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外资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6 18:03:29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第1篇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问题

目前学界有一种消极观望的观点认为,不宜大规模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其理由是:目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处于国内急需建设资金的状况,假如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减少这种国内资金的存量,从而不利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在较低的水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我国将长期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负值,且负值有扩大趋势”,而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人为超越这种经济规律。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制度并不健全,若放开对外直接投资,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等等。对此,笔者则认为我国无论当前还是以后都应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由如下:

(一)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21世纪前10年,国际直接投资出现停滞或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其规模将会继续扩大。理由有二:一是尽管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经济全球化仍会继续向前推进,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WTO有关协议,在21世纪前10年,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过渡期也将基本结束,这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二是一些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投资可能会不断扩大。既然国际直接投资的未来趋势是继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二)未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

前文消极观点称我国未来仍应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它不是在科学猜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诚然,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在1300美元左右,但我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假如能保持在8%左右,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超过2000美元,并进而达到3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则可能处于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其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负值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科学的定位下,近期和未来大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超越“投资发展周期论”的阶段定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

(三)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经济上的必要性,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我国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极不平衡,但若以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我国也能在国际资源配置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二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各种壁垒,促使我国产品更多地进入别国市场。目前,我国出口遭遇别国反倾销和进口壁垒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设在别国,可以有效地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四)我国具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一是国内经济和体制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格局良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2005年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这些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此外,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体系,可以猜测将来对外直接投资的体制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是宏观资金环境的根本改善也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文所述的消极观点理由之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2005年底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国际收支方面常年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这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不会过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引进外资的流量也可以弥补资金的外流。此外,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资金,国际融资能力也大幅提高,加之国内市场上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游资,这些都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三是其他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我国的一些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一些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结构

在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定位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及问题,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应作适当调整和优化。这种调整和优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具体趋势:

(一)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会呈现目前的多元化趋势,但国家应采取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的策略,优化这些多元化主体,使其在保持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形成最优结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优化”有两个要求:

1.各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应保持合理比例。这种合理比例通常表现为某类主体居主要地位,而其他主体为次要地位。究竟哪类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的问题,学界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规模、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并有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经营能力,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从带动出口的角度出发,更轻易成功的不是大型的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而我国的比较优势正是中小型企业,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因为要扭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不高的局面,就应该鼓励有各方面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但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容忽视,它可能在带动我国产品出口方面作出其独特贡献,因为中小型海外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其产品的价格更轻易被东道国接受;而且以加工、组装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会带动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出口。假如从所有制而言,民营企业应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的主力军。因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内部产权不清、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在没有彻底改革之前很难指望它们担负起资本输出的重任。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概率也不高,国有资产由此浪费不少。而世界经验表明,民营企业往往产权清楚,有着高效的经营治理体系和完整的营销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命力很强。我国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我国政府应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通过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其担当对外直接投资的重任。

2.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市场竞争表明,独立投资难成气候,势单力薄最终会败北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投资主体应适度向集团化、联合化转换,提高“集团军”作战的规模效益。措施主要有:一是将现有的海外投资企业重组成企业集团,造就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联合舰队”;二是将对外投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合起来,组建银企集团。我国可充分利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信誉较好、资金雄厚等优势,搭台组建生产、金融、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中国银企集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给对外投资企业以金融上的支持。

当然,在集团化、联合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定指标”和“拉郎配”的做法,避免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例如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中小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没有必要予以联合化和集团化,保持其个体分散投资方式对其更加有利。

(二)优化投资地区结构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就是使我国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直接投资保持合理的比例,既避免投资国家过分集中,同时也要注重重点区位。简言之,我国投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应合理、适当。但怎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适当”?对此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维持现有的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不必过分强调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因为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转移出来的产业,而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因此经济势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发达国家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的首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为主;同时不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投资,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企业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入。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尽妥当。究

竟投资于哪类国家才合适,应结合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目的来判定。假如投资目的在于“销售产品”(保证销售市场),投资于有庞大市场容量的发达国家是首选;而假如投资目的在于“产品生产”(建立生产基地),则投资于各种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是首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具有二元性:“销售产品”和“产品生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同样会具备二元化特征,即部分投资于发达国家,部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企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以建立生产基地为目的的投资仍会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应是发展中国家。近两年我国的投资流向集中于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说明了这一趋势,以后还应大力拓展对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此外,我国也应在巩固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海外企业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寻求在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新的投资机会。

(三)优化投资行业结构

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就是合理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并达到一个合理的分布比例,以最大限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取向不够合理,主要集中于贸易性行业,许多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如何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应以生产加工和资源行业对外投资为主;有人认为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为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尽全面,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应同时从三方面着手:

1.减小贸易性行业对外投资的比重。由于我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是发展中国家,以建立生产基地为主,因此在这类国家进行生产加工行业和资源行业的投资前景广阔,应扩大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近年来,我国这两类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有了迅速发展,以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前瞻性地鼓励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行业的重点已从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业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正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虽说我国目前还不是完全处于此阶段,但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鼓励部分企业从事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域应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主要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才具备资金、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3.扩大我国特色产业的对外投资。所谓特色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食品、瓷器、手工艺品等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备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优化投资方式结构

在优化投资方式结构方面,以下内容学界意见一致:一是扩大并购方式的运用。由于并购方式具有成本低且迅速便捷的优点,我国应采取体面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给予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在具体操作上,并购对象可选择一些小型企业,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进行再融资、再并购,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并购成本,减少东道国政府的抵制;在并购方式上,可多采取协议式的善意并购,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在并购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利于带动我国产品出口的行业。二是扩大实物与无形资产的投资,货币投资的资金来源则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解决,币种选择应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实物投资方式应注重选择国内经济发展所不急需的实物作为输出资本;工业产权投资方式也应选择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产业进行;货币投资方式的资金可通过国际贷款或发行国际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币种选择上或增加硬币投放比重或实行货币构成多元化或以符合货币保值。

然而在新建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学者的建议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合资的形式,而大型企业选择独资形式较好。因为合资的优点是可获得当地财政、金融、物资供给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并利于当地政治风险的减少或避免,故这种形式适合能力有限又希望获取更多利益的中小企业。有人认为,在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一律以采用合资为宜。也有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要尽可能避免独资的形式。因为一切从头开始的做法并没有贯彻“优势互补”原则。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大型企业有时更看中风险,适宜选择合资形式,而中小企业的投资多数是抓住市场机会,灵活的独资形式可能更适合。第二种观点则太笼统,因为合资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应吸收其他的组织形式。第三种观点只看到在发展中国家采用非独资方式的重要性,但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未作进一步分析。总之,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为合理,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应结合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规模、发展阶段和投资地区等多种因素做出最后判定。

参考文献:

外资发展趋势第2篇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问题

目前学界有一种消极观望的观点认为,不宜大规模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其理由是:目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处于国内急需建设资金的状况,如果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减少这种国内资金的存量,从而不利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在较低的水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我国将长期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负值,且负值有扩大趋势”,而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人为超越这种经济规律。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制度并不健全,若放开对外直接投资,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等等。对此,笔者则认为我国无论当前还是以后都应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由如下:

(一)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21世纪前10年,国际直接投资出现停滞或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其规模将会继续扩大。理由有二:一是尽管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经济全球化仍会继续向前推进,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wto有关协议,在21世纪前10年,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过渡期也将基本结束,这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二是一些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投资可能会不断扩大。既然国际直接投资的未来趋势是继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二)未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

前文消极观点称我国未来仍应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它不是在科学预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诚然,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在1300美元左右,但我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8%左右,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超过2000美元,并进而达到3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则可能处于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其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负值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科学的定位下,近期和未来大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超越“投资发展周期论”的阶段定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

(三)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经济上的必要性,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我国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极不平衡,但若以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我国也能在国际资源配置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二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各种壁垒,促使我国产品更多地进入别国市场。目前,我国出口遭遇别国反倾销和进口壁垒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设在别国,可以有效地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四)我国具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一是国内经济和体制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格局良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2005年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这些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此外,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体系,可以预测将来对外直接投资的体制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是宏观资金环境的根本改善也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文所述的消极观点理由之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2005年底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国际收支方面常年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这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不会过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引进外资的流量也可以弥补资金的外流。此外,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资金,国际融资能力也大幅提高,加之国内市场上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游资,这些都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三是其他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我国的一些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一些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结构

在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定位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及问题,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应作适当调整和优化。这种调整和优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具体趋势:

(一)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会呈现目前的多元化趋势,但国家应采取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的策略,优化这些多元化主体,使其在保持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形成最优结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优化”有两个要求:

1.各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应保持合理比例。这种合理比例通常表现为某类主体居主要地位,而其他主体为次要地位。究竟哪类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的问题,学界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规模、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并有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经营能力,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从带动出口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成功的不是大型的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而我国的比较优势正是中小型企业,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因为要扭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不高的局面,就应该鼓励有各方面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但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容忽视,它可能在带动我国产品出口方面作出其独特贡献,因为中小型海外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其产品的价格更容易被东道国接受;而且以加工、组装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会带动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出口。如果从所有制而言,民营企业应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的主力军。因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内部产权不清、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在没有彻底改革之前很难指望它们担负起资本输出的重任。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概率也不高,国有资产由此浪费不少。而世界经验表明,民营企业往往产权清晰,有着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完整的营销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命力很强。我国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我国政府应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通过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其担当对外直接投资的重任。

2.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市场竞争表明,独立投资难成气候,势单力薄最终会败北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投资主体应适度向集团化、联合化转换,提高“集团军”作战的规模效益。措施主要有:一是将现有的海外投资企业重组成企业集团,造就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联合舰队”;二是将对外投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合起来,组建银企集团。我国可充分利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信誉较好、资金雄厚等优势,搭台组建生产、金融、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中国银企集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给对外投资企业以金融上的支持。

当然,在集团化、联合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定指标”和“拉郎配”的做法,避免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例如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中小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没有必要予以联合化和集团化,保持其个体分散投资方式对其更加有利。

(二)优化投资地区结构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就是使我国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直接投资保持合理的比例,既避免投资国家过分集中,同时也要注重重点区位。简言之,我国投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应合理、适当。但怎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适当”?对此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维持现有的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不必过分强调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因为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转移出来的产业,而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因此经济势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发达国家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的首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为主;同时不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投资,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企业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入。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尽妥当。究

竟投资于哪类国家才合适,应结合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目的来判断。如果投资目的在于“销售产品”(保证销售市场),投资于有庞大市场容量的发达国家是首选;而如果投资目的在于“产品生产”(建立生产基地),则投资于各种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是首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具有二元性:“销售产品”和“产品生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同样会具备二元化特征,即部分投资于发达国家,部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企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以建立生产基地为目的的投资仍会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应是发展中国家。近两年我国的投资流向集中于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说明了这一趋势,以后还应大力拓展对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此外,我国也应在巩固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海外企业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寻求在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新的投资机会。

(三)优化投资行业结构

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就是合理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并达到一个合理的分布比例,以最大限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取向不够合理,主要集中于贸易性行业,许多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如何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应以生产加工和资源行业对外投资为主;有人认为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为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尽全面,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应同时从三方面着手:

1.减小贸易性行业对外投资的比重。由于我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是发展中国家,以建立生产基地为主,因此在这类国家进行生产加工行业和资源行业的投资前景广阔,应扩大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近年来,我国这两类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有了迅速发展,以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前瞻性地鼓励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行业的重点已从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业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正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虽说我国目前还不是完全处于此阶段,但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鼓励部分企业从事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域应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主要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才具备资金、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3.扩大我国特色产业的对外投资。所谓特色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食品、瓷器、手工艺品等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备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优化投资方式结构

在优化投资方式结构方面,以下内容学界意见一致:一是扩大并购方式的运用。由于并购方式具有成本低且迅速便捷的优点,我国应采取体面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给予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在具体操作上,并购对象可选择一些小型企业,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进行再融资、再并购,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并购成本,减少东道国政府的抵制;在并购方式上,可多采取协议式的善意并购,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在并购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利于带动我国产品出口的行业。二是扩大实物与无形资产的投资,货币投资的资金来源则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解决,币种选择应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实物投资方式应注意选择国内经济发展所不急需的实物作为输出资本;工业产权投资方式也应选择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产业进行;货币投资方式的资金可通过国际贷款或发行国际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币种选择上或增加硬币投放比重或实行货币构成多元化或以符合货币保值。

然而在新建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学者的建议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合资的形式,而大型企业选择独资形式较好。因为合资的优点是可获得当地财政、金融、物资供应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并利于当地政治风险的减少或避免,故这种形式适合能力有限又希望获取更多利益的中小企业。有人认为,在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一律以采用合资为宜。也有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要尽可能避免独资的形式。因为一切从头开始的做法并没有贯彻“优势互补”原则。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大型企业有时更看中风险,适宜选择合资形式,而中小企业的投资多数是抓住市场机会,灵活的独资形式可能更适合。第二种观点则太笼统,因为合资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应吸收其他的组织形式。第三种观点只看到在发展中国家采用非独资方式的重要性,但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未作进一步分析。总之,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为合理,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应结合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规模、发展阶段和投资地区等多种因素做出最后判断。

参考文献:

1.邹淑环.论我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支持[j].现代财经,2001(5)

外资发展趋势第3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联合同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1年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

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1万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43%。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降幅达48%。除丹麦、爱尔兰、挪威、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普遍人幅下滑。美国企业在欧盟国家剥离了大量的资产,导致美国公司的对外股权投资在2009年大幅减少了1270亿美元。英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急剧下挫了89%。欧元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到3250亿美元,降至2005年以前的水平。日本跨国公司在2008年掀起一个对外投资的小高潮之后,2009年也开始收缩对外投资。从发展中国家来看,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为2290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22%,结束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连续五年上升的势头。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下降的幅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作为新兴的对外投资来源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些国家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从2008年的19%上升到2009年的25%。

2010年初,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触底反弹,缓慢回升。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FDI流出同比上升了约20%。在联合国贸发组织监测的61个国家中,包括德国、瑞典和美国在内的26个国家的对外投资都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这反映了主要经济体开始复苏、跨国公司盈利和财务状况出现好转、总体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趋势。

(一)从地区结构来看,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进一步调整,各地区的对外投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009年非洲对外直接投资为50亿美元,较上年减少了一半。但南部非洲的对外投资有所增长,达到19亿美元。南非仍是整个非洲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国,约占非洲对外投资的50%。

南亚、东亚和东南弧的对外投资受危机影响有限,2009年仅下降了8%,为1530亿美元,其中跨境并购下降了44%。该区域更多的国家积极利用对外投资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区域内投资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中国在区内投资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同时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继续增加。

西亚的对外直接投资减少了39%,为23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投资有所增长,但迪拜债务危机对该地区的对外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对外投资近年来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对外投资额从1991―2000年平均每年150亿美元的水平上升到2003-2009年平均每年480亿美元的水平。当地跨国公司(特别是巴西和墨西哥的跨国公司)在经历多年的区内扩张之后,开始不断进入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

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了16%。俄罗斯在2009年成为净对外投资国。

(二)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看。跨国并购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但仍是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极大地削弱了跨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财务状况,限制了跨国公司进行海外并购的意愿和能力。尽管在危机初期,一些跨国企业和基金低价收购了危机企业(如美国的一些金融企业),但跨国并购总体上大幅下挫。2008至2009年,跨国并购市场的疲软是造成全球对外投资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跨国并购在数量上减少了34%,在金额上下降了65%。而“绿地投资”在危机期间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但是反弹的速度低于跨国并购。2008至2009年,“绿地投资”在数量上仅下降了15%。

跨国并购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随着全球经济走向复苏,跨国公司经济状况和融资能力得到改善,加之全球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跨国并购可能出现较快回升。跨国并购在2010年初已经出现反弹迹象。

(三)在跨国公司之外的投资主体中,私募股权基金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基金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私募股权基金和基金近年来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令人瞩目。但两者的跨境并购在危机发生以来均受重创。其中,私募股权基金的跨境并购在2009年急剧下降了65%,为1060亿美元,降幅远大于其他投资主体对外投资的下降幅度。私募股权基金对外投资的下降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并购案明显减少,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案减少了75%,而中小规模的并购却有所增加。2009年,私募股权基金从事的并购共达到1987起。私募股权基金跨国并购下降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基金在危机情况下风险偏好降低,融资意愿也因此明显下降。2009年其筹集资金为220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65%,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私募股权基金对外投资下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动荡导致潜在投资项目吸引力降低,而已投资项目的资金压力却不断上升。此外,杠杆收购市场的崩溃加剧了上述下滑势头,高杠杆收购的融资也十分困难。

