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20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1篇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理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视。而其中商业银行是大众理财的主要选择对象。为使理财产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需要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显著的效用。人们希望在产品特性与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对产品特性的效用进行明确的数量化解释,而且当产品的某种潜在特性组合得以确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预测。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得出产品特性的效用函数后,对理财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寻求各产品特性的最适组合。

 

2联合分析在理财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2.1确定理财产品的属性与属性水平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的各种属性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属性及其相应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设计与产品模拟

 

本文选择的理财产品的属性有4种,每个属性下均有3个水平,若是全部组合,则共有81种组合,让被调查者对81种组合打分实在过于困难,因此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组合产品。

 

2.3对虚拟产品进行打分评价

 

建立产品卡片之后,每一个卡片就成了一种购物的选择,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爱好选择,1~9表示购满意愿的强烈程度。

 

假设某个被调查者对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进一步分析。

 

2.4属性效用的计算

 

通过统计软件SPSS的联合分析CONJOINT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各属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观察上表,首先对联合分析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这里采用Pearson的R检验和Kendall的tau检验,可以得知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非常显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产品特征在此类消费者的选择中的影响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该水平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欢迎。

 

2.5理财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调查的此类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其次是所能获得的收益,而该类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是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是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然而此类消费者同时期望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产品对此类消费者的效用最高,我们计算此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如产品序号为1的虚拟产品,其效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计算得到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结果如表5所示。

 

U1=U(风险+收益性+流动性+认购门槛)=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虚拟理财产品总效度最高的为8号产品,总效度最低的为9号产品,8号产品与9号产品的流动性都处于一般水平,然而它们的效度却相差4.001,也就是说比起流动性,风险更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由此我们不妨挑选出风险低的几类产品来着重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即1、2、8号产品。2号产品虽然是低风险产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总效度为负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推出8号产品显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但商业银行既要保证客户的风险低水平,又要给予客户高收益显然对于银行来说是不经济的。因此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推出1号产品。

 

3结论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们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来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考虑自身情况,使理财产品的设计价值最优化。联合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就起着独特的作用,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及服务领域。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财富管理;技术;优化;数字化

财富管理属于金融服务范畴,通过财富管理为客户制定完善的财务规划,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我国财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升级,从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后,财富管理行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实现了金融信息数据化,财富管理师利用这些大数据合理规划,降低财富管理的风险,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现阶段银行应充分发掘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转变管理模式,提高财富管理效率。

1大数据技术在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在国有银行中的应用

财富管理是一种金融活动,与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当然是银行,目前我国有工、农、建、中、交五大国有银行机构,再加上邮政储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这些银行机构都有着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客户群体,而且在金融理财领域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与良好口碑,这些银行机构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得到客户群体的信赖。传统的财富管理方式主要是提供各种存款业务,部分银行也在推销本行的理财产品。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也是紧紧围绕这五大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来完成的。但是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这些国有银行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略显不足,财富管理业务缺乏创新性,数字化发展速度缓慢,无法应对新科技所带来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客户流失。

1.2在股份制银行中的应用

除了五大银行外,我国还有很多股份制银行,在金融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五大银行相比虽然其规模不大,但是相对灵活,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背后都有着雄厚的资本支持,成为金融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与国有银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财富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些股份制银行充分展现了其灵活的特点,用优厚的待遇引进大量的金融精英,充分挖掘政府的政策红利,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金融行业的市场数据、行业指数、客户投资情况等,通过科学的分析后指导财富管理,因而赢得了许多优质客户的信赖,特别是青年群体。还有些地方商业银行,由地方国资委进行控股,在地方政策支持方面更是占得了先机,运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立自动化管理平台,众多青年客户群体可以利用终端进行自主操作,借助自动化平台实现自主财富管理。比如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手机App,通过App软件,用户可以进行24小时在线操作,而且提供免手续费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资源,在财富管理行业中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市场。

1.3在虚拟金融机构中的应用

上述所说的银行机构都属于实体金融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而生,这些机构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面更具优势,引领着社会财富管理的发展,转变了人们财富管理的观念与方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种财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使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改变。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主要有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微众银行、陆金所等,其中蚂蚁金服提出了“让信用等于财富”的口号,借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搜集、整理旗下电商平台用户的信用数据,推出了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等金融平台,吸引客户开通网商银行、花呗、借呗等业务,引导大众消费方向、理财观念,受到众多网络用户的喜爱。同样京东、微众等金融平台也提供与之类似的金融借贷、理财业务,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强力对手。

2财富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1数字化模型分析缺乏深度

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增长的刺激下,人们的财富需求快速增长,此时数字化模型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不过,从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建立了数字化模型,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而且缺乏深度,使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建立了数字化模型,但是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达不到,模型体系不完善,因此在财富管理数据分析中无法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二是数据分析缺乏精准性,分析要素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财富管理对数据精准度的要求。三是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制定投资预期目标时出现偏差。基于这几个方面,财富管理的数字化模型分析缺乏深度,也就达不到财富管理预期的目标。

2.2金融机构业务整合能力欠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对一些金融业务进行有效整合,以提升财富管理的效率。但是,实际情况是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金融业务体系,对于金融业务的整合存在很大难度。首先,有些金融投资行为是为了投资趋利,而不是为了发展实体经济,这种思想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业务的整合发展。其次,金融产品类型与内容无法满足客户财富管理多元化的需求,现有的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的开展出现较大短板。金融业务得不到规划整合,无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3财富管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财富管理市场正逐步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市场需要更高的服务质量,在这方面金融机构显然做得还不够,表现为整体的服务质量欠缺,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见图1)。一是在金融服务中缺乏创新,精细化服务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落实。二是在财富管理服务中主观能动性欠缺,被动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三是财富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面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表现出能力不足,专业水平欠缺。

3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富管理措施

3.1加快数据分析型金融服务的建立

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客户希望得到一对一的金融服务,这时候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就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型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快速建立,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分析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在财富管理方面的不同需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数据分析型金融服务能够适应市场发展,保证了财富管理的服务质量,与当前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需求完美契合。在大数据时代,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精准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使财富管理的效率、管理质量都得到提升,从而推进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了机遇,在新的管理理念中加快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面向不同客户提供精准的财富管理服务,推动了财富管理的健康发展。

