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25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1篇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辽宁文综卷•39 (非选)安徽文综卷•9(选)海南政治卷•14(选)

天津文综卷•13(选)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江苏政治卷•20(选)山东文综卷•28(非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江苏政治卷•19(选)辽宁文综卷•19(选)天津文综卷•14(非选)浙江文综卷•31(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山东文综卷•20 (选)海南政治卷•23(非选)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浙江文综卷•33(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广东政治卷•18(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5(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东政治卷•20(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政治卷•19(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江苏政治卷•22(选)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东政治卷•21(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安徽文综卷•8(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福建文综卷•26(选)广东文综卷•30(选)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天津文综卷•14(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浙江文综卷•27(选)广东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考查单一考点(知识)、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等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内容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功能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从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重要因素)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有灵感,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如电脑算命,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考点拓展:

(1)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2011•海南政治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2011•山东文综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2011•浙江文综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故选D。

4.(2011•北京文综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2011•天津文综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2011•安徽文综卷•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茶文化,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2011•广东文综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2011•北京文综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2011•浙江文综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11年来,“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花鼓灯走进中南海,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到21世纪初,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近年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交流切磋,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1)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2篇

关键词: 易学;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70-01

没有科学的传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更没有科学创新,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中华文明有一种强健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阴阳协调,辩证思维,大同理想,崇善尚德。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从不同的视角强调了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问题的地位认识。

从词源上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体。殷商至春秋之时,文与化是单独使用的两个词。“文”的本意是将色彩交错的纹理。“文”的引申意义极广,一指文雅,为君子之修养;二指美善,为道德之标准;三指人文,为文明之义。“化”的本意是指生成化育。《易经》:“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的引申意主要指教化。到了战国末年,文与化并出于复句之中。如《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社会现象,化是指以文明教化世人。至汉,“文”与“化”才合二为一,出现了复合的形式。见于刘向《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说的文化是指与武功相对的文治思想,之后的“文化”多指“文治”。“文化”由二词独用,到二词并出,再到二词复合,它的本意除了“以人文教化”这样一个主体之外,还兼容并包了人的有关伦理、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周易》,被东方国家及民间称之“天书”、“中华国粹”、“国粹绝学”,被西方国家称之“东方圣经”、“变化之书”和“智慧之书”,它是一部关于天、人、地合一的古代社会学著作,是一部含有深邃而奇特的哲学思想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大集成,它雄踞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首,在人类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千多年来,《周易》始终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周易》一直占据着传统文化的优先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经学,那么《周易》则是经学的核心。随着历史的发展,《周易》一书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升华,逐渐由原始的占卜之书脱胎为人文化、哲理化的哲学著作,并对史学、文学、艺术、建筑、科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想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周易》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一个关键点。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包罗万象的东方智慧,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对阴阳变易法则的阐发、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探讨,易学原理的理解和总结,并依据对易学原理的理解考察社会乱治、王朝的兴衰、人生的顺逆、做人处世的常规,道德修养的境界、审美的准则以及经国治世的策略。依其所理解的原理考察天文气象、生命和人体功能、地理和物理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及数学中的演算法则等等。总之,它研究的领域涉及到哲学、宗教、政治、人伦等多方面,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种印迹有些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有关著作中,这是有形可见的,有些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情意念的形式沉积在民族群体和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无形难见的。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几十年来,中国易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进入近现代,易学研究的内容和倾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术派别,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色。有的侧重于对《周易》文本的注释,如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有的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周易》进行研究,如顾颉刚的《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胡朴安《周易古史观》等等;有的还以现代科学论证《周易》的科学性,如薛学潜著《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丁超五著《科学的易》等等,开辟了易学研究的新领域。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日新月异,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易学变通、“日新”、革故鼎新等理念的实践性表达。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和谐,追求人类个体的身心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周易》思想必将对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要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改造利用其合理成分,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淘汰有碍进步的文化糟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胆扬弃,使之得到当代社会的认同,才谈得上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正处在世界各种文明大碰撞、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唯中西文化具有完整的互斥互补关系,恰成太极之两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与科学哲学,包括数学、科学、都已发生重大转向,许多著名西方有识之士对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兴趣甚至大大超过当代中国学者和科学家,这一切为中西文化对话与会通,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仅从科学与数学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科学迅速崛起,目前,正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范式,由构成论和还原论走向整体生成论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而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则正进一步突破西方主客二分、心物二分的传统认识论框架,从实证主义走向后实证时代,推动经验科学走向实践科学。与此同步,探索整体演变的数学方法应运而生,计算机建模的普遍应用,要求将更多地将形式逻辑,定理证明问题转换为数字算法与数字图像。正如数学家吴文俊所说:“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正好与近代计算机的使用融合无间,也必将因此而重返青春,以另一种崭新面貌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重新扮演重要角色。”从更广阔的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历史已展示出一种太极式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周易原本》.

