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1 17:01:21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1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建设 ,景观设计 ,误区 ,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park, plant landscape for the use of the park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In plant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ideal is contain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city par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plant by The Times is not very strong, b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ime will appear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error, these erroneous zone, destroy the park construction, the impact of the whole design.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error,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85.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公园建设的意义

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公园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2存在的不足

2.1片面追求高档、豪华,以人工取代天然,缺乏自然的感觉

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原本只需在原始水面周边种植一些湿生植物、草地就可以直接伸入水面,形成亲切、自然的景观。然而,很多设计师却要用混凝土作为衬底,毛石砌成驳岸,虽然显得高档、豪华、整齐划一,殊不知这不仅失去原本自然的韵味,还增加了投资,同时降低了水体自身的清污能力,反而更容易被污染。

2.2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需要

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各自的城市广场、市政广场、市民广场。偌大的一个广场,大多情况下不是大面积的硬地铺装,就是以草坪为主,只有少量的乔木配置于道路的两旁,即使有许多休息设施也只得置于露天之下。炎热、多雨 的季节,人们往何处遮荫避雨?"经济、美观、适用"的设计要求又体现在哪儿?

2.3园林绿地的设计有别于建筑、市政等专业设计

例如某位桥梁设计师设计的公园曲桥、拱桥也许不那么精细,因为他可能不会很认真地去考虑公园内每座小桥的造型、用材、甚至栏杆或铺装等节点的做法。

2.4园林绿地的设计缺乏完整的行业规范

目前很多地方的绿化行业管理比较混乱,从设计到施工、监理的规范化管理才刚刚起步。而且,对于生命财产安全的不重视,导致了无证施工、无证设计,因此行业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5植物选择及配置随意性很大

例如某位造园家,山于当时很时兴种植加拿利海枣,竟在一条城市主干道两侧不足1.5m的绿化带,种植了加拿利海枣。加拿利海枣的冠幅可生长到4m左右,分枝又很低,这种种植方法不能满足植物遮荫、方便车辆及行人通行的需要。其实这种环境尽可以选择树形、枝干部比加拿利海枣好且造价低,适应性强的树种。

2.6单纯考虑利益

园林绿地设计单纯考虑视觉上的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关,而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及日后养护管理的承受力。如一个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有大型假山瀑布及旱地喷泉,每小时总装机容量为1000kW,以后昂贵的管理费承受得起吗?

2.7园林绿地的设计与施工经常脱节

由于目前园林行业管理的不规范,施工、监理水平较差,不少设计师又不喜欢下工地,缺乏与施工人员联系沟通,一些节点的处理就不那么尽人意,这样一来很难体现设汁师原来的设计意图。

2.8缺乏硬质景观设计及绿化设计的双重人才

目前,从事园林绿化设计的人员毕业于林业院校的侧重于绿化种植,而毕业于城建院校的则侧重于建筑、规划,缺乏景观设计及绿化设计的双重人才口

3针对以上误区提出的一些措施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

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 结语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2篇

中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 城市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1.1盲目追求“档次”。公园设计方面太过于追求档次,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公园设计,似乎成了“比美的竞赛”。而笔者认为对于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但对于精品景观的创作并不一定就是要上“档次”,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认真思考和对待。

1.2对原生态的考虑不够。公园设计本来就是一种绿色环境体现的载体,其应当更多地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体现,因此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取原生态设计。

1.3对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关注不够。城市公园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心灵释放的地方,让工作压力的心情得到缓解,因此公园设计应当注重人的存在。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

2.景观设计应遵守的原则

2.1同步规划原则。建设单位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时,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将园林景观规划同步规划,以达到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2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为宗旨,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和审美取向。园林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庇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2.3生态优先原则。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在设计中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2.4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湿地和自然水系,减少填挖土方,公园、绿地的改造要保存其遗韵和历史信息,保护如古树、大树等原有植被,原有建筑和布局。绿地设计要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等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绿地设计中,突出地方园林特色。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注重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适当利用经引种驯化后适生的新优外来品种,丰富植物种类。

2.5植物造景原则。运用植物的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多样化等特征,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提高生态效益。

