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马克思博士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8 11:45:33

马克思博士论文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22-01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些差别。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主观自由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文中反驳了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观点。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运动。结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对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自然现象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1]。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态度还可以从伊壁鸠鲁遗存下来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异景象不会使我们惊恐,死亡不令我们烦恼,而且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学了。

如果不清楚地认识整个自然,一个人就不能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消除恐惧,就会生活在神话造成的恐惧中。所以,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话,就不会获得纯净的快乐。”[2]

德谟克利特试图获得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识,而伊壁鸠鲁的研究更多地服从其伦理学目的,使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进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不仅其自然哲学的观点,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这种目的。伊壁鸠鲁认为人要取得幸福应该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东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惧、欺骗、就能实现自由。

这种靠人的观意志达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与斯多葛伦理学更多强调宿命不同,这种伊壁鸠鲁的观点更多地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实现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不断探索很快放弃了用伦理学方法去探讨人的自由。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作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剥削阶级,建立工人阶级执政的政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更广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这种阶级性质的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剥削阶级社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马克思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往往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争取自由首先应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自由的实现才有可能。

经济社会在不断变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为实现每个人自由的客观条件相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观。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许是当今社会更需要解决的是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自由从来不是被人赐予的,而是一种被人的主观意识感受到的。这样就回到了伊壁鸠鲁与马克思所思考过的命题,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神佛我们该如何克服似乎与生俱来的恐惧、不安与。

终极关怀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探讨的主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外部的身体感觉似乎总给人带来痛苦,这样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获得存在的愉悦。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一种理性的沉思活动。认为人应该过一种与获取知识相关的活动。也即是与人的思维相关的科学、艺术等的创造。更多的人过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社会,才能是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才是每个人自由自足的社会。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实现每个人的客观自由的条件在迅速改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也正如其在博士论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说的,“他们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家。这篇论文至少将表明,迄今为止这项任务解决得多么不够”[3]。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探讨人的自由的开始,并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开始思考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2、可以把马克思早期对自由的探讨称为自我意识自由的探讨。把后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思考自由称为外在自由的探讨。3、当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逐渐实现的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寻找实现人的主观自由的条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并让更多的人享有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郭随磊,汕头大学法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页.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2篇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马克思开篇便用“征服世界”、“绝对自由”定义哲学,已经初步体现了他以政治的哲学为出发点对如何改善人类现实世界的生活秩序问题的关心以及要求个体能够摆脱束缚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强调。正像为人类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马克思视“哲学”为使自我从束缚中剥离出来的“天火”,并且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了要求个体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发挥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的思想观点。从当时写作博士论文的背景看,马克思的确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论文中的提倡“自我意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主体性内涵。

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与德谟克利特进行比照集中论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哲学。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直线式下落和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两种运动形式,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还存在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方式。马克思为此论述到,伊壁鸠鲁对原子运动方式的阐述是从原子本身的角度来论述原子概念。处于直线运动中的原子或者说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作为点的存在形式已被扬弃,它本身已经消失在直线之中,在此过程中正在运动着的这个点只是它自身失去了独立性的某种定在,只具有某种物质性却失去了自身的形式,它必然要接受空间的整个范围的规定。在这种直线运动中,原子自身的坚实性还根本没有出现。

“首先,如果把虚空想象为空间的虚空,那么,原子就是抽象空间的直接否定,因而也就是一个空间的点。那个与空间的外在形象对立、维持自己于自身之中的坚实性即强度,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原则才能达到,这种原则是否定空问的整个范围的,而这种原则在现实自然之中就是时间。”….3’在丧失了自我的直线中原子的坚实性尚未建立,原子还无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马克思进一步逻辑地分析到:“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一个环节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儿”原子对自身的否定产生了某种相对的定在,这表现为直线运动;当对直线运动进一步扬弃时所产生的就应当是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

因此偶然的偏斜运动体现了原子自身脱离直线的束缚、追求独立个性的要求。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学说是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相区别的细微之处,然而马克思不仅发现了这个细微差别并且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对于现实的人所具有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卢克莱修的话评价到:“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并且正如他立即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意识那样,关于原子也可以这样说,偏斜正是它胸中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马克思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正充分显示了他本人对于主体性思维的认同。马克思认为偏斜运动不仅使原子摆脱了必然性的羁绊,同时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从而使自我具有选择的能力以偏离预定轨迹。事实上,马克思在论述过程中正是用“原子偏斜”来比附现实世界中个体的人所应具有的性格,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个体的意义在于抵抗他者的强制、把握自身的方向以获得真正自由。马克思同样重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关于原子排斥运动的思想。

原子的偏斜运动体现了对其他一切相对存在的否定,然而否定本身还要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排斥运动。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排斥仅仅体现了作为个体的原子同他物的分裂关系,也即一种物质关系。与之相反,伊壁鸠鲁始终是从原子自身的运动形式来分析原子的,因而这种表现为肯定形式的排斥运动只能是在原子与自身发生关系的情况下产生。当原子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它本身时,原子概念才真正地在这种情况下体现了原子同自身相互关系的排斥运动中实现。原子脱离直线而发生偏斜,必将产生原子的碰撞,原子只有以自身为唯一客体,才可能真正冲破束缚,从而消除自身的单纯自然性质,最终建立起自我意识。每一个原子都具有发生这种偶然偏斜的可能性,因而排斥运动也是“众多原子”的排斥运动,所以每一个个体也都应当具有自我意识。排斥作为原子的第三种运动形式将原子的形式与物质统一起来,因而实现了原子对自身的意识,最终实现了原子概念本身。

