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0 16:24:05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1篇

关键词: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一、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升级、经济增速开始全面换挡、经济驱动亟待快速转换,其中经济增速全面换挡的重要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中长期国民经济将保持“L”型走势,在这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具体包括:首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转型,供给侧改革将持续推进,淘汰与化解过剩落后产能的工作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在增加市场就业压力的同时无疑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其次,当前经济增速的全面换挡,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加之国际贸易开始受到国际需求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抑制,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用工不足,,从而加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再者,自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2016年的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人,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800万,由此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就业需求就达1600多万,由此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就更大。

二、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原因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高校培育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就业市场欠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三大主因。

(一)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就比较突出,其核心原因就是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由此导致高校教育培训体系出来的劳动力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从而造成供求矛盾,进而引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四年制的教育专业设置与日新月异的市场人才需求出现错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经常出现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周期性需求变化;第二,目前高校教育体系的实践性不强,理论性教学过多,缺乏必要的实践培训与技能培训,这极其容易导致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但是大学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四,当前对于技能型专业的设置过少,高校教育名利化现象普遍,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缺乏。

(二)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

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怪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年年犯难,许多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由此不得不努力的考取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而在进一步深造后再一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大学生就业就更难;另一方面,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常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从而不得不提升用人成本;虽然,前文我们提到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怪象的一个原因。但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大学生就业的眼光高、要求高,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比较浮躁,且存在眼高手低的坏习惯,而另一方面从职业发展的路径来说,任何职业的发展道路都是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难到易的过程,由此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最终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

毫无疑义,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在就业市场不规范的方面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政府对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偏弱,且调控水平亟待优化;第二,当前我国劳动市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偏少、质量欠优,难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普遍存在企业用工歧视,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许多企业对于非985与非211的高校毕业生比较排斥,无论其能力有多强,只要不是985、211的毕业生一律不录取;第二,出于企业成本、用工需求的考量,许多企业对于女性毕业生比较排斥,从而使得高校偏好男性毕业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普遍;总而言之,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造成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三、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有效策略。

(一)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

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对于一些知识过剩、实践性不强、科研性也偏弱的专业要缩小招生规模,再确保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个别既无保护学科发展,也无实际作用的学科应该取消招生;第二,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多开设实践课程、多举办校外实`、多安排学生实习、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三,高校要强化对教师的知识技能更新与培训,对于长期不求创新、不求发展的教师要给予相关的管理与鼓励措施,严重者可以采取淘汰制度;第四,要加大对技能型专业的设置,并且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要给予特殊支持。

(二)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

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对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许多大学生就业并未是真正的就业难,而是一种择业难、创业难,要真正从思想上改变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心理浮躁的现状,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多开展教育实践与培训,扭转这些错误思想,要鼓励大学生理性就业。在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问题上,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工作,通过这两大群体与师资力量去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进行转化,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应该要配合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审批、财税、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实现自身顺利就业的同时带动他人就业,减小经济增速趋缓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思想是促使劳动力供求双方都获得满意的对价,从而实现劳动者的就业与企业的招人用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剂――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第一,政府在规范行业准入、原则及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专业化、高效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的发展,要通过这一群体实现对高校学生就业前的初级培训,提升其由学校向企业发展的适应能力;第二,政府该引导企业积极与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联系,提升企业的招人、选人、用人的能力,减少因为学历或者性别问题的“一刀切”做法,要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真正实现企业能招到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能找到优质企业的双赢局面,最终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参考文献:

[1]胡先锋.后经济危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4).

[2]廖海华,邹燕矫.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及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3]乔丙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9(02).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2篇

刘晓、梁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中撰文,基于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战略,分析了该实践区在促进劳动力流动和终身学习体制发展方面的特征与优势,提出了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分转换和转移、促进地域劳动力和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方面的启示意义。

首先,作者从发展背景和实践区缔约政策两个方面阐述了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建立过程。在发展背景上,作者分析了各国建立该体系的需求、作用和目标;在实践区缔约政策上,作者从建立宗旨、会议的目标、资料搜集运用、地域性、语言以及对各自角色界定的角度加以描述。

随后,作者分析了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特征与优势:1.促进实践区地域性劳动力流动:学习成果转移模型实验是学分得以在两国间转换、认证、积累的学习途径;实践区流动学习的质量监督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地域性劳动者的流动性;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资格认证方式,有利于规范地容纳不同的学习成果的验证和认定程序,为学习途径注入流动的血液,从而实现地域性流动学习的现实价值。2.在实践区促进终身学习体制发展: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为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实施ECVET的实践区可对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在实践区内部实施ELVET便于劳动者的职业资格等级的更新。

