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梅州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1:12

梅州文化论文

梅州文化论文第1篇

摘 要: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并参考地方文献,可以看出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已经俗化,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G127 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_4225(2004)02_0084_006 天后是粤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之一。随着天后信仰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天后文化"。比如凡天后宫所在地或是码头港口或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商贸的交易场所。天后信仰不但在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颇有影响,而且在内陆山区的韩江上游主要码头、墟市也相继建庙奉祀。因此,研究粤东梅州山区的天后信仰,进一步挖掘历史上沿海与内陆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民俗学、宗教学等的宝贵资料为现代化服务是极有意义的。 本研究以梅州市为考察重点。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韩江上游之梅江流域。境内多山,有梅江、石窟河、松源河、宁江、琴江、潭江等,水路纵横交错。历史上的梅州在清嘉庆年间从潮州府分治升为嘉应州,下辖程乡县(即今梅县、梅江区)、兴宁县、长乐县(即今五华县)、平远县、镇平县(即今蕉岭县)。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关于天后信仰在粤东梅州的形成与传播,请参考拙作《天后文化在梅州的形成和传播》,此不赘述。本文是作者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就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俗化,及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作一描述性的分析。一孔之见,请方家教正。 一 梅州地区的水神崇拜考察 在传统梅州,俗民保留着极具初民图腾信仰遗俗的地方水神崇拜。崇拜的地方水神主要有:"仙人叔婆"、梅溪公王、龙王、水扛伯公等,庙宇或神坛遍布山区的村村寨寨,并以村社或宗族聚落群形成大小不一的信仰圈与祭祀圈。关于梅溪公王崇信,学界已有专著介绍,此不赘述。下面介绍"仙人叔婆"等地方水神。 笔者1996年七八月间对梅州地区民俗考察时发现,在梅江两岸如蕉岭县的新铺镇、梅县的松口镇等社区,村落有"仙人叔婆"的信众。先是在新铺镇考察,当时得林清水先生帮助,考察其林氏宗祠(位于该镇上南村),但见该祠大门口左侧的墙上供奉有"仙人叔婆之神位",旋即访问林氏宗族老大。尔后在梅县松口镇考察时,亦在官坪村黄家大围屋炽昌堂发现同样的民俗现象。后来回到学校与学生谈起此事时,听兴宁县、平远县、五华县等地的学生反映,他们家乡也有类似的民间信仰。换言之,"仙人叔婆"信仰在梅州山区比较普遍。梅州旧时称从事航运行业的人为"船家"。船家敬奉的行业神是"仙人叔婆"。"仙人叔婆"的神坛多建在沿江河口或岸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凡行驶在同一条河流的船家,都要集体祭神"仙人叔婆"。此外,船家还往往把"仙人叔婆"请上船奉祀,其神位设在船仓的篷壁上,俗谓"船头伯公",每逢开航和到达之日以及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拜。 新埔镇地处石窟河中游,聚居着陈、林、曾、邓等20余姓的本地商民,也有来自潮汕各县的商户与船家。旧时镇上有以行业分类的米商公会、商会、船员公会等,各业虽未见有统一的组织,但却有统一的祭祀活动,那就是崇拜"仙人叔婆"。 奉祀"仙人叔婆"的地方是"郭仙宫"。宫的建筑规模虽小,正堂内神龛无神像,仅一木质神牌,上书"法妙仙人之神位"。在该宫门外竖有两根石柱,两柱间竖起一根长长的旗杆。传说"郭仙宫"是新铺镇的风水文化中心,因为新铺墟市傍山沿河筑占,长长的像条木筏,传说就是靠这旗杆拴住,才不致被洪水冲散,而稳住旗杆者正是"仙人叔婆"。换言之,在俗民的心目中,是"仙人叔婆"保护了新铺墟的安全和兴旺。 商户船家初一、十五必进郭仙宫上香。而一般信民则主要参加每年正月半后"起福",十二月"完福",俗称到宫里"做好事"。凡做好事时,四乡群众亦前往凑热闹,并请和尚或尼姑念经助兴,开桌摆凳,共进午餐。据笔者综合考察资料分析,地方水神"仙人叔婆"神灵的原型是蛇。"仙人叔婆"信仰是南方原始图腾龙、青龙信仰的遗俗。传说郭仙宫附近居住着一户曾姓人家,其祖宗为两兄弟,以撑船为业。一次船行至潮州一带,做弟弟的忽然神智不正常,不想吃饭,口里"哥哥叔婆太""哥哥叔婆太"念个没完。当时船上出现一条蛇,做哥哥的见了着慌,对蛇说

梅州文化论文第2篇

一、课堂教学中巧借客家文化,学生兴趣浓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可有三种途径。

(一)课前引导。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结构清晰,语言严密而生动,是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好教材。为此,我联想到了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共称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梅州客家围龙屋。它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传统的屋式,有着奇特的结构和合理的布局。我利用多媒体,安排课前五分钟的艺术欣赏,播放《客家围龙屋》片段,让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了解、欣赏客家围龙屋。既有助于课堂气氛的酝酿,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苏州园林》的学习中来;又能通过对比,了解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以此丰富了学生们的建筑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

二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悉心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导航下体会到自由游弋的乐趣,并在这自主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思想的升华。且我又常积极将课堂讨论与身边的客家文化联系起来,努力拓展讨论的空间,丰富讨论的内容,因而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按照教学要求,着重进行了古文朗读、字词句的学习、整体感悟后,转入理解文章的寓意。此时我引导学生把文章与陆游的《卜算子 ・ 咏梅》、的《卜算子 ・ 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比较欣赏,学生们讨论了起来,理解了作者以梅喻人、抨击时政、要求改革的主旨。此时同学们热情高涨,我因势利导,引发学生对“梅”的品质、情操的思考和讨论,并联系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中“梅花”的形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们畅所欲言,从房前屋后的腊梅说到象梅花一样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梅州人。

(三)语文活动课。新课标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体系的课程形式,产生了学科课与活动课两大类型。但随着活动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新的课程类型――学科活动课。我在摆正语文活动课的位置的基础上,坚持走“内容特色”的路子,即活动内容与身边的优秀客家文化相结合。如举办“我为‘四个梅州’献一策”的口头作文赛;举办“我知道的梅州籍的中科院院士”的报告会;举办“我与客家风情”演讲活动;搞“家乡新气象”画、讲联赛;看风景、风俗片快速写解说词并朗诵……这些活动内容从生活中来,从发展中的文化中来,既锻炼了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又很好地弘扬了优秀的梅州客家文化,因而学生兴趣浓厚。

二、课外活动中巧借客家文化,学生乐无穷

梅州客家文化是“俗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外活动扩展,向社会生活延伸,能使语文教学丰满起来、生动起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机会和学习机会。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有两种途径。

(一)文学采风。梅州山灵水秀,是历史名城。在这群山绵延之间,走出过黄遵宪、宋湘、张资平等一批名士;也走出过丘逢甲、丁日昌、等叱咤风云的将军;也孕育了曾宪梓、田家炳等商业巨子……这片土地上,有他们光辉的足迹,值得我们去缅怀、去追寻。更兼有滔滔的梅江水,巍峨的阴那山,锦绣如画的茶田金柚……文学社的学子们参观、访问、调查、摄影,行走在山水之间,“借天地之灵气,抒胸中之块垒”。