三、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马克思看到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独特的一面。原子的运动过程除了直线和相互排斥运动外还具有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形式。偏斜运动作为原子直线运动形式的否定形式恰恰证明了原子自身的存在,原子具有自我意识,因而得以避免在宿命式的直线运动中沉沦,转而摆脱束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实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在原子自身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原子本身还必将走向其外在,通过排斥运动原子冲破了自然的本性得以外化而与他物发生关系,最终原子在自身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而实现了自我的概念。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理论的细微差别就突出体现在了这种原子“偏斜”的理论之中,年青的马克思不仅注意到这一点,而且为其深深触动。然而,同样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由于各自所处历史背景不同却导致了不同的理论路径和思想观念。伊壁鸠鲁以原子偏斜理论为基础最终建立起伦理哲学方向的“快乐学说”。

“善就是逃避恶,而快乐就是脱离痛苦。”儿”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心灵的宁静,而心灵的宁静就是要脱离痛苦和困惑。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能够摆脱直线的必然性,在排斥运动中实现自身的概念,这体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作为个体的人也应如此,自我具有自由精神更可以反对强权摆脱控制,逃离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纷繁杂扰而追求属于自我的内心宁静。伊壁鸠鲁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面对马其顿的强权给社会带来的痛苦无能为力,因而选择了免于侵犯、摆脱痛苦、通往内心的宁静之路。伊壁鸠鲁的这种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包括自我意识、契约在内的思想观念都融入到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历史精神中,尤其对主张追求自由、免于他者干预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赞扬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观念给希腊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所带来的启蒙之光,然而马克思也着力批判了伊壁鸠鲁主体性思维所产生的消极后果。“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一)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一能让灵魂宁静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在伊壁鸠鲁那里,肯定人及其主体性的自由是他的理论前提。

(二)在对待学问和实践以及在反思性关系方面

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由于怀疑感性世界而寄希望于追求背后的真理,因此他不满足于哲学,并且声称要投入到实证知识的怀抱,他试图在经验事物中发现因果联系,于是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限于客观的必然性,这也即意味着对命运、天道,对世界的创造主的服从和对人的主体性自由的否定。伊壁鸠鲁对于这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肯定人的感性知觉才是唯一的客观现象,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再到经验世界中去寻求实证知识,所以他注重偶然性。

在马克思看来,肯定偶然性就意味着肯定了人的自由,肯定主体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因为,伊壁鸠鲁认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马克思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他引用伊壁鸠鲁的话说,“在必然性的生活中,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③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结构的完善

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关于自我意识结构的看法存在某种相似性,他们都认为,三大派哲学各自代表自我意识结构中的一环,因此,三大派哲学的整合正好构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所以,马克思说:“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④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的三个原则:这样就有三个原则是必然的:(一)思维的原则,即普遍性本身的原则……思维是真理的标准,是规定真理的东西。(二)与思维对立的一方是特定的东西本身,是个别性的原则,也就是一般的感觉、知觉、直观。以上就是斯多葛派哲学和伊壁鸠鲁派哲学的原则……(三)在斯多葛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以外,存在着第三者,怀疑主义,这是前面两种片面性的否定。⑤怀疑论在这里是作为前面两种片面性的综合二出现的,但是黑格尔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怀疑派的认识是错误的,他说:“古代的怀疑论并不怀疑,它对于非真理是确知的;它并不只是徘徊不定,心里存着一些思想,……换句话说,怀疑对于它乃是确定的,……它并不是悬而不决的,而是斩钉截铁的,完全确定的。⑥

也就是说,怀疑论可以洞见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要让人的心灵和精神获得拯救与解放。为此,自我意识不太能接受自身之外存在一个决定自身的本质,但是,对于自我意识来说,恰恰就是这种东西。

事实上,当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时,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主要关注的是思想与存在的矛盾问题,或者是要从思想上理解真理(斯多亚派),或者是从个别的感性去理解真理(伊壁鸠鲁),从而使自我意识得到满足。但马克思将思想与存在的自我意识结构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核心在于,不仅要理解真理,从而使自我意识满足,更重要的是,也要改变自我意识,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同时,改变世界,实现世界的哲学化,使之成为世界历史的行动,实现自然的人化(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化的自然(彻底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双重矛盾的解决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自我意识的矛盾一方面就是作为现实的自我与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我的矛盾,也就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两重化,因此,自我意识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两重化的困境。

黑格尔对于自我意识二重化是这样认为的,当我说“我”时,我的意思是指这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但是我所说的“我”,亦即是每一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⑦这里确实出现了两个我,但不是实体的我与意识的我,如此就仍然是自我的主客二重化,而不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所谓在自我意识中的二重化实际是指:当我说一个具体的我时,自然也就有了“这一个”我的唯一的意识。然而,同时,我并不是唯一的称谓,当我一旦被说出,也就意味着,我是一个普遍性,每一个都可以说我,我成了“每一个”我的意识。前者是个体性的,后者是类的,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意识,都是思维。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自我意识结构的首要环节就是思维,而不是实体。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矛盾就是个体意识与类的意识的矛盾,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就是个体与类的矛盾。

对马克思来说,这也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⑧。人的现实的二重化仍然面对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的矛盾。劳动与实践不是别的,正是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劳动对象也是如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是,在异化劳动中,人却被二重化了,异化了。

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不管是肯定的(同一)还是否定的(异在)。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的一种关系,不管是肯定的(自我确证)还是否定的(自我否定)。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自我意识将通过意识和实践既克服意识中的自我异化,又克服现实中的自我异化,实现自我的同一。

因此,就算存在个体与类、本质与存在、自由与必然、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人和人、人和自然的矛盾,它们也是自相矛盾,是自我的矛盾,是内在的矛盾,而不是外在的矛盾。

排斥不是单方面的,排斥就是双方排斥,自相排斥,如此,它们就处于同一关系中。在政治领域,如果能达成契约,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契约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同样,在社会领域,如果能形成友谊,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友谊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其它比如正义等亦复如是。当然,它们仍然存在自我否定的可能。这也同样适用于人和自然、人和人、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类排斥更是自相排斥,因此,它们也就构成这类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同样的,这种最初的形式仍然具有自我否定的可能。正如自我、自私的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一样,共产主义则是自我意识矛盾的真正解决。

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精神,自我意识哲学内容和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但自我意识哲学的任务却从来没有根本改变,那就是,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现在,世界面临的纷扰远非伊壁鸠鲁时代所能及,与此相比,人类却正在不断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人类心灵遭遇的种种新困惑,马克思那一警句仍然振聋发聩:

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体系为人们所理解时代才算到来了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

[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姜丕之:《马克思与黑格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7]孙伯金癸:《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注 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7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111页.

