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节约资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7 15:58:05

节约资源论文

节约资源论文第1篇

关键词:能源消耗建筑节能绿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类似乎找到了抵御自然对人类居所摆布的方式、找到了有能力对抗自然规律不利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手段。于是,人们开始建造与自然相抗衡并寻求独立于自然系统以外的栖息之所。人们开始应用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去建造认为能够对抗大自然规律的建筑,以这种主观安全感满足人类依附栖息之所抵御对恐惧的心理寄托。在这个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出现了城市化的高楼林立、阡陌交通、爆发式的资源消费、高密度的污染及大规模的废弃物排放。由工业化所推动的城市化对大自然造成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性的扰动,使大自然正常的生态系统和功能结构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割裂、阻断和破坏。这种人为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从不为人类重视的一点一滴的全球生态系统变异,到城市化进程加速中生态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厉地威胁到人类自身安全与生存。臭氧空洞、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物种灭绝、水源匮乏、SARS等等,这些我们当代人必须面对的危机与挑战,是我们人类点滴、局部行为跬步积累所导致的全球灾难与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照欧美国家经历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建设痛苦经历与经验教训,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再重蹈覆辙。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本着和谐共生、健康安全、永续发展的宗旨,提高我们把握命运的科学能力,约束人类无度的行为,控制对资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费和过量的攫取,拓展新技术,鼓励创新,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遵循党中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做起,让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构成我国未来希望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建筑四节两阶段目标及其意义

1.我国城镇化与建筑四节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期,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率平均每年将为1~1.3个百分点。1980年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当城镇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速率明显提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诺塞姆曲线也可以看出,在初期阶段如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年均城镇化速率仅为0.1~0.2个百分点。当到了1995年,城镇化率达到30%后,发展速度开始明显加快。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0%左右。从40%到75%或到80%之间,城镇化发展将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这也就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城镇化高峰将转移5亿人口。这一世界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过程,不仅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均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随之也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据统计,每个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这首先是因为就业方式的不同。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农民们从事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农业。另一方面是因为城镇人口每年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垃圾的数量大大高于农村。在城市里,每个人年均产生350公斤的固体垃圾和500多立方米废水,这些固体垃圾与废水的处理也需要大量的能耗,但目前在农村有限的生活垃圾也被当作肥料或饲料了,耗能极低。同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后,还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需要增加就业岗位,产业的发展又使得耗能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土地制度安排,农民进城后住房和原籍居所占地“两头占有”的状况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正因为城镇化的双重性,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曾宣称: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其成败得失,不仅影响中国,而且遍及全球。

2.建筑全过程的资源与能源消耗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现有的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建筑。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建筑在整个过程中的能耗占用了50%的全部能源。如建筑用的水泥,从石灰石矿的开采,到石灰石烧制成水泥,水泥运输至生产厂家制成商品混凝土或成品建村,再应用于建筑施工,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建成之后,建筑的使用运行和建筑最后的废弃处理,都需要耗能。除此之外,建筑消耗了50%的水资源,40%的原材料,并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同时,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水污染、48%的固体废物和50%的氟氯化物均来自于建筑。无论是能源、物质消耗,还是污染的产生,建筑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3.我国建筑节能两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的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全面启动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到50%.也就意味着不是每个建筑的节能率都将达到50%%,而是因为绿色建筑的节能率可能更高些,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建筑可能还来不及进行节能改造,所以是平均要达到50%的节能率。沿海省份及大城市则要达到更高的标准。

第二阶段的目标:从2010年起到2020年,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平均节能率要达到65%,东部地区要达到更高的标准。这意味着在今后15年内,一些建筑的节能率要达到75%标准。这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在再次进行装修或重新进行改造时,建筑节能率就要达到65%或更高标准。

如果能实现上述目标,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这相当于2002年整个英国能耗的总量,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对于建筑节能,我们有两种选择:一是如果我们没有认真把握推动建筑节能的时机,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和标准没有落实,最后的结果是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再加之城市化人口急剧的增加,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接近11亿吨标准煤,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二是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二个阶段的目标,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降低到7.54亿吨标准煤,节约3.5亿吨煤。这样,我们的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kw/h,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发电量。如果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能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节能效果将更加显著。所以,我们在大力投资建设电站设施以缓解我国目前电力紧张状况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巨大潜力。如果不改变目前建筑高耗能的状况,即使再建10座三峡电站也不能满足我们对电力的需求。

4.德国的节能经验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们是否能够达到以上两阶段的目标,但我们可以从德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过程中找到答案和希望。1976年之前,德国住宅耗能标准为每平方米每年为350千瓦时。后来,德国对每隔几年就颁布住宅节能的新标准,2001年的住宅能耗只有1976年的20%%,建筑耗能大大下降,节能成效非常显著。

从节地、节水、节材方面来看,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在物质资源中,最大的资源无疑是土地。调查一个社会如何利用它的土地,你就能得到这个社会未来将是怎样的可靠的结论。我国仅仅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和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而且我国不均衡城镇化的趋势将导致人口更迅速地向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这无疑会更多地消耗这些地方的优质耕地和淡水资源。

二、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启示

国外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痛定思痛,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推出各种强制性的节能措施,其中,占总能耗约一半甚至更高的建筑及建筑节能,自然受到了特别的重视。通过分阶段几次提高节约标准,每次均在原能耗基础上推进再节约50%,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建筑节能取得进展的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健康住宅概念的提出,发达国家又把视野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性、安全性等更广的领域。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各种新建筑名称也繁花似锦般地涌现。澳大利亚建筑师西德尼·巴格斯(S.Baggs)等提出的生土建筑(LandCoverBuilding),即利用覆土来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和生态特性;戴维·皮尔森(D.Pearson)基于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建筑的关系而形成了生物建筑(BiologicBuilding);而布兰达·威尔等人创立了自维持建筑(AutonomousBuilding)的概念,充分利用太阳、风和雨水维护自身运作,处置建筑内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其所著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环境气候学建筑(Environment/BioclimaticBuilding)的设计理念。与此同时,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菊竹清训等人也创建了新陈代谢建筑和共生建筑的设计思路。德国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T·Herzog)、鲍罗·索勒里(P.Soleri)和生态学家约翰·托德(J·Todd)等自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分别提出了生态建筑(EcologicalBuilding)的设计理念,并根据所采用技术的高低将其区分为城市和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筑学教授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Edwards)等人从众多的欧盟环境保护条约和法规对建筑的要求中,提炼归纳了如何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若干原则,并形成了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Architecture)的一系列新概念。

随着此类研究的逐步深入,它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少,殊途同归的绿色建筑概念越来越清晰了。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上述各种各样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之集大成者,是建筑学领域的一次持久的革命和新的启蒙运动,其意义远远超过能源的节约。它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和原材料,创造健康、安宁和美。并由此逐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规范。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将原有节能建筑再改造成绿色建筑的活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绿色建筑这个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念及其实践活动,逐渐推广到了世界各国。

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到了今天,其成熟的标志性的运行模式,就是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估系统。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国际上发展较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有英国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美国LEEDTM(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多国GBC(GreenBuildingChallenge)等,这些体系的架构和应用,成为其他各国建立新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重要参考。

1990年由英国的建筑研究中心(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BRE)提出的《建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估法》(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也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办法。其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BREEAM主要包含的评估条款覆盖了管理优化、能源节约、健康舒适、污染、运输、土地使用、位址的生态价值、材料、水资源消耗和使用效率九个方面,分别归类于“全球环境影响”、“当地环境影响”及“室内环境影响”三个环境表现类别。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编写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LEEDTM)问世于1995年。LEEDTM评级体系制订的目的是推广整体建筑一体设计流程,用可以识别的全国性“认证”来改变市场走向,促进绿色建筑性能的公平竞争和供求的增长。评估内容包括场地规划、能源与大气、节水、材料与资源、室内空气质量和技术创新等6大方面。

1998年10月,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美国、英国等14个西方主要工业国共同参与的绿色建筑国际会议—“绿色建筑挑战98”(GreenBuildingChallenge‘98),目标是发展一个能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通用绿色建筑评估框架,以便能对现有的不同建筑环境性能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我国在2002年参加了有关活动。

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宝贵经验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归纳起来,一是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二是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指导,强化市场导向;三是要适应国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先易后难,分步推进,逐步扩大范围,持续地提高要求,最终实现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的目标。

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入实践,以及对人们真正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还可以在市场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规范和标准,可减少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利于消费者识别虚假炒作的绿色建筑,鼓励与提倡优秀绿色建筑,形成“优绿优价”的价格确定机制,从而达到规范建筑市场的目的。

三、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由多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可知,一般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环境往往是不利于健康的;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方式,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自适应调节,就像鸟儿一样,它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羽毛。同时也使室内环境品质(即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舒适感,自然光照明,隔噪音等等)大大提高。这种由居住人健康而带来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节能更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建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神经系统(智能系统),变化羽毛等于随气候变化而变换节能围护装置和性能。日本日立公司在最近的北京科博会展出了集节能、环保、保安于一体的楼宇智能系统,仅5万元的投资就可通过一般的手机遥控将能耗降低30%.

