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管理水平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27

科学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水平第1篇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王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

1998年第20卷第4期

科学管理水平第2篇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wwW.133229.COm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 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 王 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

1998年第20卷第4期

科学管理水平第3篇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 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 王 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

1998年第20卷第4期

科学管理水平第4篇

[关键词] 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各个部位,这是一项既重要又比较容易受忽视的工作,安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和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型、经营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都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

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观念上没有加以重视,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

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如故,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给下一次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安全工作难以落实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采用科学安全管理方式

(一)安全教育、培训注意形式,注重效果

正确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电视、录像、黑板报、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三)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抓、层层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制定、完善、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并使各种制度正规化、规范化以及有效运作。监督、检查、落实、整改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集中体现“严、细、实”,杜绝走马观花现象。

(四)措施要到位

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检查要做到:“定期查、不定期抽查和复查”相结合,并做到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改变原来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先控制”,达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把各种隐患和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五)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三、全方位安全管理

(一)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

(二)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目标管理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四)完整的管理体系

科学管理水平第5篇

一、实施思想引导,推行“自制式”管理

对市场主体进行依法经营教育既是工商部门的一种责任,也是一项义务。“思想通、百事通”,只有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增强法制观念,自尊自励自强,尊重法律,守法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才能赢得社会的敬重。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思想引导,推行“自制式”管理,一要引导市场主体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守法经营水平。有不少事实说明:只有把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促使执法和普法并举,才能达到最佳的执法效果。要定期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并通过电视、报纸、送法进社区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让行政相对人了解什么行为要接受处罚、处罚多少,什么情况可以从轻、什么情况必须从重,从而帮助经营者树立牢固的守法经营意识,从根本上认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去除侥幸心理,决不以身试法,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要拓宽与管理对象的沟通渠道。如通过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定期不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加强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和交流。对受过处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回访,了解其整改情况和依法经营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三要有效发挥各类群团协会和行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在会员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指导个私协会、信用协会等社会团体,充分发挥在披露信息、反映问题、内部自律和处置违法失信企业会员方面的教育、监督作用。提高会员的信用意识,大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风尚,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充分借助群团协会、中介组织与社会各界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办培训班、开交流会等方式,努力为群众提供实用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咨询维权服务,着力解决创业者思路不够宽、信息不够灵、技能不够用的问题。广泛开展评选“创业之星”和“发展明星”等活动,有效挖掘、树立和宣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自主创业和服务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支持创业的浓烈氛围,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工商部门对他们的关心支持,携手打造和谐的经营环境。

二、实施情感护导,推行“平等式”管理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执法者自觉不自觉地怀有一种优越感,常持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姿态,对行政相对人大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型、强制性的方式方法,这在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升级、思辨能力普遍增强、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思维方式普遍变化、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的现代社会,不仅已经显得极不适应,而且极易引起群众的反感,不利于工商部门树立执法为民的形象。

从某种角度而言,执法的最佳状态应是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而要实现“和谐执法”的愿望,就要在监管中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实施“平等型”管理。每一个工商执法人员都要切实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于执法监管工作的始终,方式上依法执法,态度上与民为善,目的上促进和谐。一是转变监管理念。工商干部要从管制思维转向亲商思维,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百姓富裕为最高目标,以服务企业、服务大众为落脚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工商部门赢得和谐的外部空间:从人治思维转向法治思维、使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注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人格权利和财产权利,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二是坚持换位思考。要视管理对象为父老乡亲,在监管中做到态度平和,语句温和,动情感人,说服教育感化违章者,使他们变被动服从为自觉遵守。要遵循嫌疑从无的原则,即在违法事实尚未查清前,应以认为行政相对人无违法行为的态度来看待,注意文明礼貌,不得粗暴对待行政相对人。即使是对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也应遵循法定程序,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因行政相对人较为激烈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充分保证行政相对人应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多考虑企业违法违规的程度,多考虑一些客观的因素。使违法者在受罚时不感到“疑无路”,而是看到“又一村”。要经常深入到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听取他们对执法程序、执法方式、执法作风的反映和意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特别要关爱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办法’,诚心诚意为他们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他们解难题。三是做到监管与服务和谐统一。要找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将服务寓于监管执法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要严格依法行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极端化,也不情绪化,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既要坚决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随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和群众,又要切实防止在具体工作中随意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放松或削弱严格执法,损害法律的严肃性:既要敢于执法,又要善于执法,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的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市场监管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树立和谐工商新形象。

