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裁教学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6 18:47:48

体裁教学法论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1篇

1传统的教学缺乏创新思维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普遍沿袭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方法,授课教师大多数为英语专业的教师,本身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商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从英语语言角度讲授商务英语课程,无法把商务英语的内容特色传授给学生,使得商务英语课堂的内容很难突破语言层面,到达与商务知识充分结合的高度。另外,教学内容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商务英语课堂活动比较单一,使得很多学生对商务英语课堂失去兴趣。

2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商务英语教学既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商务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懈怠,教学多年一直使用有限的几本教材,英语专业知识退化,或者没能及时更新商务知识,在课堂内容设计上没能做足功课,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教师自己产生“厌教”的情绪,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使得教学进入恶性循环。在教学评价和反馈方面,一些教师只关注成绩,而忽略了评价标准是否客观,未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缺少参与商务实践的机会

商务英语书面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有的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却无法在商务素养方面得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商务英语教学和国际贸易知识,却无法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真正应用到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二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书面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1体裁分析及体裁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于体裁的教学法把体裁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实践中,即体裁教学法。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概念(ideati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能否达到交际目的,就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功能。体裁教学法把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课堂上,展示语篇的图式结构进行教学活动与实践,把写作看作是有目的的、在某个社会环境中对特殊语境和写作群体的某种回应(Hyland:2007)。

2商务英语书面沟通的体裁类型

常用的商务体裁类型有商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电子邮件、会议记录、简历、合同或者协议、通知、广告、通告、调查问卷、传真、便条、询盘函、报盘、还盘、商务建议书、回复函、借条和收据、海报、新闻稿、行程表和议程表、证明、请假条、商务计划、图表、商务档案资料、说明书及手册等。把体裁教学法运用到商务英语书面沟通能力培养中最主要的核心在于能够为学生建立各类商务英语体裁的“图式结构”,即存储在记忆中的体裁概念,培养学生的体裁能力。目前,很多教学工作者努力把各种商务英语书面体裁规范化,制作出系统化的模板,针对不同的体裁,学生快速反应,写出相应的商务体裁文章。练习阶段,学生也可以通过批改网等网站与教师修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写作,改进书面表达能力水平。商务英语写作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和语言,因此教师通过特定体裁的专项教学和引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内容的自信心。

3商务英语书面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

商务英语书面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强调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应该重视传授商务沟通知识以及商务沟通技巧,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商务语境中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写”促进“读、听、说、译”的能力等。其次,在商务知识的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裁能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商务体裁训练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国际谈判能力等。再次,在综合素质方面,可以根据相应的商务课程添加实践教学内容,比如模拟商务语境进行商务英语书面沟通任务的布置。此外,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无论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上面都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了解自身的不足,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落后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最新、最丰富的教学内容。

三结语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2篇

引言

体裁(genre)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最初用来指某种特定的话语类型。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它主要用于修辞学和文学领域。现代意义上的体裁研究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Bakhtin对体裁的全新阐释。他认为“每一单个的表述,无疑是个人的,但使用语言的每一个领域却锤炼出相对稳定的表述类型,我们称之为言语体裁”[1]。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裁研究被引入语言学领域,并逐渐形成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流派:澳大利亚学派、ESP学派和北美新修辞学派。近三十年来,结合语篇分析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体裁研究在对语篇的语域分析、语法修辞分析、交往分析模式和体裁分析四个层面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2]。随着研究的推进,对体裁的认识已从最初的一句话界定,逐渐过渡到从交际语境、交际目的和交际过程等因素对交际信息载体“语篇”宏观结构与微观词汇语法特征的规约作用;再到在体裁规约中语篇变异的多视角的阐释;在承认体裁相对静态规约作用和话语共同体隶属性的同时,体现体裁的动态发展性,使体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丰富完善。

一、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建立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文本结构,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使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够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3]。目前,体裁教学法主要应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学派的“课程体裁”教学模式和ESP学派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前者强调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裁知识和体裁理论使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后者则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特定体裁的语篇结构,强化学生的体裁意识。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的体裁研究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学术流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逐渐接触到体裁的概念和体裁分析理论,并且运用它们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体裁分析的语篇研究开始迅速升温,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自的探索。秦秀白(1997,2000)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体裁分析理论和当时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较为流行的体裁教学法,指出体裁分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等专业性较强的语篇类型[4-5]。

在阅读教学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坚持在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篇章整体。基于这一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侧重对语言技巧的训练,尤其是字词的训练。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语法、词汇与单句的理解和翻译上,缺乏对阅读语篇的整体把握。20世纪60年代以后,阅读研究主要在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进行,强调读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读者应采用“自上而下”或交互阅读模式。目前,国内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上述两种方法。