第二,一般建筑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和用材的标准化、大批量化,促使了大江南北建筑形式的一律化、单调化,造成了“千城一面”;而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尊重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汲取先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造就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使得建筑随着气候、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是先人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自然能源居住生活的建筑杰作,窑洞背靠黄土高坡,依山而凿形成宽敞空间,向南开窗,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造就了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现在,当地建筑师们对部分窑洞重新进行了改造,更多地吸收阳光,改善了通风条件,充分发挥了窑洞本身的节能效果,可以称之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无独有偶,最近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了该国建筑师德·汉森借助印地安人的穴居和粘土房理念而设计的半埋式小丘住宅,不仅有良好的舒适性,而且能效非常高,全年供暖费用仅为150欧元。

第三,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或盲目迎合市场即期消费的住宅和办公楼,这往往是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背道而驰的;而绿色建筑则被看作一种全面资源节约型的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的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消耗,产生最小的直接环境负荷(即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污水、固体废物及对周边的影响)。建筑及其城市发展都将以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为代价,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利益。

第四,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追求自我标志效应,难免造成欧陆风或××风盛行;而绿色建筑的建筑形式是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学中有了新的美学哲学:美存在于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使得生态美的展示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人类对建筑美的感知将建立在生态影响的基础上,重返2000多年前古罗马杰出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紧固、适用、愉悦”的六字真经上,而不是建立在精美艺术细节、夸张的形式主义上。

第五,一般建筑尽管采取节能设计,但综合能耗仍居高不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建筑业往往或正在成为最大的耗能和污染行业;而绿色建筑因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而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可能达到“零能耗”(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和“零排放”的建筑。我们如果要在发电效率方面提高5%,汽车节能方面提高10%,在技术上是极为困难的,而建筑节能轻易可达50-60%或者更高。建筑节能有着巨大的空间。

第六,一般的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是狭义的人地和谐。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绿色建筑不仅讲究建材的绿色环保和本地化,以减少长途运输所引起的能耗和污染,而且它还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回用等全过程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的废弃,以循环经济的思路,实现从被动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转到主动创造环境丰富性,减少对资源需求上来;从狭义的“以人为本”转移到对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以人为本。这是真正的绿色建筑革命和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四、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与问题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我国众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即启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探索。2002年底,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奥组委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建立了科学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形成了绿色建筑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全过程控制的观点和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指南。2004年,我部和科技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导则,开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并力求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国绿色建筑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自主创新体系。2004年下半年,我部正式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该奖的设立证明了我国进入了推广绿色建筑工作阶段。但是,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

1、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知识

不少地方尚未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由于从政府部门到开发商、投资商和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意识,因而难以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力和质量。

2、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我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的环节。

3、缺乏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但在今年初我部会同其他部委成功举办首届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和新技术展示会之前,一直缺乏吸收、推广国外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计理念的平台。

4、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

虽然我部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也才刚刚颁布。而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更是还没有建立。

5、缺乏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

不少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尚未将其列入政府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在“三定”方案中均没有相关的职能和编制,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必须把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

6、缺乏合理的城市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中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五、推广绿色建筑的基本思路和近期工作任务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基础差,理论研究不足,工程实践少。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之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才开始绿色建筑进程,而有幸的是我国却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推广绿色建筑。在未来20年内,我国还需建造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其建筑量相当于数千年文明史积累的总建筑量。而且,建筑尤其是住宅属于长期的消费品,不可能进行频繁地更新。对已建建筑延长使用寿命或装修期限,就意味着能源和资源的大量节约。所以,如果我国能及时普及推广绿色建筑,就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对节能建筑进行二次改造的弯路。根据我国城镇化的特点,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导向和管理,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绿色建筑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措施,部署工作任务,加大力度推广绿色建筑工作。

1、推广绿色建筑的工作思路

一是全方位推进,包括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是全过程监管,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

三是全领域展开,在资源能源消耗的各个领域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四是全行业联动,绿色建材、绿色能源技术、绿色家电产业、绿色照明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示范推广等等涉及许多行业,都必须在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引导下联合动作,共同推进。

五是全社会参与,从政府部门到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直至广大人民群众都要积极参与,尽快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

2、在推广中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是全面启动北方的供热体制改革,新推行集中供热的地区与城市,应该全面采用新体制。国外的实践证明,光是供热体制的改革,就可以使得这些地区的建筑节能达到30%左右,并能够推动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几十年来一直把供热看成是一种福利的老观念,尽快启动此项改革。

二是针对我国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应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追求建筑“四节”和私密性、环境生态共存的绿色设计原则。

三是要制定新的内容更加宽泛的四节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筑四节标准和技术规范应较为宽泛和简练,就是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的原材料、风俗习惯和居住条件,引导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创新,广泛地应用新技术来进行创新。新的节能标准应该是能包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只要达到“四节”和生态环保目标,都应该予以鼓励。

四是执行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国家标准应该是实际工作的最低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以更高的要求执行“四节”标准。各级财政投资和补贴的公共建筑,应率先达到严格的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规范。鼓励地方制定和执行更高的“四节”标准和法规。

五是建筑节能标准要从单纯的节能设计、施工、运行尽快扩展到建筑的节地、节水、节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水、垃圾处理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质量诸方面。建筑四节应扩展到建筑的全过程。

六是对高级公寓和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应执行更高的四节标准。如英国伦敦市政大楼就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使节能率达到70%以上,节水率达40%,而且有非常好的室内空气环境条件。人们在绿色建筑里工作,得病率可以减少10-15%,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节能。统计资料显示,单位公共建筑的耗能量和耗水量分别是民用建筑的5-10倍和2-4倍。建筑“四节”改造,必须先从公共建筑开始进行,继而推进既有住宅建筑的改造。另外,这些公共建筑的榜样作用昭示:凡是要求老百姓做到的事情,政府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七是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的分等级制度以及相应的奖励办法。

八是启动绿色建筑的运动的杠杆——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和发展程度差异巨大,推行绿色建筑必须充分依靠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进行分类指导。此外,地方绿色建筑的设计创新,必须建立在全面继承和发扬富有地方文化特征的传统建筑结构之上,必须从乡土建筑中汲取先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积淀。地方政府和地方的建筑师非常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实际特质和差异化,必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才能最终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和谐社会。从另一方面看,绿色建筑包括建筑节能的推进计划,必须与各地的资源约束程度相匹配。如从上海的实际情况看,1993年夏季最高用电负荷是530万千瓦时,而到了2004年,只有短短的10年时间,用电负荷上升了3倍,是世界上耗能上升最快的地区之一。仅从上海市的实例,我们就可以看到全国建筑节能改造巨大潜力。

中央和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定期检查地方政府建筑四节实施计划及其进展情况。同时应将建筑四节效率列入对地方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绿色GDP指标体系之中。要将建筑四节及绿色建筑的推广作为评选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奖等城市荣誉称号的必要条件之一。鼓励地方政府制定适度标准的建筑四节、推行绿色建筑的税收等经济激励优惠政策。要从全球污染加剧、温室气体效应强化的严峻形势,来思考我们推进建筑四节和绿色建筑的对策,把工作的落脚点牢牢落在地方行政启动这一杠杆,调动每一级政府、每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来完成这一崇高的、艰巨的使命。

3、推广绿色建筑的近期工作任务

近期我部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在完善政策法规、整合现有资源、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等几方面开展工作。

在完善政策法规方面,研究确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制定国家推进实施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制定有机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特殊的财政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推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收费、土地等经济手段,逐步构建推进绿色建筑的产业结构。在《建筑法》、《节约能源法》和《规划法》中体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容,加快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尽快修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对《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令第78号)以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做出补充要求;建立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标识等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推广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整合现有资源方面,对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内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加强能力建设;同时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申报、初评、筛选和评选工作。

在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将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科技攻关项目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性课题,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列入“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加强相关的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和政策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工程。建立和完善促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纳入标准规范。

