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专业的财务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0:41

专业的财务分析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1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高职特色

笔者担任财务分析课程主讲教师两年,对此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论形成一定的看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特罗列以下几点建议想法。

1概念前后应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多数对参考书籍的使用不够积极,而仅仅限于使用课堂教材,那么在教材的使用和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前后概念的统一性,降低在教授过程中出现再次解释不同称谓下的同一概念的几率,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现特举两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谈及的趋势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出差额,观察绝对额的变动大小,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规模与盈利变化趋势。有的教材在第一章讲解了方法,在后面的章节才开始使用该方法,但在开始使用后却出现了临时变更名称的做法,例如,将此法的称谓改做了水平分析法,而并未多做解释。笔者认为,这种改法虽然可成为老师授课之必解释的内容,却毫无必要因教材本身的前后不统一而浪费学生掌握方法内容的时间。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不是理论而是技术方法,更无必要在此问题上多做探讨。若针对的是本科学生,那么可罗列大量的参考教材于其中,而高职院校学生则不然,应更注重其执业技术能力培养,避免使其落入纯理论探讨的误区。其次,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将列为综合分析法的必学内容,当然,笔者同样承认其重要性。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公式,却有待进一步地注意其本身的正确性,必须对公式进行剖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又称杜邦分析法,该法主要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通过计算企业三方面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各自的大小变化,分析企业三大专项能力各自对股东获利情况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的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该公式是由权益净利率所发展而出,等号左边代表股东获利,右边三个比率分别代表的是企业三项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此理论公式的讲解过程中应添加一句必须之说明性文字:考虑到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出自不同报表,为使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所有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均应先计算当年的平均余额,然后再代入计算公式。例如,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在杜邦分析法中所涉及的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就应当改为权益乘数=资产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这样,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这个等式才能成立,否则,动态与静态指标不相统一,该等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运用上都无法成立,并且也会造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想法。

鉴于以上两点的归纳,笔者认为,在使用和选择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的统一性,方便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教材。

2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化。

提到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其实是指的在分析报表层面的时候,多数教材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步骤。虽然大多数教材在第一章已提出了多种分析中所使用到的方法,但始终未能具体统一地使用。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特提出以下想法。

对报表层面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多数学生即使知道比较分析法等等方法,却不知从何开始下手。笔者认为应为学生找到切入点,按步骤一步一步切入,然后再使用各种方法,这才是助其学习之上策。

例如,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性地将自身的分析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分析步骤先进行讲解,然后观察资产负债表和已有分析内容是否按该步骤进行。笔者认为,该步骤的讲解应归纳如下:

资产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负债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本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自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中各个项目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超级秘书网

有了这样的分析步骤之后,按此分析步骤即可引导学生更轻易地学习到对报表层面的分析应从哪里入手,方法步骤也更加具体化。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财务分析课程教材在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其概念使用的前后统一和方法步骤的具体化。如有必要,则可自行编写教材,以提高授课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分析技术方法而不是一团雾水。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2篇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即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专业基础课中,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

2.2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投资是中心,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在不同的本科院校,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別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Hm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如《金融学一>或彳.货币银行学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之,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如金融市场学等。

3.2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

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整理运用财务数据,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并无特别要求,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3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专业定位 财务环境

1 国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

1.1 以筹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是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形成增加了资本需求量,改变了企业的筹资方式,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股份公司为了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成立了新的管理部门即财务管理部门,由此财务管理的岗位开始形成。早期的财务管理的特点是:(1)筹集资本和资本成本最小化;(2)公司合并形成的财务清算。早期的资本市场不成熟,会计报表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

1.2 以内部控制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许多公司倒闭,经济收益受损。企业为了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弥补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财务管理逐渐转向了以内部控制为重心的管理阶段,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财务管理要加强内部控制,管好用好资本;(2)要用定量方法对资本进行控制,在财务管理中逐渐的应用计量模型;(3)公司按照政府的法律规范来制定财务政策。

1.3 以投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二战后,各国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励。企业管理当局开始寻找多元的发展道路,投资决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一阶段的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方法多样,主要表现在:(1)财务管理注重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2)财务管理更加强调决策程序的科学化;(3)投资分析评价的指标在财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采用;(4)建立了系统的风险投资理论和方法。

