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疼痛护理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8 11:46:37

疼痛护理管理

疼痛护理管理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并需要手术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疼痛管理组(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疼痛管理模式治疗术后疼痛,对照组按传统疼痛管理模式护理。采用长海疼痛评分标准对照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实施疼痛管理模式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术后护理 疼痛是现存或潜在的组织受损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情绪的体验[1]。骨科患者术后剧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因此,如何更好的术后镇痛一直是困扰骨科广大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采用镇痛药物,仍有74%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2]。本研究尝试采用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的镇痛中,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单纯股骨骨折、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16.8)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无病理性因素,其中车祸46例,砸伤18例,摔伤12例,高处坠落4例;股骨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5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疼痛管理组(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各4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患者给予以术前健康教育,术后疼痛评估以及疼痛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疼痛管理。(1)术前健康教育包括:纠正患者自我认为必须承受术后剧痛的错误思想,让患者明白疼痛不仅是一种严重的不能忍受的感觉,而且不利于术后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促进术后康复,而且麻醉止痛药引起成瘾的发生率极小,不会延缓切口愈合。(2)术后疼痛评估:每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不一样,笔者采用长海痛尺标准评分。①无痛(无不良感觉);②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和睡眠);③中度疼痛(可影响睡眠,需用止痛药);④重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⑤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⑥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手术后当患者主诉切口疼痛时,护士加强对患者疼痛感受的主动询问,先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长海痛尺标准评分,然后进行疼痛综合评估,标准如下。①患者的主管感受评分;②所测血压、脉搏、呼吸数值;③患者的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肌紧张度等。根据综合评估情况及长海痛尺评分标准将疼痛分为: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3)术后疼痛控制:根据疼痛分类,对中度疼痛患者(疼痛程度≤5分),护士指导其采取以下非药物疗法减轻疼痛。①呼吸止痛法。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而后慢吸慢呼,呼吸时双目闭合,想象新鲜空气缓慢进入肺内。②松弛止痛法。松弛肌肉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冥思等方法能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应,起到止痛作用。③音乐止痛法。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疼痛,既可以边听边唱,也可以闭目静听,并伴手脚节拍轻动。④转移止痛法。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如看电视、讲故事、创造欢乐的气氛、与亲近的家属、朋友相互交谈等。若非药物疗法无效或重度疼痛(疼痛程度≥6分)时,护士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使用有效的镇痛药,并配合使用上述非药物镇痛疗法。 1.2.2 对照组患者按传统疼痛管理模式 将患者主观感受简单汇报给医生,由医生开出镇痛医嘱,护士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不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及非药物镇痛疗法。采用同样的方法及同样的评分标准(长海痛尺标准)进行镇痛效果综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对照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无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将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综合评估得分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术后感染、二次骨折、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术后并发症。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住院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效果,采用相同的镇痛评分标准。结果显示,术后6 h即麻醉完全清醒时,患者疼痛评估得分最高,即疼痛感最明显。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住院情况的比较(x±s)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镇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3]。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因此迅速有效地控制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除了医疗镇痛药物以外,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疼痛管理模式联合传统药物镇痛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镇痛效果及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1)改变患者的镇痛观念:一部分患者认为,只有在疼痛难以忍耐时才可以实施镇痛,并且只能使用1次,连续使用即可成瘾或影响伤口愈合[4];通过术前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其本身具有享受镇痛的权利,正规使用镇痛药物,其成瘾性极低。(2)改变护理人员的镇痛观念:以往相当多的护理人员不相信患者对疼痛的诉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工作中经常“我认为”,不知道疼痛的评估标准。通过本研究,护理人员了解到疼痛评估及镇痛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过去机械执行医嘱的镇痛模式,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3)良好医患和(或)医护关系的形成,社会效益的升华。疼痛常常影响情绪,导致极坏的心情,容易出现医患冲突及医护冲突,良好的镇痛效果往往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在不增加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基础上,产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通过本研究证实,在传统术后镇痛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疼痛管理模式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陈伟鹏.临床症状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81. [2] 李漓,刘雪琴.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学杂志, 2004, 39 (8): 632-634. [3] Stanik2Hutt JA. Pain management in the critically ill. Crit. Care Nurse, 2003, 23 (2): 992103. [4] 郭晓燕,张俊华.术后 疼痛护理误区探讨.护理研究,2003, 17(4):385-386. (收稿日期:2011-05-25) (本文编辑:车艳)

