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1:28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1篇

一、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4、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一是要保障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案件办理的干预。保障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依法享有的特殊职权。二是保障检察官的职业地位,检察官一经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完善检察官等级制度,逐步实现检察官福利待遇、工资与检察官等级相配套。同时,上级检察机关要和地方财政协调,保障检察机关的办案经费和物质装备,批准后的财政预算,建议由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专业建设 途径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为一线服务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强,做到到岗即能上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对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等企业核心文化缺乏了解,造成对就业岗位的不适应,产生了很多的苦恼和困惑。我们认为,是高职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校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因此高职教育只有在学校专业建设时就能积极的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我们要进行对先进企业文化传承,要把能为企业(行业)培养能力强的,有品位的学生当作自己的使命。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有兴趣同学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们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和建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还有,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在动机。

二、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路径

(一)融合企业理念精神,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还有如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以便能快速的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为此,要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各企业家、技术总工等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先进企业需求,要想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要融合企业理念精神。通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成立“订单班”等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与先进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敬业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并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和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是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学校应积极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再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兼职,也可以安排一部分无工作经验的老师脱产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有经验的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一些融合员工培训类课程来提高教师的企业文化认识。

(三)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利用业余去企业实习锻炼。

企业实习是在校生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教育就是面向一线企业的,因此高职教育不能还是按照传统的以学校的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校外)、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工作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内涵,丰富课堂内容。

(四)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活动。

企业文化要想能顺利融入到校园、深入课堂,需要积极进行宣传。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物质摆放层面。文化的习得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内化,因此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宣讲活动、团队合作训练、职场模拟、技能大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职业化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活跃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褚朝森.接轨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8月

[2]戴维海. 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课程文化;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郭丽(1983-),女,山东荷泽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6-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课程文化作为高职护理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其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创新性。高职护理院校课程建设不能仅仅注重课程内容,还应体现文化的元素,做好课程的文化建设才是提高高职护理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衡量高职护理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课程文化中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1]。课程上升到课程文化至少需要5个条件: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和理念、要有完整的体系和整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序列、要有相应的教材和教案、要有有效的实施和评价[2]。

(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当今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病人性情变化的无常性和医患关系的紧张等,迫使临床急需大量会沟通、能操作、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端专门型护理人才。课程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护生感受护理人文情怀最直接最前沿的媒介,也是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进行碰撞、学习、融合、内化的桥梁和平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即是通过实用性、实践化文化实践形式,达到核心价值观、护理职业观的传承,通过制度或措施得以保障其发展。对于人的基本素质、对于社会人的优秀美德、对于护士的职业素养等理念、价值的传承永远是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的灵魂和前提,也是核心和基础。

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护理院校课程的文化功用不是很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课程“重技能、轻文化”,简单地认为“课程文化”就等于“文化课程”;二是片面地把文化课和思想政治课想当然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专业人文课程开始得到重视,但过于形式主义,简单地认为开设如护理心理、护理伦理等课程就等于护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全部,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关系、作用、课程形式和教学活动实践等内涵建设;四是没有重视全部的课程,只是“文化课程”和“护理人文类课程”的各自“圈地自萌”和“孤军奋战”;五是缺乏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

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把握“三个结合”原则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应该把握“三个结合原则,”即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护理专业特点、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点进行文化建设[3]。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紧密相连的一种教育,结合产业和专业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所在。作为护理专业,其核心是照顾,实质是服务,这种服务是在科学护理知识和娴熟护理技能的基础上为病人进行的身心护理,以达到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尤其是现阶段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这也就要求当代的护士必须有足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进行全方面的深层次护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文化护理便是护理的“高技能”所在。高职护理文化建设还要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深层次领域,此对接一方面是对护理校园文化的激励和渗透,另一方面是对临床护理文化的辐射和促进。

