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著名建筑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8 15:05:59

著名建筑论文

著名建筑论文第1篇

天津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钟登华任此次暑期学校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教授,建筑学院书记张玉坤教授,建筑学院院长曾坚教授任暑期学校副校长;课程借鉴国际上类似课程的设置并根据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教师,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主讲课、学术前沿讲座、建筑设计创作和实地参观四部分内容。课程形式除了教师授课外,还有现场实践、专题讲座、设计沙龙、座谈会、概念性建筑设计、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师生们提供了交流学习机会。学习之余,学生们将在趣味竞技、素质拓展、联谊会等活动中得到专业与个体素质的综合提升。

7月13日开幕式后进行了院长论坛,八所国内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与学员们就建筑教育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整个讲堂课程的安排上全面体现了建筑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融合,讲堂中既有著名建筑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全国高校部级教学名师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邹德侬,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教授宁宗一,天津大学日本籍特聘教授博导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徐苏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雷,也邀请了社会著名文化人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骧龙等;既有国外当代著名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韩国建筑师承孝相,也邀请了国内著名当代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建筑工程大师崔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中方总建筑师周恺,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所长刘家琨,天津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营运主持人、规划总监黄文亮,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辉,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英国高级建筑师、法国注册建筑师齐欣。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建筑领域大师、专家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就建筑创作、建筑遗产保护、建筑美学、艺术设计、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等领域作系列报告和讲座。

著名建筑论文第2篇

     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初期,政府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重新打开对外交流的大门有利于对建筑师的培养,有利于新的学术环境的构建,有利于整个创作环境的重建。政府部门及学术单位通过积极努力,采用多种渠道重建了与国际上的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相应机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不同国家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始了比较密切的交流往来。与发达国家日益频繁的接触,特别是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交流的深入,其建筑领域的成就不断被中国建筑界认识和了解。一些美国和日本建筑领域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如贝聿铭、丹下健三、芦原义信、黑川纪章、大谷幸夫、波特曼、罗普森等都与中国建筑界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中国建筑师也有机会和他们交流并面对面地学习。同时,中国建筑界还邀请了欧洲、美洲、澳洲等地的建筑师来中国访问,进行建筑学术上的探讨。这些举措对于中国建筑师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了解发达国家建筑设计的经验以及国外建筑师的个人成就和风格,都提供了客观、直接的条件。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也开始广泛展开,专题学术交流如火如荼。1978年5月,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广州共同举办了“旅馆建筑设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成果《旅馆建筑》出版。同年10月,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恢复活动大会上,讨论了建筑现代化及建筑风格等相关问题。建工总局设计局、卫生部和中国建筑

    学会联合召开“全国医院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会议在总结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就县级医院建筑设计、医院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建工总局设计局组织召幵了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此后,还扣继举办了休育、医疗等建筑设计的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中旧建筑学界受意识形态约束,著书立说者常被指为“一本书主义”或有“名利思想”,因而与建筑学相关的著作出版很少。改革开放之初,中老年建筑师在十年动乱中耽误了许多宝贵时光,在老一辈建筑师中,著作较丰者已为数不多。学术荒芜的建筑界急需出版物来传播建筑思想,许多建筑师也急需了解建筑实践的例子,获得建筑理论方面的营养。面对这一现状,建筑学界也开始解放思想,积极行动,整理和编辑了一批建筑理论著作出版。首先,出版社对“文革”期间去世的老一代建筑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结集出版。1982年先后出版了《梁思成文集》、《刘敦楨文集》等。同时,卓有成就的老建筑师如童雋也在开始了有关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写作。1979年,陈志华编写的《外丨11建筑史》出版;1982年,由四所院校教师合作编写、由M济大学罗小未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也出版了。这些®础建筑历史著作的出版,初步改善了中国建筑教育长期缺乏外U3建筑史相关教科书的轩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西方建筑大师的名著也开始被引进翻译出版,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前沿建筑理论。一些西方建筑名荠的中文译本也汗始在书店面世。1981斤:,就翻译出版了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PL奈尔维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黄运升译)等。1986年6月,汪坦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从》出版,这是山13本专荠组成的丛书,许多建筑界研究外[1建筑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从书的翻〖筆工作。这一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还组织出版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fi批共12册),介绍了世界公认的12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值得注意的是,丛书的许多作者都是与这些外国建筑师有直接联系的学者,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有大师言传身教的经历。因此,介绍起来不仅内容真实可信、案例分析很专业,而且还有建筑的学术深度。另外,这些作者本身大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所以,书籍的内容在专业上分析很到位,在国内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5年,清华大学教授汪坦主持召开了“中ffl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开始了卓有成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中青年教师或建筑师,也陆续出版了研究成果,如彭一刚出版了《建筑画与表现图》、《空间组合论》等。这些著作的出版,无疑对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竞赛是国际上十分常见的建筑文化活动,对建筑专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世界许多国家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设计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扩大建筑领域的学术交流范围、探讨设计发展趋势、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等,

