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探讨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4:31

探讨教学论文

探讨教学论文第1篇

探究,就是探讨追究,是探究者发挥主体积极性去学习或创造的过程。通过探究,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或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的结果,或是学到新的知识,或是产生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过程。因此,物理教学,不应该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受器,而应该教会他们主动学习,具有不断的探究能力。

1、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已知领域走向未知领域的过程。学生所学习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虽然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构建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也必须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引导探究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活动,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与研究,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2.1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为指导

即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论,来探究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

2.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如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中,把红蜡烛运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亲自实验、仔细观察、精确计时,这样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同时学生享受到学习之后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求知欲,这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另一方面又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之中。

2.3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学科教学,“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至于“这些科学事实与结论是怎样产生的”往往被忽视。

2.4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

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这三项目标,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三者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统一,而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过程是实现三者统一的关键。

3、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

3.1课前

⑴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

⑵教师精心备课,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3.2课堂上

⑴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

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同时,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反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

⑵营造讨论的气氛

讨论是创造的“助产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中,就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对教师所提出的如何用实验验证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⑶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

物理实验是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规律,重温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改进设计方案;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给学生批判时间。总之,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

⑷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学生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对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教材,如《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可组织成网络课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上异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球化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处理、合成、交流信息的能力。

3.3课后

(1)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只有当人真正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人才获得真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动手做实验,尽量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进行仪器的改进;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验的小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来感受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成就感,通过实验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巩固,并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要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走出封闭的课堂。如在网络课《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的教学中,学生明确课题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后,教师布置完成相关课题的小论文,并提供相关网站和书籍,供学生课后浏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目光引向汇聚了无边信息、无数知识的因特网,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探讨教学论文第2篇

法律课在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而初中法律课的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着更多的特殊性。因而,我们探讨初中法律课的教学方法,从其特殊性而始,至教学效果而终。

初中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但思维活跃,兴趣广博,探索精神强。如能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则可以激发其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法律课的教学中,成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对象。而且,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初中生的接受特点,有利于学生将具体、直观的材料和经验同法律课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知识和理论。下面,我们来分析、探讨法律课教学中能够收到上述效果的几种方法。

一、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演讲

所谓多种层次,就是从正规的演讲一直到不太像演讲的各个层次;所谓多种形式,就是记叙、议论、夹叙夹议、感想、心得等等。这样的演讲,虽然常常会不太像演讲,但可以使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演讲活动中来,因而,对于法律课的教学来说,是有其特殊功用的。

开展演讲活动,应先确定一个较大的主题范围。主题的确定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刚开始接触法律课的时候,很多同学认为法律是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的事,跟自己的关系不大,反正自己不去犯罪。针对学生的错误观念,不妨选择这样的主题:法律和公民的关系。主题确定后,可安排同学预先准备。每一节法律课开始的时候,可以请两位同学来做演讲。每个同学的演讲不少于两分钟,不超过三分钟。演讲结束后,可先由同学组成的评比小组评一下,再由教师作简要的归纳和引伸。比如,一个同学说,他去买了一个微风扇,没过多久发现是伪劣产品,于是去找消费者协会,可购买时忘了开发票,结果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教师引导说,法律是最讲证据的,刑事方面是这样,经济方面也是这样。要想维护自己权利和利益,就必须掌握充分的证据。通过演讲活动,同学对法律课有了崭新的认识,不仅纠正了原来的偏见,而且学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这比教师光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二、讨论

讨论是一种很受同学欢迎的形式。演讲有时会让一些同学紧张不安,而讨论则让人放松自在,参与更积极。与演讲一样,讨论也需要一个主题,但应具体一些,以便同学可以围绕主题集中讨论。主题最好是同学比较关注的、感兴趣的,比如隐私权问题、青少年自我保护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讨论可分四五组,教师参加其中的一组。每组安排一个同学做记录,讨论结束后归纳一下,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同学交流看法,探讨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同学的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地正确引导。

隐私权问题是大多数同学都遇到过的,不少同学还因此和家长发生过冲突。将隐私权问题列为讨论主题,同学们感兴趣,容易展开讨论或争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学生的隐私权受到家长不同程度的侵犯,主要形式为未经同意擅自拆信、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而学生发现后有一种共同的心态,那就是非常反感。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结论,既然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大家应有意识地维护。但是,在家长侵权时应如何维护的问题上,同学们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主张大吵大闹,有的主张充分说理。通过争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首先应对家长宣传法律知识,使其明白隐私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然后根据法律知识和家长进行讨论,以理服人。有了法律知识,有了同学的共识,一些隐私权受到侵犯后忍气吞声的同学也准备和家长说理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讨论这种课堂形式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同学交流经验,展开讨论或争论,最后达到共识。

三、信息、资料的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大纲,同学在大纲范围内按照自己的兴趣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定期在课堂上交流。收集信息、资料有多种方式:购买多种报纸,然后将有关资料剪下,分门别类地贴起来;阅读有关杂志图书,将所需要的复印下来;在电脑网络上查阅,下载信息资料。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带的是实物资料,有的同学带的则是软盘信息,介绍后供同学拷贝。通过信息、资料的交流,同学不仅开拓了视野,扩大了自己的信息资料库,而且还学习、借鉴了其他同学收集信息资料的经验和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信息资料的交流,同学们的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课外学习,使学生的自学精神得到培养,自学的方法得到提高。另外,信息资料库的扩大也十分有利于演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有利于组织论文写作和课堂辩论等活动。

四、文章的交流、评论和修改

掌握了较多的信息、资料,就有了写作的基础。如演讲、讨论一样,布置写作时应确定一个主题范围。主题应是较受同学欢迎且易于展开的,比如,环境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文章的形式应灵活自由,不受限制;可以是调查报告、专题论文,也可以是记叙文、随笔、感想,甚至是小品、科幻,只要是同学感兴趣的,都可以。文章写好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对文章的长处和不足同学可进行自由的、充分的评论,并提出调整、修改的意见,最后,由教师作归纳总结。作者可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一次较大的修改。如有必要,可和语文教师协商,请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指导同学进行修改,并将该文章作为语文课的一次作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更好的写作指导,从而提高文章的水平。好文章可以刊登在黑板报上。如有条件,还可以出一个专刊,集中刊登优秀作品。

五、模拟和表演

对有益于法律课教学的一些事件进行概括,提炼出必需的要素,写出脚本,然后由同学根据脚本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个同学的自行车被盗,报案后,他写了一个脚本,大致内容是这样:失主打电话给派出所报案,警察告诉他,报案本人应该去一趟,并带上有关的车照、发票。失主去派出所后,警察询问了被盗的时间、地点及有关情况,记下了他的住址、电话,最后,失主将被绞断的钢丝锁给警察看,警察说对调查破案可能会有帮助,将锁留下了。通过这样的模拟,同学们明白了报案的几个要素:报案应该去人而不能只打个电话;口说无凭,应带上相关的证件、凭据;应详细提供各种有关线索。模拟生动、直观,对于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小品由于其高度的艺术夸张,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下面的这个小品就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去寄车,拿到取车凭证后不当一回事,随手扔了,可是取车的时候,却发现车没了。他到处奔波,到处受挫,最后,只好自认倒霉。不过,他还是觉得有所收获的,那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法律讲证据。

