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1 17:01:23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1篇

关键词: 十报告;市场规律;政府作用

党的十报告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个高度来表述和阐释,是一个新的重大观点论述。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宏观调控必须坚持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方式。我们经历了政府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但最终由于计划经济组织成本太大导致的低效使得中国经济蹒跚而行,由此引发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社会的社会主义市场化,不仅引致了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而且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如果说我们今天为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自豪,实际上就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自豪。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提高效率,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公平,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市场是有效的,它能最大限度创造财富,但是不能保证公平分配。此外,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提供、对垄断利润的限制等也都需要市场以外的力量来执行。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就是,市场应主要发挥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主要发挥好保障公平公正的作用。这是一个已经接受了历史考验的逻辑体系。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政府和市场配合得好,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配合得不好,市场的效率就会下降,而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损害。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好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与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相联系的。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顺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推进以行政体制改革为主线的政府转型。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切实承担起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消费失衡、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造成公共服务的缺位。与此同时,因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所产生的消极腐败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按照十报告“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建立行政范围内的分权体制,以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做好其完善和制定市场规则的职能,维持市场公正的监管职能,追求公平和效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增长体系的基础在于市场机制,而要把市场机制维护好,就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把政府应有的作用发挥好。简言之,政府应该规制市场,而不是控制市场。

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简单的政府职能削弱、强化市场功能,而是两者职能的重新界定,市场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方面做到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划清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要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就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源还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要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已经释放出空前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还要靠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市场机制在我国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迄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不健全,还没有实现党的十四大以来反复重申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在尊重市场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公平竞争规律方面还有明显的局限。主要表现在:

第一,价格机制的信息传递作用仍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干扰和阻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许多领域中的现行价格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及其变化。价格是市场运行的指针,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能够反映各个产业的效率高低,有效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随行就市的市场价格反映着资源的稀缺程度,指引着资源分配的流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价格体制改革开始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重要产品价格没有市场化,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利率等的价格改革还有待深化,难以显示产业和企业真实效率的高低,需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更加尊重价值规律,加快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和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

第二,市场投资决策还没有实现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落后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发展,资金、人力、技术、土地、矿产资源等要素供应的市场化程度还很有限。应该看到,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而且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确立方向、做好规划、提高管理水平和高效服务上,发挥在引导人们转变观念、调动社会更多投资主体来办好市场上。当政府热衷于以行政审批方式分配资源,不仅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果,而且创造了权力寻租空间。此外,政府通过宽松的货币供给人为制造繁荣会导致相对价格的扭曲,使得社会投资过度扩张,从而形成主要行业产能过剩,产生更为复杂的滞胀问题。必须更加尊重供求规律,通过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党的十报告所要求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核心价值体系 影响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主因

意识形态逐步转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市场经济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怎样做到既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使之不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冲突。二是假设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怎样尽量发挥市场经济的潜力,怎样借鉴西方国家在运用市场经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当时,由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尚未搞清,基本上停留在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蚀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逐渐向深层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要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在一起。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逐步加紧了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步伐: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6年3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的这些重大举措,实际上都是要在价值观构建层面回答和应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其意义非常重大。

理论层面渐趋成熟。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从逻辑上即面临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时间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科学性的对接。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发展、越科学就越要求这个理论体系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临时居所”。在改革初期,以实行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的风险,都能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由加以屏蔽,避免一些新理论和新措施伤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可进可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需要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利用要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保护伞”,不仅要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利用市场经济,而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领域体现市场经济存在,使市场经济在逻辑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是要结束的,如何实现以市场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是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面对的一个难题。

市场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

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构。改革开放以来,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不仅改造了周围的客观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主观世界。在人们的价值观领域,个人的欲望和冲动取得了理论的合法性地位,并被当作合理性的原动力,那种功利化的价值观就借助市场的依托成长起来,并以其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每个方面,大有所向披靡的气势。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在成为市场合法性主体的同时,也在精神上成为自己价值的合法性主体,很多人默认了市场是裁量一切的大标尺,而利益是衡量自我的小标尺。市场经济正在以无坚不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规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这里讲意识形态的重构,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对接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只是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地位,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论证远没有完成。由于对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不全面、不深入和不彻底,所以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才出现了诸多社会乱象,比如在财富分配上贫富差距过大,人们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等。面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和冲击,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重新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构建领域的影响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的。

