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在校大学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2:30

在校大学生论文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1篇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大学生犯罪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重点院校的大学生犯罪问题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法律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中,能够将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使法律至上的意识升华为大学生更深层次的道德义务,那么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毕业后是要踏上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违法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造成终身的遗憾。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目前各级高校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但是对该门课程的投入少。由于课时有限,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不可能,主要还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非法学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法律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很少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授仅限于几部法律,少有与时俱进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四)法制教育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各级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好坏的惟一办法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标准是考试成绩及格,学生们追求的仅仅是该门课程的分数,考完后就将法律知识放在脑后,没有真正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更谈不上学以致用。

三、强化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有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挑选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既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正面教育意义,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

(二)重视法律课程教师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要具备比较系统全面的法律学科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形式,组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组织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成效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2篇

一、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对此,有许多学者都作了相关总结和批判。比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服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对于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有的学者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先生”,学生只是无知或少知的“后生”;教师天然高高在上,学生天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教师是身居社会规范的“园丁”,学生是待修的“苗圃”。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历来十分注重人的自主性、个性化,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上述的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中的各个学派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那么在新时期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亟需在对话理论和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矫正与转换。

二、新时期德育中的学生定位:由客体转化为参与体系的主体

我们可以在各种思想学说中搜索到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资源。如,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则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情感化”。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使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与此同时,在德育的实践中,我们同样会发现固有模式的诸多不足和缺憾。“从实践考察中我们发现,对话性德育模式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受传统方式的影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总之,现有的德育导向已由关注德育内容转向德育对象——大学生。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切围着市场转”,那么,以对话为基础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将以学生为圆点来画德育之圆,并且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置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主体地位上。要知道,在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这一问题上,新旧观不会断然决裂。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实现,需要遵循对话理念,在无限扩充的时空中展开自由对话。正如朱延华所指出的那样,“新的范式相对于旧的范式,它的进步在于,一是把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高校德育的共同主体,强调的是‘我们’、‘共同体’,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型。二是德育的内容目标手段的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等德育内部不同或相同主体间的‘对话’而实现。”更何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与先进文化水融,密不可分。这表现为:

(一)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今天也日益被提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是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这说明:我们党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以民族性格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辩证统一,也符合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更能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的定位更显重要。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栋梁,其与先进文化的密切关联和自身特有的优势,使得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大学生与先进文化关系密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时代承传,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毋庸置疑地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民族风格,由儒释道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形塑着华夏儿女的习惯、风俗、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科学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理性精神和科学内涵。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先进文化的科学性特征,就完全避免了感性的直观性和随意性,才能真正在历史和实践中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大众性则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的深邃内涵。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文化背景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与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交织共存,关系密切。

首先,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文化背景。体现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他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作为民族文化接收者的当代大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挥之不去的文化之根。这表现为有意识地继承和无意识的渗透二者的交织。有意识地继承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引起当代青年的主观意识活动而被其意识所掌握、接受,形成新的意识。这种影响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达到的,其特点在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无意识的渗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作用。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当代青年,其思想意识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就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无意识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习惯、行为模式,有的可以变为清晰的意识,更多的则不能。

其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民族文化的精华、科学文化的精神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纳入先进文化的基本范畴,在适应全球化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能较好地结合并获得社会大众褒扬的时期或国家,就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走向落后、衰败。因此,我们应将以辩证法和唯物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将科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在完成理论创新的同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再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创新生发的基点。先进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的复合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大众性的品格。这就愈加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先进文化更具有时代的开创力。任何民族与时代的文化,都是实践的结果和历史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养分,使其与国情相结合,在移植中生长。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能够运用中国胸怀审视它、融合它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呈现出一种“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过程。同时,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同世界上任何先进的科学体系一样,先进文化必须要进行观念、形态、体制下的创新,只有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才会成为可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惟有这样,先进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有可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而且正在继续创造着未来时代的先进文化。

(二)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讲,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特定优势

