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教育心理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7 16:20:41

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1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 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心理环境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从化学教学的角度,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心理环境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克服消极情绪

1.及时地发现问题,用语言激发兴趣,课堂上消除心理障碍。教师走进课堂第一件事就是环顾一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组织课堂教学,用简短的三两句话就可以将学生带入你要求学生进入的化学世界中。

2.对症下药,解开心结。有时课堂教学时间所限不能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对于那些缺少家庭亲情的学生,要让他们从老师、同学中获得友谊和温暖,在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中培养他们自强自立。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优化师生关系

1.加强师生关系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是人与人的交流,它贯穿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淡化自身作为说教者角色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应是长辈般的严格和慈祥,朋友般的亲密和关爱。

2.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工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3.在师生间建构“立体交往”模式。课堂上的立体交往,在空间和时间上开拓了更多的师生交往通道,它允许学生间的自由发问和讨论,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因此这种交往方式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让同学们体验到情感交流的乐趣,享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师生关系优化的目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2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工作

一、引言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就像播撒在花园里的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最后绽放花朵的过程,一定是需要园丁们辛勤地浇灌与施肥的,教师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现在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种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了各种新知识,新思维,而处于新知识下的青少年们,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向旧思维说不。他们对自身现状不满,愿意去不断挑战旧秩序,获取新的思想和事物。但是同时,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下的年轻人,也普遍存在着一些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有很大的虚荣心理,互相攀比,崇尚名牌[2]。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像青少年们传授知识,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三观才能指导我们的青少年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这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背景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因而青少年的心理是我教育工作展开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而心理学的理论则是我们展开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指的是一个人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3-18岁之间[3]。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最为叛逆桀骜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里,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智力都在迅速发展,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心理尚不成熟,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极端性,这是所谓的“叛逆期”。人们在这个时期,往往习惯向同龄人敞开心扉,而不愿意与长辈进行交流,对于长辈们的教导更是不屑一顾,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反叛性,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握这个时期,把握住群体的共性和个体的个性,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三、思维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他的教学水平能否提高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一种理性的教学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本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几种思维方法必须牢记。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期望

“毕马龙效应”指出,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毫无疑问地在极大程度上会是他们信任和崇拜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和每一名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反之,由于青少年通常心理较为敏感,当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是失望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常常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慢慢地开始抗拒和老师的接触,并且拒绝老师的要求,表现出叛逆的心理。对于一些性格更为内向敏感的学生,可能老师一次的冷淡,便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留下心理阴影,最后导致成绩的下滑和品行的变坏。因此,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来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信任。

(二)经常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很多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开始讨厌这位老师,甚至开始讨厌这门课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继续前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动力。

(三)巧妙应用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和语言,对其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同学,任何老师或者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其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善学生的自卑感,发现自身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向成年人袒露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对于提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

(四)倾听学生,进行相互沟通

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寻求老师的帮忙,首先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可以完全放松,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问题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因此,我们必须应该承担起这个身份的责任。

四、总结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实际中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想新时代下的教育更加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在正确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9):197-198.

[2]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4):159-160.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5篇

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主体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具体而言主要分为:1)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2)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3)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或重要特征;4)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心理保健为手段达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心理适应为重点达到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心理发展为目标达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发达国家所开展的调研结论世界发达国家关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德国公布了73个体育项目的研究,证明大多数处于发展中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成。对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专家指出:1)能增强社会的安定感和自发性;2)能提高独立性;3)能解除紧张;四是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以及价值观。

关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理论研究目前理论界已将心理因素划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体育教学属智慧行为,应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相结合的结果。智力因素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具有操作功能。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作为青少年学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200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时从实质上加强体育与卫生工作相结合;三是处理心理与德育的关系,即不能用体育中德育代替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体育中德育。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对心理影响的可能机制目前国外研究认为,运动能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其可能机制有以下2个。

1)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份,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并使人产生愉觉。

2)内释啡吠释放机制。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人体内啡吠的释放。这种内啡吠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及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体育具有群体性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的,在丰富的交往与积极互动中,实现技术技能的提高、体育知识的转移、技术动作的创新。这种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能够满往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具有竞争性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体育教学比赛以竞争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通过体育竞赛,使学生增强自信,自我激励,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获得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

体育具有娱乐味体育、快乐体育、体育游戏能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经常获得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积极的心态,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乐观的人生态度。

体育具有释放性体育运动可以减缓和治疗心理疾病,可以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以调整失去平衡的心理。

融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加强和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水平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不适当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另一方面,波动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的改变,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辅导。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当重要角色。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学校体育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身体素质、身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部份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应明确指出这部份学生的缺点和优点,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他优势项目弥补不足。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识地调整学生失衡心理。

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现状,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是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亲密友好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挖掘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及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赛前先让学生学习,这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相互督促、互相帮助。进行比赛时,鼓励学生应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地感情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集体项目比赛,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精神。

结束语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6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7篇

在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作为指导,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同时,能够消除学生负面及消极的学习心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在课堂上产生较好的师生互动,营造一个愉快且融洽的人际氛围以及课堂教育环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应用

