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学思想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5:09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第1篇

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是自成体系的,其证明方法,大都采用青朱出入法,也就是今人说的割补法。通过适当的划分,将勾上的正方形面积与股上的正方形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总和又恰好能填满弦上的正方形。所谓青朱出入就是把划分出来的图形,添上青、朱、黄等各种颜色,以次出入(割补时容易识别),方法巧妙简单,令人叹服。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例2: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若干户人家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钱190则不够330,如果9家共出钱270,则多钱330。问家数及牛价各是多少?

将盈不足术翻译成如今方程组求解就是:

设x为家数,y为牛价,由题意得:

x/9×270-y=30

y-x/7×190=330

解得家数为126,牛价3750钱。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以下给出《九章算术》的精彩例子,以飨读者。

例3:今有委粟平地,下周一十二丈,高二丈,问积及粟几何?

今译:有粟若干,堆积在平地上成圆锥形,它的底圆周长是1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及粟各是多少?

答曰:积八千尺,为粟二千九百六十二斛二十七分斛之二十六。

例4:今有委菽依垣,下周三丈,高七尺,问积及为菽各几何?

今译:有菽若干,靠墙堆积,它的底圆半周长3丈,高7尺,问它的体积及菽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百五十尺,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

例5: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今译:有米若干,堆积在墙的内角,它的底圆周长的四分之一是8尺,高是5尺,问它的体积及米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为米二十一斛七百二十九分斛之六百九十一。

关于这种计算堆积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沿用很广,并将这些公式编成歌诀流传下来。其歌诀是:

光堆法用三十六,

倚壁须分十八停,

内角聚时如九一,

外角三九甚分明。

这些流传的歌诀,可能就是后人根据《九章算术》的这个“委粟术”编写而成的。很明显,歌诀前三句的意思,就无异于“委粟术”的术文。至于歌诀的第四句,就是依墙外角堆米,参照术文可表达为:“依垣外角者(居圆锥之四分之三也)二十七而一”。不过,《九章算术》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广,本文所述仅是冰山一角,该文的作用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罢了。

[参考文献]

[1]吴文俊.九章算术与刘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康身.中算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夏树人,孙道杠.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4]李逢平.中国古算题选解[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农学思想论文第2篇

江总书记的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在农村中学担承初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对于农村学生在各种学习动机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的各种现象看的最透,体会也最深。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

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我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几年实践下,感到效果蛮好。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五年中,所任班级有二次获县级荣誉称号;有三位学生获县级先进;许多学生受到学校的表扬。

农学思想论文第3篇

1.家庭因素

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生活负担重的情况,所以忽视了子女的教育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也有弊,部分中小学生会努力,明白用知识可以改变家庭环境。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和家长不重视教育,没有长远的眼光,导致他们过早放弃学业,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没有判断能力,容易犯错。

2.整体教育程度低

很多家长都认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重视家庭教育,没有意识到家长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不重视子女的问题,很多家长面对子女对网络的沉迷甚至不闻不问。

3.过分溺爱

家长的通常思想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路程上少点挫折,于是过于溺爱,盲目满足。从而让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无论对错都采取支持的态度,这样更让他们肆意妄为。

4.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孤儿

这些问题应该是影响子女成长最为严重的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等亲人对其抚养,很容易导致子女的自卑感和孤独敢。

5.教育方法不妥

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孩子都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只能凭感觉去解决问题,这样很容易伤其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反叛心理的产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校对家庭的信任。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多沟通多交流多联系

农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需要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联系。由于部分家长过分相信孩子不会出现问题,或者认为到学校见老师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因此不会主动与学校沟通。因此学校应该多关注这些问题多提供平台让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双方都能了解和掌握子女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逐步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多留意多观察

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多留意和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挖掘其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从心理入手,让学生认为老师也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所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将自己作为学生的榜样,用言语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思想落后的学生,需要老师们去关心他们,走进他们,指导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结语

农学思想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学思想论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理论;农村;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67-02

一、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相当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三农”工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农民自身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尤其农民思想意识上的新倾向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由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理论工作在党政机关及城市的普及教育,相对忽视了农村这块阵地,而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村理论宣传工作引不起重视,工作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理论宣传工作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队伍,经费条件等欠账很多,整个农村理论宣传思想工作基础相当薄弱。

二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推行,农民的腰包渐鼓,生活富裕的农民越来越不满足“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主流媒体和文化主流就应及时跟进,用科学理论及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加强对农村群众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满足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

尤其重要的是当前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相当重视,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如何去实现,无疑为理论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

