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6:10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分区;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补充调查,主要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局部有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本次补充调查地质灾害点中仍有隐患点,各地质灾害情况见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1。

本县的地质灾害点从构成灾害体的岩土和动力因素类型分析,本次补充调查新发现土质成因6处,岩质成因的2处,自然因素引发的1处,人为因素引发的6处,土质成因占75%;岩质成因占25%。自然因素引发的占12.5%,人为因素引发的占87.5%。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虽种类繁多,产生因素各异,但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许多地质灾害不是孤立发生或存在的,常常可能是后一种灾害的诱因。它们具有群发性特点。有许多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气象、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在4-8月份,占全县灾害总数的96.55%。可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降雨时段几乎是同步发生、集中并发(表2,图1)。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本县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是形成灾害的内因条件,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在引发因素。

3.1、自然因素作用

(一)地形地貌与岩组类型

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与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内因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联系紧密,在海拔50-250m丘陵台地,由于人口相对密集,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其地质灾害总数占68.0%,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灾害点微地貌多为坡高10-40m、坡度45-75°的斜坡或边坡上;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最多,占灾害点总数的79%。

(二)降雨

强降雨是地质灾害重要外在引发因素。图1可以看出,历年来强降雨发生在4-8月,而4-8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已发生的总数的96.55%,这些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均与雨水关系密切,另外,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分析,灾害发生与强降雨时间稍滞后,强降雨开始时间为4月份,高峰期为6月份,而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月份。可以看出,降雨时段与灾害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往往是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条件下,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3.2、人为因素作用

城乡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是本县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据统计,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5.71%,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开挖边坡进行有序管理、控制人工削坡过陡、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实施地质灾害规划后,人们重视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和总地质灾害数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而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外在诱发因素。

4、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1、分区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和潜在隐患,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强弱、降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尽量与原规划一致的原则。将调查县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类。

4.2、分区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目的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易发程度参差不齐的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易发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全县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根据本次县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每处地质灾害点类型、规模、发生时间、成因分析、空间分布、灾害点密度、已发生灾害危害程度、稳定状态、潜在危险性大小等定量~半定量资料,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颁发的《细则》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发的“报告编写要求”。 本着“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条件类比,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具体边界按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区划分标准表定性确定。将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D)四大类(区)。

4.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三处(A1~A3),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丘陵台地,总面积751.2km2,占全县总面积26.87%。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Ⅵ)以及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地貌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少部分平原。自然边坡25-6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5-30m。植被发育,森林覆盖良好。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66.67%,其中崩塌4处,滑坡6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重大级2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暴雨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61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共分3个亚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地区,总面积1002.8km2,占全县总面积35.88%。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层状较软~较硬碎屑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综合体(Ⅴ)、层状较硬碳酸盐类岩综合体(Ⅵ)。自然坡角25-65°,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厚8-25m,植被发育良好。山区群众削坡建房,边坡坡角50-70°,坡高8-30m,形成不稳定危险斜坡,较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点5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33.33%,其中崩塌1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1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较大级3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其次为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等人为因素和暴雨山洪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2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565万元。

全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划分5个亚区,主要分布在县北东、南西以及中北部中低山地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平原、盆地,总面积811.2km2,占全县总面积29.03%。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自然坡角5-70°,边坡坡角45-75°,坡高3-30m,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较易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全县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共有2个亚区(D1~D2),分布断陷盆地和冲积平原上,总面积229.8km2,占全县总面积8.22%。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地貌以平原和残丘为主。自然边坡0-1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2-20m。植被中等发育~发育,森林覆盖良好。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建设、削坡建房)频繁,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灾害和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

5、防治区的划分与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是: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章制度、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其防灾意识,提高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水平;大力开展群防群测工作,使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和地质灾害潜在的严重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特征等,结合调查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适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建议,将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则建议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轻、重、缓、急,将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分为近期防治、远期防治。

重点防治区(A)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加以防范。主要措施如: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抗滑桩、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防治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汛期的监测,如山村滑坡,在未进行治理之前,汛期应派人专门值守,对滑坡进行严密监测;二是工程治理,可在坡脚修挡土墙、锚杆格构、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加固治理;三是对一些小型的地面塌陷进行回填处理。

次重点防治区(B)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经济能力、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交通运输安全的划为近期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汛期的监测工作,本区主要是崩塌、滑坡,坡脚砌挡土墙或抗滑桩支挡,坡面锚杆或土钉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开挖环形排水设施,在条件许可下也可削坡卸载。

一般防治区(C)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不定期巡回检查。其次对地质灾害防治可采用如下措施: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

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

(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

(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

(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

(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2012,42(5):1469-1476.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层次分析法;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1683(2015)001-0184-04

Assessment of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Southwest Region

