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8 16:43: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1篇

关键词: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 中高端人才培养 教学探讨

专业气质是职业人员专业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职业劳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稳定的专业特点的典型职业心理倾向,它透过专业心理的内在能够散发出文化底蕴、知识内涵、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形成特有行为习惯。专业气质通常o自身和他人的信心带来一定的影响,是职业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专业气质能提高职业技能的自信心和感染力,并且促进专业技能知识与专业气质相互作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能产生质的促进,并使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成功的喜悦,是学习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动力。在健全职业能力人格和提高专业技能过程中,笔者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旨在准确抓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特色的量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身上专业气质的质变。

职业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依靠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模式改革,培养与市场匹配的职业人才,形成重视职业技术能力的社会氛围,促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缩小国内外中高端产品质量的差距。职业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稳定的职业心理倾向和职业底蕴、职业内涵、职业素养,并综合形成特有的职业感染力,透过专业气质的散发达到符合中高端职业市场需求。《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骨干课程,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非常强,属于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职业技能透过专业气质散发出高品质信息,是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

基础知识包含了文化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了语、数、物、德、体等科目。这些基础学科虽然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大,但这些基础学科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常识、逻辑思维能力、价值取向,为职业技术和科学成就奠定基础。综合基础知识包括了计算机、职业生涯、心理健康、职业礼仪等,这类知识能引入CAD专业绘图、专业工作体验、专业心态健康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了材料学、电工基础、电磁学、机械基础等直接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提供基础的知识,是承载《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凝聚是专业教学中应当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学工作者具有多年专业浸润浓郁的专业气质,并自然释放出专业气质,使其弥漫整个教学课堂。基础知识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未能引起重视,但只要科学地找出其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扎实基础知识底蕴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就能达到以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根基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涵盖了电气元件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应用技术、数字逻辑电路、数模转换技术等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作为内涵,孕育着专业气质,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积聚专业知识的内涵,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电源稳压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等知识内容的传授,让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内涵。数模转换作为技术联合的桥梁,从另一个视角中获取专业知识的内涵,在一点一滴的积聚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特性,并以一种专业气质稳定下来。

电气元件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根基,由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材料、特性、功能、应用场合等基础知识组成。每种元器件的特性尤为重要,例如电阻的限制电流、调节电流特性对电子电路起到约束作用;电容的能量存储特性是在电子电路中建立电场提供能量;电感的电磁感应作用是电子电路中建立磁场提供能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都是电气元件基本知识的重点,它们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基础加以积聚,只有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专业知识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又以专业知识内涵的形式,逐步形成专业气质的基础。

放大电路分析作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一,属于一种常用的能量放大电子技术。这一内容作为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内涵进行沉淀。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了解到其利用电气元件基本知识发展成专业知识的内涵,它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至较强的电信号来控制较大功率的负载。静态工作点分析中的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和动态工作状态分析中引入微变等效电路将非线性问题经过微小变化等效成线性问题来分析解决,达到简化电路复杂性的目的,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内涵,实现以专业知识内涵强化专业气质,以知识内核的形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又以气质的形式内敛成内核。

直流电源《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二,是属于一种常用的应用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重要内容,它以实际应用技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并通过应用实例来剖析教学内容。分析从电网获得交流电开始,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逐步变成稳定的直流电源,对电子电路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最终悟出其工作原理。该课拓展各种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子电路专业应用技术,认识不同电路的特点,合理运用专业知识,组成合适电路应用于实际工作场合,从专业知识获得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字逻辑电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三,上述的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模拟部分,而数字逻辑电路则转向另一角度,在数字部分表现专业知识的内涵。数字逻辑电路是利用逻辑代数分析和设计作为基本数学工具,通过对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实现各种与时间无关的逻辑函数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电路部件,应用逻辑门电路和各种触发器实现各种时序逻辑控制的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其知识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发展成由存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状态是由存储电路来记忆和表示,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分析是关键要领,从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过渡到设计应用,有效地从另一个专业知识角度获得应有的知识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模转换技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知识整合,也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整合,它作为技术耦合的桥梁使专业知识内涵得到充分酝酿,这一部分充分利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特点进行了技术互补。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用数字系统处理模拟信号,必须先把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才能送到数字系统中进行运算处理,再将处理得出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实现对被控对象模拟量的控制。在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经常把压力、温度、流体和流量等指标通过传感器检测变换成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处理,经处理后再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量控制相应的伺服机构执行操作的过程。掌握数模转换技术是让专业知识内涵充分发挥的关键,在获取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能诱发专业气质的出现,使专业气质进一步转化为其内核。

在《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随着专业知识的理解、分析、深化,专业知识的内涵也不断地渗透,并在环境和时间的效应下发生内敛,形成一种独有知识内涵。其内涵在酝酿中成长为专业气质并稳定下来,长期存在于人的身上,作为专业气质内核存储,能有效达到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内核的目的。

三、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旨在突出实用、强调能力、分段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重点放在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按照基础知识一实际操作锻炼一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合理安排,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强化基础技能、焊接技术、电路制作、电路测量分析等教学训练内容,保证专业技能训练收到应有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将技能水平能力融入自身,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并以专业气质形式依附于人的身上。

基础技能是掌握各种工、量具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设备的型号、用途、特点,懂得查阅各种元件参数、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这一部分的关键是做好电子线路和线路板的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元件型号的选择,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仪表等工作,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等电子仪表进行检测和焊接,掌握测量和更换损坏元件的专业技术,通过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达到适应专业工作能力水平,为强化专业气质做好准备。

实际操作锻炼是进行电路制作、焊接技术、电路测量实践操作等一系列过程。根据电路图的要求,在电路板上安排元件,对照原理图在方格纸上画出印制导线,再作其他元件的连线,最后标出地线。在上述制作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积累工作经验。焊接技术作为电子电路安装工作的基本功进行训练,焊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加热―熔入―浸润―冷却―连接”。在助焊剂的配合、促使焊料与焊件发生渗透与融合,这一过程的关键是金属表面的洁度、温度和时间等技术要素。关键要达到焊接牢固、外观整齐、通电质量等要求,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自信,从这一角度来说,专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专业气质,以达到强化专业气质的目的。

灵活运用简单的万用表检测技术、专业仪器检测技术和替换法进行训练。例如;在故障检修中,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软性故障(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容器、电感器等非线性元器件的故障),简单的万用表无法检测,又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运用替换法可达到快速排除故障的方法,也是专业气质的表现。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孕育着专业气质的形成,成熟的职业技能一定带有稳定的专业气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存在于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气质中。

四、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

专业知识以专业内涵方式存在,同时又以专业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专业技能融合成为综合技能。通过基本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电路和数码表决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促使专业技能逐渐成熟并在技能实践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专业气质。而专业气质随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深入,逐渐转化成成熟的技能和稳定的专业气质。综合技能包括接受产品设计、制作任务、完成电路图的设计、根据电路图备好元件工具、测量元件参数和检查工具、合理安排电路制作工艺线路、制作完成实际电路板、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原理对电路进行功能进行安全检测和技术调试等一系列的步骤。在技能训练过程得到锻炼,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相互促进,由专业知识、基础技能、操作技能、检测技术、综合训练等组成的综合技能获得提高。综合技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专业气质共同发展,以典型专业特点表现于稳定的心理过程,并从中得到稳定化。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是专业气质的内涵及其渐进式培养重要环节,两者的相互配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技能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分析技术问题和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以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化,是技工院校着力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

