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3 16:18:04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1篇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

论国术推广期间的形意拳发展

大同市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研究

参加室内武术练习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武术中的运用

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传统武术的发展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近现代学校武术嬗变及当下发展之路

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文化内涵研究

武术礼仪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

文化传承:一种武术的身体哲学探源

规训视角下传统武术拜师礼价值认同审视

中西文化交融下竞技武术套路解读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中国武术融入全民健身战略的文化建设

新疆昌吉市武术馆(社)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广东省武术文化挖掘路径与发展策略

不同太极拳练习者足底压力分布的比较研究

山东回族昆仑派武术基本技术体系研究

武术段位制在辽宁省学校推广的战略研究

助推与发展:传统武术对散打技术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施行武术标准化的对策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新主导者

武术格斗在武术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文化学视角下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研究

传统武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网络传媒在武术传播中的价值作用研究

武术传播中人际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传统武术现有国内推广模式的问题与分析

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广州市中小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吕梁市传统武术文化特征及其传承价值研究

河南省濒危武术文化的界定与传承价值研究

对散打女子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践与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析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的研究

高校女子防身术实战技能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文化新内涵探究

“三位一体”推动高校武术文化教学改革研究

民国时期武术回归学校对当代校园武术发展的启示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途径

优秀竞技太极拳运动员临赛技术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

禅宗视域下少林武术“禅武合一”思想的义理探析

中泰武术文化比较研究——以武术泰拳国际市场化为例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2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承性,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才能够不断增强一个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从未中断过。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继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不断的创新。由于国内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科研项目报告的形式出现,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期刊网站和平台。数据节选的时间为2000—2016年。另外,为了更好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本文统计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关键词、研究区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共计362篇期刊论文、72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6篇、博士学位论文26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精确搜索,发现出版的相关图书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出版的相关图书14本、以知识网络命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图书9本;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得到386篇学术文章。(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从2000年起经历了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迅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0—2004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4篇,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8篇,有显著的兴起迹象,为兴起期;2009—2012年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逐渐发力,此为发展期;2013—2016年,期刊发表数量节节攀升,图1中坡度变化明显,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扩大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地位也在持续上升。(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的质量分析。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被引用次数靠前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论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论文总体而言被引用的频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论文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间,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不断的发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学者的区域分布分析经过调查统计,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者总共有348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区域上比较集中,有50%的学者来自于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学者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效率。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中所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来看,虽然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文化必定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它积极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学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学者越来越有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主力军的趋势。虽然当前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经典论文的发表作者较多的还是中年群体,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青年研究学者由于在搜索和学习先进的方法与执行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资金上来看,2012—2016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补助资金还是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资助于青年研究学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上。从图书资料上看,青年研究学者在网络研究著作的发表中占极大比例,几乎占据了网络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和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都来自于青年研究学者。总的来说,青年研究学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三)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通过对历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国家未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可以进行预测。我们预测未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会得到国家稳中有升的资金资助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保持着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国家资金资助的帮助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热潮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将会增多,并且会呈现出更加优质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补充。(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将不断增多。通过对历年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资料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会越来越丰富,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关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也会慢慢增多。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会走向完善化和多样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会反过来带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推向一个更深更高远的层次。

三、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顽固不化、封闭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现实的需要。第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要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一直正确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第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还形成了对立,但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来丰富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文化借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充实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适用于当今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0年以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显现得十分明显。从2005年开始,发展变化显现得就更加明显了,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金补助力度也是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科研学术期刊上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载文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投入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当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也让相关的科研学者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长清 左福国 邓秀武 梁志强 单位:滦平县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 滦平县局 滦平县民政局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滦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成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3]季晓莲,吉文丽,康晋.西北地域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212-216.

[4]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5]亚合亚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3篇

一、对康藏文化的研究

本次会议中收到16篇涉及本次会议主题――康藏文化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

1、对康藏文化理论的研究

学者们对康藏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及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四川省社科院任新建的《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康藏文化的特点》,主张从历史地理角度研究康藏文化,并从地理、政治、经济、民族与宗教等方面阐述了康藏文化的特点。四川大学石硕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康区?》一文,着重讲了认识康区的三个角度及康区的地域与人文特点。他认为,康区具有跨区域、农牧混合区、多民族互动区、语言独特、文化多样、宗教与世俗生活兼容、政治多元等特点。西南民族大学根旺的《藏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传承》一文,认为藏族传统精神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思想观念与精神心理,具有多元性、相对开放性与宗教性等特点,其传承要依靠寺院、家庭、社区学校三个场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洛桑灵智多杰亦分析了藏族山水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大学许广智的《试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西南民族大学益西邓珠还用藏文分析了康藏文化发展中区域文化的意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彭文斌教授主张采用“新边缘理论”从事“藏边”研究。即采取边缘中心化的视角,去研究康区和安多在汉藏关系史上的能动作用及其对帝国、国家与族群边界构建的作用。