六、辩论

辩论是一个难度很高的项目,对于初中生来,尤其是这样。可以利用其他课堂形式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资料的积累和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确定一个辩论题目,让辩论双方分头准备。由于有胜负之分,辩论双方的斗志被激发起来,各自的支持者热情也很高。应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以便每一方的几位同学能协调起来,确立己方论点,寻找充足的论据,讨论出最佳的论证方式,并对对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便进行有效的反驳和应变。

辩论总有胜方和负方,教师应向同学明确指出,这仅是辩论技巧的胜负,而不是论点的胜负。比如,在一次题为“盗版弊大于利”的辩论中,反方胜了,但不能就此认为盗版是正确的。教师总结时应该根据有关法律,说明盗版是违法的,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应该加以制止和惩罚。

探讨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探讨教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策略探讨

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发,调动积极思维,更加主动地学习,养成敢于表达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

一、明确课堂讨论的目标

课堂讨论不应以追求知识为目的,一味注重结果指向,而应该着眼于讨论方法的掌握、讨论习惯的培养以及思维方法的锻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讨论的目标,或是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是为加强学生间的沟通,或是为了激发其积极思维。要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讨论的问题不宜宏观、艰深、抽象,应选择小而具体、新鲜有趣、富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且符合其认知水平的问题。适合讨论的内容就讨论,适合提问回答的内容就直接提问回答,适合讲述内容的就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述,适合朗读的内容就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

二、善于把握讨论的最佳时机

问题要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好的课堂讨论问题要抓住以下时机:一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这是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最主要方面。二是需要扩展和深化的知识。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需要扩展和深化的内容,设置适当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三是存在偏差的知识和认识。偏差或者错误是学习活动中的常见现象,有的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利用它引发讨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四是教学处于冷场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转移,教师的提问有时并不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师不能急于抛出答案,也不应以不良情绪影响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相互的交流启发引导学生走出思维低谷。

三、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

讨论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并力求生动活泼,让学生既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形成有条不紊的秩序。一是指导式讨论。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引导、释疑,以确保讨论沿着正确的方法前进。二是自主式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列出问题提纲,小组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三是辩论式讨论。小组讨论协商,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各自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四是相互提问式讨论。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因为学生往往想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在阅读时就格外认真,从而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营造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转换角色定位,放下身段尽量以一个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一是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学生平等相处,带动学生积极认真参与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在讨论中感觉毫无拘束,畅所欲言进行表达。二是教师不能自始至终以一个旁观者和评判者的角色出现,而要和学生一样对问题保持好奇、兴趣和讨论的激情,并适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三是教师对讨论的评价要适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在讨论过程中要做适时的引导,以确保讨论不离主题和顺利进行,教师要积极鼓励有创意的看法或见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抓住学生之间在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激励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激起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和反思。

课堂讨论契合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广大教师所乐于采用,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 显.浅谈关于课堂讨论的一些想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5).

探讨教学论文第5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探讨教学论文第6篇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作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天下列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诲革新力度,拟订新的革新战略,探索新的教诲要领。刚竣事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诲革新与生长的战略目的作出了全面计划,对以创新精神作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诲的实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团结国教科文构造在其发表的一份紧张研究陈诉——《教诲——财产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诲的四大支柱是议决教诲使门生学会认知、学会服务、学会配合生存、学会生存。这一陈诉对新世纪教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评释,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诲生长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真相对教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评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诲决不能只餍足于给门生一点知识和武艺,它必须将门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本性、有巨大生长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生长须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存,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引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停前进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钱,进而使他们在生动生动、自动调和的生长历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的和田地,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诲从头脑观念到使用要领举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驻足课堂教学革新,面向未来人才作育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凭据跨世纪教诲革新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诲向素质教诲变化的现实须要,在公正警惕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头脑效果的基础上,议决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毛病的须要革新,探索一条适当于儿童生动生动自动生长及有利于门生创新精神、实践本事作育的途径,探求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确切落实素质教诲目的的有用途径。

活动教学以为,活动与生长是教学的一对基本领域,活动是实现生长的必由之路。门生主体活动是门生认知、情绪、举动生长的基础,无论门生头脑、伶俐的生长,创新精神的作育,照旧情绪、态度、价钱观的形成,都是议决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历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门生参与的种种活动。教诲要转变门生,就必须首先让门生作为主体去活动。门生创新精神、实践本事的作育是在门生富厚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门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诲的要害或教学的直接使命,是要创造出门生的活动,是要给门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的和活动工具,以及为到达创新精神作育目的所需的活动要领、条件和情况。因此,活动教学的基础目的是议决对现行以知识为难、西席教授和贯注为主要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使教学历程真正创建在门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议决门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本事及多方面素质的团体生长。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内在

(一)活动教学的内在

1.活动的基本领域

简略他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天下相互作用的历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餍足自身须要的历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分别,最基本的主要依据生理学的分别,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使用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生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罗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相识和生长中都起着非常紧张的作用,在现实生存中,这两类活动通常交织在一起,分别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历程正是门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历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讨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历程。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样平常活动的特性,更具有自己富厚的内在和划定性。首先,从体现情势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影象,主要是机器影象和明确的活动,而更夸大自动,积极的头脑和想象、发明和创造的因素;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须要故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使用活动,而是夸大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须要故意识的细致、头脑的投入等。其次,从门生总体活动来阐发,它差异于传统教学中门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夸大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备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夸大是门生主体自动的,有头脑积极参与的,观念与举措相统一的,弥漫革新和创造精神的,能餍足门生多方面生长须要的团体的、多样的活动。

2.活动教学的界定

从以上搪塞活动的阐发中,可以给活动教学下这样一个界说: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历程中建构具有教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门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情势,似勉励门生自动参与、自动实践、自动思考、自动探索、自动创造为基本特性,以促进门生创新精神及团体素质全眼前进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情势。

(二)活动教学的孕育发生机制

活动对人的生长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门生具有价钱和生长性意义,那么活动是怎样对门生的生长孕育发生作用的呢?真相什么样的活动要领对门生生长、素质天生最有价钱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生长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视察阐发活动影响人的生长的种种内外因素,相识活动教学的孕育发生机制,才气创建有用的教学战略。

活动对人的生长影响水平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罗主体的身心生长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水平、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罗活动目的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效果、活动要领的选择、活动工具和领域简直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配合对门生的生长进程孕育发生影响。

1.活动的主体因素

(1)身心生长水平。门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机体在后天生存中得到个体履历的历程。门生要得到人类已有的履历,必须是身心生长到肯定水平以后才气孕育发生。要是身心发育还不行熟,又没有肯定的实践履历作为依托,这种学习活动便不能实现,更不要说取得乐成,终极也就不行能使个体得到生长。每小我私家对客观天下的相识要领和作用要领,都受到他已经形成的头脑模式和举动风俗的影响,体现出个体的特性。