(二)从“一个原则、两个角度、三个层次”确立高职护理课程文化结构体系

1.“一个原则”是指针对高职护生的文化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建设。国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普遍都有这样的认知,本科生、研究生才真正是“象牙塔”的主人,高职生不过是过客或是旁听生或是差生。不光普通民众这样认为,连高职生自己也这样认为,甚至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但基于90后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标榜,又处于容易被误解但又极度渴望被认同的敏感矛盾中,这样的社会认知现状也直接折射到文化认知中,直接导致目前高职学生,尤其是从事关怀和照顾的护理行业的高职护生们其文化认知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内心认同文化的“光环”和“神圣”,但基于社会对于他们的片面认知和自己的束手无策,使得他们内心认为自身打上文化的烙印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二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他们找到了宣泄这种矛盾的出口,但基于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繁杂性又使得他们文化认知迷茫和盲从;三是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而对于选择护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们来说更是显得无所适从,因为护理本身就是一个照顾、服务的行业,而且是用真心、爱心、耐心对病人进行身心综合护理的过程,必须有着饱满的文化情怀和扎实的文化关怀能力才能真正胜任这个工作,所以很多高职护生们几乎就是“赶鸭子上架”;四是虽然高职护生们在文化认知和文化撞击中产生迷茫和失衡,但他们却有着感受时代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炽热性、探索求知的积极性、追求目标理想的执着性。这又让高职护理文化建设看到了曙光。

因此高职护理课程文化应结合学生们的文化认知特点,首先让文化接接底气,高职护生能触手可及,然后唤起高职护生内心关于文化的渴求,其次发挥好高职护生文化认知中的优点,借助其优势进行建设。最后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实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要让高职护生们有精神支柱是关键。

2.“两个角度”是指从个体的文化功效和群体的文化功效两个角度去建设。文化对一个人来说,包括一个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对于每个高职护生,我们既需要传授个人的知识,同时还要要渗透到能力培养中,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用信仰去武装,注重艺术性,以便形成习惯。文化对一个群体来说,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对于高职护生这一群体来说,还要从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去重点培养。

3.“三个层次”是指中华传统美德之于基本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社会人,护理职业素养之于职业人。首先,传统美德塑造基本人。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恭敬有礼、谦虚和气、见义勇为、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修己慎独、敬业尽责、勤奋刻苦、节俭爱物、整洁健身、崇求朴实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每一个护生都应会最基本的传承和践行。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基本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4]。高职护理院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总体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5],尤其是针对学生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教育,并倡导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氛围。再次,护理职业素养打造职业人。包括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爱伤观念、感同身受、体贴关心、安全意识、自尊维护等,护士职业素养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护理职业岗位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护理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作风和行为习惯[6]。这些职业素养应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中。

(三)通过全面覆盖与各自分工、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构建高职护理课程文化的四个维度

1.全面覆盖与各自分工。全面覆盖是指课程文化建设应关注全部的课程,不仅仅是文化课。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大体包括四个模块,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人文类课程。其中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类、基础应用课;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结构和功能、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等;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等;人文课程包括护理导论、护理管理、护理伦理、护理心理等。承载文化素养的课程不仅仅只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应包含全部的课程。因为高职护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就是指护士的职业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两方面,而护士的人文素养包括外在的动态的人文素养,或者叫谈吐,以及内在的静态的职业操守,或者叫职业道德。一个人的动态的人文素养离不开语言课程、文化课程的学习,静态的职业操守需要护理人文类课程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而护理人文课程的理论和理念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去实践和验证,所以说课程文化建设“一个都不少”。

各自分工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从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方向方面进行明确分工。一般基础课,尤其是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两类应重点负责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人文类课程三类课程重点负责护理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同时三类课程分工也不同,其中人文类课程负责护理行业人文素养核心理念的传递,更多的属于理论层面的阐释,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负责护理人文素养的实践形式,属于护理内涵的实践层面的验证。如专业基础课中药理学的慎独、解剖学中严谨和客观、病理学的循证、生理学中微观辩证等,当然专业核心课程是重中之重,是基本人、社会人、职业人三重文化特征在各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护理职业素养的展现更为突出,特征更为明显。