1.4 以资本运作为重心的综合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迫使财务管理朝综合管理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财务管理是企业活动的中心,资本运作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通过资本管理能够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情况;(2)财务管理注重资本筹资、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追求利润最大化;(3)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财务软件的开发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2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2.1 资金筹集环境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资金筹集方式以间接筹资为主,直接筹资为辅的方式,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间接筹资方面,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增强了自我约束力,商业银行的运作都是以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为原则进行的。由于我国企业缺少信任体系,使商业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和发展难的问题。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发行股票要经过政府的批准,要经历复杂的手续程序。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企业对资本市场缺乏了解和认识,企业在筹资时存在盲目性,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部分上市公司债务高达90%仍然无动于衷,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就是圈钱为目的的,对于股东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根本不考虑。

2.2 企业成本管理环境

许多企业管理者的成本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在对产品成本核算时,不是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工时、管理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分摊计算,而是凭借主观影响计算成本。各项费用支出由总经理主观决定,成本控制无从谈起,造成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算没有科学性,导致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2.3 收益分配环境

企业在存续期间创造的利润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所有者进行分配。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和先关的利益主体具有影响,与企业长远发展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比较重视积累,不注重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方式,比较重视企业经营成果,很少关系企业的股价,从而在利益分配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2.4 财务管理制度环境

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采用粗放型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特点是无规律和无约束,财务管理随意性比较大,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灵活的管理。这种管理制度没有过多的约束,比较方便操作,但是实际上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些漏洞,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健康的发展。

3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与发展

3.1 财务管理专业内涵定位

财务管理是遵循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借助于资金、成本、利润等价值指标,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公司财务决策为出发点,研究的是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哪里,如何为这些项目筹集资金,以及应该、能够返还多少现金给所有者,即公司投资、融资及分配的决策过程。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的重点是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算和控制监督的职能,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水平;稳健理财,避免盲目扩张或多元化经营等措施手段的实施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3.2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1)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单个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2)企业如何筹集和分配使用资金;(3)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其工具,并加以具体应用,从而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政府或非盈利机构从事金融与财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端.我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8(8):45-46.

[2]姚春序,张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4(7):67-68.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4篇

[关键词] 合作社;财务管理;成员账户;管理规范

农民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实践证明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路径选择。当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进一步壮大、发展时,面临着瓶颈障碍,突出地表现为财务管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了解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问题成因,对解决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十分有益。

一、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现状

1.资金不足,运作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有成员缴纳的股金、会费、从金融机构或社员处借入款项、税后盈余分配后留存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政府补助和其他单位的捐赠。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有:(1)用于零利润供应生产资料、收购、保鲜、储藏、加工农产品等经营所需资金,急且需要量大。(2)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建设方面的科技实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品牌建设、无偿开展的农技服务资金需要,按生产经营计划,资金需求量大,增长稳定。(3)小额度的、日常零星贷款需要。(4)特殊(灾后)生产重建资金需求,额度大、时间长、需求急等。合作社在资金供求总量和时间分布上都显现矛盾,运作较为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控制制度不健全。(1)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业务控制不够严密。如农资集中采购与供应,按合作社章程和管理要求,成员所需农资从合作社购买,但仍有相当多成员私自采购农资,而不通过合作社购买农资。如收购——销售业务,按章程和上级主管理部门的意图,合作社应统一收购和销售成员农产品。但成员的利益取向重于契约要求,如果合作社收购价格不能使成员满意(与当地市场基本持平),成员会将产品投售给其他单位,合作社无法获得货源保证,出现卖难时成员会坚决要求合作社按保护价合同规定数量收购。从浙江省统计合作社为社员统一采购农业投入品的比例平均为64.73%,合作社为社员统一销售主产品的比例平均为77.67%,完全统一销售比例约为5%,合作社业务控制不严密,财务目标就不能实现。(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违反内部控制对人与岗位的要求。理事长兼出纳、理事长直系亲属兼仓库保管、监事长兼会计、监事兼产品收购等现象比较突出。缺少专门管理人员,许多合作社尽管成立了财务科、技术部、市场开发部、销售科等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机构人员相互兼任,这些人员几乎由合作社的理监事会成员组成,一般成员参与管理很少。票据使用不符合内部控制规定的现象十分突出。费用开支绝大多数为收款收据,正式发票很少。向社员收购农产品没有专用的收购凭证,销售或代理销售产品时,根据对方要求确定是否开具销售发票,经济业务不入账现象也较普遍。财政补助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专款专用意识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3)账簿记录不完善、记录不连续、财产清查不健全。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分设,用一本流水账记录(这是合作社的主要账簿),现金保管未用专门保险柜,公款和私人现金混放现象普遍。未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成员账户,多数合作社未做到的成员和非成员与合作社交易有区分。明细账设置很不完善,明细账记录不完整情况比较突出。一些合作社缺乏对货物流通必要的、完整的账簿记录,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信息不统一,账证、账账核对不及时,财产清查开展不普遍。