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制作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一个典型专业课题。无线广播电台通过发射机的天线发射无线广播信号,之后通过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广播信号,并将其还原成声音。学生通过掌握职业技能特有的专业知识,并在制作中获得职业技能特有的技术力量。两者经过相互渗透,实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

具体而言,对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技术参数的分析,如性能指标,灵敏度、选择性、输出功率、l率范围、电源消耗经济性等,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表现。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输出,中频信号将检波器检波后输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推动扬声器还原输出声音。通过制作实践,学生理解这一专业知识的技术原理,专业技术得到体系化实践,使学生获得技术收益并以特有的气质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

六、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输出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教学以讲求实用、强调能力、培养气质为特点,通过加强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按照“基础知识一专业实践一综合技能训练”的进路,实现渐进式培养专业气质,这一渐进式培养方式以五个基本环节为主要内容: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培养的结果最终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的形式出现,在自有职业行为习惯散发出特有感染力,作为专业气质输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2篇

概述

神华国华惠州热电一期2*330MW机组工程位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石化区的K1地块,该地块由海域回填形成。工程为热电联供新建工程,电厂规划容量为4×330MW。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330MW级国产亚临界参数热电联产机组。电厂本期首二台机组循环冷却水水源为海水,纯凝工况循环水量24.58m3/s,采用扩大单元制直流供水方式,取排水方案受海域使用影响,采取南取东排方案。循环水取水为从循环水泵房南面直接取水,取水口位于电厂循环水泵房南侧的海堤外,排水口位于循环水泵房东侧800米外,石化区L1地块澳背河出海口。

循环水取排水原设计方案为盾构方案,由于造价较高,且实施困难,加上技术上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厂的建设进度。在此情况下,项目公司在国华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开始探索新的实施方案,即预制箱涵方案和玻璃钢夹砂管方案。两种施工工艺均较为简单,自身的防腐性能均能满足工程需要,其中预制箱涵自重大,稳定性好,施工周期长;玻璃钢夹砂管自重轻,但稳定性差,不需要提供现场加工场地。

在报请国华项目管理部后,在国华研究院的协助下,项目公司邀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及设计院适时的组织了方案论证会,最终确定惠州循环水取排水工程采用预制箱涵方案,采用预制箱涵后工程造价仅为4200万元人民币,每米造价不足5万元,比盾构方案约节约1个亿,预制箱涵的惠州电厂的成功运用,不仅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还未国家节约大量资金,同时也探索出一套在技术困难时依靠项目管理部支持、研究院协助、项目公司主动学习、设计院论证的四位一体设计方式为工程保驾护航。在此对参与本工程项目研究的的张京锁先生、韩晶先生、酒大雷先生以及广东电力设计院表示感谢!

预制箱涵方案

箱涵概况

取水口:

取水口位于循环水泵房南侧近海堤处,采用喇叭口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取水口底板顶面标高为-6.00m,平面尺寸为32.50m(长) ×3.60m~26.80m(宽),取水口采用C30混凝土,抗渗标号W6,分为四件预制,单件重量控制在500t以内。为防止海生物附着影响取水口的使用和腐蚀,取水口需考虑防腐措施,取水口内壁表面要求采用JOTAGUARD 85(干膜厚度0.2 m m)焦油环氧防腐涂料喷涂。

取水箱涵:

取水箱涵采用C30混凝土,抗渗标号W6,分为四件,内净空宽×高=3.6m×3.6m。单件重量控制在500t以内。施工图纸分为4节,总长约为73.59m。为防止海生物附着影响海域取水箱涵的使用和腐蚀,海域取水箱涵需考虑防腐措措施,海域取水箱涵内壁表面要求采用JOTAGUARD 85(干膜厚度0.2 m m)焦油环氧防腐涂料喷涂。

排水箱涵:

排水箱涵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内孔尺寸3.6m×3.6m的单孔方涵,单位长度重量20.53 t/m,共分48节,总长约863.3m。排水箱涵采用C30混凝土,抗渗标号W6。

排水口:

排水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内空尺寸长×宽×高=9.9m×5.0×7.2m,正面出水孔为2孔4.20 m×2.0 m,排水口壁厚0.5 m,内底面标高-8.0 m,内顶面标高-1.8 m。与排水口相连接的排水箱涵长9.0 m,为增加排水口的稳定性,该段排水箱涵必须与排水口现浇成整体。排水口箱体部分重量293 t,箱涵部分重量190 t,排水口总重483 t。排水口采用C30混凝土,抗渗标号W6。

取水口、取水箱涵、排水箱涵、排水口结构下基础采用厚度不小于1.0 m的10~100 kg抛石基床,安放排水口箱体后,采用10~300 kg抛石分层上大下小将排水口箱体进行保护。

自然地质条件

取水口、取水箱涵所在区域的地形属于在原海床上抛填块石形成的海堤。

排水建构筑物所在区域的地形情况分为三部分:排水连接井和排水箱涵陆地段场地原为海域,海床面标高约为-4.3m,现作为厂址地坪已经回填到3.80m标高。厂区外是石化工业区海滨大道(东西走向)及东三路(南北走向)路基,均为大块石堆填。排水箱涵沿海堤段位于现有或规划海堤的内侧(北侧),现为海域,海床面标高约为-4.3m,该段排水箱涵在排水箱涵施工完毕后,由当地的石化开发区后续计划回填到规划的地面标高。排水箱涵海域段海床面标高约为-4.3m。

2、施工工艺流程

箱涵预制

箱涵预制采取的常规的预制工艺,施工缝留置在八字角上侧,第二次浇筑时采用满堂脚手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单节箱涵自重较大,每件箱涵重量约480吨,底板需要留出移动用橡胶气囊的空间。

基槽挖泥

取水及取水口最低标高约-8.0m,排水口最低标高约为-9.6m,考虑使用8方抓斗挖泥船施工,用1000方驳船运输淤泥,抓斗式挖泥船采用纵挖法施工。作业时布设5个锚缆,主锚缆和尾锚长度为200~300m,流速大、底质差时宜长一些。边锚长度抛设在外边线100m左右。抓斗船挖泥时要控制好下抓斗的间距,一般重叠1/4~1/3的抓斗宽度,挖泥采取扇形开挖。抓斗开口宽度应以抓斗充泥“满而不外溢”为限,挖斗采用平齿口抓斗。疏浚土外抛至指定卸泥区。

基床抛石

抛石的顺序采取从基床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抛填,且与基槽开挖施工顺序一致。抛石方式采取定位船进行定位、抛石船定量抛填。抛石船的驻位平行于基床轴线,根据基槽开挖所立的标进行抛石定位控制。抛石时要勤对标,对准标,以确保基床平面的位置和尺度,同时抛石一开始就需进行细抛,抛石时宜趁平潮时进行。抛石时应进行试抛,以掌握石料漂流与水深、流速的关系,抛石时要勤测水深,防止漏抛或高差相差过大。抛石工采用水砣适时测量控制抛石位置、标高,不得高出设计标高。