市场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

对落后价值观的涤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特殊国家而言,本应由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扫荡封建落后思想的历史任务直接落到中国社会主义者手里。市场经济是作为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资产阶级利用它扫荡封建社会的陈腐,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可以利用它去改造一直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封建因素。在历史上,市场经济曾经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和发展了人,它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必须具有自身独立利益,这种独立性和平等性,必然会打破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观念,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提倡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也能够帮助市场主体在培育法治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权益精神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为营造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先进价值观念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特殊的形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宏观调控力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是经济领域的特征,而且也必然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主义、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等价值原则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得以新的体现。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虽然不平等,但我们目前还不具备与之抗衡和使其重建的能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展示“中国模式”的契机,但是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步步紧逼的遏制。所有这些,都需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挖掘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的能力。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途径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工作机制。政府作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体,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宏观管理。在政治上,政府应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内维持社会稳定,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同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构建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文化上,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职能方面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完善社会保障设施和福利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以民众为主的实践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我国民众的政治认同感主要来源于对党和国家的满意程度,这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能否满足息息相关。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杜绝现象损害党的形象。政府应着重协调和解决社会中的利益冲突,解决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各项制度运行机制和权力保障机制,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至关重要。这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就被充分地调动,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社会凝聚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建立以媒体为主的监督机制。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引导、教育和监督人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以媒体为主的监督机制是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推动我国传播媒介、社会舆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避免社会媒体在市场经济及多元价值理念的驱使下盲目向钱看,丧失其安身立命的初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以媒体为主的监督机制是相依相扶的,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价值诉求的时代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合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23-01

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融合,对我国的发展十分有利。然而,在我国长期实践过程中,二者也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与背离,通过有效分析对离合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寻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思想文化建设的契合点,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核心价值体系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计

我国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计有了较为完善的方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其内涵丰富,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进一步的提炼,深刻体现了我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融于国家法律和制度的,因此,其体系建设是依靠法律的权威和制度的规范而实现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1.3市场经济与核心价值体系离合的逻辑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旨在追求更广大群体的利益,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法律和制度中,决定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也通过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其二,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主体仍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完全相符合的,也存在着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波动[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相背离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而市场经济又决定了市场主体利益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客观上来说,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具有半径差异。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

2.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

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性。例如: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社会公平问题。此外,实行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会加大社会收入差距,并且使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社会中一些群体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导致价值取向混乱。在现阶段,我国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社会道德水准多数情况下被扭曲,使社会沦为金钱的社会,例如:老人摔倒,而群众到底应不应该扶起的问题引人关注和发人深省。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严重的冲击作用。

2.2工农阶层群众对其主体地位有虚化感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所以以工农阶层的群众为主体,保障这些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权益,进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然而,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感觉到越来越虚化:首先,我国工人队伍壮大的速度十分迅速,我国实现充分保障每一个工人权益和利益的难度较大;其次,我国工农阶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者数量迅速增多,给我国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种职业角色都在发生转换,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而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实行合同制,进而导致工人阶层的许多人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正是由于我国工人阶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使越来越多的工人感觉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虚化。

2.3群众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与日俱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与市场经济越来越背离。首先,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穷人一贫如洗,富人腰缠万贯,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著。其次,我国多数官员的腐败不利于民生,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社会矛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加剧,更多群众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严重的背离,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3.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相融性

首先,二者都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二者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其次,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

3.2大众实现合理回报率对二者融合起关键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两级分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目前,我国多数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呈正比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从而大众的合理回报率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关键[2]。

3.3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

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容易产生意识形态化,而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也相继伴生,因此,要想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需要有效地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其一,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其自然规律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