3.2加快金融业务的快速整合

为了拓宽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市场,应加快金融业务的优化整合,优化金融产品的布局,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分析,更好地了解市场,明确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并精准导入服务管理模型,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优质的金融产品,从而提高财富管理质量。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市场分析,在相关产业的核心领域对金融产品服务进行梳理优化,以顺应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需求。一是面对金融市场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金融机构应做好规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建立“VIP”服务模式,满足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二是在整合金融业务的过程中立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科学地做好金融产品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三是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做好金融业务的整合,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要符合金融市场发展规律。

3.3提高财富管理服务质量

财富管理的起点是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在大数据时代加速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穿透性、多样性、时效性等维度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从而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给客户带来极致体验。服务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市场信息的深度挖掘工作,借助大数据分析与算法交易,为投资客户自动化匹配最优的财富管理组合。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同时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的服务,并且利用深层次的数字化模型建立面向未来的组织架构关系,全方位提升金融系统的服务能力。在财富管理服务中始终坚持服务质量为导向的理念,财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持正确的职业操守,在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推动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前数字化转型初期,数字化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服务的优势,也缺乏服务的经验,因此数字化转型步伐不能太快,还要考虑到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样,财富管理行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客户对财富管理的理念理解不够透彻,财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市场运作机制都不完善,更需要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4结语

当前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财富管理市场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金融市场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投资理财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财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财富管理的相关建议,希望金融机构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对财富管理进行优化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提高财富管理效能。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在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期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范财富管理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做好金融产品的整合,利用数字化管理优势,全面提高财富管理效率,为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小平.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0,34(1):9-20.

[2]侯维栋.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内涵与发展建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33(1):17-26.

[3]宫瑜辰.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私人财富管理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32).

[4]汤镇源.浅析财富管理行业的大数据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161-162.

[5]李梦宇.如何借助“零接触”服务模式加速银行数字化变革:基于疫情期间的同业行为研究与展望思考[J].国际金融,2020(5):22-26.

[6]林贝.大数据时代下私人财富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J].财讯,2019(17):177-178.

[7]郝毅.数字金融新发展[J].国际金融,2019(12):16-19.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3篇

关键词:财务金融;财务管理;学科;必要性;架构

财务管理学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奖金流动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该学科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主要是从内部管理视角来解决如何筹集投资所需的资金,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以及如何进行企业盈余的分配等问题。在企业理财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形下,这样的分析视角是缺陷的,它无法完整地理解和分析企业价值的来源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革、发展和重建。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财务管理学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财务金融学科的设想,以适应企业金融活动实践和教学要求。

一、构建财务金融学科的必要性

在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已开始全面融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基本取消,进入速度大大加快,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理论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将研究视角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用外向型的研究视角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研究。基于这种认识构建一门新的专门研究企业财务金融活动的财务管理的学科――财务金融学,是非常必要的。

1.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开放式的研究视角

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随着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在一国经济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已经从注重组织内部财务活动的内向型分析视角转向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外向型分析视角。诸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的特质贯穿于公司的财务决策。美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罗斯在“Corporate Finance”第六版序言中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的教学和实践从未像今天这样富有挑战性和令人振奋。在过去十年,我们目睹了金融市场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全球的金融市场也未曾像今天这样一体化。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的理论和实践在快速地变化,因此教学必需与之保持同步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给公司财务这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根据最近出版的西方财务管理学教材可以发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使企业等微观金融主体获得最大化的价值成了财务管理学的主要关注焦点。这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增强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环境的适应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特别是在一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各种各样风险日益加剧,如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的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有效的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货币化的经济,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的运行,金融活动牵引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发达的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对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的社会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从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交融在一起,并动态的联系在一起。从金融的角度看待公司财务,就不会关起门来,只作公司内部的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而会把公司财务管理与整个社会的金融运行联系起来,把个别企业的财务活动看作整个社会金融的一个细胞、一个作用点、一个基本要素;也只有将公司财务纳入到金融理论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金融学科的构建,可以改善与增强财务管理学与现代金融环境的适应性,并更符合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现实要求。

3.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学主要关注各种财务技术的完美程度,诸如财务预算技术、财务控制技术等等。在其分析框架中,金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都被视为外生变量,即对财务技术的影响是唯一的,因而可以称其为一种技术主义财务管理学,它割裂了企业的金融行为与“企业”现实和“金融”现实的内在联系,导致了传统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现实缺失以及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并进一步引致了财务理论与企业财务实践的脱节,财务管理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在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如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的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进行风险管理,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学基本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财务金融学科建立应当在关注企业金融活动实践,在注重实际应用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当代财务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理论的重要成果,并将与企业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委托理论、投资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等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全面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得该学科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与企业财务活动的实践与应用。

二、财务金融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财务金融学是关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学问,是指企业从事的金融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和外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并与整个经济环境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良性互动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学科。该学科具有显著的动态性,是连续的、动态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财务金融学作为一门正在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交叉学科,它的建立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诸多学科。从财务实践看,财务金融学科可以看成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进行的改革和创新的产物。从渊源来看,财务与金融原本就是一体的,企业财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即现金流是置于金融市场中的现金流,股票、债券等概念属于财务还是金融学的范畴,并不能做出清楚的区别。在英语中,财务与金融都用同一个单词“finance”

来表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财务管理与金融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笔者所提出的“财务金融”的范畴,是对财务理论的还原,重现了财务管理和金融之间的一体关系。

2.财务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财务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前者是财务金融学的本质内涵,后者则指财务金融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界定。

首先,从内涵上来讲“财务金融学”是由“金融学”衍生而来的。黄达(2003)将金融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从其发展历程看,金融范畴的萌芽、初步形成、发展等各形态的演变历程本质上是一条“经济价值拉动型”的路径。由此,可以认为金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经济价值创造的学科。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特别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与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相辅相成的。而现代公司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金融资产,使得企业投资、筹资、营运资本管理、风险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从而促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共生互动性,也是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学已经偏离了共生互动性的要求。与现行财务管理学科不同,财务金融学科专门研究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经济活动。

