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2:23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健康;竞技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75-01

体育与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其现实的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的谬论与存在很大的实践误区。不指出这些谬论不解决这些错误的实践问题,体育与健康事业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并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歧途。

一、竞技有害论与现代大众竞技决定论

竞技从来就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来源地,竞技中的大众竞技,从来比一般的体育活动与锻炼具有更大的健康意义与作用。关于大众竞技的决定性与优越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法看到:

第一,大众竞技是公认的体育比赛项目,具有技术的标准化、国际化,具有游戏特殊自然之比学赶帮的组织与可比性质,因此,它决定了体育的项目文化价值,决定了体育的文化性、技术性与国际化、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体育的性质与效能。

第二,大众竞技比一般体育锻炼更具有竞技的要求性与练习的难度、强度、量,更具有社会综合能力的运用性,并且,众所周之,没有为健康体育拼命的,除非是重病患者;而大有为好玩、为比赛或竞技拼命与付出的,大有为全面发展拼命与付出的。因此,大众竞技或学生竞技,具有比单纯健康的体育,具有更加显著的锻炼价值或健康效能。

第三,大众竞技是以“公平、公正比赛”为核心的体育活动,也可以说是典型的具有严密竞赛组织性作引导的群众运动、人民战争,而这种以“公平、公正比赛”为核心的群众运动、人民战争,无疑更加成倍地决定了体育的刺激性、决定了更具时间密度的体育规模。

第四,大众竞技是社会化很高的通用体育,因此,决定了市场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的广泛展开与巨大效果。因此,大众竞技,在宏观上决定了体育项目的社会性与未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社会性质与未来效能。

第五,大众竞技是比体育健康模式更体现有竞争特点的体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有益于尊重规则的习惯培养;有益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益于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从而有益于竞争意识、习惯、能力的培养。

二、唯体育健康论与现代科学健康论

体育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健康方法,简单枯燥的体育运动更没有那么大的健康功能。其实,健康是多源的,现代科学健康论是全面的。通常,我们的健康来源于“现代生活健康方法,现代体育健康方法,现代全面综合交叉健康方法,增强体质方法”。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现代体育健康方法和增强体质的方法之外,特别要指出的是:

第一,我们必须掌握生活健康的科学方法。一方面,人要健康,首先在于或根本在于“减少生活或生命的折损”。寿命及其年龄特征是健康最根本重要的标志,而人只要没有任何折损,就能活到175岁,就能达到最大的健康目的(不能活到175岁的原因,就是遭受了这样或那样的折损)。折损是对健康、体质、寿命最重大、最深层次的破坏。常常十年健康抵不上一次重大折损,一贯健强抵不上一刻生命。能够保持身心与寿命的完好,就是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健康。另一方面,人要健康,主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修身养性。要善于平衡生心;要善于合理运动;要善于适应或改造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环境。

第二,我们必须掌握全面综合交叉健康的基本方法。

中医、西医、体育,可谓是人类三大健康的特效途径与方法。其中,中医主要是从根本上进行日常的疗养与治疗,其方法主要是根据人体身心理特征和自然、社会的特点,利用食物、酒、中草药、中医疗法,对人进行调理,总体上属比较温和的健康方法。西医主要是从现象上进行对应的解除式治疗,其方法主要是根据人体身心理症状,利用手术等物理方法和药物等化学方法,对人进行急救,总体上属于比较暴烈的健康方法。相比之下,体育属于最自然阳光的健康方法,其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运动与社会活动的巨大力量对人的身心进行刺激,通过刺激获得巨大的健康效益。对于中医、西医、体育这三种健康方法,我们必须区别对待与合理运用。

三、结语

显然,竞技有害论和唯体育健康论是我们认识与实践中的谬论与误区,它严重地误导与损害了体育健康事业,必须加以批判与纠正。然而,现代大众竞技决定论和现代科学健康论,才是正确的现代健康科学观与方法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确立正确的健康科学观与方法论,并运用它去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体育与健康实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研究进展;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6-0081-07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34]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学校体育;体育教学