4结论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离合问题需要我国相关人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可以促进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服务,也能够使社会主义建设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论述了二者的离合关系,并对其离合的基础条件作了有效的探究。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改变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政策、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方式等一一确立,这些发展至今日,其内在都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因子。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价值取向,挖掘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涵育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因势利导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帮助社会群体树立科学进步、有利于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市场经济的特点、原则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创富功能,但也会造成经济危机和贫富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社会主义属性,即以中共领导为核心、公有制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集中统一是其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基础的集中统一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特色。权力高度集中,不是过去事事强调统一领导,而是开放市场交易,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发挥作用。在政治体制运行上,仍然采用政府领导自上而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事实证明,集中统一管理可以使先进思想、经验等在高效的行政手段领导下迅速在全国开展,减少了资源浪费,效果立竿见影。然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政府、买方、卖方三大核心之间还未建立稳固而有活力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未能完全彰显;计划经济的弊病仍有残余,改革创新的思想还未完全解放,对外开放的体系还不够雄厚。解决这些问题,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实现中国市场经济由初级到发达的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是由买方和卖方两个核心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买方和卖方在价格诉求上是对立的,但双方又处于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之中,市场是买方卖方商品交换的统一体。只有坚持公平交易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双方才能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市场经济就是要让卖方生意兴隆,让买方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双方通过服务他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达到双赢的效果。这就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相互对立的核心要素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市场需要政府来组织管理,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市场,通过把财政收入投入到建设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维持公共秩序等领域,进行宏观干预。置身于市场系统之外,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合理履行政府职责,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效率、又要注重社会保障,克服“越位”“缺位”和“错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补充配套,以期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效、协调、稳定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关系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进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二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由于价值观念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偏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到涵育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保证现代化建设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发展高速运转,人民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重视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而社会主义思想、公正法治等观念风尚,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核心价值观还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良好的道德环境。市场经济的规范有序运行要求市场主体遵守市场规则,克服自身弱点和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的义利观,自觉遵守经济生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用高速发达的生产力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美好的精神生活。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价值目标。处理二者关系要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就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在一致性,严格职业道德规范,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平衡的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行为规范。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涵育核心价值观的特征,要看到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涵育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市场利益的最优化,要引导自由竞争规律发挥积极作用。还要看到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涵育的核心价值观规范市场竞争的公正化。

三、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领导市场经济涵育核心价值观的水平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5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经济学;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与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5-01

价值观与经济之间是互动的,经济的发展会要求价值观的变化,成功的价值观念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价值观的影响力受到它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其建立一个"软保障"。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相同的基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无论是发自主观使然还是客观决定,为社会服务是两者统一与融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统一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中。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动力价值,反过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相互蕴含着彼此的价值,而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这共同的价值诉求恰恰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由此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会场经济统一的价值基础。

1.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西方的启蒙运动为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同时,启蒙运动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当前许多发展中的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缺少了这一课,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对实现现代化的思想落后,反过来有制约了现代化进程。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虽然是党的十才提出来了的,其关于国家和集体精神,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所形成的的新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设厂经济的的建设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很快对我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思想上的启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和不断深入人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有力的冲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观念,为中国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统一各地人民的思想,国家与集体意识的极大增强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公平与大众意识的强调与重视,这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制约了权贵与资本的恶性膨胀,有力的保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确立了更民主更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思想基础。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成功的价值观对全体人民及国家政策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能使社会成员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想象,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承认彼此有共同利益。这样人们就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者的目的是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市场经济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容易诱发市场机制的失控。因此一定要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而这就需要法律和道德等意识形态进行规范。首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市场效率需要法律的支持。但是法律必须为民众所相信,体现民众的理想。所以,法律观念是制定完善法治的理论基础,也是执法守法的思想基础,而希望运用法律来约束市场经济中的失范行为、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法律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公正。其次,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提高市场经济效率需要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持,即我们所倡导的敬业、诚信、友善。这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不道德行为甚至是经济犯罪行为的谴责以及经济犯罪者内心价值观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对符合社会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经济行为的激励。

2.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育方法不创新,无法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经济无活力。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现代科学技术正潜移默化地演变为一种文化形态,冲击着人类积淀的传统。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是信息可以跨越民族、国家和种族的界限。针对着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对我们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凝聚力,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别要注意研究因特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充分学习先进技术,改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我们要抓紧网络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建设,培养一支能征惯战、无往不利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队伍,能够有力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抗西方的"分化"和"演变",使马克是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抢占网络阵地。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7篇