(2)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为紧张的因素。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水平体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职位地方及由此孕育发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举动,主体不能处于激活、愉快状态,细致力仅限于维持行动的完成,对主体生长意义不大;自觉顺应——主体继承并明确了活动的使命、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自动创造——活动历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光自觉,而且是积极自动的,自动寻求管理题目的要领,计划自己的举措步骤,履历着情绪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寻求中,关注举动和目的的实现,这是最富有生长意义的活动。

(3)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的活动对活动主体的影响是纷歧致的,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觉得。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够实验某一举动的自尊度和本事感,它影响人对举动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举动的开心水温和连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举动中的情绪和屈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准确预计自我本事,选择活动的要领内容,对题目不停做出正确坚定,实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能自动积极参与,学习弥漫活力。反之,效能感比力衰的人,参与感也随之降落。

2.活动的客体因素

(1)活动目的的适切度,活动对生长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否适当,要看它与主体现有生长水平之间的相差度怎样,由于过高过低的活动目的都无助于个体的生长。只有那些高于个体现有生长水平而又是他有本事举行的活动,才气有用地促进个体的生长。为此,教诲者应认真研究门生的生长状态,包罗门生的现有生长水平,把握近来生长区,以部署教诲的序次与目的。

(2)活动有无效果。活动的效果会勉励主体孕育发生新的须要,形成内驱力,对主体孕育发生积极影响。倘使活动不了了之。只会孕育发生灰心影响,

(3)活动的要领与类型。差异的要领孕育发生差异的履历,差异的活动类型和要领促进人的差异的生长,若有主体厘革客体为主的创造活动、应声客体的相识活动。占据客体的欣赏审美活动、检测客体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来往活动等,他们虽配合对人的生长发挥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某一方面的生长有所偏重,如艺术、科学活动——创造性;科学与历史活动——批驳性头脑;文学、戏剧活动——自主性生长,扩大眼界,富厚人的想象等。

(4)活动条件的提供。活动的睁开必须具备肯定的条件,如活动质料和活动工具的提供,活动气氛的渲染和建立,活动园地的巨细,活动范围的巨细(如班级范围),活动空间的机动部署,活动手段的今世化和多样化水同等,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

(5)活动的有无引导。对活动的计划和适当的引导易使活动孕育发生效果,餍足门生的效果感。反之,易放任自流,低落门生效果感。

(三)活动教学涵盖的教诲理念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情势,是活动教学盼望的实践效应。为此,活动教学一定对实验的目的、目的、内容、要领、评价及其相应的使用体系举行体系的,富于创新的构建。这种教学新情势涵盖以下内容:树立以活动促生长的新型教学观,关注门生的精神生存和生长须要,确定适当于门生自动调和生长的活动目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门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历程;适当调解、增补、革新现行课程与课本,增强教学内容和门生生存与履历的讨论;创建民主、同等的师生关连,建立适宜于门生自动参与、自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情况;革新考试和教学评价,实验以促进本事作育和素质团体前进为目的的多样化评价战略等。为此,必须在观念上凸现出以下教诲新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生长”的引导头脑

“以活动促生长”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珍视活动的奇特价钱,夸大活动在人的生长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生长的必由之路。人的生长是在主体与外界情况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自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生长的进程。对门生的生长来讲,门生主体活动是门生认知、情绪、举动生长的基础,无论是门生头脑、伶俐的生长,照旧情绪、态度、价钱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门生主体自觉参与的、满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气提供门生生长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气实现多种潜伏的生长大概性向现实生长确定性的转化,生长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诲教学的要害即是要创造出门生的真实活动,让门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工具与自我的双向建构,终极实现自动生长。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性的要领论体系

活动教学珍视活动在生长中的奇特价钱,一定看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以为,门生的学习历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自动探索。不停创新,从而不停发明客体新质,不停革新已有相识和履历,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历程,而不是议决静听、静观继承现成知识结论的历程。为此,特别夸大自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诲价钱,看重发挥门生的主体职位地方,议决门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灰心地学为自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门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自动学习要领主要以门生自动探索发明和管理学习题目为特点,包罗探究学习、管理题目学习、来往学习、相助学习、体验学习和故意义地继承学习等多种学习要领。议决学习者对学习工具的自动使用、亲身段验、探索、加工、革新和创造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总之,这种学习历程不光强变更脑思考,而且强变更手使用,亲身段验,看重多感官参与,多种生理本事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自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3.修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历程

活动教学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自动。能动特点的头脑,将实践看法引人教学历程,从而一定地将教学历程作为一个相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历程,一定以为教学活动是师生配合探求新知、共享相识效果的一种动态生长历程。首先,教学的工具、活动的主体----门生处于一个不停的生长历程中,处在身心两方面不停厘革。构建的历程中;其次,教学活动是一个庞大厘革的历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因素会不停天生,也会孕育发生差异的效果,因而是一个动态历程。活动教学珍视教诲情境中师生关连、搭档关连、校园文化、班级气氛等“活”的因素对教诲意义的天生,珍视学习历程诸多因素的转变搪塞门生主体性生长的价钱和意义。因此,活动教学历程是一个动态的、厘革的、不停天生新质的历程。

这种动态性使得教学历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如今活动历程上。基本上因此门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接纳种种差异的要领与途径去探索题目的管理,西席较少过问;活动气氛上,开心建立一个让门生能积极自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体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气氛,以利于配合举行知识的发明、创造和分享结论,同时建立自主、宽松、愉悦的学校情况,实现学校生存和管理的民主化;活动时空上,不范围在课堂内、学校内,充实使用统统教诲时机,开发社会与生存等普遍的教诲资源。

(四)活动教学的实践效应

活动教学岂论是作为教诲观念的体现,照旧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情势,其对教诲教学实践的转变一定具体地表如今课堂教学中。差异的教学要领使门生主体体现出差异的自主参与水平,处于差异的学习、活动状态,孕育发生差异的情绪体验。因而,考察门生在课堂生存中的活动情形和活动状态是将活动教学与其他教学区别开来的紧张而有用的指标。据此,可在以下相比中对活动教学的课堂效应作一形貌。

影象水平的教学——门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要领继承和影象大量知识,处于灰心、被动职位地方,缺乏积极自动的参与和动手服务的时机,教学气氛少气无力,门生易孕育发生急躁、烦闷、讨厌、淡漠等灰心的情绪体验。

顺应水平的教学——门生处于自觉顺应状态。虽时有自动积极的头脑参与,但这种头脑为西席所使用与管制,只是西席头脑的再现与印证。西席被自身计划的教案与思绪所奴役,对门生头脑的独创性不能放手。门生的情绪体验体现出时而弥漫豪情和渴望,时而又体现出淡漠,无动于衷。