私募股权基金2010年前五个月的对外投资继续呈下滑之势,并购金额和数量同比分别下降了2%和36%。欧洲市场的并购持续低迷,但北美和亚洲市场的并购有所增加。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进一步回升不仅取决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也受到各国监管政策的影响。2009至2010年,欧盟通过了一些针对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措施。美国也在加强该领域的监管。这些政策动向都将对上述基金的运作产生影响。2003至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鼎盛时期巨额的高杠杆收购在短期内将难以再现。

基金近年来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基金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幅度相对较小。首先,基金的资产出现严重缩水,2009年上半年最为严重。一些大量持有股票和衍生资产的基金所受影响最大。但出于基金一般都是长期投资者,并不需要太多的流动性,上述损失人多只是账面上的。此外,2009年下半年全球股票市场出现反弹,基金的资产开始回升。从2009年全年看.基金资产市值略有下降,从2008年底的4万亿美元下降至2009年底的3.8万亿美元,好于预期水平。此外,尽管基金的资产出现缩水,但其并购金额在2009年仍有所增长。2009年,基

金对外投资达到229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15%。

与此同时,基金的投资战略在近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多年来,金融部门是基金对外投资的重点。上述领域的并购在2007-2008年基金对外投资中占36%,但2009-2010年基金在该领域的并购仪为2亿美元,比2007-2008年下降了98%。一些基金甚至不惜在承受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出售其所持有的银行股份。很多基金增加了对第一产业和一些不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制造业的投资。此外,其对外投资的地区流向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危机发生前,其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在2009年和2010年初,其对亚洲的投资明显增加。

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对外投资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金砖四国”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球对外投资的地缘格局正在重塑。

2009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首次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占据半壁江山,达到5480亿美元。与此同时,来自这些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在全球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在2009年达到四分之一,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2009年,中国、中国香港和俄罗斯已跻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十强。“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的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非常活跃的力量。2008年上述四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47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而十年前,其所占比重还不到1%。尽管上述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9年有所下降,但在全球所占份额继续上升。从2000年到2009年,印度企业共完成了812起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共完成450起海外并购,巴西企业共完成190起海外并购,俄罗斯企业共完成436起海外并购。来自这些国家的一些跨国企业开始在海外市场逐步建立自己的医位竞争优势。

(二)作为全球化主要推动力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国际化战略发生显著变化,与全球及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相互交织,互相推进。

面对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和国际竞争的新局面,一部分跨国公司正在采取更为审慎的国际化战略,而很多公司则保持r积极的扩张姿态,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新兴行业中。由于对外投资区位决定因素出现变化,跨国公司还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其生产经营的全球布局。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产业(包括一些高技术产业)都参与到区域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汽车、零售、金融等诸多行业的重组,以及环保、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也为跨国并购带来了机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总体上出现了从“扩张中调整”向“调整中扩张”的转变。

(三)区域主义兴起,投资区域合作得到深化。

在当前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的探讨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经济治理结构依然牢固地建立在国家基础之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决定了应该重点在全球层面加强治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收回被全球化所吞噬的部分政策空间,让各国对其未来发展拥有更多的支配权。而区域主义是这两种思潮之外的“第三条路线”,反映了一种务实的倾向。在贸易领域,因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各国越来越重视区域和双边谈判,自贸区建设得到加强。同样,在投资领域,区域性国际投资协定正在从对双边协议的补充作用逐渐向发挥主导作用过渡。与之相联系,原来分散、庞杂的国际投资协定体系出现了梳理和归并的趋势。例如《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使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取代了各成员国成为签约主体。可以预期,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国际投资协定的整合将成为下一阶段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一个方向。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持续推动区域投资区的建设,并签订和完善相关的协定;另一方面,各国加大了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广泛经济合作协议的力度,而这些协议中一般都包含有关国际投资的章节。例如,东盟各国于2009年签订了《东盟全面投资协定》(ASEAN Comprehensive Invest-mentAgreement),取代了有关东盟投资区的原有协定,全面涵盖了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等内容,加强了推动东盟内部投资流动的力度。同时,东盟还与中国签订了投资协定。在双方已签订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协定的基础上,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了区域投资一体化)的谈判进程的完成。中国正日益成为东盟地区的重要的外资来源国。

(四)投资保护主义威胁仍然存在,国际投资协定趋向再平衡。

全球金融危机对外资政策走向的影响不容低估。贸发组织在全球层面和G20范围内同时进行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表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保护主义问题并未在投资领域大规模出现。尽管如此,投资保护主义的风险并未消失。特别是在政策实施方面,“隐性保护主义”(非正式、不透明、歧视性的政府行为)仍然是一个挑战。贸发组织的数据还显示,尽管进一步开放仍是各国外资政策的主流,全球范围内对外资加强监管的倾向有所增强。2009年,对外资有负面影响的政策措施占全部新政策措施的30%,为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国际层面,各国仍然积极地签订国际投资协定以改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制度环境。2009年共新签211项国际投资协定(包括82项双边投资协定、109项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20项其他类型的条约),平均每周约有4项协定签署。目前,全世界国际投资协定的总数已达近6000个,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边投资协定领域,出现了一些试图在投资者和东道国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以及在经济目标和其他公共政策目标(如保护环境)之间寻求一定程度的再平衡的努力,同时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

三、全球对外投资前景

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逐步转好,跨国公司盈利状况和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反弹,以及国际投资总体政策环境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全球外同直接投资流量反弹的势头有望继续下去。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预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2010年将缓慢回升到1.1-1.3万亿美元,2011年复苏势头将进一步加快,有望达到1.3-1.5万亿美元。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有望在2012年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达到1.6-2万亿美元。

从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看,跨境并购预计将进一步反弹,并继续在全球对外投资流动中占主导地位。这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

的推动:一是全球跨国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不断改善;二是股票市场估值将在2009年水平上继续反弹;三是日前正在持续进行的产业重组将为跨国公司,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创造新的并购机会。大规模的产业重组正在使一些行业(汽车、农产品加工、零售等)的生产经营在全球范同内进一步集中。医药,生物技术等基于创新的产业通过跨境并购获得技术并通过外延扩张的方式实现较快发展的势头也将进一步加快。“绿地投资”将在2010年出现温和复苏,2011年和2012年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总体看,跨国并购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机遇将比“绿地投资”更为有利,其复苏速度预计也将快于后者。

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和第一产业的跨国公司对中期投资前景最为乐观。在第一产业,随着全球资源和大宗商品市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一些资金状况良好的跨国企业在该产业保持十分积极的对外投资态势。法国道达尔等石油企业加大了对石油上游业务的海外投资。从制造业来看,受危机冲击较大的些行业(如汽车)开始出现回升,但仍面临需求不足和同外缓慢的问题。针对一些新兴行业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品市场的对外投资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服务业对外投资的增长预计将快于制造业。

从对外投资流出国来看,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对对外投资的前景总体相对悲观。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2009-2012年预计对外投资开支的增幅要高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前者在全球对外投资中的比重可能进一步增加。

从对外投资流入地区看,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对跨国公司进行的《世界投资前景调查》,从2010至2012年,欧盟和北美仍是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但它们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将停留在原有水平。跨同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投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特别是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其次是拉美地区。在前五大投资目的地中,有四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即: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

总的看,全球对外投资连续两年出现回落之后,有望在2010年实现缓慢回升。全球经济复苏、跨国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国际化的趋势继续发展,都将推动跨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跨国并购将继续作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应看到,全球对外投资尚处在恢复阶段。特别是全球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一些欧洲国家仍面临着债务危机的考验,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新的波动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这些都给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复苏势头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四、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中的中国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在改变全球投资流动的总体态势的同时,也改变了外国投资的地缘决定因素和区域性格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和供应链正经历着一次新的调整。这一趋势与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相互交织,可能在今后几年推动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调整。在这一轮新的调整中,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将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在对外投资方面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外资发展趋势第4篇

关键词:外商投资 产业 国民经济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领域扩张的同时,已经启动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军的步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资准入的门槛逐步放开,外资现代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进入我国的速度将明显加快。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特点

建立在农业、工业基础上的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之后的产物,目前主要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现代科学管理理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体划分为四大类:基础项目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源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跨国公司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领域扩张的同时,已经启动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军的步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资准入的门槛逐步放开放广,外资现代服务业进入我国的速度将日益加快。