1模型设定

1.1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我们的模型由两个狭长的、隔海相望的国家A和B构成,其中国家A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图1).国家A和国家B的经济都由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构成,其中农业部门都能够自给自足.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国家A是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国,且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同时把国家B看作一个“黑箱”,不考虑其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国家A来说国家B的市场规模为yf,这里yf的值随着国家A对外贸易政策的深化而提高.图1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国家A的长度被标准化为1,劳动力的数量也标准化为1,其中制造业劳动力的份额为u,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为1-u.受土地等农业资源的限制,农业劳动力被固定在r=0、r=0.5和r=1三个区位(形成三个村庄).在这三个区位上,农业劳动力的份额分别为φ0、φ1和φ2.为简单起见,假设生产单位农产品需要单位土地资源和单位农业劳动力,同时假设农产品为计价物.这样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都为1.制造业劳动力不能跨国流动,但是可以在国家内部两个区位r=0.5和r=1自由移动.如果制造业劳动力全部集中在区位r=0.5或r=1,则国家A是一个以区域中心城市(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如果制造业劳动力同时分布在区位r=0.5和r=1,则国家A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双核模式.令区位r=1上的制造业劳动力份额为λ,W1和W2分别为区位r=0.5和r=1处制造业劳动力的工资,则在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劳动力的总收入为Y0=φ0(1-u)(1)Y1=φ1(1-u)+(1-λ)uW1(2)Y2=φ2(1-u)+λuW2(3)。

1.2消费者和制造业企业消费者(劳动力)具有相同的多样化偏好,他们的效用U具有Cobb-Douglas函数形式.令CA代表农产品的消费量,M为制造业产品消费量的综合指数,δ(δ>1)为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u表示制造业产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则:U=C1-uAMu(4)其中M=[∑ni=1c1-1/σi]1/(1-1/σ)制造业活动具有规模经济性和张伯伦式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假设制造业活动只需劳动这一种要素投入,固定劳动投入为F,边际劳动投入为c,则制造业企业i的成本函数为L(i)=F+cQ(i)(5)。

2市场潜能

如果双核结构模式是一种均衡状态,那么必须保证区位r=0.5处的制造业企业没有动力逃逸到区位r=1,同时区位r=1处的制造业企业也没有动力逃逸到区位r=0.5.反之,如果企业逃逸后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则这个空间格局是非均衡的.下面我们构建市场潜能函数来刻画制造业企业逃逸原有的区位时获得利润的相对大小.简单起见,(1)假设农产品不需要运输成本,工业制成品的运输成本采用萨缪尔森的冰山技术进行处理:单位产品运输单位距离后只有1/t到达,同时价格上升t倍;(2)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使c=(δ-1),F=u/δ;(3)不再单独考虑制造业产品离开国家A后的运输成本、关税等因素,国家B市场需求的存在等价于区位r=1处的收入由Y2增加到了(Y2+yf).制造业企业逃逸到rD能否获得更高的利润,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企业在rD处的生活成本指数.逃逸到rD处的企业要吸引工人就业,必须保证工人的实际工资率与原来的区位相等.如果企业所在rD处的生活成本指数较高,企业支付的名义工资就应该越高,这将降低产品的需求和企业利润.根据方程(4)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以求出区位r=0、r=0.5和r=1处的生活成本指数方程为:G0=[(1-λ)(w1t/2)1-δ+λ(w2t)1-δ]1/(1-δ)(6)G1=[(1-λ)w1-δ1+λ(w2t/2)1-δ]1/(1-δ)(7)G2=[(1-λ)(w1t/2)1-δ+λw1-δ2]1/(1-δ)(8)第二,企业在rD处面临的总需求.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营业收入全部转化为工人的名义工资.如果在rD处企业面临的需求较高,则企业零利润时工人的名义工资率较高.这样,我们将企业面临总需求的大小转化为企业零利润时工人名义工资率的大小.根据方程(1)、(2)、(3),区位r=0.5和r=1处制造业企业零利润时工人的名义工资率为(w1)δ=Y0(t/2)1-δG-(1-δ)0+Y1G-(1-δ)1+(Y2+yf)(t/2)1-δG-(1-δ)2(9)(w2)δ=Y0t1-δG-(1-δ)0+Y1(t/2)1-δG-(1-δ)1+(Y2+yf)G-(1-δ)2(10)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逃逸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意味着企业零利润时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率大于原来区位工人的实际工资率.根据方程(6)、(7)和(8),区位r=0.5和r=1处制造业工人实际工资为ω1=w1G-μ1(11)ω2=w2G-μ2(12)这样,我们定义区位r=1处相对于r=0.5处的市场潜能指数为,区位r=1处制造业企业零利润时支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率ω2和区位r=0.5处企业零利润时支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率ω1之比.如果ω2/ω1<1,则制造业企业在区位r=0.5处获得更高的利润,制造业企业将向r=0.5处迁移;如果ω2/ω1>1,则制造业企业从将向区位r=1处迁移.因此如果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是空间均衡状态,那么意味着这时ω2/ω1=1,而且当λ的值增加时ω2/ω1下降,当λ的值下降时ω2/ω1增加.