[2]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3] 《周易注》.魏,王弼.中华书局.

[4] 《梅花易数》.宋,邵康节.九州出版社.

[5] 《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赵馥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3篇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89-03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抑制和废弃。有人说,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先进科技支配人们生活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也有人感叹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怀念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时代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重要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应有清醒认识和理性态度

在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上,马克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9世纪60、7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被德国知识界视为“一条死狗”时,马克思却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辛辣地讽刺了这种肤浅地、虚无主义的思想态度:“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全面否定或肯定,而应该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基,也有其内在的“基因”和元素,因而成为其薪火传承的精神命脉。对自己的民族优秀文化,既要有着一种坚定的自豪,给予自己的传统文化必要的尊重,又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来考察,既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又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创造性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他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异域文化。接受这种先进文化的中国人是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并获得发展。1920年3月,他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因此,在积极组织一大批青年出国后,自己则留在国内,致力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开辟了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革命战争时期,也十分重视学习借鉴中国文化遗产。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正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对于立足于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中华传统文化素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长短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等,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也滋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断走出国门、影响世界。中国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形态,它对内具有凝聚整合能力、对外具有涵容同化能力,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通过“中国模式”已得到了充分体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中国改革伊始就如此断言:“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热点话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经济模式,还未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世界著名思想家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说过:“文化是制度之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曾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这就期待我们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和创造,进而向世界提供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在文化上为未来世界新的文明样式注入全新的价值理念。正是在这一深远的历史任务和内在要求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史上第一次把“文化命题”提到中央全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的实践性提升。

2.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弃”。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的进化和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顽强地繁衍了五千年之久,但也有其消极和糟粕的部分。需要对之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专制主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三纲五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井有仁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纲常伦理等。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集权主义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夏、商、周三代到宋、元、明、清,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基本模式。这种封建主义专制传统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难免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原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又存在着“官本位”现象,有些干部,损公肥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们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努力追求最广泛的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但有些干部常常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等等,这些不良传统政治文化,仍然在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延续

文化传统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风俗相伴而来,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葛剑雄教授曾指出,作为一种写字工具的毛笔,被更为方便的钢笔、圆珠笔替代是理所当然的,如今的电脑更是既方便又高效,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尽管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能够长存,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这一特色文化淡出我们的生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1.理解传统文化。文化是经过时间大浪的过滤而积淀下来的,它无形却又深深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除却文字研究外,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文人们大多习惯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寻找文化传统。但是事实上,任何国家任何时候记录下来的文字都不可能是当时的全部。更何况经过历史的淘汰,最终能够保留到今天的文献,往往是被主流文化认可的观念和事实,决不是全部的观念和事实。因此想要了解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真实的文化,仅仅依靠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张乐天教授指出,看高楼、高铁,我们似乎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是人们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依旧深深烙上了传统的印记: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读书,不正是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体现?平时遇到难办的事便托关系、找朋友、寻老乡,这不也是重人情乡土的风习遗留吗?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能仅仅从官方的事实中了解。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把中国从古至今看成一个板块;也不能把中国这个空间看成一个不变的整体,因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主流曾长期统治中国人的思想。但是,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能认识字的人有多少?看过四书五经的又有多少?广大民众真正相信的还是求签、算命,因果报应。