抛石基床断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基床抛石示意图如下:

基床夯实

在基床夯实前,要对基床进行粗平.其局部高差不小于15cm,根据本工程的石层厚度,基床夯实只需一层即可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夯锤重量一般为4~6吨,落距为2~3m,每锤的冲击能不宜小于120kj/m2。基床夯实采用纵横向邻近压半夯,并采取两遍夯。基床压半夯夯实图如下:

夯实船的驻位采取平行于基床轴线的方式。导标采用基槽开挖时布设的导标进行平面尺寸控制。基床夯实的驻船方式如下图所示:

水上夯实工艺示意图

基床夯实的要点:

(1)抛石结束要及时进行粗平;

(2)每遍夯实需先中间,后周边;

(3)基床夯实结束后及时进行夯实检验。

7、基床整平

基床整平施工顺序与基床抛石及夯实施工顺序一致,且进行分段整平验收,按照箱涵长度进行分段。基床整平采取导轨刮道法,在基床整平范围内,沿纵向的两侧每隔6~8m安设砼小方块,方块上安设导轨用的轨道,方块与轨道之间垫厚薄不一的钢板,使轨顶即为整平标高,且误差控制在+1cm以内。整平船横向驻位,所用石料装在船上,通过漏斗向水下运送,潜水员于水下用铁轨刮道,以刮道底为准进行整平,为不拢动已整平部分,整平船和潜水员均应位于整平的前进方向。基床整平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箱涵场地内运输

本工程预制箱涵共有57个,箱涵单件最大重量约为481吨,箱涵出运采用气襄进行水平移动至临时码头下水,起重船吊装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本工程采用直径为0.8m高压气囊,气囊许用的压力0.14~0.18Mpa。根据箱涵底面积为14.552m×14.48m2,选择单根气囊的长度为15.0m。每套牵引系统由12千瓦的JJM5型卷扬机1台、三柄滑轮与单柄滑轮组成滑轮组、ф28钢丝绳与ф40钢丝绳等组成,采用八字缆牵引箱涵。根据施工经验,气囊起步所需牵引力在高度为0.32m时,约为构件重量的3%,并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减少。牵引速度控制在3m/mim左右。在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卷扬机,拉动沉箱缓慢向前移运。当箱涵前面空出1个气囊的间距时,停止牵引,摆入气囊,并充气到预定压力后,再重新牵引。当后面移出的气囊快要离开构件时,打开排气阀排气,并运送到箱涵前面预定位置备用。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箱涵移到出运码头前沿。

9、箱涵海上运输和安装

由于安装后箱涵和垫块顶面标高均在水面以下,考虑到构件安装定位,需在预制时,在其顶部断面中间等间距预留4个50cm深Φ50mm孔(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埋设误差,安装前核对每一个箱涵预留孔的位置),在构件安装前在孔内插入5.0m长Φ38mm的钢管,钢管的垂直度用经纬仪进行调整,然后用木楔固定稳固作为安装时的定位架。安装时用1台经纬仪和1台全站仪进行控制,经纬仪控制前沿方向,全站仪校核位置和测设偏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3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远程监控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深入应用。可以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电气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简述

1.1电气工程的内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发展至今,电气工程的内涵有所扩充,不仅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还与几乎所有有关电子、光子的工程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依托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中所有设备的运行安全性、节能性以及功能性,是当前及未来发展中的主流领域[1]。

1.2自动化技术的内涵

自动化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其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均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自动化技术主要利用了多种技术与工具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可以在少量人工干预、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系统运行。当前,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工作、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2.1应用原则

2.1.1合理性原则在应用自动化技术于电气工程中时,必须要提前相应产品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避免盲目使用自动化技术,或是过度使用自动化技术,保证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合理程度。

2.1.2适应性原则在应用自动化技术展开电气工程以前,必须要明确电气设备与其他机械设备之间的关系,并完成配适性检查,确保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适应性。

2.1.3匹配性原则要保证电气工程的运行状况、现实需求与自动化技术相匹配,确保使用的电子设备符合电气工程各个环节的运行需求,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性、高效性的强化。

2.2应用特点

自动化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促使电子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仅需要极少的人工控制就可完成实际生产。互联性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主要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设备的互联,以及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另外,智能化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特点,也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运行效率、生产质量以及安全可靠性、以及降低人工操作量方面起到了较高的作用。

2.3应用领域

2.3.1远程监控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现场状况、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性监测。依托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原有的人工监测转变成远程自动监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资源与成本的有效控制,还提升了系统管理的可靠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依托自动化技术的远程监控在小型系统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高,也更容易实现[2]。

2.3.2自动化电网调度电网调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与生产,在其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电网调度的升级。具体来说,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电网调度得到了实时性监测,其参数信息,包括电网负荷、电压等均受到监控以及科学、迅速调控,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也防止了电力资源浪费。

2.3.3发电厂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引入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发电厂自动化,包括单机设备自动化、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发电量控制系统自动化运行、动力机械系统控制自动化等,整体提升了发电厂的自动化水平。

2.3.4变电站自动化依托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能够进一步增强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智能化运行、管理成为现实,降低变电站的人工资本投入。在此过程中,最长使用的自动化技术包括远程监控技术以及继电保护微机化技术。

2.4应用优势

2.4.1监测优势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设备及其线路的高效、精准监测。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及时消除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必须要安排人员展开电气设备的实时性监测。而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上述工作转向自动化,进一步提升系统监测的准确性、高效性,更好的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可靠程度。

2.4.2智能化优势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自动化的特征,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展开。同时,依托自动化技术,还推动了电气工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保证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与高效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44-02

电气信息类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等与电相关的专业。该类专业的目标是让设备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即通常所说的“智能化”。因此,该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能力胜任工业企业工作的高级电气人才。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工业界对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应重点关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而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对于低年级大学生一般设置课程设计、企业参观实习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毕业生一般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能力。[1]这些固然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一般高校的“课程设计”大都沿用以前的传统,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企业需求的改变有一定的更新,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参观实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但是时间相对仓促,真正能够深入的有限;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数量有限,只能锻炼部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环节一般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选定,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毕竟时间较短。本文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出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入了“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定位和学科内涵

按照教育部电气信息类专业目录和定位,电气信息类专业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从学科内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由此决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电气工程为背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核心。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引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管理与决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3]当然,对于归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下的各个子专业来说,根据其主干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

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提出以下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含电工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简称专业课)三部分。[4]公共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展开,包括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及能力培养课程类。公共课程是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针对该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获得较宽泛的公共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广,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根据电气信息类下属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接触相应学科的学术前沿。

综上所述,从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的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与课程对应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各种相关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本专业知识框架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题,真正参与到一些没有借鉴的实际开发类项目中,与教师或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实施项目方案,了解电气信息类项目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教师 在学校主页上发布本科学生招聘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现目标和要求、具体负责任务、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查找学校教师发布的招聘信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联系相应教师,申请相关职位;教师收到学生申请要求后,组织面试;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加入该教师项目组,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国内高校,近年大量出现“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即各企业在相关网页上发布暑期实习职位,相关专业大学生递交个人简历,申请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简历筛选、笔试以及几轮面试,通过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还能锻炼其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由此可见,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要实际的项目或任务支撑。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借鉴上述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可以引入“项目实习制”,引导学生尽早、更频繁地接触实际项目工作,感受专业氛围。