二、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分工格局,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垂直分工向混合分工转变,产业分工向产品工序分工转变,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变,国内分工的国际化与产业集群化。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把这个组成部分真正有机地融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而关键就在于内资企业如何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技术引进的各种积极作用。

其一,示范作用。以我国通信技术领域产业技术进步为例,跨国公司对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总体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中国政府通过鼓励以合资方式大量吸收FDI,跨国通信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一方面为国内通信、电信企业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一个国内设备制造企业通过与跨国电信设备制造商的竞争与合作而近距离学习先进技术和市场运作模式的机会。

其二,带动作用。经过十几年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当地企业一起形成了某些产品价值链。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向上游企业采购和向下游企业供货,带动了上下游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其三,人力资源。第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提供的国际水平的薪酬和尖端科研工作条件,可以吸引大量国际水平的科研人才来华服务,特别是我国在海外留学的高级人才回国服务。同时吸收部分本土科研人才参与其研发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本土科研人才的水平;第二,研发机构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科研机构的合作,都将促进先进科研技术、信息的扩散;第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对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提高本土研发机构的管理水平和面向市场开发产品的能力;第四,同业的本土公司可以从外资公司的基础研究所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中得益。

三、制造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制造业一直是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热点,连续多年位列行业投资首位,外资的进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扩大了就业,同时也带来了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停滞不前、民族品牌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其一,外商投资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外资对我国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制造业实有18万户,比上年增长5.4%,占实有总户数的69.2%;投资总额895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实有投资总额的61.2%;注册资本5116.8亿美元,增长12.3%,占实有注册资本的63%;其中外方出资4031.3亿美元,增长14.4%,占实有注册资本的63.8%。其二,外商投资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东北省市投资增长较快。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外商进一步加大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力度,东北三省制造业利用外资的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东北三省制造业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4万户,比上年增长8.6%,投资总额669.7亿美元,增长14.3%,注册资本357亿美元,增长20.8%,外方出资244.8亿美元,增长25.1%,德国宝马等著名跨国公司已经在沈阳安营扎寨。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商投资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企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我国吸收外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也逐渐凸显,如:投资产业结构失衡,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比重偏低;投资区域布局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比重低;技术溢出效应有限,对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带来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针对各行业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更应该高屋建瓴,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产业政策指导,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推动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外资发展趋势第5篇

[关键词]老挝投资;经济;FDI;老中投资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146

1 引言

老挝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2008 年GDP 为51.87 亿美元,1997―2008 年,农业,工业和出口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14.3%、19%。老挝的最大自然资源是水能资源,理论上发电可达3000 万~3200 万千瓦。老挝政府正在努力推进水能的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希望将其变成东南亚的新能源基地。丰富的江河能源还为老挝发展农业、渔业、牧业、工矿企业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老挝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自然景观多种多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文物古迹众多,宗教文化气氛浓厚。

1.1 老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方面:老挝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作的粗放性和产量低,需要引进技术和管理。

第二产业方面:老挝的第二产业有电力业,林矿业,建材业,医药业和日用品业等。其中,电力和林矿业是老挝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第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模性,尤其是建材业和采矿业,目前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投资市场。

第三产业方面:老挝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其次是河运,航空和畜力,没有铁路。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公路的等级差;二是航空运输虽然相对比较发达,但是航空运输工具缺乏。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老挝的财政与金融形势比较严峻,老挝货币基普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已由1997 年的1100∶1 跌至2009年的8470∶1。老挝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前景看好。此外,老挝的邮电通信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通信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潜力。

对外经济关系方面:老挝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越南和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是电力,木材,石膏,锡和咖啡;主要进口商品是车辆,燃油,建材,衣料,医药和电器,每年的进口为逆差,逆差率一般在60%~100%,逆差主要靠外援和贷款来弥补。外援是老挝的主要财政和经济建设来源之一,一般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上。

1.2 东盟主要投资来源

从1988 年7 月老挝颁布《外国在老挝投资法》到2007 年已有40个国家的商人在老挝投资办厂。中国目前是老挝重要的投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2001―2007年,全国外资总额累计增达 65.274 亿美元,中国在老挝投资项目达207项,投资总金额接近10.584亿美元,中国在老挝投资企业,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16.2%,排列于第二大投资国;最大投资国是泰国,投资项目有144项,投资金额为13.1347 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20.12%;第三大投资国是越南,投资项目有95项,投资金额为8.0939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12.4%。前三名占了投资总额的48.72%,都是来自于周边国家。法国和日本发达国家投资金额分别占了全国投资外商投资总额的6.57%和6.35%,排列于第四和第五大投资国。2001年以来,法国在老挝投资额最高峰期为2005年,投资额为3.70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7 倍;对于日本在老挝投资的最高峰期为2006年,投资额达4.0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5.25倍。

2 老挝外国投资法和优惠

2.1 老挝投资法的演化

老挝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老挝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崇尚自力更生,基本不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老挝政府充分意识到外资对于落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引起了老挝的法律体系的变化,有关外国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也纷纷出台。

老挝的投资立法是以投资法为主体的包括系列法律在内的完整法律体系。1988年4月,老挝政府首次颁布《外国在老挝投资法》;1994年3月,老挝政府对《外国在老挝投资法》进行修改,增加了许多优惠投资政策,颁布了《促进和管理外国在老挝投资法》。1994年4月老挝国会颁布的新修订的《外资法》,新投资法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包括BOT,BOOT在内的多种投资方式,在各个领域投资 ;规定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的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外商可在老挝举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企业形式;国家将在头五年不向外资企业征税等。2001年3月《促进和管理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出台,保证了投资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

2.2 外资在老挝的投资形式

外国在老挝投资形式多样,投资者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老挝1994年的投资法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可以选择合资企业或者成立独资企业的投资方式。修改后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3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等方式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投资。对投资企业权利实行有效保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5条规定合资企业是外国和国内投资者联合创办,拥有并经营的企业。合资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活动以及参与这种经营的双方之间的关系通过合资企业章程和双方之间的合同加以管理。

2.3 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

税收法律政策是投资双方都极为关注的,它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利益分享。按照《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享有特殊优惠条件,受到投资鼓励的领域或部门活动的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独营企业均应缴纳利润税,税率为纯利润的20% ~ 30%;在诸如贸易,旅馆和其他服务性行业利税为纯利润的35% 以上。但是,综合老挝的法律来考虑,老挝实行的是比上述条款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2.4 其他方面的优惠法律政策

除了上述优惠外,老挝对外资还有其他优惠。1994年4月,老挝国会颁布的外资法规定,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在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方面,三资企业有权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材料,运输车辆,零部件,动力和原材料;拥有直接出口权,也可以委托老挝贸易公司或外国商进行出口贸易。

老挝工人工资成本较低。老挝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来保障老挝工人工资,但效果不是很好。老挝于1993年1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并颁布实施了《劳动法》和最低工资法令等法律法规。老挝总理府于1997年10月3日颁布了最低工资的法令,规定非技术性普通工人每月的最低工资为36400基普,或每人每天1400基普。

满足投资者劳务使用的需求。在招聘劳务人员时,提倡优先招聘老挝公民。如果专业特殊,可自由雇用国外劳力;也可直接招聘外国工人。在居住和进出境方面,给外国投资者及外国劳务人员提供方便,包括有关人员家属的出入境签证。

3 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进入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数据来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内和国外投资部和跨越1988年至2004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记录用美元计量。在老挝的经济改革开始,对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小。对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1988年为2.7万美元。1994年,外商直接投资对老挝是1.6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暂时影响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包括老挝在内的亚洲国家。1997年12月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在老挝的投资价值近12.6亿美元。有吸引力的投资部门,矿业,林业,电信,酒店,木材工业,旅游,水力电力,石油和服装行业。最初,合资企业是在老挝的外国投资进入的首选模式。

4 老挝吸引中国FDI的潜力

中国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 而老挝人均森林资源, 人均水力资源, 人均土地资源, 人均矿产资源均稳居世界前列, 除森林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外, 老挝其他资源开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可也看出老挝在资源领域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老挝吸引来自中国的FDI的主要因素。

老挝和中国相比, 属于落后地区。老挝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投资税收条件。老挝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和关税优惠两个方面。根据老挝投资法第四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税收和关税优惠政策主要为:投资1类地区的7年免税,投资2类地区5年免税,投资3类地区2年免税和进出口关税减免等。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禀赋论得出以下结论:老挝吸引来自中国的FDI潜力最大的领域就是老挝资源开发、开采类行业,比如种植业、养殖业、采矿业等。

参考文献:

[1]漆思剑,蒋红彬.老挝外国投资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9(10).