⑦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第71页.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4篇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哲学;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8-0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篇就宣告:“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宗教批判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批判中,依然充满着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与批判,诚如洛维特所言:“马克思走向政治世界批判的步骤并没有简单地把已经作出的宗教批判甩在身后,而是在向批判尘世世界的这种进步中同时也为批判‘天国’世界亦即宗教获得了一个新的立场。”〔2〕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就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甚至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

一、哲学征服宗教的“政治活动”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两位古希腊先哲的自然哲学学说。然而,在19世纪50年代末致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明确表明,研究两位自然哲学家的学说,不是哲学兴趣,而是政治兴趣,“[较晚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者,[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3〕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上看,他出人意料地用了大量的篇幅着墨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生活和写作方式之不同;从博士论文的结构形式上看,在论文的序言、附注和附录中他都在慷慨激昂地批判宗教和阐扬哲学的卓越。就此而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展开的不啻是一场以哲学征服宗教、救赎自由的“政治活动”。

伊壁鸠鲁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4〕但世间哲学类别众多,选择为哪种哲学服务才能获得自由呢?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是选择服务于伊壁鸠鲁哲学。这种选择的重要原因在于伊壁鸠鲁哲学是对实在的解释与对政治自由的肯定。美国学者维塞尔认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伊壁鸠鲁哲学提供了一条哲学救赎的道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兴趣意味着他对作为一种救赎方式的哲学本身感兴趣。”〔5〕此处,“救赎”一词实有“解放”的韵味。联系到伊壁鸠鲁是古代最伟大的宗教批判家与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认为“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他曾对宗教提出过完整的解释和批判,几近毁灭性地打击了古代宗教,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救赎方式的哲学”获得了一种超出宗教之外的批判视野,希冀通过哲学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哲学的意志拯救行动能够实现真正的解放的政治旨趣。 一般认为,古代的宗教批判是为消除恐惧,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快乐,而现代的宗教批判则是为了彻底消除宗教这一最大的欺骗形式,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马克思在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的对立意义上,充分彰显出哲学的救赎功能。

马克思宣告哲学与宗教的誓不两立,他承继伊壁鸠鲁反叛宗教、护卫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的精神,高调地声明哲学“痛恨所有的神”,宁可像普罗米修斯一般做“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6〕,也不愿屈辱地苟活于阴郁幽暗的宗教“洞穴”。在博士论文的开篇序言中,马克思即批判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明言普卢塔克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的立场,“令人想起一个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国罪的国王”〔7〕,同时指出,“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8〕宗教无疑正是作为“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力量,它致使“众人所崇拜的众神”并不是“众神”的本相。在伊壁鸠鲁看来,众神避开世界,居住在世界之外,对世界漠不关心,与众人毫无关系,“人们崇敬它们是由于它们的美丽,它们的威严和完美的本性,并非为了谋取利益”〔9〕这与“众人所崇拜的众神”毫无一致之处。何况,马克思认为,对于哲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0〕“神学化的理智”和宗教比哲学更重要的描述是极端错误的。

作为“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哲学,必然要质疑和批判作为各式各样的偏见与错误意识的种种宗教和神圣,“哲学”和“宗教”根本上是存在冲突的。为解决这个冲突,在苏格拉底事件之后,哲人的态度呈现出两种路向:其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民众采取一种“高贵的谎言”的政治哲学,审慎地对待人们的宗教信仰,改善而非颠覆受宗教主导的人类社会,防止哲学对社会的“疯狂”侵袭;其二,伊壁鸠鲁摒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遮遮掩掩、暧昧不明的态度,坚决地采取了站在宗教对立面的立场,以巨人般的勇气复兴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用哲学对抗宗教的明确立场。〔11〕伊壁鸠鲁这一大无畏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哲人所接受,而在近代启蒙背景中成长的马克思,几乎具备启蒙哲人的所有抱负和激情,毫不犹豫地扛起了以哲学征服宗教的大旗。正如伊壁鸠鲁的所有自然哲学均服务于其反宗教的动机一样,马克思对希腊原子论的研究也服务于其反对宗教的政治旨趣。

作为哲人的马克思,其哲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们从偏见、迷信和宗教中引导、“救赎”到“哲学”的“真理或光明世界”,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由此反抗宗教在神的名义下把人“救赎”到晦暗不明的黑暗中去的荒谬举动。因为依照启蒙哲人的预言,凡是在人们开始按照哲学的理性进行思考的地方,宗教和迷信就不再有活动的余地;而哲学的理性思考也只有在超出恐惧和无知的地方才能开始。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面对的压力也是严峻的。所以马克思说:“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12〕。 方式选择及原子偏斜理论的本体论意义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者的研究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映现出两个不同的思想家形象;另一方面也详述了两者学说上的差异与对立,着重强调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理论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实质区别。深刻凸显出伊壁鸠鲁的自由意志哲学能够挣脱众人的意见与宗教精神的限制,甚至能够征服世界,实现绝对自由的本体论意义。

