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5:33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什么是信息素质,国内外学术界尽管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

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1.创新意识发源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感受力的人,可以从大量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现象中捕捉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发现意识;同时,他还会将所获取的信息重新整合,使之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发明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事物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信息意识是其感知的来源。因为缺乏信息意识的人,就缺乏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多种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出现新知识的火花和新观念的创新。

2.创新思维的训练要依靠信息源的指导。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应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音像材料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等)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要学会并自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探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自主的学习方式必须依靠正确的信息源的指导,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堂的讲授,通过自主寻找学习材料,了解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3.信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上述因素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系统软件的处理。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地依赖于人们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因此,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人,其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显然会更胜一筹。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是培养信息素质的目标。创新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信息社会里,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应该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文化素质等。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2.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信息理论、认识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采集、获取、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学科间的交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联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用户的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用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地学习正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划分成为历史,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多年以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需要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模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即从“学会”转向“会学”。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能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真正把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从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很多高校,对作为信息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很不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课学生人数偏少、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部分高校实行的课程改革中,受冲击最大、压缩学时最多的公共选修课就是文献检索课。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分数、与其他专业和基础课程冲突的影响,许多学生虽然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最终仍只能放弃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改革相应的课程内容,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信息素质教育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把握。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全力造就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建明.信息时代的学习执照——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26):30-34.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新能力;教育

1996年,一个国际研究机构在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的历史条件赋予我们的任务。站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知识经济爆炸性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创新,正以其巨大的威力和想象不到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如何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创新进取,就成为新时期教育问题中的重要环节。所谓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创新能力即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综合能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遵循前人轨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创造性成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索新问题,发现、研究新事物,从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应培养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有相关方面的规定。从而以法律强制力的形式奠定了创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这足以体现创新教育是造就新时代人才的途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大批具有开拓性思维的人才为目标,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府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精尖的设备、丰富的资源、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发明创新的有利条件。然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模式受限制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的时候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候有10%,到了8岁以后却仅剩下2%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黑板上画了个圆,然后分别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提问,那代表什么?小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圆圆的脸蛋……中学生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一个圆,而大学生的表现却更是令人费解,个个面对黑板,眉头紧锁,毫无结论。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纵观历史的长河,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重形式、轻实质,森严的科举制度钳制了思想的发展;而现今的应试教育又磨掉了孩子太多的天资和想象,所有的灵感、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已经消磨殆尽了。学生们习惯了呆板的解答问题,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规规矩矩地做事、答题,甚至出现了不敢贸然作答的谨慎心理,正如在上述例子中看到的大学生一样。与思维受束缚处境相同的还有想象力。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其十多年所受教育的影响,想象能力严重受限,更由于畏惧错误、害怕失败等心理因素,不敢贸然进行大胆尝试,更无法将创造性的想象付诸实践,导致了现今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3篇

探究创新型人才的人格构成要素,首先我们要明白人格是什么。我们对“人格”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用到。那么,人格到底是什么呢?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行为动机特征、情绪反应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特征等①。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这是因为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②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新颖。笔者认为创新人格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人们很难把思维活动分门别类,因为各种思维活动的形式常常是十分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在探讨创新思维时,为了目标的集中与简化,人们往往把创新时的思维方式称为创新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类型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③。总的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它是创新型人才在进行创新时的灵感来源,它具有新颖性、发散性、灵活性、非逻辑性等特征。通常,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有异于常人,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往往能够另辟蹊径。

(二)创新胆量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摆脱思想束缚,寻求新路径。在这个寻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当然,这种创新胆量并不等于蛮干,它是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在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大胆干。创新胆量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力量保证,只有拥有创新胆量的人才能够创新。倘若没有力量作支撑,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墨守成规,走别人走过的路。

(三)创新意志

创新意味着开辟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遭受挫折与失败。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创新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创新意志。有时成功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坚持则意味着成功,放弃则意味着失败。历史上,很多发明创造往往就在于创造者的创新意志。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创新型人才来说,创新意志是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动力源泉。任何一项创新之举,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出成果的,在这个极度痛苦的过程中,创新意志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创新激情

创新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在激情的支配下,往往能够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力。一个拥有创新激情的人,敢于争先,敢于探索,敢于奋起,敢于创新。创新激情使创新型人才有想创新的冲动,只有获得了这种创新冲动,后续的创新工作才能继续下去,因此,我们认为创新激情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持久动力。这里的创新激情并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状态,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积淀的结果,更恰当地说是一种对创新的钟爱之情。只有酷爱创新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将创新之路一直走下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