创新水平的教学——门生处于自动创造状态。西席体现出较大的创造性,不再为预先计划好的教案所左右,搪塞凌驾备课领域的意外题目和突发事故,能因势利导将教学引向深入。西席议决建立适宜的工具性活动情境,给门生以头脑的空间,不把门生的头脑范围在设置的教案框架里,门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自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生长创造头脑本事的状态,体现出热情、生动、积极、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活动教学寻求的即是属于创新水平的教学。

二、实验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教学实践目的

(1)扫除以西席为中心的教诲观念,创建教诲民主化头脑引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门生自主学习和西席有用引导相团结的教学历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连让位于同等的。相互敬重、相互认真的来往要领,门生的品行和权利得到充实的掩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诲观念,树立以人的生长为目的的教诲头脑。珍视门生的亲身履历和生存履历,在教学中普遍接纳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要领,从多方面餍足门生的生长须要。

(3)转变以教授和贯注为主要要领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门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配合的、沸腾的、真实的生存。让门生在自由从容、富厚多彩而又弥漫寻衅性的活动中得到生长。

(4)着眼于门生团体素质的全眼前进,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本事,创造性品行和创造性头脑。相助精神和社会来往本事的,具有富厚的知识,康健的情绪,奇特的本性和良好举动风俗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生存中自尊、自尊,敢于接待社会的寻衅。

(5)涌现一批具有今世教诲观念。掌握活动教学的基本要领。具备教诲科研本事的新型西席。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奇迹,从教学历程中领会到教门生活的快乐,在与门生的来往中不停充实和完满自己,与门生配合实现生长。

2.理论研究目的

(1)探索活动教学的一样平常理论,包罗活动教学的头脑渊源、活动教学的要领论。活动教学与门生素质生长的关连。活动教学的内在、类型、特性与功效等。

(2)探索活动教学的使用原理与教学战略,包罗在各个差异学科中计划、构造、实验种种活动的基本要领和要求等。(3)探索活动教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包罗发掘、梳理各科课本中适宜于活动教学的教学内容,接纳新的课程形态,编写新的课本,活动课程中实验综合性主题学习等。

(4)探索活动教学的评价体系,包罗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和评价要领等。

(二)实验战略

“活动教学与中小门生素质生长”实验研究的基本使命是议决教诲实验的要领检验,验证。充实和生长活动教学的理论,提供活动教学的使用要领,架构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完成这项使命须要一个着眼于活动教学体系构建的事情框架以及相干战略。经过阐发我们以为,教学目的、教学历程、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和教学评价是组成活动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须要把它们分别作为实验的切入点,睁开深入的研究。

在实验中,我们将接纳的主要战略是如下几方面。

1.确定驻足于门生素质团体生长的教学目的

(1)全面关注人的生长

活动教学所寻求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完备的人的教诲。它体现为对门生认知、情绪和举动作育的全面关注,并在教学中随处着眼于他们的未来。这表如今确定教学目的的时间,不光要思量门生在认知领域内应到达的水平,而且要思量在得到知识的历程中,门生在价钱观、态度、情绪、举动调治和来往方面应孕育发生的厘革;不光要关注门生在现真相况下应到达的水准,而且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生长会孕育发生深刻影响。具有奠基作用的那些素质和本事。比喻:学习的兴趣和洽奇心、创新的意识和本事、相识本事和相识要领、探索精神、相助精神、觉得和欣赏的本事、科学的态度和头脑品格,等等。要做到以上这些,须要西席确切地把教学看成是对人的作育历程,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性活动。在教学中不是把眼光停顿在作为真相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能够深入地发掘课本中所蕴含的智力价钱和审美价钱,并把它们和门生的生长讨论起来。

(2)将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作为作育的焦点目的

主体性是门生做人的生长的焦点部门,是其他统统素质生长的基础,创新精神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主体性的生长须要议决主体的活动,以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活动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门生主体性生长的主要途径。西席要议决建立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开心促进门生自主性、自动性、创造性的生长,促使他们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构造、自我引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诲本事的天生,资助他们形成对差异意见、看法举行评价并做出自己坚定的勇气和本事,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本事的人。

(3)从门生的须要出发

活动教学所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头脑充实体现了刑学习主体的敬重。这种敬重要讨教学顺应门生,成为管理门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题目的历程,而不是门生顺应课本或西席教案的历程。它要讨西席在制定教学目的的时间,不是从课本出发,而从门生生长的现实须要出发,确切把门生的生长须要作为确定教学目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领的准则。

(4)具有创新性和机动性

由于活动教学将“活动”视为门生生长的必由之路,作为举措主体的西席和门生都将在课堂教学中抖擞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的配合参与相互作用会使教学成为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的的历程,成为不停天生新的教学价钱和新的教学契机的历程。这些新的教学契机将成为门生生长的新的生长点,也会给教学历程带来新的目的和偏向。因此,活动教学的教学目的应是不停由教学的真实进程富厚着和推进着的。这就要讨西席在教学中要有本事捕捉新的信息并实时坚定其价钱,同时创造性地将它们转化为新的教学情境,为门生提供新的生永劫机。

2.构建以门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历程

活动教学的紧张目的之一在于构建活动教学的新历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门生创新精神和素质团体生长为目的的教学历程。这一历程的焦点是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创造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这即是:活动的外在要领,活动的内在价钱以及西席对活动的引导。接纳富厚多彩的活动要领:

教学要领搪塞门生的生长具有紧张意义。恒久以来,我们对教学要领缺乏富足的珍视,没有从门生生长的角度深入研究。真相上,要是不转变以教授和贯注为主的教学要领,就谈不上门生团体素质的生长,以知识为中心、西席为中心的迂腐观念就仍然具有繁殖的土壤。活动教学以“活动促生长”的头脑,明确提出了以活动的要领作为教学的基本要领,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厘革,它将引起我国课堂教学领域里的基础性厘革。以活行动为教学基本要领的条件,是促进门生的生长,因此,活动教学中的活动要领必须是能够促进门生自主参与学习历程并议决主体实践活动完成生长使命的教学要领。由于门生的素质生长是多条理、多侧面的,因此活动要领也一定出现为多种形态。在活动教学中,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要领。

(1)探究型活动要领

儿童的生长与人类种族的生长有许多类同之处。今世门生的学习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生长历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在数学历程中,让门生踏着昔人的足迹部门地重新发明他们学习的内容,搪塞门生的生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一历程将使他们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人类的相识要领和活动要领,作育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探究型活动要领即是这样一种在西席的引导下由门生独立完成发明知识历程的活动。这一活动素质上是人类原始发明历程的高蔓浓缩,是教诲意义上的重演。在运用这种活动要领时,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①有目的地选择重演和再现的内容

探究型活动要领并不要求门生重新发明课本中的全部知识。这在教学实践中既没有大概也没有须要。适宜举行重演和再现的应是各个学科中在人类相识史上孕育发生过重大影响,搪塞门生的创造性生理品格作育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和技能。比喻某些科学看法、运算规则、紧张学科头脑、头脑要领和管理题目的本事,等等。