理解传统,应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去考虑。例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观念从开始遭到无情地批判,人们开始追求婚姻自由。但是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既然是糟粕,何以能延续两千多年之久呢?这要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尤其是女子,用古语叫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谈什么婚姻自由?到了近代,人们活动范围扩大,信息量开始扩大,消息的传递更为迅速,从而为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创造了条件。

2.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精神文明不像物质文明那样是可以自然延续的。生产力提高了、科技发达了,物质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物质水平提高了,文化水平未必会自然地相应提高。有些传统是没有办法自然延伸的,因为经济基础已经变化了。例如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的特点是文字古雅,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因而只有少数群体对它有兴趣。处于同样处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极盛时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舞台效果,形成王派、袁派、解派、邵派、丁派、石派、杨派等众多唱腔独特的流派。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多元文化和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沪剧开始急速滑坡,专业院团一个个解散,至今只剩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颗“种子”。市场不景气时,剧团生存出现困难。保存下来的宝山沪剧团的团长华雯回忆到,一直到2000年,作为“梅花奖”得主、团里的台柱子的她,每个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年轻演员更只有300多元,“就这样还经常发不出,全团30多个人,就像群少人管的野孩子。”那时候,台里一位老演员,每天往冰箱里放馄饨,整整吃了一个月。一对小夫妻,一个皮蛋也要切开来分着吃。显然,要使昆剧、沪剧这样的传统文化获得延续、走向新生,仅仅依靠民间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有责任来传承这种艺术,这样才使它不至于成为化石。

2011年12月5日,上海公交785路选择了两辆公交车试点增加沪语报站,这是上海首次在公交车的电子报站中增加沪语内容。公交785路全程在浦东,乘车者中,有很多是年纪较大的本地乘客,听不懂普通话报站,只能听懂上海话。虽然试点只有一天,但引起大众的热议。本地的多数乘客反响较好,不过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外地乘客的反对意见。有专家表示,保护沪语文化,不应该由公交来承担。但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正如葛剑雄教授指出的那样,“现在上海40%是从外地迁户口进来的,10%-20%是外国人,若是没有政府的保护,上海话这一方言能不消失吗?”

三、交流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出路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非常丰硕的文化成果积累,有着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本身就有不断扬弃自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风范。历史上,我们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抱有高度的自信。但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挤压和废弃,对其持怀疑甚至彻底否定态度的声音时而响起。对此,要有清醒理智的认识,立足国情和现实,我们认为,应当通过文化交流与创新,寻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1.交流与传统文化出路。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融合的层面,也有冲撞的层面。十六世纪之前,中国文化的西传,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触媒。16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历史性地相遇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日本等国家,也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以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强劲地挑战和冲击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最紧迫的问题是“中西问题”。

回顾历史,无论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的商贸们来,还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于世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话语环境。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扩大必然促进各种文明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外在的强劲动力和可借鉴、对比和学习的参照物。自从国门被迫打开以后,西方文化元素就一直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结合,对中国社会很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在吸纳西方元素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元素输出到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石阶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发现,使我们‘觉醒了’。”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此外,西方的各种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例如,在价值观念上,金钱不再被看做是万恶之源。如今的国人普遍认为,金钱成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另外,西方的娱乐文化元素在中国更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为典型代表,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打开了中国庞大的娱乐市场,使当代中国人开始接纳这种文化消遣和娱乐方式。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仅要看军事和经济,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是软实力的体现。文化“走出去”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交流与学习。让别人了解我们文化的同时,学习外国现今的文化。传统文化只有立足于现代社会,才有可能被更为广泛地传播,被世界所认同。

2.创新与传统文化出路。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新事物不会发展起来,世界会原地踏步,无法前进。文化也是如此,仅仅只有继承自我,或仅仅学习他人,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文化大国,在文化提升上无疑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如果只是固守而得不到应有的创新性地开发与应用,反倒可能成为束缚发展的包袱。我们在珍视本土文化的同时,亟待创新传统文化,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沟通融合其他文明,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0.6%,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0%以上。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时展的要求。正如指出的:“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之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是有识之士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应是“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梁启超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例如,中国当前的发展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厚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如“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民本思想,“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国泰民安”等执政兴国的治国理念,均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文化资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依据,等等。显然,这些思想无疑是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

总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珍贝俯拾皆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将其精髓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既保持住其特色,又使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生命力,让我们的文化真正在世界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当下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的战略之举。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74.