写作教学方面,国内主要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结果教学法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英语写作教学法,是很多国内编写的英语教材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基于句子层面的写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遵循“句子―段落―篇章”的写作模式。过程教学法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而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法强调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将写作看成是一个发现、适应并同化的认知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裁教学法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同结果教学法类似,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成是以语言为主导的现象,认为交际目的是体裁的决定因素,体裁教学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反问分析、模仿写作和独立写作等步骤。体裁教学法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语言学界的体裁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裁分析理论和体裁教学法两方面。其中,体裁分析注重将体裁理论应用于不同体裁的语篇分析,而体裁教学法则更加关注对分项技能教学实践的研究,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教学。就外语教学而言,阅读是输入性的学习过程,写作则是输出性的学习过程。读和写是一种以文本为中介的交际事件中交际双方的间接互动行为,有其各自的交际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写同体裁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在体裁分析的维度下,“写”既是作者建构语篇的过程,也是创建体裁社会意义的过程。在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下,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目标读者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读”则是读者通过还原作者的创作语境,诠释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

二、研究价值

首先,设计开发“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读和写”的学习过程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意识,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促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为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提供现实依据。对商务英语的研究一方面符合当前英语教育特殊目的转向的宏观态势,另一方面也能为商务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实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相互脱节的不足。最后,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并指导涉外商务活动。本课题将以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语料库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完善他们的专业话语实践能力,并用于指导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商务实践活动。

三、研究内容

首先,体裁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体裁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保障。目前国内外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体裁分析理论甄选并确定不同的商务体裁,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体裁体系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组拟从社会认知、社会建构和社会互动视角出发,建构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体裁分析理论。

其次,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体裁教学法研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融入体裁教学法,探索全新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是本研究的现实保障。课题组计划以平行实验班为单位,设计不同侧重的体裁教学模式,进而丰富发展体裁教学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数据支撑。

再次,侧重形成性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能及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确保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课题组计划通过创建学生课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组建互助学习小组以及自评互评等方式实施侧重形成性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最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以阅读为起点,利用情景阅读和批判式阅读等方法了解不同体裁的词汇语法特征、语句特征和语篇特征。以写作为终点,鼓励学生运用体裁知识建构出符合要求并满足交际需求的专业语篇。通过读写一体化的体裁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体裁、体裁集合与体裁体系。

四、方法性建议

为了弥补现有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研究的不足,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补充。第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体裁理论建构的定性研究同对比试验班定量研究的结合,能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描写的双重维度。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经过检验和改进后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和具体的实验班教学实践,将体现本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第三,对比研究与整合研究相结合。东西方语境下的体裁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本课题将对双方现有成果进行新的对比与整合,力求满足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现实需求。第四,国外引进与国内建构相结合。立足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前沿的研究动态,坚持理论引进与本土化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3篇

【Key words】Genre; Genre Analysis; Genre Pedagogy

体裁(genre)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的分类,与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和惯例紧密相关(Kress,1985)。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新发展,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该分析法超越了语言的表层描述,注重探讨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试图解释特定语篇所具有的认知结构。

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中,“体裁教学法” 成为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

1.体裁。“体裁”最早被用于文学和修辞学研究,后来人种学家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在语言学领域中语言学家们对“体裁”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界定。目前国外从事体裁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学派:以Swales,Bhatia为代表的特殊目的英语学派(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以Halliday,Martin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chool,SFL )和以Miller,Berkenkotter & Huckin(1993)为代表的北美新修辞学派(North Rhetoric)(依次简称ESP学派,SFL学派和NR学派)。

ESP学派中的Swales最早对体裁做出界定,认为“体裁”是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这一定义又被Bhatia进一步阐释为:(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

SFL学派中的Martin 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某一特定文化成员参与的社会交往过程”。Eggins把体裁定义为“使用语言达到的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他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类型的体裁”。

NR学派的Miller认为体裁是“社会行为”,在“作为社会生活的体裁”一文中,她指出“体裁不是分类的形式名称,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建立在典型修辞活动上的、规约的语篇分类”。

三个学派对体裁的界定在本质上一致,即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基本一致的图式结构。然而,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仍存在某些差异,使用者可以在不破坏其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创造性,创作出符合特定情景的语篇。

2.体裁分析。体裁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表层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所以,体裁分析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解释性。体裁分析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语篇的体裁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以及影响语篇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方法分析语篇的认知结构和构建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在语篇中实现的理据。因此,体裁分析不仅关注语篇的语言特征的描述,更重视解释语篇的构建理据,探讨语篇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