其次,从外延上看,财务金融学科的建设涉及到与相关学科的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财务金融学的相关学科比较多,在此主要探讨财务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的关系。财务金融学是在对传统财务管理学进行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在研究角度上有一些区别,但两者可相互借鉴甚至合二为一,即财务管理学作为分支学科列入财务金融学科体系。尽管学术界对于财务和会计两个学科的关系仍然众说纷纭,但我们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密切联系,仍然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财务管理学科侧重于通过研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来探讨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其核心内容包括投资、筹资、营运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则侧重于研究核算和监督,并向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信息,尤其是现金流量的信息。从本质上看,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如果说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现金流量,那么它研究的是现金流量本身,而会计则研究现金流量信息,两者是有区别的。如前述及,财务金融学作为研究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学科,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和财务管理学是一致的,只是财务金融学的研究视角更富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财务与会计的上述区别同样可用于区分财务金融学与会计学。

3.财务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从学科的研究方法看,财务金融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①实证方法。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从企业金融活动的实际出发,才能把握国内外企业金融活动的现状,并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因此,财务金融学科将涉及较多密切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②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会计学、投资学、证券学和市场学等方法及数学模型,对企业的金融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如企业价值分析、风险与收益的计量与分析、投资收益与融资成本等的分析、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等。③其他方法。为了财务金融学科的完善,对企业的财务金融活动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在具体的研究中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演绎法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三、财务金融学科的内容架构

财务金融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在理论上应当具有完整性,在结构上具有系统性。王化成(2000)指出,财务管理学的理论结构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构成系统或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二是这些要素或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排列组合,即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本文所构建的是以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以财务金融目标为导向,包含公司治理、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相互统一的研究要素的财务金融学理论结构。就学科内容而言,财务金融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公司治理与财务金融

公司治理理论与财务理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财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公司治理。传统的财务管理将公司治理视为外生变量,从而将制度因素排除在财务理论的分析框架之外。在将研究视角扩展到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后发现,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史莱佛和韦斯尼(Shleifer&Vishny,1997)曾对公司治理下了一个经典定义,即公司治理“就是安排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能够投资收益”。公司治理的目标,除了逻辑一致性意义上的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还在于推动企业形成企业竞争制胜所需的组织能力方面创造潜在的价值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企业一系列财务金融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保障机制。

2.信息不对称与财务金融

金融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价机制依赖于市场的信息处理功能。因此,财务金融学作为一门金融视角下企业价值创造的学问,就有必要将信息条件纳入财务理论的分析框架。尽管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吸收了部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全面和系统。信息不对称作为财务金融决策的约束条件,贯穿于财务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决策等。因此,充分重视信息变量对财务金融决策的影响,可比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更加全面和真实地考察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

3.金融市场、金融中介与财务金融

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介绍金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类型和功能,其中主要包括与企业的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类型和功能;另一方面,阐述金融市场和中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这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现代企业的沿革历程看,企业价值的创造和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共生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与经济同步发展,金融活动不断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等各经济主体创造价值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成长又反过来作用于金融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从金融市场的功能角度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创造、风险规避、资金融通和控制权市场等功能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4.金融视角下的企业投资

该部分从金融的视角重新阐述了企业的投资活动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相关性。企业的投资活动是要把所取得的资金投向能创造尽可能多价值的方向和领域,而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可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有效率的平台。金融体系的创造具有投资功能的金融产品的功能为企业寻求投资机会、创造企业价值提供了条件。金融市场的投资功能源自市场内生的企业价值评价机制,而这种机制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条件基础之上。金融市场中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为了更真实地考察企业的投资活动,应着重论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

5.金融视角下的企业融资

该部分从金融的视角重新阐述了企业的融资活动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企业的融资活动需要持续地取得成本尽可能低的内部或外部资金来源。不同来源、不同方式的融资渠道,具有不同的财务风险特征和融资成本,并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企业构建最优化的资本结构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创造了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企业通过发行不同的证券加以融资组合,以期在融资成本和风险之间做出合理必要的权衡。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配置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财务金融学所要着重考察的。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财务公司 SWOT分析 策略选择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实质是将利率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实现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最直接的影响是净息差减小,以利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模式受到打击,财务公司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机遇。

二、财务公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比较信息优势

财务公司是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了解集团产业特性、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比较信息优势。

2、混业经营优势

财务公司具有混业经营特性,业务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与投资银行等,在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上具备一定潜力和空间。

3、服务导向优势

为集团和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的核心价值,与市场上纯利润导向型的金融机构相比,服务导向优势使得财务公司业绩压力较小,轻装上阵,得以为成员单位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劣势分析

1、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利率市场化下传统业务受到挑战,需要创新业务品种和服务来缓解这种态势。但创新需要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多种资源的支撑,是系统性工作。大多数财务公司缺乏创新条件,业务创新的难度较大。

2、管理能力的劣势

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财务公司管理专业性较差。利率市场化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都将有所增加,财务公司面临更大的管理压力。

(三)机会分析

1、外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监管部门表示将逐步推进财务公司试点产业链金融和资金跨境集中管理,减少离岸业务方面限制,支持财务公司配合集团“走出去”。

2、合作创新机遇

财务公司的优势在于客户资源,外部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产品,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积极借鉴其他机构创新成果,第二,与其他机构共同研发新产品。双方优势结合,实现财务公司、外部金融机构和成员单位的多赢。

3、自主定价权衍生的机遇

首先,财务公司获得自主定价权后,可根据资金供求关系确定资金价格。其次,财务公司可开发利率管理创新产品,帮助客户规避因利率市场化而产生的利率风险。

(四)威胁分析

1、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是“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累的长期结构性矛盾亟需化解,财务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2、面临加剧的金融市场竞争

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过度竞争。第一,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为了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存款的利率水平将会逐渐提高。第二,结算系统受制于银行,效率较低。第三,财务公司从同业市场进行融资,融资成本会高于商业银行。第四,外部金融机构都加大了业务创新力度和广度,对财务公司业务创新工作形成了较大挑战。

3、成员单位的趋利性加大资金集中难度

成员单位对资金收益的追求可能使其有外部银行开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动摇资金集中的业务基础。资金集中的源头之水减少了,财务公司服务集团的能力将大幅降低。