[2]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6:463.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3:51.

[5]马云华,李先海,徐炎章.传统的辩证法[M].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1998:1.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4篇

论文摘要: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核心。坚持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工作的主题,要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注重文化的传承,同时注重文化的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推进城市乃至国家的先进文化发展,起着中流抵柱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在中国主要是指城市社会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或各成片商住小区。

社区文化则是在特定的社区内,人们或传承或创造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生活,也包括社区内图书馆、文化室、人文景观等系列物质总和。由此可以看出:从空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风貌。从时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则包括居民长期以来对传统习俗、民族风情的保留与传承,还有居民聚居到一定时间后,相互融合,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艺术财富。

二社区文化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以物质文化为主

在远古的游牧社会中,部落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那时的游牧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此时的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

(2)自然崇拜是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

耕种的兴起,促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满足基本生活之余,还能提供剩余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出现,导致财产集中在人手中的不均衡,于是出现了财产私有制,直接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出现。村落这样一种原始社区也随之成型。此时,文明出现。在文明初期。人类最初自然知识的贫乏与蒙昧,精神文化比例很小,仍以物质文化为主,且文化文明一般都与白然崇拜(此时还没形成宗教)有关。以村落、部落为结构,逐渐形成属于自己村落、部落的图腾、祭祀等类似宗教形式与活动。

(3)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村落社区之间出现了城镇社区。文化的形式越加丰富多样.思想观念的形成,如佛教、基督教等,文化传播载体的出现,如文字、语言的产生,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如舞蹈、书画等,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都是以地域为根基,同种文化形式在不同地域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步传播、融合、流传。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镇社区的都市化、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类第三次文明浪潮—偿息革命的来临,城市群、经济圈等大都会社区已渐渐形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率平均在80%以上,而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6.59%。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形成了庞大的社区体系,社区逐渐形成了中国市民联系最紧密的团体。如今的社区文化更是在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沉淀下,赋予了时代的积极意义。

三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从黄帝时代算起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数个朝代,多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包含了物质文化与精华文化的总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让炎黄民族有自己的精神依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独有的价值取向,为华夏民族历经磨难依然却依然腾飞于世界东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渐渐被人所忽视,有的已经濒临消失或者甚至毁灭。如今,在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保留、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层土壤。以社区为核心,提高人们群众的文化水平,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凝聚优势,将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完整的保留、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广东的岭南客家文化,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也具有很有很强的民族性,例如藏族、蒙古族,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了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文化都以社区为载体,在一定范围内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固定的模式来表现。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已经被代代相传的人们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对自我愿望的诉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也成为了现代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 比如广东深圳吃“大盆菜”的传统。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口年间留传,南宋末年,宋帝为逃离金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当地村民得知皇帝驾临。匆忙之间没有食器,只能拿大盆将所有食材堆置盆中,炊熟食用,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春节期间,深圳下沙、上沙、沙嘴、沙尾、新洲、石厦等许多社区都开展“大盆菜”民间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只要是发诸人们的内心,其意味就将更加深长,并浸润开去,成为某种可以流传的东西,也成为一个地方本土人气的一种汇聚力量,也是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丰富。