3.利益分配混乱。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每一个社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未按规定平均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2)可分配盈余返还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一些合作社(蚕、茶)在季节交易结束后实行返利,季节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返利落差大,导致成员对销售时间、品质等产生新的矛盾。(3)可分配盈余返还程序不符合法律要求。一些合作社不是将合作社的税后盈余进行返利,而是以销售价格倒扣相关费用后部分进行返利,导致不同合作社成员负担的费用水平存在区别;返利审批程序不规范,返利未按照一事一票投票表决分配方案,即使提交社员大会讨论也以鼓掌方式通过,多数合作社是按章程规定,理事会在章程基础上进行(微调)决定返利分配方案,社员行使基本表决权的机会被剥夺。(4)可分配盈余返还标准和比率不符合法律规定。有的合作社按惠顾额返还,有的合作社按出资额量化返还,比率一般低于60%;合作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可分配盈余返还程序、时间、比例等答复明显不一致。有不少合作社领导和社员不知道股金分红、股息和盈余返还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配。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引发的矛盾导致合作社解散的案例时有出现。

二、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根源

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带有极大的普遍性,不论合作社事业比较普及的省份,还是合作社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一状况说明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有深层次的原因,应该从合作社内外结合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

1.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财务管理体制未完全形成,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未真正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法律(宏观的)层面肯定了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一分子,合作社开展经济活动是合法的,为合作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主体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对合作社的会计要求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不一致。政府职能部门对市场经济主体会计要求有:报表报送、纳税申报、财政资金使用监督检查(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必要政府审计(具有公共特征的单位)、对会计工作的检查指导等。政府职能部门对合作社会计要求比其他会计主体要求简单得多,合作社几乎不需要报送会计报表,合作社会计核算失去检查督促的重要一环。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市场经济主体要求有一定距离。合作社的产品市场地位得到认可,金融市场地位有较大差距,保险市场主体未完全确认,仅有部分合作社成为保险市场的主体,多数合作社的会计信息未得到金融、保险等服务部门的认可。合作社成员对会计信息需求未得到有效激发。一方面成员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很大的意见,另一方面成员对合作社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公告)不十分关心,只是一味强调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对利益的关心更多表现为产品销售信息,对可分配盈余、形成资产的财政补助资金、公积金量化等信息关注相对较少。政府、市场的相关人、成员等都还没有成为合作社会计信息真正的需求主体。

2.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存在问题认识有误。政府在扶持合作社政策中重经营、轻管理,合作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明显,政府给予合作社示范项目财政补助,对经营性培训、绿色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基地建设给予单独资金补贴,用于弥补费用支出,但对管理性培训无资金补助;财政重资金投入,轻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门对经过农业部门推荐,合作社经营示范项目、无公害项目、绿色生产基地项目,能择优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对获得财政资金补助后的使用监督、检查和审计很少,导致合作社重项目申报,轻资金使用管理。税务、财政、工商和农业等部门很少要求合作社提供必要的财务报表,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没有规定要提供会计报表,要求合作社提供会计报表会增加农民负担。合作社组织自身对管理不重视。合作社管理人员兼业化倾向十分明显,会计核算请代理记账、兼职会计人员记账、请非专业人士记账等现象十分严重。有不少成员认为合作社是理事会的,而不是全体成员的,组织会计核算是理事会的事,社员只要将产品卖掉即可,甚至有人提出合作社连皇粮国税都不要交了,会计核算没有必要的错误观念。持这一观念既有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也有政府的干部,这一观念貌似为减轻合作社的负担,其实不然,它从根本上导致了组织自身建设的无效,最终导致合作社永远长不大,合作社组织始终脱离不了政府的扶持,是一个政府干预下的组织,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主体。