首先,从自身条件上讲,大学生拥有年龄上的优势。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24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不仅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生理和心理的特定优势,使大学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又具备了创业报国的主观热情,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其次,从质量上讲,大学生拥有受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投身高等学府,栖居学术殿堂,堪称是青年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大学校园中,在耳濡目染间,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最大利益,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且会在读研攻硕的求学中,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从而成为新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因为知识含金量高,大学生毋庸置疑地会拥有无人可比的科学精神。一方面他们爱科学,懂科学,钻研科学,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微观载体,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理论水平,这更有利于先进文化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认识。第三,从认识问题的能力上讲,大学生拥有思维敏捷的优势。表现为:思路开阔,敢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就会在理论的思考中,得出深入的思想硕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不畏惧新潮新浪,不固守陈说旧窠,有志成为民族精神的践行模范。由此可见,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品格,这种品格也将会在未来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中,为先进文化注入新的内涵。第四,从具体的数量上讲,大学生拥有群体上的优势。宣传“三个代表”不能够只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一定要推广出去,走进“大众”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质量上(高知识含量的先进个体)的保证,还要有数量上(高素质的人群)的保障。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的多样性,更易于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发挥大学生的数量优势,以期群策群力,发掘集体力量,使得先进文化的传播工作更有力度和更有深度。

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彰显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该模式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及开放原则。应该说,对话性德育模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整体教育情境之中。但是,在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认为,在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大前提下,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应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学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之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和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要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在管理上的保守性。随着整个教育体系向着开放化方向的发展,这种保守的德育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因为,大学生是开放的个体,其多样的特质要求高校推出适应他们个性和接受能力的德育政策和制度。正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所言,“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学生要参与到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构建中,源于固有思维的影响,不可能瞬间将“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若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的德育体系中,离不开来自学校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几所高校“学生应聘校长助理,用行动改善高校德育教育”,即是很好的尝试。具体而言,据《南方网讯》报道,学生助理这个行当因何而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道出原委:“我去学生食堂用餐,能认出我、并同我聊上几句的学生太少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需要一座桥梁。”校长想聘学生当助理!消息一出,引来二三百人报名,可谓“自荐短信一条条”。更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报名者既不是学生干部,也非学习尖子,但这些普通学子却同样思维活跃,怀有一颗参与校园管理的热心。正如构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品德的学习不是道德知识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德行的过程,理应将道德规范同大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高校可以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增补大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制度和办法。尤其是那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可以通过“班委会”、“学委会”、“学代会”、“学生团代会”、“学生党代会”、各种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予以征求意见,给大学生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机会,给广大学生提供可以表达思想和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以强化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新内涵,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实践,取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正如中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文件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学生参与德育新体系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因为,搞好高校的全员德育工作必须是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强调角色的互动性,真诚地邀请以往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由此提出了参与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主、客体双方参与的条件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需求的授课方法和德育内容

在诸多的德育理论探讨中,很多学者都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列入德育的应有之义中。在主体性诉求中也不例外。如果从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角度来审视的话,那么主体德育模式应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应力求发挥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目的性作用。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如果从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角度审视的话,教师主体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信念,并且又同时促进其外化为学生主体的品德言行,从而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主体德育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和“三自”(自律、自立、自强)教育。他们都是从通过满足学生主体的个体德育需求出发,安排德育内容,采用相应的形式,从而实现其德育目标。

实际上,每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艺术活动,积极掌握其间的规律,努力摒除呆板的、落后的、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激情和特有的生活感悟来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道德自律能力。用人本主义情怀来贴近学生的心灵,把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引向更加科学实际的“启发式”、“对话式”、“情境式”、“讨论式”的教学境界,从而推动对话理念在师生互动中的尽快实现。

(三)学生提供源于个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交流话语和主体意识

的确,“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研究也将愈来愈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以主体性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当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就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存在,走进学生的生活。因而,德育研究回归人,回归生活世界,将成为其发展主题。”

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或技术是客体。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积极作用。

而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与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赋予性和确证性;主体能力是指个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话交流活动中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使得大学生的聪明智慧得以发挥,才华能力得以施展,并成为学校德育中可操作性的实践资源。要贯彻这一对话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美容.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党建,2001,(10).