最后,作者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建立的意义及启示:1.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建立保证了政策的透明性,使各国形成合作的统一意识,在推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分制和增加弹性学习路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建立在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格互认和跨国流动以及不断更新劳动力职业资格等级,设立专家小组专门研制升级课程包等方面对我国有重要启示。但是基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需根据教育发展自身的现状来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同时对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发展面临的困难,在我国也要给予重视和警惕。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3篇

(一)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我们在对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多种类植被绿化和一些校园景点的布置,但缺少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体验、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既是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根据周边经济、文化等社区资源,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活动基地,研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手册》,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米尔曾经说:“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 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随着每一个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会在这个进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2、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校园实践基地,可以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3、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尤其是联邦德国。他们有句名言,“我们的学生考试考不过你们,我们的学生做的产品专门卖给你们。”可见德国人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技术并非常有成就。他们的学生的劳动技术在学校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非常高。我们的学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记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训。导致小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自我服务,在考上大学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劳动最光荣”已经是口号、摆设。今天的教育已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应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师生共同生长的天地。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项全新的课程已开始显露其勃勃生机,那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时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实践教育,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实施的总目标

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实施体系。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丰富新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辟、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延伸、信息技术的学习利用、社区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亲近土地、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二)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基地)课程研究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4篇

河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质量整体不高,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分布在技术含量要求较低的农业、建筑业和传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偏多,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人口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自身的技能与用工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难以实现向其他行业顺利转移。当前吸纳农村从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在未来对劳动力仍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但是该产业面临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急需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在一定时期仍将存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占主体且发展不充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从业人员多从事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教育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数比重较低。河北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受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限制,劳动者不能完全适应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而第二、第三产业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继续教育的需求。继续教育需求的满足,不能够完全靠政府。社会培训机构更多地偏重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方面的培训,较少关注技能的操作与职业生涯规划。而企业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也难以全部承担对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现有从业人员有提升自身技能水平、适应新岗位的继续教育需求,需要相关机构来整合资源,提供继续教育平台,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下对人力资本的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定位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河北省应当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城镇化建设,引导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河北省将对中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性人才,高端服务业的技术应用人才,以及能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产生较高需求。但是从河北省的人力资源现状来看,现有的劳动力水平距离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大量的存量劳动力质量不高,且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是当前河北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应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改变当前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的现状,提升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调整就业结构,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加强对现有的劳动力技能性培训。职业教育本身应当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要是来自于高中、中职院校,社会考生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变革越来越快,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教育终身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伴随着教育的终身化,自然也就产生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但是当前本专科以及研究生的招生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年龄限制,而且多数为全日制脱产性的学习,这样就将大量需要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排除在外。在职劳动者的自我提升一般是通过自学考试或成人业余学习,或者是考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但是本科层次和更高级层次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理论和研究水平的培养。这样的人才提升途径难以实现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因此河北省职业教育应当在满足现有职场新人培养的需求之外,更多地开展社会培训,关注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社会服务中,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三、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职业院校支持区域发展的路径

河北省职业院校应当利用自身在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在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配合产业结构的升级,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技术咨询与合作,满足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通过社会服务,促进产学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依托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和能力标准,实现职业教育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升,从而满足从业人员职业提升的需求。

(一)开展社会培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河北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全日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之外,还应当开设适应终身教育的灵活多样的短期培训项目,面向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各行业从业人员,满足在职劳动者自我提升的需求,为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助力。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可以沿着下述思路逐步进行。1.配合新型城镇化,强化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据《河北经济年鉴(2016年)》数据显示,河北省2015年末城镇人口3811.21万人,占全部人口51.33%,乡村人口3613.71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8.67%。全部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仅占10.2%,高中人口占15.91%,人口素质偏低。以第一产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2.95%,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1.54%,劳动生产率较低,由此可见,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提升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都与第一产业相关。河北省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及观光旅游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污染,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这就需要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完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河北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需要配套发展教育、医疗、养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服务业,这些行业对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在技能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以张承地区为例,做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涵养区,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如养老、健康行业,农业观光旅游等,需要农村劳动力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因而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技能培训,使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技之长,顺利进行角色转换,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河北省职业教育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技能水平等不同层次。在市民化过程中,河北省职业院校可以提供食品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社区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图书馆、文教场馆的资源共享,助力于开启民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冷链运输、现代化销售手段的培训和服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配合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品牌化经营,同时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入职培训和技能指导,促进一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2.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河北省有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于第二产业,部分从业人员在职业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应积极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项目,与京津两市实现错位发展。河北省将逐渐改变以钢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精细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相关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对能够实现创新、适应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会有更多的需求。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水平要相应地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也要应对新的挑战。河北省迫切需要中高端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性人才、高端服务业的技术应用人才,以及能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依托协同发展的重点行业,利用自身的资源,面向新兴产业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新兴产业中新的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促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明确专业的培养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3.社会培训的实现形式职业院校对农业从业人员及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应采取互惠互利的原则,互相促进。从培训资金来源看,可以考虑从国家支农资金中划出部分文化建设资金,用以完成对农民工的职业提升,而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则以按职工工资的2.5%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部分,作为培训资金,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考虑除上述资金用于职工培训之外,对由企业一线工人实现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增收入部分制定一定的税收返还政策,对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个人承担的部分资金实施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以促进企业和个人重视职业培训,实现员工的自我提升。从培训的实现方式来看,考虑采取培训项目公开招投标的形式。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培训部门根据行业要求对培训方案进行设计,以项目竞标的方式供行业企业进行选择,经行业企业部门认可之后,依据中标的培训方案展开培训合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试点,在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之后,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在实施效果保障方面,政府和行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反馈,对培训成果显著的方案进行积极推广。职业院校在开展对外培训的过程中,要与行业企业共同提炼出不同岗位群所需的关键能力,对岗位群中初级、中级、高级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区分,便于从业人员在继续教育和提升时,找准定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行业企业部门以及职业院校在实践中共同完成岗位群的分级工作,力争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基于岗位群的、明确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实践水平,也有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把握人才需求情况,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专业,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职业院校对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调研企业需求,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升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院校自身建设。