②创造探究和发明的情境

向门生提供探究和发明的真真相境,是引发门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举行事情的须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便他们明确创造与社会须要和文化配景狗关连,相识知识的孕育发生历程。这搪塞门生从更深的层面明确知识,孕育发生未来创造的动机,掌握创造的要领都黑白常须要的。

③提供有结构的质料

质料(实物的与翰墨的)是引起和形成门生探究发明履历的工具,是门生实践活动的工具,门生须要在革新质料的历程中完成发明并转变自己的原有相识。因此,提提供门生的质料应是同所要发明的知识具有类似结构的(因而能够议决相互作用展现有关征象),对门生具有吸引的,而且是适宜门生完成发明,并能够引发差异水平上的多种思考的。

④勉励运用多种要领完成发明

探究型活动要领的意义在于门生的探究历程。对统一题目的差异探究要领体现了门生的创造本事和带有本性特性的头脑要领,因此,西席在探究活动中要开心促进,多方发明,实时勉励那些“与众差异”、“标新创新”的举动,并要向全体门生展示。

⑤教会门生举行科学加工

门生在完成探究发明使命后,通常不能透过事物的外在体现捉住素质,也不能举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这时西席要认真构造门生举行研讨,资助他们形成看法,完成内化。

(2)来往型活动要领

来往作为有目的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学有着不行支解的关连。认知与来往是共生的,门生的学习素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建构历程。门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要履历团体智力活动的阶段。同时来往搪塞门生的生长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比喻,主体意识的形成,掌握与人相同的本事,作育相助精神,等等。因此,来往是门生学习的一种特别活动,是教学中生长门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也是门生主体实践活动的一部门。接纳来往型活动要领时须要思量以下几方面。

①将课堂教学组成一个完备的相互作用的体系

教学来往须要创建在一个相对完备的相互作用的教学体系之上。这个体系包罗西席,门生和他们配合参与的活动。西席与门生,门生与门生之间,正是由于与活动工具相互作用的须要才孕育发生了来往的需求并依附于来往的,而来往又反过来促进了西席、门生与活动工具间的相互作用。门生也正是在这一相互作用的历程中得到了生长。因此西席的主要使命是构造好门生自动参与,门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的有目的的活动。

③接纳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的要领

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是主要孕育发生在门生之间的来往学习活动。这种要领的活动不光能够有用地引发每一个门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他们各人参与,相互勉励和共享信息。在小组学习历程中,西席要放手让门生自己构造,自己制定研究方案,自主探索和研讨,使门生确切处在自主学习和积极来往的状态之中。在学习中要细致构造好小组间的交换,处理好小组间相助与竞争的关连以及应声快捷和滞后门生间的关连。

③勉励门生自由正确地表达

语言是人际交换的工具。门生须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履历和觉得,提出题目,管理题目以及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评释。西席在教学中要敬重门生的表达并资助门生学会流通地表达,使他们不停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相同的本事。

④把来往深入到门生的相识活动中去

来往和门生的相识活动是不行支解的团体。西席要善于在门生的相识活动中适时而奇妙地运用来往要领,使来往成为相识的催化剂。比喻当看法形成的困难时间,对征象的比力。分类和坚定有争议的时间,以及搜集网络到的信息的时间,等等。

(3)体验型活动要领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生理觉得,与个体履历有着亲昵的关连。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情势。认知旨在生长门生对客观事物的相识,而体验则不光对门生的感性相识学习有资助,而且在生长门生的情绪、意志、态度和价钱观方面有着奇特的作用。活动教学高度评价体验学习的意义,以为它是门生生长中必须运用的一种教学要领和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要领,体验型活动要领应当成为门生主体实践活动的紧张组成部门。在接纳这种活动要领时须要细致以下几点。

①将体验学习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紧张手段

在人文学科中要把体验型活动要领作为主要的教学要领之一,放弃枯燥的说教和单纯认知学习的偏向。在科学学科中要增强门生对科学探究历程的体验,看重作育科学精神和前进科学审美本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开心将门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存,使门生觉得生动的题目情境,富厚他们的人生履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增长管理题目的本事,学会从体验中相识天下和形成良好的举动风俗。

②夸大教学中的体验是门生的自动体验

体验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作为教学中的体验活动必须突出体验的可感知、可引导、可推动的特性。西席要积极引导门生在活动中自动地觉得自己的情绪活动,并体贴他们体验到了什么和寻求什么样的体验。

③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举动肯定要引起门生内部的生理厘革历程

体验学习的基础目的在于引起门生生理历程的厘革,没故意理历程的厘革不能称其为体验。西席在活动中要变更门生的情绪、知觉、头脑、细致等一系列生理功效配合参与体验,以促使门生的生理真正孕育发生厘革。

④将体验作为门生本性形成的基础和小我私家生长的基础

差异的个体搪塞事物会有差异的觉得本事,也会引起差异的体验,从而富厚着差异的本性。在活动中,西席要敬重和继承门生搪塞视察的差异觉得,以促进他们本性的生长。乐成的体验会使门生增强自尊,失败的体验搪塞门生也同样紧张。西席特别要勉励门生准确面临失败,学会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

体验学习所形成的体验型头脑要领(比喻“意会”)是一种紧张的认知本事。西席要善于引导门生将体验与认知学习更好地团结起来。

(4)创造型活动要领

创造是人的主体性生长的最高田地。教学的基本使命应着力于门生创造性生理功效的不停开发和富厚。创造性活动要领重在引发门生的创造动机,作育创造态度和形成创造性品行。其在举行这种活动时接纳下列步伐。

①让门生在课堂中直接举行创造性活动

如重新发明看法和算理;归纳有关规律;自己制作模子和学具;自己计划和构造专题研究;自行开展班队活动以及举行即兴创作和演出等。

②促进门生直觉、想象力和视察力的生长

直觉是创造的生理基础,想象是创造的前奏,视察则能为创造积累模范。为了促进上述本事的生长,西席可在教学中开展富厚多彩的活动,如引导门生运用直觉解数学题和阐发坚定事物,构造门生举行种种旅行、视察和游历以及开展种种情势的角逐,等等。

③关注门生思考题目的奇特性和新鲜性

要使门生深刻相识到,自身潜能的实现即是一种创造。创造性人皆有之,创造没有品级之分,创造是随处可见随时可以举行的。紧张的是要形成良好的创造生理品格。教学中,西席要敏锐地发明门生具有的奇特性和新鲜性的头脑,并给予实时的勉励。

④让门生继承更多的科学技能信息

增长有关社会前进和科技生长的信息搪塞门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品行的作育将黑白常有益的。西席要故意识地引导门生关注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细致网络有关资料,并接纳团体活动的要领在门生中举行交换,以扩大门生的视野并增进他们搪塞社会创造性活动的相识。

除上述要领外,活动教学中的活动要领还有多种形态,比喻题目管理要领、视察研究要领、戏剧活动要领、游戏活动要领,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接纳何种活动要领要凭据教学的差异目的和内容来确定,也要极大地寄托西席的创造性。