LI Yan-min,XU Ga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southwest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becomes more frequent than before.The purpose of assessment of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southwest reg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apacity and reduce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local people and the economic losses.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an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ability that the predecessors put forward.Then it us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evaluat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apacity in Southwest.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s the highest in Chongqing province followed by Sichuan province and Yunnan province while Guizhou city is lowest.The last i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capac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Southwest of China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使得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中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有所增加,仅2004年―2012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数2.5×105起,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08.11亿元。有6 341人在地质灾害中死亡,11 917人员伤亡。数次地质灾害发生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由于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成灾迅速,因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灾害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有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普遍的认为地质灾害由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组成。随着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灾情的大小。在此背景下,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逐渐成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研究在国内已有诸多的先例,黄大鹏[2]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了综合防洪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与恢复重建能力以及灾害管理能力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估。宋超[3]等提出了泥石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方法。谢礼立[4]等对城市防震的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防震减灾能力综合指数来评价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然而至今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全面的研究较为缺乏,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基本上还是空白。西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环境和气候环境,地质灾害致灾因子复杂,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等。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2012年西南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43 039起,占全国17%,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4.8亿元占全国经济损失的22%。威胁西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加强西南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对于规避和减缓地质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选取西南地区“三省一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融合专家意见,从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规划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西南地区是指西南三省一市,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即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西南区所划定的范围。国土面积112.5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总人口近2亿人,约占全国的14%。该区多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单元,部分处于第三级地貌单元和第二级地貌单元的过渡部位,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貌类型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植被少,岩石破碎,地表承载力差,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种类多,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坍塌、地震等。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西南中、高山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易于破碎风化的地区、暴雨中心地区以及深切割的高山、中山地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而地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一些板块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带。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为例,是考虑到西南地区作为全国当之不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多发生地质灾害。对该地区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公开资料,文献和相关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其中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3)、《重庆市统计年鉴》(2013)《贵州省统计年鉴》(2013)《云南省统计年鉴》(2013)《四川省统计年鉴》(2013)。

1.3研究方法

根据西南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特点,结合数据可获得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复杂的问题采取分层多因素的逐步分析。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作为层次分析的总目标,将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救助救援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等5项指标作为1级子目标,将灾害监测能力、灾害防治能力、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医疗救助能力、交通运输、人力支撑、政府投资、社会经济支撑、科技支撑、公众认知能力等10项指标作为2级子目标,下一层19项指标作为3级子目标。

根据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易获取性、简单实用性等原则来选取相应指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对地质灾害的防预、应急、灾后恢复,同时也与人们受教育程度以及受灾人群灾害意识有关。其中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是区域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防灾减灾原则本文主要从监测能力和防治能力两个方面来反映。由于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相当复杂,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因此,区域的灾害应急能力相当重要,其强弱主要取决于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应变能力,本文通过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以及社会经济基础能力两个大方面,其中包括医疗、财力、交通、信息传播等因子来进行评价。同时也不能忽视人们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国家灾害管理能力。综上,本文构建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区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上下层(A、B层)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这样就可依据同一层的各项指标或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针对上一层的准则来构造判断矩阵,重要性判断结果的量化通常采用1~9进行标度。根据标度表,采用专家评分法可得到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

(3) 重要性排序。

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

w=(w1,w2,w3,w4,w5)T(1)

即为所求的各具体指标的权重。其中:

wi=nΠnj=1aij/∑ni=1nΠnj=1aij(2)

(4)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λmax=1n∑ni=1(AW)Wi(3)

表2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含义

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倒数因素i与j比较后得到判断bij,则j与i比较的判断bij=1/bji

其中:(AW)i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如下:

CR=CI/RI(4)

其中:CI=1n-1(λmax-n)(5)

RI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见表3。

表3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n1或23456789

RI00.580.901.121.241.321.411.45

当CR小于或等于0.1时,认为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说明确定的各指标权重是合理的,否则需要对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根据上述方法最终确定了研究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见表4。

表4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权重

(5)评价模型构建。

由于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遵循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相应原则,本文构建的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如下:

E=∑ni=1(Wi×Ci)(6)

式中:E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评价值;Ci为评价指标相应的赋值;Wi为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值。E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就越强。

对于各指标的评分,既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个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的程度,又需要划分出各项指标在各项指标水平上的等级,同时便于把搜集到的数据转化为评估分数,以便可以得到西南各省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值。为此,本文将搜集到的各项评价指标实际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等级的划分,将评分级别分别划分为小于01,01~02之间,02~03之间,03~04之间,04~05之间,大于05共6个等级,再对每个等级赋值来确定评分值。对小于01以下的等级指标,赋值为1,以此类推。由此,可以将实际的数据转化为可比较的评分数值。

2结果分析

根据防灾减灾模型以及层次分析法,最后得出西南地区三省一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值见表5。各方面能力评价值见表6。

表5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值

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

防灾减灾综合评价值(E值)0.71280.70140.85281.1302

表6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各方面能力评价值

地区灾害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与救助救援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

云南0.28930.04870.09160.2832

贵州0.13690.04290.05110.4705

四川0.44860.09080.12550.1879

重庆0.71150.06460.11920.2349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西南三省一市防灾减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重庆市防灾减灾能力最强,其次是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其中贵州省最弱。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的差异,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值的差异。在全国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的70座城市中,重庆市位列第一。重庆市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是长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在这一地区的地位更显重要,针对重庆市地质灾害多况,各级政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实施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专家也为重庆市地质灾害的防治献计献策。例如三峡工程的移民工程,使得三峡库区6万多hm2在山坡上开垦的耕地退耕还林。于此同时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2015年)》,全面的提高了重庆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因而重庆市防灾减灾综合评价值在西南地区最高。紧跟其后的四川省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后,重点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有关工作,再加上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都平原乃天府之国,农业工业经济发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省份,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才方面给予了较大的倾斜和投入,因此经济较发达的四川省综合评价值仅次于重庆,而云南省、贵州省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工农业发展较慢,再加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从而造成综合评价值较低。