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涵义

“健康”的英文“health”源于公元前1000年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词汇,其主要的含义是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89年WHO又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把健康的内涵大大的扩展和深化,对健康的认识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党中央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战略高度,是针对应试教育现象做出的英明决策。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2 “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

2.1 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是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健康第一”的根本要素是身体、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健康观。

在社会上的各种有关于体育的比赛,很多都设立奖项,但是参加人数多,得奖人数毕竟少数,虽然如此,参加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这就充分说明了很多的人目标在于运动,在于健身。以每年的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来说,参加人数逐年增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每一个车友的梦想和呐喊的口号,所以“健康第一”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健康第一”的提出离不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都离不开生产力中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中小学学生中肥胖、近视等的学生增多,体质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给学校体育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报道,我国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的许多指标不断下降,甚至开始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长期以来,学生的健康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提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者是社会对学校所提出的要求,而学生这种身体素质状况很难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而合格人才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在教育中必须担负起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提出,进一步肯定了学校体育的作用,身心素质是公认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必然是学校体育。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强化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2.3 学校体育的目的

“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的归宿,是衡量学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学校体育各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体健康,体魄健壮的学生,“健康第一”是实现广大学生体质状况明显好转,提高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等目标的理论前提。“健康第一”是对整个学校体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也是对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高度概括。

3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

3.1 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体育作为“三育”写进教育方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担负的重任,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主流,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学校教育更好的服务。因此,“健康第一”不仅反映在学校体育的范畴内,还要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有所体现。

3.2 符合基本生存权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完善,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健康第一”确立的目标是发展人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名族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这是符合人的基本生存权力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3.3 符合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师权威论观念的影响,以压抑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牺牲学生心理健康为代价,这与健康的本质不相符。将学校体育的重心由课堂体育教学转向课外体育活动,未来的学校体育要采用多样化途径、方法和形式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大自然对学校体育的有利影响和作用。

3.4 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机体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终身体育理论要求人们在一生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不仅局限于学校体育对增强体质和单纯动作技能传授的理解,还要为学生继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这符合终身发展的需要。

4 如何在学校体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4.1 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4.1.1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确保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

首先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列入教学计划,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再加强教学管理,把完成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者应追究其责任,以加强教师工作责任感,使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从时间上得到保证。另外,要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课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1.2 把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贯穿于体育课教学始终

在室外课教学中应强调和重视结合教材内容特点,通过课堂常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等途径进行体育与卫生保健,运动项目的健身作用等知识介绍,以弥补室内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间的不足。

4.1.3 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考试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不仅将室内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体育考核内容,还应包括室外课介绍的基本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效益。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教师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执行者,执行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教学目标上转变,由课程的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创造者、决策者。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身体活动需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

体育教师应积极进行深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体育课程标准的的改革,对体育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新课标规定了各个水平下体育教育所应到达的目标,对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因此,在体育课程计划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标准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4.3 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作为被教育者,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体育教师和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掌握相关的竞技运动技术固然必要,但事实上,难度大,要求高,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并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一定是有利的。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基础、兴趣需求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广大学生都能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同时,通过学校体育重心的转移,使学生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更能培养自信、自强的意志品质。

4.4 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

4.4.1 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和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中过多强调“竞技体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第一”意识,增强体质,提高体能。学校体育应该淡化竞技,使学生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进行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保障。

4.4.2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呈现多样性、选择性和指导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该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逐渐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固定性像选择性、指令性向指导性方向发展,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薄弱,应该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4.4.3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国外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提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强调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中,在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如美国将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保健卫生学的理论知识编进了中学生体育保健教科书,并介绍了发展体能的理论与方法。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样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方法。

4.4.4 建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要求,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发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人员评价的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保证了评价的科学、公正、正确,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通过课程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既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的归宿,是衡量学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实现广大学生体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等目标的理论前提。

5.2 学校体育教学要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每位教师的光荣职责,是当代体育教师的历史使命。

5.3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

[2]方新普,黄文仁.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变革[J].2003,4.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

[4]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2,3.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金越章.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彻到底[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09(1).