(二)实现职业教育分级,打通职业教育升级通道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5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

一、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清晰的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经济流、信息流大行其道,资讯数字化并且已成为时代的显著特点。“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是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训为主要方式,对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开展的教育活动。”[1]终身教育背景下,加快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调整是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方式,是加快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动力,是满足现代社会国民多元化学习欲望的主要方式,是顺应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改革浪潮的必要必然要求。终身教育背景下,只有加快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才有可能实现高等学校成人教育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才能在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当今社会,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已经常态化,信息化、知识化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对于那些只受过不完全教育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2]。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可持续性,尤其是高科技背景下,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发展模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更趋向个性化。尤其是对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更高、更细、更活、更实。高等学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一)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功利心过多,注重经济利益,忽略社会价值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上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它不限职业、年龄、身份、性别、种族、信仰等等,它的教学目的在于为社会国民积累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它是成人可持续性终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成人社会化实践的再深化,它是成人继续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太注重短期的经济谋利行为,急功近利,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教育宗旨,违背了教学规律,追求教育的短、平、快。在教育目的上忽略了人的身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忽略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过分重视学生数量、规模的增加,忽略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在教学环节中,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功利性倾向严重,这种行为不仅仅破坏了教育公平与公义性,也违背了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它不仅破坏了成人教育品牌,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部分高等学校将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塑造成,产业链,大量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无序的野蛮的招生。这种畸形教育,损害了成人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具有终身性、创新性、个性化、便捷性、实践性、科学性、非正规性等特点。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管理和服务机制体质上没规划、不健全、不完善,管理上比较混乱、无序、不同一性。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教育文化上碎片化、繁杂化、臃肿化。特别是教育培训机制和体制上随意性高、自发性强,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管理方式太单一、简单、粗暴、落后,太注重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忽略创新,管理上存在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家长主义、家长式管理。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口号式模式管理,推诿扯皮、贪大求全。部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管理方式上存在上情无法下达,下情无法上传,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等问题。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领导责任心不强、管理理念上落后,敬业精神不足,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

(三)在专业布局上,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轨,师资力量薄弱

当今社会庞大的经济运作,总是伴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必然推动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信息飞速发展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多样、思想个性多元,物质精神需求个性化。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专业布局上无法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异。部分高校成人教育体系中培养各种人才,无法实现与用人市场的良性对接。部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专业布局上,滞后性强,专业划分粗细不明、专业口径宽窄不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上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社会实践能力弱。部分高等学校在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上,随社会大流,随其他高校大流,专业布局上雷同性强、差异性弱、特色化不足。部分高校的成人教育体系,无法根据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部分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布局稳定性差、持续性不足。忽略了校企合作的优势,僵化有余灵活不足。部分高校成人教育在教育资源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粗放性强,精细化、集约化弱。部分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布局上投入不足,不成规模,师资力量配备不齐、不强、不专业,专业结构不合理。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的具体策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在转型能否成功,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策略。坚持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创新化教育、就个性化教育理念,为构建新型社会添砖加瓦。

(一)清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完善体制机制

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持之以恒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宗旨,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教学生学会知识,又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要始终围绕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构建互联网+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与高校科研单位、社会企业、社会团体相结合,重视成人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未来,重视成人教育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走自己的高等学校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要任务。”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要始终遵行教育内在规律,坚持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相统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不断建立健全服务和管理机制体制,要坚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宏观统筹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办学规划以市场化需求相衔接,办学理念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办学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要充分发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要摒弃过去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二)优化及强化师资力量,注重增强教学实效