从表6可以看出在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方面,重庆市评价值在西南地区是最高的,这与它在灾害监测防治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11年-2013年期间,重庆市区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执行了《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渝府发〔2011〕31号),积极运用政府预警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各类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拓展渠道,提高效率。 灾害预警信号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公共电子显示屏、移动和固定通信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做到了灾害信息随时报告制,牢牢把握了防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而在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和社会经济基础支撑方面,四川省综合评价值最高,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心,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较多,医疗设备完善,技术先进,使得它的医疗救助能力较强。除此之外,四川省是典型的盆地地形,交通运输事业发达,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从医疗,交通等方面为四川省提供了强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在社会经济方面,近年来,仅省级财政就筹措了50多亿元资金,加大了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进度,加快了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除此之外,四川省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有了更过的余钱来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这将成为四川省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最后在灾害管理方面贵州省则占据了领先的位置,这与其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投入和努力,密不可分,贵州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省城镇居民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覆盖率达到70%以上;加强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根据每个村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的要求,在多灾易灾市、县、乡、村设立各级灾害信息员19 700人。全省有登记在册灾害信息员18 674人。它从公众的认知能力和科技投入方面,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灾害管理能力。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西南各省都有其优越和薄弱的环节,各省应该在此基础上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多学习其他省市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有益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3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与手段

西南地区是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又处于我国的内陆西区,经济发展较东部落后许多,频繁的地质灾害再加上落后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使得西南地区在面临地质灾害时所受到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较大。对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性的防灾减灾策略和手段,为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1)根据西南地区不同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进行危害性分区评价,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以及重点防治点,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防治对策措施。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重庆在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方面比其他三省要强,因此这三个地区需要加强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多发区,设立监测站点,并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投资。重庆、云南、贵州在应急处置与救助救援能力方面较弱,这三个地区需要增加灾害应急车道和公路,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广泛增添应急庇护场所,完善通讯网络,使得在灾害发生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以寻求救援,在居民密集区建设医疗救助站,以便在救灾抢险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医疗救助。贵州省、云南省在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在西南地区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增加倾斜投入。

(2)构建大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系统,形成具有规模的应急网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在基于3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预警技术,构建大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监测网站,从而实现西南各地区之间的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缩小西南各地区之间防灾减灾能力的差异,实现大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共赢的局面。减少了地质灾害对西南地区经济和人员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大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由于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相比东部地区较弱,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需要当地政府和学校在原有防灾减灾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等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并面向全体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涵盖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防灾救灾的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4结语

(1)本文以西南地区“三省一市”为研究区,以省级单元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融合专家的意见,在数据可获得性、指标量化可行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针对西南地区构建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体系,分别对各各省市进行了防灾减灾能力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面能力最强,相比较四川、云南较弱,贵州最弱。

(2)本文研究是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的一种尝试,旨在为我国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建设的意见,为减灾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构建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为其他区域开展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提供借鉴,评估结果和对策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规划提供参考。

(3)以前灾害评估工作主要集中对地质灾害危险性以及承载体易损性评估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防灾减灾能力方面的评估关注较少,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目前还是空白。

(4)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深入仔细研究,尤其是在指标选取上,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能够更好反映当地防灾减灾能力的指标。本文的评估是各省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理论值的区域比较,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5)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重及量化过程中,怎样更好的克服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是今后研究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4篇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3号)确定的改革目标,2020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尽快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统筹灾害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根据“苏发〔2018〕3号”文件要求,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要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关注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村居救灾救助工作体系可能出现的断档问题,在确保原有乡镇防灾减灾救灾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强化乡镇街道、村居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等部门要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旱情、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地震监测预警,建立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作综合督查和防汛抗旱、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不留盲区。

三、推进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强化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市、县(市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南通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市级联席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加固工作。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排涝能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督促各地抓紧薄弱隐患水利工程治理及应急修复工作,切实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安置服务。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研究编制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尽早开工建设。发展改革、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加强服务,做好项目立项、审批指导工作,财政部门要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对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跟踪督促落实,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四、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救灾准备工作

健全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完成《南通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修订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紧急状态下的救助工作程序。抓紧落实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修订工作,市级机关相关部门及县(市区)要根据已印发的市级专项预案,组织修订配套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做到上下配套、左右衔接、运转协调,形成预案体系。要加强预案演练,并根据预案规定,做好灾害救援应急准备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救灾保障能力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年度救灾物资保障计划,做到门类齐全,满足需求,保障供给,调拨快捷。立足常见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先进设备和特殊装备器材配备,提高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尽快形成履行综合救援任务的基本能力。要结合南通实际,合理规划和建设市、县(市区)、乡镇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完善市级救灾物资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各县(市区)要推进救灾物资库建设,满足本行政区域救灾工作需要。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救灾物资社会储备机制。建立“一图两单”,完善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应急物流网络,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要充分利用好“民生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自然灾害损失分担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强救灾资金预算管理,保证有足额的资金用于抢险救灾。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研究防灾减灾项目方案,完成“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防灾减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减灾支持。

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救灾效能

建立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与防汛防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等主要灾种指挥机构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灾区联合勘测、救灾力量需求、应急资源保障等机制,实现军地高效有序联动。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昼夜分班制、首办负责制、不定时点名制、交接班制等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突出解决乡镇(街道)短板,选择在海门市试点,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灾害救助工作体系。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5篇