[2]张良民.老挝与东盟的联系[J].东南亚纵横,2008(7).

[3]段媚媚,从价值链理论角度分析老挝吸引中国FDI的潜力[J].消费导刊,2008(11).

[4]索姆吉特.老挝投资环境和发展领域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4).

[5]保建云.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索,2007(6).

外资发展趋势第6篇

关键词:天津市;外资银行;中资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1―0021―05

一、天津市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特点及总体评价

作为中国金融业最早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与上海,深圳、广州等一起成为外资银行聚集的主要区域。目前在全国主要金融对外开放城市中,天津市外资银行数量位居第五位,总资产、贷款、存款规模分别占全国的5.2%,8.5%和6%,排名位居前列。近年来,天津市外资银行凭借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定位明确和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以较小的规模实现了良性发展,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赢利能力稳步提高。

(一)业务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天津市共有外国银行分行14家,支行1家,代表处4家。在15家分支行中有10家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其中香港汇丰银行还被授权经营对非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香港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

截止2005年11月末,天津市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规模折合人民币266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17.6%,占天津市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2%。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天津除开办传统的存款、贷款、票据承兑贴现和资金拆借等业务外,在提供信用证服务和担保、办理国内结算以及外币银行卡等业务领域也进行了拓展,此外,还有11家外资银行开办了境外资金拆借、吸收境内非居民存款等离岸金融业务。

(二)外汇贷款等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近年来,天津市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外汇业务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截至2005年11月末,天津市外资银行外汇存、贷款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5%、43%和34%,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存、贷款市场份额则分别高达86%和75%。

(三)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

截至2005年11月末,天津市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存款、贷款分别为55亿元、27.8亿元、36.7亿元,余额分别是2002年末的6倍、21倍和8倍。实收人民币营运资金总额9亿元,是2002年的2.2倍。2005年前11个月,天津市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实现利润0.34亿元,比2004年全年增加0.12亿元。2004年人民币业务资产收益率为0.6%,远高于同期0.3%的外汇资产收益率,产出能力已明显优于外汇业务。

(四)中间业务稳步发展

目前,天津市外资银行以国际贸易为背景的国际结算业务市场份额超过30%。此外,在天津市15家外国银行分行中,渣打、汇丰、花旗等银行纷纷取得网上银行和金融衍生业务执照,共8家分行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7家获得包括利率掉期、结构性存款、远期外汇合约等衍生产品业务交易资格;汇丰和花旗还申请并获准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2005年1-11月,天津市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累计形成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0.7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8%,而同期天津市中资商业银行实现手续费收入8.8亿元,仅占全部营业收入的2.8%。外资银行收入构成虽说较中资银行更合理,但其中间业务收入与通常意义上的跨国银行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因为受制于政策限制和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等金融环境的影响。天津市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在部分放开的领域仍集中在结算性、担保性业务方面,电子银行、衍生产品以及银行卡业务的交易量和收入均较小,QFII托管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存在空白。总体讲,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仍处于积累经验和培育市场阶段。

(五)资产质量总体良好,赢利水平稳步提高

2005年1-11月份,天津市外资银行本外币业务共实现利润2.19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利润水平,人均实现利润74万元,约为同期中资商业银行人均利润的4.6倍。此外,外资银行不良准备充足并且普遍重视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资产质量一直保持了良好水平。2005年11月末,天津市各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亿元人民币,不良率1.12%,比中资金融机构低4个百分点。

综观天津市外资银行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与经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依托成熟的经营理念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实现良性发展

1.从经营理念看,外资银行在市场导向、风险管理、成本收益等方面普遍具有成熟的、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经营理念。如在新业务的拓展方面,天津市虽然已有10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申请对中资企业开展人民币业务资格的只有1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外资银行普遍具备成本约束理念,重视资本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的核算,不盲目追求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粗放经营模式,而着眼于稳健和长远发展,注重以最小成本追逐最大利润。

2.从服务水平看,外资银行尤其注重对客户的服务策略和服务方法,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如日本日联银行从丰田公司来津投资的计划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关投资方面的咨询及援助,来津后继续提供咨询服务和资金支援。为使业务操作更方便,日联银行积极推进GCMS(全球现金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现金管理服务并提出导入贸易管理系统来提高贸易事物效率,并着眼客户商流,积极涉足应收账款买断等贸易金融领域。

3.从管理体制看,天津市外资银行内部考核机制实行扁平化、垂直型、纵横交叉的网状模式,激励和约束并重,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较中资银行具有较大优势。以中外资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上存在的差异为例:在组织结构上,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而中资重视垂直管理;在风险控制方面,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而中资银行重视事后化解;在人员管理方面,外资重人员激励,而中资重视人员控制。从近几年外资银行贷款增长结构看,在其垂直信贷审批体制和有效考核机制下,信贷客户经理受本级机构考核压力小,独立性较强,避免了中资银行“贷长、贷大、贷垄断”的倾向。外资银行各项业务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与执行效率也明显高于中资银行,在外汇贷款领域取得明显优势,不良贷款比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

4.从市场定位看,天津市外资银行的市场目标明确指向大型跨国企业和优质三资以及高端个人客户。天津市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0%左右,以摩托罗拉、三星、LG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电子行业及以丰田技术产业

链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成为支持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也正是外资银行驻津机构的市场目标。2001年以来,天津市外资银行依托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发达的全球网络,强化对驻津摩托罗拉、丰田汽车、三星电子等跨国企业的服务力度,贷款的97%投向外商投资企业,显示了其与中资银行在优质高端客户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外资银行与母国跨国公司的天然血脉联系使得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尽显。

5.从产品研发看,外资银行通过产品创新能力、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先进的资金运营能力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抢占市场。以个人理财产品为例,由于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巨大,个人银行业务正在成为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热点。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相继成立个人理财中心,并纷纷推出与国际债券、海外股指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而中资银行由于缺乏先进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资金国际运作经验,大部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独立研发能力尚显不足。目前,中资银行推出的条件复杂、创新挂钩的产品,很多是转售外资金融机构研发的产品,或只对条件做细微改动。例如本市某家中资银行向市场推出的数期理财产品均是通过法国兴业银行天津分行介绍,整体购买法国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开发的一系列结构性产品。汇丰银行也基本向所有开办外汇结构性理财业务的中资银行出售过其研发的产品。花旗银行则在为中资银行理财产品背后的资金对冲方面提供了大量服务,同时分享了大量的利润。

(二)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通过资产重组与并购,不断调整在津发展战略布局

1.外资银行重组与并购活跃。2000年以来,驻津外资银行为满足其母行在华发展战略定位的调整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避免同国别外资银行因市场结构趋同导致激烈竞争的不利影响,不断进行业务整合和市场并购。先是日本东海银行与三和银行驻津办事处合并成立日联银行,后日本樱花银行与住友银行驻津机构合并成立三井住友银行,再后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与法国东方汇理合并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2005年8月韩国朝兴银行完成了对新韩银行的并购,而东京三菱银行也在酝酿与日联银行进行战略整合。

2.外资银行注重差异化发展策略和市场细分。

从天津市外资银行发展看,不同外资银行根据自身实力、业务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如具备地缘优势的日、韩银行依托于驻津日韩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优势,重点拓展贷款业务,其资产和利润等主要指标占全部外资银行的比重超过50%,优势较为突出;汇丰银行作为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外资银行,注重各项业务全面发展,业务种类最全面且贸易融资规模较大;欧美银行从经营成本、赢利因素以及其本身混业经营特点出发,主要关注投资银行业务等。总之,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已初步显现。

(三)积极调整竞争战略,将加快自身发展与参股中资实现业务扩张相结合

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许多外资银行都表示将会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在条件成熟的城市和地区开设分支机构。天津市的汇丰银行在2005年9月正式设立汇丰泰达支行,韩国朝兴银行在滨海新区的分支机构也即将开业。此外,花旗等也在等待时机在滨海新区设立支行,扩大在津服务网络和业务范围。

此外,因外资银行短期内不具备通过物理网点实现规模扩张的条件,外资银行纷纷通过参股中资加强向中国市场渗透,期待借助中资银行的本土优势实现快速扩张。目前,德国施豪银行与建设银行合作成立的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在天津的业务稳步发展,英国渣打银行以19.9%的股权入股天津渤海银行,天津市商业银行也在酝酿引进澳新银行作为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当然,中资银行也希望通过外方股东提供各类技术援助和派驻董事,使其在完善治理结构、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加强内控等方面取得进步。