文学采风本着开拓学生视野,贴近生活中文化,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在采风过程中,仍然注重引导学生创新――写出客家文化的特色。一是内容上写出特色。生活、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多观察、多积累,勇于写出自己眼中的“哈姆雷特”。二是思想上写出特色。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从“内容”特色中掘取思想的精华,表现心灵生机勃勃的一面,表现时代日新月异的气象,完成写作意义上真正的“创新”。

(二)课外主题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外主题赛体现了这一思想。所谓课外主题赛,是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与课时计划相辅相成的各项活动,如:手抄报、板报、画展、作文展评等。开展这些活动,首先注重“全民性”。要求全体学生每学期要自选二至三项内容,单独或组成小组,力求每个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其次重视课外主题的引导。也即在这一环节有意识地渗透梅州客家文化。

梅州文化论文第3篇

太湖梅花先天下,早春“踏青赏梅”是苏州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太湖梅花节一直是苏州旅游节庆活动开年的重头戏。今年第十六届苏州太湖梅花节以“梅开五福,醉美太湖”为主题,同时拉开第十一届“太湖之春”旅游月序幕。

苏州太湖梅花节已连续举办十六届,从单一的传统观光发展为以传承梅花清雅秀丽、品行高洁为主线的文化之旅。从《探梅雅集》、《碧螺堆雪》主题国画展、昆曲《孤山梦》演出和“文化名家・太湖论梅”再到今年的梅花奖得主现场演绎,诗会、花道、论坛……“太湖梅花节”已成为认知、感悟、诠释太湖梅花的品读者。太湖梅花延伸出新太湖文化,展示着苏州太湖面向未来的开阔境界。为期一个月的“太湖之春”旅游月中,融合光福香雪海、金庭林屋山两大赏梅胜地的特色主题话动,推出“踏雪寻梅”、“旅友探梅”、“灯下赏梅”等品赏活动,以文字、图片展示苏州太湖梅花神韵,吸引文人墨客、摄影爱好者一起踏春赏梅,共同探寻梅花的“色、香、味”。

苏州太湖是上海人最喜欢的度假胜地之一,每当双休日,上海牌照的私家车成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大亮点。今年苏沪两地再度携手,举办盛大的第十六届苏州太湖梅花节暨第十一届“太湖之春”旅游月上海推介会。本次推介会受到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各大旅行社的支持,90余家旅游社热情参与。主办方苏州太湖国家游度假区还在苏州市举行“走进社区”宣传活‘动,沧浪区、金阊区、平江区等50个社区的市民踊跃参与,在第一时间与龙年梅花亲密接触。在开幕式上,记者见到兴致勃勃的朱女士,她是一位文学爱好者、赏梅、爱梅、写梅是她与梅花的今生约定,而梅花节活动也成为她关注的焦点。

得知梅花节开幕的消息,众多游客前来先赏为快。2月11日当天,金庭林屋山梅海人头攒动。甚至有的游客是从东北、山东等地赶来的。早春梅花还只是星星点点,看不到雪满枝头的盛况,远道而来的王先生并不感到遗憾,这里的民俗风情表演让他领略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感到不虚之行。

梅州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营销 客家文化 价值 对策

一、文化营销概论

文化营销就是要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诉求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造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为背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文化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营销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比较注重产品实物的输出,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为目的,“营”字更多地体现在推销的策略和方法谋划上,而文化营销则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引导、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构建企业的个性价值观并寻求与消费者的个性价值观匹配的营销活动,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新的营销方式。

企业在实施营销战略时,向消费者传递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这独特的文化内涵完全是在长期的文化渗透和熏陶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的文化营销能够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将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化,企业的追求利润这一短期目标必定随着文化营销观念的产生而发生转变,取而代之的是能体现企业社会核心价值的长期目标。

二、客家文化在梅州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1.观赏价值

雁南飞风景区是广东省最大且闻名的茶园,它贯穿了五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东西方建筑的完美结合,客家特色与居住文明的精彩演绎,亲近大自然、超越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大地放歌的姹紫嫣红,无处不呈现出异彩缤纷的园林艺术。梅州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超过70%,青山秀水为大都市游客亲近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

2.教育价值

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地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拥有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客家文化。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精英辈出。古有清乾嘉年间的岭南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抗日英雄、著名教育家及诗人丘逢甲先生,洋务运动家、军事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丁日昌,今有著名爱国侨领张弼士和现代亚洲球王李惠堂等。此外,梅州还是著名元帅的故乡。正是这些先驱们缔造了客家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梅州赢得了“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将梅州推向了世界。通过这些名人的故居,以及纪念地等载体,游人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息,深入了解其典故、传说,以及文艺作品,以此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宽知识储备,提高视觉享受,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等。

3.体验价值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其从中感悟快乐。”客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久远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审美韵味。当人们置身美丽的客家村庄、听着深情嘹亮的山歌,看着勤劳的客家妇女劳作,品尝美味的客家美食,享受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及其文化内涵之美,转换美感体验,得到一种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美感,领略客家文化氛围中的民俗风情。

4.科研价值

客家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具有极具特色的科研价值:(1)移民文化研究价值。据历史记载,客家先民进行了五次大迁移,人口扩迁、文化外播也带来了本地人文景象的明显变化,客家文化自然具有移民文化研究价值。(2)华侨研究价值。梅州是全国、全省的重点侨乡,全世界旅居海外“三胞”有33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居海外乡贤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后,为侨居地区经济繁荣和桑梓的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3)革命史、党史、军事史研究价值。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八十年间,梅州成千上万的爱国志士投身于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斗争。据历史记载;“梅人无役不与”。

三、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1.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潮流、新趋势。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举措。

梅州文化旅游资源数量远大于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而人文旅游资源中绝大多数又属于文化旅游资源。根据2003年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结合梅州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梅州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品种齐全, 历史遗迹、地方风俗、传统美食、名人故居、宗教场所一应俱全, 并且品位高雅。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尚需市场精品化

就目前来说,梅州的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与其“世界客都”的美誉还未能相得益彰,没有达到鲜明地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的效果。旅游产品多,拳头产品少;自然景观产品多,文化产品少;旅游景点多,旅游参与性内容少等问题日趋严峻,深刻地反映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风情和艺术大都未被产品化、市场化,缺乏开发精品的力度。此外,气氛浓郁的节庆活动、形式多样的岁时礼俗,以及独特的艺术和心理文化底蕴等都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特色,但这些却未被纳入旅游产品开发行列。如若将这些具有客家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成能够代表梅州的品牌旅游精品,使其融入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的梅州文化之中,那么“世界客都”的客家文化将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2)客家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相比于著名的客家土楼,围龙屋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逊色于它。但是围龙屋的知名度及对其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却远不及客家土楼。如今的高楼林立的地方,或许以前曾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围龙屋;被遗弃在某处的面临倒塌的旧屋,或许便是文化的聚集地。那么,价值连城的文化宝地为何会沦为如今的废墟甚至消失不见?归根结底,关键是相关部门,以及当地居民未能把握好对客家文化资源的价值的认识。也许“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口号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但是,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只有用实际行动去妥善保护、适度开发和善于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欧洲的城市里,市中心往往都保存有古老的建筑,这足以证明欧洲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梅州人民素有崇文重教的特色,现代社会的今日,在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投入更多实质性的行动,避免一味地搞投资,搞形象工程等。