3空间均衡

下面我们通过数值模拟来揭示对外贸易的深化即yf的增加对国家A经济地理结构的影响.由上面的分析,ω1和ω2由收入方程组(方程(1)、(2)和(3))、生活成本指数方程组(方程(6)、(7)和(8))、制造业工人名义工资方程组(方程(9)和(10))、制造业工人实际工资方程组(方程(11)和(12))共同决定.我们主要分析国家A面临三种对外贸易环境时经济地理结构的特点,这三种对外贸易环境为:完全封闭的经济环境、中等开放的经济环境和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在每种经济环境下,我们都首先假设所有的制造业工人都集中在区位r=0.5处即λ=0,然后逐步增加区位r=1处制造业工人的份额,即逐步提高λ的值,来观察这个过程中ω2和ω1的相对大小的变化.图2是完全封闭的经济环境(yf=0)下区位r=1处的市场潜能ω2/ω1随着λ从0到1的变化曲线.图2(a)根据δ=3,u=0.2,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35,0.35和0.1的参数绘制.从图2(a)可以看出,ω2/ω1总是小于1.这说明如果企业逃逸到区位r=1,它将远离区位r=0和r=0.5处的消费市场,企业利润将大幅度下降.因此这时国家A的经济地理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a)u2=0.2(b)u2=0.4图2封闭环境下区位r=1处的市场潜能图2(b)根据δ=3,u=0.4,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25,0.25和0.1的参数绘制.从图2(b)可以看出,ω2/ω1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尽管当λ=0.95时ω2/ω1=1,但是λ<0.95时ω2/ω1<1,当λ>0.95时ω2/ω1>1.这说明λ=0是一种均衡状态,λ=1也是一种均衡状态.这时国家A的经济地理结构可能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也可能是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图3是中度开放的经济环境(yf=0.3和yf=0.9)下ω2/ω1随着λ从0到1的变化曲线.图3(a)根据δ=3,u=0.2,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35,0.35和0.1的参数绘制.从图3(a)可以看出,ω2/ω1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且当λ=0.25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均衡状态.这时,制造业企业同时分布在r=0.5和r=1两个区位,而且在区位r=1处制造业企业的份额为0.25.同样,在yf=0.9的条件下,当λ=0.8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达到均衡.这时,国家A的经济地理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为双核心经济体系.(a)u2=0.2(b)u2=0.4图3中度开放环境下区位r=1处的市场潜能但是在中度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双核结构模式并不必然出现.图3(b)根据δ=3,u=0.4,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25,0.25和0.1的参数绘制.从图3(b)可以看出,ω2/ω1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当λ<0.7时ω2/ω1<1,当λ>0.7时ω2/ω1>1.这说明这时国家A的经济地理结构可能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也可能是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图4是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yf=2)下ω2/ω1随着λ从0到1的变化曲线.图4(a)根据δ=3,u=0.2,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35,0.35和0.1的参数绘制.图4(b)根据δ=3,u=0.4,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25,0.25和0.1的参数绘制.从图4可以看出,ω2/ω1总是大于1.这说明λ=1是均衡状态,这时国家A的经济地理结构是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a)u2=0.2(b)u2=0.4图4高度开放环境下区位r=1处的市场潜能根据上面的分析,对外贸易政策深刻的影响着国家A的经济地理过程,是双核结构模式生成的直接驱动力量.根据图2(a)、图3(a)和图4(a),我们很容易绘制出图5(a).图5(a)描绘了在δ=3,u=0.2,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35,0.35和0.1时,国家A城市区位的均衡状态随着对外贸易深化的变化过程.从图5(a)可以看出:在对外贸易联系较小时,城市仅出现在区域中心.当海外市场规模相对于内陆市场规模增加达到某个临界值时,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最终会被吸引至海岸港口地区,另一部分制造业企业仍然留在区域中心以满足内陆市场的需求,这时的经济体系将呈现出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为双核心的空间结构.如果海外的市场需求继续扩大,最终所有的制造业活动都将被吸引到海岸地区.这时区域双核结构模式将最终瓦解,这个区域将演化为一个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单中心经济体.(a)u2=0.2(b)u2=0.4图5对外贸易与经济地理但是图2(b)、图3(b)和图4(b)表明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受到农业劳动力消费市场规模的深刻影响.根据图2(b)、图3(b)和图4(b),我们也很容易绘制出图5(b).图5(b)描绘了在δ=3,u=0.4,t=6,区位r=0、r=0.5和r=1三个区位上农业人口规模分别为0.25,0.25和0.1时,国家城市区位的均衡状态随着对外贸易深化的变化过程.从图5(b)可以看出,如果农业劳动力消费市场规模较小,制造业部门的需求累积因果效应较为强烈,区域双核结构模式将不会出现.在封闭的经济环境和中等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历史事件和偶然因素在塑造经济地理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可能仅仅出现在区域中心地区,也可能仅仅出现在沿海港口地区.当国外需求相对国内需求非常大时,一旦制造业企业开始被吸引至海岸地区,则这个地区成为整个区域经济中需求最大的区位,其他所有制造业企业最终会被吸引至海岸地区,最终港口城市将成为均衡状态.