创新型人才的人格培养亦即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个性。对创新型人才创新个性的培养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意志、创新激情基本上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靠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就当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创新型人才仍然是非常缺乏的。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目标的评判标准一直深受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改革,尽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所进步,但在实践中对教育的评价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评价层面上。笔者将在下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作简要的剖析。

(一)重共性,轻个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基本上属于共性化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某一教育群体或其中的个人或个体,实现或达到统一的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水平、人才规格、标准和素质等要求的状况、程度、结果等的评价。评价者一般是根据共同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人才培养规格,采用一套共同的普遍适用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为了在学校中获得较高的评价,通常会迎合学校的评价指标,也就是说,学校的评价指标怎么设计,学生就努力让自己符合评价指标的要求,甚至还会弄虚作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学校就像一个大工厂,不断地进行着批量生产。没有个性的共性使得教育系统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虽然说进行共性的量化评价易于操作,更有利于教育公平,但是这样的公平只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况且,把个性化评价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中,并不一定就会使得教育缺失公正。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个性化评价的缺失,学校很难把学生培育成创新型人才,我们知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新个性的发展。创新个性使得整个人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个体的主体意识,而这一点恰好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只有具有创新个性的人,其创新思维、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

(二)重结果,轻过程

尽管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强调对学生使用发展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使用形成性评价,评价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不仅如此,在使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就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上,而不只是关注结果。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形成性评价只是徒有虚名,有多少评价者真的能够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呢?他们更多的只是在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罢了,评价学生的好与坏、优与劣完全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这也是为什么优秀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在社会上发展得平平淡淡,而那些学习中等具有个性的学生反而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笔者认为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与教育中的评价息息相关。教育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使得学生过于在意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笔者认为仅一两次终结性测评,很难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而且很多时候,学习者往往在考试前的最后几天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同样可以获得高分。由于评价者没有真正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所以,学习者根本不在乎平时的课堂表现,他们很多时候在课堂中或者是保持沉默,不愿动脑筋思考,或是思想开小差,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只有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这样的教育评价又怎能培育创新型人才呢?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意志、创新激情又于何处得以培养呢?

(三)重学业,轻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育评价还是过于注重教学。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的教育评价已经有所改进,评价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成绩,已经把在学校中担任学生职务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这应该说是高校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取得的进步。然而,在中小学,这种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评价者过于关对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成绩,而轻视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的评价。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期,尽管在大学,我们有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笔者认为用布迪厄的惯习来解释是最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美国的中小学更倾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教育反而要求不那么高,然而创新型人才却是人才辈出。这是因为创新个性需要从小养成,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想方设法将已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促使他们绞尽脑汁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激情,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与毅力,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更有利吗?

三、教育评价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一)共性化评价与个性化评价整合

共性化的教育评价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标准都具有统一性,在教学现实中,简单易行,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将个性化评价引用到教育评价之中,并将两者进行整合。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个人,它能够对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价值判断。尽管个性化教育评价可能会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它能够使评价对象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评价中应该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对一些所谓的“偏才”“怪才”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个性化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拘泥于共性,能够根据个人的爱好寻求自己的个性发展,无疑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当前,我们无法否认共性化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通过共性化评价,我们能够判定学习者完成共同目标的程度,所以说,只有将两者整合才能使教育评价日趋完善。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双管齐下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首先应该培训评价者,使其具有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并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使评价者能够更加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评价者对过程的关注,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而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重视,使其更加注重平日里的学习表现。一旦对平日里的学习表现在意,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改善在课堂中的表现,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参与到课堂之中,那么,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自然会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自然会得到发展,不仅如此,他们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胆量与勇气以及他们参与课堂的激情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激情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我们不能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结果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所以说我们不能否认终结性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想更好地、更合理地评价学生,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必须双管齐下,各自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三)学业评价与实践评价并驾齐驱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4篇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5篇

机械工程类专业,应该将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制订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将理论、实践教学与

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增设了批判性思维、最优化方法、科技创新思维等课程;将原来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多个课程设计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训,从而使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块化;并坚持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及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从而使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此为旨建立科学、完善的机械类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灌输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根据机械类专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优化创新实验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面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具体表现为:①加强基础:通过思想政治、

数理、人文素质、计算机和外语等通识课程的学习,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此外,在创新班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批判性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数学建模、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等课程,为创新班学生

将来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②拓宽口径:基础课与专业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

,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发现和思考问题直至最终解决问题。③重视实践:在培养方案中将原有专业基础平台上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课程设

计改为能将理论和实践较好结合的各种实训项目,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④培养创新:注重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写作、语言表达、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