三、SWOT矩阵分析

下面做出SWOT分析矩阵,通过对公司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针对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分别提出应对策略,据此进行公司策略选择。

[

外部因素

内部能力\&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S1:比较信息优势

S2:混业经营优势

S3:服务导向优势\&W1:自身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W2:管理能力的劣势

\&机会(Opportunity)\&SO策略\&WO策略\&O1:外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O2:合作创新机遇

O3:自主定价权衍生的机遇\&-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拓展业务品种,深化金融服务\&-强化利率定价能力

-倡导创新型企业文化\&威胁(Threat)\&ST策略\&WT策略\&T1: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考验

T2:面临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考验

T3:成员单位的趋利性加大资金集中难度\&-争取监管制度的支持

-协调内部金融机构的竞争

\&-保持原有业务范围

-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规避竞争\&]

通常情况下,SO策略(即扩张性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是最理想的策略,但WO策略(即审慎性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也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必须要强化的。ST策略和WT策略强调去规避威胁,而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为不可化解和规避的威胁,不宜采用。下面对SO策略和WO策略所提出的四个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5篇

【关键词】财务金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国内银行

一、概述

银行是一种具备金融性质的企业,其生存方式是以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为运营发展方式,并且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多样性的综合。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具备企业的普遍特点,因此银行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财务的管理能力。银行只有不断加强银行企业对其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投资以及企业盈余的分配等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由此可知,银行企业财务金融活动已成为银行运营的重要基础,也是所有金融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部分,一个金融企业其财务管理的能力同时也能体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其价值。

二、银行财务金融的核心问题分析

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银行的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成熟,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经营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而在金融市场环境中,各种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如全球经济环境、政府战略决策、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银行必须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进行风险管理。

(一)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与银行的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类型和功能;(2)金融市场和中介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

1.银行的资金融通管理。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资金融通主要包括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两个过程。银行资金融通的筹资决策中主要关注筹资的途径、对象以及资本等,由于银行性质的不同,其对于金融需求的条件也就不同。因此银行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以及周围的社会经济环境详细地研究不同条件的金融需求,详细分析其所筹集的资本是否能供应各种金融需求,从而制定有效的筹资方案。在银行资金融通的投资决策中,其内容主要包括商业租赁投资、各种证券投资、金融信托投资等。

2.银行的资金管理。银行的资金管理主要包含银行现金交易、银行资金交纳管理、银行资金贷款管理、不动产管理等行为。其中银行贷款是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属于银行进行经营活动获得效益的主要手段。对于银行整体的管理而言,资金管理是整个管理流程中的重要核心部分,银行只有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够确保银行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盈利性。

3.银行的风险管控、成本管理。银行运营与投资的风险管理以及全流程的成本管理也就是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由于银行属于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从创建伊始就决定其自身性质具有高风险性,因此,企业有必要正确地识别公司当前面临的各类风险,客观地评价各种风险给公司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继而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交易策略。因此风险管控的作用很大,是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银行企业的市场化,其内部控制管理的成本成为了一项主要控制对象,银行只有不断提高加强对其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将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风险的有限性),才能有效地增加银行收益,实现银行的运营目标,进而提高了银行自身的价值。

4.银行的信息管理。银行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财务信息管理和表外业信息管理。银行财务管理又可分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以及财务预算管理等。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管理主要是指银行对其在一段时间内所实施财务活动的计算、汇总、预测及分析等进行管理,而财务分析则是以财务活动文件、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为参考对象,通过具体的优化分析方法,对银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财务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运营结果并分析资金流动趋势,研究潜在的银行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资金增长,实现运营目标。此外,银行需要对不列入银行内部的负债资产进行管理,而这项管理一般称为表外业管理。

(二)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由于银行财务运营流程主要关注重点是其风险运营环节,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就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银行虽然是金融机构,同其他企业相似,其资金也是以货币形式呈现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比如融通性、共享性、投资性、风险性等。

从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银行为了避免因融通性过高而导致其所获利益降低的风险,可采用减少贷款要求,促使信贷几率增加,但又可能导致信贷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产生。

从金融市场的功能角度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创造、风险规避、资金融通和控制权市场等功能与银行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金融的视角看,银行的融资活动需要持续地从内部或外部取得成本尽可能低的资金来源。来源不同、融资渠道方式不同,其财务风险特征和融资成本也必然不同,并将构成不同的资本结构。

资金预算是银行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在银行的资金预算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资金计划进行处理,需要保证资金充足从而满足银行发展需求;其次银行需要提高财务运营过程中资金的流通率,在基本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运用财务管理技术,分析和预测银行未来运营方向,制定发展对象提高管理效率。此外,银行的资金预算是时态成变量的流动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

三、我国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在国有银行转型、财政资金有限的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面临着国家整体市场化的推进,国有银行正沿着股份制改革、业务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加大银行内部管理以及提高防风险意识等思路和步骤进行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首次将资本利率进行市场化,通过资金融通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

债务危机以及对全能型银行的支持导致混合型银行运营不断产生,通过金融开放式结构使银行的运营规模得到了扩大,且提高了银行在资金融通方面的资金利用率以及利益,为银行的运营带来更多样的业务活动以及战略规划等。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人类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采用大数据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积极推进并建立起数据驱动型发展方式,将对今后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数据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精细化管理、服务创新与风险管控,提高银行竞争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很多境外银行也成为我国银行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例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这些外资银行针对中国市场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不断探索具有高利润的新市场,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国内银行应正视外资银行的挑战,调整思路。目前,国内银行在资金融通、银行自身内部机构管理、业务扩展等方面不断探索,从而挖掘出潜在优势。

四、协调财务金融与银行发展的关系

(一)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

如今国内的金融市场已经发展了证券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使得金融市场逐渐多元化,业务活动也不断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服务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市场完善程度上仍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结合具体的市场发展情况不断寻找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与机制。

应加快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股份化组织体制是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符合市场体制内要求的基本经营方式,同时也是现代金融企业的一种基本制度。银行实现股份制逐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和其他大量国有股份制银行为左右两翼、适度竞争、共同发展的银行体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金融制度。