节约资源论文第2篇

1.1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社会,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也决定了矿产资源相对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矿产资源除少数出露地表外,绝大多数都埋藏于地下,赋存条件多较为复杂,对它的找寻、探明需要投入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即便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也经常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探矿、采矿工作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任何天然资源在分布上都受一定自然条件限制,而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这是由于地壳内物质分布不均一性和成矿地质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甚至会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其中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有:破坏原有自然景观,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等。矿产资源的上述自然属性,要求人类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2湖北省省情、矿情决定了要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全,总量大,但人均少。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58%,位列世界53位。石油、铁、铜等支柱性矿产供需缺口巨大,需大量进口。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区域分布不均,赋存地质构造复杂。改革开放以来资源消耗大,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品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我国的环境脆弱,以往长期的以生态换发展的思路更加加剧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压力。湖北省跨扬子陆块区和秦岭-大别造山系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具备较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境内太古代-新生代的岩石地层出露较齐全,各类岩浆岩(脉)较发育,变质岩分布较广,赋存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12年底,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种92个(107个亚矿种),已发现但未查明资源储量矿种57个(83个亚矿种),整体居全国中游水平。湖北省矿产资源与全国矿产资源情况相似,现列举几条具体特点如下:(1)能源矿产资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是湖北省的能源现状,以煤炭为例,全省范围内煤炭资源极其贫乏,全省的煤炭总量不及北方省份一市一县的资源总量,且煤质较差。(2)铁矿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经济、技术原因目前还难以较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鄂西地区沉积型赤铁矿占比就达60%以上,剩下的铁矿资源,除鄂东南铁矿聚集区资源较好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零星,而鄂西北地区的铁矿大部分属于低贫磁铁矿,开发难度较大,开发后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为突出。(3)磷矿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但多以中、低品位矿石为主,大部分矿石需要进行选矿,且目前供大于求,采富弃贫现象较为突出。(4)多金属矿资源丰富,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黄石地区,矿产分布较为分散,露天矿基本已开采殆尽,而井采开采深度往往较大,且共(伴)生矿产多,多未有效综合利用。如铜矿,目前多以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初级产品的产品结构为主;鄂东南铜矿聚集区铜矿开采程度大,大中型矿山因资源枯竭已成危机矿山;铜矿石中的钼、硫、铅锌等综合利用仍显不够。上述国情、省情、矿情决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而共伴生矿产多,更加要求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1.3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服务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同年10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武昌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决定》提出了一条重要任务——努力在绿色发展上走在前列。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应该是绿色的支点、“两型”的支点;湖北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通过生态发展、低碳发展、“两型”发展、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者,2013年11月,党的十报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2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1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自2000年以来,湖北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了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

2.1.1加强科研,推进技术进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针对湖北矿产资源的赋存特点,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加大推进科技进步、推动和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列为矿产资源管理的重点,先后对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选矿技术及共伴生元素的回收技术、中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技术、高磷铁矿的提铁降磷选矿技术、盐硝联产技术、井矿盐水溶法对井开采技术、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石煤钒利用技术、水泥用灰岩生产技术、低品位金矿提取技术等列为重点技术攻关支持项目,由企业立项、省科技资金支持或由企业自筹资金科研项目达40多项,其中列为省厅管项目十多项,这些重点技术的突破。使我省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锰矿、盐矿、磷矿、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如:长阳古城锰矿对氧化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的选矿实践表明氧化矿和低品位碳酸锰矿石都是可以利用的,提高碳酸锰矿石选矿回收率,有效地开发未利用的锰矿资源储量是极有可能的;武钢程潮铁矿,根据矿石特性不断优化选矿工艺和流程,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二段磨矿、三段磁选、先磁后浮的流程,明显提高回收率,同时对磁选尾矿经铜混合浮选分离获得硫、铜精矿,提高了共伴生资源回收率;铜绿山铜铁矿采用新型药剂浮选和尾矿磁、重选,提高共伴生矿回收率。

2.1.2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实力,是促进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方法。主要矿种资源整治、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煤矿和磷矿为例。2005年底,全省有煤矿山725座,最小建设规模仅0.5万吨/年。设计0.5-3万吨/年以下矿山占全省总数的87.6%以上,设计生产规模3-9万吨/年占10.2%,设计生产规模9万吨/年以上占2.2%,矿山回采低,资源利用效率差。经过三轮整顿,2013年底,全省组建成煤矿企业集团65个,共有385对保留矿井,设计生产规模6-9万吨/年,占矿井总数的83%。设计生产能力3-6万吨/年之间的占7%,设计生产能力9—30万吨/年规模的占10%。煤矿资源的采区回采率提高到85%以上。20世纪90年代,全省共有磷矿山600多座,2000年开展整顿工作,至2005年仍有磷矿企业179家。“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磷矿企业兼并重组,至2011年底,磷矿山总数降至101座。一批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大中型企业成为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采矿回采率普遍达到75%以上,中低品位遴选矿技术得到突破。湖北已成为全国主要磷化工基地。

2.1.3大力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实现我省矿产资源规范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环境有效保护、矿山安全生产、矿区和谐共富目标,现阶段我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三型”矿山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和先进矿山建设,促进企业提拉升级。特别是我省磷矿产业,根据国家现在组织开展的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开发“区域监管联动、共创矿区和谐”联创齐争行动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率先启动了湖北省磷矿“三型”矿山建设,已有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申家山蒋家湾磷矿、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黄麦岭磷矿、湖北尧治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尧治河磷矿等企业入选试点单位,要使这些“三型矿山”达到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企业文化、和谐矿山等8个基本条件。

2.1.4大力推进采选加一体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建设,逐步实现了大型、大中型矿区的资源开发向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倾斜配置。湖北在开采的大中型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盐矿、水泥用灰岩矿基本实现了采选加一体化。大型磷矿区和大型矿山绝大多数做到了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形成了武钢、大冶有色、宜化集团、兴发集团、黄麦岭磷化、洋丰磷化、华新水泥、双环科技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使全省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共伴生矿和中低品位矿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5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湖北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高磷铁矿选矿技术、铜多金属选矿技术、低品位金矿选矿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示范工程项目,以此带动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的综合利用。如,湖北宜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近年来,宜化集团一方面探索出多种科学采矿方法,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回收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80%,另一方面着力建设与磷矿、精细磷化工和其它新能源、新材料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型磷化工基地,形成选矿、磷肥、复合肥、合成氨等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兴发集团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13年底已达到预期规划目标,通过“矿电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利用全层开采技术实现了贫富兼采;实现矿石开采回采率达到75.5%,比设计规划提高12%,比周边地区矿石回收率提高20%以上,将矿石贫化率控制在3.5%以内,比规划设计降低2%,为矿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减少投入10%;重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83%,浮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98%,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

2.1.6提高准入条件,完善市场机制根据资源特点制定准入条件,目前已进一步完善了磷矿、高磷铁矿、铁铜多金属矿、低品位铁矿(超贫磁铁矿)、盐矿、钒矿等多个矿种的准入条件或规定,将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安全环保技术、采选加一体化条件列入主要准入条件要求。从源头上把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关。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不健全虽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法》、《民法》、《循环经济促进法》都有相关条款,但大多数是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缺乏下位法的具体规定。国家层面上自今没有出台可供实际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指标,我省也只在今年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也仅仅停留在指导意见层面。

2.2.2、资源消耗过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因历史原因及政策方面的因素,企业、主管部门及政府一度只注重矿产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致使造成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情况十分严重,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和资源整合,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优质低用的现象,其中以采富弃贫现象由于严重。例如:我省4大磷矿聚集区——宜昌磷矿、荆襄磷矿、兴-神磷矿、保康磷矿,虽然近几年来我省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引导矿山企业采选中低品位磷矿石,但由于先进的采选技术成本高,企业无利可图,多数选矿厂处于停顿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仍运用相对落后的采选技术只采富矿,采富弃贫现象仍然严重。

2.2.3适用于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技术不够先进湖北矿产资源低品位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关键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但目前主要靠企业自我发挥,全省大多数矿山企业缺乏相应的实力和能力。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研究放到应有的地位,每年虽有不少科研资金扶持项目,但多停留在对申报项目的审批方面,没有真正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成果多,真正实用的、经济技术合理的成果少,能直接转化并产生成效的技术成果有限。

2.2.4准入条件低,监管不到位、能力建设滞后由于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业产业管理分为多个部门,甚至出现空档,使得资源配置、开采准入条件未能有效的与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我省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仍较为严重,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缺少监管,甚至因有着不同程度的利益链条而不愿监管;越权或变相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鄂西高磷铁矿,是省政府明确限制开采矿种,但某些地方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变更矿种,规避审批权限,突破政策限制,在铁矿分布区内违规设置所谓的“含铁砂岩”采矿权等等。

2.2.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湖北省)有关涉矿的各项税费征收政策对于利用低品位矿石及难选冶矿资源没有激励机制,有的看似有相关政策,但实际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多都停留在行政文件上。同时,由于技术性强,认定、执行起来难度大。再者,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极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3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策

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加工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资源经济在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湖北省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矿种及赋存量差异较大,就其品质而言共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高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建立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1加强政策导向,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资源秉赋特点和开发升利用监督管理实践,制定中低品位矿石、难选冶矿石、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的税费收取办法和优惠政策;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废弃物二次开发利用约朿条件和激励政策。要改变一般性的要求,让这些政策、办法由部门文件变为可供各部门共同遵守的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2)科学规划,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遵循统筹规划、高端拓展、集群发展的思路,编制优势资源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规划将资源开发与保护、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前产业链(资源深加工产业链)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的骨干企业、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统筹全局,发挥优势,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2坚持科技领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一是大力推广应用采矿新技术,改变原有的房柱法、崩落法采矿矿方法,重点推广地下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应用,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二是大力推动共伴矿的综合利用,引导科研院所与矿山企业合作,推进铜矿、铁铜矿共伴生的钼、钴、金、银、硫铁矿及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研究;三是加强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石利用技术攻关研究,重点是高磷铁矿选冶技术、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稀土稀散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变潜在资源为产业发展优势资源。(2)坚持循环产业模式,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提高矿山“三废”利用水平,一是加强鄂东南地区总排放量近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中尾矿含铁、铜、金、钼、钴、金有用元素的回收利用;二是探索尾矿制砖和矿山排放废渣、废石、尾矿作为井下充填法采矿的充填料运用;三是研究和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排放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建立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研体系。重点是建立部级、省级科研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管理体系,要针对我国、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制定和推进部级、省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战略,要改变科研偏重项目审批不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不注重实用等现象。大力推进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3.3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3.3.1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扶优扶强,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磷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五大“千亿资源产业集群”。一是依鄂东南地区优质铁矿资源优势,以武钢、鄂钢、冶钢骨干企业,打造“黄石、鄂州钢材深加工和特种钢生产基地”;二是支持大冶有色千亿元产业群建设,使之形成铜矿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产业集群;三是以兴发、宜化、黄麦岭、三宁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宜昌荆门为中心,建设部级磷化产业基地;四是加强盐化工及下游延伸产业配套发展;五是提升建材工业产业规,以华新水泥为龙头企业,开发我省优质水泥石灰岩,提升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拓展水泥制品应用的新领域。支持建设沿江大型建筑石料产业集群,提升普通建筑石料矿山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益。

