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6 16:13:35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环境保护;教学内容

【中国分类法】G633.7

1.前言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环境。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都在遭遇破坏,尤其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所以,我国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初中开始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就有所渗透,很多内容都与环境有关。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知识,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初中物理教学中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教育

物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光、射线、电磁波、声、热等都是人类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部分,这些内容在物理课本中也都有所介绍,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它们含量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会给环境带来危害和污染。结合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浅谈一下各种环境污染的产生和治理。

2.1光污染的产生和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繁华,各种路灯、白炽灯、装饰灯的安装,使得我国各大街道经常是灯火通明,出现了很多的“无夜城”,形成了严重的光污染现象。众所周知,光污染是指影响人类正常工作、生活、娱乐、休息,损害人类的视力,损伤人体的健康,引起人体产生各种不适感的各种光产生的污染。适当的光照可以给人带来诸多的好处,加强对光污染的治理非常有必要,治理措施有:加强城市管理和规划,减少光源,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光污染;针对一些有辐射性的光污染,我们应该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等。。

2.2电磁波污染的产生和治理

电磁波污染是指人为的或者天然的各种的电磁的干扰及有害的辐射所引起的污染。现在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的生活中,电磁波已经无处不在。人体过多的接触电磁波会出现乏力、失眠、记忆力衰退、心悸、胸闷气短、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了减少电磁波污染,采用金属制成的外壳装置来屏蔽电场,保护人们正常工作。更有甚者,采取远离污染源的居民区,使用电磁吸收材料,运用遥测和遥控,改进电气设备等对策。

2.3噪声污染的产生和治理

在物理教学中,噪声被定义为振幅和频率完全没有规律的震荡.在环境保护中,噪声则是指人类所不想听到的任何一种声音。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生活噪音等。噪声主要是影响人类的听力,严重者还可能干扰睡眠,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要想彻底治理噪声污染,就要从污染源头出发,消除污染源,或者切断传播途径,或者带上防护耳罩保护听力。只要做到这几点,相信噪声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4能源的利用和治理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和先进技术的使用。能源依据基本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指的是天然无加工的能源,二次能源则是通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来的能源产品。我国是能源消费和生产的大国,能源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导致浪费大、利用率低的现象,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环境。要想做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就必须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等,这新新能源既没有污染,开采所需的费用也较少,可以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3.初中物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具体措施

3.1结合物理知识点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新课标中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初中物理教材中挖掘出环境保护教育的素材,然后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点,采取多方位的、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普及环境保护教育的意识及重要性。例如:物理老师在教学生认识光的现象的同时,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下光污染的知识。告诉学生:如果人体过多的被紫外线照射,就有可能得皮肤癌;长时间的被白炽灯照射,可能导致缺钙,诱发骨折或者佝偻病;长期的面对手机或者电脑的荧光屏不仅会影响视力,还有可能得其他的一些眼病。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会勾起学生的诸多疑问,此时当老师进一步讲解物理原理时,学生就会学得更加认真。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还能让学生建立起自我防护意识,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想法。

3.2利用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环境保护

物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所以,我们应该从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有时污染水源的原因并不是其他污染物,而是藻类的大量繁殖。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类似的现象,通过结合生活问题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还能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3通过实验得到亲身体验

在物理教学中,离不开物理实验,而且通过做实验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初中物理老师可以通过利用物理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对环境保护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4.总结

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今天是初中生将来就有可能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初中物理老师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导,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是从物理教学中挖掘环境保护的相关点,让学生对环境和环境污染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主动的对身边的环境进行保护,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扬尘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红云,刘亚群.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年11期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2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录像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活动编码;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58-05

一、引言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传授与知识探究并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倡导感知、实践、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将一个能够融合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资源的灵活整合,能够进行人机、人际间的多重交互的智能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应用于教学中,拓展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教学平台,显著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机会。

有学者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总结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增加多元互动,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创设多元学习情景,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4)帮助架设信息桥梁,发展抽象思维能力;(5)模拟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本研究采用课堂录像分析方法,从基本功能、内容呈现方式、交互方式、资源应用四方面建立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编码表,并利用该编码表借助视频分析工具观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录像,进而统计编码数据。最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时机、使用方式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二、建立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编码表