三、实施信息传导,推行“阳光式”管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对每一个公民或社会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因其职能、地位、工作性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信息的收集、整理、披露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实行政务公开。阳光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创新工商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一是实行阳光许可。建立许可公告制度。对保留实施的所有合法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项目,一律向社会公布。而且对今后有权机关

新设定的工商行政管理许可事项,也要设定一项公布一项;未经公布的,一律不得实施。实行许可公示制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许可的事项、依据、数量、程序、期限、收费、结果等八项内容全部向社会公示,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对准予许可决定的查阅权,禁止搞“模糊公开”、“半关半开”。当然,对涉及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对外公开;对未经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决定及其全部申请材料不予公开。全面畅通行政许可公开的渠道。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以办公场所、服务大厅为主载体,设立许可公告栏、张贴窗或电子触摸屏等,同时利用电话、互联网等载体,公开、公示工商行政管理许可事项。二是实行阳光提示。要有针对性地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人资期限、许可期限、年检验照时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采用信息、提醒、辅导等方式,帮助其有序进入或退出市场。三是实行阳光执法。推广行政执法告知单制度,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相对人或者第三人应享有的权利、义务,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三个说清”:向行政相对人说清其违法事实和社会危害性,以案说法,使其深刻认识自身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向行政相对人说清处罚依据,努力促使其规范自身生产经营行为,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再度发生:向行政相对人说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正确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实行阳光收费。坚持定费、收费√催费事权分离,实行民主评费、集体定费、微机收费、巡查催费制度。要在各收费窗口、主要市场以及业户集中区域设置公示板,将收费标准、法定依据进行公示,业户的缴费情况也进行公示,确保收费透明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群众监督,使人民满意。

四、实施行政指导,推行“亲和式”管理

行政指导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通常采取解释、感化、说服、规劝、劝阻、警示等方式,是一种柔性行政行为。

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推行行政指导,运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事务,注重工商部门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配合,避免了以往因过度使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管制性手段而频频引发的工商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对抗和矛盾,直接体现了社会和谐的一面。

实施行政指导,关键是将行政指导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加强事前引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能动作用,减少行政成本,消除违法状态。具体讲,要建立四项制度:一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或轻微违法但无相应罚则的行为,予以行政告诫。告诫可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口头告诫主要针对能够即时改正的事项,采取口头告诫予以纠正。书面告诫主要是针对违法行为不能即时改正的事项,应制发《工商行政管理告诫书》,督促其尽快改正。二是行政约见制。对市场主体内部制度缺失,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突出问题,或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发现市场主体存在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影响其合法经营的,则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督促其完善制度,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三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工商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并抄告相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四是行政奖罚制。要按照规定的条件,对为国家或社会作出贡献或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以褒奖合法者,制裁违法者。如授予经营者“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营者守法经营、优质服务,从而对市场秩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失信行为、经检测确定为不合格的商品以及下架退市商品,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引导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社会监督,切实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五、实施法理疏导,推行“科学式”管理

科学管理水平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使档案管理成为档案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建设的尚不完善,仍需要大力的改革和创新。在此形势下,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单位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

档案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往往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普遍偏见,使单位在安排任务时通常会忽视档案管理环节。进而造成单位其他部门对档案工作更加不重视,不积极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协助,进而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单位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手段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很多单位仍采取人工管理方式,而对算机管理系统的利用率很低。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档案的储存,还包括档案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但事实上,部分单位对于档案资源的借阅限制比较多,档案资源的开发受到一定的制约。