(3)文化营销观念亟待提高

首先,梅州旅游业一直由政府主导的旅游产业。政府、企业的不分家导致垄断的产生,加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如永定、河源的客家文化早已在20世纪90年代就得以开发,而作为具有“师姐客都”美誉的梅州依然“无人问津”。其次,各县市自为政,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不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从而不能打造“世界客都”独特的长线品牌。再者得不到广泛的宣传力度,导致梅州客家文化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旅游景点聚集效应不明显

梅州市地广人多,景区分布在梅州市的七县一区,除了纪念馆、雁南飞茶田、雁鸣湖度假村,以及阴那山这个区域的景点比较集中之外,其他景点基本上是散落在梅州辽阔的土地上,可以说是势单力薄,这个可以说是地理原因造成的,因此,这些景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往特色方面改进。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景区也是如此,人们便会向往,而相对忽略其中的不利因素。从景区的地理分布上看,梅州的大部分景区没有在深山老林之中,且都有着一定的基础建设。只要多加宣传,做好特有的特色,假以时日,定可成为成功的景区。

2.发展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的对策

(1)加强乡土文化教育

通过对客家人的调查发现很多客家人民的文化意识并不强。不少客家当地人对自己本土的旅游文化、历史文化了解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的客家人尤其是90后表示没有见过客家的传统服饰,可见乡土教育势在必行。

文化内涵需要不断地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客家文化遗产上,而是应该不断地把文化发扬光大,这就需要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例如将谢晋元故居和刚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基地的丘逢甲故居等代表着客家文化精神的景点开发成一条著名爱国教育线路,让旅客充分感受到客家的坚强不屈和爱国的精神。证明在现实之下,客家文化仍然没有过时,它在新时代表现为一种爱国的精神,可以首先从本地的学生和邻近地方的学生作旅游实践时的一个景点,先从学生做起,带动其他消费群体。又如,可以在学校里面加设客家山歌的兴趣班,吸引那些有兴趣的新一代学习客家文化,继承客家文化,发扬客家文化,保护客家文化。

(2)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效益

通过对旅游企业、休闲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总体的客家文化旅游环境等实行全程全面的管理,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经营,提高文化旅游的管理效益。例如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可是现在真正住在围龙屋的客家人却寥寥无几,有些围屋已几乎废弃了,青砖地面缝中长出了杂草,到处一片寂静,这使得活围龙屋变成了死围龙屋。因此,政府或企业可考虑对围龙屋采取市场和客家文化结合开发管理的模式,由政府来进行主管,或由旅游开发公司进行开发政府监管,进而从微观管理效益提升到宏观管理效益或者从宏观管理效益着手到微观管理效益,实现客家民居文化资源管理效益的质量性的突破。

客家酒多数小作坊似的经营,自然灵活性比较强,但是正因为规模小,使得收集到的信息不对称。规模化的经营能够增强梅州客家酒产业的竞争能力。例如,可以将梅州客家的一些酒作坊组织起来,共同协商创新,在某些方面实行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客家酒文化品牌,打响客家酒文化知名度。

客家菜作为梅州饮食文化的代表,目前在广东地区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客家餐饮名店,形成连锁经营,走出广东,遍布全国,走向世界。这样使人们才能真正是国内外旅游消费者深刻了解客家饮食文化进而对客家文化的产生好奇,带动客家旅游文化市场的国际化。

(3)打造“客家文化长廊”,擦亮“世界客都”品牌

为推进客家文化旅游产品走向市场、占领市场,梅州在“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这个大品牌下,以“纵情客家山水,品位客家文化”为主题营销,以自驾游为载体,共同推介“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各条线路的组合产品,使梅州的旅游市场营销主动融入“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这个区域品牌。

为积极做好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工作,要重点突出“世界客都・文化梅州”为主题,加强宣传以“纵情客家山水,品味客家文化”为客家旅游主体营销口号,打造出“客家文化长廊”,擦亮“世界客都”品牌。一是要加强“世界客都”整体形象宣传与推介。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更新信息。二是要继续丰富和完善梅州文化旅游宣传品,进一步完善“客都旅游网”等宣传平台建设,突出整体营销、联动营销、主题营销方式,加大宣传梅州客家文化力度,推动梅州客家文化与旅游的繁荣发展。三是要举办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突出传统客家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对接,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精品,要把两年一届的“客家山歌旅游节”和一年一度的“广东自驾旅游日暨梅州精彩‘世界客都’自驾旅游周系列活动”打造成为梅州旅游的特色节庆品牌,全面展示“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和“世界客都・休闲梅州”的无穷魅力;站在“世界客都”的独特位置,定期举办“世界客商大会”等高层次的会议,进一步开展投资论坛、客商文化研讨等活动,吸引广大海内外客商,在“世界客都”这片热土上进行投资建设,共同把世界客都梅州建设成客家文化名城。

四、结论

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从梅州文化资源的赋存条件考察,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渊源及丰富的文化景观为梅州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实现梅州客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宜优化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处理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宣传力度,把“世界客都”推广出去。利用客家文化力进行营销必能给梅州旅游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关天练.2005.论客家文化在梅州旅游开发中的利用[J].经济师,(5):28-30

[2]刘晓航.2009.旅游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20-222

[3]林龙飞.2008.知青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报,(2):26-29

[4]黄平芳,胡明文.赣文化资源在旅游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31-133

梅州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建构; 文化产业; 河源

中图分类号: G249.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102-04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下称世客会)是客家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这个大会又成为随后的客家文化建构的最大平台。各举办地在大会前后进行各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本地“客家”人的“客家”认同, 把地区内几乎能够纳入的资源冠上了“客家”之名, 建构起了“世界客都”梅州、 “客家祖地”闽西和“客家摇篮”赣州等地方文化体系。

作为第23届世客会举办地的河源, 在“客家古邑”文化形象下的地区文化建构亦初见成效, 然而, 如何更为深入和有效的文化建构仍然是河源文化界的最大课题。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思考, 希望对河源客家文化建构有所裨益。

一、 “客”与“非客”: 河源客家认同的困惑

康熙年间, 广东紫金县的《永安县次志》和江西兴国县的《潋水志林》两本地方志几乎是同时出现了“客家”二字①, 这是目前为止学术界能找到的最早的“客家”记载。然而,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客家”并未成为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人们的普遍自称或他称, 即便在最需要表明身份与认同的海外嘉应、 惠州、 汀州和赣州等属的华侨也极少见“客家”称谓。据颜清煌研究, 南洋客家人一开始只有宗亲组织和地缘组织, 并未冠以用 “客家”、 “客属” 的字号, 直到 20 世纪30 年代, 才有新加坡客属总会、 昔加客属公会、 古来客家公会、 泰国半山客公会等组织。