(2)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传统文化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也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依靠社区的物质基础、组织等优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需要从基层做起,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以广东岭南客家文化为例,开丁节是深月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的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从元代流传至今。按当时民俗,家里添男丁后要到宗族祠堂点一盏灯,俗称挂灯、上灯。还要邀请同宗长辈家长,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开丁茶《当地又称菜茶》,以祝贺添丁。后来,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三过开丁节,吃开丁茶的习俗。二村的先辈100多年前移民至蛇口以后,早年生活艰辛,更希望多子多孙,家丁兴旺。同时,过开丁节也成了人在他乡相聚祝福,增强团结的好办法,因此,这一习俗便沿袭至今。现在,每逢开丁节,在外地深圳海外的老渔二人都会赶来庆祝,热闹非凡。如今,开丁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渔二社区的独有的社区文化组成部分。

四社区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区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社区文化,必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解读。

还是以开丁节为例。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开丁节”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相抵触的。蛇口街道渔二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是来自广东海陆丰的渔民和部分具有香港深圳双重户籍的流动渔民。其传统的生育观念很强,认为多子多福,生了男孩才可以传后,生了女孩就会断香火,以前存在着非要生个“男丁”才罢休的习俗。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每逢“开丁节”,村民都不让计生工作者参与,很多人认为“开丁”是要人丁兴旺,而计划生育明摆着是不让他们“开丁”。因此,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现象非常普遍。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5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文化传承与创新 内涵 原则 路径

[作者简介]李俊峰(1972- ),男,江苏张家港人,常熟理工学院合作与发展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熟 2155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省市共建地方高校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2011/01/001)和2011年度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招标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GJ201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32-02

作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思想和职能的新发展,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新任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地方优势明显、以教学型为主的专科院校升格或是由几所同层次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但其升本时间较短,且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受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等负面因素影响,一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普遍,尚未科学认识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二是“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尚未有效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基本条件比较薄弱,文化传承创新的底子薄、资源少、能力弱,也束缚了“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功能的发挥。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在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与挑战。因而,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合理把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原则,着力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助推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

1.守正是第一要义。“守正”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坚守优势,绝不能过河拆桥。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前所做的,有助于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一切做法都是“正”,都必须守住。新建本科院校特别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重总结和凝练学校的教育理念,把彰显学校底蕴的好传统、好做法巩固起来,继续发挥其育人作用。

2.传承是基本要求。“传承”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扬长避短,绝不能无的放矢。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在“守正”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应该立足自身特性,扬弃升本以前的文化旧义,不断进行文化生产与传播。新建本科院校要依托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教学经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推进文化建设,逐步提升育人水平。

3.创新是发展动力。“创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锐意进取,绝不能墨守成规。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后特别要创造性地谋求发展,实事求是地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的发展进行革命性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对一些旧文化进行变革,构建与转型升级相匹配的新文化,并在新旧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创新,积极拓展育人平台。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

1.凝练原则。凝练是为了确定教育理念。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长,其文化传统比较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守正”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教育理念从升本以前的办学历史和优势中凝练出来。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升本以前的文化差异很大,这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凝练的过程是一样的,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任务进行。当然,凝练的结果又因校而异、各有特色,彰显各自的教育理念。

2.融合原则。融合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较好,其教育条件只是相对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不是一个学科所能独立承担的,也不是依靠一支队伍就能顺利实现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不全,不同的学科只是研究文化的某个方面,如历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等,育人的作用不同;同时,不同的人才状况也将影响育人成效。新建本科院校在融合多方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动校内学科与人才的交叉合作、外聘学者专家弥补不足等措施,打造文化优势。

3.引领原则。引领是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地方优势明显,其社会服务功能发挥较好。在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大学通过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环境熏陶等形式引领社会风尚、弘扬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和良好的导向作用。新形势下,大学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提倡高雅文化,追求专业学问,树立卓越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和教育改革,并通过务实的改革措施、有效的机制体制督促各院系、学科、专业的师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创新原则。创新是为了搭建教育载体。新建本科院校以教学型为主,其人才培养功能比较明显。这类学校升本以后,不管是对全日制教育还是对成人继续教育,仍然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但往往缺乏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创新精神。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升级中,要自觉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文化创新,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去壮大自身实力、积攒发展动力。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1.凝练教育理念,明确学校改革发展的定位。教育理念是大学长远发展的目标指向。大学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标准作出价值判断与教育抉择,科学的教育理念则是学校教育管理和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可见,教育理念直接反映了大学将“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这是学校定位的问题,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通过凝练教育理念,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中找到学校特定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教育理念主要以校训的方式彰显办学特质。以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升本以前是一所以师范为特色的专科学校,“求实,奉献”的校训就是其前身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建立时总结办学传统提炼而成的,彰显了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凸显了教师职业所需的务实、奉献精神。升本以后,学校以理工为主、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在守正、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应运而生。这个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追求真理,不断进取,追求卓越。这集中体现了学校着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为人处世所必需的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可见,学校在凝练教育理念时,校训的更迭切合守正、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内涵。