1672-1683(2015)001-0184-04

Assessment of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Southwest Region

LI Yan-min,XU Ga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southwest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becomes more frequent than before.The purpose of assessment of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southwest reg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apacity and reduce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local people and the economic losses.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an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ability that the predecessors put forward.Then it us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evaluat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apacity in Southwest.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s the highest in Chongqing province followed by Sichuan province and Yunnan province while Guizhou city is lowest.The last i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capac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Southwest of China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使得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中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有所增加,仅2004年―2012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数2.5×105起,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08.11亿元。有6 341人在地质灾害中死亡,11 917人员伤亡。数次地质灾害发生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由于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成灾迅速,因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灾害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有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普遍的认为地质灾害由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组成。随着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灾情的大小。在此背景下,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逐渐成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研究在国内已有诸多的先例,黄大鹏[2]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了综合防洪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与恢复重建能力以及灾害管理能力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估。宋超[3]等提出了泥石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方法。谢礼立[4]等对城市防震的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防震减灾能力综合指数来评价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然而至今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全面的研究较为缺乏,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基本上还是空白。西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环境和气候环境,地质灾害致灾因子复杂,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等。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2012年西南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43 039起,占全国17%,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4.8亿元占全国经济损失的22%。威胁西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该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加强西南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对于规避和减缓地质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选取西南地区“三省一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融合专家意见,从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规划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西南地区是指西南三省一市,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即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西南区所划定的范围。国土面积112.5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总人口近2亿人,约占全国的14%。该区多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单元,部分处于第三级地貌单元和第二级地貌单元的过渡部位,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貌类型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植被少,岩石破碎,地表承载力差,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种类多,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坍塌、地震等。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西南中、高山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易于破碎风化的地区、暴雨中心地区以及深切割的高山、中山地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而地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一些板块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带。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为例,是考虑到西南地区作为全国当之不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多发生地质灾害。对该地区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公开资料,文献和相关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其中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3)、《重庆市统计年鉴》(2013)《贵州省统计年鉴》(2013)《云南省统计年鉴》(2013)《四川省统计年鉴》(2013)。

1.3研究方法

根据西南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特点,结合数据可获得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复杂的问题采取分层多因素的逐步分析。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作为层次分析的总目标,将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救助救援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等5项指标作为1级子目标,将灾害监测能力、灾害防治能力、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医疗救助能力、交通运输、人力支撑、政府投资、社会经济支撑、科技支撑、公众认知能力等10项指标作为2级子目标,下一层19项指标作为3级子目标。

根据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易获取性、简单实用性等原则来选取相应指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对地质灾害的防预、应急、灾后恢复,同时也与人们受教育程度以及受灾人群灾害意识有关。其中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是区域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防灾减灾原则本文主要从监测能力和防治能力两个方面来反映。由于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相当复杂,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因此,区域的灾害应急能力相当重要,其强弱主要取决于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应变能力,本文通过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以及社会经济基础能力两个大方面,其中包括医疗、财力、交通、信息传播等因子来进行评价。同时也不能忽视人们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国家灾害管理能力。综上,本文构建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区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上下层(A、B层)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这样就可依据同一层的各项指标或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针对上一层的准则来构造判断矩阵,重要性判断结果的量化通常采用1~9进行标度。根据标度表,采用专家评分法可得到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

(3) 重要性排序。

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

w=(w1,w2,w3,w4,w5)T(1)

即为所求的各具体指标的权重。其中:

wi=nΠnj=1aij/∑ni=1nΠnj=1aij(2)

(4)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λmax=1n∑ni=1(AW)Wi(3)

表2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含义

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倒数因素i与j比较后得到判断bij,则j与i比较的判断bij=1/bji

其中:(AW)i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如下:

CR=CI/RI(4)

其中:CI=1n-1(λmax-n)(5)

RI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见表3。

表3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n1或23456789

RI00.580.901.121.241.321.411.45

当CR小于或等于0.1时,认为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说明确定的各指标权重是合理的,否则需要对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根据上述方法最终确定了研究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见表4。

表4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权重

(5)评价模型构建。

由于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遵循区域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相应原则,本文构建的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如下:

E=∑ni=1(Wi×Ci)(6)

式中:E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评价值;Ci为评价指标相应的赋值;Wi为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值。E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就越强。

对于各指标的评分,既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个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的程度,又需要划分出各项指标在各项指标水平上的等级,同时便于把搜集到的数据转化为评估分数,以便可以得到西南各省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值。为此,本文将搜集到的各项评价指标实际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等级的划分,将评分级别分别划分为小于01,01~02之间,02~03之间,03~04之间,04~05之间,大于05共6个等级,再对每个等级赋值来确定评分值。对小于01以下的等级指标,赋值为1,以此类推。由此,可以将实际的数据转化为可比较的评分数值。

2结果分析

根据防灾减灾模型以及层次分析法,最后得出西南地区三省一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值见表5。各方面能力评价值见表6。