看重活动的内在价钱:

在活动教学中,除了要把握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要领之外,还必须追究活动自己所具有的意义,即门生自动参与的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它必须搪塞门生具有教诲的意义和学习的意义,也即是必须对门生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那些门生参与水平高同时又具有较大教诲和学习意义的活动是活动教学所寻求的活功。

前进活动的内在价钱可以接纳如下步伐:

(1)将活动的水稳固位在门生的近来生长区内

活动的水平只有定位在门生正在形成,刚刚在成熟,刚刚在生长的地域内(即维果茨基所主张的近来生长区内)本事有教诲的价钱。因此,西席在举行门生主体实践活动计划的时间,须要对门生的现有生长水平举行深入的相识,并对门生的近来生长区做出正确的坚定。

2)向门生提出具有寻衅性、勉励性的题目

门生生长的动力是内在的抵牾辩说。活动教学所提出的题目要是不具有新鲜性和寻衅性,不能有用地勉励门生的头脑,就不行能引起门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行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门生学习活动,因此,西席在计划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时,须要花大肆气研究怎样提出题目和提出怎样的题目,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停向门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门,以勉励门生的创造性,作育他们的学习本事。

(3)前进门生的内向化水平

将从外部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感性履历转化为理性头脑,体转化为情绪是门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内向化历程。前进内向化水平是指门生头脑(情绪)活动的深化,这是门生生长的紧张标志。

门生的头脑(情绪)活动来自于主体实践活动,同时自己也是活动,是活动教学中主体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门。门生对外部活动工具举行的感性物质活动须要向生理活动延伸,才气形成稳固的因素积淀下来。因此,有价钱的教学活动应是能够在较高的水平上完成内向化历程的活动,是能够促进门生头脑(情绪)活动的活动。为了到达这一要求,在活动教学中,西席必须关注门生看法的形成历程,体验的升华历程,要适时地将他们从与活动工具的物质互作用中转移到观念性的意识活动中来引导他们举行知识的构建,活动要领与相识要领的概括以及体验向动机、情绪与意志的转化。

前进西席搪塞活动的引导本事:

门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觉孕育发生的,而是西席全心筹谋与引导的效果。西席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具体表如今以下几方面:

创造门生主体活动的情境——提出活动所要管理的题目;使门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活动的社会与生存配景;提供活动的实物与翰墨质料,引发门生的活动兴趣等。

有用地推动活动的希望——勉励门生的活动热情;相识活动的现实希望;视察活动中门生的体现;捕捉活动中的有关信息;发明活动中有价钱的教学因素;引导门生深入恒久地探究题目等。

构造门生举行团体研讨——选择讨论的适当“火候”和适当题目;创造有利于讨论的课堂气氛;指出门生讨论中的抵牾所在;资助门生流通地表达;资助门生疏通头脑、理清思绪;引导他们举行抽象和概括以及与他们一起交换活动的效果等。

上述引导作用深刻评释确西席脚色的巨大厘革。活动教学搪塞西席的基本要求已不再是正确。清楚和有条理的解说,而是科学和富有艺术性的引导。为此须要从以下几个方眼前进西席的引导本事。

(1)实现教诲观念的体系性厘革(略)

(2)深入明确和相识活动教学的头脑(略)

(3)从更高的层面和更辽阔的视角把握课本、明确知识

活动教学的教学目的要讨西席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学科在门生生长中的作用,明确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源头根基理、主要学科头脑、生长历史和生长趋向,相识科学家的创造活动、科学精神和品行气力。搪塞一项具体的教学内容也须要相识其在整个学科边学中的职位地方。与社会生产和生存的讨论。门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本事,议决知识的学习历程所应作育的情绪、举动风俗和价钱观,以及为实现上述目的所应接纳的活动要领和须要步骤等。为此,实验西席要进一步前进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并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4)以今世教诲的要求前进专业本事

使用、处理和厘革课本的本事。任何课本搪塞活动教学来说都要履历一个革新加工进而转化为活动的历程。为此,西席在教学计划中既要认真研究大纲和课本,又不能拘泥于大纲和课本,而要凭据活动教学的要求和门生的生长须要做出新的构想和处理,西席要有厘革课本的胆识和勇气。

创造性地驾御课堂的本事。活动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弥漫变更的课堂,会不停孕育发生新的抵牾和新的题目,也会出现新的转动和新的教诲契机。西席要有敏锐的觉得本事和机动的应变本事,能迅速对课堂教学举行调解,对所出现的题目做出应声。

对教学实践不停举行反思的本事。活动教学的实验是一项探索性的实验,西席在探索历程中不光会孕育发生乐成的履历也会孕育发生失败的体验。西席实时地对自己实践中的领会举行反省,使用种种情势抽象和概括自己的实践履历,并开心上升为理性相识,这搪塞深入探索和进一步前进科研本事都黑白常须要的。

构造管理和社会活动的本事。活动教学转变了以往的师生关连,单靠行政下令和西席的权威对门生举行管理的要领已不顺应活动教学的要求。西席要渐渐掌握运用活动的魅力、学科的魅力控制课堂的要领,也要议决门生群体的作用,寄托门生自我管理本事的前进实现对班级的科学民主管理。活动教学突破了课堂为中心的旧有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日益与自然。社会和生存孕育发生亲昵的讨论。西席要自觉地走出校门,善于与社会各部门举行来往,以便形成教诲的协力。

(5)不停前进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一项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活动,西席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富厚的精神生存和康健的生理品格才会对门生的生长孕育发生积极的影响。西席肯定要在关注教诲教学的同时,开心使自己康健开心地生存,扩大自身的眷注面和信息量,进而在教学中展现健全的教诲品行。

3,调解、增补和革新现有课程和课本

现在我国中小学使用的各科课本是为了顺应天下宽大地域的广泛要求而体例的,与活动教学实验的须要存在着肯定的间隔。这一抵牾势必影响着实验的举行。活动教学的课本应黑白学科中心的,以科学教诲和人文教诲双向扩展为特性,以活动的要领出现、综合了认知、情绪、举动等多种生长目的的课本。

活动课程是活动教学结构中的紧张组成部门。活动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课程将以综合活动课的情势举行,与学科活动教学从差异的角度发挥促进门生生长的作用。综合性活动课以跨学科的主题学习为主,促进门生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各方面素质和谐生长的本事。它将突出门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体验学习,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成为活动教学研究的一个紧张领域。

4.创造适宜于门生自动参与、自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情况

为了在教学历程中使门生能够真正作为主体去活动,须要为活动教学营造肯定的情况和气氛。

人文情况

我们以为,觉得敬重、得到明确、享有权利应是活动教学人文情况的主要特性。这一情况须要从下列方面加以建立。

(1)创建新的教学制度

学校的教学制度是教学规章、守则、举动范例和构造结构的总和,是学校办学引导头脑和教学观念制度化的反应。在活动教学的实验历程中须要对学校的教学制度举行重新审视。比喻,应当将束缚门生自主精神发挥的有关课堂划定加以修订;将克制门生本性生长的同等要求加以革新;将倒霉于形成门生康健生理的管理要领加以革新。学校肯定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门生有时机反应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形成同等的人际关连