3.3.2延长矿产品产业链重点发展钢材新品种、国内短缺的钢材品种、加快钢材深加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进度,铜矿资源开发、冶炼、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铜矿资源利用附加值,大力发展磷酸盐、有机磷精细磷化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发展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军工级产品。要将资源开发利用前产业链(深加工)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规划统筹发展。

3.4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1加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要求,实行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治理恢复全过程管理,将矿山环境治理年度任务纳入到矿山年检内容之中。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的缴存,改善其使用方法。

3.4.2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模范县(市)、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的绿色矿山。如,黄石地区目前已有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丰山铜矿、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鸡冠嘴金矿、武钢矿业集团责任公司金山店铁矿、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鸡笼山金矿等6家矿山获部级绿色矿山称号。

3.4.3探索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采用大型矿山企业包村、中小型企业包组的方式,对口帮扶,帮助当地村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改善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矿产地相对集中、中小型矿区较多的地方,鼓励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带领当地人民共同富裕。

3.5创新监管方法,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约束机制

3.5.1健全科学的“三率”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湖北省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按不同矿种、不同赋存条件、适用的不同采选工艺制定符合实际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评价与考核标准。要配套完善与“三率”指标考核有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准入退出机制。

3.5.2加强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核查矿山必须于头年12月份编制下年度采掘计划和采掘计划工程分布图,报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年底组织地质勘查单位进行矿山年度资源储量核查,查明矿山储量动用情况,考核矿山年度采掘计划执行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促进矿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5.3加强准入条件管理进一步健全矿业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矿业准入条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环节,严格把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作为准入的核心条件之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的结合,大中型矿区实现采选加工一体化,提高企业综合利用研究技术实力。

节约资源论文第3篇

1.1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利用率不高,存在大量闲置低效用地。有的存在批而未供土地的情况,粗放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一些项目贪大求洋,使用土地宽打宽用,布局不紧凑,不能严格执行集约用地的控制标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有的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边干边停,干干停停,或者长期停产停业,造成土地长期闲置浪费或低效使用。在农村,新建住宅不断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的区域无序扩张,农民住房零星分散,浪费土地较严重。

1.2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严重不足目前,土地开发潜力十分有限,土地后备资源少,分布不均衡,而有些潜力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从当前耕地占补政策的执行上看,占优补劣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新开发复垦的耕地在使用价值上打了折扣。

1.3闲置土地盘活难度较大一些项目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等因素导致停工停产,对这些闲置低效用地亟待盘活利用,但由于这些项目往往存在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所以处置起来有很大难度;一些新上项目,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资金不足或资金投入放缓,导致工期延长,也造成了一些土地的闲置。尽管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对闲置土地明确了一些处置办法,但可操作性不强,实际工作中情形复杂,工作难度大。

1.4违规违法用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打着发展的旗号,不计土地成本地进行招商引资;有的突破土地法律红线,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破土动工,大肆建设;有的以“先上车,后补票”为借口,在没有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先行施工建设,导致村企纠纷、村民上访,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有的私设各类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产业示范区等,圈占土地,蚕食耕地。

2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2.1宏观调控,规划引领,重点突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把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全盘规划,从严把好土地闸门。要把规划引领、规划用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用地分区,控制供地总量,优化利用效益,逐步建立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土地供应机制。要做好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工作,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土地规划的坚决不予通过;要把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等列为项目用地的准入指标,在项目用地审批时,按照用地控制指标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的要求,确定是否供地或供地的数量,从源头上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自主创新、科技型项目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项目土地供给。

2.2完善机制,多措并举,严守红线,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严格按照“依法依规、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落地到户”的要求,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及时维护,实时更新,实现基本农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控制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要盘活挖潜,复垦开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将土地复垦整理工作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相结合,大力实施项目工程,要加强废弃低效用地的复垦管理,将废弃工矿地纳入土地整治规划范围大力实施。在复垦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选址为龙头,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严把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坚持项目公告制、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等制度,确保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3加大力度,全面清查,盘活资源,科学合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调查评价,要认真分析形成土地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分门别类提出处置的办法;要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切实掌握本区域土地利用的效率;要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一些达到收回标准的闲置土地,要坚决收回,统一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重新进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

2.4抓住重点,调整布局,多管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住宅用地规范化农村村民住宅普遍为低矮建筑,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且布局分散凌乱,配套设施滞后;加之近些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无人村”,土地闲置、低效、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要加大对村民住宅用地的整治整合利用力度,采取布局调整办法,引导城中村、空心村改造,促进城乡建设由低效变高效,通过拆旧建新、整村搬迁、移民并庄,旧村复垦,积极推动“空心村”改造,既缓解了用地压力,又保障了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中村改造,通过异地安置等措施,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5强化责任,落实制度,加强督查,全面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化管理机制,特别是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机制,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批前要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并提出预审意见,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过,不予安排用地计划;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控新增用地总量,依据省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市规定的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批后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制度,特别是加强对投资强度的跟踪管理。对不按照合同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要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违约责任,给予一定处罚。跟踪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定开发利用土地。

3结束语

节约资源论文第4篇

常见的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有如下三种:

1.1环保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此技术与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相呼应,借助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机械制造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降至最少,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1.2节约能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当今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能源过量消耗的问题,而该技术以绿色制造的为生产观念,以节约能源为生产目标,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主要是节约利用生产原材料,再生产过程中简化工艺流程,能够有效节约原材料。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且保证不会影响机械功能,可适当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以及重量。我国应大力倡导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使用,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简述

近几年来,我国致力奋斗于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保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中,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并通过结合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传统加工过程中切削液占据着主要地位,其能冷却零件,还能通过对零件进行清洗工作以防止零件生锈。由此可见这种液体可以大量用于切削区进行零件清洗以及工作。而切削液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国内人士引起重视。

2.1干式加工技术

首先,大量使用切削液会增加制造成本。比如在调查研究收割机制造行业的成本时,经统计发现:切削液的制造成本占整个工业成本的20%。工业生产过程中切削液的制造成本主要体现在切削液的购买以及设备的维护及设备中。其次,大量使用切削液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硫、氯以及矿物油等,这些物质对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使用切削液过程中出现偏差,将直接导致环境受到污染。最后,工作人员在使用切削液的过程中,其自身身体健康就受到了威胁。生产过程中难免要与切削液进行接触,如果接触时间过长,将会使得工人的呼吸道以及皮肤出现问题。为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引进干式加工技术,使得工人们免受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干扰。通过对干式加工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得知,干式加工技术是新时期节约资源的一种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不同于以往传统模式下大量使用切削液的情形。工业生产过程中引用此技术能够确保加工得到的切屑不再受到切削液的污染,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进而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2少无切削加工制造工艺技术

面对切削液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带来的巨大威胁,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现代先进的绿色切削技术,以减轻切削液带来的负面效应。绿色切削与我国发展绿色制造产业的要求相呼应。此技术主要适用于齿轮型花键、形状相异的孔类零部件以及有色金属类型零件等。该技术相比于传统工业技术具有显著地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量,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2.3低温切削加工制造工艺技术低温切削加工制造工艺技术普遍用于加工难度大的材料加工过程中,比如高锰钢、钛合金以及淬硬钢等材料。该技术需要配置低温冷风设备并安装低沸点冷却装置以及氮气流装置。然而该技术的引用必将导致生产制造成本的增加。由此可见,该技术还不够成熟,还需对此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革。2.4高速切削加工制造工艺技术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粗糙的零件进行加工,必将增加加工余量,降低了生产效率,也造成了材料的过度浪费。为有效提高工件的质量,可引进高速切削加工制造工艺技术,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切削速度,同时还减小了切削力度,保证了工件的质量。

3节约资源型机械制造工艺的具体应用

3.1风冷却切削技术的应用

现代机械制造加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同时解决冷却与两方面的问题,一般可采用我风冷却切削技术。该技术工艺通过使用除湿器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再将无水分的空气输送至空气冷却器中,当空气温度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后,再将冷风送至切削部位,并适量喷洒无害植物油以防止生锈。该技术有效地实现资源的节约目的。