2.6整体协调原则。构景要素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宜彰。

3.加强城市中心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3.1公园区域空间设计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对于公园设计相当重要,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对于公园内的开敞空间较大处,可适当做些地形处理,控制在路面向上50cm左右,这样更能丰富景观层次。

3.2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合理有效地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公园绿地内部用地比例根据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确定,其绿化、建筑(构筑物)、园路及铺装场地、水体等用地比例要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绿地率控制在75%以上。游园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讲究街景艺术效果并设有一定的休息设施,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休闲、景观为主的广场绿地,绿地率应达到60%以上,其它性质广场绿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提高绿地率。

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植物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在公园植物竖向设计上,考虑用苗木、构筑物(亭、廊、花架、景观柱等)跟平坦地势之间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组团,突出公园的景观层次。考虑到道路及绿化排水,标高设计上以自然地形稍加平整,利用场内挖填土、外购部分种植土来满足公园的土方需求。既保证了排水通畅,亦能节约财政支出。部分地势较低处为亲水休闲、活动、嬉戏区,主要有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沙滩休闲、滨河栈道等。

3.3公园设施设计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绿地中设置的照明设施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照明设施宜采用庭院灯、草坪灯与射灯相结合,色彩、照度应根据功能需要而定。对于绿地内条凳、座椅的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平均每一公顷陆地面积的座位数一般不少于20个,且合理分布,并根据场地条件可设置必要的健身器材。园林广场铺装尽可能使用硬质透水材料,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公园、游园、广场出入口及园内公厕、游道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3.4人的参与性

公园的设计,强化每一块区域的特定功能,创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场地,来满足市民、游客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为此对于设计水嘻游乐的,应凸显大水面,体现水的灵动,使游人更能接近于水,突出亲水性。强化水面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力。营造连续、动感、自然的水岸线,呈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画卷。

4.结语: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公园景观设计方面的不足,明确公园景观设计目标,提出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以人为本和美学原则,同时探讨公园景观设计手法,旨在能为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涛.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3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街心绿地;景观工程;景观设计

1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原则

1.1可行性

城市街心绿地景观设计是一个整体性较高的大工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往往需要城市其它建筑的配合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可能重建的区域,要从经济价值、历史人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是否能够重建。对于未建设地段,也要考虑地段价值和附近的区域情况,考量交通、地域与周边建筑的距离等因素,确定绿地建设的可行性。

1.2服务性

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城市居民服务,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服务性,比如,城市街心公园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或者建设绿色步行通道,为老人小孩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通道。

1.3标志性

城市的标志就是一个城市最鲜明的特点,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地标。包括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城市的重要门户区,历史文化遗迹等,这些标志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闪光点,同时也是城市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区域,在进行城市街心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通过街心绿地将相关区域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

2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

城市街心绿地,不仅是城市的“人工绿肺”,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这就要求街心绿地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服务性和便民性。凉亭、长廊、花架、平台、广场、公园、桌椅、标识和铺装等都在街心绿地的景观设计范围内。街心绿地应该具备城市绿肺的功能,在设计中,要将生态元素充分考虑进去,好的街心绿地设计,要具备降温、净化空气、防风防火、吸收噪音等各种功能,充分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充分考虑视觉效果,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观设计,在设计上采用分块重复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一种节奏上的韵律,给人一种平和的心境。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同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灌木树种主要在绿化带上使用,作用是减少噪音,增加绿化量等,草木花卉作为地被植物,主要起到点缀作用。

3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设计,应该将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为核心,突出当地的特色。因地制宜,注意空间的大小变化,以人为本,充分服务群众。街心广场的绿地设计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绿化阶段:绿地建设要保证一定的绿化率。(2)彩化阶段:要在绿地建设完毕的基础上,种植不同颜色的花卉、灌木,点缀整体的绿地效果。(3)艺术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绿地景观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使街心绿地建设更上一个台阶。(4)生态化阶段:也是较为理想的阶段,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让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完美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良好环境。

4城市街心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4篇

关键词: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开放性公共园林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开放性公园在绿化设计上,必须遵从生态化与人性化这一重要原则,尽可能地满足各类游客的空间需求,使其特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由于人类社会文明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给公共园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很多麻烦。这就需要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以免园林绿地遭受严重损坏,从而减轻公园管理者的工作压力。