(二)完善金融基础保障体系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仍然不够全面,例如随着不动产质量的下降、银行的运营风险不断增加、由于缺乏有效预防挤兑措施,极易导致支付危机的产生。另外,银行支付计算系统比较落后以及社会的信誉度不足,导致银行的运营风险增加,例如一些刚刚建立的信用银行,没有很好的信誉意识和观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诚信获益机制,从而影响了银行的运营与发展。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就是法律法规,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就会导致银行在运营、监管、投资、筹资、合作等等一系列活动中失去安全依靠,因此,必须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银行金融与财务监管

在金融监管方面,首先可以建议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有效地处理和协调突发事件产生;其次建立银监会与证监会的管理机制,形成统一监督管理;最后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之间建立监管合作机制,吸取多元优势,从中获得共同利益,达到互利共赢。

在财务管理方面,银行应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完善财务收款控制机制,并且对财务信息处理加强监督和控制,要加强审查、统计、审计、监督等环节,完善并购管理上的法律,比如出资方式、法律等。

(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建立完善的银行风险预警机制。要明确风险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确定风险管理对象的范围状态;分析风险成因,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风险规避系统,实现对风险进行预警防范控制和应急;利用丰富经验的积累,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将风险减低到最大限度,从而提高银行的整个运营状况,提高银行业的企业价值。

总之,协调财务金融与银行发展的关系,需要做到四点:(1)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2)完善金融基础保障体系;(3)加强银行金融与财务监管;(4)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做到这四点,才能有效降低银行业的财务风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协调财务金融与银行的发展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银行发展与财务控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6篇

(一)外部财务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活动不断深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也在逐步完善。2011年来国家不断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环境对通信企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大于求,社会通信消费不旺。另一方面的影响是国家加大对电信等基础设备的投入,推进通信企业的发展建设。

2、企业金融环境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全面可兑换指日可待。这意味着所有企业外部金融风险加剧。所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众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再者,随着金融业与世界金融业相接轨,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融入我国市场,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二)内部财务环境分析

通信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与垄断性的产业。但是企业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设备建设,更新通信设备,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通信企业财务管理层次较低。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营运资金为中心。将企业投资、筹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及财务数据分析做为次要财务管理内容。这样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通信企业的干部与员工都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国内通信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垄断也滋养了人们懒惰情绪的产生。

二、通信企业财务风险认识

(一)合法、合规性风险

通信企业在我国作为服务行业,面临着无处不在的监督。通信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所受限制条款较多,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符合相关规定。

(二)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

通信市场长期投资项目也具有市场、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风险。也可能将短期债融入的资金用作长期投资。通信企业若大规模发行短期融资券,该行为中包含的潜在投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比如,企业资金投入项目是在新开发的市场,投资目的是发展移动业务或其他相关通信业务,易导致网间、网内结算支出大幅上升,最终导致超出项目预算,入不敷出,给通信企业造成一定损失。

(三)道德风险

财务人员缺乏相关财务素质,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损失。有的财务人员与领导勾结,利用财务管理漏洞,满足私心而私自挪用企业公款。

三、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投资决策管理策略

通过研究市场运行规律,我们发现风险与收益是呈比例存在的。传统意义的投资决策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等内容,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进行项目评价和预测。同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一系列的防范风险等措施。第二方面内容就是效益分析。运用财务管理的相关方法,对投资项目的货币时间价值进行分析、预测、比较,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我国通信企业在投资相关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项目风险。

(二)融资决策管理策略

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很多。通信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传统的企业融资主要是负债经营,企业流通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等。目前,我国通信企业融资方式正在转变,由债券融资向股权融资方向转变。同时通信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通信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债权承担能力,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并扩大融资规模。

(三)集约化财务管理策略

通信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权责明确、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建立新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应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方向转变。必须逐步实现通信企业集中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等,建立完整的利润分配制度与中心,促使各地分公司成为收入和成本中心。进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由分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精化管理层次,提升财务管理层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通信企业建设发展目标,实现为全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加强风险监察工作

我国通信企业可安排相关权威部门进行风险监察,监察内容包括员工是否严格遵循客户服务准则、财务人员有无舞弊现象等等。加强企业风险动态预测与监测,并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尽量排除潜在风险因素。

(五)加强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通信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监督。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缺陷应及时向上级管理层反映情况,避免事态恶化。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7篇

银行是一种具备金融性质的企业,其生存方式是以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为运营发展方式,并且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多样性的综合性服务。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具备企业的普遍特点,因此银行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财务的管理能力。银行只有不断加强银行企业对其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投资以及企业盈余的分配等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由此可知,银行企业财务金融活动已成为银行运营的重要基础,也是所有金融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部分,一个金融企业其财务管理的能力同时也能体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其价值。

二、银行财务金融的核心问题分析

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银行的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成熟,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经营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而在金融市场环境中,各种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如全球经济环境、政府战略决策、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银行必须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进行风险管理。

(一)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与银行的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类型和功能;(2)金融市场和中介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

1.银行的资金融通管理。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资金融通主要包括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两个过程。银行资金融通的筹资决策中主要关注筹资的途径、对象以及资本等,由于银行性质的不同,其对于金融需求的条件也就不同。因此银行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以及周围的社会经济环境详细地研究不同条件的金融需求,详细分析其所筹集的资本是否能供应各种金融需求,从而制定有效的筹资方案。在银行资金融通的投资决策中,其内容主要包括商业租赁投资、各种证券投资、金融信托投资等。

2.银行的资金管理。银行的资金管理主要包含银行现金交易、银行资金交纳管理、银行资金贷款管理、不动产管理等行为。其中银行贷款是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属于银行进行经营活动获得效益的主要手段。对于银行整体的管理而言,资金管理是整个管理流程中的重要核心部分,银行只有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够确保银行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盈利性。

3.银行的风险管控、成本管理。银行运营与投资的风险管理以及全流程的成本管理也就是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由于银行属于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从创建伊始就决定其自身性质具有高风险性,因此,企业有必要正确地识别公司当前面临的各类风险,客观地评价各种风险给公司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继而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交易策略。因此风险管控的作用很大,是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银行企业的市场化,其内部控制管理的成本成为了一项主要控制对象,银行只有不断提高加强对其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将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风险的有限性),才能有效地增加银行收益,实现银行的运营目标,进而提高了银行自身的价值。