二、后WTO过渡期外资银行发展趋势预测

综合各方面因素,外资银行未来参与业务竞争的重点将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优质高端客户和零售市场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重点拓展内容。外资银行在继续依托管理优势、体制优势强化对驻津外商投资企业和境内非居民自然人的服务的同时,包括优质中资企业和高收入个人在内的高端客户将成为外资银行未来市场开拓的重点;

二是在业务品种方面,住房消费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将受到外资银行的关注。同时,外资银行将凭借国际化经营的优势,通过开展新产品和新业务谋求市场份额。重点将拓展成本低、风险小、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未来时期的网上银行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将成为中外银行的竞争焦点;

三是在人民币零售市场方面,当市场完全放开对个人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衍生产品方面的限制后,外资银行将充分利用其母行在产品开发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积极进行相应个人人民币产品和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进工作,获得人民币业务更多市场份额,从而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利润。

但同时应当看到,鉴于中国金融环境的特殊性,制度方面的软约束将长期存在,外资银行未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有关外汇管理方面的政策将继续影响外资银行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

伴随后WTO过渡期金融业开放的继续稳步有序进行,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将由批发(面向境内法人)向零售(面向境内自然人)逐步推进,服务对象和地域范围的限制将逐步取消,对国内银行的保护和对外资银行的政策限制也面临最后期限。过渡期完成后,WTO框架内的各项政策保护措施对外资银行发展的影响将逐步减弱,政策层面将由非审慎性监管转变为审慎性监管,如外资银行还将受境内外资银行合规性监管考核指标(如境内外汇存款/在华外汇资产不超过70%等)的影响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外资银行因零售业务缺乏网点支持和与中资银行的资金拆借受到额度限制等原因,资金来源多依赖境外的趋势短期内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未来时期,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将主要受到外资外债政策的制约,如短期外债规模指标的规定,客观上将束缚外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此外,诸多具有区域特征的政策限制,如天津市保税区内的企业不允许在区外开设外币结算账户,而保税区内的外资银行客户只能通过中资银行进行外币结算等政策措施,如外汇管理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缺位,客观上限制了外资银行的业务,影响了外资银行对客户服务质量。

(二)外资银行面临如何更好适应本土市场经营环境的问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外资银行虽然可以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跨国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但在华机构网点的缺乏将长期制约其零售业务的全面推广,而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中国,其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等先进服

务手段的开发利用也将受到人力和成本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此外,在津外资银行的许多业务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因国内经营环境方面存在诸多如法律意识、行政效率、执法公正性以及债权、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就要求外资银行对所有的监管规定、外汇管制、税务和法律问题深入细致的了解,研究和熟知各项政策法规;同时,外资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以及创新产品是否适合中国本土文化,市场认同程度如何,都需要外资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进行不断磨合。

(三)外资银行在华整体战略布局重点的确立,将不同程度影响外资银行不同地域分支机构各项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

目前,全国外资银行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天津、大连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近年来,在华外资银行普遍进行投资战略调整,把更多目光投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的外资银行机构网点和员工数量均实现快速增长,2004年末其机构数量已经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资产规模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而近年来与上海、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相比,天津外资在机构聚集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英国渣打银行的战略重点已向北京转移,法国兴业银行和巴黎银行在总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分行功能逐步弱化,各项业务停滞不前。天津如何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在今后经济对外开放整体战略部署与外资银行战略重点转移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需要深入研究。

三、外资银行发展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几点启示

“入世”四年来,中资银行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以及外资银行积极的展业姿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做出许多适应性努力。如中资银行开始更新经营理念和模式,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在新业务品种上紧跟在华外资银行。伴随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举措的逐步实施,中资银行传统银行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信用卡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突飞猛进,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显著,内部治理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朗。应当说从目前情况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为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监管理念等方面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从长期看,为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健高效运行,在WTO后过渡保护期内,宏观层面应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有关外资银行准入和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从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减轻中资银行税负等方面为中外银行进一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中资银行也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着力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努力提高赢利水平

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中资银行应在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和完善法人治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完善对管理者及员工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方面做出努力。更重要的是,中资银行应积极借鉴外资银行成熟经验,妥善处理资本、质量、规模、效益四者关系,重视资本利润率等指标的考核,约束分支机构不计资本占用盲目追求规模增长的行为。同时,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引导各业务部门的合理扩张与收缩,努力降低风险资产总量和比例,坚持增收节支,严格控制费用增长,提高整体赢利能力和赢利水平。

(二)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培育客户忠诚度

与外资银行比较,中资银行物理网点多的优势将长期保持,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自身改革与发展赢得时间,应成为中资银行重点研究的问题。当前,中资银行普遍存在与客户间根基薄弱的问题,客户营销也仅停留在关系营销层面,存贷款及其他业务在银行之间搬家的现象十分明显。因此,中资银行只有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并利用强大的物理服务网络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才能赢得客户的忠诚度,才能在金融完全对外开放后抗衡外资银行的冲击。

外资发展趋势第7篇

关键词:RPO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曾经预言:“在十到十五年中,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活动和业务也应该采用外包形式。”现在,RPO服务在国外市场已经非常普遍,美国大概有85%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全球500强企业的大部分习惯采用RPO服务模式。在中国,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RPO服务也逐步开始崭露头角,以一种崭新的HRO发展模式的姿态呈现在中国众多企业面前。

一、RPO的概念

笔者将招聘流程外包(Re cr u it ment Pro c e s s Outsourcing,RPO)定义为企业将自身招聘需求外包给第三方RPO专业公司来完成,RPO专业公司管理着企业招聘的整个流程。RPO服务是企业招聘工作的一部分,它管理着企业招聘的整个流程,包括品牌管理、招聘渠道管理、寻访中高级管理人才等。

二、RPO模式兴起的重要驱动力

1.整合关键业务决策的需要。家族企业和东道国企业向跨国企业模式的演变是显而易见的,区域政治和经济机构的崛起刺激了RPO模式的发展。作为企业活动的焦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在类似的基础上做出重要的人力资源决定,他们认为如果采用该领域的RPO服务,可以使集团高层更好地监督这个重要的新推力。

2.人才激烈竞争的需要。现在的高值候选人,正在寻求多样化的就业机会。跨国公司对于这样的高值候选人来讲最大的吸引是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开始职业生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才希望可以直接分配到某个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很少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人才对跨国企业或母公司已不再狂热,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和利益受到很大的威胁,而RPO服务供应商,可以更快更高效地给职业经理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路径,从而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

3.管理渠道的需要。许多外籍职员发现高管人员多来自于公司总部,母国的管理人员的发展是优于其他外籍人员的发展的。调查显示,分公司40%—70%的管理人员是来自于该企业的母国,如果该企业的总部在这个地区,这个比例更高。这显然不利于跨国企业的发展,RPO服务可以为企业招聘到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高层管理人才,可以使跨国企业的总部有一个真正的跨国管理团队。

4.不均衡的员工培训方案的需要。有一些跨国企业经历过这样不平衡的员工培训和管理方案,在本国,员工培训方案可以实行得非常完美,培训效果也是卓著的,但在其他国家,这个员工培训方案实行得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没有员工培训方案。有的RPO供应商就专注于招聘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这对于跨国企业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在第三世界那些企业总部力所不及的区域,RPO服务就是非常必要的。

三、RPO模式——三赢模式

RPO模式对企业、服务供应商和人才资源三方来讲是一种三赢模式,三方都可以在RPO模式的操作下维护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1.RPO模式给企业带来的益处。招聘业务流程外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程序的效能,并且企业不必持续投资维护先进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服务平台,人力招聘成本因此全面下降。人才招聘专业机构不仅拥有全面人才招聘和访寻体系,还有充足的人才招聘顾问团队,不仅保证了候选人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凭借招聘的专业度优化企业人才招聘流程,使企业招聘不仅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同时体现人力资源职能全员参与的必要性,达到任人唯才和防止内部腐化的目的,也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也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参与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企业通过RPO服务,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储备人才资源,在当前人才竞争的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RPO模式给人才招聘机构带来的益处。企业招聘往往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企业不是要开拓新的市场就是要随着业务的扩大要设置新的部门和增加新的职能,再就是原先的岗位缺少胜任的员工。RPO服务可以提供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产品输出到各个部门,如果服务质量高效,必将形成企业业务部门同RPO服务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人才招聘机构,有机会同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拥有RPO服务的人才招聘机构可以先拿下企业的招聘权,自己可以完成的职位不会有其它公司一同来竞争,暂时无法完成的职位可以将招聘权二次授权给其它公司来做。

