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防雷工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2:17

防雷工程论文

防雷工程论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项目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建设施工全过程。保证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环节很多,要对这些环节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最后的工程质量。

建筑物防雷包括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防直击雷就是引导雷云与避雷装置之间放电,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电感应则通过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的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及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等的施工和安装。

1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通过实际检测测验和经验,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焊、漏焊;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发生。三是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下线时,焊接破坏镀锌层不刷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片与片接触不严密等。四是引下点间距偏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或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五是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六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电表箱处没有重复接地,没有按要求在配电间作MEB。七是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设计要求不符。

2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强对防雷工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几个环节,制定现场检测预控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动态跟踪,保证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2.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一是不仅要熟悉电气图,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认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如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讯、计算机、监控等,因为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都没有明确标注,是以规范要求为施工标准进行预留预埋的,要注意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如发现不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选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当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确定,形成设计文件,以便依照执行及备案。二是一个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较多,审核防雷图纸时,要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基础图。各项目衔接复杂,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对于施工中容易忽视和特别重要的问题应起草书面意见,以提醒施工单位执行。

2.2严格材料质量控制关,保证焊接质量

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镀锌材料。在施工监检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作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或以冷镀锌材质代替热镀锌材质,应及时纠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严格审核专业防雷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资格证。

2.3查验地基接地焊接

地基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2.4检查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

对以柱筋为引上线的接地网,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漏焊或错焊位置和焊接长度及质量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等[1-2]。要对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的转换层,由于柱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容易错焊、漏焊,要进行反复核实。

2.5核实等电位焊接及其他接地部位

对于要进行等电位焊接、重复接地的部位,如设备间、变配电室、消防机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给水管、冷却塔、风机等部位的接地焊接要在施工日记上注明备查、核实。高层建筑45m高度以上,每向上3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1条25mm×4mm的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或用不少于2根圈梁主筋焊成均压环。楼内水平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应与防雷接地焊接,垂直敷设的竖向金属管道,在其底部和顶部均应与防雷接地焊接。玻璃幕墙防雷等电位接地的施工,在对采用预埋铁做法时,注意在柱主筋上作可靠的焊接,如果是后增加的玻璃幕墙,要根据建筑面积、建筑物的各种特点,出具详细的防雷施工方案。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

2.6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防雷工程应按工程进度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无论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以及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值。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应与防雷设计要求相符;查看设计、施工资料,检查SPD安装的位置、数量、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与设计相符合[3-4]。

3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瞿义勇.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防雷工程论文第2篇

关键词:防雷系统;气象观测站;完善工程;雷电灾害防御;雷击灾害

1概述

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始建于1950年,地处北纬28.6°、东经115.92°的市郊。现有三层的综合观测业务楼、十层的雷达楼及一些一层的附属房,由于地势比四周高,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观测仪器设备被雷击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不断更新,集成度也越来越高,雷击观测仪器设备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几次,虽然前期台站也做了一些防雷工程和设施,但一直不是很理想,仪器设备被雷击的情况仍时有出现。为了进一步改善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的业务运行环境,保障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南昌市气象局计划对观测站防雷系统进行完善。

2现场勘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过测试、调查、询问台站工作人员,对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整个防雷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如下:

2.1综合观测业务楼

2.1.1一楼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机房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UPS机房从墙缝处插入电源,插入处无安全保护接地。因前端市电输入无安全保护接地,所以凡用UPS输出电源的设备同样没有安全保护接地。当设备产生静电或漏电时无法及时释放,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员安全;电话通信线路从室外直接引入,输入端有电话信号防雷器,但防雷器未接地,线径偏小、地线过长。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电话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安全运行:值班室电脑的电源线及网络线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电脑曾遭雷击损坏;一楼所有设备未做等电位联接,静电地板未接地,接地引入母线线径偏小。当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时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而造成的电位差造成设备击穿损坏现象。2.1.2二楼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新增的6kVA/UPS市电引入无处接,UPS输出未敷设线路。市电墙缝插入处无安全保护接地。因前端市电输入无安全保护接地,所有用电设备都无安全保护接地。当设备产生静电或漏电时无法释放,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员安全;二楼电话通信线路从室外引入,输入端安装了电话信号防雷器。但保护电平偏高,地线连接太长,防护效果不良。当感应雷及雷波沿着电话线路侵入时不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楼电源及网络线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电脑曾遭雷击损坏;所有设备未做等电位联结,机柜、电缆槽、静电地板未接地,接地引入母线线径偏小。当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时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迅速形成等电位而造成的电位差造成设备击穿损坏现象;值班室从室外气象自动观测站及雷电定位仪引入的信号线路安装了信号防雷器。信号防雷器选择及安装位置不恰当,防雷器地线与计算机外壳连接,而计算机外壳未能与安全保护地连通,又没有等电位接地,所以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使机房电脑设备及串口隔离器易遭雷击损坏。2.1.3三楼机房光端机通信线从室外气象台一楼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集线器设备联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集线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机房电源线路暗敷引入,无地线,不能给机房用电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接地。2.1.4综合观测业务楼电源系统已在2011年进行了一次整理,有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但总配电柜的市电电源从室外架空引入,应选择10/350us波形的防电涌保护器。现完善的是8/20us波形的防电涌保护器;业务楼有接地网,接地电阻6欧姆左右(要求小于4欧姆),机房没有等电位接地汇流铜条;未做等电位连接措施;大楼电源线路从配电室的总配电柜引入,在大楼背面墙上位置分支,未设置断路器,存在安全隐患。2.1.5一楼、二楼、三楼机房有部分从室外引入室内的电缆直接从窗户引入,存在防雨、防鼠安全隐患,并且影响机房美观。大楼房顶避雷针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已轻微腐蚀,存在安全隐患。

