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30 11:36:52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1篇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三、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 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比如《如鼠》一文,作者为了抓住松鼠的特征,即从思想上把松鼠分解为外貌、习性、性格三个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松鼠外貌的特征是“漂亮”,习性的特征是“驯良”,性格的特征是“乘巧”,然后再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即文章开头所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乘巧,很讨人喜欢。”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综合。 比较,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体与同类的比较,或异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像《松鼠》中说:“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和四足兽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到它与其它四足兽的不同即在于“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这就抓住了松鼠不同于其它四足兽动物的特征。《松鼠》中还说:“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松鼠与山鼠同属鼠类而不同种,是并列的两类事物,这样一比较,就把松鼠不同于山鼠的特征区别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相近的事物就越是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常常是对事物一边进行分析,一边进行比较,看事物之间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要教学生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还必须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 从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情况看,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往往看到的是事物外在的一些现象,而且说得很笼统。这说明学生还处在一个不能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不善于通过比较来鉴别事物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说明文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就要抓好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比较,就不难抓住事物的特征。 分类,是在上述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征进一步分门别类的方法。为了把事物说清楚,在说明文中常常需要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像《万紫千红的花》、《食物从何处来》、《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课文,就都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通过分类,便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特征,以及种与属之间的关系。分类实质上也是一种分析、比较和综合,不过它是在更高的思维层次

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因此,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关键在于能够让他们科学地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对事物进行类别上的分析、比较和区分,再把各类的特征综合起来。 抽象和概括,是指为了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出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则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彼此是紧密联系着的。概括须依赖于抽象,而概括又是抽象的必然发展。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2篇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是楚汉之争中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他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项羽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色彩,从巨鹿之战中勇冠诸侯到建立西楚,再到分封诸侯,楚汉之争兵败最终自刎鸟江,无论是对其功绩的推崇,还是对其失败的惋惜,他所创造的辉煌和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素材。从史籍《史记》中项羽的原始形象,再到文学体裁唐宋诗歌、宋元戏曲和平话小说中的项羽形象,最后进入到现代传播视域中,项羽形象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的人物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形象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有关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学研究多集中于《史记》、戏曲、诗歌中的单一体裁中的研究,在已有的有关项羽人物形象的硕博士论文中,缺少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究与考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缺乏从古到今的纵向梳理及其在网络传播中相关情况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系统性地对项羽这一人物的文学书写加以梳理,结合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的背景特点及作家的个体差异性,探究项羽人物形象文学书写的演进规律及其魅力。总之,进一步完善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对以往研究的遗漏和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对已有的浅析问题进行深化,对其中对比鲜明的矛盾进行剖析,对于认识和把握项羽人物形象经久不衰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项羽这一人物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代研究中,以1953一2016年3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的论文为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粗略统计,以项羽为题名的论文共有500多篇,主题为项羽的论文共有2400多篇,学界关于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比较集中,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呈现由点到面的趋势,纵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相关论文,对项羽的整体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学方面的研究

第一类从特定事件研究项羽形象。这一类的研究主要将项羽放在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中研究项羽形象,从而在矛盾冲突中彰显出项羽的性格优劣。李张召的《从该下之围谈项羽》。从四面楚歌再到霸王别姬,最后溃围、斩将、自刎鸟江,展示了项羽的勇猛英姿,呈现出一位真英雄形象。连波《论鸿门宴上的项羽一一说霸王并不沽名与其他》是将项羽置于鸿门宴的背景、过程和结局中,深刻分析了项羽在其中所暴露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虽然项羽最终结局失败了,但是他是实至名归的一位不“沽名”的失意英雄。此外还有张华真、郝富安的《试论<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特征》、徐李平的《试论<鸿门宴>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论文。

第二类是人物对比研究。这一类研究把项羽和其他《史记》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楚汉之争”对峙两方项羽和刘邦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胡一华、毕英春的《刘邦和项羽》、邓翠萍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李营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谈》、王联斌的《刘邦项羽武德人格比较》。除此之外,还有项羽与其他《史记》人物的比较研究,如罗鉴晨的《悲剧英雄陈胜与项羽的比较分析》等论文。

第三类是《史记》中人物写作的艺术手法研究。这一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通过司马迁在塑造项羽形象时所用的艺术手法和表现艺术,彰显出项羽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主要研究成果有李林军的《烘云托月法的完美运用一一试述<鸿门宴>中项羽形象的刻画》、黄岩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人物语言的特点》“、魏佳的《<史记>中项羽结局的描写艺术》、张兴彦的《<项羽本纪>的写作特色》、杨丁友的《司马迁的叙述特色与项羽形象》等论文。

(二)各类文学体裁中的项羽形象研究

这一类的作品主要考察某一体裁中项羽形象的发展演变情况,从而丰富了《史记》之外项羽形象的研究。任荣的《霸王戏演变考述》一文中将有关项羽的“霸王戏”的发生和演变共经历五个阶段,对其产生、发展、成熟、达到顶峰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叙述,并且指出明代《千金记》对于霸王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界梳理了霸王戏演变的基本脉络。马宝记的《历代项羽诗颂及其精神意蕴》。系统论述了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这种形式对项羽自刎鸟江表达的情感,使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此外还有林怡的《论“霸王戏”的擅变》,将霸王戏发展的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张雅洁、马帅的《项羽题材在诗歌中的擅变》深刻剖析了进入唐代以后项羽这一文学题材的完整发展道路,论证了这一时期出现的项羽题材诗歌主要以“借古言志,渴望中兴”为感情基调进行创作与发展,对后世诗人评述项羽得失争论项羽是否该东渡鸟江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开启性的作用,并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观点。

 (三)多学科交叉研究

从传播学、音乐、美学、社会历史学等交叉学科角度研究项羽形象论文有很多。美学方面的文章有赵伯飞、闰岚、郝府元、闰强的《由项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浅析艺术美》、薛从军的《论项羽的悲壮与崇高一<项羽本纪>的美学价值》、传播学方面有岳慧的《影视作品中的项羽形象及其意蕴浅析》、社会历史学方面有杨宁宁的《项羽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内涵阐释》、王艳丽的《从<史记>中项羽形象的建立论“文史结合”的完美》,音乐方面的有徐文正的《歌剧<楚霸王>的音乐及戏剧呈现》。