2、康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格勒的《藏区文化保护和现代化战略几点思考》中分析了藏区文化现代化的历程,并认为藏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离不开人,而当前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是其关键。四川省社科院徐学书的《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探讨》一文,主张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走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的“发展性保护”道路。四川农业大学窦存芳的《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一文,分析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四川大学徐君在《世界自然遗产陷隐蔽下的地方文化发展与保护:以九寨沟为例》中指出,附着旅游业的发展,九寨沟原居民的社会圈子被打破,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传统习俗与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九寨沟原居民文化同质化。因此,应当通过挖掘与保护本民族的原著民文化来提升九寨沟的品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杨勇的《甘肃藏族文化发展保护与文化产业》一文,对甘肃藏文化作了梳理,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甘肃藏区各级政府在发掘、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学美郎宗贞在《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冲击及国家社会对藏区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当前藏区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他提出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发展及促进全面繁荣等建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杨军财博士在《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中,分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对藏区社会稳定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传统文化特征对藏区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与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

二、对康藏民族与宗教的研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的《当代康区藏传佛教实地调查与研究――以甘孜州为例》一文,以对甘孜州藏传佛教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现状与格局、变化与适应、问题与挑战、原因与动力、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对当代甘孜州的藏传佛教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刘志扬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族群与社会变迁》中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范围与民族、研究内容、意义进行了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梁艳对安多藏区宗教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文化变迁、民间信仰与宗教社会三个视角对中国学者对安多区域的研究作了梳理和评价。也从宗教仪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宗教复兴三方面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介绍和评述。中央民族大学郭志合在《多元共生: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存在模式微――甘南合作市藏回汉多元宗教调查研究》一文,探讨了甘南合作市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和谐共生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白玛措的《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依据藏文典籍与田野调查,对“古鲁羌姆”进行了阐释,并探讨了古鲁羌姆仪式的缘起、类型以及古鲁金刚法舞程式的结构、六大仪式内容与意义。根呷翁姆以道孚为个案,分析了道孚地区的宗教格局、格鲁派两大寺院在道孚的创立情形及其影响。同美的《苯教寺院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对苯教寺院教育的类型、内容、管理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嘎・达哇才仁的《当代藏区社会中的面面观》认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当代藏区日益世俗化、商品化、媒体化。此外,还格吉还对藏族大学生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

三、对康藏历史、方志与文献的研究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4篇

关健词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806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当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发展、生存的严峻挑战。深入调查分析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保护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丰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地区旅游经济,以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活动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所以本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对该课题的数据和收集的资料与访谈结果整理统计之后,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从而提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调查分析

鄂伦春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木球、秋千、武术、龙舟、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射弩、打陀螺、押加等等。为庆祝鄂伦春族定居50周年,举行了大型的庆典活动,同时举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运动会。但大部分都处于无组织无领导的状态,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2.2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现状

要想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更从分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发展必须重视起来,学校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学校体育教育也是传统体育的一个主要传播源。现在我国学校中的体育教育项目单一,在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中也只局限于一些普及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跳绳等几个项目上,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学生升学的压力及学校对学生升学率的重视越来越高,传统体育项目不在国家比赛项目中,从而使学校对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无法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

3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对策研究

3.1 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消失殆尽的严峻现实,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将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失传。所以一定要加大财力投入、整理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营造保护氛围等举措,进一步做好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

3.2 政府支持,政策扶持

鄂伦春民族是中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相应政策的扶持才能得以实现。

3.3 将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鄂伦春民族不断的发明和创造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并与生活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并成为日常生活与交往不可缺少的内容及方式。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学校体育教育特点、丰富的健身养生机理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开展既弥补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流于形式的现实,又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3.4 加强研究建立研究部门

对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几个典型猎民村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着国家转产政策与民族实际生存状态脱节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民展的现实更令人担忧,我们只有建产直接的研究和监管部门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使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发展。

3.5 开展节庆活动的特色赛事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孕育在本民族的社会实践及社会活动中,它在鄂伦春民族节庆及宗教活动里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在这些特定的节庆文化为载体才得以世代传承,所以必须加大对民族节庆活动赛事的开展力度,才能促进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鄂伦春民族聚居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的形式多样,对发展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很高,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情结,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前景广阔。(2)目前鄂伦春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处于无管理的状态,其发展是自由发展没有关注度的,这样势必会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体可持续发展。(3)鄂伦春族民族传统的发展面临体育项目场地缺乏,并且有些项目的场地对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不便于随时随地开展、推广。(4)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缺乏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学校。没有有效的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等问题。(5)鄂伦春族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现代普及体育项目的冲击,对其项目的改革迫在眉睫。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相应政策的扶持才能得以实现。