    从而推动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也曾经举办过多种建筑设计竞赛,但十年动乱中断了这些活动。建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学术环境的重建,设计竞赛不可或缺。从1980年代初起,各类建筑竞赛活动也开始逐步开展。1980年2月,

    受国家建委及农委委托,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建设办公室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各地提交了6500多个设计方案。同年4月,中国建筑学会、国家建委设计局、文化部艺术局和国家建工总局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型剧场设计竞赛。在此次竞赛中,许多中青年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亟待发展的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1981年6月,全国农村房屋设计竞赛方案揭晓,优秀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农村访问了农户的需求,考察了农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以钢代木,推广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农村新住宅建设提供了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1981年,创刊不久的《建筑师》杂志成功地举办了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1983年,该杂志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优秀论文结集成《1983年全国大学生竞赛论文集》出版。参加竞赛的论文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显露出中国未来建筑师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1985年5月,《建筑师》杂志又以“高等学校校庆纪念碑”为题,在福建举办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际建筑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国外一些设计竞赛也吸引了国内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1980年,同济大学讲师喻维国、张雅青、卢济威、顾如珍合作设计的中国乐山博物馆,就荣获日本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6年间,中国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共获奖30余项。^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多出优秀作品,完善建筑文化结构,开始从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综合指标上评选优秀建筑作品,改变了过去30年中国建筑界罕有建筑作品评选活动的局面。

    1980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颁发《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条例》(试行),为建工系统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提供了依据。1981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公布了苏丹友谊厅、广州矿泉别墅和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等9个项目为建工总局优秀建筑设计项目,优秀设计作品的评选极大地鼓励了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同年11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优秀设计总结表彰会,会议评选出了1970年代国家优秀建筑设计项目。

著名建筑论文第3篇

1.1国内大学校园建设发展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文化教育物质载体———大学校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浪潮的推进以及多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加强,一些社会学家和建筑师运用相关的环境行为理论和城市设计理论共同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些因素积极影响着校园建设的发展。

1.2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视,出现了丰富的校园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著名的美国规划专家理查德道贝尔在所著的《CAMPUSPLANNING》一书中提出了校园建筑及空间的一些设计准则,并强调了校园的规划应更注重其过程。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所著的《外部空间设计》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书提供了一个认识建筑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方法,对我国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价值。他提出的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论”和“外部模式理论”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有效的指导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意义首先,从大学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中封闭自我的一个群体,大学精神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新的含义。人与环境互相影响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证实,校园外部环境的更新与设计对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交往、学习、生活模式的重要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其次,从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现状来看,许多大学校园的外部环境出现了不适应新时展的要求的现象。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外部空间环境层次单一难以提供多元化交往的需求、外部空间环境缺乏对人行为的考虑、外部空间设计脱离校园整体规划结构。长期以来,大学校园外部空间为主的校园环境只被看作是由建筑切割出来的剩余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往往被忽视。随着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不断开始关注校园外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引发的多样性的交往活动。1.3.2研究的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外部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引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方法并由此引发对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正确认识和思考。

2大学校园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2.1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建筑外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有意义的空间”。作为校园外部空间的一个重要空间节点,本文认为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可以引申为:是具有教学功能的建筑实体所围合的、人为创造的、有目的的人工环境;另外外部空间这个空间是相对于教学建筑实体而言,它是存在于教学建筑实体之外,校园环境之内的一种物质形态。

2.2教学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

芦原义信把外部空间领域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除人之外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领域”。人的空间领域里又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止空间。克莱尔•马库斯在伯克利校园外部空间研究中采用基地空间(前廊、前院、后院)和公共绿地(入口广场空间和主要广场空间)。通常意义上,我们根据外部空间的使用性质或界面形态把外部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或根据空间的确定性把外部空间分为“肯定空间、模糊空间和虚拟空间”。本文根据卡克莱尔•马库斯的分界方法,把教学建筑外部空间分为基本空间(建筑外走廊、雨棚下的空间等建筑灰空间)、共享空间(公共绿地、中心广场、建筑中庭)、交通空间。这些空间在实际的设计中互相叠合、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整体。