2.2室外气象观测场

气象观测场位于观测业务楼东面,内有两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其风塔避雷针直接安装在风塔上。不符合《气象台(站)防雷技术防范》(QX4-2000)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后面那套的风塔自带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为BVR16mm2铜芯线,线径偏小,存在安全隐患;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已接地,但由于有些接地使用时间较长,连接点腐蚀严重,接地电阻很大,存在安全隐患。观测仪器设备前端的各种采集通信线路及电源线路输入端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采集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数据采集器、雷电定位仪至机房的通信线路没有全程屏蔽至机房,不能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从而响通信的安全运行。室外L波段测风雷达在观测场的西边,处于避雷针保护覆盖范围以内,接地电阻良好。

2.3雷达楼

十层的雷达楼位于观测场正南80m左右,一楼光缆光端机通信线从室外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集线器设备联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集线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释放,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整栋大楼有良好的地线。九楼雷达机房光端机通信线从一楼用光缆引入,输出端与路由器设备连接。光端机电源端口、路由器的电源、信号端口未采取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当感应雷及雷电波沿着这些线路侵入时不能对侵入的过电压进行有效释放,从而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

3方案设计依据和准则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2-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气象台(站)防雷技术防范》(QX4-2000)

4防雷工程建设总体设计

本防雷工程的设计在既有的防雷装置基础上进行完善,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能利用既有防雷装置的尽量利用。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4.1综合观测业务

4.1.1在大楼总配电柜输出端,安装WLF-DBJ-50-385-3+1(10/35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以更换既有的(8/2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对从室外电力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B级过电压防护。4.1.2在大楼背面墙上新设一只分配电箱,以减少安全用电隐患。分配电箱总断路器的输出端再安装从总配电柜换下的(8/20us)型电源电涌保护器。对从室外电力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C级过压防护。4.1.3在一楼机房UPS电源前端设置WLF-DBl-20-385/1+1型及WLF-DBl-10-385/12电涌保护器,WLF-DB1•20-385/1+1型电涌保护器与WLF-DBl-10-385/12电涌保护器中间串接30A滤波器。对从电源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D级过电压防护。二楼机房UPS电源前端:设置WLF-DBl-20-385/3+1型电涌保护器,对从电源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D级过电压防护。4.1.4在一、二、三楼网络通信线路输入端设置WLF.FL909EN.5-12-JRJ45型的网络信号电涌保护器,对从网络线路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大楼全部电脑设备的电源线路输入处安装WLF-DBTl-10/2+1型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大楼的机房增加引入一条不小于25mm2的接地母线,增加接地汇流铜条。把机房静电地板、金属外壳、电缆槽道做等电位接地联结处理。4.1.5在二楼的室外气象自动观测站通信线路输入处安装WLF.FL90981-5-24-RS232数据信号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二楼机房设一只配电箱,用YJV4+l0电力电缆从总配电柜处引入市电。在配电箱市电总断路器输出端设置WLF-DB1•40-385/3+1型的防电涌保护器。6kVA/UPS从配电箱接市电,UPS总输出(220V)电源进配电箱50A两路双电源断路器,当发生UPS故障维修时手动切换。双电源输出处设三路断路器及WLF-DB1•20•385/1+1型的防电涌保护器,三路断路器分别对一、二、三楼的UPS电进行控制。三路UPS电分别敷设至一、二、三楼机房。4.1.6在三楼机房设置等电位接地回流排,在光端机设备的电源线路及网络通信线路的输出处安装WLF-DBTl-10-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及WLF-FL909C1-5-12.RJ45•8L型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三楼大气监测仪前端电源线路及网络通信线路的输出口安装WLF-DBTl-10/2+1型及WLF-FL909EN-5•12-RJ45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并做好等电位联结接地。4.1.7统一整治大楼内凌乱的线路,把窗户引入的线路改为从墙上开孔引入机房,并做好防水、防鼠及防火处理,把机房多余及没用的线路清除掉,以改善机房的整洁度;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目前都已损坏,建议重新安装监控系统,把旧的线路拆除,并做好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