1.选择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甘肃省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大奖赛课例中的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和九年级(下学期)物理课各一节,授课内容分别为第二章《光现象》中的第四节《光的折射》和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中的第一节《功》,授课教材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选八年级物理课例的授课教师为秦安县莲花中学高勇,九年级物理课例的授课教师为定西市安定区柏林学校牛明。之所以选择这两堂课,主要是考虑到它们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内容呈现方式、交互方式和资源应用基本贯穿于整个课堂,可以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2.设计编码类别

出于研究的需要,先观看所选择的物理课例。在观看课堂教学录像的过程中发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课主要用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内容呈现方式、交互方式和资源应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将这四部分设计为编码类目,同时将各部分内容进一步细化,再进行编码。

3.建立编码表

为了提高编码的准确率,在建立编码表之前,我们分组对照编码类目再次观看课堂教学录像,对存在异议之处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得到如表1所示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编码表。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录像分析

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编码表,借助视频分析软件,对已选取的两节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物理课例进行编码分析,以期提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基本功能、内容呈现方式、交互方式和资源应用。两节所选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例整体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在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和《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的课堂交互类型(交互方式)占61.56%,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提供了支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物理教学内容的类型所占比例为17.96%,该数据为证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终将代替传统使用“粉笔+黑板”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提供依据。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占16.31%。从物理资源的应用情况来看,其比例为4.17%,为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对这四方面又进一步细化研究,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分析

图2反映了在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研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办公软件结合,书写、拖曳、绘图、批注、回放、重点突显、存储等功能均作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在这些研究中,各功能均对物理课堂教学产生正向作用。由此显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

在《光的折射》课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重点突显功能表现得尤为明显,占42.86%,主要通过白板的幕布、探照灯和放大镜工具表现。比如,教师在讲解光学图时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将一部分图遮盖住,教师用电子笔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拖曳幕布产生拉幕效果,让学生专注未遮盖部分;在讲解光的折射规律中折射角大于(小于)入射角的条件时教师利用白板的探照灯功能使学生的视线聚集于决定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条件上,因此,探照灯的使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照灯照耀的教学内容上;在展示绘制光的折射图环节学生反映看不清,此时,教师调用白板的放大镜工具,根据需要放大图片,同时放大学生绘图的错误之处,以示强调,由此可以解决课件制作、作品制作时字体或图片过小而导致学生看不清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利用电子白板直线与几何图形绘图工具绘制出完美规范的光的折射图,提高绘图质量。

《功》课中,当讲功的概念时,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将关键词圈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记忆;当模拟“人推车前进”时,教师为了显性化做功需移动一段距离,使用白板的拖曳功能将其移至另一端;当讲解有关功的计算时,教师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书写计算过程,利用回放功能回放解题过程,同时告诉学生电子白板的存储功能和回放功能都支持课后再学习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交互式电子白板物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分析

图3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物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纳入分析的有九类,分别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实物、文本+图片、文本+音频和图片+音频。从图中可见,《光的折射》课中主要是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呈现相关内容,分别占29.03%和41.94%;《功》课中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文本、文本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分别占30.77%和23.08%。而其他的音频、视频、动画、实物、文本+音频、图片+音频内容呈现方式所占比例较小,其中文本与音频结合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两节课均为零。

对于物理学科现象、概念、规律等的讲授,借助文本呈现,但图片、动画、实物、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从分析结果图3来看,动画、实物类内容少于图片和文本+图片类内容,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就物理中现象、概念、规律的教学,以动画、实物形式呈现的教学效果并不比以图片和文本+图片形式呈现的教学效果差。在课例《功》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马拉车前进的动画、两人协作推车的图片、提水壶、推桌子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引出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而《光的折射》课中也采用了图片、动画、文本+图片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光的折射》课的开始,教师播放两张图片和“小熊的困惑”视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性。而在《功》课中并未体现这一优势。