关于研究方式的选择。马克思描绘道:“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哲学而投身于经验知识的怀抱,而伊壁鸠鲁却轻视实证科学,因为按照他的意见,这种科学丝毫无助于达到真正的完善”〔13〕;德谟克利特说“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获得波斯国的王位还要高兴”,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探讨客体只在于使那进行解释的主体得到安慰,目的在于追求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自然知识本身;〔14〕“德谟克利特由于对知识感到绝望而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伊壁鸠鲁却在感到死亡临近之时洗了一个热水澡,要求喝醇酒,并且嘱咐他的朋友们忠实于哲学”〔15〕。因此,研究方式的选择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哲学不单纯是对外在世界的客观研究,也是关乎人的自我意识,关乎人的生活方式的学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相比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才是真正的哲人,只有在伊壁鸠鲁那里,哲学成为救赎的工具,摆脱了大众意见的束缚与宗教精神的限制,从而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由此得到真正的自由。当然,马克思的自由已经不仅仅是伊壁鸠鲁的对恐惧的摆脱与自我意识的宁静,更是指人真正征服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哲学对众人的宗教生活的征服能力与救赎能力。维塞尔认为,马克思使用的“征服”一词是bezwingend,这个词意味着强迫(forcing)。也就是说,普罗米修斯精神“强迫”世界成为人类自由之所。只有通过征服世界,人才能够创造自己的文化宇宙,才能创造自我神性的保护而战胜死亡。〔16〕人成为宇宙的理想生活的创造者,正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终极目标。

关于原子偏斜理论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王国所展示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世界,凸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与自由。原子作

为抽象的、个别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表征的实际上是个体的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解读其实包含着对人之生存样态的洞悉。原子在必然性的直线运动中丧失了个体性与独立性,如同个体的自由在外在的划一行动中丧失了自身,但原子的偏斜运动打破了这一“命运的束缚”。原子由于脱离直线,偏离直线,从而从自己的相对存在,即从直线中解放出来,如同表征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原子经历否定之否定,以偏斜运动否定直线运动,通过独立性和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从而摆脱外在之束缚与羁绊获得独立自由的特性。〔17〕而这一点对于马克思来说,正是人们逐渐脱离宗教的偏见与魅惑,洞察到人拥有神性般的自我意识而确证人的自由和平等的过程。“原子偏斜理论”构成了伊壁鸠鲁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差异。原子偏斜是对实在的解释,藉此肯定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原子的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则“偏斜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18〕。原子的偏斜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并形成了原子的相互排斥这一自由意志的最初形式,因为它摆脱了强制的运动与盲目的必然性行为,这正是作为理性之光的哲学对作为幽暗泥塘的宗教的摆脱与胜利,彰显出具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挣脱宗教的束缚的事实。伊壁鸠鲁提出的哲学学说是一种作为救赎方式的哲学。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研究方式的差异及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的运用,实质上是本体论与物理学的差异。德谟克利特将原子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把握的是原子客体的必然性,没有涉及主体本身,只具有物理学意义;伊壁鸠鲁通过原子发现了自由意志主体,并确立了自由意志主体的性质与自由意志摆脱宗教的本体论意义。

三、自我意识哲学的内在之光与外在之明

马克思批判了“关于神的存在的证明”,指出这些证明“不外是空洞的同义反复”〔19〕。一切关于神的本体论证明都是不成立的,它们只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直接证明。彻底扫除了“神”这一宗教的最高基础之后,马克思阐述了自我意识哲学如何实现对世界的救赎,这是伊壁鸠鲁的“救赎方式的哲学”对宗教批判的完成。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附录中指出,历来关于神的本体论的证明无非就是说,某人现实地想象的东西,对于某人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因为我的想象是由某东西作用于我,所以当我现实地想象神,神对于我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这一“现实的表象”将证明神具有一种实在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人如果相信自己想象的表象,这一表象就会起作用,如古代的摩洛赫和阿波罗神都曾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的力量一般。但是,马克思接着论证到,如同某人将纸币带到不知纸的这种用途的国家去,必将被人嘲笑他的主观表象一样,要是将某人所信仰的神带到信仰另一些神的国家去,必将被人嘲笑他受幻想的支配。“一个特定的国家对于外来的特定的神来说,就同理性的国家对于一般的神来说一样,是神停止其存在的地方。”〔20〕由此,马克思指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21〕对神的本体论存在的一切证明歧视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如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沉思一般最终只是证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维塞尔的论断也许是可信的:“从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看来(假如没有更早的话),那种超越了人的所谓上帝的存在(即使如人一样的客观存在也能在他那里被构建)对他而言也许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对马克思来说,价值意味着人的存在——最高的神性的自我意识。……马克思相信,社会主义是人的理想的完美,不需要指向一个所谓神圣的父。”〔22〕既然神已经被扫除出这个世界,宗教已经被证明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形式,那么救赎世界,实现和护卫人类自由的责任就要依靠自我意识哲学。 场救赎运动,“哲学必须成为尘世的(现实的)哲学,而世界必须成为哲学的(观念的)世界。哲学既是救赎的工具,同时也是救赎的内容。为此,对马克思来说,哲学拥有一颗‘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的心’。”〔23〕马克思认为,“征服世界与绝对自由”是哲学的本性,哲学是救赎意识的认知形式,它必须面向世界,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

。“当哲学作为意志面向现象世界的时候,体系便被降低为一个抽象的总体,就是说,它成为世界的一个方面,世界的另一个方面与它相对立。体系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反思的关系。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所鼓舞,就同他物发生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和完整性被打破了。”〔24〕哲学要面对世界,而不再只是解释世界之所是的内容,不再只是沉思根本存在的内容;哲学必须把世界变成哲学欲求的应该所是的内容,成为救赎行动的自我意识。