2.3外部空间与环境行为

著名建筑论文第4篇

多年前,我曾在家乡见到过与长城、故宫、敦煌等第一批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这件距今1400年的文物。当时,镌刻了3400余字、上承秦汉篆隶下启隋唐楷书铭文的柱顶有石屋内刻佛像尊的近七米高巨制,孤零零地屹立在石柱村的土坡上,仿佛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千百年来,古称范阳的定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诵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里,燕昭王曾建有招贤纳士的黄金台,音乐家高渐离曾为荆轲刺秦唱别击筑,汉朝出了谋略家蒯通,东晋有血沃中原的名将祖逖,元朝有名将张柔、《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明朝有散曲作家薛论道,清代有创办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身为军机大臣的鹿传霖,现代有诗人作家书画家形成的文化群体……

1986年,作家、书法家张虎在家乡领导与友人陪同下,第一次考察了倾慕已久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碑文,内心受到极大震撼。那一个个端庄凝重苍劲古朴的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文字,记载了北魏孝昌年间葛荣、杜洛周农民起义40余年由胜至衰的悲壮历史。由于官府残酷镇压,民众尸横遍野,当时,经过王兴国等人收集残骸,合葬一处,立木柱并记事。历经四年,改用石料并镌刻铭文追记。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经晚清军机大臣鹿传霖后人编修鹿乔生经营数月,得珍贵拓本数十份,亲自校勘注释,才使这一石柱的史实公诸于世。面世之后,陆续引起了文人、学者、收藏家、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先后考察、测绘、研究、著书……

这其中,有清代学者沈曾植经详尽考证撰写的长篇跋文,金石收藏家方药雨、叶昌炽的《续校碑随笔》、《语石》,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定兴县北齐石柱》,鲁迅先生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北齐石柱》等史料认为,此石柱造型独特,其中佛龛建筑早于日本奈良法隆寺30年,其四柱式建筑与飞檐又被后来沿袭至今,八面环刻,又开唐以后经幢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家唐长儒撰写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课田与庄田》,台湾史学家刘淑芬撰写的《定兴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日本东京大学佐川英治教授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国家的关系》,还有罗哲文的考证、撰文,河北保定、涿州、定兴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不少论文面世,定兴县王振林的专著《义慈惠石柱》出版。

为什么历年以来,北齐石柱引起了这么多中外专家的极大兴趣,投入了这么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张虎经常陷入天马行空的思索之中。从一开始,他就筹划着出一本专著,向世人详尽地介绍有关北齐石柱的一切。20多年来,由于在书协与报社任要职的繁忙,石柱史料的钩沉、求证,专家佚文的搜集整理,图片的核查复制,从未面世的拓片的翻拍注释虽时断时续,但痴心不移,信念不改。这其中,有得到书法史专家王玉池、当时的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鼎力支持热情相助的喜悦,也有被某些专家学者推辞谢绝的无奈;一个人,只有对华夏历史的挚爱、对家乡文化的担当,才能倾尽心力做好这件头绪庞杂但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张虎,就是这种胆魄非凡才华出众办事严谨的人!一月月、一年年,张虎拜访了多位有关专家,考证了多种历代墓表,查阅了大量参考书目,写下了多本研讨笔记……其中的艰辛寂寞不必多言。直至最近,详尽收入历年来中外专家学者关于北齐石柱文论著述、碑文图片及张虎倾注心血撰述的长文“北齐石柱是研究北齐社会文化的一部大书”,构成了中国书店出版的《北齐义慈惠石柱》这部煌煌大著!

这本书记录了清代以来著名学者沈曾植长达3400余字的跋文,除考证历史外,他还说此碑书法“自欧(欧阳修)、赵(赵明诚)以来,未尝有金石著录”。金石收藏家叶昌炽在《语石》中说,此碑“千里邦畿,煊赫名迹”“至今传本,稀如星风”。鲁迅曾辑校此碑文,并用小楷抄录了近万字有关石柱的史料。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罗哲文专门亲临考察、测绘并著文,认为此石柱建筑独特,有的源于希腊与印度,又有自我;其中佛龛建筑早于日本奈良法隆寺30年,四柱式建筑与飞檐沿袭至今,其八面环刻,亦开唐以后经幢的先河。此外,历史学家唐长孺就“庄田与课田”、刘淑芬就“中古佛教的个案研究”“慈济人”、佐川英治就“乡义与国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著名建筑论文第5篇