4.银行的信息管理。银行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财务信息管理和表外业信息管理。银行财务管理又可分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以及财务预算管理等。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管理主要是指银行对其在一段时间内所实施财务活动的计算、汇总、预测及分析等进行管理,而财务分析则是以财务活动文件、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为参考对象,通过具体的优化分析方法,对银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财务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运营结果并分析资金流动趋势,研究潜在的银行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资金增长,实现运营目标。此外,银行需要对不列入银行内部的负债资产进行管理,而这项管理一般称为表外业管理。

(二)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由于银行财务运营流程主要关注重点是其风险运营环节,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就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银行虽然是金融机构,同其他企业相似,其资金也是以货币形式呈现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比如融通性、共享性、投资性、风险性等。

从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银行为了避免因融通性过高而导致其所获利益降低的风险,可采用减少贷款要求,促使信贷几率增加,但又可能导致信贷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产生。

从金融市场的功能角度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创造、风险规避、资金融通和控制权市场等功能与银行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金融的视角看,银行的融资活动需要持续地从内部或外部取得成本尽可能低的资金来源。来源不同、融资渠道方式不同,其财务风险特征和融资成本也必然不同,并将构成不同的资本结构。

资金预算是银行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在银行的资金预算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资金计划进行处理,需要保证资金充足从而满足银行发展需求;其次银行需要提高财务运营过程中资金的流通率,在基本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运用财务管理技术,分析和预测银行未来运营方向,制定发展对象提高管理效率。此外,银行的资金预算是时态成变量的流动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

三、我国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在国有银行转型、财政资金有限的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面临着国家整体市场化的推进,国有银行正沿着股份制改革、业务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加大银行内部管理以及提高防风险意识等思路和步骤进行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首次将资本利率进行市场化,通过资金融通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

债务危机以及对全能型银行的支持导致混合型银行运营不断产生,通过金融开放式结构使银行的运营规模得到了扩大,且提高了银行在资金融通方面的资金利用率以及利益,为银行的运营带来更多样的业务活动以及战略规划等。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人类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采用大数据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积极推进并建立起数据驱动型发展方式,将对今后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数据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精细化管理、服务创新与风险管控,提高银行竞争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很多境外银行也成为我国银行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例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这些外资银行针对中国市场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不断探索具有高利润的新市场,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国内银行应正视外资银行的挑战,调整思路。目前,国内银行在资金融通、银行自身内部机构管理、业务扩展等方面不断探索,从而挖掘出潜在优势。

四、协调财务金融与银行发展的关系

(一)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

如今国内的金融市场已经发展了证券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使得金融市场逐渐多元化,业务活动也不断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服务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市场完善程度上仍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结合具体的市场发展情况不断寻找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与机制。

应加快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股份化组织体制是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符合市场体制内要求的基本经营方式,同时也是现代金融企业的一种基本制度。银行实现股份制逐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和其他大量国有股份制银行为左右两翼、适度竞争、共同发展的银行体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金融制度。

(二)完善金融基础保障体系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仍然不够全面,例如随着不动产质量的下降、银行的运营风险不断增加、由于缺乏有效预防挤兑措施,极易导致支付危机的产生。另外,银行支付计算系统比较落后以及社会的信誉度不足,导致银行的运营风险增加,例如一些刚刚建立的信用银行,没有很好的信誉意识和观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诚信获益机制,从而影响了银行的运营与发展。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就是法律法规,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就会导致银行在运营、监管、投资、筹资、合作等等一系列活动中失去安全依靠,因此,必须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银行金融与财务监管

在金融监管方面,首先可以建议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有效地处理和协调突发事件产生;其次建立银监会与证监会的管理机制,形成统一监督管理;最后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之间建立监管合作机制,吸取多元优势,从中获得共同利益,达到互利共赢。

在财务管理方面,银行应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完善财务收款控制机制,并且对财务信息处理加强监督和控制,要加强审查、统计、审计、监督等环节,完善并购管理上的法律,比如出资方式、法律等。

(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建立完善的银行风险预警机制。要明确风险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确定风险管理对象的范围状态;分析风险成因,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风险规避系统,实现对风险进行预警防范控制和应急;利用丰富经验的积累,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将风险减低到最大限度,从而提高银行的整个运营状况,提高银行业的企业价值。

总之,协调财务金融与银行发展的关系,需要做到四点:(1)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2)完善金融基础保障体系;(3)加强银行金融与财务监管;(4)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做到这四点,才能有效降低银行业的财务风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8篇

一、引言

2014年6月13日是余额宝的周岁生日,也是互联网理财产品诞生一周年的日子,截至目前,余额宝用户已超过一亿户。宝宝理财规模的迅速壮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更令传统银行业开始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全面改革。这一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加速促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核心变革是利率的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倒逼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例,余额宝等分流传统银行很多的活期存款,而目前银行的活期存款还是管制的,因此银行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地呼吁放开利率。所以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只是利率没有市场化的产物,而这种金融创新方式又将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国内众多学者开始讨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到底对金融市场利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缓解资金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资金配置的高效化,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并直接进行联系和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等中介机构(即金融脱媒),大大节省了交易过程不必要的摩擦费用,提高了资金供需的匹配速度,并且还可以获得风险分散的好处(谢平 等,2012)[1]。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创新有助于社会融资总成本的下降。然而,有些人却认为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冲击了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严重干扰了利率市场,影响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拉高实业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加剧金融和实体产业之间的恶性循环,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呼吁取缔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由此得出,互联网金融可能会推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对整个国家行业和经济都是不利的。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缺乏相关金融法律规范且缺乏必要的监管,加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跑路,更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互联网理财产品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发展日趋稳定。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即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传统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标志性产品,代表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采用余额宝的收益率来进行分析。余额宝本质上是一种货币性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及银行间的存单等高流动性的资产(见表1)。鉴于余额宝主要投资于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债券,与之对应采用国债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国债也是一种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债券,目前我国国债市场比较发达,国债可以在债券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因此采用国债收益率来刻画传统金融市场的利率特征具有合理性。债券是传统金融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债券收益率可以看成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国债的收益率是其他债券定价的基础,余额宝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由此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以余额宝为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来验证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传统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金融利率波动性影响机制的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检验,涉及范围较广,研究角度多样。在克服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中市场资产组合的风险调整系数数据不易观测且单一因素对资产收益率解释性不强的影响后,Ross(1976)[6]在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资产的收益率要受多种因素的风险溢价影响,且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包含三到四个因素的套利模型更能充分地描述对证券市场收益的影响,套利交易最终使得各种资产收益率达到均衡价格。