4.2室外自动气象观测站

在室外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器前端的各种采集通信数据线路输入口安装WLF-FL90981•5-*-*数据信号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观测站数据采集器前端的电源线路输入端设置WLF-DBS16-10/2+1型电涌保护器,对电源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观测站内对设备接地不达标的进行整改,并做好防腐蚀处理。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室外观测场南面的旧避雷针,安装新的独管式避雷针。

4.3雷达楼

4.3.1在一楼光端机电源线路输入端及网络线输出端设置WLF.DBTl-IO-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4.3.2在九楼机房内光端机电源线路输入端及网络线输出端设置WLF-DBTl-IO-RJ45型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对从这些线路上侵入的感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在设备的通讯接口输入端(曾遭雷击)设置WLF-FL909EN.5-12。RJ45型数据信号电涌保护器,对从数据信号线路上侵入的应雷及雷电波进行防护。

作者:吴骁 单位:南昌县气象局

参考文献

[1]李良福,杨俐敏.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R.H.Golde.雷电[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2.

[3]张小青.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防雷工程论文第3篇

关键词: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我们不能够破坏自然规律,但是为了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我们要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雷电的产生、发展以及消灭的全部过程与规律。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不断扩展,防雷装置就是预防雷电对建筑物所造成损害的最好方式,但是当前所应用的防雷装置设计并不是非常完美的,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审核,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 防雷装置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在防雷装置设计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防雷装置使用功能的有效发挥,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防雷设计不到位

有些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人员认为,福建省部分地区的总雷暴日数并不是非常多,雷暴集中时间也比较短,大部分都是台风等恶劣天气,所以,在对4层以下的建筑物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时,往往忽略了防雷设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设计人员对当地的实际天气状况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导致有些雷暴多发区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并不到位。其实福建地区大部分都是雷暴多发区,只有少数地区雷暴日数较少,在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时,并不能把少数地区的天气状况作为设计标准,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我国相关防雷规定进行设计。

1.2 防雷“设计依据”适用不当

在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的防雷设计依据中对防雷装置设计标准与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施工单位方便施工。但是,在实际防雷装置设计过程中,有很多设计图纸所列出的“设计依据”当中并没有自己实际参考的设计标准,这样就给日后的施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防雷的分类标准并不是非常清晰,很多电器工作人员还沿用比较早的民用电气设计规范,在这一规范中将防雷的分类等级划分为了三级,但是实际上目前应该遵循的是我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为强制性执行标准。

2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了解到,在我国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在日后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要加大审核力度,丰富审核内容,严格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

2.1 丰富防雷知识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问题主要在防雷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等几个方面。在这些内容中,要想实现较好的防雷装置设计,就要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有关防雷装置审核的基础知识框架,这样能够提高设计者自身的设计能力。同时,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工作实际上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系统与,主要构成内容有“理论层、应用层、基础层”等内容,

对于理论层而言,需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尤其是雷电基本机理组成、活动规律、发生方式以及有效的防护方式等。在应用层面上来看,防雷知识的掌握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掌握当前比较普遍应用的雷电防护设计标准与规范,以根据此标准规范来判断雷电防护装置设计的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另一方面,雷电防护技术的服务过程所涉及到的专业性质知识都是审核工作人员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比如“电学、电力、地理、地质、气象、计算机、通信、石油、计量等”。一个合格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综合素质以及全方位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防雷工作的有效执行。

2.2 严格审核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讲,接地装置是由以下内容组成的,如接地母线、引下线、接地体、汇流排等。在这些内容中,接地体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的接地体,另一种则是水平的接地体,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接地体其都是一种地网,其接地的电阻值对于防雷装置防雷性能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设计规范的适用而言,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查看与分析,因为我国规范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设计除了应该执行本规范的规定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所以,在评价过程中除了要对设计说明中所列举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核对,还要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查找有关规范与标准,尤其是在选择接地体的形式、分析接地体屏蔽作用时,要认真仔细,多元思考。

2.3 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整个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有很多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环节对于防雷工作的执行都是有着不同效果的,所以本文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以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保证审核工作效果。第一,要明确审核对象所依附对象的性质分类。第二,对直击雷保护措施进行严格审核。第三,对侧直击雷相关保护措施进行审核。第四,对雷击电子的脉冲进行严格审核。第五,审核防雷装置所依附的建筑物体内部电源设施状况。如果能够切实保证以上工作的质量,就能够从大致上确保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3 结语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是一种对防雷装置设计工作的事后审查,不但能够符合国家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够真正起到防雷作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效果,我们要丰富防雷知识;严格审核接地装置;重视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以从理论、制度、标准、行为上完全符合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李松如,冯旭宇,邵程远.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8).