[7]刘飞宁,黎文普.从健康第一思想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J].安顺学院学报,2008,1(1).

[8]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体育教学,2000(1):4-5.

[9]李学明.“健康第一”思想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0,7.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北京高校;网络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 G 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35-05文献标志码: A

健康教育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1]。我国2004年颁布的《全国学校卫生条例》第13条明确提出:“每个学校都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到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来,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普通高等学校则要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以及讲座。”[2]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达到健康这个最终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已经把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而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健康意识淡薄,健康教育课程参与率不高,健康知识匮乏,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在高校广泛开展起来[3]。由此,分析高校健康教育开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35所普通高校关于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了8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参阅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等专著,并通过检索中国数字期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论文及相关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北京市35所高校,每所高校发放问卷8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2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采用5级量表请8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问卷具有有效性。采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R=0.84,问卷的信度较高。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指标进行统计与检验,分析北京市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和体育教师及专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开展现状

2.1.1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有单独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进行和没有进行健康教育3种形式;北京市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数量还很少,这些学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开课率和课时往往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开课要求。开课教师有的为医生或运动医学专业教师,她们的教育内容更多的偏重于医学卫生方面的知识;有的是体育教师开设,课程的名称叫健康教育,但实际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介绍或体育保健卫生知识,也有的是以饮食健康和体育运动常识为主要内容。由此来看,已经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并不统一,也不全面,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示范性的指导体系。另外,部分高校已经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一般在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或风雨天进行,大都由体育教师来教学,讲授内容以运动保健常识和健康饮食为主;大纲里没有健康教育要求的学校占了最大的比例,这些学校仍然是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为主,说明每个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的决策对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校开设课程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前全国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的不多,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起步,全国仅有20余所高师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全国的体育院校也仅仅培养兼职的健康教育师资,并没有单独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尽管这些渠道培养了一批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学校健康教育对专业教师的需求[4];另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促动下才开始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之前,只有从“体育保健学”可以学到少量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5],所以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职前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相应的培训或学习,直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难度很大。

2.1.2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理论内容分析

已经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有2所是医学常识更多一些,因为开课教师是医生和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课程主要结合大学生常见的疾病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介绍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医学常识,增强疾病的自我监测,自我防护,增强急症自救与互救的常识。另外3所是体育传统养生、运动损伤预防及急救和营养与健康更多一些,由体育教师开设。

在没有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中,有的学校是融入到体育理论课中进行的,有的学校没有要求,教师自行安排。调查发现,在体育理论内容的选择上,正如图1所示,体育技术技能相关理论、运动保健常识和体育比赛欣赏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理论内容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师已经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开始尝试把营养与健康、健康行为习惯与健康和体育锻炼与健康等知识融入到了体育理论教学中。只是由于师资水平或课时限制等原因,他们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比较片面,关于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营养与健康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不够普及,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大家都在探索阶段。说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正在从过去纯粹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运动保健等内容向着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方向发展。

2.1.3北京市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分析

北京市高校体育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范围在5%~40%,绝大多数在10%。以年教学时数64学时计算,年理论课教学时数调查结果,见表2,达到要求的院校占57%。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理论课时数不得少于总教学时数的10%”[6],这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教学时数是达到要求的,但在每学年8学时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肯定会受到限制,调查中发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们更多的选择了体育技术技能相关理论、运动保健常识和体育比赛欣赏等。关于健康行为习惯、营养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不够普及,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教材不统一,很多学校都采用自编教材。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看视频、上网查资料和课后作业等形式。

体育理论课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兴趣与习惯、体育态度与情感以及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7],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最终采取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试行,健康教育课采用了渗透、整合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增加了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但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上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难度。然而,目前高校体育缺乏成熟的示范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指导体系,相对应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健康知识传授的内容、方法、技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还不完全清楚;受传统的体育理论观念影响,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思想束缚着人们,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机制还没有转变过来,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培养健康教育专业指导者方面的体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们没有形成相应的现代健康观,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把体育教育专业转变成为实施终身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等[8],所以,尽快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体系,规范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延伸教学时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2-2700)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24-02