3.合作社组织机构的特殊性,增加了财务管理冲突。农民专业合作社强调资本报酬有限、按交易量分配和一人一票制,是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目标的高成本组织。由于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商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节约由于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以及资产专用性的存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有存在发展必然性;合作社是一个高的组织成本,一人一票、民主管理强调成员间的平等,难免对合作社做出不同贡献的成员间造成利益上的不公平,从而增加了协调的难度;由于限制资本的权力,不利于吸引资本,从而限制了规模的扩张;为保持凝聚力所必要的情感诉求和提供社区服务导致额外的支出等,模糊的财产权导致了对剩余权力和决策控制的冲突,将对成员和非成员服务收益,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分配,造成了剩余分配的矛盾等。合作社组织的特殊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4.“三会”作用发挥有限。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是合作社权力机构。其中,社(成)员大会是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最高权力机构;而理事会是执行社员大会决策的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理事会执行社员大会决策的监督机构,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

在实际运作中,社(成)员代表大会缺位比较突出。很少按章程规定适时召开,社(成)员代表大会的会议材料,未能及时地、充分地提供给参会代表,以鼓掌代替表决,决议项不够细分,不是一事一决议,使社(成)员对决议未置可否。理事会越位现象比较明显。社(成)员大会批准的事项应有理事会作出决定,如合作社投资方案,盈余分配和亏损弥补,聘用经营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资格和任期等,成员表决权、罢免权、决议权、分配权等受到冲击。监事会错位现象时有发生。监事会很少向社(成)员大会报告监督的实施与执行情况,未建立监事责任制度,许多合作社的监事未单独设立,与其他职务兼容,甚至成为理事会的执行工作,削弱了监事的独立性。

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赋予了高度的自治权,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成)员大会的像是一种摆设,理事会说了算(能人办的合作社,这种情况尤其明显),监事会几乎是理事会附庸,合作社的权利机构不能很好履行职权,导致合作社各项决议、监督流于形式,财务管理规范成为合作社管理最薄弱的一环。

三、解决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强化专业合作社财务信息需求。利益相关主体和职能部门应要求专业合作社提供财务报表,并要求所提供报表的依据一致。工商部门、农业部门、税务部门、供销社、财政部门应当将要求合作社提供会计报表作为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的一项内容,应切实做好对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自生自灭。财政部门更应对示范项目、无公害项目、绿色项目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和检查;农业部门应有对合作社有政府审计的相应举措,对项目合格的合作社进行必要的审计。

应当强调合作社股东大会、监事会和成员对合作社会计核算的监督制度。每次社员大会前对财务报表公开应当作为大会的先决条件,社员大会和社员对会计报表审议情况,应该是成员大会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如实上报给农业主管部门,以作为合作社会计信息公开一项承诺,希望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

2.建立合作社管理示范项目的激励制度。借鉴经营示范项目的做法,设立管理示范项目。对资金使用规范、成员账户核算充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扎实的合作社给予管理示范的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管理示范可以在示范合作社中评选。这些合作社经营好,获得政府的补助资金比较多,会计核算相对比较规范,利益分配的冲突可能会突出一些,社员对管理规范的需要强烈一些。同时,鼓励未达到示范类专业合作社参加评选,如获得绿色、无公害项目财政资金补助的专业合作社必须参加管理示范评选,通过抓管理示范项目,推动引导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核算正确。

要加强对管理规范引导,改变只注重资金补助,不注重资金使用管理的现象。建议政府部门对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基地项目的资金使用与基地建设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规范资金使用。

3.强化合作社成员账户核算的通道,提高社员监督意识。成员账户是合作社成员利益的载体,核算内容有成员出资、成员公积金份额、形成财产的财政补助资金量化份额、捐赠财产量化份额、交易额(交易量)、盈余返还金额、剩余盈余返还金额。应明确成员公积金份额和对非成员服务收益分配,建议按出资额比例进行量化,以体现资本报酬有限原则,提高合作社抗风险的能力。目前,农业主管部门一方面感觉到合作社与成员利益联接不明显;另一方面体现利益联接的核算资料不健全,信息报送不完整。建议农业部门形成专业合作社成员账户核算报表制度,并作为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的附表向上报送,搭建成员利益联接的信息通道。

4.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发挥合作社功能,加强资金融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想方设法拓展筹资渠道。(1)充分利用各种信用工具,广泛进行合作社之外的融资。如争取国家农村政策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2)通过合作社社员集体统一开户,要求银行给予社员余额一定比例的信用贷款。(3)调整原有的分配制度,将合作社产生的盈余,提取一定的公共积累、风险基金等,以提高合作社资金集中能力(可以量化为成员的股金)。(4)积极开展社内成员、社社之间资金互助合作,社内成员以成员账户的股金和量化的资本公积为限,进行成员间资金有偿服务模式,开展以成员的产品为抵押信贷创新,使成员资金与合作社资金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资金市场需求的协同一方,以取得市场的支持。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主要障碍,政府应通过管理项目示范,激励专业合作社加强管理。同时,强化市场经济主体对合作社会计信息需求,提高专业合作社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建立成员的利益联结通道,推动、引导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于桂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特点[j].财会研究,2007,(7).