 (四)国外同类人物比较研究

这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将项羽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相似人物进行比较,从而在性格和悲剧性上探究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周文婷的《从项羽与阿喀琉斯的英雄性格比较看<史记>的悲剧艺术》。)将中外两部著作从人物的性格上进行了深刻分析,使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最终得出他们的性格是造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李秀的《英雄末路的悲哀一一科里奥兰纳斯与项羽之比较》将《史记》中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两个悲剧结局的人物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认为项羽和科里奥兰纳斯他们的结局是无奈的,但是英雄的精神却光辉动人。此外类似的中外人物比较还有田凡玉的《中西方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一一霸王项羽与力士参孙的比较研究》、罗燕玲的《项羽与阿喀琉斯的异同分析》。这些研究都从内容和形式上极大丰富了中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突破了对于项羽形象的研究集中于国内作品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项羽形象的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项羽形象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将项羽形象从古代传播演变和现代传播串联起来考察,对其形象演变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的论文和专著,王亚听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则是以古代文学中的书写为主分析项羽形象。纵观几十年来项羽形象的研究现状,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不断有所创新,但是在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对项羽形象研究大多停留在史学研究,对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研究不够充分。

第二,缺乏系统梳理项羽形象的论文,研究成果系统性有待加强。

第三,对电影电视剧和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下的项羽形象演变缺乏关注,缺少专门性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论文力图从历史和文学两个方面探索项羽形象的演变规律,在研究思路上,试图分三个章节展开:

 (一)历史叙事中的项羽形象生成与传播一以《史记》到《资治通鉴》项羽的原始形象为线索这一章节主要立足于史籍中的项羽形象,重点关注《史记》、《汉书》以及《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项羽的历史形象和特点,同时也梳理出不同朝代的史书对于项羽形象书写存在的差异性。

 (二)项羽形象在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传播

本章的研究重点是探究项羽形象在文学视野下的传播和演变过程,分为“唐宋诗歌中的项羽形象”、“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和“元明小说中项羽形象的精心描绘”三个小节。在第一节中重点探讨唐宋诗歌中项羽形象所蕴含的的文化意蕴,把握由历史叙事进入到文学叙事领域中项羽形象变化的特征。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则主要关注这一形象的负面化及其原因。最后一节中主要研究在平话及历史演义小说中项羽形象的塑造。

 (三)现代传播方式下项羽形象的传播

探析在现代传播方式中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特点,包括以楚汉争雄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网络游戏中的项羽形象,通过与历史演义小说《西汉演义》中项羽形象的对比,归纳出在新的传播媒介下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的内涵和趋势,理解当下对项羽形象的改编和传播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

纵观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拟采用以下方法来展开研究:

 (1)文本细读法。精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全唐诗》《全宋诗》《全元戏曲》《西汉演义》等文本,着重关注其中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并探究分析每部著作中对项羽形象的塑造特点。

 (2)文献梳理法。项羽形象在《史记》产生后各个时代都有对项羽形象进行书写的文学作品,因此探究项羽形象的演变,搜集、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界相关的研究动态及进展。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3篇

主要运用于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说明文内容的主次及全面准确的说明、议论文中论点的论证分析及内容的拓展等方面。1、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现实中的人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是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容易概括片面"走样"。原因是没有运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所以对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的文章刻画人物形象是符合现实的"优点+缺点"型;而有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单极性格"。所以,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时,尽量从两个方面去总结,但不一定在文学作品中求全。更重要的是突出主要方面。2、说明文内容的主次及全面准确的说明说明文内容主次的把握。3、议论文中论点的论证分析及内容的拓展议论文中辨证分析法是每一位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要求。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正反对比论证,也有文章主驳、主立的主次之分。初步的发问,可以借助以上阅读各种文体的方法,准确而全面的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断章取义、片面概括和语言繁琐的毛病。

二、"为什么"的思考

不同文体的目的各有不同。记叙文是为了以情感人;议论文是为了以理服人;说明文是为了以知教人。阅读文章以后,在弄懂"交代了什么"的基础上追问"作者为什么写得这篇文章",这就是思维的进一步思考。

(一)"为什么"在内容上的进一步思索1、记叙文的阅读,在"交代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重点突出对议论段的破译,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表达主题。表达了作者的''''为什''''"的文章主旨就水落石出、水到渠成了。2、议论文以理服人,明确了文章交代了什么,即论题、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要论证这个论点呢?很快学生就会明确是为了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达到晓之以理、弘善抑恶的目的。3、说明文以知教人,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说明清楚,同时也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辩证法在文体上分析上的体现辩证法在议论文中体现在议论文章本身论证的全面性(正反对比、主次分明),以及读者对作者观点的辨证分析上。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样是我们思考的有利武器。运用唯物主义思考问题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真实用意。

三、"怎么样"的思考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4篇

1.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培养需要:学生学会文艺鉴赏尤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易引发青少年思辨的方法,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

教学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并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是谁都有份的。”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但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

二、诊断病文,对症下药

1.明确概念和写作要求:

一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

二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

2.诊断病文:结合《相识数十载伤别离》这篇文章来为这篇病文诊断: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

问题:(1)赏析角度(观点)不明确;(2)观点和具体赏析内容不相符;

(3)赏析评论过程过于笼统,没有深入文本;(4)语言不充实、不完整,表述过于简单。

3.策略总述:观点和鉴赏角度要明确清晰;(审清题意)细节赏析要充实:

三、教授技巧,经典引路

技法一:简洁概括人物形象

ü 抓修饰人物的形容词

ü 抓人物描写进行概括

ü 抓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ü 抓其他人的评价(侧面)

【小试牛刀】

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形象鲜明,请你通过文中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包括人物描写),赏析总结出人物形象特点,填写表格。

技法二:结合文本分析

......细节体现了........

......语言(神态、心理)传达了......

......事件表明了......