二、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裁能力(genre competence),使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更是一种社会意义建构。体裁教法根本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以帮助他们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

对于体裁教学法,尤其是显性教学(explicit teaching),三个学派持不同的观点。NR学派大多数研究者反对显性教学,认为体裁在课堂上是难以捕捉、不可学得的,教师的显性教学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体裁意识可通过大量接触同类体裁的语篇而不断渗透获得。体裁知识与得体的交际行为不是通过课堂指导学得的,是在参与日常活动和职业生活中自然习得的。因此,基于该学派的理论主张的教学活动受到限制。

另外两个学派的教学理念则恰好相反。ESP学派主张显性教学,认为那些尚未渗透到目标文化中的二语学生,必须通过有效的体裁教学才能了解体裁规约。这一学派的教学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宏观结构和语言资源特征。SFL学派也支持显性体裁教学,该学派研究者认为,体裁教学的目的就是解释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只有显性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体裁。因此,学生需要教师通过范文分析有计划、分步骤地引导才能掌握语篇。Martin等人设计出“Teaching-Learning Cycle”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示范分析(Modeling)、共同协商写作(Joint negotiation of text)、独立创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ext)。整个过程涉及大量的师生和生生间的交往活动,通过理解语言、分析语言、运用语言,讨论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交际目的、构篇机制、语法修辞等特点。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语言输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三、体裁教学法的综合评价

从实践应用层面可以看出,将体裁理念应用语言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显著。然而,该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足。

1.体裁教学法的优点。(1)体裁教学法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到不同体裁的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结构。该教学法提供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可根据不同体裁的图式结构,很快抓住语篇的框架,同时可以模仿图示结构来组织新语篇。(2)体裁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关注语言符号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将语篇建构过程看做是一种社会行为,更加注重语言资源的社会性。(3)体裁教学法模式中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4篇

摘 要 裁判员作为比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他在临场比赛中的判罚影响到教练员战术的实施,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影响比赛的激烈程度甚至结果,特别是关键时段,关键场次,关键球的直接判罚。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的学习体会,深入探究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在校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办学条件等全过程。找出篮球裁判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今后在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篮球 裁判 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查看相关文献。

2.现场观察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为了全面掌握裁判培养情况,在篮球裁判班开展期间,参加裁判班学习,在篮球联赛期间,采用现场观察法对裁判执法过程进行观察。

3.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要求,向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并征求他们对本研究的意见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分析与讨论

(一)裁判班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全国体育类院校中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院校,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经国家体育总局授权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国家一级裁判员的审批权,为北京体育大学创建篮球班提供了优越的办学条件[3]。招收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篮球专项学生中对裁判工作感兴趣,愿意积极投身于裁判事业的学生。

北京体育大学在篮球裁判培养方面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在培养过程中,体大每年都有冬季和夏季篮球联赛,这是学生临场实践最好的机会,在日常课中队与队之间有很多教学比赛,这也给了学生很多临场执裁的机会,一旦在执裁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跟老师请教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二)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

1.教学目标

(1)多媒体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所需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播放使学生进行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的知识。

(2)录像视频讲解教学: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在犯规性质与判罚方法的授课中经常采用观看国际篮联录制剪辑的裁判教学与判罚的视频分析录像的教学方法,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教师会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每一种犯规的性质与判罚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方法贯穿于裁判理论教学课程中,为学生对犯规性质与处理方法的学习提供真实景画面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3)示范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裁判员的哨声、手势、违例、、站姿等基本功训练时,裁判班教师经常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在对要学习的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后,首先做出正确的动作使学生对标准动作有直观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4)模拟场景教学法:在进行裁判员执法时选位与跑动路线的教学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的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模拟法,事先用标志物

在篮球场地中摆放六个区,让其他学生充当运动员,球在六个区域不停传递然后告诉学生根据球传递的位置选择跑动的路线、不同区域的选位和观察的范围。

(5)实践中现场指导法:学生在比赛中执裁,教师开始更多的采用现场指导的方法进行裁判教学,在学生实践执法时教师在场边观看当出现机会休息及比赛结束时对学生在执法中的情况给予点评,以上是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班在裁判班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教学方法。

2.考核机制分析

篮球裁判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体能测试、理论考核和临场实践考核。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各100分,但篮球裁判二级考核和篮球裁判一级考核时间上有所区别,要求也不相同,二级考试主要是在春季篮球联赛,一级的考核主要是在冬季篮球联赛。一级考核要求出早操,按要求去上理论课和实践课,体能测试不过关者,直接不能通过,体能通过的同学,需要在联赛中担任裁判,从临场中打分,最后理论考试,三者总成绩加起来从高到低排列。