1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1社会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原先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迈进,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社会的福祉,也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满足开放式公园要成为普通百姓经常活动的地方,景观设计要能吸引百姓并且保证公园的通达性良好,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其中。

1.2人性化原则

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给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可以放松的场所,其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百姓的特性和需求,尽可能的使设计符合人们的意愿,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很失败。

1.3艺术化原则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花园,是美与生态的代表,如果一个公园内仅仅是一些的杂乱无章的树木,即使能达到生态的效果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而要通过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地艺术化处理及设计,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1.4生态化原则

作为开放式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1.5自然化原则

景观设计是人们思想创作的现实体现,它可以打破设计规范、条列,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但作为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是融入生态系统中的,因而其设计的风格满足自然化的特征,不生硬,不做作,不突兀,富有情趣并与周围能很好的融合。

2开放性公园植物种类选择原则

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植物的多样性,以防种群单一导致生态贫乏。园林植被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园绿地的质量。特别是灌木、乔木、花卉以及宿根植物,它们能够增加园林绿地色彩的季相变化与景观效果。所以,公园植物配植必须多样化,从而提高景观质量与生态效益。乡土树种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较强,且养护成本较低,应作为公园绿化设计的主栽树种与首选树种,它们是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保护。

3开放性公园植被种植原则

公园在种植设计上,必须对近期效果和长远规划进行充分考虑,如果单纯的追求公园植物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会偏离实用性。当设计栽种的距离较远,留出较大的生长空间,就会为游人的穿行树丛与攀折枝叶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这就极易导致园林绿化改造的景点与景区还没有见效成景,整个区域就会由点到面的遭到破坏。所以,进行种植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密植来降低游人在公园绿地随意穿行的几率,同时还能起到绿化改造成景早、见效快的重要作用。

4开放性公园特殊园林部分设计管理原则

在以往的绿化设计上,只注重各大景区之间的协调与联系,设计思路过多停留在静态空间的处理与艺术布局上,手法过于单调,没有和实用紧密联系。最终导致绿化改造后的景观还没有形成,已经栽植的花草树木却遭到了游人的破坏,公园内多处出现草皮斑秃、绿篱缺段与断枝缺株现象,这使公园的总体景观受到了较大影响。因而,在进行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转变观念,在种植设计上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为出发点,在保证绿地完整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游人的活动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以防景观再次遭到破坏。

同时,在难以管理且布局较规则的绿地周围立上围栏并栽植绿篱,实行封闭养护。有些种植布局的形式是开放的,但由于四周设有直行园路,游人为图方便经常从边角处草坪与亚灌木处穿行,使得这些植被遭到践踏,严重影响美观。

5结语

建设开放性公园使得公园的客流量突然暴增,由于游人成分复杂,其素质高低不同,有些素质较低的游客经常践踏花坛、草坪,穿越绿蒂、围栏,肆意攀折树枝、采摘花卉以及破坏园林设施,这样的行为在公园里几乎随处可见。通过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利用人性化设计,多建立供游客休息、玩耍的场地,不但能够放松大众的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公园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凯旋,董亮.城市公园延长开放适宜性的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6(07).

[2]洪春凤.城市公园文化初探――以武夷茶博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6(13).

[3]卢艳,杨颖瑶,李彬,宋朝辉.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管理与维护――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J].河北林业科技.2016(03).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5篇

关键词:绶溪公园;景观设计;植物造景

绶溪公园二期景观园林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人们在荔枝林带的景观氛围和细节中感受莆田丰富的历史文化。绶溪公园二期建成后,将创造新与旧的过度与融合,打造城市活力与自然宁静融合一体的绿道系统,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活动提供了一个好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和生态宜居城市园林建设品位。本文以该公园设计为例,对生态宜居城市滨河公园园林建设的理念及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1 项目概况

莆田市绶溪公园二期企溪北侧片区位于绶溪公园中,东临324国道,西至香格里拉大酒店,南起企溪,北靠经济总部。设计总面积约6.5hm2。绶溪公园二期建设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生态、健身为一体的滨河休闲生态公园;是莆田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以后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2 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绶溪公园资源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结合绶溪公园二期中荔枝林自然保护与城市开发,组织公园的内外交通、空间层次,以传承人文历史、重构环境景观、开放区域空间、整合景观元素为设计理念,采用自然的设计手法,体现滨水荔林的自然风采,打造一个现代休闲与文化深厚的生态滨水景观带。