[2]贺彦凤.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及其借鉴[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宋艳.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3篇

1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

1.1功利意识强烈,淡漠人生的根本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用优秀人文来武装头脑,对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实中当代大学生重视理论修养而不重视道德修养,他们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在大学里学习的目标,对人生的意义不屑一顾。大学校园里现在充斥着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比起提升思想和道德修养,他们更关心吃穿住行好不好,费尽心思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拿奖学金,参加学生团体仅仅是为了从中获得福利,大学忙于各种考证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工作,很少有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倘若这样发展下去,学生醉心眼前利益而无视个人修养的长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里面将存在一块严重的短板,那不仅是科学教育的失败,更是人类的一大不幸。

1.2损人利己,道德和诚信滑坡

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不满,已由一般的书呆子印象,认为大学生只会空谈理论,适应现实的能力差,已日渐聚焦在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上,大学生道德和诚信滑坡的问题。尽管国家现在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是从当前一个短期的背景来看,大学生还是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成长背景的影响,他们中不少自我思想严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增多,其中还有不少奉行着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为社会所诟病。有的学生借完图书不归还,不爱护书刊资料,在书刊上乱涂乱画。有的学生上完厕所不冲洗,随手乱扔垃圾,网上曝光的史上最脏寝室,已熏走只剩下一个人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尤其是考试舞弊现象,每年考试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经过媒体的报道和互联网的传播,使得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日益提上议程。还有借贷不还,学术抄袭,履历作假,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重专业,轻人文,文化素养低

有些学生重视专业的学习,他们花了大功夫在专业的培养上,不广泛涉猎,造成知识面狭窄。他们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过硬,拿到一系列证书,即可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不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导致综合素质不高,事实上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较差。一部分理工生整天埋头实验室,毕业之后工作起来呆头呆脑,文字能力低,表达能力弱。一些中文系的学生文辞学习了不少,可是实际中不会运用,不会写应用文。很多英语过了六级,还获得过英语竞赛名次的学生,在面试时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好。另外,现在的大学生面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了信心,理科生崇尚科技,认为只要做出能够让他人认可的成果即可成功,而文科大学生面对这种价值氛围,也失去了学习的动了,吃喝玩乐、谈恋爱、昼夜上网。这样的大学生必然空虚和无奈,难免会喊出大学生活的空虚和困惑。

2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2.1人文教育缺失

从我国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具备优良人文素质的知识分子,他们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自我国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人文学科被削弱,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人文学科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谷的状态。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我国曾实施过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重理轻文从那个时候开始已经埋下了祸根。而且,我国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对于补充专业人才的不足发挥着积极作用,可是造成大学生所学专业过于狭窄,技能单一,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直至今日,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均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也从客观环境上造成了大学生在人文素质上的种种缺陷。

从历史教育来看,也相当匮乏。我国是灿烂的文明古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然而从现实来看,国家不重视,这些年邻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申遗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对学生的历史教育上,也不断地削弱。中国历史课程很少,很多学校都将历史教育视为完成教育部所规定的硬性指标,在占主流的学科教育中给予历史教育以分支的地位。因为从直观上,历史教育提高不了升学率,提高不了学生的成绩。由于各种原因,历史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反而在学生群体中大行其道,然而其多少带有戏说历史迎合公众噱头的动机,是无法提高学生对待历史的认知的。跟我国截然相反的是,美国建国短短几百年历史,他们对于自己国民历史的教育极为重视。一些外国朋友在评价中国留学生的时候说,他们英语掌握得很好,对美国文化也有一定了解,可是不太了解长城,不太了解黄河。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加强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出于提高人文素质的需要,也是陶冶爱国情操的一个重要方面。

2.2思想道德教育缺失且行政化

缺乏诚信教育。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又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所谓诚信教育,就是以诚为本的教育,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对自身、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对科学、学问等所有教育的主客体均实事求是、讲求信誉和信用的教育。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诚信水平的提高。在大学里,考试作弊、学术抄袭、履历作假、借贷不还、拖延学费等诚信缺失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经过媒体的报道和互联网平台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公众对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巨大担忧。究其原因,很多高校还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对于学生的考察只是基于成绩、考试通过率、等级通过率等硬指标的考察,而忽视了诚信、道德等软指标的考察。现在中国高校普遍奉行的机制是严进宽出,他们录取的条件往往严格,学生毕业的条件又往往宽松。高校缺乏有效的学生诚信评价的机制,以及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没有约束,也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扩展和蔓延。

大学生刘海洋泼熊、马加爵杀人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背后的人文教育缺失问题。然而,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具有显著的政治化和泛道德化倾向。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强调克己复礼,这种道德教育不是重视人,而是忽视人,人作为社会人是维护统治的一部分,在整个体系中人的价值是无足轻重的。这样,在社会教育中,人文教育那一部分被抹去,政治运动的影响在扩大。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依旧十分明显。我们经历了国共内战的创伤,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浩劫,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首要的便是思想的统一,因此政治化倾向被带入到教育中来。这便导致了一个误区,即将人文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同,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等同,由此将人文精神教育的任务交托给政治教育完成,这不可能达到教育真正教书育人的效果。刘海洋和马加爵相信从小到大受过不少的政治教育,可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正是导致他们悲剧更深层次的原因。