终身教育背景下,要实现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转型升级,就必须需要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高,职业道德佳、心理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师资队伍。人是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当今社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转型、调整、优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层次更高、结构更全,质量更佳、社会对人才需求更加多样化。要真正推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体系。要从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高度,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重要性及必要性,要瞄准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焦点和靶心,要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要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还要不断完善高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考核及评价机制体制。“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借助快捷的传播渠道,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最快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3]要引导广大师生,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制度调研,要不断创新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要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尝试,要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保障体系及考核体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师资整体教学水平,要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教学实效。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6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背景;范式

Abstract:in today's employment pressure is very heavy,but not to the recruitment of staff,under such a contradictory background,to enhance the students' social experience,to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deas and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comprehensive practice curriculum so as to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of an a in a way,its standardization,system will be put on the agenda.In this paper,characteristics and paradigm for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aiming to cultivate our

Keywords:background,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paradigm

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培养人的实际劳动能力核心理念,以自由、独立、自主的方式进行研究学习,并以服务社会为主题,进行相关学习活动的课程。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了一直以来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让人们不再空读书,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将书本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用社会实践的方式体验书本,印证书本,又由书本带动社会实践,让书本与社会完美的结合起来。

1.综合实践课程的背景

综合实践课程是由于就业与求职社会新的教育改革的发起,用原有的劳动课为基础改造孕育而生。劳动课强调学生要有动手能力,而综合实践课是要求学生自己实践,提高社会意识和训练综合能力,为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作铺垫。

2.综合实践课程的特征

2.1理论性

综合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所以这门课程能够对问题进行探究以及解决,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一部份指导,让人们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综合实践课中的实践结果又会回馈给理论,修正理论,完善理论,使得理论更加完善,更具有全面性,为社会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指导。

2.2广泛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为人们提供社会指导并解决讨论社会问题的学科,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要包括大量的题材,各种各样的知识学说,以及普通、特殊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3综合性

当一件事物具有了理论性和综合性之后,那么它也就自然而然的具备了综合性。同时,它为社会服务,所以其核心至始至终都是社会,而社会又包括了自然与人文,理论性又将这些有机的整合起来,所以其综合性贯穿始终,所以也正是其具有综合性,才能够让所有的学生不受专业的限制,学习综合性知识,提高自我素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在社会中立足。

3.综合实践课程的范式

范式有三种类型,一是辩证思想,二是具体的成就,三是作为一种工具,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我认为是三者的结合。首先,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是教育改革的成果,其次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样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让人深思的思想方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方式,让人们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上。

4.综合实践课程对老师的挑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对原来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教师来说,必须做出合理的改变。原本的教育只需要按照大纲进行教导,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使得其覆盖面特别广泛,跨专业也特别多,且同学的方向也各有各的不同,使得教师根本没有大纲依赖。教学模式的改变让教师无法照搬原来的教学方式。评价分数也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了,所以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冲破了原来的填鸭式教育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让书本与社会相结合,学生也能自主学习,并自己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训练自身的辩证思维方式。让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拓展,让学生能够更加迅速的融入社会中。(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未成年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参考文献

[1]胡怡芳.系统化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背景与范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6):75-78.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7篇

关键词:劳动力供求;用工荒;技能型人才;学校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孙腾飞(1988―),女,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陆素菊(1963―),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民工荒’背景下劳动者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向――基于劳动经济学的探索”(编号:DJA110288)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陆素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78-03

“用工荒”的出现刺痛了人们的神经,如法国人口学家索维所说,“只有当膝盖疼痛的时候,才会感到膝盖的存在”。“用工荒”现象背后隐含了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发人深思。本文试图找到职业教育与“用工荒”现象的相关性,进而梳理出“用工荒”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进行反思。

一、“用工荒”的实质:劳动力有效供给短缺

关于“用工荒”的界定,学者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被大家认同的提法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导致的用工短缺,而所谓的“工”具体指哪一类群体,学者们看法不一。有学者通过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1]另有学者提出当前的“用工荒”是“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普工短缺是这一轮“用工荒”的突出特征。[2]笔者认为,当然普工短缺也是目前不可否认的事实,“普工荒”和“技工荒”是“用工荒”的两种表现形式,而“技工荒”是“用工荒”的内核。“普工荒”与大批农民工返乡有关,它可以随着企业内迁或技术替代及政府配套措施的出台迎刃而解,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长期的刚性需求。“技工荒”实际上是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劳动者的素质及能力结构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的体现。

二、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来自企业行业的挑战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变化经历着量变直至质变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蔡提出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长期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成为“用工荒”的根本原因。[3]201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4年到2011年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每年减少13.6%。这无疑将会使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有的企业会选择走产业升级和技术替代的路子,有些企业会选择内迁,有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倒逼机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必然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劳动力的行业需求

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从行业需求看,9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二、三产业。82.6%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4.9%。从对技术等级的要求来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6.7%,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4]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态势,即有限的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与企业岗位的高技能需求的矛盾突出,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严重短缺。