从上世纪30年代起, “客家”不但在学术论著、 报刊杂志中常出现, 也成为一部分人的普遍自称。原因是多方面的, 几次有关“客家”的污名与反污名事件促进了“客家”人对“客家”问题的重视, 而又以罗香林先生开创现代学术意义的客家研究为高峰。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观察到, 嘉应属外迁的人多, “客家”认同的需求亦是最强; 在汕头、 广州、 香港等地, 一批以嘉应属为主的政治文化精英主导了“客家”正名运动, 使梅州的客家认同开展的最早, 扎根最深。解放后, 大陆的“客家”问题停止了争议, 而海外却不断掀起一个个小高潮, 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香港崇正总会创办“世客会”为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梅州人又最早打“客家牌”, 以“客家”认同联系海外华人华侨。1992年, 梅州成功举办第12届世客会, 让梅州人的“客家”认同达到了顶峰, 梅州成为了“世界客都”, 梅州话成为了客家话的代表。随后闽西、 赣南也进行了类似的“客家”文化建构与认同。由此,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一个中国汉族各“支系”中自我认同最强的“民系”(或族群)将自己的文化――客家文化成功建构。对于这样一个事实, 认为所谓“客家”不过是客者们鼓噪起来的万建中教授也不得不承认: 客家文化的建构的确是世界最成功的族群文化的“神话叙事”。 [1]

公元前214年, 龙川成为客家地区第一个建县的地方。然而, 现代行政区划中的河源在历史上的地域管辖分多合少。在宋代, 现在的河源地区就分属循州、 惠州、 梅州; 在清代, 又分属惠州、 梅州、 韶州等。统一的“河源文化”建构直到1988年河源建市才开始, 非老河源县的连平人、 和平人、 龙川人、 紫金人也慢慢习惯“河源人”这个自称与他称。但是, 这种地域归属并没有解决河源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很少有河源人明确认为自己是客家人, 靠近梅州的紫金、 龙川有客家认同的人多点。90年代以来, 河源的地方政府也在打客家牌, 加上“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 进入21世纪, 认同自己是客家人的河源人越来越多, 似乎河源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已经解决。然而, 结果远非如此, 河源人大多数人在回答自己是“客家人”时的声音并不那么响亮, 而梅州人在这样的交流中通常显示出很强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河源到底是不是客家?这个问题的困惑在河源这样一个历史上多分治、 建市不久而又缺乏客家学术研究的地方显得异常突出, 尽管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已经将河源的大部分地区划为“纯客县”, 河源也认为自己是99%的“纯客地区”, 但少量的学术成果并不能为其提供实证。

事实上, 河源的这种困惑是暂时的, 因为在“客家建构”的过程中, 梅州、 汀州、 赣州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这困惑在客家研究较强的赣州还远未清晰。近年来学术界对传统的客家理论体系也有不少新突破, “多元一体”成为各地打破客家“梅州正统论”的有力武器。沿该路径, 河源也将有可能建构自己在多元客家中的“一元”, 而这条路径的主要内容就是历史定位和区域内的文化整合。

梅州文化论文第6篇

摘要: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对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意义具有充分的认识、对数据库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分析透析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3-0043-03

笔者结合“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实践,通过对“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专题数据库”开发的价值解读、需求分析等方面的探析,对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解决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资源建设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1梅州客家山歌文化数据库建设的价值解读

1.1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本身具备的价值

作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人文、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及民俗研究价值。如在人文价值方面,客家山歌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隶属汉族民歌的劳动歌音乐雏形之一,对于我国汉族民歌起源及其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而在20世纪30年代,出于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政治需要,客家山歌开始了与红色歌谣的嫁接过程,成为红色歌谣的母体,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价值。同时,由于客家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从而在客家山歌中体现出客家人丰富独特的人文精神。在经济价值方面,以客家山歌的文化品牌价值、特色文化价值以及音乐附加价值共同构成了客家山歌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目前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愈加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崇,更加凸显客家山歌无形的经济价值。

在其他方面,首先,以大量存在的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压迫、反对迷信和争取自由平等的传统山歌和以直接为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代表的革命山歌和新山歌,说明了客家山歌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其次,客家山歌继承和发扬我国《诗经》的优良传统,语言丰富、生动形象,含有大量的古汉语,对客家历代诗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具备非常明显的文化艺术价值;最后,由于客家山歌凝聚了千万客家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成为客家人历史文化、劳动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的缩影,因此,以民俗学的角度,透过客家山歌,可以看到客家民系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看到客家民系丰富的文化和多彩的风情,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具有一定的价值。

1.2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专题特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

专题特色资源数据库是当前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网络化,体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当前数字环境下适应信息服务趋势,创设自己服务品牌应对挑战的重要价值。

1.2.1数字环境下适应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数字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信息获取方式、信息需求载体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对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的冲击,专题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迈向个性化信息服务、知识化信息服务、移动化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创设图书馆服务品牌。服务品牌作为图书馆使命与价值追求的表征,是图书馆文化的显性载体。创设图书馆服务品牌,特别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打造特色服务是改变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形象及生存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2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

2.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2005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就名列其中。梅州客家山歌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目前随着唱山歌的歌手队伍严重老化,不少优秀山歌手也相继去世,加上青少年已不喜欢唱山歌、听山歌,山歌演唱青黄不接、后续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因此,抢救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责任。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开展,可以使各种类型、格式、内容的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信息被加以甄选、著录并保存,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资源保存体系,成为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传播和展示的平台,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2地方区域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需要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梅州客家山歌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以及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梅州地方文化的丰富多样,促进梅州地方文化的发展。

梅州地区地处粤北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的多方面原因,经济欠发达。但梅州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独特性业已成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而梅州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点,具备地方旅游业独特性的良好展示点。因此,以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平台,为梅州地区旅游业与梅州客家山歌探索有机结合提供支持,针对梅州客家山歌和梅州旅游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对于梅州地区旅游在音乐方面展现独特性就具有非常大的参考、实用价值。

罗铿: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罗铿: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2.3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需要

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对人文理念、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及对艺术的感知。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成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作用。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歌谣的一种,同时又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在拓荒、垦植的山间劳动生活中,把挑担、砍树、撑船劳动时有节奏的呼吸哼出曲调,把与远山或河对岸的人高声交谈变成歌声而产生的,是客家人劳动生活与大山紧密联系的真实写照。客家山歌的劳动歌、四季歌、生活歌、诉苦歌等类型多样的山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通过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山歌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客家山歌深刻体会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认识客家的优良传统,得到真和善的启迪,提高识别生活和洞察人生的能力,从而丰富学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2.4教学及学术科研的需要