2.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虽然每类课程承载的文化功能不同,但建设还需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相结合。因为传统的课程开设有一些弊端,或者说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误区。比如说一门课一般只开一次,而且一门课既然开设一般至少要覆盖完整的一学期,即使课程内容有限。这样课程安排过于形式主义,不够灵活。就课程文化建设来说,有必要进行改良。

一部分课程可以全程延伸,比如负责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的基础课,像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等可以贯穿于高职护理校内两学年的每学期中,且每学期课程内容应严格划分开,做到三对应:一对应其他类课程的开设进度,二对应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内容,三对应学生的专业认知阶段。比如语文课,第一学期可以重点传播中华民族的孝道、家风、礼仪、涵养等优秀精神,从对应角度来看,因为学生刚入校,对专业认识是懵懂的,对人文认识是肤浅的,可以由浅入深、由广人文到窄职业进行逐步渗透和过渡。第二学期重点传播现实社会中的全民的正能量、和谐文化、雷锋精神、信仰教育等,自然过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传承上来,而且从对应的角度,这一学期正好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人文课的学习阶段,此阶段语文课负责的文化内容正好和专业基础课慎独、严谨和客观、循证、微观辩证等,以及和专业人文课的针对性职业素养的传授相辅相成,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职业素养的自然过渡,不至于让学生接受职业素养太突兀。而第三学期正好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阶段,为促进学生学习护理的坚定信念,从信仰、心灵成长、社会的适应等方面进行铺垫,成为专业核心课的重要的帮手,而到四学期多开设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就业课程,语文课应更多地开展一些与职场有关的话题,如奋斗、创新、务实等精神,为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实习和就业作准备。

而对于专业人文课程等其他课程还是需要分阶段重点建设,这和全程延伸的语言课、思想课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在人文类课程中重点阐述与职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素质内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精、准、狠,直面现实问题、解决专业关键问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要把该课程所承担的文化功能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不喧宾夺主,不顾此失彼,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文化传承为灵活和升华,既不能只讲专业知识忽略人文,也不能过于放大人文的功效,忽略专业知识,显得华而不实。

(四)确定高职护理课程文化建设的重点载体

首先,教材是基础和核心。教材是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代言人”,要想发挥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必须有一套相匹配的和利于文化传承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即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直接的工具,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课程更应是直接的教育、职业的教育。通过有特色的教材,最大程度契合文化教育。

其次,教学活动是保障和关键。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同时亲身去感受文化的内涵,让所有人都去探索发现,让所有人都会解释和阐述,所有人互帮互助,所有人都会评判对与错,而不是纯粹的说教。

最后,有趣、实效的课外活动是延伸。传授文化不能仅有课堂教学活动,还要开展有趣、实效的课外活动,发展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不能泛泛地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娱晚会,应该更上一个层次或另辟途径,更加契合职业教育。比如感恩教育、各类“微”比赛(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拍客等)、“护理正能量”展览等等。必要时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护理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护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等活动[7]。

总而言之,课程文化建设要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高职护生最容易接受的的方式,搭建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学生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

(五)保障机制使高职护理课程文化持续性发展

1.将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评价标准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考试)。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传递文化。坚持师德为上,将教学中传递文化表现作为教师考核、教学评价的首要内容,并形成长效机制。按教师授课科目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优秀教师给予宣传和奖励,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文化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8]。其次,学生的课程考试要融入文化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科目性质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纯理论课客观题与主观题结合,尤其是主观题考查学生的认知。理论+实践型、实践学时相对少的课程,如护理人文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可以采用试卷和作品两种方式,尤其是作品,既可以是文字设计,也可以是视频等;实践学时相对多的课程,如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训课,在实训考核时采用临床情景考核,如护理操作,包括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爱伤观念、关怀意识、健康宣教等多指标为一体的评价标准。

2.制定政策和制度将课程文化建设上升学校战略的高度。学校层面要将文化建设,特别是最基本的课程文化上升到学校战略的高度,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教师和学生,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高职护理院校文化教育,形成传统文化育人、护理文化塑造人的爱国、爱自己、爱护理的氛围与精神环境,探索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不断为临床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炜.高职课程文化的内涵、特色与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5(20):37-40.