3.互式电子白板物理课堂交互方式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原有知识的梳理,搭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因此,笔者在分析课例时,从人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机交互两方面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课堂中的交互方式进行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中的师生交互情况从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以及教师指导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光的折射》和《功》课例中的师生交互方式在师问生答和教师指导方面均有表现,分别占82.25%,14.75%和79.00%,13.68%。《功》课中教师更多地采用直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式,从而造成生问师答类师生交互方式所占比例为0,而在《光的折射》课中教师专门设计了学生提问环节,此环节有2名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还有1名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占本节课师生交互方式总数的3.16%(见图4),师生言语互动活跃。这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增进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由图5可知,小组就一个问题内部展开讨论、交流在生生交互方式中的比例最大,《光的折射》课中组内互动占80.00%,《功》课中组内互动占66.67%,说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应地,组间互动所占比例较小,且组间互动形式单一,均以补充汇报小组意见为主。具体如图5所示。

人-机交互主要分析了教师与白板的交互和学生与白板的交互情况,由于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拖曳、绘图、批注、回放、重点突显等功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因此,两节课例的人――机交互主要是以教师与白板的交互为主(见图6)。当然,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操作白板的机会,比如,在《光的折射》课的光学做图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上台绘制光的折射图,未上台绘图的学生则将自己做好的光的折射图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得教学效果更加完美。而在《功》课中的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利用电子笔在白板屏幕上书写答题步骤。通过观察课堂实录发现,学生在操作白板间,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度也提高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操作白板机会的提高。

4.交互式电子白板物理教学资源应用情况分析

资源应用是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否能够灵活、恰当地使用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物理学科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还内置了力学、光学、电学、电磁学、电学图例图库,能够绘制出更逼真的力学、光学、电学图,满足物理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课的课件或讲稿带有超链接文件或在讲课时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外部资源面板调用图片、多媒体文件、PPT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进行批注、重新组合、书写、绘图等操作的资源作为再生资源进行保存,以便师生以后的应用和再次呈现给其他班级的学生,实现资源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应用情况分析从内部资源的调用、外部资源的应用和再生资源的应用三方面进行。

从图7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调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库中的资源,分别占61.54%和83.33%。外部资源的利用率为0,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不熟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和授课教室未联网有关。对于再生资源应用较少的情况,在课堂观察时发现,《光的折射》和《功》课中的教师在讲课时均有进行批注、绘图、书写等操作,但两位教师均没有保存的习惯,有时甚至还进行删除批注操作,因此,再生资源的应用比例较小。

四、研究结论

从整体上看,进行分析的两节初中物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促进效果明显。但是从细节上看,又暴露诸多问题,这说明有必要根据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总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应用经验。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从内容呈现方式来说,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和所讲知识类型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呈现方式,而不是仅局限于文本、图片、文本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在讲授物理中的陈述性知识时,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如图片、文本+图片、动画等;在讲授物理中的程序性知识时,建议采用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如动画、实物、音/视频或两两相结合。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3篇

关键词:单元考试;错题管理;初中物理教学;具体运用

在初中学科体系中,物理学科占据了核心性的位置。然而从现状来看,很多初中生在面对物理学科的单元测试时,通常都会感觉到畏难,这是由于初中生频繁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题。如果能够运用错题管理,就能让初中生认识到错题根源所在,通过自主探究来归纳防止类似错题的可行思路。因此,错题管理与物理单元考试需要实现全面结合。

一、错题管理的重要价值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初中生都觉得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对此甚至怀有惧怕或者厌倦的心态。受到上述心态带来的影响,很多初中生都无法意识到出现错题的根源,以至于单元考试出现了反复性的错误。因此可以得知,针对物理学科的错题管理有必要予以全面强化,运用错题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来避免类似习题错误,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同学们具备的物理思维。关注物理学科的错题管理,有助于帮助同学们迅速发现自身在学习物理时的各种缺陷,对于其中的知识盲点进行了有效弥补。通常情况下,错题管理都能减少初中生再次犯有相同物理解题错误的几率,因此体现了十分显著的价值。针对不同章节涉及的单元测试来讲,错题管理的宗旨就在于归纳得到特定的错题类型,然后凝练并且归纳得到完整度较高的错题本。同时,错题管理还能帮助初中生理顺物理学科的知识脉络,确保同学们在面对各种类型的物理题时都能拥有更加清晰的解答思路,加快解答速度,提升解答效率。近些年以来,新课改正在迅速推进。面对新的形势,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也实现了全方位的转型。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如果能把错题管理融入单元考试,就可以激发初中生针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此前提下致力于完善物理学科的课堂。在开展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针对同学们常见的各类错题就要予以全面的探究,此项举措有助于归纳珍贵的解题经验,培育严谨与认真的学习心态。初中生如果拥有了错题管理的思路,就能借助错题管理来延伸自身具备的逻辑思维,针对物理学科的类似习题都能予以正确解答。