[2]朱海兵,徐晓茶,周凌君.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7,(2).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5篇

关键词:高职 经管类学生 岗位需求 财务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55-02

引言

对于每一位教师,不论是教哪一学科,都意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任何课程的任何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和训练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直接并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由于财务岗位在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财务知识对经管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也是重要的,而且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都或多或少与财务岗位有关系,有些甚至就是财务分析岗位。因此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自然成了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也成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开设专门的《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二是融入《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一个单元。

对于第一种途径而言,学生学习的财务分析内容会比较全面、系统。目前浙江的高职院校只有6所学校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阅读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存在着一种不适用的现象,学生一进入企业,让其做财务分析工作,仍然不知如何下手。这主要是因为,上课时学生的训练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脱节。对于第二种途径而言,由于多数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每周只开设4节课,财务分析章节安排的时间较短,而财务分析内容又比较多,因此相关知识只能讲个皮毛,等学生进入企业后,从事会计也好,从事财务咨询也好,对于基本的财务分析报告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分析,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基本评价,而企业恰恰又需要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技能。

因此,必须将与现有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进行改革,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通过一、两门课的教学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必须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国内针对财务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研究较多,关于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多,即便是关于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也缺乏针对岗位需求进行研究。

二、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指明了方向。工学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目前,在教高16号文件的指导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体系和课程的改革。为了使课程改革更有针对性,必须了解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针对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

财务岗位在企业的重要性及财务知识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都决定了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财务分析能力是指搜集各种财务信息,借以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并预测未来,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经管类专业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工作岗位的需求。如我院财务会计系各个专业每年都开一次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每次专家都会提到相关岗位对财务分析能力的需求,如会计专业、投资理财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及税务专业等。同时也指出学生上岗时财务分析能力的不足,如不懂得基本的财务分析步骤及要点、不能撰写简单的财务分析报告等,因此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迫切而必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必须针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能力岗位需求、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和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当前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势下,很多院校都在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建设工作,这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并不存在,鉴于财务分析能力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是必然的,更是现实的要求。

三、基于岗位需求设计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他的许多论著里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做,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重心在“学与做”的密切结合上。这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职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取决于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黄炎培先生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一。”

1.财务分析岗位能力需求。财务分析岗位能力有多种层次,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一般的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需求层次;二是财务分析专员能力需求层次;三是财务分析经理能力需求层次。

对于第一种层次,要求具备基本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对于第二种层次,是真正的财务分析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是很大的,是财务管理层次的会计。要求对财务数据进行评估,观察其变化趋势并了解变动原因,主要有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半年度分析、年度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公司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盈利情况、成本情况、销售情况、现金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等;通过期间比较,发现问题和异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公司收入、利润实现情况,提出增收合理化建议;负责撰写公司财务分析、财务报告、财务总结、会议资料等;负责建立健全相关业务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办法;负责相关业务单位费用支出、合同协议的财务审核;参与并指导业务单位的年度和月度预算编制和申报;对公司整体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书面报告。

对于第三种层次,财务分析经理需要根据公司要求,建立和完善财务及经营分析体系;协助收集、修订和制定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根据汇总的各业务机构及公司会计部门填报的内部报表与管理报表,分析各项报表与比率,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表。

2.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根据财务分析岗位的能力层次,在设计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内容时,既需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当前需要,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首先,设计让学生大量阅读财务报告的项目,让学生计算报表中的一些合计数等,在计算过程中应用Excel的公式功能进行分析计算,在阅读财务报告和计算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同时分析财务报告中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其次,设计一个让学生大量阅读完整财务分析报告的项目,这些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财务分析的方法等。再次,设计一些与满足企业财务分析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项项目,如财务报表项目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向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现金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这些专项项目在设计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最后,设计一个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项目和一些拓展项目,如经营分析报告的撰写项目等,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必须熟练,对于一些拓展项目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了解。

这些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要求的层次、学生的专业和毕业以后的去向做出一定的选择。