3 设计原则

3.1 实用性原则即“以人为本”

游人作为公园活动的主体,是首先被考虑的因素,设计时将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增强公园的实用价值。

3.2 生态原则即可持续、生态、环保、节能

设计回归生态,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设计手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

3.3 地域性原则

尊重场地所在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炼地块本身的肌理,规划设计要富有地方特色与场地特征。

3.4 功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公园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规划设计要全面考虑公园建设和经营管理工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体现功能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4 设计内容

绶溪公园是莆田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是展示莆田荔枝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绶溪公园二期将设计成为莆田荔枝文化展示的一张特殊的“名片”,将打造成为城市活力与自然宁静融合一体的绿道系统。从景观组织上将公园概括为“一轴二带三线五区多景点”,并由此定位展开设计。

4.1 “一轴”即滨水景观轴

设计强调企溪的河流风貌,通过对河流、河岸及水体的整治及设计,形成亮丽的滨水景观线。

4.2 “二带”即滨水活动带、绿道功能带

4.2.1 绿道功能带。沿延寿绿道设置绿道服务设施、公园管理设施以及停车场等,为市民提供服务,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4.2.2 滨水活动带。沿企溪水边设置入口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以及亲水平台、林荫休憩区等,寓教于游,让市民和游客有一个了解莆田历史文化艺术空间,同时是市民聚会、交流、活动、健身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露天客厅。

4.3 “三线”即生态自然线、历史文化线、生活风尚线

4.3.1 自然生态线。根据场地环境,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注重多样性的空间绿化景观,以及滨水驳岸的生态化,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

4.3.2 历史文化线。根据场地的历史文化,让历史文脉融于景观设计元素中,设置各种文化广场、建筑、雕塑、石刻,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营造独一无二的人文历史景观。

4.3.3 生活风尚线。根据场地的空间,围绕时尚生活的主题创意,建造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场所,营造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亲水公共空间。

4.4 “五区”即驿道历史区、荔枝文化区、建设休闲区、入口休闲区、滨水景观区

4.4.1 健身休闲区。由野趣童真、万寿广场等景点组成,打造时尚生活的城市休闲健身景区。该区以休闲运动为主,结合多元的休闲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展现了舒适的自然景观与亲切的人文环境。

4.4.2 驿道历史区。与绶溪公园一期相接,由店仔古渡、市墟古街、千年一定、河畔草地等景点组成,营造绶溪千年的建筑、历史、人文景观。此区域主要是为恢复及传承“店仔头”的场地历史文化。

4.4.3 荔林文化区。由茶语咖啡、临亭听涛等景点组成,突出古朴自然的荔林诗韵、荔林乡韵、荔林书韵等文化景观。该区以古朴自然的荔枝诗韵、荔林乡韵突出体现莆田这片沃土蕴含着深厚的荔枝文化景观。

4.4.4 入口休闲区。由渔水笙歌、云影荔湾、水漾清华等景点组成入口休闲区。此园区主要以入口休憩广场和便民的停车区域为主,这里宛如公园的一个集散中心,充裕的生态停车场让游人来去自由。

4.4.5 滨水景观区。位于绶溪公园二期的南部,此区主要以回归自然,保护荔枝密林古树为主。该区域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的自然环境景观。由渔水笙歌、缤纷花溪、云影荔湾等景点组成,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间变化丰富的滨水景观区。

5 绿化规划设计

绿化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景观、生态、游憩这三个要素,实现公园植物造景游憩空间景观化、公园设计生态化,实现公园绿地可持续发展。

5.1 保留原有植物

尽量保留不影响景观效果的荔枝古树,对原有的荔枝大树进行合理修剪以及杀菌杀虫处理。

5.2 注重绿地植物多样性设计

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构建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物种多样性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前提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5.3 植物造景的游憩性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游憩性设计,根据植物本身的“视觉”、“味觉”、“触觉”特性对空间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人们驻足、小憩、饮食、玩耍等的游憩休闲场地和环境。