疼痛护理管理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在2014年10月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其中包括主任1名,医生3名,护理部门主任1名,护士长1名,护理成员2名,以此开展疼痛管理工作。对该科室在2010—2012年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调查,在培训学习之后对该科室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前来该科室治疗的四肢单处骨折106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根骨骨折术后疼痛评分、掌骨、下肢、上肢的评分进行记录。将106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年龄区间为31~62岁;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27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34例,年龄区间为28~5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护理小组理论授课内容为:了解骨折患者疼痛的特点与性质以及疼痛评估常用工具与方法;疼痛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与重要性;培养爱伤观念。106例四肢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小组成立前实施的护理管理措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轻度或是中度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重度患者服用西乐葆,2次/d,1粒/次,患者在手术后应该立刻送回病房,术后按照医嘱肌内注射特耐40mg,用药后进行评分,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且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组患者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与家属实施的“一对二”个性化疼痛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按照自行设计的表格内容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程度[3-4],加强疼痛知识的宣教,包括疼痛的概念与评估方法等,护理小组应该将宣教内容统一制作成册发放至患者,在手术前巩固疼痛教育内容,手术前1周对患者进行回访,术后责任护士应该对镇痛泵的治疗进行追踪和随访,每次宣教时,家属应该和患者同时宣教,并且应该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疼痛治疗效果是否满意,若存在不满意现象,应该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做出调整。药物使用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在患者用药后进行评分,严密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5-6],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以及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

1.4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用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

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分别为:(4.67±1.23)分、(3.34±1.18)分、(2.05±0.7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72小时的疼痛度评分分别为:(6.28±1.17)分、(4.27±1.57)分、(2.71±1.30)分;对比分析两组疼痛度评分,经t检验后(t=6.9044,3.4473,3.1693,P=0.0000,0.0008,0.0020)。

2.2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29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3例,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4.34%;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11例,疼痛控制满意度为79.25%,经χ2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1,P=0.0217)。

3讨论

目前,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采用疼痛护理小组的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专科护理的发展。护理小组的成立在疼痛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疼痛管理水平[7],并且在提高护士对疼痛知识的知晓率与控制疼痛技能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多鼓励患者进行疼痛的自我管理,以此为患者营造一种保持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氛围[8],在积极健康教育下,使得护患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度。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行药物治疗,患者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4.67±1.23)分、(3.34±1.18)分、(2.05±0.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8±1.17)分、(4.27±1.57)分、(2.71±1.30)分],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一对二”个性化疼痛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骨折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作者:张春红 单位:高密市中医院骨二科

[参考文献]

[1]胡三莲,何丹,钱会娟,等.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77-79.

[2]阮洁鸿.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相关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2):2380.

[3]李艳,荆珂,刘蕊,等.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饮食保健,2016,3(13):150-151.

[4]陈琳,刘小兰.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相关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6,6(10):246-247.

[5]蒋娟.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22):2171-2172.

[6]李红莲.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6,3(13):149-150.

疼痛护理管理第3篇

(赤峰市医院 脊柱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通过对本组病人腰椎手术后的疼痛准确评估,提供优质护理,正确的使用镇痛药物,有效的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腰椎;术后疼痛;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6-02

疼痛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腰椎手术后面临的一个问题.手术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可以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手术后死亡率[1.2],因此解除手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3].严重的手术后疼痛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导致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其结果必然加剧对止痛药物的依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我科从2011年开展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现将腰椎手术后疼痛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29例、腰椎管狭窄369例.腰间盘脱出225例、腰椎滑脱35例.男394例、女235例,年龄为30-80岁,平均55岁.

1.2 对疼痛机制的认识进展.近几年来对疼痛的机制已经到了分子水平,认为疼痛是一个高级中枢参与整合的,受到调控的复杂过程.最新的理论强调了内源性生化机制的复杂作用,当然疼痛形成机制还包含着更多、更复杂的机制,近期的如末梢敏化等新的理论层出不穷.近几年对于手术后持续疼痛有了进一步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此外还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有关.