防雷工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解析

电力对于全社会的影响十分重大,若是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则电力的缺乏将会使当地陷入生产陷入瘫痪,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高架式供电,输电线路曝露与野外空旷地带,在雷电多发的夏季极易受到雷电的威胁,使电路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的供电。因而防雷是输电线路设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 输电线路的雷害问题

我国输电线多架设在旷野,且采用高架式,因而遭受雷电危害的可能性较大,而雷击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危害,一种是感应雷危害,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两种雷击危害。

1.1 线路的直击雷危害

所谓直击雷,是指大气中的带电荷雷云(对地电压可高达几亿伏)同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当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时,极易发生冲击闪络,当然,直击雷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所占比例并不很高,但是一旦发生,很难保证输电线路不发生冲击闪络。因而预防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危害,减小直击雷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是亟待讨论的问题。

1.2 输电线路的感应雷危害

所谓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前者由于地面上的物体(特别是导体)在雷云来临时聚集了大量的同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当其远离带电积云会产生同雷电相同极性的电荷,此时地面上的物体与雷云之间,以及物体自身都会产生出很高的感应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而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雷引起周围空间的磁场迅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雷。

感应雷危害巨大,绝大多数的输电线路的故障都是由于感应雷产生的,由于感应雷产生的电压极大,远远超过输电线路的临界闪络电压,所以极易引发输电线路发生闪络。由于感应雷电引发的输电线路的故障比例极高,因而在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中,要更加重视对感应雷害的预防。

2 输电线路的雷害预防具体的基本原则

首先,雷电作为我们所熟知的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自然现象,本身的危害已经让所有人

十分警惕了,当其和电力输电线路“相遇”时,其产生的危害就大大加大了,如何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是所有电力工作者需要思考、讨论和解决的问题。面对以上我们所说的雷电的危害,我们的电力工作者们在防雷设计和相关工作中要尤其注意四点:(1)针对直击雷的危害,因为直击雷带来的是对输电线路的直接损毁,所以在防雷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对直击雷的预防。(2)上文在论述雷害时提出,无论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会导致闪络的发生,所以作为输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在防雷工作中要尤其注意保护输电线路,使其在遭受雷击后不致出现闪络现象。(3)闪络现象发生后交易转变成工频电压,防雷措施中的第三个原则便是预防闪络向工频电压的转变。(4)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严重的会发生跳闸现象,致使停电,影响电力的正常使用和人们法正常生活,因而预防跳闸、停电成为防雷措施中的重要原则,我们应该保证输电线路在受到雷击后能够做到正常的供电。针对以上提出的四点电力输电线路防雷过程中的四点原则,以下我们将讨论并探究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

3 电力输电线路的具体防雷措施

在制定电力输电线路的具体防雷措施时,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进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正常。所以电力工作人员在指定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时,必须立足与以上四点原则,简言之:防雷击、防闪络、防转变、防跳闸,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指定安全、有效的防雷措施。

3.1 电力输电线路的避雷措施

首先,预防雷击是电力工作者在防雷工作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无论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对输电线路的危害都是不可小觑的,防雷击是防雷工作的第一步。具体的防雷击措施不少,以下将简要介绍几点。

其一:架设避雷线。避雷线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遮蔽导线,其能起到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使得雷击发生时,架设在导线上方的避雷线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大大地减弱了强电流对导线的干扰,有效地防止电力输电线路遭受严重的雷害。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和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其二:安装避雷器。在日常建筑中经常会利用避雷针来减小雷击的危害,而传统的避雷针在输电线路中进行应用时,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增加雷击的可能性(避雷针能够吸引雷电);而是,垂直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尚不明确,因而传统避雷针在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上不明确。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的防雷设施已经投入实际应用中。例如可控放电避雷针,前文已经论述过避雷针在避雷效果方面是尤其优势的,但是传统的避雷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实际的避雷效果,而新型可控放电避雷针则大大提升了我国输电线路的避雷效果,与传统避雷针不同的是,这种新型避雷针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其保护范围大、绕击率低、放电电流小等。这种新型避雷针利用缓慢地变换自身的电流从而释放出电荷,大大减小了放电过程中的各种危害,使避雷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高兴的是,由于这种新型避雷针的安装,我国的电力输电线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再者,还有一种新型避雷设施叫做线路避雷器。这种避雷器也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其结构简单、可控范围高、反应十分灵敏,并且这种避雷器还用着很好的保护性。种种优点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利于安装,方便实际操作,并且还能保证良好的避雷效果,因此短短几年内,就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 增加电力输电线路的雷击耐受水平