4.2 建议

(1)在民族地区鼓励和支持开展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培养鄂伦春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鄂伦春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写正式体育课程教材。(2)发展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走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地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可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生态资源,从多角度审视产业化发展的潜力。组织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比赛和体育旅游,举办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培训班,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心,创办民族、技术培训产业、体育用品育服饰。(3)发挥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凝聚力,利用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身具有的政治、文化、经济、竞技功能,对体育项目进行广泛充分宣传。

参考文献

[1] 龚宇.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J].满语研究,2012(1).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5篇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研究方面,更需要从课题研究的高度来重视,通过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创新价值等环节逐一实现。以便更好地对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和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既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文化传承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又是对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研究综述

多年以来,学界对新疆维吾尔族建筑、民居以及装饰艺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卓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前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传承与更新需要借助于由多元因素构成的人居文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便于更科学合理,宜人宜居。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评述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城乡巨变的过程,城镇化问题也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不少学者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学者们开始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Kirkby,1985),又如从经济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发展(Marton,2000;Cook,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试图概括和总结中国传统村落变迁的规律和模式。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农村社会与文化》(1956年)一书中提出在现代文明中,城市是“大传统”,农村是“小传统”,并且随着文明的发展,农村会不可避免地被城市所蚕食和同化。之后保罗•奥利弗(PaulOliver)在著作《房屋与社会》(1960年)中提出了被人忽视的乡土建筑不仅是当地而且还是其他地区建筑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可以看出从麦吉的城乡一体化概念,到雷氏的地区性人居建筑文化研究,以及保罗的乡土建筑与文化等,都是尊重不同地区文化而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地区性整体共性特征的分析,重视乡村人居环境中建筑的地位和价值。国内著名学者刘沛林(1998年)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院士王小东与其博士生宋辉(2013年)通过对新疆喀什老城改造与更新策略的回顾,发现在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现状环境和人文变迁,要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保留和重构城市整体风貌,使特色得以传承,风貌得以重塑。新疆师范大学李群、李文浩等(2010年)在进行鄯善县麻扎阿勒迪村规划设计实践时,认为生土民族建筑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建筑,代表着新疆典型的土性文化,承载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统文脉。闫飞(2012年)认为当前维吾尔族人居聚落"空间"模式已跨越了单纯的建筑功能划分,呈现出当地民族人居文化的演进,是区域性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类因子的综合体现。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学者们开始从百姓人居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但多数学者都只是从国家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并未重点关注现代化过程中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问题。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注重对百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居文化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基于此,本项目将以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为基础,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深入剖析现代化进程中百姓在劳作模式、生活方式、精神需求等人居文化生活方面的变迁,最终提出符合现代化新疆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选题的意义

本选题从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变迁视角入手,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田野研究来进一步加强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对新疆乡土社会结构和地域文化的理解。虽然在城镇化背景下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民俗生活方式有了不少研究,但有关现代化建设与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现代化与传统村落人居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这也会为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新时期建设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铺垫性研究。主要陈述研究的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概述等。

第二部分:维吾尔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通过各个角度考察在现代生活中维吾尔传统村落百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主要包括在家务农、进程务工、农村帮工和换工习俗的变迁等问题的分析。

第三部分: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变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来展示,维吾尔传统村落所处的环境、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形态、装饰艺术特色、营造方式、民俗文化等的变迁等等。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变迁的原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为充分了解村落人居文化变迁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需要以多个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点”,勾连成“面”来考察更广泛的区域,从而在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

第四部分: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中精神需求的变迁。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里民间游戏娱乐习俗和习俗的田野调查,分析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对百姓精神需求和文化认同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以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需要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成果进行理论思考,与原有研究结论进行对话。从问题导向、理论与实践发展导向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界定出维吾尔族村落人居文化概念及内涵;从目标导向和人居文化要素把握入手,对维吾尔族传统村落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人居文化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著作研读和文献检索,查阅并认识己有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从而明确合理地界定概念,解析其内涵,把握课题研究整体性,保证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2.调查研究。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及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参与考察、背景分析等方法,研究各地村民的行为模式,重点分析传统村落形成背景、形式、特征,传统民居文化及其本质。明确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及趋势。

3.多科学交叉综合分析。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村落发展现状,以研究目标导向和人居环境要素把握入手,运用社会学、民族学、设计学、建筑学等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进行理论探讨,科学合理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四)主要观点

1.维吾尔传统村落在其生产生活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民俗规约性和社会秩序,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实行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进行流转,因此百姓的劳作模式发生了巨变,百姓在失去土地之后,通过打工和制作手工艺品维持生活,传统村落里百姓之间的帮工和换工习俗也逐渐被物质化了。

2.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与研究,使方法更科学,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为建设稳定、和谐、繁荣的现代化新疆做出应有贡献。

四、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一)理论创新

1.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法对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推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2.拓展学术研究的空间,为新疆建设具有现代地域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提供创新性理论基础。

(二)应用价值

1.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比较有特点的维吾尔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为避免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生态破坏、发展趋同、场所精神缺失现象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总之,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研究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院南疆住村工作组同志两年多以来的工作、生活、调研等对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王小冬 单位: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3]陈震东.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美)阿莫斯•拉普波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M].商务印书馆,2012.