2 疼痛的检测、准确有效评估疼痛

2.1 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手术后镇痛已被认为是提高患者安全,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手术后疼痛治疗护理已经从原来的被动治疗改为积极主动治疗,包括预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规范化的疼痛评估监测,以及推广新的诊疗技术手段.在手术前、中、后充分体现,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是病人的自我认识,自身体验.手术后的疼痛有着广泛的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因素;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深入细致使病人对手术有所了解和认知的患者则相对反应比较缓和,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家庭、职业、文化教育、民族、性别等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受.疼痛体验具有一种个别的主观特性,因此准确有效评估疼痛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专业护士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疼痛信息,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准确有效评估手术后疼痛已成为必要的护理环节.护士在处理病人的疼痛时,应将自己的评估与病人的疼痛体验相结合做出正确的评估.所以护士应更好的去理解疼痛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进行疼痛管理.

2.1.1 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病人描述自身疼痛的状态,一般将疼痛分为四级: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每级相差1分,分别记为0-3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此法比较简单,但不够精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手术后病人口述疼痛分为四级,即无痛0分;轻微疼痛1-3分;安静平卧不痛,翻身咳嗽时疼痛1分;咳嗽疼痛,深呼吸不痛2分;安静平卧不痛,咳嗽、深呼吸疼痛3分;中度疼痛4-6分;安静平卧间隙疼痛(开始影响生活质量)4分;安静平卧持续疼痛5分;安静平卧时疼痛较重6分;重度疼痛7-10分;疼痛较重,翻转不安,疲乏无法入睡7分;持续疼痛难忍,全身大汗8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9分;最疼痛,生不如死10分.

2.1.2 视觉模拟平分法(VAS)[4],我科特质一种长度为10cm长度的纸质尺子,标为左起“0”和右“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护士根据病人口述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尺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即0-10cm之间的距离长度)即为评分值.评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此法易于理解和使用,结果较为敏感和可靠.

2.1.3 我院护理部根据病人对疼痛所产生的面部表情设计的图表示疼痛评估,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易于掌握.

3 护理

心理支持,术前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耐心劝导,让患者了解疼痛的知识和缓解方法,使患者熟悉术后疼痛的性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介绍环境、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宣教,使病人对疾病知识和治疗效果都非常清楚,从而使其情绪稳定,坚定信心,消除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减轻紧张与焦虑,使病人心理、生理处于最佳状态.此外有必要对患者的家庭生活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对一些农村患者,医疗费用成为主要的心理负担,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新农村医疗合作的报销政策,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病痛、共创美好生活的信心.

3.2 环境保持整洁,安静.根据病情、季节,调节好病室内温度、湿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安心休养.

3.3 术前,主管护士要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反应,对手术的期望值.重点要向患者说明疼痛评估的作用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自身疼痛的程度,让患者明白疼痛不仅是一种严重不能忍受的感觉,其实疼痛可能会有许多不适,如:轻度的或严重的钝痛、隐痛、牵拉痛、压迫感和烧灼感.还必须对术后实施的引流管及留置尿管的目的、时间、必要性等告知病人,使病人调动自己机体的潜能,配合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术后疼痛期.尤其是当病人将手术视为一种“威胁”时,减轻和消除这种恐惧心理显得更为重要.

4 术后止痛和其它方法

疼痛是腰椎术后病人最常见的严重症状.传统观念中,只有患者出现持续难以忍受的疼痛时才给患者止痛治疗,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

我科腰椎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案如下:

4.1 药物治疗

1-3分 A:塞来昔布200mg Bid 5-7天

4-6分B1:帕瑞昔布40mg Bid1天+塞来昔布200mg Bid 5-7天

B2:帕瑞昔布40mg Bid 2天+塞来昔布200mg Bid 5-7天

B3:帕瑞昔布40mg Bid 3天+塞来昔布200mg Bid 5-7天

7-10分C:帕瑞昔布40mgBid3天+阿片类药物+塞来昔布200mg Bid 5-7天

临床实际工作中,根据病人手术的难度、手术时间的长短、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等,酌情使用镇痛泵镇痛,或地佐辛5-10mg一日二次静脉或肌肉给药,疗效很好.

