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7:1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行政文化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2篇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 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 自然 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 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 内容 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 规律 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 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 农村 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 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 发展 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 自然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 问题 ,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科学 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 规律 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 历史 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 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国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是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特指在社会主义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为核心和要求,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应遵守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念和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同时将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实现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

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法治文化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文化,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运用宪法和法律规范做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从而实现法治文化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法治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些难题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挑战,不利于进一步加快法治化进程。第一,法治文化传统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者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封建色彩浓重。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治色彩成为我国传统社会治理国家和人民的典型工具和手段。其中,由儒家思想文化和法家思想文化成为封建社会进行统治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本身蕴含着恰恰是“人治”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与新时期提倡的“法治”思想相背离的。而法家虽然极力主张“法治”,但是法家强调的“法治”,具有局限性,它实质上强调的是法作为统治人民工具的作用,法受制于权,法家主张建立君主集权国家。因此,在封建社会,人治传统浓厚悠久,而法治文化传统则缺乏。此外,我国法治文化传统缺失还缘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封建专制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而我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我国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后,没有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二,法治文化宣传缺乏多样性。开展切实有效的法治文化的宣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有力保障。而法治文化宣传的多样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进行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与成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法律、法治文化的种种宣传力度,但是在宣传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法治文化宣传缺乏多样性成为一个典型的问题。这种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的手段单一。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宣传手段仍然是单一的,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法治文化宣传系统。此外,很多情况下仍然采取理论灌输的传统方式,没有利用新媒体等其他形式的优势宣传。二是宣传的内容单一。法治文化宣传只是局限于法律条文和相关制度和政策,没有将法律与文化相结合大力宣传法治文化。传播主体没有在充分宣传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前提下,只是对法律本身进行宣传,效果不明显,很多情况下成为一种形式性的宣传,没有体现宣传队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障碍,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我国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已经取得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全社会已经明显得到确立。但是,面对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折射出的诸多问题,着实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社会主法治文化建设更好地发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奠定基础。第一,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基础。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为进行法治文化宣传、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随着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法律支撑和保证。当前,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已成为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做到这十六个字就要坚持在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切实保证人们的财产权、生命权、政治权,充分保证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此外,要特别重视我国法律体系中薄弱环节,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立法需求和热点,立法机关要多听取群众的心声,结合实践研究,以便有效的维护人们的权益。通过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立法,尽快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培养公民法治信仰。法治文化宣传就是要指导人们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认同法律、遵守法律,并能够正确合理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同时能够做到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就需要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宪法和法律,运用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社会法治化的发展。因此,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一要不断丰富法制宣传的形式。法治文化宣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是将法制宣传扩大到微博、微信等网络传媒上,拓宽法治文化的影响力。二是要丰富法治文化宣传的内容。法治文化宣传可以将实证研究融入到宣传中,从现实的典型的法治案例对人们进行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法治文化的宣传,要在宣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自觉尊重法律,将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作为基本原则。

作者:马永钊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6.

[2]孙晓媛.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4篇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5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启示作初步探讨。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多义概念,概括说来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经人类改造过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其观念体系主要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是一定地域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模式化及稳定状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论述中可看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1941年5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存在着几种不同势力,这些势力的文化工作都与其政治任务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四有”中的“有文化”概念,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一般知识形态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此外,在一定的语境下,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也就是他的文化观。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他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方针,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及民族整体素质。因此,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中国的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路。

作为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一直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论述道:“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邓小平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理想和纪律是“四有”里最重要的。做到“有理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核心地位。做到“有纪律”就是要汇集共识、凝聚力量。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的问题是贯穿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别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物质资料的发展不能缺失人对意义和价值的把握,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高目标。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思想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结构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构成层面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从文明形态来说,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非常重视运用上述观点来诠释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这些方面都没有忽略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三大结构之一。