5.4 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性

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并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创造适宜的小气候景观环境,提高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时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平衡。

6 结论与建议

6.1 绶溪公园二期的总体规划就突出强调荔林文化氛围

绶溪公园二期的地形地貌改造要顺其自然,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微地形荔枝林景观带为特色。绶溪公园二期的景区、景点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荔枝林带的人文景观资源。园林建筑要少而精,建筑设计应体现朴素、古雅的莆田建筑风格,以营造出体现莆田荔林风光的园林空间。

6.2 荔枝林带在绶溪公园二期中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成片荔枝林带,景观效果显著优于一般地被和草坪,可规划设计为成片荔枝林带景观,运用于水边等视野开阔的园林空间,突出表现荔林的整体美。

6.3 荔林与建筑、山石、水体及其它植物的配置不拘一格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6篇

现在的绿化工程大多都是在城市中,作为街道或者小区建设的附属工程,工程分布不集中,散布在城市的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够同时对这些绿化工程监管。而且这些绿化工程在进行投标时也一般不会有什么太高的要求,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而不注重绿化工程的质量,而由于分布较为分散无法进行很好的监管,也就使这些施工单位成功钻了空子,使城市中很多绿化带等绿化工程不能很好地达到标准。

2园林景观绿环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制度不完善我国园林景观监管的制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也就使很多人钻了空子,为了赚钱牺牲了园林景观绿化的艺术性。

2.2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园林景观绿化的监理工作通常没有人重视,这也就使得监理工作的人员并没有特定要求具有专业的园林景观绿化监管能力,从而导致园林景观绿化的监理一直没有到位。

2.3园林景观建设公司不重视很多园林景观建设的公司都没有对园林景观绿化监理的意识,只是将园林的景观建设作为一种赚钱的方法。

3如何更好地对园林景观绿化进行监理

3.1组建一支专业的监理团队园林景观绿化的监理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必须保证监理团队的人员具有专业的园林景观绿化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保证监管团队的成员具有公正公平的心态。能够保证对园林景观绿化做出公正的监理。3.2对植被的种植进行监理对于园林景观绿化中花草树木的种植要进行验收。要保证种植的花草树木的成活率,同时对花草树木的种植数量要做出一定的规定,防止部分企业用减少花草树木种植量这种不顾园林景观质量的方法来节约成本。

3.3对园林景观绿化的后期进行监理在园林景观绿化完成后要对后期的园林景观进行监理,要定期地对园林景观中的花草树木等活着的事物进行监理,对其进行很好的修剪,保持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3.4保证园林景观绿化的艺术性在园林景观建设是要有专门的设计人员对园林景观绿化进行设计,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适合生长的花草树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对园林景观绿化进行设计,以艺术的眼光来设计园林景观,从而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只有进行很好的园林景观绿化管理,才能保证园林景观的质量,也能保住园林景观绿化的核心———艺术性。

4结语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7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防护绿地;城市公园;生态设计;骨干植物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1]。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5%,道路广场不超过10%,绿地不小于65%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1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1.1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1.2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1.4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2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3]。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2.1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2.2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2.3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2.4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2个方面。

3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3.1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4]。

3.2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3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4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最

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1.5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3.3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3.4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骨干植物空间处理设计上,采用正负形空间处理手法,公园西侧是由现有防护林改建而成的,因此将在现有密闭的林下空间改造成开放、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体系;而公园东侧由骨干植物围合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大草坪、观赏植物专类园、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空间。各类空间主要有骨干植物围合和分割,这样方便分期建设,公园前期完成对骨干植物的施工,其整体性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后期分区进行各项功能性空间建设,其主体结构由骨干树种定型,从而解决了公园效果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

4参考文献

[1] 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2009(6):1-5.

[2] 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70-73,75.