[2]刘菲菲.破译课程文化建设的未来密码[J].未来教育家,2014(1):58-59.

[3]文安华,等.护理院校校园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对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4-145.

[4]温小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J].理论月刊,2013(7):35-38.

[5]肖凤翔,史洪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教育意蕴[J].职教论坛,2015(7):27-28.

[6]陈燕,等.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3):72-73.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创新;中等职业学校

1 文化创新概念的提出

文化创新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更新和进步,指人们在文化实践过程当中的创新行为,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战略部署。他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提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教育直属高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学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摒弃浮躁之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简论创新文化》中也曾经指出:“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智力和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尊重个性、培育创新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顺其特长而不是遵从家长意志去发展,让其在选择自己成材道路方面有更多的自决权,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建立自信、自强的品格,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其次,要培养和激发创新的激情。创新激情源自于浓烈的兴趣、远大的抱负、成功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它将大脑的每根神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智慧潜能激发出来,把全部心血投入进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使其特长大放异彩。这是创新成功必有的精神状态。其三,为创新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人才管理,都要为人才创造更多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的自由空间。培养兴趣比灌输知识重要,使兴趣化为激情进而成为成功之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切忌用一种模式去培养人才,以一个尺度、一刀切方式去选拔人才。更不能以好心误人子弟,扼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就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个性和谐的培养。

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就有必要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创新建设,这项工作的搞好,有助于学生培养艺术气质、和谐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走上社会和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的意义会让学生踏上人生旅程时一直有一种精神上慰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更有助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交流,与自我交流,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锻造和谐优美的心灵空间。音乐文化创新要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广博的艺术视角,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并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越来越高的需求。

3 制约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建设的因素

(1)教育的目的太过于功利,缺乏人文精神。当前的中专教育存在一种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表现在教育单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追求招生数额和就业率为导向。教师缺乏对人才进行整体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价值观都未形成,到只有上而下的对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文化建设的不重视。

(2)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在这方面,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专业结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积极性相对也不高。认为学这些东西没有用,两方面共同造成了学科建设的落后,以及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都无从开展。

(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国外同类型学院相比,培养创新人才及素质教育的力度不足。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能力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的缺陷使得学生潜能不能够开发,思想不能够拓展,素质不能够完全培养。个性发展受到制约。

(4)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办学上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高、重学校升格扩大,轻办学特色创造、轻人才培养成果、轻学生整体人格培养和和谐成长,办学理念带来了文化趋同和学科设置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艺术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创新办学理念。当前,各个阶层的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肩负的使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办学理念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活动、合唱比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建设,帮助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校园。

(2)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将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作为一种全面素质教育活动推出。并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校报、校刊、网络、广播台、宣传橱窗的文化载体中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引导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专学生年轻好学,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文化,在学习阶段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对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努力开展工作。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音乐文化活动,结合党的政策方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整合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文化艺术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用音乐文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化建设;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

0引言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和主力军,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集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群体。因此,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科学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

我国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专业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高校根据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依托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专业训练体系,对从事或即将从事辅导员行业的教师进行科学的培养和系统的管理,使他们掌握从事辅导员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话语、研究能力,实现的他们专业自律,促使恪守专业道德、崇尚专业价值和有效履行专业职责,进而提高他们从事此项工作并不断提高其从业能力的过程。由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概念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我们可以概括出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养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塑造辅导员的专业品质三方面。