4.2 其他方法

4.2.1 放松:慢节律呼吸是松弛训练的一种,对减轻焦虑,帮助控制腰椎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4.2.2 分散或转移:如看电视、听音乐、给病人将故事、听小说、评书等,帮助病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减轻疼痛的反应.

4.2.3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仰卧或侧卧,更换卧位时采取轴线翻身,避免拖、拉、拽,避免脊柱扭曲所致的不适和疼痛.

4.2.4 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或扭曲牵拉,以减轻伤口疼痛.

5 小结

近几年来,对手术后疼痛治疗的认识和手段进展,腰椎手术后疼痛护理是我科每位护理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是提高我科护理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要把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关心帮助病人,以病人为中心,解除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金娥.术后疼痛护理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1,16(188):36-37.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35.

〔3〕毕娜.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5):211-215.

疼痛护理管理第4篇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VSD;游离皮片植皮;糖尿病足;感染创面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治疗费用最昂贵、最具破坏性的并发症[1]。SanniecK[2]等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溃烂(diabeticfootulcers,DFU)影响着15%的糖尿病患者,它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创伤,对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长期影响。血糖控制,先进的创面治疗和敷料始终是DF治疗主要部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引流、创面治疗方式,可有效清理创面坏死组织及渗液,为创面修复和后期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游离皮片植皮治疗将身体某部位的部分或全层皮片完全分离,移植至缺损部位,并保持皮肤活力,建立血液循环达到修复目的。张安冬[3]研究发现,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下肢溃疡效果显著,对创面的修复效果明显。但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烂疼痛难耐无法正常休息,影响术后恢复。因此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疼痛缓解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究使用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创面时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皮肤外科诊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商讨同意,64例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晓研究内容和检查诊治措施,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理情况符合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IDSA)发布的《2012糖尿病足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4]诊断标准;(2)Wagner分级为6个等级[5]。0级,患者的足部有糖尿病足高风险的因素,无溃疡;1级,病人足部出现破损,表浅溃疡,且一般无感染;2级,病人溃疡向深部发展,有感染;3级,深部组织感染,伴随骨骼感染,骨髓炎或有深部脓肿形成;4级,骨质坏死、骨质缺损,其它软组织丢失;5级,通常为坏疽状态,可出现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为最严重症状。选取患者均符合0~5级分级;(3)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且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严重心、肾、肺等脏器疾病及其他恶性肿瘤,无法承受手术治疗;(2)患者伴有精神障碍;(3)患者基线资料不全;(4)患者凝血功能障碍[6]。

1.3方法

1.3.1治疗方案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VSD治疗+游离皮片植皮进行足部治疗:(1)基础治疗:控制患者高血压,必要时给予患者胰岛素降糖治疗,保证患者血糖正常,合理使用抗生素[7]。(2)VSD治疗:正确连接负压引流装置,确保吸引负压在-125~-450mmHg(-0.017~-0.060MPa)。将敷料裁至创面吻合,覆盖患者创面上方,保持封闭完好。创面过深使用敷料填充,生物半透膜密封包裹创面进行治疗。每2h评估情况作出压力调整。(3)自体游离皮片植皮[8]:根据创面面积大小及深厚程度选取植皮厚度。去皮方法使用徒手取皮法或鼓式取皮机取皮法。1.3.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管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饮食及用药指导,给予心理指导、定时查房,关注患者创面恢复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织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管理。疼痛护理管理:设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5名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制定护理流程规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1)加强疼痛管理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进行系统培训。每月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参考评估结果,拟定针对性镇痛方案;(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危险评估的意义,指导患者掌握创面感染的护理及科学镇痛方法,部分疼痛强烈患者可给予药物镇痛。(3)认知护理:采用音乐疗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叮嘱患者放松肌肉,增加疼痛耐受力;(4)舒适护理:调节病房温湿度,保持病房安静,定期更换床单,保持清洁。(5)护理: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促进血液循环,适当给予冰敷。1.4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费用。采用NRS(numericalratingscale,NRS)数字分级法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植皮治疗后5d,10d及15d疼痛进行评分。护理满意度:(1)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过程及措施感到十分满意,治疗体验极好;(2)基本满意:患者对护理过程及措施感到满意,但还需改进;(3)不满意:患者护理体验很差,对护理措施感到失望。护理满意率=(基本满意+非常满意)/64×100%。患者疗效:(1)显效:患者足部感染及脓肿完全根治,植皮部位贴合生长快速,治疗效果优异;(2)有效:患者足部感染脓肿经过治疗后得到大部分改善,植皮部位生长良好;(3)无效:患者足部创面植皮后部位无明显变化,无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64×100%。1.5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处理,正态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费用、疼痛评分组间数据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等级疗效、满意度数据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满意率、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愈合及住院数据对比