二、具体的教学运用

目前的状态下,物理教学针对错题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从整体来看,错题管理仍然欠缺完善性,因此仍有待加以改进。受到应试思路的长期影响,教师在物理课堂中仍习惯于向同学们讲授物理学科的基本公式及定理,对于错题管理并没有留出足够时间。在此种状态下,很多初中生实质上并没有真正接受错题管理,欠缺错题管理必需的思维模式。为了改进现状,物理教学有必要强化错题管理,将其运用于单元考试涉及的各个流程中。

(一)密切结合物理实践

问题教学法十分适合运用于物理学科的日常教学,这是由于,问题教学与物理实践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二者应当是不可割裂的。对于初中生来讲,如果能把物理习题与平日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从源头上转变自身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避免解答习题时的各种误区。由此可见,建立于物理实践前提下的错题管理具备很关键的价值,运用此种方式有助于强化认识。例如:针对串联电路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当指引同学们探寻日常生活涉及的电路串联知识,进而归纳得到错题的根源,同时也拓宽了初中生具备的物理思维。

(二)关注课堂探讨

初中生在面对单元考试时,经常很容易表现为迷茫状态,针对特定类型的物理题无法迅速找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因而浪费了较多时间。然而,初中生如果单纯凭借自身力量,那么通常无法迅速归纳出可行的解题思路。因此,如果能把课堂探讨与错题管理相互结合,就可以帮助初中生探究错题的根源,对于自身具备的物理思维漏洞进行全面弥补。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各组都要给出特定类型的物理题解答思路。通过运用小组探究的模式,就能从根源上巩固同学们拥有的知识体系。

(三)开发变式试卷

在每次的单元考试中,教师都可以察觉到同学们经常做错的物理题型,针对上述的物理题型有必要制作练习卷,运用变式练习的方式来深化印象,帮助同学们摆脱错误思路。具体在设计变式的物理题时,针对其中涉及的各个题型都要予以灵活选择,在转变思路的前提下灵活应对物理题。由此可见,变式的物理试卷有利于拓宽物理思维,确保初中生拥有更为灵活的习题解答思维。

三、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初中物理不能缺少错题管理作为必需的课堂措施,错题管理运用于各个时间段的单元考试有助于活化物理思维,同时也帮助初中生从根源上避免错题的出现。未来在课堂实践中,师生还需致力于密切配合,因地制宜运用错题管理来优化整个的物理课堂,提升综合性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新.单元考试错题管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4.

[2]沈宵.注重错题管理,激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6):163.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4篇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热力学理论

如果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只含有一个自变量,这个方程叫做常微分方程或简称微分方程;如果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或者说未知函数和几个变量有关,那么这种微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研究一个方程(组)是否有满足某些补充条件的解(解的存在性),有多少个解,解的各种性质以及求解方法等等,并且还要尽可能地用偏微分方程来解释和预见自然现象以及如何把它用之于各门科学和工程技术。

物理学中的“热传导”现象,可以用偏微分方程的形式来描述。由于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方式的不同,为了确定具体的物理状态,不仅仅考虑热传导规律,还要增加其他附加条件,即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偏微分方程描述了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动态^程,而初始和边界条件描述物体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的确定的存在状态。

一、利用热力学理论,揭示偏微分方程的物理学本质

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知道当物体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同的时候,热量就会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传递,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现象。