两点法:在具体赏析部分,主要抓住字词句细节或是文章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主旨,文章细节抓两点。可选择:字词+字词、字词+事件、事件+事件。

(这个技巧主要针对写作无法、不会下笔的学生,是一个技巧参考,具体赏析过程时细节把握也可选1点、3点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小试牛刀】

根据表格内容将《秋天的怀念》人物描写细节总结成一段赏析性文字。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和完整性。

经典引路:

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出去,她深深理解儿子痛苦,能够包容儿子暴怒,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并没有让“我”看到泪水,她要给我信心,使我坚强;“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是动作描写,表明了了母亲为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而手足无措,传达了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以及她希望“我”走出阴影,勇敢面对生活的急切心情。

技法三:总结人物形象

精炼点出人物给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文章情感的简单总结,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

例:这样一位虽然眼盲,但是心地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母亲,让人为之动容,心生敬佩。

作者受父亲启发,考上大学的感恩与对父亲的敬爱,也字里里行间尽显了。

【文不厌改】

对比之前对《相识数十载伤别离》文章的赏析,结合我们课上的写作技法,对之前的病文进行修改。组内交流展示,选出优秀篇作,班级展示。(教师总结示范)

四、作业:鉴赏经典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5篇

关键词:女性视角;简・爱;伯莎;罗切斯特;形象赏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89-03

《简・爱》是一部备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作品。在小说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研究者对其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着不同角度的赏析。然而,在女性视角下,对其小说人物形象的赏析还是第一次。由于审视角度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人物形象也有会不同的收获。而且,这种多角度的赏析,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而且更能使读者明确小说的艺术价值。

一、女性视角

女性视角一般是指研究者以西方女权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审视文学形象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在女性的视角下,研究者不仅要分析文中的女性形象,而且还要运用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观照文中的男性形象及其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影响。因此,形象的分析的重点就往往被局限在两个层面上:即文中女性形象对男权文化的抗争和男权文化给予女性生活状态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讲,在女性视角下审视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其探讨的内容集中于两点,即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给予人物形象的相互影响。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研究结果,首先,是由于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的对立。在人物形象赏析的过程中,女权主义是作为与男权主义的对立而存在的。即,面对男权主义这单一的理论束缚,女权主义表现出自己的抗争。因此,它的分析集中于小f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但是,从哲学的层面上讲,没有传统男权主义理论的诞生,那么后边女权主义的一切也就无谈起。因此,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之间表现出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次,作为一部小说,人物形象是自成体系的。人物形象体系是指小说中人物形象彼此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小说而言,在其人物形象体系中,没有体现男权主义的人物形象,也就无所谓体现女权思想的人物形象了。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分析视角,人物形象的赏析都会涉及男、女人物形象的问题。

虽然说女性视角侧重于对女权主义觉醒的分析,侧重于对其反抗男权主义表现的总结与归纳,但与此同时,它也侧重于对男权给予女权主义发展影响的分析。否则,女性视角的人物形象审视就是传统男权人物形象研究的全盘否定。而且,这样的全盘否定又会成为影响读者感悟人物形象的理论。

二、女性视角下的人物赏析

(一)女性视角下的简・爱

叙事类文学作品的研究,首先集中在人物形象的研究上,而对人物形象的关注,又聚焦在主人公的身上。简・爱作为小说同名的主人公,就享有了研究的优先权[1]。

在女性的视角下,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在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2]。

简・爱形象是一个抗争的形象,而且她的抗争是与生活的历程融合为一体的。因此,她抗争意识的觉醒过程就形象化地诠释了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首先,她的抗争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小说的伊始,作者就对其艰难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客观地描写。从下列简短的对话中就可见一斑:

“贝茵说了什么啦?”我问。

“简,我不喜欢吹毛求疵或者刨根究底的人,更何况小孩子家这么跟大人顶嘴实在让人讨厌。找个地方去坐着,不会和气说话就别张嘴。”

这是描写简・爱在里德太太家悲惨遭遇的一段话。当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了解别人说自己什么的时候,她的质疑却受到这样的回复。仅仅对自己不明白这处的一个询问却被用“我不喜欢吹毛求疵或者刨根究底的人”来回绝。更可怕还是后边那一句“小孩子家这么跟大人顶嘴”以及对其“顶嘴”的处理结果“不会和气说话就别张嘴”。

其次,简・爱的抗争是一种理性的抗争。面对这样的责难,简・爱放弃了力争弄清事实真相的权利。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理性。尽管心中有疑问,但她却放弃了进一步的询问,一个人远远地走开去寻一个僻静的场所阅读一些书籍。

再次,简・爱的抗争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小说的文本中,简・爱的抗争表现为她与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在小说时,简・爱是一个生活贫穷的人,而且她也不具备令人羡慕的美貌,长相一般并且身材矮小。可是通过抗争她却表现出来了与其他人一样的品质:我的心胸一样充实。在小说的文本里,简・爱抗争的普遍性意义还源自于当时生活。简爱的经历几乎与作者自身的经历完全相同。虽然她没有父母的怜爱,连那唯一关爱她的舅母也过早地去世了。但她却在自己喜欢的自然与书箱中得到了慰藉。因此,她在柔弱的外表下表现出了内心的刚强。如果说上述所选择的案例不足以例证这个观点,那么在小说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恋爱经历足以证明这一切。一个出身名门,不仅有显赫的身世,而且还拥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一个出身贫穷,既没有令人倾倒的容颜,也没有令其满意的社会地位,只是一个可怜的家庭教师。但是,这种悬殊的对比并没有使简・爱妥协,而是更加坚定了她对婚姻幸福的追求。尤其当简・爱最终与心爱的人――罗切斯特站在婚礼的舞台上听说罗切斯特前妻还在人间的消息后,她绝然地像自己当初对罗切斯特的追求一样,表现出了自己那令人敬仰的坚守信念,毫无眷恋地放弃了这已到手的幸福,独自一人再次回归到无依无靠的世界。因此,如果说她当初对罗切斯特的追求是一种稍有感性的理性抗争,那么这一次婚礼上的出走则是更加理性的抗争。因为,在这样的抗争里,不仅有简・爱对自己尊严的维护,也有对罗切斯特原配妻子的尊重。从而使传统的男权主义出现了向女权主义的妥协的征兆。因为,经过这样的事情,罗切斯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简・爱的伟大之处。