二、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必须做到方式创新

在充分认识农村理论宣传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做好农村理论宣传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最关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唯一正确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教育群众,使群众自觉掌握创新理论,这是我们理论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就应用心去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党与群众的桥梁,自觉肩负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崇高使命。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带着感情到农村,怀着激情去宣讲,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这一鲜活的理论用生动的方式去宣讲,去传播。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除要看宣讲队伍的素质高不高,素质高才能思路新。还要看方法好不好,方法好才能树立形象,才能增强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所以必须在方式方法上狠下工夫。

首先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吃透吃准,决不能因一知半解而出了笑话。再是做理论宣传工作要掌握基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农村群众思想实际、要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群众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就讲什么,把老百姓所关心的国家大事热点难点问题吃透弄懂,向群众解释清楚,在增强实效上下工夫。三是理论在农村传播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及农民的接受能力,在掌握方式方法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以往以大会作报告的方法太枯燥,除讲者费力外,农民还不愿意听,效果并不是太好。如果能把理论课堂直接搬到农家大院、田间地头,让宣讲者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你问我答这种过程,老百姓既不感到理论的深不可测,讲者也轻松自如,其效果可想而知。四是要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尤其要加强乡镇党校,党员电教室、农民文化中心、广播站、村图书阅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对其投入,给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修养栖息地,从而有力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在农村的传播。五要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工作的任务需要及时组建报告团、宣讲队。把理论宣传工作及时做到农民身边,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党的富民政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道路,总之要通过创新传播方式,选好传播载体,真正让理论传播在农村取得实效。

三、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有好的机制作保障

要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农村基层,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要有一套切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县(市)委宣传部对理论宣传工作负主责,乡、村两委具体抓,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上下齐抓共管的理论宣传工作体系。由市委宣传部定期组织召开理论宣传工作会议(可以每月一次),乡、村两级汇报工作,宣传部对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通过三级工作机制的形成,有力推进理论宣传工作在农村的开展。二是要把理论宣传工作列入基层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理论宣传工作常议、常抓、常管。切忌理论宣传工作常挂在嘴边,实际扔在一边的做法。三要在机制上保证基层理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用足经费,落实待遇,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理论宣传工作有人愿意干,积极干,彻底扭转以往理论宣传工作没人愿意干、被动干的局面。四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科学理论进农村的重要性。规范影视、网络管理,打击封建迷信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使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五要以理论宣传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确保理论宣传工作在农村顺利开展,只要有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并不断完善,党的科学理论就能真正深入农村基层,被人民群众所接纳,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党的科学理论才会产生巨大威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指日可待。

农学思想论文第6篇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毛泽东《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毛泽东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转贴于

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实践论》提供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农民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大力进行理论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来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中,乡风文明是灵魂,它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需求。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广播、电信及网络设施,充分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其次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农民信仰缺乏,从而为封建迷信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丰富教育内容,就要在农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农村中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文明健康的公民意识。最后,要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除了运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工具外,还要通过开展农民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教育,寓教于乐。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理论教育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要与农民生活中的难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和单纯说教法。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他们更关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论即使再生动,但如果反映不了农民的心声,解决不了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不会对农民产生教育作用。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使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也提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与农民进行交流,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做群众忠实的听众和朋友。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给农民一个答复。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农学思想论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的过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不能忽视农村,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必要性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理论的巨大力量,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有力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注重大众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也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4]

3、农村社会发展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观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同时,信息传播渠道已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内容也日趋纷繁复杂,而农民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农村天然地成为理论宣传宣讲的薄弱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加强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其它思想就可能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近几年,一些组织在部分农村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地方出现迷信群众与迷信活动均呈增多趋势的状况。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实践,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1、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民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根据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可知,农民群众往往是从他们关注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与关注,要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深刻的了解与准确的把握,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从理论的视角解析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依据,解答农村发展遇到的新困惑,回应农民关注的切身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有兴趣学,有动力学,也更容易接受。

2、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思想建设居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之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平台,把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农民群众中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浓厚氛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形成倒逼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虚化的状况,督促其只有切实做实、做好,才能彰显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二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使每个农村党员都成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够承担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员的任务,推动普通群众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现在,各地农村普遍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寻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结合点。比如,借助农村现有的文艺团体与文艺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融入到文艺团体的表演曲目中,或者与农民群众日常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做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把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纳入农村“几好”家庭评比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作为评比的内容之一,通过激励引导,在农村中树立一些“学理论、用理论”的典范,培养起农民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阐述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的,也就是将理论由严肃抽象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后转变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化是离不开通俗化的,只有通俗的才是属于大众的。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前提下,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做好理论的通俗阐释工作,少一些从抽象到抽象的推理,少用严肃的深奥的逻辑语言,多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多用家常话、明白话、管用话,让经典的论述以通俗阐释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通俗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