有课题组通过调研提出我国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素质不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不匹配,以及职业精神不适应现代制造业生产的要求;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有职业发展能力和多种复合型技能,还要具有协同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5]

(二)企业的用人需求

有学者调查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素质,发现:高职毕业生在岗位上最突出的问题依次是岗位认知薄弱、专业知识与实际脱节、实践能力薄弱;在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中,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态度、职业道德;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依次为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6]还有课题组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发现,未来五年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长的趋势,总的需求增长率为38%,其中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占所需高技能人才总量的86%;然而学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业基础不扎实,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较为欠缺。[7]

这些调研结果都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有效供给不足,技能型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有力证据。面对“用工荒”,职业教育本应是一剂良药,然而职业教育自身的“病症”却愈加暴露。

三、如何实现有效供给:职业教育办学的问题反思

通过对“用工荒”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和严重短缺的现象是与教育提供的“产品”的滞后性与无效性密切相关的。“用工荒”,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基于行政指令的“供给导向型”发展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作为技能型人才供给重要主体的职业教育学校未能把握住发展趋势,反而在产业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抛锚”,使得“根据过去几十年产业技术而设计的低基础文化教育之上的又是低层次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跟上产业技术升级要求的问题突出暴露出来了”[8]。当职业教育面对当前的“用工荒”显得捉襟见肘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职业教育布局与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毋庸置疑,当前出现的“用工荒”是与大批农民工返乡有关联的,这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内迁的形势下,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绝大多数的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企业对劳动力的能力要求。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短板。从目前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情况来看,缺乏对市场的研究与预测,没有掌握人才市场的有效需求,缺乏对市场发展趋势性的把握,没有了解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尤其是现代农民的特点,没有窥测到我国整个经济格局的变化可能引发的对人才需求以及对职业教育办学需求的变化,因而出现了一些办学决策的失误。[9]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就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专业调整需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主要是体现在专业结构上,专业结构是检验职业教育发展能否带动和适应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尺。有学者通过调查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发现广东省高职高专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不太协调,主要表现在与第一、二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小,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大,与广东支柱性产业紧密联系的专业比重偏低。[10]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对于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诉求不够重视,在专业建设中追求短期收益,缺乏长远规划,造成了专业建设重复和特色不明显,并由此引发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错位,表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得不到有效的供给。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如何平衡好学校自身实力及发展需要、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是要更深入反思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我国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但是国家对于这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没有做严格的规定。这一方面给职业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将国家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留足了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中的盲目性和狭隘性,忽视了企业真实的需求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不少学校都强调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但事实上并没有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并进行相关职业分析,因此,得出的目标要求比较笼统、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并没有真正反映用人单位的需求。[11]此外,对就业导向的狭义的理解,使一些职业院校过分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就业率,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提高。而今企业普遍反映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专业基础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也客观地证明了操作技能固然重要,专业理论也很重要;专业能力固然重要,通用能力也很重要。在以后的课程改革中,职业院校需要对课程结构,特别是文化课的功能定位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

(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校企合作需要利益驱动。企业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不足以及合作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已是共识,学校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学校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企业追求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只有寻找到利益契合点才能有效地合作。校企合作很难深入主要是由于学校相对于企业来说处于弱势状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资助状态。虽然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巨大需求,但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依靠与普通教育在规模上大体成1:1的政策和与之相应的行政手段,这种“供给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校毕业生的“滞涨”并存,即一边是职业学校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一边是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出现了所谓的“技工荒”。[12]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若不与所在地的产业发展相结合,那么,企业就没有理由和职业院校合作,当地政府也因此缺乏积极性。[13]要吸引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在办学中渗透进企业的元素并加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进而实现利益驱动或许是一个有效的路径。

其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系统设计。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要求“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能达到这种标准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单纯通过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提高个体的“双师”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实现。面临的障碍有:教师“下企业实践”容易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到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大多数教师接受培训不是源于内在需求,而是外部强制;证书的获得不等值于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聘用兼职教师来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双师化”也存在着问题:一是缺乏聘用标准,聘请中往往只注重其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忽略教学能力的考察,导致聘用后其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不足;二是管理上不规范,在实际管理中对专、兼职教师的要求不同,重专轻兼,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第三,实训平台建设需要内外联动。技能型人才的标志性特征是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是职业院校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实训设备和场地是进行模拟教学和情境教学的重要物质载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主要将实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层次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职业或工种的培训模式上,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够。[14]此外,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校内设备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符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习条件,实验实训科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15]从而阻碍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不足,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落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要尽量积极吸收社区及企业的力量,并认真思考实训基地功能拓宽的可能性。

“用工荒”中的“工”主要是指技能型人才,基于此,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主体的职业教育便难辞其咎、“用工荒”现象隐射出了学校职业教育办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布局与专业结构,培养目标以及办学模式上,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厘清学校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职业教育要实现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就要转变封闭的发展模式,关注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诉求,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价值诉求。当然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囿于办学条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关于职业教育的体系和层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

[2]蒲实,郁建兴,薛圣白.当前“用工荒”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0(4).

