拔的耐受力,刚毅,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邓小平战胜厄运,走出低谷的第一素质。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概念辨析 文献述评

自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素质教育”问题几乎一直被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热切关注。“素质教育”似乎成为十分时髦的词语,它的理念几乎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几十年。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人们似乎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更有许多人似懂非懂,浑水摸鱼。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现在就来探讨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一)提高人的素质相关的基本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与提高人的素质相关的基本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早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地提出了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1985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十三大报告,都强调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理论界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当时还未提出“素质教育”一词。

(二)“素质教育”的正式提出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最早见于《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11期,言实发表了《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此后,1989年《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发表了王海的《从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1990年燕国材分别在《中小学教学管理》第2期、第4期发表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再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素质教育研究文献以连年翻番之势迅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但是这一阶段只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说法,并没有明确提出让理论界认同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就其科学性而言容易让人质疑。因此,我国这一时期“素质教育”还处于讨论阶段。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到政府的支持

自1993年以后,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探讨的问题更加集中,素质教育一词成为当时媒介关于教育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新词汇。李岚清同志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素质教育”一词第一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并见诸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的指导性文件中①。

接着,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1995年5月在“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上,1996年3月在“全国督导室主任会议”上,以及同年6月在“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分别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的三次讲话。他指出:“当前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199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汨罗、烟台等地的素质教育经验。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不仅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而且就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规范释义,同时,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政策配套措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式确立。

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教委负责人的布置,将素质教育思想和个别地区的教改经验推向了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教改浪潮。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的数量从1993年前后逐年攀增,最多的是2000年,相关论文数量多达7087篇。这很显然与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国家政策的支持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激励作用可见一斑。

如此看来,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原因至少有两种:一是有关学者对国家政策或领导讲话的误读。二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确实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改革。

二、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

关于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没有一致的观点,争论不断,也容易让人混淆。

199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表述是素质教育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提出的较为权威的、具有导向性的意见②。

依据国家教育督学柳斌的观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第一要义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杨银付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③。

李朝明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特质的教育④。这种特质是人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质量。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这种特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四点新的认识④:一是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它意味着素质教育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二是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性。在“素质教育”中所指的“素质”,是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三是素质教育是时代性与可能性的统一。我们强调可能性,与强调“条件论”的区别在于,“可能性”作为认识的一个维度,关注的不只是对时代性在普遍向特殊转化中的不可或缺性,也强调可能性是潜在的,是可变的,是指向未来的,是在落实素质教育时需要开发和拓展的方面,因此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取向。四是素质教育的性质要求教育实践作整体的转型性变革。在宏观层面上不仅要求教育系统内部的整体变革,而且要求社会相关领域、制度的变革。至此,素质教育的内涵似乎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还存在一些反对的观点,比如:黄甫全就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本身存在诸多“悖谬”,“素质教育的提法,用教育本身的某一成分、环节来限定教育,在概念和逻辑上走入了割裂教育、肢解教育的误区”⑥。

郑金洲认为:“素质教育既不能说明教育的性质,又不能说明其目的;就是从其大而化之的含义上看,实不比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明多少。”⑦

如此看来,我国理论界的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科学上。在我看来,不管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科学,不管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否成立,至少这一概念的提出让我们在以下几方面都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一是深刻反思我国现今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还只是一方面,教育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是素质教育呼唤的是教育要回归育人的本质,而不是沦为考试的工具或者国家控制的工具。考试应该是教育评价的工具,而现在教育似乎成了考试的工具,这样的本末倒置着实让人心痛。教育教育究竟走向何方,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注释:

①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18.

②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70.

③杨银付.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1999,(10):8.

④李朝明.素质教育是什么?[J].现代教育论丛,2000,(3):53.

⑤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⑥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84.

⑦郑金洲.“素质教育”考[J].教育参考,1996,(6).

参考文献:

[1]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

[2]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

[3]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第1版.

[4]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5]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81-87.