以上论述了防雷的几点措施,但是一旦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将会带来诸如闪络、跳闸等危害。所以在防雷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输电线路的耐受能力。例如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性,因为输电线路的绝缘性影响着其遭受雷害的概率,所以电力工作人员要将检查输电线路的绝缘性纳入工作日程,防止因为绝缘效果问题而引发的各种雷击危害,影响电力的正常使用。对于绝缘体的检查应该是极为严格的,避免损坏的绝缘体未能及时更换从而影响防雷效果。

3.3 其他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外,常用的防雷措施还有降低电路杆塔接地电阻,进行地埋线的藕合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防雷措施。具体应用不再一一阐述。

4 总结

雷电对于电力输电线路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每年雷电多发季节,都会发生雷击而造成的跳闸现象,电力工作者们必须重视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具体的防雷措施。

首先,文章明确了雷击的具体危害,其次提出了防雷过程重点具体原则,最后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包括架设避雷线、安装新型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线路避雷器、定时检查绝缘体提高输电线路耐受度、地埋线的耦合以及降低电路杆塔接地电阻等。

除此之外,防雷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者们必须指定合理、安全、有效的有关防雷的章程,做到科学、有效地防雷。让我国的电力输电线路更加安全、稳定是所有电力工作者的工作重心,电力工作者们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以保证国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华.关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31).

[2]赵晓鑫.关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J].科技论坛(民营科技),2014(11).

[3]覃明生.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解析[J].科技论坛(科技向导),2014 (26).

防雷工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45-02

现代气象防雷技术转变了传统的防雷技术的应用,主要突出了全方位的环境防护以及综合治理层层防护环节,尤其是在现代对待智能建筑防雷系统的运用更是对气象防雷技术的一个重大的突破,采取多层和多类别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对于生活环境的侵害,伴随着智能化防雷建筑的不断发展,综合防雷技术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如何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其次是分析了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未来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在防雷检测覆盖率的实施中有以下几种措施可以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其目的是提高气象防雷技术预测信息的质量,因为气象防雷所搜集到的信息主要用于高大建筑的防护措施以及一些避免雷击场所特殊的需要,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使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避雷针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指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3 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建议

伴随着气象服务知识突飞猛进的发展,气象将被运用于多个领域。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有效合理的安排我们的生活以及改善环境;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同时也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在事中和事后控制都不如在事前对发生的事项进行合理的规避,气象防雷作为一种在事前预测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雷电测报的技术以及事前预警预测的技术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果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进,避免在前期重复犯过往的错误,要不断探索新道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使其不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都能确保信息的高度流通和统一,同时也可以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工作的有效和高度的配合,以免重复工作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如何加强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是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样也使许多激励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的创新得到了发展。最后,在未来的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保证气象防雷理论的敦实以及对于理论结构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知识经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来严格制定气象防雷工作的发展规划,进而不断修订和实施,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气象防雷预测专业团队,保证防雷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进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要重新审视和确定气象防雷工作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比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的工作在部门内部相互协调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最后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作为目的,让气象防雷甚至是整个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瑞,刘耀武.气象服务发展战略有关问题探讨[J].广西气象,2006(12).

[2]秦贻兰.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技术[J].广西气象,2006(12).

Research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eteorological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Zong Feng, Jiang Shan

防雷工程论文第6篇

关键词: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防雷工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尽管很多的电力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处理,其中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经常性出现雷害问题,尤其是在经常出现雷暴的地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的重视,首先制定出非常科学并且合理的防雷工程方案,然后再选取技术含量较高的防雷设备不断地优化防雷工程的施工,使防雷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地避免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出现雷害现象,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

1.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存在于138基杆塔之间,在这138基塔中,仅仅只有一根塔是铁塔,其余所有的杆塔都是有混凝土钢筋搭制而成的。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接地时主要依靠的是杆塔基础建设,同时导线横担供采用的共用的承担方式。