表5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值

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

防灾减灾综合评价值(E值)0.71280.70140.85281.1302

表6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各方面能力评价值

地区灾害监测防治能力应急处置与救助救援能力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

云南0.28930.04870.09160.2832

贵州0.13690.04290.05110.4705

四川0.44860.09080.12550.1879

重庆0.71150.06460.11920.2349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西南三省一市防灾减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重庆市防灾减灾能力最强,其次是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其中贵州省最弱。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的差异,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值的差异。在全国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的70座城市中,重庆市位列第一。重庆市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是长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在这一地区的地位更显重要,针对重庆市地质灾害多发情况,各级政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实施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专家也为重庆市地质灾害的防治献计献策。例如三峡工程的移民工程,使得三峡库区6万多hm2在山坡上开垦的耕地退耕还林。于此同时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2015年)》,全面的提高了重庆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因而重庆市防灾减灾综合评价值在西南地区最高。紧跟其后的四川省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后,重点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有关工作,再加上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都平原乃天府之国,农业工业经济发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省份,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才方面给予了较大的倾斜和投入,因此经济较发达的四川省综合评价值仅次于重庆,而云南省、贵州省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工农业发展较慢,再加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从而造成综合评价值较低。

从表6可以看出在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方面,重庆市评价值在西南地区是最高的,这与它在灾害监测防治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11年-2013年期间,重庆市区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执行了《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渝府发〔2011〕31号),积极运用政府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有效发布各类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拓展发布渠道,提高发布效率。 灾害预警信号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公共电子显示屏、移动和固定通信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做到了灾害信息随时报告制,牢牢把握了防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而在应急处置与救援救助能力和社会经济基础支撑方面,四川省综合评价值最高,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心,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较多,医疗设备完善,技术先进,使得它的医疗救助能力较强。除此之外,四川省是典型的盆地地形,交通运输事业发达,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从医疗,交通等方面为四川省提供了强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在社会经济方面,近年来,仅省级财政就筹措了50多亿元资金,加大了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进度,加快了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除此之外,四川省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有了更过的余钱来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这将成为四川省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最后在灾害管理方面贵州省则占据了领先的位置,这与其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投入和努力,密不可分,贵州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省城镇居民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覆盖率达到70%以上;加强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根据每个村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的要求,在多灾易灾市、县、乡、村设立各级灾害信息员19 700人。全省有登记在册灾害信息员18 674人。它从公众的认知能力和科技投入方面,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灾害管理能力。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西南各省都有其优越和薄弱的环节,各省应该在此基础上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多学习其他省市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有益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3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与手段

西南地区是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又处于我国的内陆西区,经济发展较东部落后许多,频繁的地质灾害再加上落后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使得西南地区在面临地质灾害时所受到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较大。对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性的防灾减灾策略和手段,为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1)根据西南地区不同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进行危害性分区评价,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以及重点防治点,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防治对策措施。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重庆在灾害监测防治能力方面比其他三省要强,因此这三个地区需要加强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多发区,设立监测站点,并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投资。重庆、云南、贵州在应急处置与救助救援能力方面较弱,这三个地区需要增加灾害应急车道和公路,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广泛增添应急庇护场所,完善通讯网络,使得在灾害发生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以寻求救援,在居民密集区建设医疗救助站,以便在救灾抢险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医疗救助。贵州省、云南省在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能力、在西南地区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增加倾斜投入。

(2)构建大西南地区防灾减灾系统,形成具有规模的应急网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在基于3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预警技术,构建大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监测网站,从而实现西南各地区之间的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缩小西南各地区之间防灾减灾能力的差异,实现大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共赢的局面。减少了地质灾害对西南地区经济和人员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大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由于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相比东部地区较弱,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需要当地政府和学校在原有防灾减灾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等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并面向全体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涵盖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防灾救灾的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4结语

(1)本文以西南地区“三省一市”为研究区,以省级单元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融合专家的意见,在数据可获得性、指标量化可行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针对西南地区构建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体系,分别对各各省市进行了防灾减灾能力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面能力最强,相比较四川、云南较弱,贵州最弱。

(2)本文研究是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的一种尝试,旨在为我国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建设的意见,为减灾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构建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为其他区域开展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提供借鉴,评估结果和对策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规划提供参考。

(3)以前灾害评估工作主要集中对地质灾害危险性以及承载体易损性评估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防灾减灾能力方面的评估关注较少,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目前还是空白。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6篇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化; 系统建设; 广东省

Abstract: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gion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in the area.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frastructure status, data resources status, application system statu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six problems are found ou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ctual work demand,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 is designed.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s proposed from seven aspects. It will achieve data integration, result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realize the full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 resourc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mergenc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come a strong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in the region, mor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lives and property.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据统计,2009~2014年广东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939起,共造成121人死亡、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548.26万元。其中地质灾害以崩滑流地质灾害为主,主要特点[1-2]:一是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大范围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群发。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854处,威胁总人口35.01万人,潜在经济损失77.07亿元,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69处,而且,每年汛期的强降雨还将增加一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面对此情势,借鉴多方研究成果[3-5],全面总结广东省已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通信网络系统、标准化体系、数据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和多目标、多节点、多层次应用系统,形成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一体化的、可持续扩展的信息化技术框架,达到数据集成化、成果可视化、信息综合化、系统一体化,实现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各信息资源及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同时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快速响应和对社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成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的有力支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信息化现状