随着高校特色化的观念越来越被众多国内高校认可,不少地方高校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纳入地方高校特色化建设范畴,而梅州客家山歌文化在这一方面尤其明显,是梅州地区高校客家学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通过馆藏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将有关梅州地区客家山歌文化的图书专著、书目数据、期刊论文、地方杂志、地方报纸、地方史志资料等数字化;其次通过网络渠道,以客家专题研究网站、客家研究机构网站等提供的各类型梅州客家山歌网络资源;最后依靠寻访,如寻访本地客家研究机构、客家组织团体搜集、保存的有关客家山歌方面的口述历史资料、田野调查资料、珍稀山歌唱本资料、四五十年代梅州山歌剧团演出的新山歌剧剧本等资源。由此可以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教学及学术科研参考提供横向的客家地区山歌文化交流资源和纵向的客家地区山歌文化学术研究的资源参考、利用平台。

3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设计

3.1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信息组织框架设计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供知识化资源平台,在数据库组织架构方面应体现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知识组织的模型及框架。信息组织框架设计是一个数据库建设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所建设的数据库资源全面与否、分类合理与否、查询方便与否、利用科学与否的关键。设计合理有效的信息组织框架可以充分体现数据库的意义和作用。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必须体现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的科学类分,尽可能涵盖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的资源整合。结合已有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经验,应以一次文献信息为主,二次文献信息、三次文献信息为辅的方式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以全文、题录、文摘、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等为资源类型的表现形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

根据音乐学科专业特点和用户需求,以梅州客家山歌文献数字全文资源、梅州客家山歌艺术赏析资源、梅州客家山歌教学辅助资源、梅州客家山歌新闻信息资源等构建数据库组织模块(见表1)。

3.2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平台的选择策略

在数据库平台的选择上,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按标准化原则选择数据库平台。自行研发的平台虽然在功能特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建设标准不一的数据库容易造成各数据库间出现信息孤岛效应,不易于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传递,尤其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以后实现区域间或联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此,在符合本地特色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应以标准为依据,采用专业数据库提供商的成熟软件平台搭建。鉴于CALIS在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及数据库建设后的资源共享问题,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可参考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标准,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尽量选择经CALIS认证的TRS、TPI、方正德赛、快威、义华、中数创新等系统,使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在数据库建设当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4结语

以CALIS建立的目标和思路来看,其“建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发展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破解目前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存在的困境,在于对建设意义是否具有充分的认识、对数据库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否分析透析,在数据库建设上是否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导,唯有这样,地方高校图书馆才能跳出当前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瓶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莉莉.赣南客家山歌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11(1):203-205.

[2]廖夏林.铜鼓客家山歌的经济价值功能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12):116-113.

[3]温萍.“客家山歌”的社会内涵和价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15-19.

[4]徐大平等.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选题若干问题研究――以陕西地区为例[J].情报杂志,2012(2):174-177.

[5]何平,肖蔚.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以“媒体湖南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2013(1):139.

梅州文化论文第7篇

――《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读后

“佛教香花”在粤东梅州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王馗的《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以下简称《佛教香花》)一书,在充分汲取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长期深入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且不论《佛教香花》的论点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单说作者田野调查的时间之长、态度之认真、作风之深入,就足以让人类学的专业人员佩服不已。正如顺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王馗博士以本心的兴趣,坚毅的力量,寂寞的忍耐,辛苦的调查,切身的感受,诚恳的求教,成就了香花研究的奠基体系、一家之言。”

概述之,《佛教香花》一书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贡献。一是从宗教史的角度,将香花置于地域社会发展历程之中,厘清香花的宗派属性、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梅州地方社会及客家学研究者认为,香花佛事是明末乡贤何南凤创立。作者爬梳宗教文献,辨析出何南凤与明代后期安徽黄山佛教的关系,并且指出,何南凤及其横山堂派,与明初形成的“祖师派”,是香花重要的传承体系,两派同脉异流,并行不悖。作者特别强调素僧和乡花僧对佛教香花的影响,认为代表制度型宗教的素僧和基层乡土的乡花僧交互兴替,逐渐孕育出切入民众俗礼的香花佛事,因此梅州香花从教派上应属于佛教,从法脉上可归入临济宗,故不能简单的以“民间佛教”之名指代。

对梅州香花佛事的历史源流,作者综合运用田野实录、地方文献、香花口述等资料,整理了大量的佛教寺庵古碑记、墓碑文、祖公牌文、杂体、文书等文献,资料翔实、可靠,弥足珍贵,再现了唐宋、明清、民国和现当代几个历史时段的发展面貌。著作系统地描述了香花在佛教属性限定下所经历的诸多变化,从唐宋时期的师郎,到明代的素僧、乡花僧,再到清代的香花、民国年间的斋;从明代的孕育、清代的确立、民国的夹缝中生存、再到建国后的隐没、改革开放后的复兴,以及当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趋向,佛教香花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是佛教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相伴而行的宗教政策在梅州客家力量消长的结果,也与梅州深厚的佛教背景和香花自身严谨的传承息息相关。

二是揭示了佛教香花的族群性,深入阐释以“客家”为代表的地方文化观念和族群认同感对于佛教香花的影响。

客家是汉族独特而重要的族群,随着客家研究的兴起和客家文化的张扬,香花被贴上“客家”的文化标签。客家是该书分析佛教香花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维度。

《佛教香花》多处论述香花与客家社会和文化的关联。如“梅州佛教界的斋啊薄“梅州香花的族群渊源”和“香花的职业化与梅州丛林佛教的建立”等章节,对独具梅州客家地域文化色彩的群体:斋啊⑾慊ê蜕械冉行源流探索,揭示出叠加其上的佛教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变迁轨迹。这种变化是明清王朝教化的结果,也是“边缘”逐步被纳入“中心”的过程,这种转变的实现,又与梅州客家佛教中惭愧祖师信仰的孕育、传播相一致。正如作者指出的,随着客家人自我认同意识的增强,香花成为标榜其族群属性的最鲜明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香花在梅州客家中更被看作是佛教在客家的独特呈现,显然,职业化的香花僧侣成为梅州客家族群观念变化的晴雨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并不是为了“客家”而突出“客家”,他不时提到香花的“非客家性”和多族群性。应该说,这都是族群性的体现,只不过是反向的族群性,而不是正向的、单线的、狭隘的族群性而已。这反映出作者客观的学术立场,清晰的学术判断,这一点尤其值得从事族群和区域文化研究的学者们重视。

三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探讨佛教香花的文化遗存,展现香花的非凡魅力和独特价值。

梅州文化论文第8篇

数字黄州 历史文化波澜壮阔

“黄州”,不是指现在黄州区的黄州,而是古代的黄州府,指蕲黄合一以后的黄州以及蕲黄并治时期的蕲州和黄州,甚至还包括已通过行政区划变更出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黄州的历史可概括为“两属十归、两州分合、四戏两祖、八进两出、千六名人、六千遗址、十六大战、十六城池”。

“两属”,是指黄冈文化的双重属性。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此古代文化具有扩张性和延展性,这与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媒体、通信而一体化和趋同化不同。我国古代分为九州,九州中的荆州和扬州将黄州一分为二,以巴河为界,巴河以西属于荆州,巴河以东属于扬州。春秋战国时期,黄冈处于吴头楚尾,吴国和楚国的边界大体上也以巴河为界。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这里此消彼长、互相融合,因而黄冈的文化便有了两重性。作为我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苏秉琦认为:“鄂东地区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荟萃之地,不仅因为黄冈地处长江中游,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水融,而且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这表明,黄冈文化不仅具有“东西两重性”,而且具有“南北两重性”。“东西两重性”是指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南北两重性”是指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这是研究、分析和看待黄冈文化的一个基点。