表格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费用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表格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植皮治疗后5d、10d、15d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表格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81.25%),且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疼痛护理管理第5篇

【关键词】 创伤骨科;疼痛护理;疼痛管理;无痛病房

由于创伤骨科的大部分就诊患者大都属于急诊入院, 并且急性的骨科创伤所引发的疼痛会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快速增高, 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 所以实施科学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十分重要。本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18日, 对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积极地开展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 加强疼痛管理控制, 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18日收治的急诊创伤骨科住院患者共236例, 其中男157例, 女79例。患者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36.5±4.7)岁。患者发生创伤原因:属交通伤患者共136例, 平地摔伤患者共13例, 高空坠落伤患者共32例, 重物砸伤患者共42例, 机器绞伤患者共13例。依照随机的原则, 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1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创伤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疼痛教育, 并按疼痛程度分级在长期医嘱上给予患者镇痛药护理, 观察组患者, 则通过建立疼痛护理模式进行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制定和实施疼痛护理管理的评估和护理干预流程 在患者住院后2 h内, 先进行首诊疼痛评估, 使用本院制定的规范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 详细记录下评估具体时间、疼痛原因与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疼痛评分值, 并记录下患者疼痛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用药状况。

1. 2. 2 疼痛护理干预 非药物措施包括二项:①改善疼痛护理的环境条件, 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采光, 尽可能地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降低患者的疼痛感。②科学的护理, 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伤处的血循环状态, 进而达到消肿和止痛的最佳效果。在药物镇痛护理方面, 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法:如果患者的疼痛评分值在4~6分之间, 则给予其非固醇类抗炎药以及弱阿片类药物;如果疼痛评分值在7分以上, 则另外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力求在最小药物使用量的前提下, 达到最好的镇痛作用。

1. 2. 3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教育 疼痛管理小组及时地向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 在病房内张贴疼痛尺, 或者在病床边悬挂彩色的镇痛小贴士, 让患者了解疼痛的产生机理及对人体的作用, 引导患者科学地表述疼痛感受, 以便于对症处理。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分, 由本科室制作满意度评分量表, 满分为100分, 项目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模式、护理环境、疼痛护理和健康教育等5项。每项20分, 数据汇总后计算平均值。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开展综合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通过给予疼痛护理模式后, 手术后的疼痛评分(3.70±2.40)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70±2.10)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3%(116/1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6%(101/118), 两组患者在手术以后的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骨科创伤和手术后的固定、后期功能锻炼等治疗和护理时都会引起疼痛。目前, 疼痛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开始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实践证明, 给予患者及时合理和科学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 能够明显地减轻或者避免疼痛对于患者心理和身体所产生不良反应, 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由于急性疼痛很有可能进展成为无法控制的慢性疼痛, 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有害[3]。在开展医院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以后, 护理时通过系统的疼痛评估的流程, 基本可以实现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 按照疼痛评估分值, 准确和规范地运用非药物护理和镇痛药物护理干预, 这样就能提高患者伤肢的功能恢复效率。

此外, 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能够从患者的角度来集中体现医护工作中疼痛控制的效果[4]。从本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评分值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患者, 并且护理满意度为98.4%, 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实施按照疼痛护理模式进行系统规范的疼痛护理,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 大大增加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增加配合度, 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三莲, 黄健.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1):349.

[2] 李萍, 邓惠英.综合疼痛评估图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 护理学报, 2011, 13(9):46.

[3] 裴天容, 李刚平.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13(14):801.