2、积极创新形式方法手段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增强实效性。比如,理论宣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传统形式。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具备的感染力,应当继续坚持。同时,也需要根据农民的欣赏口味与生活习惯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宣传过程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调动农民的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喜好与欣赏口味、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地方把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编进一些小故事中,以地方戏的形式在农闲季节在农村进行巡演,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努力改进话风文风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大力提倡新鲜活泼的话风文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一是实现理论的朴素化,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的朴素感情和朴素生活之本来面目,切忌把鲜活的理论搞成群众无法接受的玄妙、生硬、西方式的理论说教。二是实现语言的乡土化、口语化。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努力掌握不同地区农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做到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三是实现理论的具体化与简练化。把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理论同具体的事实相结合,使理论与群众生活相关联,贴近大众的需要,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简洁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短明快、层次清晰的理论梳理,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书本的理论成为生活的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列宁全集(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农学思想论文第8篇

关键词:儒家;重农学派;经济思想;比较

重农思想贯穿古代中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全局。中国的重农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西汉。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后代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把握和印证中西方重农思想的异同,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从经济思想的角度考察,贤良文学和重农学派都强调农本商末,主张从立国与治国的高度来重视发展农业。具体而言,两者思想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是财富的本源

西汉中叶,为巩固封建地主统一政权,汉武帝推行全面的重商主义政策。统制经济虽然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长期战争和繁重的赋税致使民穷财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此,“讫昭帝世,……诏郡国举贤良、文学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盐铁议起焉。”(《汉书・车千秋传》)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提出“进本退末,广利农业。”(《盐铁论・本议》)他们认为“农,天下之大业也”(《盐铁论・水旱》),并明确指出“衣食者民之本也,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盐铁论・力耕》)在贤良文学看来,农业是富国之本,也是唯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盐铁论・忧边》)由此出发,贤良文学提倡封建政府“强本禁末”,鼓励和扶持农业生产。“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分土地,趣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盐铁论・水旱》)“故非崇仁义无以化民,非力本农无以富邦也。”(《盐铁论・轻重》)与此类似,法国重农学派也缘起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路易十四、十五两朝片面强调流通领域,造成农业萧条,农民贫困。为挽救危机,重农主义应运而生。作为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他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正是农业供给着原材料,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给僧侣以什一税,给耕作者以利润。正是这种不断地再生产的财富,维持着王国其他一切的阶级。”在魁奈看来,农业是工商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农业荒废,其他产业必将受到损害。“农业繁荣,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一旦土地荒芜下来,无论从事水上工作或陆地上工作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所以,“一切对于农业不利的东西,对于国民和国家是有害的。一切有利于农业的事,也有利于国家和国民。”为保障农业的繁荣,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管理。“只有政府决定保护租地农场主,才能使这样的人,巩固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的决心。”由上可知,力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国家重新走向繁荣富强,是贤良文学与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主题和中心线索。

二、工商无以致富

在主张“力耕”的同时,贤良文学竭力否认工商业能以致富,他们认为工商业所带来的“利”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它只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无助于财富总量的增加。“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盐铁论・本议》)贤良文学以楚、赵“民淫好末”却“均贫而寡富”,宋、卫、韩、梁之民“好本稼穑”而“无不家衍人给”为由,强调“利在自惜,不在势居街衢;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在此基础上,贤良文学将国民按职业划分为农、工、商各个等级。“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农”居主导地位,凌驾于“工”、“商”之上,显示出在汉代森严的阶级结构中,农业生产者的政治地位要高于手工业者和商人,这是西汉儒家重农抑商思想的现实表现。和贤良文学相似,魁奈从等价交换原则出发,论证了工商业不能增加物质财富。他指出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不可能创造财富;而工业只是把已经存在的各种物资因素结合起来,改变它们的存在形态,并没有增加物资本身。因此,“应当把从土地上生产财富的人们的劳动同在工厂里制造各种制造品的工人的劳动加以区别。前者能生产盈利,后者生产的制造品,其价值仅能与所花的支出相等。”以此为基础,魁奈对法国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他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着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者阶级。“生产阶级是耕种土地,逐年再生产国民财富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靠收入,即纯产品来生活,这些纯产品是生产阶级每年从再生产财富中,……把它支付给土地所有者阶级的”,“不生产阶级,……他们的支出,是从生产阶级取得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取得的”。在三个阶级中,生产阶级占首要地位,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附于生产阶级而存在,这种次序明显的阶级划分充分说明工商业是非生产的、不结果实的部门。