[6]郑金洲.“素质教育”考[J].教育参考,1996,(6).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编号:2011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骆昭平(1967-),女,广西来宾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54-02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既要又政治性、思想性,又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使课程教学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特点的需要。因此,在课程设计需要把理论性、思想性与职业性、实践性有机结合,建立具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的“概论”课精品课程。现以我校“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个案,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设计,以推进高职高专“概论”课程建设。

一、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课程设计坚持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以及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程教学与区情、校情紧密结合,使理论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把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愿意听、喜欢学的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2.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 “概论”课教育教学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的结合点;其二,分析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状况。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政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求职欲望强,对现代信息的接受意识强,职业意识较强,但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其三,分析社会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课程设计在分析学情、校情以及社会人才素质要求状况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使课程设计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是全面实施“概论”课建设的关键。“概论”课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建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基于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根据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点,课程设计需要把理论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相结合,从政治性和职业性的视角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因此,精品课程应突出“理论教育为基础,情感培育为主线,能力素质提高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

1.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以课程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教学体系为主线,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理论教育遵循“认识—认清—认同”的教育路线,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接触理论、认识理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认清事物发展的真伪,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以情感培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理论情感。情感培养以“感受—感知—感悟”为主线,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理论的魅力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对所知、所闻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出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能够感悟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促进思想认识提升,引导思想升华和促进行动转化,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情感,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3.以能力素质提升为目标,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以培育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标,旨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同时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理论教育为基础,情感培育为主线,能力素质提升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按照“4321”即“四个统一、三个贴近、两个结合、一个目标” 课程设计思路实施精品课程的建设。

1.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四个统一”,即以“世情、国情、区(省)情、校情”相统一。在教学内容体系的选择上,在现有的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世情、国情、区(省)情以及校情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形成内容丰富,素材多样,生动的教学体系。

2.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三个贴近”,即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三贴近”为教学主旨,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两个结合”,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理论教学为内容的课堂教学;二是以校内外社会实践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相互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一个目标”,即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全面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思想合格、能力素质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实施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保障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程教学设计的全面实施。围绕“4321”的课程设计思路,为实现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成果,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能力,以实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四个统一”。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本专科统一使用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十五章,内容体系庞大,鉴于高职高专教学学时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根据教学“精”和“管用”的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四个统一”,即教学内容上体现世情、国情、区情、校情相统一,教学内容体系体现既有宏观的世情、国情的内容,同时又有微观层面即区情、校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既站在世界或全球的高度,认识我国发展阶段,同时也立足于本省、本地区区情和本校实际,充分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坚定自己跟党走的信心。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做到“三个贴近”。教学方式方法是有效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关键。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二是教学主体上由教师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学原则,探寻能够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演讲或辩论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愉悦学习,以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进学生头脑”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探索多维教学载体,实现“二个结合”。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两部分,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需要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载体。例如,在课程建设中,探索了“四个课堂”即“校园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多维促教”教育教学作用,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校园延伸至企业和社会,从现实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转变了过去理论课教学多局限于单一的校园教学环境和单一的教师教学主体的局面,提升了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四个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理论教育教学过程是在一个生动的、现实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下的,理论课成为学生喜欢听、愿意学的一门课程,实现了“教育主体多元化、教学时空立体化、教学资源综合化、教学成效最大化”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

(四)提升教学实效,实现“一个目标”。课程教育教学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下,课程教学既要体现理论教学的政治性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也要体现高职高专教学职业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到理论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立足于学生能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发展态势,认清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与政策,使学生能够认识国情、锻炼能力,把握就业机会,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三、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课程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设计往往决定了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施方向和效果,因此,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需要把握好几个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概论”课程是全国本科、专科院校均开设的课程,目前全国实现了“两个统一”即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高专在“概论”课精品课程的设计中需要认清“三个不同”,其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其二,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学分、学时与本科院校不同;其三,高职高专学生学识基础、就业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厘清这些问题,是做好课程设计的前提。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具有较鲜明的职业、行业的特点,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同时,各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资源和优势不同,因此,在“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结合点有一定的差异,在精品课程的设计上既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来设计,也要结合本校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设计,使本校的“概论”课精品课程与其他院校相区别,具有别的院校不可替代的特点和特色。