只有如此,哲学的本质才有可能实现,一个新的理论和新的自由世界才有可能在暴风雨中诞生。“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点,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缺陷之中,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缺陷之中时,它才能消除这些缺陷。”〔25〕

假如认为伊壁鸠鲁的哲学处境是由亚里士多德体系造成的,而马克思的哲学处境则是由黑格尔体系造成的这一相类似的哲学处境之下,我们有理由信服美国学者沃格林的如下一段话:“意识的主权与反有神论的反叛是在一个开始就有的,它们作为动机进入到了马克思对由黑格尔体系造成的哲学处境的反思之中。在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封闭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全体的世界’,像这样的体系乃是哲学中的‘节点’,它们中断了哲学的直线发展。要在沉思中来进一步完善这样的体系是不可能的,其继承者将转向哲学实践和对时代的批判。”〔26〕我们也更能体会到马克思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其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的深意所在,那就是把哲学当成一种救赎方式,深入到实践和时代的深处去挽救那些遭受宗教魅惑的人们。

四、结语

就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的“救赎方式的哲学”所拥有的超越宗教的批判视野而言,其哲学的“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之心”还只是在自我意识中跳动,只是以“理性的自然之光”照亮了幽暗诡秘的宗教世界,彰显了哲学的救赎意志。这种批判仍然只是思辨式的批判,依然局限于斯宾诺莎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精神启蒙,它本质上仍是以“精神的批判”来消灭或以“自我意识”来消融宗教的“幽灵和怪影”,虽然批判的锋芒很犀利,但还略显缺乏浑厚的根基,因为尚未寻找到合适的中介让自身成为革命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从哲学上批判宗教只是宗教批判的序幕,而不是其最终的完成。这种批判无疑具有理性启蒙的价值,其巨大的政治意义就是促成政教分离,让国家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严格限定公共权力的支配范围。然而“犹太人问题”已经使这一解决方案出现裂隙,哲学式的理性启蒙既不能消灭宗教,也无法化解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价值冲突、“诸神之争”依旧存在于世间。因此,宗教批判必须要走出自我意识哲学的视野,摆脱在“思辨王国”中的“纯哲学批判”式的范围限定;必须反思哲学批判的前提,不能单纯地将自我意识哲学作为宗教批判的前提和归宿,不然,根本无法消灭宗教的神秘性。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宗教批判的理论性质总体上还囿于大卫?施特劳斯、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的思想传统;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时期尚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不过,马克思已认识到其宗教批判的局限性,从而坚决地清理了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关系,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7〕。在转入政治和经济的批判之后,马克思在新的层次上提出了对宗教的批判,即对宗教的世俗批判。

〔参考文献〕

〔1〕〔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16.

〔2〕〔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7.

〔4〕〔6〕〔7〕〔8〕〔9〕〔10〕〔13〕〔14〕〔15〕〔17〕〔18〕〔19〕〔20〕〔21〕〔24〕〔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2,11,12,35-36,12,24,27-28,25,35,34,100,101,101,75,75-76.

〔5〕〔16〕〔22〕〔23〕〔美〕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

〔m〕.陈开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9,132,133,183.

〔11〕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现代哲学,2007,(3).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策略

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博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和研究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原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

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以武汉地区某高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密切相关的《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典型研究样本展开研究。该级博士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在该学期的课程教学总时数中占有比例最大。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其中“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是该级15名博士研究生首次接触此类内容。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的准确性、原著原文的引用率论文三个角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较少

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重要原始文献曾经阅读过的数量进行统计。据统计,15名博士研究生在《政治理论》课程开始前,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所列19篇的数量人、人数及占比见下表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见,80%的学生仅曾经阅读过不超过4篇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文章,且基本都是《实践论》、《矛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国内政治家的文章。

2、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的准确性不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进行统计。问卷设计了四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如: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七大观点是什么等,对博士研究生的回答正确率进行统计,问题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

3、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低

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情况,通过该级学生在近五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对原著原文引用的次数进行统计。据统计,15名博士研究生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对其在论文中引用过原著原文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二、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现状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现状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少、理论理解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低等现象,需要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

1、部分学生对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有畏难情绪。从小学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原著基本上没有进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是从图书馆、书店、电视宣传中才能见到厚厚的一本本《马克思选集》、《恩格斯选集》、《资本论》等。在这种印象条件下,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产生畏难情绪。

2、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对阅读原著有一定影响。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能够保证的一定的学时数,但出于教学对象的特点,还无法在课程较短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安排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又要安排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和导读。因此,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受到本、硕阶段政治理论课程时间的限制。

3、某些社会思潮和国外价值观的输送对学生的影响。当今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国内外各类思潮涌动,在其中不乏有意或无地混杂着一些偏左或偏右的资产阶级价值观。这些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对于学术视野高、思想活跃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往往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易被其中披着“合情、合理”外衣的言论所迷惑,进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甚至于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情绪。

三、加强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策略措施

基于前述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将有助于提升博士研究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观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正确和合适的学术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6篇

Situation Analysis on Marxist Theory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He'nan Colleges

WANG Jiang

(Graduate Department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Marxist theory master program, docto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province providing 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nel security is to implement education legislation important safeguard morality and fundamental task i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job, is the province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provinc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work on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has an important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Key words He'nan colleges; Marxist Theory; subject

2004年党中央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高校和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学科体系中,已经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基础性重要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六个二级学科。为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

按照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要求,除思想政治教育设置本科专业外,其它学科不设置本科专业。因此,我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即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学科点建设和发展情况。截至2015年5月,在河南省举办的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归属于我省管理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43所。在这43所本科高校中,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共计19所,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9所,是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在这19所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招生资格的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及二级相关学科的本科高校共有13所,其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授权单位2所,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为郑州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为河南大学。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单位10所,二级学科硕士授予单位3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发展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学科支持。