3高校图书馆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3.1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具有益德功能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众所周知,知识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苏格拉底说知识即道德,知识的积累可以促进道德的提升,人类若想发展道德文明,总仰于知识的发展,道德的落后往往也会导致知识上的愚昧和不思进取。高校图书馆便是这样一个平台,它作为文献情报信息的集散中心,被人类称为知识宝库。对于大学生而言,走进高校图书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必由之路,也是获得道德修养提升的极佳路径。书中的世界千奇百怪,书中的世界无奇不有,大学生也许人生阅历不够,但能够通过阅读书籍获得一定的补充。大学生通过阅读经济、政治、文学、哲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优秀书籍,可以被书中积极的内容和思想所感染,并且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潜移默化,做一个大写的人,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简而言之,高校图书馆具有显著的益德功能。

3.2良好环境有助于人才培养

孟母三迁也论证了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环境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人的效果,从而近朱者赤,可以提升整体的素养修养水平。高校图书馆一般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有些富有特色和独特人文情怀的图书馆甚至成为了一所学校的标志,这也就是一些学者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时候会把图书馆建设考虑进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图书馆可以利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提供先进的阅览设施,设置各种画栏和标语牌,美化馆内环境,不仅使读者感到舒适,也能在细微末节之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高校品德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将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3.3馆员躬行的表率作用

人们在评价一个图书馆时,除了图书馆本身的设置和功能外,它的极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人,也会显得十分重要。所谓躬行,即亲自实行,身教。图书馆员每天与大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谈举止和价值理念久而久之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馆员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像园丁哺育幼苗一样辛勤地劳作,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他们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者。这种极强的工作责任感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为大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树立良好的典范。馆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众人,他们身教而不是言传,担负着服务育人、培养人才的高尚使命。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利用图书馆员的职业特点,通过模范和先进典型使得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人文素养走向上一个台阶。

3.4开展各种读书和志愿活动,在实践中贯彻道德理念

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依托其资源优势开展馆藏文化教育,开展多姿多彩的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比如文化讲座、读书会、报告会、征文比赛、活动专题,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有利于他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校图书馆基本不具有功利性,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能够锻炼能力,又能够聆听他人的声音,能够引导大学生在知识上做一个学识更涵养,在做人上更谦虚笃行的人。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不同于大学课堂,具有较少的说理性和更多的实践性。在国外的大学图书馆里,大学生志愿者基本随处可见,承担着上架、整理图书、修补图书等繁重的工作。这不仅能够缓解图书馆馆员不足的压力,还能增强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减轻家庭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里也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不仅可以增强图书馆和读者的沟通,还能够提供给大学生一个道德实践的机会,培养自觉爱护图书、爱护图书馆的意识,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要比单纯的说教深刻地多。

4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

4.1学生信息素质普遍偏低,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及水平不高

高校图书馆的最大受益群体是学生,可是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自觉性不强,造成图书馆利用率低。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去图书馆是出于考试或者课程论文的压力下被迫使用图书馆查找文献,而并非主动使用图书资源来充实自身。这就导致了图书馆的使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平时资源的使用没有压力,到了某一个阶段学生需求扎堆,甚至造成资源短缺。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图书馆作为自习的天地,将图书馆与自习室等同了,这不仅没有发挥图书馆应当发挥的功能,还严重地挤占了资源,本来想好好看书的学生没有空间提供。即便学生有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由于入馆教育的不足以及学生获取图书资源能力的不足,导致盲目浏览,不仅效率极低,而且无法达到目标,导致图书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与我国相反的是,在美国,信息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克林顿总统上台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使美国学生12岁就能上网,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所需要资料的目标。可见美国政府相当重视信息教育,结果是培养出了一批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我国要想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必须加大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力度。