3.2干式加工技术的应用

干式加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干磨削以及干切削工作。前文已经介绍了大量使用切削液的危害,而干式加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切削液的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环境质量。首先介绍干式加工技术在干式磨削中的运用。传统的磨削加工会造成大量的油气和烟雾,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而且也加大了机械加工的成本。而干磨削加工方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磨削加工的不足之处。干式磨削是通过借助热交换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压缩,当空气温度降低至零下一百摄氏度以后,在磨削部位适量喷洒氮气,能够有效减少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工件发生变形情况。第二,干式加工技术在干切削中的运用。该技术主要对干式齿轮、干铣削、干车削等进行加工。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加工技术。例如,对丝杠进行加工时,应先对处在较软工件上的螺纹进行加工,然后对该工件进行淬硬处理,最后进行精磨处理。这样不仅缩短了加工时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4结语

节约资源论文第5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论文第6篇

[关键词]节约 消费 浪费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70-07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浪费,这样才能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节约会影响和妨碍消费,有人甚至提出:“发展的中国需要浪费。”“浪费的生活习惯才支撑起了我们经济牢固的基石。”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除了有的人别出心裁,希望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外,还在于不少人对节约、消费、浪费及其相互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因此,本文对此专门进行探讨。

一、文献回顾

对节约与消费和浪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古至今,国内国外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周易》、《道德经》、《墨子》等古典文献中就有不少肯定节约的论述。例如,在《周易》中,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子曾说:“治人事天,莫如啬。”“啬”并非吝啬,按《辞海》的解释,就是节俭、不浪费;墨子从“民富国治”的目的出发,向统治阶级直言不讳:“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当为饮食,不可不节”;“当为车舟,不可不节”。他甚至警告统治者“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在我国古代,也有反对节俭,主张奢侈的观点。例如:管子、荀子、桑弘羊等人都提倡过奢侈。管子在《管子・侈靡篇》中对奢靡现象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指出:“俭则伤事”;“莫善于侈靡”;“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意即富人的奢侈是增加穷人的谋生手段。荀也认为:“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西汉政治家桑弘羊更认为:“古者,宫室有度,舆服以庸;采椽茅茨,非先王之制也。”“大俭极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思想家提倡士大夫们奢侈,对一般百姓的消费却加以限制,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从近现代来看,中国近百年的贫穷落后、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现实,使中国人节俭尚不能度日,思想界对节约自然十分重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邓小平、、,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遇到的不同困难和培养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出发,都大力提倡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在这一时期,当然无人鼓吹浪费。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消失,部分产品过剩现象的出现,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鼓励消费。此时舆论界关于增加消费,扩大消费的宣传大大加强,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在讲到增加消费的同时,对节俭进行批判。有人认为:“我们需要长期与之做出斗争的仍然是存在于我们国民头脑当中根深蒂固的。要节俭、节制消费的观念和思想。”“我个人认为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意义上的节俭不应再被视为是一种美德”(苏洪涛,1999)。在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后,也有人认为:“开个排量大的汽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梁小民,2005)。“一个铜板掰两半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意即今天不要强调消费节约。

在国外,对节约问题高度重视的首推马克思,他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同时,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正统西方经济学基本都崇尚节约,尤其是亚当・斯密。他认为:“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一个人节省了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资本。”“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李嘉图认为,“国家的贫穷是由于政府和个人的浪费和借贷造成的,只有通过积攒收入和节省开支才能增加国家资本。因此,任何可能促进国家和私人节约的措施都可以减轻国家的贫困。杜尔哥指出“一个民族的节约精神有助于不断地增加它的各种资本的总额。”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萨伊也认为,“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他认为节约是美德,而浪费是犯罪,传播奢侈的人是社会幸福的大敌。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中,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在其所著《宏观经济学》中,一开始就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美国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说:“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经济制度、激励系统对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无论经济学家研究的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应当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尽管他们表述的方式不同,但都说明了经济学十分重视节约。

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存在着否定节约、鼓吹浪费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曼德维尔、马尔萨斯、凯恩斯、霍布森、沃夫冈、拉茨勒等,其中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的节约悖论影响最大。他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极力鼓吹浪费性消费。他说:“若富豪之家,生时建大厦住宅,死后造金字塔为坟墓;或为忏悔前非,建造教堂、资助寺院,接济传教团体,则因资本丰富,以致物产反而不能丰富之日,也许可以延迟。”为达目的,他甚至鼓吹灾难性消费:“如果政治家因为受经典学派经济学之熏染太深,想不出更好办法,则建造金字塔,甚至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都可以增加财富。”其实凯恩斯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例如:1670年出生于荷兰的曼德维尔就通过《蜜蜂的寓言》一书鼓吹浪费。他认为,个人处处节俭打算,从事储蓄的确是致富之道,但如果认为每个人都实行节俭,国家也可以致富,就是错误的。“挥霍者却是对整个社会的赐富”。马尔萨斯(1766-1838年)最先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他竭力主张地主阶级等的挥霍浪费。霍布森(1858-1940年)也主张降低利润率,减少储蓄,引诱人们少储蓄,多消费,不节俭。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15-)虽然从生产的角度肯定过节约,但对消费节约似乎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他认为节俭程度的增加,在失业、经济萧条时期是罪恶。德国学者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对奢侈消费予以肯定,认为奢侈消费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有的人甚至从历史角度论证了奢侈的贡献,认为奢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王宁,2005)。

综合古今中外关于节约与消费和浪费之间的不同认识的观点,笔者认为,必须对这几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二、节约的实质和内涵

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深化的概念,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其含义也

不断丰富。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节约”一词主要是就消费领域而言的,它有三种含义:节俭、节省、节用。其中“节俭”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要以俭朴为标准,以“俭”为美,以“俭”为善;“节省”主要是指消费方面能省则省、以减少耗费为原则;“节用”主要是指统治集团的开支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不铺张浪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中期,由于人口少,资源相对丰富,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现代辞书将节约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节约必须有新的理解。

节约一词由“节”和“约”两个汉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

“约”则是指控制、约束、要求、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理解,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还包含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我们认为,节约是人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节约的实质就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人类福祉。这里所说的“合理使用”是就生产的产品而言,它既有宏观领域的要求,即全社会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才不致浪费;还有微观领域的要求,在微观领域,它既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有质量上的标准,比如生产一张桌子需要用多少木材,用什么木材,怎样使用木材才合适,这就是“合理使用”。“充分利用”则是就被利用的对象(资源)而言,如为了获得更大效益,对生产桌子余下的边角废料、木屑等不浪费,这就是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有时还包括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节约对象来看,现在的节约既包括价值形态的财的节省,同时,还包括使用价值形态的原材料、劳动资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节约。第二,从节约领域来看,既包括宏观,也包括微观。宏观是指社会总资源合理配置形成的节约;微观是指降低单位产品消耗形成的节约。第三,从节约的范围来看,节约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军事领域等整个人类活动的全方位节约。第四,从经济角度考察,节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划分,可分为生产节约、交换节约、分配节约、消费节约;从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划分,可分为生产资料的节约和消费资料的节约;从社会层次结构划分,可分为政府节约、企业节约、社区节约、家庭节约,等等。第五,从节约的性质来看,既包括数量方面的节约,如生产某物克服了资源的浪费;也包括质量方面的节约,如被生产物没有质量低劣的产品。第六,从节约的内涵要求来看,既包括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也包括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第七,从节约的意义来看,节约对个人、家庭、单位、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八,从时间来看,节约一直伴随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一是节省使用。就是在消费资源时,从节约原则出发,能少则少,能省则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二是有计划使用。就是根据需要对资源开发、使用作出长远规划,使有限的资源适应人类永续发展的需要。三是适时使用。有的资源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甘蔗榨糖,只能在每年的冬季进行,才会使糖份最充分。时间早了,糖份不够;时间迟了,糖份会丧失。四是适质使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根据其用途不同,对原材料会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质量不够,会使产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损失。五是适量使用。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多少原材料就必须投入多少。六是适物使用。一种物品常常有多种用途,要根据物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选择最佳用途使用物品,一种物品最适合做什么就用于做什么,切忌颠倒使用。七是充分使用。许多资源有多种用途,要充分利用。八是反复使用。例如,使用过的水通过净化处理之后,又可以使用。九是综合使用。有时一种资源可以满足多种需要,这就要使其用途多样化,达到综合使用的目的。十是替代使用。有的资源特别稀少、珍贵,而人们对其需求的愿望又很强,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可以用别的产品予以替代。十一是爱惜使用。在物品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以使物品的使用寿命尽量延长。十二是循环使用。即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十三是长期使用。生活中长期需要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又可以长期使用的,就不要作短期使用或一次性使用。十四是有偿使用。有偿使用资源是节约资源的重要制度安排。要通过改革,明晰产权,坚持“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十五是依法使用。必须通过立法保护资源。