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中不存在避雷针时,那么可以直接计算出单向导线接地产生的等值,并且可以依据和杆塔紧邻的其他导线的雷电流以及实际的雷电流来计算出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耐雷水平,即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在雷电流达到什么数值时会发生跳闸现象。

2.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各防雷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

2.1 线路避雷针的设计方案

一般情况下,线路避雷针的安装是采取和线路绝缘子同时并联安装的方法进行的,这时候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一旦遭受到了雷击现象,线路避雷针就会非常快速并且及时的做出与避雷相对应的处理动作,雷击的发生会产生电压给线路造成巨大的损害,线路避雷针恰巧可以通过减少电压对线路的冲击来有效地降低对线路的损坏数值,从而避免了绝缘子发生闪裸现象。雷电发生产生电压对线路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当产生的电压刘静线路避雷针时,线路避雷针就会对产生的电压进行稀释处理,这样电压对线路造成的影响就不会达到发生跳闸的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证明,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没有安装避雷针,那么线路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壁垒作用,其中具体的表现如下。

其一,当发生累积线路避雷针做出处理动作时,可以借助剩余的电压的力量来组织绝缘子发生闪络,同时雷击产生的电流还可以借助线路避雷针将其导入接地装置,从而使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受到雷击的损害得到有效降低。其二,当发生雷击现象并且线路避雷针很快做出反应动作之后,将那些容易构成雷击的一些电流进行接地出路,这样导线横担通过的累积电流大小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尽管安装线路避雷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雷电灾害的作用,但是采取安装线路避雷针的方法避雷依旧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弊端。其一,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实际电压等级都会比较低,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保护装置没有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对线路避雷针的躲避动作,那么线路就会之间发生短路现象,随着而来的便会是发生雷击的跳闸现象,造成非常严重的雷击事故。另外,从经济角度出发,安装线路避雷针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线路避雷针的造价非常高而且在进行具体的安装操作时非常麻烦,会耗去大量的施工人力,同时进行杆塔接地对电阻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防雷的效果,防雷范围以及防雷设备的使用年限都无法得到保证,线路避雷针装置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成本也非常的大,另外,在进行线路避雷针的安装操作时还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采用安装线路避雷针的方法来实现防雷目的的效果非常不明显,线路避雷针无法得到大面积的使用。

2.2 对全线进行避雷线假设的方案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在防雷工程设计上有明确的设计要求,采用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法所取得的防雷效果可以满足防雷工程的设计要求。因为采用架设避雷线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直击雷对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造成的损害,避雷线可以发挥出保护作用的方式是借助电流分流,首先避雷线在遇到雷击时会将产生的电流进行分流,然后再充分借助各个距离较近的导线的耦合作用,使雷电波的陡度都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绝缘子得到一定的防雷保护,避免绝缘子闪络现象的发生。在线路中如果有安装避雷针,那么在避雷针的作用下,雷击产生的单向闪络数值和原本发生的数值相比会产生变化,我们可以进行架设,如果a是杆塔两侧避雷线上的电流分流的实际数值,b作为电感并且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要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出线路在雷击冲击下的耐雷水平。可以得出结论,架设避雷线,接地电阻会得到提升,但是架设全线避雷针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2.3 线路型头部分压式避雷针

改用安装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实避雷针的方法,并且在杆塔顶部范围进行集中接地装置的安装,在一定 程度上防雷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该工程不论在安装还是施工中成本都较低。该避雷针方案的设计优势在头部结构,因为他可以从杆塔顶端开始有效的屏蔽雷击造成的影响,使杆塔顶端的迎面先导得到有效的改善,使电阻泄露值变小,从而使消散雷电冲击的速度加快,使雷云电荷的先导电流降低,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雷击对杆塔的损害,从而有效地控制跳闸频率。另外,该种避雷针具有体积非常小并且质量非常轻,施工非常简单,防雷效果非常明显等优点。另外,该避雷针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发挥出其作用,可供使用的时间也非常长不会经常损坏,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费用。

3.防雷工程设计的实际发挥效果

根据3种防雷设计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三种避雷方案中是头部分裂式避雷针的安装方案是最为切实可行的,不论在防雷效果,运行维护,安装,施工,以及可实施性方面,该方案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先将杆塔进行迁移工作,等到安装成功后再将杆塔迁移回原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停电施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安装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电力系统中,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雷击损害发生跳闸现象,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从而有效的降低雷击事故,增强我国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邵胜.分析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3,3(20):233-233.