4.2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不够强

之前提过馆员对发挥图书馆教育作用的重要性了,馆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细胞,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馆员的素质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素质。可是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馆员不仅每天必须面对繁重的工作量,还得忍受背后默默无闻的辛苦,再加上图书馆地位现在普遍不高,导致馆员的上进心和积极心受挫,直接表现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服务态度傲慢。馆员和学生产生隔阂,馆员也会与图书馆产生隔阂,但是大家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便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其次,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员并非专业出身,而是从其他岗位转入图书馆工作,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有待考量。图书馆馆员安于现状以及消极工作都会导致图书馆的功能不能按照预期实现。

4.3图书经费投入不足,文献供给不足与学生需求增多之间的矛盾加剧

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师生对于图书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基础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各高校相继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多,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增加,文献供给不足。其次,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紧张,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书刊价格的增长速度,导致基础图书的供给紧张,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据有关学者对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图书陈旧,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在资金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图书的采购偶尔也会出现不慎重的情况,出现一些死书和重书,不仅浪费了本来较有限的经费,还降低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4.4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效果不显著

许多学生只是把图书馆当作是学习的另外一个安静的场所,没有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除了本身的思想素质不高以外,还和外部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客观上表明图书馆的教育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大学在新生开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馆教育,可是在时间有限和形式简单的情况下,入馆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甚至被当成一项例行公事来执行,没有从学生的有效需求出发,使得大学生认识到图书馆资源的有用性。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自然会导致利用率不高。在信息社会,学生使用互联网越来越多,电子图书资源重要性越来越大。可是,由于教育宣传力度的不够,很多学生不知道电子文献的重要性和获取方法,这使得学校花费宝贵资金购买来的电子图书资源出于闲置的状态,客观上对学校和学生都会造成损失。

5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发挥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5.1优化馆藏资源,进行素质教育

馆藏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献资源是承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物质载体,具有明显的益德功能。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优化资源结构,给及大学生以良好和正面的指导。高校图书馆要想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采购图书时要严格把关,甄选有思想、有深度的优秀书刊,剔除低级趣味,宣扬社会负能量的书籍。图书馆要加大此类优秀书刊在文献中的比重,发挥它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其次,高校图书馆要摆脱重科技轻人文和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善传统文献的藏书结构,除了必要的专业书籍外,要加强哲学、史学、社会学、文学等人文社科类书籍的补充,提高文献品位,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本专业以外的书籍,广泛地涉猎,不仅仅是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也是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最后,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建立地方经济文库、地方历史文库等特色馆藏,增强他们对所处地区人文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除了传统纸质文献教育,也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电子阅览室基于网络平台,把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提供给读者使用。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通过数字信息传递,获取自己需要的文献。电子阅览室可以培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引导学生进入一些文化教育的网站,推荐给他们高品位人文的站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提高辨别不同良莠信息的眼里,通过网上的资源认清社会现象,帮助自我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政府、高校、网络提供商、信息技术企业各方面的支持。由于资金等其他方面的差异,中东西部发展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西部的高校图书馆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和工作,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5.2重视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图书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重要资源。图书馆馆员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引起重视,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与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接触的是具有相当知识文化的教职工和大学生,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准确来说,应是教育上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图书馆馆员能够通过切身的活动,感染大学生的进行,尽忠职守的馆员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指引他们向上。然而现实中,前文已经提到,图书馆员的地位以及自身的素质问题,急需要得到改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馆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世界观指导方法论,任何时候不能忽视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里,无论是馆长还是馆员都要意识到,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图书馆应责无旁贷,馆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理论,以学生为本,真正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在馆员的管理中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没有激励,自然没有动力。若是对馆员没有约束的话,势必导致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一个庞大的惰性集团。通过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使得馆员主动去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懂得在平凡小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型馆员队伍。只有图书馆馆员自身恪尽职守,才能对大学生起到正面的辐射作用。最后,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社会对馆员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馆员为了适应社会对他们的需要,需要通过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除了能够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这样在给大学生介绍图书的时候才会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5.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怀教育活动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图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够开阔人的眼界,还能成为其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陶冶高尚的情操,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图书馆依托其独有的图书资源,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搭建读者交流思想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的特色和地区文化,经常组织一些学术讲座、读书报告会、书画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他们的人文素养更深层次的提高。除了理论教育之外,图书馆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还可以组织读者参加图书馆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引导他们承担责任和义务。学生管理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读者又是管理员,他们来自于学生,因而最懂学生的想法,也具有一般学生对于阅读和图书馆的认知和想法。他们的存在加强了图书馆和学生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4篇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大量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最终导致应届毕业生的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据教育部预测,我国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727万人,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尽管大学生创业能为实现个人梦想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契机,但是社会各界人士依然对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持怀疑态度,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是否适合大学生创业?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但社会阅历和人脉关系网浅,其创业成功的概率是否比其他类型创业者高?再次,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就开始创业活动,能否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有限的时间是更应该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还是学习与创业能够兼顾?为了详细了解目前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课题组选取了九江本地的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校,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除去数据不完整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85份。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学历、专业、创业兴趣、选择自主创业的因素、创业存在的障碍等。