1.1.1基础设施现状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网络框架构建基本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政务外网、国土资源主干网、数据专网等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多级多节点网络结构,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至50兆,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站与省国土资源厅的专用网络连接(4兆光纤),接入国土资源主干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多级节点互联互通;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站与省气象局的专用网络连接(4兆光纤),实现数据同步共享与视频会商;依托前期项目实施建立了基于GSM/GPRS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了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管理。在网络信息服务方面,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面向各级领导提供地质灾害应急信息保障,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信息网,面向社会地质灾害及其应急防范知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

基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在总站建立了独立机房,实现内外网数据物理隔离,配有专门屏蔽柜放置数据存储服务器,基本满足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存贮、系统建设和安全保障需求;在会议室建设了大屏幕视频会议系统,实现音视频双流信息传输,可基本满足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等功能需求。

1.1.2 数据资源现状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长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建立的基础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数据库、全省1万∶20万分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1万∶50万全省环境地质数据库、1万∶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1万∶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全省地质灾害及群测群防数据库等;成果类数据包括近5年来全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一级)。此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遥感影像、基础地理等空间数据。其中:全省各比例尺基础地理底图和SPOT-5影像数据等。这些数据为全省地质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等提供信息服务,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集成和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对各应用领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

1.1.3应用系统现状

目前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以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为起点,已初步建立集全省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警成果、视频会商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省级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作为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的第一批专业应急平台试点也正在逐步建设与完善之中;地质环境管理业务审批已纳入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网上审批,具备一定条件,其它业务管理系统也纳入金土工程,开始启动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主要有地质调查野外采集系统、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等。

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全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系统、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地质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地质灾害信息反馈系统、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

1.2 存在问题

1.2.1海量数据分散无序、数据集成度较低

目前地质灾害数据覆盖面较广、种类繁多、有大量的观测数据及成果数据。但这些数据比较分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汇总,难以联合应用、协同工作和动态更新。现有的地质灾害数据库标准都是以项目为基础编制的,专业性强,没有健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难以联合使用。除此之外,数据采集、汇交、检验的标准不同,致使不同数据源获得的数据质量既无法保证,又不能保证异构地质灾害数据的有效兼容,进而影响业务的进展和综合分析的进行。

由于缺乏相关的规范,数据不能保持及时的更新。尤其在环境发生变化或灾害发生后,相关地质灾害数据不能保证实时动态更新,使分析人员在进行灾害分析或灾后数据解析时,不能第一时间使用最新的数据,影响分析的准确性。不能满足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对数据时效性的要求。

1.2.2缺乏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

由于地质灾害数据的信息动态更新维护及交换机制尚未建立,在积累大量数据的实际条件下,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造成了各种数据之间关联性差、应用系统之间无法互通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服务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1.2.3综合分析能力不足

现有的系统无法满足相关业务部门的需求,基本上处于“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解渴”的尴尬处境,既无法服务于社会公众,又无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决策支持。数据挖掘深度不足,没有相应功能辅助数据的“二次或多次开发”,生成应用决策所需的“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

1.2.4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可视化程度低

现有系统基本为面向专业人员的“内部”系统,数据及分析成果空间展示度低,缺乏基础信息,更没有灾害影响范围、防灾减灾方案、避难路线模拟、自然资源分布利用等综合研究成果的展示。

1.2.5急需加强数据及信息安全保护

随着信息系统使用的越来越频繁,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地质灾害防治本身对信息服务需求的紧迫性,系统及数据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技术方案设计时,应以《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可以针对安全现状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加固改造,缺什么补什么;也可以进行总体的安全技术设计,将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形成有机的安全保护体系,落实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基本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安全措施的保护能力。

2.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平台建设

2.1 系统总体设计

2.1.1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从系统部署和运行的逻辑结构上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图1)包括省级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和区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采集和业务终端,以及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终端系统,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网络和传感器,系统基于区县―省市―国家的3级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络及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网络,实现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分析业务信息和动态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综合管理、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

从数据流程角度,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采集、处理、维护由不同的地环节点进行,逻辑上数据是由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地州地质环境监测站省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院传输和汇总。

从信息服务角度,不同级别节点信息服务内容有所不同。省市级节点提供了全方位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区县节c提供了辖区内的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从系统开发和构建的逻辑结构上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自底向上可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信息服务层,信息应用层,标准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组成(图2)。

基础设施层是支撑平台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互联网/国土资源政务专网/内部网络、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以及地质环境野外监测仪器、传感设备、监控视频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计算机服务器、大屏幕显示设备等。

数据资源层是平台服务的内容,由数据采集系统、基础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构成地质灾害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数据资源。其数据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动态监测、群测群防等,以及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基础地质、对地观测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源层的资源通过数据中心统一组织和管理。

图2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构建的逻辑结构

Fig.2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服务层基于SOA框架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功能:一是管理功能,如:用户注册管理、单点登录与权限认证、数据汇总集成与更新维护;二是应用功能,如数据查询浏览、空间化服务、以及地质灾害的业务应用模块,例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信息应用层是在信息服务层的支持下,根据地质灾害防治需求,建立的面向业务管理及面向决策支持的信息服务。

2.1.2系统架构设计

图3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Fig.3 Platform architecture design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图3)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4个组成部分。系统基于各类地质灾害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各类地质灾害信息业务信息,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基于数据中心提供的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服务,构建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子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业务提供一张图服务,为政务办公系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1)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获取的数据主要是各类专业属性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专题空间数据、灾害点(体)空间数据及其他数据。专业属性数据通过入库工具或传感器自动导入到属性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及保密处理,通过专业的入库工具或GIS工具导入到空间数据库中;由调查、综合研究或其他活动获取的未建库或初建库的数字化文件/数据库,通过入库工具直接进入到数据中心层。