(二)课程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概论”教学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要做到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必须以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设计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既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思想性、理论性,也要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从实用性看,需要筛选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教学内容,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方法,把理论讲精、讲活,使学生通过学生后,能够做到学用结合;从可操作性看,要对各种资源的条件及利用情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飞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使用的可能性,考虑教师教学中使用是否方便、简易,效果好。合理的设计可以使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逐项地推进,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三)课程设计必须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根本目标。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旨在是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的所有要素必须服务于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使课程建设保持一流水平,充分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教育性、有效性等特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实践研究的项目,课程的设计属于课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其设计的先进性以及由此所起到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亟待在今后建设中不断加强检验和完善,以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海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1(3).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7篇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76-03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它在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教师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不够重视,缺乏兴趣,加上“概论”课理论性非常强,这就增加了“概论”课教学的难度。但是“概论”课教师应该认识到“概论”课的许多内容与社会现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实践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一、“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怎样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项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全社会普遍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这对“概论”课教师怎样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概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使命,应深刻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概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

我们党历来认为,如何抓好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并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样,我们党也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2005年2月1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也明确强调了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来看,“概论”课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精神实质。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课程设置,在全国高校设置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概论”课的学分最多、课时最多。根据设置,“概论”课6个学分中有2个学分是用于实践教学的。因此,不断推进“概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论思考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促进“概论”课课程的建设。

2.“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动力

所谓的实践教学,就是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参与的各项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客观对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做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意识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

“概论”课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教学内容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部分,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和两大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进程,其基础来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同时又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因此,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深刻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连接起来的平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深深感受到如果只在课堂上进行纯碎的理论宣教,那么这堂课不管准备得多么充分,最终结果也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学,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树立。总而言之,只有将理论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处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易于接受和探索新事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从校门进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对国情不甚了解,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被误导。“概论”课教学中,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通过实践去感受、体会、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和了解当今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并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社会上存在的重大问题,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教学中使用的以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并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最佳途径,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概论”课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以更好地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05方案”实施以来,“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效果不佳,表现为浮于内容、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等,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对“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缺乏深刻认识,因而不重视实践教学,把它看做一种形式,纯碎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与考试成绩相挂钩,从而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为实践教学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甚至不参加实践,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各个高校既不能单纯地重视理论教学,也不能片面地提倡实践教学,而是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各个高校“概论”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所在。

2.实践教学缺乏统一规划

一般来说,“概论”课都有实践教学计划和安排,并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实践教学重复实施,其实际效果不佳。比如参观,因为高校所处地方的条件限制,可供参观的场所有限,“概论”课安排的红色参观地方,“纲要”课也作了同样的安排,甚至“基础”课也可能做了同样的安排,这必然会大大降低实践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必须有细致周密的安排和组织,但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是任课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参观调查,通过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教师随便给个分数了事。这样,一些学生为了应付,出现了搭便车的情况。如部分学生实际上根本没有参加实践活动,只在其他同学完成的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能获得通过的分数,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干脆从网上下载论文,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严重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

4.学生参与比例不高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理应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但由于各个高校实践经费不到位,加上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活动难以开展。有些高校为响应上级号召,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并把全部经费落实到位,但由于近些年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太多,组织起来相当复杂和困难,尤其是组织校外实践活动要考虑到场地、交通、学生安全等因素,生怕出事,谁也不敢搞大规模活动。但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安排,实践活动又不能不进行,最终只能选出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参与机会。这样,实践教学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增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概论”课实践教学应不断拓宽领域,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使大学生能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概论”课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从而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设计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自己所教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了获得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概论”课教师必须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从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主要内容,要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要贴近大学校园生活。“概论”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课堂内就实现教学目标,难度相当大,甚至不可能,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校园的硬件资源,比如图书馆、多功能教室等,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准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比较熟悉,他们对学校生活最具有发言权,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学校管理、生活实践中去,这样效果非常明显。

2.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社会实践教学是涉及到校园内外、师生之间、课堂上下的一项复杂工作,涉及到宣传动员、组织指导、总结交流、考核评估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运行体系。[5]因此,为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高校和有关学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以保障“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概论”课教学中,必须把“概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果评价标准、成绩的考核办法、工作量核算、经费来源、教学目的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南,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长期以来,经费不足、缺少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概论”课教师在组织实践课活动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付实践活动的有关费用,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附近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等问题,通过签约等方式,建成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

3.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面对的人数较多,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相对于一般课程而言,外出实践极其困难。为此,“概论”课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结合本校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种形式。校内实践教学包括讨论、举办多种主题活动、体验教师角色、文艺汇演等形式;校外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服务社会等形式。通过有选择性地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从不同侧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这不仅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与合作。