三、节约与消费

我们强调节约,但是,有的人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节约会影响消费。要正确认识节约与消费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消费。人类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在生产发展、收入增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理所应当提高消费水平。消费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实现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不言而喻,这里的“需要”包括生存、享受和发展,而“可能”则包括主客观方面的要求,主观是指消费主体有无支付能力,客观是指有无消费的资源。就如今天沿海某地区的主人准备用自己的2000元招待一个客人,他就应该选择有鲍鱼和鱼翅的酒店,主客每人各一份,再加上蔬菜和饮料,估计不会剩下多少东西,这就是消费。但主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经费的1/10,即200元大量购买猪肉、草鱼、蔬菜、面食等一般食品,主客只消费食品的一二成,剩下八九成,然后扬长而去,这就是浪费。

节约与消费并不矛盾,相反,节约有助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的节约主要是通过个人对价值形态财富的合理使用和节省使用实现的。

“合理使用”即个人根据实际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购买适合自己需要的物品;

“节省使用”是指在个人购买的物品的使用价值的质量没有差别,而又有选择的条件下,人们选择价格较低的物品而实现的节约。这种节约,一是有利于增加物质消费的数量。例如甲、乙两家同样星级的酒店,同样的食物甲酒店比乙酒店价格贵一倍,那么,消费者同样的花费,在乙酒店比在甲酒店消费的食物就要多一倍。二是有利于扩大物质消费的范围。同上例,如果消费者在乙酒店只购买在甲酒店消费一样数量的某一食物,那么,他节省的钱就可以购买另一种食物,使消费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有利于提高物质消费的质量。同上例,我们的这位消费者用他一定数量的钱在甲酒店可能只能吃塘鱼,而在乙酒店就有可能吃到海鲜。四是有利于丰富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消费者的收入总是一个有限的量,物质消费的节约使用,使他每一个钱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他的有限收入用

在物质消费方面的部分就可以减少,从而他就可以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五是有利用个人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生分为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少年和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每个人要想实现终生消费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终生的收入合理分布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在有条件浪费的壮年阶段要特别注意节约。六是有利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个人消费是由消费者本人花钱购买物质资源实现的。节约不仅节省了个人的价值财富,同时减少了对社会的有限的物质资源的需要,这些物质资源又能满足社会其他更多成员的消费需要。七是有利于保护消费环境。消费不仅需要消耗有限的资源,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当然,人类不能因此而不消费,但不必要的消费就要取消,能节省的消费就要尽量节省。如今日的有车一族,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每日少开一次私家车,多乘一次公交车,就不仅能节约他个人价值形态的财富,还能减少对日益稀缺的燃油的需要,更能减少废气的排放,使本来已经污浊的空气减少一份污染源。八是有利于可持续消费。对有限的资源节约使用,就能使一定量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们的消费能够更加持久。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应该增加消费,提高消费水平。首先,生产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例如:适应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人们的旅游消费大量增加的需要,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有信誉的旅游消费。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知识需要更新。社会要适应这些需要,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消费条件。又如: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卫生的自来水、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有着强烈的渴求,也愿意支出必要的费用,社会应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还如,适应农村目前需要的农业机械、高产优质的品种、无公害的农药;等等。其次,调节收入分配。一是要充分发挥税收这一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税收监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从而有效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二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者、无收入来源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障等问题。三是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通过第三次分配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调节收入,增加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将能极大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最后,要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形成了许多落后的消费观念。比如小富即安,适可而止的财富需求观念;当用不用,吝啬小气的财富使用观念;日积月累,财不露白的财富储存观念;寻求刺激,称豪显富的畸形财富消费观念;视旅游娱乐为游手好闲的落后的精神消费观念;信神信鬼,轻教养,厚埋葬,不文明,不卫生的愚昧消费观念;等等。这些观念都在转变之例。因为它们既不利于消费,也不利于节约。

四、节约与浪费

从社会实际来看,节约与消费不存在矛盾,节约与浪费却是矛盾的。浪费是指人们脱离自身的实际需要,对稀缺性资源效用的滥用或废弃,也就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浪费必然影响消费。比如木材是有限的,用于烧火就是浪费;又如,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每个人洗澡都只能用多少时间或多大的水量,如果有人没有节制,过多使用,则影响其他人或后面消费者的需要。还如一个人前半生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大量浪费,后半生如果不能继续创造财富或得到财富,他(她)后半生的生活必然是困难的。这些都是从消费领域来说的。从生产领域来看,浪费意味着低效率,意味着资源的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实质上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倒退。

节约与浪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从相互对立来看,节约是相对浪费而言,浪费是相对节约而言;节约排斥浪费,浪费排斥节约。这种对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可以由此产生不同人群的意识对立。即大手大脚、奢侈成性的人会看不起生活节俭的人,认为他们小气、吝啬:而具有节俭习惯的人对浪费行为会表示鄙视甚至痛恨。从相互依存来看,无论节约和浪费都是相对一定量的有限资源而言的。例如,只有一桶水,五个人用。怎样才能使五个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就必须充分使用和合理利用,谁都不能滥用。如果水的供应无限,既不存在节约,也不存在不要浪费的要求。所以,没有节约也就无所谓浪费,同样不反对浪费也就没有必要要求节约。

节约和浪费都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从节约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来说,生产和生活中的节约都有这种性质。例如一个企业产品成本节约了,这种节约或者是相对该企业的过去来说,或者是相对同行业来说。而该企业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相对于全社会的资源来说,这是一种绝对的节约。从浪费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来看,道理是同样的,例如一个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产品成本提高,其实质是浪费加重,这或者是相对于该企业的过去,或者是相对于同行业而言的。其绝对性表现在对于有限的资源来说,这是一种绝对浪费。无论节约或浪费的绝对性都寓于相对性中,就是说,任何相对的节约或浪费实际上又都是绝对的节约或浪费。

节约和浪费还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从节约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来看,无论生产或生活中的节约都具有这种性质。例如,现代社会,生产或生活都必须耗能,无论科技进步和管理加强到什么程度,能耗的降低都只能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说明了节约具有有限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加强,能耗可以不断降低,具有无穷小的趋势,这就是它的无限性。从浪费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来看,其有限性表现为无论生产或生活中的每次浪费,都是以能够供给的资源为限的。即现实生活中餐桌上食客们常说的“总量控制”。就某一种资源来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某种资源全部耗费完了,也就再没有浪费的对象了。就其无限性而言,浪费是个无底洞,人的胃虽然有限,但垃圾场无限,有多少可以浪费多少。无论节约或浪费,其无限性都寓于有限性之中,就是说,每一次有限的节约或浪费都是其无限节约或浪费的组成部分,而其无限性正是通过其有限性实现的。

节约和浪费还有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从节约的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来看,根据前面我们给节约下的定义,无论就生产的产品而言,还是就生产产品过程中的资源耗费而言,其定性都是明确的,这就是前者要求的是“合理使用”,后者要求的是“充分利用”。但就不同产品而言,或就同一产品的不同时期而言,这二者很难有统一的定量标准,只能相对而言。浪费概念同样如此,根据我们的定义,浪费是对稀缺性资源的滥用或废弃,“滥用”就是本来不需要这么多而过度使用,“废弃”就是本来可用却抛弃不用。在定性上较好把握,但在不同的时空,对不同的资源来说却难以确定定量标准。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把握它。节约和浪费的定性的确定性和定量的不确定性互相依存。就是说,无论节约或浪费的定性都是以一定量的资源的节约或浪费为依据的,而一定量的资源确定其是节约还是浪费性质就看其是属于节约还是浪费的范围。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对节约与浪费的认识具有与时俱进性。这种与时俱进性决定于:一是人口与

资源的矛盾程度。在人口相对较少,而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的社会或区域,供需不存在矛盾,人们也就不会提出对这种资源的节约和浪费问题。例如,几十年前我国南方水资源就是这样。随着人口增加,不少水资源遭受污染,水的节约和浪费问题也就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二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节约是褒义词,浪费是贬义词,人们对这两种情况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价值判断。人类对于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行为的价值判断,与人类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初始时期,人们赤身、生吃食物等,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好;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才认为这些行为是野蛮的。对节约和浪费的认识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有些地方的人什么野生动物都敢吃,什么酒都敢喝,没有酒喝甚至用酒精兑水喝,大吃大喝,每喝必醉,借酒发疯,杯盘狼藉,一塌糊涂,等等,这在过去很多地方都司空见惯,很多人都习以为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文明的提高,不少人逐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文明性。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所以,节约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挥金如土、大吃大喝、酩酊大醉等等是野蛮社会遗留的陋习。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行为必将更加礼貌、文明、节俭、理智,精神境界必将日益提高,不文明的行为必将被逐步克服掉。

五、结论:人类必须永远节约

我们认为,不仅中国需要永远节约,而且全人类都必须永远节约。这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人类面临的客观条件决定必须永远节约。现在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客观条件是资源短缺。中国的资源更加短缺。二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必须永远节约。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一部分人浪费,会影响另一部分人的需要;今天的浪费,会影响明天的需要;上一代人的浪费会影响子孙后代的需要。三是财产的本质属性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人们的财产,只要是自己劳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得来的,就会具有人格物化的内涵。人们爱惜财产就是爱惜自己的劳动,也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就是明智之举。四是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决定必须永远节约。马克思把一切节约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人类只有永远遵循这一规律,社会才能繁荣,人类才能进步。五是经济学的本质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作为经世济民、经邦济世的经济学,它本身就有节约的含义。它的产生、发展就是源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节约。六是人类精神文明决定必须永远节约。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节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节约是一种精神,它反映人类的理智文明、昂扬奋进的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因此,人类应该在消费的大旗上写上节约,因为节约有助消费;同时,也应在节约的大旗上写上消费,因为节约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消费。在节约和消费的大旗上,都要旗帜鲜明的写上反对浪费。

[参考文献]

[1]苏洪涛.走出节约的误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2]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梁小民.节约型社会并不抑制消费[M].光明日报,2005-10-10.