假设将物体G内任意选取一个由曲面L所构成的区域D,依照热量守恒定律,D内各点的温度由任意时刻t1的u(x,y,z,t1)改变为t2时刻的u(x,y,z,t2)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等同于从t1到t2时间段内通过L进入(或流出)D内的热量Q1和D内热源供应的热量Q2的和。

假设该物体的比热是c(x,y,z),密度是ρ(x,y,z),那么温度从u(x,y,z,t1)提高到u(x,y,z,t2)需求的热量dQ=cρ[u(x,y,z,t1)-u(x,y,z,t2)]dV

区域D因为温度变化需求的热量是:Q=■cρ[u(x,y,z,t1)-u(x,y,z,t2)]dV (1)

依照微积分基本公式u(x,y,z,t1)-u(x,y,z,t2)=■■dt

(1)式可以写成Q=■cρ■■dtdV=■[■cρ■dV]dt

此外,在不同的时刻t1和t2内,经过该物体内部曲面L进入D的热量是:

Q1=-■[■k■ds]dt

由于物体内部或许存在着热源,假设物体内部的热密度是F(x,y,z,t),在时间[t1,t2]

体热源能够产生的热量为:

Q1=■ [■F(x,y,z,t)dV]dt (2)

依照热量守恒定律:Q=Q1+Q2 (3)

把(1)式和(2)式代入(3)中,得到:

cρ■=■(k■)+■(k■)+■(k■)+

F(x,y,z,t) (4)

(4)式是温度函数所满足的方程

假如令α2=k/cρ,则(4)式可以写作:

■=α2(■+■+■)+f(x,y,z,t),

其中f=F/cρ(5)

在没有热源的条件下,方程可以进一步化简为下面的偏微分方程形式:

■=α2(■+■+■) (6)

结论1:在物理学上,方程(6)代表着一种热传导方式:u(x,t)代表了在一根均匀质地的细长棒中各处的温度,是随着细棒的长度x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着。

二、从物理学的角度剖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存在的必要性

因为上面的偏微分方程展示的是热传导的一般规律,如果在某一时间t0的温度分布不一样,则它们在以后时刻t>t0的温度分布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即便是同一物体,假如所处的状态不一样,它在t≥t0时边界θG上的热学状态也不一样,那么它内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方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为了可以确定具体的物理状态,是不能单独依靠热传导,还要增加有其他附加的条件。

结论2:微分方程描述了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而初始和边界条件描述的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该过程的几种确定性的存在状态。

在物理学上,初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在最初或者最后,或者某些重要的时刻,该物体的特殊存在状态,捕捉到这些特殊时刻的状态,既能保证解的存在,又能使解最优,意义重大。

三、偏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数量

在物理学中,除了描述热传导现象,其他如弹性体的形变和平衡、电磁波的传播、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规律等,都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常见的偏微分方程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Ⅰ类:弦震动方程;Ⅱ类:热传导方程;Ⅲ类:拉普拉斯方程;Ⅳ类:特里谷米方程。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5篇

关键词 类比法;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应用;研究

类比法主要是指通过找出事物之间相关性的思维方式,对事物之间的特征特性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并且在类比的基础上提炼出事物的本质。物理作为一门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意识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思路,要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物理现象和概念原理之间的共同点和异同点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物理知识做一个全方位的比较和处理,找出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共性。类比法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下就从几个方面阐述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初中物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类比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而在物理知识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旧知识来唤起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性,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和回忆旧知识。

例如在学习《光》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光现象的一些概念和规律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和理解的。但是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把光的相关知识和声现象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建立起对旧知识的回忆思路。师:“光和声音同样需要有光源和声源,然后通过传播,分别到达人的眼睛和耳朵,让人能够感知到。”可以归纳出几点:(1)声音是从声源产生的。(2)通过介质进行传播。(3)需要人的器官去感知。不仅如此,光和声还存在一定的相同点,首先光和声音一样,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还能进行反射,传递能量,都是属于波的一种。不同点是光可以在真空状态下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再真空状态下进行传播,而且声和光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同样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平面镜成像是指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影像,平面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的,并且成的像和物体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所以可以通过平面镜的特点和原理来确定像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加以发散,同时能够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二、物理现象与生活规律之间的类比