[6]杨公卫.村落终结与乡土重建[M].民族出版社,2012.

[7]左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化问题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8]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三联书店,1997.

[10]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1]李安宁.新疆民族民间美术[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群.新疆生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新疆新型城镇化专题调研组.牛汝极.新疆“环塔”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出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15]安瓦尔•买买提明.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16]李群.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6篇

关键词 武术套路 现状 思考

武术套路是中国独有的体育传统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宏伟宝藏。它拥有强健体魄功效,又有观赏性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人民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武术套路在武术的技术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传统武术有许多功能价值的呈现在很多方面上都依赖套路运动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对满足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十足的意义,所以研究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和思考武术套路发展的未来是研究中国传统武术的需要。

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差异过大

几千年传统历史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传统武术套路,传统武术套路是以农业社会为基础,以个人的宗教信仰为背景,传统的儒学观念为核心的一种结合了文化与体育的运动形式。它本质上并不是将增强体魄,与保持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为了证明人类自身的身体机能、顽强意志、个人或集体的荣誉感、勇往直前的意志的一种过程。因此大部分西方人都对传统武术套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仅认为观赏性强大。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其他方面讲,就是因为有这种文化上的不同更为武术套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因此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刺激了中西方体育之间的交流。

(二)传播武术套路的人才匮乏

就国内而言。武术套路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当改变现存的传承制度,将现有的师徒或家族传承改变,一定要走进学校教育,教育决定武术套路的发展程度。就国外而言,要让武术套路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语言是传播的障碍,这样就要求武术套路的传播人具备相当高水平的武术专业外语能力和高水平的武术套路教育知识与徒手示范能力。在国外的教学时要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别,尊重外国文化并传播的传统文化。由此,武术套路在传播过程中人才的缺乏让武术套路在国际上的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三)对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较为落后

由于举国体制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处于落后的水平,由此还制约了武术套路在国际上的发展。古往今来,武术套路都是以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思想,重视仁义精神,重视武德培养等,属于文化主导的运动。在武术套路中的实践绝对是领先的,但是武术套路的理论相对于实践来说却很落后。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广大传统武术套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传统武术套路理论研究发展较快。与有着完整科学体系的现代竞技体育相比,传统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体系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四)武术套路的思考

当今武术套路为了去迎合评判标准以及取悦大众化的喜好,将讲究技击忽视功法、套路的格斗运动和以艺术表现性为主的竞技套路运动摆在了首要的位置。现代竞技武术在培养教育、人才的储备、比赛体制和理论题的究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在我们努力的将我们的传统武术展现给世界并被世界所接受的过程中,它将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导致其自身形式与功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是这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冲击与融合,使武术套路价值及其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与定位。而如今的武术价值体系更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

二、结论与建议

武术套路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它可以清晰的呈现出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在最大程度体现武术技术的性能,也能够显示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其他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却不具备传统武术套路的这一特点。传统武术套路的研究对促进传统运动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自21世纪以来,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武术套路应当以西方体育的形式加上传统文化的内涵,中西通用的。对满足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十足的意义,所以研究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和思考武术套路发展的未来是研究中国传统武术的需要。

参考文献:

[2] 吕墨竹,徐伟军 新规则下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 (5):45-47.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7篇

    中国的“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英文原文Non-gover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非营利组织”(英文原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简称NPO)相对应,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公民社会组织”(CovilSocietyOrganization,简称CSO)、“公益团体”(CommonwealOrganization)、“志愿组织”(VoluntaryOrgani-tion,缩写为VO)等,不同的词汇强调了组织性质的不同侧面。尽管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不一,相关属性的理解也不尽一样,但有一个具有相当程度的共识,即认同该类组织所具有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本文文中“民间”一词即立足人们意识形态的“民间”内涵,又结合社会学视角“民间”的界定。其次对“武术”内容分析。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特点,当今社会是开放性社会,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并很快融为一体。