2 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加强

当前,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体系建设还很薄弱。在我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二级学科的13所本科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郑州大学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大学则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其余的11所本科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8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有3所。在2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中,学科建设发展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不少的问题。在郑州大学,虽然其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但是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郑州大学自201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科博士授权点以来,分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二级博士点开展学科点招生。在其余的三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发展中,近五年来还未取得新的进展,作为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引领者,郑州大学需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河南大学来讲,其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成功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是其应当努力的方向。

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二级学科硕士授权学科的其余11所本科高校,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于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授权点的8所高校中,其学科建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一级学科整体推进型;第二,二级学科优先发展型。对于一级学科整体推进型,其在六个二级学位点中同时招生,整体推进一级学科建设;或者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招生,按照二级学科进行研究方向设置,整体推进。对于按照二级学科优先发展型,则主要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和个别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基于自身高校学科发展实践和能力,仅在自身所能做好的相关二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

2.2 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发展,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已经成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学科之一。但是,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对高层次社科理论人才队伍的需求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层次社科人才理论的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我省的现实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总量为例,2015年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高校共计招生博士研究生总量为11名,其中学术型博士5名,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6名。与其它兄弟省份相比,这个数量是很少的。相对于我省130余所各类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人才数量的强大需求而言,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是严重不足的。

2.3 学科影响力有待提升

当前,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整体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在学科研究能力和服务我省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中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整体要求,其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服务,还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引领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工作。在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上,一方面,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所要求的研究方向范围进行方向凝练;另一方面,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优势在研究方向设置中体现出自身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在这方面,我省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走在前列,而其它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还有待提升。

3 对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

加强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是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积极支持我省已经具备扎实研究发展实力的河南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对已经具备扎实研究基础的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几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积极支持其申报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授权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层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力度,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各项文件要求,加强评估。各高校应当加强向国内一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习力度,在充分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按照自身发展条件,科学设置研究方向,提出自身发展要求。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服务功能,增强培养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科功能,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能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引领作用。

3.2 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能力

造成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原因,也有招生指标偏少的现实。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能力,总体上看,在硕士招生层次目前数量已基本稳定,且符合我省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现实需求。出现较大人才需求缺口的是在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人才培养上,仅仅河南省130余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需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的需求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其它理论工作岗位对此的需求。我们认为,已经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应当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团队培养,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3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

当前,我省13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点的高校应当在保持自身学科研究优势,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推进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协同创新研究,共聚合力,积极对我省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关注和研究“新常态”下,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具前沿性的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撑。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思想政治教育(—)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年月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年月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年全国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年月日的学位【】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年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个、硕士点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个,思想政治教育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个,思想政治教育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年批准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

   .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年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项专题研究,预定于—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年月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它担负着对硕士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那么,它与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及博士生的“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衔接?又如何侧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目的主要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准确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正确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系统分析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使学生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据此.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

(一)学科定位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我国最早是从1956年开始的。1956年.国务院组织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在这个既严肃又严谨的规划中,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在二者之间存在的一门科学。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沿着这个“之间”,自然辩证法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自然辩证法学科既然位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因而使它具有二重性:哲学性与科技性。向哲学靠近,它具有哲学性;向科学技术靠近,它具有科技性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它更偏重于哲学,偏重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分析.所以,自然辩证法归属于哲学学科。但是,自然辩证法还确实具有科技性,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逻辑与理性特征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自然辩证法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情况看,自然辩证法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学科之间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科学技术方法的革新也通过自然辩证法充实和丰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自然辩证法也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

同时,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的展开与发展过程,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因此,自然辩证法具有交叉学科性质。这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正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汇流趋势,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汇流,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正确地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功能定位

自然辩证法就其功能来说,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门课程,自然辩证法不仅对理工科硕士生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觉地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科研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功能,而忽视了学科的方法论功能。因此,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发挥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优势,强化本学科的方法论功能,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学科建设上要处理好“三个并重”,即结论和结论的论证并重,知识和知识的方法并重,知识的硬件(发展科学知识的具体手段)和软件(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并重。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使学生从“LearningtoLearning”至U“LearningtoThinking”。

同时,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理科硕士生必不可少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在教学巾强化这一优势是实现本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已作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有从小学起就开设相应综合性课程的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综合性课程的优势应该体现这一特征。从横向上来说,它应综合概括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最新动向。然而,一方面弥补学生因专业过细过窄对相邻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带来的知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接触来自学科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再一方面可以把学生融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氛围之中从纵向上来说,应突出科学技术思想史的内容,因为它展示了人类知识发展的总体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科学功能、科学方法等问题的认识,又提供了理解科学合理性的角度.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育科技意识、弘扬科学精神。

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两大基本功能。只有发挥出这样功能的学科才能够在科学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能够使学生一生受益无穷.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并突出这一点,从而使自身保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为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理科硕士生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为理科博士生开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三门课程都是具有哲学性质的或以哲学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必修学位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于对本科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辩证法概论”侧重于使理工科硕士生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学习科学方法论以及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侧重于理工科博士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理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问的辩证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多情况下.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抱着“无非是一门政治理论课”的想法走进课堂.教师抱着“不可不讲”的态度,学生抱着“不学不可”的心理进入教学,相互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种想法,我们难以认同,更不赞同这种做法。那么,这三门课程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关系

按照20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任务。是要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教育。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使本科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介绍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和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至于这些范畴、命题和原理究竟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哲学思想史上是如何发展的?都有哪些哲学家对它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则探究得很少或者根本不涉及。这样就难免使教学过程缺少厚重的历史感和巨大的逻辑感,也很难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所坚持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乐趣,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理工农医硕士生的必修课.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后续课程。它主要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从自然科学角度,而不是单纯地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生的哲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体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占据着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因此.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补充、密不可分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成果。即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整个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重要分支.虽然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研究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切社会活动.它的物质前提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改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自然辩证法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大背景下来讲授,而讲授历史唯物主义时。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这一前提。” 转贴于

(二)“自然辨证法概论”与“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从1987年起,“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被原国家教委正式规定为理科博士生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学位课程。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提高博士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阔视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革命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既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又具有综合科技文化素质的新时代高级科技人才。“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后续课程,那么,如何处理好它与“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区别和衔接呢?