三、主张自由放任

贤良文学继承儒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思想,主张富民之道在于“无为而治”。针对盐铁官营的诸多弊端,贤良文学进行了猛烈抨击: “今郡国有盐铁,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盐铁论・本议》)从盐铁专卖的效果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盐铁论・轻重》),并未达到“上下俱富”的目的。因此,贤良文学坚决主张废除官营经济,允许民间自由经营。“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盐铁论・地广》)“公卿诚能自强自忍,食贤良、文学之至言,去权诡,罢利官,一归之于民,亲以周公之道,则天下治而颂声作。”(《盐铁论・能言》)西汉儒家反对政府干预的思想,虽然带有民本主义色彩,但其宗旨仍在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与西汉儒家一样,魁奈强调自由放任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必要条件,一切垄断和政府管制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任何有权力的官吏的介入,都是不适当的,如果无智,甚至更进一步有不良的动机,那就更加危险。”“在商业和农业的垄断中,常常会遇到过多的拥护者。……国家的各个制造业,在取得垄断的特权中相互破坏。”在他看来,自由贸易与市场开放是复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必须维持商业的完全自由。因为最完全、最确实,对于国民和国家最有利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竞争的完全自由。”魁奈反对侵犯个人利益的国家干预思想,满足了力求摆脱重商主义束缚的时代需要,直接催化了古典经济学的诞生。

四、提倡农业单一税

在财政政策方面,为实现“民富”、“百姓足”(《盐铁论・执务》),贤良文学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盐铁论・未通篇》),“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盐铁论・禁耕》)在征课对象上,贤良文学提出赋税只限于农产品及农家副业所生产的布帛,并坚持什一之税,反对厚敛。“什一而借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之。”(《盐铁论・未通篇》)只有“赋敛省而农不失时”(《盐铁论・执务》),才能保证国家赋税的顺利实现,这是儒家传统观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在西汉时期的集中体现。和贤良文学类似,魁奈同样认为构成国家收入的租税,只应向生产财富的农业征收。“对于土地所有者,对于君主和全体国民来说,把赋税完全对土地收入直接征收,是有很大利益的。因为所有其他的课税形式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都是对于再生产和赋税本身有害的,都是会在赋税之上加上赋税的。”在魁奈看来,只有耕种土地才能生产纯产品,因而,赋税应该直接从土地的纯产品征收。“不论商人还是手工业者都不应纳税,只有土地所有者才纳税。”为鼓励农业生产,魁奈主张轻税,并提出十分之一税是最公平合理的税率。他说:“合理的租税,就是没有掠夺化的不良课税的租税,……每亚尔邦征收十分之一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汉儒家和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都是社会激剧变革的产物,是对重商主义政策的直接否定。西汉儒家的重农思想早于重农学派大约两千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立场的差异,二者的本质内容和历史作用迥然不同。在发展农业的具体方式上,重农学派极力主张“扩展大农法,排除小农法”,即用资本主义大农业代替封建小农经营。魁奈指出“用于种植谷物的土地,应当尽可能地集中在由富裕的租地农场主经营的大农场。因为大农业企业和小农业企业相比,建筑物的维修费较低,生产费用也相应地少得多,而纯产品则多得多。”他认为运用资本达到相当规模的资本主义大农业,与分散的封建小农业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为保护租地农场主利益,魁奈提出一切赋税都要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对于租地农场主的预付资本应该免税。“对土地所有权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变成了对土地私有权的经济上的否定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肯定。……这正是法国革命制定的法律打算实施的办法,也是李嘉图学派的充分发展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结论。”与此不同,贤良文学代表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所重视的是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贤良文学提出的发展农业的方案是分土井田,即实行井田制度。“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盐铁论・力耕》)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贤良文学向往“抱布贸丝”的物物交换,反对对外贸易。“各安其居,乐其谷,甘其食,便其器,是以远方之物不交,而昆由之玉不至。”(《盐铁论・同有》)。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正是并力图保持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西汉儒家与重农学派的以农抑商论,其目的都在于挽救病态的封建社会。以魁奈为代表重农学派从农业资本家的立场出发,把对财富的认识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封建主义外观,但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西汉儒家代表的则是封建社会初期豪族地主阶级利益,他们的重农思想是小农经济与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必然产物,其外观和实质反映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重农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引导古代中国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重农主义政策的推行,反过来又维持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遏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成长。因此,如果重农学派是在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道路,那么,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其主观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在客观上却堵塞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魁奈经济著作选读[M].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农学思想论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宣传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紧迫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凝聚人心、塑造灵魂、引导舆论的重任,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看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以统一思想、凝聚力为目标,深入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