(三)存在问题

篮球裁判班的授课形式是短期培训班,在短期培训过程中受限与学生课程的时间,培养时间短,理论主要讲解最新篮球裁判规则,和观看国际篮联裁判教学视频,授课时间不固定,裁判教学仅仅是短期的培训,学生对裁判规则的了解和运用主要通过篮球联赛和学生自身对裁判的喜爱,在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教学并未划入教学的学时安排中,教学的课时安排主要是篮球专项教学,裁判教学没有固定的课时和学时等

四、小结

(一)篮球裁判培养过程中临场实践的多少对裁判员的成长和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北京体育大学应将篮球裁判培养纳入教学课时安排中,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期间调整理论和实践的比重,及时更新最新规则。

参考文献:

[1] 张向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基本功培养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体裁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一)体裁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和依据。教育工作者们在二战后发现,尽管各国都在义务教育普及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即便接受同样的教学,还是有许多学生因为无法通过考试而进入高一层次学校进行学习,并且劳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智商高低,因而他们在学业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无法用先天因素来做出合理解释。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来努力探索在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这一背景之下,澳大利亚学者Jim Martin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体裁教学法”。 

(二)体裁教学法的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同教育社会学有机组成“体裁教学法”,两者相铺相成。一方面,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实现将系统功能语法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从而跳出语言学科的限制,使其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研究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且可以证实一些假说。 

二、体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将“体裁教学法”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要注意该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一)明确“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完全不同。通常的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或者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体裁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解构这一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阐述对不同体裁的看法,以此来掌握学生对某种体裁的熟悉程度,因此教师不必干涉。但是在其后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范文分析其谋篇布局时,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也逐步为教师所掌控。 

(二)组合“体裁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在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应该注意摆脱其具有的“规定主义”,防止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体裁教学法指出,只有受到体裁的肯定,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而这一主张只是教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适应主流社会的固有模式,必将导致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另外,有许多篇章中的体裁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体裁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主题,会适时的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本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运用体裁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整体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注意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三)注重“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课堂上,常借助英语教科书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一个个专题的构建洋溢着时代气息,而且信息量比较大,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1、从学生需求出发,选择材料。课外延伸的阅读材料不计其数,如果是从课本中阅读材料的某一点出发,辐射出去,会有很多角度。只是一味贪图材料的多样性必将导致学习的失效,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裁教学。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外阅读的延伸不仅在于让学生具备什么,而且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着眼于学生既有的英语阅读基础,帮助学生走向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激发兴趣成为课外延伸的取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才能更有效的学习。在课外阅读资料的选取方面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篇章,让学生多渠道的开拓视野。结合体裁教学法的特点,可以精选阅读材料。在体裁教学法实施的起始阶段,可以先根据不同的题材,筛选

[1] [2] 

出与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相对应的篇章,借此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体裁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一)体裁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和依据。教育工作者们在二战后发现,尽管各国都在义务教育普及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即便接受同样的教学,还是有许多学生因为无法通过考试而进入高一层次学校进行学习,并且劳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智商高低,因而他们在学业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无法用先天因素来做出合理解释。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来努力探索在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这一背景之下,澳大利亚学者Jim Martin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体裁教学法”。 

(二)体裁教学法的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同教育社会学有机组成“体裁教学法”,两者相铺相成。一方面,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实现将系统功能语法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从而跳出语言学科的限制,使其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研究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且可以证实一些假说。 

二、体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将“体裁教学法”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要注意该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一)明确“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完全不同。通常的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或者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体裁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解构这一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阐述对不同体裁的看法,以此来掌握学生对某种体裁的熟悉程度,因此教师不必干涉。但是在其后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范文分析其谋篇布局时,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也逐步为教师所掌控。 

(二)组合“体裁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在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应该注意摆脱其具有的“规定主义”,防止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体裁教学法指出,只有受到体裁的肯定,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而这一主张只是教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适应主流社会的固有模式,必将导致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另外,有许多篇章中的体裁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体裁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主题,会适时的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本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运用体裁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整体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注意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三)注重“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课堂上,常借助英语教科书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一个个专题的构建洋溢着时代气息,而且信息量比较大,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

 

1前言

足球运动是一种承载着丰富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的社会文化现象,足球竞赛规则是足球运动的核心,纵观现代足球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没有竞赛就没有足球运动今天的辉煌。从现代足球运动诞生之日起,在竞赛规则统一的同时,也就相继出现了裁判工作和裁判员。足球裁判员作为足球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球场上的“法官”和足球运动全部法律文化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执法水平对足球运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足球运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职业足球联赛的健康发展。