2.融合教育资源,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教育资源是大学日常运作的基础保障。大学可以通过促进跨学科合作、进行人才共享、优化资源利用等途径把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打造自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势。现今,哲学社会科学直接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自然科学在文化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了条件。人才方面,人文科学的专家早已被大学标榜,而有些文化素养极深的自然科学类学者有待发掘。资源方面,大学的育人环境、文化阵地及其他教育资源在合理的调配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新建本科院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其融合教育资源的能力是无限的。我院升本以前的人文社会科学就是学校优势学科,升本以后学校继续融合学科资源,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苏南区域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人口教育与培训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所、艺术教育中心等学术组织,打造了相关领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实施了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改善师资的行业背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并在每年学术节期间邀请各学科知名学者到校讲学。环境资源上,学校坚持以师生为本,在相对完善的硬件条件基础上着力加强了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开展内容健康、形式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读书月”“红五月”“公寓文化月”“周末零距离”等文化品牌活动。

3.引领教育改革,探索校地合作共赢的机制。教育改革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经环节。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高校,不仅在课程改革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而且在与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共建中往往也包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这些合作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优势、实施教育改革的成果,往往会给教师下企业、学生走基层提供机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探索立足学校定位、贴近社会实际的体制机制。我院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积极参与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校地互动合作,并努力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促成了学校的成功转型。一是出台系列文件,把学校内部各学院、各部门的校地合作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绩效评价,并明确由宣传部统筹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二是建立合作机制,成立由校地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校地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合作,并形成例会制度;三是签订省市共建协议,加强政府对学校的主导作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并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扶持;四是与产学研用合作共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教育、奖学(教)金、文化服务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如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与上市公司共建行业学院等;五是选派优秀博士到地方挂职锻炼并形成制度,促进了校地之间的文化联动。

4.创新教育载体,构建服务师生发展的平台。教育载体是大学教育管理的服务平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前的传统教育载体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凡是传承并保留至升本以后的,一般都具有历久弥新的特性。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即时性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抢占网络阵地,用好这些先进的媒介和传播手段,必将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载体的改进。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承继传统载体,搭建新型平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其载体自然要贴近师生需求,服务师生发展。我院坚持以师生为本,升本之初就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又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理念,以一流的精神,开创一流的业绩,团结带领师生,想发展、会发展、真发展,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从师生成长、发展出发,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一是在“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下,整合教育资源,先后成立了光伏科技、国际服务工程、电梯及汽车工程等行业学院,培养行业紧缺人才;二是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了“嵌入式”“分段式”“预就业式”“冠名班式”“整体合作式”等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校“四引”(引资、引智、引产业政策、引行业标准)和企业“四获”(获得经济效益、获得科技服务、获得员工职业培训、获得企业后备人才);三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出台了由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管理职责五个子系统组成的《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纲要》,倡导并逐步生成了一种自我管理、自我保证的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6篇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基于我国高校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新校区不会割裂、孤立发展,反而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新校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无法完全复制老校区,不可能照搬老校区的建筑、景观,容易出现文化断层。新校区选址可以秉承学校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以将老校区的许多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风、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简明扼要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宗旨,是大学的标志之一,要标注在新校区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校园各大平台与活动中也要标注在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田径运动会、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时空完美结合,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又充分考虑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可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格。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鼓励校友捐赠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学生参与校史院史的挖掘、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激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全校动员、全员参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集体智慧。新校区的设计者、管理者传承爱校护校的精神,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优良教风,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树立优良学风、班风、校风。加强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开拓创新,兼容并包,借鉴有益经验,创新校区校园文化。新校区可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区等地缘优势,或者临近社区、农村的便利,共建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发挥科研优势,可以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的校区同步全覆盖,体现各年级学生、各学科学生的动态,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可以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减少学生在不同校区间往返上课的不便,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讲座、社团活动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也可以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以随时深入交流。跨校区师生密切的交流、合作、共赢成为可能,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拘束。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较好地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尊重学校的主体精神。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员工对制度进行学习、解读,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面临许多新问题,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所创新。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否在大学城内,新校区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加油助力;针对新校区偏僻、治安环境较差的特点,新校区要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明确安全保卫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使用,校内文化活动、宣传活动、计算机网络、学生组织的管理规范,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如何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评估与反馈,以客观的评估标准实时、全过程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典型,改进不足,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1]郭燕秋,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99.