在活动教学中,西席与门生的关连应当充实地体现同等与调和。西席是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门生学习活动的相助者,每一个门生都应从西席身上觉得到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敬重。随着信息时期的到来,门生议决流传媒体打仗大量的信息,通常会在某一方面凌驾西席的知识储备,提出西席无法回复的题目。西席要确切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停面临新题目的历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历程,是一个与门生配合学习的历程。要以完全同等的姿态与门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同样,为了作育门生的自主学习本事和创新本事,西席首先要不停生长自身的自学本事和探究本事,真正实现课堂中的教学相长。

(3)净化语言情况

学校教诲的紧张手段是语言,语言既能勉励门生高昂向上,也能摧毁他们的自尊和尊严。活动教学要讨西席在教学中语言必须切合范例,克制使用统统有损于门生自尊和品行。倒霉于门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话语,提倡使用体现民主、同等、眷注、友好的数学用语。

物质情况

包罗时空情况,教具、学具,教学措施,等等。(略)

5.实验以促进门生生长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以活动促生长”的教诲头脑要求活动教学的教学评价融入新的观念和要领,开发新的思绪。

(1)树立为门生生长服务的新观念

教学评价活动的意义在于为门生的生长服务,这是对教学评价的一种新相识。

恒久以来,人们把教学评价看成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纯“客观”。“公平”的形貌,因而关注于丈量技能的完满和评价尺度的创建。这种相识上的范围性孕育发生了诸如太甚依赖量化,轻忽定性评价,使西席处于评价中的权威职位地方,而门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状态以及评价不能有用地发挥促进教学的作用,通常挫伤门生学习积极性等种种题目。上述题目的管理须要对教学评价活动形玉成面的相识。我们以为树立评价为门生生长服务的新观念黑白常紧张的。这一观念的主要头脑是:

①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门

评价不是灰心地对教学效果举行丈量和形貌的活动,而应当积极地促进教学历程,成为使门生受到教诲。加深对教学现实历程的相识以及革新教学事情的紧张手段。为此,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历程,使评价在门生眼中不再是一张张令人发怵的“考卷”,也不再是西席严酷眼光下的“监视劳动”,而是门生存动的历程、学习的历程、准确相识自己的历程,是师生之间增进相识。配合反省教学履历,形成对教学战略与效果的共鸣,并配同钻营革新偏向的历程。

②让门天生为评价的主体

要转变传统教学评价中西席为中心的偏向,使评价成为促进门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学习本事前进,导致自我体系完满的活动。使门生在评价中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自动负担责任,并为革新学习积极地开心。为此,教学评价要成为门生普遍参与的历程。要珍视门生的自我评价,对门生举行个体化评价,不光要细致他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要体贴他们得到知识的本事和要领。

③珍视教诲价钱的多元性

作为门生生长目的的各项内容的结构是不类似的,天生机理是纷歧样的,效果形态也是各异的,不能接纳单一的试卷测试要领加以评价。人们由于价钱观的差异,看题目的角度差异,对教学的某一历程或门生的某一举动也会孕育发生差异的结论。因此,以促进门生的生长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主张对差异性子的教学目的接纳差异的评价要领,定量与定性相团结的要领,以及西席评价门生,门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门生评价西席、西席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要领。

(2)从生长的角度确定评价内容

活动教学以促进门生的生长作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对评价的内容也应有新的思考。我们以为,教学评价从评价工具角度应当包罗课堂教学评价。西席评价和门生评价三部门,从评价功效角度应当包罗形成性评价和驱逐性评价两种类型。种种评价的偏重点有所差异,使用要领也不尽一样,但在内容上都应当体现门生素质的团体生长以及回复教学当中最急需管理的题目和活动教学实验所提出的“题目”。在这方面,我们不寻求八面玲珑,但是要力图捉住门生作为一个完备的人的焦点素质以及实验的主要目的。

①门生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罗:a.学习的基本态度和要领;b.学习的基本本事;c.已到达的认知水平、情绪水温和举动生长水平。其中须要关注:自主性、创造力、兴趣、动机。明确力、语言表达本事,活动的技能、相助精神、头脑品格,等等。在评价中还应思量下列内容:在团体活动中的体现、兴趣喜欢、性格特性、身段发育情况以及须要特别引导的方面。

②西席评价的主要内容

计划活动的本事,对活动的引导本事,驾御课堂的本事,对门生的态度,以及教学历程中的精神状态等。

③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门生的参与水平、教学目的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要领的接纳、活动的现实状态(如:课堂气氛、时间和空间的使用,节奏的把握,学具教具的使用情况)、活动的现实效果(意义与价钱的体现)以及西席的举动体现等。

(3)接纳多样化的评价要领

我们积极主张各实验学校应从本校的现真相况出发,创造具有各自特色的评价要领。在评价中,要细致制定好评价方案,重点管理资料网络和阐发的题目。积极接纳门生自我陈诉(问卷视察、考核、同辈评鉴)、举措视察(班级语言阐发、轶事纪录、脚色饰演)等定性评价的要领。要做好视察现场的部署,充实讨论和阐发视察到的征象与网络到的资料的意义。要发扬民主的评价精神。消除评价中的西席特权,并要认真地研究评价陈诉的出现要领以及会给门生带来的觉得。

探讨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不仅威胁了美国经济,也殃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负面效应对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行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胜出?这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陛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但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叉不能脱离商务。其特点是:(1)以目的为导向;(2)以自我学习为中心;(3)真实语料2]。例如,BEC商务英语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商务交往过程中运用英文的能力。商务交往主要包括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络、谈论工作、制定计划与安排工作等,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还设置了真实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课程,培养既通晓外语又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院校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还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另外,出版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材,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级商务英语教材,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考试和培训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我国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商务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教学中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商务英语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逐句翻译成汉语以解句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解决了学习者初涉商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然而课堂中缺少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教师难以帮助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未能体现“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自我学习中心”这一商务英语特点。因此,“语法一翻译”教学法不断受到商务英语教学界的排斥。近年来,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以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了,而实际上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按照本国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正如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所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因此,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被视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商务英语所面临的文化高度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单是语言的传播者与研究者,还应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研究、传授与语言的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实现。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商务活动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并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j。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特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前就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跨文化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