“十归”,是指在古时国家分裂时期,黄州曾归属于10个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越、楚交替控制黄州地域。春秋中期以前,黄州地域以越为主体;春秋中期以后,黄州地域逐渐以楚为主体。三国时期,黄州处于吴国和魏国的交界地,或属吴或属魏,动荡不定、归属不定、边界不定。

南北朝时期,黄州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南北两朝对峙时,其分界线就在大别山一带。南朝的宋、齐、梁时期,黄州属于南朝,到陈朝时,黄州归属于北周。北周大象元年,黄州发生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北周将南司州(今黄陂)改名为黄州,将罗州改名为蕲州,蕲州和黄州同时得名,至今已1432年。

五代十国时期,黄州先属于“十国”里的南唐,后南唐战败,将黄州割让给后周,黄州就归属“五代”里的后周。

南宋时期,黄州属南宋,后金、元大举南下,黄州被金和元占领。

“两州分合”,是指黄冈历史上曾发生的两次重大行政区划变更,即“蕲黄并治”和“蕲黄合一”。隋开皇三年,朝廷鉴于南北朝州、郡、县3级制有名无实,为了便于统一和管理,在鄂东地域只设蕲州和黄州两个州,其余诸郡尽废,这样就形成了蕲黄并治的格局。明洪武十一年,蕲黄合一,蕲州和黄州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蕲、黄两州州府所在地先后经历过重大变迁。蕲州的前身罗州城位于现在漕河镇境内的蕲水与京九铁路的交汇处。公元1262年,罗州城被蒙军攻克,被迫迁至江边建蕲州城。黄州经历的变迁更多,最开始黄州是在黄陂的南司州,后迁至麻城的衡州城、新洲的南安城,再到禹王城,之后又迁至黄州宋城,最后迁至明代修建的黄州城。

蕲黄并治历经795年;蕲黄合一历经633年。蕲州在沿江平原,物产丰富,是上等州。黄州比较贫穷,是下等州。坡被贬黄州时,曾大发感慨:“黄州真在井底。”新中国成立后,黄冈地区的范围曾经很大。1953年,黄冈下辖14个县;1958年,大冶划归黄石;1965年,阳新划入咸宁,后又属黄石;1983年,新洲属武汉;1983年,鄂城县设立地级鄂州市。目前,蕲黄合一的整体区域地形就如同一把折叠扇,黄州在扇把上,县市区分布在扇面上。以黄州为圆点,以距黄州最远的一个地方为半径画一个圆,其他3个离黄州最远的点都在圆弧上。

“四戏” ,是指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这4种戏的源头都在黄冈,形成了“四戏同源”的独特文化景观。众所周知,黄梅戏发源于黄冈,但要说楚剧、汉剧和京剧也发源于黄冈,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此,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发源于黄冈的一些戏曲元素和遗传基因。

黄冈人在生产生活中,如插秧、薅草、采茶时,形成了插秧歌、薅草歌和采茶调等一些最原始的音乐素材,其基本元素有3个:第一个是“哦呵腔”,也称“鸡鸣歌”。哦呵腔主要分布在浠水县一带,后来逐渐传播到鄂东地区。第二个是二黄。二黄腔是戏曲的基本元素,虽然关于二黄的来源地学术上有不同的说法,但专家最认同且引用最为广泛的是黄冈、黄陂。黄冈、黄陂就是古代的鄂东地区。第三个是“采茶调”,它是黄梅戏的原始素材。

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了“四戏同源”的4个数学等式:哦呵腔+黄陂孝感方言及音乐=楚剧;二黄+西皮=汉剧;汉调+徽调=京剧;黄梅采茶调+安庆方言及民间艺术=黄梅戏。楚剧、汉剧、黄梅戏中,黄冈的元素、遗传基因各占一半;京剧中黄冈的基因占四分之一,这表明“四戏同源”。

在第一个等式中,哦呵腔后来有两个走向,以举水为界,举水以西演变为西路花鼓戏,举水以东保留为原生态的东路花鼓戏。西路花鼓戏就是楚剧的前身,东路花鼓戏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在第二个等式中,发源于黄冈、黄陂的二黄向武昌、汉口方向传播,而发源于秦岭汉中一带的西皮,则顺着汉水经襄阳来到武汉。在武汉,西皮和二黄结合形成了汉剧。

京剧是怎么产生的?就是第三个等式。清朝乾隆年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4大徽班进京,并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同时,来自鄂东地区唱汉调的老艺人谭鑫培(江夏人)、余三胜(罗田人)等,听说徽班在北京发展得很好,也来到北京。余三胜将徽调和汉调结合,迅速脱颖而出,唱成了春台班的“台柱子”。余家祖孙三代都是京剧界的泰斗。2011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开幕式晚会就取名为“凤还楚天”。其实,“凤还楚天”中的楚天并非泛指“楚”,而主要是指鄂东地区。由此可见,黄冈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曾说:“黄梅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的确,当年长江洪水经常泛滥,黄梅人为了谋生,就逃难到安徽的安庆,将黄梅采茶调与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结合,慢慢演变成了黄梅戏。因此,黄梅戏是安徽和湖北共享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个等式表明,黄梅戏发源于黄冈,发展于安徽;在黄冈“出生”,在安徽“长大成人”。

“两祖”,是指佛教禅宗的四祖寺、五祖寺两个祖庭。四祖寺建于公元624年,五祖寺建于公元672年。黄冈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我国佛教禅宗一共6位祖师、6座祖庭,黄冈就产生了两大祖庭、3位祖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四祖道信(开辟祖寺)和五祖弘忍(黄梅县人)为我国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两位祖师倡导、实践、开创了农禅双修、农禅并重的新风。六祖慧能在黄梅成长得道,记录其生平活动和机锋对答的《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10品,2万余字。国学大师钱穆将《六祖坛经》与《论语》、《孟子》并列为中国文化的经典。此外,神秀和慧能一南一北,开创了我国佛教的“南顿北渐”。可见,黄冈是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黄梅近年举办的湖北黄梅禅宗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吸引了全国的高僧大德前来参加,这说明黄梅在佛教界地位高、影响大。

“八进两出”,是指黄冈的移民史。黄冈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曾有8次大规模地移进移民,两次大规模地迁出移民。第一次移进移民是在公元前255年,楚国先灭鲁国,随后灭掉了鲁国的附属国邾国(今山东邹县),将邾国的君民迁入黄州,并在江边修筑邾城,即现在的禹王城。第二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南郡蛮”。公元47年,巴人叛乱,朝廷统兵镇压。叛乱平息后,朝廷实施“分而治之”之策,将叛乱的七千多巴人迁徙到黄州。第三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巫蛮”。 公元101年,生活在今鄂西川东的“巫蛮”叛乱,朝廷再派兵镇压,“巫蛮”失败请降。朝廷再次将巴人迁移到倒、举、巴、浠、蕲五水流域,成为“五水蛮”。第四次是西晋末年的流民南迁侨置。西晋末年,豫州民众与土族为躲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祸,背井离乡迁入黄州。这是从中原南移的移民。第五至第八次大规模移民是4次江西填湖广。这也是很多黄冈人说自己的祖籍在江西的原因。