[3] 姜来成.论防护绿地的规划建设[j].防护林科技,2002(1):33-34.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8篇

关键词: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现状

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就能有效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相应的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当前我国的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实施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重视公园景观绿化技术施工的有效应用,才能保障施工效果的良好呈现。在这一基础上,加强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理论研究就比较重要。

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特征和施工的难点分析

1.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特征分析

在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过程中,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这些特征在施工的随意性特征方面比较突出。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主要对艺术性以及欣赏性和活动性比较注重,在施工过程中,要能充分地重视人在景观中的位置[1]。在公园景观的施工过程中要围绕人来进行施工,并重视施工中的临场发挥能力,注重施工的艺术性方面。

再者,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中的协调性特征也比较重要。要能充分重视各个施工要素的协调性,每个施工环节中的花草山石等,都要能和整体的景观施工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绿化施工的效果。

另外,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自然性特征也比较突出,也就是景观施工中体现出的自然景观的形象特征。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详细分析多样化的风格以及各国的公园景观等,然后结合实际在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中体现出自然形象。要充分发挥公园景观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程度地贴近景观绿化和自然。自然性特征是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特征。

1.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现状分析

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的园林工程的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是很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知识以及生物知识都没有完善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会有着诸多的问题。而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延长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时间,增加施工的成本[2]。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在施工过程中涵盖的专业也比较多,其中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地形的设计和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技术的应用,在整体的施工上有着一定难度。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中的工程量少,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对比较复杂。在每个工程量的分工都比较细化,施工工期也比较紧,需要多种工种共同来施工,对施工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量也相对比较大,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难度,以及资料方面也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变更资料的复杂性造成了造价的变动[3]。这些方面的施工情况,就使得在具体施工中有着很大的难度,对此就要能充分重视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有效措施良好应用。

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问题和施工的优化策略

2.1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问题分析

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比较缺乏综合性人才。在公园景观绿化的施工过程中,会有着市政以及绿化和安装等诸多专业知识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一问题还比较突出,没有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各个施工的环节都有着各自的施工特征和管理的特点,一些新的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时,施工人员没有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影响施工进度。

再者,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中的管理水平不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是比较复杂化的施工,在各个施工中的管理工作要能加强完善[4]。由于施工的内容比较多,在管理上如果没有有效完善,就会造成具体施工的混乱。从实际的施工管理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人员召集比较缓慢,确定施工方案比较困难,对具体方案的执行也缺乏有效性,管理协调的能力相对比较差。这些问题就造成了整个管理水平的低下。

另外,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的整体效果没有得到良好呈现。施工人员没有详细了解公园景观绿化的概念要求,在整体的设计理念上没有创新,也没有有效落实设计的理念。造成施工效果不佳,工程的变更相对比较慢,施工工期控制缺乏力度等。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提升施工效率。

2.2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理念创新发展。充分重视施工设计的图纸会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要详细勘察施工设计现场,符合设计意图。发现施工设计的问题要及时的反馈和更改,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在确定施工方案之后,就要有效调整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在设计阶段能充分体现施工的创新理念。

第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公园景观绿化的细节。例如:在土方工程以及放样的工作实施上,要能良好实施地形的整理以及河道等方面的放样工作。可通过应用先进仪器在坐标上标识,按照设计图纸明确填土方案等。再比如:在对公园景观绿化工作实施中,乔灌木的栽植工作实施要注重整个过程的细化,加强重视苗木的养护工作。通过定位种植充分重视土球的大小和树穴的大小以及土质情况的问题等,将这些工作结合要求进行实施。

第三,公园景观绿化实施中要结合实际实施水体工程。水体在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中有着其重要性,在涵盖的内容上也比较多样化,像水池以及管道等系统的建设,都要能够相互配合。在这一工作上得到了加强就能够将公园景观的内容得到丰富化[5]。公园景观的水体工程在水源方面主要是从城市供水系统当中提取,公园水池则是主要的蓄水源,加强管道设施建设,要做好蓄水结构的稳固性,加强防水渗水的保护工作。

第四,提升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水平,要加强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保障具体的施工质量提升。具体实施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操守,深入了解公园景观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相关施工的知识技能。准确领会施工设计图纸的思想表达内容,这样才能提升施工的质量水平。

第五,实施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要能动员全员进行创新发展。由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有着较为复杂化的工艺,需要在施工中创新发展,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水平。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有效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施工人员的技术创新以及管理的创新,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和落实,才能真正提高施工质量。

3 结语

总之,对于当前我国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现状,由于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在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方面要不断深化。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要注重制度建立的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提升施工水平。通过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理论研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实际的施工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卿,任继慧,黄俊华.游客对红山公园景观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绿 色科技,2016(5)