1.1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可划分为以下四类:(1)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2)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辅导员在开展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处理问题的原则性知识,即辅助教育管理的科学知识。(3)常识性知识。常识性知识是辅导员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知识。(4)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性知识,主要包括辅导员个人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知识。对以上四类辅导员专业知识掌握的提升,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辅导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的理论基础。

1.2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的工作中心任务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辅导员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能力、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洞察能力、对学生就业问题的指导能力、对网络的驾驭能力、对辅导员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等,对辅导员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发展的中心任务。

1.3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品质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的思想保障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所以辅导员队伍自身专业品质的提升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的思想保障。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形成“以管理学生为手段,以教育学生为重点,以服务学生为基础”的专业品质。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三要素,是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原则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以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以工作为依托的引导下,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2.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妥善处理好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联系的各种问题,并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纳入高校整体规划目标体系中。

2.2动态发展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问题,以动态的视野寻求专业化发展机制,根据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的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建设。

2.3渐进性原则高校应从当前本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出发,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

2.4尊重个性差异的原则在进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校、院系、专业的各自特点,尊重辅导员个性差异,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校应该根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外部影响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的机制,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达到辅导员队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3.1厚积薄发,夯实基础构建自我反思、同济互助和引领学习三者相结合辅导员专业知识提升体系,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自我反思”、“同济互助”和“引领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构建一套结构合理,科学有效地辅导员专业知识提升体系,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2主动出击,超越自己构建专业教育、专项培训和考察交流三者相结合的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体系,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专业教育”、“专项培训”和“考察交流”三种不同能力培养方式的协同作用,达到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力的提高的目的,从而促进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6篇

1.1合同履约不严现象严重

违反建设程序建设与施工、监理的关系实质上是合同关系。目前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对施工、监理的合同履行情况把关不严,比如对人员的无序调换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没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违约处理,对调换人员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仍予以批准等等,这些都是不重合同管理的表现。我市有多个交通项目早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合同执行中存在随意变更等问题,工程结算审价争议久拖未决,以致每年有农民工上访现象。特别是有的建设财务控制力量不足,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周转困难,历年累积的应付工程款欠款严重。历年来工程款支付环节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不鲜,所以,近年来建设管理部门等对合同管理特别是农民工支付保证金加强了控制管理。2013年版本的建设合同条款中单独对工程款支付和合同变更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1.2基础资料不全,竣工验收拖延

按规定要求,公路项目通车试运行两年后应进行竣工验收,但我市大部分已到期的项目无法及时竣工验收。原因有档案资料不全,财务决算未及时完成等等。前几年已完工的多个项目竣工结算还未全部完成,有的项目尚在诉讼中,导致财务决算无法编制、竣工验收无法进行。建设由于管理人员不懂工程的管理程序,没有及时整理档案资料,后续再补有困难。建设程序中要求的以“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近年政府主导下的内部专业化分工,统一领导。各司其职,有效地提高了公路建设管理效率。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也成立了基本建设项目综合验收领导小组,大大推动了项目综合验收的进度。

2推动交通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的策略

2.1严格控制准入门槛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按法律规则办事,交通工程项目招标的时候,要深入调查竞标的能力水准、技术水平,对相关项目负责人的专业资格标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将组织机构的组建、人员配置的标准明确化,如此措施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团队管理的专业化。依据相关准入条件,对眼下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检测、衡量,把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及时的变动,将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替换。新项目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标准展开。

2.2要把好制度关,推进规范化管理

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项目法人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招标投标、质量标准、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工程变更、资金拨付、廉政准则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建立财务竣工决算、综合验收、档案管理制度,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政府部门也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扎实督促建设建立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提高管理效益和成果。

2.3要把好考核关,落实好建设管理责任

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效能。要将建设管理能力与项目建设的适应性纳入动态监管,重点考核机构和人员变化、履约能力、履职效果、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要素,及时修正管理偏差。对社会投资项目,还要加强对资金筹措、履约能力的监管,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对工程实施管理不力、现场管理混乱、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建设,应责令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及时撤换。