2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2.1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感兴趣,明确表示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所占比重比较低,仅有15%,这说明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较强,而在有兴趣开展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男性大学生占85%,女性大学生占15%,这说明性别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有着强烈的影响。对于“当创业和学业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有69%的被访者选择边学习边创业,剩余31%的被访者选择了找人业务,没有任何被访者选择休学创业或彻底放弃学业去创业。这表明,更多的被访者还是更愿意选择先完成学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取得毕业证书较之自主创业还是更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一定的理性。

2.2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

本次调查关注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有30%的人表示“创业成功能使自己和家人的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认为“创业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的比重约占被访者的14%;完全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而选择创业的比重非常低,仅占8%。总体而言,九江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首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直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2.3九江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障碍

对于“你创业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约4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物质、经济基础,28%的被访者选择了与学业有冲突,1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好的创业方向,6%的被访者选择了创业团队难以组建,有8%的被访者还选择了其他因素,而没有得到家人或身边人支持这一因素则没有人选择。由此可见,良好的物质、资金支持是阻扰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支持”这一选项没有被访者选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2.4九江大学对创业必备素质的认识比较清晰

8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7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善于交际,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吃苦精神,5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还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只有2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创新意识。由此可见,九江地区大学生普遍对于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5九江大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多样化

到底该选择什么行业进行创业是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如果创业,你会选择什么行业”的问题,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创业,其比重占到45%,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努力想把专业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而明确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领域来创业的比重也占到30%左右,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选择日益多样化,已经超出了专业的限制。

2.6九江大学生对创业外部条件有充分认识

大学生创业成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比重为85%;认为应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受访者占到70%;另外,有65%的大学生认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也是创业成功的条件之一,还有35%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经济形势”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外部保障。选择”应有一定的办公场所”的大学生比重非常小,仅占12%。由此可见,“资金支持”、“经验和社会关系”、“良好的创业团队”是九江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创业时需要的外部条件。

3对策与建议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和访谈,我们掌握了九江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创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多数同学也愿意去尝试创业,当然在大学生创业时也暴露出职业素质低、社会经验不足、财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从大学生本人、高校、政府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来选择创业的行业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中有一条就是“需求决定供给”,大学生考虑创业的行业选择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只有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相应的行业创业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另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行业,有句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毫无疑问,选择创业时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行业,这样自己做起事来也能够事半功倍,不至于创业到一半时自己先放弃了。

3.2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教育

九江的高校已经对创业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九江学院为例,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成功创业人员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并且将“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必修课,积极鼓励学生坚持创业与就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

3.3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5篇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in 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art group plays an irreplaceable, unique role in the level of matter, system and spirit.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发展;作用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college students' art group;development;rol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59-01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点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结合独立学院“优、独、民”的特色,①利用现有公办高校优秀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优秀的社会资源;坚持在办学与管理上的独立;按照民营的机制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特点进行。这种新的办学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自己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建立时间短,文化底子较薄弱。②培养模式没有特性,比较“大众化”。③尚未凝炼成核心大学精神。

2 从文化学结构审视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从文化学结构审视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艺术团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对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于艺术团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所谓艺术团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艺术团活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艺术团活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艺术团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艺术团活动的“人化”和“化人”。

大学生艺术团是大学生文艺人才的精英组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导思想,服从服务于整体的校园文化。②艺术团的活动是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上体现针对性、特色性、协调性,呈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由前面所论述的“文化”的概念,可以得出艺术团文化也可分成三个层次:艺术团文化的物质要素,就是指物质文化,是指音乐文化所依托的物质文化实体;艺术团文化的行为要素,主要指制度文化,即音乐文化遵循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艺术团文化的心理要素,主要针对精神文化,即音乐文化表现的精神、观念。这样就把艺术团文化的结构化为三大类或三个层次(图1)。在结构与功能上,音乐文化中的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功能取决于结构。