自2005年4月下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后健康教育思想便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从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成为了人类生存意义以及价值的最终关怀,从而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里,使大学生在对体育的认识中灌输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健康第一,是体现人们对自身的前途和自身命运的一种基本关怀。它体现出在学校体育中应为大学生的健康而服务,并且把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统统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中去,这也符合了社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在现时展的需要。也同时将健康第一的理念灌输进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理解中去,从而改变以往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行为的态度,使其在体育运动锻炼中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健康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将健康第一作为生活中最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健康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在《辞海》(1979)对于健康的概念解释说: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四维健康观念。 21世纪是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提并论,并将其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提高全民身心健康素质的重要方面。此外,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将促使学校体育经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对健康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将会引起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

(二)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生命健康的根本,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健康具有根本的支持机制,是健康即生命质量的最终担保。同时人们要想健康的生活,必须要育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国民的道德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三)体育行为与体育运动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理解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既生活在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时期,还要不断去适应各方面都有竞争力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四维健康观。这种四维健康观包括了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理、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表发现有大部分人认为躯体健康就是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正常以及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健康第一理念下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研究

(一)心理支配运动行为取向

心理支配是心理对身体以及思想上支配的心理体育行为,对于外在体育锻炼运动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基本上是由大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动机、对待体育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对体育持有的态度这几方面来构成。

1.大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动机在健康第一理念下的发展

大学生要从传统的体育运动就是强身健体这一观念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方向来发展。如今社会经济繁荣,竞争压力激烈,健康不只是单单的身体健康就可以,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就要必须拥有良好的健康第一的理念,这是当今大学生要很好地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2.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动机的学习要向科学健康的知识方面发展

现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需求不只是对体育运动技术以及技能的单一掌握,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而大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与理解而不是体育专业知识主要是在对于终身体育的认识和了解关于体育健康的健康知识。 这就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时能够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什么事健康,并且能够从健康第一的角度上去接纳了解,并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大学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强身健体,而是要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体育运动行为是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过程中有具体的各个身体机能运动的表现。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一般需要通过从体育运动的内容、体育运动的时间、体育运动的方式以及体育运动的空间等几方面来进行。

1.体育运动的内容需要向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向发展

通过教学以及平时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发现学生目前参与运动项目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涉及了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瑜伽、自行车、定向运动、女子防身术、轮滑、等等。大学生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慢慢的对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的越来越多,因为这些项目既大众化又休闲而且又有社会化。在体育运动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球类运动的比较多,这些无论是三大球还是三小球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趣味性比较强,能后使人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振奋精神,而且社交性也比较强。可以满足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社交活动。而其他的带有技术性的运动内容有一定的社会化,大众化,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新兴的现代的体育项目也逐渐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使他们有兴趣的去参与其中,如高尔夫、斯洛克、攀岩等等项目越来越受大学生的喜爱。而如今的大学生也已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在通过参与各项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而且还能从运动中使大学生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勇于面对和解决迎面而来的困难最后还可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各有各的优点,各个内容的不同,锻炼的效果不同,对提高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

2.体育运动时间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根据资料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间一般以每周3~4次为宜,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20~60分钟最为合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周的1~2次逐渐发展到每周的3~4次。运动的时间也由每次10~20分钟延长到20~50分钟甚至在一小时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学生有了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对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开始科学合理化。也能够从健康第一认识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身的体育锻炼。

3.体育运动空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对于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的要求上,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也开始在体育运动的空间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从不参与到校内空间的要求到进入社会空间以及自然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充分说明的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开始参与社会、使自己融入社会、热爱生命。

四、结论

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无论是从心理支配上还是外在的身体锻炼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大学生也在健康第一理念对体育锻炼从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认识逐渐提高到对健康知识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心理支配控制自身的体育锻炼对外在的身体锻炼有着一定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大学生的外在身体运动行为是在运动形式上向着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式进行发展的,在运动项目上也开始注意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同,既提高了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也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对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中也开始注重运动时间的科学合理化以及运动空间方面向着多元化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和传播,使其在心理上对健康第一理念有着重要的认识,并不断倡导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运动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控、自练、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2]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刘一平,余道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体育科学研究.2007,1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我们不难看到影响健康的因素还很多,为了能尽快改善这一现状,找到一个较有效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各项干预措施,若从微观上论,一定要把我们眼前的工作做好,从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入手,切实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把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课堂化及生活化,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以访谈法的形式进行交流。