3结语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7篇

一、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8篇

一、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形式进行跨国经营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手段的国内分工必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促使各国、各地区发生日益广泛的经济联系,使得跨国进行商品流通成为普遍现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则是指一国放弃比较成本较大的产品生产,而专门从事比较成本较小的产品生产。比较成本学说有利于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因为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有别,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成本高低不一,各国为了扬长避短,增进本国和世界国民福利,都要尽力按比较成本原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使用本国相对密集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然后互通有无。过去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商品跨国界交换,即国际贸易。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企业跨越国界组织生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成为现实可能,促使世界经济逐步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其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追求国际分工和比较利益的最佳效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作为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也有力地说明了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再加上其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得跨国兼并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大浪潮。于是一个自然的结论便是:真正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应当采取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进行跨国经营。从经济全球化来说,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跨国经营,便没有真正进入世界市场。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对策之一便是企业的跨国经营。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同时,也在适度的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底,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共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实际投资额为69.5亿美元。这些境外投资企业分布于18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及加工、工程承包、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旅游及餐饮业等行业。境外直接投资对于开辟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新渠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0.15%,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13的水平,显示我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相对比例更低,截止2000年底,我国实际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600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占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不到2%,二者存在着巨大差距。

在实践上,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存在不少问题。(1)投资行业尽管多元化,但随贸易进行的“窗口式”对外投资即在海外建立外销产品经营部门的较多,生产型对外投资较少,近几年与“窗口式”相对应以发展实业为特征的“产业式”对外投资有了大的发展,但没有根据我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确重点发展产业。(2)在投资地区分布上,尽管投资地区比较广,但港澳地区仍是海外企业的集中地,达到我国海外注册公司的50%;除此之外,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投资也占一定比重,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占70%以上,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不足20%。由此可见,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战略发展的层次和方向。(3)投资规模比较小。如按外经贸部1991年底的统计数字,1008家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平均协议额为312.4万美元,而平均中方直接投资额只有178.4万美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平均600万美元的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260万美元的子公司规模。近年来尽管从规模上有所扩大,但总体与发达国家无法匹敌。(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政府计划管理下的异地化经营。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

由此看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近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鼓励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三、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根据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确定跨国经营的产业目标

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它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较成熟的劳动相对密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作为跨国经营的起点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制造业便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制造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如以家用电器、摩托车为主的中档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等。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竞争。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升级,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我国与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表现在技术开发能力、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掌握等。因此,到国外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靠近市场的地区进行研究与开发及科技型跨国投资,是我国选择跨国经营的重点。

4、服务业是我国跨国经营的主导产业。我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在跨国经营中形成自己具有竞争性优势的产业。由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第二产业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跨国经营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性优势产业的概率很小。为避免以弱抵强,我国企业可选择服务业做为跨国经营的主导行业。尽管我国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也不具竞争优势,但与第二产业中的竞争力相比,在第三产业中发展跨国经营,我们还有赶超希望。服务型跨国公司的特点是行业多、范围广、投资大小不限、经济规模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实条件。

(二)在跨国经营地区选择上,应兼顾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与以劳动、成熟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资源开发型行业为跨国经营的目标产业相对应,发展中国家应是我们跨国经营的地区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或低于我国,在这些国家投资,有利于获得资源和发挥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依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劳动与成熟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将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被淘汰的产业,把这些产业转移到比我国发展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实现这些产业的价值,并支持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而与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和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应,发达国家应是我们跨国经营的地区选择。因为利用发达国家选择性极强的市场进行研究与开发,可以较快促进我国企业新产品的培育和新技术创新,再利用这种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国内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品销售和市场的扩张,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有助于我国竞争性优势产业的形成。另外,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70%以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投资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更具有发展的空间与赶超的可能。