2.1 艺术团文化物质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音乐文化系统中位于最外层的是音乐物质,在囊括了各种音乐器材、用品和相关场地以后,各种物质成果,如音乐书籍等都包含在音乐物质文化里面。高校艺术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空间中所有以艺术团为载体而存在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物器和活动方式。校园艺术物质文化最大的标志就是各种艺术馆和相关的器械设施,这也是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各种校园物质景观和校园文明现象共同形成了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各种思想物化品。如艺术书籍和科研成果在高校具有重要价值,使得大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很多便来源于此,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2.2 艺术团文化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音乐系统的中介层面是音乐制度文化。高校艺术团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团委,正规的管理使得校园的主流文化成为艺术团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团在相关规章制度、规则的约束下得以健康发展,很多对道德品质进行教育的内涵蕴含其间,与学校的歌规章制度相似艺术团规章制度是校园人的行为受到约束,在参与和观赏艺术团的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受到启发,依照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

艺术团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团长、办公室和各部部主任以及各队队长组成。和其它类学生干部不同的是,不仅要求他们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热爱艺术,而且具有较高艺术签赏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对于各部的部长则要求要具有统领的能力,和培训本部团员的特殊技艺。在选拔和任用艺术团干部时,要及时鼓励、充分信任、合理监督、重在培养。活动要以团的管理制度为行为准则,围绕团的宗旨,互相切磋合作提高,不断打造一支成熟的训练有素的的艺术团干部队伍。

2.3 艺术团文化精神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塑造人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以达到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润物细无声”,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例如: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素质,以及活泼好动的开放精神,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满足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提高交际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等,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独立学院较普通高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具体归纳如下:①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方法不适当;②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文化基础相对较差;③独立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④理想目标远大,毅力较差;⑤注重个性张扬,自信心不足。独立学院的特点是,努力建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它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客观要求,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创新型应用人才做文章这是由它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不仅要夯实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文化知识的基础学习,在这同时,要加强第二课堂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务实创新、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积极向上、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学术科技、和娱乐等第二课堂的活动,再结合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取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创建一个积极展示和创造自己能力的舞台。

注释:

①赵映振,李东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②罗明秀.论大学生的功能与建设.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

参考文献:

[1]1999年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为全国首家按照新型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6篇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辩论赛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论辩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论辩能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1]大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论辩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1.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有句谚语说,真理越辩越明。的确如此,人们通过辩论,可以分清正误是非,辨别事情的真伪,从而呼吁社会舆论去支持正确的主张或者行为,反对错误的言论或者行为,进而使人们牢固树立坚持真理的信念。现在大学生辩论赛选择的辩题越来越关注国家时事和热点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所学专业以外的领域,让他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关心国计民生,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内心胆怯

经常参加辩论赛能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有效地克服内心羞怯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胆怯,刚开始参加辩论时脸窘得通红,吐字不清,声音发颤,不过在参加了几次辩论赛之后,竟然可以沉着冷静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赛不是靠音量营造气势,遇到犀利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质问,而是讲究有理有据,平中见奇。在赛场上,辩手要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即使内心激动。所以,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促进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

辩论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不仅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还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需要具备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也就是说,通过辩论,大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首先,思辨能力方面。辩论需要根据辩场状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和质疑随机应答,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机敏。大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思维说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不甘退让、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辩论锻炼思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精辟的指出:“思维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越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能在辩论时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把握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克敌制胜。二是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个人演讲,往往只从问题的一两个侧面展开思考,而多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思想,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完整。三是锻炼思维的清晰性。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必须以准确无误、有条有理的语言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思维混乱,没有层次,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和不准确。四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的人,在辩论时才能胸有成竹,迅速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对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辩驳。[2]

其次,知识能力方面。辩论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较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这和平时写作业、做卷子用手写不一样。辩论还需要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就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这也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要掌握学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辩论能够集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为一,在辩论中我们你争我论,巧问妙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又严肃质疑,用智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势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4.增进大学生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辩论是通过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言语交锋,达到相互了解、谅解和信任,进而实现人际沟通的一种手段。通过交锋,彼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求同存异,达到高层次的心理沟通。[3]另外,独木难成林,辩论比赛时要求四个人思想统一,配合默契,最忌讳四个人意见不和,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所以,赛手应具备与他人沟通,说服他人,以及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能力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1.推进学校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大学生论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助推当前他们的创造能力、主体意识和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靠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掌握理论,构建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没有什么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开拓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增添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提升凝聚力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加强了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整个校园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的、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群体,必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未来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大高校应该把辩论赛作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保留项目,让学生能以更高的素质、更佳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26.