(二)问卷调查法:结合本文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发放了650份问卷,收回63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对象:以深圳3所高职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和深圳新安职院)的650名学生(男生386人,女生250人)为调查对象,经过相关统计学的处理后,找出理论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理论性的促进建议。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与认可情况(见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在所学科目中,首选体育课的仅占14.3%,认为体育锻炼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养成习惯的为58.02%,认为体育教改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培养的占16.67%,由此可见健康课程化对提升健康素养很有意义。

(二)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主要从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然而学生对体育课首选率并不高,只有14.31%,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还不足,他们喜欢自己随意运动,对系统健康素养认识不够甚有障碍因素。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比重倾向于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教育元素来自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因素。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以课堂教学和专项训练及课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如从体育教育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看,体育教师就应具略以下三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及一般的生理、心理营养知识,同时还要具略1-2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3、熟悉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知识结构上看,体育教师基本能培养学生功能性健康素养甚至互动性健康素养,但评判性健康素养具有局限性,这是影响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因素之一。事实上几院校目前只开设一年级体育课,教改中实施体育俱乐部课程,根据师资和场地条件开设一些基本项目的技术教学内容,基本不上相关理论课程,卫生保健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三)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培养中,已从体育教育中获得了一些身体锻炼的能力和身体保健能力,已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中也获得了不同的人际交流技巧能力,从网络媒体中也能获得其他健康知识。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得知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能力获得中还缺失下列几种因素:

1、缺少功能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读写、识数等方面,获取健康素养信息的服务能力。

2、缺少互动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应多与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从中激励自己产生动机及信心来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这一素养会影响健康行为的形成。

3、缺少评判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能评判性分析健康信息,并能将健康知识运用到改善个人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决定因素的实践中,这也是健康素养的最高级层次。

4、缺少基本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补救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不可忽略身体的本能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上述情况的体现我们必须要从学校整体教育中与家庭及社会相结合,大力推进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增进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念,有选择性的接受健康信息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分析来自媒体宣传介绍及文化方面上的健康影响。注意人际交流中的不利因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健康危险因素,融入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之中,这也是一个有健康素养的人所具略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一)目前我国健康素养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首次调查也属于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的研究范畴,本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有条件在更高级层次即评判性健康素养(信息获取、互动、独立决策与评判等能力)层次上,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二)加强食疗教学理念的引导,促进学生了解饮食物对人体作用。学习食疗可改善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健康状况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就医能力,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来提高医学的服务认识水平。

(三)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246所,在校人数9661797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及深远。

四、建议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首先要提高生活理念,从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入手。逐步领引他们把健康这一首要的任务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它带入社会发挥更有影响的作用。

(二)开设健康保健课,专题讲座,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及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素养方面的文化知识,加深对其的认识,从思想深处发挥作用。

(三)推广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饮食文化及中医食疗学教育。积极宣传食疗学的价值观,对当前饮用食物所面临的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食疗学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及对人体内脏平衡,心态平和,心理稳定等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主流文化,消除一切非健康因素。把健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年青人,没什么事儿,不可忽视,要定期检查身体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指标,生活学习都要有规律,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数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8).

[2]郭静,杜正芳,马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6).