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少。一方面,没有指导的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少;另一方面,本科生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与项目进展不同步,缺乏延续性),因此导致教师有实际的科研项目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实现。“项目实习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解决青年教师项目人员缺少的现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策略。

本文介绍的“项目实习制”具体如下:

1.实施方法

高校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内网站等)发布项目实习职位需求,相关专业的各年级大学生可以应聘感兴趣的职位,教师经过考核后聘用适合的学生。聘用后的学生要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出现问题可以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其他组员以及教师商讨。以“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水压试验机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流程,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WinCC等软件编程方法,同时针对该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考虑方法的时效特性。

2.管理方法

高校制定有关使“项目实习制”进入正规化渠道。学校制定学生实习津贴标准,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五档:A档(考核成绩 90分),B档(80分,考核成绩<90分),C档(70分,考核成绩<80分),D档(60分,考核成绩<70分),E档(考核成绩<60分)。根据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及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教师从项目人力资源经费中支出学生的津贴。

3.实施过程和效果

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与高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习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也非常有益。相比而言,“项目实习制”比“大学生暑期实际计划”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通过这种“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博士、硕士资源,把课堂“填鸭式”教学扩展为现场教学,为本科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接触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明确自身爱好所在,为学生继续求学或就业指明方向。

四、结束语

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实习制”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对于满足岗位需求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寒林,林洪贵,蔡振雄,等.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2,13(1):126-128.

[2]邹逢兴,陈立刚,徐晓红,等.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37-4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5篇

关键词:钛合金;外涵筒体;工装;加工工艺

引言

外涵机匣分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复合材料外涵机匣,另一类为薄板钛合金成形后焊接安装座结构,另一类为锻铸件机械加工的外涵机匣。前两种常规外涵机匣的共同缺点为强度低,无法适用新形发动机的要求。而机械加工的外涵机匣因加工效率较低,制造成本较大,不适合批量生产。为适应新形的发动机要求,国内开展了厚板钛合金成形后,经机械加工加强肋后再焊接安装座或化学铣加工加强肋和安装座,新形结构外涵机匣大大提高零件的强度,符合新形发动机的要求。但厚板钛合金的成形困难,加工精度低、单组件焊接变形、工艺流程安排等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1 材料及结构分析

1.1 材料分析

化铣结构的外涵机匣一般为钛合金TA15材料,TA15钛合金的名义成分为Ti-6.5Al-2Zr-1Mo-1V。属于高Al当量的近а形钛合金,它既具有а形钛合金良好的热强性和可焊性,又具有接近а-в形钛合金的工艺塑形。TA15钛合金具有中等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焊接性。TA15长时间工作问度可达500℃,瞬时可达800℃。450℃下工作时寿命达6000h[1]。TA15材料化学成分见表1。热处理制度见表2。

TA15钛合金常温屈服极限较高,其常温屈服极限930~1130Mpa,是一种常温下难成形的材料,而厚度采用的大于4mm厚度,这更加大了零件的成形难度。本材料的焊接性能良好,其焊接焊接主要问题是焊接接头脆化、焊接接头裂纹、焊接气孔。

加强保护,严格焊前清理,控制焊接速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优良的焊接方法的选择,焊后进行真空热处理。以达到减少焊接缺陷。

1.2 设计结构分析

外涵筒体分为、直段筒体、对开锥段筒体、带形面的筒体结构。如图1所示。零件厚度为4到10mm,零件成形后分为机械加工加强筋和组合后化学铣加工两种方式。筒体厚度增大,给零件的成形及焊接带来一定的困难,零件加工精度的提高。

2 工艺

2.1 焊接方法的选择

焊接中,焊件受到电弧不均匀的加热,受热区的金属热膨胀程度就不同,此时由金属热引起的内应力及变形是暂时的;当焊接完成,焊件冷却后,剩余的内应力造成焊件最终的焊接变形。从筒体机匣的结构情况看,选择先进的焊接方法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以其高功率密度、焊接热输入量小、焊接变形小、焊缝深宽比大、焊接接头无氧化、焊接后残余应力小和焊缝质量好等特点。针对此零件的结构特点,焊接部位大于4mm的钛合金焊接,符合电子束焊接的要求,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子束焊接的优势,电子束焊的熔深比一般为5:1到10:1,是普通熔焊方法几十倍[2]。

2.2 焊接参数确定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选取与零件技术条件、状态、厚度与正式零件相同的TA15零件进行焊接参数试验,参数试验在焊接前进行,焊接试片的表面状态与实际零件相同,经多次调整焊接参数,确定如表3的焊接参数。

2.3 主要工艺流程

零件成形的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下料尺寸,预留滚床成形压边余量计算展料尺寸;激光或水切割下料,预留滚床成形时压边100mm以上;四轴滚床成形;铣加工去除弯曲时预留的工艺压边,保证零件对接口位置母线向心,截面厚度等于料厚;钛合金焊接前酸洗;氩弧焊定位,定位焊后采用氩弧焊接或电子束焊接,焊接中定位时用专用高强度刚性夹具夹紧;焊后无损检测;不带型面面的零件直接采用真空热定形的工艺完成零件的成形,带型面面的零件采用气胀加热定形的综合工艺方法。

2.3.1 筒体气胀成形

如何确定气胀成形的温度,是筒体气胀成形工艺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温度不够,材料没有明显的超塑性,筒体直段无法有效成形;温度过高,有可能造成TA15材料的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度,影响零件使用。TA15板材热处理温度为850℃,于是我们将筒体气胀成形温度确定为850℃;在这个温度时TA15材料既有很好的塑性,组织性能又保持不变。

气囊材料和气胀压力的选择,对筒体气胀成形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薄壁钛合金筒形件气胀成形时,气囊材料大都采用08F,厚度0.5mm,气胀压力为0.3-0.5MPa。对于TA15厚板材的气胀成形,我们选择1Cr18Ni9Ti材料,厚度1.0mm板材作为气囊材料,气胀压力选为0.8MPa。

气胀成形夹具结构见图2,此夹具由内壁、外壁和气囊等组成,在气胀炉中采用高温利用气囊的压力对筒体直段进行成形。

2.3.2 筒体气胀成形后热定形

筒体气胀成形只是将直段进行初成形,要想达到筒体设计尺寸,还需要对筒体进行真空热定形。热校形的原理是根据钛合金材料高温塑性好,线膨胀系数较小的特点,采用某种高温刚性较好,线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一个内胎,该内胎在常温下能够自由地装进已变形的钛合金零件内,而在高温时,恰好与零件在高温状态下的理想内形面吻合。将该胎具在常温下装进零件,一同放进正空炉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因胎具的线膨胀系数较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大,使零件零件受到胎具膨胀而产生的压力,发生塑性变形至理想状态。当零件和胎具一同降至室温时,此热塑性变形保持下来,从而达到零件成形或校正零件变形的目的。筒体热定形胎具结构见图3。