[2] 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文明修身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07年5月4日,总书记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希望广大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棋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作为我国青年中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个新一代”,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更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文明修身教育。

一、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重要意义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文明修身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以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可见,文明修身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明修身教育对巩固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其道德意识,做到以德修身,塑造新时期大学生形象是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思考的课题。

二、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主要内容

1.开展基础文明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的言行方式,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和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美化校园”、争创“文明宿舍”等活动中来。

2.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协作、谦虚求实、勤俭自强等道德品质。

3.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育民族精神,倡导修身自省,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实施策略

1.因材施教,坚持贯穿主线

人的道德层次有所差别。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也同样高低不同,参差不齐。因此在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过程中,既要因材施教,分别不同对象,针对不同阶段开展教育。如将“文明修身”渗透到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使新生了解“文明修身”的内容、意义,使之在刚迈入高校的大门时就能产生“我已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识,从而使之在心灵深处树立“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信念。

2.整合资源,注重工作实效

(1)加强“两项教育”

一是加强正面教育。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通过集体学习、竞赛考试、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正面教育,使大学生掌握文明修身的目的任务、内容途径等。二是加强自我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讨论;通过组建“文明督察队”等方式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文明修身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增强文明修身的自觉性、自律性。

(2)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带头、和批评监督作用。二是发挥团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的文明修身示范作用。三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3.立体渗透,创新工作载体

(1)通过多种渠道巩固阵地建设

要想使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这一原本不为学生熟知的事物深入人心,首先需要需要巩固完善原有阵地,对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进行全面动员和宣传,如通过院广播站开辟“文明修身之声”栏目、在校报等开辟“文明修身人物风采”及“文明修身大学生论坛”专栏,发表关于“文明修身”的评论文章等。

(2)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制度建设

同法制建设一样,实施“文明修身”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建章立制”、“德法相济”。将“文明修身”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的建设中去,也是“立体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推出“文明修身条例准则”,将其作为学生的评优、评奖、德育评估、学年鉴定等作为评比的一条重要依据。使文明修身同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通过不断总结,可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文明修身”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沈兴全,吴淑琴,张晓辉: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增刊)

[2]倪鸿雁,施进华.文明修身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8篇

优秀论文报告会由华东师大化学系副主任王清江老师主持。教务处领导陈灵犀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感谢兄弟院校多年来对华东师大的关心和支持并祝交流会圆满成功。化学系主任何品刚教授简要介绍化学系历史和现状。1951年由沪江、大同、光华、同济、大夏、圣约翰等六校教师组成。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34名,博士生导师36名。一级学科博士点十几个。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每年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CA杂志上收集论文一百几十篇,除实验楼外,另有上海市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教师培训中心、中学生科普实验站等几十部分。2年后集中迁往闵行校区。目前因正值建设阶段、所以接待工作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与会代表谅解。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范杰教授代表与会的化学化工学会负责人和各校师生感谢东道主华东师大校系领导和老师们为会议提供的周到安排。同时介绍了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今年1月下旬视察化工企业时对本市化学工业提出跨市发展,辐射全国;加大研发力度,实施创新技术;一伴化规划,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等要求。为广大化学工作者展示了上海市21世纪化学工业继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倍受鼓舞。我们要用化学在追求美好生活,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化学专业学习,应对未来能源、资源不足的挑战、环境污染加剧和温室效应增大带来负面影响作出努力和贡献。

交流会上20位同学的精彩报告和师生间热烈融洽的互动式讨论,为会议营造了极为和谐的氛围。

优秀论文涉及有关催化反应的机理探讨、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食品安全中监测方法研究、抗癌药物的活性研究、皮肤抗衰老的机理、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开发等与高新技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

经过评委讨论,有10位同学获得壹等奖。他们是:刘嘉、黎朝、陆颖音、李永玺、戴逸婧、丁支、王荔祖、马丽君、张若男和王欢。

有十位获得二等奖,他们是:徐阳、刘媛媛、徐慧婷、应佚伦、、张蕾、沈明月、虞珊、蒋迪发和徐浩。

会议在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者与华东师大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部分负责老师合影后圆满结束。

在校大学生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