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8篇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规则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来保障,而一定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建立和完善又必须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以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为依托、为支撑。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诚实守信”。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颠覆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破坏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扰乱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偷税漏税、走私套汇、假冒仿冒(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生产和销售滥加各种添加剂或有毒物质的商品、虚假商业信息、制造虚假广告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本身有其负面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但它也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配置资源必然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利益的驱动会引起一些企业出现违约、失信和欺诈等现象。其次,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样化的客观存在。由于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在我国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多样化了,一些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甚至信仰缺失、是非莫辨、荣辱不分,因而在义利面前出现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行为在所难免。再次,社会转型期的衍生物。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企业诚信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都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眼前的利益投机钻营,逐名逐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最后,互联网技术被一些人恶意地加以利用。目前在我国,互联网+的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但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也为一些企业和个人违约、失信和欺诈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问题,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然后再逐一解决各种次要的矛盾和问题。当然,在诸多因素中,道德要求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社会意识并不是消极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教育。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才可能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定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当代中国加强诚信建设,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对策研究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完善的体现。只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规范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但是,任何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会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因而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加强国家调控和国家干预,合理调整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注重在制度安排、顶层设计方面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努力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诚信失范现象,最大可能地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能操之过急。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它的进步性在于它强调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的意义和价值,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认识和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普遍联系和普遍交往;其局限性在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一些负面的效应。如:利润至上盛行,短视行为随处可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不断蔓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形层出不穷等等。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外化于行,才有可能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限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上和尽可能小的范围里。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应让诚信教育植根于实践。因为,对一个制度完善的社会经济体系而言,诚信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需要长期精心呵护的稀缺资源和精神财富,它不仅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保证,而且还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持久的价值、提供精神营养。