《建筑百家回忆录》(杨永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是建筑百家丛书中的一册。这本书是由我国建筑学界众多前辈撰写的第一本回忆录。编著者以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建筑师所走过的颠簸道路,记录了在这条道路上辛勤开垦的人们的足迹。这本书一共编入了建筑学界人士和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士写的77篇回忆文章,内容涉及了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对导师的回忆和怀念,并记录了中国建筑设计初步的艰难,建筑刊物创办早期的故事,也有建筑大师回忆自己当年是如何学习建筑的故事。不仅为读者勾勒出我国建筑发展的清晰轮廓,而且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想理论和人格魅力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评价,充分体现了编著者深刻的洞察力,是一切正在从事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者必读的一本好书。

书中提及的建筑界前辈们大多在19世纪初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把一整套严格正规的教学方法带回国内,创建了完整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成为我国建筑学的奠基者。1949年前后我国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复杂的年代,编著者正是选取了这样特殊的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一方面从我国建筑发展的逻辑揭示了我国近现代建筑实践和理论的新局面和新变化;另一方面揭示出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中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想是如何阻碍建筑事业的前进和发展。读后给人感受最深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阅读这本书对建筑师或设计者的成长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的浮躁作风也反映在建筑设计上,所以一个建筑师、设计师自身的造诣和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大师们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路程学习建筑学专业,他们无不有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好学不倦和惊人的毅力。比如梁思成先生,他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物,他创立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林徽因先生致力于古建筑研究,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顶梁柱,开拓了我国古代建筑实测的道路。在研究古建筑的漫长过程中,发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另一位历史人物杨廷宝老先生,他的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凡而又脍炙人口,已经深入人心。先生随身携带三件宝:钢笔、卷尺和速写本的典故教导我们处处留心身边的学问,多观察,多调查,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还有童老先生在留学期间就以读书用功闻名。他从不把时间花在无谓的交际和娱乐上。连周末晚上别人都去放松一下的时候他还是埋头研究学问。他总是手不释卷,笔不离手,精通英文,通晓德、法文,习惯于边阅读边摘录,积累资料,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在理论上深入探讨。

其二,阅读此书对我们怎样做人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建筑百家回忆录》的编著者通过完全写实的回忆录,融合了资料性和理论性,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全面而且准确地了解近现代建筑大师的学习精神和优秀品德。陈占祥先生于1988年赴美讲学两年,受到很高的评价,但他不愿意留在美国做“精英”,宁愿“窝”在中国。他说,自己是中国人,事业也在中国。讲完学后,毅然回到祖国。又如戴念慈建筑师始终以一个建筑师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尽管受到很多责难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精心设计小面积住宅以适应社会需要,并写过许多文章宣传自己的观念。

杨廷宝老先生给学生改图总是启发式的。他一次次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琢磨。“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辩证的思维观引导学生多方探索。建筑设计方案可以千变万化,不必固定某种模式;反之,就是教条和僵化。他给低年级上课更具体入微,连如何削铅笔,铅笔的选择,如何画线条都手把手的教。童老先生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近乎刻薄的要求使很多学生都觉得难以承受。他在给学生改图的时候,即使是上了正稿的图,他也会用手指在上面涂画,责令改正。但他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训练。作为我国学术界泰斗级的知名人物,他们却对后生小辈都和蔼可亲,细致关怀,丝毫没有大人物老前辈的架子,都是严师和宽厚的长者。

我认为,现在建筑系的学生课内课后读的大多是外文杂志或是以图片为主的刊物,理论性的书籍很少有人问津,更不要说人物传记了,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知之甚少。我认为,要做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应该放下浮躁的功利心,好好地读一读建筑大家的史书。

著名建筑论文第6篇

①但曾几何时,当人们从追随的狂热中醒来时,发觉到头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成果固然伟大,其后果也着实可悲:"难道地球上还曾有过别的地方的人,虽然他们有的是财富和权力,却要象你们今天在所赞颂的国土上一样,花钱建造无数他们所厌恶的建筑这样的事吗?"②建筑师们"公开承认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他们满不在乎地告诉你,现代建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快要完蛋了。然而在每一次反思建筑本体的时候,每一次人类意识变更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建筑本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把握,是为了创造人性的空间。空间场所性的完善程度决定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人们总是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这不仅客观存在,也切实的反映了我们在现实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身处的困境,解决问题,处理困境,并保护好现存的古建体系,则需用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使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得到融合,缩短与西方在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距离(其简约手段将形成必然)

一、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itan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Maas,JacobvanRijs,Nathaliede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DowntownAthletic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theModern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3.《S,M,L,XL》RomKoolhaas