最后,简・爱的抗争再现了男权与女权主义的斗争焦点。简・爱形象的抗争焦点主要集中于两点,即与自己命运的抗争和与传统男权主义的抗争。对于前者而言,她与命运的斗争开始于她生活的舅舅家里;对于后者而言,既表现在她与罗切斯特的婚姻追求中,也表现在她在婚礼上与罗切斯特的分手里。细想这两个层面的抗争都是传统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斗争的焦点。特别是后者,使简・爱具有男权抗争本质的女性形象更具个性化。而在其个性化的抗争实质就是对男女平等、自由的一种追求。

(二)女性视角下的伯莎

在小说《简・爱》中,另一位女性形象伯莎・梅森(Bertha Mason)也是一位值得研究者特别关注的形象,特别是在女性的视角下对其形象的审视更具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对于前者而言,由于简・爱的光芒太过耀眼,读者和学者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将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而伯莎・梅森这样一个被囚禁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却为人们所忽视,即便得到关注也无怪乎是一些指责与批评[3],影响了读者对小说价值的挖掘和对其人物形象的赏析。

首先,在小说的文本中,伯莎・梅森是一位受男权影响而发疯的女人。伯莎・梅森没有简・爱那样的抗争方式,但她却以自己与众不同的“疯”表达着传统男权思想给予女性的影响。在当时男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伯莎・梅森的婚姻就是通过金钱交易完成的。罗切斯特作为她的丈夫,他不喜欢这位富有的女人。虽然罗切斯特的家里富有,但他却因为不是长子而不能获得财产的继承权。于是,此时此刻的罗切斯特只能说是富人家的一个穷人。但他却不甘心这样贫穷下去,因此,他选择了伯莎・梅森。尽管在这场婚姻中,他有些被动,但他还是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因为,他与伯莎・梅森的结合可以让他获得大约3万英镑的嫁妆,从而使其摆脱经济上的尴尬,获得一个相对自由的生活。从另一个层面分析,伯莎・梅森之所以能够获得来自罗切斯特所谓的爱情,那是因为她的父亲与罗切斯特具有一样的想法:伯莎・梅森的父亲要通过这样的婚姻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基于这样的事实,有研究者认为伯莎・梅森是一位遭受集体无意识迫害的“替罪羊”。从另一个层面讲,从伯莎・梅森与罗切斯特婚姻里,可以看到男权对她的影响。无论是作为自己亲人的父亲,还是作为自己丈夫的罗切斯特,他们都通过自己的男权思想使伯莎・梅森一步步地走向了生活的深渊。

其次,伯莎・梅森的反抗是对传统男权思想的报复。在小说文本中,作者精心描绘了她多次的疯狂行为。例如,当她被囚禁在阁楼上后,她终于找准机会,趁看守不备逃了出来。可是,在逃出来后,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试图烧死罗切斯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位作为自己丈夫的人,又是囚禁自己的人。再如,当伯莎・梅森得知罗切斯特即将与简・爱结婚的时候,她以更加暴力的方式撕毁了简・爱婚纱。因为,这件婚纱也是男权思想的象征,尽管它会被简・爱穿上。

(三)女性视角下的罗切斯特

罗切斯特是小说文本中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尽管在传统研究中,对于这个形象的分析很少涉及到女权主义的问题。但是运用女性视角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却不能忽视他对传统男权的体现。

首先,罗切斯特是一个彻底的男权主义者。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事例中得到确证。第一个事例是他与伯莎・梅森的婚姻关系。他们两人之间的婚姻不是基于爱情的基础,而是基于罗切斯特本人的金钱需求。如果他能蚣坛屑彝ゲ撇,他也不可能会与伯莎・梅森结婚。第二个事例是伯莎・梅森的反抗。无论是她第一次试图烧死罗切斯特,还是最后她葬身于烧毁庄园的火海之中,每一件事情的起因都与其密切相关。如果罗切斯特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男权思想的表现,伯莎・梅森也不会有如此的心中的怨恨;如果果罗切斯特不是为了对自己心中那份男权思想的追求,他不会再次被简・爱抛弃于婚礼之上。

其次,虽然罗切斯特不是女权思想的典型,但他通过自己言行表现出来的男权思想却是映衬以简・爱为代表的女权思想的重要媒介。无论是简・爱还是伯莎・梅森,都是在与他的相互联系中表达了女权主义者的思想诉求。在女性的视角下审视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仅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特定的女性人物,而且还要分析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从而在对比中分析女权主义思想的特殊之处。

总之,小说《简・爱》是一部颇受各国读者喜爱的作品。尽管对其人物形象有不同的解读,但在女性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其小说人物形象及各自的丰富意蕴,无疑能够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内涵,从而为深入地挖掘小说的文学价值夯实鉴赏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邓楠,郭静.国内《简・爱》人物形象研究述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39.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仅重视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能力的发挥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审美教育在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教师应该把教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审美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修养,让学生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提高鉴赏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就是对人物进行审美的过程。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自我感和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这一过程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

一、如果是真实人物,就应该从选材的典型精当,从谋篇布局的独到,从语言运用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分析

就拿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来说,艾青善于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典型生活细节和场景,把形象描绘和情感抒发结合起来,在叙事和抒情中完成了大堰河的形象。艾青主要通过三幅画面来写大堰河的美好心灵:她在艰苦生活中对乳儿的抚爱;她在凄苦的奴隶般劳动中对乳儿的深爱;她在死后的寂寞悲哀。通过这三幅画面的组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善良、勤劳坚韧的被压迫的东方妇女。正是这位可亲可敬的“母亲”以乳汁养育了诗人艾青,又以自己的苦难生活和挚爱深情感动了诗人,让诗人自幼懂得爱与恨,后来终于看清了人世间的不平。另外,这首诗在语言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散文美,诗人运用了散文化手法来写作。在诗的第四节和第六节中我们看到了大堰河的家境是那样的贫寒,只有“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和平凡琐碎的家务劳动,然而这里却有真爱,当大堰河活着的时候,卑微得连名字也没有,吃尽了苦力的苦楚,还是“含着笑”屈辱地劳动;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得到的只有“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含泪”而逝与“含笑”劳动形成尖锐对比,突出这位伟大母亲的悲苦与死的凄凉。