“两出”,是指两次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非常著名的移民历史。元末明初,罗田人徐寿辉建立了天完国,与元朝对抗,难民苦不堪言,便逃往四川。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率队西征川蜀,带去了一支黄州人。明末清初,张献忠在麻城招兵买马约5.7万人,直接带去了四川。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朝廷颁诏移民,蕲黄百姓奉旨入川。

麻城孝感乡是我国古代“移民发源地”之一。孝感乡不是现在的孝感,而是麻城古代的一个乡。当时麻城有4个乡,其他3个在山区,只有孝感乡是平原乡,包括现在麻城的中馆驿、宋埠、顺河以及红安、新洲、黄陂等在内的整个麻西南平原地区。这里有良田沃土,交通便利,便于生存和发展。现在四川、重庆两省市近1亿人,其中60%—70%的人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四川、重庆现在能找到很多麻城的文化遗迹,保留有很多麻城会馆,四川清音中还有麻城调。近年来,很多人怀着虔诚的心来到麻城寻根问祖,寻找他们的精神家园。为此,麻城在举水河畔竖立孝感乡移民始发地纪念碑,正在筹建麻城移民文化园。

“千六名人”,是指黄冈名人灿若繁星,一共一千六百余人。其中进士944人(5名状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举人3985人(其中的杰出者192人)、近现代名人466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明朝黄冈进士占湖北的39%,清朝时占35%。如果以州府为单位排名,明清两代黄冈进士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仅次于杭州、福州、苏州和北京。《湖北历史名人》中的三分之一是黄冈人。中共“一大”代表13人中,黄冈就占了3位(董必武、陈潭秋、包慧僧)。北京中华世纪坛收录了40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黄冈有李四光、李时珍、毕昇3人。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授衔的将帅1613位,黄冈有102位,占了6.3%。

刚刚出台的《黄冈名人文化建设规划》中列举了100位文化名人。其中,程颢、程颐开创了“程朱理学”,湖北红安县二程乡就是因他们而得名;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福建泉州人,在红安、麻城客居讲学二十余年。于成龙是清朝“天下廉吏第一”,曾在黄州任4年多的知府,官至直隶巡抚、两江总督,权倾一世。

“六千遗址”,是指黄冈历史遗址、遗迹星罗棋布。黄冈现有遗址遗迹5768处,文物11.7万件,文物保护单位675处,排全省第一。目前,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黄梅县张山遗址,距今约4万年,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小溪河与古角河交汇处。黄冈境内有五百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4000年。这些遗址现状堪忧,亟待保护。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华第一龙——黄梅卵石摆塑龙,位于黄梅县张城村焦墩遗址,距今6000年。它是古代先民在预先铺好的红烧土台面上,用色彩各异、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按照构想设计好的图案精心摆塑而成的一条巨龙。这说明长江流域也以龙为图腾,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此外,还有螺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禹王城遗址、罗州城遗址、柏举之战遗址等。

“十六大战”,是指黄冈历史上曾经发生的16次重大战争。历史上,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许多次战乱。这其中包括:吴楚柏举之战、赤壁之战、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南宋抗金、罗州城保卫战、抗御蒙军、天完国红巾军起义、李自成挥师蕲黄、张献忠进驻蕲黄、蕲黄48寨抗清、太平军捻军抗清、黄广战役、黄麻起义和黄安战役以及4次反围剿等(鄂豫皖根据地与红四方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鄂东解放及渡江战役。回顾黄冈的战争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蕲黄地区一直深受战争的苦难,百业凋敝、元气大伤;二是黄冈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可歌可泣,具有光荣的优良传统。

“十六城池”,是指黄冈历史上的16座城池。这其中包括:邾城,春秋末期,楚宣王灭邾,迁其君民于黄州筑城,名邾城,东晋咸康五年被后赵军队一把火化为灰烬。寻阳城,存在六百多年,先在黄梅县蔡山镇,后来搬到了九江。罗州城,存在的时间最长,公元1263年被元军毁掉,后来迁到现在的蕲州镇重建。西陵城,在现在的新洲。西阳城,在黄冈市区的长江边上。蕲阳城,在蕲春县八里湖的土门,存在了百余年。黄州城经历了多次搬迁,黄州宋城是夯土墙,现在的黄州城遗址是明朝公元1386年修建的。现在的蕲州城是元朝公元1272年建的,明代公元1408年进行了重修。此外,还包括黄梅县城、罗田县城、英山县城、麻城县城、黄安县城、蕲水县城、广济县城以及荆王府。

追根溯源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黄冈为什么产生这些奇特的文化现象?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归结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首先,古代黄冈交通便利。古代黄冈境内有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和长江,交通极为便利。

其次,有奇特的大别山。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地理分界线。所谓“大别”是指气候、物产、文化之大别。历朝历代分裂要么以淮河为界,要么以长江为界,都与黄冈有关,所以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军事屏障。总体上看,黄冈是东西南北的交汇之地。南北以长江为界,东西以巴河为界,交点在巴河的长江口,这也是文化、军事的交汇点。

再次,在麻城的西南部分,有一个三角形区域嵌入大别山,这个区域包括麻城、红安、新洲、黄陂等一大片平原,又有长江、举水的滋养,物阜民丰,所以这里能成为移民的中转站和大本营。

分析黄冈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黄冈独特的文化。从地理环境间接决定文化来看,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黄冈是历代战争频发之地,战争必然带来人口剧减,人口剧减必然带来移民,移民的结果必然带来文化的变化。移民具有两重功能:从生物学意义上讲,移民可以产生远源婚配的优势;从文化意义上讲,移民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