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继而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物理可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物理现象的发生。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中的规律和现象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要懂得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用生活中的问题和实例对物理进行类比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普遍存在,物理和生活密不可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感受说话时候喉咙的轻微震动。然后对着喇叭说话,感受喇叭的震动。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器材,把音叉放在水里,让音叉发出声音,观察水的变化。最终让学生了解,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震动,所以得出声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再如在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的时候,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的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类比对象,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人从出生开始到儿童再到青少年,身高是逐渐增高的趋势。但是当人到了成人阶段的时候,升高增长逐渐变小了,人的身高依然在增高,只是变慢了。当身高不再增长,是因为身高已经达到了最大值”。通过这一事例,引导学生来理解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容易了。

三、物理知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类比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也是有一定联系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积极的运用这一点,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类比,来完成物理的教学环节。比如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体相对于平面镜来说是对称的,那么根据数学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平面镜就是一条对称轴。另外,在学习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传播的?在探究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到生物学中关于耳朵结构和构造的相关知识,通过耳的构造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还有在学习杠杆原理的时候,可以结合数学中相关的知识来学习。可见,把物理与其他学科进行类比,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这样的类比不仅增强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巩固,可以更加完整系统地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是学习物理重要的方法。通过类比法可以发现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和区别,有助于进一步引入新的物理知识和概念。不断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通过类比法把一些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简单化,大大的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家兴.如何运用类比、转换等方法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4).

[2]朱为金.运用类比法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1,(03).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6篇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阐述了生物学的概念,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本身是很复杂的,生命现象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的形式,初中生物讲述了生物体的构成、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了生物的进化、遗传、变异现象,人体和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本质、结构功能、个性共性、量变质变、同化异化、偶然必然等矛盾统一,展示了生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生物奥秘,促进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例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人的由来》,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的发育过程,优生优育知识,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卫生习惯的养成,解开了学生心中神秘的生物现象,科学地回答了“我从哪里来的?”“人类从哪里来的?”等问题,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科学认识人的身心发育特点,健康活泼地生活成长。将德育寓于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凝聚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学家的爱国事迹和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童第周怀着一颗报国心归国工作,陈章良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效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的豪迈誓言,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学生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洋溢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教学中,学生在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生物多种多样,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三万余种,鸟类一千多种,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银杏、白鳍豚等世界罕见,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的宝库,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和加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科学的认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

三、通过生物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是我们人类的道德范畴。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二百五十多万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有十亿种,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人类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人类生活的一切来源依赖于这个生物圈,空气、阳光、土地、水源,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人类要生存繁衍,必须与各种生物和谐共处,不能随意地践踏生命,大自然赐予的所有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价值和意义。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初中生物教学要教育学生爱护一草一木,感恩自然。人类对草地的掠夺,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少动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生物教学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感恩生命,敬畏生命。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7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生物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促进了生物学科的有效发展。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初中生的实践能力。而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新课标提出了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列为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生物课堂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周边资源;多种实践;活动展示

在初中生物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教室与教材为主要教学载体的教学模式,使生物课堂由课上走向课下,有机联系生物与生活。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实践活动也更能引起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改善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高效教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J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初中生物中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智慧。下面,笔者从合理利用周边教学资源、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活动展示三个方面,讨论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展开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合理利用周边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走出课堂,让初中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学习生物,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将其重新规划与整合,为真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只有将周边的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才能够保证整个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周边资源包括学校资源,有多媒体资源、实验室等;也包括社会资源与生活资源,比如,学生生活的村区环境等,这些资源都是展开生物学科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就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在校园内自由选择一种植物,他们可以选择小草,也可以选择树叶、花瓣等。在选定之后,我鼓励他们制作植物标本,并且通过显微镜等实验设备观察根、叶、茎的结构。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家中选择一些蔬菜,如洋葱,观察“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这不仅能够使初中生学会如何制作植物标本,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与观察能力,使其更加直观地学习植物的细胞结构知识。