[3]蔡.“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J].开放导报,2010(2).

[4]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2011-07-23].mohrss.省略/page.do?pa=8a81f3f1314779a101314 a8778d70407.

[5]杨进,明航.我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4).

[6]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7]宇.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8]申家龙.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之七――技工成长谁的责任[J].职教论坛,2010(1).

[9]马建富,华慧颖.破解“用工荒”的职业教育之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10]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10]吉德.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12]孟景舟,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历史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0(7).

[13]南海,白汉刚.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7).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8篇

【Keywords】Huang Yanpei; respect work and enjoy company;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91-03

1 引言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他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并重,并借用中国传统典籍中的“敬业乐群”一词概括了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表达了职业道德规范[1]。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如果职业道德教育缺失,职业院校培养的人缺乏对生产劳动的兴趣,没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服务社会的意愿,职业教育会丧失存在的意义[2]。当前职业教育必须重视 “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2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黄炎培“敬业乐群”职?I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要求及成果:

2.1 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比较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农林工商”等行业。明朝中叶以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发展到顶峰,社会各阶层即使是体力劳动者都轻贱“农林工商”等体力劳动,忽视职业教育。近代的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错误观点仍然存在着,有观点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作是很低贱的事,有观点认为从事技术工作纯属体力劳动,很辛苦等。黄炎培先生认为这些观点是“职业教育之礁,必须破除”①。破除“职业教育之礁”的有效办法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提倡“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社会认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改变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处境,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2.2 理论基础

19世纪的世界,人类理论的各个领域都思潮激荡,达尔文的进化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家的思想逐渐影响我国,黄炎培先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并且信奉进化论,教育则主张实用主义。传统儒家学说中的“仁民爱物”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黄

炎培先生的人生观,进而促使了其职业教育观的形成[3]。 “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2.3 实践支撑

清末,部分封建士大夫和开明人士投身于“洋务运动”,希冀实业兴国。“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仍不能改变社会各阶层对“劳心”与“劳力”的固有看法,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机械化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职业技术人才,实践的需求是理论产生的土壤,在中国首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尤其是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洗礼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的热潮中,黄炎培先生也大力兴办学校,并组建中华职教社、中华职业学校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使黄炎培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仅靠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培养“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办学的同时,他还考察了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职业教育,认为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形成了爱岗敬业、热爱职业、尊重职业的优良风气。

3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的内涵

“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②。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以热爱作为选择职业的依据和出发点,并要具备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化职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在不懈努力中完成自我实现和对社会的贡献;“乐群”则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高尚情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要有合作互助的精神。

黄炎培先生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也就是存在着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欲望和向往社会群体生活的意愿(黄炎培称之为同情心)。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形成个体的职业技能,可以帮助个体获得相应物质条件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然而个体人的本能欲望需要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否

则必然会损害其他个体乃至群体的利益,所以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与其他个体的合作、服务社会,满足个体向往群体社会生活的意愿。因此,黄炎培借用《礼记》中的“敬业乐群”一词概括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

4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4.1 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做到有的放矢

课堂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黄炎培在中华职业学校开设训育课,每周2课时,专门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并要求除训育课外,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中,专业课也要担负起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他曾亲自制定《职业训育标准》,规定了专门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列出了各科专门的职业道德,包括工科训育标准、农科训育标准、商业训育标准、女子家事训育标准等。这样整个课程体系都蕴含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全过程育人,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4.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言传身教

黄炎培重视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之善良,存乎其人,不存乎其法。故增进教员智识,实为最要”③,“要真正做到教导合一,革除教师教书不教人的习惯”④。教学实践中要想做到言传身教、教导合一,教授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需求、职业道德标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4.3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4.3.1 重视实践与习惯养成

黄炎培深知仅懂得道德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能把“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付诸行动,而行为能力的形成必须进行实践,直到养成习惯。中华职业学校兼顾职业技能的形成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修养标准,要求学生时时践行。如“铁的纪律”,贯穿于学生的每一个生活、学习的细节,学生从早操集合到课堂、宿舍,乃至大会、实习、实验、就餐等,都必须时刻认真践行,不得懈怠。在无数次的重复中,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并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4.3.2 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

努力建设利于育人的校园文化,中华职业学校在礼堂上方悬挂 “劳工神圣”的匾额;校徽、校旗和校办工厂产品上标记着象征“双手万能”的符号;把“努力、努力!自己的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努力!努力!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的生活。努力!努力!一致的努力!一致的努力,养成共同的生活”及“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是要说”⑤作为学生每日必唱的校歌等。种种举措,构建了良好的校?@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3.3 重视学生自我管理