该热定形胎具全部采用1Cr18Ni9Ti材料,利用材料热膨胀原理可以在750℃下对筒体进行热定形,使筒体内径达到设计要求。

3 结果讨论与分析

钛合金中厚板材加工筒形件,往往采用热成形1/2或1/3进行加工,如果零件较大,分瓣会相应增加,并且热成形加工时氧化问题不可避免,同时分瓣成形后给焊接带来很大难度,焊接后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热定形,能源浪费、成本较高。我们采用预留滚压压边、数控四轴冷弯成形、电子束焊接、气胀成形、真空热定形工艺、机械加工大小端直径的工艺路线,完成零件的成形及加工,零件加工后满足设计图纸及组件的焊接要求,本加工路线对带型面的厚筒形件进行成形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节省了庞大的热成形、热校形工装。钛合金中厚板筒形件成形的成功研制和新工艺的应用,为钛合金钣焊加工拓展了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吕春光,邱明星,田静,等.航空发动机外涵机匣结构建模方法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2,38(1):29-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6篇

本文细致深入的探讨了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引入智能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推动电气工程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技术 电气工程 自动化控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科技水平也日益提升,各种高新技术开始引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同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方面取得非常显著的进展,然而,其中依旧面临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需要加以完善。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有机内容,智能技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较为普及,特别是在电气工程中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研究了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与业界人士一起探讨,以加深对这一个课题的认知。

1 智能技术内涵

1.1 基本概念

智能技术,即研究人的有关技术,在深入把握智能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现阶段,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之中均有涉及。比如,可以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其一方面可以将人类取代,来进行许多较为复杂的任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明显提升生产效率。将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其主要功能是搜集信息数据,然后对其实施分析处理,该技术具有相对较强的综合实力,同时还具有相对较高的应用价值。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电气工程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同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产生问题,则将导致非常严重的结果。在这种形势下,将智能技术引入其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则能够妥善解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使得系统的效率明显提升。毋庸置疑,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2 主要特点

第一,无人控制。这属于该技术的突出特征之一,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其效率必然远远高于传统的人工控制效率,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智能技术是由于系统控制水平受响应时间的制约,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系统自动化控制。这一个技术能够调节电气工程系统,控制相关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数量,并能够实现无人控制,成为其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不需要建模。相对于过去的控制器来说,智能控制的优势非常明显,具体来说,在控制器中引入智能技术,使其紧密系数明显提升,但是,对于传统的控制器来说,其技术层次明显比智能技术低的多,要是面临高难度的动态方程控制对象,此时,其将无法有效控制,最终能够对受控对象的模型设计产生负面作用。

第三,一致性。对于智能控制器来说,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处理一切输入输出数据,同时也可以非常准确的做出估计,就算是相关数据并非一般类型,其同样能够做出非常可靠的估计。通常情况下,受控对象的变更性相对较大,所以,将或多或少影响到控制对象。对那些具备多样化控制特点的控制对象而言,智能技术无法有效控制好控制器。控制过程中,有时无须通过任何行动,同样可以得到非常理想的效果,然而,如果想有效控制全部控制对象,往往存在困难。因此,如果想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必须深入研究,弄清楚各种问题。

2 在电气工程中引入智能技术

2.1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因这种技术的性能较强,可以明显降低其定位时间,能够有效控制非初始速度的变化。神经网络控制中,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可以进行反向的学习算法。该系统之中,能够按照电气系统参数来调节其工作速度。当前,在模式识别与数据处理等环节,智能神经网络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一致函数估计器,正是这样,其同样引入到电气传动自动化控制环节。同时,其还具备一致性,因此,控制过程中无须任何数学模型,并且还能够有效抵抗噪音的干扰。

2.2 优化设计技术

电气设备是电气工程中的有机内容,同时其牵扯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电机、电流等诸多方面。在过去,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经验手工法来进行,这种方式来设计,无法取得既定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设计工作开始自过去的人工设计发展为当前的电脑辅助设计,和智能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利用新的设计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开发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能够优化设计工作。不仅如此,遗传算法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因此其广泛应用到电气工程之中。

2.3 辅助功能

PLC是其中的辅助系统功能,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始将传统的继电控制器取代。其在电气生产协调过程中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掌控某种电气流程。集控室的主站层主要涉及到人机接口与PLC两部分,尽管在集控室里面基本上均为自动化控制,然而,少许工作依旧通过手动辅助进行,这样才能使公司效益不断提升。PLC继电器的应用,使传统的供电系统升级变成为自动化系统,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明显提升。引入智能技术之后,不仅可以使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还为电气工程顺利可靠运作提供了保障。

3 结束语

作为计算机重要内容之一,智能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而不断发展的。该项技术可以将人脑取代,来搜集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同时,针对问题制定应对措施。现阶段,智能技术基本上是用来检测电气系统中的相关元件,另外,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时候,还能够尽快判断故障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相信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肯定将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06).

[2]朱彤.论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2).

[3]孙强.分析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6).

[4]牛美英,渠基磊,吴志鹏.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23).

[5]蔡文彬,韩丽杰,徐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4).

[6]邓家D,彭恋涵.刍议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作者简介

宋喻(1980-),男,现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7篇

除了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美国也在积极研发超燃冲压发动机、组合循环发动机、新概念(如脉冲爆震)、新能源(如液氢、太阳能、核能)发动机等,然而美国的六代战机究竟会采用哪种动力装置?或者说美国六代机的首选动力是哪种?下面我们结合美国六代机的主要技术特点来加以分析。

美国六代机的主要技术特点

根据美军要求,其六代机主要用于对空作战,还可执行防空反导、对地/对海攻击、电子攻击、战区侦察等任务。该机也将满足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的作战需求,可对抗装备有下一代先进电子攻击设备、先进综合防空系统、无源探测系统、综合自卫系统、定向能武器和网络电磁攻击装备的敌军,在航程、续航时间、生存力、网络化协同作战、态势感知、人机系统综合和武器效能等方面都将优于F-22和F-35等第五代战斗机。综合判断,美军六代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全向多波段隐身能力 美军要求六代机具备压制五代机的空战能力,并能够突防先进的防空系统。已公布的六代机概念设计均重视全向隐身能力,重点降低前下方和侧向的雷达截面积,此外六代机还将具备多波段隐身能力,因此六代机的隐身能力将比F-22、F-35等战斗机有显著的提高。

·远航和久航能力 已公布的六代机方案概念,均注重提高飞机的超声速升阻比,这意味着美军六代机的超声速巡航和超声速作战能力将比五代机有进一步的提高,使其在同五代机的空战中更具优势,远航和久航能力明显优于五代机。为了满足在西太平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实施空海一体战的需要,美军期望六代机具备更强的远航和久航能力,其中海军六代机的作战半径可能达到1850~2300千米,比F-35C提高60%以上,同时该机还可利用久航性能巡逻,灵活打击敏感目标。