疼痛护理管理第6篇

【关键词】疼痛管理;护士作用

2001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2],并日益得到重视。

1疼痛管理的意义

1.1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严重的急性疼痛,如术后、创伤后疼痛,可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起脉搏、呼吸加快,血压、血糖升高,氧耗量增加等,干扰内环境的稳定,延缓康复。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疼痛控制方案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有效的镇痛是患者的迫切需求。

1.2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睡眠、饮食、活动等,尤其是对癌症患者,疼痛可以引发或加剧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为患者控制疼痛。

2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职能

2.1护士是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3]

护士每天24h守护在患者身边,往往最先了解患者疼痛的各种不适症状。护士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沟通和观察患者的面容、体态、各项生命体征等客观表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以及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正在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护士还有责任观察止痛效果,有无不良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报告医师。

2.2护士是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3]

很多止痛措施是由护士完成的,因此护士的基础知识、观察能力和技术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疼痛控制的效果。护士除了要执行有关医嘱,按时给予止痛药物外,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止痛剂[3]。此外,护士还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运用一些非药物的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活动肢体、呼吸调整、分散注意力等,为患者减轻疼痛,减少或替代其对止痛药物的需求[4]。

2.3护士是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3]

疼痛管理是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临床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理疗师等都是这个多学科团队的成员。护士是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看护者,在疼痛管理中,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服务。护士参与疼痛治疗方案的制定,护士的病情观察为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个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4护士是疼痛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3]

护士是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美国《癌症疼痛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在治疗计划中,应包括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疼痛治疗方面的教育。”

3展望

在我国临床工作中有关疼痛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相关的观念、知识、技术和方法,以致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因此,加强疼痛管理的教育与培训非常重要。

3.1将疼痛管理纳入护理教育

我国的疼痛管理刚刚起步,正在步入专业化轨道。疼痛管理是一门新知识,疼痛知识的普及乃当务之急,应将疼痛管理知识正式列入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疼痛相关知识学习,包括疼痛治疗学、护理学、心理学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的整体水平。

3.2在临床中开设继续教育项目

继续深入开展疼痛管理培训,可采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概念辨析、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人员存在的困惑,并增加培训后的效果反馈与检验,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实践能力。

3.3在临床实践中培养适于中国的疼痛专科护士

在欧美等发展国家,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着主导、协调、实施和培训等重要作用[5]。国外疼痛专科护士在培养模式、资格认证、角色职能的发挥等方面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但国外的文化背景、教育制度、医疗制度、护理人力资源以及人员素质等都与我国有很大差异。目前,我国还没有较高机构认可疼痛专科护士。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可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启动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认证和使用等相关工作。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对护理专业的要求,形成系统规范的疼痛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CleveLV,BossertEA,SavedraMC.Scientificinquiry:cancerpaininchildren:theselectionofamodeltoguideresearch[J].JournalforSpecialistsinPediatricNursing,2002,7(4):163-165.

[2]MerbothMK,BarnasonS.Managingpain:thefifthvitalsign[J].NursClinNorthAm,2000,35(2):375-383.

[3]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9.

疼痛护理管理第7篇

【关键词】术后疼痛;评估;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75-01

【Abstract】vascular pain patients in clinical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emerging topic,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pain has been the nurs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in control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 care. Pain is an unpleasant physical experience, it occurs widely in the various diseases in the course of. Pain not only bring the patient body, but also affect the spiritual, mental, physical, directly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Therefore, the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ant postoperative pain.

【keyword】postoperative pain; assessment; nursing

血管外科疼痛是护理工作中最常遇见的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气滞血郁,不通则痛”[1]。急性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指疼痛时间短于3个月,而于疼痛强度无关。急性疼痛是疾病的症状,因而反应强烈,严重疼痛可伴有挣扎、对抗、瞳孔散大、出汗、气促、心率加快,经医疗干预后疼痛逐渐缓解,病情得到控制,从而可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疼痛对机体的有害影响。现报告如下。

1疼痛评估

1.1 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⑴疼痛的性质。是钝痛、酸痛、绞痛、刺痛、灼痛、胀痛、麻痛、跳痛或刀割样痛。⑵疼痛的部位。是一处疼痛或多处疼痛。⑶疼痛的程度。常用文字描述评定法(VDS),0=无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非常严重的疼痛,5=无法忍受的疼痛。⑷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是持续性还是间隔性,有无放射,是否逐渐加重等。