首先,二者的教学对象与层次不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生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学位课,而“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是理工农医类博士生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学位课。理工科博士生在大学本科期间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硕士生期间系统地学习过“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同时,硕士阶段的学习相对于博士阶段来说,还属于打专业基础的阶段,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也只能停留在“概论”方面,而对博士生来说,由于他们是属于“对越来越小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更何况大多数博士生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方向,且学有专攻,因此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必须在“与”字上下功夫。

其次,二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同。教育部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已有明确规定.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而对“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各校讲授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由于教学内容不同,使得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师生互动的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程讲深、讲实、讲活;“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博士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我们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内容包括:现代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与制度创新、现代科技革命与政治管理、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现代科技革命与伦理建设、现代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等。教师在围绕专题讲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与该门课程相关的一些前沿问题,如科技伦理问题、工程伦理问题、医学伦理问题等,鼓励理、工、医博士生结合自己专业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从狭隘的专业走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即“富学之士”和“广博之人”。

最后,二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不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紧密结合科技发展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准确地概括现代科技成果,正确地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正确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思想和工作。教学的要求是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反映时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在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更好地发挥政治理论教育功能;在研究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从而体现本课程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本学科所具有的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而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与科学发展观,阐明科技革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科技革命对世界和平与中国发展的影响: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如何发展科技与教育的重大问题:从整体上、动态上分析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动向.研究它的关键性领域、新的生长点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了解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社会思潮。教学的要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分析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提高博士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博士论文第9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真正开展学科建设,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当我们今天热烈庆祝改革开改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认真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倍感亲切、振奋,而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得以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必然性。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同步跟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中介、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如此。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所限,当时尚不具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条件,但它是一门潜学科,已具有深厚的根基。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对“政治工作的研究有第一等的成绩,其经验之丰富,新创设之多而且好,全世界除了苏联就要算我们了,但缺点在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因此,加紧研究“不可或缓”[1]。

建国后,我们开始正规化培养政治理论教员,但较长时期里都未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未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而在1957年后,我们的工作出现“左”的失误,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中达到了顶点,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望和形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针砭时弊,鲜明地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的问题,号召“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2]。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的经验教训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中,邓小平同志从多方面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的精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正确地评价了思想和同志的历史地位,对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与活的灵魂作出了全面、准确的概括,对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也作出了初步的归纳,并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它有力地指导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些都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和任务的提出和讨论的开展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现的。这一讨论及其成果既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前奏、前提和基础。它表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开展学科建设不仅必要和迫切,而且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来认识。

1.第一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的名称(1978~1983年)“”结束后,我们在批判“”的“帮八股”的恶劣学风和肃清其消极影响中,努力恢复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1978年,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后,部队和地方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撰文论及这一问题。1980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并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这个会议的主题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随之开展了热烈讨论。这次讨论的成果选编《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一书于198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张蔚萍、张俊南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于1983年出版。这些都表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努力。为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论研究的领导,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该文献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而且首创性地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3]。这一精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导引。

1983年暑期,教育部为了落实上述精神,召开了政工专业论证会。会议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依托的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议定专业的课程设置,委托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编写部分主干课教材,并决定1984年即开始招生。

2.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84~1996年)

1984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6月又发出《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为高校培养辅导员,要求从理工医农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干部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学满三年、修满学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回原选送学校安排工作;第二学士学位生则从理工医农各专业的辅导员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修满两年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除原有的学士学位外,再授予一个法学学士学位,回原校工作。秋季,第一批招收的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入学。有的学校既招收本科生又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其中的师范院校原来就有的政治教育专业仍继续招收本科生。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统开展学科建设便有了可靠的依托,通过专业建设,既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大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又出理论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不断攀登新台阶。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形成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使学科建设有可靠的依托这一阶段,学科专业点从本科点、硕士点到博士点的发展,形成了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从最初的12所高校逐步发展增多,此外,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还选择条件较好的高校举办大专起点本科班,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从1986年起还挂靠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试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要求高校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4]。同年9月,原国家教委即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这一年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外,还批准十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同时,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专业作准备,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挂靠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博士点上,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生。至1989年,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这两个本科专业的学校达62所。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这一时期,全国高校获得这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各有35个。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布置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时,考虑到学科整合发展的决策已定,要求在本次申请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合申请。1996年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至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已形成了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学科体系。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打牢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自“六五”规划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获得部级、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如胡正清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思想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陆庆壬教授获得了教育科学规划“七五”重点课题,出版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张耀灿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改革”,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研究》;龚海泉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基本经验研究”,出版了《当代大学德育史论》,等等。朱江、张耀灿在高校辅导员培训教学和研究基础上1986年出版的《大学德育概论》一书,于1989年被改革开放十年来优秀教育论著评审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论著。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已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350种。每年都有数百篇。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统编系列教材,其中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获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其题写丛书名。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以及他们办的刊物,为学科研究成果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发表的阵地,也推动了研究领域的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化。

(3)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使学科建设获得人力资源保证这支队伍包括两大系统:一是高校系统,自1984年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超过70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3个。高校除这些学科点的专业课教师数达千人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职称,大学生辅导员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许多人还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或兼任硕士生导师。总之,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这三方面人员,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二是高校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力量,主要包括党政系统、企业系统、军队系统三部分,这些系统的宣传、政工部门组织,领导着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每年也产出不少学术成果,是值得重视的力量。