3.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法规。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诚信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是被实践不断证明过的真理。可见,诚实守信对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仅仅有道德要求是不能奏效的。在我国,诚信缺失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应的制度、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监督机制、处罚机制不够完善,违约、失信的成本和风险过低。因此,必须要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制定并保证执行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法律、法规,健全惩治制度,加大对违约、失信的处罚力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用法律和法规教育人们做到诚实守信。

三、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第9篇

关键词 财产权 经济自由权 竞争法 宏观调控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完善

1.1 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经济法学理论是国家干预(调制、调节)说,在经济法理论和教材编写方面主要从“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的经济学假设上,①这种理论往往忽视了市场主体经济自由权在经济法研究和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将整个经济法学简化为“国家干预法学”。②可是我国经济法产生于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市场失灵”不同,我们的问题主要可能是“政府失灵”,原来是政府完全取消市场,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发育不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政府介入市场太深。而公权力肆意侵犯私权利,是现实中国法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经济法单纯强调国家干预的理论和体系,就容易为那些在改革的过程中原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利用“国家干预”来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寻找借口,从而可能导致经济法理论和教学不能很好地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服务,同时也使经济法学理论有脱离自由的法律的倾向。

1.2 经济法基础理论应当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 增加经济自由权的相关内容

目前国内流行的法学专业经济法学教材,一般会讨论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但大都不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缺憾。经济法的一个方面常常表现为政府为公共利益而限制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权而干预经济,而宪法则是为了保护自由而限制法律的限制。③如何依法保护经济自由权,防止政府干预经济权力的滥用,实现对经济“适度”的干预,是一个经济宪法问题,它应当属于经济法的另一个方面。一个以、法治为导向的转轨经济法理论,应当将经济自由权的保护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前提条件。经济自由权主要包括:④第一、财产权。财产权是不让他人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以及使用、向他人出租或者出售该资产的权利,因此财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拥有一项资产并持有它(消极运用),将它用于交易或让他人暂时使用某些方面(积极运用)。⑤确认财产权是划定一个保护我们免受压迫的私人领域的第一步,私有财产是自由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剥夺的天赋的自然权利。⑥对私有财产权的承认是阻止或者防止国家政府强制与专断的基本条件。第二、竞争自由权。即个体享有依法公平的争取市场交易机会的自由权;第三、职业自由权,即个体有依法选择职业和结束职业的自由权利;第四、营业自由权,即个体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或者从事合法的自由职业的自由,也有拒绝违背自己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或者拒绝从事自己不愿意的个体职业的自由。第五、迁徙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第六、(经济)结社自由权,即公民具有发起设立或者加入各种合法的经济性社团、行会、协会的自由,也有拒绝加入自己不愿意加入的社团、行会、协会的自由。

我国《宪法》没有关于经济权利的直接规定,应当说我国《宪法》是承认和保护经济自由权的。首先,《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最低程度的经济自由权。《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里的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由权。其次,2004年修订的《宪法》在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对公、私财产权平等保护提供了明确的宪法依据。再次,我国现行《宪法》一系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都部分涉及了经济自由权。例如,《宪法》第42条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其实也部分承认了经济自由权,因为劳动权属于职业自由权。最后,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规定的基本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由权。只不过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下位阶的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对公民经济自由权反倒做了许多限制,实际上部分剥夺了个体的经济自由权,因此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应当强调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经济自由权,以划清其与经济行政权的法律界限。

2 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竞争法应当是经济法的核心

2.1 竞争法在我国现行经济法学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比较权威的经济法教材和论著一般有如下特点:第一、内容庞杂、所论范围广泛,体现了我国政府现阶段对经济介入范围较广、较深的现状。第二、大多没有突出竞争法的核心地位。即使一些教材设专编对竞争法进行了论述,也仅仅把它与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等法律制度并列,而没有突出其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现行的经济法学体系理论和教材缺乏体系的核心统帅,体系内部各部分关系不清,不能为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和政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没有充分反映经济法治和的精神。

2.2 应当确立竞争法在经济法中的核心地位

2.2.1 市场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经济法本质上是关于国家经济秩序的法

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它是市场中买方和卖方间相互交往的演化性过程。购买者们竞相获取涉及购买的知识,供给者们则努力发现、获取产品制造或销售的相关知识,促使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竞争的全过程会对寻找和试验新知识的行为造成很强的激励。因为竞争者们冒险投入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并要对他们的行动和错误负责。⑦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看,竞争性运用的产权有很多益处:第一,竞争推动人们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推动经济增长。第二,竞争能够抑制经济权势。竞争一次又一次地向财产所有者发起挑战,在竞争过程中没有一种社会经济地位是不可挑战的。第三,充分的竞争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配的公平,第四,充分的竞争其实是买方、卖方争取交易机会的自由,从而总体上促进了自由。第五,竞争有益于经济安全。竞争经济能够更好地吸收外部冲击,靠自发灵活的价格和数量反映使商业周期变得平稳。因此竞争应当得到经济法的促进和保护。经济法本质上是关于国家经济秩序的法律。在市场中,经济主体行为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协调的,而市场价格又是在竞争和企业自由地参与市场交易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保护竞争就是市场经济秩序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追求,从而也使得竞争法无可争辩地成为经济法的核心。⑧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德国著名经济法专家沃尔冈·费肯杰著的《经济法》(第二卷)中,⑨除了总论部分对基本概念和经济宪法问题进行论述外,他把经济法分为:(1)一般经济法,包括:经济人法(即经济法的主体);德国竞争秩序(是核心重点内容);德国经济财产法。(2)特别经济法,包括:在德国经济法中的总体调整;在德国经济法中的个体调整。一般经济法主要是有关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财产所有之类的法律。特殊经济法与市场干预有关,涉及到超越了市场自我调控的经济调控,一些人称之为计划或指导。显然在该著作里竞争法是作为经济法学的核心的。由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丹宗昭信、尹从宽所著的《经济法总论》,将经济法定义为在市场机制下建立的经济政策立法体系,它的核心是维持市场竞争秩序,即国家对自由竞争的限制(市场支配)和阻碍公平竞争(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⑩韩国的权五乘教授所著的《韩国经济法》,强调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核心。