除兼顾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外,我们跨国经营在指导思想上还应在明确主攻方向下,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与地位,逐步把投资重点由区域转向全球,实施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三)采取“跨国并购”与“战略联盟”的跨国经营进入方式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走向世界是一个艰难的旅程,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但竞争不是一个零和博弈,竞争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将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绝对优势,在合作中巩固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形成竞争优势。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国际跨国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跨国并购”与“战略联盟”的趋势。我国现有的大多数海外子公司都是以新建方式设立的,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以机器、原材料等非货币要素作为投入资本,也便于企业独立地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但它耗时长,难以简捷快速地进入市场。因此,我国企业应更多地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因为较之于新建,“跨国并购”具有几大优势:可缩短投资周期和投资回收期,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利用原有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人才,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可利用原有企业的市场和销售网络,迅速建立营销渠道,节省了新建企业的巨额市场开拓费。同时,“跨国并购”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实施低成本扩张。从中国企业已有的投资实践来看,采用收购方式的境外投资项目大多比新建项目效益好。而旨在获取高新技术为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性对外投资,可以考虑采用“战略联盟”方式,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合作、参股、合资、控股等多层次的联合,达到降低“研究与开发”费用,跟踪世界先进高科技水平的目的,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按国际惯例管理海外企业,推动跨国经营的当地化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按照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来加强对海外企业的管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不熟悉国际惯例,不按国际通行的方法来开展经营活动,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新经营观念,强化市场意识,精通国际惯例,灵活善变地利用跨国公司的管理技巧。如跨国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商品或劳务制定的转移价格,就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利用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异,转移利润从而降低税赋增加利润的常用手段,要使用这种手段为企业跨国经营服务,则要求经营者熟悉各国有关财税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并具备较强的系统思维能力等。类似转移定价这样的跨国经营管理的技巧,对我国的许多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需要加强对国际惯例的学习与理解。

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中,应借鉴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变“异地化”经营管理战略为“当地化”经营,以人员当地化为基础,以管理当地化为核心,以生产当地化和行为当地化为两翼,实现跨国企业的效益经营。人员当地化主要是建立开放的用人体系,敢于雇用异国人员,尤其是尽量做到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本土化”,“本土化”人员更加熟悉当地市场,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挖掘市场潜力,减少经营成本。管理当地化,一是指海外企业在领导、决策、激励与报酬方面要借鉴当地习惯做法,以减少因文化冲突所引起的企业不稳定;二是要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的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如国际会计、财务风险和信息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我所用。生产当地化主要是尽可能的使用当地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提高当地国产化的比例,以减少摩擦。

(五)政府应从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上对企业的跨国经营给予支持

1、创造市场制度环境,使其适宜于符合跨国经营条件的企业成长。国际上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都是具有巨大生产规模的,因此“要想强必先大”的指导思想,使我国政府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上,通过“拉郎配”的方式拼凑企业集团。这种政府主导型的企业集团不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所以是只有规模而无效率的。政府应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的交易规则等,为企业创造公平与效率兼备、有活力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使真正有竞争实力的企业通过内在张力和外在机制的共同作用,通过“优胜劣汰”,依靠自身能力的增强成长为大企业集团。

2、加强监督管理。政府应成立“对外投资管理与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1)加强对我国海外企业的指导与监管,改变目前多头监管、协调不利的状况;(2)负责进行项目的审批与登记,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正当的途径进行跨国经营,避免资本外逃现象;(3)负责制定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性规划和对外投资的法律与法规。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提升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为了研究学校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作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个案小学六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认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制度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的人性化、情感化实施;校长在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10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20节课并予以指导;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2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3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师傅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徒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得很快。还是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被派去参加教学竞赛的年青教师,均取得了好成绩。个案学校为给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还举行了“中青年教师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上课,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对学科教学深刻的领悟与思考以及“踏实、扎实、朴实、平实、坚实”的教学风格。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毛泽东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10):41-4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