防雷工程论文第7篇

关键词 防雷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4-0105-01

雷电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预防是很多专业防雷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现代防雷包含防直接雷击、防止雷电电磁脉冲产生危害等多项内容,在现代防雷技术中,实施拦截、引流入地、均衡连接和金属屏蔽是最佳的技术选择。以上防雷方式存在于现代防雷工程的所有环节,能够有效指导现代防雷工程设计。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现代防雷技术的有关对策。

1 实施拦截

实施拦截是优化现代防雷技术的第一大对策。顾名思义,实施拦截指的是把雷电予以有效拦截,依据防雷专家设置的渠道引流到大地里。人们经常使用的避雷针就是采取上述原理将雷电传导入地。实施拦截这项避雷方式即是通过避雷针以及与此原理相同的避雷线及避雷带等方式实施拦截。为了最大限度地将雷击发生点有效控制,以便把雷电磁脉冲的危害降到最低,从前沿阵地把防雷工作做好,防雷专家根据防雷原理研究出了各种性能优化的避雷针。总的来说,包括先导放电和阻抗限流两类形式。提前放电避雷针以及主动避雷针都是通过并利用前项技术发明创造的。这些避雷针主要通过电场或者电子相关技术,于结构方面实施加工及其处理,让它引发上行雷闪放电,最终让放电电压变小,让雷电流的辐度变小,管理雷击点,让雷电的侧击几率变小。后项技术主要利用阻抗限流这一技术创造的避雷针,有时被叫做优化避雷针,也能被叫做限流避雷针。这项技术的特征在于在避雷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感抗或阻抗,以此手段来不断减少雷电流的辐度和陡度,最终减少雷电脉冲产生的危害。下一步,在防雷工程的具体设置中,有必要对各种性能的避雷针予以大力优化,要依据其具体保护的对象以及具体的环境做出科学有效的选择,最终达到避雷针效果的最优化应用。

2 引流入地

引流入地是优化现代防雷技术的第二大对策。所谓引流入地指的是将从房屋外连接的电线、网线等传到设施和接地线予以有效连接的避雷泄流装置。此种装置在外部环境没有雷电的干扰时不对传导线路产生任何影响。当外部环境存在直击雷电或感应雷电时,相关的电波会随同这些导体流入室内。为有效规避危害,避雷设置会尽快启动,致使电阻陡降,使其呈现出短路状态,可以把闪电有效分流,并引入大地,最终确保室内设备安全有效。因此,引流入地的根本途径是各式各样的避雷设施,在防雷方法和防雷技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行之有效地做好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保护工作。

具体而言,防雷过程中要依据各种电子通信设备的忍受水平,对其开展多个层面、多种方式的分流。经过逐级分流的方式,不断促使残压降低,最终实现电子通信设备承受绝缘耐压值的目标。

对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与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采取多级分流设计的方法做好低压配电工作。大体而言,应该采取三级防护的方式。在主配电箱,二次配电箱以及用电设备前安装电源避雷器。

另外针对设置于主配电箱的一级保护电源避雷器而言,需要使用如下的避雷器:不仅通流量要大,同时限制电压要低于6 kV。设置于二次配电箱的二级保护电源避雷器要使用具有比较大的通流容量,最好不要使用电压小于4 kV的避雷器。

3 均衡连接

均衡连接是优化现代防雷技术的第三大对策。所谓均衡连接指的是为了杜绝雷电高电位反击,确保导体闪络没有风险的具体措施。如果遭受发生的雷击,需要针对避雷器非线性电阻效应,将所有线路与接地系统瞬间这些电位进行相连。因此进行防雷工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建筑物里外敷设的所有金属安装的不同种类电气电子设备应该和引下线存在安全有效的绝缘间距。进行的设置一旦达到不了要求的安全间距,应当把这类设备上的金属部件与防雷的接地系统相连,倘若一些金属装置难以直接和接地系统相连,就能通过电位平衡器的方式相互连接。

4 金属屏蔽

对于金属屏蔽,其属于优化现代防雷技术的第四大对策。进行屏蔽时候,主要利用金属网、箱或者管这些导体将要求保护的对象实施包围,将雷电产生的脉冲电磁场通过空间入侵的路径切断。屏蔽属于避免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就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非常合理的措施。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许多的现代建筑物中,均把建筑物之中的钢筋当成引下线使用,电流本身产生的集肤效应,导致屏蔽效果比较良好。进行主机房设置的时候,没有必要建立金属屏蔽室。要用的措施为:不应将机房设于没有靠墙的楼宇中间地方。针对楼宇边缘地方的房间来说,确保核心设备处于窗口较远的地方,进而减少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的辐射。针对电线要使用对应的屏蔽电缆,没有屏蔽层的电缆要穿到金属管之中,同时于电线二端部把金属管、屏蔽层和地线进行连接。不然,屏蔽效果不会明显。