2 高校培养足球裁判员的优势

2.1 人才资源的优势。

高校的体育教师毕业于全国各地的体育院校,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加上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累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手段。他们在经常参与的各级别足球裁判员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场执法和实践经验。学生精力旺盛,有较好文化素质和其他专业知识的背景,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这是打造一名合格高校足球裁判员的必备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这又给他们日后进入高一级裁判员团队增加了筹码。

2.2 场地器材的优势。

高校一般都具有标准的、质量完好的运动场馆和与之相匹配的较为完备的体育运动器材设施,并且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这些设备、设施还日完善,这是其他单位,部门不能比拟的。而条件相对优良的理论教学场所,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平台,丰富的音像图书情报资料为培养合格的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

2.3 临场实践的优势。

普通高校每年、每学期都会举办不同级别、不同档次各类型的足球赛事。如迎新杯、院系联赛、体育专业组的联赛、普通系的联赛、班与班之间的比赛等等。硕士论文,高校学生。这些比赛参加的队伍多、比赛场次多、时间跨度大,这都为裁判员提供了大量的执法实践机会。参加不同水平、不同档次比赛的裁判工作,可以积累临场经验。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这是培养一名合格裁判员的最佳方法。

3 从高校学生中培养高素质足球裁判员是足球发展的基础

3.1 足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尽管在我们国家由于受财力、场地设施的制约,足球运动远没有像欧、美洲国家那样普及,但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实行体育强国的战略,足球运动发展高涨。除了全国职业联赛之外,中学和高校是足球运动的主要群体。就高校而言,校内联赛不断增多,班级之间的赛事不断,单凭为数不多的高校体育教师来满足比赛裁判员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硕士论文,高校学生。就社会来说,对足球裁判员的需求存在着缺口,极需对足球裁判的培养引以足够重视。

3.2 高素质的裁判对推进足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作用。高级别的足球比赛,需要高级别的裁判员。裁判员的作用不只限于赛场执法,他通过对足球规则准确、严明、公平的临场贯彻,能提高足球运动的技、战术和足球竞技水平。

3.3 高校培养学生足球裁判员,是实施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之需要。当前,我国足球事业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但中国要想成为世界足球强国,不仅要有高水平的运动员,同时也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裁判队伍。目前,我国足球裁判队伍是相对短缺的,特别是国际级裁判员。高校必须重视学生足球裁判员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走向社会,开展群体活动和推进足球运动发展,提供过硬的本领和技能。

4 高校足球裁判员的培养途径

4.1 通过情景教学培养裁判员。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边把足球裁判执法的镜头回放,边结合图板的平面演示,给学生讲解足球裁判规则、裁判法,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提高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学生带到球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硕士论文,高校学生。让学生模仿场上常会发生的情景,进行实例剖析。通过老师的讲解,加上学生的亲临现场,这就更加强了直观的认识。硕士论文,高校学生。

4.2 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培养裁判员。

教师在讲解主裁判手势、哨语和旗语过程中,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学生听讲的同时跟着老师做练习。教师讲解在什么情况下用长哨声、短哨声、长短结合哨声、碎哨声和助理裁判的各种旗示,并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学生在明晰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硕士论文,高校学生。

4.3 通过练、带结合的方法培养裁判员。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训练,学生对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的理性认识会有很大提高。但在执裁时对主裁判的手势、哨语和跑位,助理裁判的旗示等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要达到准确、及时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必须加强自行练习,熟能生巧,使裁判基本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场下带吹法”是指临场实践中教师吹哨,学生在场下跟随模仿教师的各种判罚哨声、手势或助理裁判员旗示进行训练的方法。“场上带吹法”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同时上场,教师不带口哨,学生带哨子紧跟教师,按教师的意示吹哨。多年的实际证明,运用这些训练手段有利于基本技能的尽快掌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通过临场实践方法培养裁判员。

高校内足球比赛名目繁多、级别不一。在一些校内低级别比赛中,让学生独立工作,教师在场外观看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中场休息和全场比赛结束时同学生裁判交换意见,提出不足,加于正确的指导,使他们在现实比赛执法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足球裁判员。

4.5 健全考试制度加强理论考核法。

高校主动与中国足协各地方协会协调、联系,将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的培养与使用纳入地方协会的整体规划中,定期对高校培养的学生足球裁判员进行国家等级裁判员考试,及时颁发等级证书。通过理论考试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裁判员的自身素质。经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的裁判员,高校主动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足球裁判员。并择优选用其中的佼佼者参加地、市级比赛,对表现突出的推荐参加更高级的比赛。