(三)单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档案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的效果影响巨大。就目前而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未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也掌握的不够全面,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运行特点的了解不多,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难以综合考虑单位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从而会降低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再者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回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是信息化迅速发展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情形下,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势必向加强信息化的程度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得以提升,才能进一步创新并完善档案管理的方式,深化对档案管理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对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及网络化管理。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是提高我国文化水平的需要

档案管理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档案管理的水平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而多样的。而且一般情况下,档案的可靠度较高,容易使人信服。这是因为档案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还是指引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确保档案自身价值及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档案管理的科学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仍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分析

(一)改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

为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观念,让工作人员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这就要求首先各个单位的领导层首先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档案管理有序化、科学化发展的引导;其次,也应加强各个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意识,使各个部门能够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从宏观立法的层面进一步实现管理的创新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约束能力也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条件。

(三)深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档案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在此情形下,深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则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进而大大减少档案的储存空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程序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程序开始。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整体,任何细小的变动都不能轻易忽视;二要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以确保档案存储的规范性及完整性;三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并根据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适应的奖惩,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操作技术的实践能力则显得十分重要。单位首先应当有目的的引进一些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应在把握工作人员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加强对于人员定岗定责的管理制度,以便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级建档和集中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方面的建设尚不完善,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正确途径,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安娜.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134.

[2]夏晓红. 论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08.

[3]宋婉婷,莉伟.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09:106-107.

[4]梁艳.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分析[J]. 黑龙江史志,2014,01:77.

科学管理水平第7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路径选择

作为我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整体水平不仅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基础,同时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档案管理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位,明确其工作路径,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一)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渐被人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随着现代媒体发展和电子化技术的介入,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转变。在这个背景条件下,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要不断对档案管理模式、载体和相应渠道进行创新、完善,将档案收集、传播以及收藏等环节进行改革,才能对技术进行更好的发展和完善,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水平。

(二)促进档案管理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日常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工作困难。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档案资料的种类逐渐增加,在对其进行计划、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时,整体过程难度也有所增加,这些方面对档案的分类工作、管理工作、传输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想要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或解决,就应该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从而全面推动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一)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思想。想要将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进行有效提升,首先要在根本上转变传统管理思想和理念,认识到传统理念的局限性及相关问题,充分明确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树立更为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只有不断加强人们的主观思想意识,才能在基础环节上对档案管理科学化进行提升。这就要求人们需要注意,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档案室的成本投入、软件和硬件设备的使用。

(二)改变管理方式。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馆藏型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集中在档案管理和保存上,因此要格外注重档案的安全工作。只有人事或是管理工作上出现变动,才可能对档案进行调动,但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的问题和缺陷,对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只有转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建设起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帮助。此外,档案资源不仅需要对量进行提升,还要将质进行优化,全面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方式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保证实现工作的既定目标。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软件、硬件的成本投入,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同时,还应该建立起更适合计算机管理的系统,逐步完善自动化管理方式,全面节省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和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要求。随着档案管理在各个工作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其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增强,通过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连,必将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和发展方向帮助档案管理工作最终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31(1):174-176.

科学管理水平第8篇

前言

随着国家对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加强和进步。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人类在使用档案信息的意识方面逐渐增强。我国对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的主要要求,就是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落实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建立具有完善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增强管理者的意识和综合素质,推动档案管理向科学化的水平方向发展。

一、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档案管理的时代要求

1.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制度,推动国家对档案管理的发展。使档案管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具体、规范的信息。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档案管理已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行行业业。其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利益,面对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和象征。档案将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活动,是提升和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备和所需。档案会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价值与地位。

2.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工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接近100%。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明确了档案管理具有的社会责任,对信息和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信息化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将档案管理赋予新的生命力更具网络化的信息特点,档案管理以科学化发展的水平造福社会和服务人类。

3.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推动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经过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比,其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现状和不足。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综合素质需要全面的加强与引导,因为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思考,他们的意识和综合素质不高、也缺少管理工作的人才。这种客观存在的现状与问题,都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由于信息发展水平的落后和管理制度的不规范,都无法实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成为发展健康档案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1.找准一个定位