(2)地质灾害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构建与网络和硬件存储环境之上,基于关系数据库和GIS技术,面向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和信息平台构建的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是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数据、业务应用等的有机组合。

数据中心在已建设完成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础上,面向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和信息平台建设需求,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兼容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动态监测、业务应用系统等各种来源的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实现各类地质灾害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服务。基于元数据和数据查询检索系统,实现数字化资料的管理、查询、检索和一体化服务。

(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层构建于数据中心之上,提供了面向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其中业务应用系统面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稳定性评价、预警指挥等专业领域,实现了业务应用的专业软件和工具。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一张图”基于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各个业务应用及其成果数据,展示数据中心内的本底数据、业务数据、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一张图的基础是一个统一的、多分辨率的三维地理环境,实现从宏观、到区域、到局部地理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基于GIS技术,应用不同的图层,集成地质灾害位置、分布、动态监测、群测群防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实现不同的业务应用,例如灾害信息的空间分布、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动态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监测预警成果的展示以及与灾害点、群测群防点的叠加可视化和分析等应用。

(4)信息系统

基于政府和业务支撑部门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流程,建立各类信息(例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工具。实现面向公众的信息系统和面向政务系统的信息模块。

2.2 信息化平台建设

基于以上系统设计目标和任务,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分为网络及机房建设、基础软硬件采购、标准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及系统集成与咨询7个方面(表1)。

3. 结论

本文从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数据资源现状、应用系统现状3个方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1)海量数据分散无序、数据集成度较低;(2)缺乏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3)综合分析能力不足;(4)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可视化程度低;(5)急需加强数据及信息安全保护。结合广东省已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系统逻辑结构和系统架构,并从网络及机房建设、基础软硬件采购、标准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及系统集成与咨询7个方面提出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平台的基本内容,最终实现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同r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快速响应和对社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成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的有力支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平新,李秀娟. 广东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实践[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 26(1):138-144.

WEI Pingxin, LI Xiujuan. The meteorologic early warning research of sudden geo-hazard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5, 26(1): 138-144.

[2] 龚民,陆显超. 广东省地质环境分区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17(3):167-169.

GONG Min, LU Xianchao. Study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6, 17(3):167-169.

[3] 徐岩岩. GIS 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1):57-59.

XU Yanyan.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 [J].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2, (1):57-59.

[4] 王小平, O仁先, 江鸿彬. 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6, 20(3):295-300.

WANG Xiaoping, SUN Renxian, JIANG Hongbin.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J].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2006, 20(3):295-300.

[5] 张像源. 基于ArcGIS Server的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设计与实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 23(2):111-115.

ZHANG Xiangyuan.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udden geologic hazar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ianjin base on Arc GIS Server[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2, 23(2):111-115.

[6] 祝桂峰. 广东对占用征收林地实行定额管理[J]. 西部资源, 2014(4):59-59.

Zhu Yong. Guangdong quota management of the occupation of forest land [J]. western resources, 2014 (4): 59-59.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7篇

关键词:河道;综合治理;防治措施

1工程概况

该航道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整治后航道长7.843km,按限制性航道Ⅲ标准设计,工程主要包括水下土方疏浚、陆上开挖、裁弯取直、退堤及护坡护岸等工程。

2 区域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1.1 气象水文

区内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店埠河为南淝河最大支流,属季节性河流,汛期与雨季一致,其洪水特性与南淝河相似,均为季节性河流。

2.1 地形地貌

店埠河流域属江淮平原地区,区内地形较为平坦,微呈北高南低。评估区地貌单元属江淮波状平原,区域微地貌为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层。

2.2 评估区地层

据钻孔揭露评估区及其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第三系下统定远组(E1dn)、第三系上统撮镇组(E2c)、第四系全新统南淝河组(Q4nf)。

2.3工程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岩体均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为碎屑岩建造,与拟建工程关系密切的岩土体类型为土体,评估区所在河流为自然河流,随着降雨量的变化,河水流速变化较大,地层为典型河床相沉积,以深灰色淤泥质粘性土为主,夹粉土薄层。由于河水流速的变化,沉积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所夹粉土薄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呈互层状态,部分地段分布有淤泥、粉土,底部地层以灰黄色粉质粘土、浅灰色粉土为主,部分地段由于堤防防洪等原因存在零星的抛洒碎石、块石。

2.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评估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性质及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将区内的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红层)裂隙水含水岩组。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系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变化受降雨影响显著。本区基本为第四系全更新统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上更新统粘性土覆盖,其岩性含水微弱且柱状裂隙发育,水平径流滞缓,降水沿裂隙渗入形成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及潜水。碎屑岩类(红层)裂隙孔隙水由山前补给区向评估区侧向补给。地下水排泄主要方式为蒸发、人工开采及季节性补给河水。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1 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致灾因素的分布、危险程度,根据地质灾害类型按“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定量或定性标准见下表5-1。

表5-1 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灾种

指标

危险性分级

评估区

中等

崩塌

方量V(m3)

>5000

500~5000

软土

孔隙比>1.0

厚度>6m

3~6m

厚度

0.3-3.4m

注: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2000)”; ②《工程地质手册》和《岩土工程手册》。