著名建筑论文第7篇

①但曾几何时,当人们从追随的狂热中醒来时,发觉到头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成果固然伟大,其后果也着实可悲:"难道地球上还曾有过别的地方的人,虽然他们有的是财富和权力,却要象你们今天在所赞颂的国土上一样,花钱建造无数他们所厌恶的建筑这样的事吗?"②建筑师们"公开承认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他们满不在乎地告诉你,现代建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快要完蛋了。然而在每一次反思建筑本体的时候,每一次人类意识变更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建筑本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把握,是为了创造人性的空间。空间场所性的完善程度决定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人们总是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这不仅客观存在,也切实的反映了我们在现实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身处的困境,解决问题,处理困境,并保护好现存的古建体系,则需用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使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得到融合,缩短与西方在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距离(其简约手段将形成必然)

一、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itan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Maas,JacobvanRijs,Nathaliede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DowntownAthletic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theModern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

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

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3.《S,M,L,XL》RomKoolhaas

著名建筑论文第8篇

① 但曾几何时,当人们从追随的狂热中醒来时,发觉到头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成果固然伟大,其后果也着实可悲:"难道地球上还曾有过别的地方的人,虽然他们有的是财富和权力,却要象你们今天在所赞颂的国土上一样 ,花钱建造无数他们所厌恶的建筑这样的事吗?" ② 建筑师们"公开承认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他们满不在乎地告诉你,现代建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快要完蛋了。然而在每一次反思建筑本体的时候,每一次人类意识变更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建筑本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把握,是为了创造人性的空间。空间场所性的完善程度决定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人们总是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这不仅客观存在,也切实的反映了我们在现实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身处的困境,解决问题,处理困境,并保护好现存的古建体系,则需用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使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得到融合,缩短与西方在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距离(其简约手段将形成必然)

一、 人口密度 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itan 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 Maas,Jacob van Rijs,Nathalie de 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 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 Downtown Athletic 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 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 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 the Modern 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 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 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 "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 ,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赤裸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 "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 "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 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 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 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 。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3.《S,M,L,XL》Rom Koolhaas

著名建筑论文第9篇

可喜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

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在方法上,近年来有关致力于此的论述,已吸收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精髓,用理性方法进行分析。如有着眼于从外部空间研究中国名楼负城特色者(蔡晓宝:“也谈中国古代楼阁”也有从视觉功能考察,论及中国古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刘宝仲:“中国建筑视觉艺术”、张家骥“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既有用形式构成理论来研究中国园林空间的(彭一刚《古典园林分析》),也有运用系统论探讨古典园林意境的范例,并通过对“全隔”、“半隔”、“不隔之隔”的空间把握,达到对意境表达的系统性理解(金学智:“苏州古典园林的遮隔艺书系统”。

由此可见,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从量到质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2.在城市研究方面

在对各建筑类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最为活跃的课题莫如城市。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中,高介华有多篇古都论文,从文献的辑录、疏理入手,在都城的动态研究上建立了一种以重点构成为基础、以文化源流为脉络的理论框架。如连载八期的“集六国精萃于一隅――谈秦都迁变及威阳”和另一文“周都城迁变识略”。还有张良皋的“秦都与楚都”一文。无疑,这比之于过去那种静止孤立地研究都城别开生面,更具有开拓性。对于地方城市和中小城镇的研究,近年来所涉之广,亦前所未有。

关于城市的宏观研究,则表现为对城市的起源、性质和地理因素等问题的深入探讨。赵玉謦“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詹子庆“论我国古代工商城市的兴起”,均对过去一般认为的城市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才出现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从政治经济理论、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等多方面论证了城市应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于从建筑学出发探讨城市客体原型的,有马世之“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等文。此外,贺业矩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郑孝燮的“中国中小城市布局的历史风格”、陈桥驿的“《水经注》记载的城市地理”等文,均属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宏观研究。这些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将城市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城市的微观研究也十分活跃。在城市技术方面,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一批研究生论文最为突出。如吴庆外I的“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和“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肖大威的“试论城市防火规划”。此外,还有侧重于古城区域和街坊制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如对长安、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古代坊制的考证,坊制与地方民俗关系的探索等等。这些文章不但观点新颖,在理论上亦有新的建树。

不难看到,近年来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堪称硕果累累。相比之下,于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探索反形逊色。从发展来看,由于城市是一错综复杂而又包罗万象的客体,近年来许多学者又孜孜不倦做了大量工作,故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是有可能发展为一独立的学科――“城市史学”的。

3.在古建筑保护研究方面

古建筑保护理论在近年的逐步建立,可视为第三个突破。对于古建筑及文物保护,早在1961年曾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但这只是对保护的范围、原则、管理等作了规定。1982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才标志着我国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开始在法制上走向现代化。但至此也多是强调对古建筑和文物“物质层面”的保护。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及建筑创新问题的深化,人们已开始注重“保护”的“文化层面”,遂形成古建筑保护理论的建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