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剂,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必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相关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英美法律和谈判”等课程,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其次,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务交际的需求,教师应当多渠道讲授商务文化,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软件模拟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通过观摩、探讨、表演模拟、案例分析、英语角和晚会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在外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目前我国书市上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语言老化,练习单调,内容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获取了专业信息。授课可以采取全英语授课或中英文结合(双语)的方式。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将商务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最新的优秀教材,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叫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语言载体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如同其他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是与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EGP)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不同。EGP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商务英语教学虽然也重视结构和功能等语言基本方面的训练,但其教学重点却在商务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情境”这个主要因素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它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可以被一体现,它所倡导的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都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用它来指导与构建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助于教师圆满完成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教学内容局限于几本外贸英语本科教材,“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因缺乏真实或仿真的语言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职责,而是教师要全方位监控整个过程,及时给予纠正与引导。在商务模拟仿真情景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训练任务,讲明练习的要领。在模拟情境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有足够的训练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善于抓住要点,找准切人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对商务英语进行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向纵深,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要采用小组协作式的高效率学习模式,引入“同学评价”的形式,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为一个细致耐心的“听众”——老师的“听众”和同学的“听众”,促进知识的合理建构。总之,教师熟练的外语表达,对商务案例的体悟,无疑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比,让学生能更为深刻地从另外的角度去巩固已学的商务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在模拟商务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探讨教学论文第8篇

一、创设情境,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动机

当代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创设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较抽象的物理规律.教师可边演示边提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把小车轮子朝上放在桌面上,用手推小车使其运动,停止用力时,小车就静止.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得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把小车翻过来,轮子朝下,向前一推,手离开了小车,小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又得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至此,引起了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面提出的问题.这一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探究的满足和乐趣,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

二、凭借情境,在创造中提高素质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实验的设施和有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凭借与教材相关的特定情境,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通过讨论、归纳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或教师启发下提出“是否能用磁产生电呢?”的问题,教师介绍法拉第初期实验失败的史话后,学生根据现有器材(灵敏电流计,空心线圈带铁心的原副线圈,铜棒,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用小组合作形式,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探索性实验,探求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各种可能的方法,并找出各种不同方法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获得感应电流的各种实验方案(如相对运动,切割磁感线,回路面积S变,磁感强度B变,穿过回路磁通量φ变等),进一步讨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了得到产生感应电流的普适条件,通过两个假设性实验,即φ不变,B变或S变;B、S不变,φ变,由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普适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难免会遭到失败.这时教师应作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重新探索.

当学生凭借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最终获得成功时,他们不仅提高了实验、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优化情境,在辩论中培养能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优化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亲身体验,并从中培养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讲完《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一章后,笔者组织了一堂“电磁波的功与过”的辩论课(师生都事先作了准备).让学生自愿分成三个派别:①功大于过派,②过大于功派,③功过均等派.主要由①②两派相互提问、置疑、辩论.教师作为主持者,只是及时归纳和引导,以保证辩论的顺利进行.通过热烈的辩论,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电磁波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学生还交流了一些更诱人而无污染的未来通讯方式,如“中微子通信”、“引力波通信”、“光孤子通信”等.更令人高兴的是,学生对电磁波的应用与防护提出了一些新设想.这些设想虽然不够完善,有的甚至异想天开,但这种创造发明的精神可贵.

这一教学方式的改进,优化了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得知识时,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体验创造中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拓宽情境,在生活中增长知识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因此,单靠课堂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拓宽教学情境,把学生带进周围精彩的世界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日常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探讨教学论文第9篇

实践范例:

一、求未知电阻:

器材:电流表两只、电压表两只、电键若干、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求未知电阻。

模式1:以渐进性提问为主线,实验为基础讨论教学。这种教学首先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入教学;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展开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

问题:电流表、电压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使用?电流表能不能测电压?电压表能不能测电流,如何测量?电键、导线、电阻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想测电阻,如何测量,需要哪些器材,步骤与表达式又是什么?

问题的升华:如果只有一只电压表,电键一个、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如何测量?如果只有一只电流表,电键一个、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如何测量?

模式2:计算题入手:

题目:电键闭合,电压表的读数不同或电流表的读数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几种?未知电阻为多少?或电键断开与闭合电压表或电流表的读数不同,电路图如何?未知电阻为多少?

通过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并且使他们找着了解决问题的启动点和切入口,使学生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感知认知的冲突或产生探究的欲望,进入“愤悱”状态。

学生的精彩表现:

模式1:a直接用伏安法测电阻b用两只电压表分别并在电阻的两边c两只电压表一只并在被测电阻上,另一只并在电源上或并在已知电阻上,另一只并在电源上d两只电流表,一只串在与被测电阻的支路上,另一只在干路上e两只电流表,一只串在与已知电阻的支路上,另一只在干路上f利用开关控制电路中电流表所测电流。即电阻之间是并联的连接方式。开关断开,电流表测任一只电阻的电流,闭合测干路的电流。g利用开关控制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电压。即电阻之间是串联的连接方式。开关断开,电压表测任一只电阻的电压,闭合测电源电压。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回答,并且亲自设计电路图,并用实验来验证正确与否,在实验中,得到了能力的锻炼,思维的发散,成功的喜悦。有些细心的同学发现,有的时候电压表的量程用0~3V,有的时候量程用0~15V,电流表的量程有的时候用0~0.6A,有的时候用0~3A,那么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如何选择?这一发现立刻得到了教师的赞扬,并引导学生从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来回答,很快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到了答案。

模式2:起初,学生只是在纸上随便画下各个电路符号,胡乱连接。教师点拨:想想在一个电路中,如果电压不同,应该是什么连接方式?这一有意识的渗透,不但这一道会了,其他题目也举一反三,有了思路。这种逆向思维的锻炼方式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故障判断

模式1:a现象

做上述实验中,将电阻换成两个灯泡,若灯泡都不亮或灯泡一个亮一个不亮分别是什么故障?若电流表在串联过程中出现指针反偏或满偏这是什么故障?若电压表在并联过程中出现指针反偏或满偏又是什么故障?假设电流表、电压表均没有示数,又是什么故障?若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又是什么故障?

b渐进性提问

解决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用电流表、电压表。用电流表检验电路的故障,有没有缺点,可不可以用导线来检验?用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什么情况下示数为电源电压?什么情况下为0?

c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共同分析,并提供万用电表,并告之万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用处。这一训练,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增强了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并能将这些故障和家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分析能力。

学生的精彩表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遇到故障现象后,不再盲目的去找人帮忙,而是静下心来分析。“台灯不亮了,是短路是断路?若把灯丝搭上去再用,又会怎么样?……”“路灯怎么不亮了?”“电饭锅怎么不工作了……”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实验中出现了故障他们先不找老师,自己先分析,后得到验证,高兴极了。实验后,学生们争先恐后要修理电表、检验电路。

模式2: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考综合能力。

学生精彩表现:通过实验的具体练习,大多数学生很快找着了问题所在,并说出推理的过程与结果。

三、借学科渗透,培养综合能力

模式:用历届有关中考试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

学生表现:惊异?这是物理题?

教师点拨:物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与各学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来源于生活,解释生活。比如:你们听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之所以能听出是水发出的声音是音色,等等。经过这样一点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有了答案。再通过课件按钮的精心设置,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使物理学科更具有神秘感,并促进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身边的现象的解释能力。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得到书本上的知识点非常轻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通过科学探究,教师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的学生思维特点,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困难在哪儿,帮助学生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