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撰写立项说明书、设计及制造作品、答辩等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表达能力、考虑问题的周到性、逻辑严密性等,提高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善课程体系是

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点,将通识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机械创新实验班的实践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参加各种大学生竞赛,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培养创新班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要求创新班学生

必须参加国家、省、学校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I-TAT”大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参赛,并参加相应的创新团队:“无碳”创新团队、“机电控制”创新团队、“晟远新动力”创新团队、“自动化机械”创新团队。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项交流活动,积极开展课外

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以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务实作风与科学态度为基础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的

组织、申报、设计、制作、现场参赛等环节,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

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往届毕业生经历表明,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毕业后在知名企业中工作的机率很高,并且在工作中的表现优异、发展前景甚好。

五、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选拔与淘汰,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入学考试,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欲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由于学校及学院的优质资源

有限,应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入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班;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对学业成绩差、业务能力低、创新意识薄弱的学生,将取消其继续在创新实验班学习的资格。要始终

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来激发大学生进取的斗志,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总成绩位于全院第一名,在2014年还获得大连市先进班集体、校优良学风

标兵班的称号。学生学会了使用线切割、钻床、铣床等设备,其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3和2014年的辽宁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六项,2014年辽

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三等奖各两项,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省一等奖一项,大多数同学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班级获奖人数达到60%以上,提高了学院竞赛

项目的获奖等级和数量。此外,有3名同学因学业成绩不及格而退出创新实验班,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本学期全班同学积极设计并制作了多个作品,准备参加2014年国家和辽宁省组织的其他赛事。培

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创新教育全面落实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教学环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融会贯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论文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从科技创新内涵看我国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 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看人才培养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1986年3月2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7篇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更是各国教育培养的重点。哪个国家抢占了创新人才的高地,就会屹立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制高点。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尽管目前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创新人才通常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并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教育改革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创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事业去做。在这一教育链条中,本科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尤为重要。第一,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他们个性张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在思想、情感、道德和知识结构诸方面日趋成熟,会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为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做好了前期准备。第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环境的熏陶。大学是高深知识的发源地,是鼓励探究真理的场所,这一组织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属性。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为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大环境,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创新提供了宽阔的学科平台,大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创新作为大学的精神品质和组织文化,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本科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身上,逐渐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独立品格,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二、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疏离的原因分析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往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或者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忽略了本科人才培养。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导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在各级考核指标体系中,科研是所有指标中最硬的,科研项目、研究论文、科研到款等业绩都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并且无论是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决策,学科评估,还是高校对教师考评的达标、晋级等,都赋予了这些指标较多的权重。而本科教学则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软的,本科教学效果大多难以直接用数字来衡量。对高校和教师而言,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产出难以与科学研究等硬指标绩效相提并论。二是教育模式上“重传授,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模式定位于知识传授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人才培养过程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没有联系。教学与研究的相对分离不仅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相对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打破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隔离状态,真正把科学研究、研究性教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三是行政管理上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分而治之。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中大多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管学科建设,教务处主管本科教学事务及本科教学改革,由不同的副校长分管,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管理上的藩篱导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之间资源割据、信息互闭,并且实践中学科建设不断挤占本科教学资源,而学科建设的成果往往偏重于科学研究,难以直接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形成学科建设轰轰烈烈,教学改革冷冷清清的鲜明对比。

三、以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从学科建设的理论角度来看,学科建设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凝练的学科方向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带进课堂,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一流的学科基地为学生的研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结果就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从实践意义上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各成系统,各有侧重,如何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

1.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专业教育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看似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但是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拓宽口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综观国内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学科资源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具体来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可以表现在,一是依托学科优势特色,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淡化本科专业,活化专业方向,改变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综合设计。使学生学好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扩大知识面。二是结合某个学科领域建设的突出成果,如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等,在更高的起点上设置和改造本科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特色专业。三是以学科建设成果促进课程改革。将科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引入课程,充实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根据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开设新课程,并编写成教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前沿性。

2.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科学研究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为了培养锻炼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效结合。实现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遴选一批代表学科最新发展和学术动态前沿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项目或毕业论文题目,通过科研实践,本科生可以初步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二是构建实验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平台,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组建分层次、分模块的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和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有计划地加强教学科研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硬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以“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契机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训练强化他们的科研能力,以课外训练强化课内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邀请中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以科普性的语言传递学科前沿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五是开设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如文献检索、科研基本技能训练、数据归纳和处理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有所理解,了解科研的目的和意义。

3.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8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其组成要素是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2]张建华。生存——20个卓越的企业领袖20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5年生存发展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