4.6 通过对外交流培养裁判员。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裁判的执法水平,克服本校教师自身经验和学校足球水平的局限性,必须加强广泛的对外交流。选派表现出色大学生裁判员参加省、市足协组织的各类裁判员培训班学习。通过引进高级别高水平的裁判员为本校担任裁判,提供直接学习的机会,同时聘请资深裁判员为本校讲座,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硕士论文,高校学生。

5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构建

5.1 制定“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计划”对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的培养要列出具体计划,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适当的形式列入到“教学计划”或其他计划中,从制度上保障培养体系的顺利实施。

5.2 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年限、阶段及使用年限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年

限一般为2 年,即从入学至大二结束,培养人数以每一期20~30 人为宜。培养过程分三个主要阶段,即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参赛阶段。使用年限为2 年,即从大三至大四。

5.3 学生参加足球裁判员培训可取代的环节学生参加足球裁判员培训、学习、实践、比赛的过程,在一、二年级可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成绩,取得相应必修学分;在三、四年级可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选修课成绩,获取相应选修学分。还可根据学生在足球竞赛工作中的表现给予以适当的奖励学分。

6结语

6.1 足球比赛已成为大学生进行课内外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的绝佳方式。足球裁判是维系比赛平等、公正、公平进行,提高足球运动技、战术的根本保障,尽快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6.2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良好的足球竞赛氛围,为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

6.3 培养体系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课外与课内相结合(以课外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以分散指导为主) ,中心环节是学生裁判员的选拔与培养,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学生足球裁判员队伍。

6.4呼吁加强对普通高校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深层次研究,不断完善普通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使用等管理与运行机制,使之能尽快适应我国普通高校群众性足球运动蓬勃开展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乔蓓云,乔镖.武术新规则对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2]王路遥.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创新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辑委员会审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4]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6]王汉臣,王永权.对我国实行足球裁判职业化的分析与探讨[J].2007.10.

[7]杨一民.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2:15~16.

[8]薛龙,张鲲.裁判对足球赛场秩序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4):30~33

[9]李海,马国凯.我国足球裁判员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7~69.

[10]中国足球深化改革课题组.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研究[M].中国足球协会.2001.9.

[11]易人.国际足联秘书长说裁判的职业化[J].国外体育动态.1993,第30期:234~235.

[12]陆明辉等.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526—527.

[13]成一祥.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浅析叨.科技信息.

[14]齐锋,朱书祥.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讨叨.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

[15]李宁.高校足球选项教学改革新论『J].体育文吏.2000(6):49.

[16]陈春政.停球是影响足球比赛的重要因素IJl山东体育~2005(3):24.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过程体裁教学法 效果

前言

外语教学的一个核心技能是写作技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比如:考试制度、教材质量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大学英语写作技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逐渐成为大学教学中的一项薄弱环节。在这种背景下,文章深入调查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效果,希望能够对变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2013级本科三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为对照班,29人,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成果教学法;另一个班为观察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法。这两个班级教学进度、教学时数及学生的英语基础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本次实验时间是16周。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有效性,在实验开始前阶段,老师通过考试来测验两个班级的英语写作水平,考试的总分为25分,为了保证测试的客观、公平,邀请两名教师从对个角度来评分,然后再取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班的平均分为18.12分,观察班的平均分为18.12,因此,两个班级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成果教学法和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效果。此次调查的方式是 前后测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前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情况以及对提高学生写作品质的作用等等。

2.过程体裁教学法及其基本理论。过程体裁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有效的综合了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和成果教学法。一般而言,所谓过程体裁教学法,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多种社会情况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由Badger和White提出并倡导的,它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充分利用体裁知识的输入不断丰富过程教学法;利用过程教学法的优势来开展体裁写作教授工作。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根本原则是写作技巧和学习语言知识就是写作过程;学生可以写作过程中,从教室、同学、例文中获得所需的语言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法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写作都是老师讲解的最终成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之相反,过程体裁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模仿和写作各种体裁文章的能力,以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应用性文本。与此同时,过程体裁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过程体裁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积累各种体裁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3.过程体裁教学法实施。过程体裁教学法有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注重体裁差异、信息输入、写作过程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在此基础上,开展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1)体裁介绍与范文分析。体裁介绍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体裁,使其掌握学习的方向。体裁介绍的主要内容有:体裁特征、写作目的、语言特色等等,教师在介绍体裁时应该尽量简洁、清晰。范围分析,是指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某个体裁的文章,老师给学生提供该体裁的典型文章。在进行范文分析时,一方面,老师要高度关注微观要素,如:字、词、句等;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关注宏观的要素,比如:写作内容、写作思路等等。为了扩大知识面,提升学生对知识了解的深度,教师应该合理的给予学生更多的典型的范文。教师在讲解文章时,既要详细讲解每个文章的构成要素,也要及时的对同类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找到文章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2)任务布置和小组讨论。首先,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写作任务的目的和背景,不断的启发学生写作。在布置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内容相关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内容、写作思路等等。这一教学过程,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教师的中心由老师转移到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及解答者,而不再是传统的教授者。小组的讨论也逐渐成为学生知识输入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迅速的掌握学习技巧等相关知识。