黄炎培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在中华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运作的模式,实行学生自治管理,要求学生要全力以赴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为班级、学校提供服务,在付出中收获自身的价值。入学伊始,学生都必须写保证书:“一、尊重劳动;二、遵守纪律;三、服务社会”⑥。通过这些努力,帮助学生改掉“贫于能力而富于欲望”的弊病,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5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相当比重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是因为高考成绩较差而不是因为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炎培先生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尤显重要。

5.1 转变观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当下,社会仍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或者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全面的现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培训的认识依然有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这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转变学生乃至社会的错误观念,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5.2 加强课程建设,拓展教育渠道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形式是课堂教育和学生活动,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校园文化熏陶。

建设显性课程,一是在政策层面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建设,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管理,确定课时和学分;二是要在全校达成共识,倡导和鼓励各专业教师深入开展行业调研,了解掌握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提炼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精髓,充实到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共同培养和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三是广泛开展诸如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四是鼓励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参加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俭学等,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建设隐性课程,要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打造彰显职业道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如伟人名人塑像、校园职业文化长廊、广场、校训、校标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场所、办公场所、门厅、走廊等地方,张贴业内成功人士和校内先进人物的事迹等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供学生铭记深思,修身处世。

5.3 加强校企合作,重视道德实践

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络与合作,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职业道德要求的变化,随时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调整。正如黄炎培的观点,如果学校不与社会联络,就会造成“青年之志气日高,欲望日增,不适于指挥,而反艰于待遇,则职业道德之缺乏与夫气习之不良也”,“故此责不唯教育界负之,当与职业界共负之耳。”⑦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不能只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与熏陶,校企双方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5.4 强化师资队伍,重视言传身教

加强课程职业道德建设,充分挖掘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的职业道德教育潜力;对于公共课教师,要尽可能通过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了解不同职业的具体道德规范要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敬业乐群”为指引,积极工作,影响学生。

5.5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做到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只是对劳动者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劳动者的其他技能、肉体以及精神的发展,那么学生的发展将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只有加大“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在积极为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与资源,冲破错误社会观念的桎梏,达到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敬业乐群”思想教育,让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够更快更好发展。

【注释】

①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中华职业教育社编第 1 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②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劳动教育实践背景第9篇

(一)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的调查中,就业率最低的是体力劳动者、普通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同时,这两年体力劳动者家庭子女的确定去向的落实率相对较低,而管理者、普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的确定去向的落实率较高。见表1。表1说明中下层家庭的子女的就业率和确定去向的落实率都较低,就业问题更大。

(二)不同家庭背景的已签约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已签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从签约单位地点、签约单位所在地区、已签约单位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流向情况如下。1.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地点。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地点的调查中,签约单位在直辖市的比例较高的是普通职员和管理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其他城市比例较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自雇用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农村比例较高的是体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子女。由此看出,处于在下层社会的体力劳动者和自雇用者的子女就业的单位地点主要在其他城市和农村,中上层阶层的子女的就业单位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见表2。2.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所在地区。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所在地区的调查中,签约单位在东部地区的毕业生主要是自雇佣者和普通职员子女,签约单位在中部地区的是普通职员和管理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西部地区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见表3。由于甘肃省地处西部,并且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本省的学生,说明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大多在西部就业,即家乡就业。3.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在对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的调查中,体力劳动者、普通职员的子女签约单位比例较高的在中小学,自雇佣者子女签约单位比例较高的在私人企业,管理者子女签约单位比例较高的在党政机关和私人企业。而中小学的主要就业群体是体力劳动者的子女。见表4。

(三)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1.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来研究,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今后发展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因素。除此以外,各个阶层的子女择业时考虑的因素排在二、三位的分别为:体力劳动者子女为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和经济收入,普通职员子女为经济收入和兴趣爱好,专业技术人员子女为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自雇佣者子女为经济收入、兴趣爱好和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管理者子女为兴趣爱好和经济收入。在择业—90—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各个阶层的家庭的子女的差异较小,见表5。2.不同家庭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和农村工作,愿意自主创业的意向。在对大学毕业生是否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意向调查中,所有家庭的子女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比例都比较高,这与甘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并且甘肃高校的生源主要以本省学生为主。同时,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员家庭的子女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对大学毕业生是否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意向调查中,在整体就业形势不好的背景下,各种家庭背景大学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都比较高,但是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的子女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管理者子女的比例最低。在对大学毕业生是否愿意自主创业的意向调查中,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职员和体力劳动者子女愿意自主创业的意向也高于其他阶层家庭子女的比例。3.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工作的单位性质。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工作的单位性质的调查中,各个阶层家庭的子女愿意去工作的单位排在前两位的均是党政机关和学校。其中愿意去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愿意去外企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的是普通职员的子女,愿意去乡镇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的是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原意去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最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者。