[3]邹亮畴,隗金水.《健康国民2010》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33-03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决定的颁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健康的关心和重视,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为本,把维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始实施,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学生健康上有很多举措,其中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原有的每周0.5学时的健康教育课程被并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课程承担了重要的健康教育任务。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纲要》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进一步规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了重要的健康教育职能。《课程标准》中规定,在高中阶段开展模块教学,健康教育是两个必修模块中的一个模块,这也足以证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受到一些因素的严重影响,本文将就影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健康教育的因素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因素探讨

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

自从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的广泛和丰富,但是对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相比较于教改其他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而且研究发展趋势逐年递减。有研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简单的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简单合并的课程,但是这种理念性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也缺乏实践研究的引领。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全面的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教育如何实施?体育教育能够融合多少健康教育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具有特殊的教育模式?已有的健康教育理论是否能够直接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因此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当前的教学中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和创新,教师们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指导,造成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混乱,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2.健康教育相关文件规定模糊,缺乏约束力

新的课程改革使得健康教育被边缘化,199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试点阶段评价标准》,提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但是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要载体,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物》等相关学科有机结合渗透的学科教学。《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从相关文件来看对如何开展健康教育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但是对不开展的情况没有给出相应的督促办法。通过文件也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时间零散,与学校的有些工作有重叠和相关性,这给学校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往往课程是否实施、实施效果如何无法很好的得以考查。由于规定的非制约性导致学校中的其他相关活动被列为健康教育。

3.体育教师因素对健康教育影响重大

3.1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开展健康教育困难

当前北京市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他们不但有规定的每周课时数,还有课间操、体质测量、运动会和课外活动等等各种工作。繁重的工作会降低体育教师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和钻研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热情。展更豪一项研究(2003)表明,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一位是缺少专家指导,第二位是缺少学习资料,第三位是工作繁忙,缺少学习时间,第四位是缺少学习的动力。本文调查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为平均达到12学时,加上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等,中学体育教师每周的工作量平均达到20学时左右。从这些数字看出,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重,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大量的时间备课准备,广大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这是影响体育教师学习和开展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不利于完成健康教育

3.2.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缺失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梳理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实施健康教育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健康教育师资。健康教育师资的水平将决定健康教育实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体育教师自然成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承担教师,但是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呢?我们先从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职前教育来看。我国体育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各大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师范类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其他学生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需要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主要笔试内容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实践环节是体育教学的面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6大类主干课程中,没有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而现实实践教学中各体育院系开展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也很少有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内容。因此,我国体育教师在职前培养中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比较健康教育较发达的美国和我国台湾的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美国在1997年执业分类中就有了健康教育师,当前美国有超过300所大学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有超过20所大学可以授予健康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对健康教育师的工作需求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员。美国的健康教育教师由三类人担任,一是受过健康教育本科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二是学校的护士,三是受过健康教育并获得专门证书的其他(包括体育)专业的教师。

我国台湾体育教师也承担健康教育的职责,但是体育教师必须取得体育教师资格证和健康教育资格证才能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台湾的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学系是台湾地区唯一培养卫生教育人才的场所,这一点与大陆明显不同。卫生教育学系是台湾师范大学22个学系之一,为适应实际需要并培育专业研究人才,1980年成立了卫生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为提供健康教育教师在职进修,并加强专业训练,1981年设置了卫生教育学系夜间部(现改名为进修推广部),1982年开始办理研究所暑期进修班,1989年增办暑期学士学位班,1993年正式成立卫生教育研究所博士班,至此,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育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学校从事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卫生保健等工作,或被分配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和从事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台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师资力量很强,80%的授课教授获有博士学位,而且在培养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人才中,硕士生、博士生所占比例也在增加。

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专业的健康教育专业或是相关的认证与培训,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教育比较少,主要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查阅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也没有关于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进一步查阅全国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几乎没有学校专门开展健康教育以及相关课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来,从体育教师的教育准备上就没有做充分,或者也可以说过去十几年没有人去关心这一事实,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没有学习任何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即使说学习了,也仅仅是在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的学科中涉及了一些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他们毕业后进入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从事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先不要说能否教,仅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导致了体育教师实施健康教育先天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储备。