[4]王凤,雷小毓.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其构建[J].经济学家,2006,(5).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法]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式和分配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8][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1][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肖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王宁.消费的欲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15]征文:论节约概念、意识、法制、政策[EB/OL].人民网,2005-08-25,.

[16]黄铁苗,综观经济效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7]黄铁苗.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兼论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节约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8).

[18]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9]柳思维主编,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节约资源论文第7篇

【英文摘要】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society as a long-term basic national policy, is relative with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is conduc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 socie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sising the legal meaning of the resource-saving societ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scope of resources mainly refer to material resources, as the natural resources core. The achievement of social objective, need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adjustment methods, among which legal methods are the first and foremost wa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legal function,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egal system,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legislative missing that has made the impact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gal functions , explained the macro-innovation of system , that we need to build two type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ociety mechanisms for legal protection. We’d better base on static mechanism, combine the dynamic and static mechanisms,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legality environment, thoroughly br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legal function into play,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societ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英文关键词】resource-saving society; legal functions; mechanisms for legal protection; soft-law sources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通过他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的阐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浪费型社会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只是在具体表述时,论者对节约型社会的含义的表述有所不同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诸多论者的表述存在这样一个不足:他们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对“资源”做出明确的辨别,而是笼统的概念界定概念,这并不利于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的认识。此种情况一直到陈德敏教授在论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才给予了“资源”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物质资源。总结前人所述,本文认为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做如下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一个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科技、法律、行政和道德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的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它包括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多方面内容;2、节约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核心是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3、资源的节约是全领域多方式的,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不同措施进行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4、节约资源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5、节约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性。6、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对称,以生态效益优先、资源“以供定产,以产定需”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之定位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资源节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经济、科技、行政、法律和道德等多种措施。如何做到资源节约,技术是关键,法律是根本。制度的缺失,需要法律的制度构建功能予以补足,政策的执行力不足,则可以将其上升到立法高度,发挥法律权威强制性优势;科技瓶颈问题,同样需要法律构建制度基石,来解决科技在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动力不足的缺陷;而国民消费观念的矫正和节约意识的强化,更需要法律发挥其本身固有的规范引导和宣传教育功能;最后,对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本身的制度缺陷,则需要法律保障机制发挥其内部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调整功能,使法律制度的整体功能最大化,并在社会建设中将其外部保障功能得到最优化发挥。因此,面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种种问题,法律手段是第一位的有效解决方式,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法律保障先行。此外,“法律功能是法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对法律进行功能分析就是对法律所产生的客观后果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认识和评价。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功用和性能,是法的天然的和内在的属性,能够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影响力。法律功能反映法与社会的关系,它既能对社会整体发挥功能,又能在其内部法律系统之间实现其内在功能的协调。”[7]

本文认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功能应该是指法律的保障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节约型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生活方式加以引导,通过法律体系内部的互动及外部化影响所体现出的对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按照法理学的分类,法律的一般功能可以分为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法对人的行为的功能即规范功能,主要涵括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强制功能等五种功能[8];社会功能主要涵括法的经济功能、法的政治功能、法的文化功能和法的社会公共事务功能。法律的功能是法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一经产生就应该具有其功能量度的规定性。结合以上对法律一般功能的认识,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主要有包括五个方面,即引导评价功能、持久稳定性功能、利益调整功能、制度构建功能、权威强制功能。

“法律的生命在于功能的实现,法律功能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后果,即法律通过人们的适用和遵守而产生一定的效果,使法律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具体的发挥。”[9]如果只注重功能研究而不关注其是否能在社会中有效发挥,那么功能的研究就是欠缺的、不全面的。节约型社会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需要发挥法律的功能优势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有序进行。综合法治环境的现状以及对立法缺失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努力构建使法律功能优势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健全法律功能实现的途径,使法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将节约型社会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上合理、有序地推进。

三、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法律缺陷

(一)、我国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概况

我国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制环境还没有形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完善,直接制约着节约型社会建设。就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而言,目前我国制定了以下相应的法律法规:1、在法律方面,自2009年1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目前节约型社会立法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他几部单行专门法律包括《节约能源法》(2007年修订)、《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颁布)和《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颁布)等。此外,各领域的相关专项立法有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4年修正或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2年修正或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正)、《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矿产资源法》(1996修正)等;2、在行政法规方面,2008年国务院相继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3、在政府部门规章方面,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了涉及造纸工业、报废机动车拆解、太阳能集热器等多项环境保护标准。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通过以上对我国现行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概况的梳理,笔者认为,随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近几年来修订或颁布的法律法规数量逐年增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第一部综合性促进型立法,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在有着重大的立法意义。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将农村的固体废物处理问题纳入其中,这比1995年的《固废法》向前迈进了一步,并首次将生产者责任制引入其中。但是,立法建设有其滞后性,我国在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法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法律缺陷分析

法律保障功能的发挥对于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仍因各种原因而存在不足与缺失。根据法律功能的涵义并结合节约型社会法律现状,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律保障功能存在的缺失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法制体系不完善,立法领域存在空白

“现行法律在立法时大多都是单纯以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甚至有部分法律仍然支持或者说不反对牺牲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的短期发展。这就使中国现行法律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不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的体系。”[10]同时,在立法领域尚存许多空白之处,《资源综合利用法》、《节约型社会促进法》、《反浪费法》、《节水条例》、《资源开发保护法》、《资源税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法》等法律法规急需制定实施;在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没有一部统一的综合性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性法律,各地方性法规之间往往会存在冲突。由于现行法律冲突和立法缺位,节约型社会法律促进机制不能以一部统一的法律为中心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法规不完善,措施不配套,不少方面甚至无法可依。

2、环境资源法“硬法”渊源与“软法”渊源缺乏沟通与协调

罗豪才教授认为:“‘硬法’是指那些需要依赖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规范,而 ‘软法’则是指那些效力结构未必完整、无需依靠国家强制保障实施、但能够产生社会实效的法律规范”[11]软法(soft law)主要被用作“硬法(hard-law)”概念的对称。在软/硬二分的法律语境下,硬法接近于传统的法律范畴,或者说,传统的法律范畴主要是指硬法。笔者以为,我国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一直以来过于强调硬法调控机制,即注重采用刚性的、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手段,而忽视了借助利益诱导、激励机制等软性手段来实现资源节约社会的法律保障。在软法研究者看来,现代法律越来越成为“混合法”,此处所探讨的“混合法”,指法律的软硬并重,其主要由硬法与软法两类法律规范构成。“这种法律构造因为接纳了软法元素故而比传统法律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贴近实践、也更加有效”。[12]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构建“五型社会”(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型社会)的要求,这对我国环境资源法的法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当前环境资源“软法”与“硬法”两种资源,还无法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全面回应环境法治静态与动态两种运行机制的内在诉求,运用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混合机制保护和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保障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说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循环性社会的根本保证。正如陈德敏教授所言“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的直义不是指经济循环,而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利用。”[13]

3、未能完全实现从第一代环境资源法向第二代环境资源法的嬗变

当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的目标,环境资源法正在完成从第一代环境法向第二代资源环境法的转变。Nicholas A.Robinson教授认为第二代环境资源法需具备以下七个特征:(1)、基本价值观和环境伦理准则应当是所有环境法的基础。(2)、环境法由众多法律关系构成,环境法必须要有关联性以反映自然规律。(3)、环境法是法律与科学的结合,环境法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4)、环境法涉及众多领域,同一原则和法律手段应当可以同时适用于不同领域。(5)、必须尊重不同社会的文化传统。(6)、应当建立有效地机制消除废弃物。(7)、应当制定新的并且实用的社会模式来管理我们共同的环境。[14]第二代环境资源法超越了传统的“围栏公园”(parks with fences)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系统”(ecosystem)模式,核心是“以人为本”(people centred)。值得注意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法治观与价值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法律的功能与定位。但当前,我国虽然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规定,但实质上我国还未建立有效的机制消除废弃物,还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保障机制以及与资源节约型社会配套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曹明德教授认为:“在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确立了经济激励措施以及税收优惠,可以说,这一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能源法已经从第一代迈向了第二代,其伦理学蕴含是,第二代能源法体现出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代际公正。”[15]但笔者以为,我国的环境与资源法还未能完全实现第一代环境资源法向第二代环境资源法的嬗变,无论是环境伦理思想还是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保障还有待加强。