(3)学生制定个人计划与初创作。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和技巧,已经初步具备了写作的基本能力,所以,开始进入制定写作计划的阶段,写作计划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文章主题、体裁等等。学生的写作地点,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写作的文章较长时,学生应该在课后完成;当写作的文章篇幅较短时,学生应该在课堂完成。

(4)小组互改与教师抽样点评相结合。学生在完成写作时,应该及时的检查写作成品,及时修改不完善之处。然后,小组成员交换写作作品,成员间相互修改和评价。小组互改后,小组成员根据文章的不合理之处再次展开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结构、主题明确、句法结构与衔接等等几个方面,为了提高互改互评的效果,在小组互评后,老师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写出修改、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后自己的建议,以方便抽查。老师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抽查并做相关的点评。

(5)自我修改和教师批改讲评。经过二次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根据同学的建议以及自己写作的新收获来修改和评价自己的写作成品,再次完善作品,写出第二稿。老师收到第二稿时,先用特殊的符号把作品中的不合理之处标出来,待作品发放学生之后,让学生自行修改,写出第三稿。为了不打击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该坚持以鼓励为主。第三稿完成之后,老师再次指出作品中的不完善之处,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再次修改,最终完成“成品”制作。

二、结果与分析

1.过程体裁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对照班和观察班,研究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相比,过程体裁教学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研究表明,实验前,p=0.082,T=3.273,该数据表明,与对照班相比,观察班学生明显的存在着英语学习兴趣较低的现象,试验后,p=0.8399,T=0.2294,该结果表示,与对照班相比,观察班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已无明显差距(见表1),研究表明,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实施过程体裁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2.过程体裁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合作品质培养。与成果教学法相比,过程体裁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品质,老师为了获得答案,在实验的后期阶段,曾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如果在英语写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你是否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本课堂中你和同学交流了多少次、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实验表明。观察班同学更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来解决问题,而且观察班和对照班在实施效果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见表2)。

3.过程体裁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实验结束后,对比了学生实验前后的英语作为成绩,看与成果教学法相比,过程体裁教学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研究表明,在五个作文成绩中,观察班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班,T=5.546,p=0.00517,表明两个班级的成绩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3)。

三、结果与思考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之前,进行了三个月的调查,然后开展了半年的教学实践,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写作需求、元认知策略与写作、大学生对过程体裁教学法的了解程度等等。经过研究发现,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比较对照班和观察班,可以发现过程体裁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品质,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增加写作知识的及信息的输入,不断增加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另一方面,过程体裁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在了解体裁特征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和交流,互评互改,都可以不断的加深学生学习的再认知。老师在修改学生写作作品的同时,不是直接更正学生的写作错误,而是用特殊的符号画出写作中的失误,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自行修改,直至作品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加深学生对于写作过程的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观察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测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过程体裁教学法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中高级英语单词词汇的恰当使用,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过程体裁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合理的安排句法结构和语篇,以便学生更好的充实写作的内容,进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满意度。因此,过程体裁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等学校英语写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现代教学中,积极引用过程体裁教学法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也是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健,傅克玲,赵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效果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600-603.