作者正是以散文化的语言来叙述“我的母亲——大堰河”的。作家要表现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不可能把关于这个人物的所有琐事都写入文章,而是精挑细选,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几件事来写,因此,在分析人物时就要仔细分析作者精选的事件,从事件中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就拿刚分析的“大堰河”来说,先让学生分析三幅画面,然后让他们逐渐明白“大堰河”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富有爱心的悲剧性的劳动妇女。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去同情大堰河,去学习大堰河身上闪光的东西。

二、如果是艺术人物则应从情节、环境、行动、心理描写等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语言、行动、心理都是围绕着塑造艺术形象这个中心的,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环境制约行动,语言反映心情,情节更离不开环境、行动等。因此我们分析艺术人物形象应通过分析情节、环境、行动等全面认识艺术人物。环境是人物生长的土壤,分析人物首先离不开的是环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形象,我们应先分析小说独具匠心的“风大雪紧”的环境描写。在这里,除了风雪描写外,还写了火,先是老军“向火”,林冲“盖火”,再是草料场“着火”,陆谦等人放火后是林冲胸燃“怒火”,手刃泼贼。 在这个环境中,作者静心把“火”与“风雪”组合成一个特写镜头。在这一镜头中,雪欺火势,风助火威,火增人怒,汇成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高潮,暗示了林冲与陆谦等人的水火不容。学生也只有弄懂了这一点,才能往下更好地分析林冲的性格。要分析艺术人物,也要对具体情节进行细致分析,拿鲁迅的小说《药》来说,它写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作者讲这个故事时,从华老栓买药说起,同时写夏瑜被杀,然后写华小栓吃药,再写茶馆谈药,通过各种人物的嘴,点出被杀的是夏瑜,交代夏瑜被捕和狱中斗争的情况。同时写夏母上坟,写坟上有花圈,暗示夏瑜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这就是《药》的情节。从这情节我们可知辛亥革命时期夏瑜等革命者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民支持。华老栓等劳动人民麻木,愚蠢。通过情节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因此,只有对情节、环境等综合分析,认识人物形象,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才能使这些艺术人物活起来,树立起美学的意蕴,使学生与这些人同甘苦、共命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从而使他们获得美的涵养。第三,审美的创造力。如果说教师精当分析人物形象是鉴赏美的过程,那么可以做一定的练习,就是发展、创造美的过程。练习可以设计成人物形象的再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经过分析,在学生大脑中已形成一定的轮廓,但常常会形成思维定势。为了开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应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文中人物形象的间接性,决定学生认识人物形象必须通过阅读来认识。由于认识的主体不同,获得的人物形象就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也就形成了人物形象审美的差异性。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创造自己的审美,通过这些来完善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得到美的高级享受。美的人物形象作为现实美和理想美的集中反映,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是实施德育、智育等最有效的美育手段。事实证明,美的人物形象可以匡正粗俗和鲁莽,引起学生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完美的文学艺术形象可以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内在的力量。悲剧美的人物形象可以使学生憎恶强暴、崇尚正义;喜剧美的人物形象可以使学生知廉耻,大笑过后,告别丑恶。可以这样说,一个经常受到人物美熏陶的学生,当活的人物形象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时,他对假丑恶是不能容忍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文艺学;人物形象;语文教学

引言:语文教学的内容正是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文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进行一番审视。其中文艺学就与语文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艺学的一些理念、观点与当今语文教学重视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的改革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且语文教学的内容恰恰正是文艺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物形态分析

与我们常见的文学作品中各种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不同,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占主导地位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宗旨进行选取的。所以,它的构成常常是以比较简单的,符合语法规范的短篇文章为主,以培养中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对文学的欣赏。所以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先用简洁流畅的记叙文、小说为重点课文,其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分析的重点之一。

(二)正面形象较多

中学语文课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实践场所,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不仅要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而且还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正面的宣传引导也就非常必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语文教材中正面形象占了绝大多数。

(三)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居多

文艺学中的“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最大优点就在于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参与进去,和作者共同完成人物的塑造,所以圆形人物是不定型的。所以,中学语文教材常常选取一些性格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来作为学习的重点。即使是圆形人物,如阿Q、林黛玉、葛朗台等,在课文中也常常被简化为单一性格。

二、人物塑造的技巧分析

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进行角色塑造的分析,从而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要发掘作品语言的潜台词

不放过人物的一举一动和片言只语,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发掘其中的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性,领略到无穷的审美乐趣。

(二)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来看,他们常常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直线式的思维,就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结果:第一种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生硬理解,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变,缺乏创造和发现能力,这恰恰是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大忌。我们必须从各人独特的个性出发,抓住人物本质特征,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人物。

第二种是对写作技法的绝对化。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局限。如果我们在分析人物时只是注意了它的长处,忽视了它的局限,那就容易曲解文学作品,甚至会使学生在写作中滥用各种技巧,反而失去了真实性,显得生硬做作。

(三)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

由于中学生容易犯教条化和绝对化的错误,我们在分析人物塑造的技巧时就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不断替换练习,把高超的技巧和一般的语言运用加以对比,这样能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作品中所用艺术手法的巧妙。

三、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

创造人物和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目的不在人物本身,而在于通过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真实性判断

人物的真实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生活真实,指实际存在的一切具体的生活现象的真实;另一种是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加工和变形,是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主体根据自身的个性、气质、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媒介的特性。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教会学生辩证地掌握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既不能把艺术中的人与事照搬到现实中来加以模仿,也不能用现实中不存在为由来否定艺术的真实。

(二)道德判断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又要如何进行人物的道德判断?

