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8 18:44: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本文转载自[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区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区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2000年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85:1发展到2004年的3.2:1,[本文转载自[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区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20%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3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必须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城市差距较大,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而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又是当前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大部分的农村,底子还较薄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农民经过几年的劳作,没有资金投入,需要国家的支持。着重解决的几项基础设施: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黑龙江省实施的乡间路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所有乡镇路路通,但距离偏远的地区,还需地进一步改善。

三、以各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农民的手里没有钱,没有能力去实现各项规划,所以首要的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一是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实现增值增效。二是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4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这些农民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劳动保障,从而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因此,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由于农村长期缺少资金兴办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没有得到落实,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恶劣,文化设施严重缺乏,等等。《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大量高污染的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农村缺少资金改善环境,使村容村貌整洁和农村的安全饮水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保障民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利。其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再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并列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把两者并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这几年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农村的差别尤其明显。这是因为随着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除。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变得更为衰败和落后,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

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还对我们国家整个交通运输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东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变得更加繁重,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精壮劳动力的外迁形成的农村空洞化而带来的人口、治安、生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还需要指出的是,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重视保护在东部地区务工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国家要制定法律规范东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担负起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者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等的公共服务费用,同时要增加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实行这些措施,虽然一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调动外来务工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的基本举措。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的建设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为支撑,因此,不管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但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正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化,作为这种巨大转型中的主角――农民,其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不分、迷信活动泛滥、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在有的地区流氓恶势力主导农村的社会。农村干部作风粗暴,私欲膨胀,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集体财产管理等问题上严重损坏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首先,要加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增进农民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从事最艰苦的工作,但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和社会福利是整个社会最低的,农民是目前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建设农村的和谐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使农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或者尽可能地享受到一个公民所应该得到的平等待遇。这样他们的心理才能保持和谐与平衡,才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加快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农村的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员素质低下,党对农村的领导比较薄弱,个别农村甚至处于恶势力的控制之下。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充实农村党组织的力量,选派得力的干部到农村中去开展工作,以便打开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第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教育,用改革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活力,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第二要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转下页)(接上页)质、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要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绝大多数农民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且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要着力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创新能力。

再次,要加强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动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身心和谐与人际和谐,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也要发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踊跃捐助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5篇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工程,不仅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到了载体,而且探索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出现可喜变化。

班子队伍带村带领农民奔富路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万而农村人口就占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班子队伍带村”是这项活动的灵魂,达州市层层建立了“三村建设”联席会议和领导联系点片,下派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指导“三村建设”,把个行政村的村干部送进农校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市委还把“三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举让农村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成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户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大兴办实事之风。

在地处前河旁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北斗湾,几棵高大的古黄桷树掩映着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农民新居。××年月,这里被特大滑坡及洪水荡涤一空。为及早建好灾民新居,市、县领导亲自督阵,乡村干部驻扎北斗湾,帮助灾民规划新村,协调购买材料,组织加紧施工。仅多天,受灾村民们便住进了新村。

在大竹县东柳乡黄家坝村,金鱼养殖大户陈一田指着正在渔场帮忙的村干部说:“搞‘三村建设’后,村干部更贴近我们老百姓了。这不,村上的干部今天一大早就主动上门来帮助扩建鱼池。”一旁的村民接过话头:“老陈养金鱼一年光出口就赚回多万元,村干部要我们学他找门路抓收入呢。”

人才科技兴村破解增收大难题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人才科技兴村”是达州市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实惠所总结和推行的新路子。

他们鼓励村干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田园学校、专业大户带动等方式,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和“一池三改”等科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了农居环境,建设起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农村。

在渠县卷硐乡,党员教育田园学校开办的“山区柑橘栽培和金银花种植技术”等农技培训课引起了山区农民的兴趣。村民在听课、看科技电教片后,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实习基地里实地操作。农民搞结构调整不仅有人引导,收获后还有果品、药材公司统一收购。

“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技术网上学”在当地也已不新鲜。开江县永兴镇方家沟村为多个运输、养殖、水果营销大户安了电脑,还请人制作网页,为村民农产品销售信息,引来多个省市的客商。村民廖灿位去年通过网上就卖出苹果多万公斤。

大竹县余华乡川心村星火禽业协会理事长张一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科技能人”。他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成集鸡苗孵抱、饲料生产、技术培训、疫病防治、蛋苗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国家科委“金桥工程”的“万只良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协会现已拥有固定资产万元,年销售收入亿元,遍及多个乡镇的会员人均纯收入元。

民主法治管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官’报账,村民代表和监督员都得签字。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得由村民说了算。”万源市固军乡中河村组村民周兴柱这样对记者。