2 刘恋.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

3 刘明升.艺术混凝土在公园景观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4)

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第9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绿地率指标;住宅景观设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提升,国家及政府部门逐渐增加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筑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加强对绿地率指标的关注,降低住宅景观设计环节的影响,运用充足的景观资源来对目前建筑工程进行评价,保证当下人们对风景的审美评判标准与企业的建筑标准相符。

1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率指标的基本内容

在建筑企业运行期间,可遵循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掌握绿地率指标,在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保证绿地率指标的完整构建。绿地率主要是指城市建成区各部分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城市绿化区域的总用地面积的比例。绿地率指标可作为地块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存在,其基本计算方式为: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此公式的结果即为实际绿地率。它与建筑密度在同一平面内时,可有效地将此处地块的整体占地面积、空地率及用地范围等情况反映出来,凸显出当地建筑空间内的环境总体效果、建筑密集程度。在城市建设大环境下,它除绿地面积外,还可将停车场、建筑基础设施所占用地、道路、广场等规划在内。因此,绿地占比忽大忽小。在建筑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可设置公众绿地,避免住宅建设区间存在空地或营地,保证停车场等可建用地的合理设置,使人们能够控制在住宅景观设计环节的绿地率,避免出现园林景观设计单调、生硬等问题。绿地率的设置可实现对城市空间及城市绿化的控制,保证人们在休闲及交流环节可在固定场所内。所以,绿地率可作为衡量住宅景观的重要指标存在,有效管理内部建筑环节人员所需执行工作,让其发挥出设计者、管理者、开发者及购买者的作用。这样可使居民住宅区域内的绿地,如宅旁绿地、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及附属道路绿地等能够符合所执行区间的植树绿化覆土需求,有利于居民在建筑物附近设置人工绿地,以达到绿地率管控的目的。规划出地块内部所占有的绿地比例,有效控制此区间的绿地率,在保证地块环境的基础上,改善原有园林景观设计环节的各项品质,让工程实施人员所执行的工作能够符合自然生态环境构造需求,保证在绿地率指标确立的过程中,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不受影响。以2016年出台的《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绿化用地需求为例,绿地率指标在此期间占比不可小于35%,稳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等设施的基本状态,使其在占据整体用地的35%,以构建出完整的绿地率指标,保证园林景观设计及住宅景观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人工绿地的要求。

2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率指标对住宅景观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景观设计环节,住宅景观设计人员逐渐增加对绿地率指标的重视,但是植物种植设计工作中仍在次要位置,工程运行期间所执行方案常会根据扩初图来开展,不仅对住宅景观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景观空间的形态造成威胁,无法发挥出绿地率指标的应用作用,出现园林景观设计环节绿化植物在体量、空间尺度及整体形态上不协调,导致绿地地块出现分散现象,无法起到规模效应,从而增加绿地率指标控制工作的难度。

2.1地块分布较为分散,规模效应作用不大

地块常分布在边角地带可用绿地面积不大,难以实现对绿地率指标的控制,无法将绿地集中,出现绿地率转化和控制工作的不足。

2.2附属绿地功能不足,公众服务力度不够

绿地功能应用限制较多,不具备私密属性,住宅区围墙、设施等附属绿地可为人们提供服务较少,难以实现土地资源共享,制约此工程开展。

2.3绿地率不够具体,难以兼顾公共设施

公益性工程较少,建设标准及内容与绿地率指标之间关联较少,无法实现基础设施的配置,缩小原有用地空间,使绿地率不够具体。

2.4土地集约利用不足,重要区域划分不完全

住宅景观设计环节常会用TOD(交通主导开放)手段开展工作,造成此区域轨道交通站点、土地集约利用、居民服务等建设环节出现问题,使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频发。

3园林景观设计中基于绿地率指标影响的住宅景观设计策略

3.1明确住宅景观设计要求,加强对绿地率的规划管控

在城市建设环节,可划分绿地率指标,掌握住宅区域、轨道站点、商业中心所设置的位置,注重土地集约利用所带来的影响,保证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率指标不会发生过多变化。增加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如临海地区、临山地区以及风景区的了解。根据国内的相关法律规定来对住宅景观进行设计,适当提高绿地率指标,合理分析住宅区域的朝向和风向,加强建筑群体、单体的考虑,将住宅地面转换为景观环境用地,拉近自然、地理、生态之间的距离,保证绿地率指标在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控制,以实现住宅区域的优化。