·更强的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 美军要求六代机机载系统应具有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能将探测、跟踪、瞄准攻击等任务在机群内部以及其它武器平台之间进行优化和协调,在态势感知、人机系统综合以及武器效能等方面具有比五代机更强的能力,可在敌方实施各种频段的电磁干扰和电子攻击的情况下完成作战任务。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是首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远航和久航能力是六代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特点,而该特点又与采用的动力装置密切相关。

六代机要具备跨代优势,不仅要具有更大的超声速巡航能力,以实现对四、五代机“以快打慢”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更低的耗油和更大的续航能力,以覆盖更大的攻防区域。这两方面的作战使用特点对六代机发动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是在超声速条件下,发动机要具有涡喷发动机的高单位推力特征,以满足六代机在超声巡航、格斗机动、跨声加速等飞行条件下的推力要求。

二是在亚声速飞行条件下,要求六代机发动机具有涡扇发动机低耗油率的特征,以满足亚声速巡航、待机、空中巡逻等要求。

显然,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上述相互对立的目标,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无疑是最理想的推进装置:在高速飞行时,能够将工作循环中更多的能量分配到内涵道去,发动机的涵道比相对较小,内涵质量流量和排气速度增加,发动机可以获取高速飞行条件下足够的发动机推力;在低速飞行时,能够将工作循环中更多的能量分配到外涵道去,发动机的涵道比相对较大,外涵质量流量增加,排气速度降低,以获取最佳的低速条件下推进效率。采用上述变循环发动机方案的六代机,其亚声速巡航航程将显著提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在“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中研制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其耗油率将比目前的五代机发动机低25%,使六代机作战半径突破2000千米成为可能。而在超声巡航能力方面,由于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在超声速飞行时可通过调整涵道比和工作模式来实现更好的高速推力特性,满足飞机更大马赫数下的超声巡航推力需求,使得配装变循环发动机的六代机具备在高度20千米、马赫数2.0条件下的超声巡航能力,以取得对五代机的速度和高度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战斗机的快速截击能力和武器打击范围。综上所述,若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六代机亚声巡航航程延长和超声巡航马赫数提高两个互相对立的目标,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无疑是首选。

美国通过IHPTET计划、VAATE计划、ADVENT计划和AETD计划的实施,目前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究上已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其最终目标—ACE发动机也实现在即。然而在高超声速发动机的研发上(如X-51A计划),情况却并不乐观,试验多次受挫,其技术门槛的完全跨越尚需时日。其他类型的发动机,如太阳能发动机,由于其能量密度过低,将无法满足六代机的高速机动要求;脉冲爆震发动机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推重比高、耗油率低和工作范围宽等适应六代机的优良特性,但由于其内部流动的不稳定性和恶劣的高温高压环境,其爆震波的形成与传播、燃料的可爆震性及进排气与脉冲爆震的匹配等关键技术仍是阻碍脉冲爆震发动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瓶颈因素,在2030年前配装六代机的可能性并不大。总之,这些发动机还处于概念探索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比较遥远。因此,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也是美国六代机当前最现实的选择。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原理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是通用电气公司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公司变循环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在涡轮喷气模式和小涵道比涡轮风扇模式之间的转换,而自适应变循环技术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转换的范围,发动机不但可以用涡喷模式高速工作,也可以用较大涵道比的涡扇模式在起飞、空中待机之类的低速下省油、高效地工作。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在双涵道变循环发动机的基础上新增了第三个涵道,可改变风扇或核心机的流量和压比。第三个涵道在起飞时关闭,以获得高的推力;在巡航时则打开,以降低耗油率,减小溢流阻力,增加为飞机、发动机和喷管提供的冷却空气量。另外,第三涵道温度相对低的冷却空气也有助于达到低可探测:这些空气可用于冷却热端部件,以降低红外特征;也可进入核心机或加力燃烧室中,用于增大推力。该发动机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在低巡航速度下和高超声速巡航速度下达到同样的效果。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被认为是航空涡轮发动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大里程碑,其意义不亚于涡喷发动机向涡扇发动机的跨越。研究表明,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可使亚声速攻击机的航程增加30%,待机时间增加70%,使超声速攻击机的航程增加40%,待机时间增加80%。与F135发动机相比,可使亚声速飞机的燃油消耗率减少35%。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最新研制进展

据美国《航宇日报》2012年11月2日报道,美国通用电气(GE)和普·惠公司(PW)获得了价值超过6.8亿美元的AETD合同(GE获得3.497亿美元,PW获得3.35亿美元)。美国空军希望这两家公司通过显著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大幅度增加发动机推力和飞机航程,生产出第六代作战飞机所需的发动机。

研制规划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发展第六代战斗机,迫切需要相应的发动机。为此,美军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六代机发动机的论证工作。根据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研制计划,六代机发动机共分两个阶段进行技术研发。

第一阶段开展“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ADVENT)项目。由罗·罗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承担,共耗资5.24亿美元,目的是演示第六代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为下一代亚声速轰炸机提供动力。这个项目又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2007~2008年,进行为期一年的概念探索研究,初步设计出发动机并进行关键部件试验;第二步,从2009年9月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研制,要在风扇、压气机和涡轮等核心部件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第一阶段的项目任务已基本完成,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完成自适应风扇技术的演示实验工作,并进行了首台核心机的测试,发动机的核心机已实现变流量工作,并进行了技术验证,整机试车计划在2013年完成。

第二阶段就是“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开发”(AETD)项目。由通用电气公司和普·惠公司承担,重点是为超声速战斗机提供动力。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为期4年,计划2015年前进行环形燃烧室和高压压气机装置试验,2016年进行自适应风扇和核心机验证机试验,并完成地面演示验证,2017年进行整机地面试验。美军认为,这两个项目对于保持美国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十分重要,其意义如同由涡轮喷气发动机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进步,对于全面提升飞机的性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流道”技术实现原理突破

从原理上讲,一台好的航空涡轮发动机,其性能主要取决于两大方面:大压比和高温度。增大压比可提高压缩机的压力,使压缩机进来的气体产生很高的压力。提高温度就是提高涡轮前温度,使燃烧室里温度增高。从当今航空发动机的情况看,如果没有发动机原理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两个指标再往上提升的空间都不大。

美国预研的六代机发动机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以通用电气公司为代表的新一动机。这类发动机运用了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等新的技术方案和原理。另一种是以普·惠公司为代表的改进型发动机,这类发动机是在已有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例如,普惠公司研制的PW9000发动机,就是在F135和“静洁动力”PW1000齿轮传动发动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发动机,都运用了变循环发动机的自适应风扇技术等关键技术,并且都研制了全新的高压核心机。

六代机发动机在技术原理上最重大的突破就是“三流道”技术,该技术全称是:变前端可旁通“三流道”架构技术。传统涡扇发动机拥有两个流道,即核心机流道(内涵道)和外涵道,而六代机发动机却有三个流道,即内涵道、中涵道和外涵道。

外涵道的气流(第三股气流)由自适应风扇产生,若关闭外涵道,可提升起飞和超声速阶段的推力;打开外涵道,则能降低巡航和留空时的燃油消耗率。

此外,有了外涵道,可极大改进发动机的热管理及进气道压力恢复能力,减小发动机内的气流阻力,提高气动效率,从而减小安装阻力,增大发动机的功率,这不仅能使飞机达到较高速度,还可为飞机提供额外的冷却空气。