    显然用传统定义的“武术”来界定本文研究的“武术”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例如李小龙创立的风靡世界的“截拳道”就是以咏春拳为母体,并充分吸收世界其它拳种的格斗技巧糅合而成的综合格斗技术。从李小龙的国籍和“截拳道”的创办地上来看,“截拳道”已经不是中国的传统武术。社会的进步更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很多武术人士即可走出去学习,又可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各种自己喜欢的传统和外来武术,如“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宾武术、综合格斗技等,从网络里很简单就能搜索数以万计的相关视频。由此看来本文要研究的“武术”其内容必须包括传统武术和各种外来“武术”。综上所述,现代民间武术要注重起内容的涵盖,着眼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武术,不光是自己国家的武术还要把外来武术项目涵盖在内。

    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国内有关于民间武术的研究论述比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当代民间武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解决对策。从所获得研究资料来看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涉及民间武术文化的理论研究,如刘存忠在其论文《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从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经济利益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的三个核心层面,系统地阐述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必须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提倡配置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用商业体育的发展思路推动武术文化更大范围的转播;并重视民间武术的普及与传播。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武术发展理论的研究,诸多研究者着眼全局,主要阐述了中国武术发展和现实环境制约之间的关系,如福建师范大学的苏肖晴针对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对武术价值功能的认识、武术经营管理理论、武术走向世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三个方面主要是研究者就地域性民间武术现状、发展对策的论述,如姜玉泽的《山东省武术馆校的现状与思考》、张绰庵,韩红雨,马振水等《河北民间武术发展的SWOT分析》、杨太礼的《重庆市社区武术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王福满,施建明的《山西民间武术社团现状分析》……诸如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见。

    在对诸多研究论着充分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者和研究人员们大多着眼中国传统武术,并没有把外来“武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在诸多有关民间武术的研究中以大众武术需求为出发点的研究较少,更没发现把中国传统武术和外来“武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因为当今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不一已经决定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发展上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全面的研究民间各种武术的现状,争取更全面的描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促进民间武术前进的脚步。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使得社会各种体育需求更为强烈。民间武术以其广泛的适应性,被人们首选为满足体育需求的手段。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身锻炼需求更为强烈,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保健功能更为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民间武术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8篇

【Abstract】Geophysical equipment can determine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of the oil and gas, and it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he efficient oil production. Therefore, we must introduc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storage management.

【关键词】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Keywords】 petroleum; geophysical equipme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storage; 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P631,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32-02

1 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

1.1.1 国外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

物联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①大型机和主机联网;②台式机和笔记本的联网;③手机等其他一些移动设备的互联;④插入式的物联网发展。对于物联网的研究,美国提出了智能化基础设施,在智能化电网;智能互联的建筑取得了很大发展。欧洲则提出了微电子传感器技术。

1.1.2 国外物探设备管理现状

在国外,物联网在石油的开采上面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市场中,物联网正不断在实践中开发,油田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物联网油田系统,国外的某些油气开采公司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石油开采设备实行了数字化的管理,淘汰了原有的人工记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设备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合理。

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发展,及党和国家对物联网技术研究的支持和重视,物联网技术总体在我国取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在有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还有可满足无线传感网;无线局域网;有缘射频识别技术,等特殊应用的“唐芯一号”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推进了物联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超市管理、农业的自动化管理、电子医院、图书馆的管理,还有一些其他的交通收费设施等等。

1.2.2 国内物探设备管理现状

由于数字化油田的发展尤其是在石油的生产环节提高了其极大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现状是油田的管理环节我国的物联网应用总体还是一片空白,不过随着物联网油田建设的发展,一些石油企业在管理环节也开始慢慢的引进互联网,如大庆油田利用物联网进行某些数字化管理,但大部分的石油公司仍进行着传统的人工登记,极大地影响着工作效率,所以我国目前急需要有一个可以实时更新与查询的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

2 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

2.1 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作用

总结目前我国物探设备仓储管理的不足,再在研究物联网的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能够适应油田仓储管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具体任务如下:研究国内外物联网现状;研究国内外仓储管理的现状;了解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了解数字化油田的概念;了解物联网构架的基本组成方式、原理及如何应用;初步提出物联网构架在物探设备仓储管理应用的构想。

2.2 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充分对国内外物探设备资料和仓储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总结物联网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时所采用的基本框架,进而为仓储管理系统的使用也设计出相应的框架,一定要对物探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为仓储管理系统提供数字基础。其次,在针对需要识别的物探设备信息物联网要提供相应的识别技术,在互联网上搭载感知层系统,使得仓储信息数据实现传输,并研究仓储信息数据的传输方案,实现最终的无线传输功能,再通过搭载能够对数据进行控制输入的软硬件设备,以便读取更改信息,在对仓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优选出数据库管理和仓储管理的编程较短的软件,以便实现数据的快速传递[1]。