二、展开多种实践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十分浪费教学时间,且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周期较短,他们可借鉴的教学经验较少,所以他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过于单一。而要想真正抓住初中生的眼球,使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直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教师就必须设计出多变的、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对生物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直保持期待感,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课中,我让学生对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展开调查与分析,了解这些植物的结构以及成分;在“植株的生长”一课中,我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植物进行栽培,呵护并记录这些植物的成长过程;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中,我让学生以“人类的饮食安全”展开调查与分析等等。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内容各异,形式也各有不同,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重视活动的展示环节

很多教师在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认为学生的参与就是活动的过程与结束,从来没有重视过活动展示。然而,活动展示环节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它是帮助初中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生物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展示中,学生之间可以对彼此的展示过程与观察结果进行交流与互动,因此,活动展示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中构建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展示环节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或个人、进步最快的小组或个人等,在学生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加积极地学生物、做活动。在“退耕还林还草”一课的实践活动之中,我让学生将他们的探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他们可以详细说出自己的活动过程,也可以将重点放在退耕还林还草的策略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展示,对一些表现十分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与奖励。比如,对于调查信息比较全面、科学的学生,我会授予“信息小达人”的称号;对于一些提出的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十分具有可行性的学生,我会授予“小小环保卫士”的称号等等。

总之,在设计与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周边资源,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活动素材,使学生学会使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设计多种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一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活动展示环节,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互动教学模式;误区;改善对策

引言:生物学是初中生进入课程学习之后必须接触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正确认识,并深化锻炼、培养其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乐趣多多、十分有益的课程。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对于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多促进课堂优化的信息、措施而言也十分不利。所以,明确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误区并积极加以改进,对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对初中生物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的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一、初中生物互动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互动误区总体来说以五种为主,分别是互动形式化、缺乏合理引导、互动形式简单、忽略情感互动、对各类生活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无法发挥合作交流学习优势。

(一)互动形式化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普遍趋向于形式化,摆花架子。往往重形式轻效果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双方长期良性持续互动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双方在积极的氛围中完成教学有关信息的交流。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开发其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但是当前课堂中虽然互动形式多但是却不免流于表面,课堂看似氛围热烈,但是从教学质量和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所以真正优秀的互动教学必须克服这种形式化,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其需求,由教师主导、引领学生展开真正的强效互动[1]。

(二)缺乏合理引导

互动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通常会给予其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把不少课堂时间、不少讨论问题留给了学生,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有一定效果,但是很多时候只是触及毛皮,学生在自身认知和能力都有局限的情况下,无法很好的按照教师的设计完成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呈现,因此互动的效果也没有达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增强教学实践和积累,充分把握各个阶段学生们的学习和心理变化,合理应用适度引导这种手段,避免弄巧成拙等各类情况的发生。

(三)互动形式简单

生物课堂中互动形式简单主要是指师生之间过于局限双向互动,在自身定位与角色变化方面较少,无法更好的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和素质教学所带来的众多学习角色变化,双方都有些被动,无法更好的应用各类教学辅助资源来为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服务,这就意味着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都受到了一定限制,是十分不利的。

(四)缺乏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通过认知获得知识、丰富技能、形成情感、提高智慧、完善人格。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多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重视认知互动。由于无法直接检测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彼此借鉴,共同进行情感体验。

(五)缺乏各类生活资源挖掘力度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将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和经验引入教学是增添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的好手段,但是不少生物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课本和实验十分重视,但是在切入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更好的学以致用方面却并不十分出众,这也导致了学生知识学以致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受到限制,所以互动课堂中必须明确认识这个问题并合理设计各类教学方案以达到充分培养的目的。

二、初中生物互动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改善

初中生物教学互动过程中的误区使得教学效果受影响,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合理解决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师在观念方面实时进行更新,加深对于当前教学改革和素质教学的理解和认知是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只有观念与时俱进得到更新,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师生互动过程中,才能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和探索教学问题,才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不一样,师生在崭新的环境下焕发活力与积极性,通过共同合作探究完成生物实验或者问题的解决。所以,师生双方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认识到之前互动教学中的误区并积极加以改进是生物课堂实现改革与进步的第一步。

(二)加强教师自身训练

教师自身要加强专业知识深造,深入钻研教法、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并结合成功实践进行操作与探索,学生们要通过良性互动积极将各类问题反馈给教师,双方共同为打造一个优秀的、成功的生物互动课堂而努力。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类生活资源和课程资源,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主动获得体验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三、结语