从地理环境直接决定文化的角度来看,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南下,长江下游的文化西进,加上长江中游的本土文化,直接决定了黄冈的多元文化体系。以螺蛳山遗址为例,它位于黄州区堵城镇,是距今约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考古发现,遗址有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堆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都在这里交汇、碰撞、沉淀,形成了黄冈兼收并蓄、复杂多元的文化。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为今天黄冈的众多文化现象找到渊源,即勇猛尚武的巴人血液流淌在黄冈人的血脉里,中原流民侨迁南置带来的农耕文明等。黄冈人崇文重教、淳朴勤劳、沉毅顽强、开放包容的精神特征,应来源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文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黄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冈人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高度重视名人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从2011年初,黄冈市就开始部署、调研、制定《黄冈名人文化建设规划》和《黄冈市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最近,黄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名人文化建设暨文物事业发展动员大会,并出台了这两个规划。同时,黄冈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名人文化建设的意见》、《黄冈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及《黄冈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实施方案》。这为黄冈建设“中国名人之都”和文物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黄冈丰厚的文化资源,黄冈人任重道远。开发利用黄冈宝贵的文化资源,我认为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去做好4件事:讲东坡、论英雄、说禅宗、唱黄梅。事实上,我们已做了很多工作。在打造东坡文化方面,黄冈建成了遗爱湖公园、坡纪念馆,赤壁风景区规划已正式出台;在建设名人文化方面,黄冈出台了黄冈名人文化发展规划;在开发禅宗文化方面,黄梅已举办了禅文化旅游节、禅文化高峰论坛,投入十多亿元正在建设鄂东禅文化旅游区;在继承和提升黄梅戏方面,黄冈市委、市政府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改革、发展专门出台文件,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排演了大型现代黄梅戏《李四光》和《东坡》,成功举办了7届黄梅戏艺术节,正在建设黄冈艺术学校新校和黄梅戏大剧院,使黄梅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要研究怎样将黄冈的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变成核心竞争力,变成可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一是发展影视产业。我们已建成几个影视城,拍摄的电影《黎明行动》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拍摄了《大明医圣李时珍》、《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筹拍《麻姑》、《禅宗》、《大别山红军》、《高考故事》等影视片。二是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如黄梅挑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做成一个很大的产业;李时珍医药健康文化开发潜力巨大。三是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黄冈的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要做好红色旅游这篇“大文章”,建设更多的文化景点。黄冈市博物馆新馆已建成,并进入陈展阶段,预计2012年10月1日正式开馆,这将是又一个经典的黄冈文化景点。此外,我们正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梅州文化论文第9篇

梅州,历史悠久,有着客家文化的千年积淀,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它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被誉为“世界客都”。这里崇文重教,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造就了、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曾宪梓、田家炳、李惠堂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是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辛亥革命以来,这里孕育了23名两院院士、227名大学校长、474名将军,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风水宝地,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追寻,值广东省第四届六祖文化节,梅州千佛莲花山分会场暨千佛宝塔奠基20周年庆典之际,本刊记者来到这恰人的家园,对梅州市旅游局局长陈建新进行了专访,陈局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梅州的情况。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507万,下辖8个县(市、区),是元帅的故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祖居地也在这里,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山明水秀、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民风淳朴、商机勃发。

梅州是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里北邻赣南,东连闽西,南接潮汕揭,是连结珠三角、海西区的关键节点,是广东省沿海城市沟通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境内有三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两条铁路和梅县机场,是国家交通运输枢纽城市。随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建成及广梅汕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和5条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将全面打通珠三角、海西区及长三角的交通大动脉,梅州将走进高铁新时代,全面拉近与大都市的时空距离,其区位优势必将更加凸现。

梅州是享受慢生活的好地方。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亲切悦耳的客家话,优美动听的客家山歌,绿色健康的客家美食,包容开放的客家围龙屋,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4A级景区雁鸣湖、千佛塔寺、灵光寺、客天下、长潭等,以及丰顺千江温泉、五华热矿泥山庄等众多休闲胜地。梅州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环境优美,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发展区,被评为“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1个、森林公园65个,生态公益林6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4%:巍巍青山,茫茫林海,粼粼秀水,这里是一处天然氧吧,也是全省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市。现在,梅州正充分利用秀美的山水生态、丰富的温泉资源和人文资源,高起点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客都国际休闲养生岛和健康度假文化产业城,打造保健养生、温泉度假、生态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争创文化旅游、保健养生与农业品牌联动发展“特区”。梅州,正成为挹趣怡情、游山赏水、享受生活、延年益寿的好地方。

当前,围绕广东省“十二五”规划,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发展目标,把旅游产业作为“绿色的经济崛起”先锋产业,把建设以梅县为中心,大埔县、蕉岭县为两翼,以雁洋为核心,周边八镇为重点的文化旅游特色区作为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打好“文化牌、生态牌、名人牌、客商牌、侨乡牌”等“五张牌”,发挥“山、水、人、文”四大优势,打造山水文化、做活山水经济,营造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的优美环境,从而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保健疗养、休闲度假等“慢生活”产业,着力提升“客都梅州美”的城乡形象,力图将梅州市打造成后工业时代的珠三角后花园、全国健康长寿之州,让游客在梅州能够体验“放慢您的脚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飞您的梦想”的休闲慢生活。

在介绍梅州情况的同时,陈局长还着重介绍了六祖禅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举办地一广东梅州市千佛塔寺,千佛塔位于梅州市区东郊,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公元965年),当年坐镇在本邑的修慧寺中,清代州官又将其迁于齐州寺中(这两座古寺早已湮没)。千佛铁塔共七层,高4.2米,底宽1.6米,四方形,塔身铸有千佛,故名千佛塔。由于时间久远,千佛铁塔日渐损毁,清末本邑爱国诗人黄遵宪搜集铁塔残片,收藏于人境庐,作千佛塔歌并序,以纪其事。1935年始,由梅县县长彭精一与黄任寰师长将铁塔移于东山岭上,建八角亭保护。由于时代变迁,铁塔被围在钢铁厂内,遭受污染,损毁日重,使得游人不便瞻观,舆论纷纷呼吁加以保护。

1989年冬,明慧法师(现任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梅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千佛塔寺方丈,梅州市第四届、五届人大常委,政协广东省第九、十届委员)应梅州佛教协会邀请,从韶关云门寺回归乡梓,发起筹建的普同塔院,协助弘扬佛法及扩建道场。1990年春,由明慧法师发起、兴建九层花岗石塔来保护文物。这一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及社会贤达的响应,旋即得到省文物部门的批准“同意迁建,经费自筹”。同年7月,由市、县、区各级有关领导,佛门大德佛源大和尚、圆彻法师、海内外护法善信成立千佛塔筹委会,由明慧法师负责,积极筹集资金,足迹遍及海内外,得到华侨、港澳乡贤热心支持,佛教居士纷纷前来义务工作。终于在1991年12月3日,千佛塔正式奠基兴建。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千佛塔寺以石塔为中心,依山建筑,历十余载,日趋完善。其中千佛宝殿是当前罕见的传统古建筑,正门六条青龙花岗石穿花雕刻石柱,殿内正中是千佛绕毗卢,两侧供奉18尊1米多高木雕金身罗汉,墙上是24诸天神及文殊、普贤说法巨型敦煌壁画,手出名家,栩栩如生。

2002年佛陀教育培训中心大楼也相继落成,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高5层,其中第三层是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第五层为藏经楼,其余楼层设有教室、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阅览室、电脑室、禅堂、法师休息室等。

另有三圣殿、药师殿、钟楼、鼓楼、法堂、僧舍、上客堂、茶轩、斋馆、大寮形成规模恢宏的殿宇群。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香云弥漫。寺中景点密布,“极乐世界”、“日月回廊”、“九龙吐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影雕回廊”、“诗画长廊”、“望江观音”、“滴水观音”、文殊亭、普贤亭、剑英亭、碧华亭、呆日亭等等。特别是塔后“极乐世界”有天池、天桥,喷流飞溅,乌语花香,左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石雕巨像兀立天池中,供游人瞻仰,净化身心。亭台楼阁,流光溢彩,四季花木葱笼,绿草如茵,佛号声声,梵乐悠扬,晨钟暮鼓,发人深省,不啻人间净土也。