周兴柱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不仅是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更是万源市个农村义务监督信息员之一。“民主法治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达州市个县区共有多名村民被聘为本村义务监督员。他们负责监督报告村组干部违规行为和反映村事民情,至今已有效制止乡村干部的不当行为起。

开江县长田乡名党员首次通过“直选”方式,投票选出了他们所信任的乡党委书记。各地还建立起司法调解干部、治安民警、农科人员驻村帮扶制度,为村民举办普法培训班期万多人次。民事纠纷调解率达、调解成功率,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了萌芽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6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58-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咯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者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

1、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缺乏。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农民的信息来源依然依靠观看电视和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交流获得,且大部分农村的电视频道单一。当前尽管国家在贫困地区不断加大“农村书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信息所求,信息的来源渠道依然狭窄,从而导致不良的娱乐方式也慢慢地侵入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特别是在冬闲时节,麻将馆成为农民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风气愈演愈烈。这既破坏了村风,又影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特别是对下一代后患无穷。

2、农村封建迷信和传播有所抬头。农村许多地方开始兴起编家谱和建宙宇之风,凡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要烧香拜佛,预测凶吉,甚至有些老年人有病不去医院,而是依靠迷信。个别地方的组织也不断进行地下活动,乘机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骟群众,非法聚敛财物或者达到各种政治目的,给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3、农村宗族和宗派势力有所反弹。宗教势力在中国农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农村社会中,宗教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宗教势力日渐衰弱。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逐步退出,宗教势力有所反弹,主要体现在村务利益划分和公共事务,村级选举,民利的操纵等方面。宗教势力的反弹反过来削弱基层政权的行政调控能力,使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畅通贯彻实行,出现家族势力控制基层民主政权,民力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4、村民的集体意识、制度性约束淡化。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农村外出人员增加,一些地方生产仅靠妇女和老人,出现许多“留守儿童“,村民之间交流减少,集体参与意识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之间的矛盾很难调解。许多农村精英政治意识淡化,拒绝参与政治系统,加上基层组织松散,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现有制度缺失,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使基层制度意识淡化,从而导致了国家政策上传下达脱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政治权利需求萎缩。

5、农村科技缺乏,民间艺术退化。农村科技历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的根本政策,但在农村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呈现的更加突出,严重的滞后了新农村建设。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和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文化在逐步的丢失,民间文化传承得越来越少,尽管上级组织也不断强调要保护民间艺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现象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1、农村文化是个有机统一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从集体经营到分散经营,许多农村集体力量缩弱,社会合力分化,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制度化开始淡化,乡村精英的政治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渐冷漠,加上国家权力的下放和回缩,农村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最大化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重新划分,导致了宗教势力反弹,封建迷信和各种势力有所抬头,使农村文化受到冲击和分化,占主导地位的农村文化逐渐丢失或弱化。

2、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存在误区,“四难”问题依然存在。不少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村文化自然就有了。久而久之,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不够,导致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加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许多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根本无法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深入到农村和服务农村,缺乏非赢利的社会组织参与。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难的“四难”问题依然存在。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面对新农村文化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开创新局面,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农民为核心,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的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建设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

1、强化认识,创新理念,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夯实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灵魂。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新农村不仅要有人际关系之“和”,社会稳定之“和”,还要有社会公平公正之“和”,收入分配之“和”,和谐社会之“和”。新农民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还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只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农民,正确的舆论引导农民,高尚的精神塑造农民,优秀的作品鼓舞农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才能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可持续以展。

2、以人为本,建设队伍,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提供人才保证.农村文化队伍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要着力打造一批“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农村文化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定期组织有业余文化爱好、有一定文艺专长、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的农民接受正规培训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用文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宣传、引导、动员大学生、文化战线退休职工等社会力量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重视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培育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3、加大投入,筑牢阵地,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打造环境支撑。农村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政府要把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要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投入。要因村制宜,结合实际,既可以借用闲置校舍、民房等作为文化活动室,也可以鼓励农民自制一些简单实用的文化活动器材。或在农村建立网上阅览室、网上博物、网上剧院等,使农民群众受到优质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组织;金融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32;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49-0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这将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现代化的步伐,为广大农民带来福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客观上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支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纵观世界各国,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政府扩大财政投入外,还有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更便利地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Mark Drabenstott和Charles Morris(1989)认为,很多农业国家和地区准备或正在发展农业,在这些努力中一个核心战略是使农村市场更容易得到资本。1960年至1975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德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落后的农业区,采取投资补贴、拨款、农产品价格支持、贷款担保以及低息贷款等措施,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韩国在“农村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可获得设备资金5亿韩元,周转资金2亿韩元。政府还对农村工业投资准备金的损耗给予追加补偿。这些国家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彻底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外,金融系统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目标,应该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为着手点。当前电力不足制约农业农村生产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更深入更广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电力资源的不足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无法提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足制约着农村与外界之间顺畅地交换物质流和信息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外界环境联系日益紧密,以前孤立的农村现在与周围环境的普遍联系形成了包含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复杂系统,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覆盖一切生产部门的社会化生产。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但是实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距离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着农村消费,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内需。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如果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那么,从2006年起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700亿元的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提供,同时也有一部分需要金融系统提供。