2.2.2 我国应当以竞争法为核心构建经济法体系

我国经济法理论与其他国家的明显差异,固然有其客观原因,譬如,我国当前的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现行经济体制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政治改革又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权力仍然过多地留在经济领域,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仍然过多,从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看,行政垄断远比经济性限制竞争严重得多。但这些特殊国情丝毫不能影响竞争法的核心地位,相反恰恰说明竞争法在我国应当成为经济法的核心。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关于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律规则,该法不仅规范经济垄断行为,而且规范行政垄断行为,对深化竞争性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应当是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但该法目前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法龙头作用,经济法学界应当把竞争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来重构经济法理论体系,我国将来的经济法学体系,应当设一编竞争法,放在基础理论之后,使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竞争法处于一般经济法的核心地位。对于不能完全适用竞争法而又与竞争法有一定联系的经济规制和监管法,也可以单独设专编,使其处于从属的特别经济法的地位。

3 宏观调控法的地位

3.1 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总体的调控。目的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通过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现有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实现经济平稳持续的增长,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财政政策手段采取的具体形式有: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例如,公共工程),或者增加转移支付(例如,扩大社会保障福利或失业补贴),或者减税。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这一学派的政策要点是,“百姓不买政府买,消费不买投资买”。我国经济实际中存在借宏观调控调控之名行计划经济之实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

3.2 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作出“完善宏观调控”的明文规定后,宏观调控成为了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宏观调控法的称谓是我国的特产,我国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主要是指金融法(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财政预算法、税法等。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与竞争法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主要理由为:第一,我国实际生活中宏观调控手段作用较多,影响较大。第二,现代经济中金融、财政税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宏观调控法自然处于经济法学的核心地位。也有学者认为在经济法学中宏观调控法是和竞争法处于平等重要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与竞争法相比宏观调控法应当处于辅助的地位。这是因为:

(1)竞争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在制度和秩序的构成和演变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德国的市场秩序政策是比较成功的秩序政策,其理论基础是自由秩序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基本建议是要分清两种做法:①使保护性职能成为政府的重点,尤其是培养和建立各种有益于竞争性系统的制度已达到保护目的;②干预具体的经济性、社会性过程和后果。该理论认为前者优于后者。政府应当专注于用其强制权力促进和保护作为共享品的竞争。他们对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用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抵消总需求摆动的政策持批评态度。他们担心,刺激经济发展的政府投资和对总需求的操纵会逐步地腐蚀市场信号机制,改变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

(2)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手段,本质上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手段,解决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而不重点解决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它应当是为市场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服务,而不应当干扰市场竞争。

(3)宏观调控法主要应当是为竞争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服务的控权法、程序法。我国现实中竞争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所谓宏观调控手段用得较多(其实许多是较少法律约束的行政手段),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政府权力过多留在市场领域有关。与西方国家经济法先有竞争法不同,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政府控制经济的惯性,即所谓“路径依赖”, 因此我国经济法是先有宏观调控法。实际中宏观调控的概念往往被滥用,许多政府用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甚至操纵经济的方法都称为宏观调控,存在不受控制的调控权侵犯经济自由权的现象。随着市场化、法治化制度改革的深化,宏观调控法将主要是与竞争法相配合,为维护竞争秩序服务的控权法、程序法。

注释

① 张守文.经济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18-66.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38-58.

② 吴越.经济法学现实地位与思考方法之思考[J].政法论坛,2005(5).

③ 张千帆.宪法学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23.

④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M].法律出版社,2011:304-306.

⑤ [德]柯武刚,史漫飞.新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8:224.

⑥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71-174.

⑦ [德]柯武刚,史漫飞.新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8:277-278.

⑧ [德]E. - J . 梅斯特梅克.经济法[J].比较法研究,1994(1):86.

⑨ 沃尔冈·费肯杰著.经济法[M].张世明,袁杰,梁君,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⑩ [日]丹宗昭信,尹从宽所著.经济法总论[M].吉田庆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8.

[11][韩]权五乘著.韩国经济法[M].崔杰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