3.2结合实际状况思考,合理降低绿地率要求

加强对建成区的重视,避免出现土地资源匮乏问题。在住宅景观设计环节可对所实施工程的建设基地进行考虑,补全工程开展期间的公共设施,避免当地存在水土流失隐患,增加配套设备的运用,掌握此项操作的基本使用功能,若当地可利用自然资源较少可适当降低总体绿地率指标。注意在其降低期间所配备的公共设施不得低于公益性设施总量,规范工程开展的各项工作,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思考,保证所需用地、环境空间、绿地率指标可以满足住宅景观设计。根据实际绿地面积来依法缴纳易地代建设补偿资金,拉近与政府及附近统筹部门之间的距离,稳定生态环境的运行状态,划分出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地区,增加对荒地、乡村改造等住宅建设工作实际要求的考虑,实现在功能上的转变,使绿地率指标能够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有效扩大工程运行期间,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3.3扩大小区绿化面积,合理布局

为提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应适当扩大居住区绿化面积。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对小区绿化面积有明确规定,但部分开发商未能有效增加小区绿化面积以获取更多效益,不重视小区绿化,不利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科学设计可以改善小区绿地不足的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健康的居住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园林面积。例如,可以在花园中设计一些蜿蜒的小径,以提高花园的趣味性,开阔花园的视野,并向人们展示社区的景观。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植物种植技术扩大社区的绿化面积。例如,种植植物时,应注意层次匹配,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可根据城市居住区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绿地,如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等,合理规划这些绿地,使其成为社区花园的一部分,提高花园的功能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植物,注重植物栽培,以保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景观设计水平。

3.4兼顾公共设施运用,实现绿地率的具体化

将绿地率规划为必选控制指标,秉承“以人为本”的建设要求,运用新要求、新形势、新技术来管控绿地率,让它具体化并遵循密路网、窄马路、街区制的建设时限,按照国家规范的住宅建设要求来控制各个地块指标,避免出现“一刀切”的行为,保证附属绿地、公共绿地等总量不会出现差错,发挥出其实际价值,促使绿地率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3.5构建绿地指标转化机制,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方案

在园林景观设计环节应了解现有住宅景观设计要求,利用控制性的手段来详细规划编制阶段的各项内容,根据目前的绿地率指标来进行测算。掌握单个地块附属面积并遵循国内最新出台的规章制度要求,避免出现附属绿地面积运用不足的问题,实现对居民建设区域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弥补公共绿地、控规片区、控规单元等相关地块,使各区域的建设标准达到统一并在统筹的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有效掌控绿地率,让其能够适应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将原有绿地率控制工作的效益发挥出来,实现对此工作掌控手段的创新,将其进行优化、细化、分化,保证绿地率指标在住宅景观设计环节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落实绿地率指标的实施原则并增加对此区域地坪变化的思考,运用人工塑造的方式来构建出坚固的、耐腐蚀的、防滑的地面,提高住宅景观设计环节的美观度,增加图案、材料及色彩的运用,让地坪的构建更加完整,使此工程能够适应于景观美学理论内。制定完整的土地集约利用方案,保证各地区的岩石、植被、土壤等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为后续住宅设计工作创建出有力的生态要素,保证物质资源的使用合理,让预算造价与实际限度相契合,为工程奠定出良好物质基础,并使植被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稳定住宅基地的生态状态,顺应自然发展的要求来开展后续工程,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可增加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率指标的规划,降低对住宅景观设计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公众审美态度的测量手段来对住宅景观的每一道风景进行评判。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增加住宅景观设计的难度,还会混淆企业对住宅景观设计概念的理解。因此,可加强内部体系的构建,剖析景观设计评价及理论,构建出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企业乃至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娟,周岱霖,廖远涛.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思与行——以广州市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风景环境规划),2021:348-356.

[2]徐剑.关于强化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刚性调整的探讨[J].浙江园林,2020(4):23-2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