3 成功研究完的工作和创新方面

3.1 成功研究完的工作

研究了物联网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和仓储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之后,详细分析了物联网的组成框架,并对物探设备仓储管理的数据进行详细地剖析,对完成数字化管理所需要的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针对我国仓储数字化管理的不足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发展的物联网框架体系,比如手持式写读器,高分辨率显示器提供硬件支持,设计相应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提供了相应的硬件支持。

3.2 创新方面

通过对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石油物探设备仓储数字化的智能管理,并通过相应的软硬件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改,实时查询,提高了物探设备信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等等。

4 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物联网架构设计

①首先要对石油设备进行编码,物联网的感知层方面要对编码进行相应的识别,对于编码方面所采用的技术有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采用的是光学原理,根据黑白条的不同频率进行信息表达,射频技术则采用载波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与信息的表达。由于考虑到石油勘探地质环境的恶劣,通常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对勘探设备进行编码识别。

②在物联网的传输层上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有:移动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采用的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有不同的用处,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因素。

③该石油管理系统的应用层上需要有能够让人与机器实现交流的软件,对于存在石油物探管理系统中的数能够实现管理,该开发工具可采用c语言,vb语言等,开发出来的软件要满足三大要求:安全、实用、经济。

5 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运行构架设计

总系统运行框架可如图所示:

总系统运行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①射频识别技术;②数据库服务器;③客户机组成。射频识别系统是物联网中的感知层,实现对信息的无线传输功能,对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完成数据库中数据的修改和查询;无线传输是传输层,对各个部分发出的指令与收到的数据进行传输,使应用层与感知层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客户机也是应用层能反映数据库信息,可以方便直观管理整个数据库,继而管理整个石油物探设备信息。整个系统中,通过控制无线收发器的微控制器,使射频读写模块对电子标签进行录入,并将所得到的信息传给上位机,进而调用数据库相应的信息,通过收发器把信息传送给微调控器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如果要更改信息,单片机驱动无线收发器发送到上位机继而更改更新数据库数据。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在总结他人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之下提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一套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物联网构架、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运行构架和石油物探设备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是如何针对石油物探设备管理所需要的功能进行设计和运行的,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实时更新,查询的功能,并最终在物联网的应用下实现了对石油物探设备进行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第9篇

关键词:传统音乐 校本教材 研究综述

20世纪60年代,英、美两国兴起“新课程运动”。以此为开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逐步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想传入我国台湾与香港。进入90年代中期,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理念逐步引起了我国大陆少数课程研究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万方数据库的模糊检索,截止到2016年5月31号,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检索到10000余篇研究文章,硕博论文2000余篇。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模糊检索到1900余篇期刊文章,600余篇硕博论文。以“音乐校本教材”为关键词能搜索到的的相关文献仅70余篇期刊文章,硕博论文3篇。由此可见,虽然国内音乐校本教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课程以及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工作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就“新课程运动”以来国内外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献做详细梳理及阐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校本教材开发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校本课程运动”[1]。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早由菲吕马克和麦克莱伦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2]。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日本、美、英等国家有所发展,很多国家鼓励各地区、各学校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3]。国内外很多学者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而针对校本教材,没有完整独立的研究,故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

(一)校本教材研究

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没有像我国一样实行统一的教材制度,而是由各个学校甚至是教师自行选择、选编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校本教材[4]。例如:经历了“新课程运动”挫折后的美国教育采取分权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所属的学校董事会负责学校教科书的选购以及教学策略的决定,政府不能干预各州的教育事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有着诸多选择、改编教材的机会[5]。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只能通过立法、调研、协调等手段对教育施加影响。出版商有权自己编写教材,学校有权选择教材,教师有权增删教材内容。美国的音乐教材具有既注重本土化和民族性,又十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特点[6]。而英国一直都有尊重教师专业自的传统,自“新课程运动”后采用学校普遍享有课程决策权和教材选择权,教师可主动参与课程开发,选择或改变教材,也可以决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英国采用的是教材自由制度,即教材的出版发行是完全自由的,学校和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编教材,教育部也没有指定教材开发编写的固定或审定的法规。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行以来,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考试标准,就成为了全国统一课程教科书的编写依据[7]。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国外传统音乐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政策

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仅仅将视野停留在教育政策文本本身,关注的内容由少数民族音乐生存状态到课程实践不等,在理解层面都能深入探究教育政策与教学现状的矛盾与问题。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Neryl 和 David (2008)特教授在《澳大利亚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8]一文中探讨了澳大利亚传统音乐在澳大利亚学校课程中的生存状态。文章指出,澳大利亚的学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或艺术)的学习是匮乏的。文章通过对各州音乐教育政策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在学校课程中加入更多澳大利亚本土音乐教学的愿景。