3.第三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发展之路(1997年至今)

周远清同志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30年,这9个字也适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评价。特别是1997年至今这个时期,改革力度更大,发展更快,提高更是显著,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整合发展,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当今世界,新兴学科虽然不断增多,但是整合发展是主要趋势。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针对专业设置存在过细过窄、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现象,打算将师范院校的“政治教育”专业改名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6月正式定名为“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改革的意见》。1993年7月,在调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保留培养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师范性)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非师范性)两个招生方向和培养目标。1998年公布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回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之下,并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师范类则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布的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整合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博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高层次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硕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不宜过窄,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来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专门人才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培养的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要能够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和党政工作,学历层次越高,越应如此。实践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受到了用人部门的欢迎,许多人成长为“双肩挑”或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调整到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更为明确、合理改革开改以来,学科专业目录经过三轮大的调整、修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几次变换。在本科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始终是一个二级学科,但是1993~1998年一度归属于教育学门类,最终才又回放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下。在研究生目录中,1997~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法学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虽然整合发展思路是好的,但是整合力度过大、过宽,使这么重要、这么宏大的专门领域与它在学科体系中这么低的地位很不相称。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一概不是、也没有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专业的地位,都只是统一在一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在学科体系中不仅低于管智育的理工医农等等许多学科,而且也低于体育(体育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的地位。所幸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国际、国内大局,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出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作出了改革、创新的战略决策,2005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5]这一文献不仅最早地传达了中央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决策信息,而且也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项重要工作之间应有的支撑和依托关系。这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从事职业的学科依托、学科归属、学科定位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专业教师指明了职业目的和服务职责。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确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不仅重新确立为二级学科,而且明确地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的生命线、中心环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定位更为科学,更加合理。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布局趋于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05年第十次审批增设硕士点、博士点后,为了及时贯彻落实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的决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6年1月单独组织受理了全国高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申请。为了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在审理的政策导向上有明显改进,由过去的“在同等条件下向西部倾斜”改变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西部倾斜”。经过审批,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新增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点144个。至此,新批准的加过去老点调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共有博士点66个,硕士点253个。此时,本科点约有300个。除新设的一级学科点外,二级学科点成倍增加,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也有较大增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就博士点而言还属空白的地区,只剩下、青海、宁夏、贵州、海南等少数省(区)了。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张,而且注重了质量提高。如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教改研究成果于2001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于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一批专业课和公共课被评为部级精品课;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07年还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在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力度大、抓得紧。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要求和决定的。因为只要是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民办高校,都要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配备大学生辅导员,事实证明,过去发展慢了,布点太少,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滞后,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顺利发展,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之初,薄一波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科学[6],同志说过,只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永远是一门科学。这些高瞻远瞩的见解启示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发展快一些、布局均衡些,是完全正确、必要的。

(4)科研支持力度加大,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决策,、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部署,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新局面。”据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和各省的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厅社会科学经费均有大幅度增长,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般课题、重大课题。如近几年来每年教育部均设社会科学重大课题40项,采取招投标方式立项,每项资助额度30万元至80万元不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不少。如2004年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中标主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出版了系列成果。2007年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中标正在主持开展“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学者申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研究”、“比较公民教育研究”“、生命价值观问题研究”等课题均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今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教育部列出了十多个课题单独招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就有两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以来,大大促进了科研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每年都举办学科建设研讨会、博导论坛和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出版了博士文库。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有的还评上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如武汉大学骆郁廷的博士论文《精神动力论》不仅被评为省优秀博士论文,而且还荣获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在2006年底被评上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的马克思主义类成果7项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就有:张耀灿等的合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赵存生的论文《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郑永廷的研究咨询报告《关于宗教、迷信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三、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登上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论把它放在哪个门类和学科之下,不论它是作为二级学科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它都必然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或快或慢地向前发展。因为社会需要它,事业需要它。但学科建设的发展绝不可能自发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继续前进、再创辉煌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都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为我们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中生命线、中心环节、中介、桥梁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使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学科,是适应性很强、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一个应用学科。要在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规律性,努力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目的。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政工队伍都应强化学科意识,以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强化学科意识中整合力量,通过发挥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方向,努力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在学科建设中既要着重搞好时代感、现实性强的应用课题研究,又要加强实践基础上的基础理论研究;既要抓好主干学科的课题研究,使史论结合的主干学科体系更为完善,又要抓好分支学科的课题研究;既要搞好以发展学生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又要大力开展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过去我们对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支学科建设开展不够,在全面贯彻中央2004年16号文件中有了很大进步。学科建设只有达到发展智力因素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有机统一,才能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均衡发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行合一、品德优良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学会做事,而且首先学会做人并学会创造。科研方法的创新是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创新的关键条件。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跟踪理论与实践前沿,树立问题意识,大力倡导和开展调查研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努力实现学术观点创新。在学科建设中,科研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统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结合;既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古为今用,又要借鉴国外有益文化和先进经验,洋为中用;要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既坚持解放思想、博采众长,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长期积累,自成体系,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3.树立服务观念,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应用学科,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把指导和服务于实践的成效作为学科建设衡量的标准和尺度。要把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和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学科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要经常注意调查了解群众、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规律;要关注种种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影响,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学习、总结、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规律性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只有搞好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论支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含量,为提高其实效。

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龙头,把专业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依托。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备课、专题研修,还是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都承担着繁重而光荣的任务。现在,国家每年都单列一定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前总数将达到40个的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也全部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要通过出色地完成专门人才的培训、培养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服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奋斗进程中,实现学科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只有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的服务实践中不断汲取养料,才能保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1.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19-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