理论宣传要联系实际。只有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大局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理论宣传才能有作为,有生气。联系党和国家大局就是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宣传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执政理念。理论宣传理应深入地阐述,帮助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上来。

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就是要帮助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解疑释惑,使理论宣传适销对路,满足群众需要。要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中有许多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以及对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怎样看、如何看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阶层分化和困难群体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的关系等等。这既表现了群众关心自己的利益,也体现了群众关心改革开放、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觉悟。理论宣传有责任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引导。实践证明,理论武装了群众,我们党就赢得了群众。

二、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大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健康积极地文化生活对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阵地。农村文化阵地应达到“五个有”,有一个符合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以成人学校、农民学校等为主体的理论教育培训阵地;有一个宣传长廊,包括政务公开栏、宣传栏等;有一个可供农民健身的体育活动场所,包括球场、健身路径等;有一个广播室,有条件的村要求办好村级简报。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取缔违法经营的娱乐场所,确保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农村群众文化的组织、辅导,挖掘各种门类的文体人才,发挥文艺骨干的民间艺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发挥各类民间文体组织的作用,经常性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活动的辐射面,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次,要抓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内容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结合,要把思想宣传、道德教育、知识普及、体育活动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的活动中。文化活动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和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

三、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针对农村现实情况,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对“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讲到位,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步调一致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农村干部群众,引导农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团结互动、扶贫济困、平等友爱、遵纪守法、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一是分层施教,增强层次性。在实施农民素质教育过程中,面对数量众多、年龄各异、素质参差的群众,必须针对不同的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二是丰富内容,增强针对性。要开展城乡一体化教育,把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伟大进程中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开展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开展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积极的良好创建局面;三是丰富形式,增强有效性。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在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上动脑筋。针对群众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吸引群众自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努力提高组织开展农村思想政治的工作水平,建设一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党员队伍

抓好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领导重视,关键在有一支高素质的宣传干部队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树立有为有位的观念,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树立社会化大宣传意识。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政治工作队伍,我们还要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首先,要巩固和发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党员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牢固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大量事实说明,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坚强得力、基层干部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搞得比较好,各项工作也做得比较有生气。

其次,要规划和建设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个目标,把着力点放在培养人、教育人上,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新农民。

再次,要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要把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责任人,形成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突出量化硬性指标,组织定期检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作为衡量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标准,纳入考核之中。

五、切实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宗教,引领合法宗教在农村的发展,打击在农村的势力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行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合法宗教的健康发展,农村信教群众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不强,对宗教认识不足,造成了许多不法宗教侵入农村,危害着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生活。据山东省委610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史遵衡介绍,由于城市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地下宗教和的活动近年来出现一个明显趋势:向农村转移。“门徒会”、“实际神”等势力派出传教者在农村走村串户“传福音”,隐蔽活动频繁,在农村的活动影响更是达到可怕的程度。有关官员认为,“现在地下宗教等力量不仅是在占领和争夺农村文化阵地,而且是在苦心经营,想把马列主义踢到背后去。”

地下宗教、、民间迷信等在农村抬头,反映出基层组织薄弱的“老问题”。要做好广大宗教信徒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宗教信徒活动点的管理,发挥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首先,要认识到做好宗教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次,要提高对“宗教无小事”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一方面要做好基层宗教工作的指导工作,经常与宗教场所沟通、交流,对信教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要给予及时处理和解决;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宣传党的有关宗教政策,使宗教场所都能在法律的保护和允许下开展宗教活动。乡镇党的组织,要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和能力,尽量使宗教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健全各项制度。首先,领导责任制。要把维护宗教领域稳定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做到分管到人、责任到人,以承担起保持一方稳定的职责。其次,走访制度。分管宗教工作的党员领导要坚持走访制度,掌握动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化解矛盾;再次,联络员制度。对合法点指定专人联络,要明确责任负责及时与农村统战部门及派出所联系,及时解决信徒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宣传政策、科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占领思想阵地。宗教信徒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有关。因此,加大对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信教群众政策、科学的宣传力度,是农村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大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宣传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的正确人生观,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带动群众自娱自乐,更好地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全面达到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党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参考资料:

1、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J].社情民意,2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