一、前言

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可以说优秀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者。但在现阶段,相当一部分教育教学工作者不能够充分重视这一点,其中也包含一些教学教育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深入分析,也就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工作中。目前,很多教师为了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研究本课程的专业领域,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也需要对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规律,教师才能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运用鼓励的语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无意间的言语和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可能从此会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甚至讨厌这门课程,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积极的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班级上有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课堂上不敢发言,经过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诱导,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渐渐敢于发言,并逐渐和同学讨论问题,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后来还担任了班干部。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鼓励的言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理把握“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主要指的是暗示从本质上而言,会使人的观念和情感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自己信任、喜欢、崇拜的人的暗示与影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期望是一种潜力十足的力量,如果学生从教师的表情或行为中感觉不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往往也会以消极的情绪对待教师,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的一次不良态度,有可能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深刻的影响,最后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品行也随之变坏,可见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十分重要。例如,班级上的学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担任班干部,理由是和其他学生相比,教师比较偏爱班干部、关心班干部,这就是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但有一次班主任没有经过全体学生投票选举,便直接指定一个学生担任班干部,这使班级上有些同学很不服气,认为教师偏心,就这件事而言教师没有树立好公正公平的形象,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消极态度,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合理把握“期望效应”,积极鼓励和关心学生,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期望,使性格内向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合理运用关爱心理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主要两种:社会交往动机和荣誉动机。前者表现在:学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取得教师的信任与关怀;后者表现在:希望自己在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等。这两个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注意多花时间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切实帮助学生处理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并适时给予学生表扬,使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获得老师的信任与关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由于当前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普遍较重,其中有很多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其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在学习里如果不能获得教师的关心和重视,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落差。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班主任更要以人为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学生,主动帮助、爱护学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后,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校中去。

四、结束语

总之,充分认识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科学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嘉芮.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15(08):59.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8篇

1.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

鼓励会让人逆风前进,打击则会让人不进反退。教师绝不能小看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评价总是消极的,学生的自信心会遭受打击,渐渐地对学习和教师乃至社交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欠缺之处,但是也有进步与弥补的余地。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认识到正面评价的意义,多给予正面评价,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班级中的某学生性格羞涩,不喜欢言语,每次提问时,即使此学生的回答不够完美,甚至只勉强说了几个字,教师也应当对其的认真态度等表示肯定并积极引导。积极给予学生正面评价,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充分发挥关爱心理的作用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关爱心理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并遵守纪律,将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心情等方面给予关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难处和疑惑。教师的关爱一方面能够消除影响学习的不良因素,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激发其学习自主性。面临的就业等现实问题,使学生背负着一定的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他们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帮助。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情绪不佳时,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找学生单独聊。了解了学生的问题以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给予建议或者直接予以帮助,在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调整学习态度。

3.充分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

期望效应也可以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人的期望能对人们产生作用,促使人们在心理暗示下改进自身状态,开发自身潜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期望效应。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和认可,学生的学习态度渐渐会转为消极,并且与教师产生距离感,这不仅会使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差,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孤僻、心理敏感的学生,教师的批评性言辞与行为很容易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应正确看待期望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4.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距。教师会发现,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而一些智力平平的学生成绩却非常优秀;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都不相上下,但是成绩却是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智力不是影响学生成绩高低的唯一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爱好、教师期望、个人性格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状态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也要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同时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例如:班级里的某个学生智力平平但是学习态度认真,懂得坚持,教师就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于学生的认真和坚持表示赞扬和肯定。教师的表扬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肯定自己,另一方面也会引导学生继续坚持和努力,从而不断进步,弥补智力上的不完美。

5.充分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距离远,师生关系不和谐。这种状况一方面致使教师难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致使学生不理解教师的用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教师,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情感沟通的重要性。教师想要学生对于自己的言语及行为给予支持,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当学生真正能够认识到教师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时,自然愿意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结语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9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心理健康;科学评价;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在许多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独立于学科教学而开设的。所以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技能传授,更要寻找教学中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

一、通过化学史教育,激发化学热情

化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每一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如课堂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教师应积极地挖掘化学教材中化学对社会贡献的典型事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的兴趣, 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化学家的事迹,尤其是他们青年时代的重大研究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如近论化学之父道尔顿一生淡薄名利,为了科学,他甚至要求自己坚持永远不能找到时间去结婚;诺贝尔发明炸药时,虽身受重创,但绝不退缩,一生取得了300多项发明专利。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誉满世界的化工专家侯德榜教授,他为了打破英国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垄断,怀着拳拳报国之心漂洋过海,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于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化学史向人们展现了化学先驱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有关化学知识进行化学史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从化学知识中汲取思想启示,使思想教育寓于教育之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通过"S-T-S"的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如: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的上天, 从现代海洋开发到合理利用资源,从登月计划到火星探险,从现代化工企业发展到人类环境的保护,从人的衣食住行到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在教育中使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尊重学生,科学评价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估教学,综合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化学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鼓励小组合作与探究。在探究“钢铁的锈蚀实验”中,我提前准备了足量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指导各组学生按课本上的实验要求,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实验,从而得到钢铁锈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一周后由于观察的时间不同,装置放置的地点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也略有差异。得出结论应该是:铁生锈是铁、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人比较接近,有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一些错误结论我并没当面指责,而是对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给予了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衡量评价学生探究结果的成败与否,并不仅仅根据结论而定,关键是看结论是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所以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独立意识,更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建立健全的身心,也要善于发现他们优点,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重视差异,个别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