目前国内学者偏重于理论上说明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各种影响,而很少有学者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数据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市场利率的影响关系。本文将研究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传统金融市场利率的实际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从风险-收益角度看,利率偏好理论认为利率代表资金承担风险的补偿,不同风险资产要求获得不同的利率回报。预期理论认为利率受未来期望利率的影响,在相似风险下,类似资产的利率要求获得类似的风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说互联网理财产品推高了商业银行的利率。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施利率管制,压制了存贷款利率的合理定价,导致银行名义利率偏低。而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后,具有较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必然要冲击银行信贷和债券市场。这是由于在类似风险下,套利交易迫使资金的利率回归到合理定价范围。利率既是承担风险的回报,也是社会融资的机会成本。国债以高信用(以国家资产、信用为担保)、高流动性为特征,一般更接近于无风险利率,而目前的互联网理财具有较高信用(以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为背景,并有相应的资金保险制度)、更高流动性(T+0交易制度),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因此互联网理财收益利率必将对国债收益率产生重要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思想及模式,将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福利。互联网金融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资金借贷双方可以快速获得所需的相关信息,缩短了资金交易过程,减少了融资过程的中间费用,使得社会融资成本下降,表现为互联网理财导致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的下降。由此,得出假设1。

H1:互联网金融创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即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是负的。

互联网金融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表现在融资过程交易费用的下降,更体现在降低资产价格的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下降,表现为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导致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下降。由此,得出假设2。

H2:互联网金融提高资金流动效率,降低资产价格的市场风险,即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是负的。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套利定价模型理论,针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实际影响构建数学模型,来探讨传统金融利率对互联网金融收益率冲击的价格反应。

互联网理财和国债市场的特征与状态如下:

(1)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是风险回避型的,并且追求效用最大化。互联网理财产品和国债市场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特征,其投资者具有风险回避的特征。而且每个投资者又是有限理性的,在可获得的信息以及承受类似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投资利润最大化(即选择利率最高的产品)。

四、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一年中国债收益率约为3.54%,余额宝的收益率约为5.03%,两者的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因此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二)两种收益率影响的简单分析

理论上互联网金融创新促使社会融资成本发生变化,实证上到底是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引起国债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还是国债市场收益率引起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变化需要进行判断。本文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余额宝收益率是否会导致国债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在5%的显著水平下,实证结果表明余额宝的收益率是引起国债利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债利率却不是余额宝收益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验证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存在影响的因果关系,并从实证上排除了国债收益率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影响的干扰。

经过上述对余额宝收益率及国债利率因果关系的简单判断,接下来利用分位数回归法、ARCH法以及向量自回归法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利率的实际影响,实证结果如表3。

上述三种方法实证结果表明:余额宝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系数约为-0.005,即余额宝收益率最终引起了国债市场收益率下降0.5%左右。表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成负相关关系,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有助于国债市场收益率的下降,也说明互联网金融创新促使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即假设1得证。

虽然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引起了国债收益率的减少,但实证结果这种影响比较小,说明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这也揭穿了一些学者所鼓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大大推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要求取缔互联网金融的谎言。

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前一期的国债收益率对后一期的国债收益率的影响达到了99.9%。说明普通投资者根据即期的国债收益率决定下一期的国债收益率,下一期的国债收益率受前一期的影响很大,间接说明国债市场收益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两种收益率波动的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将对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波动产生影响。本文用国债年收益率的对数{ln gzrt}表示国债收益率,用余额宝年收益率的对数序列{ln yert}表示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对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由于采用的是时间序列,在计量模型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两种收益率数据的平稳性。如果变量序列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使用相关方法估计模型;如果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则需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便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国债年收益率的对数序列{ln gzrt}和余额宝年收益率的对数序列{ln yert}进行ADF检验。表4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收益率的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对原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新序列是平稳的。

由于两种收益率的原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需要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与稳定性。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传统国债收益率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的协整关系。由ADF检验可知,国债年收益率和余额宝年收益率原序列均为一阶单整。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滋t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序列一阶平稳,说明序列{ln gzrt}与序列{ln yert}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两种收益率存在协整关系。

2、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序列{ln gzrt}与序列{ln yert}在理论与统计上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故以这两个变量建立滞后一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数据统计性质的VAR模型将经济系统影响的时滞性,内生变量函数包含了系统内生变量的若干滞后值,常用于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经济冲击对变量系统的实际影响。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如下:

由方程组(7)可得,国债收益率波动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在理论和统计上都是不显著的,而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故而提取互联网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性影响的方程:

ln gzrt=0.028+0.991ln gzrt-0.010ln yert+e1t(8)

调整R2=0.981 对数似然值=1 183.09

AIC=-5.99 SC=-5.96

由方程(8)可得,调整的拟合优度R2=0.98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各解释变量统计值十分显著。滞后一期的余额宝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波动产生负向的影响,影响系数约为-0.01。说明国债收益率波动极大程度依赖于其滞后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变化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递减,且呈现负相关的现象。

从余额宝收益率波动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为负中,可以得出互联网理财创新导致了国债收益率波动性下降,从而降低了债券的市场风险。这进一步证明了互联网金融效率的提高降低了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而假设2得证。

3、VAR模型的检验。为了检验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真实的因果关系,再对ln gzrt和ln yert基于VAR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5的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ln yert不能Granger引起ln gzrt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ln gzrt不能Granger引起ln yert的原假设,这表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变动会对国债收益率波动产生影响,而国债收益率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变动影响不构成因果关系。再次验证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传统金融市场利率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影响,从统计上排除了国债收益率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波动影响的干扰。

4、脉冲响应分析。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一个标准随机冲击对国债收益率当期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一个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冲击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路径。对于方程(9),给国债收益率一个正向的脉冲,即:

图1显示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影响的动态过程。其中,横轴表示以天为单位的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共有365期,即1年;纵轴表示国债收益率对单位冲击的响应值;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代表了国债收益率波动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冲击的反映,虚线则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给即期互联网理财收益率{ln yert}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国债收益率的对数值{ln gzrt}会在前50天快速下降并在第45天达到最大值,但在随后300天内缓慢波动下降至0,且下降的波动率与方差逐期递减。由于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在0值以下,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正向波动会对国债收益率波动带来负向的影响;但是该影响具有持续性,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变动对国债收益率具有持续的影响作用。

这种持续的影响作用可由金融市场的有效程度来进行解释。一般而言,在一国或地区的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当期的国债收益率水平主要根据上一期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决定,并且强势有效市场中,对国债收益率的任何一个冲击,国债收益率会快速回到正常水平。而在我国,给定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一个单位的正向波动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但是国债收益率的波动调整时间较长,这也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程度较低。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对国债收益率的期望收益回复至正常水平,投资回复至平衡增长路径,所以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作用从长期来看不具有持续性。

5、方差分解。由脉冲响应分析可知,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所引起的国债收益率波动在第300期逐渐减弱至零,因此,对国债收益率的前300期进行方差分解。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在300期的方差分解中,国债收益率自身的滞后影响最大,说明国债收益率波动具有较强的惯性,并且衰减较为缓慢。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方差贡献从第2期至第50期增长,从0.01%上升至4.03%,且国债收益率波动在此期达到最大。在此以后,缓慢变化至6.63%并维持在该水平,充分说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上升对国债收益率存在着影响,且该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达到一个影响上界。

利用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分析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贡献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一个标准的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冲击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贡献为7%左右。这也说明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冲击影响不是很大。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实际影响,从融资收益率以及收益率的波动性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如何影响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融资收益率模型结果表明:当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不仅取决于上一期的国债收益率,还受即期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影响。此外,还使用GARCH(1,1)模型与VAR模型对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波动服从GARCH(1,1)模型,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波动性影响为负。给一个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国债收益率波动的下降,而且对国债收益率具有较长影响作用,且该影响作用在一年内波动递减至零。理论作用机制和实证检验较好地拟合了国债收益率波动与互联网理财收益率的均衡关系。

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引起了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从本质上是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会导致国债收益率波动性下降,市场风险的下降最终导致金融市场风险补偿的下降,无风险利率的下降。这归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影响,而互联网理财在倒逼利率市场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理财虽然迫使银行名义利率上升,但对金融市场实际收益率并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并不会大大推高社会融资成本[13]。实际上互联网理财的高流动性反而降低了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性,因此也促进了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因此,政府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不能简单取缔互联网理财产品,导致金融效率的低下。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拓宽资金的投融资渠道,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2]董梅生,杨德才.余额宝交易成本、有限理性及其相机治理[J].改革,2014,(4):141-150.

[4]陈霄.民间借贷成本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1):37-48.

[5]黄桂田,何石军.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7):1-13.

[6]Ross A. 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6,13(3):341-360.

金融理财市场分析第9篇

众所周知,血液是维持一个人生命的根本,如果人的血液有了血栓就会发生病变,严重的会导致人的瘫痪甚至死亡。同理,金融企业和人是一样的,资金就是一个金融企业的血液,如果出现资金流断档,也会瘫痪甚至死亡。由此可见,金融企业的发展与财务危机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危机管理失效将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对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分析,根据其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监测与预防等手段,实现对财务危机的控制与防范。所以本论文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金融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

目前各金融企业普遍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由经营风险造成的,其二,由财务管理失误造成的。

(一)在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方面

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企业经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随之出现,进而也极易造成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同时,金融企业的组织管理也存在问题,其中金融产品的质量,组织管理的计划,新技术的开发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有效与安全管理,一旦组织管理风险出现,则会诱发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市场营销的盲目性。当前,金融企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其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营销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由于金融企业通过营销,增加了市场的份额,同时市场营销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以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但部分金融企业未能重视财务管理,过于关注市场营销,导致市场营销的效果欠佳,财务管理的状况较差,进而造成了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三,多元化的经营。目前,金融企业的发展逐渐迈向了成熟期,为了实现对经营风险的规避,纷纷实现了经营的多元化,但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理解实物资产投资,同时也忽视了金融资产投资的特点,在此情况下,金融企业的投资缺乏可靠的资金支持,进而极易引发财务危机。第四,核心业务的萎缩。在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便是企业的核心业务经营,但众多金融企未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而是利用兼并手段积极拓展市场,此形势下,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将不断增多。

(二)在财务管理失误方面

首先,贷款管理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环境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获得发展,增加市场的份额,采取了发放贷款的措施,虽然降低了其资金周转的速度,但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的不合理,出现了众多的坏账,死账,呆账等,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其财务危机极易出现。其次,财务杠杆的过度使用。财务危机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因此,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与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债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双重的作用,即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可能造成财务危机,主要是由于当资产利润率小于利率时,举债的负面影响则会出现,金融企业的盈利力将有所降低。最后,财务预警系统的欠缺。该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对金融企业发展中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的控制、分析与决策等。它是金融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但是部分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问题,缺乏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此时财务预警机制则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不能预防财务危机的产生。

三、控制与防范金融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财务危机对金融企业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为了实现金融企业的正常、有序经营,控制和防范企业的财务危机,需要对金融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管,同时,要结合金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危机监理机制。下面提出了几点防范财务危机的建议和对策。

(一)树立危机意识。在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危机意识,在金融企业内部,展开危机教育管理活动,其中企的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危机,在金融企业内部逐渐形成良好的防范财务危机的氛围,并且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严肃的对待,使危机意识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

(二)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它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金融企业理财活动的质量与效益,因此,金融企业的财务活动要保证其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与合理性,可以运用定量分析,决策模型等,也可以对各种决策进行可行性方案的分析与论证,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各种财务决策的技术与方法,使财务方案保持在最优状态,进而才能够保障企业财务决策决策的质量。

(三)增强对外信息的反应力。金融企业要及时掌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以及利率市场化等的外部情况,要不断加大对外部情况的监控力度,进而为金融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在此基础上,金融企业才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等进行及时与有效的调整。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