在人类的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考虑到文化社会功能的整体效应,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个文明都建设好。他指出:“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文化的社会结构地位和历史定位思想,体现了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方法来看问题的,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点是具备全局视野的。

(二)体现了政治家、战略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既然人类史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那么社会的进步必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跃迁。但有些社会推进“两个文明”的进步是始于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够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确定文化发展的走向,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全球化这一趋势,全球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邓小平提出应该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优秀文化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内容和精神本质,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当代文化体系之中,形成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

对待西方文化,邓小平认为,必须敞开胸怀,接纳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文化。他认为,引进西方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仔细的甄别,从而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碰撞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作为人化产物的文化在其创造过程中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是人民群众主体论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上。邓小平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统一。

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如何进行主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是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再次是改革文化体制,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关系中,应确立人是文化生活主体的观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个性得以表现,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繁荣。这样,邓小平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生活的选择性、多元性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对加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强烈的要求,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

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内涵

文化,可以概括为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是意识形态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如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各种制度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就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的先进文化建设。

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位置,不可逾越。同时要厘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特殊特征:虽继承了传统文化,但文化产业仍相对落后、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上仍要提高等。因此,我国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与政治、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稳步迈进。

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几点原则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并存,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如果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别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唯有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方才以科学的态度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树立我国文化主导思想。

(二)继承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保持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保留传统文化精华之处,与时俱进的将之现代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做到有张有弛的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保持民族精神,使我国文化的发展更具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

(三)围绕以全面发展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程发展中,文化建设的发展尤其需要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强调人的发展,那末不仅强调拥有高级的专业才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更是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偏离了此基本思想,发展文化就会失去意义,其他建设也功亏一篑。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建设文化的几项工作

创造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基础和思想保证。要牢牢把握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具体发展方向,实事求是的建设文化、发展文化。

(一)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毋容置疑,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思想素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教育事业。须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使人民群众普遍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规范各高校的教育规模与教学管理体制。

(二)有效的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中文化事业的建设上,促进以政府为主导构建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做到利民、惠民,积极探索一些适合基层特点的、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使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服务到位。在文化产业上,坚持以国家市场为主导,通过产业政策的改善、文化市场的丰富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三)关注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可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格局。自我国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施行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相对滞后的一面。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真正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总规划,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鼓励文化改革与创新。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以开阔的视野并坚持博采众长,使文化的发展顺应世界进步的潮流。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要有效地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的姿态去适应人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大限度地摒除制约文化先进性发展的各种障碍,探索新进展、建立新举措,促进文化市场体系与管理机制逐渐完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强调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与法制保障。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文化的价值诉求,强调着全国人民综合素质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价值体系,提升人们道德素养的同时,也重视法制文化的建设,防止道德滑坡。

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人民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树立正确观念,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更取决于文化的先进繁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映征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建设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赋予国家文化自信、提高综合实力,更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着现代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面精神旗帜,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遵循着党的指示,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不断丰富发展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7篇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状

(一)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从宏观层面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如今又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键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持续地理论创新。如果以落后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显然,没有先进文化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从微观层面来说,文化事关人的思维方式,事关人的精神力量,事关人的生命境界,事关人的全面发展。近代以来迫于亡国与落后之危局,中华民族之精神高度贯注于救亡图存与发展赶超的伟大实践中。但新世纪随着经济迅速强盛、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快速更新,人民也相继从生存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的休息时间及剩余精力逐渐增多,而劳动又尚未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时个人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就突显出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生活,就成为人们的客观要求。

现在,个人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变性趋势,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泥沙俱下,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更容易误入歧途。价值观的错误或精神的坍塌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危机,从而使人的动物性一面易于暴露,即表现为自私放纵、蒙昧野蛮、迷信无知、仇恨暴力等等极端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有力地推进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之外,更紧迫地需要文化之阳光雨露的滋养润泽,这时文化可以而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二)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第一,文化发展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经济与文化要两者兼顾,两者都要下力气。而现在的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进行文化建设依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找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其次,好的政治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但相对于政治,文化发展又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已经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人们的思维还是在经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惯性中前行,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第三,当今中国,虽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但封建主义文化时而沉渣泛起,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冲击,各种负面文化思潮的交织争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满挑战。