五大特点展现美好前景

六代机发动机是比目前发动机更优越的新一代喷气式发动机,与上一动机相比,六代机发动机将呈现出以下五大突出特点:

耗油少、效率高

六代机发动机具有更优的结构、更高的进气流量,能够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其燃烧效率比目前发动机(如F-35战斗机配装的F135发动机)提高25%,因此,耗油率比第五代战机降低25%。由于使用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当飞机亚声速巡航时可采用高旁路涡扇模式,超声速巡航时则采用涡喷模式,从而拓宽了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提高了不同飞行状态下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使第六代战机既能亚声速巡航飞行,又能进行较高马赫数的超声速巡航飞行。

推力大、重量轻

与五代机发动机相比,六代机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间推力(无加力推力)将增大5%,最大推力增大10%,工作航程提高30%。它可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速冲刺能力,使第六代战机在不开加力的条件下就能保持超声速巡航飞行,并缩短了飞机起降距离。在六代机发动机中,新材料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材料先行”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客观规律,六代机发动机将采用新材料技术,综合运用单晶材料、热强钛合金、热强镍合金、耐火合金材料、特种合金材料、抗腐蚀保护层等大量新材料,可使发动机的重量大大减轻,其推重比可达到15~20,而目前最先进飞机的推重比仅为10。

兼容性强、成本低

六代机发动机采用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和高效嵌入式涡轮发动机技术,利用一种核心发动机或基准发动机可衍生出系列发动机,以满足不同任务飞机的需求,因而扩大了发动机的适用范围,使之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按照美军设想,六代机发动机应能够满足未来全谱系空中平台的需要,既可配装在空军第六代战机上,也可装在海军第六代战机F/A-XX上,还可以供无人轰炸机使用。而且,F-22、F-35等五代战机也只需少量改装就能用上此种发动机。由于通用性强,六代机发动机的经济可承受性将大大改善,其研发成本和装备价格将大大降低,性价比也会随之提高。据美军预测,六代机发动机的性价比将是2000年基准发动机的10倍。

零件少、用途多

当今航空发动机的内部极其复杂,叶片、管路、各种零件几乎贴在一起,使发动机易出故障且维修困难。六代机发动机应用了变循环发动机、自适应发动机等新技术、新原理,能够充分利用冲压效果,使发动机零件减少70%,可大大降低发动机的安装阻力,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六代机发动机除用于提供动力外,还可用机的方向控制。以战斗机的垂尾为例,垂尾是保证飞行和起降时飞机方向安定与方向操纵的重要部件,但垂直竖立的巨型垂尾是隐身的噩梦。六代机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气动控制面和压气机引气方式等来实现飞机的方向控制,可使第六代战机成为没有垂尾的战斗机。加之发动机的排放温度低,不仅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还提高了飞机的隐身性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8篇

序号

类别

包含专业

考试科目

公共课(2门)

专业综合课(1门)

1

文史类

汉语言文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文学概论、写作

2

法学类

法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法理学、民法

3

管理类

工商管理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管理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旅游管理

工程管理

会计学

电子商务

工程造价

物流工程

4

财经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基础会计

金融学

5

外语类

英语

①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精读、翻译技巧

朝鲜语

内容涵盖精读、翻译技巧

日语

内容涵盖基础日语、翻译技巧

6

艺术类

视觉传达设计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命题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7

教育类

英语(师范类)

①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教育学、心理学

学前教育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小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美术学

音乐学

体育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8

化工、生物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9

农林类

园艺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植物生理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动物医学

内容涵盖动物生理学

10

医护类

口腔医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生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护理学

中医学

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推拿学

中药学

药学

内容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11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高等数学

内容涵盖操作系统原理、C语言

12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电子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

机械工程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交通运输

14

建筑类

土木工程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结构力学

【说明:】

1.考试科目共3门,其中公共课2门,专业综合课1门。

2.公共课包括外语或大学语文(公共外语课为俄语或日语的分别考俄语或日语,公共外语课为其他小语种和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大学语文,其他考英语)、计算机(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高等数学),每门满分100分,每门考试时间120分钟。

3.专业综合课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内涵第9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功能和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省河道管理条例》以及《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省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设施的巡查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水利工程设施,是指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设施,包括水库、山塘、堤防、涵闸、堰坝、渠道、渡槽、电力排灌站、水电站等。

第三条水利工程设施巡查管理实行分级分类和“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各镇乡(街道)对本辖区内水利工程设施的巡查管理负总责,落实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工作。各行政村对本村范围内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巡查管理。私营和实行股份制的水利工程设施,由其所有者自行负责巡查管理。具有专门管理机构的水利工程设施,由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巡查管理。

第四条市水利水电局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巡查管理工作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指导、检查和督促各镇乡(街道)做好巡查管理工作。基层水管站应对巡查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五条各镇乡(街道)、行政村应建立管理组织或落实巡查管理人员,明确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主体和巡查管理人员,分级签订巡查管理责任状并报市水利水电局备案。

第二章水库、山塘巡查管理

第六条大中型水库巡查管理工作由各专门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小型水库、山塘巡查管理工作分别由各镇乡(街道)、所属行政村为主组织实施。

第七条水库、山塘巡查的范围包括坝体、坝址区、输(泄)水建筑物、近坝岸坡以及水体、水质等。

第八条巡查员通过眼看、耳听、脚踩、手摸等直观方法,主要对水库、山塘的以下部位及内容进行巡查:

(一)坝体。主要检查有无渗漏、裂缝、塌坑、凹陷、隆起、蚁害及动物洞穴;近坝水面有无冒泡、漩涡等异常现象等。

(二)坝址区。主要检查有无渗漏、塌坑、凹陷、隆起等现象。

(三)溢洪道。主要检查有无堵塞、岸坡及边墙是否稳定、溢洪时会不会冲刷坝体及下游坝脚等。

(四)输、泄水管(洞)。主要检查进出口有无渗漏、启闭设施有无锈蚀、弯曲、操作是否灵活,管(洞)身有无断裂、损坏及渗漏等情况。

(五)近坝岸坡。主要检查有无崩塌及滑坡等迹象。

第九条水库、山塘在非汛期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在汛期当库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时每天至少一次,当库水位达到汛限水位以上时,每天至少巡查二次,当遇大暴雨、洪水、有感地震、库水位骤升骤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水库工程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必须坚持24小时值守。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应及时报告所在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连续监测。每年的4、5月和9、10月必须对大坝坝面杂草进行清理,确保坝面整洁。

非汛期每月15日必须向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库水位和基本情况;汛期或辖区内出现大到暴雨时,必须及时观察汛情,加密报讯;当工程出现险情或异常情况时,须在第一时间向水库、山塘防汛行政负责人和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报告。