[2]王芳.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9):180-182.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9篇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竞赛裁判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

体育专业;竞赛裁判;能力培养

一、前言

依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在制定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应了解并系统掌握专项的竞赛理论与方法,而且能够胜任基层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同时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的等级标准。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后,实际的竞赛裁判水平,不论是对竞赛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还是临场实践的操作环节都与培养方案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领域就是地方的中小学校,工作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课外活动指导与课外竞赛训练等方面,而基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更离不开扎实的与竞赛裁判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基本功。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学习工作必须得到重视。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应明确以下几点:首先体育专项竞赛裁判工作本身就是专项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院校在制订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方案时,会在培养目标里将学生掌握的基础的竞赛裁判知识和技能进行明确的阐述,学生掌握竞赛裁判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专业技术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另外,扎实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基本功,既要求学生了解相对应的各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与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目的就是为学习竞赛裁判技能打下牢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专项技战术的学习对促进竞赛裁判工作掌握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宏观上掌控,细节上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竞赛裁判学习环节的课时比例情况。

依照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大学的初级阶段会安排各个专业技术内容的普修课程,课时在50~60学时不等,而且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10%~15%。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对所开设的所有专业技术课程的竞赛裁判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达到初步掌握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竞赛方法,对于临场竞赛裁判实践能够基本完成。在普修课程结束之后,后面阶段的学习就是专修阶段,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取向选择一项专业技术进行下一步深层次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不论是时间跨度、课时总数还是学生的精力投入都要大于普修阶段的学习。专修阶段总课时安排在180~200学时左右,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不论是普修还是专修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首先认为所学专项技术竞赛裁判的学时数偏少,尤其是在专修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就是抱着对该项目裁判工作的强烈求知欲才选择该项目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实践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有就是学生认为在安排的竞赛裁判学时中,理论学时安排偏多,实践操作环节学时明显不够,学生临场实践的机会太少。因此适当提高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情况。

在保证了一定学时前提下,对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学习能否落实到实处是关键。通过走访多数体育院校的专业授课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竞赛裁判理论讲授与实践脱节,没有及时更新最新执行的各专业技术规则与裁判法,实践学习过程中对各专业技术裁判员基本功的练习强度不够是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过程中体现的主要问题。竞赛裁判理论主要是对专业项目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论讲解,是学生全面了解运动项目规则要点、竞赛方法等内容的主要途径,对这个环节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后面实践操作的质量。尤其当前流行的几大球类项目,它们的普及率、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都很高,因此对应的规则和裁判法在最近几年调整和修改的频率加大,而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如果不能对这些竞赛裁判理论变动前后贯穿,及时补充学习最新内容,势必会影响到该项目的竞赛裁判实践环节;而实际临场实践环节是对理论层次学习的检验,能反映出理论阶段学习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返回重新梳理和讨论相关理论要点,然后再实践,如此反复才能真正熟练掌握竞赛裁判技能。所以,要落实好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

对于专业教师在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中的问题,我们主要围绕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阐述。首先在竞赛理论教授环节,通过访谈调查相关专业的教师,发现他们部分在各自的专业项目上都有着多年丰富的竞赛裁判经验,多数有着国家一级裁判员的称号,少数还是部级及以上裁判员,多次担任高水平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尽管如此,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方面发现,专业教师在讲解竞赛理论时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教案,个别使用下载的WORD文档作为幻灯片,只有少数教师会配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完整的PPT。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而言,在课堂讲授环节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践学习环节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裁判基本功的学习抓得不够紧,多数是因为学时少的原因把裁判员基本功的具体步骤环节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学到皮毛,对每项基本功的适用场景、运用时机都不能深入的学习和体会,导致底子还没打厚,就直接进行临场的实践操作,而且教师对临场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的纠正普遍忽略,多数抱着考虑不出现大的失误就没问题,这样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状况最终会导致顾此失彼,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4.竞赛活动开展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裁判工作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经过普修和专修两个阶段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后,基本具备了各专项二级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校内举办的运动会和组织的师生各群体项目的竞赛及市级水平的各种竞赛都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检验临场执裁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调查访谈多数从事竞赛裁判工作的学生对学校创造的临场锻炼机会感到满意,并能够顺利完成竞赛任务;由于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对自己的执裁要求严格,所以对于临场出现的竞赛裁判问题也能够独立思考,认识和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后面即使有集中讨论的学习机会,但由于执裁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回忆问题时难免疏漏,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复出现。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解决,一是指导教师亲临竞赛现场,对学生出现的临场执裁问题通过暂停或中场休息等间隙时间及时指导;另外对比赛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同学的细节问题教师可以记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或让跟随的学生及时记录比赛各种情况,以便赛后统一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还有就是在关键比赛场次指导教师可以亲自上场执裁,现场给学生做示范,效果会更佳。

四、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在安排竞赛裁判学时时,适当提高理论学时数和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在落实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时,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

3.在课堂讲授环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

4.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必须重视裁判员的基本功学习,在进行临场实践时基本功的学习要贯穿始终。

5.对于组织的各项目竞赛活动,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应通过现场指导、亲自示范等多种途径及时解决。

作者:郭杰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王天聪.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何旭初.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04).

[3]吴建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08,(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