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每一个农户都是市场的主体,必须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其内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效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公司加农户,这一农业生产新形式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确定了新的服务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巨额资金我国财政无力承担,也不需要由财政承担,农村商业化、市场化的这部分资金需求,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我国农村金融是为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它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后,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从而建立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如On-Kit Tam(1988)所指出的,除了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以外,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对农村提供和分配信贷资金的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努力通过特殊的公共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机构撤并,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缩小,农村信用社背离合作制的原则,农村金融体系总体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基层机构大

量撤离农村阵地。1995年到2005年,中国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由67092个减少到28324个,十年间撤销机构38858个,导致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1994年为63816个,1995年达到67092个,此后逐年下降,到2005年末为28234个。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农业银行撤并网点的原因,就是基层网点的经济效益较差,不足以弥补其开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多是按照行政区域随政府机构的设置而设立的,而不是按照金融资源的丰富程度设置的,因此,留下了许多金融资源很不丰富地区的大量网点机构,它们入不敷出,不能不撤并。农村信用也在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撤并。

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狭隘。作为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其机构只有总行、省级和地市级分行以及部分县级支行,相对于广大农村,其覆盖面过于狭小。而且,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步缩小,在经历了委托农业银行业务、自营业务之后,把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务贷款划归了农业银行,成了专门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全封闭管理的银行。如图2所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1994年成立接收从中国农业银行划转的3500亿元贷款后,三年内贷款余额从3500亿元猛增至1997年末的8638.08亿元,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后贷款缓慢下降。

农村信用社偏离服务三农的宗旨。当前我国农村不存在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对社员贷款的程序与商业银行基本相同,贷给谁、贷多少、抵押担保程序均由信用社主任说了算,偏离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几乎不存在“社员”的概念,农民也从来不认为信用社是一种农民互的信用合作金融组织,而是把信用社当作政府部门或国家银行的某类附属机构。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由于利率没有理顺,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实际上高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需要付出调查、审查、检查以及贷款催收等巨额成本,且需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并按规定缴税;而邮政储蓄的收入来自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息收入,无任何风险,实现利息收入无需成本,无需缴税。转存人民银行利息收入和储蓄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巨大利润空间使得邮政局高息揽存现象严重,具有比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大得多的吸存能力。如图3所示,邮政储蓄从1994年末的994亿元快速增长至2004年末的10787亿元,其中来自农村的存款从1994年末的339亿元增至2004年末的3768亿元,农村邮政储蓄始终占邮政储蓄的1/3。而邮政局不放贷款,全部资金流入城市,加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从农村抽走的资金, “每年从农村倒流进城市的资金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流出的资金为3亿元。”

第三,农户贷款利率大大高于其他贷款,导致获取信贷资金的成本不公。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存款实行统一的利率,贷款则区别不同的对象,实行不同的利率。农户贷款利率一直实行高出法定利率30%~50%的政策,1996年5月1日调整利率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为40%”,1998年10月31日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现行的40%扩大为50%”。各商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均按照所有制的不同,区分国有、集体、个体和农户贷款,实行不同的利率,农户贷款都是最高的利率。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由于农户贷款数额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实行适当的利率上浮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农村信用社是合作性的金融组织,是农民入股组建起来的,设立农村信用社的目的是实现互助融资,而非利润最大化。而且,“根据WTO的黄箱政策,我国政府对农民的收入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可目前我国政府的黄箱政策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3%,也就是还有5.2%的补贴空间可用。2001年农业总产值为26180亿元,3.3%的补贴是864亿元,如果提高到8.5%,补贴总额可达2225亿元,比现在的水平增加1361亿元。农民每人可多获得171元的转移收入。”既然财政不能拿钱补贴农业,那么,理应通过调整税收等政策,使农民以较低利息获得贷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问题。假如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