第二,中国文化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建设先进文化,自身依然面临多方面掣肘。一是传统文化自成体系、根深蒂固,“五四”时期所推崇的“德先生”、“赛先生”至今仍有些水土不服。二是西方负面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为内涵的资本主义文化,它迎合了人类贪婪、自私、放纵的一面,推而广之以致民粹主义、霸权主义、排外主义以及强兵黩武、弱肉强食等。一旦受其影响,想要纠正便难乎其难。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文化领域优势未显。迫于现实的需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导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领域。而在文化方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仍有待加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第三,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和学习主动性仍显不足。在封建社会,文化知识基本为上层精英所垄断,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因而导致国民平均文化水平有限。虽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来以来,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普及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但我们起步晚、人数多、难度大,又囿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上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没有文化也能发大财”等观念的误导等,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普及造成了很大困难。

其次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播的担当精神。所谓下坡容易上坡难,懒惰容易勤奋难,人本身就有一种惰性,加之社会不良学风影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传统文化精华、对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知之甚少,有的只是片段性的快餐式吸收或者倒腾一些二手资料,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状况,一方面我们心灵空虚、精神面临危机、道德出现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不读书、不学习、不下工夫,惰于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给民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险。对此党和政府着眼大局、及时部署,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只有不断促进解决人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途径

党的十再次倡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当然包括对自身优势和自身问题两方面的清晰认识。文化自信则是对努力解决问题、不断克服困难、持续发扬优势的信心。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现实前面,已然建设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国,当然也有智慧和能力建设一个更加优秀的文化强国。这种自觉和自信正是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自觉与自信。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其中的精华经过历史地不断洗礼与扬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得以代代相传,已然内化为我们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有创化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它有刚健中正、自强精进的文化品格,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有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的文化智慧,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所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但好的传统,也有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出现问题,特别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传统文化在适应新形势方面需要赋予新的解释与转换。所以,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阐旧邦以辅新命”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要有所作为。

第三,中国文化乐于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文明传统以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以理性精神、逻辑思维见强。我们可以吸收其理性、分析、逻辑、科学、思辨的一面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发挥传统文化以修身为本、家庭为根、国家为重、和谐为贵的一面,以之弘扬自身文化优势,弥补西方文化缺点,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相互借鉴,相互补益,顺应人民的要求,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道路。

但我们的文化强国道路不是排斥、取代别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时,“一花独放不是春”,无益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同文化的呈现是人类对于自我完善的道路的不同选择。这不同道路的选择不是上天的预先设定,只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因环境、人种、传统、创造性等等情况的区别而偏重于不同的方向。但终究这些都是人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是人类共同体中优秀的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背景下,也只是阶段性的不同部分的差异,其本质是植根于人类进步的需要,最后要达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允许和鼓励多条道路的探索,“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种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种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发展的和谐世界。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化

我们创造自己的文化,应当把自己放在文化里面,因为我们无一不是此文化所化成之人,个人的生命与文化的生命是相通的。同时文化又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人是文化的创造主体,文化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独立存在,它的形成和作用都有赖于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贯之于文化领域即说明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总和,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关系,而个人既受这种关系的化成,又在自己的实践中给这种关系以一定的影响。