较早意识到利用政策的实施来深化传统文化环境的是香港教育学院的Yip和Scott(2010)博士,她在论文《保护本土传统音乐:一个在音乐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两难的局面》[9]提出:在香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化的城市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而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传统音乐环境逐渐被恶化,传统音乐有消亡的危险。论文通过香港传统音乐生存现状的分析,提出音乐教育实践政策的漏洞和困境,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性的建议。如:允许教学实践的创新,支持学生在传统音乐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等。这些建议对香港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研究者Han 和 Leung(2015)对不同地区传统音乐在音乐课程中地位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研究者提出传播平台和模式的改良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一种有效途径等等[10]。总体来说,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不仅没有关注到音乐政策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也鲜有文章关注政策对于传统音乐教材的影响与作用。仅有的研究难以概括整个文化多样性影响音乐教育政策的全部内容。

2.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

芬兰西贝柳斯学院的Heidi(2000)教授论文《不断发展的实践:本土音乐教材的新视野》关注的是芬兰的本土音乐教材的生存状态[11],以及教材在互联网教育上(尤其是音乐教育上)的应用。文章批判性地回顾了本土音乐教材的发展,并探讨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潜力与局限性。然而,该研究并无特别涉及教材文本的部分,资源仍十分有限。文章分析了对本土音乐教材对于芬兰音乐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系列基本情况,对未来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日本的Ritsuko (2009)博士在《“音景”的“肌理”:日本音乐课程的重新审视》[12]一文中提出,日本普通音乐教育中的教材只是简单的将传统和民间视为某种音乐流派,很少有人考虑为什么要用“传统”或“民间”这样的词汇对音乐加以界定。

此外,有研究者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的设计中如何更好体现语言包容性的问题;更有研究者集中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编写中认知偏好的适应性策略,以及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态度的实证性研究[13]。但是该方向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教材编写的具体设计和实践问题,对于教材运用到实际音乐课堂和教学中的反馈情况也鲜有提及。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无疑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3.少数民族音乐实践研究

国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研究主要关注教学风格、模式、实践三个角度。研究者提出的观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些建议和理念视角独特新颖、引领研究前沿。

Wang(2006)的研究认为:民族音乐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是多元的和功能性的世界音乐。这是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培养音乐教师的需要和责任所共同决定的,其本质是要将它与西方音乐语法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进行自身语言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的制约,进行自己较独立的系统建构[14]。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历史上就有以柯达伊(Kodály Zoltan,1882-1967)、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和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他们各自所创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始终与其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密切相关,他们的音乐教材不仅在本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使用,还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音乐教育学者、教师们作为参考教材。

柯达伊曾说“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的话,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将会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动永存的,我们正是为此而工作[1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心灵纯净如水,只有真正的艺术、经得起推敲的音乐才能够拿来教给孩子们[16]”。“如果我们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的话,我们就只能用民族的音调培养他们学会音乐的读写[17]”。柯达伊把音乐的感受变成身体的律动,音乐的音律变成节奏、变成了力量。他在教学手段和内容上突出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音乐教学中民歌的演唱,以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他重视学校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奥尔夫曾在“奥尔夫音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中说过: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原本性教育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18]。而只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继续传递下去的人。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把“原始的”、“基础的”、“初级的”、“自然的”、“元素性的”的贯穿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通过肢体的活动让人们感受音乐元素,并常常把音乐训练与民族音乐教学联系在一起。

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以“三根支柱”――歌曲、舞蹈、器乐为主要教育形式,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树立音乐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达到学生能通过学校俄罗斯传统乐曲而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了解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目的。大纲规定:一至三年级主要以民族音乐内容为主,以“熟悉民间风俗、家乡民歌传统旋律;了解俄罗斯传统乐器、民间歌曲及传统音乐表现形式”[19]为教学目标实施民族音乐教学。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音乐政策与教材研究及传统音乐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研究整体上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效结合,但从整个宏观背景下校本教材的研究情况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视野仍需要进一步扩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材仍然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环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从教科书的“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发展到目前的“多纲多本”来看,校本教材研究在适应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在推进课程改革。综合目前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

(一)校本教材研究

目前,国内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校本教材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编制、策略等方面。如蔡伟等(2006)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提出,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应该相互借鉴补充,各具特色,并在融合中扬长避短、尽显其能,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应该是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编写内容应看重科学性和求趣味性取得平衡[20]。刘学(2012)在《从“以何为本”到“何以为本”―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对少数民族校本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解决方法:1.适应社会发展状况;2.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3.充分体现学校特色;4.要促进学生的终极发展。就校本教材的资源问题。孙娇(2011)在硕士论文《校本教材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中,分析校本教材的应用现状,指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出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通过调查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校本教材使用的原则。凌美凤(2010)等学者认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21]。