四、基于岗位需求设计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途径

根据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讨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将原来仅靠课堂和校内实训的培养模式,转为课堂、校内实训、校内竞赛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所设计的培养项目和具体任务。

1.建设仿真的实训环境,采取理论课程边讲边实训的方式。校内仿真实训环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布置项目和工作任务时的实际工作环境描述来完成。同时,为更好地完成财务分析的实训,必须改变以前只在教室的黑板上或投影上讲解财务分析的现象,必须通过引导让学生更多的依靠自己进行思考、阅读、计算和总结。

2.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与校外基地签订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派学生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成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的指导老师来校上课,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实习任务。

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都有大量的财务分析数据的计算和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可以通过与信用评级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财务分析业务也可以将这些业务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让学生完成接近真实业务的任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也逐渐体会到职业教育在企业中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塑造企业文化,二是可以为培养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兼备的企业需要的后备人才。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普通教育的一个弱点就是重知识轻技能,我们应提倡“应知,应会”,只“知”不“会”,是不行的。三是职业教育能开创一种创新的环境,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实际上是企业的“树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国外也很强调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人,是员工。因此,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大胆改革考核方式。针对《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对于参加企业顶岗实习、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学生,可以依据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管理,根据企业的评价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积极组织与财务分析相关的竞赛,实现以赛促训的目的。目前浙江省的财会信息化大赛中涉及到财务分析能力的考核,浙江省“挑战杯”大赛和全国“挑战杯”大赛中的创业计划竞赛中也涉及到财务分析能力的考核,学生如果参加这样的比赛获奖,可以采取根据奖项的等级给予财务分析课程加分等方式,学校自身也可以组织相配套的院级竞赛,并给予课程相应的加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财务分析的兴趣。

通过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学习和途径的实施,相信高职经管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分析其他的问题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康碧琼.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7)

2.刘薇.我国企业财务分析的功能演进[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9)

3.黄珍.撰写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4.徐相昆.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科技和产业,2008(8)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6.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7.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6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 财务管理专业 专业定位 SWOT分析

一、引言

二、基于SWOT方法的地方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定位分析

在近5年新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地方院校成为主流。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目前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财务管理专业背景及相关理财技能的专门人才,适应了新形势下经济主体对于同时具备会计理论功底,熟悉资本运营规则,掌握价值管理方法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

(二)劣势分析。根据目前的就业趋势,财务管理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因此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会计学专业具有同质性,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能够在就职初期完全胜任会计岗位的相关工作。从财务管理学科特点来看,该专业学科应当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上的资本运营活动,本质是经济主体的价值管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结论及建议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7篇

当听我去机械厂实习会计的时候,妈妈又是惊奇又是高兴。妈妈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职业会计,以前曾想让我继承她的会计职业,想把几十年的宝贵经验悉数传授给我。但是一贯都对会计不感兴趣的我没有接受。今天见我主动提出去实习会计,当然是又惊又喜。于是迫不及待的给我上起了会计课。当妈妈讲到自己也模糊的地方,干脆从几层高的书柜里翻出当年的会计书,然后详细讲给我听。大概是继了妈妈的会计天赋,又加上妈妈的真传,我似乎学得很快。

实习不久,到机械厂结月帐的时候了。面对累积一个月的单位发票,我要做的同职业会计一样,就是在一个星期内,手工把帐做好。

手工做帐包括很多道工序:审核发票,填写凭证,制作汇总表,记账,对账,填写报表。为了把这些帐做好,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一一展开起来。

首先审核发票。原来发票也叫原始凭证。审核发票又分三步:首先审查所采用的凭证格式是否符合规定,凭证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有经办单位的签章;其次审查凭证上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法,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完整,大、小写是否一致;最后审查凭证上的数字和文字有否涂改、污损和不符合规定的更正。如果通过审查发现凭证不符合这些要求,那么这些凭证就应该被会计部门退还给原编制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重新补办手续。

然后填写记账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我先将原始凭证按照经济内容(比如“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分类,再将每一类进行一次统计和写入记帐凭证表。填写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格式统一,内容完备,科目运用正确,摘要简明,填写清晰,金额无误。错一点就要重写。做完凭证,本月的消费情况一目了然。