1.2 评估方法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4级,O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微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3级(重度疼痛):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觉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除上述方法外,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疼痛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和饮食等。

2 疼痛的表现

肢体疼痛是血管外科常见症状,主要是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所致,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大类[2]。

2.1 间歇性疼痛血管疾病引起的间歇性疼痛有下列3种类型。①间歇性跛行。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患者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②性疼痛。肢体所处的与心脏平面的关系,可以影响血流状况,激发或缓解疼痛。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患肢因供血减少而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患肢下垂则可增加血供而缓解疼痛,但浅静脉充盈延迟。相反静脉疾病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患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③温度差疼痛。疼痛与环境温度相关,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症状加重。

2.2 持续性疼痛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人有持续疼痛,又称静息痛。分为①动脉性静息痛。②静脉性静息痛。③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3 治疗与护理

3.1 治疗

治疗原则为明确诊断,祛除病因,缓解疼痛,了解影响疼痛的因素,再实施针对性措施。

3.1.1 影响控制疼痛的因素疼痛最直接的控制手段是应用有效的镇痛药物,有些患者和医务人员就过分的强调了镇痛药物和物,存在着成瘾性。只有在无法忍受时才给予止痛药。所以患者对疼痛在能忍受的情况下,大多采取忍受疼痛。但疼痛能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凝血功能会产生影响,使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加,纤溶功能降低,以致机体处在高凝状态[3]。

3.1.2 镇痛措施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给予相应不同的处理。镇痛药物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直肠给药、经黏膜给药,

3.2 护理

3.2.1 一般护理①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周围环境、陪伴制度等,使患者感到放心。②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整洁的环境,空气流通,开导患者家属,避免一切不良的情绪刺激,防止消极暗示。③减少局部疼痛刺激,更换等,防止因不当姿势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牵扯而引起的疼痛。

3.2.2 预防疼痛在疼痛发生前告诉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一同参与护理及治疗计划,改变对疼痛的反应及态度。

3.2.3 掌握患者的疼痛状况善于观察疼痛的反应,认真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并对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给予肯定。

3.2.4 做好心理护理 对行为过激的患者要耐心劝解,多给予鼓励、体贴。同时向患者解释疼痛产生的机制,让患者提高对疼痛的认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以及多年来血管外科的疼痛护理工作,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患者有陈述疼痛,表达疼痛程度,得到完全镇痛,受到尊重并得到心理和精神上支持的权利和知情权。疼痛是疾病的症状,是患者的主观体验,也存在个体差异,掌握不同疾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病情变化,减轻疼痛有重要意义,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金利.急性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

疼痛护理管理第8篇

关键词:PDCA;骨科疼痛;护理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Pain Nursing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NIU Wan-xia

(Baodi Clinical College,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1800,China)

Abstract: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tients with pain, affecting the patient's diet, sleep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to extend the healing process of fracture. In order to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patient's pain, promoting fracture heal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nursing, we adopt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of the orthopedics patients with pai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nursing of pain.

Key words:PDC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in;Nursing

骨科患者疼痛,影响着患者的饮食、睡眠和功能锻炼,延长骨折的愈合进程。为了提升护士疼痛护理理念,尽可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使其更早的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利用PDCA循环管理骨科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循环过程[1]。以往经验告诉我们,成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构建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模型,依据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强度[2]。而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利用现有的疼痛评估工具和疼痛记录单,责任护士针对每一位患者采用疼痛教育、疼痛评估、疼痛干预的方法,由实施护士本人通过PDCA的管理模式,达到对疼痛的有效护理。

1 方法

责任护士在接受患者的疼痛治疗时,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根据护理程序的方法,从收集资料开始,将患者的疼痛信息规范的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将制定的护理计划、实施方法、评价的反馈结果详细记录,对不足之处查找原因,将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

1.1计划阶段

1.1.1收集资料 收集疼痛患者的资料,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规律,评估患者生理、心理、语言交流能力、文化水平、意识、接受能力等。