4.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概论”课教师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因此,要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它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其中包括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熟练掌握“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实践教学;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表述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努力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善于学习,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学生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等等。[6]“概论”课实践教学从计划方案的制定到组织学生实施方案,再到对学生参加实践的考核评价,都需要“概论”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践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着实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一支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精干的“概论”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概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将会大大增强“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等四部门提出具体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N].人民日报,2005-03-22(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R].1999-06-1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A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10-15.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8篇

1教育与体育本质探究

1.1教育的历史演变

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中教育产生的根源。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的相关记载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含义不同,这里的“教”是指教者的教和受教者的学,而“育”指的是受教者的改变。古人认为,教育便是人为的对受教者的一种影响,使其想所预想的好的方面的变化。与此所相反的是,西方早期的教育含义并非如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引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者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者“人的能量”。到今天,人们就教育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不同的界定方法,便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1978年至今全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主要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性的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增强人体质的社会活动,饱含了人在社会各个阶段,不论是家庭、学校、公司等所接受的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并有目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统治阶级来实行的教育。而本文所阐述的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便是基于教育的狭义定义至上,探寻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体育。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诸多发展改变,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并与传统教育融合。从过去的私塾学堂到最早的京师大学堂,这些转变就是教育思想演变的产物,也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开辟先河。“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要求更为全面,并提出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2体育相关概念

体育并不是中国原有的本土词汇,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品,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中国没有相关概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少林武术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思想层面上来看,古代儒家评价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所指就包含体育的成分。而在西方,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罗马角斗场是西方体育文化盛极一时的体现,早期的体育运动社会影响重大,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更具备了充足的宗教意义及政治外交含义,但当时多数人对体育认识仅限于体育运动形式,体育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柏拉图在其教育纲要中提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分别针对的是青少年的灵魂和身体,但这样的表述依旧没有给体育一个合适的概念解释。近代在西方体育输入中国之后,体育的概念开始得到深入研究,最初被日本人译为“身体的教育”,这也说明在近代教育的认识上,体育的概念才得以被关注。之后中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做出概念上的解释,其中以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最为众人所熟知。体育概念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国际用语的混乱,其次是翻译产生的混乱,然后是认识上的本质根源。立场不同,对体育的认识也有所差别,当前对体育的较为合理的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改善自我身心,开发潜能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体育的各个方面,并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2教育与体育关系探究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

前文曾提到,教育的概念范围包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角度认识体育,探讨体育的范围,就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乱,也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重要作用就不必再赘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内容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应该更具多样化。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提供了主要依据,同时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不同,回归人的本质,谋求人的发展。

2.2素质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或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身体素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缺乏会在根本上对人的精神、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工作。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对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磨炼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体育习惯和体育自信的主要时期,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体育教师;第二,教学环境;第三,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发现问题,以便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陈晴教授曾在《培养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师的天职》中谈到:“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并且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首要环节是“兴趣导入”。所谓兴趣导入,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便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体育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第二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兴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应当尽职尽责的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习惯至关重要,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体育活动。

3结语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于人,人又改变教育。体育同教育一样,同属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人具有塑造作用。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当明确在特定范围内的教育和体育关系。

作者:陈彦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刘铁芳.什么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12-14+23

[3]赵旭东.教育本质研究探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卷缺失(4):23-28.

[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6]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06:55-56

[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任杰,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2002,(4):5-7.

[9]“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卷缺失(2):3-10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9篇

各级学校课程教案中教学目标表述举隅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教学论部分使用的概念仍然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考试、考查、考核等前苏联的概念。查阅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使用的教育学教材,基本沿袭着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素质教育思想也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并没有成为学科理论进入教材。由于这样一种现状,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大学教师,在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制定中,许多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概念,比如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掌握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师备课中,采用了解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概念、理解什么原理、发展什么能力、运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识记什么、理解什么、应用什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为逻辑结构设计的教学目标理论,这就是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我们的教育学要求教学活动中完成智力开发目标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和美育,因此每堂课程和课程整体都要设计德育和美育目标。但是,具体到教师的备课中往往很难实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有关美国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理论为代表。他把人类学习分为3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布鲁姆等学者的分类方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表述,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参考依据。在这3个领域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实际上可以看作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本土素质教育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