四、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构建与完善

(一)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研究集体的或非市场的政治决策过程。其核心要素有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学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为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即节约型社会法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指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这样一种法律运行过程,即依据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在分析社会行为主体的需求与动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社会行为主体法律激励和约束手段进而合理配置整个社会或社会组织之资源,所形成的能够长期激励和约束社会行为主体思想行为的相对固定化、规范化的法律运行过程。”[16]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单部节约型社会促进法律及其运作过程,而是有全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法律法规及其运行过程形成的。

陈敏德教授在《节约型社会保障论》一书中,依据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构建了节约型生产、节约型流通、节约型消费三个有机构成、相互协调的法律保障体系。可以这样认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系统,主要由节约资源与循环利用法律法规及其运行过程构成。可行的做法是从静态的角度和动态的角度构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的基本框架。静态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主要表现为调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流转等关系的相关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动态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则表现为有助于社会目的实现及最终生成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动态运行过程,涵盖了节约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监督等各个环节。这就是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的基本雏形。[17]在静态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方面,就现状分析,《循环经济促进法》将成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的主体法律,它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也都是静态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节约型社会建设,仅仅依靠上述几部法律作为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法律机制的构建仍需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立法理念的基础上,不断的予以立法完善。

(二)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促进机制的法律完善

1、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律体系的法律构建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要着力建立适宜节约型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法治环境。当前,应当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综合利用法律体系。笔者认为:这个体系应涵盖六级法律体系:一是《宪法》中有关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范;二是归总性的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法;三是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物质资源的综合开发、高效利用的单项法律;四是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技术指标等法规;五是地方性资源综合利用法规;六是资源综合利用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当前,尤其是应抓紧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绿色购买法》、《建设再生法》、《食品再生法》、《家用电器再生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再生法》。为此,我们必须做出以下立法努力:首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已经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就应当比照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立法模式将资源节约型社会写入宪法。其次,在《节约型社会促进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的制定上,应该定位在更高的法律位阶,适当的时候由全国人大颁布实施,这样才能使上述法律与其基本法的统领地位相符,有利于不同层次法律体系的形成。最后,以基本法为依据,加紧制定新法和适时修订各领域的单行旧法,解决这些既有法律内容的回归与复位,避免法律之间的冲突与重叠,增强可操作性,解决实施效果不力等问题。

2、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制资源的沟通与协调

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制资源既包括:“硬法”资源也包括“软法”资源。硬法渊源是从制定法的角度,主要表现为国内法(National law)渊源、国际法(Inteenational law)渊源。软法的渊源多种多样,诸如宣言、号召、纲要、建议、指南、倡议、规程、章程、公约、标准、规范、规定、决定等。相对于国内环境资源法中的“硬法”渊源的主流现象,结合环境资源法自身的特点,笔者以为,我国环境资源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下列“软法”渊源:(1)环境资源保护政策。在我国,国家制定的政策表现形式多样,经常冠以纲要、计划、指导意见、建议、要求、示范等名称。按照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性环境资源保护政策、社会性环境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政党性环境资源保护政策三种基本类型。例如: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共同制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3),国务院制定的《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3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等都可以划入环境资源保护政策范畴。(2)环境评比表彰。例如:国家的生态友好城市的评比、全国污染源普查评比表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评比等。对地方来说这是一种引导,是一种信号,若能做好,对城市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环保部门公布指标,城市提出申请,有环保部门评定环保模范城市,引导地方政府增加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环境状况。这些措施无疑是“软”的,但却有积极作用。(3)环境资源保护自律规范。为了实现自我规制(Sefe—rugulation)的目标,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律规范。在环境保护领域,自律规范可以补充硬法的不足,更具有可执行性。例如:《钢铁行业规范国内钢材市场秩序自律公约》、《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指南》、《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等。(4)环境资源保护相关行业标准。由于实践中不存在独立的环境保护行业,因此通常将此类标准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目前,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主要局限于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之中,属于推荐性标准。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适用的《山岳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 6-94)以及《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标准方法》(HJ/T 14-96)等就属于此类行业标准。

罗豪才教授认为:“总的来说,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软硬结合的治理模式。一方面,注重发挥硬法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软法和协商机制的作用,宣传和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全面动员企业、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当中。”[18]笔者以为,环境资源法的软法渊源与硬法渊源,共同构成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的两种资源。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应探索环境保护的公私合作行为模式,在环境保护中发展环境行政指导、环境行政合同、环境行政奖励、环境行政给付、环境行政执法协商等非强制性行政,运用环境合同(协议)、环境政策、环境评比表彰、环境保护自律规范、环境保护相关行业标准等多种“软法“渊源,改善环境管理机关与被管理对象的紧张关系,拓展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管理的空间,加强环境法“硬法”渊源与“软法”渊源的沟通与协调,为实现一种“软硬兼施”治理模式的资源节约型法治社会而努力。

结语

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整方法。法律功能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最有约束力的手段,也是最有力的工具,节约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法律保障。法的生命在于实行。在构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法律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动态的法律保障机制的运行。为此需要完善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众等法律实施主体职能分配:人大统筹规划、综合管理,继续完善立法,实现法制创新;政府作为法律的实际执行者,需要做到敢于执法、精于执法和善于执法,同时,又是巨大的消费者,应当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司法机关应该通过司法审判司法活动来保证和促进法律的实施;公众树立绿色的适度消费观念,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起消费者社会义务法律制度;社会团体有效发挥社会监督职责,促进法治监督,推行公众参与。当然,法律的功能也不是无限的,它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立法滞后性、抽象性的限制,这就需要有科技的支撑、经济物质基础的保障、公民意识的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条件,综合运用各种调整手段与各种法制资源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完善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及相关配套的法律实施机制,推进法律功能优势的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1] 转引自李兵.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J].人民论坛,2004(7):23-25.

[2] 叶蔚,于忠军,汤建泉.浅谈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4(11):8-9.

[3] 曾智泽,白雪秋,曹存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J],前线,2004(11):71-72.

[4] 白雪秋.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及其要求[J],前线, 2004(11):71-72.

[5] 李艳芳.系统化建构中的循环经济立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111-113.

[6] 陈德敏.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7] 陈德敏,董正爱.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功能优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3-88.

[8] 付子堂.法律功能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9] 付子堂.关于法律功能实现的若干思考[J],法学评论,1999(5) 77-82.

[10] 陈德敏,董正爱.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功能优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3-88.

[11] 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中国法学,2006(2) :1-12.

[12] 宋功德.行政裁量控制的模式选择――硬法控制模式的失灵催生混合法控制模式DB/OL,pkusoftlaw.com/info.asp?id=4628,最后访问时间: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9:00.

[13] 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12-15.

[14] 参见Nicholas A.Robinson.第二代环境法不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载黎莲卿主编,邵方、曹明德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研讨会论文集.亚太地区第二代环境法展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15] 曹明德.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的现在与未来[J],法学论坛,2006(2) :5-8.

[16] 陈德敏.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节约资源论文第8篇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 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 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 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 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 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Paolo 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 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 (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 “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 (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 Poreius 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 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 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 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节约资源论文第9篇

水资源论证工作是依据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专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本质是寻求人的活动与自然水系统耦合的平衡点,实现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良性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源头控制水资源论证工作涉及水资源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是贯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规划水资源论证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环节,从宏观布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总体控制,预防把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水资源问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在具体项目建设决策方面,从微观层面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要求,预防把关建设项目上马后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其他取用水户的不利影响。水资源论证关口直接关系着后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管理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是水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前置环节。

1.2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保障水生态文明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不断利用和重新分配,必将改变现状水资源情势,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面对今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水资源有限和已经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文明安全发展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水资源论证工作,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规划等为依据,检验规划及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流域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是否符合节约用水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出发,充分保障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合理需水,分析对其他相关用水户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建设项目取水和规划布局与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管理要求相适应,改变了以往我国被动的“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合理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布局优化调整,促进了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的,保障了水生态文明安全建设。

2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新思考

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加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管理,提升了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中要求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面对新形势,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1)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知识面相对狭窄,技术基础不扎实,论证报告编写质量有待提高。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态势的要求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写规范也愈加严格。水资源论证涉及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生态、管理及取用水工艺等多专业,目前从业人员专业相对单一,对相对复杂的取用水工艺分析不够深入,造成项目取用水分析不够科学合理,水资源论证成果不准确。(2)水资源论证法规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不健全。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相对落后,论证范围、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设计不够严密;论证报告书编写收费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各级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价格,竞相压价会导致论证工作无法保证成果质量和论证工作所应持的公正立场。(3)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相对薄弱。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水资源论证成果的实效发挥以及建设项目的取用水约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的水资源后评估和后续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3着力改进水资源论证工作,切实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当前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进。(1)加强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管理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全面掌握论证制度的精髓,领会技术路线和基本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报告书编制质量,促进水资源论证总体工作健康发展。(2)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完善立法。水资源论证制度对于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水资源论证制度,但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加紧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立法,制定有关水资源论证制度的专门的行政法规,并以此为统领,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立法体系,从而彻底扫清制约水资源论证制度发展的障碍,为进一步促进水资源论证制度功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3)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工作。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初始环节,要想取得实效,将论证成果切实落实,还需要扎实、长效的后续管理保障。要加强对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取水许可审批、竣工验收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工作,对论证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论证报告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通过后评估,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