3.RPO模式给人才带来的益处。通过和RPO服务供应商的沟通和交流,优质候选人可以了解到当前市场上人才的供需状况,更深入地把握企业的需求,专业人员也可以给自己提供更为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针对性建议,可以及时弥补个人能力不足和短板,增强职场竞争力。而且在个人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专业机构会提供很多候选人详细的信息做辅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一般企业肯花高昂的招聘外包服务费招聘人才,都是说明有实质需要并且认真对待这个岗位的,可以降低求职风险。

四、RPO模式发展的策略

RPO模式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中发展迅速,在中国也成星火燎原之势,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才能使更成功的促进RPO模式被企业所接受和在市场普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参照了国外学者Goldschmidt等提出的建议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积极维护双方合作关系。RPO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企业清晰紧密的合作状态对成功至为关键。成功的RPO服务供应商会有清晰的管理架构,可将合作关系的可见度、责任提升至最高领导层。他们共同了解趋势、评估业务影响、互相学习提高绩效直至最终令合作关系超越交易层面。

2.提供全面的招聘流程外包服务。RPO服务远不止电话筛选和标准面试。顶级RPO供应商会令RPO方案对客户的人才周期产生整体影响,而不仅仅针对候选人群展开搜寻推荐。放眼那些最为成功的RPO供应商不难发现当深入了解其他周期内容时,供应商会有较高的预期:品牌塑造、价值评估、绩效管理和员工敬业度。

3.双方提高合作级别。由于公司将招聘行政和面试事务外包,早期的RPO服务着重解决准确性或时间性等需求。这些内容现在已被视作RPO的基础,决定着服务结果的质量,只有最为成功的RPO服务供应商才会提供高级的客户服务。RPO供应商需要打牢基础以便积极搜寻关键人才要素,就人才规划展开合作,协助整合型与扩展型战略的开发等。最后,组织可获得最高级别的客户服务,互相学习经验,增强能力并提高合作关系的契合度。

4.共建企业文化。令招聘工作与公司的整体文化和品牌保持一致是获得招聘成功、提高员工留任的一道良方,但是很少会有人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与文化保持一致并了解新的招聘组织和其代表的公司。表现出色的PRO供应商提供的人才可以深深植于客户文化中,无法将其与长期员工相区分,他们特意向其提供全职员工才会接触到的所有内容:新员工入职培训、关键领导讯息、新闻简报、培训和了解他们对组织内关键战略行动的影响。

5.招聘采用技术提供服务。RPO供应商正努力将与RPO相关的所有服务和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由于大量供应商开始成为整个RPO的部分内容,公司正要求他们的合作伙伴承担单一来源的责任。这再一次提高了RPO的标准,推动从流程和科技的多个供应商中获得业务结果。

参考文献:

[1]郭彩云,刘志强,刘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讨[M].2006,4:121-123[2]Vanacharla.RPO,Siliconindia,Apr2005

[3]Syedain.Up,up and away,People Management,11/13/2008

[4]Hauser.Tech Turbo Boosters on Hyperdrive.Workforce Management,Aug2011

外资发展趋势第8篇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全球金融环境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则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发展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轮危机过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会发生一定程度转移,以力争扩大客户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大力提高市场份额。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外资银行 发展趋势

一、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1.金融危机难以阻碍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存在的两个趋势,金融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一个潮流。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波及全球,在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反对金融全球化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大趋势下,金融全球化也将进行下去。但与此前金融全球化进程有所不同的是,危机后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以及发展重心可能会有所不同,且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将发生变化。

2.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格局重心逐渐转移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业损失惨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难度较大。而同时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损失较小,而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推动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将大幅提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处于加快转变之中。

3.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虽然危机中欧美银行业遭遇重创,很多大型银行亏损严重,且由于货币贬值和去杠杆化而导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银行业竞争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其竞争力。不过同时也应注意到,虽然发达国家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其在全球银行业竞争中的霸主地位并未得以改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在全球银行竞争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尤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通过注资、并购等形式,使美国的6大银行和5大独立投行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在全球前25家大银行中占据6席,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和花旗银行超越英国汇丰银行居前3位。而且日本3大银行也未受重大影响,继续居于全球25大银行之列。

4.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力度将会加大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金融监管不力有直接的关系。这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国家的监管当局都认为危机的发生与监管理念没有跟上金融系统的变化有关。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在监管理念、监管规则、监管方法等方面开展根本性改革。首先,金融业监管方面将会扩大监管范围,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纳入监管。其次,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约束将会加强,如限制过度杠杆以及加强金融交易信息披露等。未来监管当局会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的控制,除纯经纪业务和结算服务外,所有业务均应有资本约束。同时会加强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要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各国应扩大对本国金融监管范围,对所有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产品与衍生品及金融市场实行全面监管,确保各金融市场之间监管信息通畅和信息共享,防范跨行业风险。

二、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全球金融环境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则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发展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1.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和经济刺激政策,使得中国经济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同时,中国的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功的经受了考研,显示出多年来金融改革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经过危机的洗礼,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危机后全球金融业重心呈现出向亚洲转移的新趋势,这些都凸显出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银行市场远未饱和。

2.危机中部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不降反升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虽然外资银行所受损失要远远大于中资银行,但那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所受到的损失要小很多,甚至有些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更为迅速,与母国银行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入都没有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环境相对要简单,外资银行在中国面临的机遇也较好。

3.外资银行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拥有强大竞争力

相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很多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产品创新和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正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特有的优势。

在经营理念方面,外资银行一直把盈利性放在首位,而且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注重对客户具体需求的调查和沟通,通过细化市场等方式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而且注重盈利性的同时,还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说明同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商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创新也是外资银行同中国银行业竞争的优势。目前,中国国内大多数银行的主营业务依然集中在存贷差方面,利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甚至更高,中间业务收益仅占总利润的10-15%。而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则是中间业务,而且中间业务收入、资金交易收入和利息差收入约各占三分之一,比较平衡。由于中间业务所具有的高盈利性和高服务性,未来银行业竞争的核心必然将集中于中间业务的竞争。而在此方面外资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金融创新经验,在个人理财、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领域发展客户群,提高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此外,外资银行还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遍及世界的机构网络体系,24小时快捷的咨询渠道,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差异服务,这种技术上的硬件优势极其派生的服务优势是对中资银行的巨大考验。

三、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危机后外资银行遭遇信誉危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下降

金融危机下,因为国外母公司的亏损严重,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也遭遇了巨大的信誉危机。金融危机之前,很多客户被外资银行提供的高投资回报率所吸引,但危机爆发后,这些客户很多都迅速转向中资银行更为安全的投资。为此许多外资银行流失很多客户资源。除此之外,危机发生后中国启动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信贷投放总量增长30%,但外资银行在拓展业务过程中并没有能借势取得发展。中资银行原本就在整个银行业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外资法人银行所占比重相当低,而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目前市场总份额维持在2%左右。

2.外资银行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

虽然中国金融业绝大部分市场都已开放,但外资银行对中国的监管环境依然存在担忧,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现在外资银行必须要应对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其中包括新账户的开立指引、客户账户余额对账、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新限制以及理财产品的推出。这些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中资银行的竞争将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最大对手

金融危机发生后,同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所受冲击较小,并乘此机会缩小了与外资银行的差距,随着中资银行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在中国无与伦比的网点优势,外资银行面临着比其他因素更为严峻的形势。在理财、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业务领域,中资银行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使外资银行在优质服务上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而外资银行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完全施展,这使得外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倍感压力。

四、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与策略分析

1.完善东部重点城市布局,加大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网点建设

2010年是中国经济走出危机后巩固提升的一年,在各项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协调之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出,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尤其是对中西部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必然会带动当地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追求金融资源为战略目标的外资银行必然会在完善东部重点城市网点布局的同时,加速对中西部中心城市金融市场的开拓。而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将成为外资银行中西部布局的重点,同时安徽、内蒙古、广西、海南等省区有望成为外资银行青睐的新热点。

2.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速亚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步伐

虽然亚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要迟缓于欧美银行,但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亚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恒生银行、富邦银行、香港大新银行、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等纷纷加大对中资银行的股权投资。而且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以及EPA补充协议六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和两岸金融合作备忘录的正式生效,东南亚地区银行、香港地区银行和台湾银行都将加大对内地市场的渗透,这也是中国在亚洲经济中影响力不断提高及于亚洲地区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亚洲银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所表现出的利益诉求。

3.加大农村市场建设力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现象,即外资银行“下乡”,汇丰、渣打开设了多家村镇银行,而花旗也在湖北公安县、赤壁县和大连瓦房店等先后设立多家贷款公司,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为农村市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非常单薄,这种尚待大力开发的农村市场,将成为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机遇。

4.业务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市场开拓

在具体业务实施开展方面,未来外资银行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加强风险控制,同时会加速银行卡、个人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融资等业务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外资银行逐渐由多年来重点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等高端客户的战略转移为亲民策略,这是因为外资银行认为中国中小企的融资困境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因为一方面中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如果想加快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以此来破解网点稀少、客户资源欠缺以及存款和贷款额度的政策限制等方面的劣势。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全球网络和国际清算系统,帮准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刘鹏.后危机时代欧美银行业的几个趋势.中国金融.2010(6):69-70.