3.2.2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不足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需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以便于更好地从事教师职业。我国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师进修体系,体育教师的进修学习也很规范,但是高中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中健康教育培训却非常少。因为在职的无论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他们都没有经过健康教育的培训与学习,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对北京三个区县32名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仅仅在改革之初的几年里体育教师的相关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中有相关的学习内容,最近几年很少有健康教育相关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甚至有入职2~3年的体育教师根本不知道健康教育这块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不足,没有能够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对于一门课程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模块教学中教师恰恰是不合格的,这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培训系统还没有完善,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在师资上很难有好的保障,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中学每门课程都有相关的课时规定,以利于保障学生的学习,体育课程也是如此,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2个课时,但是这种规定是否能够满足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呢?我们从体育课程改革说起,体育课程改革前,健康教育是独立的课程体系,要求每周0.5学时,按三年六学期计算为54学时。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为课程性质“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那么融入多少呢?关于健康教育内容融合到平时教学中多少课时这里暂且不加以论述,课程标准中规定健康教育模块是18学时,那一定是健康教育内容占用原有体育课程的时间,因此可以说,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并没有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时间,这给健康教育的教学和体育教学无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5.健康教育模块考核方式不完善

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包括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主要方面。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必须由客观、严谨、科学的评价工作来进行检验。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健康教育的始终,评价是健康教育成功的必要保障,评价是健康教育价值的体现。课程评价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对于健康教育而言,评价本身就比较难,因为健康教育不但有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健康行为的养成,因此评价更加困难,但是应该采用必要的评价方式,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行,目前高中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的评价方式缺乏有效性。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形式散乱不利于评价。高中健康模块教学要求,健康教育18学时,可以集中上课,也可以渗透于技术教学中,即使是集中上课,一般也是分散于不同的时间,授课形式多样,从而导致有效评价很难。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探索一条有效的健康教育评价方式方法。

二、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的建议

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理论研究

自从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的广泛和丰富,但是对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少。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厘清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全面的课程体系。第二,健康教育在体育中的融合形式以及范围,教师们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第三,明确健康教育的模式,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哪些教学模式,哪些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上述理论弄清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明确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

当前健康教育教学规定过于松散,200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规定“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到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这一规定符合现实,但是实施过程中没有规定性,往往导致健康教育课时可有可无。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或是一定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的实施。

关于融合健康教育,融合多少内容,哪些内容适合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哪些不适合或者是不能融合到体育课程当中,当前的研究和教师的认识都很模糊,在这种模糊的认识当中,教师就当他们的健康教育模块已经完成任务了,或者认为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了,健康的教育任务完成了,因此导致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形同虚设,大家理解不一,很难分清楚是否很好的完成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因此当前需要明确哪些健康教育内容应该或者是必须单独以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明确哪些内容可以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明确哪些内容既可以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又可以单独以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明确了教学内容体系,明确了教学模式,那么关于健康教育模块的教育和教学教师们就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3.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师资队伍建设

3.1长期策略,加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

从长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看,如果保持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那么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培养。当前全国的体育院系几乎没有开设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散见于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不同课程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系统的健康知识的学习,更没有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学习,因此,当他们进入体育教师的角色时,他们依然不会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本无法胜任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因此从长远看,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开设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职前就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

3.2短期策略,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水平偏低,缺少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对于健康教育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需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对于健康教育而言,健康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难于掌握,因此不但要加强体育教师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加强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另一个方面是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比较多,让他们再全面的掌握健康教育模块要求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不同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分别负责不同专题的健康教育教学任务,这样有利于教师培训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能够较好的上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进修部门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培训。调查研究本区的特点,选择适应本区本校学生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培训。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要求,要求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学习与实践,提高他们某一方面的教W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4.开发健康教育资源

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应该逐步引起各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一方面缺乏可利用的教材和资料,需要开发编写符合不同地区学生需要的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教材和资料,以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开发校内外健康教育资源,如活动实践场所,参观学习的社会资源等。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和实践化,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条件。

三、小结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是一个难点,但又是教育的一个重点,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繁多复杂,涉及不同的层面,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并且朝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逐渐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发挥该课程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夏云.中小学生健康与学校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

[2]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

[3]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中外学校健康教育比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齐建国.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第9篇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113-02

收稿日期:2006-04-16

作者简介:郝红英(1970-),女,河北河间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3]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2001(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