1.1.2制定计划 根据患者的意识、接受能力,疼痛的性质是锐痛、快痛、慢痛、顽固性痛,根据疼痛评估尺,确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是轻、中、重、极重度疼痛。如果是轻度,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语言交流能力,接受能力,可以采用心理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如果是中度以上的疼痛,通过心理护理仍不能缓解的,则通知医生,给予药物处理。

1.2实施阶段 根据拟定计划,采取心理护理,使用放松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或给予冰敷;或给予舒适的,抬高患肢;或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1.3检查阶段 观察患者,通过询问或观察患者的行为、表情等,来了解患者的疼痛是否缓解,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1.4处理阶段 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对疼痛缓解的继续巩固,对疼痛患者不满意的,寻找原因,制定新计划,转入下一轮循环。直至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

2 讨论

2.1 PDCA循环的应用确保了护理程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计划,PDCA循环与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基本相吻合,护士在护理疼痛过程中,既是执行者,又是管理者,通过对自己的护理措施,及时检查评估,及时修正不良措施,体现了护理程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对疼痛护理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2.2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通过对患者疼痛护理的整个过程,责任落实到每位护士,加强了责任心,提高了主动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

2.3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行为。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疼痛护理的整个过程,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疼痛护理的认识,改善了对疼痛处理的能力,积累了疼痛护理知识,提高了控制疼痛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护理杂志,2003,20(4):47-48.

[2]刘梅.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4.

[3]Peter,Vogel,Georgi,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part of PDCA cycle to decrease anastomotic failure in colorectal surgery[J].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Chirurgie, 2011,396(7):113-114.

疼痛护理管理第9篇

【关键词】 疼痛护理;肛肠科;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202

疾病手术后的疼痛剧烈, 因此, 及时给予该类患者有效的疼痛护理和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为进一步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 特选择了本院收治的80例疾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在护理中给予规范化疼痛管理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疾病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3年10月14日~2014年10月14日。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44.21±9.00)岁, 男女比值为23∶17, 其中16例肛瘘、15例混合痔及9例肛裂。对照组患者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3.25±9.25)岁, 男女比值为24∶16, 其中15例肛瘘、15例混合痔及10例肛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在护理中施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体征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主治医生, 在医生的指示下, 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疾病知识, 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正常的治疗反应, 不用过度紧张和恐慌, 应放松治疗心情;做好常规护理, 定时打扫和消毒, 开关门窗, 保持通风, 使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处于最佳状态。

1. 2. 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成立专业的疼痛护理小组, 并推选出小组长, 指导护理工作, 制定护理计划。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应该掌握疼痛的评估方法, 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伤口疼痛、用药及中医护理。

1. 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观察, VAS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越少, 疼痛缓解率越高, 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 护理效果越好。疼痛评分采用VAS, 分值0~100分,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住院天数越少, 代表患者的恢复速度越快。疼痛缓解程度具体的评价标准: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疼痛症状消失为完全缓解;疼痛症状显著减少, 能正常睡眠和生活视为部分缓解;疼痛症状没有改善或加剧视为无效。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6.73±10.51)分和(9.08±2.42)d, 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8.90±10.26)分和(13.15±3.66)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均多于对照组, 且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相关的临床资料统计, 有75%的肛肠疾病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疼痛[1], 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如不及时控制和治疗, 将导致各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给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疼痛护理十分的重要[2]。

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 且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被动性和消极性的特点, 部分患者甚至会因为服用过多的止痛药物而引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使得医患关系十分紧张, 故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3]。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具体的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在室内摆放新鲜的花草或播放音乐, 转移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 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②伤口疼痛护理:护理人员每天进行疼痛评分, 根据评分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必要时遵医用止疼药, 并嘱咐患者采用屈膝侧卧位, 患者禁止久蹲、久坐、久站, 避免术后活动加剧疼痛。③用药护理: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应该了解伤口的位置, 并掌握换药技巧, 避免触碰伤口, 加剧患者的疼痛感。④中医护理:给予患者中医坐浴护理, 确保温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 避免烫伤患者, 坐浴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面色及出汗情况进行观察, 如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时, 可调整温度和给予患者温水口服。

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缓解肛肠科患者的疼痛症状, 改善患者预后,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月蕊.循证护理对老年普外手术患者症状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4):77-78.

[2] 高淑平, 王红梅, 张艳红, 等.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实践与成效.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4):39-4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