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先进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内容去育成先进的个人,这就是人文化的含义,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宗旨是为人服务,为人生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只有真正给群众精神生活以指导的文化才具有价值意义。它在任何时候的建设发展都不能脱离人的生命实践,恰恰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文化才能显示其强大的力量。要把文化与活生生的人结合起来,以文化承载的价值、道德、智慧化人之心、养人之性、怡人之情,使人真正有所发展。通过发展“人”这个主体,从而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国家和世界,反过来又以发展了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来发展个人。文化的人文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脱离人的文化、不能化成人的文化是僵死落后的。人文化要避免人的物化、异化,当科技、金钱或其它存在物取代人成为发展的目的时,人类文化便也面临终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从和谐文化核心看,关键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精神是灵魂;对于时代而言,文化精神是标志;对于文明而言,文化精神则是其精髓。和谐的文化精神一旦确定,就以其相对的稳定性,长期作用于社会的文明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文化的建设成果为发展物质文明提供智力资源,为发展精神文明培育全民族和谐的心理结构,使我们以和谐从容的风度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的和谐是核心。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是人本质的外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人民群众享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展示的是人的多样性和谐,建设和谐文化正是人的多样性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内涵的分析,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既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1.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我们的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一道前进。要包容多样性,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这样,和谐文化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2.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人类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和内容。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仁爱团结。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强调“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的人生境界。儒家经典《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和谐境界。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我们要努力汲取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3.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开阔的视野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当然不是要抹杀人的个性,而要提倡具有文化个性的东西。培育和谐的个性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中,坚持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以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构建现代文化精神,确立积极奋进的人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和腐朽落后的东西。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方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与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牢固地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

2.要坚持统筹发展

文化内涵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社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的文化体制既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统筹“雅”、“俗”文化的和谐。所谓“俗”文化主要是指“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雅”文化主要是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等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形式。“雅文化”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于精神文化产品要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不断探索,应视之为代表精神文化的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我们打造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求,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新成果,尽可能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动力,以使“雅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

3.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

加强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生产大众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4.要坚持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第9篇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7-0025-03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文化的产物。积极开发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源,充分认识档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极大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档案与文化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档案与文化具有同伴同生的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成果中凝聚的精神价值”[1]。

1.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借助于一定的记录符号将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和过程记录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外在的记录符号与记录载体恰恰是文化表现的基本条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科洪的文化定义,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们界定:“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2]克罗伯和科拉科洪的这个文化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从中可以看出,符号系统既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手段,又是构成文化特征的外部表现。

档案文化属性的确定,还有赖于档案的载体本身蕴含的文化属性的认定。“档案载体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文化鉴赏价值”[3]。档案载体的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文化鉴赏价值是指档案载体的演变及运用,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或一个集团所带来的情感寄托。如我国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文明进程,完全可以从我国记录历史的载体本身演变与使用进程上体现出来。如甲骨、金石、简牍、纸张等,我们对它们作为历史记录的情感是有差异的,用龟甲、兽骨作为记录的年代,标志着我国现存文献的最早时代,我国可考的历史就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因此这一时代也被赋予特殊的意义,“甲骨文字”、“甲骨文献”、“甲骨档案”这些不同的概念在同一事物上衍生出来了。我们在两汉时代就使用了纸张,但作为现存原始的记录,我们只能看到唐代的六份纸质档案,而尽管几乎没有普遍价值,但它说明我国历史的悠久、纸质档案的久远,这就构成了一种民族价值。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心大厅永久性展出的三份美国“国宝”――《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美国宪法,它们都是以羊皮纸为载体的,它们从内容到载体都蕴含着美国人的情感寄托,体现着档案载体的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文化鉴赏价值。

2.档案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档案信息真实地反映了人类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开展社会活动时所具有的思想、意图、目的和要求,记录着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因而,档案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历史的“见证”,又催生新的文化。由此从文化方面考察,档案至少衍生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延伸社会记忆、延续国家和民族历史,二是延续科学技术与积累知识,三是建立与时展同步的社会道德体系。