第四,农民贷款难,催生了高利贷滋生的土壤。农户贷款具有服务面广、贷款户数和笔数多、金额小的特点,从规模效应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金融机构不愿发放农户贷款。如表一所示: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后,农业类及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由7.87%激增至1997年的11.15%,随后农业类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逐年下降,至2005年已降至9.98%。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先供应于经济中的某些产业部门是中国有选择的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于农村地区的贷款总量,扶贫贷款和支农再贷款的占比自1995年以来不断上升。如果不考虑扶贫贷款的快速增长,1996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资金的递减将更加引人注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相似是表面的,因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而主要与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和乡村工业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团体的某些成员可以从商业银行得到信贷支持,但是中国没有这类农业信贷来源。”农民对贷款的强烈需求和难以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的状况,一方面,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以及严重的资金流失加重了农村资金供求比例的失衡,使得高利贷有了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农户、农业对金融的迫切需要,使得高利贷在全国农村盛行。“从贷款的比例看,非正规的大概要占三分之二以上,而正规的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农民从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只占农民贷款的1/3,而借高利贷则占了农民贷款的2/3。农村高利贷盛行的现状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发展农村金融来压缩高利贷的生存空间。

第五,农村迫切需要大量资金,而全国商业银行存款却大幅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就出现了存差现象,而且存差逐年大幅增长。

到2006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32.8万亿元,贷款余额22.1万亿元,存差达10.7万亿元。一方面,银行业存差已经达到了10万亿元人民币之多,流动性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奇特现象。

三、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只有理

顺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关系,才能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加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只有发展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才能逐步满足农业现代化对信贷资金的要求。必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放宽民间金融的准入条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

其一,着力强化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政策性金融肩负着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使命,利用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纵观国际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其基本职能就是配合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国家确定的重点行业和产业,以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功能发挥不足,仅作为发放和管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银行,其他作用发挥不够,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的做法进行调整改革。要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真正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总的方向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真正体现政府农业经济政策取向。农业发展银行要按“贷得出、收得回”的金融方式运行,但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与商业金融竞争。凡是商业银行愿意发放贷款的项目,农业发展银行要退出。凡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但能收回本金的项目,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去做。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努力探索如何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工具作用,怎样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如何与商业性金融互为补充,怎样运用政策性金融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带动商业性金融较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扶持支柱产业的形成,怎样利用高科技,加强信息功能,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真正发挥政策性农村金融对农业的调节和保护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还应探索组织结构创新模式,解决机构、人员与业务差异问题,不断探索业务创新问题,扩大收购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范围,目前至少要将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务贷款从农业银行划转回农业发展银行,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同时解决农业银行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不分的问题。

其二,加大商业性贷款的支农力度。当前不少学者认为,支持农业发展是农业银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观点有待商推。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是不负有直接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责任的,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事实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范围早已没有明显的区分。如果中央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指令农业银行发放农业贷款,则会回到政企不分、产权不明、职责不清的老路。因此,要求农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国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例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区分不同的贷款种类,按照产业政策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税率,减免农村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加对商业银行低息的农业资金再贷款等,让商业银行觉得发放农业贷款有利可图,因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开放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渠道,让市场资金运用的利率水平约束邮政储蓄的吸储行为,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可以购买国债,也可以购买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特别是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债券,允许邮政储蓄参股农村信用社,把农村资金运用到农村。同时,商业银行只有认真分析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商品生产日益活跃,农产品销售不只是在国内市场,也瞄准了国际市场,工农业生产在交叉,加之新技术、通讯网络的应用,整个农业的概念在扩大,农业现代化必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8篇

教学目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教学提示: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就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形成“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三农”方面看,也可概括为“三改一化”: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这一时期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变化最为深刻的时期。处理得好,城乡就能够协调发展,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较快地进入现代化;处理得不好,就会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突出,进而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汲取国外发展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而提出来的。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五个统筹”的首位,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平等地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这几年来,城市发展很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悬念,但农村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艰巨。现在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太大,用一些外国专家的话说是“城市像欧美,农村像非洲”,农村的基本环境和经济收入都与城市相去甚远。从农村本身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来看,地区发展又极不均衡。到2002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为14.1%,而西部地区只有9.8%,全面小康建设才刚刚起步。可见,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只要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没有发展空间。这是一招“活棋”,这步棋走好了,就能拉动内需和消费,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拉动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和谐。亿万农民是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他们的生活富裕和幸福美满与社会和谐是息息相关的。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这就可以惠及亿万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安康的幸福日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有利于工业、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促进农民群众共同富裕上;就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新农村建设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涉及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方方面面,应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系统推进。同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