防雷工程中的接地设置不能随意,而要考量以下因素:一者,防雷工程设置中不宜通过单独的方式进行接地,而要将接地设置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必须把防雷地、保护地、直流地等各类防雷系统统一接到一个地网。这对电阻的要求也较高。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做到最小化,那些高层智能楼宇接地电阻不能大于1欧姆。如某种设备通过地网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可将这种设备单独接地,再用地电位平衡器与共用地网相连。

综上,雷电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预防是很多专业防雷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现代防雷包含防直接雷击、防止雷电电磁脉冲产生危害等多项内容,在现代防雷技术中,实施拦截、引流入地、均衡连接和金属屏蔽是最佳的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桑建平,刘志强.浅谈低压防雷及检测SPD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2]李宁.浅谈矮层建筑物被雷击的一些因素[A].2004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

[3]纪伟.浅析智能建筑防雷系统[A].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防雷工程论文第8篇

关键词:稀布阵雷达;防雷;粒子群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8-1992-04

2 防雷布阵优化方法

雷达防护一般采用第二类建筑物防雷滚球半径[8],在本文稀布阵雷达使用3根避雷器为例进行分析。滚球法分析防雷时,保护区域主用分为两个区域进行考虑,一个是侧面防护计算,另外一个是顶面防护计算。计算的核心是求滚球的球心。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被保护目标设定坐标系参数。其次建立避雷器位置坐标系。

首先给出侧面防护的计算方法。侧面防雷主要是在已知避雷针位置的情况下滚球圆心进行计算,见图1,三角形标记为避雷器在水平面投影的坐标图,三圈待保护天线在其中。(下面直接给出侧面防雷滚球法计算球心结果,具体推导过程可由复数、几何知识不难得出):

1)产生随机种群,每个粒子维数代表需要优化的参数(避雷器坐标)。

2)进行PSO算法搜索,定义适应度函数为避雷器保护能力的函数,适应度函数的设计是算法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优化效果,它必须根据所要优化的问题具体设计。具体过程是先计算出每个粒子的保护能力与目标保护能力的误差,再对这个误差作变换得到适应度。误差越大,适应度越高;误差越小,适应度也越小。

下文结合三根避雷器对稀布阵雷达保护的优化,利用PSO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系统采用发射阵列1圈分布、接收阵列2圈等圆周分布,避雷器按三角形分布在其,见图4)。

可见在优化前保护数目只有60个,经PSO优化,保护数目达到69个,达到防雷保护要求。

3 结束语

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新型分布阵体制雷达,其防雷需求不同其他雷达。该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多避雷器系统防护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计算公式,文中同时提出了采用粒子群算法进一步优化防雷保护范围的方法,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这些工作将对系统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Wu Jianqi,He Ruliong,Jiang Kai, "Researches of A New Kind of Advanced Metric Wave radar",IEEE 1999 April:194-197.

[2] 刘永民.雷针保护范围的分析计算及计算机辅助设计[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 粟锴,徐永胜,徐勇.浅析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一个误区.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2008-12-7.

[5] 孙宇新. 线法和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安全性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1,27(9).

[6] 扈静,蒋增强,葛茂根,杜伟山.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合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7):1006-1009.

防雷工程论文第9篇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措施;运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P4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智能建筑的不断涌现,对防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的、综合的防护环节,采取多层和多类别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对于生活环境的侵害,伴随着智能化防雷建筑的不断发展,综合防雷技术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如何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其次是分析了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未来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及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在防雷检测覆盖率的实施中有以下几种措施可以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其目的是提高气象防雷技术预测信息的质量,因为气象防雷所搜集到的信息主要用于高大建筑的防护措施以及一些避免雷击场所特殊的需要,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使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接闪杆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3 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伴随着气象服务知识突飞猛进的发展,气象将被运用于多个领域。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有效合理的安排我们的生活以及改善环境;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同时也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在事中和事后控制都不如在事前对发生的事项进行合理的规避,气象防雷作为一种在事前预测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雷电测报的技术以及事前预警预测的技术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果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进,避免在前期重复犯过往的错误,要不断探索新道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使其不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都能确保信息的高度流通和统一,同时也可以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工作的有效和高度的配合,以免重复工作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如何加强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是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样也使许多激励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的创新得到了发展。最后,在未来的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保证气象防雷理论的敦实以及对于理论结构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知识经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来严格制定气象防雷工作的发展规划,进而不断修订和实施,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气象防雷预测专业团队,保证防雷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进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要重新审视和确定气象防雷工作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比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的工作在部门内部相互协调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最后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作为目的,让气象防雷甚至是整个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