[2]王宇红,姚永平,童洪志.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为例.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24-26.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7篇

我从事了60余年戏曲工作,戏曲艺术作为我毕生钟爱和从事的事业,至今仍觉得它是宝藏,究其根源就是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但是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回顾戏曲艺术的道路,本身也是在包容创新、兼收并蓄中发展演变,比如京剧能够集合各剧种优点,使之融会贯通,节奏明快,旋律顺畅。

现在时代在发展,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更需要传统文化精髓的注入,党和人民把继承、弘扬、推动和发展传统艺术的重担交给戏曲工作者,我们如何做好这门学问?结合我个人关于《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的创作实践而言,我想不仅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继承传统,还要激活传统。这三部曲也是在我和团队反复实践、集思广益中创排完成并得到了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文学艺术不仅要带给观众艺术享受,还应有关照现实和启迪作用。新时期,我们在把握传统戏曲的深邃底蕴,用活传统戏曲的深厚技巧,保持每个剧种的不同风格、个性及美学内涵的前提下,还应融入这个时代,适应观众新的文化。戏曲表演者可以通过学习、借鉴、移植、发酵,在自己的思路下把程式用活,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加强戏曲艺术的表达力和展现力,带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作品。

值得欣慰的是,戏曲工作者也在创作演出中努力践行传播传统文化。有个鲜明对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年来,戏曲人尤其是基层院团处在非常边缘化的现状中,但他们仍然甘受清贫,坚守着精神领域的一方净土,传播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再苦也要演好戏,以实际行动拥护党中央的决策与号召。如山西两个院团都在演出《廉吏于成龙》,老百姓非常喜欢,只是唯利是图的经销商不喜欢。如果为了利益而摒弃传统文化,如果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后底线无法坚守,那么艺术舞台将逐渐被欧美所取代,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非中华文化的载体将大行其道,那是我们不愿见到的。

国家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感到温馨,更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振兴戏曲艺术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更应身体力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工作,精排、精演,使老戏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在新创剧目方面精益求精,创作出唤醒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尽一个戏曲人应尽的天职和良心!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8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 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张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文化复兴为根本,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支撑,是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动力,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大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哲学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并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是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手段和中介,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体。“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文化自觉的内涵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

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追求。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理论要求每一种文化都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自觉,要‘自美其美 ’,同时也要‘美人之美’,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其次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自觉是建设先进文化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它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学是文化自觉的倡导者,它可以成为文化自觉最高、体现最为充分的场所。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认识文化本质、文化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努力使主流文化成为潮流文化,高尚文化引领时尚文化,放眼世界文明,立足本国实际,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主动担当起时代责任。

(一)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在当下,人作为社会主体对文化的诉求愈来愈强烈。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体是文化自觉的主体,也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对作为主要社会主体的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育。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人是大学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应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大学的根本目标。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曾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人,将学生转化为能适应环境生存的社会化或文化化了的人。”③大学在把握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的自觉。大学不仅要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培养人才,而且还要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够客观审视各种社会文化潮流,理性地面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并能及时反思和修正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人。