二、档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我们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8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档案是各个时代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文明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档案的作用。因为档案具有文化的内涵与属性,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档案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档案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反映了文化的内在属性。档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真实记录,内容广泛而丰富。一方面,它纵连了古今各个历史阶段,横贯了自然各个领域和社会各个行业;另一方面,它记述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蕴含着前人社会活动的各个信息,后人能够从中获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正是这些知识和经验能够使人们不断走向文明。也正是由于档案中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涉及了各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天文气象、地质水文、物产资源、风俗人情等各方面的独特的原始资料,才使得档案构成了“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档案是中华文化的“根”和中华文化心里的情感寄托。

2.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基础。继承和借鉴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档案与人类活动同生同在,是人类文化的精萃。档案作为人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一直是人类文化、文明、知识、信息最直接、最原始、最准确、最重要的记录载体。档案中蕴藏着数量巨大、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建设、弘扬的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革命文化传统,客观地记载和印证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社会科学文化由落后低下到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人们可以从档案中看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岁月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正是因为有了档案的记录与承载,传统文化才得以保存、传承、延续和发展,中华文化才有了深厚的文化积累。

3.档案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档案既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又具有整合文化、增值文化的功能。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档案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编研,出版著作、书籍和发表文章为读者阅读学习,发挥着教育功能,这是一种常用的、普通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档案的形态载体也是一种活的语言,它以档案原始形态所固有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表达着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特定事件的原始和真实的含意。这种含意是任何文字编辑和理论说教所无法表达的。所以,档案馆可以借助特殊档案载体的陈列、展览,把物的自然表达,即陈列语言,作为档案文化教育的理想手段,使档案教育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历史见证人的权威性,从而取得震撼观众心灵、教育观众的效果。

4.档案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主体,其科学理论、文艺创作成就无疑是一个时代文化建设风貌的重要标志。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原始记录,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本源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它的记录与承载内容有着厚重的生活基础。理论传承要以历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艺术创作要源于生活,取材于档案或以档案史实为根据,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档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档案不仅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而且还能为高校科研、文化、教育等项工作提供素材,在营造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拓展档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1.档案人要做文化人。作为管理历史文化记忆的档案人,应该有较高的文化品格,并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水准,才能将档案的文化功能推向更高层次。档案人的文化品格包括文化水平、专业能力、外语知识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已从手工管理升华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传输与开发利用的现代化管理。因此,新时代的档案人还必须学习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才能开拓创新,管理好、利用好现代新型档案。此外,礼仪修养也是档案人的文化品格之一。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单位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在体现。档案人在着装仪容、待人接物、举止谈吐、品德修养、职业形象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外部形象,方能显示其品位,使档案室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给查档者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2.要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最大化。要让档案的文化价值出新、出彩,一是要强化特色档案的收集力度。档案馆不仅要按常规接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还要大力调查、收集保存在社会上乃至民间个人手中的文化档案;征集本地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发展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调查、收回散失在国外的我国历史文书档案。要通过以上途径,建立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贴近文化建设的需求。档案资源如果不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它再具有文化内涵也是形同虚设。因此,我们应该面向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积极介入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收集文化活动档案。三是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工作,及时介入参与,做好相关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计划地将民间文学、音乐、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手工艺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接收进馆,将散存在社会上的社会名流、艺术家、民间艺人等个人保存的档案文献征集进馆,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和全面。

3.深化档案编研,挖掘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价值。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档案文化传播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保护档案原件,并使档案文化资源长远流传的有效措施之一。要积极整合、梳理档案资料,强化档案编目工作,建立各级各类档案目录中心,开发各级档案馆所蕴藏的文化资源,加大档案开放的力度,编纂出版档案史料,多途径地促进档案信息的流动、传播,向社会各方面辐射档案的文化能量。总之,只要我们提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开拓编研思路,加大编研力度,就能更充分地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

4.要利用现代科技推进文化传播。计算机网络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向外界送上最新的档案和精神食粮。档案的文化传播,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档案馆目前已建立了计算机档案目录检索系统,并计划利用集团网络服务平台建立档案信息内部服务网络,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和开发现有档案信息资源,以发展数字文化网络为突破口,为发展提供快捷、丰富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