⑴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

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赞美,使他们牢固树立善的观念和对善的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恶行的揭露批判,使学生产生对恶的痛恨和厌恶感。逐步教会他们如何辨别真假善恶,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

⑵ 摆脱简单的是非判断标准。

一些圆形人物人物大多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和现实中的人物一样,他们也是善与恶的多重组合。对于,这样的人物必须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⑶处理好理智和情感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区分欣赏和批评。当我们在对文学作品作一般欣赏时,我们可以把天平倾向情感,可以毫无理由地爱或恨某一个人,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渲泄和补偿。而当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时,就应该让理智占据上风,对人物进行客观分析。

(三)审美判断

美的人物形象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⑴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作为作品核心的人物形象更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创造,蕴含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如“润土、刘兰芝、孔乙己“等这一个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都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

⑵人物形象饱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

文学是以情动人的,只有从心灵上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满足了读者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

⑶用艺术的形式将真和善的东西表现出来。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美不仅仅表现在漂亮潇洒的外表,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人的心灵。一般来说,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人常常表现正义的力量,能给人崇高的美感。

⑷化丑为美。

描写丑的事物也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在现实世界中有种种暴行恶行的人,是人们否定的对象,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然而,当他进入了文学作品后,通过作家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却具备了审美因素,具有了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内容中,丑的形象是非常多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这些丑的形象也能给人审美感受。

四、小结

文艺欣赏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艺术魅力的感受,因为文学艺术是人生的知识,它涉及社会人生的一切领域。文艺作品作为社会人生的某一境界的整体展示,必然是一个多维多向的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8篇

【关 键 词】 小角色;演员;才能;重要性

戏剧作品的角色有主次之分,主要角色往往只有几位,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处于次要、帮衬或烘托位置的角色,这些角色相对于主要角色是次要角色、小角色。而往往被观众所忽略的是小角色,本文所研究的“小角色”就是指在场时间少、台词少的角色。

小角色一直以来深受戏剧家的重视,它与其他角色一样,是戏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个问题上,俄国的著名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要无情地把勾心斗角、妒忌者从剧场里去赶出去,不满意他们角色分量的人应该记住: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契诃夫也说过:“没有低贱的角色,只有拙劣的演员。”这不仅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遵循。被戏剧家请进作品中的所有人物,无论分量大小,活动多少,都是必不可少的。演员的根本任务,就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即使是一些戏份不多的小角色,也应该全身心地演好,把一个人物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作为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对于演员本身来说,认真对待小角色、演好小角色,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演好小角色是对演员才能和修养的全面考量和培养。小角色在戏剧舞台上非常重要,要演好小角色,让其发挥其重要性,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剧本角色的分析

对剧本文学进行角色分析,是戏剧演员创造艺术形象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作品中角色性格的揭示,对全剧主题、矛盾冲突及故事情节开展等起到一定作用。“演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角色本身进行分析:角色在剧本中所处的情境、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在全剧中的最高任务和贯穿的动作。”作为演员,不管你是饰演主要角色还是小角色,这样的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对角色在剧中所处情境的分析。在戏剧作品中的群众角色和各种正、反、中间性的配角,都是戏剧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出现或使剧情发生转折,或使气氛更加紧张,或使戏剧节奏加快。每一个人物的上场,都可以推进戏剧情节的变化。因此,演员对剧本为所扮演角色设置的规定情境的把握尤为重要。而饰演“小角色”的演员,在分析戏剧情境时还需要顾及整部戏的演出,不能一味地抢戏,破坏整个演出的节奏和纪律。演员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才情,赋予小角色一些符合生活逻辑的小细节,努力使规定情境丰富而具体,这对塑造人物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分析剧本还要注意对人物关系的把握,一个角色与另一个角色之间存在的平台是不一样的,演员对人物关系拿捏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于剧本的限定,决定了小角色没有很多的空间和时间让演员充分表现出人物关系,只能在有限的台词和行动里完成,这种任务是艰巨的。因此,饰演小角色的演员对人物关系清晰透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演员对小角色所处的特定人物关系展现得不够准确,就会直接影响舞台演出的质量和效果。在人物关系的分析上,由于小角色在剧本中的提示很少,所以演员必须充分展开想象,透过有限的台词准确分析和把握人物关系,包括对角色语言动作性的分析、潜台词的挖掘、内心独白的寻找和语言基调的确定等。根据扮演的角色特点,在声音造型上、语言的表达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对人物的出身、年龄、教养、经历、职业、地位、性格等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于了解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完成对角色性格化的塑造。

纵观以上两点,从演员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何种角色,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去认真准备和分析。即使是对只有一两句台词的小角色的分析,也要本着为角色负责,为观众负责的态度,严要求、高标准地对待小角色,赋予其生命和灵魂,这是十分必要的。小角色的分析,除了要对人物的身份、行为特征、语言特点、心理状态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外,演员还必须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具备扎实地塑造人物的功底,这对演员专业技能和修养是个考验。

二、人物形象的构思过程

演员在分析认识角色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着构思的萌芽。尤其是有经验的演员,构思是一种职业习惯,只要有一丝形象的痕迹出现在脑中,就不可能听其自然,必然会予以想象改造,力图在自己心中早日形成具体的人物形象。但真正的形象构思活动一般总是在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会集中地展开,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心象”。

“心象”可能在读剧本时就初步形成,如果角色与演员自己及其生活积累十分靠近,是有这种可能的。但一般情况下,总是需要一个认真的建立过程,而这种过程常常是在演员深入体验生活的时候完成。“心象”来自生活。

前辈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对演员体验生活有独到的认识:“演员体验生活时,应先普遍深入这一阶级阶层中去观察体验,不该奢望一下子找到典型,应先找类型,最后形成典型。”他还认为,不要先一下子把角色理解清楚,再去体验生活,可以通过体验生活加深认识,在构思过程中使认识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分析认识与形象构思脱节。看来体验生活是从分析认识阶段向形象构思阶段的一种过渡,它能紧密衔接这两个接段,使分析认识与形象构思结合起来进入同步轨道。

三、正确对待小角色

在云南省话剧院这几年来,我也扮演过许多小角色,但似乎并没有什么苦闷。其实在生活中,如果个人在此时此刻的情境中起陪衬作用,即或是不引人注意的配角,但作为“人”,都有自己完整的人生,各有不同的经历,具体生活环境,复杂的人物关系,特定的思想性格。作为出现在剧中的每个角色,他(或她)既是剧情中的一员,出现在舞台上的生活(规定情境)中,无论戏多少,都应是一个完全的人物形象。因此,作为演员,无论扮演多么小的角色,与主角一样,应感觉自己是完整的“自我”。因此,我对自己扮演的小角色,都下工夫琢磨,越琢磨越想演,总是演出“人物形象”来。无论成功与否,觉得都有意思。

小角色的创造难度总是小些,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对于青年演员适应舞台环境大有好处。反复体验各种人物不同的交流反应,在舞台上可以锻炼松弛自如。一旦扮演主角,“自如”能排除进入人物的许多障碍。

四、总结

每部戏中,主角永远是少数,大部分是配角和群众角色。演员的一生,演配角的机会也更多些。即是演员,凡出现在舞台上,就该创造人物,演“人”。

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名言是值得深思记取的。

【参考文献】

[1] 玛·阿·弗列齐诺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2] 蒋瑞,王宏韬. 刁光覃、朱琳论表演艺术[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第9篇

[关键词] 韩国;红楼梦;人物形象;语言艺术

Abstract: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studies on [WTBX]A Dream of Red Mansion[WTBZ] in South Korea are mainly about the ambiguity, structure, narration, symbolism, character image, language etc., and have achieved prominent progress. More detailed studies are carried on in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 images and language arts.