(四)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1.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最有效途径的调查中,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的比例较高的为网络及其他媒体、招聘会。除此以外,体力劳动者子女更多的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获得就业信息,普通职员、管理者的子女更多的是通过家人亲朋和老师获得就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子女更多的是通过家人亲朋和老师获得就业信息,自雇佣者子女更多的是通过家人亲朋获得就业信息。2.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的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是参加招聘会及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就业机会。其中体力劳动者、自雇佣者的子女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是经学校分配和亲自登门进行自我介绍。而普通职员、管理者的子女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是通过亲朋推荐、网上求职等。

二、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公平问题分析

本研究将大学生就业中的教育公平界定为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就业过程平等和就业结果公平。在具体分析大学生就业公平时,大学生就业就机会均等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的职业取向进行分析,就业过程的平等可以通过获得就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进行分析,就业结果公平可以通过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等进行分析。

(一)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在不同家庭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方面,不同阶层的子女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没有太大的差异。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的子女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管理者子女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在对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工作的单位性质的调查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更愿意去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通职员的子女更愿意去外企,体力劳动者的子女更愿意去乡镇企业就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除去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愿意去西部工作、农村工作的主要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的子女,社会中上层的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大都分别选择工作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和科研机构。由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他们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也是极不均等的,处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子女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要比经济薄弱的家庭子女在发展空间和选择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平等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及其他媒体、招聘会等形式,其中,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只能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获得就业信息;其余的自雇佣者、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职员、管理者的子女大都是通过家人亲朋获得就业信息。而通过参加招聘会和社会实践获得就业机会的被认为是比例较高的、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其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体力劳动者、自雇佣者的子女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是学校分配和亲自登门自我介绍,而普通职员、管理者等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女最有效的求职手段和途径是通过亲朋推荐网上求职等。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处于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子女就业中最有效的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求职途径都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而处于社会上层的家庭的子女主要是通过家人亲朋推荐而实现的。

(三)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不平等在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方面,就业率最低的是体力劳动者、普通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子女,而管理者、普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的确定去向的落实率较高。已签约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方面,签约单位在直辖市比例相对较高的是普通职员和管理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其他城市的比例相对较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自雇用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农村比例相对较高的是体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子女。签约单位所在地区方面,签约单位在东部地区的毕业生主要是自雇佣者和普通职员子女,签约单位在中部地区的是普通职员和管理者的子女,签约单位在西部地区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大学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方面,体力劳动者、普通职员的子女签约单位比例相对较高的在中小学,自雇佣者子女签约单位比例相对较高的在私人企业,管理者子女签约单位比例相对较高的在党政机关和私人企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专业技术人员、体力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等中下层家庭的子女的就业率和确定去向的落实率都相对较低,处于下层社会的体力劳动者和自雇用者的子女就业的单位地点主要在其它城市和农村,中上层阶层的子女的就业单位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并且体力劳动者、普通职员和等中下层家庭的子女签约单位比例较高的在中小学及私人企业,出于社会上层的管理者子女签约单位比例较高的在党政机关。综述所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经济条件等因素,在就业机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方面都会表现出较大的不公平。

三、促进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体力劳动者和自雇用家庭的子女在就业过程中与上层社会的管理者的子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不仅仅是社会资本的问题,更涉及到公平的就业环境与完善的就业市场的建设问题。因此,解决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就业公平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当前户籍制度是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对外来人员的就业歧视就必须逐步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最终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劳动者的择业自。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在其发展的过程附着了许多利益分配功能,骤然取消,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想的局面[4]。

(二)完善就业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或向者弱势群体适当倾斜的就业制度,削弱或杜绝“代际效应”,教育结果的平等性在我国《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中虽然有关于平等就业的规定,但是上述法律对公平就业的适用范围过窄,没有针对性,内容太单薄[5]。为了保障就业公平,我国也需要制定一部“公平就业法”,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在法律的框架内选择和被选择,在全社会营造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监督用人单位和就业者的行为,这一监督机制应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公平就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政府和用人单位可能出现的就业歧视的不当行为可以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舆论的力量而被遏制。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适者受适度教育实现就业公平中遇到的困境很大一部分是教育公平实施的遗留问题。因此,要解决就业不公平问题,还必须对就业前市场进行整顿,为就业公平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其根本还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适者受适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适者接受适当平等的就业机会提供知识储备的均等化。

(四)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就业技能的辅导,以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努力由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处于中下层家庭的子女的求职成本相对低于中上层的家庭子女。因此,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较大范围的人才供需洽谈会的形式降低求职成本。高校还应该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如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专题报告会、咨询会等给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知识、公关礼仪、择业技巧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网上信息、网上就业咨询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服务,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以促使各类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