外资发展趋势第9篇

【关键词】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

财务管理在任何企业的管理中都占据了首要的位置,每个企业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使信息化普及了世界每个角落,外资企业更是高度信息化的企业,外资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外资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我国的外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局限了外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我国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1 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

外资企业是带动我国出口规模的重要国策之一,因此外资企业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根据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企业资产进行重组、行业进行联合,以及跨行业兼并等行为的实现,各企业集团的不断出现、扩大,因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及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这些都需要大量准确的相关信息和基础数据作为基础,现行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把这些复杂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工作流及时而且准确地收集起来,帮助外资企业很好的控制并利用企业资金,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2 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局限性

1.2.1 信息化系统财务管理无法保障安全性及重复建设。财务系统效率较低,资源和资金存在严重浪费现象,业务创新的能力较差,信息分散化,提高服务水平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公司在资金平衡、投资管理、成本计划及成本预先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2.2 资金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大多数外资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没有建立统一的资金调控制度,信息平台不统一,信息化传递渠道没有建立完善,财务数据、投融资管理、资金结算等情况不详细,导致外资企业不能全面掌握公司财务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地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调配、监督和控制,致使管理措施的不及时,以至于影响整个企业的良性循环。

1.2.3 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滞后,降低管理效率。由于我国整个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信息化技术人才也相对较少,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技术相对薄弱,许多外资企业虽然一直在引进新的信息化技术,但许多老员工并不能完全掌握这些技术,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带来了障碍。

1.2.4 财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由于老思想的影响,碍于面子等问题,财务管理在执行监督制度时,出现了各种奖罚不明确、领导个人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报废处理不明确等等各种问题,大大阻碍了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迫使财务人员私改真实信息,造成了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核算不准确、账物不符等现象出现,增加了外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2.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2.1 外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一套集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财务部门整合好公司的资源,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外资企业要想站稳脚跟,进行信息化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各项财务数据的集成及应用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可以很好的降低外资企业的成本核算及监督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更有助于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创建。外资企业在业务数据统一集中的基础上,建设各项数据仓库,避免资金浪费,便于财务管理的进行,提高整个公司的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2.2 加强公司资金合理化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公司在社会上的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及获利能力,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可以使财务管理部门的价值最大化,也可以提高公司资金的利用率,增加现金的净流量,持续稳定的创造利润。

2.2.1 保障好外资企业的资金流通、安全及经济效益。财务部门时刻谨记货币资金是企业生存的主要命脉,货币为王,公司所有生产和经营的活动都是建立在货币资金这一物资基础之上的。借鉴其他大公司倒闭的经验,运用信息平台合理调配公司的内部资金,在投资方面不要占用过多的自有资金。保持好资金的流入、流出比例,防止出现资金出多与入的现象发生,避免公司往来款项及银行借贷不能按时归还,从而影响公司的信誉、效益及运营效率,为以后的借款创造出更多的便利条件,提高公司的声誉、影响力。

具体措施有三点:

①集合所有财务信息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部门根据本公司资金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编制年度资金预算时要细化到每月、每天,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待大额资金的支出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坚持好联签制度,避免出现和失误的现象。

②公司内部资金持续监控。财务管理部门对公司内部资金流动情况实时监察,特别是对大额资金的动向监控。

③科学筹集资金及使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货币资金的利用率。财务管理部门是最清楚公司资金基础的一个部门,应该根据公司实际经济情况,积极提出统筹和灵活利用资金的方案措施,努力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献计献策。根据本公司特点及市场经济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公司的资金筹集方式,合理的利用公司内部的闲置资金,在安全、合理、合法、有效及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企业资金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可以做到资金的有效监查及控制。

2.2.2 建立科学的资金风险监管及评价体制。对于外资企业来讲,净资产是在排除了公司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损失及变现损失的基础上,对外资企业净资产风险监管的综合性指标,可以衡量外资企业的资本充足性。准确地把握公司的风险,监管更加有针对性及时效性,对各类风险指标化、数量化,做好风险评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科学的风险监管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外资企业经营失败引起的市场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以作为我国外资企业市场持续监管及准入的主要依据之一。

2.2.3 应收债务的财务管理方案。三鹿奶粉导致三鹿集团破产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三鹿集团的破产不仅给他们的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许多供货商及经销商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供货商被拖欠的货款数目达到750万之多,给其公司带来了资金紧张的情况,资金周转不开,无法执行已签合同,出现违约,损失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我们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把所有应收债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罗列清楚,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信誉进行评价评级,缩短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及占用的资金成本。实时监控欠款的流动情况,提高资金的追回率及使用效率。

2.3 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运行在更加开放、灵活的环境中。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对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人员必须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第一,加强业务信息知识的学习及运用到实践中。积极搜索财务信息、利用好信息手段在工作中。经济信息是商品,会计信息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商品,有着其巨大的价值。首先,财务管理者要做出企业投资、筹资方案,必须对一些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合。拿企业筹资来说,先分析企业的资金情况,决定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筹资,通过分析市场上可能获得的资金来源,找好筹资对象。这些都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使企业资金风险降低,减少成本投入,使企业资金的价值最大化。其次,财务管理人员为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分析提供参考,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协助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为增加企业的价值贡献着一份力量。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财务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关注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财务信息,运用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来协助领导者做出正确地发展决议。

第二,财务管理人员强化长远发展的观念。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外资企业所追求的,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讲,也要和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充分考虑理财行为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处理资金的工作中,避免出现企业财务决策的短期效应出现,本着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合理的处理每一笔资金的去向,使财务结构合理化,企业发展长期化。

第三,重视外资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服务理念强记于心,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品牌建设。其次,跟着公司文化的导向前进,在公司的思想平台上发展财务工作。

2.4 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增加公司的创新力

整个外资企业从高管到员工都要意识到要想企业良好发展,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创新一定要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财务管理也要通过实现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2.5 建立进出口业务审核及发货审核制度

2.5.1 进出口业务详细计划审核制度。相关业务部门应该及时的把外签业务合同及计划送审到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对具体的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帮助措施,这项制度的完成对企业的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5.2 进出口货物收发审核制度。收发货物时开具的各种单据,必须由财务部门进行详细地审核,对其数量、价格进行科学评估,确认无误签字后才能发货。在遇到汇款情况时更要慎重,各种执行方式必须明确,责任到人,每一步必须有相企业关负责人的签字后方可执行,这一制度的执行是需要严格落实的,不能因为事情紧急就节省程序,此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深刻的意义。

2.5.3 需要做好会计处理的几项内容:①在出现进出口业务销售情况时,需做相应的会计处理;②产品因某种原因出现退货现象时,也需做相应的会计处理;③在支付银行借贷费用或销售费用时;④进出口货物出现“免、抵”税务现象时;⑤进出口业务货款到账时等等还有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规范的会计处理。

3.总论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外资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还陆续出现了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情况,外资企业确实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优势的位置,但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给每个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其中也包括外资企业,这就要求外资企业也必须重视其自身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工作是外资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要求财务管理者必须达到更高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晁江华.对提高外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21.

[2]曲秀娟.外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现代商业,2009,27.

[3]傅雁蕾,杨子平.外资并购中的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0.

[4]李静.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分析[J].商业时代,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