从已有研究视角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方音乐校本教材资源建设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逐步得到重视。如:英(2007)的《苗侗民族山歌走进校本教材》和刘小兰(2009)的《民歌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及教学范式》两篇文章中都是将地方民歌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中,寻找民歌中育人的文化内涵,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吕志明(2011)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可行性分析》中也提到,在我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校园的必要性。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校本教材资源研究中,鱼彬的硕士论文《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西宁市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对青海西宁市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问题分析,根据现状为青海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发应用本土音乐教材给出了相应的途径措施与建议。博雅杰、杨丽容(2010)《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探究》,博雅杰、张波、尹爱青(2012)《影响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夏敏(2012)《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实施》《新疆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之我见》等文章,在研究方法及观点上都主要集中在理论综述、讨论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具体的开发策略、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个案研究的描述。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学者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在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领域。1994年《音乐研究》第二期刊登了《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两篇文章,拉开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理论研究的序幕。1996年《音乐研究》第四期刊登的《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的观点。1999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谢嘉幸教授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赵宋光教授提出“扎根办学”的呼声得到倡导。2001年11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21世纪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深入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问题。随着各种学术会议对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学校教育传承[22]。如由谢嘉幸、杨立梅负责的国家“九五”课题“学校教育艺术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项目,先后调查了“福建泉州中小学南音比赛”、“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开办蒙古长调大专班”、“贵州省榕江县的多声部侗族大歌进课堂”等各地乡土教材的开发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活动;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学音乐组开发的《湘西民族音乐》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由当地主体民族土家族的歌、舞、乐三个单元组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戏剧音乐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由河南豫剧的演唱与演奏组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开发的《微型音乐剧实践与音乐剧鉴赏》音乐校本教材,内容由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组成;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瑛老师主持开发的《闽南民间音乐校本音乐课程》,结合闽南民间音乐特点设计编写了《闽南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等。

我国多民族的独特自然环境、社会风俗、语言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音乐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传承危机。近年来,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得到了国内音乐教育专家们的关注。如王耀华(1997)在《福建南音继承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中梳理了福建南音的发展历史,并对继承这一传统音乐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启示;孙丽伟(2000)《福建南音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与策略;杨殿斛(2003)《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中就我们如何把握好基础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如何把当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引入基础教育课堂和高等院校殿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泽梅(2008)在《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中对客家传统乐种、剧种-汉乐、汉剧的历史发展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方案;伍国栋在《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指出:“中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本土化进程和民族音乐的青少年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23];岳圣东等(2014)在《自贡市部分中小学开展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对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状况进行调研、探讨,分析了当下省内学校基础教育阶段中音乐课堂开设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国内更有不少硕博论文也在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如张亚利(2008)在《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和总结了豫剧教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提出可行的建议;乐康(2008)在《南京本土音乐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实践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一文中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这两种音乐形式设计了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课案进行课堂实地教学,通过多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参与、实践、创编音乐活动,并邀请老艺人进课堂表演等形式来进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从小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培养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跟踪、调查、测量以探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音乐成就的变化,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石莹(2015)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西安五所初中调查为例》中分析了目前西安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开展现状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在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案例方面,目前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数福建南音进校园活动。从1990年开始,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联合发文,正式将福建南音列为学生课堂的教学内容[24]。市政府还推出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每年举办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获奖者可作为音乐特长加分。市教育局、文化局成立南音教材编撰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南音演唱的难易程度,编撰和修订中小学南音教材[25]。2009年9月,“福建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文化的标志[26]。

综上可见,目前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融合在一起,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较早的一些国家,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更加深入。但整体而言,国内外关于校本教材研究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仍缺乏独立完整的研究体系。

管建华先生曾说:“乡土音乐体现了民族灵魂的本质,每个民族、国家都将立足于自身的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世界交流,并面向未来[27]”。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地方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使其能够与学校音乐课程结合使用,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发展服务,将是新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2]庞健:《初中弹性教学管理实践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年。

[3]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Neryl,J, & David, D. (2008). Commission for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Mass Media. Bologna: [1]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08.

[9]Yip,L.C,&Scott,G.J. (2010). Music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Culture and Technology[C].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0] Han,R.C,& Leung,B.W.(2015). 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1]Heidi,P.(2000).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programs in Finnish mus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J],196.

[12]Ritsuko,K.(2009). New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Warabe-uta” in the Japanese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ducation, 2, 166-174.

[13]Han,R.C.,& Leung,B.W.(2015).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4]Wang,J.C.(2006).Multicultural and popular music content in an America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196 out of 224.

[15]甄琦:《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6]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7]石莹:《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8]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9]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0]彭岚:《湖南省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1]凌美凤:《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第12期。

[22]张亚利:《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

[23]伍国栋:《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1期。

[24]刘婷婷:《论福建南音的传承》,《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8期。

[25]博雅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以新疆伊犁州直县市十五所中学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