Key words: South Korea; [WTBX]A Dream of Red Mansion[WTBZ]; character images; language arts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红楼梦》的价值,认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1],其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是之前小说所没有的。韩国红学界在《红楼梦》思想艺术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在多义性、小说结构、小说的叙事方式、语言艺术美、情感艺术美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下面分别就这些方面加以简要介绍和评论。

一、《红楼梦》的多义性

韩惠京《〈红楼梦〉中对多意研究状况考察》中提到,因为曹雪芹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象征手法,所以猜想作家的真实意图很难。当时文字狱盛行,创作文学作品正面对社会进行批判可能很难,因而作者才用含蓄的方式来表现。作家自己已经体验过很大的煎熬,可以推测他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小心翼翼,不是直接地触动现实,而是运用有多样解释的象征手法,还经过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工作。小说的名称也有很多个,可知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十分艰难。《红楼梦》中到处安排暗示和多样的意味,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扩张了情的意味还原到个人的情;用“真”和“假”的假托法让读者自然猜测背后可能有真实状况的存在,是种关联着作品意味体系的创作手法。这些原因造成小说刚出来就带着脂砚斋的批语,之后又出现了很多评点本。在《红楼梦》的考证、索隐等多种研究样相(情况)上,坚持了文学的独立性与文本的周边化倾向。这样的多义性的倾向使得文本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以后研究家们要努力找到文学的本来的整体性。

韩惠京分析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的状况,从理论方面分析表明了《红楼梦》的多义性,阐明了小说具有多义性的原因。《红楼梦》中安排众多的暗示和多义,使得文本阐释具有多义性的可能。韩惠京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得出《红楼梦》主题的多样化,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二、《红楼梦》的结构

韩国《红楼梦》结构方面的研究,有秦英燮的硕士论文《〈红楼梦〉的主线结构研究》、韩惠京论文《关于〈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考察——抄点化中心》和高旻喜《〈红楼梦〉构成状况研究》等。

高旻喜《〈红楼梦〉构成状况研究》提出,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红楼梦》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最高峰。他强调分析小说结构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写出小说的构成原理与因果关系,是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和论旨,选择和排列众多的资料(以实际生活资料为主)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小说的基本结构。小说的结构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和成败。

高旻喜看到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的杰出成就,他强调了小说结构的重要性,小说构成对突出作品主题和论旨的意义,小说结构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成败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观点。

三、《红楼梦》的叙事方式

关于这部分的研究有赵美媛的博士论文《〈红楼梦〉中出现的情的叙事化状况研究》、《〈红楼梦〉前五回中的叙事含义分析》和李治翰的论文《〈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变革考察》。

赵美媛对《红楼梦》的叙事构成通过“情”的叙事化样相上进行分析,分析《红楼梦》中独特的美的特质和叙事的革新。现有的研究是在史实性的美学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现实描写和反映,或者研究反封建性的侧面;赵美媛的论文着眼于《红楼梦》的主题与构成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研究,相关地阐述明和明末以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脉络,想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分析了小说构成的三大空间:幻想的空间是预示情的世界;现实的空间是展开情的世界;回归幻想的空间是崩溃情的世界。

李治翰在《〈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变革考察》中,认为《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和创新。白话人情小说《红楼梦》试图摆脱说话体的叙事模式,经过新的形态叙事模式的变化,形成了个人化、个性化的感愤自叙的作品。观赏的对象不是听众,而是读者,或者是潜在读者。《红楼梦》不是依靠已有素材创作的小说,而是具有自叙传记特色的文人独创的作品。

赵美媛通过研究《红楼梦》的叙事,看到了其中的美的特质和叙事的革新,并分析了小说构成的三大空间。通过这些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到赵美媛独特的见解,以及取得的重要成就。李治翰通过《〈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改革考察》一文,看到了《红楼梦》在叙事模式方面的质的飞跃,是为读者或潜在读者而创作的文人独创作品,而不同于传统说话体小说,更不是世代累积型作品。这些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阐述,成就突出。

四、《红楼梦》的象征性

相关论文有高旻喜的《〈红楼梦〉中出现的暗示研究》,《〈红楼梦〉的浪漫性小考》,《〈红楼梦〉第五回设定的太虚幻境的意味》,《〈红楼梦〉中红楼与梦的意味》;李星的《〈红楼梦〉中出现的红的含义考》;韩惠京的《〈红楼梦〉的梦与象征性》,赵美媛的《〈红楼梦〉初5回的叙事含义分析》等。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很高,这已为读者和批评家所公认,但到现在为止,《红楼梦》的主题和包括枝叶问题等众多问题尚无定论,相互间的争论也是事实。高旻喜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暗示研究》中认为,研究作家通过暗示的方法如何传达小说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作家常常把小说里面设置了障碍和雾气,所以读者经常不理解作家的真实目的,但通过作家的暗示才能明白。当时时代背景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时期,文字狱很严重。由于《红楼梦》是在对当时封建社会有批判见解和人道主义基础上写出来的小说,如果作家把批判和追求写得明白的话,是肯定不容于世的。所以曹雪芹不但要回避文字狱,而且要使作品容易传播,才使用了隐蔽的手法来创作。作家把《红楼梦》的大纲安排在前五回中暗示着叙述很适当,以后的事情是前五回的次第展开,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诱导其深思,才创造了生动的艺术效果。前五回中可见:第一,暗示分布很均衡;第二,暗示内埋伏的每回的内容各个独立;第三,在第一回的暗示作用特别重要,是前五回中的序文;第四,起到复合的作用;第五,通过前五回的暗示能知道小说的主体和中心内容,主题是以现实批判的视角来暗示人生无常,中心内容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暗示和贾府没落的暗示来分类,主要登场人物的命运的暗示从第六回以后展开。暗示的表现形态是:第一,从相异叙事主体来看,通过作家介入、启示者的设定和局外者的视角等写下来,变化多端;第二,表现手法上,适当插入以小示大、谐音字、真话假说、诗词曲赋等手法,不但有多视角的暗示内容,而且有良好的观感体验。高旻喜认为作家在小说里预设了众多的暗示,是预示红楼梦的悲剧结局。这种悲剧性是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必然的归结。