接着是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手工做帐中为了便于汇总一般采取做丁字帐的方法。把帐中明细科目相同的帐的金额列在一个“t”型表中,左边记借方余额,右边记贷方余额,再把每个t形左右的数据分别合计。不同的丁字帐分别汇总便形成了一张汇总表。汇总表比记账凭证更清晰,详细的表达了该月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

然后记账、对账。对帐要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账簿中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看是否成立。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

最后填写报表。很简单,把做好的各种表上的数据相应填进报表就可以了,没有任何计算。

做完帐后还要进行电子申报和递交报表。电子申报就是把做帐所得的应缴税金通过电子申报软件在网上申请报告给税务局,电子申报软件会自动从银行把应交税金划转到了税务局指定的帐上。我还要把做好的报表抄相同的若干分,分别交送到各个相关的单位(如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作为存档。

一直都改不了粗心这个坏毛病的我做起这份工作来,真是吃了不少苦头。每一帐页要结算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器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器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这次的数据并不多,时间也就相对宽裕了,我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8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经营决策;参考

近些年以来,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逐渐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通过财务分析得出来的数据不仅给企业提供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还可以让企业在日后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可以逐渐感受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针对时展的要求以及自身来进行经营决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让企业紧跟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都处于财务分析的上升期。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企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样不仅需要给相关企业提供财务数据支撑还需要在技术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真正意义上让财务分析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这样不仅有效帮助企业更好发展还可以让企业可以尽量避免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从而让企业可以在日后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传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因素1.财务分析体系的不健全一直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完善财务分析体系,还一味采用传统的方式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以至于企业财务核算的能力低下,分析出来的数据也不够可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财务分析体系不够健全,还会导致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企业的发展。2.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专家企业想要更好进行财务分析,不仅需要让财务分析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还需要聘请一些高能力、高技术的财务分析专家。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都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而且企业中的财务分析人员本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导致在财务分析的时候经常出现问题。还有就是很多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的待遇薪酬比较昂贵,很多小型企业不能负担昂贵的薪酬,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地发展。

(二)内部环境因素1.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不可靠财务数据需要建立在财务报表的数据之上。但是如果财务报表完成的时间都集中在下半月,那么对于财务数据点分析就会不及时,非常容易出现纰漏。例如,某电子商务公司某月末出现应收账款300万元,对于先下单付款后发货的模式来说这个数据显然存在问题,这就非常容易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问题。2.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分析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过分重视财务分析,很多企业往往重视表面的盈利,导致没有专门安排财务分析人员。这样不仅无法让老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决策,还会阻碍了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发展。

二、评价财务分析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策略

(一)评价财务分析针对外部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1.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了让企业可以在日后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还需要针对企业的情况制定准确的发展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技巧。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聘任一些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这些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企业发展、企业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让管理人员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要知道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一直以来都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所以财务分析人员只有对企业进行完善的分析才能让企业在日后更有效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财务分析人员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证运算数据的准确性,要从企业的架构出发一直梳理到企业的财务体系,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而且企业为了更有效完善这一点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财务分析部门,然后将工作内容分配给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工作进度还可以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2.培养或者招聘财务分析专家企业想要财务分析准确、及时和完整,除了需要向财务分析人员提供准确的资料之外还需要企业聘请一些专业的、高能力、高技术的财务分析人员,财务分析人员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不要身兼数职。在聘任财务分析人员的时候需要从财务分析人员的自身专业性、工作能力等地方来进行评估,然后企业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将一些时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教授给财务分析人员,进而让财务分析人员为企业进行更好的工作。针对这一点企业可以从外部高薪招聘专家或者从内部挑选合适人员培养后进行胜任,企业只要有了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才能更有效应用分析方法,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

(二)评价财务分析针对内部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1.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为了保证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需要企业定期聘请专业的讲师来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而且企业还需要定期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考核,将财务分析与奇特部门之间进行挂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进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对企业的意见还可以积极调动各个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与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合作,才能保证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财务分析人员的提出来的要求,各个部门的人员尽量满足,给财务分析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结合企业的情况,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交流,促使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2.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为了完善企业的财务体系,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制订一套完整的、全面的、有系统性的财务分析体系,完善财务分析指标。而现阶段我国已经走进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财务分析就需要引进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对企业的情况进行财务分析,进而通过分析出来的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现阶段就需要紧紧抓住时展变革中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样才能让企业更有效摆脱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进而落实好新时代中的财务管理系统,让更多的企业都可以在新时代中更有效的发展下去。

专业的财务分析第9篇

【关键词】 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

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 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 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 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 [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 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