负责保管好水库、山塘储存的防汛物资,按要求及时调配生产生活用水,制止破坏水库、山塘工程设施的行为。

第十条饮用水水源水库、山塘的巡查员应通过观察水生物、水源浊度以及嗅觉等感官性状,关注水体、水质,防范危及饮水安全的事件发生。

第三章堤防、涵闸、堰坝、渠道巡查管理

第十一条堤防、涵闸、堰坝、渠道的巡查管理工作由各镇乡(街道)组织各行政村和湖畈水利会按辖地和责任地段实施。

第十二条堤防巡查的范围包括堤防(迎水坡、堤身、背水坡、石渣平台)、堰坝、涵闸、渠道、湖畈内重要水工建筑物以及与堤防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等。

第十三条巡查员通过眼看、耳听、脚踩、手摸等直观方法,主要对堤防、涵闸、堰坝、渠道的以下部位及内容进行巡查:

(一)堤防。主要检查有无渗漏、裂缝、塌坑、凹陷、隆起、蚁害及动物洞穴;近堤水面有无冒泡、漩涡等异常现象等。

(二)涵闸。主要检查闸门和启闭机械、动力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涵闸各部位、特别是薄弱部位,以及管理范围内的堤防和水流形态等有无异常。

(三)堰坝。主要检查堰体有无裂缝、坍塌;橡胶坝坝袋有无漂动、拍打、磨损和老化现象;活动门、深孔闸门能否正常启闭等。

(四)渠道。主要检查有无渗漏、裂缝、坍塌、凹陷、蚁害及动物洞穴等。

第十四条巡查堤防、涵闸、堰坝、渠道,在非汛期每周至少巡查一次(特殊情况除外);在汛期每三天巡查一次(雨天时增加巡查次数,每天不少于一次);当水位上涨到警戒水位时,全体人员到岗到位,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应及时报告所在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镇乡(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

及时清除堤防迎水面护坡的杂草(物),检查白蚁危害情况、违章建筑状况,经常保持堤防整洁,及时制止人为破坏堤防、涵闸、堰坝、渠道等重要水工建筑物的行为。

第四章电力排灌站巡查管理

第十五条国有电排站巡查管理工作由市水利水电局电力排灌站组织实施,集体电排站、电灌站巡查管理工作由各镇乡(街道)或所属行政村为主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电力排灌站巡查的范围包括整个站区、高低压配电设备、电机、水泵及控制阀、按钮开关、指示仪表等。

第十七条巡查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检查项目、内容和标准,结合看、听、嗅、摸、测等结果,仔细观察电力排灌设备运行情况。

(一)看。设备的油面、油色、导电的各连接部分、瓷件及机械部分,涵闸及金属结构闸门有无异常及损坏。

(二)听。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三)嗅。设备有无焦臭味等异常气味。

(四)摸。运行设备的外壳(接地部分)温度有无异常。

(五)测。导电部分接触面发热情况。

第十八条电力排灌站巡查分日常巡查和特殊巡查。日常巡查,即巡查人员每日对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的巡视检查;特殊巡查,根据天气变化、负荷变化、新设备投产等特殊情况而进行的巡查。巡视检查时间:日常巡查每日1次;特殊巡视检查时间根据具体情况或上级指令执行。

电力排灌站运行期间,应按规定的巡视路线和项目内容对运行设备、备用设备、进出水池及上下游引河进行认真的巡查。遇有以下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恶劣气候;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新设备、经过检修或改造的设备、长期停用的设备重新投入运行;事故跳闸和运行设备有可疑迹象。巡查高压电气设备时,不应进行其它工作,不应移开或越过安全遮栏,不应撑伞。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不应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在巡视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或异常运行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上。对重大缺陷或严重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负责保管好电力排灌站内的设备和物资,发现可疑人员进入站区及时劝离。

第五章水电站巡查管理

第十九条大中型水库水电站巡查管理工作由各专门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小水电站巡查管理工作由各镇乡(街道)或私营企业、个人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水电站巡查的范围包括发电机、水轮机和各导轴承、辅助设备、二次设备、室内开关设备和户外电气设备等。

第二十一条巡查员通过看、听、嗅、摸、测等方法,对水电站的以下设备进行巡查:

(一)发电机。检查设备有无异音异味,有无剧烈振动;定子绕组、铁芯温度是否正常;各仪表或微机指示的参数是否正常等。

(二)水轮机和各导轴承。运行中水轮机震动、声响是否正常;主轴密封漏水情况;各导轴承油位、油色是否正常,瓦温和油温是否正常;导轴承冷却水水压、蜗壳水压及顶盖、尾水锥真空度等。

(三)辅助设备。励磁系统各指示是否正常;调速器及进油阀控制回路是否正常;空压机控制回路是否正常;集水井水泵控制回路是否正常等。

(四)二次设备。主要检查各保护、计量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各操作回路工作是否正常;二次连线是否可靠,端子是否松开等。

(五)开关室内设备。主要检查开关本置和指示灯指示是否与所执行的任务及仪表指示相一致;各电气设备有无闪络、放电及异味现象等。

(六)户外电气设备。主要检查油枕内和充油套管内油面的高度;变压器声响是否正常;绝缘套管有无破损、裂纹;呼吸器是否畅通;检查避雷器的毫安表读数、雷电计数器指针读数等。

第二十二条水电站的巡查工作分正常巡查、全面巡查和特殊巡查。正常巡查:每个运行班次至少巡查1次,每天至少3次。全面巡查:每隔3~5年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安全定检。特殊巡查的巡查周期根据设备情况而定:开关跳闸后检查一次并记录;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于每月25日前,全面核对一次继电保护整定值记录;每次雷击后,检查一次避雷器及雷击计数器的动作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新安装设备、备用设备及检修后的设备在投入运行4小时之内每半小时检查一次,以后按正常周期进行检查;暴雨后对水工建筑检查一次。

巡查员应掌握季节气候特点,有重点地进行巡查。

第六章巡查记录

第二十三条巡查人员按以下要求做好巡查记录和报告:

(一)每次巡查应做好详细现场记录并签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隐患,并及时向单位报告;

(二)现场记录必须及时整理,并将本次巡查结果与以往巡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查,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并及时向单位报告;

各镇乡(街道)在每年12月底将巡查记录汇总归档,确保资料的连续性。

第七章巡查人员管理

第二十四条各镇乡(街道)在每年3月份须发文明确各水库、山塘、堤防埂段的巡查员名单以及巡查职责和任务,并及时汇总巡查员基本信息以备查。

第二十五条巡查员必须身体健康,年龄在65周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熟悉本水利工程设施的基本情况,掌握巡查管理知识。

第二十六条巡查员应服从镇乡(街道)的领导和指挥,接受市水利水电局的监管。巡查员在进行巡查时应当注意自身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应组织巡查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七条市水利水电局、各镇乡(街道)应组织巡查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巡查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八条各镇乡(街道)负责对巡查管理工作和巡查人员进行年终目标考核。

第八章巡查经费

第二十九条市财政局应会同水利水电局、各镇乡(街道)做好巡查管理经费的测算工作,并将巡查管理经费纳入市、镇乡(街道)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国有、集体、水利工程设施的巡查管理经费由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市级财政补助标准、考核办法由市财政局、水利水电局另行制定。各镇乡(街道)、行政村也应落实相应的巡查管理经费。私营、股份制水利工程设施的巡查管理经费由其自行解决。

第三十一条市财政局负责巡查管理经费的支付、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