3.2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灾害按危险性级别可分为: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Ⅰ)、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Ⅱ)。

3.3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评估区内地形地貌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较差,现状条件下崩塌地质灾害发育。预测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灾害小;可能遭受软土变形地质灾害,灾害小~中等,对工程建设危害小~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中等级,较易防治。上述评估表明:评估区作为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3.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灾害建议如下防治措施:

(一)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1.工程建设中的边坡治理施工时应注意边坡支护,预防崩塌地质灾害产生;

2.目前拟建整治航道两岸岸坡现状为坡度较陡的土坡和人工石坡,组成岸坡的土层主要为可塑~软塑状态粘土、粉质粘土及夹有粉土的淤泥质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一般,虽然目前的岸坡处于稳定状态,但工况条件发生改变后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3.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岩土参数,参见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表和岩土参数表,建议依此进行航道开挖边坡的设计。

(二)软土变形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退建堤防及交叉工程段软土大面积分布,工程地质特性较差,对堤防建设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对地基的要求等,一般可采取基础加深或换垫处理、短桩处理、垫层法、堆载预压法等,对荷载大、沉降限制严格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以达到有效的减小沉降量和差异沉降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通过收集有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结合地面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该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对拟建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综合确定本评估级别为二级评估。

现状评估表明,现状条件下,崩塌地质灾害发育。

预测评估结果: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为崩塌,崩塌最大方量约为220.00m?,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软土变形,厚度约0.80~10.00m,其危害性小~中等,危险性等级为小~中等。

综合评估结果分为: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Ⅰ);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Ⅱ),危险性等级为中等级,危害性等级为中等级,较易防治,评估区适宜性评估为基本适宜,可作为工程建设用地。

4.2建议

1.工程建设中应按河道治理设计进行施工;

2.填方时,应将芦苇沼泽地、水(藕)塘、沟渠底部淤泥清除;

3.由于评估区地处河漫滩,工程建设应避免在汛期施工;

4.河道疏浚时,应尽量远离堤坝,如紧邻堤坝,应避免超深开挖,以确保堤坝稳定。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合肥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1981年9月;

2、安徽省工程勘察院,《安徽省肥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2008年9月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地震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4、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地层志(第四系分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2月;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8篇

1.1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边界线较长,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预测其危险程度,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危害较为严重,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做出回应,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3结语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9篇

要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就必须先了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从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另一类是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如果从地质环境或者地质破坏的速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缓慢性的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也即是人们常说的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缓慢性的地质灾害又称为环境地质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地质灾害的成因

1.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和采掘的不规范性,部分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使他们在开采时,存在不合理或违规的开采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人为地不合理开采,对安全工作不予重视,预留的矿柱较少,长时间的不规范开采造成应力失稳,形成采空区坍塌、山体开裂等,继而发生山体崩塌滑坡。

2.在河流断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区水库和拦水坝,使下游河段的水体发生了变化,当特殊原因诱发堤坝决堤时,会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两侧山体滑坡等,造成地质灾害发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拦水坝的渗漏和水土的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也导致了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3.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人们不断地开挖边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的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当应力失稳时,极易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4.由于人们对环境的无节制破坏行为,导致了地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砍伐树木、放炮采石、破坏植被,从而严重破坏了稳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关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1.加强地质灾害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普遍认识,明确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灾害意识,确保在地质灾害来临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应对灾害风险,从而不至于惊慌失措。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都要正确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之能够在地质灾害来临时主动应对风险。例如:可以村为单位,开展地质灾害的知识讲座、组织广播电视讲座等,对人们大力宣传地质灾害知识,培养全体人民的灾害意识,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质灾害教育宣传栏,从而保证做到在地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在灾害中从容应对,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积极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灾害能够更加重视,做到居安思危,增强防灾的意识。

2.建立地质灾害有效科学的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科学的预警系统,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情况的分析,建立起适合当地情况的完善的地质灾害防范制度和应急预案,并通过上传下达,层层落实,确保每个环节都安排具体人员负责。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适时监控,定期一些关于地质灾害的宏观变化信息,增加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地质灾害防范的电子网络平台,这已经逐步成为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网络平台中,可以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情况及时汇报到相关部门,从而为该地区提出有效地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防范的及时有效性。这能够迅速地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覆盖整个地区,全部聚集到这个监控空间中,并在地质灾害防范过程中实行动态监测,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预算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制度。(2)规范职能,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确保各部门人员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和行使职能。另一方面,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掌握地质灾害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变化的规律,找出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危险区域,并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与地质灾害管理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在政策上给下级部门创造条件,使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快的发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对于地质灾害情况复杂的区域,要做到24小时监控,重点管理。

4.因地制宜加强综合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识,建立对于地质灾害的有效科学的预测系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强综合防治工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和带动村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好水土资源,尽量减少水土资源的流失,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需要科学管理,整体规划,边采边治,杜绝盲目开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渠道的渗漏和水土的流失,减轻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已有应急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从资金、技术、人才上予以重点扶持,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规划,去治理,一切以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优化为基本出发点,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另外,要建立一支有力的快速救援队,对灾区提供及时的帮助,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的损失,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使灾民在众人的帮助下,尽快脱离险境,水利的恢复生产和正常的生活。#p#分页标题#e#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