韩惠京写的《〈红楼梦〉的梦与象征性》,认为《红楼梦》是以梦幻构图为中心轴展开内容的作品,是把一块石头在人世之间经历的事情写成一部小说。作家用石头的经历来表现一场梦幻的过程,才在小说总体的构成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梦,且相互间紧密联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高旻喜通过分析《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并有文字狱的频繁发生,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高氏看到了前五回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前五回中第一回又起到重要的象征作用,并且分析了《红楼梦》象征的具体表现手法。韩惠京则分析了梦幻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五、《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崔溶澈的《〈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与意味分析》,提出曹雪芹是个语言的魔术师,他运用象征、比喻、对比等魔术艺术的手法,让人叹服。真正进入曹雪芹的艺术世界有几种方法,尤其是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红楼梦》里登场的人物大概700多名[2],其中有姓名的人约300多名。曹雪芹一是用传统的命名方式给他们命名,再就是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命名,从而使作品人物相当生动。主要人物的名字在作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隐含着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安排他们的名字跟主体和内容结合起来了。

蔡禹锡在其博士论文《〈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研究》中认为,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为爱情悲剧而设,王熙凤的命运与贾府浮沉相关。他分析了王熙凤的聪明幽默的性格,将其专制管理型管家跟民主管理型的贾探春相对照,以其对贾府上下的态度,对嫡庶的想法,重视人治跟聪明贤德的平儿对照等。小说中王熙凤主要为补天意识的形象,但描写是否定的,表示对补天的幻灭的感觉。《红楼梦》最伟大的艺术成就,是作家创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形象塑造把传统的平面人物发展到立体的人物加以描写了,深度地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继承发展了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成就,使人物形象描摹的艺术水平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蔡禹锡的博士论文另有《〈红楼梦〉中尤三姐形象研究》、《〈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研究》、《〈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研究》、《〈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法试论》。其他相关研究有崔炳奎的《〈红楼梦〉人物理解》,《〈红楼梦〉感赏论》,《通过〈红楼梦〉人物看到人生的艺术》等。

六、《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崔炳奎在《〈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美探究》中认为,因为语言是文学的表现道具,所以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和第一要素。文学使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通过想象跟事物的形态反映现实的事件、自然景观和思维的过程,才创造了艺术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影响。为了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必须使小说语言具有形象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才能使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加强。他认为文学表现的道具——语言,要使用日常生活中活的语言,因为只有用提炼过的口语才会有生活感、生动感和较强的表现力。中国文学的语言艺术比他种语言美的要素要丰富得多。在《红楼梦》中文学语言艺术格外突出,表现的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方面,《红楼梦》中都具备了。

关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研究方面,李治翰有博士论文《〈红楼梦〉之文学言语研究》。他以在120回本《红楼梦》中的文学语言为研究对象,力图以体系化的方式,综合分析人物语言与叙述者语言的形式及功能。李治翰把他的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红楼梦》人物语言之一——人物对话研究。立足于“对话开始时的对话参与人数”和“对话结束时的对话参与人数”两个基本点,以及“对话断续”的重要因素,来区分《红楼梦》文本里的七种对话类型,分析、说明《红楼梦》文本里对话的发音形式及其功能。

第二章,《红楼梦》人物语言之二——独白与内心独白研究。独白时的情境首先将自言自听的独白分成“有人听”、“没人听”两种类型,并以逼真行为标准分为独白的“生活化”和“舞台化”两种表现方式。而没有说出来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内心独白,按照叙述者的公开与否,分成“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两种类型;二是使用方法按照是否连续使用分成“单独使用”、“连接使用”两种类型。论文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说明《红楼梦》文本里独白与内心独白的使用情况,表现独白与内心独白在两个部分的不同特点。

第三章,《红楼梦》的叙述者与叙述者语言研究。叙述者语言在小说中是相对于人物语言来说的,由叙述者发出的语言。他注目《红楼梦》在叙述者与叙述方式上的转化,即“叙述者与作家分离”以及“叙述者多角度复合叙述”来分析具有复合功能的《红楼梦》的叙述者语言,以此证明它确实突破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他还分析了《红楼梦》叙述者语言中的套语问题。

李治翰另有关于《红楼梦》语言研究的论文《〈红楼梦〉与北京试论》、《〈红楼梦〉中对话类型与发话形式》、《〈红楼梦〉中心理言语考察》等。在《〈红楼梦〉与北京试论》中,提到作家在第一回中:“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3]5是阐明了在小说创作上,不想蹈袭现有的因习。李治翰提出,虽然作家没有使用北京的地名,从第53回中贾府家人的举动来看,读者也能知道[3]724。《红楼梦》中,贾府在北京生活,小说是用北京方言写的,其中俗语使用多,起到很大的艺术作用。

李载胜写的《试论〈红楼梦〉中的俗语运用》中,认为使用多量的俗语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他研究关于在《红楼梦》中作家使用俗语的状况。中国现有的俗语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形成的,这里反映了一般大众的生活经验,是有教训、有智慧的语言结晶体。曹雪芹写小说的时候费了许多的心血,花了很长时间,这特殊形式的俗语收集、整理、加工和整炼,产生了语言艺术的升华。李载胜将俗语使用的效果加以分类:第一是塑造人物,描写他们的性格很生动;第二用来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第三是起着内容的媒介作用;第四突出呈现作品的主题,还暗示内容开展。

韩国关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在结构、叙事、象征性、人物塑造和语言等方面广有研究,在各自的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作为世界红学的一部分,韩国将来的红学研究将会更加多样和更为光明。

[参考文献]

[1] 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