二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制定规划应立足当前、把握长远、统筹安排,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方便农民、提升农村、发展农村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以及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等,把土地、水系、能源、集中居住区规划好,并搞好年度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规划制定以后,应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三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应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集约、规模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增加农民务工人员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着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四要以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当前,就要以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深入研究、着力解决。一是进一步解决交通问题。“要想富先修路,没有路别想富”。交通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道路建设应以方便农民进出、有利农村发展为出发点。二是搞好环境整治。继续进行基本农田水利建设,达到无论旱涝都能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与实际需要还相距甚远。水库失修、水渠管网淤塞和河流干涸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必须大力推进治水、恢复水系工作。加强对垃圾的清理、归集、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三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四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技能。五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要以促进民主公平为基础。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如把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9篇

一、村情概况

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委会××村,位于玉龙新县城规划区内,西邻县城中央核心区,南接丽江景观绿化带,北靠丽江人家居住小区,是玉龙县典型的“城中村”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全村共有135户(其中村民126户),总人口574人(其中农业人口532人)。全村原有土地总面积2645.47亩(不含林地面积)a2003年,县城建设征地2038亩,现仅剩752.22亩土地,其中:仅有护城河以北的农用地111.“亩(耕地79.67亩),人均耕地仅有0.15亩。全村征地补偿安置费总计2266.63万元,其中村集体提留304.56万元,兑现给农户1962.71万元(人均3.2万元)。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54万元,人均收入为3300元。

二、规划建设思路

区县分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村的规划和建设始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将××村确定为玉龙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力求在“城中村”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从而为少地农民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规划和建设方面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服从城市总

体规划的要求,与周边区域相依托,优势互补,唇齿相依;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发挥优势,建设具有现代化居住功能和典型纳西族特色村落并存的村庄,谋求长久的生存之路。

××村的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美化、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的要求,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县城建设相配套、相适应、相发展、相稳定的原则,将545亩土地的规划和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协调统一,与县城建设同步实施,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村建设成为集纳西民间民俗饮食文化村、商贸区、休闲娱乐区以及安居住宅区为一体的小康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情况

针对××村显要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城市规划状况,××村的规划采取分块布局的方法,有目的的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安排部署,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实施:

(一)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按实施步骤分为一期建设项目和拟建项目两大部分,投资总规模达1.5亿元。

1,一期建设项目。包括村民安居住宅区和民俗饮食文化村两个项目。

①村民安居住宅区。安排在整个规划区中央,总用地133.93亩,共安排住宅160幢,每户占地面积为21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村民安居住宅项目一次性签定建设合同,每幢造价21.8万元,总投资3400万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80幢,拨付资金600万元,现已完成近三分之二的工程量。

②民俗饮食文化村。总用地260亩,共安排民居庭院160院,每户占地面积435平方米,院落形式为典型的纳西民居三坊一照壁,正房统一建设,总投资2400万元,另外两坊利用现有房屋优化整合。项目一期工程拨付资金500万元,已完成68幢民俗院主楼建设。

2,拟建建设项目。包(括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购物中心、美食城、、休闲步行街、活动中心和零星开发地的开发建设。

①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位于村子北部,与城市规划的居民区相配套。总用地27.1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现已完成土方回填,预计9月份可完成市场建设。

②购物中心。规划中的购物中心占地面积13.邸亩,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配套停车场和广场,将是一个方便快捷的购物场所。

③美食城。位于××村西端,紧邻县城中心区,总用地30.87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足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④。与美食城一街之隔,总用地21.83亩,建筑面积18400平方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⑤休闲步行街。位于与滨江绿化带之间,以经营酒吧、茶室为主。总用地1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将会营造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

⑥活动中心。位于××村的中心部位,总用地12.16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一个集办公、集会、活动、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

(二)道路规划。道路规划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各个区域按功能需要规划内部道路系统,并与城市道路相衔接。

1,纳西民居村落:主道设计宽12米,其中车道为8米,人行道各2米,巷道3米和4米,道路四通八达,通达能力强;路面相对较窄,与村落形态相协调;道路线型曲折多变、自由灵活,力求达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

2,村民住宅小区:主道设计宽8米,并有不同宽度的绿化和停车空间,宅前小路控制在4.5米以内。

(三)电力电信工程规划。村民住宅区、民居村落和商业设施三大部分各设一个变压器,电力、电信线全部采用埋地方式敷设。

(四)给排水规划。给水采用自来水,与城市供水管网接口,污水采取分片收集预处理后再集中排放的方式。

(五)市政设施规划。整个区域设置完善的路灯照明系统和夜景照明系统。为使规划区范围内有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村民住宅区和民俗饮食文化村共安排8个卫生达标厕所,垃圾采取每天早晚定时清运的方式处理。

(六)防洪规划。县城规划中的两条水系穿过村子,雨水经排水沟收集后集中排放到这两个水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