现阶段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有效路径就是找准定位,做好国家对社会的中心服务工作。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看,未来的档案事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之一。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发展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的态度贯彻档案管理工作注重对国情的发展,通过档案管理工作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对中心服务工作采取实时的跟踪,确保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与地位。在我国的山东省,国家提出对经济区的建设,促进和带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实施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落实工作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体现了管理工作对中心服务工作提供的服务与管理。

2.推进四个转变

在推进四个转变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从功能上进行转变,对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做好安全和保护的工作。而档案的真正价值是将其利用和使用,如果将档案进行转型,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且发挥它的效益和作用,成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要求;其次从管理手段进行转变,毕竟新时期下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和手段。将档案管理工作转变成网络的管理方式,提高它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而后从服务上进行转变,扩大档案能够利用和使用的范围,改善服务的措施和方法,管理好与社会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后从资源上进行转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丰富的资源发挥档案的作用,促进档案在资源上的共享。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保障体系

1.强化科学发展观念

若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它的保障体系,必须强化科学发展的观念。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影响因素,应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念的认识,提高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了解档案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需加强档案的安全与保护意识,合理的管理档案信息。利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提高管理工作的保障体系与水平。

2.完善相应制度体系

提高档案管理的保障体系,完善它的制度与体系是加强管理水平的工作之一。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保证档案管理合法性的同时完善其法律制度与体系。形成以管理工作的创新为主的科学发展路线,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党中央干部的业绩考核中。全方位的落实管理工作和完善法律制度,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保障体系提供有利的条件。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调动党中央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队伍整体众和素质是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新时期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的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在科学水平上的保障体系。树立对档案管理的创新理念,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建立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科学管理水平第9篇

第一,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档案管理构成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所涵盖的内容也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档案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各个单位和组织借鉴过去的工作经验来应对未来工作挑战的重要环节,档案管理能够提供未来一段时间详细规划的重要数据资源和基础。在新时期档案管理水平的科学化水平提升是?n案管理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环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本身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其次,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是档案管理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愈加细化,档案管理的内容也愈加繁杂,种类日益繁复,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日常需要处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难度也有显著的提升。人工的档案管理模式会导致档案管理科学分类的不及时不和不到位,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很多企业和单位的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范围也仅仅停留在档案的出库和入库的登记上,落后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档案管理发展的步伐难以匹配,只有在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上,档案管理效率才能更上一层楼。

再次,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的情况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迎合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准。档案的存放地点不再局限在档案室、档案馆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存放在硬盘和云盘之中,方便人们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查阅,档案的存档和查阅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人们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档案管理制度缺失。档案管理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无序性倾向很高,标准化水平低下,建成的档案难以实现共享,档案管理举例形成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工作体系尚有一段距离。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管理的很多细节工作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一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职权划分不清,难以追究责任和进行奖惩。由于档案管理的数据繁杂并且管理体系缺失,档案无序和档案丢失的情况比比皆是,档案查找和使用工作受到了加大的阻碍。电子档案管理也因为档案管理制度的缺失而最终出现归档混乱、档案内容无故篡改、档案信息被认为破坏的情况。

第二,档案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附属工作之一,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收集、保管和整理工作,不丢失档案资料就会算做好档案管理的本职工作了。这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和不够重视的态度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敷衍、工作情绪消极,导致了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工作方法上,不能适应企业和组织的发展要求,也不能为企业和组织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形势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中,专业人员和综合素养高的人员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经验贫瘠、专业知识储备老化、计算机操作能力低下、创新能力不强,最终导致了档案管理科学化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要转变档案管理工作思维。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和时展已经渐渐脱节,不再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各个企业和组织需要摒弃传统的档案思维和主观认识,从而作为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和方式能够促使企业和单位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从而使得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保障。

第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需要档案管理制度保驾护航,使得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工作上升到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对于提升方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大有裨益。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找到适合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管理手段,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据此制定出配套的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端正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和热情。

第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现金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使得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比重在逐步提升,将档案管理工作脱离纸质载体的限制,使得档案在变得信息化和电子化,从而提升档案查阅和调取的效率,节省档案存储的空间和费用,信息技术的引用不仅可以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还可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