大学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自知之明,文化自主”是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要“自美其美”,即对本民族的文化抱有信心,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因此,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大学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义不容辞。大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参观、网络学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等发挥大学的辐射作用,从而构建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和文化积淀。创建品牌校园活动,拓展文化传承的载体。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思潮,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促进文化育人。

(二)培养创新精神文化,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醒、觉悟,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是提升人生境界、感悟文化、实现觉醒。大学的文化自觉理应蕴含对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没有文化自觉也有无所谓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必须落在文化创新上,否则文化自觉就失去了意义。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要有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源泉。大学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引领着文化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造、创作、创意的主体。大学通过文化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赋予现代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大学应结合自身的根本任务进行理念创新,倡导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培育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包容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园高管论坛等活动可以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培养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促进创新文化交融。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是创新文化的特点,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融合、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有利于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大学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孔子学院、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项目合作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三)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增强历史责任意识

高度的文化自觉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大学应在复杂的世界文化环境中迎接挑战,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肩负起历史使命,做民族文化建设的承担者,做时代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科学、民主、进步、创新的精神理念,开放、平等、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大学能够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视野、新学术,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生产、发展和创造文化的主体,大学的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群体。大学应该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通过对社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理性批判,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同时,要发挥引领社会文化选择的作用,不断升华大众文化、超越流行文化、彰显高雅文化、强化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向着先进、健康的方向迈进。因为,大学对文化引领的作用不是自动发挥的,而是一个理性批判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可以凭借其研发的先天优势领创文化创意产业、直接引领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兴办文化创意产业来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把知识的原创性和变化性嵌入文化之中,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发挥出产业的功能。大学里开设的广告、建筑、设计、表演、音乐、软件、电视广播等专业都与文化创意息息相关。

(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新型高校智库

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在相互理解和沟通增多的同时,彼此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愈演愈烈。文化传承与创新越来越需要智库的思想支撑,智库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大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是建设新型高校智库的中坚力量。

大学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要自觉地聚焦重大文化问题,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做文化改革方案的建言者、文化舆论的引导者。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密切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新型高校智库,能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具有研究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

大学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摆在大学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研究的激励机制;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大学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国际交流,面向世界。“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是文化自觉的国际视野。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善于学习、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尊重和包容异质文化。同时,也要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国际学术交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须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以一流的科研团队、一流的研究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房地产经济。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YJA880084),主持人:杨建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回归与创新、突破与深化: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SYKJ15B10),主持人:朱有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锡商文化与商科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SYKJ15B19),主持人:张薛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9-0045-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办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发展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建设、教育科研管理、教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如果说高职院校是当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柱力量的话,那么内涵建设就是高职院校面对“生存危机”,走出外延式、粗放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抓手,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精神动力。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西方文化交流、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是其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长学生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更进一步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能够有效促进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之一是高校,这其中高职院校占了半壁江山。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特点,优秀校园文化熏陶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新知识和思想进行学习的同时,其审美情趣和情操也会得到提高。教师也能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下从学校总体教育目标出发,明确教学方向,不断改善教学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得以实现。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并使他们在走向社会时怀揣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优秀文化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1]。

(二)能够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是文化的重要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优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传播,优秀文化影响范围可能会从一个班级扩大到一个学校,再由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在社会优秀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应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被不断更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得到掌握,公正正义、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成为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他们能够深刻感受文化传承和创新带来的快乐,周围的人也在学生的带动下,对更多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播。

(三)能够增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让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而学生之间统一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形成有赖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而使学生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得到避免。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强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应使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品味和个性得到凸显,使学生更加认同文化建设目标,对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的行为予以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群体意识、向心力、凝聚力得到增强,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生源复杂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渠道,也在不同地方存在差异,包括爱好、兴趣、个性特征、个人经历、学习基础等。而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先进文化能够影响到每一个学生,高职各项教学管理活动能够在学生中有效开展,规范而和谐的校园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健全。与一般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建设不同,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具有科学系统的特点,在彰显、提倡、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