面对初中生物课堂互动教学的误区,要从全面更新观念开始,提升师生双方的认知和理解,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用多种科学合理的互动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与锻炼,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能源分类第9篇

[关键词] 信息化资源 初中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构建,已成为目前各类学校普遍开展的工作。对于构建本身而言,体现了将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这种技术应用,使得教学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将课本中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迎合了现在的时代特征,利用学生对信息化事物的兴趣,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表现形式,同样能在初中教学中显现出来。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的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灵活、主动的思维能力。这一思维能力的养成,将促进他们在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可见,传统的仅凭粉笔加黑板刷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上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关乎“信息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构建”,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具体来看待信息化资源发现,其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互联网的使用,到3G手机上网功能的实现,都可以一并划入信息化资源的范畴。然而,针对初中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构建,本文主要是指“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现实中的资源状况,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因此,如何将多媒体资源充分的应用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则是改善这一稀缺性的出路。这也构成了本文论述的逻辑起点。

二、信息化资源对初中教学的适应性分析

如何改善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具体到多媒体资源而言,那就是根据初中教学的特点以及需要,有的放矢的构建这种资源。多媒体资源具有资产专用性的特点,这个特点在现实中就表现为:沉淀成本较大。因此,该类型资源的功能专一性很强,如何根据初中各学科课程教学的不同特征来进行比例分配,是信息化资源在初中教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

1.多媒体资源在理科类课程的配置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对多媒体资源的需求较为强调。在物理教学中,经常涉及到抽象的物流学概念,如合力的形成原理。如果单靠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画图讲解,学生仍然还是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解。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力,这样在讲解过程中由于图形的规范以及良好的视觉感受,必然产生更加优化的教学效果。化学课程的讲解,也需要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各种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特征,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可以从互联网下载相应的视频进行播放,这样就使化学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显得直观、生动,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2.多媒体资源在文科类课程的配置

初中文科课程的教学大多需要板书,从灵活性上来看黑板板书更具有优势。那么,对于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主要就是利用它在声音、视频以及图象上生动、具体的优势,来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就逐渐形成了学生灵活、主动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初中文科课程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平均配置也是不恰当的。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历史类课程的教学对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要求较为强调。这主要是由于,该类课程离学生现实生活环境较远,如果只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则无法满足学生在内容感知上的需要。从而,在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上将产生一定的障碍。

三、信息化资源的构建

针对初中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构建,本文将从组织资源的角度进行论述。组织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人员和设施设备。因此,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构建,还需要初中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应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财务状况进行有目的的构建。具体的信息化资源构建途径如下:

1.人员的构建

初中信息化教学中人员的构建主要是指,提升初中教师在多媒体操作方面的水平。目前,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被部分教师所排斥。排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习惯了粉笔加黑板刷的旧有模式;而是未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的操作技巧,而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加强对他们信息化应用技能的培训,就成为紧迫的任务。

(1)利用传帮带的联动机制

年轻教师在信息化技能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年长者。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若干非正式组织来开展传帮带的活动。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全方位的进行联动。

(2)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初中教师。同时,督促教学中还未使用多媒体的初中教师。未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弱化了教学效果,还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督促措施的实行也是一种外在压力。

2.多媒体设施设备的构建

多媒体设施设备作为信息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资金耗费大;资产专用性强;需要专人维护。因此,该设施设备的构建将衍生出许多具体的问题。例如,资产专用性强就造成在设备建设好后,若不充分利用将产生很大的沉淀成本;需要专人维护就考验着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基于以上因素,本文强调在构建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考虑,按一定的教室比例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建设。毕竟,初中许多课程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显得紧迫,关于这一点上文已作出分析。

四、小结

正如上文所述,关乎“信息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构建”,应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目前,初中教学领域在多媒体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量的使用上,每年都有大的提高。相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在我国包括初中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化水平会越来越高。然而,本文更强调在多媒体资源使用上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信息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文发.教学信息化与教学理念革新[J].集美大学学报,2004,(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